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知识(精选10篇)
平面知识 篇1
轨迹问题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一些轨迹问题,若能充分挖掘题目中的平面几何特征,灵活应用平面几何知识,结合圆锥曲线定义,注意观察,巧妙转化,一定会简化运算过程,解答直观简捷,从而提高解题效果。举例如下:
一、垂直平分线
例1如图1所示,已知圆C: (x+1) 2+y2=8,定点A (1, 0), M为圆上一动点,点P在AM上,点N在CM上,且满足A M=2A P, N P·A M=0,点N的轨迹为曲线E,求曲线E的方程。
分析:首先理解向量的语言信息,由得NP为AM的垂直平分线。
∵点N在AM的垂直平分线上,
又M在半径CM上,
故N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是定值,可用椭圆定义写出N点的轨迹方程。
解:
∴NP为AM的垂直平分线,∴|NA|=|NM|。
又∵点M在圆C上,∴|NC|+|NM|=2姨2
∴动点N的轨迹是以点C(-1, 0), A (1, 0)为焦点的椭圆,且椭圆长轴长为,焦距2c=2
∴曲线E的方程为
二、角平分线
例2已知F1, 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Q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从任一焦点作∠F1QF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 则P的轨迹是()。
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
分析:角平分线的主要特征是平分一个角,若与垂直结合,会出现边长相等的性质。
解:设F2P与F1Q交于点A,(如图2)
∴|QF2|=QA|,又|QF1|+|QF2|=2a
连接OP,∴OP为△F1AF2的中位线,
∴A点轨迹是圆,所以选A。
三、中线和中位线
例3△ABC的顶点B, C的坐标分别是 (0, 0) 、 (a, 0) ,AB边上的中线CE长为m,求点A的轨迹方程。
分析:由中点可以联想到中位线使问题得解。
解:如图3,过A作中线CE的平行线交x轴于D点,∴CE为△ABD的中位线,D点的坐标为 (2a, 0)
∴A点轨迹以(2a, 0)为圆心,2m为半径的圆,
其方程为 (x-2a) 2+y2=4m2(除去圆与x轴交点 (2a±2m, 0) )。
四、相切
例4已知定圆M:x2+ (y+4) 2=100,定点F (0, 4) ,动圆P过定点F并与圆M内切,求P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由两圆内切,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差,设切点为Q,根据图形,用数学符号表示此结论:|PM|=10-|PQ|,而|PQ|=|PF|。
所以上式可以变形为|PF|+|PM|=10,又因为|MF|=8<10,所以圆心P的轨迹是以M, F为焦点的椭圆。
解:设动圆半径为R,连结PF,如图4,
∵动圆与圆M内切,
又动圆过F点,∴|PF|=|PQ|=R,
∴P点轨迹是以F, M为焦点,长轴长为10的椭圆,
∴椭圆方程是
例5已知定直线l:x=-2与定圆A: (x-4) 2+y2=4,动圆H与直线相切,与定圆A相外切,求动圆圆心H的轨迹方程。
解:设动圆H的半径为r,点H到l的距离为d,
则由相切的条件得d=r,|AH|=r+2,
因此,点H到点A (4, 0)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x=-4的距离,则点H的轨迹是以点A (4, 0)为焦点,直线x=-4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H的轨迹方程为y2=16x。
平面知识 篇2
1.基本概念:
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
2. 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
(1)若a=(x1,y1 ),b=(x2,y2 )则a b=(x1+x2,y1+y2 ).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有如下规律: + = + (交换律); +( +c)=( + )+c (结合律);
3.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 与向量 的积是一个向量。
(1)| |=| || |;
(2) 当 a>0时, 与a的方向相同;当a<0时, 与a的方向相反;当 a=0时,a=0.
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1) 向量b与非零向量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仅有一个实数 ,使得b= .
(2) 若 =( ),b=( )则 ‖b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若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使得 = e1+ e2.
4.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设P1、P2是直线 上两个点,点P是 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使 = , 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当点P在线段 上时, >0;当点P在线段 或 的延长线上时, <0;
分点坐标公式:若 = ; 的坐标分别为( ),( ),( );则 ( -1), 中点坐标公式: .
5. 向量的数量积:
(1).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作 = , =b,则AOB= ( )叫做向量 与b的夹角。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它们的夹角为 ,则 b=| ||b|cos .
其中|b|cos 称为向量b在 方向上的投影.
(3).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若 =( ),b=( )则e = e=| |cos (e为单位向量);
b b=0 ( ,b为非零向量);| |= ;
cos = = .
(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b=b( )b= ( b)= ( b);( +b)c= c+bc.
6.主要思想与方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要点回顾 篇3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上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交点称为坐标原点.
2. 点的坐标
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由点P向x轴作垂线,垂足所对应的数a称为点P的横坐标;由点P向y轴作垂线,垂足所对应的数b称为点P的纵坐标.横坐标a、纵坐标b合起来称为点P的坐标,用(a,b)表示.
我们经常说“对号入座”,点的坐标也一样,也讲究顺序性,所以点的坐标是有序数对,这里所说的“有序”是指先横后纵.一对有顺序的数可以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点的位置;反之,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顺序的数来表示.
3. 象限
如图2,两条坐标轴将平面所分成的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方向分别记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要注意的是: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任何一个象限都不包含坐标轴;4个象限没有公共部分,它们与坐标轴共同构成完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4.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第一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正,即(+,+);第二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即(-,+);第三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负,即(-,-);第四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即(+,-).
5. 特殊点的坐标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的点(即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
6. 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7. 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位置变化的关系
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则点在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移动;点的纵坐标变化,横坐标不变,则点在平行于 y轴的直线上移动.
8. 坐标轴上的点的距离
x轴上两点A(xA,0),B(xB,0)之间的距离为AB = |xA-xB|,y轴上两点C(0,yC),D(0,yD)之间的距离为CD=|yC-yD|.
9. 用坐标表示平移的规律
将一个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遵循以下规律(其中a>0,b > 0):
(1)点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点的横坐标加上a;
(2)点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点的横坐标减去a;
(3)点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点的纵坐标减去b;
(4)点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点的纵坐标加上b.
[注意:](1) 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中所有的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2) 将一个图形中的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再把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b,得到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先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再向上(或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形.
浅议平面向量与其他知识的交汇 篇4
一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
在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处设计的试题层出不穷, 在各类考试中经常能看到这类题, 常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考查的知识点有平面向量的平行与垂直、模、数量积等。对这类题目的处理方法是利用向量的相关知识, 直接把题目转化成三角函数题进行求解。
分析:由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转化成三角函数式, 化简求值。
二平面向量与数列的交汇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考查知识, 近年来各类测试也常出现以数列为载体、向量为背景的综合题, 主要考查向量、数列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平面向量与函数的交汇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之一, 它也是综合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点, 与平面向量的结合常是利用向量的坐标表示中的内容, 如数量积、模等, 列相关函数解析式。
分析: (1) 只需算数量积等于0; (2) 由向量垂直得数量积等于0, 从而得关于t和k的等量关系式。
四平面向量与不等式的交汇
近年各类考试不时考查平面向量与不等式有关知识的结合, 这些题实际上是以向量为载体考查不等式的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将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的问题。
五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的交汇
平面向量具有一套良好的运算性质, 它可以把几何图形的性质转化为向量运算, 变抽象的逻辑推理为具体的向量运算, 实现了“数”与“形”的结合, 用向量处理有关直线平行、垂直、线段相等、共线、共点以及较的度数等问题。
例5, 椭圆的中心是原点O, 它的短轴长为, 相应于焦点F (c, 0) (c>0) 的准线l与x轴相交于点A, OF=2FA, 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 (Ⅰ) 求椭圆的离心率与方程; (Ⅱ) 若O→P⋅O→Q=0, 求弦长PQ。
(Ⅱ) 由 (1) 可得A (3, 0) 。设直线PQ的方程为y=k (x-3) 。
设P (x1, y1) 、Q (x2, y2) , 则:
平面知识 篇5
1、向量有关概念:
(1)向量的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注意向量和数量的区别。向量常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注意不能说向量就是有向线段,为什么?(向量可以平移)。如已知A(1,2),B(4,2),则把向量AB按向量a=(-1,3)平移后得到的向量是_____(答:(3,0))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注意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3)单位向量: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与AB共线的单位向量是AB);
|AB|
(4)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叫相等向量,相等向量有传递性;
(5)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记作:∥,规定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平行。提醒:①相等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但共线向量不一定相等;②两个向量平行与与两条直线平行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两个向量平行包含两个向量共线, 但两条直线平行不包含两条直线重合;③平行向量无传递性!(因为有0);④三点A、B、C共线AB、AC共线;
(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的相反向量是-。如下列命题:(1)若ab,则ab。(2)两个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3)若ABDC,则ABCD是平行四边形。(4)若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ABDC。(5)若ab,bc,则ac。(6)若a//b,b//c,则a//c。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答:(4)(5))
2、向量的表示方法:(1)几何表示法: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如AB,注意起点在前,终点在后;(2)符号表示法: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如,等;(3)坐标表示法: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以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j为基底,则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可表示为axiyjx,y,称x,y为向量a的坐标,a=x,y叫做向量a的坐标表示。如果向量的起点在原点,那么向量的坐标与向量的终点坐标相同。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e1和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1、2,使a=1e1+2e2。如(1)若a(1,1),b
13;(2)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基底的是 A.ab)2
213;(3)e1(0,0),e2(1,2)B.e1(1,2),e2(5,7)C.e1(3,5),e2(6,10)D.e1(2,3),e2(,)(答:B)2
424已知AD,BE分别是ABC的边BC,AC上的中线,且ADa,BEb,则BC可用向量a,b表示为_____ab);33(1,1),c(1,2),则c______(答:
(4)已知ABC中,点D在BC边上,且CD2DB,CDrABsAC,则rs的值是___(答:0)
4、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1aa,2当>0时,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0时,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时,a0,注意:a≠0。
5、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两个向量的夹角:对于非零向量,作OAa,OBb,AOB
0称为向量,的夹角,当=0时,同向,当=时,反向,当=2时,垂直。
(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如果两个非零向量a,b,它们的夹角为,我们把数量|a||b|cos叫做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或点积),记作:,即=abcos。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是0,注意数量积是一个实数,不再是一个向量。如(1)△ABC中,|AB|3,|AC|4,|BC|5,则ABBC_________(答:-
9);(2)已知a(1,),b(0,),cakb,dab,c与d的夹角为12124,则
k等于____(答:1);(3)已知a2,b5,ab3,则ab等于____;(4)已知a,b是两个非零向量,且abab,则a与ab的夹角为____(答:30)
(3)b在a上的投影为|b|cos,它是一个实数,但不一定大于0。如已知|a|3,|b|5,且ab12,则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为______(答:
12)
5(4)的几何意义:数量积等于的模|a|与在上的投影的积。(5)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设两个非零向量,其夹角为,则: ①abab0;
②当,同向时,
=ab,特别地,aaaa,a;当与反向时,=-ab;当为锐角时,>0,且a、b不同向,ab0是为锐角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当为钝角时,<0,且a、b不反向,ab0是为钝角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③非零向量,夹角的计算公式:cos
22abab
;④|ab||a||b|。如(1)已知a(,2),b(3,2),
如果a与b的夹角为锐角,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
41或0且);(2)已知OFQ的面积为S,3
3
13
且OFFQ1,若S,则OF,FQ夹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3)已知
432
2a(cosx,sixnb),与b之间有关系式kabkb,其中k0,①用k表示ab;②求ab的最(cyos,ysain
1k21
(k0);②最小值为,60)小值,并求此时a与b的夹角的大小(答:①ab4k26、向量的运算:(1)几何运算:
①向量加法: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但“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不共线的向量,如此之外,向量加
法还可利用“三角形法则”:设ABa,BCb,那么向量AC叫做a与b的和,即abABBCAC;
②向量的减法:用“三角形法则”:设ABa,ACb,那么abABACCA,由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注意:此处减向量与被减向量的起点相同。如(1)化简:①ABBCCD___;②ABADDC____
;③(ABCD)(ACBD)_____(答:①AD;②CB;③0);(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3)若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ABa,BCb,ACc,则|abc|=_____(答:)
ABCOBOCOBOC2OA,则ABC的形状为____(答:直角三角形);(4)若D为ABC的边BC的中点,|AP|
;(5)若点O是△ABC的外,则的值为___(答:2)
|PD|
心,且OAOBCO0,则△ABC的内角C为____(答:120);
(2)坐标运算:设a(x1,y1),b(x2,y2),则:
所在平面内有一点P,满足PABPCP0,设
①向量的加减法运算:ab(x1x2,y1y2)。如(1)已知点A(2,3),B(5,4),C(7,10),若
1;(2)已知APABAC(R),则当=____时,点P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答:)21
;(3)已知作用在点A(1,1)A(2,3),B(1,4),且AB(sinx,cosy),x,y(,),则xy或)22226的三个力F1(3,4),F2(2,5),F3(3,1),则合力FF1F2F3的终点坐标是(答:(9,1))
②实数与向量的积:ax1,y1x1,y1。
③若A(x1,y1),B(x2,y2),则ABx2x1,y2y1,即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这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坐标减去起点坐标。如设A(2,3),B(1,5),且AC
AB,AD3AB,则C、D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答:
3(1,1
1;),(7,9))
④平面向量数量积:abx1x2y1y2。如已知向量a=(sinx,cosx), b=(sinx,sinx), c=(-1,0)。(1)
311,],求向量、的夹角;(2)若x∈[函数f(x)的最大值为,求的值(答:(1)150;(2)842
2或1);
若x=
⑤向量的模
:|a|_____;
⑥两点间的距离:若Ax
1,y1,Bx2y,a|a|2x2y2。如已知
a,b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a3b|=
,则|AB|如如图,在平面斜坐标系xOy中,xOy60,平面上任一点P关于斜坐标系的斜坐标是这样定义的:若OPxe1ye2,其中
(1)若点P的斜坐标为(2,e1,e2分别为与x轴、y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则P点斜坐标为(x,y)。-2),求P到O的距离|PO|;(2)求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在斜坐标系xOy中的方程。(答:(1)2;(2)x2y2xy10);
baab律:abca,bcac,bcabab;(3)分配律:
aaa,abab,abcacbc。如下列命题中:① a(bc)abac;②
7、向量的运算律:(1)交换律:abba,aa,abba;(2)结合
a(bc)(ab)c;③(ab)|a|
2
2|a||b||b|;④ 若ab0,则a0或b0;⑤若abcb,则ac;⑥aa;⑦
aba
ba;
⑧(ab)2ab;⑨(ab)2a2abb。其中正确的是______(答:①⑥⑨)提醒:(1)向量运算和实数运算有类似的地方也有区别:对于一个向量等式,可以移项,两边平方、两边同乘以一个实数,两边同时取模,两边同乘以一个向量,但不能两边同除以一个向量,即两边不能约去一个向量,切记两向量不能相除(相约);(2)向量的“乘法”不满足结合律,即()(),为什么?
8、向量平行(共线)的充要条件:a//bab(ab)2(|a||b|)2x1y2y1x2=0。如(1)若向量
ua2b,v2ab,当x=_____时a与b共线且方向相同(答:2);(2)已知a(1,1),b(4,x),a(x,1),b(4,x),且u//v,则x=______(答:4);(3)设PA(k,12),PB(4,5),PC(10,k),则k=_____时,A,B,C共线(答:-2或11)
9、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bab0|ab||ab|
x1x2y1y20.特别地
(ABAB
ACAC)(ABAB
AC
3;(2))。如(1)已知OA(1,2),OB(3,m),若OAOB,则m)2AC
以原点O和A(4,2)为两个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B,B90,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答:(1,3)或(3,-1));(3)已知n(a,b),向量nm,且nm,则m的坐标是________(答:(b,a)或(b,a))
10.线段的定比分点:
(1)定比分点的概念:设点P是直线P1P2上异于P1、P2的任意一点,若存在一个实数,使PPPP2,则
1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PP的定比分点; 12所成的比,P点叫做有向线段PP12的以定比为
(2)的符号与分点P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当P点在线段 P1P2上时>0;当P点在线段 P1P2的延长线上,则点P分有时<-1;当P点在线段P2P1的延长线上时1
0;若点P分有向线段PP12所成的比为
向线段P2P1所成的比为
。如若点P分AB所成的比为
37,则A分BP所成的比为_______(答:)
43x
,(3)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设P则x1,y1)、P2(x2,y2),P(x,y)分有向线段PP1(12所成的比为
y
x1x
21,y1y21
x1x2x2特别地,当=1时,就得到线段P1P2的中点公式。在使用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时,应明确(x,y),yy1y22(x1,y1)、(x2,y2)的意义,即分别为分点,起点,终点的坐标。在具体计算时应根据题设条件,灵活地确定起点,分
1
点和终点,并根据这些点确定对应的定比。如(1)若M(-3,-2),N(6,-1),且MPMN,则点P的坐标为
1_______(答:(6,));(2)已知A(a,0),B(3,2a),直线yax与线段AB交于M,且AM2MB,则a等于
32_______(答:2或-4)
xxh
11.平移公式:如果点P(x,y)按向量ah,k平移至P(x,y),则;曲线f(x,y)0按向量ah,k
kyy
平移得曲线f(xh,yk)0.注意:(1)函数按向量平移与平常“左加右减”有何联系?(2)向量平移具有坐标不
变性,可别忘了啊!如(1)按向量a把(2,3)平移到(1,2),则按向量a把点(7,2)平移到点______(答:(-8,(3));(2)函数ysin2x的图象按向量a平移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是ycos2x1,则a=________(答:
12、向量中一些常用的结论:
(1)一个封闭图形首尾连接而成的向量和为零向量,要注意运用;
(2)||a||b|||ab||a||b|,特别地,当a、b同向或有0|ab||a||b|
,1))
;当a、b反向或有0|ab||a b不共线||a||b|||ab|;当a、|b||a||b||a||b).|a||b||a||ba||(这些和实数比较类似b
xx2x3y1y2y3
(3)在ABC中,①若Ax1,y1,Bx2,y2,Cx3,y3,则其重心的坐标为G1,。如
33若⊿ABC的三边的中点分别为(2,1)、(-3,4)、(-1,-1),则⊿ABC的重心的坐标为_______(答:(
4,)); 3
3②PG(PAPBPC)G为ABC的重心,特别地PAPBPC0P为ABC的重心;
③PAPBPBPCPCPAP为ABC的垂心;
④向量(ABAC)(0)所在直线过ABC的内心(是BAC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AB||AC|
⑤|AB|PC|BC|PA|CA|PB0PABC的内心;
,点M为平面内的任一点,则MPMP1MP2,特别地P为PP(3)若P分有向线段PP12的中12所成的比为
1
1MP2; 点MPMP
2(4)向量PA、PB、PC中三终点A、B、C共线存在实数、使得PAPBPC且1.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3,1),B(1,3),若点C满足OC
1OA2OB,其中1,2R且
平面化的思想与碎片化的知识 篇6
现在,我已度过了与微博的“蜜月期”。
有些美人猝然相遇可能对她一见钟情,相处时间一长便难以容忍,同样,我刚玩微博时兴奋不已,没想到不到一年便对它意兴阑珊,有点想彻底关掉微博掉头而去了。这是因为对它认识越深,便发现它的缺点越多,甚至觉得它有点功不掩过。
我至今之所以还在上微博,是觉得它有极强的平民色彩和草根特点——准入门槛低,写作难度小,发布很容易。它使很多潜在的读者成为潜在的作者,它使许多社会看客成为社会演员,它使很多像我这样无官无职的平民,不再只是一味地洗耳恭听,还可以随意地评头品足。在微博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以为是的“高见”,也可以看到你认为荒谬绝伦的怪论;一个仅识“之”“无”的半文盲,可以对一个学富五车的名流嗤之以鼻,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可以对一个超级明星死劲吐槽。今天高兴了就成为你的粉丝,明天老娘不高兴就“取消关注”,关注与被关注的互动,主要不是由一个人的权力而是由一个人的魅力决定的。尽管有些人因社会地位或出镜机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但很多平民也可以成为“微博达人”,甚至可能通过自己在微博上的“倾情演出”引来无数喝彩,通过自己的机智才华博得无数掌声。总之,在微博这个平台上,比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大家有了更多的平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主动性。
对于普通个体,微博还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可能因意见相同而结成松散的联盟,可能因情趣相投而成为“知己”,前者在方韩之争中表现得特别充分,后者则在无数的微博群中有所体现。微博能让我们更广泛地结识新友,还能让我们更紧密地联络故人。我在微博上的确“结识”了不少朋友,如果不上微博绝大部分“博友”肯定终生都是路人。
对于商人,微博可能提供了营销商机,轻轻在键盘上敲几条微博,商品信息很快就可能传给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对于网站,微博可能聚集许多人气,不仅迅速提升網站的知名度,更可能将知名度转化为印钞机;对于政府,微博可以了解民情,可以宣传政策和政绩,还可以在微博上尽情做秀……
尽管微博有种种优点使你留恋,但它有更多的缺点让你生厌。
从一个读书人的眼光来看,我觉得微博最大的问题是:一个人假如长期逛微博的话,可能造成他思想的平面化、知识的碎片化、感觉的迟钝化。
造成思想平面化,是因为140字符的微博,只能“端出”观点,只能宣泄情绪,只能插科打诨,只能滑稽调笑,根本没有办法阐述任何一个严肃的观点,更别说对一个论点进行严谨的逻辑论证了,所以,在微博上见到最多的是“立场”和“表态”,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见到一些“思想火花”——如果说微博上还有什么“思想”的话。我个人认为微博上见不到“思想”,充其量只能见到一些孤零零的结论。由于微博没有办法呈现一个人的“思想过程”,我们无法检验这一观点在逻辑上是否自洽,所以也就无从判断它的对错。审视一个主张是否合理,我们主要是看它的论证过程是否逻辑严谨,看一个观点是否成熟有效,我们还要看它的论据是否充分。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导论中曾说过,思维的运动过程比思维的结论更加重要,也更有价值。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只是“偶触之思”,他不再诉诸逻辑论证,不再进行有效论证,他的思想就只停留于浅表层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深入思考”。微博上表达的非逻辑性,使它不能给我们提供深刻思想,这倒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更危险的是养成人们思想的浅表化和平面化,养成人们“一句话管总”的坏习惯,只负责言论上的“表态”,而不计较思想上的明晰和严谨。我们不妨看一条名人微博——
“@易中天:所以,方舟子值得尊敬,不宜效法。韩寒应该呵护,不必同情。出来混,是要还的,何况他这回的表现还那么差。这个烂摊子,当然得他自己收拾。而且,如果事实证明他确实有人代笔,那就更得他自己埋单。包括他过去的张狂、草率、漫不经心和花拳绣腿,其实都已付出代价。”
如果“值得尊敬”的人“不宜效法”,难道要去效法那些让人作呕的坏蛋?如果连“同情”都大可“不必”,“应该呵护”又从何说起呢?你看了这条微博后知道易中天在说什么吗?易中天先生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是一种只有外星人才会明白的玄妙“逻辑”,这是一种只有中国人才能运用自如的世故圆滑。天下的“公知”要是都像易中天先生这样说话,十三亿中国人都要去上“猜谜学习班”。在这样的微博中玩久了,思想的平面化倒在其次,可怕的是思维的严重退化。
导致思想平面化的原因,除微博文体“表达的非逻辑性”之外,还在于微博的“一过性”和“流动性”。随着每条微博在不断移动,接触的对象也在不断变化,你根本不可能专注于一个对象进行思考,微博本身的这种特性导致思考难以深入。在微博上斗的是机智和敏捷,看哪个出言更迅速,看哪个说话更俏皮,人们不会在意你的思维是不是严密,也不太在乎你的说理是不是充分。微博上的争论有点像平时斗嘴,大家只图嘴巴一时痛快,语带机锋就会招来观众,说到极端就不愁没有掌声,因而,偏激常常被误认为“犀利”,尖刻更往往被当作“深刻”。这会养成微博上“斗嘴者”的劣质思维,也会造成围观者对思想评价的价值混乱——发微博的人没有“优质思维”,围观者不知道什么是“优质思维”。
微博上知识的碎片化显而易见。微博传递的海量信息中,内容上是五花八门,形式上是零零碎碎,你刚才看到的是天上日蚀,转眼就可能看到日本地震,过一秒钟可能又是明星丑闻。这里时政评论、经济要闻、文化视点、感情八卦、海外奇谈、鬼魂迷信、小道消息、流言蜚语轮番轰炸……你如果在微博上逛的时间长了,天上的事知道一半,人世的事无一不知。然而,这种情况套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熟知并非真知”。微博上获得的知识只能作为夸夸其谈的材料,只能当作炫耀“博学”的资本。且不说微博上的信息无法确定其真假,即使这些信息全部为真,它们提供给我们的也是支离破碎的知识。首先,对任何一个信息都难以进行全面的了解,你只能在这方面略知一二,七嘴八舌中更可能前后矛盾,你不知道到底要信哪一种说法。其次,微博的知识极不系统,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越多,你的头脑一定会越混乱,你在微博上看到的这些知识只能浅尝辄止,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你难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再次,微博的信息流动极快,这条新闻给你带来的兴奋还没有过去,那条消息就可能让人沮丧得想要跳楼,同时接受反差极大的各种信息,你无法对它们进行冷静的处理。从微博上下来,吹起牛皮别人觉得你无所不知,到真正要用知识的时候你就一无所知。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不能扩展你的知识结构,反而会将你的知识完全“解构”; 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不能开拓你的胸襟,只在你的胸襟中填满垃圾废料。要想成为一个有真知有学问的人,尤其是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你的知识就必须系统化和条理化,古人说求学的要诀是“入门须正”,读书的要诀是循阶而上渐入渐深,不知门径终生是外行,信手翻书难以成学。正因为这样,清代一位学者说要学有所成,既要善记也要善忘——就是说要学会过滤掉许多无用的知识,使那些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变得很有条理。
为什么微博容易造成感觉的迟钝化呢?刚上微博时你一定对花样翻新的信息感到十分新奇,对有些海外奇谈感到非常震惊,但这样的刺激太多太频繁,你慢慢就从新奇变为乏味,从震惊变为麻木,对任何一种传过来的信息和知识,你都会认为它们“似曾相识燕归来”。天天接触一些爆炸性的信息和稀奇古怪的知识,久而久之对什么都不敏感,好像有一种“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自然”的“淡定”,有一种“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漠然。要是对什么新鲜事都不觉得新鲜,对任何变化都没有“感觉”,这种迟钝和麻木比没有知识还要可怕。知识贫乏尚可弥补,感觉迟钝便无药可医。
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眼光来看,年轻人沉湎于微博或成了微博控,和网络成瘾一样有百害而无一利:它虚掷了你黄金般的青春,它养成了你为人的任性,它让你和世界更加隔膜。
据相关单位报告数据表明,现在微博成瘾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每天泡在微博上六七个小时,先由微博爱好者变成“微博达人”,再由“微博达人”变成“微博病人”,要是不马上戒掉微博,最后就由“微博病人”变成“微博废人”。在微博上看到大量稀奇古怪的信息,有刺激性和娱乐性,在微博上可以找到“情投意合”的“知音”,发两句议论偶尔还能引起共鸣。现实生活中被冷落的朋友,在微博世界里可能被热捧,微博成了他逃避现实的“有效”途径,这容易使他在喜爱微博——依赖微博——沉迷微博的路上越滑越深,一回到真實世界就烦躁不安,一打开书本就魂飞天外,一干正事就注意力失控。
在目前尚未施行网络实名制的情况下,许多没有经过认证的博友,人家不知道他们是何方神圣,他们发言完全不负责任,这使有些人发言随心所欲。几个月前在新浪微博上,一个化名博友骂人大教授张鸣先生是“不学无术的白痴”,我点开他的微博看了一下,在几年之内他只发了十几条微博,每条微博只寥寥几字或十几字,也没有找到他开的博客,而张鸣教授这六七年来,差不多每隔两天就写一篇杂文,他的专业领域估计这位博友一窍不通,我不知道他有什么底气骂人家五十多岁的教授是“白痴”。这一二十天我连续写了10篇“方韩之争随感”系列文章,可能有些微博朋友觉得我触犯了他们的偶像,开始一段时间把我骂得狗血淋头,很多粉丝纷纷取消了对我的关注,骂我是“白痴”,骂我是“混蛋”,骂我是“淫棍”,更恶毒的是诅咒我“一出门就被车压死”,“一吃饭就被毒死”。大概有十几个同样是化名的网友盯着我骂,我一发表博客文章就说我的文章极臭,我一发微博就说我胡说八道。这些随便骂人的化名网友都没有开博客。博客和微博有很大的区别:博客上要学会以理服人,你的任何一个论点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微博上只是发泄一下自己的怒气,晒一晒自己的感情,博客上你必须注意自己言论的影响,化名微博上你不必顾忌自己的形象,所以在博客上要“穿皮鞋”,在微博中可以“靸拖鞋”,在博客中你要“穿西装”,在微博上你可以“穿三角裤”,甚至可以赤身裸体。这样“隐姓埋名”的时间一长,你可能越来越不能控制自己,一个不能高度自律的人,开始是在虚拟世界里张狂,后来便是在真实世界里任性。出口成“脏”固然十分得意,最后受到伤害的不是咒骂的对象,而是破口大骂的本人——除了骂人之外,你还会点什么呢?
沉迷于微博好像让你与世界很近,其实你与世界一直隔着厚厚的玻璃。微博的世界不是现实世界的原样复制,你在微博中骂人可以不负责任,在现实生活中骂人就可能挨拳头;你在微博上走极端可能有人喝彩,在社会上走极端必定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你可能像那个童话中的孩子,只想呆在虚拟世界里享受温暖的春天,不想再回到日常世界面对生活的风雨。
我要是只逛微博而不写文章,就会感到非常空虚,我发的很多微博往往是草拟的文章提纲,所以在微博上特地标上1、2、3等数字序号。就自己的感觉而言,逛微博后常生悔意,阅读经典就沉静快乐,写文化随笔颇具情趣,写社会评论富于激情,摆弄学术则最为充实。
我们不可能永远躲在虚拟世界里,就像我们不可能生活在天上宫阙中一样,现实世界的确非常残酷,但现实世界也的确非常真实。在这里,成功了可以开怀大笑,失败了也不妨抱头痛哭;在这里,干得出色你能听到噼噼啪啪的掌声,有了成绩你可以得到现实的回报。虚拟世界里的捧场是不能充饥的画饼,微博上的恭维又岂能当真?
朋友,不能只在微博上找感觉,回到现实世界来拼搏吧!
平面几何知识在解析几何中的妙用 篇7
一、对比说明优劣
【例1】已知直线l:y=x+b和圆C:x2+y2+2y=0相交于不同两点A、B, 点P在直线l上, 且满足|PA|·|PB|=2, 当b变化时, 求P的轨迹.
解法一:圆C:x2+y2+2y=0的圆心C (0, -1) , r=1.
由切割线定理, 如图1所示, |PT|2=|PA|·|PB|=2>1, 故点P在圆C外,
∴点P的轨迹方程为x2+ (y+1) 2=3.
点评:显然直线AB是圆的割线, 解法一运用平面几何知识中的切割线定理求轨迹简单明了, 而且运算量得到极大地减少, 时间成本得到控制.
解法二:设点P (m, n) , 则e:y=x+b的参数方程为
将 (1) 代入x2+y2+2y=0得
显然Δ>0, 设方程 (2) 的两根为t1, t2, 由|PA|·|PB|=2, 依题意点P在AB或BA的延长线上,
即x2+y2+2y=0为P的轨迹方程, 表示以 (0, -1)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点评:解法二是由|PA|·|PB|=2联想到直线的参数方程中t的几何意义, 但运算量还是比较大的, 时间成本的控制不如解法一.
二、举例应用说明
【例2】已知A, B分别为曲线C: (y≥0, a>0) 与x轴的左、右两个交点, 直线l过点B, 且与x轴垂直, S为l上异于点B的一点, 连结AS交曲线C于点T.如图2, 点M是以SB为直径的圆与线段TB的交点, 试问:是否存在a, 使得O, M, S三点共线?若存在, 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解:假设存在a (a>0) , 使得O, M, S三点共线.
设S (a, t) , 显然直线SO、BT、SA的斜率都存在, kSO=t/a,
由于点M在以SB为直径的圆上, 故BT⊥OS, 即,
两直线的交点T满足方程 (3) , 又因为点T在曲线C:上,
经检验, 当时, O, M, S三点共线,
故存在, 使得O, M, S三点共线.
点评:该解法的可取之处在于巧妙地运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将本题一举成功拿下.
平面几何知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篇8
由直线AB过点F1(-c,0),设其方程为y=k(x+c),代入椭圆方程,得(k2+b2)x2+2ck2x+k2c2-b2=0,
例3如图3,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CC1的中点,P在底面ABCD内运动,且满足∠DPD1=∠CPE,则点P的轨迹为()
(A)圆的一部分
(B)椭圆的一部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
思路:如图4,设MN的中点为D,则|DF1|+|DF2|=2a=6.
在△MAN,△MBN中,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AN|=2|DF1|,|BN|=2|DF2|,所以,|AN|+|BN|=2(|DF1|+|DF2|)=4a=12.
二、特殊三角形与四边形性质
例5 如图5,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为F,过抛物线上一点A(3,y)向准线l作垂线,垂足为B,若△ABF为等边三角形,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例7已知直线4x-3y+m=0与圆x2+y2=16交于不同两点A、B,O为坐标原点,C为圆外一点.若四边形OACB是平行四边形,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三、圆的弦与切线性质及两圆相切问题
例8△ABC的顶点A(-5,0)、B(5,0),△ABC的内切圆圆心P在直线x=3上,求点C的轨迹方程.思路:如图8,设圆P与△ABC三边的切点为D、E、F,则直线x=3过点D,由圆的切线长定理,得|AE|=|AD|=8,|BF|=|BD|=2,|CE|=|CF|,所以,|CA|-|CB|=(|CE|+|AE|)-(|CF|+|BF|)=|AD|-|BD|=6.由双曲线定义,所求轨迹是以A、B为焦点,实轴长为6的双曲线的右支(顶点除外),方程为.
例10已知圆M:(x+2)2+y2=4,圆N:(x-2)2+y2=16,动圆P与圆M、圆N均外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求C的方程.
思路:由已知得圆M的圆心为M(-2,0),半径r1=2,圆N的圆心为N(2,0),半径r2=4.设圆P的圆心为P(x,y),半径为r(图略).
四、对称性
例11点P是以F1、F2为焦点,长轴长为2a的椭圆上一点,过F2作∠F1PF2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Q,则点Q的轨迹是_.
思路:如图10,设F2Q的延长线与F1P的延长线交于R,则由∠F2PQ=∠RPQ,PQ⊥F2R,知Rt△PRQ≌Rt△PF2Q,即点R与F2关于直线PQ对称,所以,|PR|=|PF2|,则|F1R|=|PF1|+|PF2|=2a.
连接OQ,则OQ为△RF1F2的中位线,|OQ|=12|F1R|=a.所以,点Q的轨迹是以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a的圆.
例12如图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3,点P是边AB上异于A,B的一点.光线从点P出发,经BC,CA反射后又回到点P.若光线QR经过△ABC的重心,求AP的长度.
思路:由光的几何性质,易知∠PQB=∠RQC.延长RQ至P1,使QP1=PQ,则∠P1QB=∠RQC=∠PQB,且△PQP1为等腰三角形,于是,BC为PP1的垂直平分线,即点P1、P关于直线BC对称,所以,点P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P1在直线QR上.同样,点P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P2也在直线QR上,从而,P1、P2与△ABC的重心G共线.
参考文献
平面知识 篇9
一、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知识结构重组的意义
构成平面设计的三大要素的图形、文字、色彩, 同时还有诸如创意、构图、形式美等其他因素, 这些要素的组合之所以能体现产品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 完全取决于创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创作者的知识体系进行打乱顺序再加以重新排列组合, 本质上是将他的平面设计思维模式进行优化处理, 进而激发出更好的设计思想和理念。
众所周知, 艺术创造归根到底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而观念的更新则是对人们已有的知识体系的革命。需要注意的是, 革命并非是对旧思想的彻底否定, 而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 对已知设计理念进行二次改良。所谓的再造设计即是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分类, 把目前各种平面设计理论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细分和优化, 最终促使新事物的诞生。
教师在日常授课讲解时如借助于这一套再造设计理论将会大大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同时使得他们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养成独立思考的行为模式, 加强自身专业竞争力。其中, 对于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能迅速地提高、强化自身的平面设计能力。借助于对学习者固有知识体系的再造和修复,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得学习者投入产出比达到新的高度。并且, 通过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改造和完善还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 一味地强调对旧有知识体系的改造无法最大程度地提高设计能力, 其前提是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国外某著名平面设计大师以其对书籍的平面设计作品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将书本以3D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通过与周围环境物品诸如床头、沙发、灯具等的巧妙搭配, 不仅向人们传播了知识, 还关照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从而将书籍和阅读环境中的物品进行完美匹配, 使得观者一方面能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基本寓意, 另一方面还能领悟出他想阐述的更深层次的意味,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相得益彰。
这位创作者借助3D技术, 把设计思想和人体工程学两者相结合, 把想要传达的思想和人们的期待完美融合, 看上去感觉并无特别之处, 实则恰到好处, 我们作为初学者, 很有必要好好领会这种手法。在此, 本人重申自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平面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最基本的沟通和表现的方式, 通过多种设计方式结合各种符号、图片以及文字, 从而用来传达想法和讯息的视觉表现方式。但是, 平面设计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个人创新意识的展现, 倘若创作者自己的思想都是过时的, 又何谈什么创新意识呢?
二、知识结构重组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 平面设计往往分为市场调查、内容框架、设计理念、视觉元素和表现手法等五大类。而这样的分类方式在整个学习课程中也划分为不同的授课方式。因此, 显而易见, 学习者学到的东西并不是一个整体, 而是彼此分开的, 这就导致他们不懂如何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合理规划, 更不用说通过这些学到的知识来启发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了。以往的授课主要传授的是最基本的专业知识,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使即便有天赋的学生也很难脱颖而出, 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 但其无法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较好的融会贯通。因此, 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应更多地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其付诸实践的动力, 从而为平面设计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所谓科学的学习方式, 指的是对旧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改良和修复, 使之顺应当前社会环境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者事半功倍, 学习进度大大加快, 还可以很好地巩固原先的知识体系, 从而实现新旧知识体系的双丰收。因此, 在平面设计的授业过程中, 教师们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学生们怎样“学习”, 从学习的源头修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对学生授课的具体细节上, 应根据当前时代形势, 理论结合实践, 把学生们固有的知识体系进行修复和完善, 然后按照科学的划分方式以全新的形象和特征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每当学习完一个小结, 进行下一个小结的学习时, 就可以温故而知新, 将已学的知识和将要学的知识点进行串讲, 这样一般可以使得学生基础知识非常扎实。
平面设计授课对授业者来说, 往往需要兼具设计、演讲、专业、风趣等多方面的讲课技巧, 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高低与否往往决定着学生们收获的大与小。因此, 在平面设计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把市场调查、内容框架、设计理念、视觉元素和表现手法这五大类与其他诸如广告学、形象礼仪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进行巧妙的串讲, 这样不断可以让学习者借助已知的知识体系很容易地理解基础课程的主要思想, 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大大加强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还巩固和强化了这门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全方位提升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值得注意的是, 在现实的讲授过程中, 教师们需要着重注意不同学科间的纽带关系, 适当的课后练习不仅有利于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 还能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
笔者主张在平面设计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加大对五大要素的理解,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发散性思考, 从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独出心裁的新作品。事实上,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学生们往往都会收获颇丰。学生除了要完善和修复他们固有的知识体系以外, 还需要主动提升自我艺术设计理念的水平和素养。当然, 除了以上两点, 平时的业余时间也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涉猎, 建议学生们平时多上网搜寻相关资料, 多看海报、新闻和相关书籍, 借助于互联网等各种新媒体, 使自己不断从各个角度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唯有如此, 他们在创作新作品的过程中才能在脑海中孕育出新的理念和点子, 将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挥到极致, 最终使得自身的平面设计综合能力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老师作为平面设计的授业者, 需要着重传达开拓创新的思维理念, 鼓励学生将自身知识进行整合和优化。总之, 平面设计的学习过程是由众多小课程组合而成的一个大的整体, 而这些小课程都是互为联系, 不可或缺的。学生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又是大不相同的, 所以教师决不能讲完了事、不闻不问, 而应因材施教, 注重个性化培养。相信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的投入, 就一定能激发学生们的潜力, 使他们爆发出自己的创造能量。
三、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人们日常生活中将需要大量的有创意的平面设计作品, 具备这方面创新意识的人才将显得愈发宝贵, 但当前的大学教育并未能很好地顺应这一趋势。虽然通过短暂的大学四年时间的学习并不能造就这样杰出的人才, 但我们仍然相信通过完善和优化本科期间学生的知识体系, 是有利于激发他们失去已久的空间想象力和艺术鉴赏力的。在此我建议,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要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 而是应该和实践相结合, 抛弃那些腐朽的旧观念, 鼓励开拓创新, 不落俗套, 改良旧有的固化思维体系, 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靳埭强.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3]杭间, 何洁, 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岁寒三友.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平面知识 篇10
(一) 平面设计概述
平面设计是指平面设计通过文字、图片以及特殊符号的运用, 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平面设计方案, 通过视觉传达方案中的信息, 其中包括产品的商标、产品宣传海报以及企业标识等的设计。平面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 并有这自己很好的创意, 创意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好的创意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方案, 每个人对一件事物都会有自己不一样的看法, 人们的创意也是不同的, 同样的设计要求, 经过不同平面设计人员的设计, 最后的设计方案会截然不同, 从事平面设计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比拼的是个人的创意,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创意性思维的训练, 这样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促进自身的更好发展。平面设计中需要平面设计人员用视觉元素来传播自己想法和观念, 用文字、图形以及特殊符号把信息传达给受众, 让群众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 这就要求从事平面设计的人员有着充足的知识作为基础, 这样才能做出满足客户的平面设计。
(二) 平面设计的特征
平面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是商业社会的产物, 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 需要通过平面设计人员的设计传达出客户的目的。平面设计没有完全的概念, 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没有谁对谁错, 关键是看谁的创意方案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 平面设计可以说一种宣传的手段, 借助图像和文字向人们传达出自己的目的。平面设计设计的知识比较广泛, 平面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各种元素的运用到达较好的传播效果, 平面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有着过硬的电脑技术, 这样才能高效的处理图片以及设计出融合众多元素的平面设计方案。平面设计讲求精益求精, 平面设计没有固定的形式,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该大胆地进行设计, 做到平面设计的不断完善。高职的教师基本上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明确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正确学习态度, 平面设计作为一门比较讲求技术的专业, 如果不认真的进行学习, 就很可能出现毕业以后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学着, 该怎么进行平面设计没有一个正确的思路, 这样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在学校好好学习,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以后工作的顺利。
二、平面设计应具备的理论知识
(一) 把握好平面设计的要素
平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向人们传达美的感受外, 更重要的是向人们传达自己的理念, 应该在进行平面设计时注重信息的传达, 这就要求在进行平面设计时把握好平面设计的要素。平面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主要是:创意、构图和色彩, 这三个要素是进行平面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该做到三个基本要素的平衡, 这样才能设计出合格的方案。创意是平面设计的第一要素, 因此, 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该注重对自己创意性思维的训练, 这样才能保证平面设计的质量。构图要求要求设计人员可以很好地解决图形、文字以及色彩三者之间的关系, 做到各个元素的合理安排, 能够向人们传达信息的内容。色彩要求设计人员能够把握好整体的色彩关系, 注意色彩之间的协调, 让色彩向人们传达出美的感受。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 应该做到能够很好地把握好三个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方案。
(二) 平面设计中的创意
平面设计讲求的是通过图形、文字等的运用, 向人们传达想要表达的理念, 平面设计的创意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一个好的创意才能设计与与众不同的广告, 受众才会更加青睐我们宣传的事情。设计人员要有良好的创意, 就要求在日常多注重对创意思维的训练, 多看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 将其中好的创意整合一下, 再结合自己的见解, 设计出让客户满意的平面广告。
(三) 全面的知识结构
平面设计涉及许多其他的知识,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做到对设计的知识有所了解, 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在进行平面设计时一般都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 但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设计人员对其产品或者企业有一定的了解, 这就要求设计在日常时对可能合作的企业多做了解, 这样才能有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对于高职院校平面设计的毕业生来说, 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在需要某些资料时不至于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查阅, 这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确保他们工作的顺利。
参考文献
[1]李振华.浅论标志设计中的线型元素[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12
【平面知识】推荐阅读:
高中数学知识复习要点掌握之平面向量01-01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06-01
空间直线和平面总结_知识结构图+例题10-08
平面与平面垂直12-06
平面与平面平行学案11-24
平面广告设计论文_平面设计论文01-06
平面意识07-15
平面转换07-19
平面构造10-20
平面布设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