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知识

2024-08-10

压疮知识(共8篇)

压疮知识 篇1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临床护理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 国内外专家对压疮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在压疮的防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直至2009年, 压疮发生率与20年前相比仍未有明显下降[1]。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有7%左右的老人和20%以上的高龄老人日常生活需要有人照料、看护, 因此大量的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家庭护理服务[2], 而20%~50%长期在家庭照料的病人受到压疮的困扰[3], 这需要社区护士在压疮防治方面开展更为有效的工作。有护理人员探讨了不同的培训方式对医院临床护士掌握压疮知识的效果, 而培训对社区护士掌握压疮知识的效果鲜有报道。为此, 本研究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管辖的9个社区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的培训, 观察社区护士培训前后掌握压疮知识的情况, 为以后的社区护士压疮知识培训方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管辖的9个社区护士5 1人作为培训对象。年龄2 0岁~41岁 (28.7岁±3.4岁) ;护龄0年~22年;学历:中专18人, 大专28人, 本科及以上5人;职称:护士34人, 护师15人, 主管护师及以上2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社区护士压疮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包括压疮的基本知识、危险评估、压疮的预防及治疗方法。该问卷采用是非题的形式, 每题答对为1分, 答错为0分;基本知识、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的得分范围依次为0分~35分、0分~15分、0分~25分、0分~25分, 总分得分范围为0分~100分, 得分越高, 说明社区护士对压疮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越好。调查问卷由7名压疮专家进行内容评价, 内容效度指数为 (CVI) 为0.92。对33名社区护士进行预调查, 得出问卷的Cronbach’sɑ为0.87, 该问卷信效度在接受范围内。

1.3 培训方法

从2013年7月—2013年12月对全体社区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

1.3.1 全员理论培训

由医院压疮专科小组成员以香港造瘘治疗师学会 (HKETA) 、伤口治愈协会 (WOUND HEALING SOCIETY) 、澳大利亚伤口管理协会 (AWMA) 、新西兰伤口护理协会 (NEW ZEA-LAND WOUND CARE SOCIETY) 联合发布的《泛太平洋压疮预防和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 (《pan pacifi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essure injury》) 为基础, 结合国内在压疮的预防和治疗上取得的成果及我院防治压疮的经验, 制作出培训资料和幻灯片。同时, 邀请外院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相关领域的医生、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全体社区护士进行集中授课;医院压疮专科小组成员定期到每个社区进行授课及授课后的讨论、解疑。培训内容包括皮肤的基本结构、压疮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分期、评估、预防方法、压疮的测量及记录、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的运用、压疮的护理方法、护理产品的选择及运用方法、换药方法、压疮的健康宣教等。

1.3.2 培养社区压疮联络员

每个社区挑选1名对伤口/造口专业感兴趣护士作为社区压疮联络员, 由医院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医院压疮专科小组成员对其进行压疮知识的相关培训, 培训后考核, 考核合格者颁发资质证书, 持证上岗, 并实行每年综合考评淘汰竞争上岗的原则, 促使联络护士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及带领本社区护士一起进步。医院分期分批派社区压疮联络员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压疮专业知识的培训, 不断提高理论与技术水平。医院内有疑难的压疮案例和压疮护理大查房, 组织社区压疮联络护士参加。

1.3.3 临床实践指导

医院压疮专科小组成员对社区家庭病床采取专科护理查房的形式, 指导社区护士正确运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评估, 并演示压疮预防的正确体位, 示范对家属及陪护的健康宣教。对已转诊给社区的压疮未愈的出院病人和已经发生压疮的家庭病床病人, 邀请富有经验的医生或护士演示换药方法、无菌敷料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1.3.4 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压疮防治网络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 建立压疮防治QQ群, 邀请社区家庭加入, 社区家庭随时可以向社区护士或压疮专科小组提出压疮防治的相关问题。社区护士建立高危压疮病人的压疮健康档案, 通过家庭访视、QQ群联系, 随时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 并及时运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对病人进行动态评估。在医院与社区已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压疮专科小组加强对社区压疮人群及高危压疮人群压疮护理的督导;社区护士对压疮护理的相关问题, 也可通过QQ群、医院信息网络随时咨询压疮专科小组成员。

1.4 资料收集

培训前, 社区护士采取自愿的原则, 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压疮专科小组随机抽取社区护士近1周内对30名社区居民做压疮分期评估, 按照2007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工作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 最新的压疮分期诊断[4]评价社区护士压疮分期评估的正确率;6个月培训结束后, 社区护士再次填写调查问卷, 当场收回;压疮专科小组再次随机抽取社区护士近1周内对30名社区居民做的压疮分期评估并评价正确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其中各组评价得分比较应用t检验;压疮分期评估合格率比较应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人 (%)

3 讨论

3.1 对社区护士进行压疮知识培训是必要的

据调查, 居家老年慢性病病人是院前压疮的主要发生人群[5], 随着社区医疗的逐渐发展, 大部分慢性病在社区诊治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 如何让这些慢性老年病人得到经济、优质、便利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成为了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郑碧霞等[6]指出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因为缺少有效的护理和专业性指导, 导致院前压疮发生率较高。社区护理人员必须与病人及照护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承担起社区居民中的压疮高危人群的识别、预防以及压疮病人的伤口护理工作, 指导病人、家属及照护者实施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以减少院前压疮的发生, 提高压疮防治的有效性。早在2002年8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积极推进社区护士教育培训, 加快社区护士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但当前的社区护士仍存在着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社区需要的问题[7]。所以, 对社区护士进行压疮知识的培训是提高社区护士压疮护理能力、实施有效压疮防治的前提。

3.2 对社区护士进行培训可以取得积极的效果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参与的压疮专科小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工作, 是社区护士全员培训、分析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保障, 是建立和推动社区护士培训系统实施的主力军。他们掌握着压疮发展的动态前沿, 通过规范化的社区护士全员培训、临床实践指导、质量持续改进和健康促进的参与, 不断带动着社区护士及时更新知识、提高临床压疮实践操作技能。

压疮知识培训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 不断循环、不断前进、不断更新知识的过程。通过设立社区压疮联络护士、建立压疮防治网络, 促进了长期的家庭、社区与医院压疮专业团体沟通和交流的建立, 保证着社区护士在压疮专业上的发展有专业团队的引领, 发挥着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压疮防治水平的提高, 为医院和社区的压疮一体化防治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社区护士的压疮知识培训, 使社区护士掌握了最前沿的压疮护理知识基础和操作技能, 能够正确及时地对病人进行评估, 并主动为病人提供压疮护理新技术, 为病人、家属、陪护提供全面、准确、专业的健康指导, 真正做到满足日益发展的社区护理服务需要。

摘要:[目的]探索培训对提高社区护士压疮护理专业知识的效果。[方法]通过对社区51名护士进行全员压疮理论授课、重点培养社区压疮联络护士、临床实践指导、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压疮防治网络的方式进行在职培训, 比较培训前后压疮知识掌握、压疮分期评估正确率的情况。[结果]培训后社区护士压疮相关的防治知识、压疮分期评估的准确率均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压疮相关知识的培训能有效提高社区护士压疮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 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社区护士自我提升。

关键词:压疮,社区护士,培训

参考文献

[1]王彩凤.ICU护士压疮知识测试及结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 (1A) :16-18.

[2]朱微微, 舒婷.国外老年人口长期护理服务支付方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2) :69-70.

[3]Zulkowski K, Langemo D, Posthauer M.Coming to consensus on deep tissue injury[J].Adv Skin Wound’Care, 2005, 18 (1) :28-29.

[4]Black J, Baharestani M, Cuddigan J, et al.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s updated pressure ulcer staging system[J].Dermatol Nurs, 2007, 19:343-349.

[5]尹红, 汪爱民.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院前发生压疮的原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5) :557-559.

[6]郑碧霞, 彭雅君, 任宇俊.院外带入压疮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2) :1427-1429.

[7]刘红敏.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及现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7) :851.

压疮知识 篇2

压疮护理专科小组工作计划通过对 2013 年压疮小组工作的总结,共同分析目前全院护士在压疮及伤口护 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工作计划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存在自我保护与怕麻烦的心理,对难免或已发生压疮不想上报。

2、对压疮的新型理念更新不足、医护缺乏沟通以及对手术病人皮肤情况交接不 严。

3、对压疮分期认识不足预防不力。压疮护理产品、预防用具及治疗措施不足。压疮评估、上报及护理表格应用不熟练,对已发生的压疮护理记录对伤口评估及 描述不准确。

二、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1、加强培养压疮护理小组联络护士,进一步完善、明确联络护士工作职责。

2、每季度一次巡查全院压疮风险患者压疮护理管理情况,监督指导各科室压疮 风险评估与护理。

3、每季度组织小组讨论 1~2 次:重点交流压疮患者护理难点、疑点,护理中的 薄弱环节,积极讨论提出指导意见指导临床护士工作。

4、每季度组织小组学术活动一次。

5、组织或选派压疮小组成员外出学习。

6、随时组织压疮小组成员参加院内各科室压疮病人护理会诊。计划安排表

计划内容

一、制定工作职 责,明确分工。

具体内容 完成 时间

1、统一认识、根据我院具体工作实际明确工作职责,根 第 一 据小组人员结构特点分工管理。

小组成员负责科内压疮管 季度 理工作。

2、负责各科压疮的指导和会诊,疑难压疮由组长联系专 科护士进行会诊与指导。

1、加强学习压疮评估、上报及护理表格的正确填写与应 第 二 用。

重视手术病人皮肤情况交接,拟在手术护理交接单增 季度 加病人皮肤情况交接项。贯穿

2、鼓励压疮上报,指导难免压疮的界定与评估及上报。

全年

3、完善压疮上报流程,由组长统计全院压疮发生率并报 护理部。

4、压疮小组根据上报数据、案例,整理分析,通过干预 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带入压疮的控制与愈合。

1、加强组员自身学习,通过参加市、区压疮管理学习,贯 穿 引进压疮护理新理念并及时分享和更新。全年

2、邀请伤口治疗师到我院对疑难伤口进行现场指导或授 课。组员通过查房等方式进行新知识普及。

3、医护就压疮新理念进行沟通,纠正如用消毒剂擦拭伤 口、使用烤灯和气圈等误区,传达湿性疗法、自溶性清创 等新理念,取得医生的理解与支持。

二、完善压疮评估 及上报工作。

三、强化全院护士 对压疮的认识,提 高压疮的预防和 治疗水平。

4、申请增加预防用具、敷料等,规范压疮预防方法,减 少压疮的发生。

5、将压疮各期表现、预防方法制成固定的卡片或宣传画,使护理人员易于辨识,方面临床工作。

6、提高护士收集案例意识,对疑难伤口护理的成功案例 进行全员分享。具体活动及培训安排如下:2014 年压疮护理专科小组活动及培训安排表时间 第 一 季 度 活动主题

1、讨论各科室压疮护理工作存在难 点、疑点

2、组织压疮护理专题学术讲座 主题

压疮危险评估表的分析及临床 应用

1、专科典型、疑难、特殊护理病例 的查房或病例讨论

2、进行半年工作小结

3、组织压疮护理专题学术讲座 主题

压疮的分期与压疮的危险困素

1、专科典型、疑难、特殊护理病例 的查房或病例讨论

2、组织压疮护理专题学术讲座 主题:本院压疮用具的选择与使用

1、专科典型、疑难、特殊护理病例 的查房或病例讨论

2、小组成员进行全年小组工作总结 并制定新一年小组工作计划

3、组织压疮护理专题学术讲座 主题:压疮护理新进展 地点 参加人员 负责人五 楼 会 专科小组成 议室 员第 二 季 度五 楼 会 专科小组成 议室 员第 三 季 度五 楼 会 专科小组成 议室 员第 四 季 度五 楼 会 专科小组成 议室 员

【第二篇】:伤口小组工作总结与计划,压疮小组工作总结

伤口专业技术小组工作总结

一、各科对压疮的防范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在改进了压 疮报表后,各科均较好的落实了压疮报告制度,对压疮高危 患者均能给予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基础护 理质量。特别是科护士长,她们在接受到各病区的压疮报表 后,在 24 内都会到达相应的科室跟踪指导,然后根据伤口情 况,通知伤口小组给予会诊指导,09 年共完成会诊 72 人次。

二、伤口护理门诊自今年开诊以来,共接诊来自蒙城、定远、淮南、五河、固镇等地的疑难伤口患者 58 人,换药 200 余次,以良好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多次表扬。

三、完成了“省伤口护士实践基地”的评审和验收,今年共培 训伤口专科护士 15 人,收到满意的效果,得到较高的评价。

四、论文及科研情况:发表有关压疮的护理论文 3 篇,2009 年 护理科研“湿性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通 过省级专家鉴定; 高新技术 “湿性疗法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新型敷料与负压引流在难治性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内置、式卫生棉条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通过医院准入。

五、在安徽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省级伤口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宿州市人民医院等各级医院授课 4 次,扩大了我院护理学术 方面在全省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12 年伤口专业技术小组工作计划

一、完善伤口网络成员的组建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全院护 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警示程度。

二、制定并规范压疮的预防措施、各级压疮的处理方法。

三、实施疑难伤口的院内会诊讨论制度,以提高压疮骨干成员 对疑难伤口的处理能力。

四、申请成立“伤口护理中心”,以满足广大伤口患者的需要; 满足伤口护士带教的需要;满足院内护士培训的需要,满 足学术研究的需要。

【第三篇】:压疮总结,压疮小组工作总结

上半年压疮小组工作总结 得益于护理部对压疮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压疮小组成员的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压疮的 管理,压疮的预防、处理工作取得了不断提高与进步,现将 2015 年上半年压疮小组工作总 结如下 1.压疮与难免性压疮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压疮小组按月将各科室上报资料收集整理,并进行季度汇总分析,最终将资料保存。2015 年上半年压疮组共收到难免性压疮上报 268 例,压疮上报 26 例,其中非预期压疮 3 例。2.积极吸收新成员,接受新知识,选择性的采用上级医院的压疮预防与处理措施,提 高全院人员对压疮预防的重视度,形成以预防为主的压疮处理观念,防压疮形成于未然,杜 绝形成等压疮发生后再处理的恶性工作态度。

3.定期开展压疮小组会议,对一个时期的压疮工作进行总结,并在全院进行压疮预防知 识的培训与授课,要求责任护士对病人的难免性压疮,及压疮的各不理因素有全面的了解,并积极的预防与避免。

4.通过护理部组织的压疮评估知识的考试,使全院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有了 更清晰,熟练的掌握,做到了评估的准确与统一。

5.全院护士已经能够熟练应用 OA 正确地完成难免性压疮及压疮上标流程。6.紧跟时代潮流,压疮小组建立的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方便所有医护人员及患者,患 者家属实时的沟通交流,大家可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为关注压疮的家属,患者 提供了一个与医护人员互相交流的平台。

7.压疮的预防与处理对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希望大家有更好的意见或建议 通过 OA 或微信的方式给我们提出,我们将非常感谢您对压疮工作做出的贡献。存在的不足

1.科室护士长对压疮的预防没有足够的重视,护士出现预防压疮不积极的工作态度。2.护士对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评估不够重视,通常复制的其他病人的表格但是信息却 更改不全,经常出现“压疮危险性评分”与 Breden 表总分不一致,或者其他信息不相符的 现象。3.对需外科清创处理的压疮不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干预,错误的认为那是大夫的工作。改进措施

1.加强护士长对压疮预防工作的重视,加大对非预期压疮形成的处罚力度,与量化挂钩。

2.不定期的对护士进行压疮风险因素评估的考核,对所有压疮评估表、监控记录表进行 检查,做到正确认真的评估每一个病人。

3.树立医护是一个整体的工作观念,病人的康复是我们共同的最求,我们应该为每一处 压疮的愈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5 年下半年压疮小组工作计划

1.加强对小组新成员的辅导培训,以促进压疮小组的全面进步。

2.正确完善压疮会诊流程,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与除了责任护士外的护士长、家属沟通 有效地促进压疮的痊愈。

3.做好三级综合医院迎评工作,完善所有压疮资料,对于成功治愈的压疮可以留取详细 的治疗措施记录及图片。

4.针对老年病人较多的科室不定期开展家属会议,讲授压疮预防的相关知识。

【第四篇】:2010压疮总结,压疮小组工作总结

1-6 月压疮组工作总结2010 年上半年压疮组共收到压疮传报 99 份,其中院外带 入压疮 31 例,院内高危发生 18 例。

院外带入 31 例中,治愈 15 例,好转 14 例,未愈 2 例。

院内发生 18 例中,治愈 8 例,好转 5 例,未愈 5 例。发 生科室具体如下 ICU:8 例(愈合 3 例、好转 4 例、未愈 1 例)6B:5 例(愈合 1 例、好转 1 例、未愈 3 例)8B:3 例(愈合)3A:1 例(未愈)3B:1 例(愈合)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压疮传报单填写不完整,如护理措施打√部分缺项、预 防传报栏漏打√较普遍、缺签名等。

2.病人转科皮肤情况交接不严,且他科发生压疮转科交接 时,未写明发生科室名称及交接者姓名.3.病人转科时,原科室压疮传报单有部分没跟随病人转至 他科.4.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压疮传报单不能及时反馈到压疮组.且出院转归有漏记录现象。5.仍有科室未能正确理解传报流程。

6.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预防、治疗措施落实不够。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

1.压疮组成员质控时对传报单加强检查,对存在问题及 时指出改正.2.对个别执行不够的科室,通知护士长加强管理监督.3.护士长、责任组长平时加强质控,对高危患者及时传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做好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加强质控力度,特别是压疮伤口的处理、局部敷料的应 用选择等给予指导,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5.压疮预防用具给予改进,压疮伤口预防、治疗用敷料申 请增加。6.将压疮质控质量纳入科室护理质量考评,与奖金挂钩.压疮组 2010-07-30

【第五篇】:2014年上半年压疮分析记录,压疮小组工作总结

上半年压疮评估分析记录 普外一科 31w高危压疮 日期(例数)(上报例数)(发生例数)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共计 20 14 17 6 6 8 71 1 0 1 1 1 0 4 0 0 0 0 0 0 0(例数)0 0 0 1 0 0 0 数 133 90 106 102 116 104 651 难免压疮 院内压疮 院外压疮 住院天

一、总结2014 年 1-6 月我科共收治病人数 940 人,通过 100%新入院患者 评估,压疮的高危风险例数共 71 例,上报难免压疮共 4 例,收治院 外压疮病人共 1 例,分别占总人数的 7.55%,0.4%,0.1%,上半年我 科没有发生院内压疮事件。

二、压疮的处理

1、护理人员对新入院、转入、大手术及压疮高危患者,在入院 时进行了严格的皮肤检查及压疮风险评估,发现压疮者填写压疮情 况报告表(院外带入压疮应有家属确认签名)及压疮防治监控记录表,压疮情况报告表在 24 小时内上报压疮管理小组,压疮管理小组人员 于 24 小时内到现场检查情况,杜绝了压疮的漏报。

2、根据 Braden 评分法对住院高危患者进行连续的压疮风险评估,每周二周五进行。对于条件符合难免压疮的患者,护士长或责任组长 立即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并制定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压疮申报表在 24 小时内上报压疮管理小组,压疮管理小组人员于 24 小时内到现场 检查核实情况,并指导临床护士预防压疮。杜绝院内压疮的发生。

3、对院外带入压疮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主要措施有(1)定时检查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及时翻身,减少组织压力。

(3)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无皱褶、无渣屑,污染后及时更换。(4)使用气垫床。(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6)在骨隆突处和身体空隙处垫软枕。(7)压疮部位给予减压贴保护。

(8)床头悬挂防压疮标识,提醒护理人员积极采取措施,同时提高 患者家属防范意识。

三、存在问题:

1、压疮风险评估个别评分有错误。

2、压疮防治措施有的未落实到位,如未悬挂标识,患者营养支持 不到位,患者家属宣教不到位。

四、防范压疮进一步改进措施:

1、进一步深化学习压疮防范相关制度,学习标准,严格掌握评分 标准,正确评估高危患者的压疮风险,保证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 险评估率达到 100%。

2、发现压疮或高危患者及时通知护理部,并上报报告表和风险预 警表,杜绝压疮的漏报。

3、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 “六勤” :勤 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4、夯实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的“三短” “六洁”,及时整理及更换 床单元,保持整洁、干燥。

5、对不同风险程度的高危患者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及时有效翻 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在骨隆突处和身体空隙处垫软枕 或减压贴保护。

6、上报压疮高危患者,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及时评估参照以往 评分结果,动态观察皮肤的变化,必要时申报难免压疮,完善压疮高 危上报程序和压疮上报程序。

7、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掌握病房高危患者的动态变化,及时给 与指导意见。

压疮知识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选拔条件

每个护理单元选拔1名伤口联络护士, 要求责任心强、积极上进、有一定伤口 (压疮) 护理基础且有兴趣参与伤口 (压疮) 护理管理, 语言表达较好的护士担任, 除了定期参加院内伤口 (压疮) 培训外, 负责本护理单元伤口 (压疮) 护理管理和临床指导工作, 及时上报疑难病例, 配合造口治疗师护理会诊工作, 完成或指导其他护士完成伤口 (压疮) 的评估工作, 收集有关伤口压疮护理、管理信息。

1.2 对象

培训对象为经过选拔的来自全院各个护理单元的80名伤口联络护士, 女79人, 男1人;年龄29.34岁±4.87岁;硕士研究生3人, 本科59人, 大专17人, 中专1人;护师56人, 护士14人, 主管护师10人;护士长3人;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为7.7 4 0年±5.465年。

1.3 方法

1.3.1 培训与考核

培训共进行了2次, 每次2h, 分为压疮相关知识培训, 包括病例照片、压疮现患率和发病率的调查程序与方法两部分。小组核心成员在调查前查阅文献, 参考蒋琪霞等[3]的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的内容, 制订标准的培训包, 内容包括: (1) 调查的目的、意义; (2) 2007年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 (NPUAP) 更新的压疮定义和分期及识別方法; (3) 压疮现患率和发病率的定义、计算方法; (4) 调查工具的内容和规范填写; (5) 调查当天的流程和调查方法等。其中病例照片考核采取了自身对照法, 即培训前识别考核和培训后识别考核的方式, 考核内容为小组核心成员精心选出的真实压疮照片20张 (Ⅰ期2张, Ⅱ期疮4张, Ⅲ期4张, Ⅳ期4张, 不可分期4张, 可疑深部组织受损2张) 、失禁性皮炎2张, 其中20张压疮照片有典型的分期, 也有极易判断失误的照片。答题要求为:分辨是否为压疮?属于第几期?判断依据是什么?

1.3.2评价方法

答题标准为小组核心成员集体制订, 伤口联络护士的考核试卷由1名造口治疗师全程批阅, 确保评卷质量和评卷标准的一致性。

1.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描述,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

3 讨论

伤口联络护士培训前成绩低于培训后, 与传统的理论培训方法单一、内容抽象, 使其对压疮的新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有关。有调查显示, 临床护士因为教科书上压疮知识陈旧, 院内压疮知识培训具有随意性、系统性不佳, 新技术、新进展推广滞后以及临床工作繁忙, 对压疮知识、护理技术的更新缺乏持续的关注度等各种原因导致了对压疮总体认识不足, 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入、知识更新不及时, 对新知识、新技术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4,5]。从我院伤口联络护士对压疮分期判定的正确率来看, 培训前正确率最高的分别为Ⅰ期压疮、Ⅱ期压疮、Ⅲ期压疮, 而可疑深部组织受损压疮的误判率最高, Ⅳ期压疮的误判率第2, 不可分期的压疮误判率第3。从卷面上分析伤口联络护士虽然接受了压疮护理新知识、新理念的培训, 但由于是在某科室工作, 所见的临床病例少, 经验欠缺, 辨别力不足, 只是照本宣科, 流于表面, 没有理解消化。如1例Ⅳ期压疮的病人伤口床有80%黑痂覆盖, 但可以明显地看到肌腱、肌肉的外露和潜行, 而88.75%伤口联络护士判断为不可分期, 理由是有黑痂覆盖, 而忽略了20%的创面中, 明显地看到肌腱、肌肉的外露和潜行。另外, 传统的压疮培训方法单一, 以老师讲解为主, 内容抽象, 缺泛互动 (如看图识压疮) 使伤口联络护士缺乏感性认识, 不能从理论过渡到实践, 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6]。因此采用系统、规范化、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授课、看图识压疮的考核培训新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有研究指出,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将教材中较难掌握的文字内容形象化, 增强感染力, 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 多媒体课件本身所具有的超链接功能, 在教学中可以打破时空限制, 将不同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6,7]。本研究调查前对联络护士的培训并没有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 而是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讲授联络护士压疮辨别的关键点、难点、疑点, 讲解完后进行看图识压疮的考核, 将试卷收集后再进行试卷讲评。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 反复练习、比较、理解和记忆, 加深联络护士的印象, 使其融会贯通, 同时培养 (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鼓励他们养成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的习惯, 从而提高伤口联络护士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能够在临床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本研究显示, 80名伤口联络护士书面培训后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 培训后对压疮照片判断正确率高于培训前, 对压疮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

造口治疗师在伤口联络护士压疮护理培训中具有引领作用。造口治疗师不仅是压疮护理新知识、新理论临床应用的先行者和临床实践者, 教育职能也是最基本的职责之一[8]。调查前组长及核心成员查阅了大量中外文献, 反复讨论和推敲, 改进培训方法, 确定了本次培训的内容, 制定了压疮培训包, 结合案例就压疮及压疮分期的判定的难点、疑点对联络护士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 尤其是对试卷讲评时, 预计对联络护士极易犯错的知识点着重讲解, 如对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压疮的判断, Ⅱ期压疮和Ⅲ期压疮的区别, Ⅲ期压疮与Ⅳ期压疮的区别, 失禁性皮炎和压疮的区别, 理论联系实践, 促使伤口联络护士更加牢固地掌握压疮护理新理论、新知识, 在引领联络护士掌握压疮护理新理论、新知识的同时, 促使压疮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让伤口联络护士不断关注该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 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5]。

建立和培养伤口 (压疮) 联络护士队伍非常必要。护士在压疮的防治中承担主要责任, 缺乏相关的最新知识会严重影响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效果[9]。有研究显示, 目前忽视对压疮的错误观念占相当大的比例, 教科书中陈旧的观念影响护士对相关知识的了解[10]。来自医院各科室的联络护士像网络般覆盖着全院, 她们替代专科护士为伤口 (压疮) 病人提供直接的专业指导, 对同事也起着宣教、指导作用, 成为在本病区承担伤口 (压疮) 健康指导的主角[11], 因此建立和培养伤口联络护士队伍, 势在必行。对伤口 (压疮) 联络护士科学和规范培训、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提高了伤口联络护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才能以点带面, 提高整个全院各护理单元伤口 (压疮) 护理管理的质量。

应探索伤口 (压疮) 联络护士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本院对伤口联络护士的培训是多样化的, 如全院压疮患病率调查前的强化培训、院内举办伤口基本理论知识培训课程、压疮预防与处理操作培训, 参加每年度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伤口护理新理论、新知识培训班, 对在临床工作中表现突出者, 选送至省外、乃至国外进行专业培训。而且邀请联络护士参与全院的压疮患病率的调查, 以提高联络护士对伤口护理质量管理和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 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 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更新、升华, 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与科研中去。本研究提示, 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授课、看图识压疮的考核培训新方法, 能提高伤口联络护士压疮相关知识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伤口联络护士压疮知识培训新方法。[方法]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授课、看图识压疮的考核培训新方法, 对伤口联络护士培训前后压疮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80名伤口联络护士书面培训后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 培训后对压疮照片判断正确率高于培训前 (P<0.05) 。[结论]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授课、看图识压疮的考核培训新方法, 能提高伤口联络护士压疮相关知识水平。

压疮知识 篇4

关键词: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评价工具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 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 尤其好发于老年、伤残和危急重症人群。发生压疮不仅患者痛苦、加重病情、降低生活质量, 而且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2], 因此如何预防压疮的产生尤为重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慢性病患者不断增多, 大多数卧床患者的照料护理是由照顾者完成[3], 养老护理员就是照顾者中的一员。本研究旨在有效构建评价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相关知识的工具, 从而为组织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的培训提供依据, 现介绍如下。

1方法和对象

1.1拟订专家函询问卷

在参阅相关文献[4,5,6]的基础上, 结合临床专家建议, 形成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 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 问卷说明:介绍研究目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如何回答问卷。 (2) 问卷主体: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相关知识测评条目, 涉及压疮预防知识、压疮预防态度、压疮预防行为3个维度。其中压疮预防知识维度分为压疮定义、危险因素、表面支撑性物品使用、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翻身、临床表现7个条目, 28个对应知识点;压疮预防态度为7个对应知识点;压疮预防行为为10个对应知识点。共3个维度, 9个条目, 45个对应知识点。要求专家就每个条目及知识点问题的相关性进行评价, 分别为非常相关 (3分) 、相关 (2分) 、部分相关 (1分) 和不相关 (0分) 4个等级, 并请专家对每个条目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补充和修改。 (3) 专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专家的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工作年限、研究方向、学历等) 以及对本研究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

1.2专家咨询

1.2.1专家选择标准本研究共选取相关专家8名, 包括老年护理教育专家、临床护理专家 (压疮专科、伤口) 及养老院老年护理专家, 参与两轮咨询, 以便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提供比较全面的意见。专家一般情况:硕士学历1名, 本科学历7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3名, 中级职称5名;临床护理专家4名, 老年护理教育专家3名, 养老院老年护理专家1名。均具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从事本专业研究5年以上。

1.2.2咨询方法采用面询结合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问卷。第一轮函询结束后, 根据专家意见对内容进行修订, 形成第二稿问卷, 再次进行第二轮专家函询, 直至专家意见趋同。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 形成最终的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问卷内容, 并计算专家的积极度和权威系数。

2结果

2.1专家积极度

第一轮、第二轮均发放问卷8份, 回收有效问卷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8名 (100%) 专家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度均为100%。

2.2专家权威程度 (Cr)

权威系数 (Cr) 反映专家咨询的可信程度, 一般Cr≥0.70即可接受[4]。本研究中, 专家对问题做出判断的依据 (Ca) =0.94, 对问题的熟悉程度 (Cs) =0.86, 则Cr= (Ca+Cs) /2=0.90。说明本研究专家咨询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2.3咨询结果

(1) 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8位专家认为已拟订的“压疮预防知识问卷”的条目及其对应的知识点问题与调查内容的相关性为0.857~1.000。针对条目和对应的知识点问题提出25条意见和建议, 归纳如下:条目的陈述和语言表达应浅显易懂, 便于养老护理员理解;内容应该明确突出以压疮预防为主;知识点问题的题干陈述应该考虑老年人在压疮表现中的实际情况;知识点不可过多重复。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 做如下修改:增加2个知识点, 涉及压疮的临床表现和皮肤护理;删除5个表述重复知识点, 分别是知识点1、9、10、13、34;删除2个无关知识点, 分别是知识点8、39, 以上内容涉及压疮定义、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皮肤护理、表面支撑性物品使用以及压疮预防态度 (见表1) ;修改知识点的文字表达8条: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文字的表述和修改, 将知识点2中“持续性垂直压力”改为“受压时间过长”, 将知识点16中“使用滋润霜”改为“使用不含酒精的温和的皮肤滋润霜”, 将知识点18中“皮肤局部疼痛是组织受损的前兆”改为“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 组织受损时常无疼痛表现”, 将知识点22中“血清白蛋白低于35 g/L”改为“蛋白质缺乏”, 将知识点25、26中“皮肤带来压力、剪切力”改为“皮肤带来损伤”, 将知识点28中“高危老人持续受压2个小时即会发生压疮”改为“高危老人持续受压2个小时及以上发生压疮概率增大”。对于知识点40, 专家认为“压疮都归于照顾不当”太绝对, 建议将表述改成正向描述“并非所有压疮都是属于照顾不当”。最终问卷包括3个维度, 9个条目, 40个对应知识点。 (2)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各专家认为条目及其对应知识点问题与调查内容的相关性为0.857~1.000。同时, 各专家对文字表述提出修改意见:将“患者”改为“老人”;将“你会……”改成“我会……”。并强调针对养老护理员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 应考虑其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的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问卷具体内容见表2。

3讨论

3.1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评价工具可靠性较高

本研究选择的专家来自老年护理教育、临床护理 (压疮专科、伤口) 及养老院养老护理等所有涉及压疮预防治疗、护理、教学等相关领域。8位专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有3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8名;压疮相关临床护理专家4名, 老年护理教育专家3名, 养老院老年护理专家1名;均具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从事本专业研究5年以上。研究中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问卷函询, 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专家建设性意见提出率均为100%, 说明专家合作程度和积极性高。专家权威系数为0.90, 结合专家的经历, 提示所邀请专家对本研究内容熟悉程度高, 能够基于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2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评价工具涉及照护过程的各个层面

基于“知信行”理论 (KABP或KAP) [7], 同时结合他人研究成果[4,5,6], 构建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评价工具, 涉及压疮预防知识、压疮预防态度、压疮预防行为3个维度。其中压疮预防知识维度分为7个条目, 25个对应知识点;压疮预防态度为5个对应知识点;压疮预防行为为10个对应知识点。共3个维度, 9个条目, 40个对应知识点。拟应用该工具了解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 同时用知识点测试进行验证, 以明确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的不足之处或知识盲区。专家对自评条目以及知识点问题与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的相关性评价为0.857~1.000, 平均为0.982, 提示所拟订的测试内容切题、合理, 工具的内容效度较高。

3.3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评价工具能指导照护者培训工作的开展

根据养老院调研和文献回顾, 养老护理员多未接受过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对压疮早期识别缺乏认识, 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去预防压疮。应用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评价工具对养老护理员进行评估, 能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其知识不足或知识盲区, 为拟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供指导方向, 从而为有效开展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培训工作提供有力借鉴。

4结语

本研究应用德尔菲法[8],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 构建了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知识评价工具, 包括3个维度, 9个条目, 40个知识点, 每一个条目和知识点的CVI指数为0.857~1.000, 平均为0.982。工具拟从知识点测评验证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的自评结果, 从而为养老护理员压疮预防培训方案的制订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郑碧霞, 彭雅君, 任宇俊.院外带入压疮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12 (29) :1427-1429.

[3]宋伟利, 缪景霞, 罗宇玲.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现状[J].现代护理, 2004, 10 (12) :1161-1162.

[4]谢小燕, 刘雪琴.对护士压疮防治相关知识现状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 :67-68.

[5]周冬梅.压疮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行为及照顾负担的干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1.

[6]胡宏鸯.护士压疮知识与现状调查[D].杭州:浙江大学, 2009.

[7]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压疮知识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宁波市鄞州区3所社区卫生院的护士为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进行研究。发放调查问卷53份, 收回有效问卷51份。51名护士年龄20岁~41岁 (29.9岁±5.4岁) ;护龄1年~22年 (8.2年±6.1年) ;职称构成:护士19名, 护师25名, 主管护师6名, 副主任护师1名。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压疮防治相关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 要求独立完成。调查表包括3个部分: (1) 医院及一般个人情况; (2) 有无参加过压疮培训; (3) 压疮知识, 主要包括定义、分期、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好发部位、预防措施及治疗护理7个方面内容。共50题, 每题设“正确、错误、不清楚”3个选项;其中正确描述题“正确”计2分, “错误”计0分, “不清楚”计1分;错误描述题得分则与之相反, 满分100分。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输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社区护士压疮防治知识得分 (见表1)

压疮知识平均得分为 (66.3±7.1) 分, 最高81分, 最低56分。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和护龄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显示:社区护士普遍缺乏压疮预防及治疗知识, 对压疮的新知识新进展了解不够。

2.2 题型分析

50道测试题中正确描述题35题, 总分为70分;错误描述题15题, 总分为30分。根据三个备选项计算正确描述题和错误描述题的总得分, 发现两类题型的得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69, P<0.01) 。详见表2。

3 讨论

3.1 压疮防治知识总体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 本组社区护士的压疮防治知识总体不足, 平均得分仅为66.3分, 结果令人担忧。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和护龄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我国多年来对压疮防治的知识教育并无特别更新。调查中还发现, 社区护士对压疮的知识理解不深入。在本研究中正确描述题的答对率 (81.1%) 远高于错误描述题的答对率 (33.3%) ;“半卧位时, 骨骼肌深层组织有向下滑行的趋势, 与皮肤和皮层组织产生相对性移位, 从而产生了摩擦力”一题, 只有3.9%的护士回答正确。半卧位时, 组织移位时产生的力学因素应该是剪切力。由此提示社区护士对压疮产生的机制了解不清楚, 对压疮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对相关概念的辨别力不足。

3.2 知识更新不及时

产生机制方面, 缺乏对预防压疮采取正确体位的了解。在半卧位时抬高床头以5°~30°为宜[4], 只有12%的护士回答正确, 提示社区护士对剪切力的认识较少。由仰卧位转为侧卧位时, 最好倾斜30°一题, 75%的护士不清楚是否该这么做。研究表明这种体位可以消除大转子及骶骨部位的局部压力, 对预防压疮较理想[5]。预防措施方面, 有关研究表明, 按摩无助于预防压疮, 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6], 对于这一点, 在调查中显示护士未形成深刻认识。而对白蛋白等已在循证研究中受肯定的预测指标认识不足。由此提示社区护士的压疮知识更新不及时, 与国内外的同类研究基本一致[7,8]。

3.3 压疮防治相关知识方面的教育有待加强

3.3.1 加强院校教育

教科书是国内大部分护士获得压疮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 而现有教科书上的压疮预防和治疗知识更新不够, 有些观念已经陈旧甚至错误。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 在过去10年, 护理教科书中与压疮护理有关的内容是不完善、不准确的, 信息是有限的, 并指出教科书中的内容应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文化背景及时更新[9]。由此提示, 国内护理教学中对压疮教学缺乏足够重视, 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 并在实际教学中兼顾理论和实践知识, 为护生的临床应用打好基础。

3.3.2 开展在职培训

参与调查的护士中仅有2%的护士参加过关于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培训活动, 没有护士参加过关于压疮预防与治疗的继续教育。因此有必要加强社区护士的在职培训, 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 如网络学习、讲座、会议等。其中网络在更新压疮知识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3]。

社区护士的压疮防治相关知识相对缺乏, 存在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知识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压疮相关知识水平与实践亟待改善。应创造各种条件为社区护士提供压疮知识的教育, 护士也应充分利用在职培训、网络教育和自我提高等多种途径获取最新的压疮防治知识, 提高压疮防治的实践水平。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为后续对社区护士的压疮知识培训方案的制订及上门访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56-162.

[2]Law J.Pressure lcerprevention:Education for nursing home staf[J].Br J Nurs, 2003, 12 (9) :566-569.

[3]Larcher CMH, Miyazaki MY, Pieper B.Knowledge of pressure ulcers by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 Brazil[J].Ostomy Wound Manage, 2003, 49 (3) :54-63.

[4]陶红, 张云高.半坐卧位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1997, 12 (11) :10-11.

[5]Folkedahl BA, Frantz R.Prevention of pressureulcers.Iowa City:University of lowa Geront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Research Cennter[J].Research Dissemination Core, 2002, 21 (4) :324-328.

[6]李旭, 杨家林.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4-10.

[7]Panagio TK, Kerr S.Pressure area care:an exploration of Greek nurses.Knowledge and practice[J].J Adv Nurs, 2002, 40 (3) :285-296.

[8]谢小燕, 刘雪琴.难免性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 (9) :57-59.

压疮糊剂治疗压疮护理体会 篇6

随着医疗及护理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在临床上采取苄胺唑啉局部封闭、磺胺嘧啶银局部涂擦、利福平+胰岛素涂擦、压疮贴等方法治疗压疮, 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由于苄胺唑啉局部封闭具有有创性;而利福平+胰岛素涂擦, 主要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磺胺嘧啶银、压疮贴虽然效果不错但价格较高, 对于部分慢性病患者及经济状况不佳的患者来说, 不易接受。2011年1月—2012年8月, 我们改进压疮护理, 除加强基础护理外, 对43例 (包括家庭病床) Ⅱ~Ⅲ度压疮患者采用压疮糊剂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患者, 男25例, 女18例, 年龄最大89岁, 最小39岁, 平均年龄69岁。43例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发生3处以上的压疮, 最多的1例患者有5处压疮, 发生的压疮均为Ⅱ~Ⅲ度。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部位及面积见表1~3。

1.2 配方及用法

压疮糊剂配方:甲硝唑片0.2 g×2片, 地塞米松片0.75 mg×2片, 次碳酸铋片0.3 g×3片, 庆大霉素针8万U×1支。

1.3 用法

使用前将甲硝唑片、地塞米松片、次碳酸铋片混合研磨成粉加庆大霉素针调成糊状, 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 0.5%碘伏消毒后, 用糊剂涂擦, 再用红外线灯烤15 min。每日3次, 7 d为1个疗程。

2 护理

2.1 做好压疮高危管理工作

对新入院患者做好压疮高危评估, 根据我院制定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高危<12分, 中危13~18分, 低危≥18分) , 在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评估。对于压疮高危 (评分小于12分) 、难免压疮、院外带入压疮者, 及时填写相关表格并在24 h内上报护士长和院安全管理小组。同时针对患者的情况做好预防及治疗措施及追踪、评价, 以便及时改进。

2.2 心理护理

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常因不能控制排便而感到自卑、焦虑, 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 操作时与患者亲切交谈, 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大小便失控并缺乏对压疮认识的患者, 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压疮预防宣教, 普及压疮预防知识, 提高患者依从性, 帮助其树立信心, 配合治疗和护理。

2.3 加强基础护理

2.3.1 保护皮肤,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加强防护措施。

在缺乏软组织保护的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给予平整、松软的衬垫, 有条件时使用气垫床, 以防止局部持续受压, 致组织缺血、缺氧加重, 影响愈合。床旁建立翻身卡, 每2 h翻身1次, 并由执行护士签名, 责任护士监督落实。

2.3.2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局部刺激, 内衣宜柔软、宽松、透气, 保持清洁干燥。

及时清除患者尿液、粪便、汗液等分泌物、排泄物, 以减少局部刺激。使用尿片者, 必须保持尿片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对于小便失禁的患者, 病情许可时, 可置保留尿管。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持肛周的清洁, 每次大便后应及时用温水清洗, 动作宜轻柔, 局部给予柴草油或其他润滑油滋润, 防止破溃。

2.3.3 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床褥的清洁干燥、平整, 经常进行温水擦浴, 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增强皮肤抵抗力。

应避免对骨骼隆突处皮肤和已发红皮肤按摩, 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2.3.4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

对长期卧床、病情危重患者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疗法, 如静脉滴注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2.4 积极治疗原发病

压疮常常是在原发病的基础上而并发的, 因此, 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以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3 结果

经用药后, 压疮局部干燥, 分泌物明显减少, 压疮部位结痂, Ⅱ度患者创面修复。43例压疮患者治愈19例, 好转21例, 无变化3例, 有效率为93%。

4 讨论

药理研究表明:甲硝唑是通过厌氧菌细胞内的还原作用产生一种有活性的衍生物, 对厌氧菌的机体具有杀菌之特效, 并有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的作用。庆大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 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都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菌作用, 而且吸水性好, 对湿度和pH变化稳定, 能长期维持药物的浓度。地塞米松为长效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毒作用。次碳酸铋具有收敛、减少液体分泌、促进组织生长的作用。使用红外线烤灯可起到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的功效。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 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其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 并非以严厉的规定就可杜绝。随着人们对压疮认识的不断加深, 目前有关压疮的治疗护理有多种方法和手段, 只有掌握了全身和局部以及心理到生理的全面综合治疗, 才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压疮贴在Ⅱ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Ⅱ期压疮患者32例共46处, 其中男19例, 女13例;年龄51~83岁, 平均 (64.50±11.56) 岁。其中肺癌9例, 2例伴有糖尿病共12处压疮;胃癌5例共7处压疮;肝癌4例共7处压疮;食管癌3例共5处压疮;妇科肿瘤3例共4例;结肠癌3例4处压疮;乳腺癌2例2处压疮;喉癌1例2处压疮;胰腺癌1例共2处压疮;胆管癌1例共1处压疮, 将其分为对照组16例23处压疮, 实验组16例23处压疮, 两组比较各项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按压疮护理常规, 每2小时翻身1次, 使用气垫床, 避免压疮处受压, 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和干燥, 避免尿液、大便浸渍, 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根据需要用温水或中性溶液清洁皮肤, 给予全身营养支持等措施。实验组在采取以上常规措施的基础上, 根据每个患者压疮的部位和大小, 选用施乐辉公司生产的不同型号的爱立敷粘性敷料, 使用0.9%生理盐水棉球按无菌方法对压疮进行消毒, 去除残留在伤口上的表皮破损组织, 用无菌纱布擦干伤口渗液和基底, 晾干后 (如患处过多毛发应去除, 以确保敷料紧贴伤口) 以压疮为中心将敷料平整的贴于压疮处。注意及时翻身, 避免敷料卷及大、小便污染。根据患者情况至少每周更换一次或者距离敷料边缘2cm处可见渗液时给予更换。

1.3 判定标准

2007年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 (NPUAP) 将Ⅱ期压疮描述为部分表皮缺损, 皮肤表浅溃疡, 基底红、无结痂;也可为完整或破溃的充血性水泡[4]。观察评估两组患者Ⅱ期压疮情况, 在入院后2、3、4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发展情况, 统计比较两组压疮的治愈率, 以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1.4 疗效标准

治愈:溃疡愈合, 表皮完整, 无疼痛、渗液, 皮温正常;好转:创面缩小, 有肉芽生长, 渗液较前减少, 皮温正常, 疼痛减轻;无效:创面无变化或较前扩大、恶化。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压疮治疗情况比较, 实验组4周后压疮的治愈率为95.7%, 好转率为4.3%, 无效率0.0%。对照组4周后压疮的治愈率为69.6%, 好转率为13.0%, 无效率为17.4%,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

3 讨论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 特别是老年、昏迷、瘫痪、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5]。爱立敷粘性敷料由中间的多孔吸水性泡沫垫, 内侧带粘性的有孔伤口接触层, 以及外侧防水的外层薄膜组成。爱立敷粘性敷料协助提供湿润的伤口环境, 湿润环境可促进生长因子的释放, 刺激细胞增殖, 加快伤口表皮迁移速度, 使白细胞功能增强;泡沫垫能垂直吸收大量渗液, 有效处理和预防浸渍从而更利于创面修复, 且在密闭的湿润环境下渗出液释放并激活多种酶以及酶的活化因子, 特别是蛋白酶和尿激酶, 这些酶和密闭性敷料本身能促进纤维蛋白和坏死组织的溶解, 有效地发挥酶学清创作用[6]。压疮愈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会使患者及家属产生较高的焦虑情绪。护士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的沟通, 特别是敷料的选用须征得家属的同意, 针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辅导。指导家属观察伤口, 有异常现象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同时告知相关的压疮知识, 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7]。该敷料的使用去除都很方便并且受到了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综上所述, 压疮是全身和局部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 其防治及护理技术复杂, 所以要积极预防, 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8]。应针对不同病例、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措施, 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湿性敷料以促进伤口愈合, 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蒋琪霞, 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7-11.

[2]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1.2007 national pressure ulcerstaging deftnition[J].Would Council Ent Ther J, 2007, 27 (3) :39.

[3]吕霞.三级监控模式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5 (I3) :1175-1177.

[4]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75.

[5]王建平.中西药预防难治性压疮60例[J].护理研究, 2003, 17 (4) :410-411.

[6]刘春霞.应用美皮康敷料预防压疮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l2) :10-12.

[7]万里红.15例神经内科院外带人口I~Ⅳ期压疮的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11) :1191-1192.

压疮知识 篇8

关键词:压疮小组,外科,压疮预防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剪切力或/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1]。压疮的发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带来相应的经济压力,并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2]。因此,预防压疮被认为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手段[3]。外科(胸外、普外、脑外、骨科)患者大多手术创伤大、患者身上管道多、出汗多、因禁食致营养差、术后病情不允许翻身、术后疼痛致强迫体位、Braden评分表不能筛出术后所有的压疮高危患者、外科护士普遍重视不够等特点,极易引起皮肤压疮。故及早发现压疮高危患者,对其进行全程监控,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是防止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的关键所在[4]。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建立了压疮护理小组,加强了全院各科室压疮高危的筛选上报及防范管理,真正做到了实时监控和全程跟踪,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现将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12月(建立压疮护理小组前)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6月(建立压疮护理小组后)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2013年下半年外科收治住院患者2578例,2014年上半年外科收治住院患者2583例。

1.2 方法

1.2.1 压疮危险评分工具的选择

2011年起全院统一采用Braden评分法[5]对皮肤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在患者入院、转科、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

1.2.2 评分标准

根据皮肤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Braden评分法),分别从感觉、潮湿、活动方式、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6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23分,评分15~18分为低危患者,评分13~14分为中危患者,评分≤12分或Braden评分表中单项≤2分为高危患者,纳入难免性压疮进行管理。难免性压疮是指需要精心护理,但因患者的一些自身条件(如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恶病质、病情不允许翻身等),还是难免要发生的压疮[6]。非难免性压疮即可预防性压疮是指护理人员护理不当而产生的压疮。

1.2.3 护理部建立压疮护理小组

压疮护理小组是护理部倡导,由护理部提名组长组建,小组成员由各科室选派一名责任心强、三年以上工作经历、对压疮工作感兴趣的人员参与[7]。护理部副主任任督导,组长1人,副组长1人,核心成员3人(分内、外、其他三个片区管理),其余为每科室1名网络成员。职责分工明确,修善制度,加强培训,监管到位,每月召开一次分析座谈会,每季度组织一次业务知识讲座及季度分析。

1.2.4 压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1)对Braden评分≤12分者,由责任护士及时填写“压疮/高危患者动态评估记录单”,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经护士长和压疮小组网络成员审核后在24 h内网络上报压疮护理小组,压疮护理小组每日查看网络上报情况,收到网报后在24 h内分片区下临床查看高危患者的Braden评分是否准确,防范措施落实是否到位;院外带入压疮患者的疮面分级及处理情况,以及家属知晓及配合情况等。科室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动态评估。护理部压疮小组每周巡查所有压疮及压疮高危患者一次,查看患者皮肤及措施落实情况,创面处理效果,审核评定难免压疮[8],直至高危患者的Braden评分至18分,压疮患者的疮面痊愈方才停止跟踪评价。(2)护理部倡导无惩罚的护理安全文化制度[9]。对上报压疮高危经跟踪评价未发生压疮的,还有院外带入压疮治愈或好转的均予以每月兑现奖励;对上报压疮高危且已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依然产生难免性压疮的不予惩罚;对符合压疮高危未予上报并产生压疮的,或不属压疮高危而产生压疮的,以及产生压疮隐瞒不报者均按规定处罚。(3)对复杂疑难疮面科内处理不了的,科内填写纸质会诊申请单,并电话通知压疮小组,压疮小组在24 h内组织会诊,并给出指导性意见,且每周一次跟踪追访。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压疮护理小组成立后,两组压疮高危上报人数、难免性压疮发生率及非难免性压疮发生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压疮小组的建立,改变了过去护理部一名副主任兼管全院压疮管理的模式,现在各科室都有一名压疮小组成员,负责本科室压疮管理中疑难问题的查找、汇报和对策拟定,每月例会上分享全院压疮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组长还在网上建立了QQ群,经常讨论和热议压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2014年5月压疮护理小组正在将品管圈管理工具试用于压疮管理,充分发挥了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使全院的压疮管理向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及时筛出术后压疮高危患者是外科控制压疮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发现Braden评分表不能筛出所有的术后压疮高危患者,对照组发生的3例非难免性压疮中,其中1例因强迫体位引起,另1例是镇痛期间气囊导尿管末端压迫皮肤所致,还有1例是严重营养不良引起的。针对以上情况,压疮护理小组核心成员分别到外科各个病区进行全员讨论学习,并借鉴台湾护理专家陈筱蓉来大陆授课中提到的外科系统压疮高危筛选方法,除了Braden评分≤12分为压疮高危外,还规定Braden评分表中单项评分≤2分也列为压疮高危患者上报压疮小组,结果观察组中压疮高危上报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无非难免性压疮产生。

对评估的压疮高危患者,在床头设立醒目的警示标识;建立翻身巡视卡;使用气垫床;对于瘦弱患者缩短翻身时间,骨突明显部位或因特殊情况暂不能翻身者,预先使用减压贴保护受压部位[10];做好皮肤护理,特别是大小便浸渍时,一定用温水清洗皮肤,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严格交接班,检查管道有否压迫现象;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术后监护期间每天评估一次,以后每周一次动态评估,如有病情变化随时评估;压疮小组核心成员每周一次跟踪督查。结果观察组中无非难免性压疮发生,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2007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Staging Definition[J].Would Council of Enterostomal Therapists Journal,2007,27(3):30-31.

[2]苏春燕.ICU病人压疮危险及其评估工具[J].护理研究,2005,1(9A):1695-1696.

[3]蒋琪霞,管晓萍,苏纯音,等.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9.

[4]谢小燕,刘雪琴,李漓.应用BRADEN量表评估压疮危险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41-942.

[5]蒋琪霞,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施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23-59.

[6]于桂云,周丽华.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质量的全程控制[J].护理学报,2008,15(8):31-32.

[7]陈雪珍,沈定玉,姚建琴.预警管理在控制压疮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6(23):48.

[8]杨索娜.神经内科压疮高风险患者的全程监控[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131.

[9]施小英,韦小花,吕小英.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6(28):62-64.

上一篇:雁过拔毛下一篇:小组声乐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