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精选8篇)
肌红蛋白 篇1
携氧蛋白是能够结合氧或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铁血红素蛋白。血红蛋白 (hemoglobin, HGB) 和肌红蛋白 (myoglobin, MGB) 是机体运输与储存氧的载体。HGB能够将氧从肺泡经血管输送到全身组织以满足细胞代谢的需求;在耗氧量高的肌肉组织中, MGB能够加速氧向线粒体的扩散和传递, 并储备氧以满足应激状态下氧的需求;脑红蛋白 (neuroglobin, NGB) 是在人和小鼠脑内发现的第三类携氧球蛋白, NGB能够可逆地结合氧, 且与氧有很高的亲和力, 能够特异性地向脑组织供氧[1]。本文将着重介绍HGB、MGB、NGB的蛋白质结构, 分布及功能。
1 HGB、MGB、NGB的蛋白质结构
1.1 HGB的蛋白质结构
HGB是由2个a亚基和2个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a亚基和β亚基分别含有141个和146个氨基酸。两种亚基的三级结构颇为相似, 且每个亚基都可结合一个血红素 (heme) 辅基。4个亚基通过8个离子键相连, 形成血红蛋白的四聚体[2]。
1.2 MGB的蛋白质结构
MGB是由15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个肽链的蛋白质, 含有1个血红素辅基。MGB分子中a-螺旋占75%, 构成A至H 8个螺旋区, 两个螺旋区之间有一段无规卷曲, 脯氨酸位于转角处[2]。
1.3 NGB的蛋白质结构
NGB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 有少量为多聚体, 主要为二聚体, 极少为四聚体。其二聚体以二硫键相连。单体形式的NGB由151个氨基酸的单链组成[3]。
2 HGB、MGB、NGB的分布
2.1 HGB的分布HGB是高等生物体内含铁的携氧蛋白质, 存在于脊椎动物, 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科植物根瘤中。人HGB由2对珠蛋白组成四聚体, 每个珠蛋白 (亚基) 结合1个血红素, 其亚基离子可逆地结合1个氧分子。HGB的氧解离曲线呈S形曲线, 提示亚基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4]。
2.2 MGB的分布, MGB是一种单体血红素蛋白, 存在于一些无脊椎动物的肌肉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心脏肌和骨骼肌中, 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MGB的氧饱和曲线为双曲线型, 呈紧密球形[5]。
2.3 NGB的分布利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分析发现, NGBm R-NA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脑皮质, 尤以颞叶听区、扣带皮质、梨状皮质中的阳性细胞较为密集, 在新皮质的第II-V层均有阳性神经元分布。最近Schmidt等报道, 发现在小鼠视网膜神经所有神经元中均有NGB表达, 其浓度为脑内浓度的100倍[3]。
3 HGB、MGB、NGB的功能
3.1 HGB的功能
HGB主要功能运输O2和CO2。HGB中的亚铁 (Fe2+) 在氧分压高时 (肺内) 易与O2结合形成氧合HGB。在氧分压低时 (组织内) 与O2很易分离, 把O2释放出来供细胞代谢之需要。HGB也能与CO2结合形成氨基甲酸HGB, 在组织内与CO2结合, 到肺内放出CO2, HGB如此不断地运输O2和CO2进行吐故纳新[4]。
3.2 MGB的功能
MGB主要功能为肌肉组织摄取和储存O2。MGB是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的一种亚铁血红素蛋白, MGB在肌肉细胞间传输O2。由于分子量较小, 当心肌细胞损伤后, MGB迅速释放到血液中, 2~4h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 MGB灵敏度很高但不够特异。MGB中血红素的Fe2+与4个咯环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 另2个配位键与F8组氨酸结合, 1个与O2结合, 故血红素在此空穴中保持稳定位置[5]。
3.3 NGB的功能
NGB与O2有很高的亲和力, 在半饱和压力 (P50) 时高于哺乳动物HGB, 低于MGB。人重组NGB的P50在37℃时约为1托 (Torr) 。NGB有着很高的自然氧化率, 在37℃空气中短短几分钟就可被氧化。NGB能够可逆地结合O2, 结合O2的能力和MGB近似, 但高于HGB的携O2能力。这样, 即使血O2浓度较低, 与O2具有很高亲和力的NGB将十分有利于转运O2通过血脑屏障, 提高高耗O2的脑组织中O2的利用率[6]。
HGB、MGB、NGB除运输O2外, 还具有清除一氧化氮 (NO) 的作用。人HGB的血红素口袋能紧密结合NO, 有助于NO的清除。氧合MGB使NO氧化成NO-3, 再结合O2迅速被还原成氧合MGB, 形成降解NO的循环。在胚胎肾和正常成人肝组织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O, 似乎也表明NGB具有清除NO的功能, 从而减少NO对神经系统的损伤[1]。
参考文献
[1]任雪平, 刘双喜.一类新携氧球蛋白一脑红蛋白[J].生命的化学, 2005, 25 (3) :224~226.[1]任雪平, 刘双喜.一类新携氧球蛋白一脑红蛋白[J].生命的化学, 2005, 25 (3) :224~226.
[2]查锡良.生物化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9~27.[2]查锡良.生物化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9~27.
[3]邓美玉, 张成岗, 等.脑红蛋白mRNA在大鼠脑内的定位[J].解剖学报, 2003, 34:85~89.[3]邓美玉, 张成岗, 等.脑红蛋白mRNA在大鼠脑内的定位[J].解剖学报, 2003, 34:85~89.
[4]江川, 王翔, 等.血红蛋白的携氧一释氧动力学研究[J].生理学报, 2008, 60 (1) :83~89.[4]江川, 王翔, 等.血红蛋白的携氧一释氧动力学研究[J].生理学报, 2008, 60 (1) :83~89.
[5]徐群英, 汪之和, 等.金枪鱼碎鱼肉中肌红蛋白的初步提取和纯化[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 25 (1) :96~98.[5]徐群英, 汪之和, 等.金枪鱼碎鱼肉中肌红蛋白的初步提取和纯化[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 25 (1) :96~98.
[6]冯兴军, 尚爱加, 等.脑红蛋白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8, 2:28~29.[6]冯兴军, 尚爱加, 等.脑红蛋白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8, 2:28~29.
肌红蛋白 篇2
我是一名老年女性,今年64岁,有慢性肾炎、冠心病史,前一阵子因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检查肌红蛋白为1274.00,之后又查了两次,分别为1375.30和1338.90。我想请教专家,肌红蛋白指数高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湖南 赵读者
赵读者:
肌红蛋白是组成骨骼肌和心肌的主要蛋白质,当肌肉损伤时,肌红蛋白可以从肌肉组织中漏到循环血液中,使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增加。正常人血清中肌红蛋白含量甚微,若心肌和骨骼肌受到损伤,肌红蛋白可从受损肌细胞释放至血液中,因此测定血清肌红蛋白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最灵敏的指标。不过,肌红蛋白指数特异性差,骨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都可导致其升高。
肌红蛋白如果是阳性,不能确诊急性心肌梗死,还需要综合其他表现;但如果肌红蛋白阴性,则基本可以排除心肌梗死。此外,肌红蛋白还可用于再梗死的诊断,如肌红蛋白重新升高,应考虑为再梗死或者梗死进展。当然,具体诊断还需要全面综合考虑。
建议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科学饮食,多进食低脂肪高纤维食物;情绪上不要大喜大悲;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另外,试试中药丹参片也是可以的。至于具体治疗方案,还是应遵照主诊医生的意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教授 陈国伟
糖尿病患者
可以做白内障手术吗
我有白内障,医生建议我手术,但是我患有糖尿病3年了,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请问我这种情况可以做手术吗?要做的话,需要注意什么呢?
云南 龙读者
龙读者:
糖尿病患者患上了白内障是可以做手术的,但是您血糖高而且不稳定,建议暂时不进行手术治疗,要等血糖控制基本平稳以后,才能考虑做手术。
手术前,通常要做一些细致的检查。分两部分:一是和眼部相关的,比如,是否有眼底出血、视网膜情况怎样、视神经通道是否良好等。如果把眼睛比作一部照相机,白内障就是“镜头”出了问题,而视网膜的检查结果则是显示“胶片”质量如何,不先解决“胶片”的问题,换再好的“镜头”,也是白费力气。盲目手术结果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易修复或感染;第二是身体检查,主要是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有针对性地对慢病查一查,全身情况较差或有感染者,应推迟做白内障手术。
在此必须提醒一下,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如果身体状况不允许,白内障手术也有可能危及生命。手术之后,除了要做好普通的护理工作,还要积极配合复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教授、主任医师 张学东
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
能否同吃
我母亲78岁,患有高血压多年。医生建议她每天服用1片(75毫克)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我母亲一直都有每天服用1片(100毫克)维生素C的习惯。我听说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都属于酸性药物,同吃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我想请问专家,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能否同吃?
郑州 王读者
王读者:
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均属于酸性药物。阿司匹林中所含有的水杨酸经肝药酶代谢后会产生水杨酸盐。這些水杨酸盐主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排泄量容易受到尿液pH值的影响。尤其是当阿司匹林的用量较大时(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尿液的pH值对水杨酸盐排泄量的影响会非常大。一般在碱性尿中,水杨酸盐的排泄率可达到85%;在酸性尿中,水杨酸盐的排泄率不足5%。而维生素C具有酸化尿液的作用。因此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会导致水杨酸盐的排泄量减少,从而容易引起水杨酸盐中毒。
由此可见,尽量不要将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同时使用,即便两种药物的用量均不大,也应慎重。正在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人,若有服用维生素C的需要,可用丹参片等药物来代替阿司匹林。此外,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时,最好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马肌红蛋白尿的防治 篇3
1 病因
本病多见于肌肉丰满的马, 由于马的日常饲养条件较好, 特别是饲喂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精饲料日粮, 一旦停止劳役一至数天而仍不减精饲料时, 在短期休闲后可能突然发病。因此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因马体肌糖元储备增高及过度运动, 在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状态下加强肾上腺素的释放, 导致肝糖元加速分解为血糖, 同时又促进肌糖元分解及血乳酸增高和肌乳酸积聚所致。寒冷因素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诱因, 因为寒冷可促使肌糖元分解以提高能量代谢水平, 而本病确实较多的发生于寒冷季节。
2 病理
休闲期中的马匹, 给予含糖的饲料, 如高粱、玉米等, 可使肌元糖蓄积过多, 且肌肉越发达, 活动强度越大的肌肉蓄积也越多。剧烈使役, 肌肉耗能耗氧量大大增多, 在此情况下, 机体供氧障碍, 肌糖元大量酵解, 产生大量乳酸和其他酸性产物。这一过程持续发展, 使肌肉内蓄积大量乳酸, 进入血液引起酸中毒。肌乳酸蓄积, 使肌纤维凝固坏死, 含大量肌糖元的肌肉变硬、疼痛、肿胀。肌纤维变性坏死, 释放出肌红蛋白, 可使肌肉颜色变淡, 呈灰白色;另外, 肌红蛋白经肾脏排泄, 出现肌红蛋白尿, 并损害肾脏。
3 症状
3.1 运动障碍, 轻度的病马, 出现战栗, 全身出汗, 两后肢运动不灵活:中度程度的病马, 后躯负重困难, 蹄尖着地, 呈半蹲姿势:重病马, 不能起立, 有时呈犬坐姿势, 以后倒地。
3.2 肌肉变化, 臀肌、股部肌肉肿胀、变硬、麻痹, 马咽肌麻痹出现吞咽困难。
3.3 尿液变化一般在2~4 d内出现肌红蛋白尿, 尿液呈均匀的暗红色或红褐色, 放置不分层。
3.4 血液变化, 一般多无变化, 但可反应疾病的程度。白细胞增多, 中性白细胞越多, 核右移, 这些指标的持续时间越长, 疾病的程度也越重:长期缺乏酸性粒细胞, 表明病畜处于中度病情;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相对减少或进行性减少, 表明病情加重;中性粒细胞相对增加, 淋巴细胞显著减少或处于较低的水平, 而单核细胞、酸性粒细胞和碱性粒细胞消失, 甚至中性粒细胞大量溶解, 表明病情危急;酸性粒细胞和碱性粒细胞出现, 是疾病好转的征兆。剖检时, 尸体腐败迅速, 甚至在冬季腐败也很快。肝门和肾门淋巴结肿大, 切面外翻多汁。病变部肌肉呈灰白色, 犹如鱼肉色, 肌肉松弛, 肌间结缔组织有点状出血, 肌纤维脂肪变性、分解, 并有明显的细胞浸润。慢性病例, 肌纤维硬化, 在咬肌和心肌上尤为明显。
4 治疗
4.1 促进肌肉组织中乳酸的氧化还原5%维生素B1注射液20 m L, 皮下或静脉注射, 每天一次, 效果显著。静脉注射时, 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不能与碳酸钠混合。胰岛素200~600国际单位, 肌肉注射, 以增强肝脏对糖原的合成作用。
4.2 解除酸中毒, 5%碳酸氢钠溶液500~1 000 m L, 一次静脉注射, 前三天, 上下午各一次, 下午减半量, 以后每天一次。10%氯化钠100~150 m L或10%葡萄糖酸钙200~400 m L, 20%次亚硫酸钠100~150 m L, 一次静脉注射。
4.3 对症治疗, 根据病情, 进行导尿, 灌肠并给予强心剂、营养剂等。
4.4 中药治疗, 黄芪、党参、生地、当归、土元各30 g, 苍术、杜仲、桃仁、连翘各24 g, 车前子、茯苓、泽泻、川芎、白芍、红花、乳香、没药各18 g, 干草15 g, 研末。开水冲服, 加黄酒各200 g为引, 一次灌服。
4.5 加强护理, 主要防止褥疮, 保持安静, 铺以柔软垫草, 适时翻转马体, 多给饮水, 对麻痹的肌肉施行按摩。
5 预防
肌红蛋白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7月-2008年4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住院患者中,按笔者所在医院常规诊疗措施,选择进行心脏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检查的人次数进行统计,分别按人次记录血清肌红蛋白和血清肌钙蛋白的测量水平。均为接受介入治疗前或未进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择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共272例,非急性心梗共581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AMI:心肌生化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最佳)的明显升高和逐渐降低,同时至少具有下列心肌缺血证据之一者: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示新出现的心肌缺血(新出现的ST段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出现发展中的病理Q波;影像学证实新出现的局部心室壁运动异常[8]。
1.2 指标检测
1.2.1 c Tn I的检测
采用梅里埃(Biomerieux)中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VIDAS肌钙蛋白试剂盒对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
1.2.2 Myo的检测
采用生物梅里埃中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VIDAS肌红蛋白试剂盒对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选取住院后任意时间窗同时检测的cTnI和Myo,并计算cTnI与Myo的比值(cTnI/Myo)。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8.0统计学软件对急性心梗组和非急性心梗组中的性别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例数的样本率进行χ2检验,并对两组资料中cTnI、Myo及其比值进行t检验。对cTn 、Myo及其比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ROC曲线用于比较cTnI、Myo及cTnI/Myo比值这3个指标对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心梗组与非急性心梗组临床基线资料分析
2.1.1 急性心梗组与非急性心梗组临床基本资料特征分析
急性心梗组与非急性心梗组中,年龄、高血压患者例数与糖尿病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别组成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1.2 急性心梗组与非急性心梗组Myo、c Tn I及c Tn I/Myo的t检验
两组资料中Myo、c Tn I及c Tn I/My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yo、c Tn I及c Tn I/Myo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在α=0.10水平上,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 Tn I的标准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最大。见表3。
2.3 急性心肌梗死中Myo、c Tn I及c Tn I/Myo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各指标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均有意义(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5,P值均为0.0001)。ROC分析结果,两两相比为肌钙蛋白诊断效能优于肌钙/肌红蛋白比值,而肌钙/肌红蛋白比值又优于肌红蛋白。见表4、图1。
注:-表示空白
3 讨论
AMI是冠心病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和残疾的一个主要因素。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不出现胸痛,也没有特异性心电图改变[9]。因此,选择心肌损伤的标记物对于诊断AMI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重新定义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以检测心肌生化标志物变化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必备条件之一[10]。急性心梗患者心脏生化标志物增高,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均增高,且肌钙蛋白在ROC分析中所占权重最大,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11,12,13]。
Myo被认为是在急性心梗中最早出现升高的指标之一。AMI后1~2 h Myo就出现异常,2~6 h达到高峰[14],具有很高的时效性,但是特异性不高[15]。c Tn I增高可作为心肌损害的重要证据之一,在AMI发病后3~6 h迅速升高,11~12 h达到高峰,持续7~10 d降至正常[16]。本研究中,肌红蛋白诊断急性心梗的界值为112μg/L,肌钙蛋白的界值为0.21μg/L,与其他研究稍有不同[6,17]。可能原因为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将肌钙蛋白数据中<0.01μg/L,但具体数值未标明者统一记为0.01μg/L;而肌红蛋白数据收集与处理过程相似。
临床很多疾病患者可出现Myo检测值达到1000μg/L甚至更高,但c Tn I轻微升高[18],是否应诊断为急性心梗尚无定论。本研究中,急性心梗组中c Tn I/Myo临床诊断界值为0.0112,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到,ROC曲线下面积为0.815,且该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Myo测定的ROC曲线下面积,该比值可能是诊断急性心梗的另一项有意义的指标,且优于单纯Myo测定的临床价值。因此,本研究可能为解决上述情况而提供线索。
本研究提出c Tn I/Myo可能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又一有意义的指标,但该比值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何时开始出现变化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心脏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比值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检测的患者1075例,采用回归分析研究肌钙蛋白,肌钙/肌红蛋白比值以及肌红蛋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3个指标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界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肌红蛋白的估计值为0.00106,标准误为0.000293,卡方值为13.0451,P值为0.0003,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1731;肌钙蛋白的估计值为0.0994,标准误为0.0194,卡方值为26.3095,P<0.0001,标准偏回归系数为1.9595;肌钙/肌红蛋白的估计值为4.7482,标准误为1.2454,卡方值为14.5367,P值为0.0001,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7561。ROC分析表明,肌钙蛋白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95%可信区间0.898~0.936,P值为0.0001,界值为0.21;灵敏度为96.32%,95%可信区间为93.3%~98.2%;特异度为77.45%,95%可信区间为73.8%~80.8%。肌红蛋白AUC为0.635,95%可信区间为0.602~0.668,P值为0.0001,界值为112;灵敏度为51.47%,95%CI为45.4%~57.5%;特异度为71.26%,95%可信区间为67.4%~74.9%。肌钙/肌红蛋白比值AUC为0.815,95%可信区间0.787~0.840,P值为0.0001,界值为0.0112;灵敏度为72.79%,95%可信区间为67.1%~78.0%;特异度为82.79%,95%可信区间为79.5%~85.8%。ROC分析结果表明,两两相比肌钙蛋白诊断效能优于肌钙/肌红蛋白比值,而肌钙/肌红蛋白比值又优于肌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比值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又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的诊治 篇5
虽然近年来马的养殖数量较少,对于较贵重的马又重视科学的饲养管理,所以该病较少见。但在交通条件较差的偏远山区马仍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和役畜,同时饲养管理方式相对原始落后,该病时有发生,如果误诊或诊治不及时易造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生产、生活不便及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1 病因
正常时肌肉内乳酸来路和去路处于动态平衡,使乳酸含量保持正常范围内。当马突然剧烈运动或使役,特别是长期营养良好的马突然剧烈运动或使役,由于肌肉的血和氧供应不足,引起糖有氧氧化障碍而无氧酵解增强,生成大量的乳酸和丙酮酸在肌肉内蓄积,特别是肝功障碍、乳酸分解减少时更加促进和加重乳酸在体内蓄积。当乳酸在肌肉内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肌肉变性、溶解、肌红蛋白从肌纤维内游离,经肾随尿排出引起肌红蛋白尿,体内乳酸及丙酮酸蓄积过多还会引起酸中毒。
2 诊断
首先根据症状结合病史做初步诊断,如马特别是长期不运动营养良好的马在干重活或剧烈奔跑后突然后躯麻痹、肌肉肿胀僵硬、尿呈褐色。如确诊需检测尿中肌红蛋白。
3 治疗
(1)停止运动和使役,铺柔软垫草、防止褥疮,对兴奋不安和肌肉痉挛的要镇静解痉,如盐酸氯丙嗪1~2mg肌注,或8%水和氯醛注射液100ml静滴。
(2)当血液和氧供应不足、呼吸困难时,要增加供氧,减少无氧酵解和乳酸产生。双氧水20~30ml、5~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混合静滴。
(3)促进肌肉内和体内蓄积的乳酸中和、转化、排出,并防治机体酸中毒。碳酸氢钠50~100g灌服,或5%碳酸氢钠1000~2000ml静滴。
(4)抗氧化、防止肌肉变性。VE5~20mg肌注,0.1%亚硝酸钠30~50ml肌注。
4 体会
(1)该病的发生主要是使用不当引起,所以要避免马匹尤其是长期不干活、营养良好的马突然快跑或干重活,平时休闲时要适当运动,开始使役时要由轻逐渐加重。
(2)在诊断上该病要与马地方性肌红蛋白尿病及血红蛋白尿病进行鉴别。
该病与马地方性肌红蛋白尿病,两者的症状相似,尿液均含肌红蛋白、尿呈暗红色或酱油色,后躯和四肢肌肉均肿胀、僵硬、疼痛。但病因不同,马地方性肌红蛋白尿病是由于当地的土壤和饲料缺硒而引起肌肉和内脏变性而发病,变性的肌肉呈煮肉样,血硒含量低1.59μmol/L,呈地方性发生;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是由于突然剧烈运动或使役,因氧供应不足、无氧酵解过多引起的。
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的诊治 篇6
关键词:麻痹性肌红蛋白尿,氮尿症,横纹肌溶解症,强拘综合征,马厩病,诊治
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又称氮尿症、横纹肌溶解症、强拘综合征或马厩病[1],临床上以马后躯迅速呈现麻痹性运动障碍和排出红褐色肌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生于肌肉丰满、5 ~ 8岁的壮龄马。由于日常饲养条件好,如果役马停止劳役后数天仍不减少精饲料,在厩舍内休息不运动,会在恢复劳役后突然发病。
1 发病情况
2014年5月份,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玉奇喀特乡库孜勒克买里村农民家饲养的马,在送肥翻地春耕大忙时节中,每天加喂玉米4 kg,因故停疫,但精料未减,第3天早晨发现该马慢草拒料,卧地,但能自行起立。随之套空车去耕地送肥,约出行15 min,该马全身大汗,两后肢僵硬,迈步困难,后驱左右摇摆。当地兽医曾按破伤风进行治疗,效果不佳。调查发现该地区以前曾有类似疾病发生。
2 症状
病马呼吸急促,不时抬头顾腹,发出痛苦哼声; 结膜暗红色,鼻孔微张; 后躯负重困难,常用蹄尖着地,呈半蹲姿势; 颈部及前躯大汗,并从阴门处流出棕红色尿液。体温38. 8℃,呼吸32次/min,心率68次 / min,肺部听诊有湿性啰音。触诊臀、股肌缺乏弹性,肿胀,针刺反应迟钝,体躯有痛感。
3 实验室检查
3. 1 血清生化检查
血清生化检查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乳酸脱氢酶( LDH) 和肌酸激酶( CK) 活性均升高,提示有活动性、持续性肌肉损伤,预后要慎重。
注: ↓表示指标降低,↑表示指标升高。
3. 2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尿液呈酸性,含有大量白细胞、红细胞。
4 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为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
5 防治方案
5. 1 预防
1) 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长期休闲或突然服重役。
2) 休闲马匹日粮应减少精料,多喂优质干草,劳役时再逐渐补充。运动开始时应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注: - 表示阴性,+ 表示阳性。
5. 2 治疗
治疗原则: 加强护理,促进乳酸代谢,纠正酸中毒,防止败血症。依据病情进行导尿、强心、灌肠、镇静和消炎治疗。对兴奋不安的病马,可用5% 水合氯醛乙醇溶液200 ~ 300 m L,或25% 硫酸镁100 m L静脉注射。
5. 2. 1处方1肌肉注射: 1) 胰岛素200 ~ 600 U,每天1次; 2) 维生素B1500 mg,每天1次; 3) 2. 5% 醋酸可的松20 ~ 40 m L或氢化可的松20 ~ 40 m L( 促进肌肉组织中乳酸的代谢) ,注意逐渐减量,病马跛行减轻或消失时停药。
静脉注射: 1) 5% 葡萄糖500 m L + 维生素C 2 g,每天1次,连用5 ~ 7 d; 2) 5% 碳酸氢钠1 000 ~2 000 m L,纠正酸中毒。
5. 2. 2 处方 2 可先放血 1 000 ~ 3 000 m L,然后再进行注射治疗。
肌肉注射: 1) 胰岛素200 ~ 600 U,每天1次; 2)地塞米松10 mg,每天1次,根据病情逐渐减量。
静脉注射: 1) 5% 葡萄糖生理盐水1 000 m L + 维生素C 3 g; 2) 20% 亚硫酸钠100 ~ 150 m L或5% ~10% 氯化钠溶液200 ~ 300 m L。
5. 2. 3 处方 3 让病马安静休息,多给饮水,厚铺垫料,勤翻马身,防止褥疮。
静脉注射: 1) 5% 葡萄糖500 m L + 维生素C500 mg,每天1次,连用5 ~ 7 d; 2) 上午注射5% 碳酸氢钠溶液1 500 ~ 2 000 m L; 3) 下午注射40% 乌洛托品50 ~ 100 m L + 10% 水杨酸50 m L + 10% 安钠咖20 m L,每天1次,5 ~ 7 d为1个疗程。
6 小结
对于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的病因,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般认为是马、骡在休闲期间饲喂含糖丰富的谷物饲料过多,骨骼肌特别是后肢肌肉内糖原大量蓄积,经短期休闲后突然使疫,肌糖原大量酵解产生大量的乳酸而引发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2,3]。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维生素E和硒的不足或缺乏是本病的病因。目前来看,这些理论似乎都不正确,因其病理发生难以解释。来自联合国赛马业的研究表明:慢性间发型横纹肌溶解可能与钠或者钾的慢性缺乏有关[1]。
在本病的治疗中,许多兽医推荐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以纠正认为存在的酸中毒[4,5],但研究证明,代谢性酸中毒并非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的典型特征,应用碳酸氢钠不一定合理。另有研究表明: 苯妥因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复发,具体用法为每千克体重10 ~12 mg,每天2次,连用3 d,继之每天1次,连用3 d。
参考文献
[1]REUBEN J R,DAVID R H.马兽医手册[M].汤小明.齐长明,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丁壮,周昌芳,李建华,等.马病防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3]宋继忠,李广焱,孔繁利,等.最新马病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4]乔立英,钟吉奎,王金录,等.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的诊治[J].吉林畜牧兽医,2008(11):42.
肌红蛋白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 试验组:AMI患者85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56例, 女29例;年龄38~76 (51.26±13.22) 岁。按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诊断标准, 即根据病史、心电图和心肌酶典型改变做出诊断。 (2) 对照组:来自本院健康体检者共60例, 男37例, 女23例, 年龄40~70岁。肝肾功能、心肌酶、Mb和心电图正常, 无外伤、肌肉病变、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其他内分泌疾病, 心肌酶结果正常。
1.2 观测指标
标本及采集:所有疑似AMI患者均从接诊3~6h、12h各抽血1次, 胸痛距采血时间 (2.3±0.68) h。对照组于早晨空腹抽血, 所有标本均采血3ml, 分离后及时检测Mb、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迈瑞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Mb免疫比浊法 (世纪澳德) 、CK-MB动力学法 (迈瑞)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
2 结 果
对照组CK-MB活性及Mb值均在正常范围;试验组Mb值及CK-MB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和P<0.05) 。见表1。
3 讨 论
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 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胸痛, 血清心肌酶增高, 以及心电图特征性改变[2]。Mb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当中, 在血液中测定敏感性很高。AMI患者在发病后2~3h Mb即可开始升高。Mb在AMI血中出现的时间比心肌酶CK-MB更早。Mb旨在早期作为排除指标。因此, 对于那些发病时间早, 临床症状和心电图不典型的疑为AMI的患者, 应尽早检测Mb, 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对于入院时已超过Mb高峰期, 根据发病时间应辅以CK-MB、LDH或其他酶的同时检测, 以作出明确的诊断;同时, Mb又可作为一种评估AMI预后和判断梗塞面积的一个良好指标。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心肌标志物的检查具有重要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Mb、CK-MB等心肌标志物的检测, 是AMI早期诊断的必要指标, 能否早期诊断并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 直接影响到患者预后和康复后的生存质量[3]。医务工作者及时选择对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捷的诊断方法, 使临床及早制定治疗措施, 才能不贻误误病情, 做到最早发现最早诊疗。
参考文献
[1]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19 (29) :710.
[2]游凯, 林其燧, 文庆成.心肌酶学指标在急性心肌梗塞时的合理选择[J].中华内科杂志, 1982;30 (21) :148.
一例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的诊治 篇8
1 病例
今年秋收季节, 向阳镇池大地村段某饲养的一匹6岁黑色母马使役后突然发病。症状是肌肉震颤、运步强拘。病马大量出汗, 步态不稳, 后肢负重极度困难, 常用蹄尖着地, 呈半蹲姿势, 头颈侧弯上举, 前肢呈犬坐姿势, 股部肌肉肿胀、僵硬, 用针刺反应消失或迟钝;体温正常, 黏膜充血微黄, 呼吸促迫, 肠蠕动迟缓, 尿呈现酱红色。主要为后躯运动障碍, 经过以上症状的判断, 确诊为此马患了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
2 发病原因
夏季的长时间休闲, 到了秋季突然加大使役, 造成肌肉耗能耗氧量加大, 糠原无氧分解, 产生大量的乳酸及丙酮酸等酸性物质, 蓄积体内而导致肌肉内酸过多, 引起酸中毒, 使肌肉蛋白凝固, 肌肉变性, 心肺适应能力降低, 局部神经组织发生麻痹性运动障碍而导致病畜后躯运动困难即出现麻痹。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并从肾脏排出, 引起肌红蛋白尿。
3 治疗经过
第一, 笔者建议畜主使厩舍通风, 垫多量柔软稻草。第二, 采用静脉注射5%维生素B 140 mL, 5%VC 100m L, 连用4 d;另外为了缓解酸中毒还应用大剂量的碳酸氢钠静脉注射, 也有了良好的疗效, 具体是用5%碳酸氢钠2 500 mL静脉注射, 为防止碱中毒, 以后递减, 经过5 d的治疗, 病马再加上适量的运动而有明显好转, 为防止继发败血症, 也配合使用了适量的消炎药、抗生素, 如头孢类、安乃近镇痛, 再加上用一些舒筋活血的药如“定痛散”口服, 肌肉注射“筋骨宁”, 每日2次, 也都收到良好效果。
4 预防措施
【肌红蛋白】推荐阅读:
血清肌红蛋白07-28
麻痹性肌红蛋白尿06-15
白蛋白/球蛋白09-04
胶原蛋白与胶原蛋白肽09-22
尿蛋白和尿白蛋白06-23
尿蛋白和蛋白尿的区别10-21
动物蛋白07-18
蛋白沉积07-18
胶原蛋白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