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活动的认识(精选12篇)
民俗活动的认识 篇1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种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 主要是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活动主体, 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 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喜好和审美需求为目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的社会性文化。究其源头, 按照我们现在对其理论研究上的理解和概念意义上的解释与界定, 似乎可以从原始社会的部族文化中看到其身影。从人类历史学的角度看, 群众文化的形成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社会的萌芽阶段;阶级社会的自在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自为阶段。严格地说, 群众文化概念也是近代才提出的, 而且从开始提出就不是作为一门学科或学问, 而是出于当时社会环境和政治工作的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群众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丰富, 在全国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规模与局面, 其社会审美教育功能也日益突出, 成为我国当代主流文化的几种主要形态之一。尤其是近年国家提升文化战略, 提出了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方式上都有显著的创新与提升。但万变不离其宗, 群众文化是代表社会广大群众的文化, 是社会中下层文化的一种形态, 广泛的群众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其本质特征。而这就与同样是社会中下层文化的民俗有着剪不断的历史渊源, 在其内容与形态中能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民间风俗的影子, 一些民间风俗总以文化形态的方式出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 也就说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总是体现出一些民俗意蕴。
一、群众文化与民俗的渊源
群众文化与民俗都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 从历史发展渊源看, 两者既有共同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从时间上看, 作为研究民俗学科的民俗学, 从其诞生到现在不过两百年的时间, 而民俗则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原始部落的庆贺、祭祀、祈福等集体活动。在我国, 如果以《诗经》中的“风”用来作为人民对民俗的巨大意义和作用已经达成一种共识的话,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礼记》《史记》中就多次出现过“民俗”一词。《礼记·缁衣》中有“故君民者, 章好以示民俗”;《史记·孙叔敖》中有“楚民俗, 好痹车”。《汉书》也写到:“上之所化为风, 下之所化为俗。”上之所化, 指上层社会自上而下的教化, 是一种推动的力量, 所以谓风;下之所化, 是下层民众自我教化的东西, 它在民间为民众所习, 所以称俗。《说文解字》也把“俗”诠释为“习也”, 强调的就是下层民众的自我教化与相互传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民俗的产生不仅历史久远, 还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有着直接的紧密联系, 反映出一个时代民众最基本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 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群众文化虽然从理论上也可追溯很远, 但从现实情况看, 真正的形成与提出却是近代才产生的, 尤其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却是近几十年的事。它不像民俗那样是在社会生活的自然状态中渐渐形成, 而是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作用下,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慢慢地构建起来的。时至今日, 群众文化虽已形成一种社会文化文化形态, 却仍带有意识形态成份, 是国家主流文化的几种形态之一。从内容上看, 作为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和被民众所创造享用的生活文化, 民俗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 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众生活的各个角落之中, 都普遍存在着民俗事象。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岁时民俗、人生礼仪、精神民俗、口乘语言民俗及其它, 它几乎渗透和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群众文化从建设层面讲, 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群众的文化生活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机构、设施等各种要素的集合体”。从文化现象层面讲, 是“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 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 它更侧重于群众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与需求。
二、群众文化与民俗比较
群众文化与民俗都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发展的, 它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广泛的群众性, 广大群众是创造享用、传播传承文化的主体。比较而言, 群众文化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就是娱乐功能。娱乐休闲是群众最低层次的文化需求, 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准备。人们在工作之外寻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在文化活动中获得心里上的快感和享受。其次就是群众文化的审美功能。审美享受是出于人类本性的一种特殊需要, 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 往往会激发人们认识美、热爱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 人们通过自我参与把愿望、智慧、才能等物化到有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文化活动中, 通过语言、动作、色彩、韵律等群众文化构成要素的组合运用, 使群众文化主体得到美的愉悦和享受。人类与对象之间形成的最主要的价值关系包括真——认识关系、善——功利关系、美——审美关系三大类。美不同于真和善, 审美价值不同于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美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价值, 审美属性是一种价值属性。审美价值的特色性就在于:对象事物的审美属性能够引起人们对自己的肯定, 从而获得情感愉悦。这种审美价值同样也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 它客观存在于客体事物本身。而这正是群众文化审美功能的价值所在, 它更偏重于参与主体的精神需求与审美愉悦。再次, 群众文化已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文化服务的内容、质量、形式和供给方式不断丰富和提高的基础上, 强调的是人的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平与均等化, 是人的基本权益在文化领域的提升与践行。民俗的社会功能首先体现在教化功能。民俗是依附于人们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社会的集体的文化, 是体现一个社会里人的生活习性、情感认同、审美情趣与精神信仰的文化, 它的教化功能是向着社会和集体的, 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个体。民俗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认同, 强化民族精神, 塑造民族品格, 凝聚民族信仰。在此基础上升华的审美功能与群众文化的审美功能又有所不同与侧重, 最初都有明显的使用价值和功利目的, 例如每年一度的民间祭灶, 是全民性的大祭祀节日。据班固《白虎通》记载:“夏祭灶。灶者, 火之主, 人所以自养也, 夏亦火王长养万物”。祭灶改为腊祭后, 使灶君逐渐变为“一家之主”, 总揽一家的吉凶祸福, 于是祭灶的香火便旺盛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其审美价值背后的实用功利性。
三、群众文化与民俗意蕴
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是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 都有其广泛的群众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从文化史的层面看, 民俗史发展本身就包含了群众文化发展是。从实践意义上讲, 民俗中的某些文化娱乐事项, 就是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和民俗文化在活动内容与形式上和社会功能上有时达到彼此相通, 水乳交融的程度。一方面, 有些民俗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和丰富的内容。这些群众文化活动以某些传统民俗为基本内容, 在不断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民俗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丰富和提高, 因此, 民俗文化在内容形式上对群众文化都有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有些群众文化活动为民俗起到了孕育萌芽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行为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文化行为, 当这种文化行为从内容形式与精神价值逐渐得到社会群体性的认知后, 就会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久而久之, 这种文化行为就会在情感认同、审美情趣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得到人们的认可, 就会成为一种新的民间习俗的萌芽状态, 并以新的面貌参与和影响传统民俗的发展衍变。
从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出的浓厚的民俗意蕴可以看出, 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 从其发展过程中看, 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外在的关系。我们应该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 认真研究, 在继承优秀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充实群众文化, 在创新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使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同时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 2003.
[2]冯守仁, 鲍和平.《群众文化基础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民俗活动的认识 篇2
摘要: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有一种说法说沙俄曾以此名称创造北亚的新地名:西伯利亚。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
关键字:锡伯族
历史
风俗
文化
歌曲
我所认识的锡伯族: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查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与北朝拓跋鲜卑有相同的图腾——“鲜卑兽”(瑞兽),又称“鲜卑郭洛”。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 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四一八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
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西迁节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西迁节,锡伯语叫杜因拜扎昆节。在1 6 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 8 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 0 1 8 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 2 7 5 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所以当前也有部分民族学者认为应该叫“西征节”更为准确。
两百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锡伯族的“抹黑节” 据传说,锡伯人民因苦于小麦黑穗病之害而演变出这一独特的节日。每年正月十六日太阳未升起之时,锡伯族群众就要用预先准备好的锅底黑灰往脸上涂抹。亲朋邻居不相互串门,子侄辈首先给老人跪下,用锅灰往其前额点一点,然后,平辈之间相互乱涂,直到一个个都成为黑脸蛋为止。只有青年妇女不提倡脸上抹黑。这一习俗的用意在祈求老天爷开恩,不要让小麦染上黑穗病。
锡伯族民间,绘制人物画像是一种风俗。锡伯族民间画师技艺高超,所绘人像逼真生动。另外,锡伯族民间还有绘制萨满图、灶神像、家谱图等的传统。
绣花艺术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传统,一对恋人中,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此外,锡伯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门帘、枕头套、枕头顶、衣服边角、鞋面上等处绣上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做工精细,展现她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锡伯族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不乏罕见的特殊调式。锡伯人西迁的历史是他们对于自己故乡土地的感情格外深挚。世代渔猎擅长骑马射箭的锡伯人,常常以打猎、撒围等作为民歌题材。
民俗歌曲的曲式结构较田野歌稍大,有部分四乐句的单乐段形式出现。主要是反映锡伯族丧葬、婚姻、劳动、游乐、礼节、信仰等方面的风俗。如丧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说亲歌》、《哭嫁歌》、《劝嫁歌》;劳动方面有《四季歌》;游乐方面有《刁羊歌》;礼
节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林妈麽歌》等。在婚娶习俗歌曲中一般都有固定的歌词。
儿歌歌曲曲调简明,多是教育儿童努力学习、学唱字母、射箭口诀等内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正是这种传统才促使这个西迁时只有3000余人的民族,虽然与其他民族杂居了漫长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艺术。
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以前只限于同族内通婚,但本姓禁止通婚。古式联姻有:指腹为婚,至成婚年龄予以成婚的,叫蛋婚;联婚后,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难,可将幼女移交男家抚养,长大后成婚,叫“小姐婚”;招养老女婿,没有子嗣的人家为养老送终,可招作为继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负担,民间多称帮工婿。这种婚姻不仅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男女自幼联姻,在各自父母家中长大,则婚事所需之物绝大部分由男方准备。结婚前每逢大年三十,女婿要去娘家送衣料和其他礼物(平时不登门),女子必须回避,女方家受礼后送给女婿一双布鞋或其他物品。锡伯族婚姻,一般分4个阶段完成。即说亲、定亲、认亲、迎亲(即举行婚礼)。婚礼是一件大事,仪式繁琐,一般在秋后举行。迎亲时,男女双方都要大摆宴席,先在女家两天。第一天先由男家聘请亲戚中较有声望、与亲家相好,而且善于辞令,同时属相与女方属相相同的男女各一名和媒人代表男方去把彩礼(喜酒、猪羊等)同迎亲的喜蓬车送到女家,新郎特意为岳父岳母奉送两瓶酒。男方的近亲及老人们前来送行,预祝一切顺利。称之为“送喜车”。女家这一天准备第二天的安巴萨林(大宴),杀猪宰羊,并下请帖,近亲都来帮忙。这是女家开宴的第一天,主要是接受男家送的礼物和安放喜蓬车。婚礼的第二天,女家设大宴,举行嫁女“萨林”,盛情款待四方客人。婚礼的第三天,新郎家设大宴招待其亲朋好友,举行结婚仪式。新郎必须在这一天的破晓前将新娘迎至家里,举行程序繁多的结婚仪式。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这种习俗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锡伯族的婚娶,一般实行新事新办。
锡伯族通行土葬。在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火葬和天葬。锡伯族习惯人死后要停放7天,最短3天,并念经超度,子女日夜守灵,并按时辰在灵前举行全家性哭祭,如有人来吊孝,守灵人要给来人磕头,来人哭,守灵人也要陪哭。择吉辰将死者入殓,棺椁停于院中席棚内。出殡前,举行“辞灵”仪式。“辞灵”仪式结束后,驱灵车前往坟园。由长子先填第一锹土,然后众人动手用土垒成坟头。在长者死后的第6天午夜,即第7天的凌晨,家里人举行哭祭的仪式“上望”,白天要烧“头七”,以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直到“七七”。百日、周年再进行祭祀。解放后,随着封建制度的被摧毁,人们思想觉悟日益提高,丧葬仪式也比以前大大简化了,但子女对死去的亲人仍然进行沉痛的哀悼,举哀3天,然后出殡,入土为葬。
锡伯族的服饰,因时代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相互间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和变化。在清代,锡伯族的男子服装喜用青、兰、棕等颜色,女子喜用各种格布,幼儿多穿各色花布服装。男子服式均与满族服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和操作,都穿左右开又的长袍和短袄,戴圆帽;妇女穿旗袍,扎裤脚,着白袜花鞋。姑娘们都是单长辫子,结婚后结发。妇女喜欢戴耳环,手镯和戒指,年老的妇女在春夏秋三季里多包白头巾,冬季戴棉帽。到了清末,由于锡伯族与汉族经济、文化方面交往密切,因此,服饰与汉族逐渐相同了,唯有西迁到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仍喜欢穿旗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用料越来越考究,样式越来越多样化,除老年妇女还保留穿长衣的习惯外,其余人普遍与汉族人着装相同。
锡伯族饮食习惯有独到之处。因其居住地区不同而有一些差异。锡伯族男子一般都有吸烟和饮酒的嗜好。据传说,从前家家户户都做黄酒。家家户户都养猪、鸡、鸭、牛、马、羊,肉食自给自足。同时,也喜欢野味,每逢冬雪融化都外出打猎捕鱼。农历四月十八日,煮面酱做“米顺”盛入瓦缸中,用于做菜调味,或用青黄瓜、青椒等蘸着吃。到秋末,用韭菜、青椒、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哈特混素吉”。此外,锡伯族韭菜合子、南瓜饺子、鱼汤等也别有风味。
锡伯族忌食狗肉,要注意哦!
锡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讳之处。夜晚睡觉不得在炕上横卧,不能把脱下的裤子、鞋袜等放在高处。不得从衣、帽、被、枕等物上跨过,如事出无意,须立即在灯火或火盆上把该物摇晃几下,才算还净。吃饭时不得坐在门槛上或站立行走,严禁用筷敲打饭桌、饭碗,他们认为要饭的才敲打碗筷。翁媳不同桌吃饭。子女在偶数年龄时禁婚,起码有一方是奇数,才能举行婚礼。停灵在家时,禁止猫、狗在灵前绕过尸体,出殡忌申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妇女不做针线活儿。二月初二,禁止在地上劈柴。家有病人,要在大门外挂上布条或一束草,意为禁止外人入内。禁止妇女在西屋西边小解(小便)。献给海尔罕玛法之马,妇女不得骑用。
辽阳地区锡伯族供奉“喜利妈妈”,保佑家庭人丁平安、兴旺。喜利,锡伯语是延续的意思,“妈妈”是娘娘神。据锡伯族老人传说;“在远古的时候,锡伯族人遇有大难,天崩地裂,洪水滔滔,一半以上人死亡,人们苦不堪言,幸喜有位女老祖人带领全族人逃难,历尽艰辛,迁到安全的地方,全族人才得以继续生存下来。子孙后代为纪念这位女老祖人,全族人都供奉这位女祖宗,奉为女神。供奉“喜利妈妈”的位置与一般神的位置也不一样,安置在上房屋西山墙西北角上。祭祀时准备纯黑猪一头,主祭人在喜利妈妈灵前焚香叩头。祭祀完了将同族人请来吃“神余”,即祭祀猪。家庭成员遇有天灾病祸,要到喜利妈妈灵位前许愿。在辽阳供奉的喜利妈妈袋内装有左劲一丈五尺长、右劲一丈五尺长拧成的九股线绒绳,绳上系有若干铜钱、红布条等。绳上之物代表不同的意义。
锡伯族又供奉海尔堪,“海尔堪”是能保护牲畜兴旺之神灵,供奉在正房西屋外面南墙角上。“海尔堪”有神像,有用木雕成,也有用木画成。但不论雕成或画成,神像上都有一条兽毛,象征着狩猎模样。辽阳农村锡伯族人有的现在还供奉“海尔堪”。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锡伯族!
参考文献:
[1].嵇南,吴克尧
锡伯族
民族出版社 [2].关伟,关捷 锡伯族
辽宁民族出版社 [3].佟加·庆夫 锡伯族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赵志强,吴元丰 锡伯族历史探究 辽宁民族出版社 [5].王皎,江帆
锡伯族
“飞马迎春”春节民俗活动 篇3
“过新年呀,咚咚咚锵,喜洋洋呀,咚咚咚锵”,七彩的雪花漫天舞蹈,红红的灯笼高声歌唱,跟着俊俏的马儿一起参加“飞马迎春”春节民俗活动,相信你的寒假一定会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编故事过大年
要过马年了,我们都要会讲马年的生肖故事,积累与马有关的成语、诗歌、谚语、故事等内容,建议一至二年级讲与马有关的童话故事或成语故事,三年级——五年级改编、续编或创编与马有关的故事。
学民俗过大年
春节里有许多的过年常识,如做年糕、包粽子、扫尘、挂福字、请灶君菩萨,洗老虎脚,吃年夜饭、放爆竹、拿压岁钱,穿新衣、祭祖宗……告诉你,你的爷爷奶奶还知道很多很多的过年常识,请你多问问、多学学,我们外乡的少先队员更要把你家乡过年的习俗和大家说说。
访亲友过大年
春节里我们都会跟着爸爸妈妈去拜年,忙走亲访友……当大家一起相聚时,你要主动和大家分享一年来的成长和收获,同时向亲人朋友征集“压岁言”或“新年梦想”,让暖暖的激励语、甜甜的祝福语在马年里常伴你左右。
少先队员们,让我们欢天喜地过个大年,把我们的活动搞得红红火火的。你要记得在活动时拍下照片,要把图画呀,日记呀,故事呀,过年常识呀,收集后编成一张精美的小报;也要收集新年布置过的春联、灯笼、福字等,努力把年味都珍藏起来;还要多多记录长辈送上的“压岁言”,记录下亲人朋友,还有自己的“新年梦想”。这样,你的假日一定会过得无限精彩,来吧!
“飞马迎春”春节民俗活动反馈表
——2014年少先队寒假主题活动
你会讲马年的生肖故事吗?( )
你积累了关于马的成语、诗歌、谚语( )个
你编写了关于马的故事( )个
如果你学过下列民俗,请打“√”
做年糕 ( ) 包粽子 ( ) 扫尘 ( )
挂福字 ( ) 请灶君菩萨( ) 洗老虎脚( )
吃年夜饭 ( ) 放爆竹 ( ) 拿压岁钱( )
穿新衣 ( ) 祭祖宗 ( )
你还知道哪些过年的民俗( )
民俗活动的认识 篇4
一、唐代的民俗体育活动是最为重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唐代以前,宫廷体育作为皇帝及王公大臣等娱乐的活动方式,在宫廷内部已经普及。而在民间普通百姓之中开展的大众体育、民俗性体育较少,百姓们均将主要精力用来生产劳作,除了祭祀之时一些和体育相关的活动外,民俗体育难以发展繁荣。而唐代则不同,经过唐初的与民生息政策之后,国民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物质资源更为丰富的背景下,民俗体育活动逐步发展起来,唐代民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已经很普遍,民俗化、大众化的体育活动不断开展,尤其是节令性体育活动、民间“百戏”等深受百姓欢迎,唐代的民俗体育活动发展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古代农忙时节,百姓除了开展一些和祭祀、祈求丰收等有关的活动外,农民们几乎长期在田间劳作,无暇开展更多的愉悦身心的体育运动。按照农业劳作的规律,百姓也可能在某些时候有闲暇时间开展其他活动,和岁时节令结合起来的节令性体育活动就成为唐代民俗体育的重要内容。唐代的节令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1)元宵节期间的观灯踏歌。元宵节期间,共有三天时间取消夜禁,城市居民们上街观灯娱乐,各种民间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比如“连手而歌,以足踏地为节奏”的踏歌等,大量的人群在大街上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成为一项元宵节期间的重要群众性民俗体育活动。(2)阳春踏青和拔河比赛。阳春三月,人们喜欢外出踏青,唐代的阳春踏青也成为一项流行的民俗体育活动。杜甫著名的《丽人行》中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孟浩然《大堤行寄万七》中说“: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1]370拔河在唐代称之为“牵钩”,唐代宫廷和民间均流行拔河比赛,《全唐诗话》中记载“:三月一日清明,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从“诗话”中便可看出,达官显贵们十分喜爱拔河比赛。此外,军队也会经常性组织拔河比赛以训练将士的体能,百姓会组织拔河比赛以祈求五谷丰登。(3)清明节荡秋千、放风筝。秋千在唐代又称之为“彩绳”“、彩索”,荡秋千的活动首先在唐代宫女中流行,后来逐步在民间盛行开来,尤其是在清明节人们以荡秋千作为娱乐。唐代以前的典籍对风筝的记载极少,后随着唐代清明节等民间节日活动而逐步开展,放风筝的运动也随之兴盛起来。(4)寒食节的蹴鞠运动。寒食节之时,唐人喜欢开展和观看蹴鞠运动,以此散发体内的抑郁之气和增加热量。(5)端午龙舟比赛。唐代端午节之时,就十分盛行龙舟比赛,诗人张建封所写的《竞渡歌》中描写道“:五月五日天晴明……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催车折揖时。”由此可见唐代端午龙舟比赛的热闹景象。
二、唐代民俗体育活动中的服饰特色
1. 唐代节令体育活动中的服饰文化特色。唐代民间节令丰富多样,相应地,节令体育活动也花样繁多,人们在参加节令体育活动之时,所穿着的服饰也丰富多彩。民间节令体育活动中,百姓们所穿着的服饰虽然没有宫廷人员的服饰绚丽多姿,但显得十分大方、雍容、浪漫和开放,且按照所参加的节令体育活动的不同方式而各具鲜明特色。唐代元宵节之时,每家每户均有燃灯观灯的习俗,按照唐朝法令的规定,元宵节之时共有三天的时间取消夜禁,让市民在此期间上街尽情观灯娱乐。在观灯的同时,人们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同类体育和其他文娱活动,人们“连手而歌,以足踏地为节奏”的踏歌在元宵节期间大受欢迎。唐睿宗先天二年的元宵节,朝廷在安福们外举办了有一千多妇女参加的踏歌舞会,场面甚为壮观。观灯踏歌的人们穿着也十分喜庆,一般的贵族男子们腰佩自己喜爱之物,足着乌皮六合靴,头戴幞头巾子,上身着领宽缘直襟窄袖袍,还下加横襴。民间女子和仕女们上身着窄袖,同时加团领直裾缦衫,短制、露胸,下身系着绿色、红色相间的长裙,还有部分妇女穿着胡服式样的衣服。观灯踏歌之时,因为参与的人员十分庞杂,各种各样身份的人员均参与其中,男女穿着服装的款式风格截然不同,各种身份的人所穿着的衣服款式风格各异。唐代骑马外出踏青是一种典型的民俗体育活动,此时,女性们戴惟帽穿裤衫束带乘马外出踏青,女性的穿着打扮和男性毫无差别,但即便如此也不会受到任何指责。从盛唐时期壁画以及陶俑之中便可看出,唐代外出骑马踏青的女子身着紧袖内衣,此时妇女的着装变得较为合体、紧瘦,和女性人体的结构较为适应,能够凸显身材之美。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描绘了杨贵妇的姐姐虢国夫人携家人骑马外出踏青的景象,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性骑马外出踏青之时的着装特点。在阳春拔河比赛时,男性们大部分赤裸上身,下身穿短裤衫,女性则在此时追求衣料的舒适和飘逸,具有显著的节令特点。寒食节之时,盛行女子球类游戏和秋千等民俗体育活动,《酉阳杂俎》中记载荆州的某郝姓百姓“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秋千”。寒食节妇女开展球类游戏荡秋千之时,其衣服色彩艳丽鲜明、便捷轻巧、裙摆飘逸,能够突出女性的美丽身姿。端午节赛龙舟也是唐代最为重要的民俗体育活动之一,在朝廷的积极倡导下,端午赛龙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张建封《竞渡歌》中记载“: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描写了赛龙舟比赛中的获胜者把印有龙纹的衣服脱下来之后,让当地长官写一个“上”字在衣服上,表示其赛龙舟获胜。而人们在身上纹上龙的图样,是许多地区“避水害”的习俗[2]160。人们在赛龙舟之时,多均穿着质地轻巧的半臂衣裤,服装和人的身体之间有较大空隙,以方便划船。在色彩上,显得较为清丽,具有鲜明的对比,显著体现了民俗特色。清明时节,以及重九敬老节时,唐人喜爱登高望远,尤其是文人雅士们十分喜爱登山饮酒、作诗赏花和锻炼身体。长安城女士喜欢在此期间游春野步,在遇到花草等风景美丽之地,便解其裙而四围之如幕以游赏,美其名曰“裙幄”[3]13。
2.唐代民间“百戏”中的服饰文化特色。唐代经济、社会、政治繁荣发展,该时期的乐舞和杂技艺术门类众多,而且技术也较之前朝发达得多,所以“百戏”杂技艺术在唐朝时期较为发达,无论是在宫廷之内,还是在民间,均较为流行,是一项“官民共享”的民俗体育活动。杂技艺术是人们的一项十分独特的运动,在进行杂技运动之时主要依靠运动者的柔韧度和运动技巧。正因如此,对杂技活动艺人的技能素质要求和其他类型的运动是有所差异的。唐代之前,各种“百戏”主要由男子来进行表演,女性参与“百戏”的情况较为少见。进入唐代之后,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而且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开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女性艺人参与杂技表演的比例也逐步提高。唐代的杂技女艺人被称之为“女伎”,这和“歌伎”一样,讲究的是技术艺术。“百戏”女伎表演杂技之时的内容一般体现其平衡能力、轻盈技艺和身体之柔韧,比如歌舞技术、高跷、倒立、丸剑、杠技等。而百戏男艺人通常表演那些能够表现力量的项目,比如舞马、角抵、呈力技、大都旗、顶杆等。杂技具有极强的表演性,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杂技,杂技表演者在其服饰上煞费苦心。唐人的思想观念较为开放开化,这在服饰文化上也获得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杂技活动中表演者的服饰风格具有十分显著的特色。比如,唐代女子在平常的装束之中,通常上身着袄、襦、短衫半臂或者长袖,下身着长裙,但有时候也肩部披帛。王建《宫词》中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元稹的诗中也说“藕丝衫子柳花裙”[4]196。从这些诗中也可看出,唐代女性上身着衣衫、下身着裙子的服饰已经较为普遍。然而,唐代百戏女子中的女伎服装和上述普遍流行的款式不同。《勤政楼花杆赋》中,描写了一位百戏女艺人在固定的高杆之上以精湛高超的演技进行表演的情形,基于作者对表演者演技之高超,在诗中运用了纤腰、若天女之飞、玉颜等形容女艺人演艺的词汇,而在对表演者的服饰进行描绘之时使用了“罗袖”这个词汇。罗袖又被人们称之为越罗小袖,而越罗小袖在唐朝时期是一种丝织品,其质地十分轻薄柔滑,且此种丝织品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因此被“百戏”女表演者们广泛选用。在男女服饰之中,无疑男性服饰更方便人们进行百戏表演。所以,百戏女表演者们除了穿着短衫和长裙之外,为了表演活动的方便,不少人还穿上了男装。从现有出土壁画之中也同样可以看出,唐代窄袖短衫、长裤男装的服饰在女伎中是普遍流行的。除此之外,百戏女伎的发饰也具有显著特色。《观绳技》中描述了唐代一种十分惊险和刺激的在高空走绳的杂技,此种杂技类似于目前的走钢丝,杂耍人员走绳之时,打鼓助威人员所穿的服饰中,以一种丝织物制作而成的“袖章”套在手臂上。走绳的女伎在脑后或者头顶盘结,盘结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叫作“银画轻绡”是以有荧光的薄绸盘发,从而起到一种点缀和固定头发的作用,对于完成高空复杂的杂技动作极为有利。在舞马技中,不仅舞马人在服饰上颇有讲究,人们对表演所用的马匹也进行了刻意“打扮”,马匹经常被人们披上锦衣,戴上金光灿灿的铃铛,对马鬃也刻意以美玉、珍珠等进行装饰。由此可见,舞马的阵势较为奢华,耗费的资金较多。总体上看,唐代“杂戏”中女伎的服饰及其动作技巧均比男伎要丰富多样,而且女伎服饰的布料较为高档,以罗秀或者丝织品为主,主要穿着一些有弹性的、轻薄的、有利于女伎们进行技艺表演的服饰。
三、唐代民俗体育活动中的服饰蕴含的文化特质
民俗体育是永远贯穿于人们的社会生产劳动之中的行为方式,而民俗体育服饰包含了丰富的特定时空下人类文化的特质。唐代的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是在农事节令、社会交往游乐、祭祀纪念、竞技杂艺等各类社会活动和习俗之中,而且人们在进行民俗体育活动之中的服饰也和特定的活动内容、节令、地点、人物的等级身份、性别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气候较为温润之时,唐人们均喜欢骑马踏青出游,女性也广泛参与此类活动,这和当时的唐代都城长安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有利于出游登高踏青密切相关,同时也和唐代社会风气、民众观念之开放有关。唐代的女性在踏青出游之时大部分穿裤衫束带、头束巾帻且骑马出行,女性的此种装束和男性身着打扮相似,在唐代之前必定受到众人非议指责,但在唐代却不会发生此类现象。唐代民俗体育活动之中,女性的服饰穿着已经“严重”超出儒家的世俗理念,这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质就是,大唐王朝开放兼容的政治环境、民众开化开放的思想文化意识在民俗体育服饰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百戏”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其以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竞技表演性、刺激性而贯穿于各个岁时节令民俗体育活动之中。唐代之前“,百戏”多由男性参与,到唐代之时,女子的社会地位逐步获得提升,女伎表演“百戏”的情形逐步增多。“百戏”作为唐代民俗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百戏”女伎的服饰丰富化、高档化,反映出唐代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产生了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更多需求,同时也反映出唐代丝织手工业已经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带动了唐代服饰业的发展,为中国古代民俗体育服饰增添了绚丽风采,促使中国古代民俗体育服饰和传统服饰不断走向成熟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
摘要:唐代的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是在农事节令、社会交往游乐、祭祀纪念、竞技杂艺等各类社会活动和习俗之中进行的,而且人们在进行民俗体育活动之中的服饰也随特定的活动内容、节令、地点、人物的等级身份、性别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 篇5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贴“春”字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送春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
拜太岁
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从传统的干支纪年规则上来讲,立春之时就是新旧太岁进行交接之时。太岁神对应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古代立春是一个重大节日,称立春节、正月节、岁始、改岁等。立春岁首拜太岁是我国民间一种化煞消灾、祈福纳吉的古老传统习俗。
立春养生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总的原则是,注意保护阳气。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养肝为主
春属木,与肝相应,立春是护肝的好时机,以调节心情为主。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有利于疏肝理气。
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健身运动要和缓
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若运动过于激烈,可能损耗阳气,对养生不利。
5、饮食要多甘少酸
甘是指本身就口味发甜的食物,如大枣,而不是加工而成的甜食;少酸是因为酸有收涩的作用,不利于阳气升发,不利于肝的疏泄,因此要少吃乌梅、山楂等。
养生的六个原则
1、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多吃韭菜香菜
从民俗资源谈活动设计 篇6
目标的把握——分析特点,掌握重点
大多数教师感到困难的是如何把握素材的教育价值,如找出既能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能促进幼儿适宜性发展的核心目标。结合这个方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目标。
1、民俗一般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教师只有全面了解民俗的来历、特征、现存活动形式等才能科学地设计活动。如春联由门前辟邪桃符演变而来,是对联的一种,它的主要特征是有上下两句话,讲究平仄对仗。人们在春节期间将春联贴在大门两侧用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2、许多民俗的文化内涵很吸引人。但我们应该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对幼儿发展最有价值的教育元素。如春联以文字形式出现,让幼儿读懂它较为困难,但是找找其中自己认识的字,数数春联的字数,倾听对联语言所特有的韵律,讨论、理解春联表达的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却是幼儿能够去做的。
环节的设计——重视经验,回归生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自身原有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设计活动环节时,我们首先应考虑如何有效提取幼儿的原有经验,以促进幼儿下一步的学习。所以,我认为第一个活动环节应让幼儿回忆自己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春联,是怎么和爸爸妈妈收集到春联的,并解决“人们为什么贴春联”的问题,即从民俗特有的社会性角度切入课题。然后,让幼儿共同观察、分析、讨论收集到的各种春联有什么异同,有什么小秘密,从而了解春联的主要特征。我认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特征应定位于“人们对新年美好祝愿”这个层面。最后,可以让幼儿把收集来的春联贴到各班级去,真实体验“贴春联、送祝福”这一民俗活动的内涵。
策略的运用——方法得当,提问准确
民俗节事旅游活动的参与性研究 篇7
关键词:民俗节事,旅游,参与性
节事旅游活动在改善旅游形象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不是所有的节事活动都得到理想的效果,节事旅游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参与性,如果节事活动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同,得到游客的广泛参与,那么,这样的节事参与性就强,节事活动就会成功,反之,参与性就弱,节事活动较难成功,所以,研究节事的参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节事活动有多种多样,本文只研究民俗节事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其他节事的参与性问题笔者将另文研究。
一、节事旅游与参与性
节事旅游在中国有近30年的历程,实践表明,节事旅游活动可以塑造旅游形象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节事活动的成功需要当地群众的参加和游客的参与,参与性是衡量节事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1. 节事旅游
节日(Festiva1)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组合在一起简称为“节事”[1]。节事包括节日、庆典、交易会、博览会、运动会及各种会议等活动。我国的节事活动古已有之,但是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目前我国每年举办的大小节事有5 000多个,纵观这些节事活动,可以分为八种基本类型,“物产餐饮型、历史文化型、民俗风情型和自然景观型、博览会展型、运动休闲型、娱乐游憩型、综合型。”其中以民俗节事活动最为引人注目,民俗风情节事活动简称民俗活动,“是指以各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为主题(民族艺术、风情习俗、康体运动等)的节事活动。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潍坊国际风筝节、云南傣族泼水节等。”[2]
2. 参与性
参与性是体验经济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属性,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3]。节事活动的参与是体验经济的重要特征,是节事旅游活动成功的重要指标,它要求当地群众和游客作为节事活动的主体,加入到节事活动中去,成为节事活动的一个成员,不仅要动眼,还要动手、动脚,是观众又是演员。“人类的经济生活,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四个发展阶段。体验已经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主导型经济形态。”[4]旅游是一种体验性的消费,旅游经济也是一种天然的体验经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需讨论它的体验性,恰恰相反,由于其体验性的强弱区别很大,人们得到的快乐与放松的大小区别也很大,所以研究如何获得更大的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俗节事参与性的重要特征
1. 欢快性
旅游是一种精神消费和精神享受,欢快是节事活动参与性的前提。旅游目的主要是体验和放松,参加节事活动应该要得到快乐。在快乐中还会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效果。
狂欢是节事活动欢快性的最高境界,也是节事参与性的重要特征。狂欢的节事对当地群众和游客参与吸引力大,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年轻的学生学习压力也很大,身心疲惫,需要一个缓冲,而狂欢的节事可以满足现代人的这个需求,如西方的狂欢夜和傣族泼水节,让人感到放松和欢乐。
外在的狂欢要与内心静养相结合。内心静养与心理安歇也是欢快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参与节事活动可使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与愉悦。有的参与性很强的节事,主要体现在内心的静养与安歇,没有狂欢的场面,这些节事活动主要体现在宗教旅游,比如韩国的端午祭和穆斯林的朝圣,人山人海、场面壮观,其参与性是很强的,节事活动也安排一些欢快的活动,但是主流是比较严肃的。
欢快性要避免庸俗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有些地区为了吸引游客观看,争取短期的经济利益,开发一些不文明的旅游产品,严重影响了旅游地的形象,破坏了社会风气。
2. 大众性
节事活动的大众性是指节事的参与者是不特定的多数人,这些人不受语言、年龄和性别的限制,这种不特定的人群参与,我们称之为大众性。大众性的要求是不但当地居民参加,游客也可以参加,游客、居民和活动主办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共荣共生。
第一,参加者为不特定的个体。如果参加娱乐的人需要相互认识(比如单位的人,朋友、同学),那么节事的参与性就会打折。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如中秋赏月、清明祭祖,国外游客较难参与,本国居民也多是亲属或朋友一起活动,其参与性显然不够。
第二,男女参与的机会均等。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男女平等参与节事活动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参与性的重要标准。没有女性参加的节事活动往往是暗淡失色的。有的节事虽然有女性的参加,但是女性往往是观众,或者是在舞台上表演,这样显然是不够的。男女参加机会均等,还要不受男女体力上的差别而受到限制。比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芦笙舞、傣族的竹竿舞等,男女均参加,激情澎湃,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
第三,参与主体延伸到企业。企业能否参加节事活动关系到节事举办的兴衰成败。其实几乎所有的节事都有企业的参加,但目前来看,主要是旅游企业参与,参与的形式主要是参与举办节事活动,商品参与不够。而民俗节事的举办也需要企业的参与,最理想的状态是企业生产节事需要的商品。西方节日受到欢迎,与其节日产品分不开,“每年一到圣诞节、情人节,商家的各种广告、宣传活动就会铺天盖地,与西方节日有关的商品、服务都摆到了街面上。”[5]可见,企业参与,特别是节日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及其广告,对增强节日气氛和推动节事群众参与具有促进作用。
3. 简易性
简单性是节事参与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节事参与性的必要条件。比如湘西苗族六月六的民间歌会和边边场,虽然当地老百姓积极参与,但是游客很难参与,因为受到语言的限制、增加了参与的难度。在贵州举办的梵净山旅游节,有些活动参与的难度大,如单竹划船,需要很高难度,需要长期的训练。简易性要求人人可以参与,不受年龄、性别、语言的限制。简易性要注意两个要点:
第一,语言方面。活动最好不要受到语言的限制。西南民族地区的很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越是民族语言保留好的地方,民族特色往往就越丰富,民族节日往往越是独特。但是,其民族节日的参与需要民族语言,这就增加了参与的难度,如苗族的对歌与边边场,就需要苗语来沟通。为此,民族地区举办民俗节庆时,需要注意开发动作参与,少用语言参与。
第二,技能方面。一般民族节庆的表演,需要高技能高难度,比如湖南湘西苗族的踩火犁和爬刀梯,这些活动属于舞台表演。游客和当地群众只可观看,不能亲自尝试,这类节目的参与性不强。此外,有些活动当地群众很普及,但是游客短时间内学不会,也不方便参与。参与的简易性就是要做到即学即会,或者不学也会,比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西方圣诞节的喷雪花、青岛啤酒节的喝酒活动。
三、提高民俗节事活动参与性的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政府在举办民俗节庆活动的时候,需要根据当地民族民俗节事的特点,开发一些参与性强的活动。
第一,欢快———让人人想参与。由于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他们在闲暇的时间需要一个放松的机会,节事活动的安排,就要满足现代人的这种要求,让人们体验节事的快乐、获得放松的机会,让人人想参加这样的活动。有些民俗节事的活动内容,虽然有群众基础,但是往往是观赏性的,游客只能远观而不能互动,不能参加到活动中,得不到应有的快乐和体验。有些活动内容比较严肃,游客只可以看看,根本不想去体验。所以,举办节事活动时应该适当安排欢快性的活动,让人人想参与。
第二,简易———让人人能参与。简易就是为了让人人可以参加,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男子还是妇女,国外游客还是国内游客都可以参与,让参与的游客没有受到语言、性别、体力和年龄限制。比如,傣族泼水节的内容很多,泼水是这个节日的亮点,每当泼水节来临的时候,上百万的中外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泼水节的活动,泼水节不仅是一种欢快的活动,而且活动很简易,人人会泼水,人人可参与泼水。
第三,差异化———让人人不重复参与。战略管理大师波特指出,竞争有三种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差异性是企业立足市场,出奇制胜的最佳选择,旅游消费是一种体验消费,旅游者购买的是一种在当地不能购买的差异性体验,节事旅游的体验性质,决定了它更加应该是差异性。游客在某处体验过某一项活动,一般来说他不愿意参加在另一个地方举办同样的活动,这就需要节事举办地认识到差异性的重要作用,在安排节事活动的时候,不要模仿和复制其他地方的节事活动,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
节事旅游活动在改善旅游形象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不是所有的节事活动都得到理想的效果,节事旅游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参与性,要增强节事活动的参与性,安排活动的时候要抓住三个要点:首先,节事要欢快,解决人们想不想参加的问题;其次要简易,解决人们能不能参加的问题;最后,要差异化,解决人们是否重复参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J].旅游学刊,2003,(5):26-34.
[2]余青,吴必虎.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J].地理研究,2004,(11):845-855.
[3]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邹统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41-44.
民俗活动的认识 篇8
自古以来, 维吾尔人以村落为单位, 世世代代聚集、簇居于这片片的绿洲地带——“沙漠中的可耕地”1之中。绿洲内的维吾尔人以农耕、游牧或半农半牧为主, 定居的生活为民众的集会创造了条件, “集 (群) 体性”成为绿洲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特征, “集 (群) 体性”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得以维系、表现。在耕作、丰收、狩猎之余, 维吾尔人会聚集在一起, 举行以祭祀、庆祝丰收和狩猎成功等为目的的多种活动。
由于新疆地理特征的独特性, 一些适合维吾尔先民居住的绿洲区域也会经常被凶猛的野兽所光顾, 这对人们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 这种对动物既依赖又对立的关系使得维吾尔先民产生了崇拜动物的心理, 许多动物被神化, 被赋予超自然的能力与灵性。加之维吾尔先民中有一部分在早期曾从事游牧生活, 因此, 对动物的崇拜较为盛行, 凡与游牧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 如狼、鹿、鹰、狮子等等都曾被维吾尔先民崇拜过。在《突厥语大词典》里, 就记载了:“妇女若生了男孩, 接生婆就说生了狼, 因为男子英武、强健;如果生了女孩, 便说生了狐, 因女子妩媚, 讨人喜欢”2, 狼是维吾尔族男子和英雄的代名词。在《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 也记述了一头大公狼指引着乌古斯汗王在数次战斗中获胜的情形。早期新疆地区还有许多“狼祖”、“狼生”的传说, 认为狼是诸部落的祖先。可见, 狼在游牧人民生活当中占据很重要的信仰地位。除狼之外, 鹿和鹰也是草原中常见的动物, 也被人们神化。在游牧民族心中, 鹿这种动物美丽善良、灵敏迅速, 具有神性。鹰是人间与天神腾格里的使者, 可以沟通天界。因此, 人们对它们加以崇拜、敬奉。现今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富蕴两县境内发现诸多“鹿石”石雕, 这一文化现象也证明了早期在阿勒泰地区生活居住过的人们有着崇拜、敬奉鹿的习俗。这种习俗被延续至今并在维吾尔民俗活动中得以表现。如在“皮山克里阳麦西莱甫”3中, 就有“鹿”与“麦西莱甫”公众一起做“对诗”游戏的节目表演。这个节目穿插在歌舞表演当中, 鹿的扮演者身穿黑色服装, 头上饰有犄角, 从仙界来到人世间与人一起游戏。在游戏之中, 如果人能说些“鹿”听着高兴、喜悦的话语, 鹿的扮演者就会以高难度的动作在表演场地上迅速转个圈, 表示内心的喜悦;但如果听到了不高兴的话, “鹿”则会用头上的犄角抵、挑、戳这个不懂礼貌的人;遇到漂亮的姑娘, “鹿”还会向她吹吹口哨, 晃晃脑袋, 凑上前去和姑娘亲昵一番, 博得观众的喜悦。
一段歌舞结束之后, “鹿”的扮演者就跑上场, 先在场中跳、跑着玩耍一番, 然后来到某一观众面前, 用角抵他。
观众1 (男) 说:小鹿, 好小鹿。你是天仙, 用嘴衔水来倒在我手中。 (鹿不满其语, 又用角抵其。)
观众1继续说:最美味的是佳肴, 最甜的东西是冰糖。如果能与恋人和睦相处, 人间就好比天堂。 (鹿高兴得跳起来、摇摇头) 继续跑、跳在场中, 又寻找一位女观众, 鹿上前向其吹口哨, 用“角”抵她。
观众2 (女) 说:她眉毛弯弯, 如同麦伽的神坛, 她像小鹿一样撒欢, 我心里非常喜欢。 (鹿高兴得在半空中跳了旋转一圈, 继续寻找另一位观众 (乐师) 。
乐师 (要么都说, 要么都不说) :兔子洁白, 生活在林间, 所有的人都幸福, 就你一个人太孤单。 (鹿十分生气, 用角抵乐师)
乐师:我扛着一袋糜子, 撒到了地上, 看到你黄羊般的美人, 我心里这般欢喜。 (鹿高兴, 又去找其它观众……)
除了鹿之外, 还有“苍鹰啄人”的节目表演。表演者手执一皮帽子饰演“苍鹰”, 在“麦西莱甫”人群中, “苍鹰”能象发现草原中的猎物一样发现“麦西莱甫”中不守规矩、破坏秩序的人并扑上前去“啄”出该人, 让“麦西莱甫”公众对之进行惩罚表演。
持鹰者:帕尔夏甫4, 我有一只苍鹰, 如果允许, 我想放它猎物。
帕尔夏甫:好! (持鹰者手持鹰绕场一圈做寻找猎物科。)
帕尔夏甫:猎到什么了?
持鹰者:一只唧唧咋咋的喜鹊。
帕尔夏甫:它做了什么?
持鹰者:它破坏了麦西莱甫的秩序, 用话把别人缠绕!
持鹰者: (又绕场一圈, 猛地抛出“鹰”击向某人) 长官, 我还猎到一只偷了别人的东西的云雀!
帕尔夏甫:干得好!猎手!
持鹰者: (绕场一圈, 又猛地抛出“鹰”) 长官!我又弄到一直黑兔, 他在这么好的麦西莱甫中居然能打盹睡觉。 (持鹰者装睡觉的滑稽表演并打出呼噜声, 众人笑。)
帕尔夏甫:好!把他们三个给我带上来, 让他们表演节目……
从上例动物角色扮演的表演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当中, 鹿和鹰已失去了其早期人类赋予它们的通天“神力”, 逐渐变得爱憎分明和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了。原始动物崇拜文化的思想和行为已随着人类的进步而慢慢消失, 但崇拜动物的对像本身即动物实体却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当中一直存留了下来, 被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精神追求而演译为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实物。如现今维吾尔民俗活动的场合中出现的“鹿”能分辨善恶, 知晓美好语辞, 而犀利的“鹰”眼则能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破坏民俗活动秩序的“猎物”。维吾尔先民的动物崇拜在维吾尔民俗活动中以角色扮演的戏剧方式得以传承。
在维吾尔民俗活动中, 还有许多装扮日常生活中与人们关系较为密切的动物表演, 如鹅、鸡、骆驼、马等, 也有熊、虎、狮子等。在南疆一些地区的维吾尔民俗活动中, 还会经常表演骆驼舞, 因为在绿洲生活中, 骆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此类表演中, 通常由一人扮演行者, 另一人扮演骆驼, 然后两人一问一答, 把一些轶闻趣事、幽默笑话等都穿插到对话中, 使在场的观众开心。除了“骆驼舞”之外, 艺人们还会表演“喀孜乌苏尔” (即“鹅舞”) 。扮演者穿一白大掛 (有时反穿一白色毛皮大衣) , 蹲在地上行走, 两手执一长杆, 长杆上方稍作修饰加一红色“鹅嘴”, 充当“鹅头”, 长杆为“鹅颈”。在“牵鹅人”的带领下, “鹅”绕着“麦西莱甫”场地走动, 见到观众们的提包, 便会“啄”出包里的物品。有时“牵鹅人”还会带出两只“鹅”, 在绕场的过程中, 这两只“鹅”还会互相争斗, “牵鹅人”立即去抽打它们, 争斗的“鹅”此时还会团结起来, 一会儿“啄”“牵鹅人”的屁股, 一会儿“挡住”“牵鹅人”的道路, 使之绊倒, 以此来赢得观众的喜悦。南疆地区的民俗活动中, “托呼乌苏尔” (即“鸡舞”) 的表演多由单人装扮表演, 同“喀孜乌苏尔”的演出内容较为相似, 均由“牵鸡人”带领出场表演。东疆哈密地区的“托呼乌苏尔”则穿“鸡”形的服饰, 由三人表演, 其中两人分别装扮成公鸡、母鸡, 另一个身着黑衣, 装扮成老鹰。“老鹰”欺负“母鸡”, “公鸡”奋起反抗, “老鹰”最终逃跑。这种流行于哈密地区的“托呼乌苏尔”由一男一女分别扮演“公鸡”和“母鸡”, 在音乐声中, “公鸡”抖动“双翅”上场, 在场中旋转“刨食”进行技艺展示, 随后邀请“母鸡”上场。“母鸡”一样在场中展示技艺, “老鹰”的扮演者此时也上场开始啄“母鸡”, 为了保护“母鸡”, “公鸡”奋不顾身同“老鹰”拼斗, 最终取得, 将“老鹰”赶出场外。有时, 还会有“小鸡”角色的出现, “公鸡”“母鸡”会一同为保护“小鸡”做拼斗, 最终也是获取胜利。
在库车“巴格赛里麦西莱甫”中, 由两位演员装扮成“牛”, 和一位女主人共同表演了耕地的过程。女主人歌唱道:“我的小牛拉犁快, 人人看它拉犁快。饿着肚子跑不快, 炫耀尾巴走得快。人人都向他张望, 用在磨坊跑得快。吃完油渣跑得快, 翘起鼻尖跑得快。套在车上跑得快, 拉汽车来跑得快。吃饱麦草跑得快……”在女主人的歌声中, “牛”的扮演者互相配合, 表现了如何“拉犁”“吃草”及与女主人的亲昵, 完全是一只“人性化了的牛”显示了农耕生活中人与动物的亲近。另如对虎等动物的模仿, 多是采取“摇动屁股”“扑向年轻漂亮女子”“特殊的旋转技巧”等模式来博得观众的喜爱。
“麦西莱甫”活动中的动物装扮表演不仅仅是模仿动物习性的舞蹈, 而是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争斗 (如公鸡与母鸡同老鹰你死我活的斗争) 及动物对人所表达的情感等等, 有一定的剧情。表演者以模拟为手段, 使模拟对象人格化, 并注以人的感情, 通过动物模仿的表演将人的爱憎观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 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的动物性装扮表演总体来说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装扮表演的动物多具有神性, 且反映了维吾尔人民生活情形, 因此, 为维吾尔民众所喜爱。艺人在编创剧目时, 往往将生活中民众所共同关注的一些生活问题或真实发生的事件拿来, 付之以歌、舞艺术进行叙事扮演。在生活中, 艺人们很注意观察、吸收生活中各种所关心问题的方方面面并将其表现得“活灵活现”, 这说明维吾尔人热爱自己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
第二、动物装扮类表演的故事情节大多较为简单且出场人物较少, 这使得艺人在表演时需要通过发挥精湛的歌唱和舞蹈等技巧来作一些艺术处理。节目表演时, 一般没有固定的台词, 也没有固定的剧本, 完全由艺人根据长期演出经验所形成的、民众所认同的模式作临场发挥, 即兴成份很强。艺人通过俚俗朴实、俏皮幽默的语言和滑稽调笑的动作技巧等博得百姓的喜爱。总之, 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的动物装扮性表演与维吾尔人民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摘要:自古以来, 新疆的维吾尔人就以村落为单位, 世世代代聚集、簇居于片片绿洲地带之中, “集 (群) 体性”成为绿洲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特征。“集 (群) 体性”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得以维系、表现。在耕作、丰收、狩猎之余, 维吾尔人会聚集在一起, 举行以祭祀、庆祝丰收和狩猎成功等为目的的多种活动。动物性装扮表演是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独具特殊的一类表演, 这类表演, 与维吾尔人民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键词:民俗活动,装扮动物,戏剧表演
参考文献
[1][日]松田寿男著.陈俊谋 (译) 《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4月版.
[2]维吾尔族简史编写组编《维吾尔族简史》.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1年4月版.第3页.
[3]王嵘著《西域艺术史》.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第298页.
民俗活动的认识 篇9
我国有五个较大的民俗节日, 分别是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结合这几个节日, 我班开展了下面一系列美术活动。
一手工制作
手工制作是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 春节又是幼儿最熟悉的民俗节日。春季开学初, 我班开展了“家乡的民俗节日之春节”的主题活动, 而手工制作“开门见宝”就是这个主题下的一次教学活动。我与孩子们共同收集了新年常见的红包袋、请帖、贺卡等材料, 准备与幼儿共同制作贺卡“开门见宝”。活动开始时, 我先播放《新年好》的音乐, 欢快的乐声使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此次活动的主题。我说:“新年到了, 人们会互相赠送贺年卡迎接这个节日, 我们今天就要自己动手来制作贺卡。”我先展示收集到的贺卡让幼儿欣赏, 使他们对手工贺卡的题材及表现形式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示范贺卡的制作方法:将请帖剪成小屋形状, 在小屋里贴上好看的图案, 然后贴上红包袋, 并用厚板纸衬着, 最后打孔, 串上包装绳, 并打上结, 一张漂亮的贺卡就制作完成了。孩子们看后纷纷动手做了起来。在活动的最后, 我将幼儿制作好的贺卡布置在教室里, 让他们互相欣赏, 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张, 为什么。在参加新年环境布置、卡片制作的活动中, 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 做得开心无比;活动室也布置得漂亮异常。孩子们感受着劳动的快乐, 脸上洋溢着过年的喜悦。这次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 他们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浓浓的学习兴趣, 实现了做中玩、玩中乐, 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的目标。在其他主题中, 我们也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手工制作活动, 如小制作“五颜六色的鞭炮”、小组合作“美丽的花环”等, 这些活动都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动手制作中, 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家乡民俗节日和民俗风情的了解, 又提高了美术表现的能力。
二折剪
折剪活动也是幼儿美术中常见的活动, 其中剪窗花就是它的代表活动。“漂亮的窗花”是我班在“过新年”的主题下的一次教学活动。窗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 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充满了辞旧迎新的欢乐氛围, 承载了中华民族古老而崭新的文化内涵, 既有装饰性、欣赏性, 又有实用性。让幼儿学习剪窗花, 不仅可以让他们吸取民间艺术的精华, 寻求创作灵感, 拓宽视野, 提高审美情趣, 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活动中, 我不仅让幼儿通过欣赏, 感受对称剪纸的美, 而且让幼儿利用视频材料, 掌握制作窗花的要领, 产生制作窗花的愿望与兴趣。在欣赏窗花的过程中, 我以屏风上的窗花为例, 让孩子对窗花产生初步感知, 体会窗花的意义。再让幼儿欣赏各种特殊的艺术窗花和不同素材的剪纸作品, 扩大幼儿的创作思维;然后让幼儿开动脑筋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这些窗花所蕴含的意义, 使幼儿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接着, 我又放出一段民间窗花艺人制作窗花的视频让幼儿欣赏, 让他们观察窗花的制作过程, 从而萌发自己动手制作窗花的愿望。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较好地发挥了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都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最后, 我将这些作品贴在展板上, 让他们互相欣赏, 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强化审美感受。在元宵节时, 我们又创设了折剪活动“小灯笼”, 孩子们自己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小灯笼, 大家高兴地办起了赏灯会。在清明节时, 我们又进行了折剪活动“清明花儿开”, 寄托了对祖先的思念之情。
三欣赏
欣赏美术作品是幼儿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美术作品, 以其独特的风格、完美的形式和健康的内容, 激发儿童的强烈兴趣。其中年画这种民间艺术作品就是幼儿很好的欣赏材料。中国的年画艺术源远流长, 最初是被当作驱邪避鬼的符箓使用, 到后来又逐渐增添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如吉祥如意、多子多寿、五谷丰登、年年有余之类的题材。如今的年画更是丰富多彩, 越来越具有表达新年美好意愿, 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每当新年将至时, 家家户户都把房子打扫干净, 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 贴上各式年画, 来创造新年气氛, 又借以祈福消灾。小班幼儿受其年龄及生活环境的限制, 他们所了解的年画, 一般就是家里门窗上贴的门神、金童玉女等。
因此在活动中, 我重点选择了几张较常见且富有儿童情趣的年画让幼儿欣赏, 使他们初步感受年画的魅力。然后又让他们通过欣赏课件, 由浅入深地了解我国的年画。我还重点指导幼儿观赏金童玉女拜年图, 让幼儿学金童玉女拜年, 来感受过年的喜庆热闹气氛, 加深幼儿对年画的感知。孩子们纷纷学着金童玉女的姿势, 双手抱拳, 鞠躬行礼。孩子们对着自己要好的朋友, 一边鞠躬一边说:“新年好!恭喜发财!”兴致很高。但在了解年画的内涵方面, 他们却兴趣不大, 这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有关。在欣赏其他的年画时, 我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人物和图画的颜色, 并提问:年画上面画了什么呢?这些漂亮的年画大都用了什么颜色呢?并告诉幼儿:人们过年时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 总喜欢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 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当然, 除了上述活动外, 我们还开展了其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如元宵节, 我们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手工制作“五颜六色的鞭炮”、做做玩玩“小灯笼”、欣赏“漂亮的花灯”、操作活动“做元宵圆”, 指导幼儿制作五颜六色的鞭炮、香甜可口的元宵, 欣赏造型各异的花灯, 并指导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小灯笼。清明节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春暖花开”、小组合作“美丽的花环”、操作及泥工活动“裹润饼”、折剪活动“清明花儿开”。孩子们通过自己画的五颜六色的花, 感知“万紫千红总是春”;通过合作做花环和折剪花儿, 寄托对祖先的思念;通过裹润饼尝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端午节, 我班根据本地民风民俗开展了主题活动“快乐的端午节”、欣赏“海上泼水节”、操作活动“吃粽子”、欣赏“龙舟竞渡”等。让幼儿先了解家乡的民俗, 然后根据这些民俗进行美术活动, 如折画“赛龙舟”、泥工“粽子”等。这些活动都是在引领幼儿走进家乡的民俗节日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之, 家乡的民俗节日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尝试着通过上述美术活动, 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 喜爱传统节日, 这样做既弘扬了中华的传统文化, 更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摘要:我国有许多内涵丰富的民俗节日, 我们尝试着通过让幼儿走进家乡的民俗节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 来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本文主要从手工制作、折剪和欣赏三方面展开论述。
浅谈永定客家三大民俗活动 篇10
一、抚市“走古事”
抚市是永定客家的一个古镇, 而“走古事”是客家民间闹元宵的大型活动, 据说始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 至今依旧传承不衰。如果说连城罗坊的走古事是一种狂欢, 那么抚市的走古事则可以说是感受一种祥和的生活。
从农历十三日至正月十七日抚市走古事, 在永定县乃至闽西客家地区独具特色。所谓“走古事”, 以历代传说故事、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情节, 装扮古事棚, 再由青壮年抬着游乐, 阵容强大, 表演精彩, 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花灯五花八门, 造型各异, 无论是上街还是闹祠, 边走边舞, 舞姿优美, 队形变化多端。这种表演形式是闽西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常见的古事有魁星点灯、桃园三结义、五虎将、六国拜相、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等等。如“八仙过海”古事棚是这样的:一副用花布、彩花、花环装饰起来的船状木架, 周边缀以密密的五彩小灯, 内铺木板。十个儿童, 两个分坐“船”头“船”尾, 扮艄公艄婆;另外八个, 按传说中富有特征的形象分扮成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 显示“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这条“船”由十六个壮汉抬行。
连续5天闹花灯、走古事, 正月十三晚上以村或以姓氏或以楼为单位, 各自组织队伍到祠堂上灯、祭祀, 然后在祠堂门坪表演节目。十四日晚上, 各支队伍分头到所在各座楼恭贺新年。十五日下午、晚上和十六日下午、晚上, 为活动的高潮, 黄、赖、苏3大姓的队伍按预先商定的次序上街巡游。抬着游行乡间, 尽情展演, 何等壮观, 吸引远近居民呼亲喝友, 成群结队, 蜂拥而来, 如痴如醉。至当天晚上十一二点才告结束。十七日晚上, 社前村的黄姓到坐落在墟排的祖坟前去表演, 祭拜祖宗。
走古事啊走古事, 就这样子一路到不眠, 十里八乡乡民, 绵延数里共元宵, 乡村一下子沸腾起来, 不亦悦乎, 生活祥气。
二、湖坑李姓“作大福”
永定湖坑李氏“做大福”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民俗活动, 从清乾隆五十四年开始, 每三年举办一次, 一般在重阳节后农历九月十一至十六举行, 两百多年来从未间断过。
“做大福”古称“打醮”, 相传明朝末年, 瘟疫横行, 死了很多人, 村民请来道士“打醮”, 但仍未有效果, 瘟疫依旧, 某日, 湖坑有五个孩童下河洗澡, 突然跳起神来, 一直跳到位于村西南的马额宫前, 口中还念念有词, 说要请保生大帝九月十五出宫降疫, 还必须斋戒五日, 当地村民依次面行, 瘟疫果然得以治愈, 为了报答宝生大帝禳灾救民之愿, 每年重阳节后, 李氏村民都会敬神演戏, 以谢神灵, 祈求安康, 后来至清代演变为三年一次, 至今已有七十多届了。
大福场可以说是“做大福”的主场, 一般是在老土楼五峰楼前, 大福场分东西南北中, 东边是神台, 有“康太保刘汉公王”神位;西边大戏台, 南边为吹唱班和木偶戏, 北面露天电影;中间则是供场, 供场上空有彩旗做天幕。
单是这供场就可摆上五六百张桌子, 从十一至十四日为斋供, 十五一早会从砍市迎来保生大帝, 这时做大福达到高潮, 做大福开斋戒, 行荤腥之祭, 各村同时上供, 各村“头家”们主供全猪全羊全鸡全鸭, 其他各家各户依次摆上供品, 应有尽有。当天经过打八仙、搂太子、道士读赐章、礼生唱礼等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后, 约十几分钟后, 各家各户收回供品, 便开始大摆宴席款待各方亲朋好友, 甚至陌生游客。做大福期间, 夜夜演戏, 大班戏、木偶戏、电影、唱班同时献演, 热闹非凡。
十六日上午, 举行隆重的送神仪式, 将各村片的神送回原处神坛安奉, 这时做大福才宣告圆满结束。
三、陈东“四月八”
陈东乡“四月八”是远近闻名的大型民俗活动, 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其热闹程度胜于春节, 故当地人流传有“不重年, 不重节, 只重‘四月八’”的民谚。
“四月八”的主要活动是迎神游村。活动从四月初七到初九, 持续三天。初七日, 迎神出庙。各村都设有用特制专用的红漆构架木条和帷帐等架搭而成的供坛, 内设有搭好的驻节神坊, 供村民香火供奉, 顶礼膜拜。每个供坛都摆有供桌三四十张桌, 每桌摆满了供品。初七、初八两天为斋戒期, 家家户户吃素食, 供品是素果、糕子, 诸供品装在大盛器上, 一圈圈地摆成塔形。上供时, 广场上旌旗招展, 锣鼓喧天, 彩车会聚, 人山人海, 鞭炮声、土铳声交相鸣放, 声闻十里。村民烧香祈福, 香烟缭绕, 虔诚祈求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初九为开斋日, 两地点设坛都是猪、鸡、鱼等荤供, 场面更是热闹非凡。直至送神驾回庙, 活动才告结束。
综上所述, 永定客家民俗活动, 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 为其他同类民俗活动中所罕见, 具有广泛参与性、观赏性、教育性和兼容性等特征。其价值体现在:
1. 实用价值维系宗族是民俗的一大功能, 它能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 使群体内的成员保持应有的内心力与凝聚力。
此外, 许多旅外乡亲和海外侨胞都千里迢迢赶回来参与活动, 录制成音像制品的节日盛况也远传港澳台及东南亚诸地, 成为沟通海内外客家宗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2. 娱乐价值各姓对举办花灯故事活动的组织, 每年根据村民的生活状况和年轻人的意愿而进行, 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因此, 人人都乐意参与其中。活动过程融入了人们的各种祝福和愿望, 使民众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 生活和心理本能地得到调节, 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慰藉。
参考文献
[1]陈大富.《土楼古韵》.鹭江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1版.
[2]梧桐.《最客家的土楼》.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民俗活动的认识 篇11
关键词:西口文化;河曲县;民俗体育
前言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的一种体育活动。最为典型的是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可能是河曲地方偏远,在“西口文化”的影响下地域特色浓厚,保留地相对较好的原因。其中,突出表现在西口河灯会、高跷、九曲黄河灯游会等。近年来,河曲的旅游业在“西口文化”的品牌效应影响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西口文化”,了解并研究它。“西口文化”影响下的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有利于河曲县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的开展,丰富河曲县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所以,挖掘整理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并因势利导发展利用它刻不容缓。
1“西口”现象的文化性分析
1.1“西口文化”的含义
“西口文化”主要是指在明清时期,中原内地战乱和饥荒时有发生,由于地缘环境相连之便,晋、陕、冀的饥民和商贩为了求生存、找活路结伴“走西口”,向今包括鄂尔多斯地区在内的内蒙古中西部流亡。在二三百年的人流延续涌动中,由“走西口”引发的草原文化与晋、陕农耕文化的广泛交流,形成了鲜明特色的“西口文化”。[1]
1.2“西口文化”的地域界定与范围
走“西口”前期,“西口”主要是指“杀虎口”(今山西省右玉县城北与蒙古交界的地方)。清代咸同年间,随着北方边贸政策的变化和清政府对蒙古封禁的放松,“西口”延伸到了蒙古的归化城(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乌蒙清水河、包头、呼和浩特二市和林格尔县以及武川县的一部分)、山西境内的保德、河曲、陕西境内的榆林、府谷、靖边、横山、神木等地,“西口”一词逐渐泛化。[2]
1.3“西口文化”的特点
1.3.1“西口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性特征
“西口文化”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形成的,是以“游牧文化”为开端。之后经历了“农耕文化”、“晋商文化”。多年的岁月积累形成了深厚的“西口文化”,它包含的内容特别多,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因此,“西口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性特征。
1.3.2“西口文化”具有中原文化与“西口地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显著特征
人们当初选择“走西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清时期,中原内地战乱和饥荒时有发生。而“西口地域”存在大面积未被开垦的土地,地势平坦,又有黄河流经,有利于农耕。所以,为了求生存,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中原人选择“走西口”。“走西口”促进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结合。
1.3.3“西口文化”具有经商贸易的鲜明特征
商人在“走西口”过程中作为“走西口”的主角之一,为“西口地域”带去了汉族商业文化,无疑对“西口地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清代开始,在多年实践积累中创造了“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勤俭守业、克己敬业;诚实守信、严格管理;尊长助少、团结互助”的商业文化。[3]这种文化是“西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曾激励、鼓舞了无数“商人”,促进了商业长达二白多年的繁荣。
2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的生存现状
2.1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的形式类别(表1)
表1河曲县的民俗体育活动
类型主要民俗体育活动
民间游戏抓特务 玩火枪 打弹弓 打“毛猴”
“狼吃羊” 跳绳 踢毽子 憋“驴球”
民间竞技打土仗 打西瓜 斗“鸡” 拉岗 拔河
民间社火武秧歌:跑旱船 推花车 耍龙灯 抬阁 挠阁
文秧歌:花扇红绸秧歌 舞鞭秧歌 打竹板秧歌 竹马秧歌
花鼓秧歌 威风锣鼓 高跷 二女子拉碌碡
灯火类:九曲黄河灯游会 灯盏展会 西口河灯会
集社类:五花城西瓜会
2.2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的勃兴
河曲民俗的起源要归功于河曲县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河曲县人民为了生存和生活,不断地与不同的环境作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品类繁多的民俗现象。事实又告诉人们,多姿多彩的民俗现象又通过上层社会有知识的人再创造、再加工后流传到民间,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因而成俗。
而现在,随着我国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现代体育项目发展迅速,广场舞、毽球、柔力球、太极等在各乡镇广场随处可见。加之,近年来,农村经济效益低下,许多中青年选择到城市打工,大幅度的人口流动使得民俗体育活动缺少“表演者”、“继承者”,而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本来就依靠“言传身教”。所以,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令人担忧。
2.3“西口文化”与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
2.3.1“西口文化”背景下的西口河灯会
历史上,河曲县就是一个特别穷困的地方。许多人为了养家糊口就到口外谋生路,于是就形成了很多凄苦的河曲民歌,产生了很多感人的走西口故事。很多走西口的人离开了父母,满腔热血去未知的远方创事业。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不计其数的挫折,甚至有的人都病死在了走西口的路上。但是家乡的父老没有忘记他们,因此,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西口古渡黄河边举行“西口河灯会”,为他们招魂,悼念他们,祈福未来。
西口河灯会一般会持续三天,连唱三天大戏。第一,举行隆重的仪式,祭奠大禹。因为大禹曾亲临河曲治理河道;第二,僧人诵经,人民大众将裱糊好的河灯放在神前;第三,晚上,人们在西口古渡黄河岸边放烟花炮竹、鸣礼炮。然后将365盏河灯放在木船上。船夫划船,抛锚停立放河灯。365盏河燈代表365天天天平安。现在,西口河灯会已经成为该地区一个盛大节日。
2.3.2“西口文化”背景下的高跷
河曲的踩高跷活动可以追溯到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6)。现在的河曲城明代称河保营,常驻军800多名。明朝政府为了防止外敌侵略,“每冬水结,调偏(关)老(营)等兵万余,谓之御冻。”为了防止冰上作战滑倒受挫,河保营守军脚绑“高木屐履”训练冰上作战。高木屐履高不足1尺,于是,最初的踩跷形成。[4]
之后,踩跷经历了跑马踩高跷、武举高跷队等。民国初期,高跷表演以娼妓风流人物为主持续了五六年。民国十年前后,河曲人去外地求学的很多,受新思想的影响,大大弘扬了高跷表演。战争年代,高跷作为学校的一项体育运动。后经改造逐渐成为娱乐表演项目。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于安全因素考虑,高跷这个表演项目逐渐走向衰弱。
2.3.3“西口文化”背景下的九曲黄河灯游会
灯游会是河曲人对“出门通顺”的企盼。过去的河曲地瘠民贫,一位风水先生这样评价河曲:“山是露骨山,洪水往下翻。富贵无三辈,朝中没大官”。由于生存艰辛,所以这里的人流行去内蒙古打工“走西口”,而出门通顺是“走西口”人普遍的企盼。“转”“灯游会”能保一年通顺,何乐而不为?[4]
现在的花灯,制作手法、制作材料、制作模型、制作灯光上都有很大改进,深受民众喜爱,灯游会成为黄河岸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4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2.4.1充分发挥河曲县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
对于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和发展而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非常重要。各级政府应该给予的经济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各级政府还应该大力宣传、倡导、组织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让“西口文化”之风刮遍每一个角落,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带头”作用。
2.4.2提高民众意识
河曲县政府要用各种传媒渠道广泛宣传民俗,让大家了解本地的民俗体育项目。教育部门可以合理开发民俗体育项目这种课程资源,合理引导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广大中小学,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这些民俗体育项目。河曲县政府也应该解决民俗体育传人的生活问题,让他们更好地做好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工作。向全社会展示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向全世界展示“西口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体育活动的魅力,让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走出去”,从而促进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2.4.3加强理论的研究
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相对不全面、不系统。所以,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该课题的研究给予必要的资金、人力投入。除了应有的理论研究外,还应该通过现代高科技把民俗体育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记录下来,这样更形象、生动,有利于促进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的保护和发展。
3结语
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是流动发展的,它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发生变异,都在变异中得到发展。现阶段,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提高,物质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对生活质量有越来越高的标准。但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在处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问题上已经失衡,失去了最本质最纯真的东西。因此,人们越来越看重品牌效应,越来越重视文化底蕴。需求促进生产,这是不变的真理。近几年来,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在“西口文化”的品牌效应影响下,知名度提高了,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过分追求经济价值却忽视了它的文化价值,久而久之,使得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出现断截。但是,发展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其意义与影响更为深远。所以,我们应该沉着冷静,根据现阶段出现的问题积极应对,果断处理。只有这样,河曲县民俗体育活动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才能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张贵.对西口文化的探讨[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6(7):45.
[2]刘建生,石涛.西口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演进中的异化与传承[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7-12.
[3]潘照东.略谈“西口文化”的基本特征[J].阴山学刊,2006,19(3):47-48.
[4]刘喜才.河曲民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250-261.
[5]尹国昌,涂传飞.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5):139-142.
[6]陈莉.试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现实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3):6.
[7]桑全喜.我国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134-136.
[8]陈莉.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定位及其策略选择[J].体育与科学,2010,31(1):56-59.
[9]田昌安.开发文化资源,重铸民族精神[J].晋阳学刊,2001(6):47-49.
[10]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33-139.
[11]陶继波,崔思明.山西人走西口选择“归化城”的原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9):61-62.
[12]刘建生,张朋.浅析西口在北路贸易中的历史地位[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4):23-29.
[13]刘清平.西口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2):92-95.
[14]陳红新.发展民俗体育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体育科技,2009,28(1):7-9.
民俗活动的认识 篇12
洪江市委副书记谢商成宣布黔阳古城第五届 “三月三”大型民俗节开幕。他说,洪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是湖南省文物大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市。一年一度的“三月三” 大型民俗节现已纳入怀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一民俗活动已逐渐打造成该市文化旅游强市战略的一个品牌性节会活动。
“三月三,吃荠蛋”在洪江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踏青、采荠、煮社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对先贤们的纪念,也是在春天里放飞心情、愉悦身心的民俗活动。今年举办的第五届“三月三”活动,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活动更成熟。活动的主题内容是“三月三煮社饭,万人同吃地荠蛋”。除了吸引广大群众参与的万人同吃地荠蛋、蒿菜饭之外,还有缘起古城相亲大会、面具篝火晚会、民俗戏曲演出、踩高跷、斗鸡、赏兰、书画摄影、古城寻宝等民俗文化活动。活动期间,古城内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热情的人们置身城内各景点、街巷,积极参与着各项活动,体验了一次淳厚、浪漫而难忘的文化之旅。
从2010年开始,黔阳古城“三月三”民俗节会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成为黔阳古城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品牌节会活动。黔阳古城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南方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 是“五溪文化”的核心区域,其文化旅游发展资源十分丰富。“三月三”民俗节会是古城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主办方拟将黔阳古城千年历史文化与特色民俗风情完美结合,充分展现黔阳古城独有的传统文化气息,提升黔阳古城旅游人气,助推古城旅游发展,为广大群众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怀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怀化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正宇,怀化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拥军,怀化市电视台台长粟定先等领导以及来自香港、青岛、长沙等地的文化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活动。
活动的主办单位为中共洪江市委宣传部,承办单位为洪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洪江市旅游局、申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为洪江市广播电视台、黔城镇人民政府、黔阳古城旅游文化研究会、怀化嘉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民俗活动的认识】推荐阅读:
春节民俗活动的作文06-08
七夕民俗活动11-18
芒种有什么民俗活动07-07
民俗文化有哪些活动08-27
中秋特色民俗文化活动缤纷上演08-02
民风民俗教育活动上半年工作总结09-28
中国的民居民俗10-18
多彩的彝族民俗08-18
民俗春节的作文07-26
新年民俗的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