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指导小学生作文

2024-11-05

全息指导小学生作文(精选3篇)

全息指导小学生作文 篇1

我在探索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想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么写”,还要教学生“写什么”,这就是作文教学的全息指导。

过去,我在上作文课时,总是要学生如何突出中心、内容充实、语句生动,这样教虽用心良苦,出力不少,但到头来总是没有什么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我只注意了教学生“怎么写”,而忽视了教学生“写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死记一些带框框的写作条条,即使凑出一篇文章,也是干燥无味的。这样教下去,文章的具体内容写什么,说什么话,学生还是不知道。同时,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材料缺乏,直接影响到写作技巧的发挥和语言的运用。如果学生没有可写的材料,学生就会无法可说,再好的技巧也没有了发挥之地;反之,只有具备充足的材料,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才能把写作技巧合理地、恰当地应用到作文中去。

因此,我纠正了过去的片面做法,实行全息指导并侧重教小学生“写什么”,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以让学生写《难忘的一件小事》为例,我谈谈在讲解了“怎么写”之后,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明白“写什么”。

一、典型引路,使学生有写作素材

我先给学生读了两篇事先准备好的小范文:一篇是讲“我”不小心打破了热水瓶,当妈妈回来问起时却说了谎话,说是小花猫碰到地上打破的。在妈妈的教育下,“我”最后说了实话,承认了错误,受到了妈妈的称赞。另一篇是讲“我”口袋里装着香皂去水池洗脸,当另一位同学问自己带香皂没有时,“我”以为那位同学是想借自己的香皂用便说没带,而那位同学却把他的香皂递过来说:“我带了,你用吧!”讲完之后,我因势利导:“这两篇小作文所用的材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零碎小事,却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而且难以忘怀。”然后,我提问:“《难忘的一件小事》你们想怎样写?写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郑磊同学站起来说:“在一个严寒的冬天, 下课时, 我们在教室里蹦跳追逐, 不小心一个同学的脚将我绊倒, 头碰到讲台水泥做的棱角上, 伤口有10厘米长, 鲜血直流。班主任老师发现后, 先让我用手帕压紧伤口, 又用自行车将我带到门诊缝口包扎。这件事使我终生难忘。”孙倩同学说:“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我和姐姐一起去外婆家, 路途中发现一群羊在地里啃麦苗。我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撵、追、哄、赶, 最后把羊驱出了麦地。村里的一位奶奶夸我们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听到这话心里像吃了蜂蜜一样, 现在回忆起来, 心里总是又甜又美。”这些不显眼的容易被遗忘、被忽视的小事, 正是作文所需要的宝贵素材, 小事虽小, 但小中见大, 能回味出深刻的道理。学生一旦捕捉到手, 写入文章, 必然会有事可叙, 有情可抒, 有理可议, 且写起来也会言之有序, 有条不紊, 内容也自然丰富起来。

二、口述作文, 使学生之间得到相互启发口述就是让学生当场把自己想起来的素材简略讲出来。教师可在平时作文素质较差, 写、说气氛淡薄, 没有形成习惯的班级中采用这种方法, 让学生当场口述。如果刚开始遇有一定困难时, 教师可事先在下面培养两三位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 先让他们进行口述, 他们的口述会起到相互启发、相互点燃的作用。习惯逐步形成后, 气氛会越来越浓, 学生的思想情绪会越来越活跃。事实证明, 在口述作文时, 学生讲的素材都很有意思, 有的甚至很精彩, 很有价值。如有一位同学讲, 在考试时想让同桌好友告诉自己答案, 但同桌就是不告诉自己答案。于是, 自己很生他的气, 不再理他了。后来, 好友来找自己谈心, 终于明白了是自己不对, 不仅恢复了友谊, 还纠正了思想上的错误。诸如此类的小素材, 像是各色各样的小花, 枝枝开放, 含露凝香,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并把自己过去经历过的沉淀在脑子里的生活经历开发了出来, 引起了连锁反应。

三、倡导学生阅读, 使学生语言得到丰富“阅读是写作之本”, 这句话很有道理, 文章像一盘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 多读可以增长知识, 积累生活素材, 可以学到布局谋篇的方法, 可以学到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语言。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的。因此, 我们教师应经常让学生阅读作文指导类刊物, 并鼓励他们背熟和摘抄一些段、篇、章, 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写作文时, 学生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 再加上真情实感以及从阅读中学到丰富多彩的好语言 (包括比较文雅的文学语言和通俗的群众语言) , 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语言也会生动形象了。

总之, 教小学生作文时, 教师只注意讲“怎么写”而忽视“写什么”的做法, 是片面的、残缺的、不科学的, 它与当今的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 如果继续下去会导致学生的话越来越少, 学生的作文能力将不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全息指导小学生作文 篇2

情感全息性初论

分析情感与心理活动过程、情感与个性心理结构的.关系,可以发现情感与其它所有心理现象具有蕴含关系,情感活动也要受其它各种心理成分的影响制约.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情感具有全息性和情感活动全息律的现象.

作 者:王令训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8刊 名:云梦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MENG年,卷(期):24(1)分类号:B842.6关键词:情感 个性心理 全息心理

全息指导小学生作文 篇3

一、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艺术,来源于生活。作文,同样如此。试想,如果学生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接触生活,不了解生活,不深入生活,不懂生活,又怎能写出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活生生的作文呢?如今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活圈子很小。每天就是家里--学校--家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只能看见四角的天空”。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深入、体会生活,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分辨生活中的假、丑、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受生活中的温暖。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多组织一些如社会调查、小记者采访、助老助残、郊游等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供学生使用。

二、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行万里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原因,暂时无法做到。但以当今的物质生活条件来说,做到家里“百卷书”或“千卷书”甚至“万卷书”,并非难事。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有“读万卷书”的主观意识和“破万卷书”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读万卷书”甚至“破万卷书”,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阅读的好处。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教师还应当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对于阅读的范围,教师也应加以指导,防止学生误入歧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不仅开阔学生视野,而且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适当点拔,指导写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有“米”下锅,是不是就一定能做出“好饭”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其中还有个方法的问题。具体到写作也同样如此:即使有了坚实的生活基础,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也未必就能写出真实的、具有生活气息的好作文来。要想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教师必须对学生加以精心指导,适当地传授一些写作方法如:按一定顺序认真观察事物;抓住外形和生活习惯描写动、植物;根据具体事件反映人物性格品质;充分开展联想和想象等等。

四、客观评价,正确引导。

学生写出作文了,应如何评价呢?笔者认为首先应以是否真实为依据来评价,其次才看写得好不好。讲评作文时,教师要树立一种观念:即没有了“真”,写得再新颖、再独到,也是徒有虚表,也不值得赞扬,更不值得推广。相反,只要学生说真话、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就值得表扬,更值得推广。不仅如此,在具体的讲评中,教师还应该时时、处处以“真”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纠正以往那种热衷于抄范文、说假话的“不正之风”,切切实实在“真实”二字上下功夫。

另外,教师还应该彻底抛弃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实事求是地、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习作。切不可“求胜心切”,盲目提高写作要求,或过低地评价学生的习作,从而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更有甚者,还会将孩子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对说真话、写真事的向往彻底打消,使其重投编造、虚构甚至抄袭作文的怀抱,这将使我们前功尽弃!

综上所述,只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深入生活,广泛阅读,并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掌握一定的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师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重新赋于作文以鲜活的生命力。让我们一齐为重塑作文的生命而努力吧!

蔡殿龙

上一篇:善用新闻稿下一篇:独柱墩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