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接

2024-09-06

有效对接(精选12篇)

有效对接 篇1

信息时代,网络已然成为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交流、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利益诉求、舆论表达的公共领域平台。特别是近年来, 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网络民意随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这给政府执政能力带来巨大挑战。为及时、有效引导网络民意,处理网络舆情,政府应采取网络问政的方式来与网民互动,实现与网络民意的无缝对接。

1 网络民意的形成及特点

网络民意在百度词条上的解释为: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以网络为平台,通过互联网上论坛和社区、博客等手段自由发表评论和意见,聚合某种愿望和诉求,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兴民意[4]。互联网时代是自媒体时代,是大众麦克风时代[1],网民通过网路实现了方便、自由、迅捷的传播,通过对社会特点问题、突发事件、利益诉求、国家大事、民生和政府决策参与来表达观点、提出建议,从而形成民意。网络民意表达以网络为物质基础,因此具有表达的开放性、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空间的虚拟性和议题的多样性等特点。网络民意是信息时代技术与政治民主共同进步的结果。

2 网络民意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网络民意对政府管理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以网络为载体反映民意、表达民声的现象日益增多。当一起事件因为网络民意的关注,从扑朔迷离到迅速进入实情调查和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时,网络民意展示出它特有的力量。在一起起网络事件的发展和处置过程中,党和政府对网络民意显示出极大地包容和重视,这凸显了政府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其次,网络民意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还表现在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逐渐普及,网民数量的快速增加,互联网使得网络民意蓬勃发展、热情高涨,参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1]。政府充分重视网络民意表达,包括每年的两会代表委员都积极与网友互动,征询网民意见,提高了群众参与政府系统决策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和群众的互动。网络给政府管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载体和平台,通过网络获取网络民意、回应网络民意是互联网时代政府和官员面对的现实课题。

3 网络问政成为有效应对网络民意的切实手段

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发展创新,网络民意表达更是如火如荼,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关注促进了政府在信息时代的社会管理不断变革。在信息化大背景下,网络问政成为政府有效回应网络民意的现实手段和方式。

网络问政在百度词条上的解释为: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网络问政是政府把管理和服务从现实社会拓展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通过网络完成信息发布和在线服务等,并直面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网络用户,征求网民意见,特别是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获取广大网民的意见和态度,引导网上舆论。从技术上讲,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全球互联的信息海洋,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和交往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促进了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也因互联网的改变而发生巨大变化。网络民主进步和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给政府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政府实行网络问政是现代社会实施有效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政府承接网络民意表达的重要环节。不断探索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切实地回应网络民意是实行网络问政的物质与意识基础。对于今天的政府官员来说,不是面对棘手问题时才去关注网络,网络问政将成为一种常态,是有效回应网络民意、主动吸纳网络民意从而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网络问政与网络民意都是信息高速发展的产物,是政府管理与政治民主的进步。

4 政府如何通过网络问政实现与网络民意的有效对接

网络民意的形成和兴起,极大地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而且,网络民意纷繁复杂,并非都是理性的。如何面对网络上的汹汹民意,如何引导民意往理性的方向上走,如何与网络民意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实现网络问政与网络民意有效对接,这极大的考验着政府的网络问政能力和智慧。

首先,转变传统政府管理理念,尊重网络民意,牢固树立“网络观”、“服务观”。因为网络民意是人民群众通过网络进行的意见表达,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网络民意比现实社会中的意见表达更加真实有效、更加及时。政府尊重网络民意,就是尊重广大网民,尊重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体现了政府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服务意识。网络问政改变了传统政府官本位的运行模式,领导干部代表政府与公民在网上平等地对话与交流,与所有的服务对象一视同仁,平等地进行互动、共享信息,这充分体现了实施网络问政的目标:为全社会提供全面、便捷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模式。所以,网络时代, 尊重网络民意是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要正确认识网络民意、尊重网络民意。

其次,是在实践中用好网络,畅通网络民意。一方面,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学习网络知识,要深刻认识到信息时代网络民意的重要性,要走进网络深入网络。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平台都是网民进行爆料、表达、交流的网络热点平台,政府部门和官员可以充分利用它们倾听网友意见、批评和建议,认真回应网民质疑、问题,与群众和网民友好交流和互动。建好政府网络问政平台, 将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建成政府的网络服务窗口,切实履行信息公开、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应用平台,使网络问政成为“民意直通车”。另一方面,加强网络问政能力建设,提高网络应用技巧。网络问政能力直接影响与网民的沟通深度、质量。要不断提高政府与网民的沟通质量,及时回应网络民意。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新平台不断涌现,政府要不断创新网络沟通模式[3],关注网民关切热点,满足网民需求。并且通过不同的网络交流平台,提高对网络民意的整合和引导能力。

最后,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规范、引导网络民意。由于匿名性和缺乏应有的理性,网络民意有时会偏离事实的轨道,甚至会出现造谣、传谣等不真实信息和意见表达。网络空间也需要维护、净化,需要法律提供保障和支撑。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拓展和延伸,网络信息和意见表达需要建立在真实的底线上,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以,政府要加强对网络的日常管理,规范网络行为,引导网民在网络上进行理性、有序表达,以保证网络民意的真实可信、正确有效。

有效对接 篇2

王 红

记得文章圣手苏东坡在给他的朋友《答俞括书》中,曾经讲过如下一段话,讲述了他写文章的秘诀。“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辞者,达是而已矣。”把这段文字剖析开来,苏轼其实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地万物都固有其自身的道理,要写文章首先要能够弄清楚、搞明白这些人事物所蕴含的道理,也就是“达理”。二是弄明白了事物固有之理,还要能够运用恰当的言词把它表达出来,也就是“达辞”。

从大文豪苏东坡的经验之谈中,我们可以知道作文教学其实最主要的应该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达理,二是达辞。所谓“达理”就是要着力提升学生对生活中基本道理的认识。为什么学生在作文中经常会遇到自己很想写,但又写不下去的情形呢?主要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认识很不清楚、不全面、不深入。亦即“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之昭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同样,为什么同一素材,不同的人来写,有的人写得具体生动,思想深刻,有的人写得单薄而又平庸,这关键是对道理的认识存在差异。“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章是思维的果实。”所以,作文教学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再说所谓“达辞”,言不达意的困境是自古至今所有人都存在的难题,就像苏东坡都有言不达意,不能我手写我心的担心,大诗人陶渊明也说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叹。

那么,怎样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呢?其实无非两条路,一条路就是要努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生活丰富了,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才能丰富,体验丰富了,对生活背后蕴含的道理认识才能深刻,才能写出内容丰富,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另一条路就是我们手头的语文教材,把我们的语文教材用足用好,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我这里主要谈谈第二条路,如何用足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训练。语文教材不仅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写作教学的重要武库。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教材的写作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做得很不够,许多直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资源被白白浪费了。

有人说,写作指导有三个最难,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最难,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最难,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最难。不错。单纯在写作课上,去指导如何廓清思路,如何选择最精确的语言去表达,确实很难。就连鲁迅都说“思路是条暗胡同,没有哪一个,不需要经过一番痛苦摸索才能走到那一头。”那么,我们把这些写作的指导结合到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会不会就能够化难为易呢?

先说,如何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思想一定是由其自身对世界万物感悟而产生的,绝不是我们教师可以像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的,但也并不意味着在提升学生认识方面,我们就无能为力,至少我们可以做学生思想诞生的“助产士”。举个简单的例子:南唐中主李璟有一首词《山花子》,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一般来说,我们教学中主要就讲这两句主要是写景,主要写了“清冷的秋风不断从池中吹过,荷花凋零了,荷叶也残破了。”至多,再抓一个“愁”写出了主人公看到眼前“众芳芜秽”之景,不由得顿生“美人迟暮”的忧愁。不过,如果我们深入下去,比较词人的用词,我们就会发现,一首小词其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维含量。词人选用“菡萏”而不用“荷花”,用“香销”不用“凋零”,用“翠叶”不用“荷叶”,词人把这一切都赋予了最美好的意蕴,而一切美好的生命终将走向消亡与残破,这难道不是一种最本质的人生之理吗?我想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都能这样深入到文本的细部,引领学生充分感悟文本深处作者所表达的道理,我想,我们的学生自然就会达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学生理与辞之间的思维就会打开,就会被激活。思维激活了,学生对道理理解深刻了,写作表达起来自然也就会顺畅起来。再说,怎样教学生从阅读中学会用语言进行表达。教材是我们用得最多的阅读材料,同样,只要我们精心研究我们的语文教材,可以用来指导写作训练的材料是俯拾皆是。比如,教学生描写,要讲究有层次的、多角度,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相结合、调用多种感官等等。

我们不妨看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描写雪后小山的那一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作者精心安排景物的层次,在空间上,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写到山腰,层层写来,笔下生花。在时间上,从白天,再写到快落日的时候,在全段的结构安排上又是采取“总——分——总”的逻辑结构。把这些剖析开来,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思维训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打开写作的思路。同样,在语言表达上这一段也非常有特色,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再有准确精当的炼字,像“顶”、“镶”精准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忽然害了羞”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这样,既符合叙述的逻辑顺序,又适应读者的视觉需要,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再看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花的段落: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还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先是在表达上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段写得形象生动。接着正面写完了,作者觉得还没有兴尽,于是,笔锋一转,又由实及虚。像这样虚实结合的例子。教材中很多很多,像《沁园春雪》上阕中对雪景的描写等等,如果我们平时阅读教学中就注意从写作的角度去进行挖掘,我想学生写作自然就会从中受益。

继续看茅盾《白杨礼赞》中的一段: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这一段中,作者从傲然挺立的白杨树外形联想到白杨树内在的品质,由白杨树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品质,进一步联想到敌后抗日的军民,再进一步由白杨树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拓展联想到用血谱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民族精神和意志。而且在表达上作者巧用三个“难道”的反问句式,逐层递进,步步深入,由现象到本质,由物及人,由具体到抽象,使文章内容不断丰富,思想内涵逐步深刻,立意也更加高远。

像以上这些,可以用来直接指导学生如何立意,如何表达的写作材料,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用心去研究,真正可谓比比皆是。所以,余映潮老师从读写结合的角度专门总结出了十几种读写结合的方法与策略。(PPT)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来使用。再有像浙江绍兴的“微格作文”,湖北荆门的“微点作文”教改实验,也是从读写结合的角度进行的作文教学改革。

无痕对接:从有效管理开始 篇3

一、解读现象,寻根究底

1.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资源配置与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农村中小学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无论是硬件配备还是师资水平与城市相比都较滞后。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时专业专职教师很少,非专业教师,一个教师也要教四五个班,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管理与机制保障之间的矛盾。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犹如皮球,由谁来管?怎样管?中小学一直互相推诿、互相指责。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加以保障,所有衔接管理都只能是流于形式或纸上谈兵。

3.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小学英语教师对于中学教师一味地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颇有微词,而中学英语教师则又对小学英语教师未能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心生不悦。

4.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管理方法缺少专题研究。查阅资料发现,相关课题研究关注的是如何进行衔接而不是如何进行衔接管理。如何有效管理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二、有效管理,无痕对接

1.相互沟通,从倾听心声开始。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关键在于倾听。倾听不同于一般的听,它实际上需要管理者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大脑去思考英语教师们直接而真实的一些信息反馈,并加以研究。作为管理者除了要与教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真诚的倾听外,还要为沟通搭建更多的平台。如定期邀请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沙龙研讨,从而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连接起沟通的纽带。

2.提升素养,从研究学习开始。农村英语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作为管理者既要通过培训指导,让教师之间相互研究学习,又要作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学科素养提升既有英语教师理念的转变,又有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等。尤其是中学英语老师再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断学习创新,则是我们中学英语老师在新形势下的制胜法宝。在当前,管理者要组织英语教师认真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新标准在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多方面更好地指导我们如何进行中小学英语衔接。

3.制度保障,从责任落实开始。为了改变过去农村中小学在衔接问题上互相推诿的现象,采取中小学协同管理、专人负责的模式,形成管理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并且制度化、常态化,从而确保衔接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另外,健全的校园网络资源也是衔接管理的又一个有力的保障。

4.有效实施,从行政推动开始。有了行政推动管理自然就能落实到位。如何进行行政推动,可采用以下方法:(1)组织中小学英语教师两两结对,提出要求,制订计划,定期相互走访研讨,促进互帮互学。校领导对结对活动的具体开展给予支持、指导和监督,并将此纳入教师年度业务考核。f2)将衔接管理与学校教科研工作挂钩。通过观摩学习、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衔接管理的实施。(3)行政牵头,编写校本衔接教材,为六年级学生入门七年级英语作好衔接准备。

笔者经常这样比喻:如果将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比作一座大桥的话,那管理就是这座桥梁坚实的桥墩。如果我们的管理者,能少一点浮夸,多一点真抓实干;我们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学习,那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也一定会像天宫一号与神八一样对接成功,从而更好地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简言之,为了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中师与生、教与学双向适应,为了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提高效率,我们就从有效管理开始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岔南小学

有效对接 篇4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 中小企业贷款难

中小企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他们中间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不到20%。目前, 很多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财务制度不健全, 透明度低, 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 资信度不高。银行常常因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贷款。何况, 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 不仅需要足够的抵押, 贷款条件要求较高, 而且申请时间较长、程序复杂, 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达到, 因而依靠银行贷款根本是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的。

2.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也不乐观

资本市场中小企业板块的推出, 部分地解决了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但这类中小企业比例很低, 对其他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帮助。利用票据市场融资, 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金额小、周期短、时间性强等特点, 融资成本较低, 较大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我国票据市场极不平稳, 波动很大, 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它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拓宽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有效提高中小企业了直接融资比例。虽然创业板市场的门槛相对于主板市场低, 但能通过创业板融资的中小企业比例也不高,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无法借助于这条渠道。同时, 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被纷纷取缔。因而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加剧。

3. 民间金融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在这种情况下, 中小企业融资除了依靠自我积累外, 就不得不转向民间金融。改革开放以来, 民间金融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经由小变大、从社会闲散资金发展成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并且在我国金融市场, 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了30.33万亿元, 可见民间资本潜力巨大。但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渠道却十分有限。民间大量资金闲置, 而民间信用活动又有着较高的回报, 在趋利动机的驱动下, 大量民间资金就流入了民间信用市场。

二、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民间金融不规范性和隐蔽性带来了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长期以来, 我国民间金融很活跃, 但一直处于地下状态。首先, 民间金融大多是一种关系型借贷, 还款的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得到硬化, 信用、社会资本只是一个软约束指标, 当债务人预计其违约收益远远高于其社会信用丧失的成本时, 道德风险就会产生。其次, 随着民间金融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 参与人数的增加, 民间金融组织的血缘、地缘关系不断被突破, 风险就会不断累积, 从而降低民间金融的效率而提高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再次, 民间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 存在管理水平较低和信息滞后等问题, 因而容易被一些投机分子利用, 极易产生金融风险。同时, 民间金融的不透明、不规范和缺乏监管, 往往潜伏着较大的社会风险。民间金融往往与金融诈骗、洗钱、地下经济等违法违规活动联系在一起;更有一些民间金融机构与黑社会勾结, 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影响社会稳定。

2.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秩序, 削弱了宏观调控力度

民间金融处于体制外, 不受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由于种种政策上的限制, 民间资本很难找到通向实业的道路, 于是只好加入炒房团、炒煤团等炒作大军, 从而影响到政府对相关领域的调控。民间金融利率较高, 一方面高额的回报率使资金闲置者不愿存入银行, 这不可避免地会侵蚀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市场, 导致其经营压力增大;另一方面, 高贷款利率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影响了企业实力的壮大。同时, 民间金融凭借正规金融所没有的信息优势和手续简便、贷款门槛低等优势, 受到了资金需求者尤其是中小企业主的欢迎,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正规金融产生了“挤出效应”, 进而影响了宏观调控力度。另外, 民间金融资金可能流向重复建设项目、环保问题项目或危险隐患项目等受控制行业, 从而影响宏观调控效果。

三、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的内在联系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有着一种天然的内在联系, 民间金融服务中小企业, 是一种内生性的金融制度安排。因此, 发展民间金融市场, 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使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有效对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1. 从经济性质看, 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民间金融又称非正规金融或非制度金融, 是游离于经国家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交易活动, 在经济性质上属于草根金融制度安排。中小企业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所产生的草根经济, 因此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天生的契合性, 处于经济结构中的同一层面, 具有深厚的血缘、人缘、地缘情感, 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同时也容易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2. 从信息特征看, 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有着对称的信息源

民间金融具有地方性、分散性, 长期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 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有利于解决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民间金融的融资双方一般都是由亲戚、邻里和同事组成, 具有地缘、血缘、业缘等关系, 对中小企业的资信、经营状况、发展前景、还款能力、资金用途等都比较了解, 这就容易加强对贷前、贷中和贷后全过程风险的控制。可见, 在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间具有信息对称性。

3. 从资金供求看, 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有着相互匹配的关系

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具有额度小、周转快、分散的特点, 一般无法满足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 而民间金融贷款门槛低、手续灵活简便、抵押要求宽松, 因而资金供需双方正好各取所需, 相互匹配, 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实现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对接

笔者认为, 民间金融是现实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金融资源, 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源泉, 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政府对民间金融应做到趋利避害、疏堵结合, 可以考虑主要从以下角度入手, 实现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有效对接, 引导民间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融资。

1. 从法律上规范民间金融的合规经营

要发挥民间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作用, 首先要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使其由地下走到地上, 获得合法的生存空间。我国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放贷人条例》, 要求按照规定放贷, 既保护借款人, 又限制贷款人的行为。有了纠纷, 可以走正常的司法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事实上, 我国《放贷人条例》在2008年就由央行起草并提交国务院法制办, 希望通过国家立法形式规范民间借贷或拟将“地下钱庄”阳光化。然而时至今日, 《放贷人条例》仍未出台, 严重影响到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因而尽早出台《放贷人条例》, 将会更好地发挥民间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作用。

2. 改善民间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要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此, 首先是建立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 为省级以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制度和自律制度, 并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从业证书制度。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能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 也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 相关部门要提供民间金融发展的其他配套服务。比如:将中小企业纳入社会征信系统, 建立专门机构为融资双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法律咨询服务。建立民间金融登记制度。规定限额以上必须到政府登记机关登记, 缴纳营业税;限额以下可由第三方 (如协会) 登记;没有登记的不受法律保护, 而且还要处罚。这样既为融资双方提供了服务, 也便于监管机构准确掌握民间金融活动, 从而有利于宏观调控。

3. 完善民间金融监管机制

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明, 政府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将会对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目前政府对民间金融还是严格监管的。如小额贷款公司不准吸收公众存款;单一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 防止绝对控股;融入资金的利率、期限由小额贷款公司与相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协商确定, 利率上限受到限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民间金融活跃地区的监测,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 全面掌握民间金融的运行情况。对民间金融应该坚持审慎监管, 坚持所有者自律监管与市场方监管相结合。监管部门要依据各地民间金融发展规模、业务范围、市场定位等标准进行分类, 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

4. 建立更多的区域性中小银行

银行始终是企业融资的最大来源, 中小企业的天生伙伴应是中小银行。民间金融具有区域性, 因而建立熟悉当地企业信用的区域性中小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只有通过区域性中小银行, 根据资金供求状况、企业信用情况的市场化方式来准确定价, 才能达到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又控制金融风险的双赢的目的。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区域性中小银行, 但相对于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 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要将民间资金引入区域性中小银行, 建立更多的区域性中小银行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 民间金融一旦完全正规化和组织化, 就会失去其生存土壤和相对优势。因此, 规范民间金融, 应避免完全收编的取向。同时, 单纯依靠民间金融不可能完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尤其是无法满足中小企业扩张和成熟阶段的金融服务需要。这就需要通过政府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体系, 切实加强和改善正规金融的金融服务等方面来解决。

参考文献

[1]罗丹阳.中小企业民间融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19-100.

[2]尹丹莉.当前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5) :78-81.

有效对接 篇5

近年来,某某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案结事了、定纷止争”的目标,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强化“全程、全员、全方位”调解意识,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中,不断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切实加强诉讼调解和“诉调对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高度重视,依托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促进诉调对接工作规范运行

两级法院高度重视诉调对接工作,并把诉调对接工作作为有效化解涉诉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全市两级法院均成立了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组书记、院长担任组长。为保证诉调对接工作有效运行,两级法院一方面成立专门机构,搭建工作平台。2009年,全市两级法院相继挂牌成立了诉讼服务中心,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办公室,设立调解室,并对诉调对接办公室职能进行了明确。另一方面,全市两级法院均加强了诉调对接办公室的人员配备,中院明确3名同志专门负责诉调对接事务。各基层法院也都明确了专门的诉调对接工作人员。同时,各基层法院与人民法庭均专门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并与各县(区)司法局会商一致,从退休的法官中选聘调解员到人民调解工作室参与调解工作。

二、充分发挥基层能动性创造性,着力将纠纷化解在基层 基层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大量矛盾纠纷也发生在基层。全市法院高度重视发挥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作用。全市基层法院结合各自司法实际,积极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围绕“案结事了、化解纠纷”的目标,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诉调对接经验,有效推进了“诉调对接”工作的开展。如某某县法院庙头法庭建立独立调解人和协助调解人制度,在全省“诉调对接”工作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交流;某某县法院王集法庭全面推行“送达委托调、答辩因势调、庭审邀请调、判前释法调”调解四法,把调解工作贯穿到审判程序的全过程,受到了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林祥国书记的充分肯定;某某县法院积极探索以诉调对接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化解纠纷模式,通过劝导化解、法院诉前调解、附设人民调解、委托调解、诉前诉讼保全调解、申请执行前督促自动履行等六种方式,针对案件的不同性质,积极做好引导、劝导、调解和案件分流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全市法院高度重视调解工作,2009年全市法院共审结普通民事案件31534件,其中调解结案的11347件,调解率为36%。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狠抓诉调对接的工作落实,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提高工作的实际成效,促进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机制。全市两级法院将不断完善“诉调对接“工作组织领导机制,确保“诉调对接”工作有效、深入、扎实开展。建立健全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写作的工作格局。强化诉调对接工作管理和考评机制,将诉前调解、诉前调解成功率、诉中委托与协助调解成功率等指标作为考核诉调对接工作的重要指标,加强对诉调对接工作的激励和引导。

二是加强工作保障机制。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诉调对接工作的内容、程序和任务,为诉调对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的人员充实到诉调对接工作办公室,为诉调对接工作提供高水平的人力保障。主动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汇报或通报诉调对接工作情况,反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争取重视、关心和支持,为诉调对接工作争取必要的政策保障。积极与司法行政等部门共同商请财政部门,将诉调对接工作的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诉调对接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是加强上下级之间、内外部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对于诉调对接案件,特别是群体性案件、涉及民生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院、庭领导亲自参与调解,形成案件承办人、合议庭、庭长、分管院长、院长共同参与、上下联动的调解机制。安排专人联络基层法院、基层法院专人联络乡镇、社区调解员,实现三级纵向联网 3

机制。积极与信访局、司法局、妇联等相关部门调解员联络,实现横向联网机制。

二、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面推进诉讼过程与大调解机制对接工作

加强诉讼过程与大调解机制的对接,是深化诉调对接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两级法院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法院、省司法厅、省联协办共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衔接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全过程、多领域、深层次的推进诉讼过程与大调解机制的对接。

一是充分发挥立案庭和诉讼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加强立案引导工作。在立案前阐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纠纷,使更多的纠纷在立案前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继续加强与非诉讼纠纷解决组织的对接。通过委托或邀请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人民调解组织、行政机关参与诉讼调解工作,努力在诉前、诉外解决矛盾纠纷;通过广泛开展法官进社区、进企业、进村镇活动,协助相关单位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通过设立“巡回审判点”、“巡回调解点”、“诉讼服务站”等方式,就地开展审判和调解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当地;通过“乡镇社区司法协理员”制度,延伸法律服务、排查矛盾纠纷、参与诉前调解、落实稳控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纠纷;通过“和 4

谐乡镇”、“和谐社区”共建活动,努力构建矛盾纠纷信息通报、重大案件和群体性纠纷预警预防等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最大限度的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是扎实做好大调解机制的司法保障工作。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人民调解组织、行政机关以及其他诉讼外调解组织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及时依法予以确认;建立“诉讼绿色通道”,对涉及调解效力确认的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切实树立和维护大调解机制的权威;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与司法行政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的作用,及时通报人民调解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促进人民调解员调解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是积极拓展诉调对接工作的领域。在立案审判环节,将人民调解工作室的调解与立案调解、案件速裁等工作加以整合;在判后释明环节,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协助法院共同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在执行工作环节,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执行和解工作。

五是努力扩大诉调对接的案件范围。积极探索在行政案件以及刑事自诉、轻微刑事、刑事附带民事等案件的审理中引入诉调对接机制,大力开展调解、协调工作,使更多的刑事、行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

三、切实加强诉讼调解工作,夯实自身工作基础

调解实诉讼效益最大和社会效果最佳的纠纷解决方式,全市法 5

院将紧紧围绕“案结事了”的目标,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诉讼调解工作。

一是将调解结案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首选的结案方式。除法律规定不得进行调解的案件,所有案件都要尽可能的开展调解工作。特别是将事实认定难度大、法律规定不明确、矛盾容易激化、群体性纠纷等案件作为调解重点,充分利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

二是正确处理好调解与判决的关系。调解要实现“案结事了”,判决也要实现“案结事了”,哪种方式有利于这一目的,就选择那种方式,既不能不顾当事人的意愿强迫调解,也不能不顾办案效果,只求结案了事而草率下判。

三是坚持全员、全程、全面调解。切实将诉讼调解的要求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合力做好诉讼调解工作,着力提高诉讼调解的实际效果,减少调解结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和再审程序的数量,努力实现调解结案率、服判息诉率的“两上升”及涉诉信访率、强制执行率的“两下降”。

四、积极加强工作协调,努力提升诉调对接成效

“诉调对接”是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载体,但诉调对接工作涉及法院和相关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等多个部门,保证其有效运行,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和努力。

一是进一步推动诉调对接衔接机制运行制度化、常态化。健全和完善与相关单位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重大案件协调机制、工 6

作互动交流机制。

有效对接 篇6

如果说教育是服务,学生是客户,那么课程就是教育服务的最主要产品,而教学则是以教师的个体劳动来体现课程产品的服务效能。江苏省近期开发了近150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就好比给这些专业课所对应的30多个专业的教育产品制定了质量标准,这样,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衡量起来都有了“谱”。在质量方面长期为人诟病的职教教学,自此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然,课标有了,但并不会当然地、自动地变成课堂上新的生产力,它们中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还要通过无数位教师的学习、理解、吸收、转化、练习、实践,才能促成课堂上某个新设计、某个新知识点、某个新技能诀窍的成功“落地”。所以,教师的吸收和转化是体现课标效用的关键,促进教师对课标的吸收和转化也就成了课标问世后的当务之急。

因此就引发了我们这一期暑期专辑的策划和制作。本期专题主旨是解读该系列课标,“专家视线”部分从行政领导、课标开发项目负责人、大类专业课标组组长、课程教学专家的角度,谈他们对本次课标制定的看法和实施建议;对于国家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和广东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制定相关情况的介绍,可作重要借鉴;“课标解读”则主要请36个专业的课标负责人以指导本专业教学实践为解读方向,结合1门或多门核心课程的课标文本,解读其教学理念、思路、要求、措施、方法,解读其团队的设计匠心和开发用意,等等,同时对教师使用课标提出具体建议。这些解读内容也是我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课程标准开发研究”的阶段成果。感谢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在“课标”和“教师”之间搭建起一座有效对接的桥梁。

有效对接 篇7

一﹑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智力

支持现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宏伟目标, 不仅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更关系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关心, 但关键靠的是人才方面的智力支持。近几年来, 虽然各地区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较好地发挥了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但在农村人才工作方面, 客观地说还相对薄弱。据调查了解, 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缺乏人才, 尤其是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此外, 农村中的文化传播需要进一步提高, 要加大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农民的头脑, 使农民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这才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和农民完全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零点调查发布的《2005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显示, 文化娱乐设施和资源在我国农村地区极度匮乏, 尤其是公共图书馆, 在农村普及率仅为5.9%, 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音像的公共图书馆。所以, 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尤其是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树立经济落后并不可怕, 文化的停滞不前才是致命的观念意识。

二、地方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智力支持

有效对接措施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程, 关键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大学职能也随之经历着一次历史演变, 现代大学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 这三大职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 高校应该走在社会的前列, 真正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有效对接。怎样才能实现高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高校要加大为农村培养应用型人才力度, 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 走向农村,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瓶颈。“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 2000年, 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79年, 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 相当于初中毕业和高中一年级入学的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79年, 平均为高中二年级文化程度。”而在世界发达国家,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并不低于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 这也构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变革传统农业, 变革传统农村, 变革传统农民的过程。它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也愈益深切地要求高等教育的介入与支持。高等学校具有人才、知识、技术优势, 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要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要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相互交叉融合、人才荟萃的优势, 突出办学特色, 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加强学科建设, 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重要的生力军作用。要努力探索各种有效途径, 深入农村一线, 广泛开展技术指导示范、成果转化推广、信息咨询传播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建立和完善示范基地, 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来源, 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瓶颈。

(2) 高校要继续推进“顶天立地”发展战略, 加大科研成果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的转化力度, 树立“多点合围”教育理念, 弥合城乡观念差异, 培养新型农民。高等学校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抢抓机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 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解决。故此, 高校要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高校与农村的“双赢”。一方面高度重视现代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的研发,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面向“三农”第一线, 特别是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造福农民群众。要破除偏见, 摈弃鄙视社会服务、鄙视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错误观念, 在与“三农”紧密结合的过程中, 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把高水平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直接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根据农业部调查, 现有科技成果中, 有23%来自高等农林院校;国家级奖项中, 有27%是高等农林院校获得, 这充分显示了高等院校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来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农民是主要人口。虽然高校在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支持, 而要从根本上发展和解放农村生产力, 就要花大力气用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武装农民, 这才是治本的办法。要把近10亿的农民武装起来, 并非易事, 这就要创新教育方法采取适应农民特点, 结合农村实际, 兼顾农民利益, 实施“多点合围”的教育理念。从农村发展和农民接受能力的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使教育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要使科学技术进课堂、进家庭。让高等教育更多地面向农村, 让高等教育惠及更多的农村人, 从根本上消解“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差异, 弥合“城市人”与“农村人”之间的鸿沟。

(3) 高校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实现教育、农业、科技的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科技、教育、产业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将给高校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存在广阔的市场。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单位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要根据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和农民的新需求调整学生的培养结构、科研主攻方向、实现研发理论和农村生产力的零对接。这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要求和表现。我国薄弱产业是农业, 薄弱区域是农村, 薄弱群体是农民。充分发挥高校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是促进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中的农林教育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人才, 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是实现农村科技进步,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怎样才能实现农业科技创新, 实现教育、农业、科技的紧密结合呢?一方面, 高校必须要不惜将科技要素切实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因为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 农村和谐发展问题。其本质就是要使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较快较好发展, 而要推动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形式就是要把科技要素贯穿于农村生产中。故此, 科技要素植入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 要把优化要素配置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把引导科技植入农村作为农村科技的重要使命, 要致力将现代科技根植于农村一线;加强科技创新, 把科技成果引入农村一线;加强机制创新, 把科技人员引入农村一线;加强人才培养, 把科技知识引入农村一线。科技部将把发挥农林高等学校的作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另一方面, 在科学研究方面, 高校的科研课题要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 地方高校应基于区域性、地方性的特点, 以基础研究为主导, 在强化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 主动调整科研方向、结构, 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 解决地方经济和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 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在科研目标的设定方面, 也应突出实用性, 要直接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设计、指导, 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 通过科研活动, 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 地方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过程中, 也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且深刻的需求, 高等院校要主动承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使命, 提供智力支持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关键, 拓展高校职能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 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保证。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农村建设,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二版) (21世纪MBA教材)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78-85.

有效对接 篇8

今年以来, 面对严峻复杂的煤炭市场形势, 面对我省煤炭行业“革命兴煤”、“六型转变”的改革发展思路, 面对晋煤集团“六型晋煤”建设的宏伟目标。我公司党政深刻研判企业内外部形势, 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发展实际, 符合晋煤集团发展要求的“安全效率效益”之路。然而, 就企业内部形势来看, 我们面临着安全形势严峻、生产衔接紧张、系统保障能力不足、发展战线长、企业负担重等诸多实际困难和现实挑战, 这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诸多困难, 如何保障安全生产, 成为我公司党政高度关注的课题。为此, 我公司特就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目的就是要促使安全文化融入安全管理, 提升矿井的安全绩效。

二、基本内容和措施

( 一) 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 提高安全文化的引领力

1. 突出理念灌输, 拓展安全理念渗透范围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精髓。为使晋煤集团和我公司的各项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形成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我公司以班组为单元, 积极开展“一诵、二想、三学、四讲、五宣誓”活动, 强力渗透、全面普及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同时, 充分利用班前会、周五安全会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论坛、安全理念知识竞赛活动, 做到安全理念人尽皆知, 入脑入心。

2. 突出学习讲解, 提升安全理念渗透水平

围绕“安全生产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经营好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等理念, 要求基层区队支部书记、安全副职着力解决好“为什么这样提”、“怎样能做到”等问题。同时, 组织青监岗员、群监网员、安全典型组成宣讲团, 利用安全会、班前会等时段深入开展安全宣讲。

3. 突出思想教育, 深化安全理念渗透效果

充分发挥网站、电视、微信、电子屏、黑板报及井下安全牌版等各类媒体优势, 开展理念渗透, 做到井上井下全覆盖。积极专题讨论、安全反思、安全演讲、安全正文及格言警句征集活动, 开展安全思想教育。

4. 突出氛围营造, 丰富安全理念渗透形形式

与文明单位、文明班组建设相结合, 通过“四设立、四提升”, 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即: 在接班室设立“全家福”照片墙, 提升员工安全使命感; 在上下井沿途设立安全文化走廊, 提升员工安全认知感; 在井下巷道设立安全牌版, 提升员工安全危机感; 在电视台设立安全曝光台,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 二) 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 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

1. 突出“责任到位”的基础作用

强化安全制度建设。严格对照新《安全生产法》, 修订完善长平公司《“三违”管理规定》、《安全管理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安全制度, 对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安全工作标准进行进一步细化。

强化安全责任的落实。突出“用人必过安全关”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 深化安全绩效与政绩挂钩考核, 对安全绩效考核排名后10% 的人员, 一年内不予提拔, 进一步强化各级管理干部的安全履职尽责意识。

强化安全作风建设。大力推行“带着亲情管安全”和“部室服务基层”工作, 狠抓各级管理干部, 特别是生产部室、基层队组管理干部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方式, 加强管理干部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协调, 杜绝胡乱指挥、违章指挥。

2. 突出“管理到位”的主体作用

加强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 提高安全管控能力。以“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理念为引领, 通过全面加强源头管控, 认真审视、深入分析、准确把握人员、现场等安全管理重点, 超前部署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切实增强各级干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形成领导责任、技术责任、监督责任、现场管理责任全方位落实的良好氛围。

加强隐患整改力度,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坚持“有隐患便有事故”的原则, 组织安监员、青监岗员、群监网员及职工代表定期开展井下隐患排查活动。同时, 安排专人做好各类隐患的登记建档、梳理分类, 并以“三定表”、例会通报等形式责成相关单位限时整改、彻底整改。

加强干部责任考核, 提高按章指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制定实施《长平公司安全管理奖惩制度》, 严格执行干部责任考核, 落实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 积极推动干部深入井下深入现场落实责任, 严把现场安全关。同时, 要求跟班干部把对员工生命高度负责的理念, 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确保抓“三违”不搞变通; 抓现场, 不降标准; 抓管理, 不简程序。

3. 突出“培训到位”的提升作用

拓展培训渠道, 推动培训形式多样化。在传统培训形式的基础上, 创建“长平公司职教培训”微信公众平台, 重点就各工种岗位安全规程、岗位操作标准、安全警示案例等内容进行传达, 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提升学习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依托岗技竞赛, 推动培训范围全员化。制定《长平公司员工岗位成才中长期规划》与《长平公司岗位技能大赛制度》、《长平公司安全培训监考核制度》, 鼓励员工学技术、提素质。同时, 加强“导师带徒”工作, 徒弟工作绩效与安全绩效与导师工资挂钩, 极大激发导师的热情, 达到“传帮带”的目的。

发挥大师作用, 推动培训内容精准化。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 采取自主按需培训的方式, 重点对安全理论知识、机电设备故障处理与维修维护进行培训, 为我公司机电设备安全提供保障。

4. 突出“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

深化党员包保, 落实党员责任。结合企业实际, 将深化党员包保作为“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活动与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 并进行双重考核。

深化“三违”帮教, 做到以理服人。在“过五关”帮教基础上, 邀请“三违”人员参加业务部室牵头召开的“三违”分析会、安全会诊、事故案例学习会、安全面对面等活动; 允许“三违”人员在接受处罚之前解释“违章”行为, 提出免责理由, 通过观点交锋、思想交流最终对“三违”人员行为进行妥善解决, 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深化群防群治, 筑牢二道防线。充分发挥青监岗员、群监网员、女工协管员的特殊作用, 开展“青年安全论坛”、“安全, 我们在行动”、“长平矿嫂行”、“安全与生存”大讨论等活动, 切实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促进安全行为养成。

三、相关启示

( 一) 结合实际, 注重科学性

要紧密集合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和人的思想、行为及性格特点等实际, 制定实施更加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方法, 在尊重职工人格, 关心职工需求的基础上, 以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亲和力促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 二) 把握形势, 注重预防性

国家、省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零死亡”、“零容忍”、“安全无事故”的要求, 不仅得到煤炭行业的一致共识, 而且已经上升到落实“四个全面”的高度。在这一形势下, 要千方百计防止事故发生, 特别是要紧盯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因此, 培育安全文化, 使其融入管理, 就要善于从超前性、预防性、根本性问题抓起, 多做超前预防的工作, 形成一些带有事故“预见性”, 安全“预防性”的理念。

( 三) 有的放矢, 注重实践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只有体现实践检验和可操作性, 才容易被干部职工认同认可, 才能产生共同追求, 形成保安全的合力。因此, 安全文化融入安全管理, 就需要作“细”、作“小”、作“实”上谋思路, 下功夫, 形成符合管理需求的价值目标、奋斗目标、行为规范, 切实做到实际、可行、有效。

( 四) 自觉参与, 注重全员性

有效对接 篇9

关键词:船舶检验,安全检查,对策

船舶要想在安全的状态下航行, 不仅要对船舶进行检验, 还要对其进行安全检查。这两项技术业务工作都是为了船舶的安全考虑, 即相互关联又各有不同, 两者的不同是由工作的性质、职责、监督方式等所决定的。船舶检验机构负责对其进行检验。检验主要目的是在技术层面上查看船舶是否能够安全航行, 海上的相关设施和船上的货物集装箱是否具备安全作业的条件。船舶检验可以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护, 也可以避免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船舶安全检查根据检查对象的不同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港口国的监督检查, 还有一大类就是船旗国的监督检查。这种检查主要是在港口上对船只的基本资料和相关的设备等进一步地核实, 查看船舶上的配员和船员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其管理状况是否与国际或国内的法规相一致。

1 船舶检验和船舶安全检查

船舶检验机构对船舶适航状态的检查,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静态的, 对于船舶来说, 只要它通过了检验机构的技术考查, 就会得到一系列的证书来表明它具备了安全航行的条件。而海事安全检查是从动态上对船舶的性能做出检测。检验机构对船舶的检验仅仅属于第一步, 而安全检查则可以进一步地补充检验的不足。船舶检验主要检看船只本身的情况如何, 而船舶安全检查所涉及的范围要比船舶检验机构大得多。通过检验之后, 安检工作者才能对新船进行检查。可以说欠着是基础, 后者是监控和补充。

2 在实践上把船舶检验与安全检查统一起来的意义探讨

2.1 船舶检验在技术层面上为检查提供基础

船舶检验机构在大量地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船舶检验方面的经验, 他们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制定了船舶技术方面的规定和规范, 并且这些规则基本上都是这方面的人员制定的。船舶检验中有不同的人员对船体、轮机和电气分别检测, 各个验船师分工明确。而在船舶安全检查中, 根本没法做到对各个项目的分工检查, 这是由于船舶安全检查的人员有限, 在时间上也会受到限制等。在船舶安全检查中, 安检员就必须对涉及船舶的所有工作都要非常熟悉, 而验船师只对自己负责的那一方面知识熟悉并精通就行了。在技术上, 安检员对整艘船舶的了解要比验船师更全面并且熟悉的程度要更高;在船舶的某些地方, 某个方面, 比如船体损坏等, 验船师的经验要比安检员更多也更专业一些。因而, 在在检查中, 就需要安检员和验船师相互配合, 在工作上实现对接, 让双方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共同进行船舶检验, 从而在技术上使船舶的安全得到保障。

2.2 船舶安全检查可以弥补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船舶检验受到时间的限制, 两次检查间隔的最短时间是年度检验, 海事主管机关面临一个难题, 那就是怎样保障在一年的时间间隔内船舶一直处于适航状态。事实证明, 海事主管机关可以通过船舶安全检查实现对船舶适航、船员适任情况的有效监督。船舶检验不能随时进行, 尽管按照相关的法律, 船东要对存在问题的船舶如有船损、机损等情况存在, 要再次提请检验。但他们通常会嫌麻烦而省去这个步骤, 而船舶检验机构又受到时间的限制无法对船只再次检查, 也就无力对有问题的船舶做到有力的监管。而船舶安全检查则可以有效地补充船舶检验的不足, 如果两者实现检查工作和信息上的相互联系, 船舶安全检查就可以弥补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2.3 船舶安全检查可对检验进行有力的监管

现在的船检现状是很难让每一次的船舶检验工作都做得非常的好。而船舶安全检查可以对检验的效果进行再次评价, 也是对其工作的监督, 并且检查的内容可以覆盖船舶检验的项目, 只要船舶安全检查仔细, 一般都可以把船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检查出来。船舶安全检查一旦查出船舶检验中存在问题, 就可以对其提出批评并要求其负起相应的责任, 这样船检机构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地实行船舶检验, 在源头上避免了问题的出现。另外, 可以让船舶安全检查和船舶检验一起进行某些特定的检查, 这对保障检查的质量和船舶航运的顺利行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怎样实现船舶检验与安全检查在工作和信息上的统一

3.1 可以对验船师与安检员同时培训

在我国, 海事主管机关负责对此两类工作者进行上岗前的专业技术培训, 并且要取得相应的资格才能从事这项工作。安检与船检拥有共同的基础, 采取的措施也大致相同, 因此它们在培训内容和目的上相似度极高, 如果合二为一对其进行同时培训就可以对资源实现合理使用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首先, 海事主管机关可以对相近的内容进行一次培训, 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能对资源的进行合理配置。

另外, 尽管对两类工作者的技术要求不同, 但他们具有共同的工作依据和目的, 可以对双方进行同时培训。在培训时他们可以共同探讨工作中存在的疑问以及对新规范的认知, 避免在工作时出现分歧, 两者用统一的标准对船舶进行检查也可以提高其对船只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3.2 实现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信息上的交流

在现阶段, 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分别使用各自的信息交流平台, 两者在信息方面交流的也比较少, 不能对同一资源实现共同使用和交流。要想充分发挥船检与安检的效用就必须建立一个通用的信息平台, 让双方能够做到资源共享。在知道了船舶检验的结果后, 船舶安全检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检查, 并重点对有问题的船只进行针对性地检查, 并随时了解船舶的信息与状态。两者在信息上经常交流可以使船舶安全检查的时间分配更合理, 既能保障水上交通的安全, 也能保护合法船只的利益。

3.3让两者的检查工作实现对接

对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合并在一起工作的研究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 实际工作的效果也可以。如果船舶检验与安全检查在信息上实现共享, 安全检查员就可以根据船舶检验的结果有目的地检查, 也可以对有问题的船只重点检查和跟踪。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也可以降低船运公司的成本及时间。

4结论

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尽管不同, 但两者在技术上和形式上是相互的, 两者可以共同努力逐步实现其培训、沟通和信息上的相互交流。两者共同检查可以加强水上安全监管, 使人们的安全得到进一步地保障, 也更加符合国际公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波.论加强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的对接的策略研究[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2, 3:397-398.

有效对接 篇10

公共俄语是指非俄语专业学生所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公共俄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俄语基础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并且为学生今后的自主俄语学习打下基础。而专业俄语是指专门用途的俄语。专业俄语的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或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俄语知识,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俄语基础运用能力以后, 将专业与俄语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因此, 可以这样说, 专业俄语以公共俄语为基础, 将俄语与专业结合到一起, 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公共俄语与专业俄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俄语教学现状的调查

本次我们小组调查的对象是新疆大学三个校区的三个学院, 分别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 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和语言学院的对外汉语专业 (俄语方向) 。所有学生都是到大学以后才开始接触俄语学习本次调查一共发出调查问卷160份, 收回15份, 问卷调查结果有效。初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 在俄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类现象。

(一) 公共俄语教学强度不够大

根据对各学院领导的访谈了解到, 各个学院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俄语基础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但是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到, 学生听说能力相对较差, 虽然其中软件学院还请了外教, 但是效果不显著, 究其原因, 是学习强度不够大。例如, 经济管理学院在大三才开始开设公共俄语课, 且一周只有四个课时 (一个课时50分钟) 。在经过一年的公共俄语课程的学习后, 大四只开了一门外贸写作, 且一周只有两个课时。可想而知, 绝大多数学生觉得很难, 跟不上节奏。虽然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 但是也只能这样草草了事由于前期公共俄语教学阶段学习强度不大基础能力薄弱, 加之专业俄语教学阶段的俄语课程较难, 所以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对于经管学院来说, 课程设置已经较为合理, 原因是学生在低年级 (大一、大二) 阶段还要学习英语, 且最初对俄语教学的定位就是旨在让学生对俄语有一个基础的认知能力, 为以后他们自学俄语提供条件。另外, 软件学院采取了学生自愿原则, 也就是说, 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大一的时候, 如果有大部分学生愿意学俄语, 就开设俄语课程;反之, 则不开设。软件学院采取的方法非常尊重学生的意愿, 那么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以及强度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在开了两届俄语后, 第三年因为学生的兴趣不够浓厚, 也因此不再开设。语言学院对于俄语学习的强度控制得当,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因此学习成绩显著。

(二) 公共俄语与专业俄语对接不够

就公共俄语与专业俄语对接方面来说, 软件学院开设了公共俄语课程。在专业俄语教学阶段, 把少数的学生送到俄罗斯学习软件专业。这样的方法非常可取, 但是这些学生是自愿报名, 经调查了解到, 基本都是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学生, 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只能望而却步。学院也并没有对家庭贫困且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扶持。经管学院的学生经过一年公共俄语学习后, 到了专业俄语教学阶段只开设了一门课:外贸写作。这门课难度较大, 显然, 这对于只进行了一年公共俄语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难。因此, 在专业俄语教学阶段, 学生更适合学习翻译、商贸课程之类难度相对较小的课程。

(三) 并不注重培养俄语基础能力

虽然各学院都表示,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非常重要。但经调查发现, 学生的听说能力不是很好, 学院并没有给学生专门开设听力课以及口语课, 在课堂上教师也只是以课本为主在听力、口语方面有欠缺, 教学形式单一, 所以学生的俄语水平大都只限于课本, 在平时的俄语学习中, 没有实践机会, 例如没有口语角、俄语沙龙等等。

三、对俄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 俄语教学师资问题

从我校的情况来看, 目前的俄语教师只有一类, 除了语言学院有一名自己的教师外, 其余都是从外国语学院借调过去的教师。外国语学院的俄语教师虽然有扎实的俄语专业知识, 但是教师对各个学院的专业不懂, 做不到有效对接。本小组经过调查了解到, 各学院并无意愿聘请本院自己的俄语教师, 但这也与各学院最初的定位相符。因为最初各学院就旨在让学生掌握基础俄语知识, 所以没有必要再专门聘请俄语教师。因此, 要想从真正意义上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要尽快培养大批本院的双师型教学能手, 可以通过外聘一些俄语专业的教师, 然后系统地培训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来解决;也可以到一些相关的企业或行业聘请一些具有良好俄语能力且有俄语方面工作经验的人到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

(二) 专业俄语教材问题

目前, 专业俄语方面的教材几乎没有。这是因为专业俄语的应用范围还十分小, 所以为这些极少数的专业俄语所编写的教材也就少之又少。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很多新的行业和职业, 为适应社会需求,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许多新兴专业。面对专业教材匮乏的问题, 我认为, 各学校、学院应结合自己学院开设专业的特点, 与相关行业或企业联合起来, 依靠本校本院的专业教师、俄语教师及企业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力量来共同编写适合学校及企业实际需要的专业俄语教材。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 我认为, 专业俄语教材不能像俄语专业教材那样高深, 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实用性。专业俄语教学是公共俄语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因此, 公共俄语教材的编写, 要多为专业俄语学习做准备。例如, 在教材中多出现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词汇。我认为, 专业俄语教材的编写不仅要注意词汇句法和语言技能的延伸, 还要体现其专业特点, 尽量在难度上做到由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

(三) 教学法问题

专业俄语与公共俄语侧重点不同, 因此教师在进行两个阶段的教学时, 方法也应有所不同。首先, 在专业俄语教学阶段, 专业俄语教学不能照本宣科, 仅仅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 鼓励学生利用俄语在实践中扩展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锻炼学生运用俄语这个工具学习专业知识。其次注重锻炼学生的专业翻译和专业阅读技能训练, 特别是注意技术资料中常见句式和常用翻译方法的介绍。

高校公共俄语与专业俄语的对接是非常必要的。但是, 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其对接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 水到渠成的。在这次的调查中, 我们就已经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虽然我们已经明白公共俄语教学与专业俄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不可否认, 两者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因此, 要做到公共俄语教学与专业俄语教学的有效对接, 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首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且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和设置, 结合学生自身来提高俄语教学质量。其次, 广大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以确保俄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郝斌.从专门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教育——谈高等院校俄语专业的双语教学中国俄语教学, 2005 (3) .

[2]陈桂华.从创新教育看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有效对接 篇11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

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不少学生害怕作文,这与我们语文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不少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上。这样无形之中造成了重“读”轻“写”的教学格局,致使无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拓展阅读与写作训练的有效对接”不仅做到立足于“读”,更着眼于“写”。以学习的课文为依托,除去读的教学目的外,教师必须充分解读课文,深度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教师,让学生在读懂理解课文后,进行自我创作的写,这样才能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

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要求,首先老师要熟悉把握课文,其次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组织引导学生初读、读通、读透的阶梯递进,最后在学生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指导进行“写”。经过“读”的铺垫,对素材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后,自然对“作文”也能有话说。有感而发,真实的语言感悟,经过多次的训练,看到做成的文章成果,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也就培养起来了。

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作为训练语言的最为重要的方式阅读、写作的教学活动,是最离不开思维训练的。阅读、写作活动是一项心智活动,写作的模式也不拘泥于一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打开作文思路。常见的方式有续写、补写课文空白。续写可以是对课文情节的发展,高中生对小说、电视剧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自己当编剧、写故事,通过发挥合理想象进行写作。这种训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想象思维。其次,还有反题意写作,反题意就是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的一种作文方式,可以从选材别具一格或是立意标新立异,教师需要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个鼓励。指导这种训练,可以充分调遣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他们全面缜密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以读代讲,以读促写

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对许多文章都能熟读成诵,但是却不会学以致用,我们教师一定要积极传授给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积累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仔细、勤于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语言因素,通过字词句理解文章思想内含,指导学生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学生要学会通过朗读和背诵掌握语言文字的材料积累。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特点,开发教材资源,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读与看相结合”、“读与思相结合”、“读与说相结合”等多方位训练,帮助学生积累材料。

另外,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还可以让学生摘录好词佳句,作必要的摘记与注释。

四、勤写勤练,以写引读

要使学生能较独立的创设新的语言环境,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只有经常动笔,反复运用,不断探索,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首先,训练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字词句篇,有机地贯穿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时,根据教材特点、重点、难点,寻找恰当的读写结合点,设计听说读写的训练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发展自己的语言。其次,语言训练要注意阶段性、层次性适度、适量,要把握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实际。依据教材重点训练项目和学生实际结合课标要求确定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训练目标。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教师就按计划、系统地进行训练,训练中努力做到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练习方式有续写,扩写,改写等,教师精心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段,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阅读与写作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写作可以帮助学生训练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打破传统阅读教学只“读”不“写”或重“读”轻“写”的定式,以课文理解、运用为前提,以体验、感悟为手段,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有效对接 篇12

一、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高校中国画教学对接基础

研究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中国画教学对接机制的基础是需要厘清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中国画创作的概念涵义与相互关联。中国画创作是目前高校绘画教学体系中对应油画创作的学术名词。所谓中国画, 并非是一门课程, 而是包括自隋唐以来形成的“绘画十三科”具门齐备的中国传统绘画形式, 在长期的发展中, “中国画”形成更为细致的分类, 从类别来看包括人物、花鸟、草虫、禽兽、山水等;从技法来看包括水墨、青绿、浅绛等, 在现代语境中“中国画”是指以毛笔宣纸水墨青绿为物质载体的绘画形式创作, 在高校教学系统中, “中国画”教学即以此为内容融以西洋素描色彩的教学体系形成的绘画教学体系。而“中国画”教学的当代教学改革则需要更多的脱离西洋教学体系, 持续深入的融入中国传统艺术内容, 地域传统艺术资源则是实行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地域性的艺术资源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技能型资源、一类是内容型资源。陕西地区艺术资源也主要是这两类, 如陕西知名的陕西剪纸、堆贴画就属于技能型资源, 这类民间艺术资源主要是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 其艺术语言极为独特, 如陕西剪纸中的“抓髻娃娃”堆贴艺术中的“坐帐花”等, 都是在陕西这一广袤的艺术土壤中形成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画创作与教学则可以利用这些艺术资源的形式和形象, 加入国画绘画创作中, 以国画物质材料表现其形象特征, 继而扩充国画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即我们可以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加入剪纸、刺绣、泥塑、农民画、堆贴画等技能形式和其内容形象, 表达出传统的陕西艺术审美风格和审美趣味。而内容型艺术资源则指陕西地区的建筑艺术、石窟艺术等, 即陕西区域中各类的物质性历史艺术遗产资源, 作为中华优秀的历史遗产, 陕西此类艺术资源繁多, 有西安碑林、陵墓、石窟、建筑、壁画等。如分布在西安、铜川、延安、榆林等地的佛教石窟, 其艺术形式多样, 提供给当地高校国画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内容, 而极具陕西特色的窑洞建筑, 亦能够提供给国画教学崭新的、地域特色的绘画内容。

综上所述, 陕西传统艺术资源能够在内容和形式上融入高校中国画教学, 并具有种类繁多、极具地域特色、传承文化遗产等特色, 能够提供给高校中国画教学以传统的课堂内容资源和课堂情境。传统艺术资源与中国画教学具有传统技法和内容上的类同, 具备无缝对接的内在基础。

二、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对接方式

对接机制的主体即讨论陕西地域传统艺术资源以何种途径影响、创新、改造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陕西传统艺术资源融入到高校国画教学体系中的对接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展开无缝对接。

1. 革新高校国画课程设置

革新高校国画课程设置主要从三方面展开, 其一是对主体课程进行改革以建立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高校国画教学的对接机制, 传统的高校中国画教学课程一般以基础课和专修课为主, 大一以西洋教学课程体系为主, 进行素描、色彩的教学, 通常的素描和色彩也多以人物半身和静物为主, 完全是西洋教学体系;大二开始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 以临摹开始入手, 进行线描、摹古等课程的学习, 然后依次以国画科目进行课程安排, 如水墨花鸟、工笔花鸟、水墨人物等课程, 最后在大四进行毕业创作, 在整个课程设置体系中, 无法体现地域传统艺术特色, 也就无法在中国画教学中进行地域性的创新和改革, 无法使国画创作进行时代的更新创新。所以要让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高校国画教学无缝对接, 必然需要在高校中国画教学课程中进行对应的课程设置, 可以进行创新主体专修课的课程设置, 如在大三设置课程《陕西风情国画创作》课程, 与大四毕业创作可以进行联合进行《为陕西创作——国画毕业创作》课程设置;亦可以在大二设置《石窟壁画临摹》等课程, 这些都可以将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国画教学进行无缝对接, 建立课程教学对接平台, 将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以课程形式设置到日常教学中。

其二是加强选修课和先修课的设置, 即在主题课程之外, 增加陕西传统艺术资源特点的选修课程, 让学生进行学分自选, 如增设《陕西剪纸》、《陕西建筑审美漫游》等多种内容的选修课, 而先修课也可以设置《陕西风土文学》等类别的课程, 让学生多方位的感受陕西传统艺术资源特点, 形成中国画创作的内在潜力, 是重要的对接方式。

其三是增设讲座课程, 讲座课程的涵义是将在校在岗教师与校外教师联合起来, 以举办讲座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这种方式意在将陕西传统艺术大师请入学校教学体系, 以其艺术创作过程、经验、感受为主进行教学。这类教师的聘请不以职称为主, 而以技能为主, 如聘请剪纸工艺大师, 聘请建筑研究专家等, 这类课程以月、季度为单位进行讲座课程的安排设置, 是陕西艺术资源融入高校国画教学课程的有益和重要课程补充。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革新高校国画教学课程设置的重要方式, 都是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高校国画教学无缝对接的主要的对接方式之一, 课程设置的革新是主要的也是从根本性的教学理念中展开的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高校国画教学的对接方式。

2. 建设中国画教学实践基地

建设教学实习基地是每个高校美术教学的必备内容之一, 将国画教学基地放置于陕西传统艺术资源区域, 能够建立起良好运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 给予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高校国画教学以无缝对接。

教学实践基地并非只能针对第6、7、8学期, 可以从大一开始, 这样能使学生在研习国画之初就接触到陕西传统艺术资源。如可建设榆林石窟、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 在石窟建立石窟课堂, 将石窟雕塑形式和壁画形象作为国画创作母题进行线条临摹和主题再创作。建设中国画教学实践基地, 是以课程为依托、以基地为平台进行的中国画日常教学, 亦启发了学生在毕业创作中熟练运用陕西地域艺术母题。教学实践基地的选址多种多样, 但应紧紧围绕地域传统艺术资源进行, 并非单一利用传统艺术的历史遗产建设在历史建筑、历史艺术遗迹附近, 亦可选择建设在博物馆、艺术馆等处, 融合陕西多类艺术资源种类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甚至在一些民俗馆、工艺乡村之处建设教学实践基地, 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将陕西传统艺术资源完全融入到中国画的日常教学环节中。建设教学实践基地, 可以通过平台的搭建进行课程的融入、项目活动的融入等教学形式, 达到地域传统艺术资源与高校国画教学的无缝对接目的, 是重要的对接方式之一。

3. 项目化教学与订单式教学方式

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国画教学的对接也可利用项目驱动和订单式培养的的教学方式。项目化驱动式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科研项目展开教学活动。如教师可利用陕西传统艺术资源种类中如石窟、农民画、著名历史建筑、剪纸形象等等主题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立项, 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式教学, 围绕科研项目主体展开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国画创作能力, 达到高校国画教学的人才培养目的。而每年学校有以学生为申报人的项目如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 鼓励学生围绕地域传统艺术资源进行专业创作, 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学生可以此为中心点进行日常教学创作活动, 完成陕西地域传统艺术资源与高校教学的无缝对接。订单式培养的教学方式是将学生的课程与社会商业行为进行联合, 与画廊、工艺村等社会机构进行联合教学培养。如与工艺门店进行联合创作制作旅游工艺品, 旅游工艺品多需要体现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品, 通过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教学, 促使学生主动的了解陕西传统艺术资源特点, 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中国画创作主题中, 既适应了社会需求又扩充了中国画创作的创作内容, 体现了当地文化特色, 发展了陕西传统艺术资源的活态传承。可见项目化教学与订单式培养是从师生科研和社会需求这两点为驱动力展开的教学创新方式, 这种形式能够将陕西艺术资源与高校中国画教学进行极为紧密的对接, 形成联动效果和互促效果, 是两者主要的对接方式之一。

三、陕西传统艺术资源与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对接评价机制

对接机制不仅包括对接基础研究和对接方式研究, 其评价机制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运行机制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作为其发展动力和效果补充。高校中国画教学的评价机制主要以教学画展和学生评教年度调研为主, 教学画展可以课程展、学年展、社会商业展为组成进行画展体系设置, 这样能够使融合了传统艺术资源的高校国画教学效果得以不同范围的辐射展示, 学生能够通过各级展览互相交流, 反观自己的创作水平不足之处, 从而检验各类对接方式的效果反映。课程展以讲座课程和陕西传统艺术资源课程为主, 进行短期教学效果的检验反馈与更新;学年展则融合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教学实践基地等方式的教学效果为一体进行综合评价检验;社会商业展则以订单式培养为主具有直观有效的社会检验教学效果。此外每学年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陕西传统艺术资源教学内容运行体系的评教调查, 归纳数据不断更新发展对接方式。

【有效对接】推荐阅读:

三对接05-20

对接方式05-29

四对接06-07

银企对接06-09

经济对接06-22

订单对接06-27

五对接07-04

对接装置07-12

制度对接07-30

对接发展08-10

上一篇: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下一篇:TO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