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

2024-10-04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共12篇)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 篇1

一、我们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的材料,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好习惯

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学生年龄小,说接触的就是周围的人和事,而对这些他们又缺乏仔细观察,不留心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就是观察了也没能及时地积累起来,所以他们写出的作文就内容不具体,空洞。其次,小学生周围有许多有意义或有趣的作文材料,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引导学生以写日记或写片段的形式记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在学校,参加学校的活动,应该把活动的重点、经过,同学们的语言、神态、动态记录下来。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可以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记录下来。比如,星期天到集市上买东西时,可以留心观察市场看到各色各样、形形色色的物品,以及人们购物时的调价还价的过程都可以记录下来进行积累。

二、我们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的材料,平时就要让学生注意词汇的积累

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把课本上的好词、好语段记录下来,可以仿写练习。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一些内容健康的儿童图书、报刊都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比如说,在班级号召学生建立图书角。举行“捐一看十”的阅读读书活动。就是每个人捐一本书,全班就有几十本。每一个月就举行一次“捐一看十”的阅读读书活动。这样就使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读很多的课外书。满足了学生读书的胃口。也使学生都如获珍宝,轮流阅读。日久天长,学生都有所收获。让他们互相交流阅读,扩大知识的储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事实上,学生有了生活的积累,拿起笔来,不知怎么表达,这就说明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性。记得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曾在一封信中写道这样的话:“文字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大作家不是由于大量读书而读写的呢?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从中积累语言材料。首先是要多读书。我们课文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选自名家名篇,都是范文,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多读、熟读,从中学习一些恰当的用词,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断,写作上的技巧等。之后才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从中体会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字里行间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这样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了大量的文字信息,长期积淀就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三、我们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的材料,就要让学生利用假期以及闲暇时间来积累材料

每年学生都有暑假和寒假,我们要让学生利用这两个长假也可以收集不少材料,暑假有些同学出外玩,就可以写一些助人为乐的行为和自己的感受。作为农村的孩子写作素材比较多,如和父母一起参加夏收劳动,可以描写农村繁忙的夏收景象,也可以抒写自己参加劳动的感受和体会。其次是夏天的景色也使人流连忘返。孩子可以去河里捉鱼、游泳,夏夜看瓜地,有绿色的林子,有一望无际的田野,野花盛开的草地,夏日中午的蝉鸣。暑假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寒假的生活也其乐无穷;下雪了,堆雪人,打雪仗,溜冰,打野兔。只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方面地收集写作材料,就不愁没有东西可写。此外还要勤动笔。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无论是观察到的,阅读到的,还是做过的实践活动以及亲身感受,都应及时记录下来,建立一个材料库。也可以写日记,也可以写随笔、记卡片等等,不过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练习写上自己的见解,写出自己的所知、所悟、所感。

四、坚持日积月累,勇于创新,写出自己的特性来

积累是创造的基础,厚积而薄发,这样才能很好,做到游刃有余。要告诉学生,无论干什么,做什么事,都贵在坚持,因为只要坚持不懈的积累,就可能有所创造。我们要学生再有计划的作文训练中,持之以恒地积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细心体味和观察,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自由都翱翔,放飞驰骋的想象,从个性出发去理解和评价生活,这样的文章就独具一格了。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独创是作文的生命,学习和借鉴优秀文章也可提高作文水平,但不能生搬硬套,一味模仿。

总之,我们让学生从生活和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作文材料,是帮助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积累作文材料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会写出好作文来。

参考文献

[1]刘淑霞.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J].中国商界,2010,(03).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 篇2

重庆市长寿区晏家实验小学校

陈学

事物总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材料属于文章内容的范畴。写文章不能供给读者足够的材料,就是内容空洞。在文章内容中,材料是第一位的,它又是写作活动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学生对材料的积累,即要求学生注重对书本知识的积累和平时的生活片段、随笔的记录的收集,丰富习作材料,做到写作文时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从哪些方面指导学生积累习作材料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教育学生要立足于生活实践,热爱生活,不做生活的旁观者。

文章的字字句句是作者“想”出来的,但这种“想”是以作者所拥有的材料为基础,这些材料主要来源于作者在自己生活中的体验的积累。文章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材料的本源。许多成功的作品,如矛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家》,表现的都是作者自己熟悉的生活,有的还隐含着自己的经历。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要关心生活,投入生活实践,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日常生活中搜集直接的写作材料。在这一环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一是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一定观察顺序认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二是精心组织活动,营造学生观察的氛围。在校内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跳绳比赛……;在户外,组织学生去放风筝、爬山、搬螃蟹等活动。活动之前,告诉学生写作的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活动,带着感情去观察,去获取生活、具体的写作题材。每次活动后,指导学生多角度写作,或写活动片段,或写观察日记,或写活动感受。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又使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有所体验,为作文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二、加强阅读,增加阅历,丰富积累量。

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要“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苏轼认为司马迁“行天下”,“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可见,阅读对写作是多么的重要。通过读书,不仅使学生受到书中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的感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深化,而且锻炼了语言感受能力,受到美的感染。阅读少,感悟语言的机会就少,积累的词语、句子也少,遣词造句就困难,写作时表情达意就受到限制。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所得。其一是在课堂上开展朗读比赛、开故事会、演课本剧,培养学生读书的乐趣;其二是带头捐书,动员学生们捐书、订报,成立图书角,定时利用中午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其三是将课后作业时间尽量空出来,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利用午会讲述自己的见闻,丰富学生的语言,同时,提倡学生每天在家阅读半小时的课外读物;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使学生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获取了写作的养料,养成了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背诵,欣赏摘录词句,积累写作语言,丰富语汇。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充分表明了积累词句与写文章的密切关系。学生作文时语言贫乏,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很难达到真情实感。造成这样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语言单一,不善于积累优美的佳词佳句。背诵是积累材料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我除了要求学生熟背指定要求背诵的课文外,我还鼓励学生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课文或文章的片段,并定时组织学生将近阶段背诵的文章在全班交流,让大家共同分享。这样,通过背诵课文或优美的片段,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积累写作材料。摘录佳词佳句是积累材料最简便而又有效的方法。对于在读书中发现的好词佳句,在短时间不能背诵或背诵比较困难的就把这些佳词佳句摘录下来,以备写作之用。我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摘录本,将在课外阅读中发现到的优美词句,连同自己读书的感受一并记下来。并定时进行摘录本评比,看谁摘抄的格式最完美,字迹最工整,摘抄的内容最有价值,以此来激励学生持之以恒进行摘抄。同时,让学生交流摘抄的佳词佳句,谈感受,让学生享受劳动的果实。通过背诵和摘录佳词佳句,不断积累学生的写作语言,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浅议中学生如何积累作文材料 篇3

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作文材料呢?

第一、通过背诵积累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以及在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使学生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丰富自己的材料库,这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如果光读不背,写起作文来就会牛头不对马嘴,无话可说,或者尽是一些口水话、流水账,词语显得十分贫乏。因此,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背诵,进行强化记忆,帮助学生积累各种各样的材料。

1.课文后面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求学生进行背诵;2.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篇目让学生去背诵,系统的收集材料;3.选择一些精彩片断,指导学生背诵。甚至还可以让他们抄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利用课余饭后,一早一晚,进行吟诵、品味、内化,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牢记下来。

通过以上的方式,学生不仅能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段式、篇章结构方法,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巩固学习成果,而且便于把书本里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作文时想用某些句式、段式结构方法,也就可以随手拈来。

第二、从现实生活积累材料。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所以要获得材料,必须让学生在课外多下功夫,学会观察生活、铸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美、捕捉美。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留心、让学生运用教材中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事情,从中捕捉和积累作文材料,提高观察分析事物、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电视、电影、广播等视听途径积累材料。事事留意,勤动手,勤观察,勤思考,勤练笔,及时作些记录,要养成记日记、周记、札记、随笔的好习惯。如此日积月累、天长日久,自己的材料库就越来越丰富了。

生活好比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才能长流不竭。帮助学生积累材料,是学生作文之溪长流不竭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有目的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参观、旅游、劳动、科技活动等,活动前要有准备,活动中要细心指导学生感受生活,活动后要认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以达到系统的收集材料的目的。

三、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积累。

语文课程标注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搜集和积累材料,鼓励他们自觉的阅读,并养成随时摘录,坚持写读书笔记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没有积累,尤其是没有厚积,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但在积累时应注意材料的新颖性、典型性。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因为积累起来的材料可能是零乱的,应该把它们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可以按主题、内容分类,可以按文体分类,也可以按表达方式分类。将材料整理归类后,还要善于想像和联想,要善于把作文要求和材料联系起来。如我们写作文有要求写人的、记事的、状物的、写景的,那么生活中的一些人、事、物、景就可以做为作文的材料。这样到要用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了。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 篇4

一、积累材料, 合理整合并灵活运用

首先就近取材, 整理语文高中六册课本中的材料。这些作品品味高, 具有永恒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是学生写作的直接材料。可按理想志向、环境保护、自信自爱、坚持不懈、亲情友情等专题分类整理, 挖掘文章深层的东西。教材内容的经典性决定了它是“仰之弥高, 钻之弥高”的, 它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素材的第一库存。还要灵活运用哲学、生物、物理、历史等学科知识。哲学的思辨;数学的谨严推理;历史的现象释读, 都有益于作文。化学变化中蕴涵的哲理, 物理实验现象的启示, 都隐现着令人深思、引人表达的因子, 只要善于运用, 都是很好的素材。其次, 从作文材料积累的角度出发, 对读过的优美文段词句及精妙的构思安排, 要进行专门的收集整理, 这个过程能有效地将读和写结合起来, 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形态。

二、立足农村, 陶冶个性;利用媒体, 拓宽视野, 丰富素材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丹罗论艺术》) 相对于城市, 农村有着更原生态式的生活田地:山川、河流、高天、厚土及生息的现实图景, 只要留心观察体味, 就能发现写作的丰富资源。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 欣赏自然美景, 陶冶情趣。可以建议学生读名著, 阅读《哲思》《百花》《读者》等优秀刊物, 从经典著作和报刊杂志中搜集材料。经典作品是经过历史淘洗的, 有最深厚的人性思考, 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 提高人生觉悟。同时要鼓励学生多看一些时事报道, 如《东方时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电视栏目, 这是时代的声音, 具有高度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导向性, 它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 弘扬主旋律。焦裕禄、孔繁森、杨利伟等为国为民奉献的事迹, 成克杰、陈希同等腐败分子的劣行都可作为议论文的典型论据, 要养成收集并运用这些例子和数据的习惯。

三、建立班级素材库, 优化阅读环境, 激发写作兴趣

农村学生资料缺乏, 视野不开阔, 教师可为他们印发资料, 如优秀作文, 生活热点话题, 社会焦点问题等加以补充。还可通过教师订报刊杂志, 让学生轮流交换阅读, 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各自的藏书, 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等方式来改善学生阅读环境。在阅读的过程中, 要养成作笔记、作卡片的好习惯, 将“涉猎”到的精华收藏到素材库中, 如名言警句、精彩片段、精辟的观点、含义隽永的解说词、鲜活生动的口语等。再按资料分类搜集整理, 形成班级写作素材库。

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重视听说训练, 积极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

第一, 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 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新事物诉诸笔端, 登在专栏板报上。继而开展写作评优活动, 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激发他们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体验的热情, 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第二, 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说话训练, 鼓励学生阅读报纸和杂志, 将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第三, 用看电影, 写影评, 介绍名人轶事等形式写感想。这样学生在视听中就能受到文学的熏陶, 提高写作兴趣,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文材料积累一 篇5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诸多本土行业都热衷给商品冠以“洋名”,想以此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如家电行业:康佳,英文名“KONKA”;创维,英文名“SKYWORTH”;格兰仕,英文名“GaLanz”。装修行业:马可波罗瓷砖,格莱美壁纸,倒掉的达芬奇家居。服装行业:JEEP服装,但在美国的JEEP只生产汽车;Playboy服装,这只照搬了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logo。

材料二:她在德国观看球赛,拿出国产手机“努比亚”拍照;在出访坦桑尼亚的时候,阮仕珍珠、百雀羚等我国产品也被她作为国礼友好赠送出访国。

请结合两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符合文体特征;(2)不得抄袭。

崇洋媚外何时休

现代中国,正以一个更加开放的姿态包容世界文明,然而,一股“崇洋媚外”之风却在国民中悄然兴起。人们忘却了传统节日,争相过洋节。对国产商品不屑一顾,却对外国商品趋之若鹜,在众人都患上了“软骨病”的当下,我不禁想问:崇洋媚外何时休?

有人说现代的中国青年是“垮下去的一代”,这句话不无道理。年轻人中确实有一部分人“追随时代潮流,紧跟世界的步伐”,对外国的东西盲目崇拜,对中国事物弃如敝履。于是出现了“哈韩”“哈日”的热潮,于是中国传统节日日渐没落,于是外国商品大受欢迎,中国商品遭到冷落,甚至有中国企业直接改个“洋名”以迎合消费者,追求效益。

在我看来催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国民认知的错误,总认为国外的就是好的,甚至对外国文化的糟粕都甘之如饴。不少外国电影里充斥着血腥暴力,却得到国人的一致赞赏,对中华经典人们却越加漠视,传统戏剧无人问津,国产电影也日益衰败,这真是华夏文明的悲哀。另一方面,除了人们错误的认识外,我们也得从我国产 品质量上找原因,不得不承认,外国产品的质量总体上是高过中国现有的水平的,而且诸如毒奶粉,毒胶囊等安全问题也是让中国人民对本国产品感到寒心。日本有一句话“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到了中国就变成了“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中国的审查产品标准也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这就让人们不得不转而投向一些质量较高的外国产品。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必须做到坚守与创新,我们的邻国日本在二战后可谓一贫如洗,却能在几十年间一跃成为发达国家,为何?首先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始终坚守,如和服,摔跤等,他们对围棋,对三国文化的研究甚至大大超越了中国。同时他们努力创新,成为了世界上最大技术输出国之一,年年都有诺奖得主。而我国虽有丰富的劳动力,却缺乏先进的技术,其实受人们热捧的“苹果”“阿迪”“耐克”等都是“中国制造”却没有一样是中国创造。国家正在大力呼吁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的就是创造出更多属于中国的智慧。国家领导人出使外国时都是穿的集创新与传承一体的中国服装品牌“例外”。这些足以说明我国在这一问题上做出的努力。

我深信,当坚守与创新之光洒满中华,崇洋之风一定能够扫除,媚外之俗一定能够停止!

【解析】试题分析:两则材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诸多本土行业都热衷给商品冠以“洋名”,出访时却拿出国产手机“努比亚”拍照,而阮仕珍珠、百雀羚等我国产品也被她作为国礼友好赠送出访国,这彰显的是大国的风度与自信,是对崇洋媚外者的警醒。命题人的感情倾向不言而喻,要从坚持自我、不要崇洋媚外、要有民族自信等角度立意。

(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成都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因为身为环卫工人的母亲生病,只能替母亲去扫大街,结果小女孩被誉为“成都最美环卫工人”!这一现象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议论文,加以评论。字数不少于800字。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时事评论”类作文题目。顾名思义,评就是评判是非、真伪、美丑;论就是议论、说理;评论就是以议论、说理为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评判和议论。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现象纷纭复杂,同学们在接触社会过程中,难免会有所触动,会就某些社会问题或现时事提出看法,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就是社会生活评论。时事评论属于议论文,所以议论文写作的常规方法仍适用。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正反对比,比喻说理,辩证论理等论证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

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美化苦难,这种观点把一切需要解决和改良的问题都转化为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这是一种毫无血性的评论。它把一个人无法选择的行为,把别人的痛苦变成饭后谈论的资本。鲁迅先生曾称这种文化培养出的道德为“瞒和骗”。所以,我们认为这种“苦难美学”不值得追捧。

然而当今社会的许多现象令我们不理解。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因当环卫工人的妈妈生病,只能替母亲清扫大街,结果却被评为“最美的环卫工人”,丝毫没有联系到社会和环保部门的责任;一个乡村女教师三十年如如一日,省吃俭用,自费买砖,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了山。结果背媒体高度赞扬,却丝毫没有提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感动中国的苗家赤脚医生李春燕为方圆百里的乡亲看病,被高度赞扬,却丁点不提乡村医疗问题。我认为这种对待苦难的观点是一种畸形文化的滋生,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美化手段,是对苦难的一种扭曲的理解。千年古训已被当今社会浪潮冲刷得变了形状,退了颜色。而滴在我们身上的血和泪却成了我们美好苦难的牺牲品。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苦难,对待苦难。那么,怎样正确对待苦难呢?周国平曾说:“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我认为这是理解苦难与对待苦难最好的诠释。就像那句话说得那样: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那么观看受苦的人也没有评论的权利。一个人只有真正领略平常苦难的绝望,他才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虚伪,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更有甚者,对贫穷大学生捐了几个钱,就要被人在电视机上痛哭流涕感恩戴德,来扬名自己。这种对待苦难的行为是应该被唾弃的。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对待受苦人的人格的蹂躏与糟蹋。正是这种对待苦难的行为造成了更多的苦难。所以说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也是人性种最本质的要求。

正像罗曼罗兰说的:“只要有一双诚实的眼睛一同为我哭泣,就值得我为生命而受苦。”对待苦难,我们只需要一双诚实的眼睛,一种最基本的美德。然而,为什么这种美德已慢慢地在人群中消隐?

(三)金陵图作者: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1、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2、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原为六朝时城墙。译文: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

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赏析: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

作文材料的积累与整合 篇6

仰慕之余,深入思索,这两句话其实也道出了“才学”的源头活水,那就是积累。作文考查的是一种基本能力,概括地说,包括才、学、识三个方面。才,指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学,指积累,包括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识,指对问题现象的见识和见解。三者互相联系、互为依托,而积累是根基。不断增加知识积累,拓宽延展知识结构,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材料丰富了,形象丰满了,认识见解才能深广精邃、新颖独到,语言才能生动灵活、丰富多彩。写作是一种创新。创新实质是积淀在较深层次上的重新整合,没有积累,就无所谓创造。

因此,我们平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搜集、知识的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明确类型,广泛搜集

积累材料,可以说就是文学创作的素材搜集。

积累的方式不一而足。根据作文常用素材,可将积累类型划为:人类社会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等。

社会类涉及人类社会的起源历史、伦常道德、人际关系、衣食住行等等,关注社会,即关注时代的发展,留意社会的走向,尝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略。主动地去阅读书刊、注意时局,议论时政,抨击时弊,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生,有力地促进自身视野的开阔,磨砺自已思维的深邃,陶冶自己康健的人格,成为有社会责任心,有时代责任感的成熟青年。

如自然类关注自然万物。如:花鸟虫鱼的启示,物竞天择、万物相生相克的哲理,天人合一的和谐,以及自然科学领域的探索发现、发明创造等,尤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学类关注人文素养的积淀,注重文学与人学融为一体的人文精神。如同类题材的不同因素的比较,纵横串联,这是搜集材料的重点(如诗词文赋中的共同意象的不同内涵),还有文坛趣闻逸事,名句名篇名著的生发引申、反弹琵琶、移花接木,人物形象的时代内涵。老师要特别注意激励学生跳出课本,扩大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引导他们不仅要多读博大精深的名著,而且要多读新鲜活泼的时文。有意识地汲取与消化传统文化营养的精粹,有意识地接受与融解多元文化,有意识地去研读品味精悍作品,感悟体味其中伟大的襟怀和纯真的情感,领悟体会深刻的思索与璀璨的智慧,这样就能提升自己的思想修练及文化底蕴,培养高洁的情趣,使美好的情怀、深厚的修养发自内心,作文时,就能率真地有品味地自然流淌。

二、抽取归类、交流共享

第一,从平时习作入手,批改后,对学生作文中的材料分门别类处理,讲评时拿出交流。如一篇以“合作共享”为话题的作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1)熟语(格言)类:单者易折,众则难摧;二人同心,其力断金等;(2)歌曲类:《团结就是力量》等;(3)寓言故事类:三个和尚没水喝等;(4)科学类:海洋中最弱小的鱼类的生存等;(5)社会类: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等;(6)文艺类:《三国演义》的开头及赤壁之战等,可见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在其它作文中,我同样效仿,效果很好。这种做法也易为学生接受,能激其兴趣,明白为文之道。

第二,以高考优秀作文为范例,供大家参悟。如江西考生《桃花源——不听智者言的悲剧》,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巧妙地借用传统篇目的素材,联系现实生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福建考生《薛宝钗魂断大观园》是从名著中汲取营养,触发灵感;重庆考生《菊花飘香的时节》以嵇康、庄子、项羽三个代表性历史人物为例,以高洁的菊花的象征义为纽带,想象旷达,文情并茂。

这一环节中,把佳作当范文,视全体学生为读者,从全文到段落、到材料、到佳句,采取范读、传阅、张贴、发表等方式,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长期坚持,就会克服生活感受苍白无力,精神资源空泛,格调情感低沉的无病呻吟的文风,学生在仰慕之余去模仿,“人为我用”,由仿写到放写,收放自如。

三、疏理整合,灵活运用

积累的目的在运用,这是其终极目标,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学生自己对材料的疏理整合。要能为我所用,就首先要经过整合、加工,这个加工需要在他人与自己中间架一个桥梁,这就是“思”,“积”而不思则惘。

思的要着是悟,明白材料的主旨所在,不能只知其大略,而要高屋建瓴,从整体到局部细节都要弄通,这样在运用时才不致于模棱两可、罗列材料而没有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平时整合时,关键语句要牢记,主要意思要参悟。

用的关键是辨,话题作文为文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选材、组材,而同一则材料的角度往往具有多样性,要注意选取与自己文章主旨相关的内容(当然还是先要从整体着眼,不能背道而驰),不必面面俱到,否则文章材料就成了转述,颠倒了客体与主体,材料与立意,叙述与思维的关系,是别人的材料而不是作者的思索。

要想作文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而汩汩滔滔,就得从材料这一个“活水源头”去动脑筋。从积累到整合到运用,教师和学生围绕材料做文章,周而往复,融为一体。古语云:“要通古今事,须读五车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而薄发”,无不启示我们思索为文之道:读要通,读须思,积为发。

谈小学快速习作材料的积累 篇7

关键词:快速习作,材料,积累

积累写作材料是进行快速习作特别重要的一环。为了达到“40分钟内完成400字以上”这个快速习作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写作基础, 在善于观察、重视阅读、创设情境方面进行材料积累训练, 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一、激发观察情趣, 做生活有心人

春花秋月冬雪、繁星苍穹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叶圣陶说:“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源头盛而文不竭。”习作题材来源于生活, 没有生活素材, 习作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教学中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 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人、事、物, 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较好地解决学生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使学生获得更多素材, 达到快速习作目的。

(1) 观察要选择好对象。学校要举行几天运动会, 比赛的项目十几种, 每一场比赛我们不可能都写进作文, 也不可能都去观察, 这就要求教师在开运动会之前给学生指导, 事先选好观察对象, 抓住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项目或比赛中的关键人物进行观察。如在《比手腕》比赛中及时引导学生:“为了锻炼自己的观察力, 比赛中同学们要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队员的神态、动作、语言及周围环境, 也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到脑海里。”这样, 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

(2) 观察要全面细致。既要进行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观察, 又要进行不同环境、不同场合的观察, 还要把观察对象放置在它所处的背景中去观察。苏东坡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样是学校校园, 倾盆大雨与阳光明媚时看到的情景不一样, 心情愉快与郁闷烦躁时写出的文章也不一样。观察还要抓住事物的细节, 抓住它各个方面、各个阶段隐蔽的特征, 还要通过现象看到本质。

(3) 观察要把握特点。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 万事万物, 都有自己不同的地方, 在引导学生观察时, 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找出此事物与众不同的方面进行说话。既要观察事物的共性, 更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特殊性, 要抓住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征所在。如写《妈妈》, 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妈妈, 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都承担着教育子女、孝敬公婆的共性, 但每个妈妈的长相、性格、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工作的态度又各不相同。只有经过认真观察, 才能写出性格迥异、特征分明的妈妈。当某一事物成为习作对象时, 就要善于发现并观察它独有的特点, 然后紧紧把握这一特点, 对事物进行说明或描述, 这样才能说得准确、简洁, 描述得生动逼真、富有特色。

快速习作要求学生每学期习作不低于30篇。每星期, 要求学生回家写观察日记。观察日记根据时令季节的变化写花草树木, 根据节日的不同表达自己的感受, 根据家庭的不同、身边的人和事去描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材料的道理。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还又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素材, 加上教师写作方法的指导, 写起文章速度就快多了。

二、阅读积累素材, 打好习作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也是快速习作必备的基本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的重要。

(1) 培养学生精读课文的习惯。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文质兼美, 在安排材料、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独具匠心。教学中, 紧紧抓住课堂时间, 让学生反复读课文, 采取不同的形式读。通过阅读, 使学生掌握字词的意义, 能恰当地遣词造句, 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写出内容丰富、语言流畅的作文来;通过阅读, 使学生了解文章表达的主题, 作者抒发的感情及写作方法, 并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2) 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倡导课外阅读, 让学生开阔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习作水平。在语文教学上, 采取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 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 布置少量作业或有时不布置作业, 让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看课外书, 第二天谈读书心得。对于自习课上写作业快的同学, 引导他们利用班级图书角进行读书, 并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交流会, 时间久了, 班内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阅读过程中, 教师最初要指导学生有重点地动笔圈、画, 随着学生读书数量增加, 摘、记也成为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项。积累本除了把优美的成语、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抄下来外, 课外书中的有趣事件、精彩片段也都记录下来, 并安排一定的时间交流。对于书读得多, 摘抄得棒的学生, 期末评为读书之星或小博士。这样快速习作时就能整句、整段引用、模仿或迁移, 成为写作材料, 使文章锦上添花。

(4) 培养学生背诵精美范文的习惯。这一点对于快速作文非常重要。因为学生要进行快速行文, 必须能写各种题材的作文, 这就要求学生分类背诵精美范文,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每类至少能背诵两到三篇典型的文章。为了避免学生写作文出现雷同的现象, 教师对学生背诵的范文不作统一要求, 让他们在父母的指导下, 找书找材料, 背会后家长签上字作为证明。一学期下来, 最多的达到背五十多篇, 最少的也达到20篇。这样,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也培养了学生的读书习惯。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 就会有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同时在背诵精美范文时, 要注意典型、准确、新颖, 并要不断丰富更新, 不断翻阅记忆, 积累材料越多, 作文速度就越快。

三、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习作兴趣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 为学生进行快速习作提供了直接素材。心理学认为, 只有亲身参与的事情, 印象才深刻, 也最有向人叙述的价值。因而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利用迁移, 诱发叙述写作的兴趣, 从根本上讲能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兴趣。比如, 在给学生指导“有趣的斗蛋比赛”时, 我是这样创设情景的。课一开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斗蛋比赛。比赛规则是:凡是擂台下手中有完好无损的熟鸡蛋、鸭蛋、鹅蛋的人员都可参赛。每个参赛选手上台后, 首先介绍自己蛋的名字, 然后与对方相斗, 获胜者便暂时成了擂主, 谁在这次斗蛋赛中打败对手的次数最多, 谁便是这次斗蛋比赛的冠军。好, 比赛开始。”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 学生跃跃欲试, 很快进入到比赛的相斗中。选手相斗前, 我以裁判员的身份挑逗他们。比赛中, 我故意加入到暂时获胜的同学之中, 与他一起高兴, 用语言激台下选手上台, 把比赛推向高潮。在教师设计的整个活动情境中, 学生被深深吸引, 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积极性。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 在第二课时将兴趣引导到写作上。学生亲自经历了事情的发展过程, 掌握了记叙活动的方法, 很快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有了科学的素材积累方法, 才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取之不尽的生活材料。同时, 还要注重快速审题、构思、行文、评改等几十种快速习作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这样, 到小学毕业时, 每个学生都能达到40分钟内完成400字以上的习作目标, 并且大部分学生的习作做到有中心, 有条理,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句通顺, 书写规范整洁。

参考文献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 篇8

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观察。要明确告诉学生,观察就是仔细地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其次要引导学生如何形成作文,那就是在作文中准确再现事物或现象,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先学会观察,才能做好作文。学生在理解了观察这一概念及其在作文中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就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通过相应的手段培养学生积累材料的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是通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迁移、实践培养来实现这一目的的。

观察对象包括了各种客观事物和现象。因此必须采用多种观察方式,并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实践中,我先让学生理解掌握观察方法,再结合阅读教学实例感悟,引入实践操作体会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看察”积累

“看察”,即看中观察,要告诉学生“看”不等于“察”,察要仔细看,看清楚,悟出道理。比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细看桂林山水,抓住桂林山水“奇、秀、险”和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生动描述,使读者如临其境。我告诉学生这是作者细心勘察的结果。引入实践之前,要引导学生仔细了解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及近”等,使看到的事物和现象历历在目,静思时则图像闪现于脑际。今年秋末,我布置给学生一篇绘景作文。那天早上,我与学生一起观察山乡云雾,我们一边走,一边交谈,让学生感受课文《桂林山水》中的重点描写部分;启示他们怎么观察,把观察所得,去粗取精,依据整理材料布局谋篇,构思作文。

二、听中感悟,听中积累

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同,因此观察方法也要不同。要知道“察”不等于“看”,它也有“听”的意思。“察言观色”的“察”就是这个意思。人物的说话,事物的声音,只有“听”才能感触到。以文为例,引导感触,学生才能描述具体。如《海底世界》一文中,描述动物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听”也是观察方法之一。因此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实践,倾听他人的谈话,赏听音乐,举办以“声音”为内容的活动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听察”收集、积累材料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触中体会,感悟收集

有些事物,只有亲自感触,才能描述准确。如“地里的泥土化冻了,踩上去软绵绵的”(《春天来了》)。你没有接触,怎么能知道土地是软绵绵的?可见“触”也是观察方式的一种。此外,气温可以通过鼻子“触”,如“桂林花开了,十里飘香”“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这些是用鼻子闻到的。“味道”可以通过舌“触”,如“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的就甜津津的,让人越吃越爱吃”(《我爱故乡的杨梅》),这是用舌感触到的。

作文的关键在于材料的积累 篇9

一、要深入生活, 深入实践, 从生活中积累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 丰富多彩的生活, 是作文材料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任何人写作都需要从他生活及所处的时代掘取矿藏, 假如朱自清没有家境贫寒、北上求学的生活及工作体验, 便不会有《背影》和《荷塘月色》的问世;鲁迅如果没有在浙江绍兴、日本求学的生活体验, 就不会有《故乡》《孔乙己》和《藤野先生》等佳作问世。可见, 人生经历是一种财富, 一种用金钱都买不到的财富。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 然后撰写《史记》;李时珍尝遍野生草药才作《本草纲目》;鲁迅积几十年经历厚积薄发才有《阿Q正传》;徐霞客游遍祖国名山大川才作《徐霞客游记》;魏巍随志愿军入朝搜集了数百个活生生的素材, 然后才写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大凡写作方面取得骄人成就的文人骚客, 都是深入生活, 深入实践, 从生活中积累、搜集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后才完成一代巨著的。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既然是作文的源泉, 那么我们平时就要多接触自然, 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熟悉生活, 关心生活, 体验生活, 感知时代节奏, 了解国家大事, 增长见识。凡是生活中看过、听过、做过和想到过的这些经历和真实感受, 都可以作为作文材料来积累。

二、要注意观察、思考, 从观察中积累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只要用心观察、细心思考, 就会发现生活多么美好, 材料多么丰富, 作文多么舒畅。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从作文角度说, 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 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观察的过程, 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良好的观察习惯会使材料越来越丰富, 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 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我国北宋时期有个著名诗人叫梅尧臣, 安徽宣城人。有一次, 他坐船去汴梁 (开封) , 同船的都是些墨客文人。为了消除旅途寂寞, 大家就一起对对子、写诗篇。其他人都苦思冥想、搜肠刮肚, 也难写出一首好诗来, 可是梅尧臣却能落笔即诗, 出口成章。结果把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谁也不敢和他比赛。梅尧臣为什么写诗如此又快又好呢?同船的人很快就发现诗人的一些表现:他坐在船上观看沿途的景物时, 或者上岸游玩时, 或者吃饭时, 或者休息时, 身边总是带一个小口袋, 而且不时地在纸条上写下什么, 然后赶紧塞在口袋里。后来有人偷偷打开那个小口袋一看, 里面装满了小纸条, 纸条上写的全是诗句, 有的是半联, 有的只几个字。原来梅尧臣一路不知疲倦地观察事物, 思索诗句, 随时搜集, 积累材料, 小口袋就是他的材料库。他之所以比别人写得又快又好, 除了其他原因之外, 正是由于他有一个材料仓库。在一个工厂里, 如果机器开动了, 才去找原料;在一家商店里, 如果顾客进门了, 才去找商品;在一户人家里, 如果锅里水开了, 才去买米面, 怎么能行呢?同样, 写文章时, 如果提起笔来, 摊开稿纸, 才知道还没有材料, 怎能把文章写好?由此可见, 材料的积累是作文的关键。

三、要博览群书、精读强记, 从阅读中积累

各种书籍、报刊上的好文章, 都是他人对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科学反映。直接观察、认识客观事物, 积累丰富的材料, 是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之一, 而通过读书, 阅读别人好文章, 间接地了解各种客观事物, 有效地开阔我们的视野, 同时展示给我们一个个绚丽瑰奇的文学艺术世界, 从那里我们常常发现很多自己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种种惊喜。因此, 养成从阅读的长河中择优摘录优美的字、词、句、段的习惯, 对切实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是极有帮助的。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明确道出多读书是写好文章的必备条件;宋代诗人陆游吟有“恨渠生来不读书, 江山如此一句无”的佳句, 是说由于不得读书, 见识力太差, 虽然终日面对如画的江山美景, 也作不出一句诗来, 从反面说明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叶圣陶曾讲过:“读得好, 才能写得好。”博览群书, 书读得多, 知识自然丰富起来, 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 有知识做后盾, 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 叙述事件就会胸有成竹。郭沫若说:“多读名人的著作, 而且对于某几种作品还需熟读烂读, 便能于无法之中求得法, 有法之中求其他。”不仅要多读多看, 而且要勤抄强记。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 以及成语、歇后语等, 在阅读欣赏之后, 还必须反复吟诵, 琅琅上口, 达到熟练背诵, 写作时, 就能整句整段引用、模仿或迁移, 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因此, 阅读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承受熏陶、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

指导学生积累材料提高写作能力 篇10

一、生活中细致的观察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作文时, 学生感到无事物可写, 其实并非无事物可写, 而是自己没有发现, 没有留心, 也就是俗话说的“熟视无睹”。因此,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 从不同场合发现各种写作素材至关重要。通过细致的观察, 对人或事才会有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理解, 才可能写得出、写得好。例如:学生假日去野外游玩时, 让他们观察郁郁葱葱的树木、娇艳的鲜花、绿茵茵的草地……这些景物的恰当组合, 就成了写景作文的好素材;要求学生在班上仔细观察同学的容貌、语言、动作和性格特征, 为日后写好《我的同学》奠定基础;下课时, 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活动时的各种动作、神态, 这又为写《课间十分钟》准备了素材;放学路上, 让学生对偶发的交通事故, 人们的反应等仔细观察, 并把它写下来;节假日, 到市场或超市购物, 观察顾客、售货员的言行举止, 以及货物的种类, 来体会祖国的繁荣昌盛……

这样, 学生通过大量的观察,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养成了随时随地做有心人的好习惯。

二、学习时精心的储备

作家秦牧认为, 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是直接材料的仓库, 即把生活得来的材料储藏起来备用;二是间接材料仓库, 即把从阅读的书籍和各种资料中得到的材料储藏起来备用;三是语言的仓库, 即把日常收集的语言储藏起来备用。

我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需要来建立这三个“小仓库”。我让学生准备三个较厚的笔记本。一个为摘抄本, 将每天学到的好词好句记下来, 课后经常翻阅。这样, 学生的词汇渐渐丰富了。另一个是感想本, 在学完一篇情节感人或含义深刻的课文后, 让大家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想, 并按读后感的形式把它写出来。在学完《掌声》一文后, 学生都被文中坚强的小英、热情善良的同学们所感动, 纷纷举手谈了感想。有的同学还说出了自己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 也希望得到掌声鼓励的心里话。他们课后写的读后感, 非常的真实感人。还有一个为仿写本, 每学一篇课文, 都让学生去摹仿写一段话。如学了《北大荒的秋天》后, 我觉得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太美了, 就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跟父母到野外去观察家乡秋天的情景, 并仿照课文来写一写。

仅有课本上的知识还不够, 我要求学生用以上方法去积累课外知识, 这样才能达到“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三、写作时情感的体验

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 学生才会乐于写, 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感染力。我在《北京2008奥运》这篇习作的指导课上, 首先用音乐来营造气氛, 让学生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 然后充满激情地开始了我的导言:“伴随着悠扬的歌曲, 我们仿佛又看到了燃烧在鸟巢上空的奥运圣火!仿佛看到了运动健儿们奋力拼博的身姿, 仿佛看到了五星红旗在雄伟的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震撼世界的2008北京吗?还记得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 他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感想。有的说为北京能把美好的新面貌展现给世界看而高兴;有的说为变幻的鸟巢和神奇的水立方而惊叹;有的说为志愿者们默默无闻的奉献而感动;还有的说为运动员们奋力拼搏而钦佩等等。学生的情感就这样被唤醒了。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 才能学得好!”的确, 如果让学生在写作前、写作时、写作后都有快乐的体验, 那么写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 篇11

关键词:语文;积累资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44-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探讨的能力,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广泛进行积极的社会实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因此,要积极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和积累材料。

一、创建班级“图书角”储备资源

由于我校是农村小学,阅读资料十分有限,除了学校图书室有一些书籍外,再无其它的阅读材料,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阅读这方面的资料极为匮乏,学生往往是吃不饱、吃不全、不够吃,就更不用说能够汲取阅读“大餐”里的营养了。但我们又不能等到有阅读条件的时候再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这样的等待可能要到猴年马月。基于这些问题,要想让学生能够有阅读材料,就需要主动创造学生阅读的环境。首先,教师带头把自己家中的书籍捐献出来,然后动员学生,把自己已经看完的课外读物拿到学校进行交流学习。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零花钱节约下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订阅自己喜爱好报刊杂志……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渠道拓宽书籍来源,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建班级自己的“图书角”,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有书可读,有自己喜欢的书读,能够读到适合学生自己的、健康的书籍,为学生积累素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注重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

著名教育叶圣陶说过,课文教材其实就是一个例子,学生学习这个“例子”的目的是学习方法技巧,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让学生自学将方法运用到教材中所有课文中。比如,在教学《卜算子·咏梅》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自主查询课外书籍,收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等资料,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在课前召开一个关于课文的展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短短两天时间里,学生就收集了近三十首关于毛泽东的诗词、关于毛泽东及红军长征的歌曲,甚至还有毛泽东诗词的手迹图片,收集了二十余首赞扬梅花的古诗。经过分析大家搜集到时的各类资料和素材,组织一个关于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红歌演唱会和图片展览会,并围绕梅花组织了开展故事接龙、诗配画等活动,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壮大胆量,大胆开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在教学《厄运中的海伦》一文时,先在课堂教学前安排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张海迪、霍金的资料,让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在班级中召开班会或演讲会,并让学生分组排演课本剧。教学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效果特别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如,在教学《向往奥运》时,先让学生通过课外书籍、互联网等搜集有关奥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感悟到体育精神与奥运的魅力,让学生了解北京奥运的盛况,激发学生对奥运的向往之情。这样的任务一布置下去,在几天的时间里,学生便搜集了非常多的关于奥运的资料,有奥运会的会标、会歌,每一届奥运会参赛图片,各种比賽项目的成绩单、各个国家获得的奖牌及排名、每一届奥运会中体育明星的图片及情况介绍,给体育明星们建立了档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放手让学生去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惊人的,这也是教师个人教学不能比拟的。因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指导学生整理好的资料等,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绘制插图,并在班级内开展评比活动,表扬优秀,树立典型,激励后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三、拓展课外学习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发一切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积极参与实践,搜集与学习相关的生活信息、资料,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推进多样化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就像是一本丰富多彩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观察,学会发现,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班级的小记者、文学等兴趣小组,让学生走到农村去,参观农村的新貌,通过调查访问,了解近年来农民生活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并指导学生与几十年前进行对比,通过调查采访,分析对比,写成传记或报道;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户家中,搜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俗歌谣、民间笑话等资料信息,激发学生多收集、勤整理、多练笔、多交流的良好习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写作等能力。让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并要求将《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第二天早读课时让学生复述昨天发生新闻,鼓励学生用心阅读《四大名著》,多阅读爱国故事、成语故事,在阅读结束后,通过写作的不甘落后内心感受,组织学生开展对名著阅读后的评论、感想写作等,既巩固了学习成果,又使语文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累材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日积月累。课内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到课外去实践,去应用。无论课内课外,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都做生活的有心人,爱积累、学会积累、并养成积累的好的习惯,做到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徐冬月.提高语言积累实效性的探索[J];语文学刊;2009.14期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 篇12

生活是源泉,因此必须到生活中去获取写作源泉。许多名著的问世,与作者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材料不无密切的关系。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拜当时的大作家福楼拜为师,福楼拜教他从最基本的观察生活入手,去刻画一百个不同人物的面貌,把他们的特点写出来。莫泊桑这样做了,在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基础上,苦练基本功,这对他后来成为“短篇小说之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现代大文豪鲁迅通过对生活的静观默察,摄取生活中大量的材料,将《孔乙己》、《故乡》等优秀作品鲜明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由此可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学生的学习生活、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社会实践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每天从生活中所见到的人和事也是丰富多样的。照理,他们把所见所闻写出来,也应该是很有内容的,但为何在习作时会苦恼于没有内容可写呢?原因就在于平日不留心观察各种事物,没有做好细致的材料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遇事一目而过,不细致观察,不思考分析,漠不关心,习以为常,提起笔来当然感到无物可写。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习作时,除命题注意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外,还应该在指导时分“收集准备材料”和“写作”两个步骤来进行;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侧重于前者,引导学生留心生活,通过观察去捕捉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现象、动作、语言的镜头,学习从生活中摄取和积累材料。

在学校开展“尊师爱生”活动时,有目的地出了一个作文题:“尊师爱生小故事”,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留心收集典型事例,为作文准备材料。结果在习作练习中有的同学就把自己观察到的发生在身边的两件小事记叙在文章中:一件是星期一下午放学后,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张云同学看见化学老师没带雨具,就主动把雨具借给老师,而自己却冒雨回家,浑身都被雨淋湿了;另一件是物理老师帮助同学修理自行车的事例。这两件小事都体现“尊师爱生”的典型事例。在作文讲评时,我充分肯定了同学的进步,并由此引导学生收集材料,不能消极地等待现成材料,而是要主动积极地有目的地去向生活索取材料,不仅要留心看、留心听,而且要留心询问了解和分析思考。

经过几次师生一起准备材料,不少同学从切身体会中尝到了甜头,学会了索取材料的方法。有了信心,他们便对留心生活、积累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一次景物描写单项训练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整个校园景色,然后以“校园一角”为题写一篇景物片断描写的小作文。其中一位同学这样描写:

每当跨进南靖一中的大门,便被校园的优美景色所吸引。与其说这是我们的校园,不如说它是一个大花园。一幢幢教学楼、实验楼掩映在繁花绿树之中,布局错落有致。登上教学楼平台俯视校园,我总是被这美景所陶醉。

而最动人、最能吸引我们的,要数阅览室后面那个池塘了。池塘边缘呈椭圆形,用方块石砌成,显得古朴大方,四周绿树婆娑,塘边的修竹嫩柳的倩影倒映在水中,更增添一份情趣。塘中央是用石块垒成的假山,假山上奇峰怪石林立,山巅上空“挂”着一轮“圆月”,群峰间有一条石阶小道绕山而上,给人曲径通幽的感觉,更有趣的是池中的水清澈见底,鱼儿摇着尾巴,旁若无人地相互追逐、游弋着。池塘旁边有许多石长椅,我们经常到这里学习、休憩,享受这校园的美景。

虽说这景是我们校园的一角,可这方小天地却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这样的写景文章,做到了观察细致,点面结合,描写了校园的美丽、可爱,语言表达也优美、流畅。在讲评这篇习作时,许多学生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为同学的进步而高兴。后来经我推荐,这篇文章获得了市级作文竞赛一等奖,并在“作文天地”上发表。

此外,还应指导学生对社会现象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形成鲜明正确的观点,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说理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

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摄取材料之外,我们还要积极引导他们从书报上猎取和积累材料。我要求学生准备读书笔记收集材料,引导学生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中的两段人物肖像描写,都德的《最后一课》和魏巍的《我的老师》两篇课文中对老师的肖像描写,都摘录到自己的“摘抄笔记”上,启发他们加以比较和借鉴,然后要求他们对自己所熟悉的某个老师或同学作一段肖像描写的练习。

学生在这样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材料收集中,学会了猎取材料,产生了要“博览”的欲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老师的引导、练习,学生有了材料的积累,思路活跃了,提笔作文就不觉得难了。

上一篇:纤维支气管下一篇:立体电视传输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