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与合作

2024-07-25

对接与合作(精选12篇)

对接与合作 篇1

一、校企合作的主要内涵

广义的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各种合作活动。核心内容就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在相关的人才培养、培训中进行合作,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之于实际工作当中,然后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并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如何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以及新的办学体制机制。

二、目前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的基本现状

(一)合作企业决定权过大,忽略行业的基本功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校企合作的新阶段,各地的校企合作风起云涌。但是,在这热闹的背后,却呈现出了校热企冷的局面。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学校处于被动的一方,有些学校为了保持与企业的合作关系,采取了迎合避让和容忍的方式,因此,企业拥有了比学校更大的决定权。学校的办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基本功,而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只是一种形式,它追求的更多是利益,而非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基本功,因此,为了让学生尽快上手并参与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从时间和成本这两个角度考虑,忽略一些行业必备的技能知识,使得学生在所掌握的技能方面就显得非常的局限,没有真正掌握全面的技能和基本功,走出了合作企业就很难就业。

(二)合作过程中忽略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是“2+1模式”,也就是说一年时间修公共课,一年时间修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操作技能课,第三年到企业上岗实习。显而易见,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学生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学习专业课,时间明显不够。在大三一年的时间里,校企合作双方注重操作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可是一旦遇到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支撑的项目,就会束手无策。

(三)只注重灌输企业文化,不重视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不断向学生灌输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对于学生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被忽略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一般是一个班与一家企业挂钩,学生在三年时间里只联系这家合作的企业,对外界其他企业的情况基本不了解,导致了学生的视野狭窄,思维僵化。

三、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及学生就业的模式分析

在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的过程中,校方与企业各自具备自身的优势。高职院校懂得办学规律,企业具备培训学生学习企业技能的硬件资源,校方往往因为办学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争取到更大的决定权。企业因为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及为了自身的利益,无法达到院校的教学要求,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职业教育,导致学生成为了企业逐利的工具。如何让高职院校与属地产业的合作发挥出最理想的效果,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课题。下面是当前流行的校企合作模式流程:

从图1模式可以看出,学生的社会实践仅限于与合作企业的接触及某些岗位,视野面小,无法真正做到与学生的就业对接。而图2所示就是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对比图1和图2可以得出,如果要使学生顺利就业,必须基础知识和企业技能双管齐下,把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学习企业的技能上;把基础知识和企业技能融会贯通,并且要加入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更宽一些,不局限于只掌握某个岗位的技能,不能因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而成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绊脚石。

四、关于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建议

(一)对校企合作要有清晰的理解

学校和企业都需要明白,校企合作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而不是在形式上走过场。只有学校和企业都理解了这种偏差,才会在合作过程中把握好校企合作的方向,在行动上避免出现偏差。

(二)院校应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在我国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掌握着相对较大的主动权,无法配合合作院校的办学规律及课程设置,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地位不平等的情况,即使院校意识到了这种情况,由于合作双方本身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加上合作院校不主动争取,致使这种不按规律办学的状况一直存在,建议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主动争取,确保合作双方有效地按办学规律办学。

(三)院校的办学理念与行业的标准要对接

校企合作的宗旨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双方应该按行业标准来设置课程,而不是单方面以院校或企业的标准来设置课程。在行业的标准基础上,可适当突出企业的技术与特点,但不能以企业的技术特点或标准来设置教学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才会使学生立足于行业的标准要求,并且遵守这个标准,真正做到院校的办学理念与行业的标准对接。

(四)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校企合作双方必须坚持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夯实其人文素质底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要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对接,在培养企业文化的同时,拓展培养人文素质,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面对社会与困难的能力和正确的心态,培养学生珍重并忠实于自己的职业,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顺利就业并且很好地适应社会。

(五)重视基础理论学习

目前,一些院校压缩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企业的技能及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了学生理论知识的不足。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很多刚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很快就被更新的技术淘汰,学生只有储备足够多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快速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前进的步伐并领导潮流。

(六)成立专门的就业部门对接学生就业

学生就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牵连着从学校到企业、社会等方方面面,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尤为重要。各院校就应当成立专门的就业部门,要针对学生就业的社会需求进行系统而又及时的分析研究。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教师应当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取得人才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分析研究社会需求的规律,并将每年的分析报告汇总,列出各项数据及分析意见,及时反馈到院校教学部门,由院校教学部门组织进行专门的评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并将之落实到校企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课程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就业,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对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就业工作脱节的问题,校企双方都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企业上,忽略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及学生就业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及行业技能。只有院校与企业双方都认识到此问题,才能使校企合作工作顺利地开展,有效地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无缝对接。

摘要: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是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不重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过于强调企业技能,对校企合作的理解不清晰,从而导致办学方向出现了偏差,及对学生就业工作力度的薄弱等。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如何完善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以及探索新的办学体制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翟志华.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05).

[2]冯建丽.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对接之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6(03).

[3]刘望,童孟良.行业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园区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职业时空,2016(02).

对接与合作 篇2

生意社08月04日讯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

我们这里所讲的京津冀,主要是指京津冀都市圈,该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区域经济核心所在,是未来中国北方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依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定位: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科研机构林立,人才高度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

天津城市的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天津主要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并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

河北省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此外,河北省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作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京津冀应该紧紧抓住有利时机,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做大做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

京津冀可实现对接合作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考虑到京津冀地区原有优势产业基础,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可在以下“十大产业”展开:

(一)新能源。2009年,北京八达岭新能源产业基地建成,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目前已经汇集了一批企业和研发机构。而天津新能源产业保持了40%以上的发展速度,近年来又聚集了一大批世界级新能源企业,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在风力发电、绿色储能、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很有竞争力。2009年,河北提出“建成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强省,在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发展目标,目前已建成国内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重要制造基地。

可见,京津冀地区在新能源领域已形成明显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北京具有技术、人

才、机构和市场优势,应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研发。天津具有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重点发展新能源研发与成果转化。河北可以发挥新能源产业制造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品及相关设备制造。

(二)新材料。北京承担国家新材料领域计划项目占全部项目的40%-50%,已成为我国新材料研发中心,目前在新型半导体、人工晶体、稀土永磁、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天津在硅材料、钛材料和氟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优势,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河北省已建成河北邯郸、唐山等产业基地,形成了以特种陶瓷、光电、化工、纺织、医药、金属、建筑等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

京津冀三地新材料产业可以共同发展具有互补性的领域为合作主线,整合现有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利用京津已具备的领先技术成果和津冀已有的工业体系,加快形成产业特色和规模化,抢占国内重要位置,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三)电子信息产业。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是移动通信、数字电视、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高世代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等六大领域。天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以上,其中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产业和计算机外部设备等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河北建成了廊坊、保定、石家庄、秦皇岛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并已初具规模,全省27家重点企业进入2008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可见,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应着重于研发与转化和联合制造。北京突出研发中心地位,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津冀两地可充分利用较好的制造业基础,提高质量、扩大规模,积极发展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规模化研发转化基地,并进行大规模产品生产,完善整个产业链条。

(四)软件产业。北京的软件产业规模、软件人才数量、重点软件企业数量分别占据中国软件产业总量的20%、20%和24%,2009年北京软件产品收入77.8亿元。天津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华苑软件园为主,泰达、空港及东丽软件园为辅的特色软件产业发展格局。河北已累计认定软件企业258家,登记软件产品1505个,认证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52家。2009年软件产品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49.5%。

而且,京津冀软件产业的合作大于竞争。天津与北京已建立了京津软件产业共同体(简称京津软共体),河北虽然软件业目前发展水平还不高,但对应用软件技术及产品的需求较大,可积极加入京津软共体,成为京津软共体合作与服务的主要对象。

(五)生物医药。北京中药现代化产业链和疫苗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初步具备发展产业空间集聚的条件。“十一五”期间国家44%的重大新药创新平台落户北京,每年诞生40%的生物医药成果。天津目前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产业化基地及众多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河北已建立起包括药品、药材、药械生产、医药经销与服务在内的医药产业体系,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在全国地位突出。

可见,京津冀地区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河北拥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北

京和天津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三地应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重点开展在中药现代化、化学合成药和医药生物技术三个领域中的技术交流合作,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六)生物育种。北京已经启动了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正在重点开展小麦、玉米、蔬菜等新品种的选育,已培育出抗旱玉米、超高产二系杂交小麦等一批新成果。天津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作物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领域也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实施了100多个技术推广工程,建立了320个科技示范基地,农作物良种率达94%,畜禽良种率达到90%。河北将主要力量集中在粮、棉、油农作物和果蔬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畜禽水产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等方面。

河北作为京津冀地区农业大省,面临产品结构失调、产品竞争力较弱、农业发展资源基础薄弱等问题。因此,三地应加强合作,加大京津两地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与应用,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七)节能环保。北京节能环保企业已超过1600多家,2009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上年降低5.57%,万元GDP水耗降低8.12%。天津正在建设6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初步形成5种循环经济模式。2009年天津万元GDP能耗为0.8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03%,“十一五”以来累计下降20.1%。河北作为京津冀地区重工业大省,近年来在节能环保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万元GDP能耗比上年降低5.02%。

京津冀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理应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其他省市做出表率。因此,首先要对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要求能耗多、排污大的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综合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合理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间共生组合,推进京津冀地区循环经济大发展。

(八)电动汽车。北京电动汽车产业重点建设“一园、两公司”。“一园”指北京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两公司”是指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以电动车辆研究中心为龙头,优化和集成汽车、发动机、电池、电机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已形成混合动力公交车、家庭轿车和纯电动轿车的多品种竞争优势。

京津冀地区应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依托北京和天津的研发资源优势,搭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平台,推进汽车关键系统研发,同时依托区域内整车企业,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研制及产业化,并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及零部件企业建设,形成产业链。

(九)现代制造业。根据“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北京现代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石化新材料产业、都市工业(重点在于食品饮料业、服装纺织业、包装印刷业、文体用品业、工艺美术等几个行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天津以滨海新区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初步形成,重点发展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冶金、航空航天等产业。河北制造业重点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业、食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产业。

可见,京津冀地区现代制造业发展应注重发挥各自优势和加强分工协作,北京应以新技术研发为重点,力求占据行业和产品的高端,天津应以滨海新区为依托,重点打造现代制造

业研发转化基地,河北应发挥产业规模优势,建设规模化生产及配套设施生产基地,三地共同打造、完善梯次结构产业链条。

(十)新兴服务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包括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

1.现代物流。2008年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达4.1万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27%。北京将利用3年时间重点打造5大物流基地(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房山良乡、平谷马坊和大兴京南),力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都市物流体系。2007年,天津物流业增加值425亿元,相继推出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集装箱物流中心等12个重点物流示范区。河北物流业将着力打造“一带两通道”格局,即“环京津物流产业带”、“冀东物流通道”和“冀中南物流通道”。

发展京津冀物流产业要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全国航空、公路和铁路枢纽和滨海新区天津港的海运优势,加快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同时三地要积极携手推进一体化公路交通、铁路体系建设。

2.金融业。北京坐拥“一行、一局、三会”(央行、外汇管理局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3家政策性银行、8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总部,集中了60%的中国银行业务,80%的货币资金调动总量,70%的保险业务。天津目前拥有15家内资银行、15家外资银行、13家保险公司、两家证券公司和两家信托公司,正在形成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十一五”规划又鼓励滨海新区发展离岸金融、产业投资基金等业务。

京津冀地区应共同打造北方的金融中心,北京发展定位为金融决策和调控中心。天津金融业可致力于建设面向港口经济和制造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河北的金融机构设置和集中程度相对较弱,要发挥区域金融带来的辐射作用,配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旅游业。首都北京不仅有故宫、颐和园等传统旅游景点,还有31个奥运场馆组成的“后奥运游”资源。同时,北京的文化休闲、教育旅游资源等也十分丰富。外国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及工业产业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天津的特色。河北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唯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与高原的省份,全省拥有各类旅游景区500多处。

京津冀旅游业发展应整合各地旅游资源,突出各地特色优势,全局规划、合理有效开发利用资源,以互利共赢的协作模式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体来看,北京应突出政治、历史旅游,天津应突出特色、民俗旅游,河北应突出自然风光旅游。此外,三地旅游企业间应加强合作与宣传,做大做强区域旅游品牌。

4.会展业。北京已经具备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重要会展中心城市的条件,国际排名已经从10年前的全球第24位进入“十强”。天津会展业虽然起步晚,发展较慢,公司规模普遍较小,未形成品牌展会,但目前已有80余家注册会展公司。河北的会展业集中于石家庄和廊坊两个城市。2008年,石家庄市共办展会61次,但多数规模较小。廊坊2007年举办各类大型会展86个,同比增长30%,其中大型会展占总数的50%以上。

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会展业的发展,政府应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加强监督管理,并在提供硬件设施、城市配套服务等方面多做工作;区域内部应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建立一批具有自

主品牌的展览会;会展企业间应加大合作力度,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5.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将近1000亿,占全市生产总值7.6%。北京已分两批确认21个文化创意产业区,涵盖了9个行业,覆盖全市13个区县。天津文化产业布局将按照“四带多点”的框架展开,即开发建设中心城区都市、滨海新区开放型海洋、北部山区休闲旅游、周边区县民俗等文化产业带。

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以京津两地现有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多个垂直关联型产业集群,建立产业战略联盟。同时各个产业集群间采取差异化发展模式,打造具有特色的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和集聚区品牌。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着力点

京津冀都市圈在“十二五”期间,只有把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找准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共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链,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以使京津冀都市圈在环渤海区域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践中政府和企业应在以下方面用力:

第一,加大京津冀都市圈内部相互合作。京津冀各地区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优势不同,产业结构也存在差异,因此三地之间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和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第二,完善京津冀都市圈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京津冀地区许多产业尚不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大大削弱了产业整体竞争力。各地区应积极整合资源、分工合作,构建合理的产业链,并进一步形成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遵循京津冀都市圈产业错位发展的原则。目前京津冀各地区部分产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现象,各地竞相发展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并加大内部竞争。因此区域产业发展应注意部门错位、产品错位、功能错位的发展。

对接与合作 篇3

关键词:农校对接;中介平台;产学研合作

2009年11月,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联手启动了鲜活农产品基地直供高等学校食堂(“农校对接”)工作[1],并在北京、陕西7省市开展了试点,以此缓解农产品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所带来的供求双方数量和质量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校供求市场不均衡的现象,以期实现农民增收、学生受益的双赢局面。2010年7月7日,“农校对接服务网”作为国家“农校对接”工作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正式启动。目前,“农校对接”工作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开展,学生食堂采购成本降低了10%~15%[2]

一、关于“农校对接”内涵拓展的研究

目前对于“农校对接”的研究多集中于鲜活农产品基地直供高等学校食堂的基础方面,比如:“农校对接”的意义、“农校对接”的阻碍因素以及完善“农校对接”的建议等。但是,也有少数学者提出了应该着眼长远,拓展“农校对接”的内涵,从多角度实现农户与学校之间的对接,将与“农校对接”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

王群(2012)认为,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对“农校对接”模式进行优化,农户以及农业合作社与学校的“农校对接”不仅在农产品流通的环节,农户和农业合作社还可以在剩菜剩饭的回收利用方面和高校对接,创造了食堂与农户的”双赢”局面[3];曹瀚(2010)认为,“农校对接”应该满足学生技能培养和品种试验的需求,实现双方对资源的互补共享利用,使知识技术创造财富,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使学生得到实际历练[4]。曹晨(2012)认为,缺乏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供应链参与者信息不对称妨碍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应该拓展农校对接的第三方平台[5]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更加完善的“农校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企业和高校不应该仅仅在鲜活农产品领域开展对接,还应该更广泛地开展双方的优势对接:(1)高等学校利用自己的优势知识资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知识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企业为高等学校提供实习的环境,进而实现产学研合作。(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校之间建立专业的第三方中介信息服务平台,依靠中介信息服务平台的利润诉求,扩展“农校对接”的对接范围,提供包括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和农业生产知识技术服务的供求信息服务。

二、“农校对接” 与“产学研合作”结合的意义

(一)“农校对接” 与“产学研合作”结合契合了时代的消费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水准由数量上的满足转为追求质量的提高,讲究食品营养、口味和卫生安全的趋势日益增强。同时,农村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也要求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两个方面都有赖于农业的生产和销售向高端化转变。这样的时代背景,为“农校对接”与“产学研合作”的结合提出了迫切性。

(二)中介服务的介入有利于“农校对接” 与“产学研合作”结合渠道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专业的中介服务平台,形成多个农户、基地和高校之间的连接机制,有利于拓展农户的销售渠道。在农产品销售市场以及发展前景方面,农民与专业的中介组织的知识背景和信息来源渠道不同导致了对于信息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农校对接”方面引入一些地方性的生产性服务的中介组织,为农户和农业合作社提供信息预测和销售渠道,会减少在销售过程中时常出现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并使“产学研合作”中该做的事有人做,实现双方的利益扩大化。

三、“农校对接” 与“产学研合作”结合的可行性

(一)“农校对接”与“产学研合作”结合的可能性

在”农校对接”模式下,如果仅将农校的对接内容限定在农产品方面就有片面化之嫌,应该将“农校对接”对接的范畴拓展,不仅实现农产品的对接,即不仅是鲜活农产品基地直供高等学校食堂;还要对接农业生产知识技术的服务供求;使“农校对接”不仅为农产品的销售服务,还运用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为农业生产实践服务。

(二)“农校对接” 与“产学研合作”结合的可操作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业是多学科共同开发、各种行业共同促进才能均衡发展的现代农业领域。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会对农业甚至于我国的经济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将高等学校所具备的农业专业性、前沿性知识应用于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对农业生产作出相对科学的指导,高校学生也可以担当起文化学术的传播者,使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高等学校师生也将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知识和成就感,激励他们进一步钻研前沿性知识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亩产量,使理论付诸于实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增加其就业能力。因此,通过“农校对接”范畴的扩展,通过大学服务于农业生产经济,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的进一步专业化,促进中国的农业技术发展。

这些美好愿景的实现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而中介组织出于盈利需求对“农校对接”范畴的拓展是这些美好前景的前提,使该做的事有人做。在农业大国和教育大国之间实现有效的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大学服务社会提供契机。(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教发厅〔2009〕8号. 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 2009年11月5日

[2]谭思嘉.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EB/LO]中国供销合作网http://www.zh-hz.com/html/2012/07/30/157884.html

[3]王群,母亚男,张旭,冯利朋.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永川高校食堂开展农校对接模式的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6”

[4]曹瀚,季海亮,刘谨谨,汤伟,周洁. 解析”农校对接”[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08

对接与合作 篇4

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一个是以培养人为目的,一个是以赢利为目的,学校与企业如果只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互不打扰的话,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组织应该可以相安无事,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与企业如果还想老死不相往来,那只能是“天方夜谭”了。从事基础教育的普通学校固然可以自命清高,从事职业教育的职业学校岂能独唱“田园牧歌”?

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教育。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校企合作是一种常态,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第十条明确规定:“大力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其中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最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对职业教育浓笔重彩,其中特别关注具有职教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为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首次提出制定校企合作办学法规,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校企双方的“联姻”要么是一厢情愿,要么是同床异梦,要么是劳燕分飞,不谐之音时有传出。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培养的学生的职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不适应企业的需求吗?表面上看是这样的,然而深究其因,我们发现学生的职业能力问题常常只是一个托辞,真正的原因是多种价值观的碰撞,在这里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的价值观纠结在一起,冲突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二、校企合作中的价值观碰撞与冲突

(一)情况再现

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形式,现在中职在校学生第三年、高职学生最后半年根据教学计划都要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是今后顺利就业的必要准备和重要途径。但以近几年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来说,校企双方的合作差强人意,效果也难说显著。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工荒”成为困扰企业正常运转的心病,于是有些企业就主动向学校抛“橄榄技”,短期用工缓解岗位缺口成为这些企业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动因,如电信系学生到台湾上市公司仁宝集团下属企业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参加顶岗实习就是其中一例。金融危机期间,仁宝公司出现较为严重的用工紧张问题,学生到该企业参加实习,受到企业的欢迎。但是时间不长,一些学生就“抗议”企业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而不愿意坚持到底;一些学生因技能水平低又缺乏工作责任心而被辞退;另有部分学生不珍惜实习机会或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而不辞而别,使校企双方的合作蒙上阴影。同样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本地部分制造业企业因一时订单不足,岗位需求萎缩,难以为继而辞退顶岗实习的学生。再有一些企业对国家有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规定置若罔闻,学校就业部门多次电话联系无果,借口没有条件而不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

(二)冲突分析

上述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网上搜索一下,类似情况不胜枚举,所谓的校企合作大多处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一方态度积极,另一方消极对待,校“热”企“冷”的困惑成为当前不少职业学校一时无法破解的难题。尽管出现以上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态度的因素、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教学质量的因素、企业的岗位需求和管理方面的因素等,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生、学校和企业等方面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从哲学上来说,价值观就是关于价值的理论观点,指的是关于客体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的反映。作为主观观念,是隐性的,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形成态度的核心因素是价值观,也就是态度决定于这些事物对我们的意义(有用性)的大小。因此可以说,学生、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态度表现决定于以上各方的价值观,在同一件事情上,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目标设定和价值追求,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必然会引起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

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和发展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伙伴,而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得可怜,这其实是利益在作祟。企业的天职是谋取利润,对企业而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就有倒闭的危险,所以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生存,成本和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指标。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职校学生长达半年或一年左右的顶岗实习,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增加不少成本,但能取得什么效益、多大的效益呢?加上部分实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乏善可陈,非但不能承担工作职责,反而增加管理麻烦,扰乱正常的工作节奏,投入大、回报少,这样的合作对于企业有多少积极性呢?学校的“产品”是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职业能力,增加工作经验,最终使学生顺利毕业,成功就业,由此提高学校的影响力、知名度和办学效益,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投入少、回报大,这样的合作对于职校而言真是何乐而不为呢?利润不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目的,效益也不是衡量成败的标准,因为职业学校不会因自己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关门,教师也不会因此而失业。至于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他们的人生观、认识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不同,他们实习和就业的价值观也不同。现在的不少学生很现实,他们关心的是能不能如期拿到毕业证书,参不参加实习无所谓。必须实习了,也是挑三拣四,先问工资待遇,再问工作环境、食宿条件等,如果不满意,面试也不太情愿参加。到了企业实习,不少学生干了活,就认为理所当然地拿薪水,从不考虑自己是否创造了足够的价值,价值观明显以个人价值趋向为主,工作态度实难符合企业的要求和规定。

顶岗实习期间,一般企业已按照“员工”进行管理,实习生必须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要有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但实际状况是,不少学生没有“职业人”的意识,没有做好实习进而就业的心理准备,进入不了实际工作状态,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职业人”,一到下班时间就立马走人,不愿意加班(加班费对于本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而言也没有多少吸引力,有无并无所谓),所以不服从企业管理的事常有发生,一部分学生因此被辞退,再加上部分学生吃不起苦,不辞而别,这就加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影响了企业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企业接纳职校实习生的愿望当然由“热”到“冷”,由“冷”到更“冷”。

三、校企合作中的价值观对接与融合

(一)以改革为动力,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学校价值观

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互利双赢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论,校企合作分为四个层次:“独自办学”、“人员交流”、“文化共建”和“文化融通”。前文谈到当前校企合作大多数处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也就是处在上述第二个层次,谈不上文化共建,更没有深度融合,我们认为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一方职业学校应作反思和改革,否则正应了福斯特(Forster)的“职业学校谬误论”。

改革是动力,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和内容就是:“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尊重和赞赏所有形式的劳动,承认它们对个人理想的实现和对社会进步发展的贡献,这是学生、学校和企业都应该认可的基础价值观。职业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职业教育不是“纸上谈兵”,和企业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是明智之举。为此,职业学校应积极变革,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育方式,尝试“做中学,学中做”的体验教育,要按企业发展的要求练好学校的内功,努力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学校价值观。

(二)以合作为平台,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育

亚龙科技集团董事长陈继权认为:“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对接,不仅仅是符号和形式的对接,更本质的应该是价值观层面的对接,如何把企业里价值观的东西导入到校园文化里面来,我认为这是最关键的。”这是企业家代表提出的问题,作为职业学校就是要和企业共同努力,回答好解决好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如何把企业里价值观的东西导入到校园文化里面来”的方法途径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意识,就是作为职校本身是否有强烈的意识,认识到校、企价值观的对接的内在深刻意义。有了这样的意识,就会主动去做,可喜的是不少职业学校已经作了宝贵的尝试,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从实践探索到理论建构,以合作为平台,通过多种途径把企业核心价值观引入职校文化建设中,这些途径主要包括课程开发、顶岗实习、实训教学、订单培养、联合办学、就业指导、对话交流(指与企业家对话)、技能大赛、证书考核等,以此让学生接受“职业人”全面的熏陶和锻炼,充分领略到企业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

(三)以政府为引领,实现校、企价值观的对接与融通

劳作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德国著名教育家凯兴斯泰纳(Kerschensteiner)认为职业教育不仅是为个人谋生,更主要的是为国家服务,强调职业教育应是政府的行为,是公立学校的职责。显然,办好职业教育,政府不可能缺位,校企合作更需要政府的引领。

在校企合作中如何保证企业的利益,使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且持久,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制定校企合作的相关法规,其中应有涉及企业税收减免等方面的利好政策或惩戒措施,由此一个行之有效的保证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将可以预期。其二,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上述有关法规的出台,并不能指望所有的企业就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我们认为倡导全社会认同的价值观体系,作为一种软约束,有着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用社会价值观引导校、企价值观,看上去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但也正是其意义所在。比如,学校所在的昆山市委市政府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提出构建具有区域化特征的“昆山特色价值观”,其中关于政府、企业、市民三个层面各有明确的价值观表述,政府价值观:富民、亲商、高效、廉洁;企业价值观:守法、诚信、履责、创新;市民价值观:包容、进取、友爱、奉献。政府(包括公办职校)要“亲商”,企业要“履责”,市民(包括学生)要“奉献”,在这里,学校、企业、学生多元的价值观有一个共同指向,形成共同精神,如果我们的职业学校能以此为契机,依靠政府的力量,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社会价值重建,实现校、企价值观的对接与融通就不是一句空话,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愿景就不再是“镜花水月”了。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系统的变革与人的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加强银企对接 实现合作共赢 篇5

——

各位领导、各位企业界同仁:

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座谈交流,我代表在座的各位企业同仁对市政府召开此次以“金融促发展,信贷早春行”为主题的座谈会表示感谢。我们深知:市委、市政府及金融机构切实加大服务企业力度,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促进信贷有效投放,实现银企共赢,推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极其重大。当前,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种种原因依然存在“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面,我就怎样加强银企合作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要坚持互惠共赢,把握合作的共同点

任何合作,都必须基于共同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与企业都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独立的经济实体,都要讲究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不断完善,银行放贷与否是银行的自主经营行为,企业能否贷到款是企业的经营结果,也是企业的行为。银企合作需要银行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银企双方都要明确各自责任,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努力构建精诚合作、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银企双方一方面要平等互利、互相依存,银行要把服务企业作为重点,企业也要把支持银行发展作为重要责任,通过对信贷资本的供需行为来满足各自的经营要求,共同获取利益;另一方面必须恪守信用,认真履约,真诚合作,相互支持。只有这样,银企双方才能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求得共同发展,实现银企双赢的目的。

二、要实行互动对接,找准合作的切入点

企业和银行要实现互惠共赢,必须找准良性互动的切入点,这就是要通过双方合作,逐步建立起新型的、更为广泛的银企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一是信息要互通。银行要多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指导企业用好金融支持政策。企业要主动搞好与银行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或媒介,积极与银行接触,交流信息,邀请银行到企业考察经营情况,增强银行投贷信心,最大限度地争取银行的支持。二是工作要互动。银行要正确处理好存贷关系,克服“零风险”信贷意识,转变观念,积极开拓客户市场,加大对优势客户的信贷支持;要建立有利于增加信贷投放的工作机制,对企业有效的资金需求要主动帮助解决。企业要积极主动地接受银行对企业信用度的调查、评估和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使银行放心大胆地把资金贷给企业。

三、要做到共建共享,抓住合作的关键点

抓住合作的关键点,就是要抓住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信用度差的问题,共建共享良好的金融环境。一要注重提高企业的诚信度。从银行融资比招商引资来得更快,而且银行是我们最大的商家,关键要树立企业信用。信用是企业的名片,作为企业来讲,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客户、赢得扶持、赢得发展。企业要改变“欠贷有理、不欠吃亏”、“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的错误思想,树立诚信第一、诚信是生产力、竞争力的思想。对银行的借款要严格按规定使用,自觉接受银行监督,并按时还本付息,赢取银行信任。二要注重提高企业的资信度。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融资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借贷关系,克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大的现象;有关财务要透明,不能做糊涂账或口袋账。三要增强盈利能力。企业要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创新,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切实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投放信贷资金的信心。

市政府召开此次座谈会,目的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加强银企之间的信息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通过银政、银企、政企之间的协作配合,使得企业有好的项目能够得到银行的支持,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和金融事业的共同发展。最后,祝愿我市各银行和企业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

谢谢大家!

对接与合作 篇6

奥尼尔首先对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表示慰问,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能够早日战胜灾害。

李克强感谢奥尼尔的慰问,表示当前中国一些地方正在全力以赴抗洪抢险救灾,将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李克强表示,中国同巴新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建立起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方尊重和支持巴新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愿继续巩固政治互信,加强各层级、各领域交往,着力扩大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李克强指出,中国同巴新经济互补性强,互利合作潜力很大。我们愿同巴新对接发展战略,加强产能合作,扩大农林渔业、能源资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互利合作,进一步扩大双向贸易,加强技术和人才培训等交流。希望两国尽早启动商签双边自贸协定。

李克强强调,中国愿同巴新加强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和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多边机制和南南合作框架下的协调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奥尼尔表示,巴新同中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发展强劲。中国是巴新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亚太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巴新愿同中方在能源、旅游、航空、金融、教育等各领域,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加强合作,成为中国同南太地区国家合作的门户。

会谈前,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奥尼尔举行欢迎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等参加。

对接与合作 篇7

当前,通过对接行业企业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而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与认可。由于相关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安排与相关的教学任务,企业如约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学生,成为有效对接行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选择良好素质的对接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良好的对接企业可较好地实现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目标

良好的对接企业是实现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其能有效解决学校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问题,满足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的问题;能解决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方面存在的问题;良好的对接企业一般有健全的人力资源培养规划,能较好地解决学生职业规划问题以及教学师资培训问题,等等,从而保证校企业合作、工学结合目标的实现。

1.2 良好的对接企业能保证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

在对接行业企业的培养模式中,企业承担着相关的教学任务,良好的相关企业可结合企业及行业的具体需求,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现实性。通过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企业可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学校可共享企业的实践资源,实现真实工作环境与教学环境的统一,有效解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矛盾、教学内容多与学习时间短的矛盾、技术发展快与教师知识更新不及时的矛盾、教师实践经验少等的矛盾,更有效地解决了物流管理专业硬件投入大的问题。

1.3 良好的对接企业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多赢”

在学生方面,通过与对接企业的合作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解决了就业等社会问题;在企业方面,企业通过“订单”等培养方式得到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零距离上岗工作,节省企业培训时间,降低培养成本;在学校方面,学校的受益既来自教学改革的推进,有助于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把握办学方向,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又可锻炼培养师资队伍以及来自企业向学院的投入,从而实现多赢局面。

1.4 良好的对接企业参与能更好地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高职教育所面对的学生更多的是提高职业能力,通过合作企业的实践,保证了物流管理专业学习所必须的实践经验,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发挥学生在企业工作过程中的创造力,通过企业实践提高学生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及专业能力等,有力地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并通过“订单”等各类合作培养方式的示范作用促进学风的改善,促进学风建设。

1.5 良好的对接企业为师资的现场培训提供了可能

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一直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又不好解决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教师与相关企业专家共同上课,教学场所或在企业的物流现场,或在学校的企业实训室,使教师真正走到企业中,通过教学内容与企业融合的过程,实现教师与企业结合,锻炼了教师队伍,同时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2 对接企业的选择依据及评价指标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选择良好的对接企业是保证对接行业企业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确定合适的企业选择指标尤为关键,需要综合考虑相关企业的整体实力与发展实力,如图1所示。

2.1 对接企业的经营能力

相关的对接企业的经营能力是保证校企合作持续能力的重要保证。企业良好的经营情况可保证对接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成功实现,同时也是保障学生利益的重要方面。企业经营能力是反映受评企业状况的重要方面,主要通过受评企业过去1~3年业务规模、经营效率、人力资源、技术与设备能力等因素来评价。

2.1.1 业务经营规模及效率。

通过分析受评企业主营业务的年度经营规模及经营效率,来反映企业实际的业务能力,分析指标包括企业经营收入、销售收入、企业利润率和单位净资产收入贡献率等。不同专业领域的企业,使用的具体指标将有所不同。

2.1.2 人力资源。

企业从业人员的规模、整体素质、从业经验、专业化水平等因素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人力资源是考察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主要通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职业资格人员数量及比重、中高级技工数量及比重等指标来反映。

2.1.3 技术与设备能力。

受评企业是否具有先进的技术实力、是否拥有符合企业经营范围要求的设备设施、检测设备和作业机具,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企业拥有的技术成果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竞争实力。这是保证学生能否获得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

2.1.4 代表性业务。

通过对企业近年的一些物流业务项目的规模、网点分布、服务质量或口碑、物流技术先进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综合判断出企业在某一领域的作业水平和承接学生工作的能力。

2.2 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能力对企业经营极为重要,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战略定位以及企业内控制度、质量、安全管理的完备性和有效性等,往往左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2.1 管理层素质。

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往往决定了公司对市场的敏感度和经营业绩,主要通过高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从业时间、任职期间的管理绩效以及信用记录等来考察。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理层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

2.2.2 公司战略和计划。

合理的战略计划能够使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通过考察公司是否存在明确的发展规划,现有的发展规划是否切实可行、经营战略能否贯彻于企业经营活动中,以及企业围绕经营目标采取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措施是否有效等,可以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形成初步的判断。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中应仔细考察其对培养人才的规划等,特别是校企合作的计划与规划。

2.2.3 基础管理的完备与有效性。

主要考察企业治理结构是否健全、合理;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经营要求;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内控机制和明确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学生在对接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或相应的实践岗位等。

2.2.4 项目管理。

对项目资金、成本、人员、物流内控制度及其有效性,特别是对项目的资金管理、收入核算和成本控制、材料管理、工期管理、分包管理、内控管理,是企业有序经营、增收节支和保证物流服务质量安全的关键。项目管理水平能保证实践的学生学习接触到足够的知识与实践机会。

2.2.5 质量、安全和环保管理。

工程质量、安全与环保管理,是对接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科学严谨的质量安全管理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考察公司质量、安全和环保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制度、质量安全人员的配置,以及是否通过相关认证等来评价企业的质量、安全和环保管理。这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

2.2.6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主要考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企业文化中对新员工的要求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成效,企业文化对公司经营与发展的影响、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等。学生在企业文化深厚的企业中可得到更深的认识。

2.3 企业财务实力

财务实力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综合反映,但同时也会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总体来看,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通常是一些经营稳定,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而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通常会遭受一定程度的财务压力,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难以保证合作培养的持续性。

2.3.1 偿债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安全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业企业是否稳健经营、信用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考核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和债务保护倍数等。

2.3.2 盈利能力。

较强的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是企业获得足够现金以偿还到期债务的关键因素。充足而稳定的收益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管理素质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也便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灵活性。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盈利现金比例等。

2.3.3 发展能力。

企业发展能力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发展能力的形成主要依托于企业不断增长的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但是企业如果把所有的利润分配给股东或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消费,不注意企业的资本积累,那么即使企业效益指标很高,企业的发展能力也会受到限制。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包括3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3年资本平均增长率等。

2.4 信用记录

遵守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恪守信用是对接企业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和保证工学结合学生利益的基本前提,也可为评价受评企业的履约意愿提供重要线索。企业信用记录包括不良信用记录和良好信用记录。对企业不良信用记录和良好信用记录的考察分为领域不良信用记录和其它领域不良信用记录两个方面,其中不良信用记录主要以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府部门对受评企业的处罚为主要依据。

3 对接企业合适度的综合评价的原则

对接企业选择评价的基本方法可结合我国目前的企业具体特点,由相关行业专家和中介机构进行相关指标的确定与评价并运用一定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指标,强调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兼顾评价指标和评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由于影响企业状况的因素很多,众多难以量化的因素往往对受评企业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单纯依靠定量指标并不能够科学、客观地对受评企业进行评价。因此在参考定量指标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还需要借助企业分析师和相关的评审委员会专家的行业经验和专业判断,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2 对相关对接企业的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企业评价标准的一致性是指对同一类型的企业应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企业评价标准的可比性则是指对不同类型受评企业的评价结果可以互相比较。企业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保证企业选择与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性的基本前提,因此企业评价标准的制订应建立在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广泛的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

3.3 企业评价指标和计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接企业合适度评价指标及计分模型的设计不仅要采取科学先进的评级技术,还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除了需要考虑受评企业提供的评价基础资料的可获得和可靠性之外,评价指标和计分模型的设计应使分析人员和受评企业容易理解与操作。

4 总结

在湖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对接行业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实践中,通过将以上的指标应用于2010年选定了深圳恒路物流公司、深圳综合包装公司作为对接企业,共同制定培养了人才方案,对接企业内部具体的物流管理业务,校企共同承担学生培养任务,成效显著。目前正在对株洲本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相关企业作为物流人才培养的对接企业的遴选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贵荣,等.企业评价的新思路[J].中国市场,2008(18):73-74.

[2]邓志良,等.引入企业评价力促质量评价方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2):59-60.

对接与合作 篇8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1日

京津冀都市圈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形成的又一经济增长极, 实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不仅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而且对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定未来经济发展如何, 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产业定位是否合理, 并且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京津冀都市圈的均衡发展和整体繁荣。

一、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保定新能源产业始于2001年, 当时英利公司承担了国家发改委3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从此, 保定新能源产业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新型储能、高效节能、输变电、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的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的产业体系。2009年新能源产业形成了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变电、新型储能、高效节能、电力自动化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 并拥有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 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新能源与能源装备的制造基地和要素集聚区。保定新能源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1.6亿元, 比上一年增长25.9%;出口创汇12.5亿元美元, 比上一年增长26.1%;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等多项指标都名列全市榜首;并且计划在“十二五”末期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面积扩大到周围130平方公里, 预计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 600亿元, 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值将占到1, 500亿元。

近年来, “中国电谷”发展迅速, 已经聚集了200多家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企业。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高效节电设备制造已形成了三大完整产业链。其中, 英利绿色能源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具有全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 中航惠腾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一) 太阳能光伏制造设备产业。

在光伏产业领域, 保定高新区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聚集相关的光伏业已达60余家, 在太阳能电站、光热发电、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等项目的技术日渐成熟, 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并且形成了集太阳能光伏产品研发、制造、应用这三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构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保定高新区以英利集团为主, 一方面保持光伏组件规模化扩张态势;另一方面加速产业体系建设, 在高纯硅生产、配套产品国产化等方面已进入实质性的项目运作阶段。2009年仅英利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就达到1GW (1000MW) , 销量从2008年的280MW提高到600MW, 在全球市场从6%提高到12%。2010年英利集团光伏组件销售总收入达120亿元, 产量达到1, 000余兆瓦, 比上一年增长93.5%, 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0%, 成为名副其实的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

除了英利和天威两大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巨头外, 一批光伏产品研发应用的中小企业如维特瑞交通设施、大正太阳能、荣毅集团等也驻扎在“中国电谷”, 形成了从光伏产业上游生产硅原料, 中游制造光伏组件成品, 下游将光伏产品应用到路灯、交通信号灯上, 这条产业链完整的包括了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园区里聚集了多家光伏行业企业, 有利于企业之间传播信息, 共享资源和技术创新, 节约各项成本, 并且通过合理的分工优化整条产业链, 最终提高“中国电谷”的整体竞争实力。

“十二五”期间, 保定高新区将加大对光伏产业产品的推广应用, 使光伏产品的应用与研发、生产齐头并进。预计到“十二五”末, 光伏电池和光伏发电设备产业年均增速达35%, 实现光电及光电配套产业总收入500亿元。

(二) 风力发电设备产业。

保定高新区内风电相关企业已达70余家, 其中一批企业是全国风电产业的龙头企业, 在行业中有着领先的优势, 并且形成了覆盖叶片、整机、控制、配套等领域的完整风电产业链条。2009年保定风电行业创造产值达70多亿元, 成为支撑保定新能源及能源设备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目前, 保定在风力发电装备领域拥有整机、叶片、控制系统、塔架、配套生产企业近30家。其中, 整机厂3家, 叶片厂6家, 控制系统企业3家, 配套件生产企业和研发、检测机构中心等10多家。风电叶片产量由2006年的500MW, 发展到2009年3200MW, 增长640%, 2010年突破5000MW;风电整机产量由2006年的1MW, 发展到2009年的1145MW, 增长1145%, 龙头企业中航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是集设计、工艺开发、测试试验和生产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化叶片生产企业, 产品规格660KW-2.0MW, 国产叶片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0%。

2010年12月17日, 总投资超过16亿元的中航工业惠阳科技工业园奠基, 中航工业惠阳科技工业园共占地450亩, 其中一期占地300亩, 投资16亿元, 是省2010年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 将成为国内唯一、国际一流的航空螺旋桨、直升机动部件专业工业园和国内实力最强大的大型轴流冷却风机生产工业园。中航惠腾、惠德风电已成为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 成为推动“中国电谷”发展的重要力量。惠阳工业园的开工, 必将对提升“中国电谷”实力、活力、竞争力, 促进保定与中航集团的合作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 保定高新区将紧跟风机大型化以及海上风电开发的必然趋势, 加速整机、叶片及其他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步伐, 围绕龙头企业加快行业一体化整合, 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及产业链协调发展水平, 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风电设备产业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 保定高新区风电设备产业年均增速达到30%, 实现总收入350亿元, 叶片产能10000MW, 整机产能5000MW, 控制系统2, 500台套。

二、以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实现保定全面“对接京津”的对策建议

新能源产业是促进经济转型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科学地规划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合理的构建产业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以能源产业为中心, 在低碳城市建设理念下, 向京津输出保定低碳文化, 以保定为中心在更广范围内实施低碳计划。

(一) 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突破口, 建立国家新能源产业创新平台。

保定是科技部命名的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 “中国电谷”、“低碳保定”、“华北轻型汽车城”等科技创新品牌和高新产业品牌在国内外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保定自2006年全面启动“保定·中国电谷”战略以来, 着力打造光电、风电、节电、蓄电、输变电及节能新材料等六大产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新能源产业集群, 拥有中国英利、中航惠腾等国内光伏和风电叶片行业的龙头企业。

目前, 新能源基地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行业标准17项, 共取得技术研究成果300余项, 专利180多项, 科研成果获奖100多项, 多项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保定应以现在国家级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为基础, 形成适应国家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发展要求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聚集区和企业聚集区, 搭建集“政策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人才教育及聚集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于一体的国家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的战略平台, 发挥现有优势, 做强做大“新能源”品牌, 将低碳经济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实现产业升级的跨越式发展。

(二) 以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 加强人才技术对接, 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充分利用京津技术、人才、资金密集优势, 助推保定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加工制造业。京津保拥有大量科研院所, 智力资源集中, 应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 加强与京津科研机构的对接, 联合共建一批生产性研发机构, 提升保定新能源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要对人才引进机制进行完善, 吸引人才参与到新能源产业的建设中来, 要充分利用毗邻北京、天津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的优势, 简化人才引进程序, 提高人才引进的效率, 提供优厚的待遇, 积极争取北京、天津地区的人才到保定发展。同时, 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 为引进的人才在生活上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 帮助他们解决在保定高新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并给予优厚的福利待遇, 使他们免除后顾之忧。

(三) 以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 形成产业联盟组织。

北京市在2009年有了“首都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 主要整合新能源产业优势资源, 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 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搭建企业界、科技界、市场之间沟通的信息平台, 组织开展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与技术培训、宣传与成果推广、研讨交流、会议展览等科技服务, 为集群企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因此, 保定新能源产业可以通过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绿色电池等产业联盟形式, 重点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联合研发, 着重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共性技术和产业化问题, 搭建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 促进技术扩散和转移, 促进重点项目成果转化。

摘要:保定是京津冀都市圈中的重要城市之一, 因其位于首都北京的南大门, 且与京津两市共同构成京津保“金三角”, 属于京津冀都市圈的紧密层, 因而在京津冀都市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京津冀都市圈中, 保定应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优势, 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全面推进“对接京津”的发展战略, 实现保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保定,对接京津

参考文献

[1]本文中有关保定市新能源产业的数据均来自《保定.中国电谷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 (2010年-2020年) 》.

[2]任丽君, 杨新房.经济重心北移契机下保定产业和谐发展战略思考.商场现代化, 2007.2.

[3]杨加宁.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D].2009.

对接与合作 篇9

2016年2月2日, 福建省教育厅颁布了 “关于实施 ‘二元制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 (闽教职成〔2016〕10号) 。 根据文件精神, “转变教学方式, 采取‘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 校企对接技能岗位要求, 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由行业 (企业) 与学校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集中与分时授课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 主干专业课合作行业 (企业) 参与率达到100%”。

我校是一所被教育部批准为改革发展示范建设项目的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数近三年来排在专业招生数的前三, 是本校的主干专业。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存在音乐能力培养与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不对接的情况, 音乐教研组深入幼儿园调研, 通过科学论证, 决定实施“校” (中职学校) 、“园” (幼儿园) 合作音乐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教学模式。

二、“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定义

能力本位教育认为:“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 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 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 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 ”

所谓“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教学模式, 即中职学校与幼儿园建立合作机制,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按照幼儿园的岗位能力要求, 明确幼师生的音乐能力培养目标, 优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 在模拟的教学实践环境中培养幼师生的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幼师生以“准幼儿教师”定期到幼儿园观摩、听课, 或者直接参与音乐教学实践, 幼师生在“学生” (中职学校) 和“准幼儿教师” ( 幼儿园) 的 “ 二元” 身份中提高自己的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实现与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对接。

三、实施“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舞蹈等, 综合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专业课程;而幼儿园音乐教学包括幼儿乐理视唱、音乐活动课、弹唱活动课、舞蹈律动、音乐欣赏、打击乐等。 前者着重于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 后者强调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实施教学实践, 鉴于二者的区别, 在教学研究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 培养目标缺明晰, 能力定位不准确。

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 音乐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她们具备一定的幼儿园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而不是未来的音乐家、钢琴家、歌唱家、舞蹈家等。 以我校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只强调基础理论学习、 基本功训练、 应付竞赛等, 忽视幼师生的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学习与就业缺乏必然联系, 不是建立在以就业为指向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目标上。

(二) 课程设置高大上, 能力要求不对接。

我校音乐教师大多数是毕业于音乐院校的大学生, 由于缺乏幼儿园教学实践经验, 授课大多采用“学院派”、“高大上”的教学手段, 过于强调技巧性、专业性。 以声乐课为例, 美声唱法强调声音的位置、共鸣、咬字、表情等, 但幼师生由于缺乏实际教学实践历练, 出现实习时授课不会使用这些技巧, 或者应用过于夸张吓着幼儿的窘态, 殊不知, 幼儿教师“银铃般”, 充满童真的“天籁之音”才能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

在处理教学内容上, 各学科知识不能相互渗透, 教材处理方式单一乏味。 以学校视唱练耳课为例, 两个升降号内的视唱曲目就有280条, 而音乐教师仍采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手段, 即教师弹唱-幼师生模唱-教师纠正-幼师生再唱, 日复一日的这种授课方式, 幼师生的耳朵早已经“长茧”, 对上课的兴趣也“渐行渐远”, 闹出实习时连简单幼儿歌曲《数鸭子》拍子数都不清楚的笑话。

(三) 教学评价较片面, 能力评价不对接。

学校对于幼师生音乐能力的评价采用单科考试办法, 成绩高低不能客观反映实际工作能力, 是否达到岗位能力要求, 出现了“高分低能”, “低分高能”的“怪”现象, 即音乐成绩突出的不一定能很好地组织幼儿课堂教学, 组织能力突出的音乐成绩一团糟, 因而在能力评价上单一片面。

鉴于存在这些问题, 我们研究采用“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教学模式, 实现幼师生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与幼儿园的岗位能力要求对接。

四、实施“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优点

中职学校与幼儿园通过合作机制, 联合培养幼师生的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 提高办学质量, 幼师生以“学生” (中职学校) 和“准幼儿教师” (幼儿园) 的“二元”身份参加教学实践, 实现音乐能力与幼儿园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对接, 为幼儿园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储备, 疏通了幼师生就业渠道, 保障了“校” (中职学校) 、“园” (幼儿园) 、“生” (幼师生) 三方互利共赢, 如图1。

五、“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德国著名作家、 诗人歌德说:“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 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 以便使它转向外界。 ”歌德尚有中国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情怀, 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执掌教鞭的音乐教师呢?

“ 校” 、 “ 园” 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指导, 通过中职学校与幼儿园建立合作机制明确音乐能力培养目标, 优化中职学校音乐教师资源、课程设置等, 实现幼师生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与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对接。

(一) 联合制定培养机制, 明晰培养方向目标。

“教学模式”实施前, 音乐教研组深入幼儿园调研, 与多家幼儿园讨论合作培养的利弊关系, 在充分交流和论证的基础上, 最终统一意见, 以省教育厅颁布的“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为契机, 先易后难, 由浅入深, 由点到面, 以联合培养幼师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入手, 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准幼摇儿摇教师”作为人力资源服务基础、就业渠道、师生激励机制、经费保证等方面签订培养合同书, 保障“校” (中职学校) 、“园” (幼儿园) 、“生” (幼师生) 三方互利共赢。

(二) 合作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实践指导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 ”即“自己动手”, “在做中学”。 “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摇, 摇重视音乐教师“双师型”建设、学习国外先进音乐教学法等优化教学手段, 提高实践指导水平。

1.下幼儿园参加教学实践, 提高实践指导水平。

音乐教师应按要求主动下幼儿园参加实践, 深入研究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 开展幼儿音乐教学观摩课, 虚心邀请幼儿园学科代表、教研组长等听课评课, 总结教学经验, 用亲身体验的方式、介绍真实教学环境中的各种感受, 撰写详细实践报告,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引国外先进音乐教学法, 优化实践教学手段。

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就应当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国外摇先摇进音乐教学法, 比如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 培养幼师生“自己动手”、“做中学” 的良好教学观。 以乐理视唱练耳课为例, 音乐教师在上第一堂课介绍七个基本音级C、D、E、F、G、A、B时, 要结合柯达伊手势与幼师生进行课堂互动, 并鼓励幼师生运用到将来的岗位工作上。

(三) 优化音乐课程设置, 对接岗位能力要求。

在音乐课程设置上, 以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大纲和幼儿园音乐教学大纲为指导, 以培养幼师生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良好儿童观和教学观为原则、就业为指向等, 确定对接音乐课程设置上实施项目教学, 校内、外项目实训相结合,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学评价体系, 全面提高幼师生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1.以幼儿园音乐课程为内容, 实施项目教学。

在音乐课程设置上, 以幼儿园的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游戏活动课、弹唱活动课、幼儿舞蹈律动、音乐欣赏、打击乐等课程内容作为项目实训内容, 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等, 实施项目实训教学。 以幼儿音乐活动课《粗心的小画家》为例, 如表1:

2.校内、外项目实训相结合, 对接实践能力。

实训项目自我幼儿园教师平均学项号目姓实名践教学上, 以“专项目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校内总实分训”名称评价评价评价分数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定期聘请幼儿园专业带头人、学科代表、教研组长方法等能到力学20%前教15育专业18模拟17实践16室.7里现场《粗心的示范K-, 2 1中王职玲音社会能力20%17 16 18 1784.3小乐画教家》师定期组织幼师生到幼儿园教学环境中实践, 通过立体、交叉的项专目业实能力训6, 0促%进4幼8师生53教学实51践5能0.力6提高。

3.构建职业能力的教学评价, 完善能力评价。

“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备能力, 也称为从业实能训力项目音乐活动课《粗心的小画家》, 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等”。学校与幼儿园合作构建通幼过师模生拟教音学乐, 娴能熟力掌培握幼养儿评园价音乐体活系动, 课教注学重基幼本流师程生及音教学乐方实训目的法。能力培养过程性评价、岗位能力对接过程性评价、个人总结性评价三方面主相讲结:王合玲原;钢则琴伴奏:李丽;保育员:赵婷;音乐道具制作:杨敏;幼任务安排儿角色扮演, 第一, 分学习别探由究中小组职学校音乐教师评价、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个人评价等组成, 结果作为幼儿园择优录用依据1.导入新课:师, 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螃蟹有几条腿吗?。同时2.欣赏, 中儿歌职:请学小校朋根友们据说幼一师说生歌中的的实故际事告情诉况我制们什定么针道对理呢性?项的目“实转训差过”程教3学.学策唱略儿歌, 保:读证歌词幼、师教唱生、动全作员创就编、业分组, 疏表演通…就…业渠道, 如表2:4.课堂小结。

总之, 实施“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教学模式, 保障“校” (中职学校) 、“园” (幼儿园) 、“生” (幼师生) 三方互利共赢, 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 实现幼师生音乐能力与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对接, 为幼儿园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疏通幼师生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袁大鹏.二元培养模式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建设研究.

[2]张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表演唱教学探析.

[3]杨平.能力本位教育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的尝试.

对接与合作 篇10

(一) 什么是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个很大的概念, 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笔者认为, 职业素质至少应包括基础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三个大方面。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 基础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基础知识、智商和情商等。

这里又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基础。一个人没有强健的体魄是无法满足任何岗位需求的, 也更谈不上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同时, 一个心理健全的劳动者才能够为社会贡献正能量, 才能够为组织创造财富, 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也会使其勇敢面对并不断克服困难。此外, 广博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也必然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智商与情商表现为聪明的头脑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作为职业成功的要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2. 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

毋庸置疑, 端正的职业态度将会有助于职业成功。职业操守是职业在思想层面上对劳动者的约束, 它来源于全体从业者共同的价值观, 是职业文化的凝结。因此, 笔者将职场上人们用来定义优秀职业人的关键词赋予给职业道德这个范畴, 具体包括: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合作、执行、超越、进取、开放、阳光等。

3. 职业知识与技能。

职业知识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俗话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没有精湛的职业技能, 就无法把一件事情做好, 更不可能成为“状元”。

4. 职业习惯。

职业习惯就是劳动者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固化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严格来讲, 良好职业习惯的形成意味着劳动者职业道德的形成, 是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

综上所述, 职业素质就是建立在劳动者自身素质基础上, 通过对职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使用, 在职业文化的影响下, 形成的职业习惯, 并通过劳动者对待工作、对待组织、对待竞争对手、对待学习、对待团队的态度升华为劳动者的职业观, 是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当行业中所有的劳动者都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质, 就会形成良好的职业文化。

(二) 企业对人才的定义是具有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

2013年初, 笔者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的一个调查中发现, 在“您认为我们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一题中, 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选择了“职业素质”。问及原因, 企业的答案是:“学校不可能教会学生全部的职业技能, 学生到岗后, 企业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相对于知识和技能, 企业更看重职业素质。”用更朴素的观点来看, 就是企业认为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岗位强化培训来获得, 但如果一个人的职业素质不够, 比如缺乏职业道德, 那么技能越高的人, 其隐含的危险也就越大。

(三) 职业素质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

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分析不难看出, 在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上, 企业更看重后者, 这也恰恰表明了企业对待校企合作的基本态度——希望学校把人才的基础打好, 培育良好的职业素质, 这才是校企合作的基石。脱离了这个基石, 校企合作要么是有局限性的、短时的, 要么是高职院校一厢情愿的。

二、建设有利于职业素质养成的校园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冰山理论”认为, 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冰山, 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 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 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代表大学生的形象、知识、行为和技能等方面, 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质, 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 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代表的是大学生的职业道德, 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质。这部分隐性职业素质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质。显性职业素质和隐性职业素质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质。因此,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 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质为基础, 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质。

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大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呢?笔者认为,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高职院校同样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当我们认识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必须以“培养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宗旨时, 就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 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并发挥着巨大作用。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已经有很多论述和研究, 我们在这里不去谈具体的文化建设, 而是要从校园文化与职业素质养成之间的关系入手, 来阐述高职院校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如何建设这样的文化。具体如下。

(一) 将学生的课余时间交给职业素质训练

当前, 很多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依然遵循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范式——由大学生参与的刊物、讲座、社团、科学、文化、体育等活动。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大大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建立在“培养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理论上的校园文化更应该有别于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 把时间充分交给职业素质训练, 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条件, 开展面向学生群体乃至社会、社区的生产经营活动, 如餐饮、连锁、物流等专业可以开设门店面向学生和社区提供服务, 机械加工等专业可以与中小企业合作代工, 建筑设计、室内装修、财会等专业可以成立企业对外承揽业务, 营销专业学生可以代理品牌等, 在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体会职业素质的内涵。

除了在校园中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外, 还应该为学生走出校门, 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比如, 取消晚自习, 减轻课业负担, 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设立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并纳入学生整体成绩考评体系。对于参与本专业社会实践的同学, 凭借用人单位出具的证明, 可以获得加分。这样, 学生就不会躲在寝室中上网、在自习教室中睡觉了。

(二) 采用以行业标准对师生进行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以其实际动手能力来衡量其学习成果的, 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评价体系上进行改革。由于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 因此, 一方面应改进学生的评价体系, 围绕职业素质要求, 设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度量标准;另一方面, 由于来自企业的教师有时并没有相应的职称, 对这类教师的考核, 包括其薪水待遇, 应采用职业素质培养能力标准, 而不是现在一刀切的职称标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教师的潜能, 调动其积极性, 全身心地投身于人才培养。此外, 高职院校还应该与用人单位一起, 设定专门针对职业素质中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或职业精神方面的考核标准。学生们带着知识技能鉴定成绩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或职业精神考核成绩走向工作岗位, 必然会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 学生自身也会迅速转换角色, 迅速成长起来。

(三) 建立师徒制与师父负责制

职业教育的前身就是师徒制。这种师父带徒弟, 手手教授、口口相传的初级职业教育形式现在看来并不落后。受到师父的职业道德与高超技能的影响, 通过师父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地学习, 学生更容易用较短的时间在职业素质上取得进步。所以笔者认为, 师徒制在今天看来依然不失为职业素质养成的最佳手段。当我们确立了师徒制后, 更重要的是不要纸上谈兵, 要让师父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教授学生, 学生在师父的指点和带领下以职场人的身份参与到项目中, 项目的成本、进度、人员、物资等全部由师父决定。要真正做好这一点, 高职院校还必须承担起市场开发的职能, 与行业广泛接触, 争取来自企业的真实订单。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如果项目运作得当, 学校还可以因此而得到一部分收入。

不久前, 笔者在澳大利亚的Illawarra TAFE学院考察时, 看到他们的学生一周只有1-2天的理论课程, 其余的时间都在教师的带领下从事生产活动, 并没有大量有组织的学生活动。相反, 我们看到在校园内的车间里, 老师带领学生正在完成度假村的木屋建设, 在这里木工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如何建设木屋, 室内装修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内部装修, 建筑专业的学生要学习混凝土地基和楼体的建造, 油漆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为木屋涂上颜色, 最终的成品能否获得客户的认可, 学校是否能够盈利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质水平。在学习和劳动的结合中, 在徒弟与师父的交流中, 学生既学到了技能又养成了过硬的职业素质。这给了我们不小的启示。

(四) 以校办企业为依托服务社会

职业教育有别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学生以学习技能为主。技能不同于知识, 需要不断动手练习。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不断为学生创造练习技能的机会。此外, 如何能够确保学生在学校里面学到的技能是当下最先进的呢?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院校创办或参与创办企业, 以教师为骨干、以学生为主力, 参与行业竞争, 是将二者结合的最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 既可以检验学院的教学成果, 又可以为学院降低教学成本, 为学生搭建最接近市场的实践平台, 一举三得。这样, 前面提到的三点就有了扎实的根基。

(五) 广泛深入、形式多样地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使得高职院校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行业企业, 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当一个高职院校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时, 企业的知识、技能、信息、经验都会随着这种合作关系外溢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当合作企业越来愈多, 作为信息中心的高职院校就会容纳和吸收越来越多的职业素质要求, 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也就会越来越深刻, 长久下去, 就会形成与行业要求相一致的职业氛围, 进而建立起完全与职业要求相吻合的校园文化。在实践中,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 如企业宣讲、企业参观、订单培养、委托培养、顶岗实习、“企中校”和“校中企”等, 也可以采取校企联合成立实体对外经营或培训。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以解决就业和输送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肤浅的校企合作。

三、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当我们明确了校企合作的根本任务并认识到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后, 就需要来考虑如何让二者自然地发生反应了。目前, 我国不少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笔者认为, 建立在“培养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这一基础上, 高职院校与企业应携起手来, 共同为这一目标努力。具体来说, 可以采用如下手段。

(一) 制度保障

在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对接的过程中, 一定要通过制度为这种职业氛围提供保障。一方面, 企业派驻能工巧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 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校企合作部, 由学校一把手直接领导开展工作, 负责开发校企合作资源、制定相关制度、对学生和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等等。此外,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使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企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占有明显比例。

(二) “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

“请进来”就是将行业的能工巧匠请进课堂, 让他们将先进的行业信息和经验、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带给学生, 发挥大师的经验优势, 还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走进课堂;“走出去”就是将教师送到企业培训或挂职, 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后, 返回学校传授给学生, 发挥教师的学术优势。学生则可以通过参观企业、参加求职面试、顶岗实习等机会走出校园, 了解行业。此外, 还可以通过邀请毕业生返回母校作报告、与在校生座谈等活动来促进学生们的职业素质养成。目前, 这个做法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这里不再赘述。但笔者认为, 应当将师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作为衡量“请进来”与“走出去”成果的重要指标, 进行考核。这样, 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才会水到渠成。

(三) 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企业文化以效率和利益为重, 以产品为核心, 通过执行生产计划、实施生产、严格监督和考核等方式来体现, 强调现实的经济效益, 强调控制和权威, 通过明确的奖惩加以保障;校园文化以知识技能传授为基础, 以知识为核心, 通过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引导思考、质疑和解答问题等方式来体现, 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 强调民主和平等, 保障方式虽要求遵循一定的制度, 但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激励来实现。校园文化中揉进企业文化的内容, 会使校企合作下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加接近企业的特色, 使学生能够预先体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于经济、效益、监督与考核的真实氛围, 认识自己将来所面临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储备。

(四) 校企携手共建职场文化

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 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 因此, 在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的对接上我们更应该携起手来, 共同建设职场文化。当前一个很好的实例就是通过职业教育集团来进一步强化和推动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集团内部, 高校必须努力建设一个基本真实的企业环境, 并由企业派出讲师、安排企业参观、组织培训宣讲、定制培养等机会向学生灌输职场文化, 同时, 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讲授、企业参观、名师授课、顶岗实习等机会帮助学生培养职业素质。这样的双线培养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过硬的职场素质, 将来在毕业后经过简单的企业培训就迅速融入企业, 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的无缝对接。

四、结束语

我们知道, 文化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因此, 当高职院校通过不断努力, 建设一个有利于职业素质养成的校园文化, 学生在校园中的生活便不仅仅是课堂与书本, 更多的是社会实践, 是基于职业的各种真实环境和考验, 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培养自身的职业素质, 进而尽快融入社会并迅速成长起来。

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对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仅仅是冰山一角。笔者认为, 要办好职业教育, 关键在于为行业和企业培养他们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 广大高职院校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职业人的校园文化, 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真正满足社会需求。

摘要:根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数据, 2013年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约为700万, 本科就业率约为38%, 专科就业率约为25%左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无人可用的窘境?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职业素质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为基本观点, 试图找到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提供借鉴, 同时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从而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对接与合作 篇11

关键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双元制;BSH;无缝对接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南京建筑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国家教育部在职教领域与德国最早合作的学校,率先引进世界先进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理念。二十多年来,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内化并推行“双元制”办学理念,构建集理论教学、工种实训、教学见习、毕业设计和实习就业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积极创新并融合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为代表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了“重实践,重技能,与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双元制”办学特色,实现教室、教师、学生的双重身份:即“教室=车间”、“教师=师傅”、“学生=学徒(企业准员工)”。截止目前,学校与博世、西门子、吉博力、布德鲁斯、菲斯曼、新加坡南洋公司、新加坡CBM公司、中兴通讯、上海大众、金鹰国际等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双元制”联合办学,共同实施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都走在同类学校前列,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免检”人才,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无缝对接”。其中BSH(博西华)项目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一个典范。

1.政府主导、校企实施,完善“双元”培养体系

1983年6月至今,在国家教育部和德国外交部的直接关心下,南京市教育局和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了八期合作协议,并由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具体实施,联合培养“双元制”专业人才。学校与博西华电器有限公司、基金会签订了联合办学的“三方”协议,培养工业电子、操作电工和工业机械工的熟练技术人才,实施德国原版“双元制”培养,该班被冠名为“BSH”(博西华班)。

按照“三方”协议,规定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学费仅2400元/年,享受国家补贴1500元/年,企业为每位学员提供200元/月的“带薪”学习制度,设立最高5000元/学期的BSH奖学金奖励制度和免费企业培训制度,完全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学费”上学,甚至可以有不少结余。这些都为“双元制”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和经费保障。

2.校企联动,确保“双元”培养质量

(1)校企合作共同选择培养对象。采取“以企为主,校企联动”的择生方式,分别由学校和企业派出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专员共同选拔培养对象,通过口语交流、技能展示、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和生活习惯等综合素质测试,择优确定培养对象。

(2)校企合作共同商定培养计划。在德国原版的“双元制”教学计划框架下,校企双方结合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比例权重等内容上进行协商,确定教学计划以1:1的时间配比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培训比重为3:7,同时为每个BSH配备两名接受过德国专门培训的教师担任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配备有企业实践和德国培训背景的工程师担任校外实训教学,采用“技能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授课,两个月在校内进行理论和基础实验学习,两个月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实施“校(理论)——企(实践)——校(理论)——企(实践)”的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并引入德国工商行会的AHK证书考试。整个培养过程,紧凑合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学校传统教育与企业文化培育相统一,让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相互渗透与充分融合,让培养对象接受原版的“双元”培训,提前进入岗位角色。

(3)校企合作共同创造教育资源。一是实施基地资源共享,做到“车间与教室合一”。二是实施师资资源共享,做到“教师与师傅合一”。三是实施科研资源共享,做到“技术与产品合一”。学校和企业派出强大的科研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解决企业生产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难点、疑点问题,开发研制出新颖、可靠、实用的科技产品,把技术力量转化生产力,打通校企联合提升“产学研”水平的新局面。

(4)校企合作共同参与培养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学校高度重视BSH培养质量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专门成立由校长垂直领导的双元制协调部和博西华专业教研室,协调和沟通学校、企业及基金会,组织教学资料的翻译,保证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校内定期进行专项考核,组织学生参加德国工商行会AHK中间考试和毕业考试,由德方和公司联合出题,通过教考分离、理实结合的形式最终确定学生成绩。

3.突出四“有”,打造“双元”培养品

(1)企业发展有人才。到目前为止,我们采用“双元制”校企合作培养方案,为博西华、科宁集团、环强装饰、新加坡南洋公司等合作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数千人,改善了企业高技能人力资源缺乏的现状。根据用工反馈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双元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岗位技术和发展需要,赢得了企业的充分信任和好评,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学校的学生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精英。

(2)学生就业有岗位。在确定培养方案的同时,企业就已经把相关的岗位做好预留。三至五年的“双元制”培养,学生全部按照培养计划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作为在校学生把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指导,作为企业“准员工”在企业参与实践学习和员工培训,实现了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转换,工作时不再需要进行“入职培训”,解决了企业新进人员因“水土”不服造成较长适应期的问题,实现了上岗“零距离”。二十多年来,学校的毕业生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中国教育报》以“毕业生成了企业‘免检’人才”为题专门报道了学校高质量的就业情况。

(3)学生成长有平台。博西华电器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着力提升企业知名度,“‘量’企业需求之‘体’、‘裁’学生培养之‘衣’”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为毕业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完善人才提升空间,特别是对企业有突出贡献,自身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可以获得免费到德国进行专业进修和学历提升的机会,绝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部门负责人或项目经理。

(4)学校办学有生源。通畅的“出口”决定了旺胜的“进口”,接受“双元制”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良好表现坚定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信心,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充分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每年招生咨询阶段“双元制”培养是最热门的话题,促进了学校不断获得优质生源,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2006年至今,学校高职录取分数线平均分在530分左右,仅2009年600分以上的学生有百余名,最高分658分,超过普通高中三星级分数线。良好的生源素质促进了学校不断取得喜人的办学绩效,学校在职业院校办学成果集中体现的技能大赛中连续两年荣获省赛“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获奖率”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如今,学校的“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由少数中专层面的培养延伸至学校高职层面的全覆盖,由少数示范专业层面的培养延伸至学校所有专业层面的全覆盖,由学生层面的培养延伸至学校教师层面的全覆盖,由原版“双元制”延伸至本土“双元制”共存发展与互补发展的良好格局。

实践证明,实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差、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用工荒、校企合作对接不上的问题,更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幸福指数低等一系列问题。而BSH只是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众多校企合作项目中的一个成功典型事例。

总之,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将继续保持优势,不断探索,创新驱动,以创建全国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契机,更加注重建立紧贴行业服务企业的办学机制、产学结合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招生就业统筹考虑的培养机制,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为实现党的十七提出的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东标.双元制培训造就企业“免检”人才[J].当代职业教育,2010(4).

[2]王少华.以“双赢”需求下的“校企合作”打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平台[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

[3]杨琳.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双赢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

[4]董国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微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

农超对接的合作模式探讨 篇12

2008年12月, 国家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 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在2009年的调查中, 79%的被调查零售企业已经开始了农超对接工作;每家企业平均与6个省 (市) 的79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长期合作, 年平均采购金额4552万元;平均每家企业可促进1万户农户增收。

所谓农超对接, 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 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 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 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 去掉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将节省的利润留给农民和消费者。在对接中, 双方易于形成稳固的供销关系, 超市便于将销售信息反馈到生产环节, 使农民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 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据笔者了解, 目前国内进行的农超对接主要有四种模式, 本文将一一分析。

二、“超市+农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以家乐福超市为代表。超市通过专业的农业合作社与农户发生联系, 向符合要求的农业合作社进行采购, 合作社再组织社员进行生产。家乐福是在中国最早推行农超对接的外资超市之一, 目前在全国43个城市开设了145家门店。家乐福的农超对接都是大宗采购, 一般不跟分散的农户谈, 一是因为有对接采购量的基础, 二是可以统一执行超市的采购标准。家乐福对于合作社的筛选有着严格的规定, 先派专家和采购团队去基地考察, 了解农产品的产量、产品结构以及基本设施等。如果以上指标达到基本要求, 会安排内部的计量控制检验部门和第三方国际认可公司, 对农户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药化肥、耕种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核。在这些指标中, 家乐福最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只有各方面都达到国家标准, 双方才能建立密切合作。如果农产品质量不合格, 家乐福会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培训, 包括农产品种植、采摘甚至包装, 待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后, 双方再进行合作。

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晓曦红柑橘专业合作社为例。他们的柑橘都运往上海家乐福超市, 以高出市场20%的价格签订购销协议。当然, 家乐福超市对柑橘的质量要求很高。为此, 该合作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严把质量安全关, 并通过品牌建设和安全农产品认证, 增强社员的品牌保护意识, 进一步保障产品的绿色生产。针对合作社资金困难的情况, 家乐福超市做了相应调整, 放下强势角色, 与合作社平等合作, 对合作社的产品实行了“零门槛、零收费和随卖随结”的销售方式。对直采产品免收进场费和促销费, 结款周期也从40天缩短至7-15天。遇到农民直供的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也适当作一些让步。

在农超对接中, 家乐福超市开展了两个层次的农民直供, 并在商务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展对农民的专业培训。第一层次是总部直采, 任命在西班牙有经验的管理者负责这个项目。这个团队的直采协调员在全国范围内负责采购工作。与全国17个省82个农村合作社进行合作。26个品种包括山东的苹果, 内蒙古的土豆, 江西、湖北的橙子、橘子, 广东海南的荔枝、菠萝, 福建的柚子等都进入了家乐福的门店。第二层次是城市直采。家乐福在全国18个城市成立了商品采购中心, 采购当地的农产品, 供应当地的家乐福门店销售。其主要采购的农产品是西红柿、黄瓜、卷心菜、茄子、萝卜、西兰花等。

在具体对接过程中, 针对广大农民一开始不适应的情况, 家乐福对农民进行了专业培训。为了使农产品符合家乐福的质量标准, 他们向各合作社的农户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 依托家乐福食品安全基金会, 组织针对农民的专业种植培训。在土豆产地内蒙古, 苹果产地陕西洛川, 哈密瓜产地吐鲁番都多次开展过培训, 有些地区还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给授课。在合作中,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也对合作社给予了相应的培训。比如, 湖北省有关部门对农民合作社除进行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的培训外, 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部分有可能、有意向开展农超对接的合作社的市场培训。

三、“超市+合作农场”模式

这种模式下, 超市入股一些农业龙头企业, 与他们合作开发自有农场。这种模式中乐购超市运作较好。2010年6月, 乐购宣布与厦门如意集团合作开发3000亩自有农场, 全年种植12个蔬菜品种, 年产量约3000吨, 销往乐购在华东地区的42家大卖场和8家试验阶段的便捷店。在合作农场里, 一棵蔬菜的种子被种下之前, 这粒种子的生长及去向已被超市控制。其流程是:农户带着相关土地、农田土壤及水质通过检测等证明材料自愿报名, 通过审核后乐购根据市场需求计划生产。同时, 种子的来源、农户所需的肥料、农药等由乐购指定或者推荐。蔬菜成熟后, 再进行农药检验、采收、包装直至运输到乐购门店。整个过程, 超市直接介入到农产品生产, 农民只需提供劳务即可。

广东商学院学者王先庆认为, 合作社的机制决定了超市入股不可行。合作社决策机制是按人头表决, 而公司则是按股本大小来表决。超市入股合作社后, 合作社的决策权难以平衡, 而由超市入股农业龙头企业则是目前双方都可接受的。

在一般的农超对接模式中, 超市会按成色、大小等标准采购产品, 剩下的“不达标”产品由农户自行承担, 而在乐购按需生产模式下, 农户既省事也不用担心产品销售风险。据乐购内部人士透露, 按需进行标准化生产蔬菜能帮助超市降低20%左右的损耗, 也能最大程度地掌控蔬菜安全。

国内农户生产规模普遍较小, 多数农业合作社是近几年才成立起来的, 如果要对接超市, 需要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注册商标、打造品牌等, 资金问题往往会让他们发展受阻。让超市入股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开发超市的自有农场, 有助于尽快提升合作社的水平, 降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 推动农超对接的顺利进行。通过合作农场, 乐购还进行了自有品牌蔬菜的开发。虽然目前乐购仅有5%的生鲜产品是直采的自有品牌, 但未来2-3年内这一比例将达到95%。

四、“超市+供销社+合作社”模式

这种模式下, 超市不直接和合作社或农户对接, 而是通过当地的供销社与农户进行对接。物美超市的农超对接就以这种方式为主。由于对农业合作社不了解, 由超市直接去找符合要求的合作社往往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而利用地方供销社作为中介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 山东的蔬果进入北京物美超市, 一般需要经过“农户→地头经纪人→地头市场→山东区域批发经纪商 (或区域集货市场销售) →北京批发经纪商 (或批发市场销售) →超市卖场→消费者”的流程。这不仅导致蔬果成本层层增加, 商品损耗不断增加, 而且经历了多次装车、配货、卸车、改包装等过程后, 从蔬果采摘到进入市场销售可能远超过48小时, 商品鲜度和品质出现明显下降。现在, 物美超市通过山东省供销社来采购农产品。山东省供销社与农民共同建立了从生产到市场的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 在全省近100个县市组织和帮助农民建立起标准化生产基地320多处, 涵盖了山东的主要蔬果品种。山东省供销社还从农产品基地选派菜农、果农代表, 进驻物美部分大卖场向消费者作现场推荐。

目前, 物美与山东省供销社的合作模式分为“供销社与超市联合直采”和“供销社在超市直营”两种。“供销合作社与超市联合直采”, 即供销合作社与大型超市签订合作协议, 双方共同选择认可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后, 由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网络优势, 负责合作社和基地农产品生产质量和运输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超市只负责销售环节。以青州市供销合作社为例。其与物美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供销合作社的统一配送下, 青州菜农采摘的蔬菜从分拣、包装、运输到物美超市上架销售, 全部过程控制在24小时以内。青州市供销合作社还依托山东供销系统的网络和资源, 把山东其他县市区的优质特色产品, 如威海苹果、沂水大姜、金乡大蒜、滕州土豆、莱西小甜瓜等, 也推荐给北京物美超市。如今, 这些产品均在青州集中配货后直接运抵北京物美超市。

“供销合作社在超市直营”, 即成立专业购销合作社, 在超市承包农产品柜台直营。例如, 今年初桓台县农产品购销合作社成立后, 在当地超市承包了农产品柜台。其依托下属各乡镇基层社, 在每个乡镇选择合适的基地和特色农业产品, 由农民根据超市需求采摘后, 直接送往购销合作社的配货中心。桓台购销合作社联合山东其他供销合作社, 收购和交换一部分当地没有的农产品, 由配货中心中转后送往超市柜台销售。

五、中小超市合作模式

中小超市的农超对接模式与大超市有所不同。由于规模所限, 中小超市在谈判中并无多大优势, 在对接中宜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控股的老邻居商贸公司农超对接模式值得其它中小超市借鉴。其采取的是经营网点就近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的模式。老邻居商业连锁网点多数是从供销社系统在农村的传统经营网点改造过来的, 每个网点联系所处村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副产品经营大户, 由他们提供货源、满足该网点的蔬菜供应。这样既给超市带来了新鲜农产品, 也降低了农产品进超市的门槛, 使小批量的农产品得以进入超市, 同时也有效解决了附近农民的卖难问题。小超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小, 对品种的要求也无须一应俱全。根据网点位置就近选择合作农户的方式不仅缩短了运输距离, 节约了成本, 而且在价格上随行就市,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有的地区还尝试农产品“零费用”进超市, 比如成都的佳和绿园农贸超市是最早一批响应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据其负责人介绍, 日常情况下, 超市1天销售蔬菜量为1000-2000公斤, 肉类200-300公斤, 两项收入7000-8000元。在实行农产品零费用进超市后, 价廉物美的鲜活农产品盘活了整个超市的生意, 开业当天就销售了5645公斤蔬菜, 500公斤肉类, 这两项的收入就近1.6万元。该超市已与四川省40多家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达成了代销、经销、联营或租赁合作协议。“零费用”让农产品进超市的门槛降低了, 也带动了超市的生意, 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六、结论

上一篇:运输联络巷下一篇:垃圾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