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2024-09-24

龙源期刊网(精选10篇)

龙源期刊网 篇1

1 背景

中国互联网的数字出版产业初期发展迅速, 法律对于数字版权的问题疏于管理。有些杂志社和作者之间没有有关于数字版权方面明确的、有保障性的合约和规范。当数字版权还未被提出时, 许多作者将作品授与杂志社, 杂志社方虽然未获得数字版权授权, 但作者亦未提出不将数字版权授权予作者。在双方都未对数字版权进行明确授权时, 杂志社授权给数字内容集成商, 易出现分歧。

基于这样的大环境, 龙源期刊网采用B2B和B2C的营销模式, 对电子书进行收费阅读。龙源网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了读者, 也因为疏忽惹来了官司。

2 案例分析

2.1 事件概述

龙源期刊网上登载了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魏剑美的照片、个人简介和58篇文学作品, 并且每点击阅读一次收费0.1元。魏剑美本人表示对此毫不知情, 且没有获得任何报酬。因此, 他将龙源期刊网负责人汤潮告上法庭。法院判决龙源期刊网赔偿2.4万余元, 与魏剑美提出的每天3000元相差甚远。

一审中, 他提出了要获得每天3000元的赔偿。而“付费阅读”先锋龙源期刊网则认为, 网站是经过相关报刊杂志的授权并签订了《网络电子版合作协议书》、支付相关费用后才对文章进行数字化、电子版制作和网络销售代理等行为的, 不存在侵权问题。最终, 针对这起案件教授魏剑美获赔2.4万余元。

2.2 案例分析

在这起版权纠纷案件中, 魏剑美将同为受害者的龙源期刊网告上法庭, 因为龙源对期刊社签订了相关作品使用合约, 并且支付了一定的费用, 但这是由于他们对法律意识的疏忽以及法律知识的薄弱造成的。获赔原因是期刊社不是作者通过继承、遗赠、受让、委托关系的版权主体, 而只有对魏剑美作品的使用权, 只能享受版权保护的文学作品。不能将版权卖给其他人。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版权的主体是魏剑美, 任何版权的获取都要经过作者本人同意, 或者权利的主体同意即作品的继受让人同意。但跨过作者并进行单篇收费的文章, 却直接与期刊社进行协商, 并且通过付费等方式获得在龙源期刊网上销售的的权利, 其实期刊社并不具有魏剑美作品的数字版权且无权将魏剑美授予的版权转售他人。龙源期刊网在获取数字版权时找错了版权主体, 因而造成了版权纠纷的情况。

龙源期刊网在向期刊社获得授权的时候, 获得得是对整个期刊的授权, 而无权将单篇文章拆开售卖, 这样单独使用作者的文章是对作者权利的直接侵害。

龙源期刊网侵犯了作者的肖像权、发表权、财产权、复制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第一, 龙源期刊网除了使用魏剑美的文章之外还使用了该人的照片与个人简介。使用照片也未经魏剑美授权, 导致侵犯了魏剑美的肖像权。

第二, 发表权是由作者确定是否对公众发行, 以何种方式发行的权利, 而龙源期刊并没有通过魏剑美来得到对其作品的授权, 而是从期刊社那里签订合约, 所以侵犯了作者的发表权。

第三, 龙源对魏剑美的文章进行发表并且收取一定费用下载的时候, 并没有知会该作者和对作者支付相关费用, 以至于侵犯了作者的财产权。

第四, 龙源期刊对作者的文章并不具备信息网络传播权, 但是有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货的作品。所以侵害了作者魏剑美的权利。

龙源期刊的侵权行为表现为非法使用了他人的作品, 即没有得到版权人的授权, 也没有法律上的依据。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 未经版权人的续课, 擅自对某一首版权法保护的作品行使其“专有权利”, 就是侵犯版权。由此可以界定龙源期刊网对魏剑美达成了侵权行为。

经法院判定, 龙源期刊网赔偿魏剑美2.4万余元即每天365元的金额与魏剑美提出的每天3000元价格不符, 原因在于赔偿金额应按照重新与龙源期刊签订数字版权使用合同计算, 并做出之前的赔偿, 与传统计算方法不同, 但仍按照每千字为单位进行计算。由此可见, 对于网络侵权行为, 有专门计算赔偿金额的方式, 而不由作者决定。这是法律对于数字出版企业的保护也是对数字出版发展的保护措施。

2.3 案例总结

所有的原因都是由于期刊社与魏剑美没有签订数字版权合同, 并且也没有与作者补签过相关事项, 所以期刊社没有权利将魏剑美的作品卖给龙源期刊网, 同时对于没有的东西, 龙源期刊也无权购买。龙源期刊在与期刊社签订相关合约的时候应看清魏剑美与期刊社签订的是否为版权转让合同, 若是, 是何种转让合同。该合同应包括作品名称, 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转让金、交付转让金的日期和方式、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否则出版社对作品享有的只有版式设计的版权。

这样的事件, 我们不能认定龙源期刊网是无辜的, 作为一个有充分经验的数字出版企业, 并且对数字出版物进行收费阅读的企业来说, 它是非常重视数字版权的, 而这样草率的与期刊社签订合约只能说是龙源期刊网的工作量之大导致无法逐一与作者签订合同, 并且一旦产生纠纷, 他们有相关的解决措施。

3 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通过对案例的研究, 主要相关问题如下

第一, 在对原作品进行再次演绎改编的情况下会影响到原著的内容, 在数字出版物中对原作品的部分内容做相对应的改动, 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行为是否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权利, 并且作者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利益。

第二, 在龙源期刊网上部分作品是提供互联网下载服务的, 而龙源期刊网无法保证作品被下载后是否被修改、被再上传或再销售, 这在无形之中就伤害了作者、杂志社和网络公司本身的利益, 同时也让正版受到的冲击更大。

第三, 付费阅读仍不是主流。虽然龙源期刊网与杂志社签订了授权协议, 并且声明了杂志社的收入中作者著作权益所占有的比例, 但是因为付费阅读实行的范围小、受众的交费意识弱, 所以收益并不多。

第四, 法律具有滞后性。如何避免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数字版权问题?如何预防这些侵权行为的发生?若作者没有发现自己被侵权且超过诉讼时限, 如何获得赔偿?

第五, 当龙源期刊网拥有的作品被盗版或被再次上传产生收益, 龙源期刊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六, 电子出版物如何真正的通过收费获取利益, 而不是通过广告和降低作品引进成本来获取收益?

3.2 针对这些问题, 主要解决对策如下

第一, 需要明确的是龙源期刊网虽然获得了期刊社的授权, 但是期刊社拥有的只是作品汇编权, 并不拥有作者的著作权。虽然需要点对点的授权是一个繁琐的工作步骤, 但是龙源期刊网仍需进一步细化自己的工作流程, 不能越过作者这个重要的角色。

第二, 提升数字内容保护和管理技术, 宣传支持正版并且建立数字版权合作保护组织。我们不能光依靠技术去避免盗版的传播, 更多的要靠自觉, 其次是靠监管。作为龙源期刊网本身, 不可能靠一己之力监管整个互联网。因此, 龙源期刊网可以与其他网站、组织建立合作管理, 共同保护数字版权, 建立联合机制。

第三, 在对原作品形成数字出版物时进行改编的行为应征求原作者的同意, 在双方协调后才可对原著给予大的变动, 以及呈现形式上的改动。如若作者没有时间协商可以签订授权合同, 委托出版单位进行修改。若作者不容易对原作品进行修改, 出版单位则不能对其进行修改。

第四, 通常出版单位采取的为预防有未签订的权利之后还要与作者重新签订的措施都是与作者签订霸王条款, 将传播权利转交出版单位所有。虽然这样的方式听起来非常霸道, 但对于多数不知名作者来说效果显著。这样的方式对于出版单位来说是简洁, 有效, 消除后患的条约。但如若当初没有签订数字版权, 事后可与作者补签相关条文, 之后才可以使用例如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

第五, 为保证自己的期刊不被下载后再上传, 龙源期刊以及同样开发数字期刊的期刊社可开发自己的应用软件, 即应用内的杂志下载后只能在这个平台或是这个账号上进行浏览, 不过脱离自己的账号和平台。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人直接整本的下载期刊, 然后上传到其他平台。但若消费者采用截屏的方法来一页一页的截图然后凑成整本杂志在其他平台上上传杂志, 龙源期刊网可适当的添加水印, 但会相对影响阅读效果, 对于正常阅读的读者增加水印是一个极其影响用户体验的方法, 所以不建议杂志这样。针对这样的情况还是要提高国民版权保护意识, 增加宣传力度, 针对违法侵犯版权的人采用法律手段进行自身利益的保护。

第六, 从小培养国民的版权保护意识, 提高数字出版物的阅读质量与用户体验。现在龙源期刊网所提供的数字期刊还处于原始阶段, 没有更多的特色功能供读者使用。我们可以参考巴诺书店制作的电子教科书, 既保证读者读书时或听课时记笔记划重点的需要, 同时还通过大量的高清图片以及动画效果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4 结论

目前, 我国版权保护法律日趋完善, 但仍有侵害作者权利的版权纠纷事件发生, 这源于人们对法律的不熟悉和淡漠, 也同样源于对版权概念的模糊和不重视。因此, 在生活中, 既要加强消费者对数字出版物和数字版权的认识, 也要加强出版者对数字版权的认知以及相关法律的了解和监管。既要自身遵守, 也要相互督促, 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字出版环境。

摘要:当前, 我国数字出版被侵权事件层出不穷, 网络盗版也日益泛滥。针对这一情况, 本文以龙源期刊网如何正确从作者和出版社获得数字版权, 以及作者如何保护自身合法利益为例, 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数字版权,数字版权合同,龙源期刊网,魏剑美

龙源期刊网 篇2

现代营销杂志 全文上中国期刊网

《现代营销》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吉林省期刊协会,学术指导: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国内统一刊号:CN 22-1256/F,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2994,邮发代号:12―142,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知网),省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创新研发、人力资源、财务天地、法律法规、经济前沿、资本运作、经营与管理、市场调研、国外经济、理论研究、科教研究、现象研究、行业经济、国际商务、工程技术、教育园地、人文天下、政策与法规、企业文化、改革与创新、商业科学、经验交流、经济纵横、工作研究、电子商务、社科论坛、实践与探索等。常年欢迎教、管、研人员赐稿。

地址: 长春市普阳街1688号长融大厦B座 邮政编码: 130061

龙源期刊网 篇3

本刊讯(记者韩阳)11月7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故事期刊协会、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龙源2008中国期刊数字化市场高峰论坛暨期刊网络传播排行发布盛典”在京举行。作为延续四年的期刊网络传播TOP排行发布盛典,龙源2008期刊网络传播TOP排行发布内容不仅包括TOP期刊、TOP类别、TOP文章的发布,还新增了TOP栏目和TOP活跃用户的发布项目。

网络阅读走向成熟

根据2008年龙源期刊阿所发布的在线合作期刊的网络传播数据来看,数字与网络出版传播取得很大的进展。2008年,仅TOP100期刊的网络阅读量比2005年TOP100的总阅读量增长472.3%,比2006年TOP100期刊的总阅读量提高了337%,比2007年的TOP100阅读总量增长241.03%,说明电子期刊化和网络阅读已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2008年是极具媒体话题意义的一年,雪灾、地震、奥运会、毒奶粉,新闻事件之影响一浪高过一浪,这从2008年龙源期刊网“期刊网络传播数据排行榜”便可以找到很好的佐证:在龙源期刊网络传播数据国内阅读TOP100中,时政新闻类期刊占有很大比例,《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南风窗》等均在榜上,且《中国新闻周刊》占据第5位置,创下近年来的最高记录。多事之年成就了新闻时政类期刊纸版零售的高潮,同样也创造了网络传播的新纪录。2008年龙源期刊网络传播国内阅读TOP100中,财经管理类期刊占据了16种,比例高达16%,充分彰显网络用户对财经话题的高度关注。

数据说话,内容好才真正受欢迎

国内阅读TOP100文章共涉及到32个刊物,其中12个刊拥有TOP100文章的80%的占有率。2007年,6种刊物占据了国内TOP100文章的60%,这6种刊物是《当代》、《小说月报》、《长篇小说选刊》、《收获》、《意林》和《十月》,文学类刊物占据了这60%的53%,也就是说2007年度的TOP文章,文学作品占据了半壁江山。

2008年的变化之一:文学类期刊国内TOP100文章一统扛山的局面不再;变化之二:文摘类期刊后来居上,成为国内TOP100文章中的最大占有者。同时,读者的阅读内容呈现出多元化趋向。涉及的类别也比2007年更加丰富。除文学、文摘之外,艺术、科普、自然科学、时政新闻等等在TOP100文章中都有入围。

国内外读者的阅读取向存在差异

在龙源连续四年的排行发布中,无论是核心发布项TOP100期刊,还是TOP100栏目或TOP100文章以及类别TOP,国内读者的阅读往往会根据国内外的政治经济以及个人生活工作的特别需要去进行网络阅读,折射出社会的现实状况,表现出多元的发展生态,而海外榜单一直存在一个特别聚焦的阅读取向:文学、养生保健、家庭育儿这三大类。从2008年期刊海外网络传播数据TOP100中,依然表现如此。以文学文摘为主的纯休闲阅读和以保健养生育儿为主的偏实用阅读,构成了海外读者两大主要期刊网络阅读诉求。

在“机遇”中谋发展

现在的中国期刊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方面是纸张涨价、广告下滑、读者分流的压力,一方面是互联网带来的新的读者群的形成和新的内容生态环境,给期刊的“编”“读”“卖”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期刊社业界人士都无不在想:期刊运营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平面媒体如何在稳固阵地的同时做好数字化出版?期刊媒体的资本运营该如何进行?广告与发行应该怎样与网络相结合,打造新型多元运营的期刊产业链?龙源期刊网成立十年来在期刊数字化市场和国际市场方面积极推进、年年都有新发展,2007年分给刊社的收入有了翻倍甚至数倍的增长。数字化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盈利领域已初露端倪。因此龙源期刊网借助这个发布平台邀请了业界、学界、发行界各路精英从理论的高度、实践的广度和市场发展的深度,探讨期刊目前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发展的最佳方案。

在问及今后发展时,龙源期刊网总编穆广菊向记者表示,在前不久龙源已经与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网络来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期刊阅读走势,通过数据分析来研讨不同期刊的态势以及国内外读者的阅读取向,为互联网期刊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在2009年龙源将更深入地参与到行业发展的研究中,并以此寻找龙源期刊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发展。

龙源期刊网 篇4

本刊影响及收录情况:本刊主要刊载学术、技术类文章和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学术报告、科研成果等优秀技术性论文。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扩展版中所属学科为TN类(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按影响因子与学科排名:影响因子为0.548,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12 名;

总被引频次与学科排名:被引频次为4 633,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2 名;

基金论文比与学科排名;基金论文比为0.332,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29 位;

来源文献量与学科排名:来源文献量为1 188,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6 名。

收录情况:《现代电子技术》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期刊资料库收藏期刊、中国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各大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为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投稿要求: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6 000 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齐全)、关键词(4~8 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信息(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不少于6 个)。

龙源期刊网 篇5

最近几天总结了下计算机专业方面的SCI期刊,为本人吐血整理,欢迎大家分享补充~~

一、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计算机科 学的publication最大特点在于:极度重视会议,而期刊则通常只用来做re-publication。大部分期刊文章都是会议论文的扩展版,首发 就在期刊上的相对较少。也正因为如此,计算机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低到惊人的程度,顶级刊物往往也只有1到2左右----被引的通常都是会议版论文,而不是很 久以后才出版的期刊版。因此,要讨论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首先必须强调的一点是totally forget about IF(IF指影响因子)。

另外一点要强调的是,计算机科学的绝大多数期刊和大部分的“好”会议都规模非常有限。很多好的期刊一期只登十来篇甚至三四篇论文,有的 还是季刊或双月刊。很多好的会议每年只录用三四十篇甚至二十篇左右的论文。所以,当你发现计算机的每个领域都有好几种顶级刊物和好几个顶级会议,不必惊 讶。

整个计算机科学中最好的期刊为Journal of the ACM(JACM)。此刊物为ACM的官方学刊,受到最广泛的尊敬。但由于该刊宣称它只刊登那些对计算机科学有长远影响的论文,因此其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 歧视(theory bias)。事实上确实如此:尽管JACM征稿范围包括了计算机的绝大部分领域,然而其刊登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算法、复杂度、图论、组合数学等纯粹理论的东 西,其它领域的论文要想进入则难如登天。

另外一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为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CACM)。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ACM比JACM要像Nature/Science很多。JACM上登的全是长篇大论,满纸的定义、定理和证明,别说 一般读者没法看,就连很相近的领域的专家都未必能看懂。而CACM则是magazine,既登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综述,也登各种科普性质的文章和新闻。即 便是论文,CACM也要求文章必须通俗易懂,不追求数学上的严格证明,而追求易于理解的直觉描述。在十几二十年前,CACM的文章几乎都是经典。但最近几 年,由于CACM进一步通俗化,其学术质量稍有下降。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为IEEE在计算机方面最好的刊物。但由于IEEE的特点,其更注重computer engineering而非computer science。换句话说,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主要登载systems, architecture, hardware等领域的东西,尽管它的范围已经比大部分刊物要广泛。

就刊物的质量而言,ACM Transactions系列总体来讲都高于IEEE Transactions系列,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大部分ACM 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最好的刊物或最好的刊物之一。大部分IEEE 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很好的刊物,但也有

最好的或者一般的。非ACM/IEEE的刊物中,也有好的甚至最好的。例如,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被认为是理论方面最好的期刊之一。

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会议论文事实上起着比刊物论文更大的作用。大部分会议都是每年一次,偶尔也有隔年一次的。正规的会议论文需要经过2-4个甚至更多个审稿人的双向或单向匿名评审,并且所有被接收的论文会被结集正式出版。

大部分ACM的会议都是本领域顶级的或很好的会议。大部分IEEE的会议都是本领域很好的会议,但也有顶级的或者一般的。

会议的档次通常可以通过论文录用率表现出来。顶级会议通常在20%左右或更低,有时能达到10%左右。我所知道的最低的录用率为7%。很好的会议通常在30%左右。达到40%以上时,会议的名声就很一般了。60%以上的会议通常很难受到尊敬。

但也有例外。大名鼎鼎的STOC(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录用率就达到30%以上,但它毫无疑问是理论方面最好的会议。造成这样的情形,主要是因为理论方面的工作者不多,而大部分人对STOC又有一种又敬又怕的心理。

二、国内计算机类三大中文学报投稿体会

国内计算机类三大中文学报《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投稿的实际体会。

共同点:

都是EI核心来源期刊;

中国计算机学会参与主办会刊;

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可接受8000-10000字左右的长文;

稿量大,处理流程大多缓慢,应早投;

国内众星捧月

《计算机学报》 http://cjc.ict.ac.cn/,月刊,中国计算机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网站好像最近改版了,但功能有所欠缺。

投稿方式: 网页登记然后Email投稿,中英文均可;初审后通知编号,邮寄打印稿二份及投稿声明等,审理费:150元。

审稿周期:6个月左右。被拒的或录用的文章给出的意见都比较中肯,感觉审稿人专业啊。

(感觉被拒的稿件处理快,可接受的稿件审理较慢)

录用率:不详。

版面费:不详。

发表周期:不详。

其它等事宜未接触不加评论。

《软件学报》http://,月刊,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网站功能齐全,投稿处理流程合理。

投稿方式:直接网站在线投稿,中英文均可。初审后通知编号,邮寄审理费。外审通过后再通知其它处理事宜。

审理费:150元

审稿周期:6个月左右。(本人前后总共投了二篇,第一篇4个月拒了,第2篇8个月给了通知,根据意见逐一修改,且必须给出修改说明,较为严谨).录用率:不详

发表周期:录用后的发表周期较长,需要耐心等待,但专刊较快.版面费标准:180.00元/面,收费比较厚道。

整个处理流程中,编辑部会及时与作者沟通确认,感觉很受尊重。2007年(以后也会有)该刊组织了很多专刊,投专刊的文章被录用后发表周期相对短,但录用率超低(如今年网络专刊为5%)。专刊反映信息较快,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http://crad.ict.ac.cn/,月刊,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网站功能较为齐全。

投稿方式:在线投稿或email投稿的同时还要邮寄3份打印稿,投稿声明等。好像不接受英文稿。

审理费:200元。

审理周期:官方说6个月左右(实际体会,投了一篇稿子,催了三次等了8个月拒了,郁闷。)

录用率:不详。

发表周期:不详。

版面费:260元/页(不超过7页),超出的部分,每页400元。

最后必须要提的是:国内最权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期刊当属英文期刊JCST(中文名: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双月刊,国内外同行评审,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科院计算所主办),SCI和EI双收录.附JCST简历:《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CST)是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个英文学术性期刊。JCST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承办。JCST由数十位国际计算机界的著名专家和学者联袂编审,把握世界计算机科学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目前,JCST正在稳步 地发展,其影响不断扩大,知名度日益提高。JCST荟萃了国内外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中有指导性和开拓性的学术论著,其中 部分文章邀请了著名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撰写。其内容包括: 计算机科学理论,形式化方法,信息安全,算法与计算复杂性,计算机体系结构与高性能计算,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VLSI设计与测试,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分布式计算与网格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

网站:http://jcst.ict.ac.cn/

龙源期刊网 篇6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一家以搜集整理人文社科类学术文献为使命的出版机构,书报中心1958年创立,迄今为止已经有57年历史。国家期刊总数量9877种,我们作为独立的出版机构,拥有独立刊号的出版物是最多的,有148种,主要面对人文社科领域,同时一部分是原创期刊。这样一个期刊结构决定我们在数字出版来临的时代,特别是数字出版对学术出版造成足够影响和冲击的当下,这个挑战更加鲜明。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思考、尝试和探索。

对这个问题思考的核心,是我们要从产品价值导向,向用户价值导向转移,来探索学术期刊刊网融合变革的模式。刊和网是并存的,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的使命是做出一本内容厚重、印刷精美、文字风格喜闻乐见的期刊。在用户价值导向下,因为有了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技术,交易的过程和对读者需求的过程链条拉长,从一个单一的线条,变成一个平台的推送,所以在这个时代,用户价值导向对于我们传统的学术期刊来讲,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

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需求为价值导向

用户价值导向,简要来说就是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需求为价值导向。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的便捷、传播形式和载体的多样化,给我们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带来海量垃圾,不是所有信息都是用户需求的,更不是提供的信息就是适合的。用户价值导向就要对信息进行甄别、重组,把无序状态下的信息,转化成真正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跟用户之间真正建立起基于数字平台的互动关系。

IT行业有一句话,要创造客户,要为客户创造价值。真正的数字出版要为读者和作者提供、创造使他意识到这种需求。提供产品信息,开放他的潜在需求,满足他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的价值取向,这是用户价值取向的一个概念。把这个概念和需求渗透到我们期刊、团队、平台的发展战略,平台定位。只有从生产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组织架构模式这几个方面同时实施从产品向用户的价值导向的转换,才能真正推动传统的学术期刊转变为现代技术的数字出版机构。

产品价值导向和用户价值导向的一个区别在于,产品价值导向是以完善的产品为目标,购买产品为成功的标志,交易完成,把书卖给你皆大欢喜。用户价值导向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掌握多维度的推送,注重体验实现,用户购买产品仅仅只是开始,买了刊物看到其中的文章,读者看到跟这篇文章相关的内容是什么,这个作者对这个观点的看法,这个领域其他学者怎么看,这篇文章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反响价值是什么,这是后续的。这些内容和他的承载力远远超过文章本身的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掌握了,推送给读者,同时又反馈给作者,这样一个链条完成之后以基础信息题为核心的链条才能形成,这就是用户价值导向,他的服务周期应该说可以是无限延伸,如果一直往下推送,真正跟作者、读者建立起互动关系,把研究的过程用立体的形态在数据平台上呈现出来的时候,这个过程可以无限进行下去。

刊网融合当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第一,刊网融合发展理念。在理念的建立上,一定要清楚刊和网的差异在哪里,刊是刊、网是网,刊网不一样。刊中有网,网中有刊,才能真正达到刊网融合。简单地在自己内部成立数字出版机构,一些人建一个网站发一个微博,建一个官方微信,只是一个内容的载体迁移,不是真正建立数字出版的网络。

第二,互联网思维尚未确立。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尽管在概念定义上有这样那样的区分,但基本的大概意思我们都是明白的。互联网思维既不要对其视若无睹,同时也不要把这个问题说得太过,互联网思维建立是不是意味着传统出版、纸质媒体这些耳熟能详的东西通通消失。简单地说,我们读惯中文的人,特别是读学术杂志的人,还是追求一册在手满口留香的阅读愉悦感,还是需要纸媒。而碎片化的阅读、浏览式的阅读则需要互联网。他们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前两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讲互联网跟电影的关系,电影跟互联网的娱乐传播也有类似的,曾有观点认为,互联网数字技术或者说电子技术发展会导致银幕将会消失,但事实上并没有消失。最早网络传播平台开始的时候,全中国只有2000块银幕,2014年底全中国变成24000块银幕,同时我们知道网络视频广泛程度比那个时候多得多,他们之间并没有产生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纸质阅读上更是这样,过分强调互联网思维带给我们危机,要么不懂互联网思维,要么不懂传统纸质出版的精髓所在,互联网思维非常重要,但互联网思维不是期刊产业的冬天。

第三,技术上的固步自封。所谓的互联网技术优势不在我们这边,而是在技术掌握的人手上,如果自己做很有可能按照自己的传统思维建技术平台,建出来的技术平台既不像真正的技术平台,也会跟传统的出版模式有所脱节,两者都靠不上。

第四,忽略内容建设的重要性。以为技术才是根本,忽略内容才是至关重要的。

第五,管理体制落后。应该说传统出版体制和模式跟所谓的数字出版模式是两个不同的范式,只有真正地把这两个不同的模式按照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把短板互相弥补起来,才能融合发展。互联网数字出版的体制跟传统出版不是一个先进和一个落后的问题,而是不同优势和面对不同市场形态的问题。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做出的探索

首先,确立用户价值导向,实行不同机制出版主体的一体化运作是实现社会化转型和相互融合的必然成果。我们的做法一是强化传统的出版平台,比如说书报资料中心学术品牌积累了半个多世纪,在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这方面不去削弱,不要求转型,不要求在自己的阵地上巩固、发展、坚守,把自己的学术品牌做精做深做得更加厚重,而是把这种厚重的内容迁移到数字出版平台上,从而达到目的;二是建设新媒体平台,就是人大数据科技公司,这家公司完全是数字化出版,跟原来的书报资料中心没有任何的瓜葛。把这两个平台按照不同的工作对象、范围和市场主体分别建立,内容上实行互通,运作上完全分离,实现真正的内容和数字平台的一体化运作。这样才能把传统的出版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因为公司面对市场变化要快一些,公司的人员架构完全是技术人才,内容完全由书报中心提供,书报资料中心还是我们传统的纸质出版,书媒公司做数字出版机构建立刊网融合的数字出版平台。

第二,服务于读者和阅读研究的全过程。在这个平台上,读者申请项目、参加会议、建立组群,还可以发布自己的成果,包括学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也都可以呈现,这方面的服务传统纸质媒体根本做不到。

第三,深度挖掘分析数据,满足用户需求。给用户提供数据定制服务,给个人用户、机构用户包括读者在内,对哪个问题感兴趣,需要哪个方面的数据服务,在这个平台上完全可以提供。

第四,学术体系要有学术评价,学术平台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术评价。学术资源的整合,知识网络的连接,挖掘技术的价值,得出预测性的判断。建立复合型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把以同行评议为主的内容评价和以数据统计分析的数据判断两者结合起来。现在的数据评价体系,有的过分偏重于所谓的内容评价,就是我们过去定性的引进国际上的评价,有的过分看中数量分析,比如说被引用次数等影响因子,这样的评价分析出来的结果跟实际在学术研究和学术整体评价的过程中有时候是一致,但很多时候分离性很强,没有真实地反映出学术研究的状态,拿被引率去搜,谁被引率最高,肯定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被引率最高。我们想把这两者比较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直观性。

以上是我们做的新媒体,一方面我们把现有资源迁移到数字平台,另一方面以平台为起点进行延伸和扩张,形成几个不同的完整链条。通过几个链条的服务,实现了用户价值导向,实时内容推送。公司化的运营体制,但运作要一体化,从内容上几个方面要统一起来,确定一主两翼的架构。

从结论上来讲,传统的学术期刊要打破自己固有的顾虑和禁忌,要有所创新,建立用户导向为核心,把学术期刊内容进行精细化运营和数据分析,最大限度发挥学术期刊的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真正的刊网融合发展。我们希望用智慧、科技、文化的力量打造中国最具活力和成长性人文社科专业的期刊出版社。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

龙源期刊网 篇7

本刊影响及收录情况:本刊主要刊载学术、技术类文章和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学术报告、科研成果等优秀技术性论文。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扩展版中所属学科为TN类(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按影响因子与学科排名:影响因子为0.548,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12名;

总被引频次与学科排名:被引频次为4 633,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2名;

基金论文比与学科排名;基金论文比为0.332,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29位;

来源文献量与学科排名:来源文献量为1 188,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6名。

收录情况:《现代电子技术》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期刊资料库收藏期刊、中国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各大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为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投稿要求: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6 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齐全)、关键词(4~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信息(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不少于6个)。

龙源期刊网 篇8

本刊影响及收录情况:本刊主要刊载学术、技术类文章和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学术报告、科研成果等优秀技术性论文。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扩展版中所属学科为TN类(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按影响因子与学科排名:影响因子为0.548,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12名;

总被引频次与学科排名:被引频次为4 633,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2名;

基金论文比与学科排名;基金论文比为0.332,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29位;

来源文献量与学科排名:来源文献量为1 188,在同类全国排名中位列第6名。

收录情况:《现代电子技术》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期刊资料库收藏期刊、中国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各大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为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投稿要求: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6 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齐全)、关键词(4~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信息(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不少于6个)。

龙源期刊网 篇9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大学英语开始受到重视,大学英语在教学水平、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师队伍等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王守仁,2004)。随着四、六级考试的升温,大学英语受到空前重视。教育部高教司于2007正式颁布了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特别提到了健全教师管理和培训体制,提出了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2014年12月教育部出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南里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指出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和追求。目前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颇多,而对真正执行教改的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却很少。

二、国外教师研究状况

Simon Brog(2006)通过对ELT文献的实证研究和自身的教育体验,得出影响教师研究的十大条件:(1)意识;(2)动机;(3)知识与技巧;(4)选择;(5)指导;(6)时机;(7)认知;(8)期望;(9)团体;(10)传播潜能,其中教师的意识、动机、知识和技巧是影响教师研究的关键。Simon Brog在他的“Conditions for Teacher Research”一文中指出,目前全世界对教师研究很缺乏,到底有多少人在从事教师研究,进行研究的教师具有什么特点,教师研究的动机是什么,有关的研究很少。美国学者Freeman教授在亚洲英语教师协会第三届年会访谈录(郑新民,2005)中指出,这次在大会上发言介绍教师自己研究自己的案例还很少,更多的是大学里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教学,研究教师。他强调:“只有当我们的教师能切身体会到他们的教学研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强有力的支持时,我们才能说以知识库为基础的研究走上了正轨。”Freeman认为进行教师研究如此重要,以至于“如果不把研究的聚集对准教师,英语教学的改革不会有大的起色”。

80年代中期以前,国外外语教学期刊中很少有关于教师教育的文章,更没有实证性的研究,而9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明显增多(刘学惠,2005)。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TESOL的论文内容主要集中于英语教学方面,包括语言习得、教学方法、英语水平测试以及学习者变量等(贾爱武,2005)。20世纪90年代初,外国学者开始关注二语教师的教育和发展,他们认为教学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教师教育和发展研究涉及了二语教师的实践知识、专业知识、信念、教师行为、教师学习、批判性反思、行动研究、专业发展的胜任特征(李洁,2006)。彭伟强等(2006)对欧洲外语教师教育现状与改革动向进行了研究,发现教师在职教育成为欧洲外语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的教师在职教育除了为缺乏专业人员领域的教师提供专业化训练以外,更多的是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相关技能尤其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培养以及提升科研意识能力。

部分国外学者以教师为主体进行了研究。Emiko(2009)研究了日本的英语教师通过课堂研究发展教师自主。Osksana(2013)揭示了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俄罗斯英语教师们的自主性,职业自我发展和工作成就感。土耳其的研究者(Zubeyde 2010)利用反思性教学日志帮助6位在职英语发展教师自主和决定技巧。伊朗研究者(Malum t at2015)则以40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问卷调查,研究教师自身效能和学生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Salimi(2015)研究了伊朗大学英语教师关于学习者自主的信念,通过对35名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得出结论:教师对学习者自主的概念很熟悉,并且相信在有效的语言教学中其必要的作用。

美国较早提出了语言教师培训的问题。美国学者Freeman(1998)认为一名高成效的现代化的外语教师的培养是没有终点的,它是一个动态出现持续的成长过程,其动力来自教师本身。贾爱武(2006)通过对美国外语教师教育及专业资格标准政策研究,发现美国对外语教师在外语教育中作用的重视程度,以及为学科教师制定相关的资格标准等政策方面表现出来的整体性、严谨性和先进性,在世界范围内都居领先地位。这一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师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研究状况

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有近六万人,他们都是英语专业本科或硕士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精通的主要是英语(蔡基刚,2005),根本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的变化。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成效以及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贾爱武,2005)。但是,中国的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状况却令人担忧,对外语师资教育本身的研究非常有限,专题学术论文寥寥无几(吴宗杰,1997)。早在2000年,甘正东指出:一方面,我国高校当前外语教师严重短缺,外语教师队伍素质不能适应不断向前发展的外语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研究却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

据张正东(1999)的统计,1978-1992以“教师及语言教学”为主题的论文仅42篇,数量极少。当然这和当时的教学要求和当时的大环境不无关系。1996-2000年,对教师研究的文章共8篇,涉及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张逸岗,丁方,1996)、外语教师教育、基本要求及改革思路(顾建新,1996)。顾建新指出,教师应由原来的权威和培训者(authority and trainer)变成指导者和管理者(guider and manager)。北外的刘润清(1999)指出:外语教师对定量的方法了解太少,实证研究微乎其微,他提出建议:“多开展实证性研究,少写感想、印象、总结经验性的文章。”郑敏等(2000)则就“教学行动研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的教学模式在师资培训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2001-2006年,短短几年,对教师研究的文章明显增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有研究教师行为、素质发展、角色分析等文章31篇,其中对英语教师素质调查的实证研究文章有8篇。在《外语界》、《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英语教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等几份影响较大的核心期刊中,《外语界》近年来比较注重教师研究,仅以2006年为例,发表的对教师教育、素质等的研究文章达10篇,并在2006年第六期开设了“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栏目。由此可见,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已经开始在中国受到重视。

近年来,陆续有国内学者对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文章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03-2012)92篇有关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研究文献(周浩,2015)实证研究比较少,方法较为简单,内容包括六大类,主要有教师素质、教师话语、教师信念、教师身份认同与角色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发展与自主发展。

国内的专家学者在过去的几年里陆续对大学英语老师的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进行调查(夏纪梅,2002),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大学英语教学安排,总体科研水平,学历层次等进行分析(黄建滨,2001),认为教师工作量大,学历层次偏低,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大学英语教师不受重视,明显缺乏进修与培训的机会(张宜等,2003;戴曼纯,2004)。大学英语教师对自己教学的研究和自我专业的研究存在困境(蔡龙权,2007)。李洁(2006)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个人特征作了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重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与非重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留学经历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影响显著。吴一安(2005)对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了探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应具备外语学科的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和道德观,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学与学习发展观。大学英语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中介作用(龚嵘,2006)与教师的教学动机策略(季明雨,2004)尤为重要。关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模式研究者寥寥无几。郑新民等(2005)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信念”问题进行了研究。郑通过访谈研究,了解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信念的基本特征,阐述了教师信念中潜在的语言观如何引导教师选择教学途径,影响其课堂教学。对教师信念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对此的研究文章为数不多。

刘学惠(2005)对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从建构主义认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教学的性质,教师的知识和教师学习等概念,并将教师认知研究划分为三大类,即教师的决策研究;教师的知识/观念研究;教师的学习/发展研究。刘提出建议:加强理论建构、实证研究、实践应用三者之间的联系,相互支撑和映证;在理论方面,借鉴普通教育理论的研究框架和当代社科研究成果,以更宽的视角理解教师的发展;实证研究选题应针对核心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需要进一步探究教师知识的评价和描述方法。

贾爱武(2005)则对国内外外语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课题的研究文献作了历史性的回顾,得出了结论,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界中对以外语教师教育为专题的学术地位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钱晓霞(2005)论述了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教师的自主性问题,提出了学习者的自主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职业的自主性发展。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教学自主能力,促进自身的自主发展:(1)掌握二语习得规律;(2)进行教学反思。陈国崇(2003)则就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提出了一些问题,如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尤其是科研能力、知识结构和英语技能与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等。

近几年的英语教师研究倾向于实证研究,如(章乐燕,束定芳,2014)研究大学英语教师总体自主水平,在职称,学历学校层次上呈显著差异,而在教龄上则无显著差异。而高吉利(2011)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大学英语教师的自主能力总体不强。张慰磊(2014)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5位外语老师的绩效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Li Xu(2015)利用问卷调查研究学习者自主中教师的作用。Ying Zhao(2013)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问题,建议提高教师的合作发展模式。以上的研究观点基本来自于中国较为权威的数量不多的核心期刊分析。

四、基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的大学英语教师研究分析

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数据库的检索,对2000年到2015年核心类和非核心类期刊与大学英语教师有关的文章进行分析,探索近几年来大学英语教师的普遍研究状况,了解广大一线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的现状。

2.研究方法

间接研究。对历年所发表的文献进行分类筛选,并根据文献的选题进行归类。笔者以“大学英语教师”为主题词,结合专业发展、教师角色、专业素质、教师自主、教师教育、教师信念、科研状况等进行精确检索全部分类期刊,年限不限。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包括核心、非核心类的期刊得出以下数据(数据截止到2015年12月20日):

3.结果与讨论

从表一可以看出,2000-2005年关于大学英语教师研究的论文相当少,大学英语教师研究几乎没有起步。有些方面的话题几乎未曾涉及,如大学英语教师信念,教师的实证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等,研究数为零。关于教师自主,教师行动研究和反思,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和教师角色方面的文章才区区几十篇。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关于大学英语教师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尚未真正起步。2004-2005年,知网期刊有关大学英语教师的论文有较大的突破。2004年正值《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发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升温,大学英语和英语教师受到空前重视,外语教师培训的机会较往年来得多,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文章的产出较往年多。

从表二可以看出,2006年和2007年发表的各类有关大学英语的文章113篇,大大超出2000到2005年的总发表数68篇。这两年可以看做是大学英语教师研究的起步过渡阶段。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式颁布,特别提到健全教师管理和培训体制,提出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某些高校开始更注重对大学英语老师的科研要求,评职称必须有文章,这是研究大学英语老师期刊文章较前突飞猛进的一个原因。

2008年到2015年是大学英语教师研究的高速发展阶段。历年发文章的总数均超2000到2005年的总和,是2006年和2007年的双倍。但从论文发表的数量上可以看出外语教学和外语教师受到极大的重视。从表二可以看出,专家,学者,草根教师所写的论文基本围绕大学英语教学,各类期刊每年发表大量的学术论文讨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教师的角色,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自我发展等。2009年到2015年间,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及2014年刚开始兴起的慕课、翻转课堂等热点话题进入大学英语教师研究的视角。表中可以看到,2005年在知网就有9篇文章发表,翻转课堂也有5篇,相比于其他的教师动机,叙事分析,跨文化交际等,发文章的速度可谓快也。在信息技术多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个话题会延续很久。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是2015年各大出版社培训的热点。

中国知网期刊搜索的数据表明,国内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角色,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教师自主和教师教育的研究从论文发表的数量来看略逊一筹。对于教师评价和教师反馈语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一点从历年发表在各类期刊的文章可以看出对大学英语教师研究的趋势。

但是一线教师的文章基本集中在非核心类期刊上。从表四和表五所发核心期刊的论文占的比例可见一斑。

全国六万多英语教师大军(蔡基刚,2005),每年关于他们的研究文章只有区区几百篇,不禁让人思索其原因。相比庞大的大学英语教师,能在核心期刊发文章的草根教师寥寥无几。大学英语教师发表论文艰难,申报社科项目艰难,评聘职称艰难,就成了这支队伍的常态(夏纪梅,2012)。

通过对中国知网(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期刊)有关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论文的分析,发现目前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执行者-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不具体,实证研究的文章很少,少数涉及课堂的研究,关注的是某些教学技能,而不是教师作为“人”的发展(文秋芳,2010)。对大学英语教师情感,焦虑,职业倦怠,心理状态的研究的相对较少。大学英语教师不受重视,职业发展处在瓶颈当中,受到严重制约(夏纪梅,2012)。由于感受不到学校的重视,不少大学英语教师感觉被边缘化(陈秀娟,2008)。

学校应当重视大学英语教师,政策适当向大外教师倾斜,提供在职进修的机会和培训,组建教学团队等提升科研意识。

五、结语

笔者通过对中国颇有影响力的几份外语核心期刊的有英语教师论文的分析,以及对2000-2015知网期刊大学英语教师等篇名检索,发现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的文章并不多。2000年以前大部分刊物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教师研究的文章数量少而缺乏实证研究,显得有些泛泛而谈。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学者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多。2005年以后的研究,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教师作用、教师自身发展、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文章多侧重于实证研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从表面上看,大学英语教师论文发表数量少,表明他们的科研水平不高,但追究其因,笔者认为原因众多,有自身的也有外在的原因。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都具有潜力,许多英语教师对教师自身发展,教师课堂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科研能力状况是否真的很弱,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根据最近几年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将不断学习和主动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作为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指南》同时指出:“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既需要学校和院系的支持和政策保障,也需要教师自身的追求和努力。”大学英语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但由于受检索的方法,检索的期刊网等因素的局限,本文得出的数据可能不尽全面。希望加大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了解当今教师研究动态,只有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执行者们受到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才不是一句空话。

摘要:文章通过对外语类几份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关于大学英语教师论文的分析,以及CNKI期刊网有关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探讨我国外语教学界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状况。结果发现,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素质、科研、进修等状况各方面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并不多,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总体不够深入。大学英语教师普遍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建议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重视教师教育和发展。

龙源期刊网 篇10

一、后现代教育研究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历程

后现代教育研究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可以这样描述:不断升温,持续发展,势头强劲,至今不衰。其发展大致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尝试期

后现代主义的传入,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它最早出现在建筑专业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还只是处于被零星评介和引进的阶段,人们对它还很陌生,所以整个80年代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极其有限。1982年后开始有相关论文发表,其中1982年4篇,1983年8篇、1984年4篇。1986年后逐渐增多,最高年份是1989年56篇。

从中国期刊网看,在整个80年代,与后现代教育有关的论文只有2篇(1985年和1986年各1篇)。从起源看,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起源于后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设计专业教学的冲击。1985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同济大学召开了由《时代建筑》主办的“上海市建筑创作实践与理论畅谈会”。在座谈会上,卢济威谈了1985年5月2日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第二教研室针对该系学生尝试后现代建筑设计引发的教学问题研讨的一些情况,揭开了教育界讨论并思考后现代教育问题的序幕。而张维城在《黑龙江财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发表了《美育和“后现代主义”》一文。该文堪称国内第一篇后现代教育研究的文章。

这一时期教育界对后现代主义处于观望尝试阶段,这是可以理解的。改革开放后的我国正轰轰烈烈地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要求社会科学变得更科学,以便更好地为之服务。后现代主义从其解构现代性工程的价值取向看,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显得很不合时宜,甚至有理论风险。所以,“对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界起初是小心翼翼地引介这股文化和社会思潮”。[1]而当时,教育界正提倡做“四有新人”,多快好省地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是整个时代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后现代教育研究很难有市场。但是,后现代主义毕竟已经传入并首先在建筑和艺术领域产生影响,也最先对这两大领域的教育问题产生影响。人们已经意识到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并初步进行了教育教学实践尝试,从而发出研究后现代教育的呼声。

(二)20世纪90年代:发展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明显活跃起来。中国期刊网显示,以“后现代”为题的论文数1993年首次突破百篇,几乎相当于整个80年代相关研究论文数的总和。此后,每年发表的相关论文数不下百篇,1999年甚至达到184篇。

不过,从中国期刊网上看,以“后现代教育”为题的研究论文依然不多,中国期刊网显示1990年~1993年以“后现代教育”为题的研究论文数为零,从1994年开始逐年增加,直到1996年每年才达到10篇以上。从研究数量看,此期的后现代教育研究仍表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向。

从中国期刊网看,整个90年代似乎没有后现代教育研究的硕、博士学位论文。当然,实际上,此期后现代主义已经明显地影响了我国教育研究者的理论思维。我国部分教育研究者已经表现出对后现代主义的兴趣。例如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的博士学位论文《论反思性教学》,其中就有专门的章节谈论后现代主义,并把后现代主义看作是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尤为称道的是,此期出现了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张文军写的学位论文《后现代教育思想述评》,该文系统论述了后现代教育思想。这大概是我国大陆第一本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该论文的出现在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论文以《后现代教育》为名,于1998年由台湾扬智文化公司出版。

90年代后现代教育研究之所以能持续发展,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有密切关系。我国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社会发展方向更明确,文化界又出现了新的文化引进和交流热潮,这在后现代研究方面也有所体现。后现代研究逐渐升温必然影响到我国教育的后现代研究。而此时的教育实践也刺激了教育研究的后现代转向。从8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开始强烈批评应试教育,提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90年代末更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怎么转,转向何处,转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些都促使人们思考。90年代西方如日中天的后现代教育研究无疑为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强烈的研究暗示和理论参照。

(三)21世纪初10年:(1)高涨期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进入高涨期(见下页表)。

从表中看,进入21世纪后,国内的后现代教育研究进入了高涨期,每一年的论文数量几乎是整个20世纪80年代甚至是90年代的总和。而且后现代教育研究成果出现了新的动向:主要集中在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

中国期刊网显示,2000年~2008年,明确以“后现代教育”为题的论文只有67篇,而以“后现代课程”为题的达到138篇,其中8篇为硕士学位论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汪霞的《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该论文在考察现代课程研究形成、发展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课程学家针对现代课程研究难以克服之弊端所进行的批判和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建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分析了现代课程研究与后现代课程研究各自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该文试图围绕并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勾勒出课程研究的发展轨迹,揭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变,最终为我国当前的课程发展提供借鉴或启示。该论文无疑是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的深化。

注:表中“/”前为“后现代”为题的论文数,“/”后为与之相关的教育论文数。

另外,此期后现代教育研究还表现出反思性特点。表现之一是开始对后现代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并反思。代表性的有瞿葆奎、郑金洲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其中的“后现代主义与教育”一章是国内学术界首次对大陆后现代教育研究文献的综述。另一本文献性的论文集是钟启泉、高文、赵中建主编的《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从该书中所选录的后现代课程研究类文章,基本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后现代主义的学术旨趣。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虽然没有人直言是后现代主义,但其后现代主义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表现之二是开始将后现代教育思想研究纳入史的研究范畴。后现代思潮在世界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开始对这一思潮进行历史研究是必要的。代表性的有张斌贤主编的《外国教育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和黄志成主编的《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这两本著作均对后现代教育思想进行了概括和简评。

二、近30年来后现代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从研究的节律看,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明显受哲学文化思潮研究的影响

从1980年至2008年底,中国期刊网题目含有“后现代”字样的论文共计7,103篇,其中“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2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365篇,而整个80年代相关学术文章不足200篇。进入90年代后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才真正热起来。进入21世纪,后现代主义研究热潮更为高涨,2000年~2008年的相关论文猛增到5,408篇,如果算上此期出版的著作的话,数量可谓惊人。由此可见,我国后现代研究是逐年代、甚至是逐年增长。教育研究与此发展节律是一致的。这种后现代文化热潮成为教育后现代研究的文化背景或氛围。这表明,后现代教育研究者非常注重对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借鉴。事实上,后现代研究的任何论题,只要与教育相关的,很快就被引进教育研究范围,如后现代生态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等。

(二)从研究的主体看,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中青年学者,特别是在读研究生

后现代主义在我国大陆的流行,真正始于20世纪90年代。此期正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逐渐控制教育研究话语权的时候。而进入21世纪后,“70后”和“80后”青年学者更是大量涌现。据笔者初步统计,2000年后,中国期刊网显示,我国教育研究明确以“后现代”为题的教育方面的博士学位论文有6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8篇。需要说明的是,录入中国期刊网的学位论文均经过培养单位推荐,而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教育研究的重镇,基本没有录入学位论文。由此可见,后现代倾向的教育研究的论文数量是非常可观的,而其数量也基本是逐年增长的。

(三)从研究的旨趣看,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表现出比较强的现实关怀

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特别是高考制度恢复后出现的“应试教育”,已经表现出很强的教育病理性特征。这种病理性特征从根本上而言就是教育的现代性问题。虽然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思想或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来了,但是对改变现实教育弊端收效甚微。人们不断引进、研究后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就带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这影响到21世纪初国家推行的新课程改革设计,新课程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后现代价值取向,它的推行在某种程度上又反过来推动了相关的后现代研究。

(四)从研究的内在轨迹看,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走的是一条由引进、介绍到初步本土化尝试的路径

虽然从表面看,在后现代教育研究的三个不同阶段都出现过研究主题甚至论文题目的重复性问题,但纵向看,还是可以看出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走的是一条由引进、介绍到本土化尝试的发展路径。这主要表现在:从对抽象的后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价值层面的赞赏,到引进将之比较具体地进行课程与教学论层面探讨的尝试性结合;从单纯对后现代教育思想的阐释,到与传统文化的嫁接或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有意渗透(代表性的是靳玉乐、于泽元著《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从对后现代教育的内容性研究(如对后现代教育目的、课程与教学、师生关系、评价等的研究),到对后现代教育研究的反思等。应该说,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逐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性。

三、关于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的几点反思

我国后现代主义研究知名学者王治河认为,“后现代主义其实是生长于现代性的局限之处的。只要现代性的弊端一天不克服……后现代主义就有存在的必要”。[2]这样看来,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也将不会停止。从目前看,作为一种研究热潮在未来的几年中还会“热”下去。但是,回顾这段历史,如果后现代教育研究要想更好地进行下去,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防止过度的价值偏好。

英国著名的比较教育教授安迪·格林(Andy Green)认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后现代教育理论家已经清楚地发现,教育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的某一理论支流或相关理论的结合是富有成效的。但是,他仍提出了“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理论有何贡献?”的质疑。他对包括美国最有名的后现代教育思想家吉鲁(Henry Giroux)在内的后现代教育著作进行了分析,认为后现代主义信条(如利奥塔和鲍德里亚等人提出的)并没有如其所愿地提供多少有特色或是产生理论成果的东西,相反带来许多危险。其中最大的危险来自后现代主义倾向于个性化教育用户至上主义论调。[3]这种个性化教育用户至上论虽然对瓦解传统划一化教育模式、重新认识不同教育主体的地位及其关系等有一定的作用,但事实证明其作用是有限的,并会引发新的教育问题。比如择校引发的教育不公平、国家教育目标的价值的削弱等,而它对提高教育质量的价值也有待确证。这在我国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的弊端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从30年来的后现代教育研究看,其研究热潮的背后,是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者表现出的对后现代主义过度的价值偏好,而且令人担忧地表现出他们自身所批判的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所谓的先进与落后、好与坏的二元对立思维倾向(1)缺乏理性反思意识。从目前绝大多数学术论文看,这种反思的理性是缺乏的。

第二,防止走向空疏。

所谓空疏就是无助于实际。美国著名的后现代教育思想家吉鲁对激进教育理论(广义的激进教育理论包括后现代教育理论——笔者注)的失败曾进行过深入分析,“激进教育理论虽然对学校教育进行了富有洞察力的理论和政治分析,但是,它也有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严重的是其无法超越批判与统治的语言。也就是说,批判教育学者深陷在一种狭隘的语言中,将学校与支配性意识形态和实践联系在一起,或是只从政治经济学的话语来思考学校。……这种立场的悲剧性在于它使左派教育学者无法形成关于教育或学校改革的纲领性语言”,造成的结果是,“保守派不仅掌控了关于公立学校教育本质与目的的争论,而且越来越能够为区域性与全国性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设定条件”。[4]也正是如此,在美国,进入21世纪后基本没有人再使用“后现代教育”一词。吉鲁在1992年后,更喜欢用“批判的民主教育”或“公共教育学”来描述他的工作。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思维退出了研究领域。但是,后现代主义往往基于自由主义左派立场,解构大于建构,对现实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行为的建设性作用甚微,更多地表现在一种思维取向和价值层面的意义。“很多批评指出,后现代主义者常常使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或者含混不清的行话,这种语言能够让大多数哲学家都感到迷惑不解,对于一般公众来说更是如此”。[5]这与教育实践变革对教育思想理论的切实性(或实践性)要求有很大的距离。我国相当一批青年教育学者之所以沉醉于后现代主义,除了与该理论话语的反叛传统的精神旨趣有关外,也与当前的学术管理体制有利于研究成果的“知识化”,便于他们进行玄学构想有关。跟风式、玄学式的构想很有可能只产生流行话语,却无助于实际。

摘要:后现代教育研究在我国大陆有近30年的历史,大致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尝试期、90年代的持续发展期以及21世纪初近10年的高涨期。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的节律深受哲学社会科学思潮的影响,其研究主体主要是中青年学者群体,从研究旨趣看,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实践关怀意识,近30年来,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经历了一条由引进、介绍到本土化尝试的内在发展轨迹。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教育研究,回顾,反思

参考文献

[1][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译者的话.

[2]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增补本序言.

[3][英]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朱旭东,徐卫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22.

[4][美]亨利.A.吉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迈向批判教育学.导论[M].朱红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

上一篇:小学生形象思维培养下一篇:两岸高科技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