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方法

2024-10-13

回避方法(共9篇)

回避方法 篇1

我们在重视分类讨论思想应用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克服动辄加以讨论的思维定式,要充分挖掘数学问题中潜在的特殊性和简单性,尽力打破常规,避免不必要的分类讨论.下面举例说明简化和回避分类讨论的各种方法,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一、活用定义,另辟蹊径

定义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回归定义,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解题过程更自然.

例1: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2S9=S3+S6,试求公比q的值.

解:依题意可知,2(S9-S6)=S3-S6圯2(a7+a8+a9)=-(a4+a5+a6)

点评:若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来求解,需分q≠1及q=1来讨论。而直接运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Sn=a1+a2+a3+…+an可避免讨论.

二、巧用性质,避繁就简

灵活地使用一些函数的性质,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讨论,使解题过程更简捷.

例2:已知定义在[-2,2]偶函数f(x)在区间[0,2]是单调递减,且f(1-m)<f(m),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由f(x)是偶函数及条件f(1-m)<f(m),有

又f(x)在[0,2]是单调递减,

∴m的取值范围是

点评:由于1-m,m在[-2,0],[-0,2]的哪一个区间不定,故要分类讨论.若巧用“f(x)是偶函数,则f(-x)=f(x)=f(|x|)”这一性质,即可避免分类讨论.

三、分离参数,反客为主

在含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中,若能通过适当的变形,使方程或不等式的一端只含有参数的解析式,另一端是无参数的主变元函数,从而分离参数,反客为主,接下去需解有关主变元函数的有关问题,往往可以回避讨论.

例3:若不等式x2+ax+1≥0对于一切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点评:在给定的条件下,参数能够成功地完全分离出来,然后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关于二次函数的讨论.

四、数形结合,巧思妙解

利用函数图像、几何图形的直观性能巧妙地将数量关系与空间图形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时也可以回避问题的讨论.

例4:已知集合A={x|lg(x2-2ax+a2+1)<lg2},B={x|(x-a)(x-2)>0},若A∪B=R,求a的范围.

解:由A={x|lg(x2-2ax+a2+1)<lg2},解得A=(a-1,a+1)

点评:按照不等式知识需按a>0,a=0,a<0分类讨论求出集合B,而用数形结合来解就不必讨论。

五、巧用补集,不正则反

有些问题,分类讨论比较麻烦,若用补集法去考虑问题的对立面,即从结论的反面去思考和探索,得出反面结论,结合集合性质A∪CUA=U,可以将题目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开拓解题思路。

例5:如果二次函数y=mx2+(m-3)x+1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的右侧,试求m的取值范围.

解:不妨从反面考虑问题,即先考虑两个交点都在原点左侧时m的取值范围,则由一元二次方程mx2+(m-3)x+1=0有两负根得:

取其补集得m<9,且必须满足Δ≥0与m≠0,故二次函数图像与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右侧,m的范围为m≤1且m≠0.

点评:若从正面求解,必须要对“两交点均在原点右侧”,“一个交点在原点右侧另一个交点在原点左侧”等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而从反面考虑,可以避免复杂的讨论.

六、巧设方程,直达目的

在求解曲线方程时,巧妙地引入参数来假设方程,可以减少计算量,避免讨论.

例6:求中心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一条渐近线方程是4x+3y=0,且经过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点评:由于未明确给出焦点的位置,若设出两个双曲线方程,再用待定系数法来解较繁。而巧设双曲线系方程,则可避免讨论。

回避方法 篇2

人发〔1996〕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现将《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员回避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证国家公务员依法执行公务,促进国家行政机关的廉政建设,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公务员有下列亲属关系之一的,必须按规定实行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

(一)夫妻关系;

(二)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

(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

(四)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主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第三条 国家公务员凡有第二条所列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等工作。

同一行政首长,包括同一级领导班子成员;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包括上一级正副职与下一级正副职之间的领导关系。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本条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任职回避范围。

第四条 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本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任免机关提出回避要求;

(二)按管理权限进行审核,需要回避的,予以调整。职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较低一方回避;职务相同的,由任免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公务员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在本部门内无法调整的,与其它部门协商调整;与其它部门协商调整确有困难的,由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第五条 国家行政机关对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应当按回避规定严格审查把关;对原已形成的应回避的关系,应当制定计划,逐步调整;对因婚姻、职务变化等新形成的应回避关系,应当及时调整。

第六条 国家公务员从事监察、审计、仲裁、案件审理、税费稽征、项目资金审批、出国审批,人事考核,任免、奖惩、录用,调配等公务活动,涉及本人或者与本人有第二条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时,必须回避,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施加影响。

第七条 国家公务员公务回避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或主管领导提出回避要求;

(二)本部门进行审核并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

(三)需要回避的由本部门调整公务安排。

特殊情况下,可由主管领导直接作出回避决定。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 国家公务员办理任职手续前,应当如实向主管部门报告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对隐瞒不报的,予以批评教育并调整工作。应回避的国家公务员,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应采取行政措施予以调整。

国家公务员从事公务活动时,应主动报告应回避的关系。对隐瞒不报的,予以批评教育,其中因未回避给公务造成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相应处分。

第九条 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国家公务员回避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的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回避方法 篇3

一个精度较高的机床就是一个加工中心, 在操作的过程中, 由于技术不够, 经验缺乏, 非常容易出现撞刀的现象[1]。就会造成刀具和工件的损坏。这种损坏会造成机床内部的严重破坏, 也会降低机床的精度, 甚至给操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 撞刀现象

1) 在整个数控操作过程中, 操作人员因为实践知识的缺乏, 容易出现编程的操作不当, 数控机床的联动就会移动目标位置, 在推进过程中, 需要移动轴, 然后进行下刀处理, 在进行剃刀的时候可以对轴进行移动, 退回换刀点, 同时进行移动, 撞刀不可避免。

2) 操作人员出现对调不精准时, 也会出现撞刀现象。这种情况主要由于刀具的加工距离较远, 会对于靠近的共建进行手轮转换[2]。这种方式靠近和接触的时候会发生碰撞, 发生撞刀。

3) 在加工过程前, 由于对多个刀进行编程误差, 在长度的补偿中没有选出基准的设定工件, 进而出现与其他刀的加工方向会有相同高度, 这样在出现方向差值的情况下, 操作人员会补偿处理的时间不足, 进而出现问题[3]。

3 回避方法

在加工中心运行的刀具会推进和退回单独的方式, 给予刀具的分布目标, 这时有效的规避前提, 首先让刀沿着z方向进行切削[4]。在退到安全距离的前提下, 沿着方向进行切削。在移动时在沿着刀具的退回到换刀点。这就可以尽量避免撞刀。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 根据实际的合理移动路线来进行倍率的给进, 使得准确性得到保障, 可以有效的降低撞刀现象的发生。

摘要:撞刀现象是数控加工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 也会给工人带来安全隐患, 并造成经济损失。本文通过详解刀的各种使用方法和使用工序, 寻找其中避免撞刀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求, 尽量减少撞刀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数控机床,撞刀,回避,补偿方法,循环启动状态

参考文献

[1]黄志伟, 王琳, 曹永娣.数控实训中常见数控加工中心撞刀的原因及防止办法[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3, (2) :66-68.

[2]孟生才, 方革新, 王华.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中的撞刀分析[J].机床与液压, 2010, (12) :113-114+71.

[3]黄娟, 周燕飞, 易洋.数控车床防撞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0, (8) :160-163.

回避申请书 篇4

申请人周xx,女,34岁,x族,xx省xx市xx公司职员,住本市xx路xx号。

被申请人杨xx,男,xx市xx区人民法院刑一庭审判员,在审理申请人诉被告人赵xx故意伤害一案中担任审判长。

请求事项:被申请人杨xx回避。

事实与理由:据悉,杨xx未经批准,在xx酒店私下会见本案被告人赵xx及其辩护人孙xx,证人xxx看见杨xx和被告人赵xx及其辩护人孙xx在一起喝酒。为避免本案的处理结果不公正,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之规定,申请杨xx回避,望批准。

此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

附:

1.证人xxx的证言1份;

2.证人xxx住本市xx路x号。

申请人周xx

今天,人们为何回避音乐新作 篇5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涉及的音乐新作,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掌握和运用了西方专业作曲技术的华人音乐家们创作的音乐作品。由于这些作曲家或多或少都接受过传自西方的作曲技术的系统训练,因此他们创作的这类作品更多地具备源于西方的“艺术音乐”的品质。

杨先生的文章将音乐新作的价值锁定在音乐作品的人文意涵方面。因为笔者与大多数在世华人作曲家的音乐新作都无缘相识更不必说相知了,因此难以从相同的角度谈新作的艺术价值问题。希望从大众文化传播和接受体制的角度,来探察音乐新作在当今文化市场中普遍受到冷遇和误读的原因。

原因之一,笔者以为主要是音乐厅集会和展演这种西方移植过来的社会音乐生活方式与中国公众日常文化生活的疏远,屏蔽了人们与音乐新作的接触,导致人们对音乐新作普遍感到隔膜。具体来说,新作品往往最先是在音乐厅里宣告自身诞生的。音乐厅这种所费不赀的文化设施,即便是在如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领潮流风气之先的大都市中,也不过区区几座。音乐厅资源的稀缺,与音乐厅建筑堂皇的外观,音乐会票价的居高不下,以及对入场者从服饰到行为举止的琐细规定,都赋予了进身其间者以一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为音乐会现场营造出一种非同寻常的典礼气氛,这种先天禀赋的贵族气质与大众日常的文化消费行为拉开了距离。仪式与日常的对立,加上时下形形色色的娱乐消费方式对观众注意力的抢夺,使得以音乐会展演作为呈现自身的首选方式甚至唯一方式的音乐新作,大多只能落得个在专业人士和小众范围内自生自灭的下场,而与普通大众无缘亲近了。

不过,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实际上,有意愿并有支付能力走进音乐厅的人们,为什么大多数也选择对历史上的经典音乐作品趋之若鹜,而对当代作曲家的音乐新作敬而远之呢?杨先生文中一言以蔽地以“文化保守症”一词一笔带过了。实际上,所谓文化保守症的成因相当复杂,要将之一一理清并对症下药,非笔者力所能及,我只能就我所能看到和想到的,大略说上两句。

音乐史上的传统经典能够超越时代、地域和文化的阻隔,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音乐舞台上大放异彩,不可否认其内在艺术价值源源不断地赋予了作品本身以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经典作品能够得到大众普遍的欣赏和喜爱,不可否认地是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但还要看到,自这些经典产生以来围绕着它们不断衍生出各种阐释经典的文本,其中某些阐释文本自身又成了经典,而这些经典文本又进一步确认和强化了经典作品本来的地位,为经典的传播和普及编织了一张巨大的舆论网络。人们往往不是在与经典的实际接触中而是在经典阐释文本的娓娓规劝下拥抱经典作品的。音乐新作缺乏这样的“历史记录”,就缺了舆论造势的基础。客观上,新作也很难有机会在音乐厅里通过反复展演的方式(是否演出成本太高?不得而知)来吸引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往往在一个艺术节后便销声匿迹。

同时,当代的艺术教育(往往也是经典教育)的保守倾向,艺术接受方式的民主化、休闲化和快餐化,加上受利益驱动的传媒出版业对历史经典的追捧鼓噪,几方面的协同作用都使新作在与经典进行人们注意力资源竞争的过程中,先天处于劣势地位。实际上,不仅是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本身,更是历史积累、经典教育和文化市场形成的一整套“经典体制”的作用,促使人们将眼光一再投向唱片架上的经典,而不是满腹狐疑地走进音乐厅聆听音乐新作。既然有经典体制的价值担保和承诺,人们回避新作而选择经典就成为一种合理规避风险,以谋求审美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了。

对人们为何回避音乐新作的问题,以上看到的原因还可以进一步归结为:第一,新作通常采用的音乐厅展演方式运作成本高,而社会影响力却很受局限。而受市场风向左右的唱片业,则宁愿斥巨资打造一个不入流的演艺明星,而极少有意愿承担制作新音乐作品的风险。其二,因为对新作进行价值评判是要承担学术和市场的双重风险的,所以专业人士对新作往往三缄其口,造成新作宣传推介力度的普遍不足。虽然,从事音乐创作的专家学者有时会乐于对新作进行形式价值的分析研讨,但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音乐爱好者们对这类文章往往避之惟恐不及。第三,当代的音乐教育体制从观念到实践都深陷于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支配下的一套艺术理念中。学习音乐创作 (被称为作曲四大件的和声、复调-对位法、曲式和配器法,代表的大都是20世纪以前西方音乐以调性思维为主导的创作和审美观念) 、演奏、演唱所涉及的核心曲库,乃至作品分析阐释所调动的各类音乐资源大都限制在从18世纪到20世纪之间的经典曲目中,难得见到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在这种学院派经典主义的教育规训之下,学术界自身都一致倾向于向经典靠拢,而对新作持审慎的缄默态度,这让公众怎么还能提得起欣赏新作的兴致呢?

此外,笔者有幸恭逢其盛的一场新作音乐会,又促成了对这一问题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思考。笔者供职的西安音乐学院一般每隔一两年就会上演一台由本院作曲系年轻教师创作的新作音乐会。04年6月举办的新作音乐会甚至比最近一次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因为那次音乐会同时是针对年轻教师的业务考核,所以大家拿出参演的可能都是近年来苦心经营的优秀作品。这次欣赏经历使笔者意识到,音乐新作在呈现方式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困窘也许一直以来都被我们忽略了。

一般而言,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大多数听众对于新作的评价都趋向于谨慎,不会轻言其在艺术上的成功或失败。但有两首作品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非要借题发挥说上两句不可。这倒不是因为这两篇作品在创作技巧方面有新颖特异的表现,或者具有超卓不凡的艺术表现力,而恰恰是因为在展演现场所留下的明显缺憾颇令人为之扼腕。其中一首作品名为《土风素描——为三件民族乐器、打击乐与人声而作》。在持续大约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流程中,作者运用了青海土族花儿的音调素材,采用了逆向变奏的结构手法,音乐从无调性、泛调性、多调性过渡到主调和声再发展至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这一系列调式调性的变幻伴随着主题发展的由繁至简,似乎暗喻了作者从变化多端的西方现代创作技法向单纯素朴的中国传统音乐回归的意愿。应该说创作技法的运用是新颖而纯熟的,音响规模和时间长度也都恰到好处。虽是初听,却并不令人因陌生而感到隔膜,反而颇有一种再次聆听的愿望。不过,一种难以言传的缺憾感同时也包围了我。我感到作品中洋溢的活跃烂漫的意趣, 与音乐厅庄重肃然的气氛协调不到一起。这倒不是说音乐会不能表现风格明朗欢快的作品,而是指这首新作不单在音调素材的选择上,还在乐旨和意境的营造上面,都体现出对民间风俗中那种纯任自然的音乐呈现和情感表达方式的追求。作品似乎更应该呈现一种在表演现场既不存在目光聚焦中心也不存在边缘的状态,它更应该像山野林泉边的“花儿会”,没有唯一的中心也不存在边缘,只有自由的、散文化的表达方式才能凸现作品的灵气。同时,作品还需要一种表演与观赏体验合而为一的状态。我个人认为,这首作品的呈现方式应该更多地向“花儿会”那种发乎自然、“为所欲为”的现场状态靠拢,而不是音乐厅里中规中矩地招式操演。而音乐厅的舞台设计要求演奏者和歌者必须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上一字排开面向观众席,不仅增加了表演者彼此之间交流的困难,舞台与观众席这两个不同空间场域的各自独立与半封闭性,“台上台下”的设置在乐者和观众间造成的心理距离,都迫使音乐在整个时间流程中的展现都处于“表演——观看”这种主客二元对立式的处境中,使作品的表现风格受损,意境变得生硬、朦胧和遥不可即。这都是作品在音乐厅呈现方式中一再被对象化、客体化和孤立化的结果。实际上,音乐会式的音乐展现方式既是一种对艺术表达和交流欲望的提出,同时又克制着这种欲望的自由展开。这种严谨、克制、充满了人为控制和理性规范的艺术展演方式,是否适合于这首作品的艺术理想呢?要不是事先看过排练并与作者有过短暂对话,作为观众的我仅凭空间上这种隔岸观火式的眺望加上时间上浅尝辄止的一次性听觉经验,恐怕是难以把握这首新作实际追求的艺术境界的,深层的共鸣感就更无从谈起了。

无独有偶,音乐会最后一部作品《祈》似乎也遭遇到类似问题的困扰。与前部作品的明艳色彩形成相当大的反差,《祈》使用双排键电子琴与大提琴为整部作品敷设了一层浓郁阴暗的音响色调。作者似乎意在营造一种神秘感与畏惧感交相作用的宗教仪式氛围。但因为缺乏情境设计、灯光辅助和文字提示,再加上身处音乐厅中受到观看方式等各方面预定心理因素和感觉因素的制约,许多听者在表演结束后都反映“完全没有听进去”,笔者更有一种仿佛冻雨落在温室里的感觉。音乐厅呈现方式没有烘托出作品的意境,反而削弱了原作的表现力。这使我发出这样的疑问,除去新作自身艺术上的缺憾不论,音乐厅/音乐会模式,是否有能力“表现”当代音乐新作面目各异的艺术旨趣?创作者自身是否应该跳出单一的音乐厅/音乐会呈现模式的局限,为作品找到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现其艺术理想的情境和方式。

音乐厅/音乐会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和艺术交流方式,如果从威尼斯第一座公共剧院落成的1637年算起的话,在西方已成功运作了近四个世纪。音乐厅中长演不衰的经典作品,大多是作者为音乐会/音乐厅模式量身定做的。而当代中国的音乐创作者们在学院艺术教育之外,又大都通过民间音乐采风活动积累起丰富鲜活的艺术经验,这赋予他们与前辈的西方艺术家不同的创作观念和艺术见解。音乐,在中国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中,从来就不只是音响的呈现,而更具有文化表达的意义。对于今天的创作者而言,音乐的概念在音响运动形式之外,也更别具一种观念表达和文化实践的深意。现有的音乐呈现方式是否有能力负载这种观念主导下的音乐实践呢?个人以为,当代作曲家所面临的困境,绝不应止步于创造出适合时代和个性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还在于为自己的作品寻求理想的呈现方式。一个多世纪以前的1876年,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拜鲁特小镇为他的规模与意义同样巨大的乐剧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专门设计了一座剧院,将他的“整体艺术品”的理念推向极致。今天的艺术家虽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但追求实际音响与所处情境的相得益彰,总应该被整合到艺术实践的基本程序中了,只是这一点多少有点被令人遗憾地忽略了。

参考文献

[1]杨燕迪, 《我们为何聆听音乐新作》[J];载《读书》2004年第8期。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刻意回避的语用学分析 篇6

关键词:刻意回避,语用学,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委婉语

在日常交际中有这样一种情况, 当被问到关于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的看法时, 不会直接否定或者说出他的缺点, 而是采取刻意回避的方法, 夸奖另一个以更加温和的方式达到交际目的。这种方式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太极拳“以柔克刚”, 避开对方提出的问题, 而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间接向提问方给出自己的答案。这样的交际类型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有些问题比较难以回答时, 我们就可以把问题引开。

刻意回避的交际方式与使用委婉语类似, 都是把难以表达的问题用较为温和的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使用的过程中, 两种交际方式可以结合使用。

1 刻意回避分析

刻意回避与委婉语的区别:

人们在交际时, 为了避免直接提及某些概念或事物,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不快、不满或有损感情、关系的语言, 往往采用迂回曲折的方法, 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这种语言现象就是委婉表达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用某个词的替代性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前提是会话的双方都能明白替代词的意思。如果仅仅有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明白替代词什么意思, 就无法达到交际目的。

委婉语不一定是用在回答的句子中, 某个陈述句也可以是用委婉语, 例如在句子“He is a bit slow for his age.”中, 说话者本身要表达的是“He is obtuse.”, 但是这样说显然太过于直白, 并且太不礼貌, 所以说话者使用了另外的一种表达方式, 即用较为含蓄的话来表达这一意思。

而刻意回避是用在回答中, 不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 而是通过对比第三方或者不直接给出提问者想要得到的信息, 来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会话的一方需要理解另一方给出的信息, 所以有时仍然会造成交际失误。

下面是一些刻意回避的例子:

例1:

——A:Do you think Jim is a weak person?

——B:I think Mike is stronger.

这是美国电视节目The Apprentice中的一个对话, 在这个例子中, 提问者Mr.Trump想知道对方是否认为Jim是个比较弱的选手, 比较直接的回答是Yes或者No, 而这两种回答都是直接涉及到回答者对Jim的评价, 如果回答Yes的话, 就会让Jim感觉到回答者对他的不满。而回答者采取了刻意回避的方式, 不直接回答Jim是否是比较弱的选手, 而是说认为Mike更强一点。这样的方式从表面上看是给出了与Mr.Trump所问的问题不相关的答案——评价Mike, 夸奖Mike的能力, 而实际上会话双方, 以及涉及到的两个对象:Mike和Jim, 都明白回答者的实际意思是:认为Jim是个比较弱的选手。

例2.

——甲:我这件黑裙子好看么?

——乙:我觉得你穿紫色的更好一点。

在这个例子中, 涉及到回答者对于问话者所穿裙子的评价。问话者想要知道自己穿的黑色裙子是否好看, 想要回答者给出意见。得到的答案应该是肯定或者否定的一种。而回答者回避了直接给出对于黑色裙子的意见, 给出的答案与问话者的问话内容不相关的信息——紫色更好, 但是这种不相关是从表面上看的, 实际上回答者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并且问话者能够从回答者提供的信息中提取出回答者对于自己问题的回答和评价。

例3.

——甲: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真是个老古董, 你觉得呢?

——乙:哦, 对了, 你明天要去打球吗?

这个例子与上面两个不同, 不是通过评价第三方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是提出新的话题来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图。乙没有直接回答甲提出的问题:是否觉得语文老师是个老古董, 而是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转而问甲“明天是否要去打球”这一个与甲的问题毫不相干的话。从而把对话引入新的话题内。这个回答表面看也是与甲的提问无关, 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乙并不想对甲的问题做出正面回答, 即不赞同甲的观点。而通过回避甲的问题, 乙给了甲一个会话信号:自己不想与甲谈论语文老师是否是老古董的问题或者自己不同意甲的观点而又不想与甲争论。甲也可以通过乙的态度来理解乙要表达的意思, 明白乙是借此避开自己的提问。

例4.

——A:Are you dating with Bill?

——B:Um, how are you and Paul?

在这个对话中, A问B是否与Bill在约会, B较为直接的回答是“Yes”或“No”, 而B的回答里显然没有直接给出A想要的答案, 而是避开了A的问题, 转而向A提了一个问题, 借此将话题从自己身上引开。但是A的回答没有否定自己在与Bill约会, 而在这个语境下A可以判断出B是在与Bill约会, 从而能够完成交际。这种情况下一方提出问题, 而另一方没有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而刻意回避。但是通过语境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回答者的真实意思。

2 刻意回避的使用功能和目的

2.1 避免给对方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在语言交际中,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关于某个事情或者人的看法, 如果直接给出答案或者评价的话可能会冒犯到对方, 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其他的方式来达到相同的交际效果。而刻意回避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这种回答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回答问题Do you think Jim is a weak person?时, 即使使用委婉语回答:I think he is not as strong as the others.也会让涉及到的主体Jim产生一种被批评被否定的感觉, 而如果使用回避的方式通过表扬另一方来刻意回避对Jim的评价, 这样会减轻对Jim的负面影响。表面上与Jim没有大的关系, 没有对Jim产生影响, 但是实际上已经做出了回应并且对Jim的负面影响小了很多。

2.2 避免给自己带来太多不利的影响

使用刻意回避的策略还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方便, 尽量让自己的态度或者回答给对方较少的负面影响, 从而避免对方把负面情绪转嫁到自己身上, 避免自己与对方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在例1中, 在被问及是否认为Jim是个较弱的选手时, 如果回答是, 或者委婉的回答他不如其他选手强, 则会让Jim认为自己对他的评价太低而感到反感。而在这个对话环境下, 两个人都在Boardroom, 有一个人会因为表现不好而被淘汰, 所以每个人都尽可能的保护自己。如果Jim被认为是弱的选手, 他就会尽力让自己摆脱这样一个劣势地位。Jim可能会以此来反驳评价者, 甚至把矛头对准评价者。从而使评价者本人也遭受到负面影响。

在例2中, 甲想知道乙对自己穿的这件黑裙子的评价。甲实际上已经穿在身上了, 所以可能甲自己认为这件裙子还不错, 这时如果乙直接正面的给出否定评价, 可能会与甲的心理期待产生冲突, 从而使甲的心理产生变化, 这种变化虽然很小, 但是可能会引起甲对乙说话态度或者情感的改变。

2.3 使会话顺利并且尽快转移到下一个话题

在会话中, 有时一方提出的观点是另一方拒绝接受的或不想谈论的, 这时另一方就会采取回避的方式, 使话题尽快转移。这种方式可以让提问者感觉到自己对于该话题的态度, 而又避免了正面的冲突和争论。

像例3中提到的, 乙用一个“哦”作为简短的对之前的对话的回应, 然后提出与之前的对话完全不相关的话题来使对话主题转移。这样也是刻意回避的一种交际方式, 通过话题转移来让对方感知到自己的态度从而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4中的B也是想让话题尽快转移而采取了刻意回避的交际方式, 不直接回答A的提问, 而把问题再抛回给A。在这种情况下, 交际的双方仍然能够有效的交流, 意思的表达没有受到干扰, 只是需要A对B的态度做出一个判断, 进而理解B的意思。

3 刻意回避与合作原则

涉及到交际, 就会涉及到合作原则。在交际过程中, 会话双方要求遵守合作原则使会话能够顺利进行。“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 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 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 (H.P.Grice) 称其为合作原则。根据Grice的观点,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守四个准则:

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恰如其分的详尽。

质的准则:不说不真实的、虚假的、或缺乏依据的话。

关系准则:说话要贴切、有关联。

方式准则:说话要简要、有条理, 避免晦涩和歧义。

而实际交际中,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 而即使违反了合作原则, 会话双方仍然能够理解对方的意图, 会话仍然能够顺利进行。

在使用刻意回避的方式进行交际时, 也会违反合作原则。首先, 最明显的, 回答者没有正面对提问者的问题进行回答解释, 而是巧妙的回避, 迂回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所以这种方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 即回答贴切有关联。另外, 从例1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回答者的回答与提问者所谈论的主体是不同的。所以回答者的回答与提问者提出的问题从语义上看是没有关联的。但是会话能否顺利进行呢?实际上我们已经分析过, 提问者是有能力根据回答者的回答提取出有效信息并且做出判断的, 所以提问者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回答而使得会话成功。

其次, 回答者在回答时仅仅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让提问者提取有效信息, 而没有为提问者提供符合问题的回答, 回答者就违反了量的准则。而在违反了量的准则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看到会话双方也是能够理解彼此的意思, 所以会话仍然能够成功。

4 刻意回避与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交际中普遍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 根据说话人的语言群体、社会地位、谈话双方的关系不同, 人们所采取的礼貌方式也不同, 对礼貌的认识程度也不同。英国学者Leech (1983) 把礼貌准则分为六类:得体准则 (使他人受损最小, 受益最大) ;慷慨准则 (使自身受益最小, 受损最大) ;赞扬准则 (减少对他人的贬损, 增加对他人的赞扬) ;谦虚准则 (减少对自己的赞扬, 增加对自己的贬损) ;赞同准则 (减少自身与他人的分歧, 增加自身与他人的一致) ;同情准则 (减少自身对他人的反感, 增加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准则的使用因文化, 社会和语言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交际中使用刻意回避的方式符合礼貌原则的要求。在例1中, B为了给Jim造成较小的负面评价和影响而不直接评价Jim, 这样的做法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即尽量使他人 (Jim) 受损最小。如果B直接评价Jim的话, 会使得Jim感觉B对自己不够尊重。同样的情况在例2中也涉及到了。乙为了照顾甲的情绪和面子, 通过夸奖她穿紫色的裙子更好看来让她明白自己对于她这件黑色裙子的评价。同样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在例3中, 我们可以感觉到乙实际上是不同意甲的观点的, 即他不认为语文老师是老古董。而乙没有与甲争论这个问题, 而是通过回避, 把话题转移了, 避免了与甲产生观点上的冲突。这样的方式符合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即减少自身与他人的分歧, 增加自身与他人的一致。

例4中, 当被问到是否与Bill正在约会时, B没有正面给出答案, 也没有反驳说不是。同例3一样, B减少了自身与A提出的问题的分歧, 实际上是肯定的回答了A的问题。这也符合赞同准则。如果不遵守赞同准则的话, B也许会否定A的说法, 欺骗A说自己没有与Bill约会。

5 结束语

刻意回避在日常交际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也会有交际失败的可能。回答者即使回避了开始的提问, 如果提问者执意要继续追问的话, 回答者仍然需要做出回应。在这种情况下, 刻意回避就失去了实际的价值。在交际中, 不同的语用方法会带来不同的语用效果, 究竟采用何种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语用效果, 我们还需要结合具体问题来分析。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春艳, 刘素华.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S1) .

[3]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7.

[5]顾佳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6]王福详.文化与语言[M].北京: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7.

[7]李鑫华.外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不可回避的非存在问题 篇7

一 “非存在”的语词渊源

为了理解“非存在”, 我们有必要反思“有”和“存在”, 即动词to be和being概念。从语言学传统来看, 通常to be的用法能被划分为两种情况, 或者从语义的角度来看, 它意味着“存在”;或者从句法结构角度来看, 它仅仅用作系词。从词源上来看, 动词to be (einai/es-) 起初像其他动词一样, 是具有具体意义的动词。它最初始的意义是“存在” (to exist) , 或可能是更具体一些的意义, 如“在当前” (to be present) 或“活着的” (to be alive) 的某物。在所谓的类似于俄语和许多其他语言的“名词句”中, 谓语性名词和形容词在没有动词情况下被表达出来。为了表达句法的完整性, 动词to be被引入到这样的“名词句”中, 在其中它逐渐丧失了它的初始意义并且退化成一个“空”动词或“仅是系词”, 并且作为一个句法工具用来满足每个语句必须包含一个动词的需要。如:John/wise就可以表达为John is wise。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 我们所理解的动词to be的存在, 是印欧语系的一个特性, 它具有谓语动词、方位动词、存在动词和真实意义四种功能。具体而言, 在系词用法上, 它体现了语句的时态、人称、语气等的变化, 具有一种“谓语标志”来刻画语句的句法和语义。在方位用法上, 我们比较容易把握, 它主要表达某人或某物在什么方位。如“the pen is on the desk”。在存在用法上, 它主要体现在: (1) 纯粹的存在用法方式, 即在存在系词“there be”句型中。 (2) 作为存在语句算子, 符合逻辑形式 (∃x) Fx, 其中Fx代表相关从句, 并且is作为存在量词:“存在某人/某物使得……”。 (3) 作为存在谓词。如“Zeus does not exist”。这意味着Zeus不是任何谓语的主语, 没有任何真的东西来谈论有关Zeus的问题。在真实意义用法上, 它所形成的结构是绝对的, 有完整的语义表达。如:“these things are as you say。”[2]1-22

从哲学层面来看, 古希腊哲学家除了以上理解外, 更多地赋予being概念哲学的味道, 将being和exist混同使用。自巴门尼德以来, being概念一直是学界不可回避的话题。巴门尼德论证说, 我们不能思考或言说不存在的东西, 因为这样的言说毫无意义。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更多地关注语词being意义的各个方面并且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中世纪的阿奎那、司各特则将being与宗教问题相结合, 拓展了对非存在问题的研究视域。近代以来, 笛卡儿在进行身心二元论的论证中也没有忽视对不同种类的being之间进行区分。休谟则认为, 想到一个对象总是且必然地想到一个存在的对象, 想到一个对象和想到一个如此存在的相同对象是同一个对象并且是相同的事情。康德继承休谟的传统, 他认为, “存在”不是一个“真正的”谓词。他指出,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有问题的, 它的错误就在于把存在作为一种“真正的”谓词。在康德看来, 存在是有关对象的一个思想的一个谓词。在数学原理中, 罗素首先提出了他的指称概念理论。尽管这个理论充斥着逻辑和形而上学问题, 但是罗素却以认识上的理由拒斥它。在这方面, 他提出了他的摹状词理论, 仅仅是为了理解有关变元本质相同的逻辑和形而上学问题而重新出现。也有一个对罗素的解释硬核有抵抗力的问题, 使得该理论必须被拒斥。一些论证认为,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取代地解释“存在”量词。不幸的是, 没有任何版本的取代量化强大到足以解决此问题。其他的论证认为, 我们应该运用任何存在假设的自由逻辑。不幸的是, 所谓自由逻辑的每一种 (情况) 都具有不可接受的结论。

尽管如此, 几乎所有20世纪英语国家的哲学家都追随弗雷格、罗素、蒯因的形式逻辑传统。一些哲学家拒绝对“有非存在对象”和“非存在对象存在”中的“有”和“存在”作区分, 他们认为, 当我们说有某物时就意味着某物存在。但在弗雷格—奎因的形式逻辑传统中, “有”和“存在”都用“存在量词” (∃) 来表达, 并未对它们作区分。但是更多的哲学家则主张对“有”和“存在”作严格区分。如在Parsons, Zalta, Jacqutte等人的理论体系中, “有一个x使得…x…”用“∃x (…x…) ”来表达, 而“存在一个x使得…x…”用“∃x (E!x∧…x…) ”来表达, 其中“E!”是一存在谓词。[3]101-103“一些事物不存在”能用逻辑公式表达为“∃x (┐E!x) ”, 如“飞马不存在”就可以表达为┐E!p, 等等。

词项“非存在” (non-being/non-existence) 在以上对“有”和“存在”词项分析的基础上, 只是多加了一个前缀“非” (non-) 。前缀“非” (non-) 一般用在名词、形容词和副词词首, 表达否定原词的意义。如“学生”与“非学生”、“存在”与“非存在”。从逻辑词项类型的划分角度看, 词项“存在”与词项“非存在”是正、负两个词项。词项“对象”, 在德语中迈农有两个词项典型地翻译为英文中的“对象 (object) ”:“Gegenstand”和“Objekt”。词项“Gegenstand”指称一个心理行为能被指向的任何东西。词项“Objekt”仅仅指称那些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objectives) (如事件的状态或命题) 的Gegenstande。每一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关于某物的, 某种Gegenstand。在一般意义上, 我们对词项“对象”理解为我们所思考或言说的人、事或状态等等。

一般地说, 一个“非存在对象”是不存在的某种东西。例如, 宙斯、飞马、永动机、金山、圆的方等等。一些哲学家认为, 一个非存在概念是矛盾的 (休谟) 或逻辑地所知不多的 (康德、弗雷格) 。弗雷格认为, “存在”不是一个个体谓词, 而是一个概念的一个属性。如果休谟是对的, 那么一个对象的概念就包括存在的概念, 并且一个非存在对象的概念就会像一个圆的方一样自相矛盾。如果弗雷格是对的, 说一个对象是非存在的, 就是一种引起违反逻辑语法的无意义之事。然而其他哲学家如莱布尼茨、迈农、罗素等, 则已经全身心地论证它、相信它。到底有没有非存在对象呢?如果有非存在对象, 那么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对象呢?它们能被描述吗?

二 非存在问题的历史根源

现代的非存在论由于为迈农所首创, 因此人们常把它称作迈农主义 (Meinongianism) 。20世纪和21世纪有关非存在对象的哲学著作通常把迈农的对象理论作为他们的研究起点。因此, 我们有必要大致了解这一理论背后的动因和基本原理。

迈农 (A.Meinong, 1853-1920) 的非存在论渊源于中世纪非存在论的启发, 但直接的成因却得益于他对布伦塔诺有关思想的继承和改造。迈农非存在论的理论前提是承认心理世界有不同于实在对象的意向对象的存在, 有非存在存在。具体而言, 迈农的思想有这样几个要点: (1) 存在着这样一些对象, 在某种意义上, 它们是金山、方的圆、独角兽、妖怪、虚构的人物等。它们对于分析意向活动与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2) 这些对象是个体, 既不是属性, 也不是属性之集合。 (3) 这些对象可能与属性的可能复合发生关联。 (4) 这些对象没有时空定位。 (5) 有一些对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完全的。 (6) “既方又圆的东西是圆的”这样的句子在某种意义上是关于这类对象的断定。

迈农关注并不指向任何存在之物的意向状态问题。这个问题的起点是所谓的“意向性原理”, 他说, 心理现象由指向一个对象的“意向指向性”所描述。例如, 爱总是爱某物, 想像总是想像某物等。总之, 每一意向行为都是“关于”某物。问题是, 它们又是人们总是想像、期望或害怕不存在的某物。一些人害怕魔鬼, 尽管魔鬼不存在。许多人希望中东和平, 但是中东没有和平。即使金山不存在, 也很容易想象它。所以, 迈农认为, 对每一心理状态都真正地有一个对象, 如果这个对象不是一个存在的对象, 那么至少是一个非存在对象。很明显, 我们在思考非存在对象时, 不得不思考意向性问题。一个对象可以拥有任何属性, 无论这个对象存在与否, 都相互独立。例如, (非存在的) 金山确实是金的且是一座山;圆的方确实是圆的且是一个方。对每一单一属性和每一属性集合, 有一个相对应的对象, 或者是一个存在的对象, 或者是一个非存在对象。

迈农非存在论中的描述原则是判断是否存在非存在对象的重要标准。在他的对象理论中有两个概念极为突出, 也最为重要。一是Sein, 可译为“存在”。如果说一个对象Sein (存在) , 那么就是说它有存在地位, 即使这对象是虚无。二是Sosein, 可译为“实在”或“实存”。说一对象实存, 就是说它是由它所具有的属性构成的, 这些属性是蕴涵着实在的属性的, 因而可为人直接知觉到, 进而可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加以描述。他的描述原则可以这样表述:如果A (x) 是属性或属性的合取, 那么我们就能描述一对象, CA, 并能肯定A (CA) 。这也就是说, 只有当有属性存在时, 我们才能作出描述, 并肯定有对象存在。如果能作出描述, 那么就可以肯定有对象及属性存在。反之, 如果对象没有可被描述的属性, 我们在谈论它们时就不知道谈的是什么。按照这一原则, 宙斯就是存在的。因为我们和古希腊人都能对他作出各种各样的描述, 如说他生活在奥林匹斯山上, 是众神之首等等。再如, 当我们想到方的圆、金山、不老泉这样的事情时, 我们想到的是这样的对象, 它们真的例示了被描述的特征, 如方、圆、金、山、泉水、不老等。根据这种观点, 这些意向的对象尽管不存在, 但的确例示了存在着的特征, 如方、圆等。[4]87-117他指出:存在着非存在的、可能的东西, 甚至还存在着非存在的、不可能的东西, 这是自明的, 或者说是直觉上再清楚不过的。例如我们能用词语和摹状词来指称它们, 它们毕竟是思维的对象。[5]

迈农最初的对象理论我们用MOT0来表示, 他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相对应于无 (the void) , 迈农假定了非存在领域。这个领域充满了非存在对象。它们用作非存在 (beingless) 事物的思想对象。值得注意的是, 迈农所谈论的对象存在, 仍然是一种我们自然语言所理解的时空中的对象存在, 而非存在对象就是不在该时空当中存在的对象。这一理论缓解了修改的单一理论所背负的沉重的语义负担。它具有这样的优点:它能区分有意义的语词和无意义的语词、短语以及相关于一个非存在对象的短语。迈农理论也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 该理论要求有不可能对象, 如非方的方。这些对象显示出矛盾, 这样就威胁了迈农理论的一致性。尽管对此进行了辩护, 但仍未果。第二个问题是与修改的单一理论所共有的。这两个理论都假定有缺少being的事物。总之, 它们都假设:有真的说没有这样事物的事物。这种假设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

在迈农对象理论之后, 被选择的对象理论、多重被选择的对象理论、媒介理论等等, 都从某一个角度分析了非存在问题, 但都没有最终解决之。当代非存在理论已经修改了MOT0, 以便于避免非存在对象所引起的一系列悖论。

三 非存在问题的当代辩护策略

近年来意向性“形而上学问题”的研究开始扭转原来的那种对迈农主义一概骂倒的倾向, 而出现了新的转向。而罗素、蒯因、马里、帕森斯、泽尔塔、普赖斯特等人则展开了对迈农主义的当代论争。罗素通过他的摹状词理论揭露和消解迈农非存在论中的问题。尽管罗素作了那样的批评, 但他最先引证迈农的论著并使之产生较大影响。蒯因在批判迈农的基础上指出, 是否有非存在对象这一问题是可以根据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来予以解决的。蒯因驳斥非存在论的另一根据是:没有办法对非存在的对象进行个体化, 即无法说明两个非存在对象的同一与差异或独特的个体性。但在普赖斯特看来, 非存在对象之间是有同一性和差异性的, 因此可以个体化。马里认为意向性要存在, 必然有其对象, 否则会因为缺乏对象而不能出现。而这里的对象既可以是现实存在的, 也可以是编码了某些属性的对象, 即非存在的对象。帕森斯用古典的命题逻辑对罗素的理论作了批驳, 进一步发展了迈农的抽象对象理论。泽尔塔从内涵逻辑出发, 通过深入分析作为意向语句的内涵, 论证了意向对象包括非存在对象的存在性,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抽象对象理论。纵观之, 非存在问题的当代辩护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象属性策略

根据这一策略, 一个对象具有两种属性:核内属性和核外属性 (Nuclear and Extranuclear Properties) 。核内属性构成该对象的“本质”, 核外属性则为该对象本质之外的属性。根据迈农的观点, 核内属性或者是构成的, 或者是连续的。一个对象的构成属性是那些在描述中外在地被论及的属性, 这种描述被用来挑选、辨别对象。一个对象的连续属性就是那些无论如何都被该对象的构成属性所包括或所隐含的属性。例如, 称为“金山”的对象是那些具有核内属性的对象, 这些核内构成属性是“是金的”和“是山”, 而其连续属性则可能是“是物质事物”、“是引申拓展的山”等。

一个对象如何能够获得或丧失属性而不改变它的Sosein。帕森斯提出运用核内和核外属性的区分来作为避免罗素论证的一种方式。根据独立原则, 存在的一种仅追根溯源意义能够是核内的, 而其完美无缺的意义必定是核外的。帕森斯认为核外属性并不是该对象的属性, 而是该对象的Sosein的属性。后来帕森斯勾勒了他的理论的唯名论版本。根据这一理论, 对象x是对象y的一部分, 当且仅当y具有x所具有的所有核内属性。因为核内属性的每一可能组合都构成某一对象或其他对象。对于每一属性, 必定有一个对象仅仅具有该属性。称这些对象是原子对象。帕森斯提出支持这些原子对象无需核内属性。所有非原子对象都是由原子对象所构成的。很显然, 核外属性不能以这种方式被处理。否则, 对象有它们的核内属性个体化的这一原则就会被违反。帕森斯未解释核外属性如何运作——使这些属性如何能与唯名论相融合。

帕森斯 (T.Parsons) 依据古典的命题逻辑, 对罗素的理论作了批驳, 进一步发展了迈农的抽象对象理论。在他看来, 对于核内属性的每一条件来说, 总存在着一个对象, 它例示的正好是符合这一条件的属性。紧接着, 帕森斯依据他的世界观和逻辑原则对罗素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对迈农的观点作出了辩护。[6]以“方的圆”这一摹状词为例, 罗素认为, 它指的对象是不存在的, 因为它违背了事实原则。其推论是: (1) 既方又圆的东西是圆的, (2) 它是方的, (3) 如果某物是方的, 那么事实上它就不可能是圆的。 (4) 因此这东西是不存在的。帕森斯认为, 这个结论是推不出来的, 因为 (3) 是错误的。根据在于: (3) 太宽了, 既包括可能的对象, 又包括不可能的对象。在他看来, (3) 要成为真的命题, 唯一的条件就是, 其限定词应局限于可能对象的范围。如果将对象限定在这个范围, 那么就可以认为它能例示矛盾的属性, 即它可以作为既圆又方的对象存在。而这在帕森斯看来不是没有可能的。

核内和核外属性的区分可以帮助迈农避免形式上的不一致, 但是事实上使这一理论更复杂。但是通过引入这样的区分, 形式上的不一致总是能够被避免。就这一点而言, 帕森斯的这种辩护是有些成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帕森斯的辩护是彻底成功的。例如, 有学者认为:存在的金山违反矛盾律。因为它既存在又非存在。这一对象属性策略则指出, 存在是一个核外属性, 但是仅仅只有核内属性能被当作一个对象的构成属性。存在的金山只是例示了核内属性存在, 也例示了核外属性存在, 这与“存在的金山不存在”之间没有矛盾。对象属性策略区分了作为属性的存在和作为谓词的存在, 这就消解了由于非存在问题所引发的一些逻辑悖论。

(二) 语言策略

语言策略主要是辩护者从语言学角度来考察非存在问题, 尤其是对非存在对象问题的探讨。具体而言, 有两种比较突出的策略。一是双重系词策略, 二是持有者中介策略。

根据双重系词策略, 在属性和个体之间有两种关系:例示或编码。[7]这种策略的不同倡导者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 如:

金山由“是金的”属性和“是山”的属性所决定。

金山是与“是金的”属性和“是山”的属性相结合的。

金山是由不完全地被决定的属性共同结合成的。

“是金的”属性和“是山”的属性是被归于金山的。

金山编码“是金的”属性和“是山”的属性。

金山例示“是金的”属性和“是山”的属性。

这些表达中共同的问题在于:系词“is” (是) 是模棱两可的。我们借用泽尔塔的逻辑传统:“Fb”代表“b例示‘是F’的属性”。“bF”代表“b编码‘是F’的属性”。所谓例示是真实的对象表现自己所具有的真实属性的过程。例如一红色对象表现出红的属性实即它例示了红的属性。根据例示的这一规定性, 就不能认为迈农的非存在对象有例示属性的功能。这是因为他是用自然语言而非用形式化语言表达他的哲学观点的, 例如他所用的系动词“是”就有歧义性, 对之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所谓编码, 指的是限定成分与被限定项之间从形而上学方面关联起来的方式。

根据双重系词策略, 称为“圆的方”的对象是编码“是圆的”属性和“是方的”属性的对象且无其他属性。这样, 根据MOTDC, 称为“圆的方”的对象是τxF (xF≡R→F∨S→F) , 就确切地编码了两个构成属性 (“是圆的”属性和“是方的”属性) 。当然还有许多甚至是无限多的属性由这个对象所例示, 如例示:“不是红的”属性, 不编码“是红的”属性的属性, 被罗素已经思考过的属性, 不完全地被决定的属性等等。在泽尔塔看来, 存在着三种指称非存在的摹状词或专名。第一类是“方的圆”“金山”之类的摹状词, 第二类是表示一些虚构的故事中的人根本没有的属性的摹状词, 如某人能飞十万八千里的属性, 三是表示有混合特征的对象的表达式, 如“古希腊人所崇敬的神”。泽尔塔在批判的基础上, 借鉴马里、胡塞尔和弗勒斯达尔的有关思想, 形成了自己的意向对象理论。他认为, 意向状态所指向的不存在对象是一种“抽象对象”, 这种对象在特定的意义上也是存在的。非存在对象就是编码了相应属性的抽象对象。[3]108-114

根据持有者中介策略, 传统的语言理论无论是单一理论还是思想与语言媒介理论, 都无法彻底解决非存在问题, 因而我们需要“持有者理论”。Michael John Thrush论证到, 仅有的充分理论是那些假定抽象对象的理论。这些抽象对象发挥着虚构特征的作用。不仅在虚构问题上, 这些理论应该被普遍化, 而且应运用到一般意义上的非存在问题。他发展了这样的一种普遍化的抽象对象理论, 称之为“持有者理论” (theory of holders) 。持有者理论为单一理论 (simple theory) 和思想与语言的媒介理论 (mediated theory) 提供资源来解决非存在问题。它是一个本体论上极为丰富的理论。它假定大量对象来用作其他非指谓词项的指称。 (1) 他认为抽象对象、虚构对象、未知行星、数字、怪物等都称为持有者。他否认∀x┐Fx↔non-Fx。一个对象既持有不一致的属性又具有不一致的属性, 这是不可能的, 这也显示出该理论的自相矛盾。 (2) 持有关系。理解持有关系的本质会有助于澄清或解决一些悖论。例如, 圆的方是一个持有者, 它持有圆和方的属性, 但它不具有之。圆的方持有所有且仅仅构成它的属性。一个属性和它的持有者之间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总之, x持有y当且仅当x是一个持有者且y是x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接受属性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那么我们也应该接受持有关系。 (3) 持有者的多重性 (plurality) 。语言和思想提供我们资源来描述非存在事物的所有方式。持有者理论是多种被选择对象理论的一个最新版本, 它提供了一种方式来统一和系统化抽象对象的集合。属性和关系是简单的持有者, 它们没有适当的部分。由多于一个属性或关系所构成的持有者, 根据它们是否遵守排除原则和饱和原则, 能够被分类。每一属性P具有一个补充属性:non-P。如果一个持有者满足饱和原则, 则它被称为完全的, 否则为不完全的。如果它满足排除原则, 则它被认为是一致的, 否则称为不一致的。有不完全的持有者和不一致的持有者, 它们都是非存在问题所要求的。与迈农理论不同的关键之处在于:一个持有者不能是不完全的或不一致的, 即:从每一属性补集对中, 它无法具有一个确切的属性。因为每一对象在这种意义上是完全的和一致的。[8]

持有者理论不仅提供解决非存在问题的方案, 而且还为抽象对象提供了一个统一理论。Michael John Thrush认为, 持有者能用作思想、语言媒介理论的交互媒介。根据媒介理论, 一个短语是有意义的, 因为它是与一个交互媒介相关的, 而这个交互媒介的“点”指向一个被意想到的对象, 即使没有合适的对象被指向。关键在于:首先, 一个持有者不产生像罗素的指谓概念那样的悖论。第二, 一个持有者指向一个对象, 如果这个对象具有所有的持有者所持有的属性。第三, 一个持有者指向的对象, 即使是不存在的, 但具有所有被持有的属性。指向的方向是由其被持有的属性所决定的。Michael John Thrush的持有者理论有助于比较单一理论和媒介理论, 而且能解决两者之间的相关争论。媒介理论加上持有者理论使我们能够言说什么东西不是。因为即使没有任何东西与之相对应, 持有者用作我们语词和思想的意义, 仍可以解决非存在问题。

(三) 可能世界策略

可能世界策略体现了对非存在问题的逻辑思考。当代许多辩护者对非存在问题的研究, 除了上面从语言学传统, 尤其是语义层面来考察非存在问题以外, 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运用逻辑手段来解决之。普赖斯特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普赖斯特的非存在论辩护具有深刻的当代意蕴, 他通过《走向非存在——意向性的逻辑和形而上学》一书为迈农主义进行了辩护。在这本书中, 普赖斯特直接用很大的篇幅引入了世界语义学的内容, 并且运用逻辑手段直接对三种非存在对象的具体论证。在普赖斯特看来, 虚构对象和抽象对象都与可能世界有关。他讨论了包含可能世界在内的多世界 (worlds) 问题。普赖斯特说:“在非存在论语境之下, 明显的策略就是把现实世界之外的一切世界当作非存在世界。”[9]这也就是说, 非存在论的世界图景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现实世界, 二是非存在世界, 它又包括各种可能和不可能世界。可能世界与不可能世界尽管是非存在对象, 但并不能等同于抽象对象。当然也可能有这样的可能世界, 里面没有任何对象存在。即使意向谓词所述说的非存在对象也是存在的, 如“金山”“宙斯”等是非存在的, 也一定是存在的, 不是存在于现实世界就是存于可能世界之中。

普赖斯特运用与形式语义学有关的形式逻辑技术, 创造性地引入意向算子和意向谓词, 对非存在论进行了逻辑语义学论证, 有理有据地将谓词逻辑、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等融入了论证过程之中, 这是在他之前的学者所未曾尝试的。普赖斯特认为非存在论最大的难题涉及到自我指称语义悖论家族中的指谓悖论。他通过多重指谓逻辑策略使得非存在论所面临的对象指称难题消失了。相关逻辑论证详见拙文《普赖斯特的非存在论辩护策略》 (福建论坛, 2009年第1期, 第54-58页)

以上这些当代辩护策略充分体现了在哲学研究、尤其在心灵哲学意向性等问题的研究中, 非存在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对象属性策略体现了非存在问题的传统哲学解决方案的现代拓展, 语言策略体现了非存在问题的语言学研究的当代趋向, 可能世界策略则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更精细的逻辑论证思路, 也是当代非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M].陈启伟,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7.

[2]Charles H Kahn.Retrospect on the Verb“TO BE”and the Concept of BEING[J].Simo Knuuttila and Jaakko Hintik-ka.The Logic of Being.Dordrecht: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3]Zalta E.Intensional Logic and the Metaphysics of Intention-ality[M].Cambridge, MA:MITPress, 1988.

[4]Meinong A.Uber Gegenstandstheorie[J].Untersuchungen zur Gegenstandstheorie und Psychologie.Leipzig:Barth, 1904:87-117.

[5]Meinong A.On the Theory of Objects[J].Chisholm C. (ed.and tr.) , Realism and the Background of Phenomenology.Glencoe, IL:The Free Press, 1960:82.

[6]Parsons T.Nonexistent Object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0:22.

[7]Reicher M.Nonexistent Objects[J].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tanford University, 2006:14-16.

[8]Michael John Thrush.The Problem of Non-being[M].Ann Arbor:Bell&Howell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 2001:317-334.

刑事回避制度之浅谈 篇8

刑事诉讼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的, 不得参与该案诉讼活动的诉讼制度。

该制度的源于来西方传统诉讼理念中的“自然公正”原则, 即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现已成为各国公认的诉讼制度。我国在唐朝就有了刑事诉讼意义上的回避制度, 元朝法律首次使用了“回避”一词, 且这一规定为此后历代所继承和发展, 该制度具有如下价值:

1.有助于刑事案件得到公正处理。刑事诉讼活动中同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的公检法人员应适当的回避, 可避免其由于主观偏见和袒护而可能出现的徇私舞弊, 有利于审判人员依据客观事实公正审判。

2.在维护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中立的同时也为他们规避价值冲突提供合理途径。该制度避免了以上人员处于是选择亲情关系还是坚持职业操守的两难境地。

3.有助于保障司法裁决的权威性, 从而唤起社会公众对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过程的尊重, 推动法治秩序的发展和完善。

二、刑事回避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

依西方的“自然公正”理念基础设计了我国的刑事回避制度, 但忽视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现实国情对中国法制的影响。如诸多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很难发现并得以真正的回避。“法律与社会脱节, 法律与文化脱节, 这就是当代中国法的基本性格, 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最大困境”。[1]移植式的制度设计必须有现实国情的考量。

(二) 回避事由方面的问题

1. 基于亲属关系的回避中亲属范围过窄。

仅包括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其他的同代旁亲血亲、直系姻亲关系等都排除在外。“中国古代社会实行家庭本位, 血亲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纽带”。[2]过于狭小的亲属范围, 导致近亲属以外的实际亲近、重要的亲属在诉讼中可能不能回避, 进而影响案件公正审理。2.回避事由中的“利益关系”和“其他关系”规定模糊, 学理上认识不一, 弱化了其可操作性, 并放大了司法人员的自由裁判量权。

(三) 回避主体方面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回避的主体存在如下缺漏。1.对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回避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审判委员会对诸多疑难和重大案件具有决定权, 其审判方式和构成较为秘密。审委会成员的中立显得尤为重要, 应在回避制度中做出专门规定。2.缺乏程序违法的制裁性措施。对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情形未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回避缺乏约束力, 从而加大了其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可能。3.法律没有规定单位回避制度。以李庄案为例, 其向法院申请审判庭全体人员整体回避时, 由于法律的没有明确规定整体回避制度, 结果法院予以驳回。

(四) 申请回避举证责任方面的问题

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提供证明材料。而现实情况是申请回避的当事人提供证明材料困难重重, 这种举证责任规定过于严格苛刻, 有时申请回避甚至形同虚设, 流于形式, 不利于保障当事人的申请回避权。

三、完善措施的建议

(一) 建立公安司法人员公示制度, 强化自我约束机制

建立公示制度, 有利于公民和组织了解参与办案司法人员的个人资料, 加强社会群众对其的监督, 也有利于强化公安司法人员的自我约束, 加强其自身公信力。

(二) 增加审判委员会回避制度和单位回避制度

如对于院长、副院长以及其他审判委员会成员甚至单位的回避, 不应由本法院来做出决定, 而由上级法院决定。“对于其他审判人员的回避, 应由专门组成的合议庭就有关申请的证据举行听证, 进而加以决定。”[3]

(三) 扩大范围

扩大现行立法关于回避亲属的范围, 尽可能地把一切可能影响公正的人情、亲情关系纳入其中。尽量将对象中的模糊立法加以具体化, 缩小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增加可操作性。

(四) 建立有因回避和无因回避相结合的制度

绝对的有因回避制度致使申请回避的当事人举证困难, 申请回避流于形式, 难以落实。借鉴西方的无因回避制度, 即只要提出请求就可无条件申请回避。根据举证能力的大小, 对于公诉人的申请回避实行有因回避, 对于当事人的申请回避实行无因回避。

(五) 明确规定程序违法的制裁性措施

对于故意违法回避制度的行为, 立法应加以明确规定。如给予行政处分, 其中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违反回避制度做出的职务行为均属非法, 一律无效。

摘要:刑事回避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和当事人权益、提高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但现行制度存在回避事由狭窄、举证责任不明确、单位回避缺失等问题, 建议从扩大回避事由, 明确举证责任, 增设单位回避和建立公安司法人员公示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回避制度,回避主体,回避事由,申请回避权

参考文献

[1]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9.

[2]梁冶平.法辩———中国法的过去, 现在与将来[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165) .

从文化视角解析女性回避成功心理 篇9

关键词:文化视角,女性,回避成功心理

关于女性成就动机的研究始于对两性成就动机差异的比较, 众多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的成就动机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女性比男性的成就动机低得多, 并且女性对于成功倾向于采取回避的态度。

1.成功恐惧的内部心理取向研究

内部心理取向上的成功恐惧与对成功结果的预测有关, 是对成功可能带来的压力或孤独、后悔、紧张等负性情绪的焦虑体现在五个方面: (1) 学业或事业压力, 担心成功后不能保持现在的好成绩或更上一层; (2) 人际关系, 担心过分追求事业成功可能导致择偶困难, 或因无法顾及家庭而使夫妻、亲子间产生矛盾, 或由于自身成功为自己树敌过多而遭疏离和排挤; (3) 生活情趣, 担心事业成功后, 可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 使生活缺乏情趣, 满意度不高; (4) 对成功的否定, 认为自己的成功只是偶然, 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 而且难以再次取得同样大的成功。从内部心理角度出发, 成功恐惧与竞争情境、成就动机、自我同一性、个人早期经历、人格等有关; (5) 对成功的回避, 一个人预期成功会带来负面结果, 于是压抑成就动机, 降低成就表现, 避免在事业上有成功的机会。Horner发现, 竞争情境下女性预期成功会带给她们负面的结果, 例如不受欢迎、受到排挤、失去约会及结婚对象、丧失女性气质等, 从而降低成就行为, 采取消极行为。关于自我同一性与成功恐惧的研究显示, 二者得分显著相关, 同一性完成或稳定的人比同一性延缓或扩散的人在成功恐惧上的得分低。成功恐惧可能与早期经历有关,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处在奖励成功、惩罚失败的环境中, 产生“成为失败者”的焦虑, 则会嫉妒和憎恨成功者, 长大成人后便倾向于将这些感觉投放到其他成人身上, 在无意识中认为成功会使他们处于同样的境地, 进而恐惧成功。

2.成功恐惧的社会文化取向研究

有学者提出, Horner对女性成功恐惧的研究采取的是不完全设计, 男被试得到的故事主角是男性, 女被试得到的故事主角是女性。不能确定消极回答源于被试自身性别 (即一种内部精神的解释, 尤其是女性的成功恐惧和矛盾) , 还是源于故事主角的性别。因此他们采用完全设计, 让120名10~16岁的男孩和女孩对男、女主角的故事进行续写。两种性别的被试都对女性线索给出了更多的消极结果, 证明了社会文化解释。社会文化取向认为, 成功恐惧是个体担心自己偏离社会规范的正常, 失去相应的性别形象, 从而被社会拒绝, 如男人在医务护理方面做得好, 可能失去男性豪迈、粗犷的形象, 不再“像男性”, 产生成功恐惧。因为社会已认可女性在医务护理中的角色, 这也是为什么在医科学生的调查中, 男性的成功恐惧反而高于女性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 成功恐惧与性别的刻板印象和职业的刻板印象有关。性别刻板印象代表一种社会文化对两性角色模式的信念、规范。它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固定看法, 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人们在决定行为时会不自觉地考虑社会对自己所属性别群体的规范。研究表明, 女性被试性别刻板印象得分与成功恐惧量表的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而男性被试性别刻板印象得分与成功恐惧量表的总分相关不显著。女性存在事业成功与幸福婚姻的冲突, 不仅要跟男性一样事业有成, 还要拥有一个和谐家庭。职业刻板印象是长久以来自然形成的社会角色分工, 人们在头脑中形成定式, 某些工作应该是男性做, 某些职业应该女性做。我国传统的职业观鼓励男性走出家庭, 从事社会性劳动, 而规定妇女为家庭服务。如果颠倒则可能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拒绝, 从而使当事人感到焦虑。女性在传统男性化的工作领域比在传统女性化工作领域体会到的成功恐惧更高, 而且随着工作领域的区别越明显, 其成功恐惧得分越高。同样, 男性在女性化领域的成就也可能导致其对社会评价的担忧, 出现成功恐惧。1971年与1965年相比, 女性成功恐惧的评判概率没有显著变化, 而男性由原来的8%上升到了77%。由于社会刻板印象是大众所持有的观念, 因此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但随着社会变迁, 观点不断变化, 所以随着社会分工界限越来越模糊, 这样的情况也可能会逐渐消散。

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社会, 女性本应和男性一样在追求成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刻板印象的作用, 使得女性在面对成功这一问题时表现出与男性不尽相同的心理特点。男性在成功面前表现出坦然、积极的心态, 而女性更容易产生恐惧成功心理。卡伦·霍妮指出, 男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持有这样一种信念:如果他们希望实现某种愿望, 就必须在生活中取得成就。女人相信:通过爱, 而且只有通过爱, 她们才可能获得幸福、安全和名望。正是这种文化地位的差异, 对男性和女性的心理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男性倾向于认为取得成功是自己的责任不应该依附于他人, 女性倾向于认为, 只有找到能够依附的男性, 幸福才有可能, 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取得成功被认为是不自量力并且不会有好结果的行为。

参考文献

[1]Rosemarie Anderson.Motive to Avoid Success:A Profile.Sex Roles, 1978, 4 (2) :239-248.

上一篇:低效性成因下一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