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布鲁氏菌病(共5篇)
人畜共患布鲁氏菌病 篇1
牛皮蝇 (hypoderma bovis) 的病原体是属昆虫双翅目中部分蝇类的幼虫, 它寄生在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牛皮蝇幼虫寄生时, 使产乳量降低, 幼畜发育不良, 皮革的质量降低, 体重减轻, 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近年来, 各地报道牛皮蝇幼虫侵袭人体。还有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的背部皮下组织, 颈部等也可寄生。近年来, 人们对家畜的防治意识逐步提高, 狂蝇的毒性也随不断增强, 所以, 对人引起严重的症状。笔者通过深入基层, 对人的症状作了详细的观察及研究分析。
1 患病人群
2008年5月, 笔者到合作市勒秀乡罗哇村进行了调查, 全村有50户人家, 村民有418人, 其中患有牛皮蝇幼虫引起症状的有6人, 对这些患者作了详细观察研究及分析, 患者基本都是与牛接触比较广的牧员或挤奶员。
2 发生的原因
牛皮蝇 (hypoderma bovis) 成虫体长约15mm, 不螫不食, 只是侵袭产卵, 头部被有浅黄色的绒毛, 为淡黄色, 中间为黑色, 腹部的绒毛前端部为白色, 中间为黑色, 末端为橙黄色, 雌蝇的产卵管缩入腹内, 雌雄交配后, 雄虫马上就引起死亡。而雌蝇侵袭牛背或颈部产卵后, 3—6天内引起死亡。卵呈淡黄色, 长圆形, 表面有光泽, 后端有长柄附着在牛的被毛上, 大小为0.76—0.8×0.22—0.29mm, 一根牛毛上只粘附一个蝇卵。第一期幼虫呈黄白色, 半透明, 长约0.5mm, 宽0.2mm, 体分12节, 各节密生小刺。口钩呈新月状, 前端分叉, 腹面无尖齿, 虫体后端有两个黑色圆点状的后气孔;第二期幼虫体长3-13mm, 后气门板色浅;第三期幼虫也是成熟幼虫, 体比较粗壮, 长可达28mm, 棕褐色, 背面较平, 腹面稍隆起, 体表有许多结节和小刺。因而它在宿主体内移行期危害特别严重, 常常造成各组织器官损伤出血及瘤肿样隆起。由卵孵出的幼虫钻入牛体内寄生9—11个月, 并进行三个发育阶段, 成熟后幼虫从皮孔中逸出, 落在表土或厩肥内变化为蛹, 再经1—2个月, 在蛹内形成的成蝇爬出不久即能飞翔。成虫出现的时间以各地区的气候条件而异, 一般多出现于夏季的炎热天气。成虫羽化后经一天即可变配。雌虫只在夏季炎热有太阳的白天产卵于牛的被毛上。牛皮蝇较猛, 频频突然冲击牛体上部、鼠蹊部、腹部和两侧产卵, 每次在一根毛上只产一个卵。卵经4—6天孵出幼虫, 钻入皮肤。它们是沿着外周神经在神经外膜组织中移行到椎管的硬膜外脂肪组织中, 经过一定时间后, 从椎间盘离开硬膜外脂肪组织, 到达背部、腰部和颈部皮下。牛背部皮下停留2.5个月。牛皮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因而, 跟牛群接触密切的人群容易患牛皮蝇幼虫病。管理饲养员常跟牛接触, 放牧员常跟随牛群, 挤奶员也常接触牛, 所以, 夏季天气特别晴朗无风时, 发病率较高。成蝇虽不叮咬人, 但当雌蝇飞翔产卵时, 也对人很凶猛, 猛地冲向人的面部、颈部或皮肤外露处, 或是挤奶员在挤奶过程, 粘在牛被毛上的虫卵, 粘到人的身上, 而引起皮蝇幼虫病, 也有些是通过饲养管理过程中引起。
3 疾病引起的症状
幼虫钻入皮肤时, 引起患者搔痒、不安和患部疼痛。幼虫在人体内移行, 使组织发生损伤。由于幼虫的毒素对人的血液和血管壁起病理作用, 常使患者引起高烧, 精神不振, 食欲下降, 患者大部分有饮欲增加, 食欲减退, 也有逆呕现象, 症状如胃肠引起的感冒, 体温升到38.6℃—39.5℃以上, 有时降到正常, 心跳一般为85—95次/min以上, 有时也降到正常。寄生在颈部的最为严重, 引起整个颈部红肿, 吞咽、呼吸困难, 疼痛严重, 有时引起精神失常。
4 导致疾病的原因
主要是牛皮蝇幼虫移行期, 破坏移行经过的组织器官, 造成损伤, 特别是第三期幼虫危害最为严重。 (1) 农牧区放牧管理方式是比较传统粗方的形式, 对自我预防意识比较差, 也就是说根本上没有预防的意识。夏季6—8月份, 特别7—8月份, 天气晴朗炎热时, 放牧员或挤奶员穿着比较单薄, 皮肤外露比较多, 很容易皮蝇侵袭; (2) 在半农半牧区圈舍的构造不合理, 榨小拥挤, 外寄生虫最易牛群相互传播, 也易传播给管理人员; (3) 目前, 对人没有一个特效药物预防外寄生虫的侵袭, 所以很难预防控制; (4) 因基础设施及环境条件问题, 对个人的卫生搞的比较差, 因而也很容易被外寄生虫侵袭; (5) 对家畜的预防驱虫问题也做地不够彻底, 易患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6) 经济条件问题, 对外界除虫还未能做到, 就提高了皮蝇的增殖机遇; (7) 近几年, 人们对家畜寄生虫的预防意识不断提高, 反而增强了寄生虫的毒力。过去皮蝇幼虫侵袭人, 但大多不会引起严重症状, 而现在对家畜的预防意识不断提高后, 寄生虫对人的危害及为严重。
5 诊断
牛皮蝇侵袭宿主产卵后, 钻入皮下深部组织内进行蜕化, 这时候幼虫没有虫卵的排出, 所以难以诊断。但移行到颈部皮下或背部皮下时易于诊断。最初皮肤上可以摸到长圆形的硬节, 再经一定时间后即出现瘤肿样的隆起, 在隆起的皮肤上有小孔, 小孔周围堆集着干涸的脓痂, 孔内通结缔组织束, 其中含有一个幼虫, 发现这种情况即可确诊。再通过流行病学、掌握当地皮蝇飞翔季节等情况辅助确诊。
6 结果与分析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检查, 病原学检查, 确诊为人畜共患牛皮蝇幼虫病。主要起因是对家畜的预防意识尚待提高, 而牛皮蝇成蝇的毒性也不断增强。对基层人畜共患疾病预防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为了控制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为了提高最基层最偏远农牧民的健康, 要加强基础设施, 改善农牧民的文化生活环境。兽医人员和人医人员要深入基层, 调查各种人畜共患疾病,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让他们对自己要有预防意识。
摘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检查, 病原学检查, 确诊为人畜共患牛皮蝇幼虫病。牛皮蝇的病原体是属昆虫双翅目中部分蝇类的幼虫, 它寄生在牛的背部皮下组织, 引起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的背部皮下组织, 颈部等。而人缺乏以该病的自我预防意识, 就造成了牛皮蝇幼虫病。为了控制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为了提高最基层最偏远农牧民的健康, 兽医人员和人医人员深入基层, 调查各种人畜共患疾病, 加强宣传教育, 让他们对自己要有预防意识, 提高农牧民群众的健康。
关键词:牛皮蝇,人畜共患,疾病症状
参考文献
[1]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家畜寄生虫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 1980.
[2]李云章.驯鹿狂蝇幼虫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科技, 2004:34-35.
[3]杨东英.皮蝇Hypodermin C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J].中国兽医科技, 2003:3-6.
人畜共患布鲁氏菌病 篇2
从事畜牧业生产中的人员 (兽医、饲养、管理、屠宰加工等人员) , 由于与患有人畜共患疾病的家畜有密切的直接或间接接触, 而没有及时有效地防护, 极易患上人畜共患的疾病, 严重危害了他们的健康, 威胁着生命的安全。因此, 正确认识人畜共患疾病, 并在生产中重视防护、遵守生产规程, 对避免危害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中布鲁杆菌病就是普遍发生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
1 布鲁杆菌病的简介
布鲁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1814年Burnet对地中海地区的弛张热进行了描述, 首次提出该病 (即后来为布鲁杆菌病) 。1886年英国军区Bruce在马尔他岛上从死亡于此病的士兵脾脏中首次分离出布鲁杆菌, 此菌为该病的病原体。由于本病患者呈波浪状发热, 病初的高热经2~3周后缓慢下降, 后间歇2周之后再次发热, 后反复数次呈波浪型, 因此有人称此病为波浪热病。最后学者为纪念Bruce (首次描述此病的人) 而把该病称为布鲁杆菌。
2 病原
病原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 菌体呈球状、杆状和卵圆形状, 称为“布鲁杆菌”。此菌发现有6个种19个生物型, 即羊种 (1~3型) 、牛种 (1~7.9型) 、猪种 (1~5型) , 以及绵羊型副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各一个生物型。
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最多见, 其中羊种致病力最强, 危害最大。
布鲁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力较强, 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死畜的脏器中可生存大约4个月, 在食品 (未经高温的乳等) 可生存2个月。在加热60℃或日光暴晒10~20 min可杀死此菌, 此菌对常用的消毒剂较敏感。
3 流行特征
据调查, 全世界约有123个国家有此病发生, 我国多在内蒙古、东北、西北的牧区、半农半牧区的牛、羊群中发生本病。农区及城边地区散在的牛、羊饲养区也有发生。解放后我国已有专门进行防预的机构, 该病的总体发病率也逐年下降, 但并始终没有灭绝, 近年来在少数地区又有发生。
4 传染源
据查, 大约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杆菌的宿主。其中与人类接触密切的羊、牛对人类威协最大, 其次是犬、猪 (较少有发生) 。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 (胎儿、胎盘及液体) 、乳类、畜产品 (皮、毛) 均有大量病菌, 而流产物、肉类与人的接触密切, 最易感染。
牛、羊、猪是主要感染来源, 其中牛、羊发病感染机率最大。人类患者也可经粪、尿、乳向外排菌, 但人传染人的情况未见报道。
5 传播途径
5.1 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病毒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的流产胎儿, 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 可经皮肤伤口或微创伤口、眼结膜、口腔黏膜等接触了本病菌而感染发病;也可间接接触病畜、重度而未经消毒的环境 (畜具、空气) 及物品而受到传染发病。
5.2 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布鲁杆菌污染未被消毒的食品, 如生乳、未煮熟的生肉、内脏, 饮用污染的水而受到感染。
5.3 经呼吸道传染
病原菌严重污染的环境, 未经消毒而形成气溶胶, 可在空气中悬浮, 人在此环境中吸入大量的这种溶液, 也可能经呼吸道感染此病。
上述三种途径可同时存在, 也可能单独存在, 其他途径如携带本菌的苍蝇、蜱虫的叮咬也可感染本病, 但机率较小。
6 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患本病, 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杆菌间有交叉免疫, 再次感染者仅有2%~7%, 病区居民常因隐性传染而获得免疫。兽医人员、实验室解剖人员等如未经防护而接触了患病的病畜易发生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患病的家畜产羔季节多发, 危害最大, 人类在此时因过密切接触而发病机率较高。牧区高于农区, 农区高于城市。发病高峰期出现在春末、夏初, 严重时可呈暴发流行。患者也与职业有密切关系, 兽医、畜牧工作从业人员、屠宰加工、皮毛加工及接触患畜过密而未加防护人员均为高发群体。以青壮年为主, 男性高于女性。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 流行强度受布鲁杆菌种型及气候、人的生活水平、防范意识及畜牧场的管理、病畜的检疫等情况影响。
7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而多变, 由于病菌型、感染的人群体质状况, 表型轻重不一, 但总体上是器官病变或局限某一局部 (如关节、睾丸、子宫) 病变, 其次肌肉、神经也有反应。临床上分为多性期型、慢性活动期型、慢性期相对稳定型。
本病潜伏期为7~60 d (平均2周) , 个别少数患者可达数月或1年以上。
7.1 急性期
表现如同重感冒, 全身不适, 疲乏无力, 食欲减退, 头痛, 肌肉痛, 烦燥、抑郁等, 可持续3~5 d, 发病后寒战、高烧、出汗、激走性关节痛, 热型呈波浪状, 初起体温逐渐升高, 大约2~3周下降, 后出现间歇数日至2周后发热再起, 一直反复数次。多汗是本病突出症状, 一般在夜间或凌晨期间, 退热时大汗淋漓, 汗味臭, 常在出汗后全身无力, 呈虚脱等症状。关节疼痛与发热同时产生, 疼痛呈锥刺痛。关节痛发生于大关节如髋、肩、膝关节。一般单个或多个发生, 非对称性, 少数发生肿痛、化脓性关节炎。急性期多游走性, 肌肉疼痛多发生下肢、臀肌, 个别重症可呈痉挛性痛。泌尿生殖系统可发生睾丸炎及附睾炎, 引起肿痛, 个别可能引发肾盂炎症。而女性患者可引发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及乳房肿。在人类引起胎儿流产则少见。此外可引发坐骨神经、脑神经、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顽固性咳嗽, 咳出白色泡沫痰, 出现鼻衄、便血等病症。
7.2 慢性期
经过急性期后 (大约3个月后) 进入慢性期, 有些患者急性期不明显或无症状遂转入慢性期, 此期主要表现为长期低热或者天热时疲乏无力、头痛。精神抑郁, 反应迟钝。神经痛一般只限某一部位, 比较固定。有些重患可出现器官和系统损害, 如关节强直变形、肌肉出现萎缩、畸型、瘫痪。由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引起不育 (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引起的) 。慢性期一般相对稳定, 一些功能障碍在个体免疫力降低、劳累过度时才加重。久病可使患者体力衰竭、营养不良、贫血。一般牛种型病例相对稳定, 而羊种型和猪种型病情较重, 而且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本病大多表现慢性病程, 而且患病后复发率较低, 仅为6%~10%, 常在3个月内发病。布病的病菌为细胞内寄生, 不易被抗生素杀死, 如果疗程不够等因素可使该病久治不愈, 疗效有时不够理想, 使慢性期延长。
8 治疗
8.1 治疗原则
(1) 应当早诊断, 一经确诊立即治疗, 以防向慢性发展。
(2) 联合用药, 剂量足够适当, 疗程足够。一般联合两种抗生素, 连用2~3个疗程。
(3) 中医结合用药, 包括蒙药、藏药、汉药结合治疗。
(4) 结合治疗, 以药物治疗为主, 佐以支持疗法, 以提高患者抵抗力 (如加强营养等)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精神安慰、引导等) 。
8.2 基础冶疗
(1) 休息。急性患者卧床休息, 除上侧所外, 一般不宜下床走动, 间歇期可在室内活动, 但不宜过多。
(2) 饮食。增加营养, 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多饮水, 增加电解质 (矿物质补充) 。
(3) 出汗及时擦干, 避免风吹, 每日用温水擦浴1次、更换衣裤1次。
(4) 高烧者用物理法降温;持续不退者, 可用退烧药退热, 睾丸肿痛者可用皮质激素;关节疼痛严重者可用5%~10%硫酸镁湿敷;头痛失眠者可用阿斯匹林、苯巴比妥等。
(5) 医护人员要安慰病人,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3 药物治疗
急性期以抗菌治疗为主, 常用的抗生素有链霉素、四环素族药物、磺胺类及TMP (甲氧苄氨嘧啶) 、SM (磺胺二甲嘧啶) 等, 此外氯霉素、利福平、氨苄青霉素也可用。通常采用链霉素加四环素族药物1~2 g/日, 分2次肌注;2 g/日, 分4次口服;强力霉素0.1~0.2 g/日, 分2次肌注。复方新诺明 (每片含TMP80 mg、SM400 mg) 4~6片/日, 分2次口服, 为减少复发, 上述方案疗程均需3~6周, 可交替使用上述方案2~3个疗程。疗程间歇5~7 d。利福平为脂溶性, 可透过细胞壁灭菌, 抗菌谱广, 值得试用。
8.4 菌苗疗法
该法适用于慢性期患者, 方法有肌肉、皮下、皮内及静脉注射。要根据患者情况、接受程度而决定, 每次注射剂量依次为40万、60万、80万、200万、350万、1050万、6050万菌体单位, 每天、隔日或间隔3~5日注射1次, 以7~10次有效注射量为一个疗程。菌苗疗法可引起全身剧烈反应, 如发热不止、原有症状加重, 有些可能出现休克、呼吸困难。故肝肾脏功能不全者、心血管疾病者、肺结合患者、孕妇、体弱及年老者忌用。菌苗疗法也宜与抗生素同时或交替使用。
8.5 水解素和溶菌素疗法
水解素和溶菌素是由弱毒布鲁杆菌经水解及溶菌后制成, 作用与菌苗疗法相似, 但疗效不稳, 效果不是太好。
9 预防
我国采用检疫、免疫、捕杀病畜的综合防治措施, 同时针对布病流行的3个环节采取相应措施, 已使人类发病率由1980年的0.07/万下降到1989年的0.03/10万, 但此病还没有灭绝。针对传染病的3个环节采取措施是当今预防此病的重要保障。
9.1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对畜产品的卫生监督, 禁食患病畜肉及乳制品, 防止病畜或患病畜的排泄物、流产物污染水源, 对与牲畜或畜产品接触密切人员要进行宣传教育, 做好个人防护。
9.2 保护易感人群及健康家畜不被病菌传染
对接触羊、牛、猪、犬等牲畜的饲养员、挤奶员、兽医、屠宰人员、皮毛加工人员、饲养场炊事人员、管理人员均应进行疫苗接种;人用19-BA菌苗及104M菌苗, 以后者效果好, 注射后免期为1年, 需每年接种1次。但多次接种可使人出现皮肤过敏、皮肤病理改变等不利因素, 近年来, 从牛型布鲁杆菌体中提取P1进行人体接种表明, 其具有免疫原性强、反应轻的特性, 可代替前述菌苗接种。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 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49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会同卫生部组织制定了《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 自发布之日 (2009年1月19日) 起施行。发布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为: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 (O157:H7) 、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人畜共患的犬小孢子菌病 篇4
1 犬小孢子菌病病原学特点
犬的小孢子菌呈纺锤型, 壁厚而粗糙。显微镜下, 该菌多数是单细胞圆形的小孢子, 呈葡萄穗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呈现环形的鳞屑斑, 病灶内残留被破坏的毛根, 或在环形斑内完全脱毛。严重感染时, 病犬皮肤大面积脱毛、红斑或形成痂皮。当癣斑中央开始痊愈而生毛时, 其周边的脱毛仍在进行。有的表现在颈部, 肩、胸、背、腹等处出现钱币、手掌大小的圆形脱斑, 可蔓延全身, 但在足端少见。患部瘙痒, 个别如抓挠继发细菌感染时, 渗出严重, 可见皮肤患处红肿糜烂, 重者可化脓。皮肤真菌病的发展, 一般由中间向四周扩散, 若不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 其病程较长。
2 犬小孢子菌病的流行现状
大部分健康犬猫都携带有致病菌, Henrik发现犬的带菌率为5.6%, 猫为30.8%。犬真菌性皮肤病中主要是皮肤丝状菌病, 其病原体60%是犬小孢子菌, 30%是石膏状小孢子菌, 10%是须小孢子菌。猫病原98%为犬小孢子菌, 其他2%为石膏状小孢子菌和须发毛癣菌。猫一旦感染病情顽固, 并可造成交叉感染。它们的皮肤真菌病给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的威胁也愈来愈大, 因此宠物猫皮肤真菌病的防治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2.1 时间分布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天气炎热、潮湿季节发病率高。患真菌病后治愈的犬猫, 对同种真菌再感染有抵抗力, 抵抗力几个月至1年后消失。
2.2 空间分布
全世界范围均有发生。潮湿、高温, 不通风的环境容易滋生。以往多发生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牧业地区, 现在由于家庭宠物热的兴起和人员流动性增加等原因, 城市中的发病报道逐渐增加。
2.3 物种间分布
牛、马、羊、驴、猪、犬、豚鼠及各种野生动物是其宿主。人主要是因与犬猫接触感染, 对儿童及妇女更易感染, 成年男性抵抗力较强。Ainsworch等证明犬猫感染犬小孢子菌的潜伏期为14~28d, 早期征兆隐匿, 当食物日粮缺乏维生素时可造成易感。另外, 幼年犬猫也容易被传染, 主要是由于其幼稚的免疫系统;短毛和健康动物的感染可以是自限性的, 通常8周内自愈;老年犬的真菌感染常于免疫抑制病或与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长毛猫和体弱猫的易感, 主要是由于自我梳理能力差, 无法将毛上的孢子菌机械性去除。由于获得性免疫系统的保护, 犬的小孢子菌属的癣菌病比较容易治疗 (包括犬小孢子和石膏样小孢子) , 而且不易复发。尤其是犬的石膏样小孢子感染, 通常可在几周自愈。
3 犬小孢子菌病的诊断
犬小孢子菌病的诊断一般通过直接镜检。方法是取被毛、鳞屑、痂等被检病料, 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的氢氧化钾溶液, 盖上盖玻片, 当病料变为透明时镜检, 高倍镜下可见有分支的菌丝和孢子。还可以通过Wood氏灯照射, 被感染的被毛上发出黄绿色至蓝绿色的荧光, 而作为常规诊断的依据。此病常规诊断方法简单但不十分可靠, 近几年出现的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快速而准确。
某地60只成年本地猫, 散养与笼养相结合。饲养3个月来发现有些猫经常抓挠, 进而出现环形的鳞屑斑, 其中13只体质弱的出现皮肤大面积脱毛。取被毛、鳞屑镜检有分支菌丝和孢子。Wood氏灯照射所有猫均发蓝绿色的荧光, 发病率100%。其中脱毛的统计如下:
实验人员4人, 一男三女, 其中两女胳膊上先后出现黄豆大小红斑, 经医院检查为皮肤真菌病, 用药后见好。
可见, 猫对犬小孢子菌有很强的易感性, 体质较好的猫有较高的抵抗力, 孢子在皮肤上存在而不引起损伤, 表现为带菌, 是重要的传染源。而体质较弱的猫则症状表现明显, 人感染有一定的性别取向, 可能与其自身免疫系统水平低有关。因引进是未曾注意, 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感染动物直接接触;
(2) 垫子、挽具、饲养用具及毯子等间接接触;
(3) 圈舍真菌长期保留, 引入动物时消毒不严;
(4) 环境及饮食。
4 犬小孢子菌病综合防治策略
首先要搞好犬猫皮肤的清洁卫生, 经常检查被毛有无癣斑和鳞屑;其次要加强对家中猫狗的管理, 避免它们与有病的宠物接触;最后还要保证猫的营养供给及远离阴暗潮湿的环境。同时, 要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长期滥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 易诱发真菌感染。治疗应中西结合, 内外兼顾。
4.1 外敷抗真菌药
外用药物治疗, 长毛犬猫建议将全身毛剃除, 短毛的应将病灶直径6cm内的毛发剃光, 剃毛时应特别小心不要剃伤皮肤, 以避免病灶的扩散。用肤康宁外用搽剂涂于患处, 涂药面积应大于患区, 有剧痒的可与醋酸可的松软膏交替使用。不可以给咪咪使用达克宁霜 (药效不明显拖慢治疗造成扩大) , 克霉唑 (猫咪舔食后容易造成药物中毒性失明) 。为防止复发, 要巩固用药一段时间, 最后彻底治愈。
4.2 全身给药
对于全身感染和慢性严重病例可以用灰黄霉素片25~50mg/kg.bw内服, 2~3次/d, 连服3~5周;灰黄霉素具致畸胎性, 应避免投与怀孕的母猫。另外, 服用灰黄霉素的猫咪应避免阳光直接曝晒, 可能会引起感光过敏症。小猫在四周龄后才可以喂服灰黄霉素, 但必须以最低剂量投与 (5~10mg/d) , 并注意可能发生的毒性。服用灰黄霉素治疗期间每天在猫食中添加4m L植物油, 促进灰黄霉素的吸收。也可配合使用抗真菌1号注射液, 犬猫按0.1~0.2m L/kg.bw皮下或肌肉注射, 1次/5~7d, 连用4~5次, 为提高治愈率在临床症状消失后再追加一次。在用全身疗法的同时, 患部剪毛, 涂制霉菌素或多聚醛制霉菌素钠软膏, 一般在2~4周内痊愈。
近年来由我室研制的易皮康伊曲康唑注射液及凝胶剂在临床使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3 中药治疗
土荆皮、百部、苦参蛇床子各等份。用法:共研碎, 放入60°酒泡1周, 过滤去渣, 制成含0.5g/m L生药的药液, 患部用10%食盐水清洗、擦干、涂上药液。2次/d, 连用5~7d。或用硫磺软膏、50%苦楝子糊膏、大蒜油等涂抹患处, 或复方土槿酊、百部酊外搽等。
在治疗方面, 相对传统方法, 中西医结合法与物理治疗法都有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耐药性及不易反复发作等优点。犬猫皮肤真菌病有时常与疥癣混合感染, 在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配合癣螨净886使用。在许多的治疗中提倡用杀真菌剂喷洗动物体表, 即可洗掉真菌, 又可起到杀灭其他病原菌的效果。
4.4 环境消毒
另外在治疗的同时, 应特别注意猫、犬舍以及器具和家庭环境等的消毒工作。消毒剂可选用2%~3%氢氧化钠溶液、5%~10%漂白粉溶液、1%过氧乙酸、0.5%洗必泰溶液等。
4.5 治疗期护理
营养要均衡, 要喂给富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 进行一定时间的日光照射也有助于治疗。最好不要洗澡, 以减轻对皮肤的刺激, 或使用专用洗毛精, 硫磺皂等。
参考文献
[1]李卫华, 等.犬皮肤病的临床分析[J].宠物门诊, 2008, 3:32-33.
[2]张丁华, 等.猫皮肤真菌病的诊治及预防[J].宠物医院, 2008, 129 (5) :45-46.
人畜共患布鲁氏菌病 篇5
1 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人感染本病以职业性感染为主, 多系芽孢感染, 但也有由血流中的活菌直接感染的。人的炭疽多半表现为局部感染的皮肤炭疽, 也有吸入感染的肺炭疽, 多见于病畜或死畜接触的人员, 如兽医、牧民、屠宰工人, 以及从事皮革、鬓毛加工的个人, 甚至使用被芽孢污染的用具, 也可造成感染。国外曾报道通过刮胡刷子而引起的炭疽的小规模流行, 而且有人死亡。现已证实, 炭疽芽孢在一般烹调烧煮和制作香肠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杀死的, 故潜在的危险很大。
2 牛型结核
牛型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家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在屠宰牲畜中, 最常见于牛, 其次是猪。人的牛型结核主要是接触畜产原料, 特别是饮用生乳所感染。故病牛的牛乳是最危险的, 但巴氏消毒法可以解决很大问题。病畜的肉当然也有威胁, 目前有些发达国家将结核病牛肉全部废弃, 但我国对病牛肉卫生处理政策相对较宽, 必须引起重视。
3 布氏杆菌病
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侵害生殖器和关节为特征的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乳制品传播, 而由肉传播者较少 (因肉中病原体很少, 人的胃肠道对该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本病是屠宰工人、乳品工人、兽医人员及牧民的主要职业病, 因接触含布氏杆菌的牲畜排泄物和器官经由皮肤损伤而感染。
4 类丹毒
类丹毒是流行于动物, 尤其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乳酸杆菌科, 易使猪受感染而引起猪丹毒。健康猪和牛、羊、鸡、鱼、虾等都可成为带菌者, 兽医、家畜饲养者、鱼虾水产经营者、屠宰工人、炊事员及家庭主妇等均可因手部外伤后接触带菌鱼、肉或被鱼刺等刺伤而受感染。人被传染后, 可发生类似丹毒的损害, 属中医丹毒的范畴。
5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为且短杆菌, 长1~3μm, 宽0.5~0.6μm, 两端钝圆, 不形成荚膜和芽孢, 有鞭毛, 有运动性, 为革兰氏阴生菌疾病的总称。该菌属有58种O抗原、54种H抗原, 个别菌还有Vi抗原, 包括近2 000个血清型。流行于世界各国, 常易致肠炎, 对幼畜、雏禽为害甚大, 成年畜禽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患病与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经口感染是其最重要的传染途径, 而被污染的饮用水则是传播的主要媒介物。各种因素均可诱发本病。人体感染24 h后发病, 除少数病例呈伤寒病现象外, 多数在几天内发生中毒性发热性肠胃炎, 出现呕吐和腹泻, 细菌一般不侵入血液。
6 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发生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传染病。牛、羊、猪、禽、兔都会感染, 传染来源是病畜和带菌动物, 该病自然传播途径一般认为是消化道、呼吸道和眼角膜等, 吸血昆虫叮咬和经伤口感染的可能性也存在。人类之间仅知母子之间的传染方式, 表现为流产和死胎, 还表现为新生儿的脑膜炎。成人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似的症状, 人体主要是通过食用病肉而传染的。
7 口蹄疫病
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兽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及乳头等处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 人类因食入病畜肉、乳而发生感染, 对幼儿危害性极大。防制本病的主要原则是“早、快、严、小, ”即极早发现, 快速报告, 严格消毒, 小范围内扑灭。消毒药物用体积分数为2%的烧碱溶液, 或体积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效果较好。最近, 英国等国发生大规模口蹄疫病流行, 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已禁止从上述国家进口活畜及动物产品。
摘要:通过对动物可能发生的10种疫病的调查研究, 分析了疫病对动物和人体危害的可能性, 同时提出应采取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