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啤酒行业

2024-11-16

中国啤酒行业(精选10篇)

中国啤酒行业 篇1

摘要: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的啤酒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 中国啤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朝着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这导致了啤酒行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方法, 对中国啤酒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分析, 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发展啤酒行业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啤酒行业,SCP范式,建议

一、中国啤酒行业概况及经济环境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习惯不断改变, 对啤酒的消费大幅度增长, 啤酒行业发展迅速。中国啤酒产量在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后, 2010年啤酒生产量达到了4 483.04万吨。但是目前中国啤酒的人均消费量仅为22升, 与发达国家的30多升相比, 存在较大的差距, 更远低于欧美等啤酒业发达国家, 如:捷克164L/人、爱尔兰155L/人、德国117L/人、美国85L/人。从消费现状来看, 中国啤酒的消费基本上处于城镇范围, 农村市场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中国啤酒行业在总量上还有很大增长潜力。但是, 目前中国的啤酒工业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啤酒价格持续走低、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发展不平衡、大量亏损企业存在等现象。如何提高中国啤酒工业的竞争力, 使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二、中国啤酒行业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

(一) 市场结构

1.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量度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 反映了市场卖者或买者对产品的垄断程度。根据《中国经济年鉴》相关年份中的资料, 2008年、2009年青岛啤酒、华润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1.6%、31.5%。根据贝恩的划分标准, 中国啤酒行业属于中 (下) 集寡占。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较低, 企业规模小。一般而言, 发达国家啤酒工业的市场集中度很高, 如美国的CR3已达到79%。当前中国啤酒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随着一些有实力大企业在全国范围的兼并、收购, 中国啤酒行业朝着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啤酒行业呈现出大企业越做越大, 小企业逐步被淘汰出局的发展态势。但是在集中度逐步提高的同时, 仍还存在一些规模很小的企业, 企业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

2.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能够带来成本的下降和利润上涨的空间, 但中国企业间的并购并没有带来利润的同步增长。例如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并购的许多企业仍然大面积亏损, 青岛啤酒集团公司在山东省内并购的11家企业中, 就有8家亏损, 亏损额逾5 000万元;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在山东省控股的3家企业全部亏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首先, 由于规模经济受市场需求的约束, 目前中国啤酒市场供大于求, 企业开工不足, 生产能力过剩;其次, 有些企业在进行并购的同时, 没有注重把企业原有的资源优势渗透到被并购企业, 这导致了只有量的扩张, 而没有质的改变。

3. 进出壁垒。

进出壁垒主要有两类:一是市场性壁垒, 指行业已有企业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阻挡策略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二是政策性壁垒, 即限制进入的政策法规。中国啤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进入壁垒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 影响中国啤酒产业壁垒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规模经济壁垒、巨额资金壁垒、技术壁垒。对于企业来说,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上的标准, 只有在技术上过关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啤酒产业中站住脚跟, 才能获得进入啤酒产业的通行证。资料显示:在中国, 建一个具有较为先进设备、年产10万吨的啤酒厂需投资5亿元人民币。目前, 一般认为, 中国啤酒企业年产5万吨才有规模效益, 而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年产5万吨的企业, 也越来越难以应付来自大企业的压力。

4. 产品差别化。

中国的啤酒产品在包装形式上的差别很小, 仍以640ml的玻璃瓶装为主。啤酒的品种方面, 近年来品种不断增多, 新增了一些不同色泽、不同浓度、不同风味的啤酒品种, 品种由过去清一色的10°淡色啤酒发展到黑啤酒、红啤酒、干啤酒、冰啤酒、纯生啤酒等新品, 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是仍然大同小异, 物理性差别不明显。

消费者的主观习惯问题、地理位置差异也是造成差别化的主要因素。中国的啤酒行业基本上“各地为政、化地为侯”的地域性分布, 外地品牌进入壁垒较高, 消费者选择时受该地区内品牌的限制。同时由于消费者消费啤酒的地点一般是在酒店进行的, 酒店内啤酒的品种也限制着消费者的选择。

(二) 企业行为

1. 价格行为。

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的转化。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 中高档尤其是中档啤酒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但中国大部分啤酒企业90%以上的产品还是低档产品, 中高档啤酒所占总产量比例还较低, 而高档啤酒基本上被百威、嘉士伯、喜力及青岛、燕京等品牌所垄断。目前, 一些企业开始逐步改变做法, 从调整产品结构入手, 开发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逐步提高啤酒价格, 以增加企业利润。高端市场将成为各个啤酒厂商的必争之地。

2. 广告与促销行为。

啤酒广告的季节性非常强, 投放相对集中, 基本没有企业长年在一个媒体持续不断投放广告的。成本较低, 传播性较好的墙体广告、大型灯箱广告、塔式广告、门头广告、车体广告、终端POP广告是啤酒企业热衷的广告形式, 也是目前啤酒企业主要的广告传播途径。产品促销是推进产品销售的一种策略和方式。但大部分啤酒企业的促销活动主要还是功利性的, 对消费者消费欲望的刺激还是以物质利益刺激为主, 而注意情感促销的促销方式还较少, 对品牌情感力的提升还是较为有限的, 并且目前开展的促销活动已表现出过多和无序状态, 给啤酒市场的正常竞争带来了消极影响。

3. 集团化发展。

中国啤酒未来市场广阔的前景和辉煌的远景, 啤酒行业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收购活动, 形成了像青岛、燕京、华润、哈啤等超百万吨的大型集团。同时国际啤酒集团也纷纷进入中国啤酒市场, A-B、SAB、英特布鲁、嘉士伯、海涅根、纽斯卡尔等国际啤酒集团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

(三) 企业绩效

1. 利润水平。

中国啤酒行业字2000年开始扭亏为盈, 但利润水平一直比较低。利润增长率和收入增长率不是太稳定, 但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整个行业的效益不理想, 主要有以下原因:生产能力未能充分发挥。没有重视内部整合。导致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大战。产品促销所需的销售费用逐年增长。

2. 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能力。

近年来, 企业加强了技术创新与开发。很多大企业在科研开发、增加检验设备上投入了较多资金, 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好的产品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法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好产品源于高科技。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 就会以科技为基础和突破口, 争取科技优势。

3. 生产能力。

产业组织的技术效率又称为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反映产业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的实现程度。中国年产5万吨以上的啤酒企业产量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从1999年的73.4%到2009年上升到90.4%。说明啤酒行业近年来随着企业间的不断调整, 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建议

1.中小型啤酒企业必须提高竞争力。提高其产品的差别化程度, 这是充分利用小企业自身灵活性的一种方式, 寻找市场缝隙, 朝着“小而专, 小而优, 小而精, 小而特”的方向发展, 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如生产风味啤酒、果味啤酒等等。在中国, 风味啤酒刚兴起, 如内蒙古金川啤酒公司是个中型啤酒企业, 但依靠其开发的具有独特保健功效的专利啤酒产品, 迅速占领市场, 风光无限, 可见小型啤酒企业在这个领域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2.大型啤酒企业集团应充分发挥规模优势, 并积极参与高层次的竞争。突出行业规模化优势。啤酒工业是规模优势非常明显的行业, 企业年产量突破10万吨以上, 规模优势能明显地显现出来。参与高层次的竞争。市场竞争层次依次为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品牌竞争, 中国啤酒企业在应改变以往单纯追求市场占有率的目标, 在品牌塑造上下工夫, 从而真正融入国际啤酒市场。

3.企业在扩张并购时应注重加强企业内部整合。技术和资源的整合。对被并购企业的人才支持。先进管理模式的推广, 并注意兼收并蓄。集团公司对被收购公司派驻专门的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小组, 深入企业, 将管理模式、工艺技术、ISO9000质量标准迅速而有效地贯彻到被购并企业中。在企业文化的购建时, 要做到将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与被收购公司所在地的本土文化相结合。

4.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 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 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其次, 要建立一个较强的销售网络。最后, 企业要加强技术装备水平以及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创新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 企业不但要在技术上创新, 还要在内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创新, 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5.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外资进来的同时, 中国啤酒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 参与国际竞争, 在国外设厂, 建立海外营销网络, 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市场, 进行有效整合, 达到效益的最大化。青啤利用其产品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 在开拓海外市场上一直比较顺利, 海外市场网络不断扩大和健全, 珠啤通过许可证的方式在比利时建立啤酒企业, 开发欧洲市场, 也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 为中国啤酒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做出了典范和表率。

6.企业应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功能。首先, 企业可以从行业协会获取行业的各种信息;其次, 依靠行业协会的作用来维持良好的竞争秩序, 尤其是在目前啤酒市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的条件下,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德勇.金融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4.

[2]刘秀丽.产业组织视角下的中国啤酒工业竞争战略[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4, (9) .

[3]张玥.2005年啤酒行业开始新一轮洗牌[J].中外食品, 2005, (5) .

中国啤酒行业 篇2

所谓3+3模式就是以雪花、青岛、燕京为主的三大国有品牌以及英博百威、SAB(拥有雪花啤酒49%的股份)、嘉士伯三大外资品牌为主。二线品牌以珠江啤酒、金星啤酒、金威啤酒等为代表,目前徘徊在亏损或者低盈利,甚至“卖身”的边缘。

中国啤酒市场作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对于大鳄们无疑是巨大的诱惑,英博百威在中国已经达到460万吨的总销量,未来几年中,英博在中国将会有200个亿的投入,在中国市场上将有8-10个100万吨的新厂布局,目标直逼1500万吨。

未来三年中国啤酒市场将出现三家千万吨级别的企业:雪花啤酒、青岛啤酒、英博百威。千万吨级别的企业碰撞已经不能局限在一城一池的地盘争夺。企业一手抢地盘,一手抢利润量利平衡成为新的竞争主体。

二:从传统地盘战到品牌战,从资本闪电战到运营持久战。

啤酒行业的低值高物流特性决定了啤酒经营必须依托分厂为跳板,不适宜远距离进攻,从而造就了传统的啤酒行业就是以地盘战为主的作战方式。占据几个县乃至一两个地级市就可以成就一个十万吨级别的中小啤酒企业,占据一个省的市场就可能成就一个百万吨级别的大型企业。

以地盘争夺为中心的营销战就此展开。地盘小到一个个终端,一个个县城乡镇,大到一个地级市一个省,纵观啤酒行业的营销发展过程,以攻城夺地为核心的地盘争夺战一直是核心,具体表现在:

1:小企业买店。

因为没有大资本,小企业因地制宜利用地产优势把当地终端中的优质网点用返利或者返酒的方式“买“下来,只允许卖自己的啤酒,以此利用地头蛇效应阻击外地品牌,使其无法落地。

这种手法屡试不爽,曾经让众多的中小企业看到了以小搏大的奇迹和希望。

2:大企业买厂。

大企业可以不买店,但是会买厂!

攻击中小企业以专卖店为主组建的围城,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攻击的过程就是一个血拼的过程,就单店瓦解而言,往往会形成不计后果的竞标式抬价,从一万到两万甚至到十几万、几十万……结果是店抢到手了,赔本的日子也就开始了。

一个店赔本没关系,当成千上万的终端都亏损时,企业不战自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在资本面前,营销手段大多都要失灵的。很多中小企业的营销将士们在攻城伐兵中血淋淋厮杀的不分胜负时候,总部却被资本袭击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资本的闪电战的魅力。

如果说攻城破店是持久战,那么资本收购就是闪电战。

资本收购尤其是战略性的连片收购造就了巨头们以省为单位的基地市场开始形成,垄断型的基地市场打造也就成功了,基地市场也就是企业的品牌基地,利润基地!

传统地盘战与资本闪电战贯穿了中国啤酒的发展历程,但是在集中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可以争夺的地盘没有了,可以收购的对象少之又少了。资本的逐利本性就显现了,品牌战就此开始!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的最直接作用就是盈利,企业能否持久的发展不是销量多大,而是通过运营获取持久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量利选择,大与强的徘徊成了企业决策者两难的命题。

三:销量减速,利润提速。

啤酒是个利润率不足5%的微利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啤酒行业利润甚至不及搬运工报酬。

案例:来自上市公司年报。

白酒前几名企业行业经营情况

1、贵州茅台实现营收184.02亿元,净利润87.63亿元

2、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202.26亿元,净利润61.92亿

3、洋河公司20实现营业总收入127.16亿元,净利润40.10亿元

啤酒行业前三名企业盈利情况

1、青岛啤酒营业收入 196.10 亿元 利润 15.2亿

2、20雪花啤酒营业收入174.57元利润5.56亿

3、201燕京啤酒 营业收入103.00 亿元 利润7.7亿

白酒行业利润率:588/189=36.9%

啤酒行业利润率:473/28=6%

行业三甲6%的毛利与银行利息基本持平,这种微利环境给三甲之外的中小品牌带来了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众多的啤酒企业因此而倒下,被收购兼并。

之前,啤酒行业的增幅连续多年高居在10%以上。截止目前,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连续5年增幅下降到个位数,今年1-7月份销量增幅仅仅为4%。

中国啤酒行业未来走势分析 篇3

所谓“3+3”模式就是以雪花、青岛、燕京为主的三大国有品牌以及英博百威、SAB(拥有雪花啤酒49%的股份)、嘉士伯三大外资品牌为主。二线品牌以珠江啤酒、金星啤酒、金威啤酒等为代表,目前徘徊在亏损或者低盈利,甚至“卖身”的边缘。

中国啤酒市场作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对于大鳄们无疑是巨大的诱惑,英博百威在中国已经达到460万吨的总销量,未来几年中,英博在中国将会有200个亿的投入,在中国市场上将有8-10个100万吨的新厂布局,目标直逼1500万吨。

未来三年中国啤酒市场将出现三家千万吨级别的企业:雪花啤酒、青岛啤酒、英博百威。千万吨级别的企业碰撞已经不能局限在一城一池的地盘争夺。企业一手抢地盘,一手抢利润,量利平衡成为新的竞争主体。

二、从传统地盘战到品牌战,从资本闪电战到运营持久战。

啤酒行业的低值高物流特性决定了啤酒经营必须依托分厂为跳板,不适宜远距离进攻,从而造就了传统的啤酒行业就是以地盘战为主的作战方式。占据几个县乃至一两个地级市就可以成就一个十万吨级别的中小啤酒企业,占据一个省的市场就可能成就一个百万吨级别的大型企业。

以地盘争夺为中心的营销战就此展开。地盘小到一个个终端,一个个县城乡镇,大到一个地级市一个省,纵观啤酒行业的营销发展过程,以攻城夺地为核心的地盘争夺战一直是核心,具体表现在:

1.小企业买店

因为没有大资本,小企业因地制宜利用地产优势把当地终端中的优质网点用返利或者返酒的方式“买“下来,只允许卖自己的啤酒,以此利用地头蛇效应阻击外地品牌,使其无法落地。这种手法屡试不爽,曾经让众多的中小企业看到了以小搏大的奇迹和希望。

2.大企业买厂

大企业可以不买店,但是会买厂!

攻击中小企业以专卖店为主组建的围城,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攻击的过程就是一个血拼的过程,就单店瓦解而言,往往会形成不计后果的竞标式抬价,从一万到两万甚至到十几万、几十万……结果是店抢到手了,赔本的日子也就开始了。

一个店赔本没关系,当成千上万的终端都亏损时,企业不战自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在资本面前,营销手段大多都要失灵的。很多中小企业的营销将士们在攻城伐兵中血淋淋厮杀的不分胜负时候,总部却被资本袭击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资本的闪电战的魅力。

如果说攻城破店是持久战,那么资本收购就是闪电战。资本收购尤其是战略性的连片收购造就了巨头们以省为单位的基地市场开始形成,垄断型的基地市场打造也就成功了,基地市场也就是企业的品牌基地,利润基地!

传统地盘战与资本闪电战贯穿了中国啤酒的发展历程,但是在集中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可以争夺的地盘没有了,可以收购的对象少之又少了。资本的逐利本性就显现了,品牌战就此开始!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的最直接作用就是盈利,企业能否持久的发展不是销量多大,而是通过运营获取持久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量利选择,大与强的徘徊成了企业决策者两难的命题。

三、销量减速,利润提速

啤酒是个利润率不足5%的微利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啤酒行业利润甚至不及搬运工报酬。

行业三甲6%的毛利与银行利息基本持平,这种微利环境给三甲之外的中小品牌带来了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众多的啤酒企业因此而倒下,被收购兼并。

2008年之前,啤酒行业的增幅连续多年高居在10%以上。截止目前,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连续5年增幅下降到个位数,今年1-7月份销量增幅仅仅为4%。

销量的低增长对于行业并非末日,吨位销量的低增长是现实,但是销售收入的增长却成为亮丽的一面。也就代表着行业的顿酒价格提升速度会大大快于吨位销量的增长。行业消费升级、产品升级的大幕就此拉开!低价竞争的下行路线渐行渐远,以中高端竞争为主流的品牌上行竞争惨烈。

四、易拉罐时代

易拉罐罐体国产化及成本下降,加之消费结构升级给易拉罐普及带来机会。

瓶啤易碎、笨重、回瓶等弊端导致了销售中必须采取高劳动力密集操作手法,在人力成本急剧上升的今天,很多经销商会为无人送货、回瓶烦恼。

易拉罐的低营销成本及消费便利性给普及带来可能。易拉罐市场井喷式增长时代来临,未来增长幅度会大大超过瓶啤,拉罐市场从高端消费下移到普通消费,从季节性节日消费变为常态化消费,年度增幅会超过30%。

现阶段,中国啤中国啤酒市场的罐装啤酒挑战瓶装啤的各种条件已经成熟。从世界市场上看,美洲啤酒市场罐装产品占到70%—80%,日本啤酒市场的罐装啤酒占到80%—90%的份额,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易拉罐占比达到27%。而目前中国市场的罐装啤酒产品份额尚不足13%,可以预见,易拉罐未来的增幅将会成为啤酒行业的所有品类中最快的一种。

啤酒在细分市场竞争上没有白酒成熟,白酒的文化内涵及香型、度数上的变化,加之包装上的千变万化是啤酒所不能企及的。纵观啤酒的近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度数上在变小,口味上变淡,瓶型上变小,包装上的变化受制于机械化流水线,无外乎从捆扎时代转为塑包、塑框、纸箱时代。这些制约条件造成行业整体换代的速度很慢。

包装物的变化成了啤酒行业产品升级的最主要标志。从捆扎到塑包,啤酒行业用了几十年!塑包啤酒风行了也有20年,目前逐步在淡出,纸箱普及时代已经来临,未来包装物的升级必然是易拉罐市场的放大及普及!

五、高端、超高端时代来临

如果说单瓶啤酒价格能到50元,很多人会大跌眼镜。在传统的观念里面啤酒就是和饮料差不多,几块钱一瓶。单瓶几十元那是白酒才能做的事情。

未来几年中,啤酒的价格带将进一步拉长,单瓶价格从2元到50元并存,低档酒萎缩,产品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度,具体表现在低端市场萎缩,中档产品上量,高档产品飞速增长,超高端产品被外资垄断。

以塑包塑框为代表的单瓶2-3元为低端,以单瓶4-6元为中端,以7-10元为高端,以10-50元为超高端。

未来五年高档啤酒消费量将逐步增长,中国啤酒市场的平均价格将增长17%,中高端产品比例迅速放大,其中,超高档酒占比将达20%,。以塑包塑框为代表的2-3元产品逐步退出城市市场,下沉到农村市场。

近几年,啤酒厂商纷纷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基本形成了6元以上每瓶的高档啤酒和4-6元每瓶的中高档啤酒的消费格局。中低档和3元以下的啤酒销量在逐年萎缩。据统计,百威品牌占到了整个高端啤酒市场份额的40%。在超高端市场,单箱定价则将在50-150区间,通过以价格相应的品质,满足新族群的消费需求。以百威、喜力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基本垄断了超高端市场。青岛啤酒近几年推出逸品纯生,奥古特等超高端品牌,也在努力抢占这部分蛋糕。

就全国性品牌打造而言,各个啤酒巨头以青啤经典(醇厚)、雪花勇闯天涯、燕京清爽,哈啤冰纯为代表,集中在单箱35-50元价格带,成为企业利润主体。在这个平台之上,各个啤酒巨头绞尽脑汁寻找向上延展的机会。近几年,青啤祭出青岛纯生、奥古特、逸品纯生,雪花推出纯生、自然之美,燕京玩起了无醇,哈啤之上则是百威一枝独秀。

中国啤酒行业 篇4

30多年前, 诺和诺德公司 (诺维信前身) 将工业化微生物酶产品引入啤酒工业, 推出了第一代蛋白酶和α-淀粉酶产品。从那时起, 诺维信陆续推出针对啤酒工业的全系列酶产品及全方位解决方案, 以此来满足客户的各方面需求, 包括帮助客户优化产品与生产工艺流程, 以及帮助客户开发创新产品。诺维信酶制剂解决方案一直秉承将盈利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 帮助客户降低成本, 减少生产工艺流程, 同时获得质量稳定的高品质啤酒。

在CBB 2014展览会上, 诺维信的展台绿意盎然。意想不到的是观众并没有看到产品展示, 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整齐的i Pad。原来, 诺维信此次带来的并不是具体的产品, 而是两个全新的客户导向工具——啤酒应用工具和啤酒酿造手册。啤酒应用工具是诺维信自主开发的开放式应用工具, 设有产能优化、原料优化、配方和品牌创新三大板块。该应用工具支持包括PC、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操作平台, 有在线版和离线版两种操作模式, 用户可以免费使用。在展台上, 本刊记者采访了诺维信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谷物加工及啤酒行业业务总监周鹏先生, 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款全新推出的啤酒应用工具, 以及在这款工具背后诺维信所付出的努力和坚守的信念。采访时周总提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客户需求”, 这也让我们体会到, 诺维信是真正把“一切为了客户”贯彻到日常生产经营的每个方面。

记者:此次诺维信展出的啤酒应用工具让人眼前一亮, 可以说是啤酒行业中第一款应用工具。作为一家酶制剂供应商, 贵公司设计这一工具的初衷是什么?在实际应用中, 此工具有何作用?

周鹏:诺维信的所有行动都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凭借研发、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需要。具体到啤酒行业, 30年来诺维信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我们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 也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通过交流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当然, 我们在全球获得的经验也会同本地客户的需求相结合, 为本地客户提出更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基于以上情况, 我们考虑推出类似于工业手册的工具书, 以方便客户随时随地使用和查询。但纸质工业手册并不环保, 而且不论是携带还是翻阅都比较繁琐。于是, 为了迎合现代啤酒工业的生产特点, 经过专业团队大量的研发和测试工作, 我们开发出电子版啤酒应用工具。

我认为这个应用工具的作用主要有三点:首先, 诺维信通过这一平台将在全球范围积累的经验介绍给本地用户, 让他们更直观的看到诺维信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促进双方交流;其次, 此工具可以作为啤酒酿造师的实用工具, 在研发、生产过程中随时使用;最后, 我们希望此工具成为客户的得力助手, 客户只要输入生产条件、原料等数据, 系统会根据诺维信对行业的理解, 将这些数据进行公式化分析, 最终在原料、成本、节能降耗等方面给出建议性改进方案。同时我们有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 为客户提供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持。

记者:这是一个原创的应用工具, 请问诺维信为何将内容设定为产能优化、原料优化、配方和品牌创建?在此工具开发过程中, 贵公司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周鹏:之所以设定成这些内容, 还是基于诺维信对客户需求的理解。经过同啤酒行业客户的深入合作我们发现, 客户非常关注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啤酒作为一种常见饮料, 风味和品质的稳定是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 如何寻求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与产品品质之间的平衡也很重要。为了增大利润空间, 客户需要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另外, 市场中一些小众啤酒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这些通常都是酒吧里的高档自酿啤酒, 诺维信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客户创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啤酒品牌。

当然, 除了内容丰富, 如何提高用户使用效率也很重要。现在应用工具的操作界面很友好、简洁, 这是经过我们专业开发团队反复测试和改进才形成的。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坚持三大原则:第一, 所有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准确可靠;第二, 操作简便, 此工具要让从专业酿酒师到普通工作人员的所有用户都轻松操作;第三, 为中国客户开发中文版应用工具, 便于本地用户的使用。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 您可以将结果打印出来或者发送到私人邮箱。但是无论哪一版本的应用工具都不具有记忆存储功能, 用户输入的任何数据均无记录, 以此保证客户配方的安全。

我真诚希望能有更多的用户体验我们的啤酒应用工具, 并提出更多宝贵的反馈意见。这些反馈将帮助我们更好的完善这一应用工具, 进而使我们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记者:这个啤酒应用工具背后的知识库, 就是诺维信在啤酒行业中积累的技术经验。从您的回答我可以看出, 您对贵公司的产品非常有信心。而说到酶制剂, 诺维信产品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周鹏:诺维信的首要原则就是客户导向的研发和生产。概括来说, 诺维信产品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我们拥有全方位的产品线, 确保产品能够覆盖到每一个加工环节。啤酒的加工过程比较复杂, 对于不同的加工流程, 诺维信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二, 我们的产品除了可以满足客户预期的需求外, 还能提供很多额外的附加价值。举例来说, 液化环节中, 有一个“低酸液化”解决方案。谷物生产商需要在液化过程中预先调节好酸碱度。而诺维信的产品可以在低酸的条件下迅速降粘, 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 还能为客户节省酸碱辅料的成本, 这就是液化之外的附加价值。

第三, 我们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稳定。诺维信在全球有3个生产中心, 分别位于丹麦、美国和中国。但是无论工厂设在何处, 每个工厂的生产工艺、管理控制和产品质量标准都是一致的, 所有标准均符合全球客户的需求。同时, 我们的产品采用统一包装, 可以确保在有效期内酶的活性。另外, 完备的质量管理和追溯系统也可以让客户无后顾之忧。

记者:据了解, 您在酶制剂行业已经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您认为中国啤酒行业当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在这种趋势下, 诺维信有哪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周鹏:我认为目前中国啤酒行业正处于整合的过程, 这种集中化可以促进规模化效益的增长、大品牌突出、市场竞争更有秩序。我们也看到, 近些年啤酒行业的利润有些下滑,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客户都希望最大程度减少成本并节能降耗。

对此, 诺维信推出了几个相应的解决方案。灵活辅料液化解决方案——啤酒生产的原料以麦芽为主, 由于原料采收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原料中会添加大米、玉米、小麦等辅料, 但这些原料使用不当会影响啤酒的风味, 灵活辅料液化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客户选择的不同开发不同的组合配方, 同时确保啤酒风味不变。此外, 还有低温发酵解决方案, 这一方案在实现降低糖化过程温度的同时, 保证发酵效果, 为客户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再比如, 减少浸出物损失得率, 可以帮助客户实现“less for more”的要求。

中国啤酒行业 篇5

关 键 字: 啤酒报告

出版日期: 2013年04月

报告描述: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发展至今,中国的啤酒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均有大幅度提升。

2010年,全国啤酒产量为4483.04万千升,比2009年增长了6.28%。全年工业总产值1320.65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0.56%。1-11月,啤酒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3.8亿元,利税总额252.5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了10.32%和8.36%。

2011年1-12月中国啤酒产量为48988168.46千升,1-11月累计实现总产值1433.37亿元。

中国啤酒行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啤酒企业向现代化、信息化迈进;除产品制造外,品牌和资本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外资对中国啤酒行业的影响已经向纵深发展,表现出积极的作用,使中国啤酒业加快和国际接轨的步伐。

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在对啤酒行业进行信贷决策时,必须对行业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本研究报告运用大量专业的分析工具,并结合相关理论模型,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啤酒行业近年的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做了深入地分析,对行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关键指标进行了全面地剖析,并对啤酒行业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信贷风险进行了客观严谨的评估。本报告可为银行在评估啤酒行业项目贷款时提供极其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对银行降低可能的信贷风险、提高贷款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啤酒行业信贷环境分析

第一章 啤酒行业基本特征分析

1.1 行业界定及主要产品

1.1.1 啤酒定义

1.1.2 啤酒的分类

1.2 我国啤酒行业特征

1.2.1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2 我国啤酒行业发展历程

1.3 世界啤酒业发展特点与形势

1.3.1 世界各国啤酒消费概况

1.3.2 欧洲啤酒行业发展概况

1.3.3 德国啤酒行业发展概况

1.3.4 美国啤酒行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 啤酒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概况

2.1.1 2010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2.1.2 2011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状况

2.1.3 2012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2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解读

2.2.1 财政政策

2.2.2 货币政策

第三章 啤酒关联产业及相关酒业情况分析

3.1 关联产业总体情况

3.1.1 啤酒花行业

3.1.2 啤酒大麦行业

3.1.3 啤酒相关的机械设备行业

3.1.4 啤酒包装行业

3.2 相关酒业总体情况

3.2.1 白酒行业

3.2.2 葡萄酒行业

3.2.3 黄酒行业

第四章 啤酒行业预测分析

4.1 啤酒行业发展趋势

4.1.1 未来中国啤酒产业形势分析

4.1.2 中国啤酒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4.1.3 中国啤酒业将迎来整合高潮

4.2 2013-2017年啤酒行业关键指标定量预测

4.2.1 市场需求预测

4.2.2 供给能力预测

4.2.3 盈利能力预测

4.2.4 产品产量预测

第二部分 啤酒行业经济运营状况与财务风险分析

第五章 啤酒行业总体经济状况

5.1 行业总体状况

5.1.1 2010年啤酒制造业总体数据分析

5.1.2 2011年啤酒制造业总体数据分析

5.1.3 2012年啤酒制造业总体数据分析

5.2 不同所有制企业构成状况

5.3 不同规模企业构成状况

第六章 啤酒行业产品产量

6.1 2010年啤酒产量统计

6.1.1 2010年全国啤酒产量分析

6.1.2 2010年主要省份啤酒产量分析

6.2 2011年啤酒产量统计

6.2.1 2011年全国啤酒产量分析

6.5.2 2011年主要省份啤酒产量分析

6.3 2012年啤酒产量统计

6.3.1 2012年全国啤酒产量分析6.3.2 2012年主要省份啤酒产量分析第七章 啤酒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7.1 我国啤酒行业偿债能力分析7.1.1 啤酒行业总体偿债能力分析7.1.2 行业内不同所有制企业偿债能力比较分析7.1.3 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偿债能力比较分析7.2 我国啤酒行业盈利能力分析7.2.1 啤酒行业总体盈利能力分析7.2.2 行业内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7.2.3 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7.3 我国啤酒行业营运能力分析7.3.1 啤酒行业总体营运能力能力分析7.3.2 行业内不同所有制企业营运能力比较分析7.3.3 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营运能力比较分析7.4 我国啤酒行业成长能力分析7.4.1 啤酒行业总体成长能力分析7.4.2 行业内不同所有制企业成长能力比较分析7.4.3 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成长能力比较分析7.5 关于啤酒行业财务状况的结论7.5.1 啤酒行业总体财务状况7.5.2 不同所有制企业财务状况7.5.3 不同规模企业财务状况 第八章 啤酒行业重点企业财务状况8.1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8.1.1 公司概况8.1.2 公司偿债能力分析8.1.3 公司盈利能力分析8.1.4 公司营运能力分析8.1.5 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8.2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8.2.1 公司概况8.2.2 公司偿债能力分析8.2.3 公司盈利能力分析8.2.4 公司营运能力分析8.2.5 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8.3 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8.3.1 公司概况8.3.2 公司偿债能力分析8.3.3 公司盈利能力分析8.3.4 公司营运能力分析8.3.5 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8.4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8.4.1 公司概况

8.4.2 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8.4.3 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8.4.4 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8.4.5 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8.5 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

8.5.1 公司概况

8.5.2 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8.5.3 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8.5.4 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8.5.5 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部分 啤酒行业信贷建议及风险提示

第九章 啤酒行业银行信贷建议

9.1 啤酒行业信用风险五因子评级模型

9.1.1 行业定位

9.1.2 宏观环境

9.1.3 财务状况

9.1.4 需求空间

9.1.5 供给约束

9.1.6 关于啤酒行业信用风险评级的结论

9.2 针对啤酒行业总体及不同规模的信贷建议

9.2.1 啤酒行业总体信贷建议

9.2.2 大型企业信贷建议

9.2.3 中小企业信贷建议

9.3 针对啤酒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信贷建议

9.3.1 国有企业信贷建议

9.3.2 私营企业信贷建议

9.3.3 股份制企业信贷建议

9.4 啤酒行业信贷风险提示

9.4.1 啤酒行业面临的经济风险

9.4.2 啤酒行业面临的政策风险

9.4.3 啤酒行业面临的技术风险

啤酒行业“深海食物链” 篇6

“大小鱼”分化

目前,中国啤酒行业产销步入平稳增长期,企业效益两极分化。2002年,中国啤酒产量在持续9年位居世界第二后,以2386.83万屯的产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而在此前,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的啤酒行业以年均增长18%的速度飞速发展,产量从不足100万吨发展到2002年2387万吨。啤酒消费也日渐增加,从1997年到2002年,中国的啤酒消费增长了40%,啤酒占饮料酒的比重也由20%扩大到75%左右。尽管2003年3月开始的“非典”疫情造成上半年啤酒产量同比下降,但下半年啤酒产量迅速恢复仍保证了中国的啤酒行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截至2003年10月,全国啤酒产量已经达到2275.3795万吨,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6.06%,出口数量也大幅增加,仅上半年总的出口量就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4.6%,全年啤酒总体产量超过2002年基本已成定局。但经过十多年的产能扩张,中国啤酒行业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受此影响,1995年以后,中国啤酒行业进入相对平稳的稳定增长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基本上维持在4%左右。在行业平稳增长的同时,啤酒行业企业业绩两极分化趋势力口速,截至2003年10月份,有近四成的企业亏损,亏损率是整个酿酒行业中最高的。利税总额最大的10家企业中,产量份额占44.6%,其销售收入占到了全行业的一半以上,10家企业的合计利润,比行业利润高出了8.4%。

行业整合进程推动力

中国啤酒产业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形成了厂家分布高度分散,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市场竞争格局。1998年,中国啤酒企业数量为465家,平均年产量仅为4.02万吨,年产2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18个,占啤酒总产量的31.3%;10至20万吨的企业仅有26个,占总产量的17.1%。随着外资啤酒的进入以及因地方保护和低价倾销引发的啤酒大战愈演愈烈,90年代后,企业两极分化趋势日趋加速为行业重组创造良好机会,兼并重组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一方面弱势企业(主要是一些地方品牌)在竞争中成为并购的对象,另一方面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为代表的国内优势啤酒企业和国际啤酒业巨头从竞争中快速崛起,成为收购兼并市场上的主力军。

通过不断重组整合,中国的啤酒生产企业也巾鼎盛时期的800多家迅速减至530家,啤酒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以国内三大啤酒集团为主,地方性啤酒企业为辅,国外啤酒业巨头允分介入的市场竞争格局。其中,青岛、燕京和华润构成了国内啤酒生产的——线集团。他们以抢占全国市场为主要目标,三家在各地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生产和销售体系。而以哈啤、广东珠江、重庆啤酒、河南金星、福建惠泉等为代表的地方性啤酒企业构成二线集团,它们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受到地域的限制,一般仪限于本省内或者周边省份,扩张的过程中区域和对象的选择范围会相对有限。国外啤酒企业则改变原先百接投资的方式,加大资本运作的力度,通过与国内的啤酒业巨头合作和收购优势企业股权,借助中国现有的销售网络与相对较低的产品成本,达到其顺利进入中国这个巨大啤酒市场的目的。三大集团和外资加速扩张推动了中国啤酒行业整合的进程。

“深海”重点区域及空间

啤酒的生产及消费特点造成啤酒行业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截至2003年10月份,全国啤酒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省份有12个。其中山东省以288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一,山全国产量近13%的份额,2003年产量有望超过300万吨;浙江省、广东省和黑龙江以接近200万吨的规模紧随其后;其余8个省市的产量基本上保持在100万吨左右。在产量增幅指标上,与2002午同期相比,全国产量的增幅在6%左右。从各省市情况看,啤酒生产大省中,山东、辽宁和北京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其中辽宁和北京的产量还略有下降,而浙江、广东、黑龙江和福建的累计增幅明显,基本上保持10%以上的增K幅度,浙江和福建的产量甚至接近20%的增幅。

与此相刘应,中国啤酒消费上也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啤酒的主要产地成为啤酒的主要消费地。中国的主要啤酒消费市场仍集中在东部地区。2000年,中国啤酒人均消费量约18升,其中东部地区平均超过26升,山东、北京、浙江、辽宁、福建等生产大省的人均消费均超过30升,已纤达到了同际平均消费水平;而中部地区人均消费量不足15升,其,卜只有黑龙汀、吉林两啤酒生产大省在30升以上。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0%以上,但啤酒的人均消费量仪有约8升。即使陔地区生产与消费能力最高的重庆,人均消费量也只有约17升,不及全同平均水平。

从消费巾场看,近十年来,中国人均啤酒消费连年保持高速增K态势。从70年代末人均啤酒消费2升/年提高到目前人均18升/年的水平,累计增长800%,远超过同期世界年人均啤酒消费量增长水平。但尽管如此,与世界啤酒年人均消费量25.3升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啤酒人均消费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年人均消费30升啤酒的国际中等人均消费水平为估算,中国啤酒产量将达到近4000万吨的规模。据此判断,中国未来啤酒市场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行业整合仍将延续,“大鱼”主导地位日渐突出

经过不断地并购整合,臼前中国啤酒行业已纤形成了。大啤洒集团为主、地方性厂商为辅及外资啤酒巨头积极介入的全面竟争格局。其中,青岛、燕众、华润二大集团迅速崛起,目前三家的产能约占全国的30%左右,单体规模和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但尽管如此, 中国啤酒行业分故性特征仍然明显,企业规模产业集中度与发达山家啤酒行、帅川比仍存在巨大差距。如目前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美国百威年产量1150万吨,排名第十的日本麒蹦年产量也有320万吨,日本啤酒产量几呼完全被朝日等四大啤酒厂产量占据,美国十大啤酒个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而中国80%的啤酒企业产员在5万吨以下。

产业集中度不高以及三大啤酒集团和外资啤酒企业仍小断加速扩张,这两因素共存表明在未来3—5年内,中同的啤酒行业整体上仍将处于整合阶段,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仍将是啤酒地业发展的主题,而行业整合的重点将由大型企业集团对区域性市场企业的整合,转为大型集团与中型企业的整合,以及外资啤酒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合作,其中,与过去大啤酒集团兼并地方性企业的特征不同,未来的并购战将大规模升级,一些规模与文力较弛企业将被并购。与此同时,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迅速上升的消费能力,加速了外资直接介入国内市场的进程。SAB通过自己旗下的Gardwell而不是通过华润收购哈尔滨啤酒的手法,已表明国外啤酒巨头图谋直接登陆中国市场的决心。在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支持下,未来3—5年内外资介入啤酒行业的深度和广度都将进一步扩展。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资继续维持与本土企业合作的方式仍将延续,但外资最终走到台前只是时间问题。在行业整合加速的形势下,三大啤酒集团和部分实力雄厚的跨国啤酒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将日渐突出。

从这个啤酒行业的竞争态势来看,未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将成为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有敏锐的竞争意识外,还要有敏感的品牌意识。过去,低价竞争一直是中国啤酒市场的主要特征,长期的价格战挫伤了啤酒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积极性,十分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而在未来,啤酒行业的整合过程将实现从分散品牌到集中品牌,从子品牌到回归母品牌的过程。几大啤酒企业经过多年的兼并收购,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已经开始由简单的收购过渡到品牌的管理上。

其中,燕京啤酒的品牌整合较为成功,目前燕京所控股的啤酒企业中,基本上都更名为燕京啤酒。如燕京啤酒衡阳有限责任公司、燕京啤酒(赣州)有限责任公司等。华润的品牌战略也开始初见端倪。“蘑菇策略”是华润在全国扩张时采取的主要战术,利用资本的力量,大量收购地方性啤酒厂,基本上保留原有的生产与销售方式。待华润在各地的“蘑菇”遍地开花时,再进行全国性整合。而青啤则开始“品牌瘦身计划”,准备在5年内将40多个品牌砍至10个以下,把青岛啤酒、汉斯、崂山、山水等中高档品牌打造成一支主力军,最终形成主品牌、副品牌和子品牌的“金字塔”形品牌结构,即以青啤和汉斯等外资啤酒品牌构成品牌金字塔的塔尖,青啤和崂山、山水等国内知名品牌筑就中坚力量,而其他大众国产品牌奠定塔基。预计通过收缩品牌,青啤将最大可能保持品牌形象,充分挖掘其他品牌原有定位的价值,并在中高和低档品牌间进行市场区分,提高高端品牌价值的安全度。

重点关注龙头公司

目前在啤酒生产企业中,已有7家在沪深两市上市。经历了暴利和过度竞争的洗礼,中国啤酒业已经步入成熟期,啤酒行业毛利水平维持在30%~40%之间,市场已经基本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而由于中国的啤酒产品的同质性较高,各家的产品档次差距不大,这也造成了毛利率的基本相同。

中国啤酒行业 篇7

黑格——啤酒、饮料泵的代名词

黑格在饮料行业的经验可追溯到150年前。黑格公司成立于1843年的德国美因茨市, 1845年生产了名为“莱茵泵”的饮料泵, 用于泵送葡萄酒, 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台饮料泵。之后的100多年中, 黑格品牌活跃于啤酒与饮料行业, 并一度成为啤酒、饮料泵的代名词。2005年黑格公司成为了格兰富集团的一员, 由于黑格品牌在卫生应用领域杰出的声誉, 并被格兰富沿用了“黑格”这一品牌。进入格兰富之后, 黑格公司的管理和产品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成为格兰富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独特的技术设计

就啤酒、饮料生产而言, 水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品质和口感, 一方面由于水泵设计达不到卫生泵要求, 导致啤酒、饮料生产过程中出现细菌感染, 最终影响口感;另一方面由于水泵叶轮设计原因, 在泵送含二氧化碳的啤酒时, 引起二氧化碳析出, 从而影响口感。黑格泵在设计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了啤酒和饮料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 一方面水泵内部的结构做到无死角, 杜绝的细菌滋生, 另一方面加大了泵腔内部的容量, 使泵送液体能够完全循环, 不出现滞留。

黑格泵在泵腔设计上采用了HiGenixTM的设计理念, 真正做到了无死角的应用要求。扩容的泵腔和开放的机械密封可以使内部的液体完全循环起来;泵内部的所有连接之间没有沟槽, 使细菌无处藏身。所有湿端部件都采用了电抛光处理, 表面粗糙度Ra≤3.2微米, 完全达到了食品和饮料应用的要求。在叶轮设计上, 具有150多年的生产经验, 历经无数次测试和设计改进, 能够在防止二氧化碳析出的问题上做到最好, 这也是黑格品牌在啤酒和碳酸饮料行业如此著名的主要原因。

在线清洗功能

以啤酒行业为例, 一旦啤酒到达罐区, 卫生就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格兰富的卫生端吸泵是关键发酵过程中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外部细菌入侵的理想选择。所有格兰富卫生泵的表面通常采用电抛光, 粗糙度都降至3.2微米, 确保了没有任何污染物积存在泵内。此外独特的卫生设计提供了一个完全没有接缝和死角的表面, 以确保无细菌积聚在泵内。同样重要的是, 所有格兰富的卫生泵都支持在线清洗, 这种清洗方法不需要拆卸设备就能进行储罐、管道和生产线的清洗, 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停机时间。格兰富的在线清洗泵可以处理高达150℃的高温, 这种泵由不锈钢制成, 可以承受在清洗过程中遇到的腐蚀性洗涤剂。

F&B-HYGIA——为食品饮料行业量身定制

本次展会中, 格兰富展示了啤酒与饮料行业应用的部分产品, 如:食品和饮料流程卫生泵F&B-HYGIA, 应用于啤酒与饮料行业的所有物料输送和CIP供水;自吸泵卫生SIPLA, 应用于CIP回水回路;不锈钢端吸泵NKG, 应用于酿造、二次水输送、巴氏消毒设备和洗瓶设备;卫生转子泵NOVAlobe, 应用于酵母、糖浆等高黏度介质输送;数字计量泵SMART Digital, 应用于流程中和CIP设备化学介质添加。

在这些展品中, F&B-HYGIA是专门为食品和饮料应用量身定制, 正如其名称一样, F&B表示的是Food&Beverage, 他一方面沿袭了黑格卫生泵的所有特点, 另一方面迎合中国市场高性价比的需求。F&B-HYGIA是黑格同类高端产品EURO-HYGIA的简化产品, 目前只限于食品级卫生级别, 它所有的部件完全采用EURO-HYGIA的部件, 配置格兰富MG高效电机, 真正实现了高模块化、高性价比、高替换性等特点。该泵集两家之长, 是黑格高贵的卫生流体泵和格兰富摩登的高效电机的完美结合。

节能——格兰富的自我挑战

中国啤酒行业 篇8

关键词:冷冻站,自动控制,节能,通讯,PLC

0 引言

在啤酒生产中,冷冻站为其制取工艺中所需的冰水和酒精水。目前啤酒行业整合兼并,使啤酒生产厂的生产规模比以前要大得多。冷冻站所配的设备台数较多,容量较大,给冷冻站的管理增加了难度,靠手动操作,增加了人力成本。因此,冷冻站的控制必须密切配合啤酒工艺生产要求,实现全自动节能运行。本文结合我主持设计过的一些实际项目,对啤酒行业冷冻站控制系统进行一下介绍。

1 系统设备构成

主要设备:数台螺杆制冷压缩机、数台蒸发冷凝器、冰水、酒精水制取装置,数台酒精水供水泵,数台酒精水循环泵,冰水泵等。由螺杆制冷压缩机组和蒸发冷凝器等辅机设构成的制冷系统为冰水、酒精水制取装置提供冷源,冰水装置根据冰水需求制取冰水,由水泵循环向系统提供冰水。

2 电控系统组成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统一管理、集中监控方式。每台压缩机和每台冰水制取装置采用独立的控制器进行本机自动控制和自动保护,在控制室设置一套PLC控制系统,采用松下FP2系列,实现对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控制。现场设置模拟量采集箱,采集现场采集温度、压力、液位、流量信号,PLC与现场数据采集箱进行通讯,采用RS485接口,MODBUS协议。采用一台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在中控室,进行集中管理、监控和参数设定等。如图1所示。

3 系统参数采集与关键参数设定

采用的分散式控制方式,使用一根电缆,将现场所需的设备相连,结构简单,可维护性好,传输距离可达1200米,实现方便。压缩机、冰水酒精水制取装置及各模拟量采集箱实际上都是控制器,进行自控。但必须对其进行设定和必要的连锁控制,用PLC系统控制各设备,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控制参数的设定。同时各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都在中控室的工控机上显示出来,以便监控。能达到上述功能的关键是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实现数据的读与写。除通过设备控制器采集设备控制所需的信号外,还采集系统中的一些信号:

1)冰水、酒精水供水回水温度;

2)冰水罐、酒精水罐各层温度;

3)每台冰水装置出口温度

4)冰水罐、酒精水罐供水总管压力;

5)冰水罐、酒精水罐、酿造水罐液位;

6)冰水、酒精水供水总管流量

4 各环节自动控制

4.1 压缩机控制

采用我公司自主开发的自动型压缩机组,内部使用压缩机专用微电脑控制器对压缩机进行自动控制。压缩机具有吸气压力控制模式、给定能级控制模式,该控制器除了能够满足压缩机自身的自动控制和自动保护外,还具有系统控制的相应接口。有通讯接口,用于接收系统控制指令,有系统控制信号辅助输入点,用于与系统连锁开停和系统安全保护停止信号。

当工艺给出制冷请求信号,总控PLC给该系统的压缩机连锁开停点“开”信号,压缩机组自动开机,由机组控制器对压缩机进行自动控制。在制冷的过程中,系统PLC根据所测的温度与系统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温差的大小给压缩机发出控制模式指令,使在压缩机各模式下自动进行能量调节,控制平稳,减少负荷波动引起的起停次数。当系统不需制冷时,总控PLC给出该系统压缩机连锁开停点“关”信号。部分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

4.2 蒸发冷凝器控制

每台蒸发冷凝器有一台水泵和两台风扇,通过合理的控制蒸发冷凝器的开启台数来控制系统的冷凝压力,使之处于该系统最佳设定值范围内,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系统的排气总管设压力传感器一个,用以检测冷凝压力。为了减少压力处于临界时的频繁启停所造成的能量损耗,使系统运行更合理,其中一台蒸发冷凝器的风机采用变频器控制。在组态上可设定压力值及调节时间等参数。自动运行时,压力高时,逐台开启蒸发冷凝器的风机和水泵,反之,压力低时,逐台停止蒸发冷凝器的风机和水泵。自动合理地控制其开启的台数,在程序设计中,合理的设置调节和延时时间,既保证系统响应快又要避免频繁启停,同时还使除带变频器的蒸发冷凝器外的其他设备的运行时间基本均衡。

4.3 冰水制取装置,

采用自动型的冰水制取装置,由控制器控制,能跟随冰水流量自动调节冷量,自动制取所需要温度的冰水,预留与系统连锁开停信号和故障报警信号输入输出点。

4.4 冰水控制

冰水泵的控制主要控制两个环节,一个是冰水供水恒压控制,另一个是冰水制取时的制冷系统联动控制。

4.4.1 冰水泵送水控制

冰水送水系统全自动变频控制,根据冰水压力自动调节,保证冰水供水压力的稳定。一般系统有3台~5台同等流量冰水泵,一台泵配置变频器,功率较大时,另外几台配置软启动器,功率较小时,可直接启动,如果资金充足,每台泵均设置变频器,这种方案系统较平稳。根据车间冰水需求信号,自动开启变频调节泵,根据冰水压力自动调节频率,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启动下一台工作泵,依此类推,逐台增加,由系统PLC进行相应的频率调节控制,减小这时的压力波动;反之,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逐台减少。

4.4.2 冰水自动制取时的制冷系统控制

当冰水罐的液位低于设定的下限值时,需要冰水装置自动制取冰水,冰水供水温度高于设定值上限时,需要再次循环降温,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制冷系统进行自动制冷,由PLC统一对各环节发指令,压缩机、蒸发冷凝器、冰水泵、电磁阀连锁动做,自动进行冰水的制冷。同时避免压缩机的频繁波动,根据水温度与设定值比较,合理的给出压缩机的控制模式,使压缩机平稳自动运行。

4.5 酒精水控制

酒精水的控制也主要控制两个环节,一个是酒精水供水恒压控制,另一个是酒精水降温时的制冷系统联动控制,其制冷时对制冷系统的要求与冰水相同,因此不在重复。

5 结束语

在工控机上采用组态软件开发了良好的监控系统,良好操作界面,显示系统的状态和所有运行参数,具有分级别的密码保护操作功能,具有相应权限的操作人员,可进行设备的开停机控制。

整个系统的控制主要是针对系统的制冷需求全自动运行,同时又根据工艺需求量合理地调节系统设备,节省能源,这样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在国内啤酒行业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汪晓光,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2]汪晓光,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中国啤酒行业 篇9

产品为基, 互联网时代更需产品主义

消费升级时代, 产品升级当先。

尼尔森中国区总经理范奕瑾评论《2016年中国快速消费品预测报告》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消费者能够即时接触到产品评论并参与社交讨论, 消费者能够迅速了解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因此, 追求高端化, 高品质的生活用品已经成为‘新常态’, 这将会推动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增长。”

113年“只为酿造好啤酒”。青岛啤酒113年心无旁骛的专心与专注, 静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 把一瓶啤酒做到极致。酿酒用的大米必须是脱壳3天之内的新鲜米, 一支酒瓶要洗30分钟才算合格, 输酒管道用水洗净后, 还要再用1吨多的啤酒冲掉残留的水分。其“工匠精神”“慢”“专”和“精”的三字诀, 让始于1903年的啤酒高品质从未改变。

德国杜门斯啤酒学院教授Michael Ederr提到, “德国一些啤酒厂正面临规模化和质量监控同步提升的挑战, 而青岛啤酒在质量控制、检测指标和监控体系等方面的应用却让人刮目相看。”

作为“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明星榜的常青树, 青岛啤酒蝉联11年从未缺席, 它用实践证明:越是互联网时代, 产品离消费者越近, 反而越需要产品主义。

创新引领永远不满足过去的自己

“这份榜单是中国公司软实力的晴雨表, 体现了在当下的“转型”期间, 企业家希望既要出路, 又要可持续和健康的发展。”《财富》杂志诠释。

“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莎士比亚曾这样说。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在各自领域所展现出的创新能力有目共睹。作为百年品牌的青岛啤酒, 虽经历百年但更历久弥新, 依靠的是内部生生不息的变革和创新力量。

今夏, 随着由《魔兽世界》游戏改编的电影《魔兽》上映, 一款魔兽啤酒也迅速占领了“魔兽”粉丝的“朋友圈”。罐体选取部落和联盟的两个经典人物作为主打, 作为两大对抗阵营, 引发了魔兽粉丝的“PK意识”,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销量突破百万罐。

成功的企业, 必然是属于时代的企业。创新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与活力, 无论是互联网、高科技行业, 乃至传统制造业, “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让创新找到明确依附并得以持续, 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主动“点赞”, 保持“鲜活”生命力。

全球品牌中国企业唱响世界利器

全球化是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 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品牌是撬动世界经济与市场的无形杠杆,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崛起的背后往往是一批知名品牌的强势崛起, 影响着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缺乏自主品牌、大量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等, 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国品牌, 青岛啤酒远销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 凭借一贯的高品质, 青岛啤酒在海外树立了“高品质、高价格、高可见度”的品牌形象。

2015年, 在全球啤酒市场增长放缓的大势下, 青岛啤酒亚太区增长53%、北欧增长26%、英国增长18%、韩国市场销量翻番;2016年上半年, 海外市场销量逆势增长16%, 凭借的正是品牌这双“隐形的翅膀”。

中国啤酒行业 篇10

业界分析认为,当原本固守一方的区域啤酒企业的安稳日子被国际品牌或是全国性品牌企业搅局的时候,区域市场竞争则变得更加硝烟弥漫。在此影响下,很多品牌力不足的区域中小型啤酒企业便不得不采用低价销售的方式来换取市场份额,加之酿酒原料成本的逐年上升,从而造成利润水平的下降。也因此,我国多个省市陷入利润负增长甚至亏损状态。去年,利润负增长的有8个省市,亏损省市仍为4个,分别为天津、山西、黑龙江和湖南。

有专家表示,中国的啤酒行业盈利水平仍然低下,和啤酒产品本身的价值不符。除因上述过度竞争外,原材料行业困境难解同样对啤酒企业是一种挑战。

就啤酒原料行业整体现状而言,更不乐观。正如中国酒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报告介绍,全行业仍未走出经营困境,与我国酿酒行业中的其他行业门类相比,发展相对缓慢,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经营水平仍然相对落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进一步介绍称,总体上讲,我国啤酒原料行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啤酒工业在我国的历史有114年,啤酒原材料不足30年),总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仍有待提高。

“我国啤酒原料行业布局不均衡,导致企业开工率较低”,张五九说,而这个问题主要在麦芽行业较为突出。据介绍,目前我国麦芽行业产业布局存在“东部沿海密集、西部内陆稀疏、东多西少”的现象。

据调研统计,2013年,甘肃、新疆两省区的60余家麦芽企业开工生产的可能已不足15家,而全国近300家麦芽企业如今开工生产的可能不足50家。另有数据显示,我国啤酒行业的原料对外依存度达到65%。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啤酒大麦种植面积进一步萎缩,国内尤其是内陆地区内蒙古海拉尔、新疆、甘肃等地的麦芽企业仍将进一步萎缩。我国啤酒原料行业生产过剩的局面可能发生改变,而中小型麦芽企业的生存问题值得高度重视。”上述报告称。

张五九分析认为,正是有原料企业开工不足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啤酒原料行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对生产和产品供应产生了影响。

2014中国啤酒业年度峰会上,深陷困境的各啤酒企业巨头也纷纷表达了试图在微利基础上提高公司盈利水平的迫切。“要适合未来的发展,不断推出中高端的新产品,以适应消费升级,这是中国啤酒行业的当务之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表示。

上一篇:《给亡妇》下一篇:大学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