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力测定

2024-10-10

毒力测定(通用10篇)

毒力测定 篇1

新城疫 (ND) 是由新城疫病毒 (NDV) 所引起的、禽类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其主要侵害鸡和火鸡,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非常高, 为危害我国养禽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 该病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所规定的A类动物疫病, 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根据毒力不同, NDV可分为强毒株、中强毒株及弱毒株3类, 为了解我省新城疫病毒的分布特点, 本研究对我省监测到的4株新城疫病毒进行生物学毒力指标的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SPF鸡胚

9~11日龄的SPF鸡胚购置于辽宁益康生物公司。

1.2 实验动物

1日龄无母源抗体雏鸡和6周龄非免疫雏公鸡购置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1.3 MDT (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的测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2001年版) 规定的标准方法执行。用灭菌PBS缓冲液将新收获的各毒株尿囊液作10倍递增稀释, 取10-6、10-7、10-8三个稀释倍数, 各接种5枚10日龄鸡胚, 每胚尿囊腔内注射0.1m L。接种后每天早晚各照蛋一次, 连续观察7d, 记录每一鸡胚的死亡时间。鸡胚全部死亡的最高稀释倍数为最小致死量 (MLD) , 各毒株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死亡时间的总和除以死亡鸡胚总数, 所得商即为该毒株的MDT。

1.4 ICPI (脑内致病指数) 的测定

参照新城疫诊断技术国家标准, 试验地点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进行。将各含毒尿囊液用灭菌PBS缓冲液作10倍稀释, 分别脑内接种1日龄雏鸡10只, 0.05m L/只, 另取2只接种生理盐水作对照, 接种后观察2次/d, 记录雏鸡的生长情况, 正常记0分, 发病记1分, 死亡记2分, 连续观察8d。累记总分除以正常、发病和死亡鸡的累计总数所得的商即为ICPI。

1.5 IVPI (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 的测定

参照新城疫诊断技术国家标准, 试验地点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进行。将各含毒尿囊液用灭菌PBS缓冲液作10倍稀释, 分别静脉接种6周龄敏感鸡10只, 0.1m L/只, 另取2只接种生理盐水作对照, 接种后观察2次/d, 记录接种鸡的生长情况, 正常记0分, 发病记1分, 麻痹记2分, 死亡记3分, 连续观察10d。累记总分除以正常、发病、麻痹和死亡鸡的累计总数所得的商即为IVPI。

2 结果

2.1 MDT测定结果

CY株、DD2株、YK株和TL4株的MDT分别为50.6h、76.3h、62.9h和81.3h。

2.2 ICPI的测定结果

CY株的ICPI值为1.725、DD株的ICPI值为1.326、YK株的ICPI值为1.425、CY株的ICPI值为1.257。

2.3 IVPI的测定结果

CY株的ICPI值为2.34、DD株的ICPI值为1.49、YK株的ICPI值为1.89、TL株的ICPI值为0.94。

3 讨论

致死鸡胚平均时间 (MDT) 、静脉致病指数 (IVPI) 和脑内致病指数 (ICPI) 是测定新城疫毒力的3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本研究对检测到的4株新城疫病毒进行了生物学毒力测定, 结合3种生物学毒力测定的结果与F基因序列裂解位点综合判定CY株为强毒株, 其他3株为中等毒力毒株, 本研究为我省制定防控新城疫流行的有效对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Liu XF, et al.Pathotypical and genotyp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trains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isolated from outbreaks in chicken and goose flocks in some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1985-2001[J].Arch Virol, 2003, 148 (7) :1387-1403.

[2]Czegledi A, et al.Third genome size category of avian paramyxovirus serotype I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and evo lutionary implications[J].Virus Res, 2006, 120 (1-2) :36-48.

[3]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2001年版) [s].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4]刘华雷,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新城疫诊断技术[S].GB/T 16550-2008.

毒力测定 篇2

关键词 甘蔗赤腐病 ;镰孢炭疽菌 ;多菌灵 ;杀菌剂 ;毒力

分类号 S482.2 ;S566.1

In vitro Inhibitory Effects of 11 Fungicides on Mycelial Growth

of Sugarcane Red Rot Pathogen

WU Weihuai1) WANG Caixia2) LIANG Yanqiong1) HE Chunping1)

XI Jingen1) ZHENG Jinlong1) LI Rui1) ZHENG Xiaolan1) YI Kexian1)

(1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Invasive Alien Pests / 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Pests, CATAS, Haikou, Hainan 571101;

2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s Red rot caused by 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 is the most devastating problem of sugarcane (Sacchrum officinarium L.) and causes serious yield losses under favor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 sensitivity to fungicides, and 11 fungicides were tested in vitro for their effectiveness to inhibit to four isolates of C. falcatu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fungicides exhibited diverse toxicities, and the most effective in vitro proved to be the fungicides containing tebuconazole, propiconazole, prochloraz, difenoconazole and carbendazim. Their EC50 and EC95 values for inhibition of the isolates ranged from 0.227 μg / mL to 0.818 μg/mL and 1.416 μg/mL to 11.339 μg/mL, respectively. The in vitro sensitivity of C. falcatum to 11 fungicides was also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 values from carbendazim were the highest among the 11 fungicides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isolat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garcane red rot pathogen is more sensitive to carbendazim than other fungicides tested.

Keywords Colletotrichum falcatum ; carbendazim ; fungicide ; toxicity

由镰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引起的甘蔗赤腐病是甘蔗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蔗区的老病害[1]。该病最早于1893年发生于印度尼西亚[2],几年后印度也报道了该病[3]。目前,该病害已成为印度甘蔗产业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4-5]。该病严重危害时可导致甘蔗蔗茎产量减产29%以上,以及蔗糖产量损失31%以上[6]。目前我国已成为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三的甘蔗生产大国,甘蔗赤腐病同样也是影响我国甘蔗产业的重要真菌性病害之一。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包括甘蔗赤腐病在内的植物病害最经济与环保的方法[7]。然而,一方面培育甘蔗抗病品种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即使成功培育出来的抗病品种也常常由于病原菌小种的变异,在推广几年后就失去了抗性[5,8-10]。简而言之,短期内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种传病害甘蔗赤腐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Subhani等曾利用12种杀菌剂对来自巴基斯坦的赤腐病菌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菌灵(50%可湿性粉剂)、富力库以及瑞毒霉(75%可湿性粉剂)等3种药剂在5、10、20、50 μg/mL浓度下,均能完全抑制菌丝体生长[11]。而来自Malathi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多菌灵是甲基托布津的代谢产物,但是在室内多菌灵的抑制效果要明显优于甲基托布津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1和100 mg/L),但其盆栽防治效果则比甲基托布津的差,其中以0.25%甲基托布津悬浮液浸种24 h后种植对甘蔗的存活率最好[12]。相比之下,在药剂筛选方面,我国目前还未见比较全面的报道。为此,本文旨在利用11种杀菌剂,对从海南霸王岭以及光雅甘蔗地分离的4株甘蔗赤腐病菌进行毒力测定,以比较分析这些杀菌剂对该病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中防治甘蔗赤腐病药剂选择提供指导与参考。

nlc20230903192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从海南霸王岭以及光雅甘蔗等地收集赤腐病害典型标本,参考梁艳琼等[13]的方法经单孢分离与致病性测定确认后获得甘蔗赤腐病菌菌株,从中选取来自海南霸王岭的菌株cf-1与cf-2,以及采自海南光雅甘蔗地菌株cf-3与cf-4共4株赤腐病菌作为供试菌株。

1.1.2 供试杀菌剂与培养基

所选取的11种供试的杀菌剂具体信息,以及经过预备实验后,用于本实验的最终有效浓度详见表1。试验中所用培养基均采用PDA培养基(马铃薯20 g,葡萄糖15 g,琼脂18 g,加去离子水至1 000 mL)。

1.2 方法

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各药剂对甘蔗赤腐病菌菌丝体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的4~5个浓度,作为各药剂的供试浓度。将事先准备好的PDA培养基于微波炉中熔化,待冷却至50℃左右时,于超净工作台上,将配制好的药剂分别取2 mL加入到78 mL PDA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后分别倒入4个无菌的培养皿(Φ=9 cm)中(即每处理重复4次)。依此类推,制成不同药剂浓度梯度的含药培养基,每个药剂以加入等体积的无菌水的PDA平板为对照。培养基于超净台凝固后,用打孔器(Φ=0.5 cm)制取在PDA培养基上已培养6 d的甘蔗赤腐病菌,接种于含药PDA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下),封口膜封口后于28℃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待对照菌丝体直径至少4 cm以上但不长满皿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供试病菌的菌落直径,计算生长抑制率,分析不同杀菌剂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其中生长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0.5)-(处理菌落直径-0.5)]/(对照菌落直径-0.5)×100%。再根据生物统计几率值换算表,将抑制百分率换算成抑制几率值。以试验中设定的浓度对数为横坐标,抑制几率值为纵坐标,计算不同杀菌剂对相应菌株的剂量反应回归方程y=bx+a,并由回归方程计算各药剂对相应菌株的抑制中浓度EC50、EC95及相关系数r值与斜率b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杀菌剂对甘蔗赤腐病菌EC50值的比较分析

利用11种杀菌剂对来自海南甘蔗种植地的4株甘蔗赤腐病菌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1种供试的杀菌剂对4株甘蔗赤腐病菌菌丝体生长抑制强弱与药剂浓度均呈正相关。其中戊唑醇、丙环唑、咪酰胺、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5种药剂对甘蔗赤腐病菌菌丝体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EC50值均小于1 μg/mL,分别为0.545、0.485、0.227、0.614和0.818 μg/mL。而甲基硫菌灵、嘧霉胺、腈菌唑等3种药剂对甘蔗赤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也较强,其平均EC50值分别为7.176、13.288和10.613 μg/mL。比较而言,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对甘蔗赤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差,其平均EC50值分别为50.308与113.533 μg/mL;而三唑酮对赤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差,其平均EC50值高达783.768 μg/mL。由此可见,11种供试杀菌剂对甘蔗赤腐病菌的毒力存在明显差异。见表2。

2.2 供试杀菌剂对甘蔗赤腐病菌EC95值的比较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认11种杀菌剂对甘蔗赤腐病菌的毒力差异,为此进一步对11种药剂的EC95值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11种药剂EC95值大体可以将其分为4种类型。第1种类型包括戊唑醇、丙环唑、咪酰胺和多菌灵共4种药剂,其EC95值均小于10 μg/mL,分别为4.506、9.193、2.403和1.416 μg/mL;第2种类型包括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以及嘧霉胺共3种药剂,其EC95值介于10~50 μg/mL,分别为19.198、11.339与25.369 μg/mL。第3种类型为甲基托布津和腈菌唑,其EC95值为245.514与308.892 μg/mL。第4种类型包括2种药剂(百菌清与三唑酮),其EC95值均在10 000 μg/mL以上。由此可见,11种供试杀菌剂对甘蔗赤腐病菌的EC95值也存在明显差异。

2.3 甘蔗赤腐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分析

由于毒力回归曲线的斜率(b值)与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成正比。为此,进一步比较分析了4株甘蔗赤腐病菌对11种杀菌剂的剂量反应回归方程中的b值。整体而言,4株赤腐病菌对11种杀菌剂的b值介于0.624 4~7.343 4。就菌株cf-1而言,11种杀菌剂b值处于0.624 4~7.131,最小b值来自百菌清,而最大b值来自腈菌唑,其最大差异(最高b值/最低b值)达到11.42倍;就菌株cf-2而言,其b值处于0.644 5 ~ 6.558 5,最小b值来自百菌清,最大b则来自多菌灵,二者差异到达10.18倍;就菌株cf-3而言,其b值处于0.750 1~6.751 5,最小b值来自百菌清,最大b则来自多菌灵,二者差异到达9倍;就菌株cf-4而言,其b值处于0.680 1~7.343 4,最小b值来自三唑酮,最大b则来自多菌灵,二者差异达10.8倍。由此表明,甘蔗赤腐病菌对这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亦存在差异,相差均在10倍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11种杀菌剂中,多菌灵对4个菌株的b值均为最高,表明甘蔗赤腐病菌对多菌灵的剂量反应变化比其它杀菌剂敏感。见表3。

3 讨论

赤腐病曾在不同国家蔗区出现过几次大流行,导致当地甘蔗主栽品种不得不被淘汰[5,8-9]。生产中曾尝试了多种方法用来防治甘蔗赤腐病[14-15]。实践证明,种植抗病品种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植物病理学家和植物育种学家都试图将相关野生物种中的基因导入到栽培作物中,从而利用作物自身的抗性而抵挡病原菌的入侵。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某个基因能抗对应病原菌的所有基因。也就是说,大多数植物抗病基因都具有小种特异性。这也就是某些抗性品种常常由于病原菌的变异其抗性常常被突破的原因。由此可见,采用化学方法防治病害,仍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选项。本研究利用11种杀菌剂,对从海南蔗区分离的4株甘蔗赤腐病菌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丙环唑、咪酰胺、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对甘蔗赤腐病菌菌丝体生长的EC50值介于0.227~0.818 μg/mL。其对应EC95值也都值均小于12 μg/mL,介于1.416 ~11.339 μg/mL。由此表明,这5种药剂对甘蔗赤腐病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这一结果与Subhani等[11]、Imtiaj等[16]的结果比较一致,前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苯菌灵、富力库和瑞毒霉3种药剂对赤腐病菌抑制效果较好,而后者研究表明代森锌、多菌灵、雷多米尔对赤腐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抑制效果最好。在二者的研究结果中均有同属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苯菌灵与多菌灵。

nlc202309031921

在赤腐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方面,同一菌株对不同药剂其b值存在差异,其最大差异(最高b值/最低b值)可达到11.42倍,由此表明同一菌株对不同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反之亦然,即同一药剂对不同菌株的其b值也存在差异,由此表明同一药剂对不同菌株的毒力存在差异。尽管如此,多菌灵对4株赤腐病菌菌株的b值在11种药剂中均为最大,由此表明,甘蔗赤腐病菌对多菌灵的剂量反应变化比其他几种杀菌剂均敏感。这再次证明多菌可以作为防治该病害药剂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多菌灵是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若长期使用,病原菌比较容易产生抗药性,在生产中不宜单一、长期地使用该药剂。根据本研究结果,建议生产中可以将多菌灵、戊唑醇、丙环唑、咪酰胺、苯醚甲环唑等几种药剂交替使用;此外由于本研究仅是室内完成,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小,而在大田的防治效果则受多种因素影响,故实际的大田防治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实验。

参考文献

[1] Saikai R, Azad P, Arora D K. Toxin produced by Colletotrichum falcatum causing red rot of sugarcane[J]. Mycobiology, 2004, 32(4): 149-154.

[2] Went F A F C. Het rood snot[J]. Arch. Java. Suikerindus, 1893(1): 265-282.

[3] Barber C A. Sugarcane disease in Godavari and Ganjam District and Madras[J]. Dept. Land Rec. Agric. Bull. 1901, 43: 181-194.

[4] Freeman S. Pathogenicity and host specificity in the filamentous pathogen, Colletotrichum[M].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Bet Dagan, Israel, Department of Plant Path ARO, The Volcani Center, 1997: 47-54.

[5] Duttamajumdar S K. Red Rot of Sugarcane[M]. Lucknow India, Indian Institute of Sugarcane Research, 2008: 46.

[6] Hussnain Z, Afghan S. Impact of major cane diseases on sugarcane yield and sugar recovery. Jhang, Pakistan, Shakarganj Sugar Research Institute, Annual Report. 2006: 78-80.

[7] Sengar A S, Thind K S, Kumar B, et al. In vitro selection at cellular level for red rot resistance in sugarcane (Saccharum sp.) [J]. Plant Growth Regul, 2009, 58: 201-209.

[8] Satyavir. Red rot of sugarcane-current scenario[J]. Indian Phytopathol, 2003, 56: 245-254.

[9] Viswanathan R. Plant Disease: Red Rot of Sugarcane[M]. New Delhi: Anmol Publishers,2010, 301.

[10] Malathi P, Viswanathan R, Ramesh Sundar A. Keys to identify pathogen variability in 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 causing red rot in sugarcane[J]. EJBS, 2013, 6(1): 24-29.

[11] Subhani M N, Chaudhry M A, Khaliq A, et al. Efficacy of various fungicides against sugarcane red rot (Colletotrichum falcatum)[J]. Int. J. Agri. Biol.. 2008(10): 725-727.

[12] Malathi P, Padmanaban P, Viswanathan R, et al. Efficacy of thiophanate methyl against red rot of sugarcane[J]. Acta Phytopathologica et Entomologica Hungarica, 2004, 39: 39-47.

[13] 梁艳琼,雷照鸣,贺春萍,等. 甘蔗赤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5):967-972.

[14] Singh K, Singh R P. Red rot[M]. In: Ricaud C, Egan B T, Gillaspie Jr A G, Hughes C G (Eds.), Diseases of Sugarcane: Major Diseases. Elsevier, Amsterdam, 1989: 169-188.

[15] Viswanathana R, Samiyappanb R.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by fluorescent pseudomonads against red rot disease of sugarcane caused by Colletotrichum falcatum[J]. Crop Protection, 2002(21): 1-10.

[16] Imtiaj A, Alam M S, Islam A K M R, et al. In vitro studies on Colletotrichum falcatum the causal of red rot disease of sugarcane[J]. American-Euras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7, 2(5): 511-517.

毒力测定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药剂。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四川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0.5%黄芪多糖水剂 (潍坊奥丰作物病毒防治有限公司) , 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 (保定市亚达化工有限公司) , 醇提肉豆蔻, 醇提蛇床子。

1.1.2 供试病菌。

烤烟白粉病菌 (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 , 采自贵阳主产烟区感染白粉病的烟株, 接种保存于贵州大学植物病理教研室恒温培养箱中。

1.1.3 材料及用具。

水琼脂培养基 (20 g琼脂粉、1 000 m L水) 、60 mm培养皿、无菌水、无菌操作台、分析天平、药管、离心机、高压灭菌锅、摇床、移液枪。

1.2 试验方法

毒力测定采用孢子萌发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混配的联合作用》 (NY/T 1156.6-2006) 进行测定。将三唑酮与所用药剂按质量比9∶1、7∶3、5∶5进行混配, 设置5个浓度, 求出各混配组合的EC50值, 各药剂的具体配比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三唑酮混配制剂对孢子萌发的影响效果

2.1.1 三唑酮与黄芪多糖不同配比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2可知, 三唑酮与黄芪多糖按照9∶1、7∶3和5∶5进行混配, 在5个不同质量浓度条件下, 孢子萌发总数随着浓度增加而减少。通过同级浓度效果比较, 9∶1的混配效果最优, 7∶3和5∶5的混配效果在不同浓度级差异不明显。经校正处理后, 9∶1混配在31.040 0 mg/L浓度级效果最佳, 萌发率仅为4.53%;其次为5∶5混配31.040 0 mg/L浓度级, 萌发率为7.87%;效果最差的为5∶5混配1.9400mg/L浓度级, 萌发率为45.06%。

2.1.2 三唑酮与丁子香酚不同配比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3可知, 三唑酮与丁子香酚按照9∶1、7∶3和5∶5进行混配, 在5个不同质量浓度条件下, 孢子萌发总数仍随浓度增加而减少。同级浓度效果比较, 7∶3的混配效果最优, 9∶1和5∶5的混配效果在不同浓度级交错体现优势。经校正处理后, 7∶3混配在15.300 8 mg/L浓度级效果最佳, 萌发率仅为5.77%;其次为9∶1混配15.300 0 mg/L浓度级, 萌发率为7.05%;效果最差的为5∶5混配1.910 0 mg/L浓度级, 萌发率高达56.39%。

2.1.3 三唑酮与醇提肉豆蔻不同配比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4可知, 三唑酮与醇提肉豆蔻按照9∶1、7∶3和5∶5混配, 在5个不同质量浓度条件下, 孢子萌发总数仍随浓度增加而减少。同级浓度效果比较, 7∶3的混配效果最优, 5∶5与9∶1同级浓度效果差异不明显。经校正处理后, 7∶3混配在200.000 0mg/L浓度级效果最佳, 萌发率仅为12.19%;其次为9∶1和5∶5混配200.000 0 mg/L浓度级, 萌发率均为19.46%;效果最差的为9∶1混配12.500 0 mg/L浓度级, 萌发率达75.26%。

2.1.4三唑醇与醇提蛇床子不同配比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5可知, 三唑酮与醇提蛇床子按照9∶1、7∶3和5∶5进行混配, 在5个不同质量浓度条件下, 孢子萌发总数仍随浓度增加而减少。同级浓度效果比较, 7∶3的混配效果最优, 其次为9∶1混配效果, 最差的为5∶5混配处理。经校正处理后, 7∶3混配在200.000 0 mg/L浓度级效果最佳, 萌发率仅为6.95%;其次为9∶1混配200.000 0 mg/L浓度级, 萌发率为7.93%;效果最差的为5∶5混配12.500 0 mg/L浓度级, 萌发率达到61.71%。

2.2 不同三唑酮混配制剂对烤烟白粉菌的毒力作用

从表6可知, 各处理的相关系数均除三唑酮∶丁子香酚=7∶3组合外均达到了0.9以上, 各药剂浓度与孢子萌发情况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药剂效果按EC50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三唑酮∶丁子香酚=7∶3、三唑酮∶丁子香酚=9∶1、三唑酮∶黄芪多糖=9∶1、三唑酮∶黄芪多糖=7∶3、三唑酮∶黄芪多糖=5∶5、三唑酮∶丁子香酚=5∶5、三唑酮∶醇提蛇床子=9∶1、三唑酮∶醇提肉豆蔻=7∶3、三唑酮∶醇提蛇床子=7∶3、三唑酮∶醇提蛇床子=5∶5、三唑酮∶醇提肉豆蔻=9∶1、三唑酮∶醇提肉豆蔻=5∶5, EC50值分别为0.69、0.74、0.89、1.43、1.49、2.30、19.97、20.21、21.18、25.68、41.53、43.54 mg/L。

三唑酮与不同提取物的混配对烤烟白粉菌均有抑制效果。三唑酮∶醇提肉豆蔻=7∶3时, 其关联性最佳, 相关系数达0.992 4;其次是三唑酮∶丁子香酚=5∶5时, 相关系数达0.986 5;三是三唑酮∶醇提蛇床子=7∶3时, 相关系数达0.986 3;最差的为三唑酮∶丁子香酚=7∶3时, 相关系数为0.872 2。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混配试剂对烤烟白粉病菌有不同效果的抑制作用。三唑酮∶醇提肉豆蔻=7∶3混配浓度级为200.0 mg/L时, 其孢子萌发抑制率高达87.81%, 毒力相关系数高达0.992 4;其次为三唑酮∶丁子香酚=5∶5混配30.56 mg/L时, 其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3.08%, 毒力相关系数达到0.986 5;最差的为三唑酮∶丁子香酚=7∶3浓度级为0.96 mg/L时, 其孢子萌发抑制率紧为54.95%, 相关系数为0.872 2。相关系数越高其对烤烟白粉病菌的抑制效果越好[4]。

从本试验结果分析, 混配试剂防治烤烟白粉病菌, 仅凭室内测定毒力效果不能完全证明对病菌的抑制作用, 还必须通过田间活体烟株进行防治效果的验证[5,6]。本次试验筛选的结果对于防治烤烟白粉病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以后进一步筛选中草药防治白粉病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宋双, 张鑫, 罗晶, 等.不同杀菌剂对烟草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1 (2) :131-135.

[2]何海永, 陈小均, 杨学辉, 等.4种杀菌剂防治烟草白粉病的效果[J].农技服务, 2008, 25 (10) :73.

[3]李永育, 张秀衡, 林彩萍, 等.白粉病防治药剂对比试验[J].海峡科学, 2009 (12) :69-70.

[4]郭齐汤, 陈巧红, 陈文乐.几种药剂对烟草白粉病田间防效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2) :120-121

[5]刘晓波.烟草白粉病田间防效的试验研究[J].农业技术与设备, 2013, 254:42-43.

毒力测定 篇4

关键词:双孢蘑菇;疣孢霉菌;药剂;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 S436.46+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6-0110-03

收稿日期:2013-09-04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编号:2011KJ14)。

作者简介:谢春芹(1976—),女,江苏沭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食药用菌教学与研究。E-mail:xiechunqin@163.com。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别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我国栽培最多的省份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1];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疣孢霉菌是一种作用于蘑菇、草菇、凤尾菇等粪草腐生食用菌的土壤病原真菌,疣孢霉菌别称蘑菇无头菇病、褐腐病、蘑菇湿泡病,其平均发病率约30%,损失率达30%~40%,高的达90%。目前我国各地应用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和咪鲜胺锰络合物进行覆土处理,但效果不一[2],主要是因为各地疣孢霉的不同菌株对同一种药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镇是江苏省双孢蘑菇种植最集中、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基地,近来遭到疣孢霉的严重危害。本试验采集发病菇床的双孢蘑菇,并对病菇有害疣孢霉进行分离鉴定及杀菌剂敏感性试验,筛选出疣孢霉有害菌株的敏感性药剂,为制定双孢蘑菇疣孢霉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药剂种类及来源本试验选用生产上常用的杀菌剂,其种类与来源、试验中所使用的剂量。

1.1.2供试分离疣孢霉菌的病菇本试验采集南京高淳固城镇九龙村双孢蘑菇种植基地的病菇,该基地双孢蘑菇是自然季节棚式栽培,种植的品种为全国生产上大面积栽培的A2796,采集时间为2012年4月,根据病菇子实体的形态变化,采集以下几大类病菇并进行编号。表1供试药剂及其剂量设置

药剂生产厂家剂量设置(mg/L)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120.0、60.0、30.0、15.0、7.5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80、40、20、10、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阴市农药二厂有限公司280.0、140.0、70.0、35.0、17.550%咪鲜胺锰络合物可湿性粉剂拜耳作物科学公司50.00、25.00、12.50、6.25、3.13、1.56、0.78400 g/L氟硅唑乳油美国杜邦公司8.0、4.0、2.0、1.0、0.5

表2疣孢霉菌分离的病菇子实体形态特征

样品编号样品外部形态样品内部形态BY1子实体畸形,有霉层,为正常菇的5倍肉质松,菌柄菌盖空心,变色呈半边灰半边黑BY2子实体畸形,有霉层,无菌柄和菌盖,变色微红肉质松如棉花瓤,变色浅咖啡色BY3子实体畸形,有霉层,无菌柄和菌盖,变色灰色肉质松,变色浅咖啡色,稍浅于BY2BY4子实体正常,有霉层,有菌柄和菌盖,子实体小肉质松,变色茶褐色BY5子实体畸形,有霉层,无菌柄和菌盖,子实体小,桃状肉质松,中间有裂痕,变色茶褐色BY6子实体畸形,有霉层,无菌柄和菌盖,枣子状 靠近顶部空心,变色有黑色棱纹BY7子实体畸形,有霉层,顶部有裂痕,变色深红至发暗中间有裂痕,表面针尖大小黄色水滴,变色呈灰暗色BY8子实体畸形,有霉层,有菌柄无菌盖,表面针尖大小黄色水滴 有裂痕,有空洞,变色菌柄和菌盖交接处褐色BY9子实体畸形,有菌柄和菌盖,变色偏灰肉质紧密,变色菌柄和菌盖交接处有黑条纹

1.1.3病菌分离所用的培养基疣孢霉菌的分离采用的是PDA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葡萄糖 20 g、琼脂 20 g、水 1 000 mL,pH值自然,按常规方法配制,分装试管,制作平板培养基[2-5]。

1.2方法

1.2.1病菇中疣孢霉菌的分离与培养一是用消毒好的接种钩摘取病菇表面淡红色霉层;二是用75%乙醇擦拭组织表面,用无菌解剖刀将畸形菇体切开,然后用无菌镊子取病菇内部的少量组织,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25 ℃ 恒温培养[6]。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期白色,随菌龄的增加逐渐变为白色绒状,再转为黄色、黄褐色、褐色、暗褐色。

1.2.2疣孢霉的纯化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挑取分离病菇疣孢霉尖端菌丝接种于试管培养基中,25 ℃恒温培养。

1.2.3疣孢霉的形态特征鉴定将分离的疣孢霉各个样品制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3],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疣孢霉的分生孢子有2种:第1种是瓜子仁形或松子仁形,无色,边缘光滑。第2种是双孢结构,葫芦形,大孢褐色、表面网状;小孢无色、光滑,菌丝有柄、无色、管状。双孢结构的分生孢子前期无色,透明,表面光滑,后顶端逐渐膨大,颜色加深,最后下端小孢消失,大孢脱落,深褐色,表面加厚,有不规则突起(龟纹)。

1.3毒力测定与统计方法

1.3.1杀菌剂对疣孢霉的毒力测定将生产上常用的5种杀菌剂稀释成适当的浓度倒入PDA 培养基中制成PDA平板,并设空白对照,将霉菌病原分别接入到制好的5种杀菌剂的平板和空白对照平板中,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定期测定不同杀菌剂下霉菌的生长速度,比较5种杀菌剂分別对霉菌的抑制效果[4-9]。

1.3.1.1杀菌剂平板培养基制作采用PDA 培养基平板抑菌试验[2]。为避免因高温而破坏杀菌剂的药效,待PDA 培养基温度降至50~60 ℃时,将5种杀菌剂稀释成适当浓度,在无菌条件下加入到PDA 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充分混匀,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取15 mL带药培养基倒入直径90 mm的培养皿中,冷却成药液平板培养基。

1.3.1.2接种在无菌条件下,采用打孔接种法(霉菌接种块直径为0.5 cm),每种霉菌接5个平板培养基,并设有空白对照。

1.3.1.3培养与测定放置在25 ℃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隔2 d测量菌丝生长情况,记录疣孢霉菌菌落生长面积,用自动式游标卡尺测量不同杀菌剂平板中疣孢霉菌菌丝的生长面积,即以疣孢霉菌落的长(cm)和宽(cm)来计算[5-6]。

1.3.2杀菌剂对双孢蘑菇菌丝的毒力测定在进行疣孢霉菌有效药剂与最适防治剂量试验的同时,选取试验中5种杀菌剂对疣孢霉菌菌丝抑制效果最佳剂量,测定其对双孢蘑菇菌丝毒力,方法与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的毒力测定方法相同。

2结果与分析

2.1杀菌剂对疣孢霉的毒力测定

供试的5种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不同药剂和同一种药剂的不同剂量对疣孢霉菌的抑制效果均有明显差异。由表3可见,70%代森锰锌 5~80 mg/L对疣孢霉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尤其是刚接种后2 d,80 mg/L剂量的抑制作用最强,疣孢霉菌菌丝几乎不生长。

不同剂量代森锰锌对疣孢霉菌生长的影响

接种时间

(d)不同剂量下的菌落面积(mm2)CK5 mg/L10 mg/L20 mg/L40 mg/L80 mg/L2221.8120.3193.0933.133.133.141 291.0824.57710.7433.133.133.163 380.62 353.92 274.21 483.3545.433.1

70%甲基硫菌灵7.5~120 mg/L对疣孢霉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中,7.5 mg/L剂量的抑制作用最弱,接种后2 d抑制效果不明显;而30 mg/L的剂量对疣孢霉菌抑制效果非常明显,菌丝从刚接种至培养后6 d几乎没有生长。表4不同剂量甲基硫菌灵对疣孢霉菌生长的影响

接种时间

(d)不同剂量下的菌落面积(mm2)CK7.5 mg/L15.0 mg/L30.0 mg/L60.0 mg/L120.0 mg/L2221.8211.598.233.133.133.141 291.01 228.6307.433.133.133.163 380.62 909.033.133.133.133.1

50%咪鲜胺锰络合物0.63~10.00 mg/L对疣孢霉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刚接种后2 d菌丝生长缓慢,几乎没有生长,之后菌丝在低剂量下的生长快于高剂量。剂量5 mg/L以上对疣孢霉菌抑制效果最明显,菌丝从刚接种至培养后6 d几乎没有生长。

50%多菌灵17.5~280.0 mg/L对疣孢霉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氟硅唑17.5~280 mg/L对疣孢霉菌生长均表5不同剂量咪鲜胺锰络合物对疣孢霉菌生长的影响

接种时间

(d)不同剂量下的菌落面积(mm2)CK0.63 mg/L1.30 mg/L2.50 mg/L5.00 mg/L10.00 mg/L2221.833.133.1 33.133.133.141 291.0206.2175.0125.933.133.163 380.6384.7321.0268.033.133.1

不同剂量多菌灵对疣孢霉菌生长的影响

接种时间

(d)不同剂量下的菌落面积(mm2)CK17.5 mg/L35.0 mg/L70.0 mg/L140.0 mg/L280.0 mg/L2221.2170.6160.1102.699.998.941 291.91 136.71 234.7840.7694.8584.263 380.43 184.91 946.31 578.71 300.61 294.0

不同剂量氟硅唑对疣孢霉菌生长的影响

接种时间

(d)不同剂量下的菌落面积(mm2)CK17.5 mg/L35.0 mg/L70.0 mg/L140.0 mg/L280.0 mg/L2256.7107.489.7———41 578.9745.2574.5———63 367.51 277.31 184.3———

有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当氟硅唑剂量在70 mg/L及以上时,疣孢霉菌菌丝不能生长。

2.2杀菌剂对双孢蘑菇菌丝的毒力测定

试验选取5种药剂最适防治剂量(代森锰锌80 mg/L、甲基硫菌灵30 mg/L、咪鲜胺锰络合物5 mg/L、多菌灵280 mg/L和氟硅唑70 mg/L)进行双孢蘑菇菌丝的毒力测定,测定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见表8。由表8可见,各杀菌剂对双孢蘑菇菌丝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氟硅唑,最弱的是咪鲜胺锰络合物。

不同杀菌剂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药剂菌丝生长速率(mm/d)CK5.17代森锰锌5.09甲基硫菌灵5.13氟硅唑5.01多菌灵5.14咪鲜胺锰络合物5.15

3小结

3.1疣孢霉菌病菌形态特征

本试验分离得到的疣孢霉形态特征及培养特征与文献[3]中的一致。疣孢霉菌广泛分布在土壤中,病源体置于土表2~39 cm处。病残体内的休眠孢子囊能在露地或室内抵抗严寒,顺利越冬。露地越冬位置以在土内3~20 cm致病力最强,过深过浅致病力均显著下降[8]。蘑菇受感染出现病症,需11 d以上的时间。

菇房中疣孢霉菌主要来自覆土,其次是由人、鸟或昆虫传播。当孢子落在生育中的蘑菇附近时才会感染。菌盖和菌柄基部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进而转变成暗褐色,并流出褐色汁液而腐烂,散发出恶臭。空气潮湿时,会使菌盖和菌柄出现褐色病斑,所以又称为褐腐病。

3.2杀菌剂对疣孢霉的抑制作用和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的5种药剂都是市场上常见的杀菌剂,能显著影响有害疣孢霉菌丝生长,涂改临等认为,多菌灵具有广谱性,是多位点杀菌剂,杀菌能力强,对蘑菇低毒、安全、低残留且不易产生抗药性[7,9]。但是本试验结果显示多菌灵效果较差,不能较好地抑制疣孢霉菌丝的生长,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多菌灵的使用较普遍,疣孢霉菌对其产生了抗药性。本试验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络合物可湿性粉剂对疣孢霉菌丝抑制效果显著,且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影响较小,建议生产上可以使用50%咪鲜胺锰络合物可湿性粉剂作为疣孢霉防治药剂。

参考文献:

[1]刘剑华,毛士伟,苏立新,等. 双孢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0,37(1):14-15.

[2]温志强,王玉霞,边广,等. 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及双孢蘑菇的毒力测定[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4):399-403.

[3]戴芳澜. 真菌的形态和分类[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施立聪,李发勇,陈祝安.防治疣孢霉杀菌剂的筛选试验[J]. 食用菌,2006,28(3):54-55.

[5]温志强,林太礼,廖朝阳.三种杀菌剂对木霉菌及食用菌的毒力测定[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0(1):48-52.

[6]王广来,曹德宾,杨亿超,等. 百病傻对双孢蘑菇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J]. 中国食用菌,2010,29(3):55-56.

[7]涂改临. 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J]. 中国食用菌,1990,9(6):25-26.

[8]曾宪森,黃玉清,黄大斌,等. 蘑菇疣孢霉病发生的条件及防治适期初探[J]. 食用菌,1995,17(1):32-33.

毒力测定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25%三唑酮WP (河南省中原农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50%福美双WP (山东利邦农化有限公司) , 25%敌力脱EC (先正达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 70%代森锰锌WP (鹤壁陶英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5%速保利WP (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1.2 试验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 扩繁草坪弯孢霉叶枯病病菌5盘, 培养7d备用。

本试验设置26个处理, 重复3次, 以无菌水为对照。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将25%三唑酮WP稀释成100, 400, 800, 1600, 3200倍液;50%福美双WP、25%敌力脱EC、5%速保利WP分别释成250, 500, 1000, 2000, 4000倍液;70%代森锰锌WP释成500, 1000, 2000, 4000, 8000倍液, 待用。

以马铃薯淀粉∶琼脂∶葡萄糖∶蒸馏水=40∶80∶70∶800的比例配真菌培养基, 装入三角瓶中, 同时将量桶、培养皿、打孔器等放入高压蒸气灭菌器中, 在126℃, 0.145MPa条件下灭菌30min, 待压力降到0时, 取出待用。用灭菌量筒定量6mL倒入己灭菌的培养皿中, 分别加入6mL稀释后的不同药剂, 每处理3盘, 并轻轻摇动使药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合, 制备含药培养基, 冷却后备用, 以加无菌水培养基为对照, 共计78盘。在无菌条件下, 用打孔器取培养待用的菌饼若干, 将菌饼倒扣于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 置于25±1℃的智能型生化培养箱 (SPX-250S-Ⅱ) 暗培养7d后用直尺量出菌落直径, 用均值比较菌落生长情况, 根据试验数据利用公式计算生长抑制率:

式中:

R——生长抑制率,

L1——对照菌落直径长度,

L2——处理菌落直径长度。

2 结果与分析

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25%三唑酮WP毒力回归方程为y=8.7589-0.0372x, 50%福美双WP毒力回归方程为y=8.9247-0.028x, 25%敌力脱EC毒力回归方程为y=9.3337-0.0380x, 70%代森锰锌WP毒力回归方程为y=9.6948-0.0361x, 5%速保利WP毒力回归方程为y=10.1063-0.0331x, 从相关系数分析, 这5种药剂相关系数R>0.96, 则说明药剂浓度与菌丝生长抵制率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从LD95上分析, LD95速保利>LD95敌力脱、LD95代森锰锌>LD95福美双、LD95三唑酮。说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为5%速保利WP抑制效果高于25%敌力脱EC、70%代森锰锌WP抑制效果, 50%福美双WP与25%三唑酮抑菌效果相同, 但又低于其它3种药剂。

由室内毒力测定可以估测, 在防治草坪弯孢霉叶枯病时首先选用的药剂为5%速保利WP, 其次为25%敌力脱EC、70%代森锰锌。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室内毒力分析, 结果表明5种药剂浓度与菌丝生长抵制率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药剂深度与抑制率间的线性关系为25%三唑酮WP毒力回归方程为y=8.7589-0.0372x, 50%福美双WP毒力回归方程为y=8.9247-0.028x, 25%敌力脱EC毒力回归方程为y=9.3337-0.0380x, 70%代森锰锌WP毒力回归方程为y=9.6948-0.0361x, 5%速保利WP毒力回归方程为y=10.1063-0.0331x。从LD95上分析, 5%速保利WP抑制效果高于25%敌力脱EC、70%代森锰锌WP抑制效果, 50%福美双WP与25%三唑酮抑菌效果相同, 但又低于其它3种药剂。在防治草坪弯孢霉叶枯病时首先选用的药剂为5%速保利WP, 其次为25%敌力脱EC、70%代森锰锌。本试验仅在室内进行了测定, 还有待于进行田间试验。

参考文献

[1]刘全信, 廖伟超, 王燕军.草坪弯孢霉叶枯病、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 (11) :45.

[2]王万山.新疆几种常见草坪病害的发生及防治[J].新疆林业, 2000 (4) :41-42.

[3]陈英林.草坪主要病害及其综合治理[J].广西科学院学报, 1999, 2 (1) :42-47.

[4]王雅利, 张艳春.草坪常见病虫害防治探讨[J].城市管理技术, 2008 (6) :58.

[5]徐秉良.草坪保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2:12.

[6]郭小勤.玉米弯孢菌叶斑病重要流行环节及防治技术初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5.

[7]张志祥, 徐汉虹, 程东美.EXCEL在毒力回归计算中的应用[J].昆虫知识, 2002, 39 (1) :67.

[8]李金堂, 傅俊范, 李海春等.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药剂防治持效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3) :32.

毒力测定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虫源。

在胡麻田蚜虫危害期, 从田间采集蚜虫, 经鉴定是亚麻蚜后, 在网盆中饲养3代, 取健壮的无翅成蚜供毒力测定。

1.1.2 供试药剂。

5%啶虫脒乳油 (招远市金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江西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 (江西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8%阿维菌素乳油 (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生产) 、40%毒死蜱乳油 (江苏苏州佳辉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77.5%敌敌畏乳油 (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5%来福灵水乳剂 (北京华益金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40%氧化乐果乳油 (北京华益金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40%辛硫磷乳油 (北京华益金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

1.2 试验方法

1.2.1 毒力测定试验方法。

亚麻蚜的毒力测定采用FAO推荐的点滴法, 具体操作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4.1-2006进行。步骤如下: (1) 先将1.1.2中的药剂各稀释配制成7个系列浓度, 并设清水作空白对照。 (2) 剪取胡麻植株的上半部分 (距植株顶端5 cm) , 然后用脱脂棉浸蒸馏水后包扎剪口处, 防止植株脱水, 然后将植株放入直径9 cm的培养皿中。 (3) 挑取个体一致的无翅成蚜, 用微量进样器将药液滴于蚜虫腹部背面, 每个质量浓度设3次重复, 每次重复点20头蚜虫, 接到胡麻植株顶端的嫩叶上, 放入 (25±0.2) ℃, 光周期为12 L∶12 D的人工气候箱中, 处理后24 h检查死亡数, 以用毛笔触动蚜虫身体无自主性反应为死亡标准。 (4) 数据处理。公式如下:

式中, P1为死亡率, K为死亡虫数, N为处理总虫数。

式中, P2为校正死亡率;Pt为处理死亡率;Po为空白对照死亡率。

在Excel编程按浓度对数一死亡机率值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取毒力回归方程 (y=a+bx) , 计算LC50和95%置信限[3]。

1.2.2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固原市农科所科研基地。设10个处理, 即40%氧化乐果乳油600 g/hm2 (A) 、77.5%敌敌畏乳油750 g/hm2 (B) 、40%辛硫磷乳油450 g/hm2 (C) 、5%来福灵乳油125 g/hm2 (D) 、5%啶虫脒乳油375 m L/hm2 (E) 、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75 m L/hm2 (F) 、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 (G) 、1.8%阿维菌素乳油600 g/hm2 (H) 、40%毒死蜱乳油600 g/hm2 (I) , 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30 m2。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

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 施药后3、7、14、21 d分别调查残虫数, 方法是每个处理标记调查100株, 统计虫口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a为处理区施药前虫口基数, b为处理区施药后残虫数, c为对照区施药前虫口基数, d为对照区施药后虫口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虫剂对亚麻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及毒力比较

如表1所示, 被测试的药剂对亚麻蚜的活性差异较大, 40%辛硫磷乳油的LC50值最大, 为144.91 mg/L, 其次是77.5%敌敌畏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 分别为119.67、107.21 mg/L, 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和4.5%高效氯氟菊酯水乳剂的LC50值较小, 分别为11.97、13.84 mg/L。以40%辛硫磷乳油作为标准药剂, 计算了各药剂的相对毒力大小, 顺序排列为: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5%高效氯氟菊酯水乳剂>5%啶虫脒乳油>5%氰戊菊酯 (来福灵) 水乳剂>40%毒死蜱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77.5%敌敌畏乳油>40%辛硫磷乳油。

2.2 杀虫剂对亚麻蚜的田间防效

如表2所示, 9种杀虫剂中, 5%啶虫脒乳油375 m L/hm2、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75 m L/hm2、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 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600 g/hm2、5%来福灵乳油125 g/hm2对亚麻蚜有较强的速效性, 药后3 d的校正防效达到了90%以上, 药后7 d校正防效仍能达到80%以上。40%氧化乐果乳油600 g/hm2、77.5%敌敌畏乳油750 g/hm2和40%辛硫磷乳油450 g/hm2对亚麻蚜的校正防效较差, 防效低于60%, 尽管5%啶虫脒乳油375 m L/hm2、5%来福灵乳油125 g/hm2和1.8%阿维菌素乳油600 g/hm2有较强的速效性, 但持效期较短。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75 m L/hm2、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 500倍液和40%毒死蜱乳油600 g/hm2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强。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是国内首次对亚麻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选用的杀虫剂既有生产上常用的药剂, 又有国内市场上新开发的几种杀虫剂。从测定结果看, 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对亚麻蚜的相对毒力最小, 而40%辛硫磷乳油等传统的杀虫剂相对毒力较高[6]。田间药效试验表明, 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和40%毒死蜱乳油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强, 在生产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40%氧化乐果乳油、77.5%敌敌畏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对亚麻蚜的校正防效较差, 这些常用的药剂有可能产生了耐药性, 为防止这一趋势, 必须将几种药剂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兆宁, 吴福桢.宁夏农业昆虫图志第二集[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2.

[2]查仙芳, 南宁丽, 肖红燕.亚麻蚜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 (6) :21-22.

[3]黄剑, 吴文君.利用EXCEL快速进行毒力测定中的致死中量计算和卡方检验[J].昆虫知识, 2004, 41 (6) :594-598.

[4]王正旭.杀虫剂对蚜虫及其天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J].北方园艺, 2008 (2) :232-233.

[5]陈进.杀虫剂对烟蚜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J].烟草科技, 2004 (3) :43-45.

毒力测定 篇7

甘草褐斑病也称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部灰褐色,边缘褐色,两面均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甘草褐斑病致病病原菌称黄芪尾孢,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目前, 对于甘草褐斑病的防治, 药剂防治仍是控制其流行的关键技术之一。笔者对甲基托布津、杀毒矾等5种杀菌剂对甘草褐斑病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 旨在为防治甘草褐斑病有效药剂的研发和筛选提供试验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 供试药剂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瑞士诺华公司)、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利沃尔农化集团有限公司)、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80%炭疽福美(天津市捷康化学品有限公司)

2. 供试菌株

甘草褐斑病菌,由吉林农业科学学院药植园甘草褐斑病病株上分离获得。

3. 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SA) , 用于病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4. 试验设计

为了研究甲基托布津、杀毒矾、多菌灵等5种杀菌剂对供试菌株的作用, 每一浓度处理均设置3次重复。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5种供试药剂用无菌水稀释成母液,然后逐级稀释(为0.5倍推荐浓度,推荐浓度,1.5倍推荐浓度,2倍推荐浓度),并设空白对照。

5. 测定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测定。将菌丝块置于含药平板中央于28℃下暗培养5天后, 采用十字交叉测量菌落直径, 取平均值。并按公式求出相对抑制率, 并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计算供试药剂对病原菌的有效中浓度 (EC50) , 从而比较供试药剂的毒力。

二、结果与分析

1. 杀菌剂的毒力比较

如表1所示, 6种药剂的EC50值大小顺序为:代森锰锌>炭疽福美>甲基托布津>杀毒矾>多菌灵。其中, 杀毒矾、多菌灵对甘草褐斑病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EC50值均低于5毫克/升;甲基托布津的抑制作用居中, 其EC50值为12.050毫克/升;代森锰锌和炭疽福美的抑制作用较差, 其EC50值分别为11376.273和389.942毫克/升。

2. 杀菌剂的抑制作用

药剂浓度被稀释成不同倍数时, 甘草褐斑病菌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且随着浓度的增加, 抑制率也增加。5种化学药剂在2倍推荐浓度下, 不同药剂对甘草褐斑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 其中杀毒矾和多菌灵的抑制率可达83.1%和84.5%,均高于其他3种杀菌剂, 甲基托布津次之,为77.5%。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5种药剂甘草褐斑病抑菌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农药不同的稀释倍数对甘草褐斑病的影响不同,稀释倍数越大,抑制率越低,稀释倍数与抑制率明显呈线性关系。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2种药剂,杀毒矾、多菌灵对甘草褐斑病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的室内毒力测定防治效果最好。为田间该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福如, 杨秀娟.福建省枇杷真菌性病害调查与鉴定[J].福建农业学报, 2002, 17 (3) :151~154.

[2]涂勇, 姚昕, 余前媛, 等.不同杀菌剂对青枣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 2009 (2) :136~138.

[3]蒋家珍, 吴学名, 赵美琦, 等.19种杀菌剂对镰刀菌的毒力测定及应用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04, 2:35~36.

[4]赵善欢.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毒力测定 篇8

关键词:杀虫剂,云杉梢斑螟,LC50,毒力,防效

云杉梢斑螟 (Dioryctria schuezeella Fuehs) 属鳞翅目、螟蛾科, 是青海云杉的重要害虫, 近年来在临夏州和政县南阳山严重发生。该虫以幼虫危害云杉新梢嫩叶, 林木连年受害后树冠秃顶, 特别是幼林顶梢受害后, 高生长受到抑制, 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1]。为有效防治该害虫, 2014 年5 月下旬对该幼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室内毒力测定

1.1.1 供试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 (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河北天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 (山东聊城赛德农药有限公司) 、45%马拉硫磷乳油 (青岛海复利尔药业有限公司) 、10%联苯菊酯乳油 (山东圣鹏农药有限公司) 、20%马拉·高氯氟乳油 (山东新势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毒死蜱·高氯乳油 (广西金重穗农药有限公司) 、10%啶虫脒乳油 (南京邦农集团化工有限公司) 共8 种试验药剂。

1.1.2 供试虫源。5 月上旬, 于和政县三合镇南阳山金融会员林云杉林采集云杉梢斑螟幼虫 (未施任何农药、生长一致) 的试虫待试。

1.1.3 试验方法。置云杉梢斑螟幼虫于用云杉嫩梢喂养的标本盒中, 每个处理平均放置幼虫30 头, 将各供试药剂用水稀释成5 个浓度梯度的溶液, 均匀喷药剂, 以盒内不滴药液为标准, 每个处理3 次重复, 以清水作对照。

1.1.4 统计方法。24 h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 并计算出死亡率。如对照死亡率小于10%, 根据试虫校正死亡率几率值及剂量对数用EXCEL软件计算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和LC50值[2]。

1.2 田间药效试验

1.2.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临夏州和政县三合镇南阳山金融会员林, 树龄16 年, 株行距2 m×3 m, 历年云杉梢斑螟发生严重。

1.2.2 供试药剂。药剂为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的1.8%阿维菌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联苯菊酯乳油、12%毒死蜱·高氯乳油、20%马拉·高氯氟乳油6 种有效药剂。

1.2.3 试验设计。试验设19 个处理, 分别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00 倍液 (A1) 、800 倍液 (A2) 、1 200 倍液 (A3) ,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 倍液 (B1) 、2 000 倍液 (B2) 、3 000 倍液 (B3) , 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 倍液 (C1) 、4 000 倍液 (C2) 、5 000 倍液 (C3) , 10% 联苯菊酯乳油800 倍液 (D1) 、1 200 倍液 (D2) 、1 600 倍液 (D3) , 20%马拉·高氯氟乳油800 倍液 (E1) 、1 200 倍液 (E2) 、1 600 倍液 (E3) , 12%毒死蜱·高氯乳油800倍液 (F1) 、1 200 倍液 (F2) 、1 600 倍液 (F3) , 以清水为对照 (CK) 。每处理6 株树, 随机排列, 用背负式喷雾器 (兰州西固金丰喷雾器厂) 向树体均匀喷施处理药剂。

1.2.4 调查内容与方法。试验处理后48 h调查记载活虫数, 用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毒力测定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从测定结果看出:供试杀虫剂1.8%阿维菌素乳油对云杉梢斑螟幼虫的毒力最高, 明显高于其他杀虫剂, 其LC50值为0.363 1 mg/L;其次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 其LC50值为0.996 4 mg/L;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联苯菊酯乳油、12%毒死蜱·高氯乳油毒力中等居中, 10%啶虫咪乳油毒力较差, 其LC50值为405.205 3mg/L。

2.2 田间药效试验

由表2可知, 药后48 h, 处理C1 (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 防治效果最高, 达94.37%, 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水平;处理C1、C2 (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5 000倍液) 、处理A1、A2、A3 (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00、800、1 200倍液) 、处理B1、B2、B3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3 000倍液) 、处理D1、D2 (10%联苯菊酯乳油800、1 200倍液) 、处理F1 (12%毒死蜱·高氯乳油800倍液) 防治效果次之, 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 均与处理E3 (20%马拉·高氯氟乳油1 600倍液) 差异达显著水平, 处理E3防效最差[3]。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1.8%阿维菌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是防治云杉梢斑螟幼虫的有效药剂, 且3种药剂对环境低残留, 但从经济效益考虑, 在云杉梢斑螟严重发生区, 建议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进行防治。由于云杉梢斑螟1龄幼虫潜居于针叶中为害[4,5], 隐蔽性强, 较难防治, 而3龄后食量大增, 危害加大, 因此选择5月中旬云杉叶芽展开期, 云杉梢斑螟幼虫进入2龄是防治的最佳时机[6]。

参考文献

[1]李桂琴.云杉梢斑螟生物学特性与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 2003 (1) :3.

[2]党志红, 高占林, 李耀发, 等.17种杀虫剂对细胸金针虫的毒力评价[J].农药, 2009, 48 (3) :213-214.

[3]袁庆华, 张文淑, 孙建萍, 等.几种杀虫剂对苜蓿地蓟马防效比较[J].植物保护, 2004, 30 (6) :80-82.

[4]胡天华.宁夏贺兰山云杉梢斑螟危害青海云杉的情况调查[J].农业科学研究, 2006, 27 (3) :97-98.

[5]李国娥, 王晓东.1.2%苦·烟乳油防治青海云杉梢斑螟的药效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 2011 (2) :54-55.

毒力测定 篇9

关键字 吡唑醚菌酯 ;氟菌唑 ;灰葡萄孢 ;复配增效 ;联合毒力测定

分类号 S481.1

番茄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番茄灰霉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国番茄产量与品质的重要病害[1]。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主要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从而使病原菌细胞因能量匮乏而死亡[2-3]。氟菌唑(triflumizole)是一种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其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使病原菌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膜系统而死亡[4-5]。吡唑醚菌酯及氟菌唑对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但由于单一重复使用一种成分,防治番茄灰霉病具有较高抗性风险,作为QoIs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则更加凸显抗性问题[6-7]。由于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具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且根据国内外相关报道,此二类杀菌剂间无交互抗性[6],故本实验将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二者复配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可行性,寻找最佳配比,旨在延缓药物抗性的产生与发展。

目前该病害的防治手段中,化学防控是较为普遍且显著的手段之一,但由于诸如腐霉利、嘧霉胺等常规药剂的长期单一性、连续性、反复性地使用已使番茄灰霉病菌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8-9]。国内对吡唑醚菌酯和氟菌唑在番茄灰霉病防控及灰葡萄孢菌丝抑制研究方面的报道以单剂及与其他化合物复配居多。纪军建等[10]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8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时发现,吡唑醚菌酯其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为15.251 7 mg/L。王春伟等[11]通过研究22种杀菌剂对人参灰霉病病原灰葡萄孢的毒力时发现,氟菌唑对其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为0.720 0 mg/L。有关吡唑醚菌酯相关混剂防治番茄灰霉病方面,2013年德国巴斯夫在我国登记注册了42.4%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番茄灰霉病上茎叶喷雾使用[12],且陈春利等[13]研究发现,该混配制剂对于辣椒灰霉病防效较好,推荐剂量225~450 g a.i./hm2。而吡唑醚菌酯及氟菌唑与其他成分复配针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控研究方面国内则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寻求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之间最佳质量配比为切入点,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结合孙云沛公式法判断二者最佳配比,从而达到提高药剂利用效率,延缓抗性产生。通过大量的配方筛选工作,测定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在不同配比情况下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水平,通过复配增效判定标准,以期找到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方配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吡唑醚菌酯原药:有效成分含量≥95%,由德国巴斯夫提供;氟菌唑:有效成分≥95%,江苏禾本生化有限公司提供;丙酮,分析纯,西安三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1.1.2 供试培养基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参考方中达[14]的方法配制。

1.1.3 供试菌种

番茄灰霉病菌(B. cinerea),分离自南宁周边地区,经纯化培养后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后将菌种接种于PDA培养基中,在24℃,相对湿度90%条件下培养4 d,菌丝长满培养皿后用0.4 cm打孔器打成菌饼备用。

1.2 方法

1.2.1 吡唑醚菌酯及氟菌唑及其混配剂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影响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氟菌唑、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各配比组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各药剂处理浓度见表1。将供试菌饼接种至各处理各浓度梯度含药PDA平板中央,菌面朝下,设置无药剂溶剂PDA平板为对照,每浓度重复3次,将平板置于24℃,90%湿度条件下培养,待菌丝生长直径达到培养皿直径约50%时(48 h左右)调查结果,测定菌落直径,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抑制率。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对所得各处理菌落直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1.2.2 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根据1.2.1所述各药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以药剂浓度对数为自变量x,以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几率值为因变量y,数据通过DPS数据统计软件拟合,计算各个药剂处理的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并根据回归方程求出各药剂的EC50及95%置信区间。

通过下述孙云沛公式法计算复配共毒系数,评判各配比浓度增效水平[15]。

单剂毒力指数(TI)=×100

混合毒力指数(ATI)=×100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各单剂毒力指数TI×各单剂所占比例P)

共毒指数(CTC)=×100

增效评价标准:共毒系数(CTC)≤80为拮抗作用,80

2 结果与分析

2.1 吡唑醚菌酯及氟菌唑及其混配剂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影响

nlc202309040442

吡唑醚菌酯和氟菌唑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和氟菌唑对番茄灰霉病菌均具有强烈的抑菌作用,其中,以氟菌唑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仅为0.908 6 mg/L,是吡唑醚菌酯的13.5倍(吡唑醚菌酯的EC50值为12.279 7)。说明2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存在明显差异。

2.2 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吡唑醚菌酯和氟菌唑不同配比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2)表明,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在质量比分别为5∶1、4∶1、1∶3、1∶4和1∶5时,增效作用不明显,其CTC介于102~106;当质量比为3∶1时,增效作用明显,此时的CTC为118.68;当质量比在2∶1~1∶1时,各处理CTC均大于120,尤其当质量比为2∶1时,CTC值达到131.85,远大于120,表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3 讨论

据相关报道,番茄栽培种质资源只有有限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变异,且对番茄灰霉病菌不表现较高水平抗性[16]。可见,到目前为止,抗灰霉病番茄品种相对较为缺乏。因此,选择适当的药剂成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重要措施。本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及氟菌唑单剂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此同时,与其相关的大田研究也表现出对番茄灰霉病的良好防效。但长期连续单一使用某一种药剂极易诱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具杀菌抗性行动委员会(Fungicide Resistance Action Committee,FRAC)表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由于其靶标单一性,具有较高抗性风险;与此同时,灰葡萄孢(B. cinerea)对不同种类杀菌剂均有可能产生较高抗性;而此类杀菌剂长期连续防治由灰葡萄孢引起的作物病害则进一步提升灰葡萄孢对此类杀菌剂的抗性风险[7]。可见,作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吡唑醚菌酯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不当,则很容易因抗性问题而出现防治失败的情况。对于氟菌唑,同样存在上述可能。因此,为了延长吡唑醚菌酯、氟菌唑使用寿命,采用科学配比复配使用,成为提升药效、减缓病原菌抗性产生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与氟菌唑复配对于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二者尤其在质量比2∶1情况下复配,共毒系数最高。由此得出,二者混配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具有一定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作为生产中农药复配或田间混用的依据。由于药剂在大田施用过程中,药效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室内生测与田间实际防效可能会有所偏差,该结论尚需大田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赵 杨,苗则彦,李 颖,等. 番茄灰霉病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7):21-29.

[2] 杨丽娟,柏亚罗.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J]. 现代农药,2012,11(4):46-50,56.

[3] 张梅凤,吕秀亭. 2011~2015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吡唑醚菌酯[J]. 今日农药,2012(8):36-38.

[4] 张一宾. 新颖杀菌剂cyflufenamid及其与氟菌唑混剂(Pancho)的作用特性和使用方法[J]. 世界农药,2004,26(5):48-49.

[5] 谭成侠,徐 瑶,曾仲武,等. 杀菌剂氟菌唑的合成及表征[J]. 农药,2008,47(7):497-499.

[6] 赵 平,严秋旭,李 新,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开发及抗性发展现状[J]. 农药,2011,50(8):547-551,572.

[7] Brent K J,Hollomon D W. Fungicide resistance:The assessment of risk. In:FRAC Monograph No 2. Global Crop Protection Federation[M]. Brussels:1-48.

[8] 宋 晰,肖 露,林 东,等. 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检测及生物学性状研究[J]. 农药学学报,2013,15(4):398-404.

[9] 刘圣明,车志平,陈根强. 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J]. 农药,2014,53(6):442-444.

[10] 纪军建,张小风,韩秀英,等. 8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J]. 植物保护,2012,38(6):144-146.

[11] 王春伟,白庆荣,高 洁,等. 22种杀菌剂及其不同配比对人参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J]. 农药,2011,50(1):61-64.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新农药新批准登记[M]. 农药登记公告,2013(10):1-14.

[13] 陈春利,王绍敏,杨 慧,等. 氟唑菌酰胺及其混剂防治辣椒灰霉病药效分析[J]. 农药,2014,53(9):685-687.

[14] 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6-47.

[15] 慕立义. 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第一版)[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22-123.

[16] 赵统敏,余文贵,赵丽萍,等. 番茄抗灰霉病育种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学报,2011,27(5):1 141-1 147.

毒力测定 篇10

关键词:灰霉菌,杀菌剂,毒力测定

1 引言

灰霉病是全世界蔬菜、观赏植物、果实甚至一些大田粮食作物上发生最普遍和分布最广泛的病害, 是温室种植植物最常见的病害[1]。目前, 在世界范围内, 灰霉菌 (Botrytis.cinerea) 侵染葡萄、蔬菜、浆果以及核果类作物,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它不仅能引起田间损失, 甚至在果实的储存和运输中同样造成危害[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我国在防治番茄灰霉病上相继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速克灵等化学药剂[3~4], 由于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 (如多菌灵) , 不仅使环境受到污染, 也使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问题[5~6]。本实验通过对6种不同化学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了解该6种药剂地区对番茄灰霉菌的毒性强弱, 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 为番茄灰霉菌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种

采取林芝地区温室大棚番茄病果进行室内分离、纯化获得的番茄灰霉菌菌种, 并良好保存于实验室内。

2.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500g/L扑海因SC, 拜耳作物科学 (中国) 有限公司生产;50%腐霉利WP,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70%纯托津超微WP, 山东东信生物农药有限公司;25%腐霉·福美双WP,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80%多菌灵WP, 江苏太仓市农药厂有限公司;75%百菌清WP,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2.2 试验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7], 将提前用灭菌水稀释好的6种供试药剂 (5 000 mg/L) 的母液分别以无菌水按倍数逐步稀释为500μg/mL、200μg/mL、50μg/mL、20μg/mL、12.5μg/mL的药液, 在培养基为50℃左右时, 用移液枪分别取1mL药液于9mlPDA培养基中, 混合均匀, 制成带药培养基平板, 以不加任何药剂的培养基为空白对照, 重复3次。

从实验室取出保存的番茄灰霉菌, 活化后, 在培养好的平板边缘用无菌打孔器打取直径为5mm的菌饼, 分别移到带药和对照平板上, 在20℃恒温培养箱培养3d后, 运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出菌落直径的平均值,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y, 药剂浓度换算成x, 求得线性回归方程y=kx+b, 求出各菌株的抑制中浓度 (EC50) [8]。菌丝生长抑制率公式为:

生长抑制率 (%) = (对照菌落净直径 (mm) -处理菌落净直径 (mm) /对照菌落净直径 (mm) ×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6种药剂剂对番茄灰霉菌的相对抑菌率

据表1可知, 在一定范围内, 6种药剂随浓度的增加, 相对抑菌率增大, 浓度越大, 抑菌效果越明显。

3.2 6种药剂对番茄灰霉菌的EC50比较值

6种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表明 (表2) , 百菌清、扑海因、纯托津、多菌灵、腐霉利、腐霉.福美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9.944、0.632 3、1.402 1、0.466 7、5.646 1和0.286 9μg/mL。其中, 腐霉.福美双的EC50最小, 说明对番茄灰霉菌的毒力最大, 而多菌灵的EC50最大, 说明对番茄灰霉菌的毒力最小。

4 结语

室内毒力测定实验表明, 在防治番茄灰霉病时首选腐霉·福美双, 其次是百菌清、朴海因。在选择药剂时, 要交替使用, 可以提高防效。而多菌灵的毒力最差, 可能是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 使灰霉菌对此药剂产生了抗药性, 因而多菌灵不再适合单独使用。因此, 采取不同化学药剂配合使用, 例如多菌灵与福美双混合, 对防止草莓灰霉菌抗药性产生有明显作用[9], 同时, 研究新型低毒、高效的药剂, 配合不同防治措施, 综合治理番茄灰霉菌的抗药性产生, 提高番茄品质与产量。

参考文献

[1]阿格里斯.植物病理学[M].许崇尧, 译.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2]陈宇飞, 文景芝, 李立军.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37 (5) :693~699.

[3]杨升炯, 张晓钢.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 1996, 5 (2) :66~70.

[4]刘波.对多菌灵、速克灵具多重抗性的灰葡萄孢菌株性质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6 (3) :50~54.

[5]张从宇, 黄剑鹏, 王荣华.番茄灰霉病菌对速克灵的抗性检测[J].安徽农业科学, 2004, 32 (2) :310~311.

[6]刘波, 叶钟音, 刘经芬.速克灵抗灰霉病菌菌株性质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 1992, 19 (4) :297~301.

[7]农业部农药检定所.NY/T 1156.2-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 (农业行业标准) [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8]孙广宇, 宗兆锋.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42~143.

【毒力测定】推荐阅读:

药物测定07-14

品质测定05-13

熔点测定05-16

子代测定05-29

测定温度05-30

硬度测定05-31

卤素测定06-06

土壤测定06-14

光谱测定06-21

测定项目06-28

上一篇:ICU获得性院内感染下一篇:备课与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