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策略

2024-07-31

回避策略(精选10篇)

回避策略 篇1

前言

做好英语写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发音,还能增加其词汇量,对开发学生想象能力,强化逻辑能力也有一定好处,然而,很多学生都不能做好英语书面表达,经常通过回避策略完成英语写作,但依然是错误不断出现,更容易犯语言错误,因此,就需要英语教师联系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完成英语写作。

一、回避策略概述

回避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都存在表达能力不足的情况,无论是语言表达内容,还是表达形式都差强人意,很多时候还无法将学生所想表达出来。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讲,回避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弥补两种语言之间的空白,增强表达能力,所以,不少学生也运用该策略写作英语。

二、将回避策略应用到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原因

1. 减少出错率。

几乎没有哪一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抱着全错的思想,都希望自己的英语作业全部正确,并获得老师的认可,所以,为减少出错率,很多学生都将回避策略运用到英语书面表达中,尤其是在自己不确定表达方式是否正确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换一种表达方式,尽量保证不出现错误,这就出现了回避策略。

2. 教师评估标准的影响。

对于很多英语教师来说,在批阅试卷的过程中,经常将是否存在拼写错误、语法运用是否得当、有无标点错误作为评分标准,如果这些错误都不存在,获得高分的可能性也会随之提升。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分数,教师也经常会将评分标准告知学生,所以,很多学生也会从这几点出发,尽量不在这些方面出现错误,这也是学生应用回避策略的一种原因。

三、在英语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回避策略的方式

尽管回避策略的运用有一定好处,但也要认识到回避策略运用到英语写作中的弊端,如果经常使用回避策略,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面对这一现实,就需要教师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回避策略的弊端,并正确运用回避策略,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教师主动改变对待错误的方式。

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少教师很容易受行为主义影响,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就立即纠正,如学生的某些口语表达方式存在错误,教师马上纠正,同样在书面表达中若存在这种错误也会如此。所以,很多学生不敢犯错。殊不知,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有效资源,对学生成长有一定帮助,要让学生正确运用回避策略,完成英语书面表达,就要深入分析导致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做好学生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对待错误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对犯错产生恐惧,才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学生不了解或不确定“指控”的表达方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其他表达方式,用charge替换accuse,这样既没有改变原意,学生也可以更好的完成书写。同样,有些学生很容易出现拼写错误,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掌握某些词汇的深层含义,如champion作为形容词有“第一流的”的含义,与first具有相同的含义,在实际写作中就可以用first替代,进而减少拼写错误。

2. 构建全面系统的书面表达评价标准。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促使学生运用回避策略的原因还在于教师评分标准,由于教师过于关注词汇拼写等内容,所以很多学生不自然的就产生了按照教师评分标准写作的方式,学生也被迫运用回避策略。为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构建全面系统的书面表达评价标准,如注意学生的行文结构,关注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等,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学生思想陷入固定模块中,还能让学生减少回避策略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应重视全面系统的书面表达评价标准的运用。

为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小短文,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更多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其语感。同时,让学生按照词根或词缀的方式记忆单词,如在学习完care一词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顺便记忆careful、careless等词汇,这些词汇一同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此外,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尽量挑选学生写作的闪光点,并将运用的好的句子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将给学生听,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减少回避策略的使用。

四、结束语

英语是现阶段应用最普遍的语言,所以我国一直将英语教学作为重点,然而通过长期实践教学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书面表达,为完成英语写作,只能运用回避策略,通过研究发现,之所以学生运用该策略主要是为了减少错误,顺应教师批阅要求,尽管这样的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分数,但却会影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英语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正确运用回避策略,控制回避策略使用量。

摘要: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做好英语书面表达一直是难题,但由于良好的书面表达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英语知识,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始终是重点。不少学生为完成英语写作,经常采用回避策略,基于此,本文将从回避策略基本情况入手,结合将回避策略应用到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原因,重点研究在英语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回避策略的方式。

关键词:英语,书面表达,回避策略

参考文献

[1]鞠芬.浅议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回避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138-139.

[2]张艳荣,王媚.浅议交际策略在俄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8:95-96.

浅议书面表达中的回避策略 篇2

【关键词】英语 书面表达 回避策略

前言

做好英语写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发音,还能增加其词汇量,对开发学生想象能力,强化逻辑能力也有一定好处,然而,很多学生都不能做好英语书面表达,经常通过回避策略完成英语写作,但依然是错误不断出现,更容易犯语言错误,因此,就需要英语教师联系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完成英语写作。

一、回避策略概述

回避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都存在表达能力不足的情况,无论是语言表达内容,还是表达形式都差强人意,很多时候还无法将学生所想表达出来。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讲,回避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弥补两种语言之间的空白,增强表达能力,所以,不少学生也运用该策略写作英语。

二、将回避策略应用到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原因

1.减少出错率。几乎没有哪一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抱着全错的思想,都希望自己的英语作业全部正确,并获得老师的认可,所以,为减少出错率,很多学生都将回避策略运用到英语书面表达中,尤其是在自己不确定表达方式是否正确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换一种表达方式,尽量保证不出现错误,这就出现了回避策略。

2.教师评估标准的影响。对于很多英语教师来说,在批阅试卷的过程中,经常将是否存在拼写错误、语法运用是否得当、有无标点错误作为评分标准,如果这些错误都不存在,获得高分的可能性也会随之提升。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分数,教师也经常会将评分标准告知学生,所以,很多学生也会从这几点出发,尽量不在这些方面出现错误,这也是学生应用回避策略的一种原因。

三、在英语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回避策略的方式

尽管回避策略的运用有一定好处,但也要认识到回避策略运用到英语写作中的弊端,如果经常使用回避策略,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面对这一现实,就需要教师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回避策略的弊端,并正确运用回避策略,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主动改变对待错误的方式。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少教师很容易受行为主义影响,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就立即纠正,如学生的某些口语表达方式存在错误,教师马上纠正,同样在书面表达中若存在这种错误也会如此。所以,很多学生不敢犯错。殊不知,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有效资源,对学生成长有一定帮助,要让学生正确运用回避策略,完成英语书面表达,就要深入分析导致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做好学生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对待错误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对犯错产生恐惧,才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学生不了解或不确定“指控”的表达方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其他表达方式,用charge替换accuse,这样既没有改变原意,学生也可以更好的完成书写。同样,有些学生很容易出现拼写错误,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掌握某些词汇的深层含义,如champion作为形容词有“第一流的”的含义,与first具有相同的含义,在实际写作中就可以用first替代,进而减少拼写错误。

2.构建全面系统的书面表达评价标准。通过以上研究得知,促使学生运用回避策略的原因还在于教师评分标准,由于教师过于关注词汇拼写等内容,所以很多学生不自然的就产生了按照教师评分标准写作的方式,学生也被迫运用回避策略。为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构建全面系统的书面表达评价标准,如注意学生的行文结构,关注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等,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学生思想陷入固定模块中,还能让学生减少回避策略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应重视全面系统的书面表达评价标准的运用。

为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小短文,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更多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其语感。同时,让学生按照词根或词缀的方式记忆单词,如在学习完care一词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顺便记忆careful、careless等词汇,这些词汇一同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此外,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尽量挑选学生写作的闪光点,并将运用的好的句子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将给学生听,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减少回避策略的使用。

四、结束语

英语是现阶段应用最普遍的语言,所以我国一直将英语教学作为重点,然而通过长期实践教学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书面表达,为完成英语写作,只能运用回避策略,通过研究发现,之所以学生运用该策略主要是为了减少错误,顺应教师批阅要求,尽管这样的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分数,但却会影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英语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正确运用回避策略,控制回避策略使用量。

参考文献:

[1]鞠芬.浅议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回避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138-139.

回避, 让审判更公正 篇3

[问题一] 金太阳幼儿园收到应诉通知书后 , 发现案件的审判员是天天的妈妈。此前, 幼儿园因未接纳天天入园就读, 而和天天的妈妈发生过激烈冲突, 天天的妈妈曾扬言报复金太阳幼儿园。金太阳幼儿园担心天天的妈妈会从中作祟, 遂决定申请天天的妈妈回避审理本案。请问, 金太阳幼儿园如何申请天天的妈妈回避本案?

一般来说, 当事人在方式上可口头申请也可书面申请。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 发现了应当回避的事由, 多即时提出口头申请。但在开庭前申请回避, 多提交书面申请。在时间上,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案件开始审理之后法庭辩论终结之前, 发现可以申请回避的事实和理由的, 也可以在辩论终结前提出。但是, 如果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结束后, 认为自己可能要败诉, 才提出回避申请, 其申请一般不会被接受。至于开庭审理前的回避申请问题, 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实践中, 只要当事人提出申请, 法院多会慎重考虑。

[ 问题二 ] 法院通知金太阳幼儿园的回避申请因不属于法定的回避情形, 案件由原定审判员继续负责审理。请问, 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有哪些?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等相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自行回避,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 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另外, 相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 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未经批准, 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 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 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 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 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

就本案而言, 金太阳幼儿园曾与审判员因天天入园问题“发生过激烈冲突”应属于有“其他利害关系, 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形。因此, 金太阳幼儿园申请天天的妈妈回避本案于法有据。

[问题三]后来的判决果然对金太阳幼儿园非常不公平, 金太阳幼儿园几乎被判断承担了全部法律责任。请问, 天天的妈妈违反回避制度应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等相关人员违反回避制度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果在二审时, 人民法院发现或者根据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举报, 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违反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的有关规定的, 经检查属实, 应当裁定撤销原判, 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如果审判人员明知具有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的情形, 故意不依法自行回避或者对符合回避条件的申请故意不作出回避决定的, 经查属实的, 人民法院内部也会根据相关纪律处分规定, 对当事者予以行政处分。

佳能何以回避问题? 篇4

国内企业在应对危机管理上,由于缺乏经验而选择缄默,而国际公司则可能因为监管和处罚缺失而选择逃避责任。

前段时间,关于跨国公司的危机再次扑面而来,东芝、NEC、惠普、富士通等品牌笔记本电脑质量不合格而被浙江省工商局叫停,但是这几家公司在被包括央视在内的国内各大媒体曝光的时候,却一个个都保持着缄默,没有一家企业积极面对公众。

企业危机已经不是陌生的字眼,但是,大多数企业对企业危机管理的了解仍然很不够,当危机来临时,无论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显得很被动和仓促。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缄默和深陷呢?态度,还是态度。“首先清楚地说明你并不了解全部情况,然后迅速将你知道的说出去。你一定要懂得,问题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自行得到改善。”这是沃伦•巴菲特对企业处理危机的忠告。诚如其言,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任何推脱、搪塞和不负责任的言语和行为只会使企业危机迅速蔓延和扩大。在企业危机发生时,消费者并不一定是在刻意与企业方“刁难”,更多是对企业的态度的“忍无可忍”,因此,在企业危机处理的过程中,某种意义上看,还是态度决定一切。

从媒体的报道上看,既然佳能S1IS型号数码相机本身存在着质量缺陷,佳能就应当承担起企业的责任,就相关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地与广大用户和新闻媒体沟通,必要的时候要向消费者致歉,毕竟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不便,甚至可能是损失,但是佳能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到位。

沟通是解决危机的惟一通道。危机沟通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通过沟通可以降低企业危机的冲击,并存在化危机为转机甚至商机的可能。如果不进行危机沟通,则小危机则可能变成大危机,对组织造成重创,甚至使组织就此消亡,佳能和柯达两公司,因为缺少有效的沟通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甚至使品牌美誉度受损,影响了业务拓展的效用。

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方应该遵循沟通的“八大原则”:1.事实:向公众阐述事实的真相;2.第一:在第一时间内对问题做出反应;3.迅速:处理危机要果断迅速;4.坦率:沟通情况时不要躲躲闪闪,体现出真诚来;5.分享:与公众分享公司在面对问题的感受;6.论坛:公司内部要建立一个最可靠的准确信息来源,获取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以便分析判断;7.灵活性:对外沟通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关注事态的变化,并酌情应变;8.反馈:对外界有关危机的信息做出及时反馈。

刻意回避的语用学分析 篇5

关键词:刻意回避,语用学,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委婉语

在日常交际中有这样一种情况, 当被问到关于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的看法时, 不会直接否定或者说出他的缺点, 而是采取刻意回避的方法, 夸奖另一个以更加温和的方式达到交际目的。这种方式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太极拳“以柔克刚”, 避开对方提出的问题, 而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间接向提问方给出自己的答案。这样的交际类型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有些问题比较难以回答时, 我们就可以把问题引开。

刻意回避的交际方式与使用委婉语类似, 都是把难以表达的问题用较为温和的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使用的过程中, 两种交际方式可以结合使用。

1 刻意回避分析

刻意回避与委婉语的区别:

人们在交际时, 为了避免直接提及某些概念或事物,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不快、不满或有损感情、关系的语言, 往往采用迂回曲折的方法, 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这种语言现象就是委婉表达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用某个词的替代性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前提是会话的双方都能明白替代词的意思。如果仅仅有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明白替代词什么意思, 就无法达到交际目的。

委婉语不一定是用在回答的句子中, 某个陈述句也可以是用委婉语, 例如在句子“He is a bit slow for his age.”中, 说话者本身要表达的是“He is obtuse.”, 但是这样说显然太过于直白, 并且太不礼貌, 所以说话者使用了另外的一种表达方式, 即用较为含蓄的话来表达这一意思。

而刻意回避是用在回答中, 不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 而是通过对比第三方或者不直接给出提问者想要得到的信息, 来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会话的一方需要理解另一方给出的信息, 所以有时仍然会造成交际失误。

下面是一些刻意回避的例子:

例1:

——A:Do you think Jim is a weak person?

——B:I think Mike is stronger.

这是美国电视节目The Apprentice中的一个对话, 在这个例子中, 提问者Mr.Trump想知道对方是否认为Jim是个比较弱的选手, 比较直接的回答是Yes或者No, 而这两种回答都是直接涉及到回答者对Jim的评价, 如果回答Yes的话, 就会让Jim感觉到回答者对他的不满。而回答者采取了刻意回避的方式, 不直接回答Jim是否是比较弱的选手, 而是说认为Mike更强一点。这样的方式从表面上看是给出了与Mr.Trump所问的问题不相关的答案——评价Mike, 夸奖Mike的能力, 而实际上会话双方, 以及涉及到的两个对象:Mike和Jim, 都明白回答者的实际意思是:认为Jim是个比较弱的选手。

例2.

——甲:我这件黑裙子好看么?

——乙:我觉得你穿紫色的更好一点。

在这个例子中, 涉及到回答者对于问话者所穿裙子的评价。问话者想要知道自己穿的黑色裙子是否好看, 想要回答者给出意见。得到的答案应该是肯定或者否定的一种。而回答者回避了直接给出对于黑色裙子的意见, 给出的答案与问话者的问话内容不相关的信息——紫色更好, 但是这种不相关是从表面上看的, 实际上回答者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并且问话者能够从回答者提供的信息中提取出回答者对于自己问题的回答和评价。

例3.

——甲: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真是个老古董, 你觉得呢?

——乙:哦, 对了, 你明天要去打球吗?

这个例子与上面两个不同, 不是通过评价第三方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是提出新的话题来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图。乙没有直接回答甲提出的问题:是否觉得语文老师是个老古董, 而是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转而问甲“明天是否要去打球”这一个与甲的问题毫不相干的话。从而把对话引入新的话题内。这个回答表面看也是与甲的提问无关, 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乙并不想对甲的问题做出正面回答, 即不赞同甲的观点。而通过回避甲的问题, 乙给了甲一个会话信号:自己不想与甲谈论语文老师是否是老古董的问题或者自己不同意甲的观点而又不想与甲争论。甲也可以通过乙的态度来理解乙要表达的意思, 明白乙是借此避开自己的提问。

例4.

——A:Are you dating with Bill?

——B:Um, how are you and Paul?

在这个对话中, A问B是否与Bill在约会, B较为直接的回答是“Yes”或“No”, 而B的回答里显然没有直接给出A想要的答案, 而是避开了A的问题, 转而向A提了一个问题, 借此将话题从自己身上引开。但是A的回答没有否定自己在与Bill约会, 而在这个语境下A可以判断出B是在与Bill约会, 从而能够完成交际。这种情况下一方提出问题, 而另一方没有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而刻意回避。但是通过语境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回答者的真实意思。

2 刻意回避的使用功能和目的

2.1 避免给对方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在语言交际中,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关于某个事情或者人的看法, 如果直接给出答案或者评价的话可能会冒犯到对方, 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其他的方式来达到相同的交际效果。而刻意回避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这种回答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回答问题Do you think Jim is a weak person?时, 即使使用委婉语回答:I think he is not as strong as the others.也会让涉及到的主体Jim产生一种被批评被否定的感觉, 而如果使用回避的方式通过表扬另一方来刻意回避对Jim的评价, 这样会减轻对Jim的负面影响。表面上与Jim没有大的关系, 没有对Jim产生影响, 但是实际上已经做出了回应并且对Jim的负面影响小了很多。

2.2 避免给自己带来太多不利的影响

使用刻意回避的策略还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方便, 尽量让自己的态度或者回答给对方较少的负面影响, 从而避免对方把负面情绪转嫁到自己身上, 避免自己与对方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在例1中, 在被问及是否认为Jim是个较弱的选手时, 如果回答是, 或者委婉的回答他不如其他选手强, 则会让Jim认为自己对他的评价太低而感到反感。而在这个对话环境下, 两个人都在Boardroom, 有一个人会因为表现不好而被淘汰, 所以每个人都尽可能的保护自己。如果Jim被认为是弱的选手, 他就会尽力让自己摆脱这样一个劣势地位。Jim可能会以此来反驳评价者, 甚至把矛头对准评价者。从而使评价者本人也遭受到负面影响。

在例2中, 甲想知道乙对自己穿的这件黑裙子的评价。甲实际上已经穿在身上了, 所以可能甲自己认为这件裙子还不错, 这时如果乙直接正面的给出否定评价, 可能会与甲的心理期待产生冲突, 从而使甲的心理产生变化, 这种变化虽然很小, 但是可能会引起甲对乙说话态度或者情感的改变。

2.3 使会话顺利并且尽快转移到下一个话题

在会话中, 有时一方提出的观点是另一方拒绝接受的或不想谈论的, 这时另一方就会采取回避的方式, 使话题尽快转移。这种方式可以让提问者感觉到自己对于该话题的态度, 而又避免了正面的冲突和争论。

像例3中提到的, 乙用一个“哦”作为简短的对之前的对话的回应, 然后提出与之前的对话完全不相关的话题来使对话主题转移。这样也是刻意回避的一种交际方式, 通过话题转移来让对方感知到自己的态度从而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4中的B也是想让话题尽快转移而采取了刻意回避的交际方式, 不直接回答A的提问, 而把问题再抛回给A。在这种情况下, 交际的双方仍然能够有效的交流, 意思的表达没有受到干扰, 只是需要A对B的态度做出一个判断, 进而理解B的意思。

3 刻意回避与合作原则

涉及到交际, 就会涉及到合作原则。在交际过程中, 会话双方要求遵守合作原则使会话能够顺利进行。“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 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 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 (H.P.Grice) 称其为合作原则。根据Grice的观点,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守四个准则:

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恰如其分的详尽。

质的准则:不说不真实的、虚假的、或缺乏依据的话。

关系准则:说话要贴切、有关联。

方式准则:说话要简要、有条理, 避免晦涩和歧义。

而实际交际中,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 而即使违反了合作原则, 会话双方仍然能够理解对方的意图, 会话仍然能够顺利进行。

在使用刻意回避的方式进行交际时, 也会违反合作原则。首先, 最明显的, 回答者没有正面对提问者的问题进行回答解释, 而是巧妙的回避, 迂回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所以这种方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 即回答贴切有关联。另外, 从例1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回答者的回答与提问者所谈论的主体是不同的。所以回答者的回答与提问者提出的问题从语义上看是没有关联的。但是会话能否顺利进行呢?实际上我们已经分析过, 提问者是有能力根据回答者的回答提取出有效信息并且做出判断的, 所以提问者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回答而使得会话成功。

其次, 回答者在回答时仅仅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让提问者提取有效信息, 而没有为提问者提供符合问题的回答, 回答者就违反了量的准则。而在违反了量的准则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看到会话双方也是能够理解彼此的意思, 所以会话仍然能够成功。

4 刻意回避与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交际中普遍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 根据说话人的语言群体、社会地位、谈话双方的关系不同, 人们所采取的礼貌方式也不同, 对礼貌的认识程度也不同。英国学者Leech (1983) 把礼貌准则分为六类:得体准则 (使他人受损最小, 受益最大) ;慷慨准则 (使自身受益最小, 受损最大) ;赞扬准则 (减少对他人的贬损, 增加对他人的赞扬) ;谦虚准则 (减少对自己的赞扬, 增加对自己的贬损) ;赞同准则 (减少自身与他人的分歧, 增加自身与他人的一致) ;同情准则 (减少自身对他人的反感, 增加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准则的使用因文化, 社会和语言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交际中使用刻意回避的方式符合礼貌原则的要求。在例1中, B为了给Jim造成较小的负面评价和影响而不直接评价Jim, 这样的做法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即尽量使他人 (Jim) 受损最小。如果B直接评价Jim的话, 会使得Jim感觉B对自己不够尊重。同样的情况在例2中也涉及到了。乙为了照顾甲的情绪和面子, 通过夸奖她穿紫色的裙子更好看来让她明白自己对于她这件黑色裙子的评价。同样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在例3中, 我们可以感觉到乙实际上是不同意甲的观点的, 即他不认为语文老师是老古董。而乙没有与甲争论这个问题, 而是通过回避, 把话题转移了, 避免了与甲产生观点上的冲突。这样的方式符合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即减少自身与他人的分歧, 增加自身与他人的一致。

例4中, 当被问到是否与Bill正在约会时, B没有正面给出答案, 也没有反驳说不是。同例3一样, B减少了自身与A提出的问题的分歧, 实际上是肯定的回答了A的问题。这也符合赞同准则。如果不遵守赞同准则的话, B也许会否定A的说法, 欺骗A说自己没有与Bill约会。

5 结束语

刻意回避在日常交际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也会有交际失败的可能。回答者即使回避了开始的提问, 如果提问者执意要继续追问的话, 回答者仍然需要做出回应。在这种情况下, 刻意回避就失去了实际的价值。在交际中, 不同的语用方法会带来不同的语用效果, 究竟采用何种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语用效果, 我们还需要结合具体问题来分析。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春艳, 刘素华.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S1) .

[3]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7.

[5]顾佳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6]王福详.文化与语言[M].北京: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7.

[7]李鑫华.外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论我国律师执业回避制度 篇6

一、律师执业回避的简概

(一) 律师执业回避特征

1. 特定性

律师执业回避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律师, 律师事务所也应在回避之列。

2. 从属性

律师回避制度的出台与完善, 将辅助原有的司法回避制度趋于完备, 以利于我国司法机关更公正的办理案件, 同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的申请回避权。

3. 广泛性

律师回避制度在全国实行前, 有些地方对担任律师的职务上就有所限制。而《规定》的出台, 使律师执业回避制度扩展至全国范围内。

二、我国律师执业回避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必要性

(一) 职业回避

《规定》第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内, 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 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后, 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对方当事人认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而提出异议的, 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不予准许本院离任人员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二) 亲属回避

《规定》第5条规定,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 担任其所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 人民法院不予准许。《检察官法》与《法官法》亦有相同的规定。

(三) 执业回避

《律师法》第39条规定,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四) 律师执业回避制度的必要性

1. 遵守利益冲突的正确选择

律师回避与律师职业伦理中的利益冲突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利益冲突, 是指当事人的利益与律师或者与其所代表的其他利益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对抗, 进而有可能导致委托人的利益受损。律师自觉遵守回避制度, 是严格遵守利益冲突规则的正确抉择。

2. 维护我国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

律师回避制度有利于“切断”律师与法官之间在审判案件中的不正当联系, 使法官不受各方面的诱惑与影响, 防止和消除少数审判人员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三、我国律师回避制度的缺陷分析

(一) 立法上的问题

《规定》一出台, 不少学者就发表了各自的评论, 其中一部分人指出, 律师执业回避存在着立法上的硬伤, 理应废止。

1. 法理基础不足

“自然正义”法则是构建回避制度的精神, 它要求任何人不能做自己的法官。回避旨在以制约法官的形式来保证司法公正, 而律师执业回避没有回避的法理基础。

2. 法制保障不足

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均明确规定适用回避制度的对象范围: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勘验人。曾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 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两年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以及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 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与法律意义上的回避制度是不同的, 是暂停了律师担任辩护人和代理人的资格, 不存在诉讼中的律师回避, 故律师回避制度缺乏基本的法制保障。

3. 法治理性不足

从表象上看, 律师因为与法官存在不利于公正审判的密切关系, 而被管辖法院要求暂停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资格, 从而使法官不受此类关系的束缚, 依法按正当程序进行断案。同样依照此理, 若当事人与法官存在利益冲突, 是否也需要要求当事人回避呢?显然是不合理的。防腐倡廉, 法官从自身入手, 才是解决司法腐败的重中之重。

(二) 内容上的问题

1. 回避的范围上的问题

一旦律师与法官、检察官有近亲属关系, 就一律禁止律师不参与该法官、检察官所在法院、检察院所在法院、检察院案件的审理, 存在回避范围过宽和限制过严的问题。不考虑与律师有亲属关系的法官、检察官是否在承办该案, 亦不考虑司法工作人员在所在单位的职务大小以及其对案件审判有无影响力及影响力大小是不合适的。

2. 关系限制不宽

在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底层, 亲情关系是一团化不开的结, 其渗透力和影响力也无处不在。除了配偶、父母、子女外, 其他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姻亲关系亦在日常交往中显得过于密切。除配偶、父母、子女外的其他近亲属关系也是影响司法人员公正审判不可忽视的因素, 应当予以重视。

3. 对特殊关系规定不够

从文化传统上看, 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法文化不仅无所不及, 而且还根深蒂固, 与亲情、私情、友情等密切相连的千丝万缕的人情关系无处不在。人的一生经历小学、初中直至大学, 甚至于在职就学, 可谓“活到老, 学到老”。期间有无数的恩师的谆谆教导, 与数不清的同学关系, 可问题是, 当这些老师、同学以代理人或辩护人身份参加到由该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主持的审判活动中时, 这会不会在产生一些偏离公正的实际危险呢?战友关系历来被认为最坚固的感情, 枪林弹雨下培养的感情, 以生命为媒介的交往, 当一位律师在法庭上尽力为其当事人辩护, 其一位战友手拿法锤, 这又会不会产生一些偏离公正的实际危险呢?对方当事人完全有担心的必要。

四、完善我国律师回避制度的措施

(一) 域外律师回避制度的优点

1. 法律渊源比较正规

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均在诉讼法中或专编或专章规定了回避制度, 对象都针对法官, 而未提及律师回避情形。在其他法律中, 主要指律师法或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才有律师回避的有关规定。

2. 职务的高低与回避程度的高低对应

我国台湾地区“律师法”规定, 律师与法院院长或检察署检察长有配偶、五亲等内血亲或三亲等内姻亲之关系者, 不得在该法院办理诉讼案件。律师与办理案件之法官、检察官或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有前项之亲属关系者, 就其案件应行回避。

3. 对回避的申请提出了必要的限制

《澳门刑事诉讼法典》规定如果法院以明显无理由拒绝当事人的回避申请, 则判处申请人缴付澳门元2000至8000元之款项。《法国邢事诉讼法典》《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亦有相关规定。

(二) 我国律师回避制度完善措施

1. 科学、合理地规范我国律师回避制度的法律渊源

撤销《规定》第5条的规定, 《法官法》、《检察官法》中的相应规定也应予以删除, 将律师在特定情形下不得接案的问题放在律师法中规定。

2. 完善禁止对双方当事人代理的规定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此条规定是针对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而言的。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律师法》时考虑的方向可以是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两名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担任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3. 完善律师执业回避制度中的时间限制的规定

删除《规定》第4条中曾任法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后, 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二年”时间限制。

4. 科学界定和补充我国律师执业回避的事由

台湾地区“律师法”考虑到了与律师有近亲属关系的法官、检察官的职务高低, 这点可值得借鉴。结合我国司法制度的实际情况, 可以如此规定我国律师执业回避的事由:律师与承办案件的法官、检察官有配偶、父母、子女及其他特殊身份可能影响案件公正的关系的, 不得担任该案件的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律师与案件管辖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存在配偶、父母、子女及其他特殊身份可能影响案件公正的关系的, 不得担任该案件的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5. 规定律师改任法官、检察官的, 在该法官、检察官承办案件时其曾执业的律师事务所应当回避

原执业的律师事务所回避将防止此类“人情案”、“关系案”的发生。

6. 规定双方当事人的律师存在近亲属关系及利益冲突时理应回避

在司法实践中, 确实存在有近亲属关系、利益冲突的律师代理同一案件双方当事人的现象。为了维护委托人的权益, 存在配偶、父母、子女关系的律师, 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两名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担任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摘要:回避制度源于“自然正义”法则中的“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的基本要求, 律师执业回避制度存在诸多必要性, 同时亦存在了一些缺陷与不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做法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司法制度的实际情况, 提出我国应当逐步修改和完善我国律师执业回避的规定, 以实现司法公正的效果。

关键词:回避,律师回避,司法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宝岳.律师参与辩护、代理存在问题及对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356-370.

[2]陈宜, 李本森.律师职业行为规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35-145.

刑事回避制度之浅谈 篇7

刑事诉讼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的, 不得参与该案诉讼活动的诉讼制度。

该制度的源于来西方传统诉讼理念中的“自然公正”原则, 即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现已成为各国公认的诉讼制度。我国在唐朝就有了刑事诉讼意义上的回避制度, 元朝法律首次使用了“回避”一词, 且这一规定为此后历代所继承和发展, 该制度具有如下价值:

1.有助于刑事案件得到公正处理。刑事诉讼活动中同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的公检法人员应适当的回避, 可避免其由于主观偏见和袒护而可能出现的徇私舞弊, 有利于审判人员依据客观事实公正审判。

2.在维护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中立的同时也为他们规避价值冲突提供合理途径。该制度避免了以上人员处于是选择亲情关系还是坚持职业操守的两难境地。

3.有助于保障司法裁决的权威性, 从而唤起社会公众对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过程的尊重, 推动法治秩序的发展和完善。

二、刑事回避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

依西方的“自然公正”理念基础设计了我国的刑事回避制度, 但忽视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现实国情对中国法制的影响。如诸多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很难发现并得以真正的回避。“法律与社会脱节, 法律与文化脱节, 这就是当代中国法的基本性格, 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最大困境”。[1]移植式的制度设计必须有现实国情的考量。

(二) 回避事由方面的问题

1. 基于亲属关系的回避中亲属范围过窄。

仅包括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其他的同代旁亲血亲、直系姻亲关系等都排除在外。“中国古代社会实行家庭本位, 血亲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纽带”。[2]过于狭小的亲属范围, 导致近亲属以外的实际亲近、重要的亲属在诉讼中可能不能回避, 进而影响案件公正审理。2.回避事由中的“利益关系”和“其他关系”规定模糊, 学理上认识不一, 弱化了其可操作性, 并放大了司法人员的自由裁判量权。

(三) 回避主体方面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回避的主体存在如下缺漏。1.对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回避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审判委员会对诸多疑难和重大案件具有决定权, 其审判方式和构成较为秘密。审委会成员的中立显得尤为重要, 应在回避制度中做出专门规定。2.缺乏程序违法的制裁性措施。对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情形未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回避缺乏约束力, 从而加大了其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可能。3.法律没有规定单位回避制度。以李庄案为例, 其向法院申请审判庭全体人员整体回避时, 由于法律的没有明确规定整体回避制度, 结果法院予以驳回。

(四) 申请回避举证责任方面的问题

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提供证明材料。而现实情况是申请回避的当事人提供证明材料困难重重, 这种举证责任规定过于严格苛刻, 有时申请回避甚至形同虚设, 流于形式, 不利于保障当事人的申请回避权。

三、完善措施的建议

(一) 建立公安司法人员公示制度, 强化自我约束机制

建立公示制度, 有利于公民和组织了解参与办案司法人员的个人资料, 加强社会群众对其的监督, 也有利于强化公安司法人员的自我约束, 加强其自身公信力。

(二) 增加审判委员会回避制度和单位回避制度

如对于院长、副院长以及其他审判委员会成员甚至单位的回避, 不应由本法院来做出决定, 而由上级法院决定。“对于其他审判人员的回避, 应由专门组成的合议庭就有关申请的证据举行听证, 进而加以决定。”[3]

(三) 扩大范围

扩大现行立法关于回避亲属的范围, 尽可能地把一切可能影响公正的人情、亲情关系纳入其中。尽量将对象中的模糊立法加以具体化, 缩小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增加可操作性。

(四) 建立有因回避和无因回避相结合的制度

绝对的有因回避制度致使申请回避的当事人举证困难, 申请回避流于形式, 难以落实。借鉴西方的无因回避制度, 即只要提出请求就可无条件申请回避。根据举证能力的大小, 对于公诉人的申请回避实行有因回避, 对于当事人的申请回避实行无因回避。

(五) 明确规定程序违法的制裁性措施

对于故意违法回避制度的行为, 立法应加以明确规定。如给予行政处分, 其中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违反回避制度做出的职务行为均属非法, 一律无效。

摘要:刑事回避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和当事人权益、提高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但现行制度存在回避事由狭窄、举证责任不明确、单位回避缺失等问题, 建议从扩大回避事由, 明确举证责任, 增设单位回避和建立公安司法人员公示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回避制度,回避主体,回避事由,申请回避权

参考文献

[1]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9.

[2]梁冶平.法辩———中国法的过去, 现在与将来[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165) .

中国古代任官回避制度 篇8

中国古代任官回避制度, 是随着对以血缘关系为基本准则的人事制度的否定逐步产生的, 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历史上, 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配置权力, 在这种权力运行的方式下, 家族内部为权力而争斗, 成为当时众多战乱的根源, 且影响皇权的稳定。统治者意识到了亲属、血缘关系对政权的威胁以及诸多危害, 对其进行限制, 于是产生了回避制度。汉武帝时期采取了刺史不用本州人、郡国守相不用本郡人、县令不用本县人的措施。这些规定在当时并未形成不须触碰的法规, 到了东汉后期, 比较严格的规定出台了。

中国第一个关于任官回避的成文法规是东汉桓帝时期出台的“三护法”。“三护法”明确规定“婚姻之家”和“两州之士”不得“对相监临”, 就是地方官员不得在姻亲之家所在地任职, 或两个地方的长官虽然没有姻亲关系, 也要回避籍贯上的对应关系 (如甲州刺史是乙州人, 则乙州刺史就不能用甲州人) , 以防他们用相互包庇对方亲属的办法搞权权交易。东汉选任地方官员过程中, “三护法”得到了实际的执行。如东汉官员史弼, 他本应出任山阳太守, 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 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 被调任为平原相。

回避制度在隋唐以后得到丰富和发展, 到了宋代, 这一制度被细化, 明代, 经朱元璋的严格定制, 其内容终至完备。综而言之, 中国古代任官回避主要有亲属回避、地方回避、职务回避以及科举回避四种基本形式。

亲属回避

亲属回避是回避制度中最先确立的回避关系, “三护法”中即有。需要回避的亲属范围, 历代各有不同, 唐时主要限制在“大功”以上的近亲。宋代范围扩大, 宋仁宗时出台的《服纪亲疏在官回避条制》, 将避亲范围扩大到“缌麻”以上, 即同一高祖父母名下的旁系和各种姻亲。亲属回避要求有直接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人员应避免在同一衙门, 或有上下级关系的衙门, 或互为监察的单位担任职务。

明清时, 亲属回避的范围大致上包括直系、旁系血亲和姻亲。清代《大清会典》规定:凡叔伯、兄弟在同一衙门任职者, 不论辈分, 均以小官回避大官;如官职相等, 则以后任回避先任。如系祖孙父子关系, 其中一方为某部门长官, 则属官回避长官, 其余无论品级及任官先后, 均令子孙回避尊长。总之, 亲属回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官员摆脱亲属关系的羁绊, 避免腐败的发生。

地方回避

地方官回避本籍的规定, 自汉代已经开始, 东汉的“三护法”中规定, 官员任职要回避自身的本籍, 这一做法到唐代之后成为定制。地区回避的具体范围, 不同朝代有不同要求, 总的来看, 越到后朝回避的范围越大, 执行越严格。

唐时, 地方州县长官一律不得在本籍及临近州县任职。宋代, 地方官要回避本州和本府。明清时期, 地区回避更加严格。明朝规定“南人官北, 北人官南”, 只要想做官, 就只能穿越半个中国。清朝法律略有缓和, 只规定不得本省为官。一旦为官, 便要拿着身份证明, 到五百里之外的地方上任, 称为“避籍”。除本籍回避外, 清时还有寄籍、商籍的回避规定。寄籍, 即在本籍之外官员或其父辈长期生活居住的地方;商籍, 指官员从事商业活动的地区。这些地区内, 官员都有可能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有必要加以限制。通过地方官员任职本籍回避, 预防和削弱了地方独立势力,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维护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这种避籍也存在一些问题。官员远赴他乡, 异地为官, 对于任职地的风俗很难事先了解, 也可能会出现语言不通的现象, 官吏治理必然存在困难。然而通过这样的办法, 使官吏孑然一身, 在辖地举目无亲, 避免了过多的社会关系造出人情网。

职务回避

中国古代, 一些特殊的职务对任职者有特别的要求, 称为职务回避。如中央大员的亲属不得担任监察官和谏官。监察官的避亲制度比较严格。北魏时有明确的规定, 士族子弟不得任监察官。唐时宰相大臣子弟不得任监察官, 以避免父有过, 子不便弹劾。宋代规定, 凡宰相所推荐为官的人, 以及宰相的亲戚、子弟、属官, 都不得充任监察官。明代在唐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 (明、清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的合称) , 并令巡回监察官回避原籍、曾任官之地、寓居之地等, 以防亲朋故旧干扰监察。在监察过程中, 如主管监察官与案件牵涉仇嫌亦应提出回避, 否则, 因此而致案件枉违者, 加重处罚。清代规定, 现任京官三品以上及外省督抚子弟不得考选科道, 本籍和亲属也是监察官领受使命时必须回避的。

在司法审判过程中, 自唐代起已开始有亲仇回避的原则。凡审判官与当事人有亲属或师生或仇嫌关系要回避, 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一些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财政、税收等事, 明清时期也有相应的职务回避要求。明代规定, 负责国家财政收入的户部官吏不得由江苏、浙江、江西人出任, 因上述地区的税赋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 以原籍之人担任恐其与当地势力勾结, 侵吞国库。清时规定, 曾任盐商, 或祖孙、父子、叔伯、兄弟之近亲中有从事盐商者, 都不得任管理盐政的户部职务, 以防其以权谋私。

科举回避

隋末唐初, 形成了科举取士的任官选拔制度。为防止考官与应试者勾通作弊, 保证科举的公正性, 唐政府又制定出了科考中的各种回避规定, 科举回避制度出现。

唐开元时代起, 凡与考官沾亲带故的考生, 都必须回避他地, 另行考试。到了宋代, “钟鼎之家”的子弟们在科举考试后, 必须再加试一场, 以示公允。

科举回避是科举取士公正性要求的必然结果。科举是寒门儒生通向仕途的独木桥, 因其涉及个人出路, 取与不取举足轻重。因此, 铤而走险之人大而有之, 历史上科举舞弊案并不少见。所以统治者力图通过科举回避制度在选拔人才过程中避免由于亲故、同籍等关系而造成请托、作弊行为。

总之, 在重视宗族血缘之情的中国古代社会, 回避制度作为用于防止同宗、同乡徇私, 用于防止官员陷入地区性利益之中的一种重要措施,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封建社会官场腐败现象, 使吏治得到相对的澄清。

被回避的历史 篇9

内乱给了外敌以机会,曾经在西晋留过学的匈奴人刘渊带兵攻入中原,大加劫掠,杀人如麻。而饱经内乱的西晋已经无力抵抗,终于在311年和316 年,两京先后陷落,皇族几乎被屠杀罄尽,大臣也死了不少。在一次可被载入史册的“苦县屠杀”事件中,十几万晋军和四十八个王爷一起遇难,凶手是刘渊的大将石勒。这些事件,都使刘渊创立的汉赵国和后来石勒创立的后赵国,成为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的国敌。

由于匈奴凶悍,西晋败得太惨,此后很多年,东晋都不敢打主意报仇,因此长江两岸一直保持和平状态。而被汉赵(前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却几乎一天也没消停过。先是汉赵的强将石勒与朝廷内斗,一怒之下二分江山自己成立了后赵国;然后是石勒的养子、后赵的强将石虎发动政变,屠杀了石勒家族自己当了后赵皇帝;再后来石虎自家互杀,五个儿子先后死于内斗中;最后是石虎的养子汉族人石闵祭起民族主义大旗屠杀胡人,恢复原来姓名冉闵建立冉魏国。这期间,内斗、外斗不断,中原地区多个国家彼此都是仇敌。

石虎的儿子很多,史书上有记载的就有十来个,其中五个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死去,其余的大部分都被冉闵杀了。最后只剩一个叫石琨的,大概是石虎的第七个或者第八个儿子,曾被封为汝阴王。史书上没记载他的年龄,不过根据他哥哥死时的大致年龄推算,冉闵发动政变的时候他也就二十来岁。也就是说,他的上一辈与晋朝人结了世仇的那几年,他还没有出生,或是刚刚出生尚在婴儿状态。

作为皇子,石琨降生后自然会接受教育,那时候的教育,除了文学、武术之外,也就是历史了。不过历史这东西,远的好讲,近的难说。越是敏感的当代史,越成为忌讳。有过亏心事,受害者当然希望铭记,加害者则巴不得世人赶快忘了为好。当年夺取领土的往事,在后赵这边,自然无人特意提起。石琨的教育中,就这样缺了一块。

大乱起时,石琨曾数次率兵与冉魏的大军对阵,但终于失败。眼看着穷途末路,大势已去,石琨决定逃亡。往哪里逃呢?周边前燕是敌人,冉魏更不用说,西凉也曾与自己国家有过多次争端。这几个地方,无一可以投奔。想来想去,也只有长江对岸的东晋,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貌似睦邻友好的关系,相安无事,看来只有投奔此地了。

略论清朝官吏任用的回避制度 篇10

一、清朝实行官吏任用回避制度的原因

首先, 是出于维护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和历代统治者一样, 清朝统治者要面对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的极其强大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关系。虽然历朝统治者都需要借助宗法组织的力量来加强统治, 但是, 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在政权体制中无约束地发展, 必然会破坏现存的政治体系、甚而危害到中央集权。所以, 采取措施遏制这股势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清朝除了像历朝一样“严禁朋党”之外, 还实行了严格的回避制度, 使得血缘、宗法力量难以在政权内部形成一股合力, 这是遏制这股力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此外, 由于清朝是相对落后的满族入主中原, 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和加强他们用武力获得的少数人对多数人民群众的统治, 而严格的回避制度对于防止官员以亲结党、上下勾结, 加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具有明显的作用, 是清朝统治者维护其集权统治的有效手段之一。这是清朝实行官吏任用的回避制度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 是整肃吏治的需要。清朝是中国社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点, 与之相应, 清朝的官僚机构也极为庞大。如此庞杂的官僚队伍, 要想形成清正的官风, 仅靠申明纲纪, 完善监督机制及严厉惩处是不够的。有时统治者不得不杀一儆百, 处置一些亲贵大臣, 然而既便如此, 官场上徇私舞弊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 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不失为改善吏治的一个良策。

第三, 清代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还有其防范汉人乱政的目的。从表面上看, 清朝实行的回避制度是满汉一体, 并不存在满汉之分, 实际上清朝回避制度主要限制的是汉人。清朝以少数满人入主中原, 虽然清朝规定正官都由满人充任, 并特选满人任官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清朝的官僚机构里汉官越来越多, 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满人任官虽多, 然满人任官多在满人居住区, 汉人做官则绝大多数都在汉人居住区, 像回避本籍之类的规定对满族官员大多不起什么限制作用, 它真正限制的是汉人。清朝统治者故示满汉一体, 实为笼络人心。且清初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刚刚站稳脚跟的清朝统治者害怕汉官在地方上利用亲朋故旧等关系结党营私, 危害其统治, 而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可以在客观上起到一定的防范汉官的作用。

二、清朝任官回避制度的内容

清朝任官的回避制度相当完备, 包含的内容也比较丰富, 主要包括地区回避、亲族回避、职务回避、拣选回避等。下面主要介绍地区回避。

实行任官的地区回避制度是为了避免一些官吏在本乡本土为官或在与本乡本土邻近的地区为官, 利用人头熟的优势, 在地方上为所欲为, 贪赃枉法, 败坏地方吏治。清朝实行的地区回避制度主要是回避本籍。

清朝对于回避本籍的规定比较严格和周密。顺治十二年 (1655年) , 清政府规定, 在中央, 户部、刑部的司官要回避本省, 因为户部、刑部掌管全国财政和刑狱, 户部下按地区设十四个司, 刑部下按地区分成十七个司, 各管本省事务。为防止各司司官庇护同乡, 导致不公正事件的发生, 故规定户部、刑部司官回避本省。在地方, 顺治十二年 (1655年) 规定:“在外督抚以下, 杂职以上, 均各回避本省。”后来又进一步规定地方官必须回避邻籍。邻籍指地方官员任官不在本省, 但本人原籍与任地相距过近, 也要回避。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规定, 地方官任官之处, 与原籍相距在五百里之内, 必须回避。但此时规定的地方官仅指各省、府、州、县、厅的正印官, 副职、杂职不在回避之列。到雍正十三年 (1735年) , 又规定“各省佐贰杂职驻扎地方, 在原籍五百里以内者, 亦令回避。”佐贰杂职为副职, 是正印官的副手, 这表明清朝对官员回避的规定更加严格了。乾隆九年 (1744年) , 进一步扩大了地方官员回避邻籍的范围, 规定除督抚以外的所有地方官员, 若有邻省接壤, 缺与原籍相距五百里以内者, 均应回避。此外, 象河工任用、盐务官员, 原本无须回避本籍, 但因河工人员担负的责任重大, 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所以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规定“嗣后各省河工人员, 有籍隶本省, 并寄籍祖籍, 均一体令其回避, 至现任人员, 有原籍距任所在五百里以内者, 均照地方官之例, 一体回避。”而盐务人员因“盐斤既关系民食, 且所属晒丁、灶户、钱粮词讼, 俱归该员经理, 究恐有徇私顾瞻等弊”, 因此乾隆五十二年 (1787年) 规定:“嗣后盐务各员, 铨选分发, 俱令回避本省, 以示慎重官方之意, 著为令。”对于教授、学正、教谕等教职官吏, 清朝沿袭明朝规定, 教职人员可在本省任职, 但要回避本府。这是因为教职人员的职责是教育生员, 以本省人为教官, 熟悉民情, 语音相近, 有利于教育生员。

以上回避本籍、邻籍的规定, 在清初时不包括满洲等八旗官员, 主要是针对汉人。随着回避制度的发展, 到雍正四年 (1726年) , 将回避本籍的规定扩大到八旗汉军, 规定汉军官员必须回避本省, 不得充任刑部的司官, 也不得任直隶、顺天的道、府、州、县等官。乾隆十五年 (1750年) , 将雍正初年对汉军的规定扩大到满洲旗人身上, 规定旗人不得在直隶省内、京师附近五百里内担任州、县官吏, 若担任直隶布政、按察使以上的官职, 则不在回避之列, 可由皇帝特旨任命。道光三年 (1823年) , 又扩大到驻防各省的旗员, 规定其例皆照旗员回避直隶之例办理。

除了本籍、邻籍回避之外, 清朝还规定了对寄籍、祖籍、商籍的回避办法。寄籍指官员迁居他省后, 将籍贯寄于该省。对于这种情况, 乾隆七年 (1742年) 规定, 寄籍人员无论原籍、寄籍一律回避, 不得在两地任官。回避祖籍指官员祖先世代居于某处的, 也要回避。回避商籍指官员要回避自己或父亲、兄长等人经商的籍贯。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 规定, 经商之人自己或其子弟父兄, 在经商之地中举后, 为官须像回避寄籍一样, 回避商籍。

上一篇:测井仪器原理下一篇: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