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CI期刊

2024-07-05

CSSCI期刊(精选5篇)

CSSCI期刊 篇1

一、引言

我国明确提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以企业为主体,提倡通过产学研等多种方式培养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但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1]。与此同时,从我国目前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多数仅仅围绕如何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培养创新人才而展开研究,而对于企业中创新人才的研究很少,研究方向明显与国家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相违背,也说明了我国学者对企业创新人才的研究尚未真正开始,此结论通过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2010-2011年来源期刊25个学科分类中的527种期刊关于创新人才研究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得以验证。

通过中国CNKI高级检索功能,输入检索词“创新人才”,时间:1980年-2012年1月,匹配:输入“精确”对CSSCI中527中期刊进行检索,共检索到以“创新人才”为主题的论文812篇。

二、CSSCI期刊创新人才论文分布

2010-2011年CSSCI来源期刊共包括25个学科分类,涉及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所有学科总共包括527种期刊,各学科涉及的期刊在检索时间范围内共发表以“创新人才”为主题的论文共计812篇,其中宗教学、历史学、心理学、中国文学、艺术学、外国文学、考古学、环境科学8类学科涉及期刊没有发现以“创新人才”为主题的论文;25类学科中17类学科包括的期刊涉及创新人才的研究,占到学科总量的68%。统计发现:教育学学科共涉及期刊37种以“创新人才”为主题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共519篇,占总数的63.92%;其次是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共涉及期刊70种以“创新人才”为主题发表的论文数量为83篇,占总数的10.22%,两者累计百分比为74.14%,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刊登关于创新人才研究成果多数在探讨如何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因此,从总体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创新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教育视角进行相关的探索,通过企业视角的研究成果较少,说明我国学者对创新人才研究视角单一,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国家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2010-2011年CSSCI期刊创新人才论文分布,具体见表1。

三、高等教育视角下创新人才研究成果调查

1. 研究成果分布基本情况

高等教育视角下创新人才的研究成果分布在教育学学科各种期刊。教育学学科有37种期刊,其中涉及创新人才为主题的期刊有30种,占到81.1%,共发表创新人才为主题论文519篇,平均每种期刊发表论文17篇,其中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江苏高教,发表创新人才为主题论文累计达到78.03%,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视角下创新人才研究成果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教研究创新人才研究成果累计达到53.56%,反映了这三种期刊是学者们发表创新人才研究论文的主要期刊,具体分布见表2。

2. 研究内容

以“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教研究”为例,调查其研究内容发现,研究成果主要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研究内容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具体包括: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见表3。

研究发现这3方面的研究内容在3种期刊的分布累计篇数为89、94、95,累计百分比为32.01%,33.82%,34.17%,很接近,它们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教研究期刊的分布是均匀的,也说明了3种期刊关于创新人才研究主要刊登这3个主题方面的文章。同时,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研究共89篇文章,其中以中国高等教育为最多共54篇,占60.67%;以中国大学教学为最少9篇,占10.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共94篇文章,其中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各39篇,占41.49%;中国高教研究16篇,占17.02%。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共95篇文章,以中国大学教学为最多39篇,占41.05%;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篇数相近。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研究多数作者是大学校长或党委书记,他们从大学管理者及专家的角度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理念,就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指明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主要内容涉及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突破旧的教育体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经典研究成果—曹小先、郭传杰、江崇廊、刘乃泉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论文中提出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第一重要任务;树立素质教育与文化育人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树立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观念;树立高等教育综合化观念;树立开放式教育观念[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模式研究是方法论研究,研究者为解决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的方法。主要内容涉及以素质教育为平台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课程体系等具体措施,经典研究成果—曾明、徐晨在《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新路》论文中以“深圳大学”为例,提出使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升[3]。

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论文基本上按学科专业例如机械、电气工程、化工、地质等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内容涉及围绕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教学环节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经典研究成果—王立欣、王明彦、康玲在《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论文中构建了宽、专、交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利用科研成果研制综合实验系统等方式建立了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提出采用导师制、创新研修课、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学科竞赛等措施推进工程创新人才培养[4]。

四、企业视角下创新人才研究成果调查

就本样本统计调查发现,我国以企业为背景研究创新人才的成果数量非常少。统计调查CSSCI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类期刊在调查时间范围内真正涉及企业创新人才研究的成果只有4篇,占到高等教育研究视角成果的0.771%,充分反映了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研究方向与国家提出的创新以企业为主的方向不一致,研究出现了不平衡,过多的研究偏重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对相关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传统产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大幅度提高,而创新能力依赖于创新人才,因地制宜,发挥企业自身能力培养专业技术创新人才在很多方面都优于以高校为基地培养创新人才。

五、我国创新人才研究方向

不能忽视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但是,企业创新人才存在很多不足,我国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成果尚未形成,关于企业创新人才研究成果严重缺失,学者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应同时关注该方面,服务于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

1. 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的视角研究创新人才对象主要是在校的学生,包括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将他们作为研究的主体是创新人才研究的其中一个阶段,研究人员多数是从事高校教育教学的教师,限于多数高校的资源局限性,诸多理论研究成果不能完全应用于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到操作层面,使得创新人才的研究如纸上谈兵,同时,对企业创新人才研究的缺失,使得现有研究严重缺乏前瞻性,如何缩短学校与企业两个环境下创新人才培养的距离是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应该使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紧密衔接来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因此,不仅要进行在校创新人才研究,更要研究企业创新人才如何培养,本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人才研究尚属空白,今后研究对象应同时注重企业创新人才的研究。

2. 研究内容

现有的研究内容集中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培养的模式及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就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思想以及如何使这些先进的理念得以落地展开全面的研究,研究内容丰富,已经初步形成了我国在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成果较完备。企业创新人才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在校学生进入企业后,角色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对创新人才除了通过继续教育培养开发之外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保证员工持续创新的能力,因此,企业创新人才研究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相比较显得更复杂,研究完善企业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在当前形势下尤为重要。我国学者更多的应以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与管理展开研究,尽快形成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与管理体系,服务于科技创新。

3. 研究方法

调查发现,创新人才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居多,多数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个案研究、访谈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实证研究方法使用较少,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在某种程度上信度与效度较高,对于企业创新人才的研究应更多的采用实证研究为主导的多种研究方法。

六、结论

无论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或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开发,尤其是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从事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对于推动我国中长期人才建设规划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主要偏重于通过发展改革高等教育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实施教学模式的变革等多种手段培养创新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往往与实践脱离,使得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数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开发创新人才,提高员工创新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建立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做好对他们的“选”、“育”、“用”、“留”等工作是今后我国学者关于创新人才研究的重点。

摘要:通过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年来源期刊,对25个学科分类中的527种期刊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进行了调查,整理数据发现我国创新人才研究着重于通过高等教育视角研究的成果较多,企业视角下创新人才开发管理研究成果严重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创新人才研究的总体方向。

关键词:CSSCI期刊,创新人才,研究调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12-09-23).http://politics.gmw.cn/2012-09/23/content_5178609.htm.

[2]曹小先,郭传杰,江崇廊,等.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9,(21):31-33.

[3]曾明,徐晨.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1,(15):47.

[4]王立欣,王明彦,康玲.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5):32-33.

CSSCI期刊 篇2

CSSCI的全称是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中文名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 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其中体育类来源期刊是公认的国内体育类期刊第一梯队, 这些期刊已经完成了从追求发文数量到追求质量的全面转变。[1]体育学术期刊是体育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积累和储备了大量的体育科技信息成果, 及时传播、交流最新的体育科技动态, 在不断地记载、传播、再记载、再传播的过程中推动了体育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它是体育科学技术的传播工具, 是体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2]现今CSSCI收录的体育学科来源期刊共10种包括体育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体育学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与科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

关键词源于英文“keywords”, 是图书馆学中的词汇, 指单个媒体在制作使用索引时, 所用到的词汇, 是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 也就是命令搜索引擎寻找的相关信息。[3]国内学者将关键词定义为是对文章核心内容浓缩和提炼, 能有效地将文章的研究目的、对象、方法和结果等组织起来。如果在一个期某个关键词在其所在领域的文献中反复出现, 这反映出该关键词所显示的研究主题是该时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的变化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主题的变化, 对关键词的词频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文章的研究内容。[4]因此, 对关键词研究可以看出这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2 研究方法综述

2.1 内容分析法

对于内容分析法的定义, 国内很多学者都有过定义, 其中路菲[5], 吴贻刚, 付楠[6]的观点相似, 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定性研究的量化分析法, 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肖明, 李国俊, 杨楠则认为内容分析法可以分析论文主题内容的实质, 把握未来研究动态及研究趋势。[7]

2.2 词频分析法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词频分析法是能够揭示论文表达核心主题的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来确定该领域未来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的方法, 如马费成, 张勤[8], 汤建民[9], 钟伟金, 李佳[10]

张勤认为词频分析法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研究方法, 颠覆了传统的过于依赖定性研究的总结描述、无法客观描述现象、无法深入揭示文献隐含的深层次内容等弊端, 该方法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 现在被广泛用于揭示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1]

2.3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方法是产生于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交叉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人们常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解释许多分布机制相似的社会现象。对于这种方法, 学者们也给出了很多种解释。

郑文晖认为文献计量法是一种以各种文献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的量化分析方法, 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包含战略情报的相关文献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用数据来描述或解释文献的数据特征和变化规律。[12]

王日芬认为文献计量法是文献计量学方法论的核心, 依托于文献计量学的基本理论, 支撑人们发现与解决有关文献信息计量与分析的种种问题。[13]

赵凡、冷伏海认为文献计量法一般应用在情报学上, 是一种文献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包含战略情报的相关文献特征进行简单统计分析, 用数据来描述或解释文献的数据特征和变化规律, 从而达到战略情报研究的目的。[14]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内研究现状

3.1.1 国内以体育学为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现状

朱唯唯, 李俊, 邵旭收集了2000—2004年CSSCI数据库各类体育学研究论文所标引的11487个关键词, 对这些关键词分析, 得出的结论为:在体育教学方面, 主要集中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在竞技运动方面, 以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及竞技体操为重点;在社会体育方面, 多集中体育体制的改革、社会体育的政策及法制建设。[15]

瞿惠芳, 朱唯唯对2005-2006年体育学关键词进行统计, 将关键词分成七类, 分别是学校体育、竞技运动、运动项目、运动学科、体育产业、社会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16]

牛洪林, 孙海萍对CSSCI收录的2000-2011年间体育学来源期刊进行分析, 发现体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体育基础理论、民族传统体育、奥运会等主题。其中, 对于体育教学的研究在十二年见一直是体育工作者关心的核心。[17]

3.1.2 国内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为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现状

吴贻刚、付楠表明近十年来我国体育教育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与学生发展、体育课程等主题。[18]

刘泽林发现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训练基本理论、运动训练体质与运动队管理和运动训练过程计划与控制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领域。[19]

姚宪刚认为运动训练、竞技体育、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前沿, 除此之外, 运动员的研究、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也以较高的被引频次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近五年有关体育教学训练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包括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项目, 体育人才, 运动学等相关研究。[20]

牛洪林、孙海萍得出了体育教学、运动员、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学生等关键词是这12年来出现频次最高的焦点关键词;体育教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这三个较大的领域为这十二年体育学额主要研究内容即。[21]

王璟、夏培玲、夏培英研究发现对关键词共现分析, 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主题是《体育科学》期刊中的主要研究前沿热点, 主要是对竞技体育“第一生产力”的“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心理活动”、“心理特征”以及生理生化方面如“低氧训练”的研究。[22]

3.1.3 国内以体育人文社会学为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现状

姜霖、王子朴、王晓红对2007年到2011年有关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研究, 发现国内近五年体育人文社会学主要为五个热点方向, 分别是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奥林匹克。[23]

3.1.4 国内以学校体育学为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研究

肖利对05-11年中文核心期刊学校体育教学论文的研究认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主题热门是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主体的研究和国外相差甚远;忽视了幼儿和小学及初、高中学校体育研究的深入研究, 不利于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体育教学的功能发挥不够;但体育教学研究内容向着要求和谐、注重健康、尊重个性的方向发展。[24]

孙国涛认为学校体育学研究热点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而改革与发展是不变的主题。基于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逻辑、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发展居于核心环节, 其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受到高度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研究永恒的热点话题;区域性研究、特色教学模式、课程校本化开发以及阳光体育有广阔的开展空间。[25]

3.2 国外研究现状

董红刚研究认为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集中于:性别歧视、种族与民族歧视、兴奋剂、体育暴力、竞技运动带来的伤痛与冒险等等。国外已有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26]

苏小霞, 吴贻刚, 张军献对《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和《体育社会杂志》所刊载1997-2007年的论文进行研究, 发现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分析体育领域中权力关系的不平等因素,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运动, 性别歧视、种族与民族歧视、兴奋剂、体育暴力、竞技运动带来的伤痛与冒险等。[27]

卢石, 黄亚玲研究国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20种核心期刊, 发现其发展及趋向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研究多集中在大众体育、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现状的描述及规律和方法;普遍研究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现状及规律, 占核心期刊比例高;深入研究体育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文现象;对体育产业和体育管理学的研究逐渐增多;核心期刊的研究内容越来越趋向综合性, 宏观层次多于微观层次, 较多研究新兴的边缘学科。[28]

王琪, 胡志刚对美国科学情报所 (ISI) 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和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3种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探索》和《运动科学杂志》的2005年-2009年发表的全部2528篇文章进行研究, 将出现频率最高的100个关键词进行归类, 得到了20个聚类、7个研究前沿知识群, 分别是运动成绩研究、运动心理研究、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方法与健康、运动恢复研究、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橄榄球运动损伤研究, 在这7个知识群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分别是performance (成绩) 、knowledge (知识) 、children (儿童) fatigue (疲劳) 、recovery (恢复) 、:kinematics (运动学) 、gender (性别) 。[29]

王琪, 黄汉升选择《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 (美) 和《运动科学杂志》 (英) 共1306篇论文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美英两国主要关注竞技体育、大众体育, 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与健康问题。[30]

冯红静发现美国学校体育的未来将是希望能够在以下几个领域继续发展。第一, 跨学科教学活动, 体育教师与学科教师一起努力 (环境健身走, 社区保健项目) ;第二, 科学为依据的体育教学 (AAHPERD, 1998) ;第三, 介绍更多的与成年人生活相关的不同的体育项目;第四, 进行特殊设计的与提高生活技能相关的体育教学 (探险项目、绳网、户外探险) ;第五;用体育活动促进与当地社区的交流 (青少年体育训练) 。要使体育的形式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方法。这些变化需要着重于使体育: (1) 更加跨学科化; (2) 更多社会价值; (3) 更多生活方式相关的行为; (4) 更多与社区的联系。[31]

3.3 文献述评

通过对文献整理、分析发现, 从研究内容来看, 对关键词的归类有的是按性质进行区分, 如体育教学类、体育文化类;有的仅按关键词的个数划分;有的是按关键词所属学科进行分类;对关键词的归类划分缺乏依据。从研究方法来看, 对关键词的共词分析应用的软件也不相同, 有的是Cite Space, 有的是NETDRAW, 有的是UCINET软件, 但都缺乏人工进行校正的程序;对关键词的选取仅是从文章开头的关键词进行提取, 并没有对关键词是否与题目相符合进行校正;

CSSCI期刊 篇3

借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知识检索”为篇名精确检索发现:1990年,武汉大学张玉峰在期刊《情报科学》上发表的《基于框架表示的知识检索方法研究》一文,是国内学者涉足知识检索领域研究的开始,是知识检索的萌芽时期。1991—1999年末发现有学者关注该领域,2000年《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在第11期刊载了周受钦、谢友柏《分布式集成信息系统中知识检索方法》,这意味着搁置9年的研究主题重新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为了国内知识检索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1],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2012年(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为数据源,以“知识检索”为篇名精确检索分析。考虑到CSSCI来源期刊刊登论文质量相对其他普通期刊更高,对研究主题前沿把握更全面,本文拟对检索到45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为分析样本[2],其中综述类文献1篇(程慧平[3],2011)。从年份文献增长量、期刊载文量、被引频次、第一作者发文量、第一作者单位、关键词词频、年份基金论文量七个方面,针对国内知识检索领域21世纪以来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以期能够全面分析我国知识检索的研究状况。

2 分析结果

2.1 年份文献增长量分析

从年份文献量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2001—2012年CSSCI来源期刊共发表以“知识检索”为篇名的论文45篇,即平均每年不足4篇。关于“知识检索”的研究成为国内图书情报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从趋势上来看正在走向研究的发展阶段,拓展空间相当广阔[4]。

2.1.1 2001—2012年间,国内知识检索研究经历两次高峰期,分别为2006年和2009年,刊载的论文数量为8篇、10篇。

2.1.2 2006 年前,国内知识检索发文量处于平稳上升趋势,2006年后,呈现“下降——上升”波浪式增长趋势。

2.1.3从图1看出,目前我国知识检索研究正处于相对彷徨期,但并不意味着知识检索发展停滞,表明知识检索领域正面临着新的突破,将产生出更新的分支领域,而研究主题上更新的将是新的突破口。

2.2 期刊载文量统计分析

注:图书馆学研究隶属CSSCI 2008—2009来源期刊。

期刊载文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45篇论文主要分布在:G25(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和G3(科学,科学研究)两大学科领域。G3领域仅有1篇:《企业业务流程知识检索方法研究——基于知识模式》。G25领域刊文量前3的期刊分别为:《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刊文量各为8篇并列第一,《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排序第二和第三,刊文量分别为7、6。以上4本期刊刊文共性之处在于偏好知识检索模型(系统)的构建。

按照普赖斯的理论,发表论文量为m篇以上的期刊为该领域的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最低刊文量,nmax为刊文量最高期刊的刊文数[5]。根据论文量排名第一的《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各发表了8篇论文,则在知识检索领域核心期刊最低发文量为m的最大整数为3。

因此,可以发现知识检索领域文章更容易在以下期刊上发表:《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情报杂志》、《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

2.3 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论文如表2所示:

2.3.1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马文峰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杂志上“知识检索研究”,被引频次52,该文回顾了知识检索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其次是,张玉峰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上“论知识检索与信息检索”,被引频次47;第三是,黄红华发表在《情报杂志》上“基于Ontology的知识检索”被引频次37。

2.3.2 《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三本杂志的论文均被引频次位于前三名。

2.3.3被引频次前10位的论文中,《情报科学》刊文量最高,4篇;其次是《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各刊3篇。第三是《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各刊2篇。

2.3.4高频被引文献的年代分布主要集中在2002—2006年。17篇高频被引文献中,2006年占6篇,2005年占3篇,2004年4篇,2003年3篇,2002年仅1篇。

2.3.5高频被引文献的单位主要来自于武汉大学,这表明在武汉大学国内知识检索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遥遥领先,初显出其权威专家、权威团队的核心著者群地位。

2.4 第一作者发文统计分析

分析的原则同一科研机构不同的部门归为一类,统一命名为同一机构名称[6]。按照普赖斯的理论,发表论文量为m篇以上的作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nmax为发文量最高作者的发文数。根据论文量排名第一的金燕共计发表了4篇论文,则在知识检索领域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为m的最大整数为2。通过计算,得到知识检索核心作者是:金燕、张玉峰、王弼佐。金燕系张玉峰教授的研究生,现为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教师。

2.5作者单位统计分析

按第一作者单位统计论文数量,45篇论文涉及作者单位为26所,其中科研院所2所,高校24所。武汉大学发表论文最多,达到14篇,南京大学第二为4篇。按照普赖斯的理论,可以发现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是知识检索领域权威研究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各发表2篇,并列第3名。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均为一篇。

2.6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

在关键词的统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思相近表达形式不同的词,如“本体论”、“本体”和“ontology”及“本体技术”等,笔者将此类词统一到一个词上,以便进行简单的规范。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发现知识检索研究的热点和发展动向。对知识检索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和词频排名,表2是出现频率大于2的关键词。可以发现:本体、信息检索、语义、检索模型、检索系统、知识组织、可视化、推理、相似度、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表示、知识抽取是知识检索领域重要研究主题。

从关键词来看,知识检索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知识检索模型;2知识检索基础:信息检索、知识组织、知识表示、知识抽取;3知识检索系统;4知识检索模块:可视化、推理、相似度;5知识检索应用领域:数字图书馆。

2.7基金论文量分析

笔者对论文受到国家社科和自科基金项目资助的项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基金论文数量为23,总论文数量的50%左右。出现了4次增长极,分别为:2003,2006,2009,2011年。

2001—2005年:2003年从2002年1篇增长至3篇,此期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玉峰教授获得我国首批知识检索专项基金资助,分别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学习的智能检索机制研究”(编号:01BTQ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编号:02JAZJD870004)知识检索子课题,这两项基金奠定张玉峰教授在知识检索领域的开拓者的专家地位。2004年相比2003年而言,刊文下降了1篇;2005年持续下降,仅有1篇。

2006—2010年:2006年基金论文数量为5篇,2007年出现下滑,仅1篇。2008年也仅1篇,2009年再次上升至5篇。2010篇再次下滑至1篇。2011—2012年:2011年上升至2篇,2012年下滑至1篇。

从项目来看,基金论文中国家社科基金资助5项,国家自然基金4项。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得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各1项;华南理工大学获得2项国家自科基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南京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各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

2.8论文主题分析

根据45篇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论文主题分析,笔者发现现有论文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知识检索技术、系统、模型、方法、概念、原理、策略、模式、算法、效率、应用、综述。其中,以知识检索技术、知识检索系统、知识检索模型最为突出。可见,国内知识检索研究的热点在知识检索技术、知识检索系统和模型构建。

3结语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对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以知识检索为篇名的论文为分析对象,通过概要梳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从年份文献增长量来看,国内知识检索研究成果在2006年前的发文量处于平稳上升趋势,2006年后呈现“下降——上升”波浪式增长趋势。

3.2从期刊载文量来看,45篇论文主要分布在:G25(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和G3(科学,科学研究)两大学科领域。《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刊文量并列第一,《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分别位于第二、第三。知识检索领域研究成果较容易在以下期刊上发表:《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情报杂志》、《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

3.3从被引频次来看,高被引文献发表时期主要在2002—2006年,高被引文献的单位主要来自于武汉大学,高被引期刊主要分布在:《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

3.4从第一作者发文量来看,知识检索核心作者是:金燕、张玉峰、王弼佐。张玉峰教授团队是知识检索领域核心科研团队。

3.5从第一作者单位来看,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是知识检索领域权威研究机构。

3.6从关键词词频来看,语义本体、检索模型、检索系统、知识组织、可视化、推理、相似度、数字图书馆、知识表示、知识抽取是知识检索领域重要研究主题。

3.7从基金论文量来看,基金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50%左右。知识检索发文量4次增长年份分别为:2003,2006,2009,2011年。基金论文中国家社科基金资助5项,国家自然基金4项。

3.8从论文主题来看,国内知识检索研究的热点在知识检索技术、知识检索系统和模型构建。

CSSCI期刊 篇4

1 研究方法与文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描述与分析方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情报分析方法[2]。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1.2 文献来源

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主要是考虑到该库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收录文献最全的中文学术论文数据库。以此为调查对象,基本能反映出我国企业家精神研究领域的概况。选择经济与管理科学这个与企业家精神相关的子库,以“企业家精神”为篇名检索相关文献,共得到论文数961篇。基于对文章数量过多和杂志水平差异较大的考量,最后决定选择CSSCI(2005-2014)作为来源期刊。具体操作是,在经济与管理科学学科领域下以“企业家精神”为篇名检索2005-2014这十年间的所有文章,得到论文171篇,去除与主题无关及页数过少的文章,最终共检索到147篇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学术论文,形成了本研究的样本。

2 文献数据分析

2.1 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

论文年度发表数量是衡量国内企业家精神研究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统计了2005-2014十年间国内企业家精神研究文献数量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在开始阶段相关文献就有一定的数量基础,说明2005年企业家精神已经被研究者们关注。到2008年论文数量有了较快的增长,企业家精神有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此后论文数量有所减少,更加注重论文质量的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更多的研究者们开始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企业家精神的相关问题。

2.2 论文发表刊物情况

本研究列举了发表关于企业家精神文献超过两篇(含)的期刊(如表2所示)。这147篇文章共在48种刊物发表,说明企业培训是大多数核心期刊所关注的学术主题。在企业培训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是《科技管理研究》,共刊载6篇。其次,《经济学动态》、《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社会科学家》也各自发表了4篇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成果。

2.3 代表学者

本研究列举了2005-2014年期间在企业家精神领域发表文献超过3篇(含)的学者(如表3所示),其中最多为高波,发表了7篇。其次是杨勇和欧雪银,均发表了6篇。

2.4 研究机构

在本研究的147篇文献中,根据第一作者的所属机构,共统计出67个研究机构,列举了发表文献数量超过3篇(含)的研究机构(如表4所示)。其中最多的是南京大学,发表了21篇。其次是武汉大学,发表了12篇。安徽财经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各发表了7篇。

2.5 基金支持情况

在147篇文献中,共有101篇文献受到各类基金支持。本研究列举了支持企业家精神相关文献数量超过两篇(含)的基金统计情况(如表5所示)。其中对企业家精神研究支持最多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有45篇文献受到该基金支持,占总样本的30.6%。其次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共有19篇文献受到该基金支持,占总样本的13.0%。接下来为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和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各有5篇文献受到支持,分别占总样本的3.4%。

2.6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研究方法粗略地划分为两大类: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147篇文献中,定性研究有86篇,约占研究总数的59%。定量研究61篇,约占研究总数的41%。总体而言,定性研究的文章较多,从理论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对策与建议,其中不乏泛泛而谈。定量研究在中后期被广泛运用。在定量分析中,又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的居多,更多的是几种定量方法的综合运用。

2.7 研究行业

在147篇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文献中,对非盈利机构公共部门的研究有9篇,对民营企业的研究有18篇,对外企的研究有1篇,其他均为没有明确指出是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进行或所进行的研究同时涉及多个行业且无侧重的文献,共有119篇,占到了总样本的81.0%。可见,企业家精神研究的行业针对性不强。

2.8 研究主题

我们系统地分析了147篇文献所涉及的研究主题,将其主要归纳概括为企业家精神内涵的研究、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结果变量影响的研究以及企业家精神培养机制的研究(如表6所示),分别有22篇、19篇、59篇、10篇,其中企业家精神对结果变量影响的研究占了很大比重,是已有企业家精神研究的主流。另外把其它主题及同时涉及多个主题的文献归为“其它”,共包括37篇文献(如图1所示)。

2.8.1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最早是由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正式提出来的,本意指企业家的才能、才华[3]。近年来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日益增多,企业家精神内涵也在得到不断丰富与扩充,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国内的学者基本上是在介绍、引进和消化国外理论与观点的基础上诠释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已从个体层面[4]、组织层面[5]、社会层面[6,7]三个视角对企业家精神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

2.8.2 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

学者们研究了个体(如个性、心理和行为、人口统计特征)、团队(如团队人口特征变量、团队构成、团队运行过程)、企业(如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区域或行业(如区域创业文化、传统和政策环境)以及国家(如宏观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五个层面因素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8,9,10]。

2.8.3 企业家精神对结果变量的影响

学者们研究了企业家精神对公司治理[11]、经济增长[12,13]、产学研绩效[14,15]、地区生产率[16]、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构[17]、企业动态能力[18]、企业可持续发展[19]、外部知识能力及网络能力[20]、中小企业战略转型[21]、企业文化[22]等结果变量的影响。

2.8.4 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机制

学者们从宏观视角(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和微观视角(个体道德水准的提升等)研究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23,24]。

3 现有研究的评析及展望

尽管对企业家精神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作出努力。

1)研究范围扩大化。大部分学者在对企业家精神进行研究时往往都只选取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或某一单一文化背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较窄,缺乏广泛性与代表性,不能全面地考察企业家精神所涉及的全部特性。另外,多数论文也并未对企业家群体进行细分,实际上不同行业或不同企业性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背景的企业家,其企业家精神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可能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不应在研究中被忽略。未来应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量,尽可能涵盖更多的领域、更宽的范围,并细分企业家群体,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探讨中外企业家精神,进行对比性研究。

2)研究主题多元化。目前的研究主题多集中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企业家精神对结果变量的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机制等,尤其企业家精神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几乎成为研究的主流。研究主题较为局限,不够丰富多样,而且对于企业家精神动态延续与发展的研究涉及较少。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因素、制度环境,拓宽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主题,打破藩篱,与时俱进,加强文献的实践指导意义。

3)研究方法多样性。从前文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其中不乏泛泛而谈,而定量研究后期才开始被运用,所以企业家精神的实证研究成果偏少。在未来的研究中,理论研究工作者需要通过收集更多数据(包括案例研究方法),来开展高质量的实证研究,才能进一步证明企业家精神的理论价值和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另外,大多数文献的数据只能代表某个时点的状况,而忽略了相关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忽略了动态的变化和演进,未来的研究需要收集时间序列数据,推断各变量的因果关系,需要用一种动态的研究范式来进行分析。

4)研究层次综合性。现有文献已经开始了对企业家精神多层次的研究,如相关学者从个体、组织、社会等不同层次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但研究都还较为独立,缺乏不同层次之间的延伸和交流。实际上不同层次企业家精神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黎赔肆与丁栋虹就曾提出企业家精神不同层次之间有着相互的影响,个体、群体、组织、产业、社会等不同层次企业家精神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下层的直接影响,上层对下层有着约束与矫正的作用[25]。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强调企业家精神多层面或跨层面的交互作用,揭示各层次要素之间极其复杂的关联机制,形成一种多层次综合研究的趋势。

摘要:基于对2005-2014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经济与管理科学类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的检索结果,对在“企业家精神”相关问题上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了描述性地统计分析,从论文数量年度变化、论文发表刊物情况、文献影响力、相关研究学者、研究机构、基金、研究方法、研究行业、研究主题等方面,考察了企业家精神国内研究现状。并基于统计结果,探讨了近十年企业家精神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CSSCI期刊 篇5

在学术系统中,科研合作现象无处不在。 进入大科学时代以来,超越机构、地区乃至国家范畴的合作发表已然成为知识共享、信息传播与科研创新的重要方式。有学者指出,合作发表不但能够促进学术交流, 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1]。 对我国而言,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有利于国内学术资源的跨组织流动,促进组织协调发展。 然而,大学作为一种学术机构在事实上具有组织边界,加上强调第一作者单位的科研评定制度,科研合作及其成果化常常发生于组织内部。因此, 如何更为有效地实现我国跨组织科研合作、推动大学协同创新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社会网络分析是针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2]。 社会网络分析借助矩阵代数、社群图论及计算机技术,以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实现了对行动者和行动者关系的符号化表征。运用这一方法,一些学者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实现了对科研合作的有效测度:如在宏观层面,Leydesdorff和Wagner揭示了国家科研合作的网络演化趋势[3];Jung和Horta针对合著关系, 对亚洲地区的科研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4]。 在中观层面,Gorraiz等通过分析组织内部成员的合著网络特征,反映了不同学术机构组织结构的差异性[5]。在微观层面,Acedo等构建了合著网络核心作者群,以突显学科发展特征[6];还有学者强调合著网络中心度的作用,以此分析社会资本对学者科研表现所产生的影响[7]。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领域,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的研究, 如关于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的研究[8]、大学利益主体治理结构的研究[9]、学者学缘关系的研究[10],等等。 然而,由于技术手段和学科属性的区隔,该方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稍显不足,尚未被高等教育研究者广泛学习与采用,核心期刊刊载此类论文的数量较少[11]。

本研究聚焦大学科研合作,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一个特定学科出发,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下简称CSSCI)来源期刊为例,对教育学论文中的合著机构展开研究,旨在探索我国大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的结构化特征,为进一步加强校际科研合作、揭示学科发展规律提供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 一 ) 样本选取

在社会科学领域,CSSCI来源期刊日渐成为大学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许多高校在教师聘用、晋升、年终考核、科研奖励和研究生学位授予、奖学金评定等方面都已将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纳入评价体系。 同时,将研究范畴设定为CSSCI来源期刊,并以论文中出现的署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有效提升样本质量, 更好地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 因此,本研究选取2005至2014年期间曾经进入CSSCI来源期刊目录(不含扩展版)的全部49种教育类期刊, 按照2004—2005年度、2006—2007年度、 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2012—2013年度以及2014—2015年度6个年度目录, 分别统计入选期刊当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研究所需样本。 如果某一期刊在有些年份未能进入CSSCI来源期刊目录,那么在这些年份里发表于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就不被纳入统计范畴。 期刊名称及入选年份详见表1。

(二)数据采集

研究中的全部数据来自中国知网, 下载时间为2015年3月31日至7月6日。 首先,利用高级检索功能在文献来源一项输入研究选取的期刊名称(含已更名期刊),并实施精确查找,通过人工识别排除名称相近的期刊。其次,按照发表时间对文献进行排序,在文献管理中心导出目标文献,删除院校介绍、编者寄语、期刊声明、会议通知、领导讲话、新闻短讯、随笔漫谈、答辩通报、作品欣赏、人物风采等非学术文章。 然后,对全部学术论文再次核对,剔除缺少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发文单位、论文摘要及关键词的极少数论文, 共获得以标准化格式呈现的75468篇学术论文。 最后, 抽取非独立作者论文并按照署名机构分列排序, 共得到32152篇合著论文。

(三)统计方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本研究将大学或学院等校一级组织机构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将教育类CSSCI来源期刊中的论文署名学校视为合著网络中的行动者,将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不同署名学校之间的关系视为合著网络中的行动者关系,利用计算机程序分别对各个学校发表的合著论文进行筛查, 以一年作为单位时间窗口,以行和列代表学校,以合著频次作为元素进行赋值,建立10个无向对称矩阵;通过行和列的加减及矩阵转置,排除隶属同一学校不同署名机构的矩阵元素,获得10个新的无向对称矩阵, 最终形成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

(四)统计工具

本研究使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文献整理与计量, 使用Ucinet 6.232软件建立关系矩阵,分析合著网络规模、密度、中心性、派系及演化特征,使用Net Draw2.089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构图。

三、特征分析

(一)网络规模与密度

网络规模指的是网络中全部行动者的数目,网络规模越大,其结构通常也越复杂[12]。 从整体情况看,近十年来, 我国参与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的学校数量明显增加: 先是从2005年的231所陡然攀升至2009年的394所, 网络规模实现迅速扩张;2010年,合著学校数量缩减至355所;随后几年, 合著学校数量继续增加,并维持在400所上下,网络规模趋于稳定(见图1)。 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规模的扩大,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研究人员倾向于在核心期刊以合著形式发表论文的现象。这既反映出教育学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状况,又体现了不同学校积极参与科研合作、共同提高学术水平的良好愿望。

对于无向关系网,网络密度指的是一个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数目与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最大关系数目的比值,密度越大说明网络中成员之间的关系越紧密[13]。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在这一公式中,D表示网络密度,m表示网络中包含的实际关系数,n(n-1)表示网络中n个行动者可能产生的最大关系数(无向关系网络须除以2)。 如果网络中的每个行动者都是孤立的,则密度为0,如果每个行动者都与其他行动者之间有联结关系,则密度为1。 通过对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密度进行计算发现,2005年至2009年, 该网络密度呈递减趋势; 2010年,网络密度突然反弹至0.0118,随后又回落至0.0097到0.0108的区间范围内(见图2)。 总体而言, 我国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密度很小。 在前5年, 新增合著关系的数量跟不上整体网络规模的扩张速度;在后5年,网络规模和密度基本保持在小范围内波动,形成了一个十分松散的关系结构。

(二)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能够反映个体或组织在网络中的地位或重要程度, 对网络中的点而言,通常以中心度进行刻画,其中程度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是两个常用的测量指标。 程度中心度衡量的是个体行动者在网络中的联络能力。 在图论意义上,一个点的程度中心度越高, 说明与之相连的点数量越多。 对无向关系网络来说, 程度中心度以关系总数进行计算。 中介中心度衡量的是个体行动者作为媒介者的能力[14],即控制或调节信息传递的能力。 在图论意义上,一个点的中介中心度越高,说明其控制网络中其他点的能力越强。 中介中心度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在这一公式中,CB(ni)表示点i的中介中心度,gjk表示点j到达点k的捷径数,而gjk(ni)表示点j和点k之间所有经过点i的捷径数[15]。 本研究计算历年各大学在网络中的中介中心度,通过排名反映其在网络中的地位和控制学术信息传递的能力。

从近十年情况来看,在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中,程度中心度最高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作为老牌师范类大学的领军代表,两所学校拥有大量从事教育学研究的教师、学生以及丰富的国内学术资源,在网络中关系数量最多(见图3)。 而在中介中心度的排名方面,北京师范大学连续十年独占鳌头, 在整个合著网络中位于信息流的中枢位置;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师范类大学也始终位居前列,对学术信息传递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见表2)。 由中心性分析可知,我国教育学科在近十年形成的科研合作主要由几所重点师范类大学引领。 在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过程中, 关系数量和网络地位使这些学校的学科影响力优势尽显无疑。

图3 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程度中心度 : 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三)派系分析

派系是网络中最大完全关联图,是一种结构紧密的群体。 在一个派系中,其中的任何两个行动者都具有联结关系[16]。 派系分析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发现不易观察却事实存在的合作团体 , 并为挖掘潜在的合作伙伴指明方向 。 在本研究中 , 若将派系的最小成员数设为3, 计算可知 : 从2005年至2014年 , 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中的派系数量迅速增加 , 目前已超过150个 ( 详见图4); 若将派系的最小成员数设为4, 计算可知 :2005年和2006年 , 网络中没有生成任何派系 ; 2007年 , 网络中出现了一个以上海高校圈为主的派系和一个以江苏高校圈为主的派系 , 表现出典型的地域性合作倾向 ; 到2010年 , 一个以综合类大学为主的派系和一个以师范类大学为主的派系应运而生 ;2011年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展开密切合作 , 一个以北京高校圈为主的派系开始形成 ; 而到2014年 , 几个以师范类大学为主的派系嵌入网络之中 ( 详见表3)。 派系数量的增加反映出在教育学科中大学科研合作行为日益频繁 ; 同时 , 由三方甚至多方形成的学术 “ 圈子 ” 正逐渐明晰 , 派系成员的同质性 、 地域性特征已经显现 。

图4 2005-2014 年教育学 ( 最小成员数为 3)

(四)网络可视化结构

由于篇幅所限,本研究选取合作频次大于1的学校, 确定2005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四个观测点,绘制历年跨校科研合著网络图,形象展现我国教育学科科研合作的结构化特征及演化趋势。在下面的几幅可视化结构图中,不同颜色的方块代表不同学校,方块之间的连线代表学校之间的合著关系,线的粗细代表合著频次,连线越粗说明合著频次越多。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哪些学校位于合著网络的核心地带, 哪些学校位于合著网络的边缘地带。

从图5可见,2005年网络共有两个核心地带:第一个核心地带由北京师范大学领衔,环绕其周围的主要是众多北方地区的高校;华东师范大学在另一个核心地带的中心,与之联系紧密的是南方地区的几所学校。 然而,这两个核心地带的通道却由南京师范大学 “把守”,倘若去掉图中这个点,两个核心地带的联系将被割断。 该网络表现出地域分隔的突出特征。

从图6可见,在2008年网络中,北京师范大学牢牢占据着核心地带的中心位置,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等学校向其紧密靠拢;与2005年相比, 华东师范大学在网络中的位置更加靠近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等部分重点高校位于该网络的边缘地带。

从图7可见,到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依旧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入核心地带。 与前面两个网络相比,南京师范大学移动到网络边缘地带, 南京大学等学校则占据了通道位置。 有趣的是,作为高等教育学强校,厦门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在这一年合作密切, 但是只在边缘地带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合著子网络。

从图8可见,2014年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的聚集化特征已十分显著。 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中心, 以师范类大学为主的众多高校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合著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在网络核心地带形成了几个小的 “次中心”。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位居打通核心和边缘地带的通道位置。 南开大学等重点高校依然身处整个网络的边缘地带。

总体而言, 我国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呈现从相对分散到集中的演化趋势。 网络始终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中心向外辐射。 几所重点师范类大学向北京师范大学集聚,但仍在一些时段出现位置上的变化。 一些学校形成了小规模的合著子网络,而另一些学校则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尽管占据核心和边缘地带之间通道的学校对于整个网络的演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综合以上四个观测点的情况来看,这些学校并没有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结构化特征。

四、结论与讨论

纵观教育学跨校科研合著网络的十年演化历程, 我国大学在教育学科科研合作中有以下结构化特征:

第一,合著网络规模经历了迅速扩张,关系数量不断增加之后,目前趋于稳定,约有400所学校实现跨校合著;网络密度呈现出相反的发展态势,新增合著关系使密度越来越小。 在全国范围内,学校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整体网络结构十分松散。

第二,从中心度看,北京师范大学处于合著网络的中心位置, 与其进行科研合作的学校数量最多;从中介中心度看,华东师范大学等另外几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类大学在合著网络中处于关键位置,具有重要的学科影响力。

第三,大学派系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典型的同质性和地域性特征,其中“师范圈”和“北京圈”高校的合著关系最为密切。

第四,可视化结构图描绘出明显的网络核心和边缘地带。 核心地带的学校围绕北京师范大学分布,师范类大学显示出集聚特征;南京大学等学校居于连接核心和边缘地带的通道位置。 另外,一些“985工程” 大学没有在核心地带占据一席之地,尚处于相对孤立的网络边缘。

跨组织科研合作有其独特的属性, 而合作网络, 作为一种管道和棱镜,不但汇集着组织间流过的信息和能量,而且折射着行动者的地位和声望[17]。 那些通过“关系”表现出的地位和声望,又让行动者在竞争中向潜在的合作者们发出信号,从而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18]。 在学术场域中,合作网络所拥有的自组织特性让那些强者变得更强[19]。 从近十年情况看,我国教育学科在科研合作中尚未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合作发表总体由少数大学主导,过度依附学术权威的现象依旧存在。 另外,当前我国在科研评价中过于强调第一作者单位,跨组织合作关系的建立常常有着很高的激励成本和协调成本。以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多元科研合作关系的建立。若想进一步增强我国大学科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举措, 完善科研合作的激励机制,鼓励不同院校共同发表研究成果,从而推进大学协同创新。

五、研究不足

【CSSCI期刊】推荐阅读:

水利期刊05-09

传统期刊05-09

专业期刊05-26

期刊06-08

期刊指标07-01

期刊选题07-04

期刊质量07-06

期刊办刊08-02

科学期刊08-07

科研期刊08-16

上一篇:贵州历史文化村落研究下一篇:分娩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