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共享

2024-10-09

配置共享(精选3篇)

配置共享 篇1

1 公司目前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地应急实施规划

根据我公司目前的应急管理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和今后企业发展需要, 以提升公司应急处置能力, 需要把过去各分公司单兵作战、自我割据、应急资源信息不畅等方面进行整合和完善, 主要是在公司成立应急组织机构、专家库、整合五家分公司, 安置抢险力量分布、责任划分、队伍培训、应急救援知识、应急资源配置、应急信息平台搭建、应急处置手册等方面进行规划实施和改进。

1.1 突出领导挂帅、建立公司主要领导应急轮值班制度

通过公司主要领导的轮值班制度, 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第一反应和采取应对措施的能力。定期值班以一周进行轮值。将值班信息随时在公司网页上及应急信息平台上进行公布和监督。具体公布形式内容主要包括:领导姓名、职务、部门、办公室电话、手机等联系方式。

1.2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由公司工程管理部组织牵头成立了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由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 成员由各分公司、经理、书记、各项目经理组成。并制定出《应急处置方案》, 做到各种准备工作到位, 人员到位, 机构到位、各类资源到位, 确保有力实施。

(1) 应急处置职责。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 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 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 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 第一时间向110、119、120、油田公司安监部门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险情或灾情。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 手机24小时开通, 发生紧急事故时, 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 值班者即为临时就援组长。

(2) 各分公司经理、书记即为所辖区块应急指挥第一责任人;要负责组各自业务区块的应急抢险和部署。

(3) 现场抢救组职责:组织采取紧急措施, 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 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 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 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 尽快送医院抢救。

(5) 应急物资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 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

(6) 交通保卫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 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 保护现场。

(7) 应急通讯组:负责通讯工具配置, 确保其能正常使用, 负责各小组及对外通讯和信息交流。

1.3 分公司资源整合, 统筹管理和部署

把在新疆区域内施工的四个分公司 (工程一公司、工程二公司、西部工程公司、南疆公司) 一个路桥公司、一个电气、仪表专业公司纳入公司应急统筹管理和有机联系, 在新疆领域形成一个应急系统“统一体”, 形成各专业互补、支援和资源共享。

1.4 在公司内部成立应急事务专家库

专家和科技人员要求是公司各专业、各领域的精英和权威, 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一旦遇有突发应急事故可在技术、经验上提供有力指导和技术支持;

另外, 也可与我单位长期合作的设计、业主方等单位询求合作, 把设计、业主方的专家建立起外部专家库, 紧急时可提供专业上的指导和帮助。

1.5 建立应急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公司要设专人定期检查落实维护

这一块是最为核心部分。由于公司缺乏统一的应急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 使得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影响应急救援的速度和效果, 会造成不必要的各类损失。

2 应急资源配置建议

应急资源的配置是应急物资保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 应急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物资保障水平和应急抢险目标的实现。

2.1 科学分析需求, 合理确定应急物资品种数量

对我们的客户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等进行分析、评估, 据此科学预测应急物资需求, 合理确定各公司储备的规模和应急物资品种数量。根据现行有关应急物资储备主体的特点、分布情况等, 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这样做即避免了“小而全”, 还达到了节约成本目的。

2.2 完善相应法律制度、规范

法律、规范保障对处理突发事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其强制性。如在原油管道爆管灾情发生时, 为解决救灾急需, 政府有权有偿或无偿征用民用建筑、土地、交通运输线、车辆、物资等。通过进一步加紧建立和完善我国有关救灾生产的法律、法规, 来协调好国家、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 为应急物资的配置和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

2.3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为了实现资源的协同配置, 公司各单位要将各自相应的应急管理部门人力、物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分配, 对原有不利区块进行分割、把薄弱点的应急管理进行重组,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提高科技含量、在有条件下实现全网的视频会议与视频点播服务或抢险在线直播等功能。以及日常要加强信息的确认和维护。

通过不断实践、探讨、总结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预案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 提高应急的效率, 降低资源浪费。

2.4 重视加强与外部单位的合作和依托

为了更好的做好应急管理, 对于外部资源的利用, 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公司长期服务的客户为基础, 依靠良好的信誉、技术能力等建立起来的外部联系网, 通过双方互信、双赢合作模式签订有关协议, 搭建应急信息资源平台。这样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手, 实现共嬴。

2.5 加大应急资金投入、定期配置应急物资装备

为完善公司应急系统, 可参照公司发展需要, 逐步采购一些有科技含量、通迅讯速的装备:如野外应急直播卫星信息系统和配套的专业性抢修设备、车辆等。

2.6 建立监督机制

定期对纳入应急系统管理的机关部门、各单位、各分公司项目部、公司后勤保障部门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织进行检查、落实。查看应急物资储备情况、信息平台运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是否有效。及时通过检查、督促、整改、完善应急系统。

3 结束语

应急管理是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资源配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应急资源的配置, 首先要做好应急物资的需求预测, 据此合理确定应急物资品种数量, 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数据库, 加强应急物资管理, 减少各种风险, 同时要完善相应法律制度和规范。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 应急管理理论和实践将不断趋于成熟。

摘要:根据我公司近些年来应急抢险暴露出来的应急资源配置不足、需求计划不准确、运输、抢险技术能力低、技术装备不足、信息沟通不畅, 提出合理规化和变革, 从而完善应急资源配置和共享体系, 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关键词:应急资源配置,信息平台共享,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管理等

参考文献

[1]张念.基于自然灾害的应急资源配置[J].物流科技, 2010, (2)

配置共享 篇2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缘份啊,。。。。。

samba服务器的文件共享配置1.进入LINUX,配置/etc/samba/smb.conf仔细配置workgrupnetbios namehosts allow = IP #允许访问的IP段quest account =nobody #使用默认security=share*[public] 注意将“;”号去掉path=/pub #共享文件夹public=yesonly guest=yeswritable=yesprintable=noguest k=yes保存退出2.进入/ect/rc.d/init.d/执行#./smb restart3.检验samba并访问WIN的共享资源testparmsmbstatussmbclient -L //2000的计算机名 -U 用户名输入密码便可显示2000的共享资源如要进入某个文件夹则smbclient -L //2000的计算机名/共享名 -U 用户名进入后出现类似DOS的提示符,我们可用FTP命令进行操作以上是在LINUX下访问WIN2000的共享资源,要想在2000下访问LINUX的共享资源怎么办?可能有些人会直接到2000的网上领居中双击LINUX的samba SERVER的图标但进入不了,这是怎么回事,

别着急,第4步就是我要说的。4.在RH桌面,单击“控制面板”--“服务”启动smb(协议)、itentd(TCP连接用)停止iptables、ipchains(两个防火墙)RH启动时开启防火墙禁止网络连接,所以从2000的网邻中不能访问samba服务器。OK后,保存退出5.此时在到2000下便可访问了~~~~~~~~~!!注释:如果在security处设置成security=user则我们在从2000访问LINUX的时候需要提供密码配置如下:在控制台#smbadduser linuxname:2000name #增加用户用户名和密码存于/etc/samba/smbusers/etc/samba/smbpasswd修改smb.conf中的encrypt passwords=yessmb passwd file= /etc/samba/smbpasswd保存并重启SMB此时在到下试试你的配置是否生效吧

配置共享 篇3

一、构建面向农村的金融倾斜机制

构建有利于农村融资的金融倾斜机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村融到资金, 从而使农村切实享受到融资带来的好处。我们认为, 构建此种机制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1. 实现“三个有机结合”:

把政策性银行支农做大、把商业银行支农做强、把民间金融支农做活。笔者认为, 要实现这三个有机结合, 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1)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 特别是要注重运用政策性融资弥补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资金但难以筹集到资金的产业的发展, 使得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村发展的广度上取得突破。但我国目前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农村产业做大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 其业务基本局限在粮、棉、油的收购贷款上, 支农功能单一化格局十分明显。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市场化的背景下, 由于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购销主体的多元化, 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更是严重萎缩, 贷款总额显著下降, 其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自然受到削弱。此外, 国家开发银行等为农村地区提供的政策性资金规模和项目覆盖范围都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特别是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增加农业生产力的开发性和基础性功能等方面还存在缺失。

(2) 把商业银行支农产业做强。我们认为, 这一方面的核心含义就是要利用农村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情况, 吸引商业贷款进入这些领域。特别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村龙头企业, 通过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借助商业资金来大力发展自己。

(3) 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灵活性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对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 民间金融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一方面, 民间金融作为非正规金融其抵押机制是十分灵活的。比如, 一些正规金融机构不看好的权利产品, 都可以成为民间金融的抵押标的:如劳动抵押、青苗抵押、林木抵押、果实抵押、活畜抵押等等;另一方面, 民间金融对违约行为的监督和解决也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 非正规金融对交易和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主要是一个与日常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由于这无需专门的人员采用特有的技术进行监督和管理, 因此不但监督费用很低, 而且纠纷解决的费用也很低。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发生违约行为, 常常采取双方协商或中介人和解的方式, 而很少进入诉讼程序。由于民间金融的这种灵活性, 正好契合了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进程中“小而全”等特征, 因此它能够以多样的形式、灵活的资金融通方式,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率。

与城市人口相对集中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情况相反, 农村可谓地广人稀且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同时, 农户的资金需求在层次上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既有几百元、几千元的融资需求, 也有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融资需求, 因此, 如何让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惠及到这些不同层次的农民群体, 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如果听任金融机构的自我选择, 那么金融机构肯定只会扶植那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 对那些住在偏远山区的、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户, 其融资的可能性则几乎为零。因此, 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

培育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性金融公司、资金互助组织等金融主体,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 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率。

3. 构建农村融资风险的分担机制。

由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农户经济实力的限制等原因, 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运作被视为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 因此要引导资金顺利流向农村、农户, 就必须在降低融资的风险上下功夫。一个办法就是构建农村融资风险的分担机制。以金融支持农业发展为例, 农业是一个市场弱势产业, 如果没有相应的风险保障机制, 商业性的资金很难进入农业领域, 在此种情况下, 如果能够构建一种农业风险分担机制,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资金需求的压力, 农业保险就是构建这种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的具体体现。因为有了农业保险, 农业的市场弱势地位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 进而将降低商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的风险。值得关注的是,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4. 构建农村扶弱金融的利益补偿机制。

资本的流动是十分讲究效益性的, 农村、农业、农民作为弱势地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 不光其资金吸纳能力有限, 而且其吸纳的资金要保值和增值也十分的困难。但是农业又是国家基础性产业, 农业不发展, 社会稳定都是问题, 更别说现代化的实现。在这种情势下, 构建一种农村扶弱金融的利益补偿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利益补偿机制的运作指导理念是:运用财政的支持, 满足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村融资时的利润需求和安全性需求。在具体操作方面, 利益补偿机制涉及税收优惠、贴息、延长期限等多种形式, 政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取舍。针对风险很高的扶弱贷款, 应该实行浮动利率, 由银行选择浮动的幅度, 财政则根据基础利率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以确保承办银行和受扶对象均获得实惠。

二、构建面向西部地区的金融倾斜机制

西部开发对我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 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 各地区经济联系的不断增强, 如果西部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其直接后果是影响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间接后果是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西部要发展, 资金须先行。因此, 构建面向西部地区的金融倾斜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而言, 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1. 建立专门针对西部的发展基金。

该基金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开发西部的需要, 同时发挥其资金的聚集效应。因为根据经济学理论, 如果某一笔比较大资金投入到某一个地区, 会大大改善该地区的投资环境, 形成对资金流动的导向性作用。这一基金的主要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支持和服务于西部地区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2) 利用该基金支持西部企业引进东部地区甚至是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3) 支持构建西部的资本市场,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西部资金外流的现象; (4) 采用“贴息”办法来刺激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投资; (5) 使用少量的资金, 吸引大量的社会民间资本; (6) 建立专门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机构, 从而增强对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覆盖的“广度”; (7) 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以拓展开发西部的资金渠道 (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 , 并鼓励各种金融机构采用灵活的方式对西部开发进行金融支持。

2. 建立面向西部企业的融资租赁公司。

金融租赁在解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设备投资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这种方式可以增加一国的社会投资总额, 从而促进本国经济增长。除了是一种优良的融资方式外, 还能够同时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 将融资与融物有机结合起来, 这是它特有的优势。此外, 金融租赁是对传统融资方式的革新和补充, 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方式多样化的需要。为什么要在西部地区建立融资租赁公司, 其主要的理由在于虽然西部的企业可以利用东部的融资租赁公司租赁设备, 而且东部地区的融资租赁公司可能实力更为强大———这似乎与成立西部的融资租赁公司是相背离的, 但我们认为, 在西部地区成立融资租赁公司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能让西部企业顺利得到自己所需的设备, 并节约相应的谈判成本 (这主要是由于空间上的接近) , 也能保障西部本来就有限的资金不再流向东部地区。因为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西部的企业依赖东部的融资租赁公司, 其势必给这些公司缴纳租金, 这笔资金显然就是西部地区资金的纯流出。而在西部成立融资租赁公司, 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 构建有利于西部融资的东西部金融合作机制。

要让西部地区公平分享到融资利益, 必须在国家的政策层面、金融体制层面和金融人才培养的层面对西部地区进行倾斜, 以确保资金流动有利于西部的配给。

一是在国家政策层面而言, 东部沿海地区不光要帮助西部地区争取政策 (特别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 , 而且要帮助西部地区解读中央的政策, 而不能老是在改革过程中亦步亦趋。同时, 在政策形成后, 西部地区要学习东部地区制定配套政策的经验, 合理、高效地引导资金进入西部地区。

二是西部地区要学习东部地区先进的金融体制改革经验。现代金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既涉及到一些宏观性的问题, 也涉及到一些微观性的问题。例如, 国家为什么选择在上海、深圳成立证券交易所, 为什么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金融中心, 一个主要的理由就是这些地区的金融体制管理和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因此, 西部地区如何学习东部地区在金融体制管理和改革等方面的经验, 使西部地区形成相对较好的融资制度环境, 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是西部地区要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学习东部地区, 特别是如何吸引和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方面, 西部地区更是要花大力气来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 所有的竞争归根结底都可以认为是人才的竞争, 谁拥有最优秀的人才, 也就意味着谁控制了竞争的制高点。要做到这一点, 一方面需要东部地区对西部金融人才进行倾斜性培养;另一方面也需要西部地区重视金融人才的培养, 要主动、多批次地往东部地区派出人员进行培训, 而不能有机械的“等、靠、要”思想。

4. 加强推广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是指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 它以贫困或者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 并提供适合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服务。从目前的实践来看, 小额信贷最大困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政策环节上还没有一个相对市场化且有利于小额信贷发展、同时又有利于严格管理的法律法规; (2) 非政府组织在做小额信贷的过程中, 缺乏足够高素质的机构去做长期、专注的工作。在这种前提下, 很容易出现行政推广, 但根据中国多年的改革经验, 行政推广的模式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尽管有这些困难, 而且目前小额信贷的发展也远非一帆风顺, 但我们认为, 小额信贷是一种打破现有的融资体制, 使得西部地区分享到融资利益的重要方式。当前我们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要从政策、法律和相应的机构安排上保障小额信贷的推广和成功。

三、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倾斜机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融资利益公平分享的一个标志。如何构建一种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倾斜机制, 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得到有效的克服,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依法组建金融公司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

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偏好, 有学者提出建立中小银行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例如德国, 通过成立中小型金融机构, 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适当而稳定的贷款。但是, 由于我国规范中小银行的制度环境不健全, 仅仅出于竞争的需要或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就贸然去建立中小银行, 恐怕不太现实。基于此, 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子就是现有的商业银行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立金融公司。这种金融公司由于其浓厚的“本地色彩”而获得对所在地经济的深层了解, 从而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目前一些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及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就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这种金融公司。对这些金融机构依法进行规范以促进其发展, 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2. 设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门政府机构。

首先, 这一机构应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起到协调政府、银行、中小企业这三方主体的作用;其次, 这一机构应鼓励社会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 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担保服务;最后, 这一机构应依法引导保险公司开辟新的险种———对中小企业的还款进行保险。这一制度安排应该说是非常具体和切中要害的, 对中小企业融资也是十分有利的。

3. 成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机构。

在商业银行中设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切入点。事实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由国有商业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商业银行的改革虽然十分迫切, 但操作起来还是困难重重。而成立金融公司也非朝夕之功, 因此, 相较之下, 依托现行的银行体系, 在其中设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 就比较容易操作。应该说, 在商业银行中成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机构是将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真正落到了实处。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具体厘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 并将之作为对商业银行的一项考核指标确定下来。

4. 合理确定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

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首先, 要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降低公司股本总额的要求;其次, 要依法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最后, 要以降低企业债发行的门槛为突破点, 改变目前主要由国有独资企业、国家信誉担保的企业债的发行格局, 同时, 中国证监会应尽快针对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 并主要从企业规模、资金投向、企业信用等方面审视中小企业是否有资格发行企业债券。

四、结论与思考

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因此, 要公平分享改革成果, 有效消除社会贫富差距, 构建一套公平、合理的融资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好的融资机制应当是既能保障融资主体能够融到资金, 也能够督促已经融到资金的主体尽可能地让资金保值和增值。就此而言, 建立促进融资利益公平分享的资金倾斜配给机制亦很重要。

温家宝总理认为, 现在已经到了财富的分配比财富的生产更重要的时候。因此, 笔者认为, 倾斜性的金融机制并不是一个常态社会的制度需求, 它针对的是一个贫富差距已经大到监界程度的社会。要构建此种倾斜的金融配给机制,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其途径有三:一是要构建面向农村的金融倾斜机制;二是要构建面向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倾斜机制;三是要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倾斜机制。需要指出的是, 金融倾斜性配置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反资金逐利性的, 甚至可以说是反哈耶克所讲的“自生自发秩序”的, 因此, 这种应对措施一是只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二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机制很可能是一个治标而不治本的措施。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在我国现阶段, 治标和治本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治标的问题不解决, 治本的难度也会大大提高。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 (编号:05&ZD029)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并得到重庆市高校首届创新团队“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法制研究”建设计划资助。

参考文献

[1].王群琳.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缺陷与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2].严清华, 吴广灼.金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求是, 2007;27

上一篇:储层四性关系下一篇: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