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盐渍化

2024-09-22

土地盐渍化(共11篇)

土地盐渍化 篇1

黄河沿岸土地受到黄河来水的渗流补给, 浅层地下水 (潜水) 水位偏高, 加之黄河流域常年蒸发量较大, 造成了黄河沿岸土地盐渍程度普遍较高, 黄河沿岸现有的各类土壤改良方法由于技术老、成本高、效果差, 普遍不适用于黄河沿岸土地盐渍化的整治。本文通过论述黄河两岸盐渍土地成因, 分析现有改良盐渍土地技术, 借助黄河来水有利条件, 提出黄河沿岸盐渍化土地科学整治的工程思路, 能够科学有效的解决黄河沿岸盐渍化土地问题。

黄河两岸盐渍化土地成因

水位因素

黄河沿岸土地常年受到黄河来水的渗流影响, 地下水位与黄河来水的多少有直接关联, 黄河来水作用于沿岸地层地下水, 引起沿岸地下水水位的规律性抬高。

气象因素

黄河沿岸常年净蒸发 (蒸发量-降水量) 值较大, 蒸发作用引起土壤中水分升华, 而地下水中的各种矿化物质则滞留于土壤潜层, 引起土壤矿化度持续升高。

人为因素

黄河沿岸群众的不科学的耕作行为和灌溉行为也是造成土地盐渍化恶化的主要因素。

现有盐渍土地改良技术分析

挖沟开渠

进行划区分块, 沟渠相间排布, 相互连接。利用夏季雨水季节的自然降水, 以水带盐把盐分排出, 淡化土层和地下水。这样可以降低土层的含盐量, 达到植物正常生长许可的盐分浓度的要求。

该方法的缺点在于田地排水效率低, 如果排水不及时, 地表水渗入地下, 抬高地下水位, 如此时蒸发强度大, 极易加大盐碱程度。而且田地排水需要人力施工, 费时费力且效果不明显。

种植耐盐的农作物

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一年适合种植两季。秋季可以种植耐盐碱的冬小麦品种, 如德抗961等, 夏季种植大豆或者高粱。实践证明, 豆科植物和高粱有较好的耐盐碱特性。豆科植物还具有固氮作用, 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 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 有利于土壤的改良。

近年来的种植作物品种为小麦 (盐碱程度较低的土地) 和棉花 (盐碱程度较高的土地) , 其余作物种植较少。耐盐农作物需要时间、物力、人力、技术等手段支撑才可以广泛推广。

添加改良剂

将磷石膏、糠醛渣、沼气肥等添加到盐碱土上, 能改变土壤结构, 降低土壤p H值, 调节土壤供肥能力, 提高养分有效率, 使作物明显增产, 同时也可起到保护周边环境不受污染的目的。当地农民在技术员的指导下, 合理选择搭配改良剂, 以达到较好的改良效果。

本方法难以推广的原因在于其成本性和多次循环性。改良剂的成本、人工的成本都比较高, 且添加改良剂后, 往往当年效果较好, 隔年土壤化学性质就有下降的趋势。该方法在本地区应用面积极少。

深耕及平整土地

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 经过耕翻, 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压到耕层下边, 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 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

本方法目前在研究区应用较为广泛, 且取得的效果最为明显, 技术难度低, 但是却要每次种植作物都要进行深耕, 平整土地, 造成了成本的无形堆高。

盐渍化土地科学整治思路提出

结合黄河沿岸实际情况, 对照现有盐渍化土地改良技术, 提出的黄河沿岸盐渍化土地整治总体思路是利用黄河来水, 通过工程措施 (铺设现代灌溉网络, 布设地下暗管网络, 建立弃水排泄网络) , 对盐渍化土地进行活水压碱, 咸水排除的一个科学除碱过程, 见图1。

在科学整治盐渍化土地的进程中, 灌溉网络、暗管网络、弃水网络的建立是关键所在。

1) 黄河沿岸引水渠道及水源库 (中小水库) 基本已经建成, 能够在黄河河道主管部门的同意下, 即时引水;

2) 灌溉网络建设, 为便于长期使用, 干渠、斗渠、农渠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 应采用混凝土 (C20) 制作;在制作渠道的过程中, 高程控制 (上游高程高, 下游高程低) 是确保来水顺利到达田间的决定因素;

暗管网络建设, 暗管网络是便于田间地表来水经过一定时间能够渗流进入暗管, 通过暗管排出田间, 进入弃水网络的主要设施;暗管的布设, 能够保障地表水在合理的时间内及时排除田间, 避免抬高地下水位所造成的二次盐渍化过程。暗管网络的布设关键要素主要包括埋深 (地表以下1.2m) 、间距 (50m) 、比降 (可根据实地情况决定) ;

3) 弃水网络建设, 弃水网络是将暗管排出的田间水调离田间区域的主要设施, 处于整个科学整治网络的最后一个环节, 且技术要求偏低, 只需控制好正常比降即可;因此, 弃水网络可以尽量利用现有的土渠, 改建为适用于本网络的渠道即可。

无论灌溉网络、暗管网络还是弃水网络的建设, 为了便于投入运用时做到自流灌溉, 自流排泄, 均应严格把控比降参数, 做到上游底部高程高于下游底部高层。

科学整治思路的实践

为了鉴定科学整治思路的适用性, 在黄河下游地区选取12万亩的农田整理工程进行了试点试验, 经过两年的监测, 试验区区块土地已基本脱碱成功, 试验区种植小麦生长状况与对照区小麦生长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见图2。

科学整治思路分析

本文提出的黄河沿岸盐渍化土地科学整治思路, 通过一个科学有效的来水循环过程, 无需人工干预, 进行自流灌溉、自流排泄,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建设三大网络投入资金较以往改良土壤工艺较高, 但是本工程施工思路一次投入, 即可常年使用, 无需重复投资, 且改良土壤效果极为明显。

土地盐渍化 篇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及其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土壤盐渍化是当今世界上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土地盐渍化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较准确的`分析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变异尺度,揭示其分布规律来防治区域土壤盐渍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盐清化的相关概念,然后对导致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土壤盐渍化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进行全面阐述.结论表明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导致这种变化的驱动力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足够有效地揭示人为和自然因素与土壤盐渍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而且可以此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土壤盐渍化的综合性建议以及土壤盐渍化研究中急待解决的研究课题及其有效的研究手段,从而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土壤盐渍化研究的内容及水平打下了牢固基础.

作 者:买买堤・阿扎提 艾力克木・卡德尔 吐尔逊・哈斯木 Mamat・Gazat Alkam・Kadir Tursun・Kasim 作者单位:买买堤・阿扎提,Mamat・Gazat(阿克苏渭干河流域管理处水盐监测站,新疆,新和,842100)

艾力克木・卡德尔,Alkam・Kadir(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吐尔逊・哈斯木,Tursun・Kasim(新疆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土地盐渍化 篇3

一、盐渍化症状

当大棚内土壤全盐含量小于0.1%时,蔬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较小;当全盐含量达到0.1%~0.3%时,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果菜类蔬菜生长受阻,产品的商品性状较差;当全盐含量大于0.3%时,绝大多数蔬菜不能正常生长。蔬菜不同生长期主要症状表现不同。

苗期:播种后种子发芽受阻、出苗率低、出苗缓慢,出苗后有的逐渐死亡。

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茎秆较细,甚至生长停滞。

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尖及新根呈现褐色,甚至整个根系发黑腐烂、失去活力。

叶片:叶片颜色呈现深绿色或暗绿色、有闪光感,严重时叶色变为褐色,或者叶缘有橘黄色波浪状斑痕,下部叶片反卷或下垂,或者叶片卷曲失绿,叶尖卷曲枯黄;重者整个植株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常态;受害严重时会造成植株缺钙及其他微量元素缺乏,最后茎叶枯死。

土壤:冬季或早春季节地表干燥时,在突出地表的土块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盐类物质,湿度较大时突出的土块表面发绿,湿润时突出的土块表面呈现紫红色,特别是大棚滴水的地方更为明显。

二、盐渍化发生原因

1. 施肥不科学

①施用未腐熟的人畜粪尿。②施入副成分含量较多的化肥。③过多施用盐分含量较多的鸡粪等有机肥。④简单地认为多施肥能高产出,施肥时不考虑蔬菜作物需肥的数量及种类而盲目大量施肥,特别是偏施硝酸铵,会造成土壤中的氮、磷、钾比例失调,有些不能被蔬菜作物利用的成分会残留并积累于土壤中,引起土壤盐分含量升高。

2. 雨水冲刷时间短

大棚蔬菜一般覆盖塑料薄膜时间较长,特别是现在种植西瓜的大棚耕地,一年内的揭膜时间仅为2~3个月,连栋大棚更是全年不揭膜,导致雨水对大棚土壤冲刷时间较短,甚至没有冲刷,如此有利于表土盐分积累。大棚内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易使土壤深层的盐分借助毛细管的作用上升到表土层积聚。大棚蔬菜生产多采用小水勤浇,使上层土壤肥料中的盐分不能渗透到深层土壤,而积累于表层。

三、盐渍化防治技术

1. 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大棚蔬菜生产要增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不偏施化肥,这样能有效减轻和防止土壤盐渍化发生。施用适量腐熟的猪粪、牛粪、饼肥和作物秸秆肥等有机肥,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增加土壤中的活性物质,保持土壤肥力,减轻和防止土壤盐分在表层积累。施用适量生物菌肥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及转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减轻土壤盐渍化,促进蔬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2. 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作物、地块进行测土配方,在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前提下,配合施用15%~20%的氮、磷、钾及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化肥,既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又可减少土壤盐渍化。同时要避免经常施用同一种化肥,并注意减少化肥追施次数;施用化肥时,应进行沟施或穴施,施入深度以5~6厘米为好,施肥后立即覆土,接着浇水,有条件的基地,可用追肥器穴施化肥。高温季节要适当控制追肥量。发生盐渍危害的耕地,不可施用氯化铵和硝酸钠。叶面追肥不易使土壤盐渍化,应大力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磷酸二氢钾、尿素、过磷酸钙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化肥,均可作为叶面追肥推广应用。

3. 生物降盐

利用夏季高温季节蔬菜大棚空闲期,种植一茬不施肥的玉米或高粱,或者种植一茬生长速度快、吸肥能力强的速生小白菜、绿肥苏丹草等作物,这些作物可从土壤中吸收多种养分,从而降低土壤溶液的盐分浓度。在土壤出现轻度盐渍化时可选择种植番茄、茄子、芹菜、甘蓝、莴苣、菠菜等耐盐性较强的蔬菜作物,并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4. 深翻

在蔬菜大棚空闲期间对土壤进行深翻,使含盐分多的表层土与含盐分少的深层土混合,以稀释耕层土壤盐分,一般每年要求深翻土壤两次以上,翻耕深度为20~30厘米。

5. 淋雨和灌水排盐

在降雨较多的夏秋季节,揭去大棚上的塑料薄膜,任雨水淋洗土壤中的盐分。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每年还需灌水排盐一次,即在大棚外围先挖好深度在1米以上的排水沟,再在大棚内四周筑起土围,每亩灌水130~150米3,然后放水,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降雨可与灌水排盐配合进行,淋雨和灌水后,要在种植作物前深翻耕地,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6. 灌水洗盐

如果蔬菜大棚空闲期间雨水很少,可以用灌水洗盐的方法治理土壤盐渍化,即在每年6~8月份的高温季节,利用大棚的换茬空闲期,对有土壤盐渍的大棚,按照适当的大小在大棚地块四周筑起土围,土围高出耕地表面10~15厘米,拍实土围,防止漏水。再进行大水漫灌,让水位高出土壤表面3~5厘米,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于水,几天之后,水就会下渗并自然落干;盐渍化严重的大棚可反复向棚内灌水几次,使土壤表层的盐分随水充分渗下。灌水洗盐不仅可减少耕作层的盐分,还可消毒土壤,大幅度减轻土传性病害。

7. 膜下滴灌

在蔬菜作物生长季节,采用滴管在地膜下面滴灌,不仅可湿润土壤,使表层盐分随重力水下渗到土壤深层,而且可保持土壤疏松,有效抑制土壤深层毛管水上升,减少表层土壤中的盐分积累,减缓土壤盐渍化进程。该项技术应用时,滴灌设备应距离植株根颈部4~7厘米,一般每行蔬菜作物铺一条滴灌带,滴头间距为30~50厘米,每个滴头滴水量为每小时l~2千克,每亩每小时滴水量为3~5吨。

8. 换土或掺沙

当大棚土壤表层盐渍化严重时,可在晴好天气土壤干燥时,把积累盐分较多的5厘米左右深度的表层土壤铲除,并运到大棚外;同时,用大棚外的肥沃低盐客土补充到大棚内的土壤表层。也可给每亩大棚土壤掺入100~200千克沙子,以改善土壤质地、土壤透气性,使土壤表层盐分容易随水下渗到深层。

9. 轮作

在发生盐渍化的大棚耕地上,可轮作栽培2~4茬吸肥除盐能力强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如果地势低洼、水源充足,还可轮作种植1~2茬水稻、莲藕、茭白、芡实等水生作物,以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层盐分。

10. 地膜覆盖

大棚内越冬栽培、早春栽培和秋延后栽培的蔬菜作物,可以在畦面覆盖地膜的要尽量覆盖地膜,使蒸发的水分在地膜内凝结成水滴,并重新落回畦面,以洗刷表土盐分,减少表层土壤盐分积累。

11. 无土栽培

大棚土壤盐渍化严重的地域,在资金、设备、技术具备的条件下,可进行小面积水培或基质培方式的无土栽培,以有效避开土壤盐渍化危害,但此法成本过高,难以大面积推广。

(作者联系地址:戴桂荣 湖北省黄石市农业局 邮编:435002;万晟杰 湖北省阳新县农业局 邮编:435200)

土地盐渍化 篇4

1 研究区概况

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北部,属黄河冲积和贺兰山洪积平原,南起青铜峡,北至石嘴山,西靠贺兰山,东邻鄂尔多斯台地,南北长165km,东西宽42~60km,面积7 790km2。银川平原地处中温带干旱区,属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风大沙多。年平均气温9℃,最低月份平均气温-7.3℃,极端最低气温-30.6℃;最高7月平均气温23.5℃,极端最高气温41.4℃。年均降水量185mm,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8.1%;年蒸发量1 825mm,年平均湿度55%。平原区由贺兰山洪积斜平原、黄河冲洪积和河湖积平原组成,海拔在1 100~1 150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微倾。原生地表植被类型为荒漠草原,现以人工绿洲植被为主。主要分布耕地灌淤土、灰钙土和沼泽土等。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利于灌溉与垦殖。

2 研究技术与方法

2.1 土地盐渍化分类标准

易溶盐盐分积累的土壤称为盐渍土。按照地表土(0~20cm)平均含盐量和地表盐霜盐斑分布特征,土地盐渍化可以分为5种类型,如表1所示。

2.2 数据源的选择

笔者选择了2000年6月和2005年6月2期4景TM影像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m。另外,采用了1∶100 000的土壤图、1∶50 000的地形图。用于影像的校正、信息自动提取和目视解译的纠正,及确定行政界限和研究范围。

2.3 盐碱地的光谱特征

一般认为,土壤反射率介于水体与植被之间,即大于水体的反射率而小于植被的反射率。在典型地物光谱曲线上,当波长在0.35~0.65μm时,盐碱类土壤和一般土壤的反射率大于其他地物(如植被等);而波长在0.65μm以上时,植被的反射率大于土壤的反射率;在远红外波段,土壤反射率大于植被反射率。这与土壤物化特性、水分动态以及植被叶面反射率特性等有关[1]。重度盐渍地在各个波段上的亮度值均比绿洲、水体、中轻度盐渍地高得多,其差值比较大。重度盐渍地在TM5、TM4、TM3波段组合上显示为白色,中轻度盐渍地为暗红色或灰黑色,易于与其他地物类型相区分,具有很好的可分性。中轻度盐渍地在TM1、TM2、TM3、TM7波段上的值均比绿洲高。TM4、TM5、TM7波段值相加后,中轻度盐渍地的亮度值均低于岩石,利用这一特征可以区分中轻度盐渍地与岩石。中轻度盐渍地在TM3、TM4、TM5、TM7波段上的值均比旱地的低,因此将这几个波段相加也能增强它们之间的差异。利用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中轻度盐渍地。

2.4 土壤盐渍化状况遥感监测方法

2.4.1 影像校正。

采用地面控制点的方法进行几何精校正,在1∶50 000地形图上选择控制点,利用格网尺量算所选控制点的大地坐标,然后在图像上找到相应的点,输入量算的坐标值;具体方法是利用ENVI软件,在遥感影像中选择路路交叉、路渠交叉等20个明显地物点作为地面控制点,应用多项式校正模型和最临近距离重采样模型对原始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经ENVI软件处理RMS均方根(有效值)误差平均值为0.25,满足误差控制在1个像元内的要求。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像元灰度值的重采样运用双线性内插法,以避免最近邻法亮度不连续性的缺陷[1,2]。

2.4.2 人工目视解译。

盐渍土目视解译是指利用图像的影像特征、色调或色彩,即波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形状、大小、阴影、纹理、图形、位置和布局等特征与多种非遥感信息资料如地形图、土壤调查报告、图件等组合和运用生物地学相关规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目视解译盐渍土的基本步骤是:一是根据遥感影像,勾绘不同地物的图斑界线;二是根据解译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对实地情况的了解,确定图斑性质;三是根据前人的调查或研究成果资料及野外考查情况,对解译结果进行必要的补充或修正[3]。

2.4.3 数字图像处理提取盐渍土。

在该研究中为了对提取的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了分类。先对含有7个多光谱波段的TM图像分别做了缨帽变换,即通过对大量陆地卫星图像的统计研究,如把各种土壤和植被地物按其在陆地卫星图像中的亮度值投影到光谱空间中,落在1个形似三角形帽状的集群范围内。选择1,3,4,5波段,利用变换矩阵A,把原始特征空间的四轴线旋转至平行于集群的结构轴,表达式为:Y=A×X。然后在对遥感数据及其派生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之一(TM1、TM2、TM3、TM4)、第三主成分和绿度特征做RGB彩色合成能够较好地揭示干旱区盐渍化土壤信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是对陆地卫星Landsat 7数据进行分类从而监测研究区土壤盐渍地面积、空间分布及程度等特征的有效手段。最后对进行上述处理而得到的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了分类,得出了研究区盐渍地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状况,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2.1%和0.914[4,5]。

RVI指数特点是基本上不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因此通过RVI提取土壤盐渍化程度能增强植被与土壤背景之间的辐射差异,并提供植被反射的重要信息,可用来估算和监测植被覆盖,是植被长势、丰度的度量方法之一。笔者使用ENVI提取比值型植被指数RVI的方法为:打开要处理的遥感影像文件,在Basic Tools中选择Band Math,并在表达式中输入波段运算表达式“float(b2)/(b1)”,再选择要运算的波段(其中b2指定为遥感影像的近红外波段TM4,b1指定为红光波段TM3)。运算后即可输出处理后的图像。然后对RVI比值型植被指数图进行密度分割,使各色调代表不同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利用遥感软件统计出研究区土地盐渍化信息;将缨帽变换后的彩色合成图像与RVI比值植被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将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结果与根据盐渍地亮度值提取结果叠加并进行差异分析[6,7]。

2.4.4 信息提取与影像生成。

为确定耕地中不同盐渍化程度的盐渍土与其影像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春灌前开展了野外踏勘调查。共选线11条,调查点106个,实地对照卫星影像图,对土壤盐渍化特征图斑的影像色彩、纹理、形态、相邻关系等进行了详细的校验,填写野外遥感调查表,实地拍照并以GPS定位,系统建立了土壤盐渍化遥感解译标志。轻度盐渍化分布规律不明显,主要是根据植被或作物的长势和立地条件来分析,覆盖植被或作物长势不好,影像上表现为植被中间有亮白色分布,但其面积比例在20%以下;中度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重度盐渍化外围,有少量的植被覆盖,影像上表现为亮白色有零星红色植被分布或有浅灰盐色分布,亮白色面积比例在20%~50%;重度盐渍化主要分布在低洼地泡子周围和地势比较低的地方,一般在影像上表现为亮白色,亮白色面积比例在50%以上。

依据遥感解译标志,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耕地土壤盐渍化等级信息,将大于6hm2的图斑逐一勾出。在解译过程中,发现原先所拟的解译标志有不正确之处或不全面之处,及时进行修正和补充,并及时记录疑难图斑。对分类结果用实地抽样进行精度检验,精度达到90%左右,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动态提取,生成盐渍化动态图[8,9]。

2.5 野外调查

野外调查目的是发现不同类型和不同盐渍程度的盐渍土与其影像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判读标志以及验证和修正室内目视判读结果。一般采用选线踏勘和随机选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线踏勘根据交通方便的原则,将室内目视判译为盐碱地的样区标注到地形图或遥感影像上,对这些点进行野外调研,关注每个点的地形地貌条件、土地利用状况、排灌条件、作物长势、开挖土壤剖面、采集土壤和植被样本,必要时要采集地下水样,观测地下水位,对所选样区以外的区域作随机选点调查,以验证室内判译结果的正确性[10,11,12]。

3 结果与分析

3.1 银川平原的土壤盐渍化演变

银川平原盐渍化耕地面积比例变化如图1所示。由2000年6月和2005年6月同期遥感卫星影像资料对比可看出,整个灌区土壤盐渍化总体减轻(见图2)。土壤盐渍化调查与遥感解译结果如表2所示。银川北部地区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增加,非盐渍化耕地面积增多;盐渍化耕地面积减少,盐碱荒地面积减少;耕地盐渍化程度减轻,即土壤盐分含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矿化度降低;土壤盐渍化调查结果表明,银川中部灌区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加重主要表现在扬黄高位新灌区周围的部分老灌区和灌区内部局部洼地土壤盐渍化程度有所加重;银川南部地区自1989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采用以改善项目区灌排条件为重点,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综合配套,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科技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大部分项目区由过去只能种一季作物变为可轮作倒茬、复种套种,尤其是银北的低洼盐碱地,过去只能种高粱、玉米,改造后能种小麦套玉米、经济作物等,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改善了土壤盐渍化状况[8]。

3.2 土壤典型剖面化学参数对比

从1979年与2000年2个时段同类区域的土壤化学典型垂向剖面对比可见,土壤全盐量均在20~30cm深度内呈明显增高变化,构成聚盐带(见图3)。1979年聚盐带内的土壤全盐量调查结果表明,银北地区均为大于0.332%,银南地区均为小于0.22%的非盐渍化或微盐渍化土。1999~2000年,银北地区土壤全盐量为0.200%~0.658%,为盐渍化土;银南地区土壤全盐量为0.031%~0.129%,最高0.179%,均为非盐渍化土。显然,2000年的土壤全盐量与1979年相比大幅度减少。

3.3 银川平原整体的引排水量和引排盐量的变化

由表3可知,人工建造的沟渠纵横的引水排水工程系统主导着银川平原的水盐运移。每年通过灌溉干渠引入的是总含盐量为0.44g/L的HCO3-Ca型黄河水,排水干沟排出并回归黄河的是总含盐量为1.7~5.0g/L的Cl SO4-Na Mg型微咸水,数十年来积累了巨大的引水排盐效果,也决定了银川平原的整体脱盐趋势。

4 土壤盐渍化的成因探讨

气候条件是盐渍化决定性的环境因子,是主要外因。而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和地下水含盐是土壤盐渍化的关键,是主要的内因。其他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地表径流、灌溉降雨等是有影响的相关条件;在干旱区盐渍化发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地下水超过了临界深度。潜水通过毛细作用向上运移至土壤表面,在高温、大风、干燥的条件下,在地表强烈的蒸发和植被蒸腾的作用下,迅速被蒸发,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而盐分随水上升至地表或植物根系分布层滞留累积下来,这就是土壤的主要积盐过程;首先,银川平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完全具备盐渍化的气候条件。其次,作为一个重要农业区,影响地表水土最主要的人类活动是引水灌溉式的农业生产。长期的土地利用和农业水利活动的不合理,包括片状大水漫灌,即灌溉模式的不合理;作物布局不合理,如水稻种植面积过大等;排水效能的低下等,最终造成了银川平原大面积的高水位和强烈的水土盐渍化后果。

参考文献

[1]刘云,赵群,寇明军,等.基于TM影像的城郊景观土地利用初步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5,20(6):563-567.

[2]赵英时,陈冬梅,杨立明,等.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梅安新.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吕杰,刘湘南.基于植被指数的土壤盐渍化遥感[J].科技资讯,2007(27):162-163.

[5]关元秀,刘高焕.区域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研究综述[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1,16(1):40-44.

[6]骆玉霞,陈焕伟.GIS支持下的TM图像土壤盐渍化分级[J].遥感信息,2001(4):12-15.

[7]陈建军,张树文,陈静,等.大庆市土地盐碱化遥感监测与动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4):101-107.

[8]吴加敏,姚建华,张永庭,等.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与中低产田遥感应用研究[J].遥感学报,2007,11(3):414-419.

[9]方洪宾,张振德,张佩民.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土地退化的遥感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3(2):5-10.

[10]王遵亲,祝寿泉,俞仁培,等.中国盐渍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1]沙宗尧,边馥苓.“3S”技术的农业应用与精细农业工程[J].测绘通报,2003(6):29-31,48.

鲜菇盐渍加工技术 篇5

二、漂洗。先用0.6%的盐水(过浓会使菇体发红)洗去菇体表面泥屑等杂质,接着用柠檬酸溶液(pH值4.5)漂洗,能显著改变菇体色泽。

三、杀青。在稀盐水中煮沸杀死菇体细胞,其作用是进一步抑制酶的活性,防止菇开伞,排出菇体内的水分,使气孔放大,以便盐水很快进入菇体。杀青要在漂洗后及时进行,使用不锈钢锅或铝锅(菇体内含硫氨基酸,煮制时易与铁结合形成黑色硫化铁,故不能用铁锅),加入10%的盐水,水与菇的比例为10∶4,火要旺,盐水沸腾后,将菇装在竹筛中(装入量为容器体积的3/5)一同放入并不断摆动,使菇全部浸入沸水中,随时除去泡沫。煮沸时间7~10分钟,具体依菇的大小而定,以剖开菇没有白心、内外均呈淡黄色为度。煮不透则保存过程中会变色,甚至腐烂。煮好后连筛取出,立即放入流动清水中冷却20~30分钟。未冷透的菇腌制后会变黑发臭。锅中盐水可连续使用5~6次,使用2~3次后,每次应补充适量食盐。

四、制备饱和盐水和调酸剂。准备10∶4的水与食盐,将盐用开水溶化,直到盐水不能溶解时为止,用波美比重计测其浓度为波美23度左右,再放入少量明矾静置,冷却后取其上清液用8层脱脂纱布过滤,使盐水达到清澈透明,即为饱和盐水。存入专用缸内,用布盖好,再盖上缸盖备用。

将柠檬酸50%、偏磷酸钠42%、明矾8%混合均匀后,加入饱和盐水中,用柠檬酸调pH值至3(夏季)或3.5(冬季)即可。

五、盐渍。容器要洗刷干净,并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经开水冲洗。将杀青分级后沥去水分的菇按每100千克加25~30千克精盐的比例逐层盐渍。先在缸底放一层盐,接着放一层菇(厚8~9厘米),依次一层盐一层菇,直至满缸。缸内注入煮沸后冷却的饱和盐水。表面加盖帘(竹片或木条制成),并压上鹅卵石,使菇浸没在盐水内。3天内必须倒缸1次,以后5~7天倒缸1次。盐渍过程中要经常用波美比重计测盐水浓度,使其保持在23度左右,低了就应倒缸,缸口要用纱布和缸盖盖好。

盐渍土地区建筑物裂缝的防治 篇6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建筑裂缝,盐渍土

盐渍土地基由于所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各自地质成因等不同, 而与一般土的工程性质有显著区别, 并带有一定的区域性。当其作为建筑物地基时, 如果不注意这些特点就会造成建筑物裂缝。裂缝和产生变形对建筑物的危害主意表现在结构安全性和房屋使用功能两个方面, 结构受力裂缝的出现预示着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 结构变形的出现虽然对结构抗压承载力没有直接影响, 但贯穿性裂缝的形成会降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外墙、楼板和屋面结构裂缝会影响结构防水, 造成房屋渗漏, 明显的结构裂缝或较大的变形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盐渍土具有“吸湿性、松胀性、膨胀性、侵蚀性和腐蚀性”的特点, 其地基承载力变化大, 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在干燥时盐分呈结晶状态, 地基承载力较高, 一旦浸水后, 晶体溶解变为液体, 承载力降低, 压缩性增大;土中含硫酸盐类结晶, 体积膨胀, 溶解后体积缩小, 易使地基土的结构破坏, 强度降低并形成松胀盐土;由于盐类遇水溶解, 使地基容易产生溶蚀现象, 降低地基的稳定性。在天然状态下, 盐渍土为很好的地基, 一旦因自然条件改变就会产生严重的溶陷、膨胀和腐蚀, 使建筑物裂缝、倾斜或结构被腐蚀破坏。

盐渍土土层厚度不一, 均匀性不一、不同部位处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建筑物基底压力不等等原因时, 就会导致地基土不均匀的隆起或下陷, 使得建筑物产生墙体开裂、地面隆起或下陷等破坏。因此, 必须对盐渍土土场地进行处理。

某建筑建于盐渍土地带, 距盐湖3km, 建成后一年, 在墙面、地面到处是裂口, 墙面裂缝最大宽度达15mm, 地裂延续长达40m, 缝宽达100mm。为查明事故原因, 在大楼内外布设9个钻孔。查明大楼中间门厅及西侧, 在表层土层下, 存在盐渍土层, 厚达8m, 并且有一根地埋上水管接头漏水, 导致盐渍土层湿化严重。

1具体现象:

1.1斜裂缝发生在纵墙的两端, 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 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 并由下向上发展。由于横墙刚度较大 (门窗洞口较少) , 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 所以很少出现这类裂缝。裂缝多在墙体下部, 向上逐渐减少, 宽度下大上小, 经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 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1.2窗间墙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 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 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1.3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心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 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 顶层中心顶部竖向裂缝则较少。

1.4房屋的顶层, 特别是房屋两端的纵横墙体, 裂缝沿屋顶圈梁与墙体交接面水平分布及墙体外角斜向分布, 其次是门窗洞口45度斜向分布。有的房屋的圈梁处出现了水平裂缝, 严重的呈连续状。

1.5现浇板跨中产生裂缝

1.6混凝土和抹灰层的干缩裂缝

2原因分析:

2.1受力裂缝。受力裂缝多出现在抗震设防区的建筑物上, 虽然有圈梁构造柱、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等整体连接, 但这也不能完全保证不出现裂缝。发生在房屋底层窗台处的竖向裂缝, 多数是由于纵墙开窗较大, 地基受荷载后变形不均匀, 窗台墙起到反梁的作用而引起的。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中, 基础内一般均未设置基础梁, 仅靠圈梁、构造柱等来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当地基受荷载较大时, 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

2.2墙体和梁上出现斜裂缝, 主要发生在不均匀土地基上, 由于盐渍土地基分布不均或盐渍土溶陷后不均匀下沉, 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 当结构刚度较差, 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 导致墙体开裂。地基沉降差异是引起砌体结构建筑物裂缝的一个主要的因素。由于地基沉降差异引起的裂缝多为斜裂缝, 此类裂缝一般情况下裂而不鼓, 往往贯通到基础。尤其对于盐渍土地基, 当地基处理不当时, 很容易在底层墙体产生斜向裂缝和窗下墙竖向裂缝。在房屋纵横墙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 将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 当结构刚度稍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 会导致墙体开裂。另外, 当房屋层数相差较多而没有设置沉降缝时, 容易在交接部位产生竖向裂缝, 这类裂缝常伴有较大的地基不均匀下沉。

2.3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 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 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2.4房屋顶层的裂缝, 产生主要是结构温度收缩变形不协调所致。该地区具有日照长, 太阳辐射强, 昼夜温差大, 夏季受阳光直射时间较长, 温度可达40℃左右, 而温度最低值也可达10℃。所以这些地方气温变化很大, 我们知道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 (10X10-6m/℃) 远大于砖墙的线膨胀系数 (5X10-6m/℃) , 这样使得两者的温度变形差别很大, 因此在圈梁和砖墙接触处产生一个剪应力使砖墙处于受剪及受拉状态而出现裂缝。

2.5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跨中出现裂缝, 是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和温度的双重因素形成应力而产生的, 这种情形也归为受力裂缝。如果地基不均匀沉降, 将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单边下沉而其他边又受到支座的约束, 这样会导致在混凝土现浇板内部产生拉应力, 而且, 跨中多是施工缝的留置处, 按照规范的要求: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所以, 板在其他支座的约束下, 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的作用, 加上混凝土现浇板受温差作用的影响, 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在周围支座的约束下, 要求在现浇板的最薄弱位置释放能量, 于是在板跨中产生裂缝。

2.6混凝土和抹灰层的干缩裂缝

砌体结构中的混凝土相对于其他结构更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因为在砌体结构当中,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 其中的水分更容易逐渐蒸发, 使毛细孔中形成负压, 随着空气湿度的降低, 负压逐渐增大, 产生收缩力, 当收缩受限制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而产生干缩裂缝。此类裂缝, 无方向性, 裂缝较细为0.1mm~0.3mm。

平常我们看到的有些面层空鼓的斜裂缝, 往往也是由于墙体面层空鼓、水泥干缩引起的。阳台栏板与砖砌体接槎处裂缝多由于混凝土二次浇筑引起。施工时未能在构造柱上留出钢筋进行搭接和焊接, 导致钢筋混凝土栏板由于温度变化而使混凝土产生收缩, 形成裂缝。

3治理方法

3.1对于墙体产生裂缝首先应作好观察工作, 注重裂缝开展规律

3.2一般性裂缝, 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 采用涂两遍环氧胶泥或贴环氧玻璃布, 以及抹、喷水泥砂浆等方法进行表面封闭处理, 对有防水、抗渗要求的结构;缝宽大于0.1mm的深进或贯穿性裂缝, 根据裂缝可灌程度, 采用灌水泥浆或化学浆液 (环氧、甲凝或丙凝浆液) 方法进行裂缝修补, 或者灌浆与表面封闭同进采用。宽度不大于0.1mm的裂缝, 由于后期水泥生成氢氧化钙、硫酸铝钙等类物质, 能使裂缝自行愈合, 可不处理或只进行表面处理即可。

3.3对于影响安全使用的结构裂缝, 应进行加固处理:

3.3.1对于因墙体原材料强度不够而发生的裂缝, 采用如下方法:

3.3.1.1墙面可敷贴钢筋网片, 并配置穿墙壁拉筋加以固定, 然后灌细石混凝土或分层抹水泥砂浆进行加固。

3.3.1.2剔缝补强法。在裂缝处每隔5皮砖剔开一道砖缝, 每边长50cm, 深5cm, 各埋入1φ6钢筋, 钢筋端部加直钩, 钩子深入砖墙裂缝中, 用M10水泥砂浆灌缝。采用此法应注意不要在墙体的两侧剔同一条缝, 且必须在加固好一面、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处理另一面, 防止因扰动而降低砂浆强度, 另应注意浇水养护。

3.3.1.3加设拉条法。沿裂缝每隔5皮砖钻孔4个, 分别埋入φ10螺栓和φ6S形钢筋拉杆将裂缝两侧螺栓焊接, 然后以M10水泥砂浆将砖洞及裂缝补抹。

3.3.2对于梁板因强度不够而发生的裂缝, 采用如下方法:

3.3.2.1环氧树脂压力注胶法。将裂缝用胶带封闭, 每隔250-350设置一个钻眼, 粘上胶嘴, 压力注胶至满。

3.3.2.2粘钢法。在与裂缝垂直方向粘钢板或碳纤维布, 当梁裂缝较宽或强度较低时, 需绕梁一周成封闭状, 挠度较大时, 尚应在梁底角沿梁长方向粘通长钢板或碳纤维布。

3.4盐渍土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的裂缝, 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整体性有较大的影响, 地基处理采用如下方法:

3.4.1上部结构加固法。在建筑物周围出现裂缝的部分, 增设钢筋混凝土围套、加钢套箍等。通过加固上部结构, 增强建筑物抵抗变形的能力。

3.4.2生石灰桩加固地基法。在盐渍土地基湿化的区域, 通过洛阳铲探明湿化区域和含水率, 根据含水率和湿化深度确定生石灰桩的间距和深度, 再通过洛阳铲在建筑物外围向地基内斜向成孔, 向孔内填入生石灰块。通过生石灰块的吸水作用, 加速盐渍土的排水固结, 生石灰材料通过与盐渍土的物理化学作用进行盐渍土的改性处理, 以达到降低盐渍土变化、增强强度和水稳性的目的。具体来说:石灰的固化作用是由于盐基交换、次生碳酸钙胶结性、粘土颗粒与石灰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含水硅酸钙、铝酸钙等新矿物而显现出。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3-17-91.

浅谈盐渍土地区路基的施工措施 篇7

本合同段路线位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东部, 库木格沙漠以北, 起点 (K89+600) 位于吐屋铜矿, 终点设在 (K189+000) 位于红星戈壁以南黑龙峰 (K189+000) 处, 路线全长99.4KM, 全线均为无人区。

2 盐渍土的概念

盐是由金属离子 (包括钠离子)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当土壤中的离子结合、盐分积聚, 便使得土壤盐渍化。盐渍土是一种含盐较高的盐碱土, 公路工程中, 当地表以下1米范围内含有容易溶解的盐类超过0.3%时即属于盐渍土。

3 盐渍土的工程性质及路基的主要病害

由于易溶盐的存在和盐分的含量能改变土的性质, 因此, 盐渍土的工程性质随易溶盐的种类和含盐量的大小而变化。盐分对土的作用, 既有有利的方面, 也有不利的方面。

3.1

温度降低, 盐分吸水结晶, 体积膨胀, 致使路基、路面出现开裂, 路肩、边坡松散。

3.2

温度升高, 结晶体失去水分, 体积减小, 路基密实度减小, 在荷载的作用下, 路基、路面易出现塌陷变形。

3.3

遇有降雨, 土基中的易溶盐溶解在水里, 路基结构受到破坏, 严重的可能出现坑洞。

3.4

路面、路基开裂, 春季地下水位上升, 极易产生冻溶, 在荷载的作用下, 道路翻浆, 正常营运受到影响, 使用寿命变短, 造成资源的浪费。

盐渍土的基本工程性质与各类盐渍土是路基的主要病害。

4 盐渍土按盐渍化程度分类

4.1 氯盐渍土

4.1.1 密度是盐类晶体填充在土的孔隙中, 能使土的密度增加, 但这种增加是不稳定的, 土湿化后, 盐类被溶解, 土的密度降低, 当含盐量超过5%-8%时, 密度下降显著。4.1.2液限与塑限是限随含盐量的增大而减小, 最佳含水量亦随含盐量的增加而降低, 故可在较低的含水量情况下, 有效的进行土的压实。4.1.3盐胀与膨胀:盐分结晶时, 体积不变化, 不产生盐胀作用。4.1.4盐溶引起的病害受冻时易溶解, 含盐量多时。可产生湿陷、塌陷等病害。

4.2 硫酸盐渍土

4.2.1 其密度是随含盐量增加而降低, 当其含量接近2%时, 密度下降显著。4.2.2液限与塑限是随含盐量的增大而增大。4.2.3盐胀与膨胀:盐分结晶时, 体积随温度显著变化, 造成土体表面结构破坏和疏松。

5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的控制与措施

5.1 施工季节的选择及施工程序安排

在盐渍土地区筑路, 应尽可能地考虑当地盐渍土的水盐状态特点, 力求在土的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时期不发生冻结, 也不再积水季节进行施工。根据这一原则:当地下水位高, 对粘性土的盐土地区, 以夏季施工为宜。

5.2 路基施工程序的安排

盐渍土路基要分段一次做完。自基底清除过盐土开始, 要连续施工, 一次做到路堤的设计标高, 不可间断。以避免路基的再盐渍化和形成新的盐壳。

5.3 基底处理及换填作业的要求

盐渍土路基基底的处理应视含盐量、含水量的变化。在铲除表层后。地表应做成由路基中心向两侧约2%的横坡, 整平压实, 沿横坡均匀铺平, 堆至在低处。铲除后的回填应按规定采用可用的盐渍土。

5.4 填料要求

5.4.1 选择料场时, 对料场进行初步勘察, 拟选料场储量要丰富, 满足路基填筑需要, 避免料场数量过多, 材料性能差异过大, 造成施工控制困难;各层材料的含盐量要相对稳定;料场所处位置合理, 施工时运料距离经济, 同时满足施工排水及环境保护的需要;5.4.2对初步选定的料场进行试验检测。a.有机质含量检测。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的规定, 检测土料中有机质的含量, 其含量不能大于1%。b.含盐量检测。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的规定, 检测土料的总含盐量、以及总盐中Cl-/SO4-2的比值, 从而判定盐渍土的类型 (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强盐渍土、过盐渍土) 。c.料场材料取样时, 取样点不但在平面位置上有代表性, 而且不同的深度位置, 都必须进行取样检测, 才能够全面了解拟选料场的整体情况。5.4.3料场确定。a.对于路堤没有设置土工布或其他材料隔断层的, 应根据公路等级、路堤填筑部位来确定。b.对于设置土工布或其他材料隔断层的路基, 隔断层以上的路基填料按表4中0~80cm的规定控制。c.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测定。由于盐渍土含盐量决定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所以含盐量的大小变成了填料的选择的主要依据。用作路堤填料的盐渍土, 其容许含盐量必须符合表2。

盐渍土的含盐程度在容许范围时可用作路堤填料, 但施工时必须注意含盐量的均匀性。对填料的含盐量及其均匀习性应加强施工控制检测, 路床以下每1000m3填料、路床部分每500 m3填料至少应测试一组, 每组取3个土样, 取土不足上列数据时, 亦应作一组试件。盐渍土地区选择路堤填料时, 还应注意现场的试验。

5.5 路基压实度及含水量的控制。

5.5.1为了防止盐分的转移和保证路基的稳定, 盐渍土路基的压实应尽可能地提高一些, 要求达到重型击实标准。5.5.2路基应分层压实, 每层填土厚度, 对粘性土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 对砂性土徒不得大于30cm。5.5.3在采用干压法碾压时, 应严格控制含水量, 含水量保持在允许的百分点内, 对路基填土可采用加大压实功能的办法进行压实, 使路基表层20cm后的土层在碾压时为天然含水量。

5.6 路基高度。

5.6.1路基边缘高出地面的最小高度。在过干旱与干旱、半干旱地区, 强盐渍土与过盐渍土的路基边缘高出地面的最小高度可参考表3。5.6.2路基边缘与路肩的处理。a.边坡坡度。盐渍土路堤的边坡值, 在干旱地区, 可按表4采用:b.边坡及路肩加固。对于强盐渍土, 无论其路基结果如何, 边坡及路肩都必须进行加固。为保证路基有效宽度, 当路基容易遭受雨水冲刷、淋溶和松胀时, 对强盐渍土及过盐渍土的路基宽度, 应较标准路基宽度增加0.5-1.0m。对硫酸盐渍土路基的边坡, 根据需要与可能, 宜采用卵石、砾石、粘土或盐壳平铺在路堤边坡上, 用以防止边坡疏松, 并予以防护。在过盐渍土地区, 对路肩的加固, 可用粗粒浸水材料掺在当地土内封闭路肩表层, 也可用沥青材料封闭路肩或用15cm后的盐壳加固。

参考文献

[1]王遵亲.中国盐渍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3.

[2]张粹雯, 祝寿泉.我国酸性硫酸盐土的形成及其分类依据,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土地盐渍化 篇8

盐渍土质大约占据到新疆总面积的6%, 随着新疆地区的不断发展, 新疆高等公路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里程数也在不断增多, 这使得在进行公路建设时经过盐渍土质的几率大大增加。盐渍土质尤其是软土盐渍土质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处理之后, 才可以达到公路路基的基本施工要求。因为软土盐渍土质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所以一定要基于新疆地区软土盐渍土质分布情况以及工程实际情况, 确定最佳的软土盐渍土质公路路基处理方法。

2 换填法应用于新疆软土盐渍公路路基中的施工技术要点

如果公路路基现有的软土盐渍土质相对较少时, 可通过换填法对其进行处理。换填法能够大大提升软土盐渍土质的承载能力, 大大降低其沉降量, 同时使得路基的刚度更为均匀。在使用换填法时, 为了防止由于盐渍土毛细水不断的上升而导致路基再次出现盐渍情况, 或者是避免路基的变形以及承载力达不到公路路基的使用要求时, 需对软土盐渍土层进行挖除以及排水处理, 然后换填其他材料, 比如说卵砾石、块石以及碎石等稳定性更强、强度更大, 以及非盐渍化的材料。为了保证换填质量, 应对换填垫层的厚度及使用材料进行严格。

2.1 换填垫层的厚度设定

通常换填垫层的厚度应保持在0.5m~3m, 若是换填厚度超过3m, 则可能会出现土层所具有地基承载力小于垫层所造成的基底压力, 进而导致路基处理效果得不到保障。若是垫层厚度不超过0.5m, 同样会导致路基处理下降。一般来说, 在进行一级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的软土盐渍土质处理时, 应将换填厚度控制在1m以上, 其它等级的公路可将换填厚度设置在0.5m~0.8m即可。

2.2 换填垫层的材料

换填材料的粒组情况直接决定着毛细水上升高度, 在使用粗粒组材料时会导致毛细水上升高度低于细粒组材料。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研究表明, 粒径大小在0.05mm~0.005mm的材料直接决定着毛细水上升情况, 使用粒径大小为0.05mm~0.005mm左右材料数量越多, 土颗粒间则会出现更为强烈的毛细作用。另外在选择细粒土开展换填作业时, 需对细粒土进行掺灰处理, 以使得土颗粒间空隙有所缩小, 提升毛细阻力, 以防止毛细水出现上升情况, 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基底换填材料稳定程度以及强度, 进而大大提升公路路基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一般来说换填材料需要由碎石、中粗砂以及砾石等材料构成, 但需确定材料的高级配等级、低含泥量。另外选择粉细砂作为换填材料, 则需要将卵石或者是碎石加入进粉细砂之中, 并确保碎石或卵石的使用比例为总量的30%。 在使用灰土时, 需选择较为新鲜的消石灰, 并将体积配合比设置为3∶7或者是2∶8。最后在选择使用粉煤灰或者是矿渣时, 需对其酸碱程度以及放射性进行检查, 确保其达到环境保护要求以及换填性能需求。

3 压实法应用于新疆软土盐渍公路路基中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使用压实技术对软土盐渍土质进行处理时, 一定要对压密度进行严格管控, 从而使经过处理之后的公路路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均能够达到预定的稳定性要求以及强度要求。所以可选择分层填筑以及分层压实作业形式, 并基于土质情况确定松铺厚度。一般软土盐渍路基在使用分层填筑以及压实方法进行处理时, 需将松铺厚度控制在20cm以内, 在对路基进行减碾压处理时, 需本着一定的顺序, 即为先对路基两侧进行碾压, 再对路基中间进行碾压作业, 碾压速度应为先慢后快, 碾压力度应为先轻后重。在进行碾压作业时还需要对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为此在进行压实作业时, 需先设定松铺材料的最佳含水量, 由于新疆属于干旱地区, 所以需将最佳含水量设置在60%左右。

对于饱和盐水的地区, 需通过以下三种手段及对其进行处理。一是将适当盐水喷洒于松铺材料上, 之后再对其进行碾压处理;二是将饱和的浓盐水材料喷洒于填料上, 在浓盐水慢慢蒸发之后, 会形成自然结晶, 从而提升填料的压密度。

4 强夯置换法应用于新疆软土盐渍公路路基中的施工技术要点

强夯置换法是基于强夯法而发展起来的, 可以有效地加固软土盐渍土质公路路基。该加固手段主要是将块石等硬质材料放进夯坑中, 再通过夯锤的冲切作用使得块石可以进入到软土盐渍公路路基之中, 经过夯锤的多次冲切作用之后, 地基内即可出现密实的碎石桩, 该碎石桩对地基土具有挤压作业, 可以置换同体积容量的地基土。

在使用强夯置换技术处理软土盐渍路基时, 可使用脱钩设备、履带式起重设备以及夯锤等开展作业。在运行履带式起重设备时, 应当将辅助门架及时放置在臂杆端部, 以避免落锤时机架出现倾覆情况。在进行强夯作业之前, 应当为地下水位情况进行加长, 若是夯坑底积水程度过深, 已经影响到正常施工时, 可通过松散性材料的铺垫或者是地下水的抽取来达到排水的效果。由于强夯置换作业会产生一定的震动, 所以需在所以需对施工现场进行隔振或者是防震处理, 以避免震动作用影响到周围建筑物或者是设备。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应对夯击能量、次数以及间隔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首先需基于公路路基的土质情况、荷载大小以及需要处理的深度确定单位夯击能量, 同时在正式施工之前, 需开展试夯作业。若是单击夯击即可以产生有效加固深度, 则在单位夯击能不断提升的同时有效加固深度也会不断的增强。就此需对单位夯击能进行控制, 若是单位夯击能过大反而会减小饱和粘土的实际强度, 达不到预期的加固效果。经过是经过实验证明, 在对粗颗粒土进行夯击作业时, 应将夯击能量控制在1000k Nm/m2~3000k Nm/m2, 在对细颗粒土进行夯击作业时, 应将夯击能量控制在1500k Nm/m2~4000k Nm/m2左右。在确定行夯击次数时, 应基于工程成本角度确定夯击次数。这是由于尽管夯击次数的增加, 会增强强夯加固程度, 但与此同时工程成本也会不断的提升, 所以需科学衡量夯击次数以及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 在确保软土盐渍路基加固质量达标的情况下, 减少的夯击遍数。通常在是在使用强夯置换法对粘性土进行夯击处理时, 夯击次数应控制的2~4次左右, 在对粘性土进行最后两次夯击处理时, 应确保平均夯沉量不超过50mm, 同时单击夯沉量不超过100mm。在进行夯击作业时, 必然会导致夯坑周围地面出现隆起情况, 但需避免地面过度隆起。另外还需要对夯坑深度进行严格控制, 这是由于如果夯坑过深, 则会导致起锤难度大大增加;为了提升强夯置换效果应对点夯作业间歇时间进行有效控制。点夯作业的间隔时间应基于上一次夯机作业结束之后, 土中所存在的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以及消散时间确定。通常来说两次点夯作业的间隔时间应在七天以上。

5 隔断层在新疆软土盐渍公路路基中的使用技术要点

隔断层主要应安装于挖方路段路床或者是路堤中较为深层区域内, 主要用于防止盐分或者是水分渗透至公路路面底层或者是路基上层之中。现常用的隔断层材料为砂、砂砾以及土工膜等。其中土工膜隔断层主要应用于过盐渍土的软土路基之中, 主要用于将水分以及盐分和公路路基及隔断开, 从而避免公路路基的水盐出现出现过度增加情况。由于盐渍土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再加上新疆地区日夜温差过大, 所以一定要选择具有高耐冻性以及高耐腐蚀性的土工膜作为新疆软土盐渍路基的隔断层, 并要求土工膜的抗拉强度在12MPa以上, 膜厚超过0.35mm。通常需要于公路路肩边缘之下大约0.8m~1.5m的深层安放土工膜隔断层, 同时为了降低排水难度, 在安装土工膜隔断层时, 需倾斜一定的角度, 通常为1.5%~5%的横坡。

砂或砂砾隔断层一般需安置于公路路面的垫层下面, 并基于路基土质情况确定隔断层的厚度, 通常砂或砂砾隔断层的厚度需要超过40cm, 同时隔断层地面以及边沟流水位之间的距离必须超过20cm。另外在使用砾石断层时, 应将其最大粒径控制在60mm以内, 同时还需将其粉粘粒含量控制在5%以下。在使用砂隔断层时, 需将其腐殖质含量控制在1%以下, 总盐含量控制在0.3%以内。

结语

尽管盐渍土质占据新疆总面积的比例较大, 是影响公路路基强度的重要因素, 但只要做到因地制宜, 合理应用加固技术对软土盐渍土质进行处理, 必然能够在保证经济性的条件下, 使软土盐渍土质达到最佳优化。

参考文献

[1]寿沛琳.盐渍化软土地区砾石桩处理技术及复合地基性状研究[D].长安大学, 2014.

[2]李鹏.盐渍化软土路基处治对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 2013.

[3]虞海珍, 赵怀义.强夯置换法加固公路盐渍化软土路基[J].土工基础, 2007 (06) :72-75.

土地盐渍化 篇9

盐是由金属离子 (包括铵离子) 和酸根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盐渍土是不同程度盐碱化土的总称, 在公路工程中, 系指地表下1.0 m内易溶盐含量平均不小于0.3的土。

本人参与项目友谊路位于图木舒克市农三师五十团, 规划为城市次干路, 规划横断面为一幅路形式;中间为行车道,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 两侧为人行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五十团位于图木舒克市境内, 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 东面有叶尔羌河、夏可河、西北与农三师五十一团相接, 北面与农三师五十三团毗邻, 西南与农三师五十二团接壤, 团部驻其盖麦旦镇, 距图木舒克市20 km, 五十团位置为东经90°11'~79°36', 北纬39°40'之间。海拔高度在1 075 m~1 090 m之间。

现针对本人在援疆道路设计工作中遇到的盐渍土路基病害问题、盐渍土路基病害的基本特征及盐渍土路基病害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1 本项目所在场区地质情况

1.1 地形地貌

五十团的地势西高东低, 突来马提河、叶尔羌河以及全团灌溉渠道大部分自西向东流。

全团地形基本平坦, 南部及东北部有固定的小沙丘, 北部遗留着古老的干涸河道, 河道内有很多段落生长着茂密的胡杨、沙枣树。

1.2 工程地质

新构造运动主要呈现缓慢的升降运动, 山区隆起, 平原相对沉降, 山前地带沉积了巨厚的冰渍物或冲击物———卵砾石层, 沿地表径流方向, 推击玉冲积平原, 颗粒由粗变细。

五十团周围均为基岩山丘, 外围的凹陷地带, 由于受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物影响, 沉积了不同厚度的冲击物, 淤积物———粉细砂、亚砂土、亚粘土。

第 (1) 层:人工填土 (Qal) , 为老路基, 成分主要为碎石。呈稍密状态。层底高程为1 087.94 m~1 088.41 m, 层厚为0.4 m~0.6 m。

第 (2) 层:低液限粉土 (Qal) , 灰黄色, 含星点状云母碎屑, 干燥~中湿, 稍密~中密状态。天然含水量为17.7%~28.3%, 天然密度为1.64 g/cm3~1.91 g/cm3, 孔隙比为0.782~0.993, 塑性指数为6.2~9.8, 压缩系数为0.23 MPa-1~0.50 MPa-1, 压缩模量为3.99 MPa~7.95 MPa, 凝聚力为3.1 k Pa~4.2 k Pa, 摩擦角为21.6°~22.5°, 渗透系数为7.26×10-4cm/s~8.46×10-4cm/s, 回弹模量为27.5 MPa~30.8 MPa。层底高程为1 085.10 m~1 087.18 m, 层厚为0.80 m~3.00 m。

第 (3) 层:细砂 (Qal) :青灰色, 呈松散~稍密~中密, 湿~饱和状态。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颗粒呈棱角状。此层未钻穿。

1.3 水文地质

本项目所在区南面的叶尔羌河与提兹那甫二河, 发源于昆仑山山系自分水岭到平原—沙漠,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按区域地下水运动规律划分为昆仑山区为补给区, 戈壁平原冲积洪积平原为径流区, 细土平原及沙漠为排泄区。

本项目所在区位于叶尔羌河中下游冲积平原, 地形相对高差较小, 地下水赋存于沿线地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 含水介质多为第四系冲积而成的细砂, 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为叶尔羌河河水及周围农田灌溉入渗补给, 其次为大气降水补给, 地下水径流慢, 流向自西南向东北。

地下水排泄途径主要有两种:1) 潜水的蒸发和植物的垂直蒸腾消耗;2) 低洼处的渗出排泄和人工抽水排泄。

各路段地下水类型均为潜水, 埋深在自然地面以下分别为:友谊路为3.30 m~3.90 m, 地下水位高程为1 084.64 m~1 085.18 m;年度内水位变化幅度约为1.00 m。地下水主要由叶尔羌河河水及周围灌区农田灌溉和渠系入渗补给。叶尔羌河为最主要的地表径流水, 来源于雪山融水, 汛期季节水量大, 地下水位高。其次地表水为永安坝水库水域和因地势较低出露的地下水。永安坝水库蓄水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9月份~次年的2月份, 此期间地下水位较高, 灌溉期后水位降低;出露的地下水亦随汛期和灌溉期起伏。本次勘察期间所测定地下水位均为汛前地下水位 (属低水位期)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 道路沿线地下水p H值为7.6~8.0, 对混凝土无分解类腐蚀性;矿化度为2 590 mg/L~4 060 mg/L;Mg2+含量663 mg/L~1 053 mg/L, 对混凝土具有结晶类中等腐蚀性;Cl-含量为882 mg/L~1 428 mg/L, SO42-含量为110 mg/L~165 mg/L, 对混凝土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综合评定地下水对混凝土具中等腐蚀性。

本区最大冻土深度为0.70 m。土基冻胀分类均为非冻胀土。

1.4 气候

全团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旱, 光照充足, 降水少, 昼夜温差大。

1) 气温:五十团热量条件较好, 全年平均气温10.9℃~12.5℃。多年累计平均气温11.7℃, 最冷月元月, 月平均气温为-7℃, 全年极端最高气温41℃ (出现在1977年) , 极端最低气温值-24.2℃ (出现在1967年) 。气温年温差为33.9℃, 日温差平均为12.3℃。

2) 日照:五十团光照资源丰富, 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3 116.4 h, 日照四季的分布规律是2月~4月平均为201.8 h;5月~7月平均为296.9 h;8月~10月平均为276.3 h;11月~来年元月, 月平均为263.8 h。

3) 霜期:五十团无霜期较长, 一般年份在225~240之间, 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中旬, 终霜期一般在次年3月上旬。无霜期年际变化较大, 个别年份初霜期提到10月10日前, 终霜期却推迟到3月25日左右, 对小麦等旱期农作物的出苗和生长有一定影响。

4) 降水与蒸发:五十团降雨量稀少。1986年以后, 由于灌溉面积扩大, 生态植被保护力度加强, 年平均降水量124 mm左右, 1972年为46.9 mm。降水形式多为雨、雪和冰雹。蒸发量强, 最高日蒸发量为17 mm以上 (7月, 8月) 。年蒸发量为1 716 mm~2 455.7 mm。

5) 积温:全年平均积温4 370.1℃, 日平均气温高于20℃的时间为105 d, 活动积温2 500℃~3 000℃。

1.5 不良土质

根据实际调查和土质分析, 拟建路段存在盐渍岩土。盐渍岩土具有弱盐胀性和融陷性。本场地环境类型按Ⅰ类考虑。由于地基土表层主要为低液限粉土, 各路段沿线地下水位线埋藏较深, 在毛细水上升的作用下, 有可能使盐分产生表聚性, 破坏路面。

经对沿线土质化学分析, 各路段沿线土质对混凝土的腐蚀性等级为:友谊路为强腐蚀, 应相应采取三级防护措施。

1.6 地震设计参数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 沿线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塔里木地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公路沿线通过地段的地貌单元较简单。根据国家标准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2001年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拟建公路沿线场地内土的类型为中软土, 场地类别为Ⅲ类。根据CJJ 56-94市政工程勘察规范表2.0.4, 场地分类为Ⅱ类。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特征周期为0.45 s。

2 盐渍土的工程特性

1) 溶陷性:盐渍土浸水后由于土中易溶盐的溶解, 在自重压力作用下产生沉陷现象。

2) 盐胀性:硫酸盐沉淀结晶时体积增大, 失水时体积减小, 致使土体结构破坏而疏松, 碳酸盐渍土中Na CO3含量超过0.5%时, 也具有明显的盐胀性。

3) 腐蚀性:硫酸盐渍土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氯盐渍土、碳酸盐渍土也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

3 盐渍土路基病害综合处理设计原则

1) 路基应以填方路堤通过, 保证路床处于干燥或中湿类型的稳定状态, 不受盐分、水分的影响。

2) 注意盐水的隔断设计, 防止盐分再生与迁移。

3) 重视路基排水设计, 应分情况, 因地制宜做好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取土坑设计。

4 盐渍土路基病害综合处理方法

本项目所在地区地基承载力条件较好, 稍微处理即可作为天然路基持力层。主要不利条件为盐渍土 (硫酸钠) , 此种土质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强, 由于本项目周边地块已经开发, 设计路面高基本为现状地面高, 主要采取浅层换填的处理措施, 见图1。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 本次路基设计采用如下主要处理措施:1) 路基换填。

对路堤基底 (包括护坡道) 表层植被、盐壳、腐殖质土必须清除后再换填压实, 换填材料选用砾类土或砂。本项目挖除深度为1.5 m~2.0 m。

2) 设置隔断层。

隔断层设置层位应高出地面和地表长期积水位, 以隔断水分和盐分进入路基上层或路面基层。本项目底基层采用25 cm厚的级配砾石作为隔断层, 两侧用天然级配砂砾包边, 厚度30 cm, 以防止边坡蚀塌。

底基层与基层间、换填层底部设置复合土工膜隔断。土工膜采用两布一膜。为了利于排水, 隔断层横坡设置为双向2%的外倾横坡。

3) 路面排水设计。

路拱横坡为1.5%, 由于道路纵向坡度较缓, 本项目路侧设置盲沟。

本项目面层与基层间设置下封层, 以减少路面水侵入路基。

摘要:结合具体工程案例, 对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候条件作了论述, 分析了盐渍土溶陷性、盐胀性、腐蚀性的特点, 依据盐渍土路基病害综合处理设计原则, 提出了盐渍土路基病害的综合治理方法。

关键词:盐渍土,地质,路基,处理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司, 新疆公路学会.盐渍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滑子蘑的保鲜盐渍加工技术 篇10

选用无病虫害、色泽正常的鲜滑子蘑做原料。用利刀去掉老化硬根,保留嫩柄长1~3厘米。除去杂质后进行分级。一级菇的菌盖直径为1~2厘米,不开伞;二级菇的菌盖直径为2~3厘米,半开伞;等外品为全开伞。

2.烫漂

烫漂液可用10%的食盐水。每50公斤开水一次煮菇30公斤,同一锅水一般可煮2~3次菇。每次都要保证沸水下锅,用旺火尽快煮制,使菇体熟而不烂。烫漂时可用笊篱不断地轻轻翻动,注意不要弄破菇伞底膜。烫漂时间要适当,时间过短,菇体未煮透,盐渍后易变酸;时间过长,菇体熟烂,会变得软绵绵。烫漂时间因菇体大小而定,一般需3~4分钟。

3.冷却、盐渍

烫漂后及时将菇体投入冷水(或流动冷水)中冷却。当菇体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捞出盐渍。盐渍可采用一次盐渍法或两次盐渍法,分级后分别装缸盐渍。

一次盐渍法:此法又可分为层盐层菇法和盐菇混拌法。层盐层菇法是先在缸底铺一层1~2厘米厚的食盐,然后铺上一层2~3厘米厚的菇,照此类推直接将缸装满。然后用重物压紧,注入饱和食盐水淹没菇体,以防止腐烂变色。此法菇盐用量比为10∶7左右,腌制25~30天就可取出装桶。盐菇混拌法是按1公斤菇0.4公斤食盐的比例,将盐与菇充分拌匀后,装入缸内盐渍,其他处理同层盐层菇法。

两次盐渍法:第一次盐渍1天后倒一次缸(即将菇体捞出,上下翻动后装缸或换上新盐水再装缸盐渍),第二次盐渍20天。此法菇盐用量比为10∶4。其他处理同一次盐渍法。

4.调酸装桶

将盐渍好沥干水的滑子蘑装入塑料桶内,每桶装70公斤,边装边均匀地撒些精盐,上面用盐盖顶,每桶用盐量为5公斤。最后注入饱和盐水。为保证成品菇品质稳定,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调酸剂。调酸剂的配制:柠檬酸、偏磷酸钠、明矾按42∶50∶8进行配比混合,用饱和盐水溶解而成,pH为3.5~4。将配好的溶液注入装有菇体的塑料桶内,再将塑料桶盖紧,最后放入铁桶内盖好盖子,桶外标明品名、等级、自重、净重和产地,即可储存或外销。

土地盐渍化 篇11

本文通过对盐渍土分类、盐渍土的破坏机理、防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现场施工预防措施四个方面来说明盐渍地区混凝土工程施工控制方法。

1 盐渍土工程分类

盐渍土中易溶盐类主要有氯化物盐类(NaCl、MgCl2、KCI、CaCl2)、硫酸盐类(Na2SO4、MgSO4、CaSO4)、碳酸盐类(Na2CO3、NaHCO3) 3种,其中以钠盐为主的NaCl、MgSO4、Na2CO3、NaHCO3对公路的危害较大。

盐渍土按其盐渍化程度和含盐性质对混凝土的危害性分类。盐渍化程度分为弱、中、强、过4类;含盐性质分氯盐渍土、亚氯盐渍土、亚硫酸盐渍土、硫酸盐渍土4类。

2 盐渍土破坏机理

混凝土结构物长期处于氯化物环境,会造成混凝土构造物石子外露,导致混凝土整体酥脆,表面剥落,使混凝土材料强度受到损失;严重会导致钢筋保护层严重脱落,从而钢筋锈蚀,一是锈蚀的钢筋使混凝土开裂,进而进一步加快腐蚀速度,而结构也失去应有的强度,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 防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由于盐渍土对混凝土结构物具有盐胀性和腐蚀性,在地下水被盐渍化后,腐蚀效应更加显著,为此,防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相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因素如下。

3.1 水泥强度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腐蚀性,在盐渍土地区水泥一般采用高强度如P.O52.5的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3.2 水泥用量、水灰比和坍落度

混凝土强度增长的过程也是失水的过程和密实度提高的过程,为了避免水化热过大、加快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速度,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配合比设计时应增加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同时确保混凝土低坍落度。

3.3 采用低渗透高性能混凝土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稳定性、耐久性及物理力学性能,防腐混凝土应采用低渗透高性能混凝土。主要通过掺加优质的掺合料和外加剂实现。

掺拌硅粉可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早期强度;掺拌阻锈剂可以阻止或减缓钢筋锈蚀;掺拌纤维防止混凝土开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4 防腐混凝土施工过程预防措施

4.1 增大结构物钢筋保护层厚度

为了避免盐渍土地区的土质和水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特别是对钢筋的腐蚀,施工时应增大结构物钢筋保护层厚度,根据与非盐渍地区对比分析,保护层厚度由4.5cm增大到6.5cm,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钢筋的保护。

4.2 使用镀锌钢筋

对盐渍地区腐蚀性较强地段钢筋采用镀锌钢筋,进一步加强对钢筋的保护,确保结构的强度和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4.3 使用透水模板布

透水模板布的结构分为表层、中间层、粘附层。透水模板布的工作原理:浇筑混凝土后,在混凝土内部压力、混凝土透水模板布的毛细作用及振捣棒等共同作用下,混凝土中的气泡以及部分游离的水分由混凝土内部向表面迁移,并可通过混凝土透水模板布中间层排出,并产生效果如下。

(1)可以有效减少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气泡,使混凝土更加致密。(2)可以使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分排出而水泥胶凝颗粒留在混凝土表面,导致数毫米深的混凝土表面水胶比显著降低,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3)使构件表面形成一层富含水化硅酸钙的致密硬化层。大大提高混凝土表面硬度,耐磨性、抗裂强度、抗冻性,使混凝土的渗透性、碳化深度和氯化物扩散系数也显著降低。(4)减少了混凝土内部与外部交换物质的可能,显著降低了盐类有害物质的入侵通道,从而提高了构件的耐久性。(5)混凝土透水模板布具有均匀分布的孔隙,水能通过渗透和毛细作用经透水模板均匀排出,不形成聚集,这样有效减少砂斑、砂线等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产生。(6)混凝土透水模板布的保水作用,为混凝土养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减少了表面裂缝和气泡的产生。

4.4 延长混凝土搅拌措施

适当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保证混凝土拌合均匀,充分发挥减水剂的性能。保证混凝土的各项工作性能,特别是流动性更好。

4.5 加强混凝土振捣

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艺控制,由于坍落度较小,适当延长振捣时间,严格按照振捣工艺振捣,做到不漏振,不过振,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4.6 加强混凝土养生

沙漠地带气候异常干燥,混凝土表面失水快,养生不到位混凝土表面极易产生裂缝,防腐混凝土养生宜采用塑料薄膜+土工布+水管缠绕喷淋的养生方式确保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小于7d。

4.7 结构物底部采用透水性垫层

为了防止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上升对结构物表面产生腐蚀,结构物底部的垫层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如砂垫层、砂砾垫层、片石垫层;严禁采用粘土垫层。

4.8 混凝土垫层上铺设沥青油毛毡

如果结构物底部采用混凝土垫层,为了进一步阻止地下水对结构物的腐蚀破坏,在垫层上铺设多层沥青浸泡过的油毛毡,进一步提高抗腐能力。

4.9 结构物表面涂刷防腐材料

为了提高防腐能力,与空气接触部分的结构物涂刷沥青或喷涂硅烷,隔阻空气中水分、盐雾接触混凝土。然后将沥青油毛毡卷起将结构物包裹密封。

5 应用实例

5.1 土层及水质评价

京新高速吉兰泰连接线K65+000~K93+450.45临近吉兰泰盐湖,地基土多为盐渍土,CL-/SO42-在9.335~26.724,含盐总量在1.836%~2.613%,地基土为氯盐中盐渍土。根据试验最终得出结论:水对混凝土具强腐蚀性、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强腐蚀性;土层对混凝土具中腐蚀性;土层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强腐蚀性。

5.2 防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盐渍土中水质及土层情况,本项目防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见表1 C40防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

5.3 防腐混凝土现场施工控制措施

现场涵洞施工采用片石垫层、片石垫层上方采用混凝土垫层并铺设3层沥青浸泡过的油毛毡,模板采用透水模板布,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表面喷涂硅烷涂刷沥青并采用油毛毡包裹。桥梁采用镀锌钢筋、镀锌护筒、喷涂硅烷等措施确保结构物防腐(表1)。

注:以上配合比水灰比为0.38。

6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盐渍地区的混凝土配比选型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混凝土防腐措施,施工完成的混凝土结构物,强度高、结构密实、渗透性低、表观质量好。通过本文中提供的盐渍地区混凝土防腐措施,不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且操作方便,重要的是确保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腐性,本文为盐渍地区混凝土施工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意义深远,值得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校教育品牌建设研究下一篇:安全源自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