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精选12篇)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 篇1
1 推广绿色畜牧养殖的意义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农畜产品中绿色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 我国人民更为重视的绿色畜牧养殖技术, 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营养含量高且能够保证其质量的畜牧性产品。从国家的大角度来说, 不断发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 可以不断提高我国畜牧产品在全国的竞争力, 同时也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2 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办法
2.1 创新绿色养殖技术的推广形式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建立专业的技术推广基地, 以此来为现代化专业的养殖技术和示范等工作提供所需要的场所。其次, 可以采取半经营的方法引进新型技术及成果, 为畜牧养殖户提供考察及学习的场所[1]。还可以招收一些成员, 直接参与相关的技术学习, 并在学习工作完成后还及时参与到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提高推广效果。
2.2 健全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
对于政府来说, 要充分认识到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建立专业部门来负责相关工作, 并确保畜牧养殖推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只有实现专人负责, 才能保证养殖工作的细化, 从而保证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2]。同时, 通过定制相应专业化的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方案, 整体提高团队的执行性能力。
2.3 加强畜牧养殖队伍的建设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和任用, 要不断强化养殖队伍的建设, 并培养高技术、善管理、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为此, 省级部门要把推广工作的培训作为整体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中心环节, 并设置专业的培训机构, 制定相应的制度作为约束, 每年通过培训工作, 可以使推广人员充分认识到推广技术的重要性及知识的重要性[3]。为了整体提高队伍中专业化标准, 要进行专项的技术培训, 重视培训技能的实用性, 并重视实效。
2.4 注重调研畜牧绿色养殖市场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想要得到推广, 就要保证对社会技术市场有所了解, 并能够探索到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途径。从环保角度来说, 绿色养殖技术虽然在实际中存在一定的优势, 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 由于推广技术成本较高, 从短期的经济效益来看, 畜牧养殖经济效益会受到影响。畜牧养殖的目地就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就需要让同行业及更多的人能够对绿色养殖技术有充分的了解。随着人们对畜牧养殖绿色化建设认识度的不断提升, 并形成实际性的市场效应, 畜牧养殖业就需要不断引进绿色养殖技术。具体操作中, 首先要对社会中的绿色畜牧养殖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 同时让更多的养殖户对畜牧业的发展前景有足够的了解, 让他们能够看到畜牧业转向绿色发展化道路可以保证养殖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从而使绿色畜牧养殖业能够在行业内获得推广, 并能够根据实际的行业需要制定针对性的传播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体系[4]。
3 结语
畜牧养殖绿色技术在充分保证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同时, 对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也为人们的健康化饮食作出了贡献。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 不仅是为了增加养殖户获得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是对畜牧产品购买者的一种责任。对环境的保护和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 两者相结合是促进畜牧业发展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永生.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研究[J].畜牧兽医, 2016 (14) :254.
[2]曾胜勋.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分析[J].当代畜牧, 2015 (5Z) :40-41.
[3]李明祥.浅析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 (2) :19.
[4]孙龙.浅议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广, 2016 (5) :73.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 篇2
关键词: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畜牧养殖业开始进行绿色的养殖,以提高产品的质量。绿色畜牧养殖是以健康生产为目标,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要高度重视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畜牧养殖业也在不断的扩大规模。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比如,对动物粪便的处理不当,导致一些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如NH3、CO2等,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由动物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超过警戒值,因此,必须要引起我们强烈的关注。很多畜牧养殖企业使用大量的激素,这些激素的残留,会给人类的健康造成直接的威胁;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兽药,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造成养殖业的污染极其严重;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一些违禁产品,使用含有高金属元素的添加剂,不能按照规范的程序使用抗生素,这些都对人类的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发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2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途径
2.1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进行大力的宣传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对动物摄入的营养元素都有严格的配比要求,不能够随意的进行养殖。因此,养殖户要认真的了解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流程还有配比的方法。这就需要邀请相关的专家对养殖户进行现场养殖的指导,对养殖的技术要点进行普及,使每个养殖户都能够熟练的掌握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做好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工作,让养殖户真正了解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优势,并大力的推广应用;让消费者了解绿色畜牧养殖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与传统养殖技术生产的产品之间的差别,意识到绿色产品的优质性,并更多的购买绿色产品。
2.2树立绿色养殖的观念
畜牧养殖业和兽医有着紧密的联系,想要发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除了养殖户树立绿色养殖的观念,兽医同样也要具备这种观念。在使用兽药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对养殖户的卫生安全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绿色养殖的要求,控制好养殖的环境,保证环境的清洁,以防发生动物疫病,也促进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养殖户和兽医之间做好沟通交流的工作,养殖户在兽医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兽药,不能出现超标的情况。
2.3建立绿色饲料的基地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畜牧产品的安全性,而我国对畜牧业使用的饲料的监管工作不到位,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绿色饲料基地,与畜牧养殖户进行合作,保证饲料的安全,并促进循环畜牧业的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绿色的添加剂,开发出调味剂、酸化剂等绿色饲料的添加剂,并将其应用到畜牧养殖业中,加强对饲料的监管力度,保证畜牧养殖业正常的市场秩序,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
2.4做好动物的疫病防治工作
畜牧养殖中一旦发生疫病,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养殖规模越大,发生疫病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必须要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对动物疫病的检测工作是预防疫病发生的关键,而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企业中使用的检测技术都不够先进,在实际的检测时,经常会忽视抗体水平的检测,使用疫苗时也不能按照相关的规定执行,疫苗的滥用直接导致细菌和病毒都产生了耐药性。因此,要以“预防为主”为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加强对兽药使用的监控,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治体系,通过科技的手段,做好疫病的预防工作。还可以建立疫情监控的网络,通过对各个养殖企业进行实时监控,了解养殖的具体情况,加强对畜牧生产的监控,保证饲料的运输,牲畜的屠宰,产品的加工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以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3总结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对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进行推广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推广绿色养殖的理念,建立绿色的饲料基地,并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从而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北方地区草鱼绿色养殖技术模式 篇3
草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还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草鱼生长迅速(二冬龄体重可达3.5千克以上),产量高,是池塘的主要养殖对象。北方地区水域广阔,水质清新污染少,如果发展草鱼绿色养殖,打造绿色草鱼品牌,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下面将草鱼的绿色养殖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一、养殖环境要求
绿色养殖的环境要求非常高,应选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没有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养殖水域内以及上风向、灌溉水源的上游没有对养殖水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养殖环境包括大气环境、鱼类生长水域环境和渔业水源水质等。养殖环境必须符合国标《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渔业水质标准》(GB/T11607-89)、《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规定。
二、养殖池塘要求
1. 池塘条件
池塘要经过冬季干塘暴晒,以杀灭敌害生物及细菌、病毒等。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能保持在1.5~2.5米。池埂坚实,不漏水渗水,池塘之间互不相通,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光照充足,池底平坦,淤泥厚宜为10~20厘米。每5亩水面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自动投饵机1台。
2. 水体消毒
草鱼易患病,因而鱼种入塘前要对池塘及水体消毒,以改善池塘环境,消除敌害生物,预防部分细菌性疾病及病毒。经过冬季干塘暴晒的池塘最好带水消毒,具体做法是:4月中下旬,即放养鱼种前10天左右,将池水注到1米深左右,然后每亩用150~200千克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或每亩用10千克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采用带水消毒,可以避免因消毒不彻底而导致鱼体感染疾病。
三、鱼苗投放
草鱼鱼种质量须经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检验检疫,鱼种应符合《草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鱼种要规格整齐、体色鲜艳、无伤无病。
鱼种放养要待水体中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进行,即消毒10天以后放养。每亩放养尾重300~500克的二龄草鱼种500~600尾,搭配放养尾重250~300克的鲢鱼种150尾、鳙鱼种50尾和尾重150~250克的乌鳢鱼种30尾。鱼种入池前应用5%食盐水或20毫克/千克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20分钟。
四、饲养管理
1. 饲料的选择
饲料要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NY5072-2002)和水产养殖的行业标准。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布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养殖,并填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要对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饲料内须含有草鱼所需的营养素。饲料内不可添加抗生素及违禁药物,但可添加能增强草鱼抗病免疫力的营养素。
2. 饲料投喂
用木板、竹板搭建一向池中心延伸三四米的投饵台,以驯化方式使草鱼集群上浮抢食,逐渐集结到投饵台后用投饵机定点投喂。投喂量视水温、水质、鱼生长和吃食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每天投喂3~4次,让鱼吃七八成饱即可。均匀投喂,投喂持续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
3. 日常管理
尽量采取封闭式的养殖方式,从而减少对外界河道、海域的污染。加强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坚持对养殖用水进行定期监测,包括水温、盐度、酸碱度、溶解氧、透明度、化学耗氧量、有害生物、病原体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①巡塘。每天必须早晚巡塘,检查水质,观察鱼情。②增氧。6~9月份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阴雨天半夜开机,浮头较重时必须开机到天明。③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6月份每隔15~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亩15~20千克)。定期投放环境保护剂,如光合细菌、有益芽孢杆菌、石灰粉及沸石粉等,以减少池水中的有机污染,促进池水生态稳定,降低鱼发病率。
五、疾病防治
1. 鱼病的预防
4月底5月初和9~10月份是鱼病多发季节,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用量为0.5毫克/升,杀灭或预防锚头鳋、中华鳋等寄生虫。2天后再用含氯制剂(漂白粉、二氯异氰脲酸、三氯异氰脲酸、二氧化氯和二溴海因等)全池泼洒1次,防止继发细菌性疾病。自5月中旬起至8月底,每月消毒2次,用生石灰与含氯制剂交替全池泼洒,以预防肠炎、烂鳃病等细菌性疾病发生。
2. 鱼病的治疗
草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三病”)以及出血病、隐鞭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等。要及时发现,正确诊断病因,合理选用药物,采用合理的投药方法。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性和理化特性。渔用药物的使用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和遵照《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严禁使用国家禁用药物。要填好《水产养殖用药记录》。
六、质量要求及效益
在北方地区经过150多天的养殖,草鱼亩产量可达1000千克以上,规格可达2千克/尾左右;搭养鱼类亩产量可达300千克以上,规格可达1.5千克/尾左右。
养出的商品草鱼要符合绿色水产品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符合以下条件:镉≤0.1(单位:毫克/千克,下同),汞≤0.2,砷≤0.5,铅≤0.5,氟≤2.0,锌≤50,铜≤50,硒≤1,亚硝酸盐≤3,不得检出六六六、滴滴涕、致病菌、寄生虫、抗生素、激素。
如果达到绿色草鱼的要求,这种养殖方式亩产值可达20000元左右,亩利润可达5000元以上。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 篇4
我国大力支持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 在资金、政策、项目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都给予引导、扶持, 也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 并加以技术规范管理。但是, 我国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程度依然比较缓慢, 养殖业环境污染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两大难点没有根本解决, 存在推广深度不够、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系统化的行政管理等诸多问题。因此, 我国畜牧养殖业要高度重视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
1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进程中, 畜禽粪便、污水以及产生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也在逐步加重。据统计, 我国畜禽粪便的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达到0.49 (小于0.4为宜) , 而且每隔10年将会增加1~2倍, 畜禽粪便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同样, 兽药、激素、霉菌毒素、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在畜产品中的残留, 对人类的健康也已构成威胁。另外, 饲料、兽药和疫苗使用不规范, 疫病防治技术落后, 动物性产品存在兽药残留, 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违法现象依然存在。比如, 养殖场户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和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导致兽药残留严重超标;大剂量使用高铜、高锌及其他金属元素 (砷、铬、铅等) 等添加剂, 造成排泄物中矿物质含量超高而影响土壤生态。因此, 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也是改善环境、转变生产方式的需要。
2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主要内容
发展绿色养殖, 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环境污染, 提高经济效益, 提供质量安全的畜产品。要实现这些目的, 离不开绿色养殖技术。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内涵广泛, 涉及层面较多。从养殖技术角度来看, 主要包括养殖场地址的选择和基础设施建设, 饲料、兽药的使用管理, 饲养生产技术, 畜禽疫病防治技术, 病死畜禽和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比如一个规模化养猪场, 要实现绿色养殖技术, 就要考虑养殖场的地址选择, 水质、空气和周围是否有污染源, 环境要符合国家标准;饲料、兽药的使用是否遵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尤其是在饲养管理和疫病治疗中是否违规添加有害物质, 兽药使用是否执行了休药期制度;动物疫病防治是否遵守《动物防疫法》、疫病防治技术规程等, 生猪粪污的无害化处理设施是否健全并投入使用, 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 饲料管理技术是否采取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等。
3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措施
有效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一项综合工程, 需要给予政策、资金和法律等方面的支持, 建立系统化、体系化的稳定推广机制, 严格监督执法, 规范饲养管理行为。
3.1 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行政管理
当前, 我国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 管理严格, 然而, 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还存在大量添加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 存在技术应用不深入、不全面、不到位而导致生产管理落后, 技术手段跟不上绿色养殖的需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行政管理不到位有关。因此, 必须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基层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体系, 成立专门的机构, 负责技术推广。二是政府要加大项目支撑, 投入资金, 利用项目拉动技术推广力度。三是要出台文件, 针对绿色畜牧养殖企业在土地流转、环保设施建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进行引导、支持。
3.2 建立第三方技术推广机构, 形成稳定的、有效的推广机制
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 我国还没有建立真正的有效机制, 尤其是在基层中出现技术断层和技术框架问题, 很多技术应用都是粗线, 技术含量不高, 应用效果不显著。要解决这一现状, 需要有一个稳定有效的推广机制。可以考虑建立第三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服务公司, 参与到技术市场竞争中, 引入竞争机制。比如, 对某项技术的推广, 政府在组织第三方机构同等条件下参与其中, 公开竞标, 规范竞争秩序。政府重点监督好资金项目的运用成效, 定期评估。也就是建立第三方、政府部门和养殖企业、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多方参与的推广机制。
3.3 建立专门化绿色饲料原料基地
饲料和兽药是影响畜产品安全的关键因素, 而我国在饲料和兽药方面的监督检测机制仍然不健全, 无法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建议建立专门化绿色饲料原料基地, 由养殖企业与饲料基地进行联合, 实行种粮养畜, 过腹还田, 合力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 确保饲料原料的安全。通过科学配方减少污染, 特别是使用安全无残留的新型绿色添加剂代替抗生素和其他合成药品, 开发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酸化剂、调味剂、中草药制剂等绿色饲料添加剂, 并在生产中推广, 同时大力整顿和规范兽药市场秩序, 强化对兽药、饲料的质量监管, 为绿色畜牧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3.4 做好疫病防治, 提高畜产品质量
规模养殖场的最大风险在于疾病。规模越大, 疫病的风险性也随之加大, 加强防范尤为重要。养殖场应树立“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理念。在现代技术条件下, 疾病的确诊已经进入分子学研究阶段, 而我国多数养殖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诊断技术, 导致疾病的误诊率增加。在畜禽疫病的监测方面, 忽视抗体水平监测, 无依据地使用疫苗现象普遍存在, 轻视药物敏感试验, 造成细菌和病毒产生耐药性等。要始终把握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突出综合防治措施, 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保证防疫、检疫质量, 杜绝病害畜禽产品上市。各级财政应当安排必要的疫病防治和药品储备专项资金, 以加强兽医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疫病防制体系, 提高防制水平。抓好无规定疫病区建设, 建立和完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 提高诊疗手段, 重点抓好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制, 依法强化防、检、监工作。加强对畜牧生产的监管, 将安全措施落实到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程中, 把好饲料生产、屠宰加工、批发市场、进出口等几道关口。
4 总结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需要破解当前存在的机制不稳、推广力度小、项目资金少等问题, 认真对待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做好每一个环节, 重点加强项目资金支持, 建立第三方机构, 形成稳定的有效推广机制。在实际生产中, 运用好饲料管理、疫病防治等绿色畜牧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韦励平, 蒋碧桂, 陈进喜.畜禽绿色养殖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6) :274.
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措施 篇5
21世纪是一个崇尚绿色、注重环保的世纪,一切生活与生产活动都将在环保的前提下进行,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畜牧业生产远离市区,加上畜牧业污染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是逐渐的、长期的,往往被社会各界所忽视,这给解决畜牧业污染带来的难度甚至超过了技术方面的难点。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畜牧业环保工作,充分认识到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是改善畜牧业生产环境、提高畜产品安全质量、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唯一出路。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通过发展绿色畜牧业来实现动物源性食品的绿色化,特别是解决药残问题,加快动物产品的出口创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绿色畜牧业的过程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1.合理搭配日粮营养、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营养物质的排泄
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平衡和饲料利用率低是导致畜禽排泄物中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原因,这将对周围土壤、空气和水源造成污染。在畜禽养殖场排泄物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氮、磷、铜、锌、砷等。研究表明,在精确估测特定畜禽的营养物质需求参数和准确了解饲料原料组成及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日粮营养调控可以降低畜禽排泄物中的氮、磷、铜、锌、砷的含
量,减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1)降低氮和磷的排放 有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生长猪对食入氮的利用率仅80%~85%。因此,国内外对如何提高氮利用率、减少猪粪尿中氮含量进行了大量研究。按照理想蛋白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添加合成氨基酸,配制成符合猪营养需要的平衡日粮,可以在不影响猪生产性能的情况下提高饲料利用率,使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降低2%~3%。有人将仔猪、生长猪、肥育猪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由19%、16%和14%降至15%、12%和11%,发现如果不补充合成氨基酸,试验猪生产性能下降,但如果向日粮中补充能够满足试验猪氨基酸需要的合成氨基酸,则试验猪的生产性能未受影响。另外,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合成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可节约蛋白质3%。日粮粗蛋白质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使猪粪氮含量降低8%,排尿量减少
11%,还可降低尿氮含量、猪舍中氨气浓度及释放速度。
降低畜禽排泄物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使用酶制剂。通过酶制剂进行营养调控,可以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如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可促进仔猪生长,并提高日粮干物质(2.7%)和氮利用率(3.6%)。有的研究表明,在育成猪饲粮中添加0.2% β-葡聚糖酶,可改善试验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13%)和氮利用率(12%)。大量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如蛋白酶),可补充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或破坏饲料中抗营养因子或毒物,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改善饲料利用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泄量。
动物对植物中的磷利用率很低,常常需要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大量价格昂贵的无机磷(如磷酸氢钙)以满足动物需要。据研究,猪摄入的磷约有75%被排出,污染土壤和水源。由此可见,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是减少规模化养猪场磷排放量的最有效方法。诸多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降低日粮中无机磷的添加量,可使磷的排泄量减少20%~50%。另有大量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猪对钙、镁、铜、锌、铁等矿物元素利用率,并能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对肉鸡的研究也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将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个百分点,使氮的排泄量减少10%,而不会对其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氨基酸利用率产生影响。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的部分州已经立法,规定在饲料中必须使用植酸酶。但是,我国关于植酸酶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禽类,对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这方面的研究急待加强,以减少规模化养猪场磷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节约磷源。
(2)降低铜、锌和砷的排放 大量的研究与生产实践已经证实,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铜、锌可起到生长促进剂的作用,砷制剂作为生长促进剂和抑菌剂的作用也已被证实。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许多人只注意眼前的经济利益,刻意追求猪皮红、粪黑,致使多数饲料生产厂普遍使用高铜、高锌,砷制剂的添加量远高于产品推荐添加量。但上述做法将会产生严重后果。首先由于高剂量添加,猪对其净吸收率增加,导致肌肉组织中铜、锌、砷的含量增加。其次,由于高剂量添加,便粪中铜、锌和砷含量大幅度增加,导致环境污染。荷兰已经立法,规定不允许在日粮中使用铜和锌的促生长剂量。加拿大国家饲料协会也已将日粮中铜和锌的最
大限量规定为125mg/kg和500mg/kg。而我国尚无这方面的任何限制。
2.推广应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减少或消除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为从根本上解决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和在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加大了对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相继推出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如饲用酶制剂、饲用微生物制剂、酸化剂、活性多肽、寡聚糖、防霉制剂、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松针粉、茶多酚、大蒜素等。大量研究表明,它们对畜禽和人类都无危害作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能在食用动物肠道中进行大量繁殖,并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整肠道菌群格局,抑制
不利微生物的繁殖。
寡聚糖能选择性促进有益菌的增殖,阻止病原菌定植,促进其随粪便的排泄,刺激动物免疫反应。诸多研究者对寡聚糖在畜禽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寡聚糖(如果寡糖、甘露寡糖等)可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粪臭味的产生,提高母猪泌乳量和缩短发情间隔时间。
酸化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主要源于其酸化效应。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①降低饲料pH值,抑制病原菌和霉菌生长;②降低 1
日粮pH值,使胃内pH值下降,提高酶活性;③降低肠道内容物pH值,抑制肠道病原菌生长;④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国内外对酸化剂在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酸化剂可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仔猪腹泻和其
它消化性疾病的发生率。
另外,养殖场应根据畜禽的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畜禽疫病免疫程序,控制畜禽的疫病发生,从而有效地减少各种药物的使用。在畜禽生病时,尽量不使用滞留性强且有毒的药物,特别注意防止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合成类驱虫剂的滥用。同时,加强畜禽养殖实用技术的普及,严格畜禽的用药管理,通过对养殖户进行畜产品中药物残留危害性的宣传教育,使畜禽生产者充分认识滥用药物的严重性和不良后果,增强他们对畜产品安全性的再认识,自觉规范养殖行为,减少使用不必要的药物和药物添加剂。
3.控制畜禽养殖场臭气排放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尿产生的恶臭由于污染养殖场及周围空气使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影响人体健康而越来越受重视。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均已证明,由粪便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浓度低时可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浓度高时可使幼畜或雏禽中毒死亡,使养殖场工作人员健康受损,易患呼吸道疾病。
国外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日粮调控可减少畜舍臭味。利用合成氨基酸降低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从而降低氮的排泄量;在日粮中添加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如β-葡聚糖、纤维素)可降低氨的释放;果寡糖能改变胃肠道后段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减少总需氧菌量(大肠杆菌)增加双歧杆菌,减少排泄物中臭味成分。另外,美国科研人员还发现,生长在美国西部、墨西哥北部的一种丝兰属植物可驱除畜禽肠道臭气,其提取物有特异的固氮能力,将氨和硫化氢固定并合成氨基酸。日本将沸石等物理吸附剂用于猪场除臭,取得良好效果。我国这方面研究较少,从长远发展看,为减少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周围空气的污染,研究提出控制规模化养殖场
臭气的饲养技术势在必行。
4.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发展生态畜牧业
通过畜牧业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进行无废物无污染的畜牧生产。畜牧业生态工程是指遵循现代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来组织和指导畜牧业生产,并将通过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来实现畜牧业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开展生态畜牧业的研究和试点在我国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可喜成效、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给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人类和家畜的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希望。因为生态畜牧业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变废为宝,对营养物质多层次地分级利用,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生产。例如我国辽宁省大洼县境内的西安农场,在平原低洼盐碱地建立水生植物猪场。以猪粪为基础,以水资源为条件,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水生植物为核心,发展养殖生产,做到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在物质的转化中使其再生,在能量的流动中使其循环,实现了多功能系统的完全代谢过程,达到了多样化、高效率无污染生产。这不能不说是畜牧业生产中防治环境污染的一次“绿色革命”。大型畜牧场也可走这样一条“绿色革命”之路。如上海东风农场奶牛场,通过建立生态工程模式,使得奶牛的生产走向了良性循环轨道,有效地解决了粪便、污水的污染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该生态工程模式为:奶牛粪便通过机械刮粪装置输入发酵罐制取沼气,为全场提供能源;经发酵后的粪渣和料液用作培养基,大量培养光合细菌,经过加工制成蛋白质饲料;余下的粪渣作饲料基地的肥料;余下的料液流入无土栽培温室,来培植蔬菜和其他作物;经无土栽培使用后的料液送入池塘养鸭、鱼和水生植物。这样不仅能净化环境,而且可从水生植物中制取维生素
添加剂。
5.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要建立有利于绿色畜牧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绿色畜牧业发展规划;建立绿色畜牧业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发展绿色畜牧业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法律、法规,为绿色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建立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技术保障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绿色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必须加强绿色畜牧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绿色畜牧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技术指标等,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畜牧业的养殖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绿色畜牧业发展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第三,全面推进绿色畜牧业的发展。要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和农民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鼓励采取“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畜牧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绿色畜牧业。支持动物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投入绿色畜牧业发展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加工销售领域,与绿色畜牧业建设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使绿色畜牧业的生
绿色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篇6
关键词:绿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畜产品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81-02
21世纪是一个崇尚绿色、注重环保的世纪,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绿色畜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从业人员素质尚不高、不科学的疫病防治、药物使用不规范、生产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等,这些均无法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本文就绿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所肩负的责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绿色畜牧业的意义
1.1 绿色畜牧业是保护人类健康的当务之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增加。在集约化畜牧业生产中,使用药物预防、控制、诊断、治疗畜禽疾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集约化养殖的同时,用于促进生长、同步发情等非治疗用途的药物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用作预防、治疗的兽药以及化学药品被广泛的用作饲料添加剂,以促进畜禽生长,控制生殖周期及繁殖性能,增进饲料的适口性和改善动物性食品的口味等。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存在的潜在危害日趋严重,控制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1.2 绿色畜牧业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国际绿色食品的价格较普通同类商品价格高2~5倍,而国内绿色食品的价格比普通同类商品的价格也要高出几倍。如莱芜“黑猪”的生猪肉价格为100 元/kg,比普通猪肉高出4~5倍;并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对出口畜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仅因为药残超标而被退货、销毁、索赔甚至禁止出口等造成的损失就非常严重,如1990年我国出口日本的1万t肉鸡,由于检测出抗球虫药物添加剂氯羟吡啶的残留量超过0.01 mg/kg,要求我国政府销毁所有产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生产绿色畜产品更加有利于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1.3 绿色畜牧业是跨越贸易“壁垒”的惟一途径
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食物中毒和影响畜产品出口的报道越来越多,兽药残留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我国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达6 000万~7 000万t,但出口量不超过200万t,占国内生产总量的3%~4%。另外,我国的活猪、活鸡、冻肉向日本、欧盟、美国出口非常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是兽医卫生质量不过关,畜禽疾病问题严重,兽医防治体系不健全,达不到国际兽医卫生组织要求的标准。畜禽疾病的复杂性,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成为畜产品出口的“壁垒”,因此,绿色养殖是跨越“壁垒”的惟一途径。
2 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措施
2.1 提高技能,用知识武装自己
近年来,畜牧行业不断地出现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口蹄疫、禽流感等,使得养殖业一次又一次陷入低谷,畜牧兽医专业比较缺乏兽医、牧场管理者等专业人才,而他们是畜牧业生产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力军,其素质高低与绿色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一定要鼓励兽医行业的专业人员抓住机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专业技能。
2.2 呼吁社会,更新观念,付诸行动
2.2.1 保护环境也不失利益 环境的重要性,也许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但是为什么不能做到保护环境呢?关键还是对利益的认识问题,注重了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粪便的污染就很突出。据报道,一个万头猪场的年排污量至少在3万t以上。我国的生猪存栏数世界第一,仅2007年能繁母猪就达900万头,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那么该如何处理这些粪便呢?畜禽粪便可以作为饲料、有机肥、能源等。投资建沼气池,用猪粪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的同时,也减少了粪便污染、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燃煤的使用和污染。
2.2.2 要想高产出,就要高投入 经济利益的获得与投入一般有三种方式:低投入,低产出;高投入,低产出;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不会有高产出,要想高产出,必须有高投入。2006年,华东、华南许多省份的许多猪场爆发了高热病,霉变饲料在“无名高热症”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猪只长期摄入霉菌毒素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发病。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饲料。饲养管理措施的缺失导致了疾病。高投入高产出是发展质量型畜牧业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2.2.3 树立养殖业是为人类生产食品的理念 养殖业养的是动物,可最终给人类生产的是食品。因此,为了人类健康,生产绿色畜产品,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少用抗生素类添加剂,多用一些对畜禽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添加剂,如益生素、中草药添加剂、酶制剂等。疾病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
2.2.4 与国际观念接轨,提倡动物福利 国际贸易中,动物福利问题近年来被一些国家当作“道德壁垒”频繁利用。这就要求我国现有的畜牧生产方式和动物保健观念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不断改善畜禽的饲养方式和生存环境、善待畜禽、保证畜禽基本的生存福利、使动物福利和动物卫生观念贯穿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提高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这样就能减少动物发病、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动物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打破国外贸易壁垒。
3 小结
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运用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绿色畜牧业,打造绿色畜产品,让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成为市场的主打产品,推动畜牧业向高层次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绿色畜牧业,生产安全、卫生、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绿色畜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畜产品的需求将成为当前和今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
总之,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畜产品量和质的要求,同时也应该担负起发展绿色畜牧业的重任,担负起为人类生产健康动物食品的重任,更是绿色畜牧业的执行者和绿色观念的播种机,绿色畜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朱锡龙.发展丽水市绿色畜牧业的浅见[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2):79.
[2] 于长才,王 非.我国发展绿色畜牧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7):115-116.
[3] 魏树龙,李继昌.浅谈绿色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J].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007(9):22-23.
试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 篇7
1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的原因
当前, 养殖行业中广泛使用激素和兽药, 虽然提升了养殖场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但是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养殖场禽畜产品的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些激素和兽药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出对人体的危害, 但是长时间食用这种注射激素的禽畜产品, 势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 我们一定要推广绿色养殖技术, 将绿色养殖技术应用到养殖场, 提升禽畜类产品的安全性。
2如何做好绿色养殖技术的推广
(1) 在养殖场开展绿色养殖技术工作。绿色养殖技术对营养元素的配比、摄入和兽药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去开展工作, 而是要请专业的养殖专家来开展教学工作, 使养殖户都能了解和学会绿色养殖技术。同时, 还要在当地设立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服务站点, 帮助那些在绿色养殖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养殖户, 切实解决遇到的难题。
(2) 瞄准绿色养殖市场。市场是一个行业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推广绿色养殖技术, 瞄准养殖市场是必不可少的。虽然, 绿色养殖技术能够有效保障环境, 将养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但是, 养殖业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养殖场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我们只有开发、扩大绿色养殖市场, 才能够有效保障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发展。首先, 我们要确定市场, 使广大养殖人员能够看到绿色养殖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能够为养殖户带来利润, 以此激发和带动养殖户从事绿色养殖技术进行推广应用的积极性。其次, 我们要对市场进行科学调研, 确定市场对哪几种禽畜类产品的需求量最大, 以此来进行针对性的养殖。
(3) 做好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工作。广告宣传是一个行业得以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也不例外。我们一定要做好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工作, 只有做好了宣传工作, 才能让养殖户知道绿色畜牧养殖的优点, 才能让消费者明白绿色畜牧养殖相比于传统畜牧养殖具有的优势。一定要在做好绿色畜牧养殖之后, 开展绿色畜牧养殖的宣传工作, 让大家都看到绿色畜牧养殖的成果。
(4) 严格遵循畜牧养殖管理制度, 做好管理工作。做好管理工作, 能保障畜牧养殖工作的有序进行, 有益于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 才能够保障禽畜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空间, 才能够保障肉类食品的卫生质量。因此, 我们要严格遵循相关卫生标准和规定, 严格制定绿色畜牧养殖管理规章制度, 保障绿色畜牧养殖成果, 有效推动绿色畜牧养殖的发展。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应用和推广, 总体而言效果良好, 未来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我们一定要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 找出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现状, 从根本上推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发展, 使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受益, 使消费者放心。
摘要:如何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 最大化地保障禽畜类食品的安全, 是很多养殖场考虑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绿色养殖,畜牧养殖,养殖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玉.浅议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现代畜禽养殖[J].农民致富之友, 2012 (20) :161-162.
[2]于有贵.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J].中国农业信息, 2014 (7) :234-235.
绿色及生态养殖柴鸡技术 篇8
关键词:绿色,生态养殖,柴鸡,技术
邢台绿岭果业有限公司生态养殖柴鸡5万余只, 他们采取了林间种草、草间养鸡、鸡粪入沼气池、沼液沼渣还田的“四位一体”生态立体养殖模式, 2008年绿岭柴鸡蛋曾被评为有机食品。该养殖模式实现了循环利用, 提高了经济效益。不仅带动了致富增收, 同时也改善了环境。
1 鸡品种的选择
一般选择适应性、抗病力、觅食能力强的地方品种鸡, 原则上只要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即可。
2 放养场地的选择
放养场地应选择地势稍微平坦开阔, 远离交通要道, 有充足洁净的水源, 没有污染的地方。放养区的林间种植一些适宜于鸡采食的优质牧草, 牧草一般可选用黑麦草、菊苣和紫花苜蓿等优质品种。这样既能满足鸡营养需要, 又能控制杂草的生长。
3 饮水装置和棚舍
放养鸡的活动面积一般较大, 为放养鸡提供充足的水槽、料槽和合理的棚舍非常重要, 棚舍整体要求应符合放养鸡的生活习性。
饮水装置:在固定的地方放置充足的水槽, 一般100只鸡1个水槽即可, 保证充足洁净的饮水。
棚舍:一般采用砖瓦结构, 不仅能保温防暑而且通风换气性能良好, 便于冲洗排污和消毒防疫。棚舍内设置栖架, 每棚舍能容纳300只左右的产蛋鸡。每5~6只母鸡舍一个产蛋窝, 安静避光。
4 雏鸡的饲养管理
以自然条件为主的放养鸡春季育雏较好, 育雏室的消毒和温度、湿度的控制与笼养鸡方法相同。育雏室的面积一般以每平方米30只雏鸡计算。
4.1 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围网筑栏:围栏选择尼龙网或铁丝网, 围成高是1.5~2 m的封闭围栏, 要选择合适网孔密度, 既不能让鸡逃跑, 又要防止老鼠、野狗、黄鼠狼等野兽的侵袭。
放养日龄和季节:雏鸡60日龄左右可考虑放养。成鸡一般春末至秋后散养, 其他季节圈养。室内外温差大时不宜放养。
调教:放养鸡活动面积大, 较难管理, 一般在育雏期即进行调教训练, 放养开始时强化调教训练。一般以口哨声或敲击声等方法进行归牧调教, 一般放养后调教10~15 d基本能见成效。
4.2 放养的规模和密度
林间养鸡应掌握合适的放养密度。密度太大对果树会造成伤害, 影响收益。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管理和经济效益。因此放养密度一般以每亩200只左右较适宜。一般一群可养500~800只。
4.3 日常管理
4.3.1 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尤其是夏季最重要, 稍有不慎会引起热应激造成伤亡。
4.3.2 定时定量补饲
散养的鸡自己野外觅食的东西营养不全面, 回到棚舍应该合理补饲, 以达到鸡的营养需求, 一般傍晚补饲, 补料量视情况而定, 必须备有足够的食槽。
4.3.3 收集鸡蛋及时捡蛋, 并分类转托。
4.3.4 诱虫可用灯光诱虫或激素诱虫。
4.3.5 预防兽害
生态养殖的天敌很多, 如黄鼠狼、老鼠、蛇、鹰等, 它们对任何日龄的鸡都会造成伤害。所以在放养鸡以前灭一次鼠, 并做好善后工作, 及时清理掉没用完的鼠药。管理人员做到尽职尽责。
4.3.6 预防恶劣天气对鸡造成伤害遇到恶劣天气及时把放养鸡召回棚舍, 平时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4.3.7 精心管理
每群鸡要做到专人负责, 杜绝频繁更换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要详细记录每天的基本状况, 如:精神、采食量、产蛋量、粪便的颜色和形状、熄灯安静后听有没有呼吸道声音等等。早发现早处理, 遇到疾病早治疗。
4.4 疾病的预防
散养鸡相比笼养鸡来说, 产蛋率低, 活动面积大, 适应性比笼养鸡要好, 因长期活动在户外, 所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对常见的疾病要做好预防工作。
4.4.1 新城疫病的预防
在7日龄和21日龄分别用克隆-30苗1.5倍和2倍的量对雏鸡进行滴鼻、点眼免疫。以后每3个月用3倍量的克隆-30对鸡进行饮水免疫, 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新城疫疾病。
4.4.2 法氏囊病用法氏囊弱毒苗分别在12日龄和24日龄以1.5倍和2倍的量对雏鸡进行点眼免疫。
4.4.3 传染性支气管炎7日龄1.5倍量滴鼻, 在30日龄2倍量加强免疫一次即可。
4.4.4 球虫病
散养鸡长期接触地面和鸡粪, 球虫病极易发生, 尤其是在潮湿的季节。预防和治疗球虫病的药物要选择3~5种交替使用效果最佳, 因为球虫药容易产生耐药性, 重复使用一种药物影响治疗效果。常用于治疗球虫的药物有:氨丙啉、磺胺二甲嘧啶、青霉素、氯苯胍等。
4.4.5 其他
产蛋期间1个月用1次预防输卵管炎症或肠道炎症的药物, 不同成分药物交替使用。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食欲不佳, 饮水中应添加一些维生素、Vc、小苏打等抗热应激的添加剂, 一提高采食量, 二是减少热应激引起的降蛋或死亡。禁止使用违禁药品、激素类药物。对化学药物要严格执行休药期。对病死鸡要采取无害化处理。
绿色畜禽产品养殖技术探索 篇9
因此, 正确认识绿色畜禽产品, 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规范绿色畜禽产品生产技术, 大力发展绿色畜禽产品, 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1 绿色畜禽产品概念
绿色畜禽产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不含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或因素, 经有关主管部门严格检测合格, 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畜禽产品。它达到了无污染、无激素、无有害物质残留的绿色食品标准, 具有安全、卫生、品质优良、有益人体健康等优点。
2 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
绿色畜禽产品生产是一个系统控制工程, 关联着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和运输销售业等环节, 只有实施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 严把畜禽引种关, 为饲养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选择安全的饲料, 严格控制药物残留, 加强畜禽防疫工作, 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等, 才能确保绿色畜禽产品的质量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场址选择与布局
绿色畜禽产品生产中的场址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建饲养场时应选择周围无污染,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 交通便利, 并远离交通主要的干道、居民生活区、工厂、市场等。水电供应稳定, 水质良好充足, 能满足人畜生活、生产及消防用水等需要。饲养场内布局应严设置饲养区、生活区、隔离区和行政办公区等不同的分区并有相应的隔离措施及合理的间距, 便于防疫工作开展。按照粪便处理规范, 建好相应的畜禽粪便处理设施, 现实粪便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减少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4 供给符合饲养标准的饲料
为了保证畜禽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需要, 不仅要求饲粮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必须齐备, 而且要求各营养物质在数量上、质量上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在绿色养殖时要加强饲养管理, 按照饲养标准调配饲料。养殖所使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必须符合《饲料卫生标准》、《饲料标签标准》等各种饲料原料标准、饲料产品标准和饲料添加剂标准。所有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饲料必须来源于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并且具有企业、行业或国家标准, 产品批准文号,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登记证及配套的质量检验手段。
5 规范科学使用药物
药物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问题是影响畜牧业发展和养殖创收的主要因素, 如何减少因兽药的使用带来的影响是绿色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要规范的使用好兽药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1) 使用禁用兽药。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兽药禁用清单目录, 在绿色畜禽养殖过程中要严格遵守, 同时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休药期。 (2) 科学选择兽药。在畜禽养殖中, 使用兽药不可避免, 但在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过程中要科学选择适应的兽药, 减少滥用兽药带来的危害。 (3) 选择使用兽药替代物。在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及促进畜禽生长时, 可使用绿色微生态制剂, 来替代兽药的使用, 减少药残带来的危害。如芽孢杆菌类制剂、双歧杆菌类制剂、乳酸杆菌类制剂、酵母菌类制剂或使用寡聚糖、有机酸、中草药等制剂。 (4) 使用药物须规范。在整个实施绿色养殖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照兽药规范使用, 对养殖中使用的兽药要进行详细的记录, 以备检查与监督。对患病畜禽要确诊后再对症下药, 勿盲目用药或乱用药。同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6 做好卫生检疫工作
卫生消毒工作是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减少细菌、病毒的感染机会, 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 减少疾病的发生, 保证畜禽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的措施。首先要采取全进全出的方法来切断病源在饲养场 (户) 内的传播。其次应用免疫、消毒、隔离等综合防疫技术, 以合理的免疫程序, 提高生猪抗病能力, 用有效的消毒措施, 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严格检疫把关, 通过定期的疫情监测, 及时清除疫源, 把疫病扑灭在萌芽状态, 并且在引进和出售生猪时, 也必须经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人员的严格检疫把关。
7 结语
藏羊绿色养殖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选定的试验基地村进行环境评价
委托国土资源部西宁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对示范村的土壤、大气、水质、牧草进行检测, 对养殖环境做出正确评价;对藏羊肉质按标准进行检测。
1.2 充分利用饲草资源优势进行饲草种植
利用现有的耕地种植燕麦等优质饲草, 制成干草打捆储藏, 用于冬季补饲, 以提高牲畜的成活率, 缩短生长周期, 为提高羊肉品质奠定基础。
1.3 做好疫病防治
春季进行羊四联苗的预防注射, 春秋两季做好口蹄疫疫苗的预防注射工作。
1.4 落实示范户
在湟中县东岔村选择养殖基础好、技术高的黄某和杨某两户作为项目示范户, 租赁棚舍2栋160 m2, 其中黄某家1栋60 m2、杨某家1栋100 m2;购买藏羊30只 (试验组) 、柴达木绒山羊30只 (对照组) 。
1.5 仪器设备
荧光电子显微镜1台、农药残留测定仪1台。
1.6 加强科技培训
在项目区举办培训班, 重点宣传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必要性, 讲解绿色农业、健康养殖、疫病防治等知识。
1.7 进行育肥对比试验
建立藏羊规范化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区1个, 建设燕麦人工刈割草地100 hm2, 建设棚舍200 m2, 将试验羊分群编号进行饲养对比试验。饲养方式为夏季在草场放牧;冬季白天放牧, 晚上暖棚舍圈养。在冬春枯草期重点补饲90 d, 羊每只每天补饲青干草0.5 kg、精饲料0.25 kg。
1.8 标准的制定
研究制定绿色食品——藏羊生产技术方面的规程, 报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审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项目区养殖环境评价
通过对项目区的土壤、大气、水质进行检测, 对选定的示范区不同地点10批次的牧草进行常规营养成分 (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等8项) 测定, 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均符合《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1—2000) 要求。
2.2 燕麦人工刈割草地建植、棚舍设施及示范点建设
通过研究示范, 建植燕麦人工刈割草地100 hm2, 建设棚舍200 m2, 藏羊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示范点2个。
2.3 藏羊疫病防治工作试验及示范
通过调查发现, 影响湟中县藏羊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是羊痘、羊肠毒血症等传染病, 通过注射口蹄疫双价苗、羊痘苗、羊四联等疫苗, 控制了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于死亡或不明死亡原因的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符合健康养殖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4 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利用生物发酵菌剂等对养殖区的藏羊粪便进行了发酵试验, 经检测, 发酵后粪便的总养分含量由1.25%提高到3.48%, 增加了肥效。发酵后的肥料直接用于燕麦人工刈割草地的施肥, 实现了牛羊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5 育肥屠宰试验
(1) 分组观察藏羊增重效果。结果表明:藏羊平均日增重 (98.02±3.45) g, 减去补饲成本, 只均比对照组增加效益30.6元。
(2) 按照《绿色食品 肉及肉制品》 (NY/ 843—2004) 的标准进行了羊肉品质检测, 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 肉及肉制品》 (NY/ 843—2004) 标准的要求。
2.6 人员培训
举办培训班2期, 培训人数200人次, 发放科技教材宣传册160本, 科技资料2 000余份。
2.7 制定标准
通过研究, 制定了《绿色食品 青海藏羊生产技术规程》, 为藏羊绿色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3 讨论
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为青海省农区藏羊的健康养殖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 对今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城郊地区现代农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 追求肉、蛋等食品的安全、优质、无残留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绿色畜禽产品的发展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消费需求。可以预见, 绿色产品必将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 而发展绿色养殖业将保证养殖业得以持续发展。通过研究, 认识到要实现绿色健康养殖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给畜禽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
首先, 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没有工业“三废”污染的地方建养殖场, 同时大气、水、土壤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畜禽用水标准必须按照国家居民生活用水标准 (GB5749—85) 的要求;土壤不含放射性物质, 有害物质 (如汞、砷) 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其次, 选择非疫区、防疫条件好的地方。
3.2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品种应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优良畜禽品种, 要求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抗疾病能力。引进品种应该符合检疫要求, 身体健康, 不带病原体。
3.3 重视饲料安全即畜禽产品安全
饲草料作为畜禽生长的物质基础, 其质量直接影响畜禽产品安全。饲草料的供给必须与畜禽生理需要一致, 从营养和饲料配方上保证畜禽的健康体质, 对各种营养要求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配比都应做到科学合理, 以保证畜禽的免疫力和对疫病的抵抗能力。饲料中可以添加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免疫调节剂和抗应激添加剂, 以控制疾病的发生, 但不得添加防腐剂、开胃药、兴奋剂、激素类药、人工合成色素, 以及禁用的抗生素、安眠镇静药等。饲草料原料应使用绿色饲料及其副产品, 避免使用含有霉菌毒素及残留农药的玉米、豆粕等原料。
3.4 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为了保持畜禽健康, 畜禽粪便应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使畜禽生活在无污染、无公害的环境中。避免使用剧毒化学药品等进行消毒、灭虫;不得使用具有潜在毒性的建筑材料;不得使用有毒的防腐剂;饲养过程中应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减少细菌、病毒感染, 严格控制疾病的发生, 保证畜禽的健康生长。
3.5 严格按标准使用兽药
除应加强养殖场兽医卫生管理外, 兽药使用将是绿色养殖中遇到的主要技术关键。在疾病的防治中应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用药过程严格遵守使用药物种类、剂量、配伍、期限及停药期, 严禁使用违禁药物或未被批准使用的药物;不得使用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和人类专用抗生素。在使用药物添加剂时, 应先制成预混剂再添加到饲料中, 不得将成药或制药原料直接拌喂。对畜禽的预防接种时必须明确该疾病已在该地发生过, 而且在使用其他方法不能控制的情况下方可采用预防接种。
3.6 肉品生产各个环节均应做到无污染并符合各项规定要求
原料必须来自非疫区, 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 符合绿色健康养殖的技术要求;宰前检疫、屠宰卫生要求、宰后卫生检验、冷加工、感官检验等屠宰加工过程要严格防止被污染, 并达到相关规定要求;肉的产品标志、包装、运输等环节也要符合相应的国家卫生标准。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 篇11
铜梁是重庆市养猪大区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过去,规模养猪场每天产生的大量粪水无法消除,严重污染周边环境。2014年10月,区畜牧中心利用国家350万元专项资金,首批启动了12家规模养殖场的粪污无害化综合处理设施建设。
笔者看到,在猪舍旁边的粪污无害化处理系统房间里,建有沼气池、净化池、低位池和高位池等设施,一根根塑料管道从高位池里延伸到了四周的菜地和农田,整个养殖区基本闻不到臭味。
“一只成年猪每天要产生2千克粪便,加上冲洗的水量,每天产生的粪水在4千克以上。养有千只成年生猪的养猪场,每天产生的粪水就有4吨。如果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出去,会污染周边的环境和农田,同时也为养殖带来潜在的威胁。”铜梁区畜牧中心高级兽医师李先友说。
据了解,粪污无害化综合处理系统的流程,是将顺着沟槽流入沼气池的粪水经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无害化净化处理后,杀灭粪水中的寄生虫和病菌;再经过分离池搅拌和过滤筛的作用分离成沼液、沼渣,沼渣收集装袋用于改良土壤,沼液流入低位池进行第二次暴氧杀菌后,被电泵抽到高位池,高位池利用自身的落差压力使沼液顺管道流入周边的农田和菜地。
据该区畜牧中心主任彭吉华介绍,2014年,铜梁在12家养猪场、养羊场和养兔场实施推广了这一消除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既为治理养殖场粪污污染提供保证,促进了养殖业由粗放型向生态绿色养殖型转变,产生的沼气被用作燃料,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又为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
“2015年,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再投入390万元资金完善这一项目,让更多的养殖场走上绿色环保养殖之路。”彭吉华说。
(作者联系地址:重庆市铜梁区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 邮码:402560)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 篇12
益优健(母猪专用、仔猪专用、育肥猪专用系列产品)
优菌素(肉鸡专用、蛋鸡专用系列产品)
生物有机肥发酵剂EM菌剂
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肥水菌,底改活菌单一菌粉
总部地址:河北省沧州市解放西路颐和国际商务中心A座1区807-812
0317-2188466 2128466传真:0317-2188466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推荐阅读:
绿色畜牧经济食品安全07-28
绿色健康养殖06-18
农村畜牧养殖技术06-16
畜牧技术推广体系07-16
畜牧养殖机械化技术06-27
畜牧业技术推广06-19
畜牧兽医技术10-11
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10-02
畜牧业推广体系08-15
畜牧兽医技术农业推广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