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特征(精选11篇)
就业特征 篇1
摘要:高校扩招让更多年轻人得到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 然而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 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07年下半年以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工业和相关外向型产业遭遇重创, 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和行业趋势做深入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校,心态,就业行为
1 大学生就业形势
2008年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 都是灾难深重的一年。我们不仅遭遇了罕见的雪灾和汶川地震, 还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首要的诱发因素就是国际金融危机。
1.1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多年来首次降到个位数, 这是经济不景气的直接反应。
定单减少、出口增速放缓、外资逃离等不利情况相继出现, 临近年底发达省市大量企业开始裁员。2008年11月05日, 著名电信设备制造商北电集团宣布裁员5000人, 同日行业门户网站搜房网在全国范围内大幅裁员10%。就连世界第四大电脑制造公司联想集团也被迫裁员50人, 尽管人数不多, 但是对市场和民众的信心造成巨大影响。减薪裁员几乎成了08年年底各大公司都在考虑采取的举措。一些外企的老板更是携款潜逃, 将烂摊子扔给地方政府。
就目前国外的形势来看, 金融危机一时间还很难结束。这势必将造成国际经济活动的震荡, 影响国际贸易的开展和进行。尽管中国的经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但是这种不利的形势仍能传导进中国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而外贸工厂及其相关产业, 是吸收大学生的重要基础。这也就是说, 国际金融将长期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经济形势的下滑直接导致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不足, 地处西南欠发达地区的省表现得更为突出。
1.2 劳动法的客观影响从08年起,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
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实施, 为劳动就业权利保护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环境。然而这些法律条款尚未得以实施, 却客观地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的迅速增加。因为这些法律出台之后, 用人单位必须相应地提供员工的福利待遇。在这一背景下, 深圳有些电子厂甚至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大规模解雇员工, 以避免劳动部门的处罚。
1.3 高校的过度扩张上世纪末,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大量增加。
这样就造成大学毕业生供给量超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出现了部分大学生难以就业、就业不满意等情况。当然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来否定高等教育政策,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但是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稳步增加, 客观上造成了大量毕业生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综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 我国08年未实现就业的应届大学生至少有50万, 各地就业形势极其严峻。
2 就业问题和特征
2.1 对就业地区的非理性选择在选择就业区域时, 大学毕业生往往偏好沿海发达城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现象, 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 而发达地区却急大量大量人才。从中国社科院最近几年出台的调查报告来看,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平衡局面都将难以改变。这是事实, 生活水平、工作待遇及发展前景等方面不无吸引着大学毕业生拥向发达省市。然而人才过度集中的结果之一, 就是就业困难、就业不足。同时对欠发达地区对来, 又是人才流失。
2.2 无法适应业已转变的市场需求此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用人单位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要求已放弃了先前的“学历型”, 转向能够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型”人才。如西门子 (中国) 有限公司在上海招牌时就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如下要求: (1) 具备服务意识, 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 (2) 有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沟通能力; (4) 要有团队精神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2.3 择业能力欠缺另外他们不成熟的心理还体现在择业能力上。
求职失败的原因归纳如下:一、缺乏客观、科学的自我认识, 求职时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期望过高, 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等条件作为选择标准, 不愿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工作。二、选择就业单位时表现被动, 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这发生在一些女生身上, 她们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 在求职时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 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三、获得职业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不强, 为了早日找到工作他们往往改变原有的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动。四、职业规划能力还很欠缺。在我们访问的学生中, 很少有人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做出详细的规划, 他们不能明确自己的个人特点、实力、兴趣爱好及对工作环境的喜好, 所做出的决定缺乏长远性。
2.4 心理不成熟此外还有一些家境富裕的大学生留在家里不敢出门找工作, 并因此被人们称作“啃老族”。
这一称呼有一定的讽刺意义, 但是也深刻地反映出那些毕业生人格不健全, 依赖心理过重。在整个社会压力对他们心理造成的恐惧, 也扭曲了他们的人格。现在出现的“宅男”、“宅女”, 多是因缺乏自信而不难出门就业的大学生。
3 对策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不足等问题, 年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春节前后各地纷纷采取措施贯彻国务院的通知精神, 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多个政府部门就选选合格大学生到基层、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安排大学生就业见习等方法,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村或社区工作时间一般为2-3年, 大学生将有充分的时间锻炼个人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和发展积累经验。要将在有政策举措真正落实到实处, 还需要大学生转变就业态度来配合。大学毕业生应积极转变态度, 抓住出台的各项优惠就业政策实现就业。具体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加强就业宣传, 积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政府和各大
院校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让大学毕业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为实现就业创作条件。这项工作应继续下去, 一对于大学生现实就业, 改变其落后的思想意识产生推动作用, 二也能为基层的各项建设做出贡献。
3.2 心理调整, 降低就业期望值大学生也应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天骄之子, 仅靠一张文凭就能换来饭碗的时代已经结束;
而且什么样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 关键看你有无能力创作出受人尊敬的价值。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 现在应充分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 降低就业期望值。目前的形势严峻, 很多大学生现在无法实现就业, 那么就首先养活自己, “先就业再择业”。这一点对于那些“啃老族”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人生的道路是要靠自己走的。
3.3 加强就业指导对于即将毕业的学子们来说, 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显然无法一时练就。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个人礼仪等细节上下功夫, 抓住每一个就业机会。在市场经济下, 每家企业都注重塑造自己的形象, 其中就包括员工形象。一个打扮不合时宜或是邋遢的大学生与形象良好的同学在同等条件下参加面试, 胜出的肯定是后者。这些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 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学校做足就业指导, 为学生现实成功就业提供基础保障, 至少是避免犯一些明显的错误。要求我们的高校在这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组织优秀校友演讲会、就业消息发布会、求职技巧说明会等各种活动, 为大学生做好服务。同时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应积极配合, 为自己的就业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熊高仲.就业创业成功学[J].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
[2]理清.大学生职业化能力[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3]麦可思.决战大学生就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金正昆.大学生礼仪[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陈华.大学校园丑陋现象透视[J].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就业特征 篇2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特征与缓和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目前高校毕业就业难的形势,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宏观特征,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宏观特征的因素,从国家,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提出缓和毕业生就业矛盾的对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前瞻性进行探讨.
作 者:李扬裕 余建晖 陈学红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福建福州,350002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宏观特征 前瞻
浅谈大学生就业与考研的心理特征 篇3
关键词:就业 考研 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B844.2
大学生的就业与考研,一直是所有大学生都面临的一个选择,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对于这样关键的抉择,应该如何科学地引导是作为高校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任何一种决策,都是在一定环境下,按照一定流程,由单个人或多个人集体做出的。决策不仅仅只是一个客观过程,还涉及大量的个人情感以及价值判断等主观因素。因此,首先我们必须梳理一下影响大学生决策的所有因素,这便于我们更好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虽然他们吸收了大量社会信息,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但是他们大多缺乏实际社会经验和深刻的自身经历,因此很难做出恰当的决定。心理学家曾尝试用多个模型来解释人们做选择的动机。赫尔主张行为的能量是由驱力提供的,并进一步主张行为是由驱力和习惯的乘法效应形成的。斯金纳放弃了赫尔关于驱力的思想,但是保留并强化了行为的能量学说。根据他的理论,行为处于外部奖赏的控制:积极的奖赏增加行为的可能性,而消极的奖赏降低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本文也会从驱动力的角度来阐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择业与考研这个十字路口,根据大学生是否准备参与考研,我们把他们划分为两大类群体:准备参与考研和不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并就此进行分类探讨。
第一类:准备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
对于准备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他们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象特征:一种是考研前参与过就业过程的群体,一种是考研前没有参与就业过程的群体。我们先来看后一种,即没有参与过就业过程的考研群体。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他们有一种期望:高学历能更大概率地带给未来人生更好的价值。正是这样的一种期望成为了他们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根本驱动力。这种期望的形成多数来自于他们自身对社会的观察,来自于对学历和社会地位及自我实现关系的概括性总结。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当今中国的特殊环境下,还有一些因素不能忽视。比如考上更有影响力的学校,或者自己更感兴趣亦或更具备社会竞争力的专业,又或者希望按照体制规则进入教育和科研领域。这样的群体是孤注一掷在考研这条路上的,因此短期也没有做好备选准备。如果没有考上,通常是接着再考,或再考虑就业问题。正是因为这样优先级上的安排,使这部分考研群体心理上有了一定的压力,甚至有了那种回到高考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感。中国现在的就业体制,对于没有考研成功又仅凭自身能力进行就业的学生群体有一定劣势。因为机会的先入优势被那些直接选择就业的学生群体占据了。然而,对于依靠外部帮助就业的群体,他们在考研失败后的机会成本就很低,这会使得他们的心态更好。因此,高校教师要善于甄别这些考研人群的差异,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另外一种情况是关于考研前参与过就业过程的学生群体。这类学生通常是希望谋求更多的选择可能性来获取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双线上进行精力调整,毕竟就业与考研所做的准备工作相差甚远。在大学校园里流传“难就业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当今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大四不考研,天天像过年”,即便学习已不再是乐趣,但还是有人选择了继续学习。与单纯考研的群体相比较,这类学生在考研的驱动力上有本质的区别。满意的工作机会是他们做出这样多重准备的根本驱动力。当工作机会不满足其心理预期时,如果考研成功,他们选择读研的可能性更大。而由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体制的现状,事实上存在相当大比例的考研失败群体。面对考研失败,这些学生拿到的工作机会将是他们未来发展道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我们将在第二类人群中探讨与此相关的就业心理。
对于以上这大类考研群体,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尽可能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以引导他们做出考研学校或专业方面的决策。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教师不需要过多地灌输形而上的价值观,而更多需要的是对他们恰当的关心。
第二类:不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
我们再把焦点集中到只参与择业的这类学生群体中。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即人的自尊。而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此外,人类在生存需求层次有对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这些更底层次的需求。而以上这些需求层次正是大學生做就业抉择的根本出发点。与之相应的,从表向上我们会看到发展空间,物质回报,兴趣爱好等这些纬度。
资源、财产获取的效率和稳定性,是人类绝大多数都永恒渴求的。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价值洪流中更是容易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人类受到自身生物性的影响,并不会在物质生活不富足的情况下,产生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而面对当今社会的物质水平差距,这更强化了人的基础层次需求。因此,稳定、报酬丰厚、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强度低等,成为了大学生找工作最理想的纬度。大学生会在他们的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的情况下,衡量自己的付出成本和现有的优势资源。其中付出成本包括获取职位的知识积累难度和人际关系维护成本,而优势资源包括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核心圈的人脉积累等。现代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他们已经会衡量自身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受父母等传统因素的影响也逐渐减小。这类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相对复杂,其心理特征与社会上的择业群体特征很相似,都是面临生存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双重挤压。因此自身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差异是分析此类大学生群体的关键突破口。
对于这第二大类大学生群体,他们职业生涯的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的成功率。因此,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然而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就业指导与实际就业脱节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绝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从来没有参与过就业,没有行业的认知度,甚至知识沉旧。而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不仅缺少社会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和择业的自身研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如果自身缺乏丰富的社会行业经历,可以通过组织社会企业分享活动来启迪学生的智慧,也可以组织学生间的研讨活动,让同学们之间不断交流思想和沟通信息。大学生就业应该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有思想基础,在大二形成相应的学业规划,大三阶段应具备职业规划能力,并在大四毕业时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衡量自己的付出成本和优势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择业判断和职业发展规划。
结语
大学生就业与考研不仅是大学生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选择,也是高校教师教育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像知心朋友一样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并发挥自身专长,通过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取长补短,更好地为学生和教育工作以及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浅析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特征 篇4
关键词:江苏省,贫困生,就业特点,对策
“十二五”规划提出:“健全国家资助制度, 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江苏省, 高校的“奖、贷、助、减、补”覆盖了全体经济困难学生, 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退学的学生几乎没有。对于他们的帮助, 除了生活补贴、心理健康等, 贫困生最为关心的就是就业和创业问题了。毕竟他们千辛万苦地考上大学, 并且埋头苦读三、四年, 大多都是为了通过今后激烈的就业竞争来改变自己命运。所以, 当我们的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就业时, 他们的就业状况如何?也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上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就业的“功利性”强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达到100%。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兼职赚钱和刻苦学习通常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毕业后, 他们急于为家庭解困, 还面临还贷的压力。所以, 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 就会尽快在就业市场找到一份工作, 以便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偿还贷款。
2. 升学率低
升学意味着人力资本的增加, 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也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通常大多数贫困生具备以下特点:学习刻苦, 对待个人感情比较理性, 奖学金获得者比例较高, 但是继续升学的比例很低。比如:读研、专转本, 专接本等。而专转本只能考本三院校, 学费较高, 虽然很多贫困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 但是他们更多的选择了就业。
3. 职业类型的特点
美国教授施恩从大量的跟踪调查中总结五种职业锚的类型———技术/职能型、管理型、创造型、安全/稳定型、自主/独立型。从对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调查来看, 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岗位在技能型方面的偏多。比如:从工职院电子工程系09届毕业生的调研来看, 在121名贫困学生中, 除有1名学生专转本升学以外, 其余120名学生, 毕业一年以后, 有87名学生在企业担任的是技术型 (含操作工) 职务, 占了71.9%。而其他岗位或其他工作的占27.3%。虽然相当多的情况是交叉和动态的, 但仍然能得出结论———经济困难学生更适合或者更多就职于技术型的岗位。而由于个人的综合能力不够突出, 如:英语的口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情商往往低于智商。由09届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来看, 在管理型的岗位上的比例很低。
二、改进方法
1. 政策与择业观的指导
人是社会的人, 任何人的就业或创业要想成功, 都与国家的产业政策是息息相关的。产业政策决定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向, 意味着学校培养产品 (学生) 的内容和质量。现在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 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时期, 更提出了让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苏州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一、二、三级产业协调发展, 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产业政策和国家经济转型, 与自己的就业联系起来。如“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的七大新兴产业, 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只有在了解这些东西产业以后, 我们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方向才能朝正确的方向走, 才可能成功。
除了政策的解读以外, 我们还要在择业观上进行指导, 引导他们了解自身兴趣和特点, 开发自身潜力, 通过自我规划, 达到自我实现。同时, 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创业素质。即便是因为经济压力而急于就业的同学也要先进行一个基本合理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适合的职业然后从选定的一份较低的职位开始, 脚踏实地地工作。
2. 心理辅导和咨询
(1) 就业焦虑。临近就业, 毕业生中会较普遍地出现就业焦虑状态。对经济困难学生而言, 就业焦虑产生的负面影响, 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在电子系09届学生中, 曾经有一个家庭非常贫困且自身体质较差的女生, 性格内向、软弱, 在临近实习, 就因为承受不住就业的压力, 每天以泪洗面。老师和同学们都竭力安慰, 帮助她化解压力。工作中尤其要注意:现在的学生信息量大, 客观上说, 比从前的学生更难“哄”。所以, 面对这些学生, 需要老师的真诚和坦白。我总是努力让学生明白“贫困不是你的错, 你背负了很大经济压力, 要化压力为动力, 面对现实, 积极应对, 而不能一味的抱怨。”
(2) 自卑或自负心理。对自卑的学生, 我总是对他们说:“人的格局决定了你以后的舞台, 心要宽, 你的发展空间就大。”对自负的学生, 我们应该让他 (她) 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 正确评价自我。如果评价过高, 就会产生求职过程中的不切实际, 容易遭遇失败, 甚至会发生冲突。而这些损伤和内心冲突, 将导致不能正常发挥自身的本领和潜能。
(3) 定位不准确, 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在很多高校, 一些成绩优秀的经济困难学生们往往会成为就业困难人群。在就业中, 能够一步到位的很少, 尤其是一些原本在校表现很优秀的贫困学生, 其中大部分原因是他们的职业定位并不准确。这时, 老师的点拨和引导, 也许能帮助他们迈过心中的那道坎。让他们意识到“不经历风雨, 哪能见到彩虹”。
(4) 缩小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文化资本差异。绝大部分的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农村。这些来自农村的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学习, 在以城市价值观为主流文化的高校, 需要他们不断地调整适应。特别是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的欠缺。现今中国已经到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时期, 我们也要对农村和城市学生的文化资本差异进行融合与对接, 包括文化的对接、生活方式的对接, 等等。来自农村的贫困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欠缺还是很明显的。“近年来出现了用人单位淡化专业对口的要求、更看重人才的可塑性的现象。如果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强、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和适应性强, 那么他的可塑性就高, 后劲就足, 就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对于全体经济困难学生, 我们更应该从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入手。
(5) 搭建企业与学校建立贫困生的“对口支援”平台。这不仅可以保障部分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也为企业培养人才, 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 推动贫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苏州爱默生电动有限公司, 在我院设立“爱默生助学金”, 每年资助一批资助品学兼优、专业突出的经济困难学生, 这种“对口支援”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学生的就业。我们要努力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让经济困难学生经过后天努力得到相应回报实现和谐就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 9.
[2]钱贵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论.
[3]胡丽, 王爱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0.
就业特征 篇5
张凯波 李供应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 河南 郑州)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在大学生这个群体里,艺术类大学生因为个人个性特征和专业自身的特点,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加突出的困难。本文在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基础上,将艺术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来研究,试图对新形势下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论文发表
关键词:艺术类毕业生;个性特征 就业;对策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每年数百万毕业生涌入社会,给本来已经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更大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尤其是近几年逐渐升温的“艺考热”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教育的繁荣,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因此深入研究艺术类毕业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艺术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1、职业选择的灵活性
资格考试
与 其他专业科类相比,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率高。由于其专业特殊性,与大学毕业生传统就业方式不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在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而不 是机关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希望根据项目的紧密程度来招聘毕业生,毕业生也希望暂时在中小企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转到相对较好的大企业或进行创业,由此决 定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不签订正规的就业协议书,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特点明显。职称论文
2、就业单位的专业对口性
艺 术类毕业生就业时注重专业知识的对口。艺术类专业学习的高投入,导致毕业生预期收入过高,由于学生在学习期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因此他们在就业上也想得到 更多的回报,这种高投入必然高回报的思想影响着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所以使他们不愿离开专业对口的行业。而且对于艺术类毕业生来说文化课和外语普遍不好,转行难度很大,大多数毕业生宁可不就业也不选择转行。
3、就业地域的相对集中性
用人单位所处地理位置成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他们通常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对毕业生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机会。
4、艺术类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导致就业岗位相对短缺随着近几年艺考热的的升温,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比增加,再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艺术
类毕业生市场需求供大于求。
5、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观念相对落后
受 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如上所述,他们就业期望值高,大多趋向于高薪水,专业对口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工 作,而用人单位在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有综合能力、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等,导致个人期望值和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 距。
二、.加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鼓励高校艺术类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小城市就业
结合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局限性特点,政府部门应通过各项措施,鼓励艺术类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比如国家启动的“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同时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政策支持力度。
2、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首 先,从时间上,就业指导“重心”要下移。即从新生入学开始即对其进行“全程化”指导,以就业带动学业,全面提高自身就业素质;其次,就业指导内容要全面、深入,突出“以生为本”的思想,要依据学生个性特征,引导其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次,就业指导形式要多样化,除组织学生参与 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就业咨询等形式外,要鼓励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知识,锻炼能力,了解社会,认知职业,以促进其全面发展,早日成才。
3、积极开展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调查工作
开 展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既是及时反馈社会信息、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也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学校要加大这 方面工作的力度,定期走访用人单位,将毕业生追踪调查与就业市场开拓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合起来、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结合 起来,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和学科结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4、转变观念、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增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来看,毕业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并已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需要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
现实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在不断地提高,艺术类学生在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掌握比较熟练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才能增强艺术类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就业特征 篇6
[关键词]人才需求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101-03
江苏理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大学,现有四个计算机类专业(简称计算机专业),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工程。这些专业每年毕业学生约96%走上就业岗位。从2009届开始,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每年都对本校毕业半年后的本科生进行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并且形成相应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其数据显示: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主要进入软件开发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开发、测试、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而且约86.9%的学生就业各类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国有企业)。[1-4]学生来源和毕业去向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本校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如何培养企业需求的高级应用人才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提升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为此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对本专业教育特点要有高度的认识,要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要随时掌握计算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真实需求,要在全面分析大学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一种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发展潜力的科学培养模式,要精心设计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和素质培养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精心规划相应的教学实施计划并且落到实处。
一、计算机学科专业教育的快速变革
计算机学科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学科,它包括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又高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与工程性。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学科逐步成为基础技术学科的同时,其新技术的应用空前广泛,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多新的方式,带来更大的便利。这些巨大的发展与变化,使得计算机类专业所涉及的内容更宽广、更丰富,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要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不断发展变化的计算机技术,二者缺一不可,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技能,为成为计算机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5]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就是要具备理论、实验、实训、实习、设计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其相应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体现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理念和能力。
二、IT产业的特殊发展
一个企业培养一位本科生毕业生成为技术能手是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的,而与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发展速度快、新热点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快、人才价值超值的特殊的行业群体。由于IT技术更新快,在IT行业就职的人才出于自身知识技能提升与发展需要,也由于IT产业总体上人才紧缺,加之一些流动可能会实现待遇的不断提高,使得IT产业呈现出频繁的人才流动现象。[6]出于成本和效益的关系考虑,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将招聘对象定位于有1到2年IT项目经验的应聘者身上。这就导致以培养IT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必须要面对现实,适应IT产业这种特殊的人才需求形式。首先要打破原有的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5年理论学习+0.5年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其次要制订一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规划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四年培养计划。
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目前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具有四个最明显的需求特征,一是时间特征,二是能力特征,三是素质特征,四是经验特征。
1.时间特征
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招聘一般集中在秋季和春季,一年两次。具体的月份是10、11月份和3、4月份,这两个时候校园招聘会比较集中,企业也会在这个时候集中招聘,一般优秀毕业生会在秋季招聘会时拿到几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但因为要考虑考研、毕业设计等因素,春季还会有一次招聘高峰。
对于每个去应聘的应届毕业生,首先应该有个目标,即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招聘过程中瞄中适合自己的岗位去竞聘进而取得成功。而“能做什么”恰恰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用型大学应该深刻思考和应该教给学生的东西。
2.能力特征
IT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开发能力,而学习能力和开发能力又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难点和关键所在,这是摆在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
3.素质特征
IT行业计算机企业对人才素质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对计算机产品开发和维护充满热情、有团队精神、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
较强的责任心表现为能自觉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能吃苦耐劳,并且经受得起挫折的考验。
对计算机产品开发和维护等工作充满热情指的是,对待工作和任务能够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最大成功。
计算机工作如大型软件研发等特别强调团队精神,也就是说这样的工作要求一个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必须要有很强的合作意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可能将这样的软件研发项目完成并做好。
要成就一番事业,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潜心钻研。
以上人才素质要求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意味着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4.经验特征
IT企业人才频繁流动的现象导致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对学校而言是更大的挑战。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经验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促使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深入调查研究,对“3.5+0.5”的精英教育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为此从2009年开始,江苏理工学院在试点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和企业深入合作,全面实施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学第1-3学年主要培养奠定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和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四学年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兼顾考研,以培养企业工程师基本能力和素养为目标,综合训练学生的技术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项目开发经验,以企业文化熏陶和职场要求指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7]
“3+1”模式对应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大模块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见图1)。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学校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8]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体育、军训和军事理论等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部分,旨在通过一组学科主干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给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奠定学生的学科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专业课程旨在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以适应学科专业知识、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计算机学科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所以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工程性,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表现为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显著特征。[5]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的计算机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实践性环节更显重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企业工程师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由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金工实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见习、以单一课程或者课程群为单位的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组成。这些实践环节与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内的实验以及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构成了由专业基础实践能力训练、专业核心技术能力训练、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训练和拓展能力训练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该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体现为由“点”、“线”到“面”再到“体”的渐进式的实践过程。其中“点”是指课程内实验,“线”是指单一课程的课程设计,“面”是指多门课程综合的课程设计,“体”主要是指以企业项目实训和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这样的教学安排和有效实施使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也具有企业所需要的工程能力和素质,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工程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专业综合实训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实训周期为18周,这个环节由学校和IT行业多家合作企业根据人才市场实际需求,共同制订实训方案,灵活设置实训项目,动态调整实训内容,可以充分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大四第二学期,学生在专业综合实训的基础上双向选择应聘到企业专业对口岗位进行带薪实习,同时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最后高质量就业。
五、结语
“3+1”模式的改革,为江苏理工学院培养高水平、有特色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开辟了远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已逐步形成了以培养计算机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也在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培养课程体系具有符合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基本要求、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以质量保障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导向、校企文化互动、连接教育与就业、兼顾考研需求、实施方便灵活,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特点。也就是说学生通过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的课程学习,培养和提高基本素质,构建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第四学年的专业综合实训和计算机发展新技术、企业文化密切联系,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在专业综合实训阶段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而达到大学教育和就业、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3+1”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和新技术工程应用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模式,近五年来,本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得到逐年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企业所需的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包括:售前工程师(推荐计算机软硬件解决方案的专业人才)、研发工程师(解决计算机难题的技术人才)、软件开发工程师(在管理规范、框架下编写计算机代码的技术人才)、软件实施工程师(在用户现场了解用户需求,把握计算机项目进度的技术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进行计算机软件质量控制的专业人才)、系统运行维护工程师(保障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人才)等。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近年来的报告数据显示,本校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在全校名列前茅,非失业率、平均收入、基本工作能力、就业满意度等主要指标高于江苏省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1-4]
[ 注 释 ]
[1]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2012.
[2]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江苏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2013.
[3]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江苏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2014.
[4]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江苏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2015.
[5] 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 王陆海.IT职业规划与职业化塑造[M].北京:龙门书局,2011.
[7] 白凤娥,戴仁俊,陈鉴富,郭丹,朱广萍.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综合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6):131-134.
[8] 李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OL].2014-10-1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http://www.pep.com.cn/kcs/d6xy/lj/d6c/lwj/201205/t20120510_1122101.htm.
基于中职生心理特征的就业指导 篇7
一、中职生就业相关的重要心理特征
(一)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认知期望 (陈建文, 王滔, 2007)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来的。以往研究表明, 自我效能与工作相关的多个领域存在联系, 如职业和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创造力、应对方式和离职意向等。自我效能感不仅与工作相关的多个领域存在紧密联系, 而且对不同职业的工作相关变量都有影响。国内研究者所总结出的职业发展胜任特征模型中都包含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特征 (赵曙明, 杜娟, 2007) 。因此, 自我效能感是就业相关的重要心理特征, 高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的一般性心理特征。
班杜拉认为,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以往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的影响。成功的经验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 失败的经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对于中职生来说, 他们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 而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是衡量个体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 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可能较低, 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二) 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 (也称情商) 是指个体认识和调节个体和他人情绪的能力。Mayer等人 (2004) 认为情绪智力包括四个部分, 分别为情绪认知、情绪促进、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情绪智力与职业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张辉华, 王辉, 2011) 。张辉华和王辉 (2011) 通过元分析发现, 个体情绪智力与工作场所绩效的整体相关为0.28, 为中等强度的相关。此外, 在中国文化背景之下, 情绪智力与工作场所绩效的相关高达0.37。这可能与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特别注重人与人的交往有关。
虽然中职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可能并不如同龄高中生, 但是在情绪智力方面并不会比他们差。由于没有繁重的学业压力, 中职生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交往, 可能其情绪智力发展得更好。因此, 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 可以强化中职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让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多竞争优势。
(三) 未来取向
未来取向 (future orientati on) 是指个体关于自己未来的思考和规划。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 青少年期是集中思考和规划未来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未来取向, 尤其是与教育和工作相关的思考和探索, 对于他们的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内研究者于凤杰等人 (2010) 的研究表明, 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在未来取向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普高生对未来教育的投入水平高于中职生, 对未来教育和职业目标的实现持更积极乐观的态度。此外, 城市普高生对未来教育的探索水平高于城市中职生, 农村普高生对未来职业的探索和投入水平均低于农村中职生。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发现, 在未来取向的职业探索方面, 中职生是要优于高中生;但是在职业目标的乐观水平和教育的投入和探索方面, 中职生比高中生要差。因此, 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 学校要强化他们对于职业方面的探索, 提高他们的职业目标的乐观水平, 同时引导他们对于未来教育进行更加系统和长远的规划。
影响中职生职业发展的还有其他一些心理特征, 限于篇幅, 本文不一一列举。
二、基于中职生心理特征就业指导的实施步骤
(一) 中职生心理特征测量
虽然以往的研究对于中职生的心理特征有大致的了解, 但是中职生内群体之间的心理特征也会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对每个中职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 才能够针对他们的个体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方案。对于中职生心理特征的测量,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 量表法。目前采用的量表一般是自陈量表。自陈式量表通常由一些列陈述句或问句组成, 如一般自我效能感就包含如下项目“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 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被试需要对这些句子进行是否判断或者符合程度评分, 通过得分相加, 我们就可以得到个体在改心理特征上的的量化指标。
第二, 同伴提名和评定法。同伴提名具体是指使用一个或多个熟悉同伴对具有某一特征的个体进行提名, 获得的是部分儿童的计数数据;同伴评定具体是指使用多个熟悉同伴来评定目标个体行为特征的方法, 获得的是所有儿童的连续数据。因为同伴是中职生社会交往的主要对象, 同伴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 对彼此也很了解。同伴提名法通常采用以下的题目, 如“请你写出班上情商很高的名字”, “请你写出班上情商很低的同学的名字”。在通过自陈量表对心理特征进行测量时, 可能会受到社会称许性和自我提升的影响, 个体往往会给自己赋予更多积极特质;同伴评定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 访谈法 (interview) 。访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根据访谈的标准化程度, 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的过程是高度标准化的, 即对所有被访问者提出的问题, 提问的次序和方式, 以及对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是完全统一的。非结构式访谈只有一个大致的访谈提纲, 其问题内容, 提问次序等方面都要灵活自由得多。
上述三种方法有各自的特点。自陈量表的特点是操作简便, 标准化程度高, 能够形成常模和进行比较;确定是容易受到社会称许性和自我提升的影响。同伴提名和评定的特点是相对比较客观, 信息来源多样化。访谈法的特点是对个体特征了解深入, 但是时间较长长, 无法大规模同时进行, 对于访谈者的技术要求也较高。在对中职学生的就业相关心理特征进行了解时,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三种方法中的一种;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方法。
(二) 心理素质的提升
在对中职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之后, 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来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所谓归因, 是指寻找事件背后的原因。下面将以自我效能感为例, 来说明归因训练对于提升心理素质的作用。前文提到, 成败经验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这一作用也受到归因方式的调节。个体在一件事情上获得了成功, 如果他将这种成功归因与运气或者任务难度过低, 那么这种成功对于他们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并没有帮助。同样, 如果个体将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过大或其他一些外界因素, 那么失败也不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目前学校教育经常存在一种误区, 就是宣扬一种“所有失败都要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的观点, 殊不知这样一种思想很容易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而且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 就可以达到扭转消极解释偏向, 从而最终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他们更好的就业。
(三) 基于心理特征差异的职业建议
具有不同心理特征的人, 适合于不同的职业。不同类型的职业对人们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的要求。所以, 教师在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 提出基于心理特征差异的职业建议就非常关键。下面以情绪智力为例来说明如何基于心理特征进行职业建议。由于情绪智力反映的知觉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社会交往中的影响最大, 所以对于那些情绪智力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建议他们多从事一些需要较少社会交往的工作。同样是进入IT行业, 那些情绪智力较低的同学就更适合设备检验和程序调试的工作, 而不适合设备销售和需求沟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Mayer, J.D., Salovey, P., &Caruso, D.R.Emotional intelligence:Theory,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4.15 (3) , 197-215.
[2]陈建文, 王滔.自尊与自我效能关系的辨析.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 (4) , 624-630.
[3]于凤杰, 徐夫真, 王姝琼, 张玲玲, 张文新.城乡普高生与中职生对未来的规划和态度.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26 (2) , 161-168.
[4]张辉华, 王辉.体情绪智力与工作场所绩效关系的元分析.心理学报, 2011.43 (2) , 188-202.
就业特征 篇8
一、世界和中国视阈下的就业形势探析
当前, 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就业结构更加合理, 就业形式日益灵活, 就业渠道更加多元;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当前, 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多个国际组织认为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不好的。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要靠发展, 增加就业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目前, 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但也存在很大压力和隐忧。就业是民生之本, 有了就业才有收入, 民生才会逐步改善, 社会才会安定。稳增长主要就是为了保就业。近年来, 在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 就业不降反增,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 主要就业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力发展新经济, 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全力以赴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是一项长远的重大任务。一方面, 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 但总量仍然居世界之首。未来几年, 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 结构性矛盾会更加凸显。目前, 我国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大约有2500万人, 除考虑自然减员腾出的岗位, 要保持城镇失业水平不上升,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不能低于1000万人, 这是稳定就业的底线。另一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 必然会影响和反映到就业上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但需要就业的人数不减, 就业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必须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促进就业稳定增加。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肯定超过2016年的765万。还有500多万中职毕业生需要就业, 军队退役人员的安置必须保证, 还要给农民工就业留出一定空间。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过程中, 会对就业形成一定冲击。一些旧产能行业中的工人可能会面临暂时性失业的挑战, 产业结构升级对工作技能和知识构成会提出新要求, 不让摩擦性失业转变成结构性失业任务艰巨。对此, 中国政府提出把人员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产能过剩的重中之重、通过富有人文关怀的培训、转岗、社保政策托底等细致扎实的工作, 既解决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 又帮助其提升再就业能力, 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就业既是经济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 是社会的“稳定器”。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保持新增就业基本稳定十分重要, 非常艰巨。虽然现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但我国就业领域将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 面临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新挑战, 但潜在风险不可低估。占全国投资60%以上的民间投资增长明显放缓, 特别是服务业投资放缓, 其对就业的影响不可低估。要密切关注、紧紧盯住就业形势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的重要表现就是我国就业在经济转型中也面临着自身的转型问题。针对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领域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新形势。目前我国经济在加快转型、产业结构在加快调整, 这对增加就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 要努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使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同时, 要积极推进就业转型, 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
(一) 供给不减, 需求下降, 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依然存在。我国劳动力总量和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从供给看, “十三五”期末, 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仍将保持在9亿人左右。“十三五”时期年均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在1500万人。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 “十三五”时期每年还会有近300万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从需求看, 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 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 加之技术进步和“机器换人”, 生产方式变革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要运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 在更广阔领域实现就业供需对接。
(二) 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一是人岗不匹配问题。一段时期内, 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仍将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 “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一方面,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 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会更加突出。而企业效益下滑也使工资增长、福利提升受到影响, 在劳动者预期不变的情况下, 一线普通工人和服务员特别是苦、脏、累、险岗位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 招工难问题仍将持续。另一方面, 一些低技能劳动者和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特别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 势必造成一大批职工转岗就业, 其中不少人年龄偏大, 技能和经验趋同, 转业转岗能力差, 就业难问题将更加突出, 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或将增多。二是结构调整中的职工安置任务繁重。“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目前, 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已全面推进, 如果再考虑到其他过剩产能行业的经营困难企业及“僵尸企业”出清, 职工安置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在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等去产能重点地区, 受产业结构单一、再就业门路狭窄等因素制约, 失业人员再就业面临更大困难。
(三) 大学生等青年就业任务艰巨。青年就业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十三五”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持续增加, 年均达到770万人左右。目前市场上适合的岗位还不充足, 企业招聘意愿有所下降, 加之高校毕业生教育结构、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同时, 新生代农民工比重大幅增加, 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总体不高, 但对就业岗位有更高的要求, 对融入城市有更强的诉求, 一旦经济下滑出现大规模失业, 他们很难回到农村。
二、清晰认识、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就业的宏观转型特征
从宏观上看, 我国就业工作呈现出转型发展的新特征。
(一) 由传统产业就业为主向服务业就业为主转型。现在重化工业、建筑业等行业就业岗位减少, 纺织业、房地产业等就业需求下降, 这些传统行业的就业能保持基本稳定已很不容易, 增加就业就更为困难, 而服务业用工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相吻合。这几年, 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增大, 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效应增加, 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 其中主要是服务业快速发展。2015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50.5%, 首次占据“半壁江山”, 成为就业最大的“容纳器”。随着农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减少, 服务业需要吸纳的就业人数随之增加。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 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就业容量。扩大就业、推动就业转型, 必须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作用。中小微企业占绝大多数, 这在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如此, 千万不要小看中小微企业, 他们生产效率高, 在就业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民营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扩大就业必须推动民营经济继续加快发展。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 量大面广, 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5年与2006年相比, 国有企业减少就业人员900多万, 而民营企业增加7000多万, 其中2015年比2014年增加1323万。2015年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主要是依托民营经济发展增加的。
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就业转型, 这是就业工作者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让“放、管、服”和“双创”这些有利于就业的措施更大地发挥作用, 让服务业、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得到更快发展, 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 这才是真正的改革红利。特别要大力发展新经济, 尤其是电子商务, 通过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成长, 带动网络就业创业, 创造更多适合高素质年轻群体的就业岗位。
(二) 由就业为主向就业创业相结合转型。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以创业带动就业、将就业与创业结合起来, 本身就是一种就业转型。近两年, 我国通过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 平均每天新增4万户市场主体, 其中新增企业1万多户, 经济发展拉动就业能力的不断增强, 成为带动就业的主要力量。今后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落实鼓励支持“双创”和“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就业方式的出现, 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更多人就业。
(三) 由体力型劳动就业为主向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就业为主转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发展的根本力量。当前, 推动转型发展, 就要使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创新。现在人力资源的概念与过去有所不同, 过去主要指劳动力的数量和体能, 现在主要指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 包括知识、智力和职业技能等。从就业情况看, 目前一般的体力型劳动力是不缺的, 但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力比较紧缺。各行业人员需求中最缺的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发展, 今后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力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要把扩大就业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加快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智力和技能水平上来。
三、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
大学生就业是永恒的课题, 更是世界性难题。当前,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量和增速双降, 劳动力市场供求紧张局面相对缓解,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性失业提供了一定缓冲;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更加完善, 服务体系基本确立, 组织协调机制不断健全。
(一) 把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作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大利器”。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 既要依靠市场的力量, 同时, 政府在引导市场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加大对灵活就业等非正规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 做好各项政策的衔接、协调和配合, 使就业创业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强化重大规划对促进就业的引导作用, 完善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发挥中央投资计划稳增长、保就业的杠杆效应, 加大对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支持力度, 增加就业岗位。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 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带动就业。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发挥创新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以创新创业拓展就业新空间。把促进创新创业与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更好结合起来, 发展就业新形态, 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效应。坚持创新驱动。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 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中拓宽就业空间, 实现产业转型与就业提升协同发展。
(二) 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 要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情况, 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 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 更多地到中小城市、城乡基层就业创业。结合各类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就业特征 篇9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者,特征差异,Mixed Logit模型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国有和集体经济部门下岗的待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数进入非正规部门,以“家庭作坊”“个体劳动者”等非正规形式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同时,正规部门用工制度从终身制向合同制全面转变,出现劳动派遣、非全日制等新用工形式,为正规部门吸纳非正规就业者创造了必要条件。
非正规就业在缓解我国就业矛盾、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其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如劳动雇佣关系不稳定、工作条件恶劣、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基于此,主流观点认为政府应适当降低非正规就业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占比,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劳动力就业质量。如罗拾平(2010)表示政府应当认可非正规就业的客观存在,但仍需在创业就业环境、立法保障、管理探索和引导政策上作进一步部署,以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1]。本文试图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在区分不同类型非正规就业者的基础上,通过Mixed Logit模型分析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差异性,探究影响两者特征差异的显著因素,为降低劳动力市场中非正规就业比重提供政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和人类学家Har首次提出“非正规部门(Informal Sector)”的概念,认为非正规部门是指介于城市现代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之间、主要吸纳失业者、城市非熟练工人和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经济活动单位[2,3]。1993年,第十五届国际劳动统计学家大会(ICLS)发布了《关于非正规部门就业统计的决议》,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又进一步明确了非正规部门的概念[4,5]。我国学者基于本国国情,对非正规部门进行了本土化界定,认为我国非正规部门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从业人员一般不超过7人,不强制登记、建账、与雇员签订劳动合同的生产单位,包括独立经营户和小规模雇主经营户两类机构单位[6,7,8]。
在界定非正规部门概念的基础上,ILO把非正规就业定义为非正规部门就业和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两部分内容的总和。非正规部门就业是指非正规部门里各种形式的就业。特别地,内部分化理论(Internal Differentiation Theory)指出非正规部门内部存在高层(upper-tier)和低层(lower-tier)的分化。高层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是竞争关系,主要由自愿进入非正规部门工作的劳动者组成;低层非正规部门没有能力与正规部门竞争,主要由无法进入正规部门但为了维持生计而从事非正规部门工作的劳动者组成[9,10]。基于此,非正规部门就业可进一步分为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和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两类。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是指正规部门里未建立正式劳动关系或建立了正式劳动关系但以非传统就业形式实现的就业,包括短期性就业、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动派遣就业等各种形式的就业[6,7,11]。
大量国内学者试图从与正规就业者的比较中,找到非正规就业者更为本质的特征。吴要武等(2006)指出非正规就业者的劳动条件和所享受的社会福利水平显著低于正规就业者[12]。薛进军等(2012)认为造成非正规就业者收入显著低于正规就业者的主要原因是正规就业者教育和经验的回报率都远远高于非正规就业者[13]。然而,这些文献仅局限于将非正规就业者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非正规就业者特征的把握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无法对其内部客观存在的异质性作出解释。鉴于此,本文将在区分不同类型非正规就业者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从研究内容出发对现有研究作一定的补充和拓展。
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已有文献通常将整体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进行比较,属于离散因变量模型中的二值概率模型,多将Logit模型或Probit模型作为分析工具。但是鉴于本文设置的因变量为多值变量,Mixed Logit模型不受无关选择独立性假设(Independence of Irrelevant Alternative,IIA)的约束,且允许自变量系数服从某种分布,在不同样本点之间存在异质性,也不依赖于误差项必须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在应用方面更具普遍性。因此,本文拟采用Mixed Logit模型作为分析工具。
三、数据说明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研究中心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发起,调查范围覆盖我国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9省,包括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调查内容涉及住户、营养、健康、成人、儿童、社区调查等多个方面,调查信息包括性别、户籍类别、受教育程度、工作及收入状况等。迄今为止,一共进行了9次调查,调查时间依次为1989年、1991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06年、2009年和2011年。本文选用2011年CHNS数据,经过数据整理和筛选后,得到有效观测样本共为2703个。根据常进雄等(2010)[15]的做法,并结合三类非正规就业者的定义,本文将有雇工的个体经营者称为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共239位居民。无雇工的个体经营者、领取工资的家庭工人和不领工资的家庭帮工称为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共291位居民。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或集体企业的合同工和临时工称为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共607位居民。其他统称为正规就业者,共1566位居民。
(二)变量选择
本文将变量分为个体特征变量和就业类型特征变量两类。其中,个体特征变量包括性别、户籍、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就业类型特征变量包括月收入、每周工作时间和医疗保险。
(1)性别。男性设为1,女性设为0。
(2)户籍。城镇设为1,农村设为0。
(3)受教育年限。将劳动者接受正规教育的总年数作为受教育年限,并把该变量分为0~9年、10~13年和14年及以上三个区间。以0~9年为对照组,建立两个虚拟变量。
(4)工作经验。参照李晓华(2013)[16]的做法,将实际年龄减去受教育年限再减去6后所得数值作为工作经验,并将工作经验平方引入模型。
(5)月收入。以年薪除以12后的月平均值作为月收入。以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方式为基础[17],此时第i位劳动者是第j类就业者的概率是[18]:
与多项式Logit模型不同,Mixed Logit模型中的系数β不是固定的,而是服从分布f(β|θ)的随机变量,θ是描述该分布的参数(均值、标准差等),此时选择概率可表示为:
Mixed Logit模型的选择概率为多项式Logit模型选择概率的加权平均值,其中f(β|θ)表示权重,可假设为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不同类型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对于式(3),可进行如下计算机模拟计算:第一步,从分布f(β|θ)中抽取βk,k=1、2、…、K;第二步,根据抽取的βk计算得到Lij(βk);第三步,重复前两步K次后取Lij(βk)的均值,得到概率的模拟仿真值为:
在式(4)基础上,可进一步计算模拟的对数似然函数,具体形式为:
其中,第i位劳动者是第j类就业者,则cij=1;第i位劳动者是其他类就业者,则cij=0。通过改变θ值,使得对数似然函数达到最大值,实现对系数所服从分布的参数估计。
四、模型估计结果
(一)基准估计
本文使用R软件中的mlogit命令建立Mixed Logit模型。根据上述命令对数据形式的要求,将数据复制为原有数据的4倍,把四分类因变量转化为0-1变量,0表示劳动者不是对应类别的就业者,1表示劳动者是对应类别的就业者。把正规就业者作为对照组,将工作经验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系数以及每周工作时间的系数视为随机的,并假设服从正态分布①,模型1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注:类别1、2、3分别表示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分别表示在1%、5%、10%、1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1. 固定系数变量的影响。
与正规就业者相比,性别对劳动者是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概率没有影响,而对其是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的概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女性更易成为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对于三类非正规就业者而言,城镇户口、受教育年限越长和办理了医疗保险的劳动者均能显著降低其是非正规就业者的概率。其中,非正规就业者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比正规就业者低,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受教育水平最接近于正规就业者。相比于正规就业者,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办理医疗保险的概率相对较低,而对于非正规部门就业者则概率相对更低。月收入水平越低的劳动者能显著提高其是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或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的概率,但对其是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概率没有影响。可见,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月收入与正规就业者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其余两类非正规就业者的月收入与正规就业者相比显著偏低。
2. 随机系数变量的影响。
平均而言,类别1中工作经验一次项系数均值为正,二次项系数均值为负,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劳动者是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概率与其工作经验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劳动者是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概率先升后降。由于类别2中工作经验二次项系数标准差并不统计显著,则上述倒U型关系在样本中没有变异性。类别3中,平均而言工作经验的增长对降低劳动者是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的概率有显著影响①,且该影响在样本中具有很小的变异性,经计算得到工作经验二次项系数大于0的样本比例为99.38%②,即对样本中99.38%的劳动者而言该结论成立。
从平均水平看,对于三类非正规就业者而言,每周工作时间较长的劳动者均能显著提高其是非正规就业者的概率。其中,越长的每周工作时间对提高劳动者是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概率的作用越大。可见,非正规就业者的工作时间普遍长于正规就业者,且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工作时间最长。根据系数标准差的估计结果,每周工作时间对劳动者是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或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概率的正向影响具有极小的变异性,因此对于所有劳动者而言上述正向影响均成立。
(二)进一步估计
为考察受教育水平和月收入水平对就业者差异性的影响,本文将上述变量划分成不同区间,分别设置对应的虚拟变量③,并把虚拟变量系数视为随机的,且假设服从均匀分布④,依次建立两个Mixed Logit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下面对随机系数变量的系数估计结果进行解释。
从模型2可知,平均而言受过10~13年正规教育的劳动者对其是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概率没有影响,而对其是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的概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说明,高中学历者⑤是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概率与其是正规就业者的概率无显著差异,而高中学历者是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的概率显著低于其是正规就业者的概率。对于三类非正规就业者而言,受过14年及以上正规教育的劳动者均能显著降低其是非正规就业者的概率。由此说明,本(专)科及以上学历者⑥是三类非正规就业者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其是正规就业者的概率。可见,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受教育水平的差距在本(专)科及以上学历层面体现得最为明显。由于系数标准差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则上述结论在样本中不存在变异性。
考虑模型3。在类别1中,平均而言低月收入者能够显著降低其是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概率,且该系数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正向和负向影响的样本比例分别是26.76%和73.24%⑦。同样地,平均而言高月收入者也能够显著降低其是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概率,系数变异性较大,正向和负向影响的样本比例分别是36.45%和63.55%。可见与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相比,正规就业者内部高收入者偏多,低收入者也偏多。在类别2中,平均而言低月收入者对其是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概率没有影响,但高月收入者能够显著降低其是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概率。可见,与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相比,高月收入群体中正规就业者明显居多。在类别3中,平均而言低月收入者和高月收入者对其是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的概率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且系数均不具有变异性。这表明与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相比,低月收入群体中正规就业者明显偏少,高月收入群体中正规就业者明显偏多,且该现象对于样本中所有劳动者而言均成立。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11年CHNS数据,采用Mixed Logit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类型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差异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非正规就业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正规就业者,两者差距主要体现在本(专)科及以上学历层面;(2)工作经验与从事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概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与从事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3)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和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的工作时间显著长于正规就业者,但其收入水平显著低于正规就业者,而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工作时间最长,其收入水平与正规就业者相比无显著差异;(4)女性或来自农村的劳动者成为非正规就业者的可能性更大;(5)非正规就业者的医保水平普遍低于正规就业者,其中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医保水平比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低。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采取补贴或购买第三方培训服务的方式对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进行低价或免费性的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将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作为接受成人教育的重点群体之一,为其有针对性地开设经营管理类专业课程。同时,帮助个体经营者拓宽融资渠道,减轻微型企业税负,提高微型企业存活率和孵化率,促使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成长为正规部门中的企业家。
第二,选择自主创业的正规就业者在创业初期往往采取个体经营模式,然后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增加雇员数量等方式将个体经营升级为私营企业等组织形式,因此“正规就业者→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正规就业者”的转化路径值得提倡。特别地,由于这部分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因此实现上述转化路径的可能性也较大。
注:类别1、2、3分别表示高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分别表示在1%、5%、10%、1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第三,降低个体经营市场准入门槛,简化个体经营审批程序,鼓励低层非正规部门就业者从事个体经营,实现从雇员到雇主的转变。
第四,正规部门应开辟吸纳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者为正式员工的通道,鼓励其不断提高受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争取达到转正标准。
就业特征 篇10
数据挖掘的英文表示为Data Mining, 其作用就是能够从很多不完整和接近模糊的数据中, 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 这些信息其实就是蕴含其中但是又很难预先发现的有效信息。一般情况下, 原始数据就是知识的源头, 其分为结构化的, 半结构化的, 异构型的[1]。知识的获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 知识获取之后的应用比较广泛, 比如信息管理、信息查询等, 甚至可以用来维护自身数据。数据挖掘涉及的学科众多, 将多个领域的研究者集中在一起, 因此, 对数据挖掘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2]。
1 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1.1 实验计划
本实验选择某高职院校2013年330名毕业生的存档信息, 从中随机抽取264个训练样本作为分析对象, 预计从毕业生的多种信息里面, 挖掘出优秀毕业生的特征, 从而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决策依据。
1.1.1 信息来源和数据集
分析毕业生的优秀特征情况, 从海量数据信息中提取毕业生的基本信息, 即毕业生学号、年龄、性别、所学专业、成绩、获奖情况等。数据集snapshottrain N.db, 以下是该数据集的部分字段名:id.唯一的识别号;age.年龄;sex.性别;jobs.所学专业;income.收入;unprofessiona.非专业对口;winning.获奖次数;party member.是否党员;save_act.是否低分;Educatione.成绩;pep. (进行数据挖掘) 是否为已经就业的毕业生。
1.1.2 总体分析步骤
数据挖掘为了得出隐藏在数据中的有价值的信息, 一般来说, 其最后结局是难以预料的, 但是站在决策者以及设计者角度来说, 要明确问题的方向性和结果性, 数据挖掘一旦存在不可以预知性, 则表示盲目行事, 分析也就难以获得成功[3]。分类挖掘的目的是找出隐含的知识, 以便明了化, 本实验选择C4.5挖掘算法, 对经过转换的数据进行挖掘, 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估。第一步是数据准备, 将毕业生信息管理数据表合成, 从中提取与绩效考核成绩相关性较大的特征属性, 生成高职院校毕业生管理信息表;第二步是建立模型, 包含分类原则和决策树的建立;第三步是对数据进行挖掘并得出规则;第四步是结果分析。
1.2 实验流程
1.2.1 实验准备
在数据源里, 海量的历史数据, 属性众多, 定义繁杂, 具有明显的非完整性, 数据挖掘前期要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的数据。该实验选择信息增益率的方式来明确属性选择, 其默认方式选择最高信息增益率作为节点的测试划分标准, 由此来保证在信息量需求最小的情况下, 也能产生最简单的决策树[4]。在提取信息增益率的时候, 利用相关计算公式, 提取最高信息增益率的相关数据, 将之作为给定集合S的测试属性, 并创建出一个对应节点, 然后创建分支, 再对样本进行划分。
1.2.2 数据归纳
在数据归纳过程中使用面向属性的方法, 即建立在数据库中的关系表上, 并收集有效数据汇集成表, 以分析和泛化各个属性, 并将所有和决策规则相关的属性都查询处理, 从而建立具有高效的、或压缩或泛化式的数据集合式分类样本模型, 目的是减小数据规模, 与属性值有关联, 不与原始数据产生任何关系, 从而更为有效地产生决策树。
对毕业生关系数据库进行相应的处理, 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得到毕业生就业情况信息表, 利用迎合算法对该数据进行转化。
1.2.3 建立决策树模型
分类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 不同于聚类, 被称为监督学习, 对于现有的类别进行较为具体详细的类别性质的描述, 对于新的观察值再进行类别性分类[5]。本实验采用决策树方法对毕业生特征进行分类挖掘, 建立的训练集从实用角度考虑, 并不复杂, 故考虑选择ID3或C4.5算法, 为了完成数据挖掘的任务, 本实验选用C4.5算法对数据源进行挖掘和分类。
在330名毕业生的存档信息资料中, 随机抽取264个数据, 占总数据的八成, 把它们当作训练样本S;剩下二成的数据作为测试集, 按预定类别将毕业生分为普通毕业生、优秀毕业生两类。生成决策树必须遵循一定的算法, 生成原则依据Generate_decision_tree从原始训练数据中生成一棵判定树;数据导入依据训练样本samples, 是离散值属性, 属性群为attribute_list;数据导出为一棵判定树。生成步骤如下:
(1) 第一步需要根据训练数据来确定节点N;
(2) If samples同属于类C then;
(3) 需要返回N当作叶节点, 标记为C类;
(4) If attribute_list如果为空缺或者丢失then;
(5) 需要返回N当作叶节点, 并标记。以samples中一般的类标记为其属性;
(6) 抽取attribute_list中信息增益高的为首选;
(7) 标记test_attribute为分类节点;
(8) For each test_attribute内已知值ai;
(9) N为属性再生成一个满足test_attribute=a.的分枝;
(10) 假定Si为samples中test_attribute=a.的样本集合;
(11) 假如Si为空值, then;
(12) 附加一个条件树叶, 标记为samples中一般类别;
(13) Else加上一个由Generate_decision_tree (s1, attribute_1ist_test_attribute) 返回的节点。
在数据挖掘过程中, 决策树方法的本质是利用大量的分类数据进行筛选, 根据筛选后的数据挑选出具有价值的信息。本实验利用C4.5算法创建决策树, 决策属性信息增益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用上述方法计算每个属性得到各自的信息增益率, 将集合S的测试属性新建节点, 并标记该属性, 继续创建分支, 最后进行划分即可。
选取较具典型意义的数据, 将其输入训练集, 通过一个Table节点 (OutputTable) 与源数据连接, Excute (执行) Table结点即可。插入一个变项文件节点 (SourceVar.File) , 双击该节点, 在File框输入snapshottrain N.db的物理路径。
在建模之前, 首先将一个类型节点Type Node加到目前的流程中, 点击Read Values以读取数据。利用年龄、专业、性别、成绩、是否党员等因素分析优秀毕业生的特征, 故将id的Direction设为“None”, 将pep设为“Out”, 其他字段设为“In”。通过一个Table节点 (OutputTable) 与源数据连接, Excute (执行) Table结点即可。
经过计算, 可以得到属性里性别的信息增益最大, 也就是说属性中性别提供的信息量最大, 对于分类帮助最大, 所以选择性别作为根节点, 由此引申两个分支出来, 把训练实例集分成两个子集, 从而生成决策树, 其中含有两个叶节点。选择学生所学专业的分裂性属性, 把叶节点进行分裂, 分成3个子集, 依据收集用户的基本情况、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基本工作状态意向等数据信息, 其中这些数据有些是直接获得的, 有些是调查获得的, 有些是通过计算获得的。建立一个C4.5结点 (ModelingC4.5) 与Type节点相连[6]。使用同样的方法, 来分析其他节点, 目的就是要产生整棵决策树。
1.2.4 连接模型
将得到的回归模型加入到Type节点, 双击C4.5结点可对其进行编辑, 这里取其Model name为默认值“Auto” (进入法) , 其他选项不做修改, Excute (执行) 该节点。
1.2.5 分析模型
将模型图标与Type节点相连, 再添加一个“分析”节点, 执行Analysis节点显示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匹配程度如何的信息。执行C4.5结点即可得到判断优秀毕业生取值的决策树模型, Browse查看模型结果。
1.3 优秀毕业生特征规则挖掘
在众多特征中, 性别属性是具有强烈差异的信息增益率值, 所以选择性别为根节点。任何一个分支都可以重复以上方法, 生成决策树。
从数据挖掘结果来看, 通过决策树的显示信息, 能够直接提取分类规则 (如果IF, 那么Then) :
(1) 如果毕业生为男性, 那么, 毕业生至少一半为已就业的毕业生, 而女性相对而言已经就业的毕业生较少。
(2) 如果专业为热门专业, 那么已经就业的毕业生较多。
(3) 如果各科成绩为优秀, 那么已经就业的毕业生较多。
(4) 如果毕业生年龄小于或等于21岁, 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并不多。
2 毕业生就业特征的决策分类模型的实现
在数据挖掘技术中, 决策树是常用的方法, 其运行方便, 能够较快速地分析数据。在众多的决策树方法中, C4.5算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本文先介绍决策树方法相关知识, 然后介绍其主要算法, 而且详细分析决策树在毕业生就业环节中的作用。本文以某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资料为原始数据, 在海量资料和数据中, 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 找出其关联性。整个分析过程, 实际上就是不断去噪的过程, 对毕业生就业特征进行分析, 分析了毕业生就业的敏感规则[7]。
C4.5算法在毕业生特征挖掘中, 第一步就是选择性别属性作出初次分类, 即专业、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均产生相应决策树, 可以看到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分析时, 使用数据库里的相关数据, 分析毕业生的各种类别性属性特点, 然后再选取、清理、转换数据, 通过使用决策树中的C4.5算法确定类别模型, 并明确分类标准, 从而观察分析归纳优秀毕业生的关键特点。研究发现, 相对同种专业时, 成绩好的毕业生表现更为优秀[8]。当非本专业的毕业生在表现上更为突出。无论是否为本专业, 获奖荣誉多的, 就业可能性更高。以上实验结果和已选参与研究的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3 结语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关联规则挖掘模型, 真正的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毕业生就业发展行为中, 并给出特定数据集下毕业生就业发展行为的决策树分类模型。将模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发展中, 挖掘出一些有用的规则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对毕业生就业影响较大, 从而为学校管理者制定培养学生计划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轲智.基于web的数据挖掘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13 (03) :31-35.
[2]牛胜利.基于数据挖掘的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05) :78-79.
[3]王惠中, 彭安群.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矿自动化, 2011 (01) :64-66.
[4]张秋菊, 朱帮助.基于自组织数据挖掘的电子商务客户流失预测模型[J].企业经济, 2011 (01) :101-103.
[5]丁静, 杨善林, 罗贺, 丁帅.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挖掘服务模式[J].计算机科学, 2012 (06) :32-34.
[6]刘大有, 陈慧灵, 齐红, 杨博.时空数据挖掘研究进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2 (12) :45-47.
[7]王沛训.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华章, 2011 (05) :162.
就业特征 篇11
一、师范生就业困难的表现特征
师范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 就业率较低。
在沈阳召开的辽宁2007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难题之一。据调查, 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鞍山师范学院4所院校2006年毕业生总数为5088人, 截至2007年1月签约率仅为11.9%。据调查, 2007年, 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教育学院六所在渝的师范类院校, 其师范类毕业生6月份初次就业率均不到40%。全国的情况也类似。可见, 师范生就业率偏低。
(二) 从事非师范职业, 处于不利竞争地位。
由于基础教育改革和人事制度调整, 师范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学校超编、县级财政投入不足是造成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师范生不能在教育系统就业, 他们只能去从事非师范职业。然而, 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 有着非常明显的“专门人才培养”倾向, 这注定使师范类毕业生“博而不专、泛而不精”。应该说, 教育类课程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 的学习和教育实践是师范生的优势。但这对于师范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竞争没有太多帮助。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市场为买方市场的条件下, 绝大部分师范生只能从实际出发, 采取“先就业, 后择业”的方式, 牺牲自己的理想。
(三) 专科生就业尤其困难。
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 到2010年, 使小学教师实现专科化, 初中教师实现本科化, 高中教师中一部分教师接受过研究生教育。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给师范专科层次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从近两年的一些招聘会情况看, 用人单位在聘用人员时存在一种不良的倾向, 即很多的中、小学在招聘教师时明确表示“只要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按照目前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 初中、小学教师只需要达到专科学历。很多专科毕业生甚至还未面试就被排斥在外。这反映出由于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加, 一方面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中在学历层次方面可选择的余地加大。另一方面, 也造成了师范专科生就业更加困难。
二、师范生失业的类型
(一)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指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如专业设置不实用是毕业生找工作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师范生结构性失业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
一是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目前的就业状况是研究生供略大于求, 本科生供大于求, 专科生供严重大于求, 专科生的就业难度较大, 只有选择从事非师范职业。二是不同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2007年, 在各类师范专业中, 小学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等专业初次就业率较高, 需求量相对较大;化学、教育学、历史教育、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 需求量相对较小。三是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近几年, 城市的师资需求渐渐饱和, 特别是城市小学超编严重, 吸纳毕业生的空间非常小, 而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 西部边远山区急需大量师资, 许多师范生却不愿去任教。四是性别结构比例不协调。由于教师职业相对稳定, 工作环境较为舒适等原因, 使考取师范专业的女生比例逐年递增。已由20世纪90年代男女生之比2∶1或1∶1变为21世纪的1∶2或1∶3, 有的甚至为1∶4。师范专业女生比例的大幅度上升, 增加了其竞争教师职业的难度, 女生失业的可能性也将大大高于男生。
(二) 膨胀性失业。
膨胀性失业指在一定时期内, 求职者的数量大于社会提供的岗位数量而造成的失业。从1999年起, 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 从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 到2007年全国高校招生567万人, 增幅高达425%。师范院校成为扩招的最大赢家之一, 在校学生人数翻了几倍, 规模迅速扩大, 但一个严峻的问题不得不面对:毕业生如何就业?另一个现实是, 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997年全国小学入学高峰期已过, 学生人数的锐减导致学校布局的调整, 过去每个村里都有一所小学, 现在调整为大乡3~4所学校, 小乡1~2所学校。小学布局结构压缩, 实行总量控制后, 小学教师出现超编, 这一点在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小学人数的锐减和小学教师的超编, 意味着中学人数的锐减和中学教师的超编。事实上, 在2005年, 中学入学人数开始锐减, 农村中学也开始合并。师范招生规模的膨胀与中小学生人数锐减造成了师范生“膨胀性失业”的局面。
(三) 选择性失业。
近几年, 城市的师资需求渐渐饱和, 而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需要一定的师资, 特别是农村私立学校还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然而, 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择业期望值较高, 往往以一种攀比的心理对待就业问题, 追求条件好、环境优、收入高的学校, 而不愿意下基层, 去偏远、艰苦、急需师资的地区就业。例如, 在重庆教育学院2006届毕业师范生中, 到渝中区报到的毕业生是42人, 而就业的人数只有7人;而在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城口县, 报到的人数为10人, 10人全部就业。现实的情况是, 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学校对师范生的需求很有限, 而边远地区又十分需要师范生去充实他们的师资队伍。“宁要城区一张床, 不要郊区一间房”, 也许就是选择性失业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