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建筑

2024-10-20

地景建筑(精选4篇)

地景建筑 篇1

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建筑、自然合为一体的建造观自远古时代就存在。建筑的空间营造是为人的生理和情感需求服务的, 如何把人对空间的诉求在大地的基质上表达出来, 建筑师和工匠们尝试了建筑形态与大地形态发生的多种可能性, 这些可能性使建筑和大地的图底关系变得模糊不清, 究竟是建筑形态介入、整合大地形态还是大地形态回应, 重构建筑形态?地景化的建筑设计就是要模糊这种联系弱化建筑与大地的图底关系, 使建筑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甚至重塑自然景观, 完成空间的连续性。

1.建筑的生长性

建筑的生长性源于建筑对大地的尊重, 人工永远无法超越自然, 自然带给人的感受是独一无二的, 建筑设计只可能尽力减少自然环境的破坏, 保护自然风貌, 把其还原于人们的生活体验中, 使建筑如同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 与自然协调存在并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1.1建筑形态的生长

建筑形态发生于大地形态在人类建造的历史长河中并不陌生, 人类早期的住宅就有挖穴而居的形态, 如土耳其一带的崖居,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建筑等, 都是建筑以“卑微”的姿态迎合大地的形态, 以谋求天然形成良好的温度、湿度等生存环境。由此可见, 人类的建造历史中常常将建筑形态和大地形态视为一个整体。传统地坑院建筑,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地形特征形成的独特的建筑风貌, 建筑锲入地下并围合形成院落进行采光通风, 并且屋顶种植植物或形成开敞的晒谷场, 大地的形态即建筑形态。远远望去, 只见炊烟, 听见人们生活的响动却不见房屋村落, 使得建筑的空间组织和视线交流别致, 生动。这种建筑全部锲入地下的做法是建筑与大地融合的极致, 建筑维持了大地形态的原始面貌, 使土壤、植被尽可能地不受破坏, 但是许多建筑出于对功能的需求, 建筑不能全部隐藏于大地之下, 建筑的立面和屋顶在建筑与大地之间的衔接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一些半地下建筑中, 建筑突出大地之上的部分与大地肌理不同, 建筑形体常常采用坡起, 褶皱, 扭曲等方式, 起到缓冲的作用, 使建筑与自然场所在水平空间上达到连续延伸的效果。

1.2建筑立面的生长性

当建筑形体凌驾于大地之上时, 建筑的立面便是建筑与环境的最大接触面, 建筑生长在自然之中时, 建筑的立面理应与环境产生相应的互动。崔恺在杭州设计的杭帮菜博物馆就在建筑的立面上下了极大的功夫, 其目的就是让博物馆生长在湿地公园中, 给人营造所到之处必是园中一景的融洽感。建筑立面在色彩上选择了与湿地环境相契合的绿色, 并借助竖向条形构件使绿色的立面若隐若现, 结合屋顶绿化, 这样建筑和树木、水体就和谐了, 此外, 设计师在外部空间的引导上也运用相同元素设计了类似表达的景观小品, 与木栈道连接, 使博物馆建筑的自然元素在公元中得以延伸辐射。建筑整体形态因屋顶的起伏形态给人一种匍匐于湿地公园中感受, 成为了公园中新的景观。

当建筑功能性允许其存在可以被弱化时, 建筑的立面表达形式需要被“隐匿”, 建造在澳大利亚热带雨林的凯恩斯植物园其立面选择了镜面这种高反射的材料, 镜面将周围的植物投射在建筑立面上, 建筑原本的形态消失了, 自然环境与建筑立面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 自然景象得到了一种混乱的体现产生了新的美感, 建筑在三位空间上侵犯了自然但在视觉上又还原了自然, 除了反射的镜面类似的表达手法还有透明, 建筑立面采用大面积通透的玻璃也可以在视觉上隐匿建筑物的存在, 使自然环境较完整的体现。

2.建筑的超越性

当建筑的功能和地位要求建筑形象完整清晰时, 建筑对于大地的融合便需要超越性的重构和塑造, 建筑不能创造自然, 但是建筑可以创新景观风貌。日本隈研吾事务所设计的梼木桥博物馆, 建筑被设计成三角形体量, 呼应周围山体和建筑, 底部一只巨大的木头支撑建筑, 建筑如同漂浮在山林中。建筑与大地接触面极少, 以一种凌空的姿态呈现在大地之上, 接触面的较少使大地形态更少地被建筑破坏, 同时建筑形象极具创新性和标志性的体现使建筑成为场地中另类的景观, 建筑与大地以一种貌似脱离的关系实现了景观与观景的融合。此外, 马岩松在北京胡同里设计的泡泡胡同系列作品, 建筑的外表如金属泡泡, 与建筑所处的环境有所相逆, 但建筑表皮的反射使周围的老建筑, 树木甚至人们的生活活动都映射其上, 使这种传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居住环境在现代城市进程中得以体现, 建筑的材料形态对场所是一种带有反叛精神的超越, 但其精神内涵是对环境的再现和保护。

总结

地景建筑联系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目的是实现两者的有机的对接, 这其中涉及到生态的保护, 人文环境的保护, 无论是生长于自然形态的建筑还是超越自然形态的建筑其最终实现的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和人类情感的延续。设计师能够以一种低微的姿态建造建筑, 让建筑迎合自然就是希望人类居住文明永久和舒适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华晓宁.地形建筑[J].现代城市研究2005 (8)

[2]华晓宁.从大地艺术到大地建筑[J].深度观察2010 (5)

地景建筑 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飞行虚拟仿真系统已经普遍地使用于飞行员的教学和飞行训练中。飞行员通过操纵虚拟仿真系统,一般达到以下目的:① 熟悉飞机座舱的环境。飞行员在按照1:1比例制作的模拟座舱内或者在由显示器组成的虚拟座舱内熟悉座舱内各种仪表设备、电气设备的位置。② 掌握飞机和飞行的操作程序和规则。飞行员在仿真设备中完成对飞机起飞前和着陆后的检查以及在飞行中的应急处置程序。③ 通过在较逼真的虚拟视景中飞行,使飞行员建立对所要驾驶的型号飞机的操纵感觉,熟悉飞行空域或飞行航线上的地形、地貌,特别是那些能够为飞行员提供飞行位置信息的显著地标。

由此可见,逼真的视景直接影响着飞行虚拟仿真系统的使用效果。而在视景的制作中,地景的制作又是重中之重,它极大地影响着虚拟仿真系统的真实感。在飞行虚拟仿真系统中,场景的覆盖范围一般在100km×100km以上,如果要飞航线,则地景范围要跨越一个甚至几个省。与此同时,为了飞行的实际需要和增强地景的真实感,我们还要对飞行空域或航线上的重要城镇、河流、公路、山脉使用高分辨率的地形纹理,对显著地标(如高大的楼房、桥梁、烟囱等)进行独立建模。尽管飞行虚拟仿真系统使用了专业的图形工作站,但是面对庞大的地景数据,为了使视景画面运行流畅,仍需认真设计,以实现场景的真实感和画面流畅度的较好结合。

本文结合某型号飞机飞行虚拟仿真系统研制实例,介绍一种基于CTS的大地景设计方案。该方案与Creator、ARCGIS、Vega Prime LADBM(大规模数据库管理)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大地景显示逼真度与画面流畅度相互制约的问题。

1软件概述

1.1CTS(Creator Terrain Studio)

CTS是MultiGen-Paradigm公司专门应用于处理高精度大面积地形数据的软件。该软件具有:①向导式的操作界面。CTS向用户提供了三个向导——图形向导(Image Wizard)、地形向导(Terrain Wizard)和文化数据向导(Culture Wizard)。除了文件路径和重要参数需要手动设置,CTS的绝大部分工作都由向导自动完成。当然也可以不使用向导,采取手动方式逐步完成地景的制作工作,但是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要大大降低。②工作流的方式管理任务。CTS按照数据的使用先后顺序,随着向导的工作,自动在任务管理窗口中以工作流的方式罗列出任务,并且用不同符号区分任务的完成状态。在任务管理窗口中,用户可以自行修改任务中的参数和文件路径,自己决定哪些任务需要执行,哪些不需要执行,还可以在工作流程的任意位置删除任务、添加新任务以及改变某些任务的执行顺序。工作流管理任务的方式提高了地景制作的直观性和操作性。③格网堆栈管理数据。格网堆栈技术是把地景数据分层、分块进行标记,使得数据易于管理和调用。CTS软件的上述三个特点使得用户能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生产出高精度的大地景。

1.2Creator

Multigen Creato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建模软件。地景中的楼房、桥梁、烟囱等显著地标就是在Creator中创建,然后以要素映射的方式导入CTS中。

1.3ArcGIS

ArcGIS是一个构建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在地景制作中,主要使用ArcGIS中的ArcCatalog程序和 ArcMap程序。ArcCatalog程序主要用于地理数据的浏览、创建和管理。ArcMap程序主要用于地理数据的编辑。

2地景设计

2.1地景设计基本流程

2.2数据准备

2.2.1 地形数据

① 地形范围的选择。本系统主要训练某型号飞机飞行员飞行起落科目、特技飞行科目和较短距离的航线飞行科目,因此,选择地形范围经纬度各跨越4°(444km×444km)的矩形飞行区域。② 地形分辨率的选择。飞行区域和飞行航线上多为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因此,选择分辨率30m的DEM高程数据。

2.2.2 地形纹理数据

纹理数据的分辨率的高低决定了地景的逼真度。分辨率越高,地景就越清晰,但同时降低了画面的显示速度。大范围地采用高分辨率的地形纹理,也会大大增加地景的生成时间。因此,要根据飞行规律设置不同分辨率的地形纹理。本系统选用了如下3种分辨率的遥感影像:① 15m分辨率、经纬度跨越4°的卫星照片作为整个飞行区域的背景纹理。② 5m分辨率经纬度跨越0.5°的航拍照片。③ 0.6m分辨率、经纬度跨越0.2°的航拍照片。机场空域是飞行员主要飞行空域,用5m、0.6m的地形纹理对该区域进行纹理映射,以增强地景的逼真度。在航线飞行中的重要城镇、乡村、水库等大面积区域,采用5m、0.6m分辨率地形纹理对该区域进行纹理映射。

2.2.3 三维模型数据

(1) 建模景物的选择

虽然采用0.6m分辨率的航拍照片作为机场区域地形纹理,但是飞机与机场跑道近距离接触时,仍然感到跑道的纹理模糊,需要对机场重新建模。为了增强机场环境的真实感,把诸如塔台、停机坪、机库等重要的机场设施进行建模。

由于飞行安全的需要,飞行员十分关心机场附近建筑物的高度。利用虚拟仿真系统使飞行员熟悉空域环境也是仿真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需要对机场附近的高层楼房、高大烟囱等高大景物进行建模。

起落飞行中的四个转弯点处、航线上重要的地面目标以及能够标示特定空域的景物要进行重点建模。

(2) Creator建模

建模精细度的选择。以机场为中心2km以内的区域,特别是机场跑道延长线方向空域的重要地标建筑进行高精度建模。航线的飞行高度在1800m,特技空域高度在1500m以上,对航线上和特技空域的重要地标进行低精度建模。

模型制作。首先,模型尺寸与实际景物尺寸是1:1。利用AutoCAD城市规划图可以获得精确的建筑物尺寸。如果没有AutoCAD图,利用Global Mapper在照片上计算建模区域的长和宽,然后截取建模区域的地图作为Creator建模的地面纹理,在Creator里制作与截图区域相等大小的地面,这样就可以描绘建筑的地面投影轮廓,制作出比较精确的模型。其次,模型面数的分配。由于飞行时是俯视地面,因此,对建筑顶部进行较为细致的建模,而对其它部分以纹理贴图为主。

(3) 模型纹理

受拍摄角度、拍摄范围和实际环境的影响,直接把照片作为模型纹理效果不够理想。利用PhotoShop软件对拍摄角度好、图像分辨率较高的照片进行简单处理,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对于效果较差的照片,需要用3D MAX按照实际景物外观,重新建模、赋予材质、渲染,得到理想的模型纹理。纹理贴图格式为RGB或RGBA,大小以像素为单位,长和宽都应该是2的幂,否则在VegaPrime中的显示会扭曲或无法正常显示,单张纹理贴图尺寸不大于512×512像素。

2.2.4 制图要素

Creator做好的模型,要通过点要素映射的方式与CTS的地形相互结合。制图要素分为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这些要素是在地图上绘制的,要素本身含有地理信息。在ArcGIS中的ArcCatalog程序里建立所需的要素文件,并给要素文件指定与航拍照片相同的地理坐标系,生成shp文件。只有指定相同的坐标系,才能保证要素映射的准确性。在ArcGIS中的ArcMap程序里,对新建的要素文件进行绘制和编辑。道路、河流、城墙使用线要素绘制,平顶的建筑可用面要素绘制,其它景物使用点要素绘制。

2.3CTS制作地景

2.3.1 Virtual Texture的生成

分辨率0.6m,范围为20km×20km的航拍照片作为地形纹理,如果不加以优化,将占用大部分显卡内存,画面流畅度必然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一问题,CTS采用基于切片纹理技术(Clip Texture)的Virtual Texture技术。Virtual Texture的基本原理是将大尺寸纹理进行切片处理,只调入视点内的纹理切片。距离视点近的切片纹理分辨率高,距离视点远的纹理切片分辨率低。

如图2所示,导入CTS中的遥感影像按照分辨率的高低被分在不同的层级。0~9层为一张纹理,这张纹理的像素数目从1×1增加到512×512。从第10层开始,纹理被分为2×2片,每片像素数目为512×512。第11层为4×4片,每片像素数目为512×512,以此类推。那么,对于一个地景,它的Virtual Texture究竟要分成多少层呢?Virtual Texture的层数取决于地形的覆盖范围和纹理的最高分辨率。本系统中,地形的覆盖范围为经纬度各为4°,即444km×444km,遥感影像的最高分辨率为0.6m,为了保证精度Virtual Texture的采样距离GSD(Ground Sample Distance),即每个经(纬)度所包含的像素数目)不能低于遥感影像精度。

如图3所示,当Virtual Texture的层数设置为21,即层数是从Level 0~ Level 20,切片的大小(Tile Size)为512像素,则XY方向的最高GSD为262127.617020 Texels/Degree。

Virtual Texture在X或Y方向的像素数目(Texels)为:

2(层数-10)×切片尺寸=2(21-10)×512=1048576

X或Y方向的GSD为:

X=Y=14×1024576=262144

以1°经(纬)度大约等于111120m,Virtual Texture的最高精度为:

111120262144=0.423m

它小于0.6m。若层数设置为20层,则计算精度为0.846m,大于0.6m的遥感影像精度。为了使虚拟纹理能够充分显示遥感影像的经度,取Virtual Texture的层数为21。

虚拟纹理的层数设置是否恰当,不仅决定了纹理的显示精度,还将决定地形的切片数目,必须计算准确。

使用Image Wizard导入全部遥感影像。Image Wizard包含四种任务,按照任务执行的先后顺序分别为:Chop Image、Build VT、Blend VT、Convert VT。Chop Image的作用是按照设置的层数对遥感影像进行切片。Build VT的作用是将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的边缘进行羽化,使得不同影像融为一体,同时对切片时丢失的影像进行弥补。Blend VT的作用是设置相邻层级之间的融合程度。Convert VT的作用是设定输出Virtual Texture的格式为DDS还是5551。

2.3.2 地形的生成

(1) LOD节点的设置

正如在上面所述,如果视点中大面积显示最高精度的地形,同样会造成显存不足,导致画面迟滞。与虚拟纹理的处理方法类似,对于地形的显示也进行分层处理。飞行虚拟仿真系统的地形的分层,即LOD节点设置要根据遥感影像的分辨率、飞机的实用升限和飞行员的飞行感觉设置。

(2) 地形切片数目

地形切片数目与虚拟纹理的显示精度密切相关,直接决定了地景的逼真度。CTS规定:当地形切片尺寸小于虚拟纹理切片尺寸,则最适合的那层虚拟纹理将会映射在地形上;如果地形切片尺寸大于虚拟纹理切片尺寸,则取精度较差的那层虚拟纹理映射在地形上。如图2所示,右侧的地形切片尺寸必须小于或等于相应层级的虚拟纹理切片尺寸。例如:地形的Level 2的切片尺寸应小于或等于虚拟纹理Level13的切片尺寸,则Level 13会映射在Level 2地形上,否则Level 12或更低层级的虚拟纹理将映射在Level 2上。

如图3所示,虚拟纹理最高层级的切片尺寸为0.001953 Degrees,则X或Y方向的地形切片数为40.001953=2048,那么地形切片的最高块数不应低于这个数值,才能保证最高精度纹理被映射在地形上。

2.3.3 制图要素映射

在正确生成带有虚拟纹理的地形之后,把准备好的制图要素、.flt模型和RGB格式的纹理导入CTS,生成带有文化向量数据(culture vector data )的地形。所谓文化向量数据是指通过制图要素映射的方式,把能够表现地表特征的.flt模型和RGB格式的纹理与CTS地形相互融合为一体。

制图要素首先通过Prepare Shapefiles处理成带有标准样式名称和统一坐标系的要素文件。这些文件在经过Culture Wizard处理后,生成VGDS(Vector Grid Data Sets)。此时,在CTS操作界面的Style Explorer中,对smf文件进行编辑,指定各种要素对应的.flt模型和纹理,就完成了文化数据的添加。

2.4MFT文件的生成

MFT文件是一种XML文件,它精确地记录了地形数据库的相关信息。Lynx Prime通过该文件调入制作好的地形数据库和虚拟纹理数据库。如图4所示为Lynx Prime中运行的地景效果图。

3结论

飞行虚拟仿真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飞行员的培训和教学中,在进行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利用CTS的虚拟纹理技术、地形切片技术和LOD节点技术,再配合Creator、ArcGIS软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制作出大范围、高精度的地形,实现了较好的仿真效果。

摘要:针对大地景的逼真度与流畅度相互制约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CTS的飞行虚拟仿真大地景设计方案。详细说明了飞行虚拟仿真中地形数据、纹理数据、模型数据的选择和制作,根据仿真实例讨论了CTS中虚拟纹理的分层技术、地形的切片技术和LOD节点技术。实例验证了基于CTS的大地景仿真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飞行虚拟仿真,地景,虚拟纹理

参考文献

[1]高岩,杨华民,狄超,等.基于CTS和Vega Prime的视景仿真研究及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7(9).

[2]杨进,李程,费立凡.基于CTS的大地形仿真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08(1).

地景建筑 篇3

近年来, 内蒙古地区城市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在《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将城镇化率提高到55%的目标, 这意味着以2006年的48%的城市化水平为起点, 平均每年以1.4个百分点的增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每年将转移33.6万左右的非农人口。未来的一段时间, 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必将承担接纳大规模转移人口的任务, 其中数量巨大的小城镇 (到2006年内蒙古有小城镇527个) 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关于中国城镇的整体特色的讨论很早就已经展开, 较为代表的是山水城市的讨论。八十年代吴良镛院士在为桂林做城市规划时就提出了“山—水—城”的建设模式, 1990年钱学森又呼吁中国走“山水城市”的道路。这种特色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中国传统城市美学, 并针对当今城市千城一面建设问题的反思, 其核心是从传统城市建设文化中汲取营养, 并在当代城市建设中进行强化和传承。具体到内蒙古小城镇, 发掘城市传统, 强化并再造是一条基本途径。然而, 内蒙古相较国内建筑历史文化悠久深厚的地区而言根基较浅, 要在建设中体现城市的特色, 尚需从根源上进行一番挖掘, 从地域和传统中寻找要素和思路才可为当今的建设指引方向, 明确城市特色空间建设的战略。此文以“识地景·解原型·溯历史”入手, 试图在发掘的过程中撷取若干信息作为整体城市空间特色架构的凭据。

二、识地景

所谓“识地景”即要充分理解传统聚居场所在选址或环境营造方面对于周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利用。在内蒙古居民选择定居生活以前, 他们“逐水草而居”, 四季轮牧, 按季节转移放牧场地, 择良地安营扎寨。他们在选择屯落地时, 依山傍水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最好还能依山靠林。屯落要坐北朝南, 东、西、南面要有开阔的视野, 便于农林牧猎渔等多种经济活动。选择冬营地则更要讲究, 一个好的冬营地应该是敞开的蒙古袍端坐在那里的形状:背后是巍峨的靠山,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向阳背风, 一览无余, 在营地的东西两边, 特别是西边最好可枕山梁。这是传统聚落空间的一种环境意向, 从中可以看到传统游牧民族对于聚居空间的营建是有着鲜明的地景认知和地景意识的, 他们强调山水环境的舒适性, 并在营建中主动地选择、利用自然格局。这种意识是否带入到了小城镇的建设中尚不可考证, 但是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几个小城镇的地景中捕捉一二, 以求其特征。图1即是几个普通小城镇的地景格局。

城市西北枕于一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城市东侧有湖泊。北侧有乌兰敖包限定城市北边界以及周边山体的制高点 (见图1a) 。四周被沙丘所环绕, 滦河上游通过沙丘冲击成为平原, 多伦就建在这片平原上。这里虽地处半沙化的草原地带, 但四周却广有水源, 其中上都河和额尔腾河环绕多伦城。多伦淖尔即蒙古语“七水泊”之意。据说古时在多伦淖尔附近有七个湖泊, 现在已经被沙丘所掩埋 (见图1b) 。乌里雅斯太镇背山面水, 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山前腹地。山脉本身对城市形成左环右抱之势, 暖季雪山融水在城市前形成大规模雪山融水湖泊。城市区域依托山势, 北端远以大兴安岭山脉为枕, 近以北山两山顶为依据, 南端近以大兴安岭余脉为双阙 (北山) , 远达雪山融水湖泊, 形成一条西北—东南发展主轴线 (见图1c) 。锡伯河穿城而过。在清代, 这条河就被喀喇沁亲王府喻为环绕王府而过的“玉带”水, 四周山体环抱 (见图1d) 。

从这些简图中可以发现, 小城镇的建设多位于低处, 城镇周围多可见低山环绕, 并大多有湖泊, 与河流相伴。深入小城镇内部, 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特殊的地景要素, 这些要素的设置和形成与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密切相关。例如在乌里雅斯太镇中, 中央大街和北山的两阙相对, 城市主街和山水轴线重合;乌兰镇、多伦淖尔等很多城市中的王府和喇嘛庙等建筑群的轴线方向都能暗示出城市以及城市建筑的主朝向 (这些历史建筑往往是城镇形成的基础, 朝向比较讲究) ;有的城市外围还有敖包, 这是一种兼具宗教与世俗功能的纪念性建筑, 建敖包的地方多在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 可以标志出特殊的地形和疆界, 强调城市的领域感。

这些具有整体性地景特征和统领性的地景要素是此处小城镇的最大特色, 能否针对这些特征进行城市空间的整体创造对于未来小城镇特色的营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而把握这一特色的关键是要有明确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明确城市在哪里发展可以强化这一特色, 在哪里保护才能烘托城市的特色背景, 而在哪里创造才能为传统格局提上点睛之笔。对于小城镇来说, 规模不大, 要凸显这些要素, 需要抓重点工程, 抓能够强调传统地景格局的重点项目。有些小城镇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工作,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乌里雅斯太镇中央大街的城市改造, 正确地强化了原有的山水轴线, 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骨架;在喀喇沁旗, 当地政府借助穿城而过的锡伯河扩大城内水面, 建立水上公园, 强调了水环境对于该城镇的特色作用, 其他的城市建设则围绕此逐步展开。这些都是充分认知到城市特色自然要素和地景格局的典型创造。这样的创造, 在整体城市设计阶段使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和传统的地景格局相协调, 并使传统的环境认知强化和凸显, 对于特色城镇的营造是具有长远甚至是永恒的意义的。

三、解原型

所谓“解原型”是对传统聚落进行剖析, 看有无若干空间模式可为当代城市设计所演绎和运用。

(一) 游牧庄子的聚落特色

内蒙古地区最早的聚落形态为游牧庄子, 其最小的单位是蒙古包, 这是适应于游牧生活的单体建筑形式。游牧生活最小、最基本的人群构成是家庭与牧团, 人们往往以家庭或家庭集团为单位进行游牧活动, 因此, 多个蒙古包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游牧社会最基本的聚落单元——游牧庄子, 这是一种较小规模的游牧单位, 蒙古语称为“阿寅勒”。这种游牧形式一直保持到现代, 不但是蒙古族的放牧形式, 也是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草原游牧区的放牧形式。在古时, 还存在一种比“阿寅勒”更大的游牧单元, 这种单元是在“阿寅勒”的基础上形成的, 称为“古列延”。这种较大的聚落形式是为了适应牧战结合的生存方式而产生的, 单元内, 蒙古包以环状排列, 核心区是长老居住的地点, 周边是各个家庭单元。这种蒙古包—阿寅勒—古列延的模式构成了一种“复合组团”, 是草原聚落的“原型”, 既适应了草原的自然环境, 也适合了游牧的社会生活。这种“复合组团”的聚落形式使得聚落和草原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是与大自然的“共融”, 也是游牧聚落特有的空间形式。

游牧和城镇生活很不相同, 但是一些基本的原则是可以延续发展的, 上述聚居空间中的“复合组团”和与自然“共融”的空间体验即可为当代城市设计所演绎。

(二) 利用“复合组团”模式塑造城市与草原共融的城市新区——以乌兰镇城市设计为例

乌兰镇是一个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普通小镇, 近些年由于区域产业的发展, 小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之带来的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 未来10年预计该镇人口会由当前的6万增加到8万。旧城的居住空间已经基本饱和, 而且还不具备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的社会经济条件, 因此, 需要制定新的城市规划进行土地外扩, 增加城市建设用地。

小城镇外扩发展必然选择在经济上最为合理的城市边缘地带, 这是一个较为敏感而有特色的地带, 外可接触到草原, 内又和旧的城市建成区相连, 现有大量未经规划的建设片区和闲置土地。这样的地带采用什么样的空间发展模式才能对草原小城镇整体的空间特色有所贡献呢?体现整体特色自然要抓住最为重要的特色资源, 该镇有良好的山水环境, 适量的历史遗产, 但是并不能对传统城市格局起到决定性影响, 因此, 这一地带的特色建设可以被利用的最大的资源是周边广阔的草原, 而无城市传统轴线等其他地景要素可凭借, 所以考虑设计一种新区和草原“共融”的形态, 作为新城市空间营造一个途径。设计借鉴传统聚落“原型”, 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复合组团”的空间模式进行演绎。此处的“复合组团”是一种混合功能的组团, 以居住为主, 组团内部配置完善的设施, 将容纳两万人的居住空间分散成几个独立的组团。将文化和服务设施布置于组团靠近旧城一侧, 以此促进新旧区域的共享, 而组团与组团之间设计大片的草原, 模仿与草原相融的空间意向, 这些草地应进行专门的规划和维护, 还可建设小型的人工季节性湖泊, 形成草原较为常见的“水—草”景观, 并提供日常生态用水。每个组团的外部进行适当的防护林营造, 几个组团靠近旧城区的一带作为带状公园, 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一个“生态文化走廊”。将组团与组团、旧城与新区有机相连 (见图2) , 这是一种建设区与外部空间环境整体营造的设计模式, 最终形成空间共融。

四、溯历史

所谓“溯历史”, 即追溯草原小城镇发展的历史, 以求在历史中发掘特色的空间元素作为设计依据。

(一) 草原小城镇兴起过程及空间特征

从游牧到定居, 再到小城镇的兴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体说来, 促成这个地区小城镇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是因宗教而兴。这和清政府将内蒙古地区划入中国版图之后利用喇嘛教进行治理有关。政府于此大兴喇嘛庙, 很多城镇是先有庙后有城, 城市是因宗庙宗教节点作用的发挥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典型的例子是多伦淖尔;第二是由农垦自发形成。清代的内蒙古大量接纳中原地区因土地紧张而迁入的居民。这些人口大量积聚在交通便利的地区, 随后商业逐渐发展, 形成集镇, 最终形成城镇;第三则和建制有关。清代统治者认识到农耕区域的管理和妥当处理农耕、游牧区域各种矛盾的重要性, 将内地的行政建制推广于内蒙古东、西部农耕区域, 在人口稠密、初具规模的农耕中心选择统治的中心地点进行建设, 久而成镇。

这里小城镇的形成虽然历史不长, 但是追溯每个小城镇的空间发展过程, 并对照显存的城市遗迹都可以发现一些特色的历史空间。这些特色空间在规模不大的小城镇中至今仍保持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城市中喇嘛教特色空间较为普遍。这与蒙古族长期信奉喇嘛教有关, 同时也和清政府利用喇嘛教治理内蒙地区的政策有关。

第二, 有相当数量的城市有王公府第。清代蒙古扎萨克王公是内蒙古封建统治阶层的最高层, 他们享有清廷给予的种种封建特权, 具有很高的地位。扎萨克所驻之处常建有王府, 这类王府是蒙旗政权中心, 这些王府 (包括闲散王公府第) 往往对小城镇的形成起到基础的作用。

第三, 城市多有商业移民聚居区。这里繁荣的城市商业多是由距离内蒙古最近的山西和直隶的商人带来的, 这些人于此建立了商业建筑和会馆, 形成商业移民聚居区。

第四, 多宗教、多民族空间特征较为明显。北方草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繁衍生息的区域, 草原地区民族构成的复杂性, 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他们的宗教也很多样, 如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佛教等。多元文化和多样的宗教信仰为草原城镇带来丰富的空间构成, 喇嘛庙、清真寺、敖包等等宗教建筑往往于一个小城镇中并存。

在城市设计中应能将这些特色的空间加以整合与重构, 使其为整体城市空间特色发挥巨大作用。以下对多伦淖尔特色城市结构为例详细阐述。

(二) 构建历史空间骨架, 提升多民族、多宗教空间共融的城市特色——以对多伦淖尔特色城市结构为例

1. 多伦淖尔城市发展过程

多伦淖尔是有记载的内蒙古形成的最早的小城镇。这是一个因宗教而兴起的小城镇, 其形成过程是其最大的特点。

早期的多伦淖尔, “地势广漠, 无树木, 厥上沙蹟。昔时不过一小市镇耳。”康熙平定葛尔丹后, 在多伦淖尔举行了“多伦会盟” (1691年) , 之后于此修建汇宗寺, 带来了第一批居民——营建寺庙的匠人和僧人, 他们大都居住在寺庙周边。寺庙建成后, 内蒙其他地区的信徒常常来此祭拜, 城镇流动人口增多, 商品交换发展起来, 内地商人也逐渐于此经商、定居, 久而形成城市。到康熙四十年 (1701年) 形成了“南北长四里, 东西广二里的市区和街道十三条”, 到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 , 发展成为汉商市镇, 到1713年康熙皇帝到此巡幸, 看到“居民鳞比, 屋庐望接”的景象, 不禁赞叹道:“俨然一大都会也。”多伦淖尔逐渐成为了漠南蒙古地区的宗教、政治、商贸和文化中心。

除了因寺而兴的城市特征, 多伦淖尔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城市空间充分体现了内蒙古地区多民族、多宗教共融发展的历史事实, 留下了众多丰富多彩的历史建筑——来自直隶、山东、山西、宁夏一带的伊斯兰教信仰者于此经商, 修建了六座清真寺;汉族商人出资修筑了许多道教庙宇, 著名的有三官庙、付魔宫、碧霞宫等, 其中三官庙为直隶商人扩建, 形成了后来的“直隶会馆”, 而伏魔宫则由山西商人扩建形成了“山西会馆”;另外还有祭祀孔子的文庙等一些文化建筑 (见图3) 。

2. 整合历史空间要素提升多民族、多宗教共融的城市空间特色

此小城镇的最大特色显然在于丰富的历史空间, 但当前的城市发展对于这些空间的利用和整合不够, 使得这些重要的历史元素“孤岛化”, 对城市整体特色的营造的贡献不足。对于这样的小城镇, 努力强化其多民族、多宗教空间共融的城市特色应成为设计的主要目标, 这就应尽可能在设计过程中整合这些重要历史元素, 形成一个网络骨架, 进而引导城市建设, 使其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统领。对于此案例主要的空间策略有两个, 第一是找寻“隐性发展轴线”。所谓隐性轴线, 是在现状的城市结构中不明显, 但对于城市整体特色空间的形成可以起关键作用的空间框架, 这是需要在现状城市中进行发掘的。多伦淖尔最能起到城市空间控制作用的是汇宗寺, 该寺建设最早, 规模最大, 因此以该寺为基准的轴线应该成为整合城市特色资源的主轴线, 之后再以此为基础带动周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城市更新, 逐步将其营造成有文化氛围的、能和历史建筑有机协调的特色地带 (见图4) 。第二, 则是要整合南部历史建筑密集区的宗教和文化空间形成特色的网络骨架作为空间发展的基础, 传承不同文化建筑和宗教建筑的艺术特色, 充分保持和发展多民族、多宗教空间共融的城市特征。为一种以历史建筑和历史空间为基础进行整体空间架构的设计策略, 将现有的点状的要素转化为带状地带和网络骨架形成整体的特色框架, 城市发展在这样的特色骨架上展拓和延伸以防止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结构的消失。

由图4看出, 以汇宗寺为核心, 向南开出一条隐性的文化轴线, 向南延伸过湿地后可以古城西侧沿河路为轴线, 贯穿全城南北, 将汇宗寺和旧城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长远的城市发展轴。这条线的北端是以汇宗寺及其周边的待开发的新区域, 中部是生态湿地核心区, 南部则可以此线带动旧城东侧一线的开发。对于南部旧城内部大量历史建筑则以网络连接成为公共空间, 而将这些核心历史建筑作为周边小区域的特色核心。

四、结语

从上文简略的叙述中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内蒙古小城镇的一些共性, 如丰富的山水环境, 大量民族性、宗教性空间, 以及清晰可见的传统城市轴线、方向与领域标志等。要进行整体的、有特色的城镇空间设计就需要对此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强化和创造。创造整体特色的途径很多, 此文提供的仅仅是一种从传统出发的途径。论述的重点主要在整体城市空间架构方面。而要真正的形成特色城市, 仅仅是大尺度的空间骨架是不够的, 而更要有细致入微的工作, 建筑风格、公共空间面貌等等都要纳入。但整体空间战略和特色空间骨架是一个基础, 之后才可渐进深入, 逐步雕琢。

城市建设应努力在满足发展需要的同时强调城市的地域色彩, 若在此过程中能有效地推动一批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草原小城镇的出现, 一个更具文化韵味和地域魅力的草原地带则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http://www.gov.cn/test/2006-07/10/content_331802.htm

[2].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商务印书馆.2004/11

[3].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4].陈寿朋.草原文化的生态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山东人们出版社.2006/6

[6].宝力格.草原文化概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7

[7].刘文锁 王磊.敖包祭祀的起源.西域研究.2006/2

[8].乌云格日勒.十八至二十世纪初内蒙古城镇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1

[9].姚明辉.蒙古志.卷三都会.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海文出版社.1966

地景建筑 篇4

(1) 地景艺术能够有效地满足现代环境的需要。

长久以来, 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不被重视, 是依赖于传统的园林设计。所以表现出来的各种弊病较为明显, 只是重视人的使用功能, 对于整个环境的美感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于是乎表现出了对于实际的功能非常重视, 但对于环境艺术的整体美感以及其所能承载的文化内涵没有那么重视, 这就造成我们的设计存在有明显的缺陷, 设计的目的性过于强烈与明显, 不能够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良好的紧密结合。地景艺术的设计是为了能够让自然更加美丽, 我们的环境艺术实际上还是比较初级与原始, 其艺术设计常常的表现形式是停留在纸张上的平面图纸, 对于艺术设计所应该拥有的内涵与美观均不具备。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是构建在综合艺术和文化的总结, 是富有艺术视角的设计, 并不是出于使用角度来设计的。

(2) 地景公共艺术需要符合我们当前的园林设计的需要, 并能够将其有效地整合好。

现代的园林设计是多个学科的综合, 是多个学科交汇融合的一个门类, 它可以让艺术、自然、科学、功能这四者有效地互相整合。大家可以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 我们国家的园林设计的开创者以及后来许多富有成就的人士无一不是文学与艺术集大成于一身。例如苏轼等一些名家, 他们能够让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涵养渗透到艺术方面去, 并且获取极大地成功, 为推动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现在的公共艺术侧重于景观以及现代的造型, 是这二者相交汇的门类。它的主要基础是雕塑与工艺造型, 试图让现代艺术在城市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这些造型主要由两大类构成, 一大类是平面的, 另一大类是立体的。他们依靠的是城市的空间和景观。城市环境的园林图是通过现代艺术与最新的科技合作的学科, 不但要求有艺术的功底, 同样也要求设计者能够有理科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二者融会贯通。

(3) 造型的设计需要符合我们城市当前的实际所需。

任何一个城市都是拥有与众不同的环境, 我们不能够将别的城市的设计拿来照搬照套。我们的设计工作需要依据这个城市的实际的自然景观, 从这点来出发进行设计工作。地景公共艺术是放置在城市表面, 需要与城市周边以及城市内部的各种地形地物能够巧妙的融合着一起, 周边的地形地物通常是指城市的建筑群以及当地所特有湖泊、山脉等。所以我们通常都是认为空间环境已经将地景决定了, 地景的发展空间是较为有限的。如果我们需要在城市中建设一个主题文化公园, 那我们就一定要结合所需要展现的主题来确定地景的表现形式以及其所应对的主题思想。我们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现在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主题。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来研究符合当地文化的景观设计, 我们的设计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文化涵养, 并能够作为这个城市文化的载体。第一, 我们需要仔细的用心去体会地景艺术的设计, 争取在创作以及表现上能够有所突破与创新。地景公共艺术并不是地面浮雕, 是多个方面的总体结合, 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自然环境与人的意识相互融洽。

2 地景公共艺术造型设计的各种不同的观点

2.1 自然的地景公共艺术造型

我们需要在保护原先的自然生态上, 采用艺术的手法来加以表现。试图让自己的艺术作品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巧妙的相互融合为一体并且富有美感。我们对自然地形与地貌并不是通过物理的方法来改变, 而是通过设计人员别具匠心的艺术手法来进行修饰。如果某个公园当中有十二块类似于人形的石头矗立在那里, 非常像《红楼梦》笔下的十二金钗, 我们让雕刻艺术家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这几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就转变成了栩栩如生的金陵十二钗, 自然会被群众所喜闻乐见并被广泛的传播。自然界当中的山山水水, 只要我们这些设计工作人员能够巧妙的把握, 采用尽可能自然的手法, 就能够创作出富有成效的艺术作品来。

2.2 采用形象上相对较为接近的创作手法

我们通常在地景的艺术设计上会画蛇添足, 将许多的平面图刻意的设计上一些没有必要的物品起着表现作用。如我们在某一个城市的地景设计当中就可以考虑打破以往那些所谓的条条框框, 改变以往的那些陈旧、迂腐的理念。地景公共艺术的设计是不拘一格, 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 只要坚持一切从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他们的生态出发, 将艺术设计与自然生态有效地结合起来, 我们不但可以设计成有物象形, 也可以设计成有形似物, 改变以往只能是平面的设计。

2.3 “寓意地景公共艺术造型”

上一篇:金融资源下一篇:模块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