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

2024-10-02

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通用12篇)

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 篇1

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推广基层畜牧业技术的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怎样积极探索、优化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

1 深入基层跟踪指导

畜牧业技术在基层的推广是一个让养殖户认同、模仿、实践、巩固畜牧业技术的过程。为帮助养殖户全面掌握畜牧业技术,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就需深入基层进行入场入户指导,即技术人员在生产周期内要深入生产一线全程帮教养殖户,在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促使他们直观掌握生产经验,有效解决畜牧业技术在特定环境、区域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通过及时的指导、调整确保畜牧业技术能适应本土发展。通过深入基层指导,养殖户的特点与畜牧业技术之间能实现有机结合,从而使养殖户活学活用畜牧业技术,提高生产效能。

与此同时,畜牧业技术是完善的养殖体系,推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技术人员为养殖户提供长期的跟踪指导服务,随时随地给予养殖户必要的技术指导。当然,在地域、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情况、问题,需要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即时解答养殖户在生产中遭遇的技术难点,并建立长效帮建机制,通过网络交流、电话沟通等形式解决养殖户技术难题,促使他们熟练掌握畜牧业技术要领,在生产实践中科学应用畜牧业技术,切实提高技术生产力。

2 合理使用补助资金

在优化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补助资金是最重要的一点,所以畜牧部门务必要使每一笔补助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从而将每一份资金应有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1)畜牧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资金补助机制,注重加大补助养殖户特别是重点养殖户的力度,确保他们能顺利开展畜牧养殖工作,并为其他养殖户做出典范;(2)畜牧部门要针对骨干技术人员加强技术补助,促使他们能获得充足的经费来开展畜牧业技术研究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基层畜牧业技术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3)畜牧部门要针对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活动来加强资金补助,因为它是保证基层技术推广工作能得到有效改革及优化的基础,且开展活动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撑,所以畜牧部门要从基层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技术推广活动足够的资金补助,保证能在基层顺利开展畜牧业技术推广活动。因此,畜牧部门必须详细规划补助资金,确保资金的使用合理、科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补助资金的效能,进一步优化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

3 加强建设养殖示范区

发生在养殖户身边的成功实例是他们最佳的学习榜样,畜牧业更是如此。为保证畜牧业技术能在基层养殖生产中被快速推广、应用,技术人员需将一个或几个养殖户作为重点扶植帮建的对象,及时建立推广畜牧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及推广基地,通过应用畜牧业技术典型的树立帮助他们熟练应用畜牧业技术,从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给当地的养殖户树立起良好榜样。

在建设示范点的阶段,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内容应公示出来,在当地塑造良好的技术推广环境,通过参观式、开放式、示范式等教学样式将示范场所转化成教学场所,使参观学习的养殖户能切身感受畜牧业技术的优势,从而主动参与养殖示范过程,由技术人员针对出现在养殖环节的技术问题开展宣传、帮扶、带动等活动。在开放式教学中,参观的养殖户能直观认识畜牧业技术,从而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养殖户学习、实践畜牧业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示范区内的养殖人员要争取在养殖周期内全面掌握畜牧业技术,使帮建人员变成当地畜牧业技术的宣传推广人员,从而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优化推广畜牧业技术,带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业经济发展及养殖户收入均会受到畜牧业的巨大影响,只有坚持优化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才能保障畜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牡丹.对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当代畜牧,2014(14):23-24.

[2]王泽林.浅谈如何在基层推广畜牧业新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13(05):36-38.

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 篇2

扎实工作

加快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

建设

全国畜牧总站 何新天

(2009年3月30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这是我们党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出的重大决策,也为我们在新时期加快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正处在改革与建设的关键时期,准确分析判断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面临的新形势,正确认识和把握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对建设新型的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一、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是科技兴牧的主导力量 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主要指乡镇一级的畜牧兽医站、草原站,承担着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使命,是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依托,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广大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献身牧业,服务农民,在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疫病防控、资源保护、质量监测、科技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在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中成长壮大

我国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建立的,历经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炼,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为我国畜牧业持续30年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新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一部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史。从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创形成时期(1957年-1978年)。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集体经济发展使畜禽养殖业广泛兴起,对畜禽品种改良、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以人民公社为主导的基层畜牧兽医站应运而生,属于社办公助集体性质,以自收自支为主要经营服务方式。这一时期,畜牧业虽然是家庭副业,但却是当时满足城乡人民食品营养中蛋白质需要的主要来源,也是广大农牧民主要现金收入来源,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建设也因此得到了当时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初创时期,绝大部分基层畜牧兽医站从技术人员配备到工作用房、牲畜配种、诊疗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起点相对比较高,并迅速形成覆盖全国广大乡村的网络体系。

——第二阶段是发展壮大时期(1978年-1996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翻开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极大地解放了畜牧业生产力,农牧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养畜积极性空前高涨,畜牧业持续高速发展。到1996年末,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到4584万吨,比1978年增长5.4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5%以上。这一时期,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也得到迅速发展,乡镇畜牧兽医站、草原站覆盖了全国5万多个乡镇,村级防疫员队伍也发展到60万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这一时期发展最快、机构最多、队伍最大,达到了历史的颠峰。

第三阶段是改革转制时期(1996年-2004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畜牧业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开 始出现畜产品结构性过剩,畜牧业开始进行结构调整。从1996年开始,全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以“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为主要目标的改革。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机构在改革过程中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延续几十年的大集体性质得到改变,第一次定性为国家设在农村的事业单位,明确了公益性职能,核定了机构编制,绝大部分原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转成了编内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一辈乡镇畜牧兽医人员通过办理退休或发放养老费得到了妥善安臵。改革使乡镇畜牧兽医站社会地位提高,机构性质转变,人员身份改变,管理体制部分理顺,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工作保障条件有所改善。

第四阶段是改革调整时期(2004年至今)。随着我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大力发展畜牧业成为新的战略重点。自2004年始,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进入高发期,亚洲I型口蹄疫紧接着流行暴发。2006年部分生猪主产省又暴发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形势异常严峻。这一时期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连续打赢重大动物疫病攻坚战役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正值国家进行乡镇机构综合改革,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一度受到严重冲击。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稳定乡镇畜牧兽医站,加强建设。2006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对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作了总体部署。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强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要求,把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作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措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纵观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发育、成长、壮大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这就是: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与畜牧业发展互为依存,互动互促,共兴共荣。

(二)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是畜牧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畜牧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技术起了决定性作用。在畜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发挥了主力军、主渠道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成就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推广畜禽杂交改良技术。从上世纪五十年后期开始,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在全国普遍开展了以推广冷配技术为核心的黄牛改良工作,同时开展了中国细毛羊的培育和杂交改良工作。以后又开始推广猪、禽杂交改良技术,这一技术的推广加快了畜禽品种改良步伐,提高了畜禽产品的生产能力,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供需矛盾,如生产优质肉牛、羊毛、瘦肉型商品猪、瘦肉型鸭、肉用仔鸡等都充分应用了杂交改良技术。二是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广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自1977年开始全面推广奶牛人工授精技术。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从欧洲引进工厂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目前已在许多规模化猪场广泛应用,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三是推广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针对危害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畜禽疫病,广大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不断推广转化畜禽重大疫病防治技术成果,通过推广免疫、监测、诊断、扑杀、消毒、检疫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控制了猪瘟、鸡新城疫、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及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四是推广优质饲料和草原防灾减灾技术。为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长期以来,广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积极推广优良牧草品种和草原改良及人工种草技术,推广牧区小草库伦综合养畜配套技术和南方亚热带草山草坡改良利用技术,推广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技术,促进了天然草原保护和人工优质饲草基地建设,提高了南方草山草坡资源的合理利用率。特别是在农区广泛推广秸秆氨化、饲料青贮和微贮技术,进一步开发利用了农作物秸秆和饲草饲料资源,促进了农区畜牧业发展。在草原防灾减灾方面,通过推广草原鼠虫病害和 毒害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预防和控制了重大草原生物灾害发生。五是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为适应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近几年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在奶牛、生猪、肉鸡、蛋鸡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科学饲养、疾病防控及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现代畜牧业发展。

(三)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为保障畜禽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突出贡献

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以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为己任,长期扎根基层,进场入户,深入生产第一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推动我国畜牧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扭转了畜产品供给长期短缺的局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作出了很大贡献。1980年我国人均每日从动物源性食品中摄取的蛋白质为7.6克,仅相当于当时世界人均水平23.3克的33%。到2000年,我国人均动物蛋白的摄取量提高到29.8克,超过了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8.1克。目前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作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机构,在落实各个时期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有效防控畜禽重大疫病,推广优 质饲草饲料,防治草原鼠虫害,开展饲料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没有这支基层畜牧技术队伍,我国畜牧业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历史性成就。

二、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已整体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改造传统畜牧业,走中国特色畜牧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明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站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明确了基层畜牧技术支撑机构的公共服务机构性质和公益性职能,确立了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机构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对以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方针政策的延续和完善,与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05‟15号文件、2006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即国发„2006‟30 号文件不仅总体精神一致,而且进一步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确定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为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快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建设现代畜牧业拓展发展空间

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也是现代畜牧业最显著的标志。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是畜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数量最多、靠一线最近、植根农村最牢、农牧民最欢迎的基层队伍。依靠科技进步,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作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在现阶段畜牧业发展转型时期,既要继续为千家万户从事畜禽养殖的广大农牧民服务,又要探索为新兴的适度规模养殖场以及养殖小区服务;既要继续在畜禽品种改良、新技术成果转化、畜禽疫病防控以及草原保护与建设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又要拓展为畜牧业投入品及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既要履行好各项公益性职能,又要引导、联合科研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形成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合力。实践表明,建设现代畜牧业不仅赋予了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新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同时也为基层体系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为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农技推广紧密结合,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新局面,从2008年起,国家开始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围绕50个农产品其中包括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水禽、兔、蜂和牧草等在内,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重点要解决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解决农业科技成果研究与推广应用断链问题。农业部明确要求实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项目,必须与农业技术推广全面对接,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成为新成果、新技术转化、推广的主要通道。2009年国家还将在全国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并选择500个左右的农产品生产大县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县”建设工程,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示范县农技公共服务机构得到普遍健全,农技推广人员得到系统培训,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县域农业科技发展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示范带动效果得到充分体现。国家围绕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也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全面进入科技兴牧主战场、发挥主力军作用创造了新的机 遇,必将激发广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的热情,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四)加强条件能力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国家对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投入严重不足,普遍存在技术装备差、基础设施落后、工作条件简陋等问题,严重影响技术服务功能的发挥。为加强条件能力建设,国家已在着手编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能力建设规划》,重点加强业务用房、仪器设备、试验示范基地等方面建设。在加强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方面,将重点围绕动植物疫病防控、牲畜品种改良等任务,依托村级防疫员、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好条件能力提升工作。此外,国家也在研究探索通过各级财政支持,解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经费保障问题。初步设想由地方财政负担农技人员的工资福利和运转经费,解决“养兵”问题;由中央财政安排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经费,解决“打仗”问题。目前,国家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随着国家不断增加对农业投入,长期困扰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经费保障问题将最终得到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得到改善,条件能力将不断增强,从根本上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派体系夯实发展基础。

三、加快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 我国畜牧业发展已整体进入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建设现 代畜牧业的新阶段,历史又赋予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新的使命。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不断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快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方针。我们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对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再认识,要从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村改革的战略高度,提升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地位,明确其性质,强化其作用,把加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放在发展现代畜牧业、构建现代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全局中去谋划、去推动。要紧紧围绕公共服务机构这一核心,对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机构进行准确定性,职能上准确定位,切实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认识统一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上来。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畜牧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逐级建立领导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强化“抓畜牧业发展必须强基础、抓体系”的行政观念,坚 持以战略意识、改革精神和务实作风抓好落实,抓出成效。省、地(市)及县级畜牧业技术支撑机构,更要全力抓好基层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要积极配合、协助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和支持,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同时要加强宣传舆论工作,为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快推进改革,着力创新机制

针对当前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进展缓慢、到位率低的问题,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理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机构、合理核定编制、建立财政保障为目标,按照三年的总体要求,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力争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要科学界定公益性职能。要坚持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离的原则,除了要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品种改良及成果技术推广等基本职能外,还要适应畜牧业发展的新要求,合理确定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能。对此要注意澄清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不是要求在乡镇一级再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管机构,而是要分别赋予现有的乡镇一级农技推广、畜牧兽医站、水产推广站及农机推广站在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和农机产品方面的质量监管 职能。二是要在机构设臵上实行按乡镇设站或设区域中心站。北方牧区和畜牧业主产区,从实际需要看应坚持按乡镇设臵畜牧兽医站,牧区还需要设立草原站;已按区域设中心站的,要以满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重大技术推广工作实际需要为原则,对原有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合理整合,以确保工作全覆盖。三是要按照测算标准合理定编定人,同时要统筹配臵畜牧和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四是要坚持以县为主、乡镇为辅的管理体制。乡镇畜牧兽医站人、财、物三权归县级畜牧兽医业务技术部门统一管理,实行管理在县,服务在乡。五是建立健全财政保障。要实行以县级财政支持保障为主,上级财政部门转移支付补足的保障机制,确保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落实到位,保障到位。

要立足增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技术推广服务能力,积极引导、鼓励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技术推广责任机制。要明确基层畜牧技术支撑机构和技术人员的推广责任,推行“包村联户”责任制。二要健全引领带动机制。要按照建立“一主多元”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要求,适应产学研、农科教大联合、大协作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新型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当好技术依托,切实履行好公益性职能。三要健全内部管理运行机制。要深化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建立按岗聘用、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完善基层畜牧兽 医技术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量化以农牧民满意为主的考核指标,将贡献、绩效与收入分配挂钩,按岗定酬,按绩取酬,逐步建立一套组织体系完善、职责任务分明、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合理的科学管理制度。总之,要通过坚持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活力,以机制创新促体制创新。

(三)积极争取投入,加强能力建设

由于长期投入不足,目前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服务手段落后,条件保障能力较差,已严重影响了基层体系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切实加强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条件能力建设,是当务之急,形势所需。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政府增加财政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工资福利、公用经费以及日常的运转经费。同时要积极争取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经费,通过项目带动,解决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工作经费。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基本建设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以业务用房、办公条件、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编制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规划,争取国家和地方发改委的支持。要抓住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和新一轮扩大内需的机会,争取加大投资力度,快速提升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机构的推广服务能力。

(四)实施培训工程,提高业务素质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深化人事劳动制度改革、优化人员队伍结构的同时,要全面启动面向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的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一是要研究制定畜牧系统培训工作规划,与国家正在着手制定的“基层农技人员培训规划”相衔接,突出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重点,健全完善系统内分级培训机制。全国畜牧总站负责培训省(区、市)一级业务技术人员,省(区、市)畜牧技术支撑机构负责培训县级业务技术人员,县级畜牧业技术支撑机构负责培训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乡镇站负责培训村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二是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围绕主要畜禽产品研究形成的新成果、新技术,加强对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培训,促进主导产品和主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三是要结合国家实施的各项扶持政策和建设项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培训基层畜牧技术人员。要利用国家实施奶牛、生猪良种补贴及奶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组织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参与并接受新技术培训。还要利用国家组织实施退牧还草、畜禽良种工程、草原鼠虫害防治等重点项目,开展对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的培训。

(五)切实转变作风,不辱历史使命

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畜牧业强国,对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基层畜牧业技术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转变作风,实现二次创业。一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广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要牢固树立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加强新形势下的学习,创建学习型基层站,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钻研业务,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二要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广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保持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作风,在积极投身改革、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中进行新的创业,不断创新推广服务方式,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作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勇于知难而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得到更加重视,挑战在于过去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虽然是整个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依托,但在服务畜牧业的现实当中,主渠道、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单靠文件确定的,也不能靠自认自封,而要靠自身的实力和行动。如果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不能履行好应尽的公益性职责,不能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就难以确立持久的、名符其实的主导地位,就必然被多元化的服务组织和主体取而代 之。对此,广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危机感。只有知难而进,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做出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农民群众的业绩,才能跟上现代畜牧业发展前进的步伐,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篇3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要想农村畜牧业快速有效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工作,它是决定未来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对养殖品种的引进,养殖过程中注意动物的营养还有饲养方法,动物饲养的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等许多方面。如果没有对管理这一环节做到认真负责那么对畜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危害,所以加强对基层畜牧养殖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分析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前期引种工作不到位,导致畜牧业发展迟缓

任何一项工作在开始之前,都要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做足做好,这样才能保证后面的工作质量。如果前期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话,那么就算即使后面的工作做的再好,结果也还是不尽人意的。而对于畜牧养殖业的一些基层的养猪场来说,引进种猪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猪群的生产效益和生产性能[1]。但是仍然会有一些目光短浅的养殖户,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不顾未来长远的发展利益,为了省钱,不去正规的地方购买畜禽种,直接导致生产效益下降。还有一些是从小商贩的手中购买畜禽种,不仅容易患病死亡,还增加了传播疾病的概率,给基础畜牧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1.2 动物缺乏营养,喂养比较单一

一般养殖场主不会花太多的钱去购买畜禽生長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饲料,而在养殖过程中,也不会花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和搭配动物营养饲料,基本上是有什么就吃什么的粗放式的饲养。畜牧养殖大都是集中在农村,而在农村,大米、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就成了畜禽的主要食物,但动物对这些农作物的吸收并不高,这样不仅浪费了粮食,而且动物也不能快速生长。我国农村的饲料普遍单一而且极其缺乏营养,不但影响整个基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更多相关疾病[2]。

1.3 不正规使用兽药,严重威胁畜产品的安全

目前,部分畜禽医护人员和管理工作者,不按照规范,滥用或不正确使用兽药,给畜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缺乏防范意识,没有基本的“防重于治”的观念;二是没有严格按照动物病情,也没有严格遵循药物合理正常的使用方法,为了动物能够存活,就频繁大量的滥用兽药或者是药物饲料添加剂,造成动物体内药物残留严重超标;三是为了达到经济效益,有些养殖户无视国家规定修药期,对患病的动物长时间超量使用各类药物以达到动物能够成活,甚至在宰杀前一天还在使用,这对畜产品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

2 探讨解决基层畜牧养殖业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对引种进行严格的把关,提高品种质量

科学合理的引种关系着整个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前景,所以养殖户要在正规的场所利用科学的操作手段进行引种,切忌从疫区引种。有必要到实地进行一番考察,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仔细挑选,如果能够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养殖户或动物专家帮忙挑选,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品种质量。如在引进鸡幼苗时,可以从羽毛颜色、体质量、神态等方面进行选择,羽毛成棕红色或金黄色说明鸡苗有较强的抵抗力,容易成活;质量相对大的鸡苗表明它比较健康;有的鸡苗眼睛有神,羽毛光滑艳丽说明没有疾病,可以引进[3]。引种结束后,要先对引进的幼苗做好消毒处理,并且观察一段时间,确定无不良反应在进行混养。

2.2 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基层畜牧养殖管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改变当中,对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同样需要有新的管理理念来管理现代的畜牧养殖业,养殖场主首先要学习现代的管理知识,更新自己的管理知识库,顺应时代发展,创新管理理念,用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方法加强基础畜牧养殖管理,促进基层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2.3 做好动物防范免疫工作

对有时发生的动物重大疫病情况,要充分做好防范免疫工作。如果能对免疫抗体进行跟踪检测,进而制定出适合的免疫程序并操作实施,那么将会在很多程度上提高畜牧养殖业的防范免疫工作。一是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对动物进行接种疫苗,增强动物的免疫力,保证免疫质量。二是不得无节制的滥用兽药,需要结合疫病发生地的特点以及各种疫苗自身的功效,制定合理的流程,在按照合适的剂量和正确的方法进行疫苗接种。如果是没有经验或非专业的养殖人员,可以请当地兽医诊断后用药。此外,饲养环境对动物的免疫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环境脏乱,动物就容易患病,所以要定期对饲养场清洁和消毒。未经允许,外人不得进入,而专门的饲养人员要配有工作服和工作鞋。一旦发现有生病的畜禽要赶快隔离,深埋或焚烧死亡的畜禽。

2.4 培养专业的养殖人员并且加强人员管理

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提高产业发展的有效保证。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专业养殖人员是养殖场主需要深入斟酌的问题。创造出培养人才的优良环境,尊重并且关注人才的培养程度,培养创新发展的优质人才。人们普遍认为,动物养殖工作简单易操作,任何一个人都能够胜任,导致许多高素质人员不愿意从事动物养殖工作。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养殖还是具有一定的学问和难度。非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即使遇到养殖中常见的问题也不知该怎么处理,对养殖业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失。对此,养殖场必须加强规范人员管理,尤其是技术人员的管理。正常情况下,养殖场是要有专门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股份制聘请技术人员入股经营。畜牧技术人员要保证引种质量,做好相关的战略规划,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

3 结语

我国基层畜牧养殖业管理还存在着前期引种工作不到位,导致畜牧业发展迟缓、动物缺乏营养,喂养比较单一、不正规使用兽药,严重威胁畜产品的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对引种进行严格的把关,提高品种质量;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做好动物防范免疫工作;培养专业的养殖人员并且加强人员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对基层畜牧养殖业的管理,保证基层畜牧养殖业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芳.广西肉牛养殖管理技术培训班圆满完成[J].广西畜牧兽医,2014(2).

[2]黄志斌.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当代畜牧,2013(14).

[3]周作集.专家压箱底的肉牛养殖管理口诀[J].农家之友,2014(4).

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 篇4

1 项目县概况

卢氏县位于豫陕两省八县结合部, 辖19个乡镇、352个行政村, 37万人, 总面积4 004km2, 可耕地40余万亩, 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聚崤山、熊耳、伏牛三大山系, 有4 000多个山头, 主要有洛河、鹳河、淇河三大河流, 支流2 400余条, 千山起伏, 河流遍布, 植被茂密、空气清新,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卢氏县可利用面积260万亩, 年产各种牧草83 094万kg, 农作物秸秆24 000万kg, 发展肉羊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 全县大力实施“旅游立县”、“特色新型农业”两大战略, 依托卢氏山大沟深、面积广, 发展畜牧业不受用地、环保限制的资源优势, 争创全省生态畜牧强县, 大力发展肉羊养殖、卢氏鸡生态养殖、生态养猪、卢氏刺槐蜜、牧草种植等特色畜牧业。全县饲养的肉羊品种主要有波尔山羊、湖羊、豫西脂尾羊等。截至目前, 全县肉羊存栏达7.5万只, 年出栏5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规模场230个。

2 项目取得的成效

2.1 机构设置更加合理

按照“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原则, 2011年卢氏县进行了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 收回了以前由乡镇负责的人事、编制、财产管理权, 成立了乡镇畜牧兽医站, 办公经费由县畜牧局保障, 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推广形同虚设的问题。截至目前, 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共21个, 即2个县畜牧局下属二级机构 (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和19个乡镇畜牧兽医站, 全部为财政全供事业单位。核定编制共99名, 其中畜牧兽医工作站27名、动物卫生监督所15名、19个乡镇畜牧兽医站57名。现在编人员73名空编26个。在编人员中59人为技术推广人员, 包括县畜牧兽医工作站26人, 各乡镇畜牧站33人, 技术推广人员占总编制的81%。

2.2 办公条件更加优越

2012年为了改善乡镇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县畜牧局申请实施了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项目, 中央财政投资95万元, 对办公场所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 采购了全套办公设备, 优化了技术推广的硬件设施。

2.3 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一是建立技术指导员聘用管理制度、畜牧业技术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与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 并实行量化到人的目标管理制度, 将总体工作目标科学分解到人, 保证技术人员用有所专, 实现用制度管人, 建立起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二是建立起了“专家定点联系到县, 畜牧技术人员包场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起“专家+试验示范基地+畜牧业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场户+辐射带动场户”科技推广网络。

2.4 推广方式更加灵活

一是开展重大畜牧技术推广活动。累计举办肉羊养殖技术培训班3次, 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技术培训班3次, 兽药饲料使用技术培训班2次, 秸秆青贮、微贮技术培训班2次, 肉羊人工受精培训班1次。二是利用卢氏县畜牧业信息网、畜牧系统信息发布平台等信息化技术平台和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传递畜牧业新技术和畜牧业信息, 累计发布技术指导信息达到1 000条, 印发明白纸600份。

2.5 示范基础更加牢固

一是高标准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县畜牧局积极协助示范基地申请了2013年“菜篮子”产品扶持项目, 对基地进行了全方位、标准化的改造。二是扩大科技示范户群体。在2013年发展20个示范户的基础上,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 经过相应的民主程序, 2014年又增加了10个科技示范场 (户) , 科技示范户分布在除城关镇以外的18个乡镇, 覆盖率为95%。

2.6 队伍素质得到提升

一是注重能力提升培训。累计派技术指导员参加省级组织的集中培训2期, 聘请河南科技大学专家来卢氏县进行集中培训, 现场指导4期。二是注重传帮带。技术指导员老中青、高中初合理搭配, 在日常技术指导中, 注重知识传授, 促进了年轻技术人员的成长。

3 存在的问题

3.1 服务网络层级多, 技术指导员沉不到底, 辐射户的技术到位率低

在“专家+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户”科技推广网络中, 技术指导员多指导到示范户, 而示范户的技术水平和自身能力有限, 无法将知识全部传输到辐射户, 造成辐射户的技术到位率较低。

3.2 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带动能力不足

由于在实施方案中仅明确基地和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具体数量, 而没有明确相关的内容、方式和考核办法, 造成示范基地和示范户没有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带动辐射户, 辐射户的困难依旧没有解决。

3.3 养殖户养殖品种落后、设施简陋、饲草单一

由于对示范户补助的比例定的太低、钱很少, 对辐射户更是没有考虑, 县级财政困难, 也没有配套资金, 全县养羊户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规模化养殖程度偏小、养羊设施简陋、品种杂乱、饲料结构单一、饲养管理粗放等。尤其是不注重饲料营养投入, 进入严冬寒天, 母羊繁殖产羔季节, 羊只营养严重不足, 导致羊体生长滞缓, 母羊流产, 瘦弱羊只或羔羊死亡现象普遍。

3.4 资金补贴的范围太小, 技术人员参与度较低

根据省级实施方案的要求, 资金补贴的对象分别为技术指导员、基地、示范户, 其他人员没有列入。目前全县的技术推广机构在编在岗73人, 防疫员将近400人, 而技术指导员仅为12人, 大量的人员被排除在外, 技术人员总体参与度太低, 技术推广工作积极性不高。

4 建议

4.1 压缩科技推广网络层级, 提高技术到位率

由于全县肉羊规模养殖户数量较少, 交通已实现“村村通”, 信息化手段已全覆盖, 具备扩大技术指导员服务面的基础条件, 故建议对现有的“专家+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户”科技推广网络进行压缩, 建成“专家+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一定数量以上的规模养殖户”的更加扁平化的技术服务网络, 同时更加注重利用信息化服务手段, 推进畜牧业科技进场入户, 提高技术到位率。

4.2 创新资金补助形式, 培养基地、示范户带动能力

对示范补助的资金用途实行合同管理, 县项目办与示范基地、示范户签订项目资金使用合同, 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示范的内容、带动形式和手段、违约制裁措施等进行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 将示范补助资金也进行相对应的配套, 引导基地、示范户、辐射户之间主动开展种公羊轮换和先进饲草加工机械互助合作, 推动带动能力提升, 提高资金的综合社会效益。

4.3 积极进行招商引资, 加大资金投入, 化解群众现实困难

一是加大政策性资金的争取力度。积极与县直各部门沟通, 了解更多的惠农项目申报情况, 取得他们的支持, 围绕肉羊产业, 共同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 改善基础设施, 更新设备, 引进优良品种, 为更多养殖户解决现实困难。二是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和产业化发展, 带动本地养殖户致富增收。

4.4 扩大补贴范围, 提高参与度

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 篇5

心得体会2014年2月22日至28日,和田市畜牧局在四楼会议室举办了草原干部和草原保护人员现代畜牧业培训班。参加这次培训班共35人,主要是我局草原系统业务技术骨干,也是我市畜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举办这次为期一周的现代农业知识培训班,其目的是在学习具体高新业务知识和与高层次专家教授交流的同时,通过参加培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强力推进我市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促进牧业增效、农民增收。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班的学习。本次培训选题精心、内容充实,各位老师的讲解也很精彩,使我们在短短的7天时间里学习了:畜产品市场营销、生畜准化养殖技术、畜牧产业化理论与实践、大型养殖场舍设计理念及关键点控制、现代畜牧业专题、粮食安全专题、生畜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畜牧业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让我开阔了视野、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知识,真是受益匪浅、收获多多、感触颇深。

一、学习感受

一是收获大。经过系统学习,涉猎了多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局眼光和战略思维,增强了党性修养。

二是学风正。在学习过程中,本人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严谨求实的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主要收获

一是改善了理论知识结构。授课的老师都是学术造诣较深、在畜牧兽医系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他们全面系统地讲解了现代畜牧兽医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方法与技巧、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畜牧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我们的理论基础、实践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并增强了我们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提高了个人素质。

二是加强了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三是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这次的全面学习,使我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在今后的畜牧推广工作中,要更加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我的头脑,贯彻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

处置”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动物保护方针,全面推进我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牧业增效、农民增收搞好服务。

经过这次在畜牧局的集中学习,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了新的飞跃,人生观、世界观有了深刻的变化。我将以此次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知识和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实践,积极创新,勤奋工作,为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和田市草原站 艾克白尔

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 篇6

关键词:基层畜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对策;思南县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5-0054-01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的富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畜牧科技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基层畜牧科技人才队伍在畜牧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引起重视。本文对思南县基层畜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1 思南县基层畜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工作环境差、基础设施欠缺

思南县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畜牧站中,有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畜牧站没有办公用房,多数都是由当地政府提供一间1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集体办公,没有接收资料信息的传真机和复印件,没有用于培训的幻灯机和投影仪等设备,没有交通工具,制约了畜牧技术的推广。

1.2 人员“在编不在岗”,业务工作成了“副业”

全县176名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干部,专职搞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只有43人,35人既要兼顾业务又要做好乡镇其他工作,98人在乡镇脱离了业务工作,从事乡镇所谓“中心工作”,仅靠有限的人员难以进行畜牧技术的推广,真正的技术进村入户、送技术上门的服务是一句空话。

1.3 畜牧技术推广队伍综合素质低,分布不均衡

在176名基层畜牧技术推广队伍中,认定为副高级职称的有43人,有的乡镇有几名副高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有的乡镇为零,中级职称的有60人,73人为初级职称,多数人员初始学历不高,凭借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效率不高。

1.4 没有必要的工作经费,影响工作积极性

乡镇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千头万绪,需要面对面与老百姓打交道,工作难度大,在没有公务车、没有专项经费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能推则推,敷衍了事。

2 对策

2.1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健全服务网络

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人员多数出身在农村,畜牧养殖经验多于所学的畜牧科技知识,要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选派业务骨干到专业院校培训学习,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畜牧技术推广队伍以推动畜牧产业的发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学历提升、品学兼优的人员予以重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民。

2.2 加大项目争取,改善办公环境

积极争取基层畜牧站办公用房建设项目,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让畜牧技术推广人员安心工作,尽心工作,以更好地为畜牧产业发展服务。

2.3 保障经费投入,合理分配经费

①加大财政的投入,对畜牧技术推广的专项投入是畜牧科技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把乡镇畜牧科技推广人员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到位。②安排一定比例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畜牧科技推广的配套设施,扶持乡镇畜牧站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2.4 建立完善的畜牧科技推广人才管理机制

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建议 篇7

1 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中的问题

1.1 技术人员水平老化, 能力低

随着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调动和升迁, 其骨干力量逐渐减少, 并且人员老化, 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的技术人员都是多年前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 出现退化现象, 服务手段和方法落后。近年来, 畜牧技术知识发展迅速, 就算是新毕业技术人员也比较重视饲料、兽药的生产经营, 市场经济意识较强。但是实践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都大打折扣, 解决不了实际畜牧生产中的问题。

1.2 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难推广

由于财政经费的紧张, 畜牧技术的推广落不到实处。作为一项投入高回报少的服务性公益性工作, 需要大量工作费用, 其大多都是由政府提供, 但是, 就目前来看, 政府的财政运算中并没有将畜牧技术推广的经费纳入其中, 使其经费不足。由于经费不足, 畜牧技术人员调动积极性不强, 没有动力, 影响了畜牧技术推广活动展开的效率, 也使一些高新畜牧技术不能被很好有效地推广。

1.3 畜牧技术设备陈旧, 机构乱

畜牧技术的推广中, 县 (区) 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没有单独的单位, 而是与同级动物防疫和控制中心一起办公, 没有独立的财权及人权。就算在农委有设立三中心, 但其主要负责的也只是种植业的技术推广。在普遍的畜牧技术推广中其设备寥寥无几, 1个喇叭, 1沓资料, 几张桌子, 1条横幅, 再有几个凳子, 这便是全部的推广设备了。由于设备的限制, 推广技术的宣传也就仅限于发发资料、展示面板、搞搞咨询, 技术宣传没有吸引力、没有活力, 推广技术的宣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基层畜牧技术推广的建议

2.1 实施培训, 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现如今, 畜牧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 必须要强化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将其锻造成能实践、会沟通、懂业务、善管理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各项培训活动, 对广大养殖人员及防疫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由市政府各级畜牧部门派出其专业的骨干技术人员深入对养殖人员的技术指导, 有针对性地培训, 提高养殖人员管理等各项能力。进行全方位技术方面的服务, 帮助基层养殖人员更快更好的提高畜牧技术, 实现高科技养殖。

2.2 补充经费, 做到专项专用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 主要是由联邦、州县的财政提供, 例如美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经费投入制度。在荷兰其技术推广体系的经费也全部由国家出, 而这些经费也主要用于推广人员的工资、补助或是组织各种活动、资料的生产或实验示范。相比之下, 我国对于畜牧技术推广的费用严重给予不足, 所以必须加大畜牧技术推广经费的投入, 以使我国的畜牧技术的推广工作更加高效, 最好能够做到专款专用。

2.3 引进设备, 灵活方法进行推广

在拥有足够经费的前提下, 引进新型推广技术设备, 在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趋势下, 各种通讯影视工具应有尽有, 可以运用这些设备更好地进行宣传及推广。要鼓励技术推广人员自主创新, 而非强制其进行推广。要掌握好时间和地点的宣传, 要赶在非农忙季节进行推广, 这样农民才有时间和技术人员沟通并且接受他们的推广而不是反感。推广的内容也要多样化, 不仅涉及生产, 还要包括销售、加工和利用等多方面的内容, 使技术指导形势多种多样。

3 结语

基础畜牧技术的推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困难, 但也不简单。要抓住现代化的发展形势, 与时俱进地推广畜牧技术, 及时发现畜牧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正确看待并有效解决。

摘要:基层畜牧业技术的推广对于广大养殖户有着重大的作用, 是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重要事项。基层畜牧技术的推广能够快速转化现在有的畜牧科技成果, 也将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有效快速提高。但是, 在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无可避免的, 所以必须要找出应对问题的方法, 解决这些难题。

关键词:基层,畜牧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宇.基层畜牧养殖业场地消毒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0) :77-78.

[2]梁美芬.促进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之刍议[J].广西农学报, 2011, 26 (2) :105-106.

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 篇8

1 现状

基层畜牧站在2007年全国兽医体制改革后, 绝大部分县按照公益性原则将原有人员基本纳入了地方财政统筹范围, 即事业性质, 全额预算, 三权归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个别县的小量富余人员分流到自收自支集体单位, 从事经营性工作, 接受委托任务。后者一般是站内两种性质的人员共存, 定岗兼用, 同工不同酬, 统一管理, 人员流失的现象严重, 内在矛盾较大。前者基本以防检岗位的人员为主, 除承担本岗位工作外, 还兼任畜牧兽医的全部行政事业工作, 任务繁杂。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实际上无专职人员, 也无编制和基本的专项工作经费。全省21个市州, 除成都市为乡镇农口综合建站外, 其余全为乡镇畜牧独立建站。

1.1 机构职能与经费保障要求

目前, 尽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确定了农业推广工作经费的内涵, 但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具体的保障, 没有专项经费, 更没有列入财政基数。尤其在新增任务中, 没有新增工作经费。县级推广机构也只有常规运转费, 乡镇级推广机构则差异较大。而基层站的工作经费应包含基本的办公、技术推广服务和新增工作的费用。

1.2 机构人员与经费解决的现状

各地在兽医体制改革时, 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明确将乡镇畜牧站纳入财政全额预算, 其防疫、检疫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上缴财政, 村级防疫员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 由畜牧主管部门会同村民委员会考核后兑现。

调查发现, 泸县由于撤乡并镇等原因, 224名原有人员中仅152人纳入财政全额预算, 其余72人编入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属自收自支单位, 财政定额每人每月补贴1 000元。成都市双流县于2004年取消独立的乡镇畜牧站, 建立片区站和综合的农技乡镇站, 全额预算。全县共有24个乡镇, 建6个片区站, 18个乡镇站, 每个片区站1人, 每个乡镇3人。由于人力不足, 每个片区站下又建立了畜牧兽医技术协会, 为自收自支集体单位, 由县局、镇政府或村实行购买服务。

1.3 机构工作经费情况

目前, 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种畜禽管理、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生产统计及其他委托工作。而乡镇畜牧站的主要任务是防疫检疫、卫生监督, 其次是畜牧生产、技术推广及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 因而四川省除成都市外, 20个市州实际是畜牧兽医不分, 由防检人员兼任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没有专职人员, 定岗兼用。

近3年来, 蓬溪、资中、泸县3地的畜牧站年均履职经费为26.2万元。2012年, 3地的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履职经费平均为13.57万元, 按每个乡5人计, 平均每人2.71万元。而财政对乡镇工作运行开支是按人头计, 每人3000~5 000元, 平均3 750元, 实际多开销23 350元, 全部自行解决。去年各县项目工作除泸县由中央配套0.9万元, 其余均由各县级财政承担一部分, 无省级、市级财政配套。

去年, 国家首次拨给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资金, 蓬溪、资中、泸县、双流分别为160万元、200万元、220万元、140万元, 其中用于畜牧技术推广的补助资金分别为50万元、60万元、60万元、40万元, 分别占县总额的31.25%、30%、27.27%、28.57%。该项目主要用于技术推广服务补助、示范户补助、示范基地建设补助、技术推广能力建设补助4个方面, 分别占下拨资金的20%、15%、25%、40%, 效果良好。

2 存在的问题

2.1 机构无编, 工作经费缺口大

基层站工作量大, 无编制和经费, 不符合发展需要。其次, 地方财政普遍困难, 拨给的日常工作经费少。以荣县乐德镇畜牧兽医站为例, 2012年收支情况为:人头费21 000元, 技术推广费3 500元, 防疫费12000元, 合计36500元。支出疫苗储藏、办公电费、防疫物资费等各项经费合计66 000元, 经费缺口为29 500元。

2.2 工作难度大, 人员无积极性

畜牧技术推广涉及千家万户, 工作量大。乡防检人员有岗位任务及工作经费, 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只能作为兼职, 没有足够的岗位经费, 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积极性不高, 技术推广成效可想而知。例如泸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70余人, 因体制问题, 无法纳入财政全额拨款, 势必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机构稳定。此外, 各级有关部门下达的项目, 若无实施成本, 无各级财政配套措施, 则达不到最佳效果。

2.3 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队伍中, 由于各级财政较为紧张, 缺乏培训经费, 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80%以上的村级技术员在50岁以上, 技术不能及时更新。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待遇

建议进一步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工作待遇, 保障基层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每人每年提高到1~1.5万元。

3.2 实施项目给予补助

所有项目的实施最终在乡站落实, 各级项目下达时, 应根据其实施的规模、性质、覆盖面等情况确定一定比例的工作经费, 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3.3 加强推广体系建设

论提升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水平 篇9

1 当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的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畜牧兽医行业也飞速发展起来。但随着畜牧兽医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的规范化, 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具体表现为:第一, 缺乏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的重视。多畜牧业主没有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或者无法找到技术服务的渠道, 无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第二, 技术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很多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技术上还有待提升, 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 增强自身的素质[1]。此外,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多数缺乏服务意识, 需要改进;第三,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更加注重养殖的效益, 对于畜产品的质量、死畜禽等的处理缺少一定的重视。

2 提升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水平的措施

2.1 明确畜牧业人员的工作职责

我国的《畜牧法》对于畜牧业的养殖进行了明确的要求, 即养殖场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可以是由养殖场主担任, 也可以聘任的[2]。但却没有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 因此需要农业部门能够加强该方面的重视, 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细化的规定, 从从业资格、等级的评定以及技能的培训等方面, 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变得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特别是针对地区相对较于偏远以及乡镇的畜牧兽医站等, 更要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发热职责以及工作范围进行明确的要求, 从而为畜牧兽医的发展提供保障。

2.2 制定标准化的职业要求

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像医院的医生一样, 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制定科学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为此, 农业部以及畜牧场可以根据我国当前畜牧业的实际发展需要, 对其标准进行制定, 进而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 能够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促进畜牧业的规范化生产与发展。不仅如此, 制定科学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相关职业标准以及工作规范, 还可以避免从业者随意进行建设规划、乱用兽药等现象的出现, 从而降低畜牧业发生病害的几率, 提升畜牧业发展的质量[3]。

2.3 规范管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要想实现畜牧兽医的技术人员的规范化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都划入畜牧兽医站, 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 使其管理更加规范化;第二, 定期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是一项对专业要求比较高的行业, 因此需要不断对其进修, 才能在保障畜牧兽医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专业的培训, 可以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使其掌握当前先进的专业技术, 使其在完善自身的同时, 为畜牧兽医行业做出更多的贡献;第三, 签订聘用合同。畜牧业场主一旦聘用好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需要依照国家标准签订法律合同, 这样不仅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对于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也具有积极的意义;第四, 加强对发表期刊的审查。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评级的过程中, 需要发表一定的专业期刊, 在此环节需要加强对其的审查, 使其能够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3 总结

综上所述, 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畜牧业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 通过制定科学的工作规范、加强对其的管理, 提升其从业门槛, 加强其自身素质等方面, 实现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 促进我国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春燕, 翟诗明.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促进现代牧业发展——对远安县畜牧业科技服务工作的思考[J].湖北畜牧兽医, 2012, (4) :24-25.

[2]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康乐县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显著[J].甘肃畜牧兽医, 2014, 44 (4) :32.

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 篇10

1 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现状

1.1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基本情况

1.1.1体系队伍基本健全:

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设有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和18个镇畜牧兽医站。全系统在岗全额财政供养职工125人, 财政定补聘用人员72人;县站机关50人, 18个镇兽医站147人 (含财政定补聘用人员72人) ;全站专业技术人员90人 (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41人) , 占在岗职工的72%, 非专业人员35人, 仅占28%。数据显示:城固县畜牧兽医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 (如图1) , 基层在岗人员比例达75%, 队伍结构体系初具规模, 这与国家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1.1.2人员结构不合理:

虽然全县畜牧兽医系统队伍基本健全, 但是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明显不足。 (1) 年龄结构不合理, 青黄不接 (如表1) 。人员年龄偏大, 40岁以上人员占54% (其中27%的人界于50~60岁) ;30~40岁占32%;20~30岁占14%。随着老同志的逐渐退休, 新进人员的减少, 在10年内将会出现明显技术骨干断层现象, 严重影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持续发展。 (2) 知识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据统计, 一部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是没有接受过专业学校系统教育, 仅靠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来指导工作;另一部分是七、八十年代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 大多数由于家庭、经济、工作等种种因素, 长期缺乏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地进修与培训, 技术更新缓慢, 知识陈旧、老化;还有一小部分是近年来新进毕业生, 对农村工作认识简单, 缺乏工作实践经验。所有这些, 都会影响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技术要求存在着差距, 与城固县畜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严重阻碍全县畜牧业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 减缓了该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2 基层畜牧推广工作经费匮乏

城城固固县县畜畜牧牧兽兽医医工工作作站站是是全全民民副副科科级级事事业业单单位位, , 县县财财政政只只解解决决人人员员工工资问题, 办公和业务经费需自行解决, 加之近年来取消动物防疫费、降低检疫收费, 工作更是举步维艰。一些镇兽医站由于基础设施较差, 工作条件简陋, 技术服务手段落后, 导致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水平低、效果差, 一些先进的农业科研成果和适用性较强的技术因缺乏资金无法大力推广, 增加了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隐患, 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

1.3 公益性服务职能体现不足

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承担着全县动物疫病预测、预防、扑灭、控制, 动物及产品检疫监督, 畜牧技术推广示范和管理基层乡镇站的综合职能。随着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但是, 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仍未与公益性职能分离, 行政管理与执法职能未得到有效落实。一方面, 损害了行政执法公正形象;另一方面, 在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以利润为主要导向的行为, 以创收为主, 停留在物资性技术买卖层面, 向广大养殖户提供商品化利益较高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 提供公益性技术服务、基层公益性职能体现不足。

1.4 技术推广工作模式单一, 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 城固县畜牧兽医推广工作都是以自上而下, 行政命令为主的单一推广模式, 很难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的要求, 容易造成技术供给与需求矛盾, 不能满足农户和规模养殖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目前,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也推行目标责任制, 按岗位职责, 分解目标责任任务。但是, 由于缺乏激励机制, 缺乏从质与量两层面上的量化指标考核, 工效不挂钩, 导致部分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在技术推广中, 社会责任感不强, 工作流于形式, 导致一些适应性技术不能落到实处, 不能有效地发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

2 城固县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发展对策

2.1 建立完善地用人机制, 引进高学历的畜牧兽医专业人员

由于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条件比较艰苦, 待遇较差, 兽医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 人员偏少, 结构老化。为了稳定和壮大基层队伍建设, 这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创新用人机制, 制定相应优惠的政策, 按照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公开招聘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 择优录取, 充实到基层兽医站。对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 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优先考虑晋职晋级、年终评优, 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等便利措施, 以确保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后备人才, 扎根基层, 安心工作。

2.2 保障资金, 深化和加强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建设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支持是基层畜牧推广工作的经济基础, 畜牧兽医推广工作的成效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息息相关。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机遇中, 不仅要大力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还要确保人员工资、办公经费由财政全额预算, 并按时拨付;有效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设立专门的培训经费等, 以推动全县畜牧兽医技术现代化的发展, 增强基层兽医站的工作设备设施, 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 对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地培训, 提升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技能, 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 使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推广队伍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知识化、高效化。

2.3 加强公益性职能, 促进公益性推广体系建设

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是公益性事业单位, 要突出公益性服务职能, 彻底改变过去执法与创收合为一体的局面, 避免执法商品化和执法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对于一些经营性服务项目, 可以鼓励和支持三定人员创办经营性服务实体, 以市场为导向, 以满足广大养殖户的实际需求为前提, 提供有偿服务, 获取利润, 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基层站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 可以根据各镇兽医站实际情况, 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以补贴基层站办公经费, 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

2.4 创新推广模式,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随着农户散养户逐渐退出养殖业, 规模化养殖迅速崛起, 并且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深入发展。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已是实现畜牧业生产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此, 为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服务, 需要面对许多问题, 诸如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疫病防治、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都需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 以增强公益性服务的实效性。只靠以往单一的推广模式, 明显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畜牧产业发展实际, 因地制宜, 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 加强科技示范户、农业龙头企业等之间的横向联合, 向多元化服务发展。同时, 还可以鼓励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开展多种方式的技术承包服务, 服务利益归自己, 风险自负, 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推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体系建设。

3 结论与建议

3.1 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待遇, 科学合理地引进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 保证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人员队伍持续健康地发展。

3.2 大力投入资金支持, 尤其财政资金要确保人员工资、办公及业务经费的需要, 使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

3.3 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推广工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 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规范畜牧兽医技术操作, 利用各种信息服务网络, 为养殖场 (户) 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3.4 采用多元化推广模式, 坚持市场运作的原则, 缩小技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有效调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通过对城固县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现状的调查, 总结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从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投入资金保障、突出公益性职能、多元化技术推广模式四方面提出了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探析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 篇11

关键词: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经营

畜牧业养殖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到养殖技术、饲养方法、添加违禁饲料以及滥用抗生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肉质恶劣,畜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严重;另外,在一些养殖场内,环境脏乱差,对农畜养殖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要采用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养殖行为,加强对饲料的监管,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采用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的必要性

生态养殖技术就是利用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利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健康养殖,不断创造出优质蓄产品。畜牧业生态养殖具有低消耗、高效率以及低排放的特征,常见的生态养殖模式包括农-林-牧-渔形式,从而保证动物安全、食品安全。

长期以来由于由于受到养殖设施比较差、养殖技术较低、缺乏相应的科学管理以及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等原因,导致农民在进行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整个养殖链比较脆弱。同时养殖方式通常是一家一户,多为外行转业,没有对具体的养殖规模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对市场需求和行情进行合理分析,导致出现很多决策上的失误。为了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保证畜产品质量,要采取有效措施,要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

在通常情况下,养殖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自然放牧和种养结合模式,主要采用植物种植和家禽养殖模式,减少化学物质和药物对环境的污染;第二,可以采用立体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增强动物抵抗力,比如常见的模式有猪-沼-果模式,可以节省饲料的投入,又可以使粪尿得到循环利用。第三,沼气为主导的种养模式,就是利用畜禽粪便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从而转化成沼气和沼液,这些可以用来生产有机肥,产生的沼渣还可以用于低等动物的养殖,有机肥可以利用在无公害绿色食品上,能够有效形成综合利用生态链。

2 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采用生态技术能够有效摆脱传统污染、浪费的恶性循环,实现畜牧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1 资源化利用技术 养殖蚯蚓等低等动物,这种动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还包括人和动物所需的氨基酸和抗菌肽,同时还可以有效处理养殖场产生的粪便;还要不断开发抗生素的替代品和保健品。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利用牲畜粪便和农副产品等废弃物饲养蚯蚓和蝇蛆,这样就可以降低废弃物对养殖场的污染,还能把粪便有效用在优质的生物肥料。蚯蚓等低等动物可以有效增强动物的免疫能力,提高畜禽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水平,保证产品品质。另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行深加工,不断开发任何动物所需的营养保健品。因此,要合理利用养殖场内的资源,提高生态养殖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养殖生态环境。

2.2 禽畜尿粪的科学处理 首先,要科学调控畜禽日粮的配料营养,根据畜禽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日粮配方,在饲料中添加环保型的添加剂,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动物粪便中硫化氢和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起到除臭和节约饲料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养殖场的环境;其次,要合理有效的利用畜禽粪尿的利用。在进行沼气处理过程中,要采用当前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把畜禽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原料,然后配合多功能的发酵菌,在通过连续池发酵过程中,是废弃物经过有益微生物的处理,在经过腐熟、除臭以及脱水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后,最后形成沼气和活性有机肥。再次,科学合理的处理污水。在通常条件下可以采用生物和化学方法,生物处理方法就是通过微生物将粪尿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形成无机物和微生物体,保证对粪尿和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处理的模式就是采用厌氧和好氧的处理,这种方式具有占地少,适用性比较广,但是同时投资较大,能耗很高。最后,要建立环保型的畜禽养殖场,采用先进粪尿回收技术对养殖场进行清洁,对污染各个环节和步骤进行全程的管理控制。

3 生态养殖的对策和建议

就目前而言,面对着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采用生态养殖技术过程中,要加强各养殖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及时有效解决出现的技术难题。

(1)生态养殖业要从养殖场的实际条件出发,不断探索生态养殖规律,需找出实现良性循环的模式,实现生态、环境、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建设生态养殖场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机制,促进科学合理的发展;要加强对集约化养殖环境进行控制,合理建设基础设施,建立生态养殖场,最大限度的降低粪尿的排放。

(2) 要采用生态饲料。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可以采用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的添加剂,促进朝着有机养殖方向发展,实现饲料喂养和日粮配合真正融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中,走向生态性畜牧业方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泄。

(3)要对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为了科学有效的处理养殖场内的粪便,养殖户就要改变利用粪便喂养的做法,要采取措施避免疾病之间的交叉感染,出现一些有害物质超过相关卫生标准。在实际过程中,一般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牲畜生产粪尿比较多,久可以采用干清粪工艺,将堆肥和厌氧进行有效的发酵,同时要与制作生物有机肥技术结合到一起,通过综合利用方法科学开发,就会产生大量商品,具体包括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及基质肥,还包括生物好氧发酵制造高效活性有机肥,在经过各种栽培基质和营养土或无害化处理后,才可以用于再生饲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畜禽粪便资源,实现分层次、多元化利用。

(4)增强整个养殖场的共生系統,发展低等动物食物链环节,在喂养过程中不断采用可再生资源,科学合理的将畜禽粪便和秸秆转化为营养价值高和无公害的动物饲料。另一方面,可以将其人工生物链将作为生物工程代替现有的饲料工业生产体系,在保护环境同时不断,提高畜禽产品质量。还要不断加强人工生物链出现的薄弱环节,在养殖过程中,挑选出易于生产和质量良好的品种,并采取合理的方式不断强化培育,从而形成新的健康产业链,为动物饲养提供更加优异的环境和充足的饵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降低饲养成本,保证养殖场优质高产。

4 小结

随着我国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养殖粪尿对不良影响和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要大力推广和应用生态养殖技术,保护与改善养殖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要根据自身实际环境和养殖条件,采用科学合理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畜产品品质,促进畜牧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海军,张圣尧,葛凯,夏伦斌,柏小三,胡海艳.土鸡规模化高效益生态养殖技术[J]. 中国动物保健. 2013(06)

[2] 肖学玲.鹅生态养殖技术初探[J]. 农村养殖技术. 2013(04)

[3] 李天,Max Troell.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 2011(01)

[4] 王晓东.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机理与操作方法[J]. 生物技术世界. 2012(10)

[5] 徐妲,李娜,李兆华,单雪梅,庄宏伟. 生猪的健康生态养殖技术[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05)

浅谈基层畜牧业发展 篇12

一、当前基层畜牧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1. 农村养殖户缺乏技术

长期以来, 农村生产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 小规模生产、自然经济仍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 在养殖业方面则体现为以散养为主, 处于家庭生产的副业地位, 这种散养模式与科学化、规模化、集体化生产的现代养殖业相比相距甚远。散养户养殖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及生产条件相对落后, 尤其在思想意识方面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业的需要, 大部分散养户、养殖户仍旧把农业养殖当作家庭收入的一个补充形式, 加之这些养殖户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接受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 这也成为在农村大规模发展养殖业的一大障碍。

2. 环境污染严重

畜牧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粪尿如果处理不好, 则直接造成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现今小部分规模养殖场还是小区规模的家庭散户养殖, 对畜禽的粪尿处理还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 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大量的露天堆放或是直接排入河流, 造成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 同时这些大量放置的粪尿也造成一些人畜疫病的发生。现有解决方法一般为水冲式和沼气利用, 采用水冲式清粪则需要大量的处理污水, 这些污水如能经过分离后排入农田的话可以达到利用效果, 如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 对地表水的污染也很严重。另外, 畜禽粪便发酵后产生大量的CO2、NH3、CH4等有害气体, 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则会危害人类健康, 加剧空气污染, 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但收集利用加工成沼气的话将实现再利用。

3. 饲料资源短缺

长期以来, 基层畜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粮食生产, 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有一定增长, 但增幅不太大, 加之畜牧养殖用地因各种原因逐年减少, 畜牧业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受到粮食产量的制约, 畜牧业飞速发展导致饲料用粮大幅长升, 目前我国的饲料用粮约占粮食的1/3, 则存在着人畜争粮的问题。这种饲粮短缺的情况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畜产品药物残留高

随着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等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 在实现降低动物死亡率、缩短动物饲养周期、促进动物产品产量的增长的同时, 操作和使用不当以及少数养殖户在利益驱使下违规违法使用, 造成畜产品中的兽药及一些重金属、抗生素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兽药残留增加, 使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1. 提高对养殖业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地大量散养户养殖户占相当大比重的前提下, 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非常重要, 一定要脚踏实地学好, 用好养殖技术知识。养殖实用技术的普及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有计划地组织各种不同层面的养殖实用技术传授, 举办各种培训和学习班, 对规模场实行资金扶持。另一方面是转变养殖户的观念, 只有转变养殖户传统的养殖观念, 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 才能实施整个畜牧养殖业的科学化, 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结构转变。

2. 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

根据畜牧业发展现状, 建设规范化的养殖小区或养殖场, 政府部门制定畜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认真执行, 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 支持规模和生态养殖式发展。建立规范化的养殖小区, 这样才能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的管理, 利用加快优势畜产品的区域布局, 着重利用有利的畜种资源, 发展有竞争力的畜产品品牌, 力争实现产品规模化、安全化, 效益化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 标准化生产

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 就需要建立健全农副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 推广各类标准化示范养殖区和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产品加工、检测等各个环节入手, 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这也是实现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 无论农产品还是畜产品, 只要有质量、有品牌, 就会提高市场竞争力。

4. 科学管理

大规模的养殖企业需科学规范的质理, 基层部分畜牧养殖企业普通有着管理环节薄弱的弊病。畜牧养殖生产需要科学严谨规范的方法和态度, 现代化的养殖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经营和疫病防控管理体系, 是推进现代畜牧业规模健康养殖的关键所在, 通过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实现现代化的畜禽养殖。

随着经济的发展, 畜牧业承农启工的作用更加突出, 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和支柱产业, 农民增收的速效产业, 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 食品供应的基础产业, 加快发展畜牧业是繁荣农村经济,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壮大基层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罗宗勇.畜牧兽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南方农业第5卷第7期, 2011-7

[2]卢宏年.农村畜牧卫生防疫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中国牛业科学, 2012.

上一篇:2μm激光切除术下一篇:民间资本的养老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