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分歧

2024-10-04

合作与分歧(精选12篇)

合作与分歧 篇1

气候变化最初只是被人们认为是一个自然现象, 但是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全球气候的异常, 尤其是跟踪纪录的全球气温变化逐渐将气候问题推上了历史舞台。20世纪60年代末, 著名的两份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 分别提出了诸如粮食、资源、人口和环境污染 ( 生态平衡) 的全球性问题, 给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第一声警钟。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气候大会上,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掀起了科学家研究世界性环境气候问题的热潮。随着全球气候的日益变化, 对气候问题的讨论也显得越来越紧迫了。

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和影响具有明显的全球性。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气候异常、空气质量、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农业产量、能源利用等, 这对于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从国家层面来说, 气候问题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安全利益、经济利益以及政治利益。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气候灾难: 气候变化的国家安全含义与对外政策》一书中详细描述了气候变化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八种挑战: “加剧了南北国家之间的紧张; 造成气候难民的产生和迁徙; 给人类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 恶化了核安全和核扩散问题; 加重了国家社会和政治机构的负担; 对政府的效率和权威提出了挑战; 加重了世界政治的失衡” ( Kurt Mcamphelled, 2008) 。

气候变化不仅给个人和国家带来了影响, 也影响着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秩序。作为一种典型的全球公共产品, 排放温室气体的空间范围可以超越人为界线,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任何一个国家, 即使是没有排放量, 都将受到影响。解决气候问题存在着很强的外部性, 任何一个国家节能减排的行为效果将使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受益。由此引发了集体行动的困境和搭便车效应 ( free -ride effect) 。“在全球气候议题中, 其实质上也是一个大集团的集体行动, 作为成员国, 其作为和不作为对于事件整体的作用相对较小, 影响力也较小, 而在整个集团中, 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督难度较大, 计算相对困难, 加之‘不干涉内政’的国际法原则, 使各国相互监督的可能性降低, 因此, 在无法保证本国做出减排行动的同时, 别国也做出同样的行动的情况下, 很多国家就会采取较为消极的态度, 从而导致集体行动出现发展滞后和缓慢” ( 关孔文, 2012) 。气候问题自然而然地与其他领域的问题牵扯到一起, 整个国际秩序将无法达成有效的一致性, 反过来也加剧了气候问题的解决难度。

因此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气候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围绕着气候变化问题, 世界各国展开了广泛的谈判与合作。任何的谈判实践或者是合作项目, 以处理气候变化的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事务为主要目的, 都成为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订立以来, 各国围绕着一期目标经过了长久的争持, 2009年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会议”上, 由于美国的阻挠也未能有“好结果”。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极力敦促各方遵守议定书和巴厘岛路线, 表面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是在会议期间各方“推三阻四”, 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一致”立场让我们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任重而道远。多哈谈判过去4个多月之后, 在各国政治意愿不高、国际碳价和清洁能源投资一片低迷之声中, 波恩气候变化会谈于2013年4月29日至5月3日正式举行, 重聚波恩参加会谈的代表有1 000余人, 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 波恩谈判是就“德班增强行动平台问题特设工作组” ( 德班平台) 所展开的首次谈判, 也是三轨并一轨, 然而5天的会议, 各国仍旧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老问题未能达成共识。

在中美关系中, 气候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它是一个综合体, 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中美关系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 美国国务卿克里于2013年4月13日访华。当日, 中美两国签署并发布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两个关键之处被着重指出: 一是将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议题纳入2013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为此成立了高级别气候变化工作小组; 二是指出了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新的利益汇合点, 强调了提升两国间气候变化合作的规模和影响力度的必要性。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举步维艰之时, 中美这一《声明》无异于一剂强心针。中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有着强大发展潜力和动力, 而美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一直保持着不可撼动的强国地位, 这样的两大世界经济体, 温室气体排放量累计已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40% 以上, 以它们为代表的伞形集团和发展中国家是气候谈判桌上的两大主角, 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立场对于全球气候外交和气候治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也是中美两国大国关系建构中的重要议题。

一、中美两国气候外交的成效及动因分析

气候问题俨然成为影响国家关系的问题, 所谓的气候外交, 即指主权国家或经过授权的国际组织, 通过官方代表, 使用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 调整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关系的各类活动; 或者是主权国家或经过授权的国际组织利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来达到某种政治和外交目的的各类对外行动1。气候外交的行为体, 概括来说, 是穷国和富国两大阵营、三股力量和多个主体 ( 金砖四国、77国集团、小岛国家以及一些重大国际组织) 。从1972年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之后, 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了“三维棋局”。也就是, 欧盟是气候问题的先驱者; “伞形国家”集团, 即以美国为首, 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集团; 以77国集团和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集团。

欧盟首先提出了“气候外交”, 2002年建立的排放交易系统迄今仍是气候议题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近年来其内部金融危机的上演, 导致在气候问题上的领头羊作用逐渐向中美为主导的其他两个集团倾斜。研究显示, 中美两国的碳排放量是全球最高的, 两国在气候问题上责无旁贷, 他们的行动直接影响着整个气候谈判的进程。

中美气候外交上的合作由来已久, 早在中美两国建交伊始的1980年, 双方就签署了《中美环保科技合作议定书》, “规定在平等、互利和互惠的基础上, 通过研究空气、水、土壤、海洋、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的影响, 以及城市环境的改善、大自然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 ( 吴晓春, 2013) 。克林顿政府时期, 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 合作不断。1997年3月, 两国以成立中美环境与发展讨论会为契机, 逐渐将环境合作纳入能源合作的范畴, 加速了两国合作的步伐。1997年, 中美两国签订了《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倡议书》, 1998年又继续签订了《中美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合作意向书》和《中美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协定》及其它各项声明, 这无疑加深了两国的合作内容。小布什政府尽管单边主义盛行, 中美的环境议题的关注仍然没有减少。2008年6月, 中美战略经济第四次对话期间签署了《能源和环境合作十年框架协议》, 确定了十年合作起步的优先合作的5大领域: 电力、清洁水、清洁交通、清洁大气以及森林与湿地保护, 并成立了五个行动小组。同年12月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设立能源效率目标 ( 即第六大优先合作领域) , 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 ( 吴晓春, 2013) 。到了奥巴马政府, 合作的姿态显得很诚挚, 两国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奥巴马于2009年11月首次访华, 双方签署了《中美两国政府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双方这一合作推进了十年合作框架下的能效行动计划达成一致的进程。

2013年4月13日, 中美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中美两国将在2013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之前建立气候变化工作组, 确定双方推进技术、研究、节能以及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的方式2。

合作的基础是存在共同利益。在一定条件下, 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合作甚至在敌对者之间也是可能的, 这称之为“我活也让别人活” ( live andlet live) 模式。在全球化时代里, 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相互依存, 这是“一种复杂的跨国现象, 它包含国家之间多层次、多方面的互动模式, 并产生明显的相互敏感性和脆弱性” ( Robert Axelrod, 1984) 。中美两国在经济、生态、安全等领域表现出了明显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就气候问题上, 两国显然是“同呼吸, 共命运”的, 因此, 两国的合作也是必然的。“合则两利”是一个常识。首先, 在节能减排方面, 中美两国为提高经济效能都迫切需要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美国是高消费、奢侈型消费模式的国家, 能源消耗极大;而中国由于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能耗强度是美国的四 倍, 而能源效 率仅是日 本的1 /9 ( Gerherd Mally, 1976) 。但一个事实是气候问题赫然纸上, 节能减排是一个降低耗能的重要手段。其次, 在能源安全方面, 中美两国开发可替代能源均显格外迫切, 因为两国都是依赖石油和煤炭的能源消费模式的国家,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两国都在广泛地使用煤炭发电, 中国能源需求的2 /3和发电量 的80% 要靠煤, 而美国22% 的一次能源和49% 的电力来自煤炭”3。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石油进口国, 美国的用油量超过世界任何其他国家, 约占全球用油总量的25% 。中国位居第二, 用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9%4。中美急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开发新能源,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再次, 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 为了抢占未来更多的经济发展空间和市场, 中美两国都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产业。2008年的金融海啸至今还留有余震, 新能源企业将会成为两国走出经济阴霾的突破点。此外, 在气候谈判上的发言权被视为两国暗中较劲的一个方面。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稳固基础就是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能够取得理想成果。

二、中美气候外交领域的分歧及原因

在国际社会上, 美国和中国是被公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北方国家与南方国家的“形象代言人”的。尽管中美两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成就斐然, 然而, 由于身份认同和利益认同等差异, 中美两国在气候外交中存在着立场和利益的对峙。与双边层面环境合作的蓬勃开展不同, 双方在几个重要问题上是存在着矛盾与分歧的, 个别问题甚至是严重对立的, 比如说, 环境保护的责任问题、资金和技术的共享问题、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首先, 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所持的观点就大相径庭。美国政府认为: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都应当承担责任, 因此“共同”的责任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应当承担“同等”的责任; “区别”的责任是指对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规模、温室气体排放程度以及能源使用情况加以区分, 在此基础上由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承担有区别的责任 ( 董勤, 2009) 。而在中国看来, 如前面所述, 强调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立场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但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 更应该带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毫无疑问, 发展中国家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是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如果发达国家在这些基本的承诺方面能够切实有效的执行, 那么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的程度也会令人满意。

其次, 在具体的节能减排指标和技术、资金援助方面的分歧。美国在哥本哈根会前作出的承诺是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 , 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认为, 该目标仅是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4% , 离IPCC要求的25% -40% 的目标相去甚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 希拉里大打资金牌, “富国于2020年前为穷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1 000亿美元援助, 但条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需要积极减排, 并向国际社会保证其透明度”5。由此可见, 美国政府的言论意图是不言而喻的。就在2012年多哈会议上, 重申在2020年前实现“绿色气候基金”每年入款1 000亿美元的目标, 而美国至今还没有行动。

关于气候技术转让的方面, 美国是谈判中最大的障碍, 以本国技术主要由私人部门掌控, 涉及知识产权等为由, 提出走商业化途径淡化政府的途径来获得技术援助, 这样使得中国引进低能排放的设施成本大大提高。

再次, 对碳交易机制的立场不同。碳交易最早由欧盟提出, 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 一些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国家可以出售自己的碳排放量给那些碳排放超标的国家, 得到这些权益的国家可以适当抵消自己的碳排放量。美国主张实行碳关税, 外交部官员、气候谈判代表高风则表示, “如果要征税就会转嫁到中国政府或者是中国消费者身上, 把中国的钱给小岛国联盟, 发达国家就相当于是‘美国请客, 中国买单’”6。清洁能源发展机制 ( CDM) 是谈交易的一个灵活机制, 它的初衷在于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而采用的市场机制。截至2012年11月末, 在5 100多个的CDM注册项目中, 中国的注册项目超过2 600个, 占50% 以上。可以看出, 中美对碳交易市场持两种相反态度。美国政府在气候谈判上的言论和做法显然是居心叵测, 以此分化发展中国家阵营, 矛头直指中国。

国际关系著名学者基欧汉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国际关系的社会结构决定了物质结构, 即行为体占支配地位的信仰、规范、观念和认识等文化因素对于行为体的实力分配、行为体所从事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活动的模式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社会结构也是合作的一个基础, “认同是利益的基础, 认同构成利益和行为” ( 陈岳, 2011) 。中美在气候问题上存在的分歧, 首先是两国对于身份的认同上存在歧义。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指某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通过与“其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美国站在发达国家立场上代表着伞形集团利益, 而中国代表着发展中国家, 双方在身份认知上的不同导致了发展背景和发展前景的不同, 敌对的看法很容易使两国相向而对。

两国的信任感的缺失很容易忽视两国长远的共同利益, 而着眼于相对不重要的事务上。如前所述, 气候外交是一个外部性很强的产品, 集体行动的困境和搭便车效应及其明显。“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 曼瑟尔·奥尔森, 2011) 。利益的错位是导致分歧的直接原因, 中国认为美国应该履行《议定书》内容, 美国国会则认为如果兑现了技术转让、资金援助的承诺, 其经济复苏计划定会受到影响。

三、中美两国气候外交的前景展望

中美在气候议题上长期存在着分歧, 如何实现双方跨越式的战略合作成为一个巨大的考验。国际社会需要在双边的交流、增强战略互信和多边的联合国框架下共同努力。

一是要实现中美两国战略互信。合作的基础源于认同的一致, 中美应该从经济、政治等高度进一步实现战略互信。在“破除旧观念、建立新认同”的理念下, 奠定双方最基本的信任基础, 使两国气候合作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战略互信首先要转变身份认同, 尽管两国的基本国情存在本质区别, 但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推进与实施, 美国越来越需要重新审慎对待中国的排放现状, 进而重新理性定位中国的环保形象。中美两国只是大集团中的参与国, 没有能力躲避自然给他们的惩罚, 也无法回避“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和参与治理的责任。

二是对气候变化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共识。明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突破国际气候合作的前提, 两国需要认识到加强气候变化行动与合作所带来的互惠利益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是在合作的行动中检验认同的一致性。中美两国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对于鼓舞其他各国展开行动有着强有力的榜样作用。在双边高层方面, 开展两国高层峰会, 定期举行双方高层领导委员会和技术专家委员会交流会。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至2002年开始的高层对话模式, 在一些领域已经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应该继续重点扶持, 将更多领域的话题引入到对话中去。加大科研投资, 必要的合作机制创新, 给予双方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是在双边的民间交流中, 政府应该放宽条件, 鼓励推动民间企业和个人在推动节能减排的合作。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方便, 还要在财政上给予补贴。同时, 对于媒体宣传需要一定的引导, 利用新兴网络技术, 推动优秀影片、书籍走向对方国, 加强“正能量”在民众间传播。举办青少年之间的气候变化体验夏令营等活动, 让新一代的力量来影响政府决策。

五是在多边谈判上, 双方应该引导不同集团的成员国谋求共识, 为更强有力的全面协作铺平道路。慷慨的辅助弱势国家和组织, 给予它们技术培训, 资金援助。两国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也是国际话语权最重的大国, 将自身的国际权威化作国际合作的姿态。

六是要推进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合作。气候谈判难以落实很大程度在于缺少有力的监督机制。不同于一个国家内部的完整结构, 国际社会当前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 即没有一个集权的政治实体, 完全凌驾于主权国家的权威性机构来统领世界, 因此, 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很难存在一致性的举动。但就目前取得的成就来看, 联合国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起着协调、联络、校正等作用。“联合国它长期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秩序、确立解决气候问题的原则、主导着国际多边气候合作进程、制定科学权威的评估报告, 围绕气候变化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安排,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具有主导性的作用” ( Robert Gilpin, 198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就是在联合国框架下, 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经过多年研究形成的两个重要的法律文件, 一直引领着气候谈判的进展。因此, 推动中美在气候外交上的合作仍然需要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努力。

中美先后都签署了《框架公 约》和《议定书》, 两个文件对两国都存在着约束力。尽管美国一再想要另辟蹊径, 独当一面, 但是这两个重要的文件依旧是国际社会努力的方向。在两国自身做出努力的同时, 应建立起完备的监督机制。国际社会, 特别是联合国这一气候谈判的东道主, 必要的联合一些国家采取经济制裁等措施, 强行推行。联合国秘书长发挥个人影响力, 积极斡旋, 推动气候大会往实质性方向进展, 而不是成为各国作秀的舞台。

从国际格局角度, 多极格局还是存在极大优势的。欧盟作为一支国际力量, 尽管内部问题重重, 但就气候问题上仍可以给美国施加压力, 进而通过三角关系的掣肘来扭转中美两国因政体形式带来落实行动上的不对称。

参考文献

[1]Kurt Mcamphelled, Climate Cataclysm:The Foreign Polic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mplication of Climate Change[M].Washington:Brooking Institution Press, 2008:217-220.

[2]关孔文.试析全球气候问题中的集体行动困境[J].社科纵横, 2012, 27 (9) .

[3]吴晓春.中美环境合作的成效与问题[J].湖南科学报, 2013 (1) .

[4]Robert Axelro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M].Basic Books, Preface, 1984.

[5]Gerherd Mally.Interdependence-the European Connection in the Global Context[M].the Atlantic Con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1976:5.

[6]董勤.巴厘岛会议后的美国气候外交策略[J].法制与社会, 2009 (1) .

[7]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 :48.

[8][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 译.上海:格致出版社, 2011.

[9]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of World Polit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合作与分歧 篇2

在职场中,员工与员工之间发生工作中的意见分歧是很正常的,这也是同事之间存在的一个问题,请问专家,当员工与老板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时,员工应该如何做?是坚持己见还是听从领导的?

专家问答:

盲目放弃自己的观点当然不可取,但是,固执地坚持己见就更不明智。

你的观点即使再正确,如果不能说服别人让别人接受,都是你自己的问题。

当分歧产生的时候,需要勇敢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理智而礼貌地倾听老板的观点,了解支持他观点的那些方面。深入的分析形成差别的原因。

如果劝说,也更需要你站在老板的角度,以他能听得进去的方式来劝说他同意你观点,这才是一个优秀人才的做法。

如果老板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老板比较多站在全局的方面考虑,他的想法也许是对的。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和对公司负责人的员工,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放任老板去犯一个大错,而是积极想出其他的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

尽量减少损失。

北京腾驹达猎头公司董事长景素奇:意见分歧有两种情况,如果确实是自己的意见正确,这种情况下,具体做法应该是在不伤及老板面子的前提下,有理有据有节的陈述自己的看法,最多争论三次,每次用不同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看法。三次以后,老板还坚持己见,就照老板的意见做,在做的过程中采取技术性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或在做的过程中,寻机让老板认识到正确的方向,记住不要刻意。正常情况下,老板的意见是正确的,所以,和老板意见分歧时,三次陈述自己意见后,老板还不听,说明老板坚持的有道理。记住在组织里,老板是最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者,如果员工的意见正确,老板肯定会听的,不听,自有不听的道理。

市场的未来,那些共识与分歧 篇3

大盘股仍然扮演着领军者的角色,这让前期“满仓踏空”的投资者进退两难——显然继续追高大盘股的勇气不足,但中小股票并没有表现出止跌企稳的迹象。

一周多前,我参加了一个资本市场的论坛活动,整个活动期间我听到了相当一致的看多今年市场的声音。一位专家告诉我,实际上从2014年的年初开始,整个市场的持仓成本就已经高于大盘指数,这意味着牛市早已开始,只不过最后一个季度指数的亮丽表现让人们以为牛市刚刚开始。

由于大多数投资者对大盘股的恐惧心理和对中国经济整体走势向下的担忧,尽管已经很少有人怀疑牛市的到来,但真正敢于坚持做多者并不在多数。在上交所首席经济学家的眼中,这一轮的牛市只能算作“非典型牛市”。据我观察,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那就是当前的“牛市”并没有获得来自经济基本面的支撑。

如果细心观察,投资者对行情的判断上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共识。逐渐宽松的货币政策让流动性起到了主导作用;无风险利率水平走低,房地产投资收益进入下行通道,大宗商品熊市都让投资者把目标转向股市。另外,一个我在本专栏里反复强调的主导力量,来自政府活跃资本市场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意图也为更多投资者认同——我已经从大量微信朋友圈转来转去的投资界“知名人士”的文章和发言中看到了有关这一问题越来越直白的阐述。

这些共识还不足够支撑正在演进中的行情吗?它们作为股市持续上涨的理由如果仍显脆弱的话,压力又到底在哪里?

表面上挂在人们口中的仍然是对GDP走低的担忧,过去十几年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增长率放缓、以致下降时,一定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如果这一经验继续得到验证的话,股市走高会让市盈率达到不合理的水平。

对此,我想提醒我的读者,过去几年中国企业界一直在PPI持续走低的条件下艰难运行。在这期间优秀的企业已经进行了相当富有成效的降低运营成本的工作,加上蓬勃兴起的互联网经济,这些工作的效果已经或者即将在上市公司的绩效表中展现出来。只有那些过度依赖政府采购或者政府消费的企业,业绩不佳才难以避免。

对政府是否真正支持股市走高构成了投资者的另一个担忧。在担忧的投资者看来,既然经济基本面、公司基本面不够好,充沛的流动性才是让人放心的。人们对降息、降准的期待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把每一次央行的议息会议标在投资日历上,等待、失望或者狂喜,伴随着随时出逃的准备。

也许还有更多的担忧,我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但在我看来,这些担忧仍然可以归结为一个因素,那就是中国的投资者信心不足,对整个国家的运行、对整个经济的前景。比照美国在金融危机后资本市场的表现,我更愿意相信那个国家的人们所表现出的对自己、对国家的信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按说信心来自每一个个体,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国家压抑个人传统的社会里,我们仍然不得不向国家、政府和领导人提出要求,你们应该向你们的人民提供信心上的保证,你们不能让人民失去信心,你们有责任让他们重拾信心。人民最终应该生活在对自己和国家的信心之中,如果真是那样,想想,我们真的会害怕股市的一起一伏吗?

论中外合作办学分歧点与前景 篇4

1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几个分歧点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领域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寻求共通点就有必要在观念上形成共识、理解。而目前我国在国际教育交流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分歧:

1.1 产业观念与市场意识的分歧

在西方教育市场的运营理念当中,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调整和规范,从而使教育形成“服务”功效以满足市场需求。即教育与学校基本上是以社会需求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产业。教育与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组织,除了遵循其本身的教学规律,还需要认定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在教育本身上的影响力。在西方教育经济学观点当中,教育与学校必须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随产业结构、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对各种新专业的设置、现有专业的改进、培养目标的制定进行调整。

1.2 服务意识与品牌意识的分歧

教育服务意识的建立以及品牌的保护,一直是我国在合作办学实践中忽略的一个重点。在具体进行合作办学的意识上往往注重了教育服务的知识性和经济性,而在合作办学的先导性与基础性上稍稍有所不足。一般而言,教育产品的整个过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四个环节,并且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新知识、新科技及新思想。这也就是说教育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就是对劳动力进行“加工”,提高其素质,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教育自身来讲,只有重视教育服务意识与品牌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加快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的质量。因此,在未来教育发展中创名牌的意识不能不要,办学的特色不能丢,教学质量决不能掉以轻心,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不可动摇。

1.3 重视产学结合与突出实践技能培训意识的分歧

国外的教育机制中的一个特色在于发挥企业的教育培训作用。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模式中,理论与实践两者合作的思想较为薄弱,从其思想本质而言就是合理地提高学生的技能。即:理论课“服务”于实践课,而不是用实践课来“验证”理论知识。所以,在合作办学中重视“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结合,突出企业的培训作用”的结果,不仅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使学校协助企业培训企业骨干和技术人员,还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革新,使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实训,从而全面激发起校企双方的办学与生产的活力。

2 对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2.1 加快合作办学立法步伐,健全教育主权意识

目前,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的其中一点集中在外方对合作办学理念和对中国法律认同上的差异,以及对学校管理的控制权争论上。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教育服务业走向了国际化。2003年3月我国相应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使中外合作办学进人了法制化阶段。尽管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但是现行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文与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承诺及有关规则还不尽一致。如关于外方投资的产权界定问题、资产处理、税收法律法规、优惠性信贷政策以及使用土地划拨等关系到投资者利益的重要问题。国家应当在整体政策性规定上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产权界定立法,才能真正使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落实到位,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是基于“教育全球化”而出现的产物。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意味着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教育殖民化倾向的国家可以通过办学的形式,将自己地方特殊的教育价值观变相或者强行地向其他国家推行,这也导致了在教育主权上的纷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就针对此明确规定,董事会中方人员不得少于1/2,且董事会总人数必须为单数。而部分外方无视中国的有关规定,通过种种技术手段达到“曲线控制”的目的。同时,有些教育机构只是着眼于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设立、组织与管理、教育教学、资产与财务、变更与终止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因此,应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条文,制定新的法规,使市场准入和监管更具有完善的法律依据。

2.2 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合作,开拓办学范围和功能

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应该是多样性,而非带有局限性。例如,南昌大学与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联合成立“中英联合学院”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就是一个典范。在预科教育阶段(Pre-MSc)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阶段(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Programme)由南昌大学教学点按照邓迪大学的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预科英语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硕士专业课程教育阶段(PostgraduateDiploma Programme),由英国邓迪大学教学点对学生进行硕士专业课程教育;硕士论文阶段(Masters Programme),要求学生在英国邓迪大学撰写硕士论文。又如,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与加拿大戴尔特商学院合作的泰乐弗商务分院的合作内容包括了从资金的投入与运作;结构性收益项目与重大科研项目的转移,以及包括引进的专业及课程本土化、强化双语师资等多种形式。这些合作内容既符合国际教育合作的要求,又适合我国高校自身发展及运作的需要。再如,北京邮电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开展的本科学位联合培养项目。通过这个项目,北京邮电大学新增设了电信工程及管理和电子商务及法律两个国内急需的交叉学科专业,学生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习,成绩合格者将被授予伦敦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双方的学士学位。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参加了合作,就有可能把更多的资源吸引进来,并促进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假如只是高校之间的合作,可能难以得到网络和信息等更多的资源来推动这些合作,因为这类合作可能只是几个大学教授在进行交流、合作,是点对点的。因此,在国际教育合作的开始阶段,应该不断地使企业介入到教育合作中来,以得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2.3 真正认识合作办学意义,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目前,不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多的还是受到利益的驱动,以此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是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急需转变的态度,也将影响到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深入发展。

例如,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一般都用外语授课,有的是全外语上课。授课教师很多是使用母语的外国教师,使用的教材主要是进口的原版教材。课程对学生入学时的外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对考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起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谨慎选择合作方,以免影响办学质量,主要是要避免国外的一些三、四流的大学过多地进入合作领域,应该进入提高“外方”质量的阶段,选择国外有实力的学校合作办学,注重质量和档次,共享办学的所有权、管理权和效益。

3 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景与展望

有关中外办学的新模式的探究,我国许多地方或高校都在尝试不同方法,逐渐形成了办学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特色的合作模式,但最具有新意的莫过于东京大学与无锡市的合作。

东京大学是众所周知的世界一流学府,聚集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的顶尖学者。此次,东京大学与无锡的合作交流,以日本绿色设计推进机构为投资方、采用东京大学先端科技技术研究中心运作和管理,共同在无锡市高新开发区IC园成立了“无锡艾克柏国际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东京大学先端科技技术研究中心在无锡的研究分支机构,专门从事绿色设计和IC封装领域的科学研究、咨询、培训并举行国际会议。此外,东京大学还与无锡市政府共同举办每年一度的“大学—城市”论坛,与无锡市政府以及企业以形成更好的合作,在学术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和人才的培训。

可以看出,无锡与东京大学的合作模式跳出了固有的学校与学校合作的模式,扩大了合作内涵和外延,选择了一种借用“外力”塑造“内功”的新模式。无锡市政府在此次合作中充当了中外合作的专门机构,搭建一个双方能合作的平台,也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在不断加强。这样的合作模式,带来的启示在于,合作办学的观念要进一步更新,合作形式要真正做到多元化,允许包括象英国的BTEC、加拿大的CBE、德国的“双元制”等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形式。可以肯定,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只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更以此影响到整个地方经济的提升,促进提升城市竞争力,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对教育及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办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在中外合作办学中,除了注重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之外,还要对在中外办学过程中办学理念、法规健全、教育主权、合作范围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合作办学,分歧点,前景

参考文献

[1]钱景炜.浅谈中外合作办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349-351.

[2]张星谕、王辛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5):116-118.

合作与分歧 篇5

“祛魅”与“异化”之比较-格里芬与马克思的对话与分歧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作 者:吕川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刊 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年,卷(期):16(5)分类号:B151关键词:祛魅 异化 比较研究

7月机构与分析师显分歧 篇6

2012年二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市场走势似乎未如预期般向好,但6月走势验证了上月调查中机构投资者乐观预期的下降趋势。7月的新财富投资者信心指数为59,较6月大幅下降23%,整体偏悲观。

从分类受访主体看,券商分析师信心指数为63,环比下降16%;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为59,环比下降24%;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为56,环比下降28%。三方走势一致,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

预计2012年7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74%,较上月下降9个百分点。其中,券商分析师的看涨比例为80%,较上月上升5个百分点;个人投资者的看涨比例为78%,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看涨比例为60%,较上月进一步下降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机构投资者与券商分析师对7月的判断相左。预计未来6个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83%,较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机构投资者为90%,较上月上升7个百分点;券商分析师为83%,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个人投资者为80%,较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全体受访者对下半年行情预期依然乐观。

对当前股票价格和价值拟合程度的判断结果显示,投资者认为当前股票价格低于真实合理的投资价值或基本一致的投资者加权比例为58%,较上月下降40个百分点。假设上证综指在当日有较大跌幅的条件下,投资者认为下一个交易日将发生反弹的加权比例为30%,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

合作与分歧 篇7

主持人:大家觉得, 产生这些分歧和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余香 (上海市南汇听潮艺术幼儿园) :

大家对工作的看法不一致, 这会导致分歧的产生。有的教师把幼儿园工作看做是一个纯粹的谋生职业, 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幼儿教育的工作不仅是一个职业还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 可以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和幸福。由于不同的看法, 使得大家在工作的时候, 工作情绪存在差异, 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很容易就会产生分歧、矛盾。此外, 两个人在一个班级合作, 如果任由自己的性格行事, 不顾他人的感受, 也会产生分歧、矛盾的。

邹鲁峰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

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 很容易导致老师之间产生分歧与矛盾。例如, 有的老师认为对待孩子要什么要求都要提得清清楚楚, 班级一定要形成良好的常规。但有的老师认为要给孩子自主与自由的空间。这样一方觉得对方是没有爱心, 另一方觉得对方是放纵, 双方之间容易出现分歧。还有工作态度上, 有的教师是一丝不苟, 追求细节, 有的教师却大大咧咧, 对于一件事情的态度不一样, 也会产生矛盾。

刘媛媛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

有的教师教学能力较强, 教学要求也相对较高, 而有的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较弱。当双方合作时, 一方达不到另一方的要求, 双方又缺乏有效的沟通, 很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有所差异, 也会产生分歧与矛盾。如环境布置中, 两位教师由于教育观念、审美习惯等方面有差异, 对如何布置环境就会有分歧。此外, 一起共事的教师由于性格、气质不同, 如都是性格比较急躁的人, 相对比较容易产生矛盾。

主持人:产生分歧、矛盾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原因是同事之间在教育理念和行为、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面对这样的分歧、矛盾, 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呢?

杨洁琼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发生矛盾是一种中性的社会现象, 它的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管理它。一个冲突问题如果管理得当, 可以促进教师间的相互理解, 使教师学会更好地相处与合作, 增强教师间凝聚力, 但是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调节与同事的矛盾, 要秉着退让、等待和迂回的原则。如果是缺少交流而引起误会, 则应以沟通代替猜忌, 与同事开诚布公地谈谈, 弄清事实真相, 解除疑惑。若是误会可以及时消除;若证实了猜忌并非无中生有, 那么心平气和地讨论, 真诚地交换意见, 也能使问题化解在双方关系恶化之前。若是因利益冲突而导致的矛盾, 则应以欣赏代替嫉妒, 克服自傲和妒忌的心态, 学习别人好的方面, 共同进步, 把工作搞得更好。

黄会敏 (河北省望都县县直机关幼儿园) :

当班组成员出现矛盾时, 我们要:一、尊重加宽容。与人相处, 首先要尊重他人, 你尊重他人, 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每个教师都要重视自己的礼貌言行, 即给对方人格上的尊重以及工作上的支持配合。再就是要宽容, 宽容是美好心性的代表, 心头放一“宽”字, 就会在同事相处中使自己轻松自在, 别人也舒服自然。二、有矛盾要先检讨自己。有了矛盾, 要力戒说长论短, 随意发泄情绪, 要把每一个同事都当作朋友。三、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其实每个人干什么事情都有他自己的理由, 应该互相理解。四、注意解决问题的时机。我觉得有了矛盾应该坐下来解决, 最好不要在矛盾发生以后立刻说, 应该等双方气都消了, 给彼此一个反思的机会, 这样再沟通会更好。

吴克芬 (扬州大学第三幼儿园) :

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如何积极采取措施化解矛盾。

1. 坚持原则, 讲究技巧。在原则性问题上如果没有错就应该坚持, 但必须讲究技巧。要避免和同事公开对立, 激烈争辩更不可取。

2.注重沟通, 相互理解。沟通是门艺术, 但沟通首先要学会选择适当的时机, 不要在事情正发生的时候与他人对质, 在双方都冷静下来后进行沟通, 这样的效果会更佳。其次, 要学会尊重别人, 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人沟通, 对方就会对你产生好感。最后, 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3.豁达胸怀, 忘记过去。同事之间出现矛盾, 往往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要学会忘记过去的不愉快, 不要因为小事而耿耿于怀。

张艳霞 (湖北省宜昌市幼儿园) :

在实际工作中我的经验是:在把握自己的同时也帮助班上的其他老师做好角色定位, 拿捏好其中的分寸,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汉字的构造非常奇妙, 蕴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 其中“山”字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由三竖一横组成, 中间一竖长, 旁边两竖短, 表面上彼此独立, 可又借助底下一横构成一个整体。主班教师便如同中间的一竖, 顶天立地, 扛起大梁, 而辅班教师和生活教师便如同旁边那两竖, 虽然分工不同, 彼此独立, 但最终会借助那一横彼此连接, 形成一个能团结战斗的整体。那一“横”便是三人工作的共同目标即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家长工作的进展。只要在这个大前提下, 纵然有再多的矛盾和分歧, 相信也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只有这样班级形象才会如山一般屹立不倒。

其实既然大家在同一个班, 就已经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无论主班教师辅班教师还是生活教师, 大家只是具体分工的不同, 彼此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家长工作的进展。

钟敏 (苏州高新区狮山中心幼儿园) :

我主张用沟通和协调的方法。尊重为先。在人际交往中, 自己待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因此, 你若想获取他人的好感和尊重, 必须首先尊重他人。谨记:没有尊重就没有友谊。工作中谦虚谨慎, 不恃才傲物, 不苛求别人, 你会发现在同事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值得你去学习与借鉴。

以和为贵。在中国的处世哲学中, “以和为贵”被奉为经典之道。同事作为你工作中的伙伴, 双方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 你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和解。细细想来幼儿园同事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 而并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当矛盾或分歧已经存在, 要学会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与相关的同事开诚布公地沟通, 并相信大家都是通情达理的, 通过解释与沟通大家会互相理解与接受对方的想法、观念、方式或行为。

钱志平 (南通市海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

我觉得, 心胸狭隘是化解矛盾的大敌, 只有互相坦诚相见, 开诚布公, 以一种客观的、不带个人情绪的态度看问题, 才会化解矛盾。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倾听别人的心声, 尊重他人的意见, 你会发现原先自己认为十分得意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 你先前的看法可能是事物的另一侧面, 你们可以互相补充, 互相完善, 矛盾自然会逐渐消除。

主持人: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 讲述了很多的处理分歧、矛盾的原则和方法。总的说来就是要宽容, 能够换位思考, 并找好时机, 运用技巧去化解矛盾。那幼儿园的管理层, 面对着这样的分歧、矛盾, 应该怎么办呢?

杨洁琼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虽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矛盾的化解根本在当事人, 但幼儿园的管理者, 对缓和教职工之间矛盾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如果调节得当, 可以说是冲突的润滑剂。

1. 根据个性品质, 调节人际关系。不同个性的人具有不同的人际反应, 人际反应可分多种类型, 管理者通过日常的观察, 掌握教师的人际反应类型, 在日常的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搭配, 可以消除或缓解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2. 确立共同的幼儿园愿景。幼儿园的共同愿景体现着全体教师的一致追求, 有着强大的内聚力。管理者要经常就幼儿园的前景与教师沟通, 让每位教师认识到这一目标与幼儿园发展和教师个人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 使所有教师成为这一目标的自愿追求者。教师们在实现愿望的奋斗中, 能够产生巨大的向心力, 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 这样就便于形成充满活力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创造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机会。要创设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积极创设教师频繁交流的机会, 使教师认同集体的观念, 增强集体凝聚力。通过讨论、建议、辩论等方式, 增进教师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幼儿园可以举办教职工舞会, 外出旅游, 召开茶话会, 进行节日聚餐等, 这些集体活动可以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让教师们处在平等的交流平台上, 使教师之间增进理解, 这样面对面的直接交谈, 减少了沟通的环节, 信息不容易被修改和歪曲, 从而增强了教师之间沟通的有效性。

另外, 领导之间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避免拉帮结派。因为领导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教师之间的关系, 如果管理层形成对立团体, 那么也会使其管理的教师团队形成对立, 从而不利于教师之间的和谐交往。

崔玉良保定师专涿州分校 (原河北定兴幼儿师范学校) :

如果我是校长 (园长) , 面对群众的分歧与矛盾, 我要反思, 若是因学术而起, 我应该感到欣慰, 这说明我的团队成员在思考和探索。我会组织他们学习和辩论, 在争辩中共同进步, 化解分歧, 追求共识。如果是工作中的利益纠葛, 我要扪心自问, 是不是我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存在问题。如果是生活琐事, 则要发挥党、团和工会职能, 积极化解矛盾, 千万不要坐视不管, 一定要把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 避免引发恶性事件。作为领导者应该建设一个有亲和力的团队, 不是靠培植亲信, 豢养几个耳目, 靠唯我独尊、党同伐异来领导集体;而是应该设法减少内耗和运行成本, 制定团队规则, 发挥职能部门的人际沟通和协调作用, 建设高品位团队。

王保萍 (武警山西总队幼儿园) :

我认为治标先治本, 应将如何避免教师间产生的矛盾与分歧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管理者不妨从以下两个建构尝试着手:

1.构建和谐的园所文化氛围。打造和谐园所, 营建和谐的园所文化是我们每个幼儿园所追求的美好愿望。在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个宽松、和谐又充满文化气息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 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同样对成人也会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 教师更喜欢进行教育研究, 更愿意将个人的热情投入到积极的工作中去。如我园地处营区, 环境优雅。教师处处被部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所感染, 活泼热情之中时不时也会体现出威武稳健的军人风范。近年来我园又以教科研为重, 促进园所文化的形成和落实。园所的和谐氛围已经形成, 教师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勤于研究, 乐于教学, 只有学术问题的争执, 没有斤斤计较的争吵。

2.构建互补的班级人员组合。对班级教师进行合理的搭配也是消除教师间矛盾的有效措施, 园领导明智、合理的人事安排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考虑到教师间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我们在进行人员安排时要充分发挥教师间的互补性进行合作团体的组合。这种互补性则体现在:

性格上的互补。有的教师热情活泼, 有的教师成熟稳健, 有的教师做事细致周到, 有的教师则被大家称作“马大哈”。一个班级中同样性格的教师虽然在某些看法上会相同, 但在同一状态下的个体也最容易产生矛盾, 如两个心直口快的教师常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 两个性格内向的教师在一起工作往往遇到事情易憋在心里, 小矛盾积累多了就变成大怨愤。性格互补的教师搭班更具有带动性, 且有更多的机会扬长避短, 发挥特长。

年龄上的互补。老教师经验丰富, 青年教师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自己的教学风格, 新教师却能将自己接受的新理念和新技能相结合, 给教学带来生机。合理利用教师间的年龄差异, 新老结合, 传、帮、带进行不同层次的交流, 更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样, 老教师对新教师职业初期的帮助, 对她们整个职业生涯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能力上的互补。发挥教师的能力优势会让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如一个班级中两个老师最好在教学上各有所长, 音乐好的教师搭配美术好的教师, 语言好的教师搭配数学好的教师, 这种能力上的互补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除此之外, 园长对教师工作上的肯定、支持以及正确的评价往往也是消除教师间矛盾的重要因素。园长的领导艺术、积极的鼓励以及对教师的关怀也会使教师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增强, 教师间渐渐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 有效地削弱了消极矛盾和非教育外分歧的产生。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也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合作与分歧 篇8

1.1 我国现阶段是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哪个阶段呢?

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三大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然而, 用这些指标来判断的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是有差别的, 比如从工业结构看, 我国的工业化经过建国后40多年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建设, 工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已分别从1952年的64.5%和35.5%演变为2000年的39.8%和60.2%;采掘业、制造业占整个重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已分别从1952年的15.3%和84.7%演变为1992年的10.5%和89.5%。这表明我国工业结构是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或高加工度化阶段。但是, 如果从人均收入、三大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来看, 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又是很低的, 甚至似乎还处在传统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以上几方面的不同步必然导致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 与传统工业化理论不吻合也就不足为奇。

1.2 建国以来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 即国际竞争条件下大国所独有的大国意识及其主导下的国家战略, 进一步强化了后起大国及早建立一个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并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工业部门的倾向

由此导致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必然走优先发展第一产业的道路, 在农业本身发育不足的情况下反哺、扶持工业发展, 同时重积累轻消费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的环境先天恶劣, 所以, 工业比重偏重也就不足为奇。而从世界先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 一国工业化的具体进展主要是由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且由于绝大多数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通常低于制造业, 几乎每一个后起国家为了避免贸易条件恶化, 从工业化一开始就致力于提高制造业的份额。而先行发展的这些国家在实行工业化之前, 农业发展的加速一般都早于工业的加速发展, 同时他们之所以早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剩余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我国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传统工业化理论的角度选择优先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人为地推动工业化进程, 恰恰与以遵从市场竞争规律工业化的传统理论产生了偏离。

1.3 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虽高, 但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却非常低, 是导致制造业与我国工业化阶段与传统工业化理论矛盾的又一根源

以1995年为例:制造业占各国GDP的比重, 美国18%、日本24%、中国35.2%、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21%;但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以美元/人计, 美国4760、日本9800、同期世界平均水平1030、高收入国家是5335, 而我国仅为203.5, 这一比较产生的差距不难说明 我国工业化任务的艰巨性。根据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采用“投入——产出系统动力学宏观经济模型”预测:到2020年, 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将达到1384美元/人, 相当于美国1995年的水平, 2050年达到7531美元/人, 仅相当于日本1995年的77%。由此可见, 制造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无论是人均制造业增加值还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均将呈现出继续增加的趋势。

2 大量生产并出口工业制成品, 但劳动力剩余仍严重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后, 在WTO规则下并不支持劳动力国际自由流动, 迫使我国只能依靠低价工业品生产和出口来实现经济资源的国际配置, 即我国拥有世界上1/4以上的人口, 但却不能将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行途径。普通劳动力无法在世界范围内再配置, 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资源配置状况, 我国必须大量生产工业制成品, 将国际流动性差的劳动力变为国际流动性强的工业制成品, 通过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来实现资源 (包括劳动力) 的优化配置。所以, 我国工业化过程必然表现为国际贸易, 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很高比重, 加工贸易的实质是劳动力的出口。而我国现阶段富余人员的大量存在, 第二产业无疑仍将担负起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任务, 第二产业仍需扩张。这些必然导致我国工业比重高而且趋势不会缓解只会加剧, 这是传统工业化理论形成中所未曾碰到的。同时, 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单一。经济体制改革以前, 我国基本上是片面推行工业化模式, 沿袭前苏联“超工业化”社会主义模式, 以农业提供大量剩余和城市化的抑制为前提, 国家集中大规模投资推动制造业发展。致使在改革初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同等水平的国家相比就呈现出较大偏差,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的比重过高。1981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24.5%, 而根据钱纳里发展模型的估计, 当人均收入在300美元左右时, 制造业产值大约只占GDP的14.9%, 相比之下, 我国制造业比重已达到了1000美元的水平。改革开放后, 投资体制不再集中, 但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绩需要, 往往对投资期短、收益高、利润不薄的工业特别是加工工业项目实施政策倾斜, 以至原有的偏差不但得不到纠正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同时这种大规模资本投入支撑的发展, 致使国家过分关注资本形成的重要性, 走向以积累为基础的工业化道路, 使得在高速发展的同时, 工业的内部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善。

3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但加工深度不够、技术进步缓慢

1995年乡镇工业增加值为10804亿元, 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4%, 主要集中于一般加工业, 而且近年来进一步得到发展。但乡镇企业本身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等是制约其发展的固有瓶颈, 而要提高技术水平, 客观上存在规模和投入的制约。因而乡镇企业在为国家、社会、企业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 自身的发展后劲不足, 难以担当起推动我国工业化继续前行的重任。同时随着其比例不断上升, 乡镇企业的结构可能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整个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一方面, 乡镇企业主要以一般加工为主, 从而造成原材料工业非国有企业进入的少、行业竞争不足, 市场机制不能以原材料工业生产率的提高起调节作用, 影响原材料工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结构升级;另一方面, 乡镇企业一般加工深度低, 对原料工业依赖度大, 不利于高加工度过程的持续演进。这就使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中技术进步缓慢, 尤其是加工工业的技术升级远远落后于产出比重的上升, 从而使我国工业化进程与传统工业化理论偏离更远。

4 新型工业化发展虽快, 但与资源环境发展不和谐

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对传统产业的渗入、改造。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 其工业化进程一般要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知识技术集约化等阶段。中国是后发国家,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可发挥后发优势, 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 以信息带动工业化。这是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最根本区别之一。有信息技术参与中国工业化过程, 将不同于以往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模式, 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向工业化的各个高级阶段演变。新型工业化强调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我国传统的工业化基本上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 尽管这种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很大贡献, 但同时也使我们付出资源和环境污染等巨大代价。随着资源的急剧减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要求我们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工业化的过程, 决不能再走对自然资源过度破坏性开采, 对环境实行“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型、粗放型向内涵型、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改变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 在经济发展中合理地开发资源, 高效地利用资源, 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新型工业化强调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全球配置。我国传统的工业化基本上是自成体系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 一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加快, 我国制造业正逐渐融入全球产业链条中。另一方面, 制造业的价值链呈现加速分解的趋势:原本在一个企业内完成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产品生产全进程, 现正被分解到多个企业中。这意味着以全球市场为舞台的资源配置格局下,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形态与格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再局限于国内资源和市场, 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将突破国界, 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分工的深化可以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新型工业化强调“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 人力资源丰富, 农民占劳动力的绝大多数, 传统的工业化没有相应带动就业结构的转变, 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状况仍然存在。在新时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 主要着眼点将不再仅仅是提高工业产值, 建立工业体系, 发展高科技等, 而是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重视提高人的专业素质,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 传统的工业化对于农村的发展有很大忽视。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实际上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容。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没有新农村建设, 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目标就远没有实现。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传统的工业化理论本身并无问题, 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阶段亦无可质疑之处。但不可否认我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确实遇到了传统工业化理论所未曾涉及到的问题, 二者的不吻合就是表现。所以, 我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 必须自我探索和实践。由于产业的特殊性, 农业的发展是平稳而缓慢的;第三产业虽为发展重点, 但也难以实现跳跃式发展。所以, 目前保持现有的工业发展速度至关重要。我们不必为了传统的工业化理论刻意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但我们的制造业必须向着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具有通向国际市场的产品质量认证、有产品销售技术输出和海外投资功能格局的全球性制造业发展, 通过知识、信息技术、新的制造模式及管理技术的结合产生巨大的变革力量, 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前进。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猛, 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到了工业化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 传统工业化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逐渐地显现出来, 并且二者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本文以钱纳里的理论为代表的发展模型为例, 结合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过程, 来解读我国工业化进程与传统理论的分歧。

关键词:工业化,进程,分歧

参考文献

[1].吴敬琏.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 (上) [J].学术月刊, 2005, (12)

[2].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1)

[3].赵国鸿.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合作与分歧 篇9

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特别重视艺术的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就有了典型论的萌芽。他说:“诗人对职责不在于描写已发生的事, 而在于描写可能发生的事, 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的事……因此, 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 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在以后的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西方的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中的典型论越来越趋于成熟和完善。到了黑格尔、别林斯基, 他们更加强调包括诗画在内的整个文学艺术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西方的文学艺术作品, 从总体上看, 的确是更为重视真实性和典型性。比如, 借一个挑夫写出许多挑夫, 写一个小店员、小职员要能代表上百个上千个小店员。鲜明突出的个性和普遍深刻的共性高度统一被当作艺术创造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帜。连静态性的空间艺术绘画和雕刻, 也要求选择典型场面、典型情景、典型人物, 选择最富有生发性、孕育性对一瞬间、一顷刻, 使得前前后后的动作都从这一瞬间、一顷刻的动作中暗示出来, 展现出来。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 《最后的晚餐》展示的典型场景, 《伊凡杀子》选择的典型动作, 历来受到推崇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作品的真实性、典型性。还有罗丹引导别人欣赏那《断臂的维纳斯》和他的《青铜时代》一类作品, 都是让人从静态中看出动态来。所有这些, 似乎都足以说明西方绘画和中国诗画的一个重大区别。

中国诗画更多的是讲究“意境”, 追求实以引虚、虚以衬实、虚实相生、虚实相映的“意境”。中国画中总是留有虚白之处, 计白当黒, 以一当十, 有画处和无画处都是画。有人画雪, 以渴笔就势取之而不用滃晕, 使人望之, 空白处皆雪也。又有人作风雨归舟图, 笔法荒率, 作迎风堤柳数条, 远沙一抹, 孤舟蓑笠, 宛在中流。要问雨在何处?可以说:雨在有画处, 又在无画处。中国的诗歌, 也常常强调含蓄蕴藉,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对比之下, 我总觉得中国诗画更有情致, 更具韵味, 更多诗情画意, 更多象外之境, 给人以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绵绵不尽的艺术享受, 有限中包孕无限, 瞬间里涵盖永恒。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说:“中国人不是象浮士德‘追求’着‘无限’, 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 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 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 而是回旋往复的。”

同西方诗画相比, 中国诗画自有其独具风貌的美学格调。上文所说是它的总体特征, 基本面目。如深入其内部深层体察, 在中国诗画之间, 又有许许多多具体细微的不同韵味。

中国画风早有南宗、北宗之说, 董其昌倡之特力。他的《容台别集》卷四里说道:“禅家有南北二宗, 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 亦唐时分也, 但其人非南北耳。”在中国画传统中, 一般多以南宗画风为尚。谢赫的画法六要中就已经把“气韵生动”列为第一。王维被视为南宗画的创始人, 备受推崇。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极具代表性。特别是宋元以后的文人画, 越发崇尚简约美, 空灵美, 神韵美。南宗画风扶摇直上, 北宗画风日趋式微。

中国古典诗歌中大体上也有南宗、北宗之分, 却不如南宗画风、北宗画风的分别那么明显。有人说南人做学问清通简要, 北人做学问渊综广博;南人约简, 得其英华, 北学深芜, 穷其枝叶。大约说来, 北方诗风稍多一些雄浑, 豪放, 慷慨, 劲健, 壮丽, 似乎特以阳刚之美为优胜;南方诗风稍多一些冲淡, 婉曲, 飘逸, 秀雅, 纤丽, 仿佛更以阴柔之美为佳尚。

以上这些区别的来由, 正象促使民族审美意识形成的条件一样, 应该是多种元素而不是单一元素。其中特别重要的, 就有山林皋壤与风光水色, 风情民俗与精神氛围, 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等等。比如大江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 就给诗风画风带来这样那样的直接、间接的、或隐或显的影响。“祖国北方多有崇山大川、广袤平原, 奔腾咆哮的黄河, 万里蜿蜒的长城, 亘古称雄的东岳, 或为巍峨雄伟, 或为开阔壮丽。作为人们繁衍生长的摇篮, 生活栖息的环境, 大自然给人以壮美的享受, 人又把自己的豪情寄托于自然。祖国南方则是山清水秀, 田园如画, 澄澈如练的漓江, 淡妆浓抹的西湖, 波澜不惊一碧万顷的洞庭, 石林奇景, 瀑布奇观, 明丽秀美的风光, 柔媚悦目的景致, 自然叫人心旷神怡, 其喜洋洋哉。”

中国画风尚南宗, 王维稳站首榜, 中国诗风却不尽然, 李白尊为诗仙、杜甫尊为诗圣就是最好的明证。“用杜甫的诗风来作画, 只能达到品位低于王维的吴道子, 而用吴道子的画风来作诗, 就能达到品位高于王维的杜甫。中国旧诗和旧画有标准上的分歧。”这是为什么呢?

要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考察多种多样的元素及其各自所起的作用。我在这里初步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那就是不同部门艺术出现高峰的时代以及那一时代的精神氛围的深巨的影响力。

由于各个艺术部门有其特殊的内部规律, 各门艺术出现高峰的时代是大不相同的。由于各个国度的这样那样的条件, 某一部门艺术高峰的产生会有很大的时间差。在中国诗歌史上曾经出现几个高峰, 其中又以唐代为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有唐一代是中国古典诗歌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 是高峰中的高峰。所谓盛唐气象, 盛唐之音, 它的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唐诗之中。初唐盛唐, 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 政治开明, 社会安定, 知识分子人心思进, 好比一个人到了青春勃发时期, 充满豪迈之气。你看那李白, 作为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 确有那么一股青春豪气:慷慨、奔放、豪迈、昂扬。他崇个性, 建事功, 笑傲王侯, 蔑视世俗, 冲破传统束缚, 一生纵情闯荡。即使是愁苦, 也不低沉哀婉, 而是逸兴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即令是退隐, 也不颓丧凄清, 而是放浪形骸, 须行即骑访名山。小他十岁的杜甫, 则是在沉郁顿挫中集前此诗歌之大成。恰如胡应麟《诗薮》所云:“杜诗正而能变, 大而能化, 化而不失本调, 不失本调而兼得众调, 故绝不可及。”

还有唐代乐舞, 曾经大量地吸收融化了各个兄弟民族乐舞, 同样洋溢着青春豪迈之气。例如《七德舞》, 原名《秦王破阵乐》, 是歌颂唐太宗的武舞, 擂以大鼓, 杂以龟兹之音, 发扬蹈厉, 声韵慷慨, 远震百里, 动荡山谷, 观者扼腕踊跃, 凛然震竦。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

又如唐代人物画, 多是体格强健, 双颊丰腴, 雍容大度, 风格华兹, 或者丰姿耀彩, 豪华绚丽, 从容闲适;就连宫厩御马, 也是体态丰盈, 骨力雄健, 神情骏发, 有腾空入海之状, 整个画面勃勃有生气。

诚如鲁迅所说:“汉唐魄力究竟雄大, 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 或者竟毫未想到, 凡取用外物的时候, 自由驱使, 毫不介怀。”这种“唐代精神”渗透于各个文化艺术领域, 而在诗歌中达到最高成就, 成就了唐代这一高峰中的高峰, 李白杜甫分别成为诗仙诗圣。至少这是诗尊李杜的一大重要因素。

中国山水画本来早于西方风景画一千多年, 唐代也有相当高的成就。但是它的完善成熟, 它的艺术高峰的出现, 却是已经到了宋元明三代。宋代的精神氛围已经大不同于有唐一代。宋初虽然较为繁荣, 然而封建社会毕竟到了后期, 处处潜伏着深刻的多重的内在矛盾。知识分子虽说不能从理论上意识得到, 他们的敏感的神经却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得到。此后不久, 朝廷日趋腐败, 内外矛盾加剧, 终宋之世, 风雨飘摇。种种下世光景, 影响了许多知识分子。这样的时代氛围, 精神气候, 自然而然地弥漫于、渗透于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宋词与唐诗相比, 实在是相去甚远。独自凝愁无人诉说, 千般烦苦万般无奈, 那真是字字愁声声泪, 物是人非, 不堪回首。这就是低沉哀婉的宋词主旋律。虽然宋词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 可是它的总体成就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同唐诗相抗衡, 因而在一般人们心目中所尊崇的仍旧是唐代诗风。

绘画领域则有另一番风光, 特别是宋元明的写意画, 适应着、折射着当时的时代氛围、精神气候, 南宗画风越来越占上风, 那种简约、空灵、神韵美的追求蔚成时尚。司空图、严沧浪等人的诗论也被引进画论, 备受青睐。其实, 南宗画风跟宋词的主旋律、主格调倒是相近相似的。大约是因为宋元明的绘画尤其是文人写意画成就了中国绘画史上的大高峰, 表征着山水花鸟画的完善成熟, 而南宗画风堪称标帜, 所以在中国画这一艺术部门才以南宗为尚?至少, 这是传统画论推崇南宗为标准画风的一大重要因素。

当然, 另外还会有许多因素。错综复杂的文化艺术现象, 往往不是单一的某一元素就能直接地导引出某种后果。比如儒、释、道三家对各个艺术部门的渗透就不是等同的。儒家的诗教、乐教传统特重, 对诗歌、音乐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绘画;佛学、禅意对绘画影响甚巨, 在南宗画风中表现尤甚。固然王维、苏轼一类诗人也是多有禅意, 不过他们的诗歌成就从总体上看总还是逊于李杜。或许这是造成中国旧诗和旧画标准分歧的又一因素。

钱锺书先生说, 这个分歧是批评史里的事实, 首先需要承认, 其次还等待着解释——真正的、不是装模作样的解释。以上这些解释仅是我的初步思考, 但愿能对今后的研讨略略有些裨益。

参考文献

[1].《诗学-诗义》第28-29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25页, 95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李丕显《美学初鸣集-民族审美意识三论》第165-166页,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版。

合作与分歧 篇10

自由主义为何物, 可能现在政治学领域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自由主义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变化与发展以后, 已经变得十分模糊, 真正认定一个人是否为自由主义者也变得十分困难。或许可以参考列奥·施特劳斯的看法:“自由主义者把批评政府包括位高权重者, 视为每个人的神圣权利, 而所言不论个体是多么的卑微、势单力薄或不善言辞。” (1) 而萨托利与阿克顿都认为, 自由也即是法律的 (2) 。我们或可以理解为自由需要一套外在秩序的维护和保障。然而从现在看来, 自由主义显然已经与民主、平等、法律、正义、多元主义等等概念联系到一起去了, 分离也变得十分棘手。

我们不妨参考一些概念。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中列出了自由主义的一些基本基本特征:对政治的质疑是现代自由主义的根本精神;自由主义的第一个重大行动是反对其他世俗宗教对政治的歪曲;自由主义的思想一直与许多注重实践的政党有关联等等 (3) 。“既然如此自由主义的不同版本 (共同) 预设就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国家应当受反应合理的良善生活观念的多元性的价值的指导, 保证其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并坚持对公民追求他们的良善生活观必需的利益的一种公正的分配。这些被自由主义者们当作公民拥有权利的利益。而且假定当公民在他们的权利所保护的私人领域中自主地行动时, 他们能够而且应当自己决定他们自己要度过的良善生活的观念。这样基本的自由主义价值也许可以被确定为多元主义、自由权利、平等和分配正义。它们能使个人自主地生活这一点使他们成了基本的价值。自由主义的目标就是创造和维护这些价值的政治制度, 并通过它们实现自主。不同版本的自由主义之所以产生分歧就是因为其拥护者在基本价值的解释, 它们对自主的各自重要性以及应当如何追求自主上的分歧。” (4) 在这就不再详细列举。而从这些论述当中,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自由主义是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的, 有的只是对于一些共同特征的把握。所以本文在此也就不给出自由主义的确切定义, 只从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入手, 给出自由主义的一个基本面貌。

就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而言,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 对“人”的权利的极大关注无疑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而自由平等, 这是造物主赋予人们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 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正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 人们才建立了政府, 而政府的正当权力, 则是人民给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 一旦破坏了这个目标, 人民就有权利去改变或废除它, 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托马斯·杰斐逊在美国《独立宣言》的这段话成为了旷世经典, 并被众多著作引用。个人权利在自由主义中的地位超过了其他一切, 所有自由主义的其他理论显然是以此为根据的。对于此众多自由主义大家的观点是一致的。在《正义论》中罗尔斯列举了下列基本自由:“政治自由 (投票权和被选举担任公职的权利) 、以及言论与集会自由、良知自由与思想自由、人身自由以及拥有个人财产的自由、法律条文所规定的不被随意拘捕的自由。” (5) 自自由主义诞生以来人被抬高到了空前高度, 一切其他的无论是制度设计也好还是政府目的也罢, 都得围绕这个中心目的着手了。众多国家的成文宪法中一开头就得把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写进去了, 连朝鲜的宪法显然也不例外 (6) , 我们可以理解的是这已经成为政府合法性来源的最重要的一环了。1948年12月10日, 联合国发表了《世界人权宣言》, 在世界范围内保护公民的最基本权利, 其阐述为“人权的确切作用是针对普遍的恶而保护人类”。在人权方面, 美国在推行一套普世价值, 中国政府也只能予以承认, 因为没有借口予以反驳。在“人”的权利保护方面自由主义达到了其他思想难以启及的高度, 也构成了自由主义最为核心的内容。

第二、“宽容”成为另外一个显著特征。人虽然是自由的, 但是在自由这一点上, 个人显然不是无限自由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们显然也都看到了这种不可调和的东西。自由主义中的“人”的权利显然要有一个边界, 这就需要人们具有宽容的理念, 不然社会、政府、国家必然会陷入到启蒙思想家们所说的“自然状态”中去, 从而导致一切的毁灭。康德的道德禁令理论做了以上的最好阐述, 人们摆脱了无法控制的欲望、激情或偏见影响其选择的内在因果性的影响, 而他们的选择是由理性加以控制的, 理性则被理解成为可与普遍化的原则相一致。康德相信, 所有人在他们自主的能力上都是同等的, 道德的责任和人类的尊严都依赖于这种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被要求的十分明确, 不然一个人显然就不具备一个成为自由人的条件, 穆勒分析了精神病人为什么不能自由的原因。然而这个世界上有众多的普通民众显然是缺乏理性的, 这就需要一个宽容或者妥协。就像伏尔泰所说的:“什么是宽容?宽容是人性的附属物, 我们满是缺点与错误, 让我们为我们的愚蠢而相互原谅吧。”现实世界的任何资源都是相对有限的和排他的, 而人的各个方面显然是可以无限制扩大的, 如果不加以限制, 人类也就意味着相互毁灭。对于宽容这一点, 胡适先生所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显然是异曲同工的了。

第三、限制公权力的滥用奠定了西方政治制度设计基础。自由主义对于人的权利的关注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 即谁对个人权利构成了最大的威胁?无疑大部分人都把矛头指向了政府, 即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的滥用危害, 在历史上可以找到无数的事例。中国显然更是公共权力滥用的重灾区了。以“公共利益”为借口、外衣的公共权力如果对个人或者群体形成迫害的话, 将是十分残酷的而且毫无人性可言的。从历史上看, 这一点显然也是不需要太多解释的。所以为了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 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们设计了几乎一套完美的政治制度, 从对言论、结社、示威、出版等等自由予以绝对保护, 到对最基本道义规则的确定, 如果政府违背了这些最基本的规则则被认为是不义的, 这就引导出人们合理反对政府的权利。如果政府违背了人民的意愿的话, 自由主义赋予了人们推翻政府的权利, 然而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对制度设计这一块, 自由主义思想家一般都主张实现法治、建立宪政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限定政府权力;实现地方自治从而对中央政府形成一定的制约;通过“三权”分立来分割政府的权力, 并形成相互制约;在后来的政治实践中, 通过多党制保证了政府可以“和平倒台”, 从而在社会危机的情况下不至于发生大规模革命, 保证了政府可以轮流执政;这些基本的制度设计构成了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 反过来民主制度又促进了这些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们可以从富兰克林的一段话中找到这种制度设计强大的生命力所在:“全体人民的, 尤其是自由人民的判断, 看来是不会错的, 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当人们处在合适的地位, 就会公正无私, 也不会被阴谋家的伎俩所蒙骗。这种环境相爱的人民在任何重大的问题上都不会出现偏差, 因为如果他们决定为自身谋福利时———这是极为自然的, 他们的决定就是公正的, 因为能增进他们的利益, 也就意味着带来普遍的利益, 意味着增进公共的福祉。” (7) 从这段话中, 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为什么会在诸多重大历史决断中做出很明智的决断, 从而把自己推向富强。

第四、在经济方面主张自由的市场经济政策。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 守夜人政府理论被广泛采纳, 经济学上自由市场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 但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爆发, 尤其以美国的1929年的金融危机开始,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开始蔓延, 这就导致人们对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怀疑, 而凯恩斯关于国家对于经济加强干预的理论显然符合这种要求, 在实际当中以罗斯福改革为代表确实也挽救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但是随着7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的出版, 并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急剧动荡, 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被重拾, 西方政府减少对经济领域的干预, 自由主义在经济方面的主张得以复苏并得到不断发展。从芝加哥学派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虽然不反对政府对于经济的适当干预, 但是也坚决主张要维护自由市场经济秩序。这一理论在中国显然也被采纳了。到底是政府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成了争论的焦点所在, 因为本篇文章并不是要去探讨经济学方面的问题, 所以就不在具体论述这一问题。总之, 自由主义显然是信奉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的。

另外, 在自由主义的发展过程中, 夹杂着大量的其他思想理论, 如果想要分立显然变得不现实了, 至于存在的其他诸多特征在此也就不一一论述了。

二、自由主义的内部歧义

自由主义的缺陷正像其优点一样明显, 如果视而不见就会形成自由主义的教条主义倾向, 如果过分夸大就会危及这种理论本身——约翰·格雷。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因为在作为通变的或矛盾的理论当中, 必然仍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甚至理论本身或理论前提就有可能出现了问题。自由主义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了, 如果这个理论确实是完美无缺的话, 也就没有必要这么多思想家们一代一代的去完善了。我们甚至可以说自由主义在产生的那一刻就埋下了诸多理论难题, 如果深究起来的话,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们都没有办法给出答案。因为自由主义本身就有很多的内在矛盾, 而这些矛盾即使在今天看来, 显然也是不可调和和难以解决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由主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我看来, 这个争论构成了自由主义最大的理论悖论。而这一争论可以理解成:人们应该积极的争取自由还是在遵守相关原则规定上消极的保护自由的权利, 或者是应该最大化的去争取自由还是消极的“等待”自由?洛克一开始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并不想十分深入的去探讨, 只是呼吁人们保持理性, 并要有所节制;以后很多思想家们所说的宽容或者说妥协几乎都是差不多一个意思。然而如何确定一个行为是自由的还是反自由的?边沁给出了功利主义原则、康德给出了道德论、罗尔斯给出了正义论等等, 他们都在试图调和这种显而易见的矛盾。“然而, 如果自由主义原则所要求的各种自由可以是相互对立的, 如果这种冲突只有求助于理性的人们意见各异的对于善的判断才能解决, 如果没有这类判断, 自由主义则就空洞无物。” (8) 在这里, 如果自由主义要借助于人们的理性或者道德标准的话, 而这些却是不固定的, 自由主义显然就缺乏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自由主义的争论或者可以简约为是激进主义的自由主义还是保守主义的自由主义的争论了, 显然在这里无人可以给出大家都满意的答案。如果真要解答的话, 也只能是一种必要的妥协罢了。积极自由还是消极自由的争论构成了自由主义最致命的威胁, 诸多思想大家都希望予以调和, 但或许这种理论本身最终就是无法调和的。

第二、自由主义的主张到底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洪堡谈到“人类最为丰富的多样性发展, 有着绝对而根本的重要性。” (9) 受此影响穆勒写到:“异教徒的自我肯定是人类价值的要素之一, 就像基督教的自我否定一样。”“穆勒一生的许多时间都花在试图调和关于普遍文明的启蒙方案和他对于这种方案会危机自由与多样性的后浪漫派怀疑。他怀疑的是如果自由主义宽容是基于对这样一种共识的追求, 那么它自身也许就是反自由的。如果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仅仅是作为发现最佳生活方式的途径而具有启发性价值, 那它就受到知识进步的威胁。一个自由社会本身没有价值, 它只是通向理性共识途中的一个阶段。在这种情况下, 随着人类的进步, 自由主义观念必定会过时。这是法国实证主义者们乐于接受的一个结果, 他们主张自由在道德中并不比在化学中更有必要。” (10) “自由主义显然包含了两种哲学, 在一种哲学中, 宽容被证明是通向真理的手段。以这种观点看宽容是理性共识的一种工具, 由于一种相信不同的生活方式最终将消失的信念, 它们为人们所容忍。在另一种哲学里, 宽容被视为和平的条件, 不同的生活方式被作为善的生活的多样性的标志而受到欢迎。前一种观点支持一种价值观点最终趋同的理想。后一种观点则支持一种‘权宜之计’的理想。自由主义的未来存在于从面相理性共识的理想变化到面相‘权宜之计’之中。” (11)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还有很多,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争论, 无疑是这样的:自由主义本身主张一种最为根本的价值理念, 即人是自由的, 这就要求有一种同样的生活方式与理念, 但是这种要求本身就违背了人是自由的这一理念, 因而自由主义又不得不主张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价值理念的多样化,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逻辑悖论。这或许最终也是难以解决的了, 自由主义的“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争论也必将会持续下去。

第三、面对诸多现实性问题无法解决。随着人类生活的日渐复杂化以及多元化倾向, 自由主义对诸多问题显然是束手无策的, 而这种困境指向了这个理论本身。例如政府的权力边际问题, 随着人类现代社会的发展, 行政权力显示出一种扩大话的倾向, 一方面公民的权利保护需要这样一种趋势, 但是也是害怕这种趋势, 因为这本身就是对公民权利的一种威胁。罗伯特·诺齐克提出边界限制, 但是对于这类问题本身的解决也是没有办法的。另外就是一直困扰自由主义学者的是公民大部分对于个人或者少数人的暴政这样一个问题, 在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事例, 美国的反共运动、中国的文革等等, 个人在这一状况下将会变得无所是从, 至今为止, 包括自有主义在内没有一种政治学理论可以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还有的就是诸如堕胎、毒品、经济控制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本身就构成了内在矛盾。自由主义在这些问题上显然也是无能为力的。

总之,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学理论本身具有很多优点和缺点, 我们在发现这些优点的时候也不能忽视这些缺点, 但是与此同时对于缺点的过分扩大或者过于纠结于这些缺点显然会导致自由主义本身的覆灭。从历史或者现实来看, 可以肯定的是, 自由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 从政治到教育, 从科学到生活, 从历史到文学等等, 几乎一切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或许就像马克思描写共产主义幽灵那样, 自由主义学者也可以这样描述自由主义本身, 而这一范围却可以扩展到全世界的范围了。从伏尔泰到海明威再到鲁迅等等伟大的作家著作当中我们也隐约可以看到两个字“自由”。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将永无止境, 对于自由主义的争论也将永远没有终点, 关键还是看人类如何去运用这套理论本身了。

摘要:自由主义产生于西方, 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到今天自由主义早已成为西方的主流价值文化。但是对于自由主义本身而言, 内涵却变得越来越泛化, 明确定义自由主义已然变得十分困难, 而自由主义本身的诸多内在矛盾也变得愈加明显。

2013年新闻媒体的多元与分歧 篇11

英国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学院(Reuters Institute)对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丹麦、美国、巴西、日本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方面的交叉研究,发现各国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都深深影响着新闻媒体。德国与法国向数字改变的进展最为迟缓,尤其是年长的人,大多拒绝数字化和多平台的新闻革命。这一分歧不但发生在国与国之间,也发生在国内不同读者之间。这使得新闻媒体越来越找不出简单的方法来应对,拥抱数字固然是未来趋势,但也离不开仍有影响力和盈利能力的传统媒体。

新闻的品牌与承传仍然很重要,但在数字环境下仅有这些还不够。读者固然信任有品牌的新闻,但雅虎、Huffington Post以及一些专业作者、网络日志、网络社区等新兴的在线新闻来源,却能弥补品牌新闻的不足,从而与传统新闻媒体竞争。因此,传统新闻媒体应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如制造多种平台的出口,偏向专业新闻内容,开始对数字版收费等。

路透学院将9个国家进行对比来研究数字新闻发展的差异,其中除了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网络的渗透率都在80%以上,都是网络(包括移动网络)发达的国家,所以出现了33%的读者至少用两种平台,9%的读者用3种平台获取新闻的现象。

研究数据还表明,每天获取数字新闻的读者,有67%用电脑、73%用智能手机、75%用平板电脑,同时用手机与平板电脑的高达86%。实际上,这86%的读者也从传统新闻媒体上获取新闻。其中,使用平板电脑的读者,有81%看电视新闻、49%读报纸、43%收听广播;使用智能手机的读者,有77%看电视新闻、44%读报纸、41%收听广播。所有国家都一致信任知名的传统新闻品牌,这些品牌的数字版也是读者获取新闻的渠道,其中巴西高达90%,美国为82%,其余各国都在70%以上。

当研究报告把同样的问题换成“我不知道自己在哪个网站”时,就显示出了各国的差异。英国仅有16%,美国有24%,日本高达44%,这显示出各国对传统品牌的注重程度。品牌与网络社区的信任度成反比,以英国人为例,最信任的品牌是广播网站(79%),其次是报纸网站(60%),而Facebook(8%)与Twitter(9%)最低。

随着平板电脑的快速增加,各国将其用来获取新闻的数量也增加一倍,但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很大,例如丹麦从2012年的13%增加到2013年的25%,而德国则从2012年的5%增加到2013年的10%。同时,丹麦也是使用智能手机获取新闻最多的国家(43%),而德国也是使用智能手机获取新闻最少的国家(22%)。

德国受二次大战后政治因素和民族特质的影响,较欧洲其余地区保守,而且对政治新闻与地方新闻有很高的兴趣,所以报纸(63%)、广播(52%)、电视(82%)成为主要的新闻来源。同时,德国也是使用网络获取新闻最低、使用社区网络次低(高于法国)的国家,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使用也相对减少。

这份报告也对报纸方面进行了调查,这些国家每周至少买一份报纸的比率都很高,其中日本(68%)最高,其次为意大利(59%)、德国(56%),美国(42%)、法国(39%)居后,但各国之间的订阅与零售情况有很大差异,如日本84%的报纸是订阅,而意大利86%的报纸是零售,德国虽以订阅为主,但与零售平衡。至于付费给收费数字新闻的比率,2013年较2012年略有上升,都在9%与13%(巴西)之间。未来愿意付费给数字新闻的平均比率为14%,但巴西却高达58%。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各国利用社区网络评论新闻的差异,巴西居首(38%),西班牙、意大利、美国都在20%左右,其次是丹麦(11%)、英国(10%)、法国(10%),最后是德国(8%)与日本(7%)。

这份报告一共分两次发表,对各国数字新闻的态度有多方面的比较,以上仅列举了其中的几个方面。该研究计划的负责人强调,研究目的不在于数字的精准,而在于各国的异同,数字技术固然全球相通,但运用程度与方式则因各地环境而异。

这份报告当然不能代表全球各地,但报告结论却给了我们思考:新闻媒体要真正成功,有赖于明确的政策,以及清楚了解读者行为的改变。

合作与分歧 篇12

一、关于产权的起源

关于产权的起源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例如, 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认为产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权利关系;都认为各种形式的产权起源均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条件;都认为无论是原始公有产权抑或私有产权, 其形成都离不开排他性等。但从根本上说, 关于产权起源的论述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存在着本质差别。

西方产权理论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 采用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 认为个人是离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孤立的无差别的自然人, 产权关系是个人对财产的一种排他性占有关系, 个人为了维护对财产的排他性占有给自己带来的收益的同时必然要引起一定的交易成本。因此, 产权的起源就是由交易成本引起的理性经济人在“成本—收益”的比较中产生的。与此同时, 西方产权学派只是在论述私有产权起源时提及作为其产生起点的原始公有产权, 将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起源说成是产权的起源。可见, 西方产权理论把产权制度看做是人类自然本性引起的超越一定历史条件的自然权利, 把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当做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 广泛的应用于马克思的全部理论, 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与此相适应, 马克思主要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阐明产权的起源, 认为长期支配人类社会产权的最初形态是原始公有产权, 并认为这种公有产权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与此同时, 马克思还分别从生产力、劳动分工、异化劳动、剩余产品、土地关系、交往关系、婚姻形式等多个角度, 具体地分析了人类历史上最初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的建立, 从而科学的阐明了产权的起源。

二、关于产权的含义和本质

西方产权理论奠基人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主要讨论了产权的法律界定问题, 把产权关系看做是超越一定经济基础的法律权利。由此开始, 西方产权理论学家, 多把产权看做是法律规定和实施的排他性独占权利, 认为产权是由法律创造的, 是一种法权关系, 法权关系决定着经济关系。例如, 阿尔钦曾指出, “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用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私有产权则是将这种权利分配给特定的人, 它可以同附着在其他物品上的类似权利相交换”[1]。

与西方产权理论不同, 马克思科学的揭示了财产和财产权的本质区别, 阐明了产权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 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并且指出当这种客观存在的经济权利关系获得法律的界定和认可时, 便获得了法权的形式。这种法权关系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它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2], 即马克思产权理论具有二重性[3]。

首先, 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来研究产权关系、界定产权的含义。马克思认为, 财产作为客体指的是“有主之物”, 与主体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占用关系, 但财产本身是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存在, 不体现任何社会关系。因此, 界定和分析产权还必须研究围绕财产建立起各种关系的产权主体, 即与财产相关的责权利的管理者或承受者。所以, 产权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财产权利关系, 包括作为权利主体的人和作为权利客体的财产两个方面, 产权表象是人对物的关系, 实质却是人对人的关系。由此, 马克思关于产权的含义可以界定为:人们 (主体) 围绕财产 (客体) 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3]。

其次, 马克思认为, 自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 人们之间就形成了对财产的权利关系即产权关系, 它是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指出:政治权力只是经济权力的产物[4]。但随着人们之间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 形成了不同的所有制主体、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 客观上需要对日益复杂的产权关系进行明晰化、具体化、并获得法律上的界定、认可和保证, 法律上的产权关系即产权的法权形式就产生了。马克思曾指出, “实际的占有, 从一开始就不是发生在对这些条件的想象的关系中, 而是发生在对这些条件的能动的、现实的关系中, 也就是实际上把这些条件变为自己的主体活动的条件。”[5]由此可见, 马克思把产权关系看做是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的结合, 作为经济关系的产权是来源, 属于经济基础;作为法权关系的产权是经济关系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 并受经济基础所决定。

三、关于产权的变迁

以个体主义为研究方法, 以理性经济人范式和成本收益为核心的西方产权理论, 认为产权是拥有财产权利的个人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自发交易并形成一定契约关系的结果, 因此, 产权关系是一种交易关系。产权安排之所以重要, 就在于不同的产权结构下的交易成本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效率结果。因此, 交易费用的大小就成了决定和选择产权结构的主要依据。产权制度的形成和变迁, 就是在交易成本大小约束下, 个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

与此相区别, 马克思认为, 产权关系是一种生产关系, 产权理论的本质属性应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阐明产权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应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把人类社会产权主体的各种差异及其演变规律归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变化引起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和演变具体化为产权主体状况和产权制度的差异和演变[6]。

深入了解产权制度变化的根本原因, 必须明确两层意思:一是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具体化[7]。所有制主要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它同生产关系一样作为一种经济关系, 其中必然涉及人们在劳动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必然涉及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着社会生产的目的和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但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抽象的概念, 在确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 必须把特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结合起来, 使其得到经营, 因为生产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而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增值才是拥有生产资料的目的。因此, 为了有效经营, 所有制的关系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物质利益关系即形成具体的产权关系, 也就是狭义的所有权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 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清晰明确的权责利关系, 做到各行其权、各施其责、各得其利。二是所有制性质决定产权关系的性质和格局[7]。产权关系作为所有制的具体化的独立程度是有限的, 其性质只能依据所有权主体状况而定。不同产权的权能可以分离属于不同主体, 而产权关系的性质却是一元的, 只能在所有制性质的约束范围内调整和变动。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马克思产权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 强调产权的经济性、生产性、历史性和整体性, 而西方产权理论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 强调产权的法律性、交易性、自然性和个体性。由此导致了两者在产权的起源、含义、本质、产权制度变迁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根本区别, 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体系。另外, 由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的提出早于西方产权理论, 并且二者都以产权和制度作为研究对象, 所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潜在的受到了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影响, 它们又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 例如, 都强调制度安排对经济绩效的影响;都认为产权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都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束, 产权权能可以分离和重组等。但马克思产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一致性是相对的, 区别是绝对的。马克思产权理论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真正科学理论, 是必须坚持的中国产权改革的指导理论。

四、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现实意义

当前, 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着缺乏活力, 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责权不明, 效益低下, 监管不力和国有资产严重流逝等问题, 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缺陷。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够明确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 从而调动企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企业运行机制合理化, 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的困境, 在于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 而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

首先, 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关系的理论。如前所述,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财产权利关系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社会的根本标志, 因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探索与改革, 即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形成主体之间权责利明晰的产权关系, 使公有生产资料在运行中增值,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同时坚持产权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 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产权的二重性的理论。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西方产权理论的影响, 以及对马克产权理论的片面理解, 许多人把产权关系看做是抽象的法律权利, 从而导致了把社会主义所有制看做是没有经济内容的法律规定, 把生产、分配等经济关系看做是由法律上的所有权所决定。不能把产权看做是具有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双重性质的权利体系, 尤其是否认产权的经济性质, 将导致脱离客 (下转49页) (上接2页) 观的经济基础来制定所有制和产权制度。这种情况下的所有制和产权制度必将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只有把产权关系看做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权利关系, 才能制定出在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产权制度, 为生产力发展服务。

最后, 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产权权能统一和分离的理论。马克思认为, 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 而是一组权利的集合体。即除了所有权之外, 还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和不可侵犯权等一系列权利。其中, 所有权是财产权利束的基础, 表明财产隶属关系, 具有决定性意义, 其他权能都由所有权决定和约束。财产的各种权利在某些情况下同属于一个主体, 其可以享有财产所有权决定的全部权能和物质利益, 财产权利统一。而在更多的情况下财产权利分离, 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财产所有权不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利[8]。马克思关于财产权利统一和分离的学说, 为中国确立以两权分离为基本特征的产权分离格局奠定了理论基础, 使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建立起对称制衡的关系, 切实保障企业作为法人主体的独立地位和国家作为公有制下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职能。

当然, 马克思对产权问题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对于具体的产权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产权问题并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具体的理论指导, 所以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机制运行的一般规律的理论, 并且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产权问题下发展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很有必要的。西方产权理论是以适应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经济、否定公有制和社会调节为核心而建立的, 从根本上不适合中国产权改革的需要。所以, 中国的产权理论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 坚持产权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参考文献

[1]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G]//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核心制度学派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166.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02.

[3]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41-4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8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93.

[6]黄少安.产权.产权制度.所有制[J].经济评论, 1993, (2) .

[7]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91-98.

上一篇:特殊施工下一篇:公司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