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人员(通用7篇)
影像技术人员 篇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学影像技术也取得到了飞速发展, 这无疑对滞后的影像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影像技术人员,挑战
近20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生物物理、生物化学、 生物医学、基因工程、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 医学影像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采用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各种高科技的影像设备接连呈现, 为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 为医生做出确切诊断提供愈来愈详细和精确的影像学信息, 为人类能检查、诊断、治疗和最终战胜各种疑难疾病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这的确是值得令人欣慰的。然而, 快速发展的影像技术与滞后的影像技术人员的素质之间, 差距越来越大, 这无疑是对二十一世纪影像技术人员的极大挑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 从X线设备来看
自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985年发现X-ray, 并用它拍摄了第一张X线照片后, X线就被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医学上的应用。X-ray透视和摄影技术作为最早使用的医学影像技术, 直到今天还在普遍使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在随后的几十年中X摄影设备有不少发展, 包括使用增感屏、影像增强管、旋转阳极X射线管、X-TV及断层摄影等。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CT机的出现, 成为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是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CT采用横断面体层成像, 不受上下组织重叠或阴影的影响, 其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 同时还能利用CT值作定量分析;与传统的影像设备相比, 显示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正因为如此, 在之后30年间, CT设备发展迅速, 更新了五代。于是就有后来的超高速CT (UFCT) 、螺旋CT (SCT) 、多层CT (MSCT) (2~64层) , 使临床应用范围和诊断效果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2 从磁共振成像设备来看
从1946年美国科学家Block和Purcell分别发现了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MR) 现象, 到1977年达马迪安等人建成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全身MRI设备, 并于1977年7月3日获得了第一幅横断面质子密度图像 (用时长达4小时45分钟) , MRI便开始了在人类医学影像方面的应用。因为它是一种非电离辐射式医学影像设备, 具有无放射性损害、无骨伪影, 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 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力, 因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的MRI硬件技术在飞速发展。其中高性能梯度线圈、开放型磁体、软线圈、相控阵线圈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 都显现出在这些方面强大的发展趋势。随着MRI硬件的发展, MRI的技术也有很大发展, 如平面回波成像EPI (echo planner imaging, EPI) 使MR的成像时间大大缩短;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er, MRA) 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动态增强MRA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A, DCE MRA) , 明显缩短了血液成像时间, 避免了扭曲血管, 湍流及慢血流所致的信号丧失;FMRI技术, 它是对人体功能进行研究和检测的MRI技术, 可检查形态未变但功能已改变的病变, 从而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磁共振成像介入, 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度, 可精确区分病灶的界面、确定目标。亚毫米级空间分辨率便于病灶定位和接入引导。多层和三维空间成像允许全方位地观察重要的解剖结构。快速和超快速成像能对生了运动、介入器具和介入引起的变化进行实时观察;消除伪影技术, 可有效消除人体生理运动如呼吸、血流、脑脊液、脉动、心脏跳动、胃肠蠕动等引起的磁共振图像的伪影。
3 从核医学技术设备来看
自世界第一台gama照相机由Hal-Anger于1957年研制成功以来, 照相机就成为近30年来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核医学成像设备, 一直到1979年第一台实用的SPECT研制成功, PET也相继研制成功, 开始了放射性核素体层显像的时代。经过10余年的技术发展, SPECT又成为新、脑显像, 尤其是脑血流和功能显像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PET成为当今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影像技术研究人体心、脑代谢和受体功能的唯一手段, 显示着核医学显像的巨大优越性。PET被认为“在核医学史上奠定了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是一种处于前沿的新仪器。它所获得的图像是反映人体生理、生化或病理及功能的图像, 比SPECT图像更清晰、更真实。它的图像不仅在临床上可用来反映病变组织的病理生理、异常代谢的变化, 同时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确定治疗方案、监测疗效和判断预后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且对探讨功能性疾病的机制和研究生命现象具有理论上的意义。随着技术的改进, 目前最先进的是多探头、多环形的PET。
4 从超声医学技术设备来看
1880年, 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和其兄长雅克斯·居里 (Pierre and Jacques Curie) 发现了压电效应, 由此揭开了超声技术发展的序幕。1942年A型超声的使用;1954年B超的临床应用;1956年多普勒效应应用于超声诊断;1967年N.Bom的电子扫描法和J.C.Soner的相阵控扫描法;1968年的时间增益控制 (time gain control, TGC) 补偿原理;1972年的灰度回声图概念;到七十年代中后期采用的灰阶及数字变换扫描技术, 明显改善了图像质量, 实时超声显像引起重视。1991年ATL公司推出的世界第一台全数字化超声系统即数字化技术成为后来发展方向。在此期间也发展了一些新技术, 如彩色多普勒组组图 (CDTI) 技术、彩色多普勒能量质量的对比谐波成像CHI技术实时三维成像技术等进一步拓宽了超声技术的应用范围, 推动了超生设备的发展。主要有体外碎石、超声乳化、超声刀、超声CT、超声内镜等。
5 最后从其他影像技术来看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字化摄影技术 (成像板技术、平行板检测技术、电耦合器件及线扫描技术等) 使传统的暗室操作走向光明;分子成像技术的出现, 为新的医学影像时代到来带来曙光。目前, 分子影像学的成像技术主要包括MRI、核医学及光学成像技术。介入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 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它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 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简单的讲, 介入治疗就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 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 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 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现在已发展的有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等。
网络技术的无限发展和应用。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及影像技术的进展, 尤其像多层CT、MRI等先进影像设备的广泛应用及各种检查方法的增多, 获取的图像和信息量非常巨大, 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若这些影像资料和信息, 仍按照原来的处理方式和传统的管理方法来处理, 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医生的业务需求。因此, 使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管理、存储、传输和使用这些信息已成为必要, PACS系统就应运而生了。PACS系统是图像的存储、传输和通讯系统, 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图像和病人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传输, 并且可以与医院的放射科的各种成像设备 (包括CR/DR、CT、MRI、DSA、SPECT、PET、US等) 、放射信息系统 (RIS) 及医院信息系统 (HIS) 实现无缝连接, 能实现整个医院的无胶片化、无纸化和医疗的资源共享, 提高诊疗效率与质量、克服时间及地域限制、模拟手术, 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会诊, 或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它成为医院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和医院真正实现数字化的基础。PACS系统的产生标志着网络影像学和无胶片时代的到来。
软件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功能软件和专业软件的丰富多彩, 组成了医学影像技术软件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就CT来说, 基本的功能软件具有扫描、诊断、显示、记录、图像处理及故障诊断等功能。它形成了以管理为核心的、能调度其他独立软件的系统。常用的独立软件有预校正、平面扫描、轴向扫描、图像处理、故障诊断、外设传送等;专用软件有动态扫描、快速连续扫描、定位扫描、目标扫描、平滑过滤、三维图像重建、高分辨率、定量骨密度测定、氙气增强CT扫描软件等, 正是有庞大的功能软件支持, 再加以计算机的快速运行, 使得这些高科技的影像设备得以按照人们的意愿为人类检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服务。
专业外语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高科技影像设备的普及和应用, 数字化医院的兴起和运行以及国外设备的进军、落户, 都催生出一种与人、与设备和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交流的文字语言, 无疑英语语言的学习成为第一需求。我们在医院上班工作要用, 出去学习要用, 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特别是进行学术交流要用, 写作论文要用。如果语言不过关, 那我们工作、学习、交流和写作就会遇到困难和障碍, 就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发挥高技术设备应有的水平。
总之,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我们看到, 面对着各种新理论、新知识与各种各样的工作环境的挑战,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影像学的工作者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工作人员, 机遇与压力并存。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且周期越来越短, 建立在高新影像设备之上的影像学正发生着巨变, 不断更新的设备所涵盖的知识范围, 应用时的工作原理、性能无不涉及广博的计算机领域和迅速兴起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的知识。传统意义上的影像科技人员, 无论老中青, 都要从零开始, 逐步地熟悉、掌握以致精通这门新的数字影像技术, 也就是说, 要从陈旧的工作模式转为更为开放的、多元化的医技理念。树立新的医技理念首先我们要能勇敢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从工作的实际出发, 利用有效时间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做到能始终站在新知识新理论的前沿;掌握新的影像学技术, 从理论的高度去把握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 使他们在实际使用中转化为切切实实的为人类驱除疾病、解除痛苦的新的科技生产力。其次我们也看到了时代给我们的机遇。新知识、新技术的兴起, 给我们创造了学习的新设备、新手段、新方式, 使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丰富、更现代、更有效。作为当今时代的我们, 应做到理论、技术和人才的和谐发展, 才能去适应时代发展的挑战和需求。
影像技术人员 篇2
1 影像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分析我院近几年数字化X线检查病例, 结合目前影像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影像技术日常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1.1 简化操作流程
由于医院患者逐年增多, 导致影像技术人员只求速度不求精度, 简化操作流程, 没有合理使用遮线器, 如拍摄手指的照片也用14×17英寸的探测视野。
1.2 滥用滤线器
很多影像技术人员在拍摄四肢片时仍然使用滤线器, 导致增加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1.3 惯用大剂量
很多影像技术人员习惯用大剂量X线摄片, 以追求更好的图像质量。因为数字化摄片时, 当摄片条件高出最佳条件几倍时, 不会造成费片, 反而会减少量子斑点对照片的影响, 而传统屏 (片) 系统摄片稍微高出最佳条件都会造成费片。
1.4 重复摄片
部分年轻技术人员和实习生业务知识不够扎实, 实践技术不够熟练, 出现体位设计不合乎临床要求或体位摆放不标准的情况, 还有摄片前对患者没有进行很好的指导沟通, 导致重复摄片。
1.5 在CT扫描中常利用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
部分年轻技术人员在CT扫描中常利用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
2 分析原因, 提出对策
简单分析这种现状的原因, 进一步探索如何以最低辐射剂量获取最佳诊断图像的目的以及影响这一目的要素。比如设备的配置 (越高档的设备辐射剂量越低) ;影像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被检查者变异的随机性;影像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不可能对放射检查的所有程序进行评价, 且国际上也没有对有关诊断检查做出患者辐射剂量界限的推荐性建议, 故笔者认为应制订放射医学检查的影像质量标准, 严格贯彻X线应用的“正当化”、“合理化”、“最优化”原则。作为影像专业人员, “正当化”、“合理化”、“最优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最低的拍摄条件是降低辐射的最终目的, 要正确地意识到, 规范化操作才是降低辐射最主要的因素。影像技术人员要重视规范化操作, 注重工作细节, 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尽量缩小照射野
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 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地缩小照射野, 这是降低检查辐射剂量最基本的, 也是最主要的条件。
2.2 去除不必要的滤线板
在对患者进行四肢摄片时, 要去除滤线板, 以降低摄影条件, 减少辐射危害。
2.3 提高对受检者的指导水平
做好检查前对患者的交代及训练工作, 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对被检查的患者, 应做好检查区以外部位的遮盖防护。
2.4 严格把握CT检查层数
在CT扫描中, 能少扫的不要多扫, 能厚扫的不要薄扫, 能不增强的就不增强, 以最少的检查层数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 防止只图追求图像质量而随意加大扫描条件行为的发生。
2.5 加强对陪护人员的防护
检查时尽可能让陪护人员离开, 必要时应让陪护人员穿上铅防护衣, 并尽可能让其离球管远一些。
2.6 定期检修设备
定期检测设备、机房的X线防护和泄漏等情况, 并时常进行修理和维护。
3 结论
随着放射卫生学的发展以及公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人们越来越重视X线检查中的辐射危害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曾对X线检查进行反复剂量测量, 从测量结果看, 在医用X线检查中, 患者所接受的平均剂量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CRP) 辐射防护标准规定的允许值之内, 而且人体一次接受的医用X线检查仍然是安全的, 但安全并不等于没有损伤。尽管目前先进的数字化X线设备使X线辐射剂量已经降到很低, 放射界同仁或学者也都在积极寻求更低剂量的学术方面的检查方法, 但作为影像技术人员还是要明白操作的规范化对降低辐射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 探讨影像技术人员规范化操作对降低辐射危害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几年数字化X线检查的工作流程以及放射科医生的操作程序和X线利用价值, 结合目前影像界的现状和存在的热点问题“以最低辐射剂量获得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探讨关于影像技术人员规范化操作对降低辐射危害的作用。结果 影像技术人员规范化操作是降低辐射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影像技术人员重视操作的规范性是降低辐射的根本。
关键词:影像技术人员,规范化操作,降低辐射危害
参考文献
[1]秦维昌.医学影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55 (2) :113-114.
[2]Colang Je, Killion Jb, Vano E.Pationt Dose From CT A Literature ofReview[J].Radiol Technol, 2007, 79 (1) :17-26.
超声影像从业人员现状与继续教育 篇3
1 超声医学现状
随着声学物理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超声医学中新技术层出不穷, 诸如三维超声成像、弹性成像、谐波成像、超声造影、腔内超声、介入性超声及靶向治疗等已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 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超声影像检查因其简便、经济、实用及操作无创伤、对患者无电离辐射损伤等特点, 深得医学界推崇。目前, 超声影像检查几乎达到临床各科无所不用的程度, 不仅弥补了放射学和核医学中诊断方法的部分不足, 而且在某些方面取代了放射学和核医学中的诊断方法, 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 取代了“绝大多数有创方法”而成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1]。
2 新时期超声影像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在临床科室中的广泛应用, 对超声影像从业人员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1) 应具有临床多学科和其他影像学科的相关知识, 还应了解必需的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及生物医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的技能, 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以医学影像设备为主的医学仪器的管理、操作应用、维修和技术开发等[2]。 (2) 要有精湛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能根据不同体型患者、不同病情, 熟练调试仪器, 以获取清晰、理想的图像, 并能结合病史及临床、检验等信息做出正确的诊断结论, 能配合临床医生进行介入性引导、治疗等。 (3) 超声医学发展迅猛, 随着新型仪器设备、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 需要超声医学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 做到与国际接轨。
3 目前我国超声影像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 由于超声医学事业起步较晚, 发展较快, 出现了超声专业人员的培养跟不上超声医学迅速发展的情况, 从而使超声影像从业人员水平和现状与患者的要求相差甚远, 这与我国超声医学发展的历史及医疗体制和医学教育的现状有关。
3.1 历史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 超声医学行业缺乏准入制度, 致使大量低学历、低素质人员涌入超声技术队伍, 在三级医院超声科仍有1%的从业人员是经短期培训后上岗的, 在二级医院则高达8.3%[3], 由于缺乏专业化、正规化专科培训, 医学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 基本操作不够规范, 对超声医学的掌握没有达到“同病异图”、“同图异病”的临床思维, 而仅靠在本科室的工作经验和自我摸索出的东西, 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对超声医学的要求。并且各地检查方法的不一致、诊断标准的不统一及描述术语的不统一, 使得诊断准确性, 结果统一性、规范性得不到保障, 特别是基层医院、社区医院等存在这种情况。
3.2 缺乏临床实践与超声影像相结合的经验
目前在我国从事超声医学工作的人员主要来自于临床医学、影像医学、超声诊断专业, 还有少部分来自非临床、非影像专业, 来源不同, 其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亦不相同。临床专业从事超声医学工作的医务人员, 其临床经验较为丰富, 但超声理论及专业技能知识欠缺;影像医学、超声诊断专业从事超声医学工作的, 超声理论及专业技能知识较为熟练, 但临床经验存在不足。因此达不到熟练应用临床知识与影像特征相结合来诊断的要求, 很多病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3 地区发展差别及医院等级不同使得超声工作人员水平相差甚远
在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及等级高的医院、大的教学医院, 由于仪器设备更新较快, 获取新技术、新信息及各种培训较方便、迅速, 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 而经济落后地区及中、小型医院 (特别是基层医院) 因仪器设备落后, 技术水平改进较缓慢, 导致超声工作人员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3.4 我国超声医学教学的不足
现有的超声医学教学教材落伍、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单一, 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重专业轻综合、重共性轻个性、重传统轻创造、重教师轻学生”的问题。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 造成了学生过于专业化、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 尤其是医学科研方面更显得苍白, 后劲不足, 极大地限制了超声医学专业的发展[4]。且现在每隔一两年都有超声医学新知识、新技术出现, 因此, 新进入超声科的医学毕业生多数需要重新进行系统性培养。
4 超声影像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意义
为了适应超声医学发展的需要, 结合超声专业人员培养现状, 提高超声专业人员超声理论及技能操作综合素质, 可以使超声诊断各方面更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
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缩小我国超声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差距。
可以更新知识, 不能固守在原有书本上所传授的知识范围[5], 应补充不足、更换陈旧、更新观念, 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使我国超声医学的发展与国际接轨。
5 对超声影像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策略
5.1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应根据超声医学工作人员来源的不同, 加强新进人员岗前培训, 执行“先培训, 后上岗”制度和年轻医师轮转培训制度[6], 对影像专业或超声诊断专业毕业生采取到岗前去相关临床科室进行轮转的办法;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岗前送到“超声基层理论知识”学习班学习一定时间, 使他们在临床经验、超声理论知识方面能有一个较均衡的起步平台[7]。
应进行物理基础和仪器使用的培训, 使超声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所用超声仪器的结构性能及使用、具体调节方法。应加强超声工作人员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使超声工作人员能熟练将解剖知识与超声成像结合起来, 获取所用仪器最为清晰的超声图像。
应根据本科室超声技术水平及超声工作人员水平制订一定的学习计划。可以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综合理论学习, 由学科带头人或理论知识扎实者对超声诊断学各部分结合其临床表现、体征、检验进行系统授课, 每周收集一些特殊病例进行综合分析、讨论、讲解。另外, 科室间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人员应多进行交流沟通, 创造良好、活跃的学习氛围。
还应督促超声人员外语及文献检索的学习, 使超声影像从业人员能很好地查阅外文文献, 能够学习新技术、新理论以及更快、更熟练地掌握新仪器设备的使用。
5.2 加强外送培训及学术交流
选派优秀人员到等级高的医院进修;根据超声从业人员从事超声专业的情况选派不同人员参加各种超声影像培训班;鼓励事业心强的超声从业人员到更高学府深造。
积极鼓励、支持本科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提高学术水平, 了解国内外超声影像医学新技术、新进展及超声诊断新方法。
聘请高校及上级医院专家教授来科室指导工作, 举行专题讲座及讨论, 应常年接受国内其他单位的进修生来科学习、工作等。
5.3 参与网络远程教育及超声论坛学习
网络远程教育是综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网站, 每名超声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在家中聆听全国各地超声专家讲课, 特别对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 由于经费限制, 不能出去参加学术活动和培训, 就可以通过该平台坐在家中接受继续教育。通过此方式学习, 一方面可以使学习者共享不同国度的超声教学资源或登录到其他超声教育网站涉猎所需信息, 开阔学习者的视野;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习者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动态交互式的集成信息, 改变固有的学习方式, 使学习者省力、省钱, 并且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而获取更多所需知识。
网络超声论坛简单方便地提供了医生和患者、医生和医生实时交流的平台, 超声同行不仅可以各抒己见, 讨论问题, 还能随时随地提供图文并茂的病例, 进行探讨, 论坛还定期有超声领域专家学者进行远程教学和学术研讨。超声论坛上内容丰富、新颖, 通过此平台的学习, 可以使超声人员了解更多的超声及临床知识, 解决超声方面的一些疑惑, 了解超声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掌握研究热点, 开阔视野, 活跃超声诊断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建立广泛的国内外交流渠道。
总之, 超声医学是一门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新兴学科, 为了使超声医学从业人员适应超声医学的发展, 进行继续教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金锐.超声医学的进展与技术人员的培养[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 38 (9) :777~779.
[2]潘国强.医院超声影像创新人才培养[J].医学信息, 2008 (6) :846~847.
[3]温朝阳, 王金锐, 刘吉斌, 等.中国血管超声规范化及其继续教育探索[J].中国医学超声杂志, 2010 (12) :9~14.
[4]张萍.关于超声医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14 (26) :2247~2248.
[5]陈锋, 张胜山.论军校教员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杂志, 1999, 6 (2) :55.
[6]杨小庆.医学影像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继续医学[J].东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27 (5) :351~354.
影像技术人员 篇4
腰椎峡部裂(lumbar spondylolysis,LS)为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峡部骨质缺损、不连续,伴或不伴有腰椎滑脱,其发病率为3%~10%[1,2]。腰椎退行性病变及先天性发育不良可引起腰椎峡部裂[1]。随着军事飞行人员飞行训练科目及体能训练的难度增加,L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LS是目前我军飞行人员改装体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3,4]。早期发现、合理治疗是延长飞行人员飞行寿命的重要手段。现收集21例飞行人员LS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例男性军事飞行人员LS患者,年龄24~52岁,其中歼强机飞行员15例,直升机3例,运输机3例;飞行时间约300~2 500 h不等;临床上均有腰腿痛病史。
2.2 方法
21例LS患者行常规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DR摄片检查,在腰椎侧位片上,按照Meyerding分度法,将椎体滑脱程度分为I°~IV°;CT行常规L3/S1椎间盘检查3~5层,层厚及层距分别为5 mm,部分病例加扫相应椎体层面4~6层,扫描层面与椎体平行,采用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
3 结果
3.1 DR摄片显示
21例LS患者中,双侧峡部裂14例,伴椎体滑脱9例,其中L5峡部裂11例,占52.38%,伴椎体滑脱8例,L4峡部裂3例,占14.29%,伴椎体滑脱1例;单侧峡部裂7例,伴椎体滑脱3例,其中L5峡部裂5例,占23.81%,伴椎体滑脱3例,L4峡部裂2例,占9.52%(见表1)。腰椎双斜位DR片显示LS情况较清晰,表现为“猎狗项圈征”;腰椎侧位片可清晰地显示椎体滑脱程度,均表现为I°滑脱。
3.2 CT横断位图像
可以显示完整的椎体及附件结构,LS直接征象表现为椎弓环“裂隙征”,间接征象表现为椎体“双边征”及“双椎管征”,即椎管前后径增宽、横径狭窄,还可见椎小关节骨质增生。
4 讨论
4.1 军事飞行人员LS病因
引起LS的病因可能与飞行人员特殊职业有关。首先,飞行人员在飞行时受到高g载荷作用,尤其是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使腰椎椎弓根承受的载荷增加,再加上飞行人员体育训练强度大,多次的腰椎扭伤和慢性劳损性积累容易引起椎弓峡部裂与椎体滑脱。其次,飞行人员在飞行时身体需做前倾扭转动作,下腰椎椎间盘向前倾斜,椎体向前移位,而椎间盘及下关节突是对抗椎体向前移位的主要组织,两种力量汇合于椎弓峡部,久之使峡部产生骨折[5],引起下肢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
4.2 LS影像学特征
DR双斜位片上,LS典型表现为“猎狗项圈征”,即椎弓峡部呈斜形或纵形边缘锐利的骨质缺损,正侧位片上表现为关节突间斜形线样透亮带,伴有或不伴有椎体滑脱[6],尤其侧位片上可清晰显示椎体滑脱程度,但DR检查时因椎弓与髂骨、肠道粪便及气体重叠较多,给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而横断位CT扫描诊断特异性较高,组织重叠少,其直接征象为椎弓峡部“裂隙征”,即椎弓骨环连续性中断,局部骨端粗大,边缘锐利,似关节突样改变,伴有椎体滑脱时,间接征象表现为椎管前后径增宽、变形,椎体后缘见“双边征”、椎间盘假性突出,而硬膜囊无明显受压,但当不伴有椎体滑脱时,可能因未显示“双边征”而漏诊,因此DR片和横断位CT扫描在诊断椎弓峡部裂时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DR和CT能有效地发现椎弓峡部裂,已列为飞行人员常规检查,将DR、CT检查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减少漏诊率及误诊率。
摘要:目的:探讨军事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影像学特征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军事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DR和CT影像学特征。21例均采用腰椎正侧位和双斜位仰卧位DR摄片检查;CT行常规L3/S1椎间盘横断位扫描。结果:21例腰椎峡部裂中,伴椎体滑脱12例。其中,双侧峡部裂14例,伴椎体滑脱9例;单侧峡部裂7例,伴椎体滑脱3例。DR双斜位片和CT横断位显示峡部断裂征象较清晰。结论:腰椎正侧位和双斜位DR摄片是腰椎峡部裂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将DR、CT检查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DR摄影,计算机断层摄影
参考文献
[1]Campbell R S,Grainger A J,Hide G,et al.Juvenile spondylolysis:a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T,SPECT and MRI[J].Skeltal Radiol,2005,34(2):63-73.
[2]Belfi L M,Ortiz A O,Katz D S.Computed tomography evalution ofspondylolisthesis and spondylolisthesis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J].Spine,2006,31(24):907-910.
[3]徐先荣,郝英,刘红巾,等.新型歼击机飞行员改装体检不合格的原因分析[J].中华航空航天杂志,2004,15(4):224-226.
[4]郑军,刘红巾,徐燭宣,等.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选拔体检结果分析[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3,19(2):78-80.
[5]Saifuddin A,White J,Tucker S,et al.Orientation of lumbar parsdefects:implication for radiological detection and surgical manage-ment[J].J Bone Joint Surg Br,1998,80(1):208-211.
浅析全息影像技术及其应用 篇5
一、全息影像技术概念及原理
所谓“全息”即“全部信息”,是指用摄影的方法记录并且再现被拍摄物体发出的光的全部信息。1 948年盖伯提出全息技术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之后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激光全息技术问世并得到迅速发展,很快形成了一种异军突起的高新技术产业。
全息影像技术的原理很简单,其实就是实现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它的基础和核心是全息照相。记录的难题早在1947年就被攻克。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丹尼斯·伽伯博士发明了全息立体摄像,并因此获得1 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般的三维图像只是在二维的平面上通过构图及色彩明暗变化实现人眼的三维感觉,而全息立体摄影产生的全息图则包含了被记录物体的尺寸、形状、亮度和对比度等信息,能提供“视差”[1]。普通照相是用光学镜头把物体成像在感光胶片上,经过冲洗印相得到与物体相似的平面像,它记录的是物体各点的光强分布。全息照相不用镜头成像,它的基本方法是把一束激光用分束器分成两束:一束激光直接照在感光胶片上,称为参考光束;另一束光照明被摄物体,再反射到胶片上,这束光称为物光。物光与参考光在胶片上叠加起来,形成干涉图,这样的胶片经过冲洗后就得到全息照片。全息照相底片并没有物体形象,是一片极细的各种条纹构成的图案,若用原参考光去照射,便可得到原物体的空间(三维)再现影像,一般可得到一个虚像和一个实像[2]。
全息影像一般用激光进行,这是因为激光的频率单一,效果好。全息影像有两种:一种是单色全息影像,一种是白光全息影像。单色全息影像只能在相同色光的激光下来观察,白光全息影像可以在自然光下来观察。(如图1)
二、全息影像技术的特点
全息摄影是利用激光光波的干涉将影像与再现影像记录下来的一种摄影。它与一般的立体照片技术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围着它观看其每一个侧面,只是摸不到真实的物体。其显著的特点和优势有如下几点。
(一)三维立体性
全息照相再现的图像是三维立体的,具有如同观看真实物体一样的立体感。这一性质与现有的用偏振镜观看立体电影有着本质的区别。全息图形象生动,再现的时候,全息图能如实地呈现出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清晰度和逼真度高。
(二)可分割性
全息图上任何局部的点,都记录了来自空间每一点的振幅、相位信息,所以全息图即使记录载体有缺损或部分损伤,也不影响整个图像的再现,依旧成像完整。
(三)信息容量大
一体全息存储的理论存储量上限远大于磁盘和光盘的存储容量。同一张全息感光板可多次重复曝光记录,并能互不干扰地再现各个不同的图像。
三、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
从全息影像技术的提出到今天,全息影像已经和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全息显示、全息干涉计量、全息显微、全息储存、全息模压等技术,并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一)全息影像在防伪技术上的应用
全息影像的应用起初是用于激光防伪方面。1980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印制出世界上第一张模压全息图片。这种激光全息图片又称彩虹全息图片,是通过激光制版将影像制作到塑料薄膜上,产生五光十色的衍射效果,使图片具有二维、三维空间感。这种全息图像的全息信息用普通照相机无法拍摄,因而全息图案难以复制。第一个将全息图片用作防伪标识的产品是一种威士忌酒。在引进初期,这种防伪技术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伪作用,它的销售额较以前增加了45%左右。近几年出现了全息转移纸技术,也称为真空镀膜转移纸。它是将全息信息采用模压工艺预先模压在特定的膜上,并进行真空镀膜,然后再将镀层转移到纸张或纸板表面。全息转移纸具有两层(或多层)记录各种信息的载体。正是基于这种制造工艺,全息转移纸具有防伪、耐折、装饰、耐磨、可印刷、环保等优点,相信随着全息技术的发展,全息防伪技术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3]。
(二)全息影像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信息化日渐凸显其重要地位,而全息战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地推进了军事的信息化建设。传统的线画地图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即生产周期长,表示地形不详尽,立体感差。全息地图是机载相干雷达用高度相干的微波发生器,一方面发出信号照射地面,一方面发出一束参考波而制成的。飞机飞行时,从飞机航线上每一点接收到的地面反射信号与另一束参考光束,在感光胶片上叠加而产生一个相干图样,这个图样就称为全息地图。全息地图立体形象非常逼真,观测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地形。这在军事上的价值要比一般地图高得多,特别有利于指挥员研究实地地形情况。
(三)全息影像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全息影像用在医学上,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利用激光全息成像技术可以提供病患部位的三维立体图像,并可以用显微镜对其图像的不同位置进行逐层观察和研究。也可以利用激光全息成像技术提供各个病变部分单独的三维立体图像以做深入的检查。
采用激光全息技术,让穿过人体检查部位的超声波作用在液面上,同时把一束激光分成两束:一束照射到液面上并被液面反射到摄像机上;另一束作为参考光直接照到摄像机上,这样摄像机便可以记录下带有声全息的干涉图,再通过激光还原就可以得到超声波的全息图。利用这种全息诊断方法可以查出直径在1mm以上的乳腺癌,有利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4]。
(四)全息影像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
在商业领域,全息显示技术发展迅速,它拥有36.2%的年增长率。模压全息技术解决了全息图的大批复制问题,成本低,最实用。模压全息图除了可用于艺术、贺卡、图片、邮件、广告等外,最重要的应用是在防伪领域。目前,许多国家的护照、身份证、信用卡、商标等都有模压全息图作为防伪标识。而其逼真的三维显示,变换无穷以及五彩缤纷的图像,使其在包装、产品促销和装饰上也得到了充分应用[5]。显示全息影像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它为人们未来的生活带来了视觉感受的新变化。
(五)全息影像在影视方面的应用
全息电影是在全息摄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电影。全息电影系统方案能够借助一种特殊的全息银幕,使影像倍增,从而实现多区影像再现[6]。放映时用激光投射全息片,观众不用戴立体眼镜,就能看到立体的影像。全息电影技术较为复杂,拍摄时也必须以激光照射,激光能量太大会伤害演员,太小又达不到拍摄效果。因此全息电影一般多用于拍摄风光片、木偶片和动物等。全息电影和基于全息技术的3D数字电影技术已经得到迅速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技术。今天,全息电影和基于全息技术的3D数字电影的表现力远远超过了普通电影,它们是电影制作的未来,代表了媒体世界的全新时代。
(六)全息影像在文物展览保护方面的应用
由于文物易受光和气体等外界因素的腐蚀,人们在参观文物展出的同时对文物本身会带来一些破坏。全息影像在文物保护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全息影像技术在展出时可以真实地立体再现文物,供参观者欣赏,而使原物保存完好。如此既能满足人们参观文物的需求又能切实的保护好文物。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全息影像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并逐渐深入到现代生活的应用当中。一个以全息技术为主体的新兴工业体系正在全球崛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息影像技术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摘要:全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光学成像技术,对古典的光学有着重大的贡献,在近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全息影像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并逐渐深入到现代生活的应用当中。
参考文献
[1]樊兰.全息世界.新疆界,2008(12):5页
[2]朱家健.浅谈全息术及其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08(21)
[3]戚祖敏.简谈全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大众科技,2008(09):109页
[4]景敏.全息显示技术发展及现状.科技广场,2008(7)
[5]李冬萍.全息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学物理实验,2003(06):16页
DICOM影像点播技术研究 篇6
关键词:DICOM标准,影像仿真,影像点播,操作指令影像诊断浏览器,PACS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影像仿真技术[1]也在逐步的形成与发展,它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医学影像相结合的产物,其目的是利用各类医学影像数据,采用医学影像诊断工具,在网络中建立一个仿真影像诊断的环境。DICOM标准[2],是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标准,因其通用性和接口规范性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数字信息的采集、传输、诊断中。DICOM影像点播利用了DICOM格式的影像数据,并在影像仿真的环境中,采集并传输音频、视频数据以及用于操作影像浏览器的一系列操作指令[3],实现医学影像点播功能。
常用的点播技术主要有Windows Media点播技术、RealPlay点播技术、FLV点播技术等,经过长期的完善,具有视频质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也具有只能输出音视频两种数据流的局限。对于DICOM影像点播,因为其不但具有音频、视频数据,还包含操作指令数据,所以不能用传统的点播方法来实现。如果考虑用Windows Media技术中的脚本[4]Script功能,将操作指令经过编码转换成Script,就可将其与音视频数据一起传输,实现DICOM影像点播数据传输。因此,在研究中将重点研究操作指令的编码问题。
1 DICOM影像点播技术
1.1 DICOM影像点播技术相关概念
Windows Media技术:是微软开发的旨在网上实现包括音视频信息在内的多媒体信息的传输的技术。其核心是ASF(Advanced Stream Format)文件[5]。ASF是一种包含音频、视频、图像以及控制命令、脚本等多媒体信息的资料格式,通过一个个的网络资料包在网上传输。
脚本:简单地说就是一条条的文字命令,这些文字命令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如可以用记事本打开查看、编辑),脚本程序在执行时,是由系统的一个解释器,将其一条条的翻译成机器可识别的指令,并按程序顺序执行。.wsf格式是Microsoft定义的一种脚本文件格式,即Window Script File。
1.2 DICOM影像点播技术原理
1.2.1对影像浏览器进行处理
影像浏览器负责影像资料的显示和操作,而其各个操作是用很多函数和参数执行的。
因此,对影像浏览器的操作,可以表示成一系列函数的顺序执行。而取得一个操作的序号和其参数,就可以在用户端重现这个操作。因此,可以根据函数定义很多结构体,其组成如图1所示。这么多结构体虽然参数类型、个数都可能不同,但是其序号的类型和大小是相同的,因此只要根据序号选择不同的结构体即可将操作进行快速的二进制转换。
1.2.2数据传输
在DICOM影像点播过程中,有音频、视频、操作指令三种数据。其中音频、视频数据可以直接通过Media视频编码器压缩编码,但是操作指令是二进制数据,不能直接被转换成ASF文件传输,因此需要对操作指令作一些处理。一般的做法是将操作指令转换成脚本文件再传输。此时就用到了Base64[6],将任意二进制串到文本串编码和解码。操作指令生成脚本后就可以与视频编码一起生成ASF文件,传输到Windows media Server服务器。点播时,从服务器下载ASF文件,解码后,视频音频流经media player播放,脚本文件经Base64解码成二进制操作指令,结合影像资料,重现动态操作的效果,如图2所示。
1.3 软件设计
1.3.1平台设计
DICOM影像点播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服务端、用户端和影像服务器,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式。服务端和用户端使用相同的界面,如仿真影像浏览器、影像诊断报告及模板等,以保证影像资料和操作指令能够无失真的重现。编程工具选用ASP.NET。服务端负责影像点播的编码与发布,设置点播登记、点播录制功能。影像服务器是各类数据存储与发布的终端。用户端下载相应的影像资料后,通过解码器解码,即可在播放器收看点播。
1.3.2平台所需资源
(1)摄像头、话筒。服务端视频、音频采集。(2)Media软件:进行各类数据编码、传输、解码。(3)影像服务器:流媒体信息的采集、存储、发布。(4)用户端计算机:接收影像服务器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观看点播节目。
1.3.3影像点播过程
(1)影像资料通过HTTP的方式上传到影像服务器;(2)服务端通过摄像头、麦克风等采集音视频数据,同时操作影像浏览器采集操作指令;(3)将视音频数据流和操作指令数据包编码成ASF文件,发布到影像服务器;(4)用户端从影像服务器下载影像资料和ASF文件;(5)解码器解码数据,并在影像浏览器或播放器显示,重构医学影像点播。其过程如图3所示。
2 DICOM影像点播技术评价
(1)在影像点播中使用影像仿真技术,使得影像点播形象生动。在影像点播中应用了影像诊断浏览器,影像诊断报告及模板等控件生成影像仿真环境,实现了临床影像诊断的功能在影像点播中的应用。
(2)用简单的视频录制设备实现高清晰度的教学视频录制。DICOM影像点播中,使用的采集、存储等设备非常简单,普通的摄像头、麦克风、服务器即可。而且视频采集要求低,不需专业人员。
3结论
随着影像技术和宽带网络的发展,影像仿真技术必将成为影像学的主流技术。而将影像仿真技术作为DICOM影像点播的工具引入影像教学领域,将为影像学的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创造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
参考文献
[1]谢欣,徐达.泌尿道仿真内镜技术的现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7,(3):368-370.
[2]董义兵,晁爱农.DICOM标准应用深层次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6,(11):31-35.
[3]蔡荣杰,郭文明.基于对等网络的DICOM传输模式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4):6-8.
[4]肖勇.多媒体课件脚本的编写[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29(4):173-174.
[5]刘征,程瑾.流媒体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海军院校教育,2004,(3):65-67.
影像技术人员 篇7
1 影像学技术的组成
目前临床中可见的放射科的设备包括:普通X线拍片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 (digital X-ray photography system directly, DR)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computed radiography system, CR) 、核磁共振成像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MRI)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computerized X-ray tomography, CT) 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 (digital monoplane X-ray imaging system, DSA) 等。此外, 影像技术的分工主要包括放射登记、常规拍片、设备操作、胶片打印等。
2 影像学技术的重要性
在如今这个聚集众多高科技设备的时代, 优质的影像无疑已经成为放射科日常工作开展的前提。然而, 要想得到令人满意的影像质量, 就必须持有先进并且稳定的影像学技术。不仅如此, 拥有先进的放射科设备后, 应开展新的项目和新技术的研发。一般医院对放射科的资金投入较大, 因而对设备进行正确操作和定期保养是保障放射科设备正常运行延长寿命降低维修率、减少维修费用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为医院减少开支, 提高经济效益。
3 影像质量控制
3.1 提高放射科医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型影像设备的涌现, 放射科人员必须加强影像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熟练掌握放射科设备, 并能够熟练进行操作和结果分析, 以保证X线片结果的高质量和准确性。同时还应培养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 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秉持“一切以患者为重”的理念。还要求放射科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每一位患者的影像学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例如, 针对骨折的患者要求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确定患者的骨折部位及类型, 以便患者的后续诊疗帮助患者尽快摆脱痛苦[2]。
3.2 提高投照技术
影响影像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放射科操作人员的投照技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操作人员能否按照规范进行放射科设备的操作是评估操作人员投照技术的一个判断标准, 具体表现如下。 (1) X线申请单的填写:操作人员应当认仔细查看申请单, 并对患者的病情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可以通过申请单了解患者的拍摄部位, 合理选择照射条件, 避免拍照部位摆放位置错误等问题。此外, 为提高影像的质量, 在拍照过程中, 应将患者的拍摄部位遮挡物去除。 (2) 保证拍照部位的准确性:放射科工作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即技术和诊断, 技术部分主要是对患者的拍摄部位进行定位和摆位, 若技术人员未向诊断人员作摆位说明, 可能导致医师作出错误的诊断。为避免上述错误的发生, 技术人员应当进行正确的摆位, 继而提高影像质量。 (3) 选择合适的参数值:影像质量中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正确的毫安秒和千伏数。只有恰到好处的曝光条件才能获取优质的光学密度影像, 且还能将辐射对患者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3]。
4 仪器维护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 放射科设备的正常维护是保障影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 为保障设备的正常维护, 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检查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应立即进行维修处理, 进而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5 加强暗室管理
5.1 洗片机的管理
密切观察洗片机的工作状况, 并定期对其进行清洁保养, 洗片机应该派遣固定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及时调整冲洗参数、更换药液, 并且及时进行清洁, 除以上注意事项外, 负责人员还应在每天上班之前 (设备使用之前) 检查洗片机的补液情况以及冲洗的温度, 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5.2 套药的选择和药液的配置
应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固定一种高温冲洗套药, 冲洗的胶片应满足清晰度好、必读高、无污染及性能稳定等特点。药液的配置应该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 一般包括A、B两种液,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液体的选择步骤及定影和显影的正确顺序, 避免定影液滴入显影内出现污染现象。
5.3 显影温度的调节
为了同时保证洗片的速度和质量, 洗片机的显影温度一般控制在35℃以内最为适宜, 而显影时间一般控制在25 s[4]。
5.4 X线胶片管理
应保持室内的干燥通风, 维持适当的温度, 避免胶片发霉, 并且还应防止静电效应和压力效应的影响。防止辐射, 避免接触有害气体而发生灰雾。胶片的管理应当按照号码进行排序并规律的放入储片箱内, 储片箱应与安全区距离保持在2 m左右, 暗盒的弹簧应保证足够的弹力。保证清洁, 避免灰尘影响影像质量进而影响诊断[5]。
5.5 加强技术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配合
优质的影像质量还需依靠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积极配合。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 技术人员摆好位后, 患者应保持肢体不动。此外, 为了避免伪影的出现, 应与患者沟通去除拍摄部位的衣物, 并告知患者这样做的必要性, 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发生[6]。
6 结语
在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 技术和诊断永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部分。良好的放射技术为诊断提供优质的影像资料, 是诊断医师做出正确影像学结论的前提和基础。影像诊断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和监督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在高科技设备层出不穷的今天, 影像技术在放射科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优质的影像质量是由放射设备、投照技术人员的操作技术、操作者的职业素养、技术员与诊断员之间的高度配合及技术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等因素综合决定。可见, 在放射科工作中, 应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一切操作的必要性,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目前应用于临床中的现代影像诊断技术主要包括CT、DSA、MRI、PET和USG等, 近年来我国影像学诊断技术不断发展, 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优质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能为医师进一步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并指导临床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这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肿瘤的放射性治疗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肿瘤的放射治疗需要依靠对肿瘤的定位及对肿瘤大小的判断。由此可见, 影像学技术在放射科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影像学技术,放射科,影像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忠, 袁宝春.计算机X线摄影 (CR) 在县级医院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第八届全国放射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116-117.
[2]蒋学祥, 宋鲁新, 李小丘, 等.线扫描DR低剂量技术研究[C].//中华医学会.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海口, 2004:196-201.
[3]周一兵.放射物理师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J].重庆医学, 2009, 38 (5) :607-608.
[4]谢智涛.影像放射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 2015, (26) :41.
[5]朱瑞森.外科放射导向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2, 6 (12) :3165-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