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积累 运用(共12篇)
感悟 积累 运用 篇1
刘勰曾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 不仅能架设学生与课文之间感情的桥梁, 而且能使学生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 领悟到课文深层的美的内涵。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感悟语言
1. 画面铺垫, 激情促学
现代教学技术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先进工具。现代媒体能创设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 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培养学生听、说、读的技能, 提高他们观察、想象及赏析词句的能力。例教学《小露珠》第一节时, 我用电脑演示露珠的出现过程, 因为小露珠的出现不是一个瞬间的过程, 学生在生活中很容易见到小露珠, 但不易见其渐渐出现的过程。学文至此, 学生迫切希望亲眼目睹一下小露珠出现的过程。于是, 我利用这个现代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时机, 通过电脑演示将视觉效果 (小露珠的出现过程) 与听觉效果 (小蟋蟀的叫声) 有机地结合起来, 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化枯燥为生动。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在此刻被化解了, 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为其形式之新颖, 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 从而产生了乐学情绪, 积极投入到文章的赏析中去。
2. 音乐渲染, 读中自悟
一首《摇篮曲》能使你回到儿时妈妈的怀抱;一首《义勇军进行曲》会让你热血沸腾, 心中敬意油然而生;同样《春天的故事》会使你眼前出现邓小平主席正领着全国人民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前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就要借助音乐的独特魅力为我们语文教学服务。如《二泉映月》一文中阿炳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如果仅凭教师苍白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饱含深情的语言, 领略阿炳非凡的艺术才华, 体会阿炳热爱生活、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这显然是不够的。于是, 我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 用电脑出示了坐落在“天下第二泉”旁阿炳的塑像, 并播放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二泉映月》, 饱含深情地范读课文, 《二泉映月》使同学们一步步地走近阿炳, 你听, 那琴声委婉连绵, 像痛苦的叹息, 又像深情的赞美;随着旋律的升腾跌荡宕, 乐曲进入高潮, 由悲愤而怒号, 由怒号而憧憬。从舒缓而又起伏, 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中, 学生们感受到阿炳那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在悲伤慨叹自己的经历坎坷, 漂泊无依;他在愤怒质问:月光虽明, 世道却暗, 泉水虽甜, 人世却苦, 水面虽平, 人间不平;他在拼命抗争, 生活的贫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在深情赞美恩重如山的师父和给自己创作灵感的清泉明月。听着这如歌如泣的美妙音乐, 学生们不禁泪花闪烁, 捧起课本开始细细品读。没有讲解, 没有问答, 你能说学生没有感悟课文中的语言吗?你能说学生的情感没有泛起涟漪吗?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唤起回忆——积累语言
“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 只有读得多, 记得多, 积沙成塔, 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 达到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 如果仅用一个硬邦邦的“背”字, 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积累语言了吗?事实显示:不能。机械的记忆费时大, 收效小, 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 我凭借现代教学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 精心组织教学, 努力使学生学得好, 记得牢, 用得上。例如《三亚落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 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为使学生轻松积累, 记忆深刻, 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 我先让学生用“”划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美美地饱读, 然后电脑出示与文中景色相似的镜头进行定格, 并相机询问:“看到这个镜头, 你想起了文中的哪个词语?”镜头不断改变, 于是“玉屑银末”“赤朱丹彤”等优美词语, 学生立刻变书本的为己有。于是我趁热打铁, 鼓动学生打开笔记本摘录好词, 加深印象。由易到难, 由词到句, 甚至到段, 再引发欲望, 打开思维, “看到这个镜头, 你想起了文中的哪个好句?”依旧是原来的镜头, 要求不同, 学生的收益也不同。此时有了重点词的铺垫, 文中佳句从学生的口中顺利地涌出, 没有一个“背”字, 学生轻松快乐地积累了语言。
阅读课如果仅着眼于课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必然在课堂中穿插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片段或知识来丰富学生语言, 但传统教学受时空限制, 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了现代教育媒体, 事情就好办多了。例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 作者的描写令人神往, 波光粼粼的多瑙河, 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著名的国家歌剧院, 这一切的一切, 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的学习, 学生会显得意犹未尽。于是, 我布置学生跑图书馆, 上网浏览, 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查询一切有价值的资料。于是, 河水清澈、景色秀美的蓝色多瑙河呈现于学生们的面前了;各大著名音乐家的资料罗列于教室墙壁上了;国家歌剧院就像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展现在学生面前了, 就连宋祖英在国家歌剧院所开音乐会的情景也被学生制成录像搬到了课堂上, 再配上幽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就这样, 音乐之都维也纳由静变动, 由虚为实, 学生们一边欣赏这美丽动人的画面, 一边用文中语言为其作讲解, 积累语言, 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如果长期积累, 我相信学生记忆仓库里的词句肯定会丰富多彩, 层出不穷的。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时空——运用语言
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27页) 的目的, 然而, 运用语言大都需要气氛、场景。现代教育技术以视听同步化, 图像动态化, 再现生活、景物、事件等优点, 克服了传统教学“四面楚歌”的现象, 能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从而打开话匣子。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诗, “语淡而味不薄”, 一个普通的农庄, 一次鸡黎饭的普通款待, 但在这朴实平淡的描写中, 蕴藏着浓厚的情味。如何引导学生从“淡语中”尝到“不薄之味”呢?首先, 我先让学生理解诗句, 再加以丰富的想象。然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绘制成美丽的风景画, 接着再根据诗句“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展开合理的想象, 诗人与友人“把酒话桑麻”时会怎么做, 怎么说呢?然后再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表演。于是课堂沸腾了, 学生们争着展示自己所绘之杰作, 抢着与伙伴一露自己能说之口才。最后, 我请出小组代表来到实物投影前, 让学生的精彩之作展现于每位学生面前, 让学生与学生“把酒话桑麻”。农村的恬静、简朴, 友人间的饮酒闲谈, 无拘无束, 在借助实物投影的同时, 被学生们演绎得淋漓尽致, 此时的课堂, 学生哪来的学习负担, 此样的课堂, 学生哪能没有学习兴趣呢?
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展现教学内容, 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魅力四射, 精彩纷呈的。当然, 各种媒体都有它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我们在教学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努力做到正确选择, 精心组合, 把握时机, 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教学活动, 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悟 积累 运用 篇2
感悟 积累 迁移
感悟 积累 迁移――《云雀的心愿》教学谈 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河口小学 陈爱华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的形式,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针对教材的特点,本人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 注重感悟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要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乱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媒体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风声,把学生带入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为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悟到了“埋怨”、“心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二、 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借助画简笔画,再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几个词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述顺序,在学生复述后,我就提示学生:“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三、 注重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说:“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还有的同学说:“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保护它,不应该破坏它,砍伐它。”透过这些精彩的回答,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感悟、积累、迁移”是语文教学的“三部曲”,只有依据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用好语文。
感悟 积累 运用 篇3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内容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繁琐的分析,注重语言的感悟。我们有以下一些具体做法:
1、在轻读想象中悟境。轻读是读的重要形式,启发学生边读边感知语言,通过想象,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领悟其中的情境。
2、在默读思考中悟意。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默读,可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倾心思考,从而感悟语言的内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初读了解内容后,让学生默读思考:擦燃火柴后为何会看到那些神奇的画面?通过默读思考,学生就能明白: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大火炉,是因为她非常寒冷,盼望得到温暖;看到烤鹅,是因为她非常饥饿,盼望得到食物;看到圣诞树,是因为她非常痛苦,盼望得到快乐;看到奶奶,是因为她非常孤独,盼望得到爱抚。这样默读思考,就深刻感悟了语言的内涵。
3、在朗读吟诵中悟情。“言为心声”,语言学科培育情感,要充分利用文章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断,让学生全身心地诵读,充分地感悟语言所抒发的情感,从而引发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
4、在品读剖析中悟法。运用抓关键词语、中心句、重点段品读这一方法,使抽象的词语、句子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领悟手法。如《落花生》一课中,让学生找出描写花生特点的重点词语:“埋在地里,矮矮地,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挂在枝头、高高地,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学生一读就知道是对比。通过这样一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用对比写花生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
二、重积累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还必须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如何培养积累语言的能力呢?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
1、分析法。课文中有的词造句看似普通,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单靠读一读,想一想,难以体会其中的韵味。我们在课堂上有时采用省略原句、原段中的某些语句再与原文作比较分析。
2、想象法。对意境优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文中意境之美。如教学《初冬》,当读到“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模模糊糊看不清。”时,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雾时,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纱布,透过纱巾看近处的景物,再让学生比较,从而体会文中意境之美。
3、感情朗读法。有的文章用眼睛看,不一定能充分体会到语言的情感美,而只要读一读,则可比较细致地体会它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先做示范朗读,注意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学生受到感染后,再让学生满怀激情的朗读。
4、背诵精美段、篇法。以段落中的重点词或主导词为线索,然后循着词序连贯背诵。如教学《和太阳比赛早起》,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圈出有关动词。
5、记录法。对优美词句应摘记在笔记本上,有空时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学生掌握了上述积累语言的方法后,就有可能在实践中把积累语言变成一种爱好。
三、阅读教学中的重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双向的学习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运用语言的可靠保证。
1、让学生开心说。如教《田忌赛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一场和第二场比赛之后,让同学讨论马的出场顺序还有哪些?能不能让田忌取胜?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有时还用成语接龙、找近、反义词等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
2、动笔写片断。阅读教学要不折不扣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做到从读悟写,把动笔写融进阅读课中。把课文中学到的写法直接迁移到“运用”上来。
有人说,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车轮转得太慢,用“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老话来概括。我们说,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驾马车,那么,给我们一条绳子,让我们来拉吧!从脚下,从今天开始!
积累素材, 感悟生活 篇4
那么, 写作素材从何而来呢?写作源于生活, 写作素材便从生活中来, 离开了生活, 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而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好途径。有的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 不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因而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使文章的质量大受影响。
在一次作文比赛中, 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在习作《冬天的校园》中写道:“冬天校园里, 紫荆花的叶子绿油油的……”冬天时紫荆花的叶子全都落了, “绿油油的”叶子从何而来?还有位学生在写作《春游》一文时写道:“我乘坐的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 我凭窗欣赏着外面的风景, 陶醉极了, 远处的稻田, 绿油油的, 有几位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 他们眼神中流露出丰收的企盼……”这位学生和前面的学生犯了同样一个错误, 你能用一双肉眼看清楚远处的眼神吗?更何况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呢?其实, 这些学生作文中涉及的生活常识都很普通, 很简单, 只要平时稍加注意, 留心观察, 善于积累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由此可见, 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在写作中极为重要, 它是写作的基础。
如果说, 观察生活, 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是写作的基础, 那么, 在认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活的体验, 感悟生活, 则是写作的关键。如果只是一味地观察、收集别人的素材, 而自己没有真正去体验, 很难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只有细心观察, 善于积累, 用心感悟, 学生的作文才能具体、深刻、真情流露。在一节公开作文指导课上, 有一个学生诵读了自己的习作《我的父亲》中的一段:
“晚上, 我依偎着父亲的肩膀, 看见父亲两鬓的白发在台灯柔柔的照射下闪着光, 好像一层霜花, 我用手轻轻地拨弄着, —根、二根、三根、……数都数不清。”
“爸, 我帮你拔掉白发好吗?”
“傻瓜, 白发会越拔越多的, 人都这么老了, 还怕什么白头发?”
“刹那间, 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 突然有一种冲动感。我真想对他说:‘爸爸, 你不要老, 不要老, 不要老。”
该学生读到这里时已控制不住自己, 泪水也流了出来了。课后我了解到, 该学生的妈妈早在几年前因病去世, 留下姐妹二人, 由父亲一人独力撑起这个家。在她的生活中, 父亲把全部心血都给了她们姐妹, 只有她才能感受到父亲白发的含义。她在文中的真情流露, 她诵读时的情感, 不正是对生活的体验, 对生活的感悟吗?人们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也正说明了体验生活的重要性。用心去体验生活, 才能真正地认识生活, 懂得生活。
然而,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的海洋是广阔无边的, 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生活都体验到, 那些不能亲身体验的就要用心去思考, 去积累, 去感悟。人们常说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文章, 这里所说的“感”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如有一个学生在写《我的父亲》一文时写道:“夏天回校上课时, 同学们都有爸爸妈妈给买的小水壶, 可漂亮了。我却没有, 于是便要求爸爸给我买一个。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 花钱的地方又多, 爸爸决定自己动手, 用弃置了的可口可乐瓶给我做一个。第二天, 爸爸拿着连夜赶制出来的小水壶, 满意地交给我……”这里用“满意”就缺少对生活的感悟, 大大影响了文章的情感表达。作为父亲, 因无钱给孩子买水壶而给孩子做水壶, 这的确尽了父亲的责任, 无可非议。但在孩子心里, 自己做的总不如从商店买的好, 这是孩子的天性, 而且, 同学们用的水壶都是从商店买的, 这时的父亲把自己做的水壶交给孩子, 尽管是在夜里赶制而成, 他可以对自己做的水壶满意, 但对孩子却应该感到抱歉, 如果我们把“满意”改为“歉意”则更能体现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更利于文章情感的表达, 也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篇5
重新强调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并主张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全面理解“联系实际”。除了联系日常生活现实之外,增加“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课标》的三个案例说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正宪
盼望已久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我作为基层教师代表参与了教育部关于《课标》的审定工作。在这里不仅有了静心再读、再品、再思考的空间,更是拥有了与数学教育大家对话、交流、研讨的平台。反复研读讨论,感想多多„„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角度,从三个案例说起。
《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我赞成这样的补充。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我们从《课标》中新增加的三个案例的讨论说起。
案例
(一)1 图中每个小方格为1个面积单位,试估计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如图一:
(图一)教师们对此题目并不陌生,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数方格。先数一数有多少个整格,再数一数有几个半格,把不满整格的进行整合,最后累加起来,用此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在这次审定课标的讨论中,张恭庆院士的发言对我颇有启发。他认为这样处理没能体现估算的价值,此题还可以挖掘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在张恭庆院士的建议下,我们进行了讨论,课标修改组对此也作了认真修改,以充分体现该题的数学教育价值。
教学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事先做好规划,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图形的面积。例如,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首先观察图形,边进行思考“你认为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结果可能会在那个范围之间呢?你能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一试。首先选择好用来估计的“单位”即:以图形中的一个小方格为一个单位。再找出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上界和下界。学生可以这样操作,先数出曲线围成图形内包含的完整小方格数,用彩色笔将它圈出来,估计出这个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下界(有75个这样的单位);然后再数出曲线围成图形边缘接触到的所有的小方格数,也用彩色笔将它圈出来,估计出这个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上界(有113个这样的单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种方法估计的比实际面积小,第二种方法估计的比实际面积大,实际的面积是在这两个数之间。由此确定曲线围成图形面积可能的取值范围。
如图二:
(图二)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计,通过记录、计算、比较的探究过程,体会估算的意义和方法。
教师继续追问“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使估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面积的吗?试一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无疑是提出了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有的方格等分成更小的方格,继续利用上面的经验,探索出更接近实际面积的估计值。渗透极限思想。
如图三:
(图三)
同样的数学学习素材,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数方格”的设计没能充分体现估算的学习价值,只是把估算当成一个操作技能——数方格(知识点)去教了,为了教估算而估算。“寻找区间”的设计则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方法的培养。特别是选择合适的估计“单位”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估算的关键,引导学生体验逐渐逼近的极限思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养成事先做好规划的习惯,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图形的面积。通过对上界、下界的确定,帮助学生寻求取值范围,找到合适的区间。这个上界、下界的确定,对学生体验估算是很有意义的。这是真正意义上估算价值的体现。特别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方格等分成更小的方格,使估计值更逼近准确值,从中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估算教学要通过在具体情境背景下的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用近似的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方法,让学生多拥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其中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数活动的经验。
案例
(二)“ 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那么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
此题目老师们似乎也很熟悉,有人把它称为“鸡兔同笼”的变型。这是在过去的奥数培训中是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今天的《课标》中又增加了这样的案例,为什么?该案例的数学教育价值何在?面对着同样的教学内容,今天该怎样进行教学?我们不妨将两种教学方法做一个比较。
过去教学此内容教师通常采用假设法,一开始就将自己明白的道理讲给学生,比如“我们把所有的椅子都假设成有三条腿计算时,求出来的就是四条腿的椅子数;我们再把所有的椅子都假设成有四条腿计算时,求出来的就是三条腿的凳子数;”接着一下子就把算式给出来了。
(60-16×3)÷(4-3)=12(四条腿的椅子数)
(60×4-60)÷(4-3)=4(三条腿的凳子数)
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照猫画虎完成任务,没有经历公式数学化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事实上正像东北师大史宁中校长所说“老师讲课不能太聪明了,老师虽然知道结果,但要引发学生思考。教师一下子把算式给出来了,学生还探讨什么?”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已经没有了探索的空间。《课标》教学建议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已经成为了一句空话!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标》在案例的解读中给出了怎样的建议?这样的教学又会给学生继续学习数学带来怎样的后劲儿?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对题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与猜想,并进行大胆尝试,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做一做,运用尝试的方法探索规律,得出结果。并记录计算的过程,引发新的思考。
如:
椅子数 凳子数 腿的总数 16 0 4×16=64 15 1 4×15+3×1=63 14 2 4×14+3×2=62 启发学生观察,“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 如果继续尝试下去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带着观察结果,继续探究„„
3 4×13+3×3=61 12 4 4×12+3×4=60 至此得到椅子数12,凳子数4时,腿数恰好为60。通过引导学观察发现:腿的总数为60时,需要减少的椅子数是64-60=4,于是椅子数是16-4=12,凳子数是0+4=4。最后验证:12×4+3×4=60,是正确的。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凳子数的变化思考,即:“每减少一个凳子就要增加一个椅子,腿的总数就要增加4-3=1。”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常见的“四条腿的椅子、三条腿的凳子”简单背景为研究素材,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想、实验、发现“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学生在尝试中不断地归纳出数学规律,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其他同类问题的研究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字母代替椅子数与凳子数,得到计算腿的总数的数学模型。
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得出数学结论。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归纳法。归纳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会逐步积累利数学活动经验,为后续学习数学作好准备。
比较两个案例,您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 案例
(三)图形分类 如图,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面对着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扣眼的数量不同的众多扣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该从何做起?如何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又该如何表示记录这些分类的结果呢?怎样渗透分类的思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分类任务,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过程。建议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先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再动手实践、归纳概括、形成正确的结论。具体建议分四步完成:
1、学生自己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不一样? 引起主动反思。)
2、讨论确定分类标准。(让学生理解分类是要依赖分类标准的,例如,可以根据扣子的形状、扣子的颜色或者扣眼的数量制定分类的标准。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分类标准的交错造成的分类结果的重叠与遗漏,如:蓝色的一类,方型的一类,就会有扣子既不在蓝色的一类,又不在方型的一类,而有些扣子既在蓝色的一类,也在方型的一类。所以分类时,要按同一类的标准分。)
3、抽象出图形共性。(根据分类标准,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并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
4、组织汇报。(学生报告分类结果,互动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思路。)《课标》指出:“分类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学生正是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这样一种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却不一样?”,引起主动反思,从而激起去寻求“新分类标准”的需求;然后再探索“新标准下的分类方法”。学生经历了对“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扣眼数量不同”扣子的分类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着如何确定分类标准?如何在分类的过程中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分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经过实验探索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加深对分类思想与分类方法的理解。学会分类,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了积极的探索者。
总之,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正像史宁中校长所说:“数学思想很重要!我们过去的数学教育不注意思想是不行的。老师必须在脑子里形成思想,必须在教书的过程中把应该贯穿的思想贯穿。不然,创造性思想怎么培养?谈创造性,思想方法一点儿没有是不行的!”
参考资料: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触动生活积累 感悟数学知识 篇6
一、创设生活情境,在直观中产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教学“圆柱知识的综合应用”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星期天,几位同学到小明家里玩,爷爷要在园子里浇花,拿了一只水桶让小明去提水。小明和同学提水回来后,爷爷问大家:“你们知道水桶和油桶为什么做成圆柱形的吗?”学生有的回答说:“水桶做成圆柱形的,提起来方便。”有的回答说:“油桶做成圆柱形,盖封住,把它横放好滚动,便于装卸。”“爷爷认为他们的回答都对,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没说出来。”说完,教师出了一道题让学生做。通过解题,大家领悟到:用同样面积的铁皮做容器,圆柱形容器的容积要大得多,原来水桶做成圆柱形,既省材料,又得到最大的容量。
再如,在教学“认钟表”时,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本班小朋友周六一天的生活录像,录像内容包括起床、写作业、吃饭、踢球、看电视、睡觉六部分。然后这段录像定格为六幅图,请学生们讨论这位同学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学生通过真人真事及自己的生活体验,主动探索,很顺利地认识了整时,掌握了认钟表的基本技能,也经历了一次成功的体验。
二、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自悟自得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而是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自悟自得。
下面,我们来看看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张绍华老师在教学“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的教学实录。
出示准备题:小亮把630毫升果汁倒入7个同样容量的杯子里,正好都倒满。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教师指名学生口答)
师:因为杯子同样大小,求每个杯子的容量,只要把630毫升果汁平均分成7份就可以了。
师(出示课本例题,略):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了吧?与刚才这道题相比,复杂在哪里?
生1:这题有两种不同容量的杯子,而前面一题中只有一种杯子。
师:是啊,6个是小杯,1个是大杯,7个杯子的容量不一样,这720毫升果汁该怎么分呢?自己先试一试,再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学生交流解题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不管用什么方法思考,解题时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生2:都是把1个大杯换成了3个小杯。
师:为什么要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呢?
生3:原来大杯和小杯的容量是不同的,把大杯换成小杯后,每杯果汁的容量相等,问题就好解决了。
师:分析得真好!我们都是把1个大杯换成了3个小杯,也就是假设这些杯子都是——小杯(板书:假设都是小杯),这样每杯的容量就相等了,题目也就变得很容易解答了。
通过课例,我们发现张老师引导学生对两个问题进行比较,既有同中辨异,更有异中求同,使学生逐步感悟策略的本质内容:只要把题目中两种不同的量,通过假设转化成同一种量,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而这正是学生对假设策略本质内容的提炼过程,也是学生形成和积累理性的数学思考经验与感悟的过程。
三、贴近生活实际,在实践中深化感悟
不同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迸发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如果照书本上的思考方法教学,学生肯定感到乏味,如果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就便于学生接受。“小方和妈妈去商场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小方的妈妈看中了一个开水壶,价格是97元,他带了165元,该怎么付钱更快?”
我们通过课例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课本中的概念、算理、公式等通过图片、图像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无需教师过多的言语讲解,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创建宽松、富有人情味的,且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课堂环境。只有回归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感悟数学。
(责编 杜 华)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篇7
一、情景引入活动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
问题: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点O。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你能用算式表示蜗牛的运动吗?
学生根据题意的要求,得到如下的算式:
师:这四个算式中你会计算哪一个?
生1: (1)。
师:下面我们借助数轴,来寻找答案。以为例,计算的结果是多少?(借助课件的直观性,利用数轴得到答案为-6)。
(视学生的活动情况,可预设以下2个追问)
追问1:为什么是负的?
追问2:为什么绝对值是6?
(教师鼓励学生类比寻找其他算式的值。)
师:请你类比的求出其他几个算式的答案。
生:……(学生通过先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由数形结合理解其答案的意义)
师:请你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列出算式,合理解释其答案。
【思考】
作为情境引入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与本节课的关联,学生已经掌握了非负数的乘法,数轴、绝对值的概念,在学习有理数加法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类比之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内容研究的仍是运算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教学中努力创设与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引向数学实质的、合理的理解。然后教师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相信问题情景中算式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尤其是让学生理解“负负得正”规定的合理性。“数”相对比较抽象化,七年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表明,他们的形象思维更活跃一些,理性思维较弱,数学本身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及其他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数轴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再结合数学与它所依附的学生亲身体验的现实背景,将“科学形态的数学”改造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根据问题情境提供的模型,借助数轴解释发现运算的答案,使学生相信结果的真实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归纳、应用法则。在这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和生活经验,理解法则的合理性,再借助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而促使学生接受并内化法则。中学数学中能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知识点有很多,数轴由于它很好的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在后续的学习中经常可以用到,因此在具体知识点的教学中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法则探究活动中感悟转化、分类讨论思想
基于一系列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四个等式:
师:请同学们观察以上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将它们进行分类,看看能分成哪几类?每一类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自主思考,再交流互补,不断完善,达成共识)
生2:我认为这四个算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把它们分成了四类,我分类的标准是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正数。
(师展示如下的问题)
问题2:观察以上算式,根据你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填空:
正数乘正数积为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师: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3:我把它们分成三类: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正数乘以负数;因为利用乘法交换律,我将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正数都可以看作正数乘以负数。
生4:我认为(1)、(2)、(3)、(4)是同号两数相乘,答案都是正数;(5)、(6)、(7)、(8)是异号两数相乘,答案都是负数。
师:大家认为谁的分类最简捷?
生:生5.
师:请大家尝试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思考】
通过问题情境,学生获得了一组相关联但又有区别的算式,此时需要挖掘其中的规律,归纳法则。从学生的知识储备角度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非负数的乘法,相对而言有理数增加了数字的性质符号,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寻找这组算式的共同的特点,可以发现“各因数绝对值的积等于积的绝对值”,这个共同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将有理乘法中的绝对值的运算转化成非负数的计算。在知识上,将新知识转化成为已有知识,降低了难度;在心理上,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转化是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中很常见的数学思想,通过课堂教学逐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续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提供经验和数学思想上的指导。
在确定了积的绝对值的规律后,突出了这节课的难点———“积的符号规律”,从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来说,学生已经经历了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储备了一定的经验,根据运算的特点需要分情况来研究规律,因此,此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分类讨论。分类必须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如上由于学生对8个算式的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有区别。知识的发展往往是求简的需要,此时就需要将多种分类进行统一,实现“分而必合”,进而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数学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对核心的问题加深了理解,去异求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学习经验,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感悟 积累 运用 篇8
《初中语文“积累、模仿、感悟、创新”四段式作文模式研究》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7年, 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课题的实验与研究。经过近5年的努力, 可以说, 我的作文教学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积累、模仿、感悟、创新”作文》的基本理念和习作要求以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师生互动为宗旨, “观察与积累”“模仿与思考”“感悟与创新”四个版块的设计, 构成积累———模仿———创新三个梯度, 使学生由易到难地学会写作, 从而产生写作的兴趣。为此, 每个版块设计的目的如下。
一、观察与积累
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注重积累, 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将周围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我特开设了口头作文课, 作文题目根据近几天学校、班级的大事或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进行开展。例如, 初一入学初, 我会要求他们说说身边的同学和教师, 题目就设定为《宿舍里的那些人》《最特别的教师》等, 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教师和同学。同时通过学生的口头作文, 也会增进我对学生的侧面了解, 一举多得。再比如, 我们班值周后, 我就设定题目为《值周的那几天》, 学生会通过说“值周”这件事说到同组劳动的同学, 说到破坏他们劳动成果的同学, 还会说到他们值周的感受。这样, 通过学生的反思加强了思想教育, 让他们学会合作, 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有一次, 我们学校要来检查团, 因为我校搞校园工程建设, 需要打扫的地方太多, 为此, 全校师生忙活了好几天, 学生对此感触很深, 于是我设定的作文题目为《检查团来了》。那堂课上,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 有的倒苦水, 有的邀功劳, 有的表扬人, 有的抨击事,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从积累的角度看, 主要涵盖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识字积累, 学生以认读识字为基础, 以课本识字、阅读识字为主。二是阅读语言积累。由于识字任务的提前完成, 学生的阅读积累要求相对提高。在严格执行新课标课外阅读的同时, 规定每年级的阅读总量是20万字。教师在抓好阅读的同时, 要求每一个学生搞好经典古诗文、现代诗词的背诵与抄写。三是生活积累。教师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 将自己成长的足迹及对生活的感悟随时记录下来。
二、模仿与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 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从学生习作的实际出发, 由范文引路, 指导学生模仿范文练习写作, 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 引领学生学会写作的技巧。
要学生模仿, 不单单是要求学生“仿”, 还要教会学生“仿什么”“如何仿”, 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两篇典型的写景范文: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学习完这个单元, 教师会要求学生练习写作写景文。但在写作之前, 我先上了一堂题为“描写生动景景美, 热爱自然季季情”的作文技巧传授课, 将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写作技巧归纳总结出来。
1. 仔细观察, 抓住特点
例如, 济南的冬天———温晴 (通过与伦敦、与热带、与北平
南国的春———柔和 (通过写软绵绵的春草, 姹紫嫣红的春花,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风,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等几幅画面来展现) 。
2. 分层描写, 详略得当
例如, 分层描写———朱自清的《春》通过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等几幅画面来分层展现春天的美。
详略描写———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 写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 但重点写了济南的山, 因为那些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 济南像是睡在摇篮里, 温晴、惬意。
3. 巧用修辞, 生动描写
《春》和《济南的冬天》里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修辞。这些修辞, 学生很容易就能将它们找出来, 体会到它们生动形象的特点, 学生也就会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
4. 虚实结合, 动静相生
例如, 虚实结合———朱自清的《春》一文里“春花图”写到: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实) 。闭上眼, 树上仿佛已满是桃、杏、梨 (虚) 。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里写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那些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 (实) , 好像日本看护妇 (虚) 。
动静相生———朱自清的《春》里, 春花图中写到: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动) , 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静) 。
通过这样的作文技巧传授, 学生就知道了“仿什么”“如何仿”, 好多学生都写出了令人叫好的写景文。
三、感悟与创新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 有所发现, 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悟。
例如, 在学期末, 班级要对学生进行奖励, 我就鼓励学生仿写颁奖词。因为被奖励的学生都是大家熟悉的人物, 又有颁奖词可仿写, 因此, 学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这样, 学生不仅学会了写颁奖词, 还学会了通过自己的感悟来评价人物。
四、实验成效
尽管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还存在许多不足, 但在探索的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 教师抛砖引玉
要想让学生热爱写作, 教师首先要热爱写作。语文教师经常和学生一起作文, 和学生一起参加作文竞赛, 并让学生大胆评价教师的作文。这样, 既可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又可以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面批原则
面批是最好的指导方式, 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教师只有经常对学生面批作文, 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快速提高。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近五年的课题实验, 我们已取得了一些成效, 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在七年级就全面进入了大量自由阅读的阶段, 我班每年在教研室举办的作文竞赛中都会有多人获奖。自课改以来, 在每年的中考中, 我班的语文成绩也一直处于前列。因为与不少同学保持联系, 我得知处于班级前十名的同学到了高中后, 往往在班级里的语文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我因此更加坚定了搞好作文教改实验的信心和决心。
感悟 积累 运用 篇9
一、紧握时代脉搏。
就是指选取当下社会中的热点材料入文。结合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 不难发现, 许多命题都与当下热点息息相关。譬如, 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考题“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金牌”;2010年高考作文考题中的“浅阅读”, 它与“快餐文化”的流行相关;“绿色生活”, 它与“环保”这一热点大命题相关等等。紧握时代的脉搏积累素材, 就是要精心选取热点时事, 以及包含“新文化元素”的历史经典人物故事等等。热点素材与历史哲理相融合, 就好比为作文上了双保险。这些作文素材的广泛积累, 必将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所以, 学生一定要关注社会热点, 让自己的文章与时代的脉搏同时跳动, 面对社会大舞台, 大变革, 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 面对市场经济, 面对腐败现象, 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 紧握时代脉搏借助作文写出来。
二、化腐朽为神奇。
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材料或运用别人写过的材料进行创作, 不照搬抄袭, 而能从中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提笔写作, 许多学生苦于没有素材, 眼睛只木然地注视文题, 把自己写过的或读过的好文章都忘了, 一味的求新求奇。当然, 材料能够与众不同固然很好, 但巧妙利用旧材料、俗材料也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比如, 用自己或自己周围发生的某些事情为素材, 适当加工, 同样是好例子, 但要避免蜻蜓点水, 泛泛而谈。而是让作文接地气, 也就是写生活, 要让作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感而发, 抒真情, 能够让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为此, 我们的素材运用就要有现场性, 能够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的文章才会有根基, 才会充满个性色彩, 才会以情动人, 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再是选材应求新, 一是材料鲜活新颖, 二是从平常的材料中翻出新意。这样的事例用好了, 可以体现出作者运用知识、灵活变通的能力。有些内涵丰厚的材料, “横看成岭侧成峰”, 即使不是新的, 但能从新的角度点化、引申, 用来表现新的主题, 也能出奇制胜, 让人耳目一新。
三、一枝独秀香满园。
就是选取最为典型的一个事例来证明主旨。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广泛积累素材的同时, 还要做到积累素材要典型。有许多学生认为, 为了证明主旨, 选择的材料越多越好, 特别是那些看起来比较新鲜生动的材料, 不去考虑是否有助于表现主题, 统统塞进文章, 结果导致了庞杂堆砌的毛病。其实选材贵在特色而不在多少, 即使手头有大量丰富的材料, 也要选用其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例, 以一当十, 以少胜多。比如, 一位学生在写《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引用的就是经典人物艾佰蒂娜的材料, 紧紧围绕“人性的光辉—责任, 忠诚”来写。有效的活用妙用所积累的经典素材, 此法就是要求学生会去粗取精, 惊心选取精当的材料。材料典型, 才有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震撼力。选材需要慧眼识金, 好中选优, 好中选新, 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学生若能以百里挑一, 精益求精的态度选材, 就一定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
四、近水楼台先得月。
就是利用教材中所学过的历代名人名家的精彩故事作为写作素材, 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或故事情节, 也可以是作家的生平经历或逸闻趣事, 只要能对文章主题有用就可以运用到文章中。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涵盖古今中外, 贯通上下五千年, 可以说是琳琅满目, 可以从中筛选出表现各种各样主旨的材料。在平时的写作中, 很多学生苦于无材料可用, 这种认识其实是一种误区。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之所以在写作时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是因为很多学生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 不善于一材多用, 不善于多角度挖掘。事物大都是丰富多彩的, 一则好的材料往往是立体型的, 具有多原的属性,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当然, 一材可以多用, 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 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同时, 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 而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 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 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 那么一则材料就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 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 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 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五、抚今追昔展华彩。
历史是一面镜子, 是生动的教科书, 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抚今追昔”就是用典型的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的方法。他以史作证, 谈古论今, 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 能显示出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因而比一般的道理更令人信服。近年高考作文, 有很多学生写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借助历史展现自己的视野:岳飞与风波亭, 屈原与汨罗江, 谭嗣同的“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苏武牧羊守汉节,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项羽的“不肯过江东”, 昭君的出塞, 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 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
感悟 积累 运用 篇10
1. 要让朗读贯穿始终。
首先要确保朗读的时间, 预习时自读, 做到正确流利;回到家里大声读给家长听, 读后用一两句话表达主要写了什么;课堂上比赛读, 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或者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地方等。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体验作者的情感, 体会和揣摩弦外之音, 获得思想启迪, 提高审美能力。
比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边读边体会:本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读完后你最想说的话。 (2) 细读课文, 抓住重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 画出重要的词语或句子, 有疑难问题与大家交流, 并结合“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这一问题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子。 (3) 品读课文, 突破难点。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受到很多人的尊敬、爱戴?二是根据所写的事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2.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低年级要通过教师的范读, 让学生体会语言的节奏、韵味, 获得直接体验。通过领读、尝试读让学生掌握轻重、快慢、语气等朗读技巧;中、高年级应加强朗读训练,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 如大声读、默读、同桌之间互读、扮演角色读等。
二、积累语言
学生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之后, 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说明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1. 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比如, 要知道哪些语言好, 好在哪里, 并多读多背名言佳句, 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积累大量语言。比如, 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 我让学生分别看桂林山水的挂图, 边看边想象, 然后分三步进行。第一步, 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看到了什么;第二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象;第三步, 面对这么奇特的山水, 请大家吟一首小诗来表达心中所感。
2. 要采取多种形式,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
如, 举行故事会、优秀诗歌朗诵会、即兴演讲、即兴作文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体裁、各种题材的读物, 让他们充分感受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魅力。比如, 学习《丑小鸭》之后, 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集》;学习《小抄写员》之后, 可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习《草船借箭》之后, 可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
三、理解感悟
1. 在精选感悟点上下工夫。
比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内涵丰富, 含义较深。教师应紧扣这个感悟点, 重锤敲打, 学生就体会到鲁迅先生幽默的语言风格。
2. 创意感悟。
如, 学完课文《我们的战友邱少云》之后, 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意境:战斗结束了, 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爬在火堆里的情境, 使我们久久不能忘记, 面对此情此景, 你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慨?请为课文插图题一句词。
3. 重点感悟法。
对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抓住线索复述, 如《小英雄雨来》《西门豹》等;对景物描写的文章重在再现画面, 积累语言, 感受其中的意境美, 如《阿里山的二云雾》《迷人的张家界》等;对知识性、科学性很强的文章, 重在掌握写了什么, 如《地球万岁》;对情感浓烈的文章重在感情朗读, 如《秋天的怀念》。
让诗歌教学多一点积累感悟 篇11
摘 要: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东西,去挖掘理性的(本质的、一般的、抽象的)东西,并且要做到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诗歌;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22-01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阅读与欣赏诗歌,可以唤起丰富的联想,激发情感的共鸣,充实心灵的遐思,增强审美情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教学诗歌呢?对于一个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和较高文化修养,又具有较强理解能力的成人来说,品味欣赏诗的佳妙并不很难,而对于一个几乎无社会阅历,年龄只有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来说,要教会他们意境是一件难事。而通过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补充、丰富诗歌里的形象,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悟。
朗读感悟:诗歌用语言来表达情感,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与是学生走入诗歌意幸免的一条道路,朗读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在《沁园春雪》教案里朗读训练从字音到节奏、重间、情感,从自读到互读、听老师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学生一边用情地读,感受、体会诗歌节奏和音韵的优美,一边深入地领会,体验诗歌的思想和艺术,情感的魅力,增强了诗歌语感。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借助于感情去感染人,给人以美感。饱含激情,富于想象,是诗歌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那么,在鉴赏诗歌时就应该抓住诗歌中的物象,由“声”入“形”,由“形”入“神”,得“神”忘“形”,揣摩感悟诗人浓烈的情感。
尽管每一首诗歌都流淌着丰富的情感,但展现情感的方式各不相同。一类是直抒胸臆。这一类诗歌情感奔放,从字面上就能感触到诗人跃动的脉搏,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叶赛宁的《夜》等。另一类是含而不露。这一类诗歌感情比较含蓄,有的寄情于景,如舒婷的《致橡树》;有的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欣赏这一类诗歌,需要度角度朗读品味,才能体察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
音乐感悟:“诗歌是奏着音乐的哲学,”诗歌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随着诗人感情的起伏、波动,诗歌往往自然地有着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要表现轻松喜悦,诗歌的节奏就明快;要表现昂扬激越,节奏就急促有力;要表现悲哀伤感,节奏就缓慢低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还能使诗歌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具有音乐般的美感。鉴赏诗歌时,感悟其音乐美会加深对诗的理解,并能得到更深切的审美愉悦。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四行组成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间杂八字句),于参差错落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音节上轻盈柔美,“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既增加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又将那热烈的情绪蕴藏在诗内,显得含蓄婉转。首节和尾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梦幻般的美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诗歌教学中借助音乐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手段,可以选取与诗歌意境或感情表达一致的音乐,也可以配乐朗诵,在音乐与诗歌的整合中酝酿相应的情感,丰富诗歌表现力,如在《雨说》教案设计中用萨克斯音乐《春风》能量直接地表现和激发学生的情感,音乐的情感启发,可以使学生积极地调动自己的各种情感,音乐的情感启发,可以使学生积极地调动自己的各种情感触觉以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绘画感悟: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的意境是由主观的“意”和客观的“境”有机地结合而成的,因此读者可以借助于“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审美情趣去感悟诗的意境。,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五句话中,第一、三、四句分别构成三副不同的画面,这些学生也能感受到。现代诗歌也一样,例如臧克家的《有的人》中:“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其中“骑”“ 啊,我多伟大”“俯”“做牛马”是多么形象的画面,奉献者和压迫者的形象对比多么鲜明。在《外国诗两首》的教案设计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绘画表达诗歌,这个过程中仅仅提出供与诗歌题材相关的绘画作品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图画之外的联想和想象,借助对画面的联想和想象,可以把再现与表现两种功能结合起来,通过图画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感受诗画里的意境氛围,使学生产生与之相协调的情感体验。
诗歌不仅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他们写出的东西有诗情画意,让他们说出的话含蓄、耐人寻味,够得上文明、够得上有水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中“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是意象,都应取它们的比喻意义进行推测理解:沉舟——沉沦不前的人,千帆——众人竞争向上的局面,病树——受挫折萎靡不振,万木——众多的人;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相反的两个面——你沉沦、萎靡不振,社会却仍然是相互竞争、向前发展的。所以,沉沦与萎靡不振,并不能抵挡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只能有害于自己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作者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似乎在嗟叹自己,勉励自己,也在劝勉朋友。可引导学生造句:把改革开放比作“千帆”“万木”,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基础好的学生能造出如下类似的句子:如果改革开放是千帆竞渡,我决不会做沉舟;如果改革开放是万木争春,我决不会做病树。
在《雨说》小练笔环节中,就给孩子们展示《蚕说》:一出世/就啃起那部/碧绿的书/困了,伏在书页上/ 打个盹/打盹,也在做/长大的梦。
感悟 积累 运用 篇12
[案例]
师:文中哪些语句你感受最深?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畅所欲言)
生1:我对“世界上有许多事情, 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这句话深有感触。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残疾人击掌的故事”, 左手健全的残疾人与右手健全的残疾人能完成击掌这一对他们来说简直不可能实现的事, 但却因为合作, 他们完成得如此完美和谐。
生2:我也想起了“瞎子和瘸腿的故事”, 如果他们没有合作, 那么生活对他们来说, 一个是“暗无天日”, 一个是“画地为牢”, 由于合作, 他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
生3:没错, “双簧”表演, 也是由于一前一后, 两个人的配合默契, 才博得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
生4:合作不但要配合默契, 还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让我想起了“蚂蚁抱成团逃离火灾现场的故事”, 不但要有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 还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 说得也很精彩。大家能否模仿第二自然段的表达方式, 仿说一段话。
(生略沉吟片刻, 便如“大珠小珠般落玉盘”)
生1: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上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你要成为国家的栋梁, 就要持之以恒地学习, 只有博学多才, 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你要当军人, 就要每天坚持训练, 有了强健的体魄, 才能保家卫国;你要当警察, 就要每天训练抓小偷的技巧, 尽职尽责, 维护一方的安定……总之, 只要持之以恒, 不半途而废, 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生2:你是树木, 就要为人遮风蔽雨, 成为一棵有作为的树木;你是花朵, 就要绽放或凋零, 为自然送去一抹芬芳, 为大地增添一丝养料;你是小草, 要么钻出大地母亲的怀抱, 要么成为大树的肥料……总之, 你是世上的生灵, 就要与世间万物相互依赖, 相辅相成, 奏出和谐的乐章。
生3:你是医生, 就要与护士并肩作战, 一起救死扶伤;你是老师, 就要和学生一起漫步知识的海洋, 翱翔知识的天空;你是裁缝, 就要和设计师一起, 共同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服装……总之, 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 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生4:你是小偷, 必定窃取别人的钱财, 走上犯罪的道路;你是吸毒者, 必定用自己所有的钱财购买毒品, 最后搞得倾家荡产;你是骗子, 必定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来骗取别人的信任, 好侵占别人的钱财……总之, 狗改不了吃屎, 鸡改不了吃米, 兔改不了吃草,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师: (频频点头、微笑, 表示赞许)
同学的发言不时也博得阵阵喝彩声。
至此, 学生已到了文思如泉, 妙语欲滴的阶段, 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师:六年的小学生涯, 使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而“学会合作”, 仅仅是沧海一粟。毕业在即, 选一个你体会最深的为人之道, 学习《学会合作》这篇文章写一写, 作为你给一年级小朋友的临别赠言吧!
[反思]
致力于读写结合研究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说:“读和写是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 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 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 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 表达能力强了, 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 即读写对应性, 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 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经, 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 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经。”
以上的教学片断, 我抓住第二自然段“合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用心灵去触摸词语, 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品味、揣摩、感同身受, 通过一幕幕真实的画面, 形象逼真地再现合作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认为,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和写作, 吸收和表达, 一个是进, 从外到内;一个是出, 从内到外。”“倾吐能否合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得其方, 写作的能力亦即随而增长” (《语文教育书简》) 。因此, 我们应该抓住阅读和写作间的内在联系, 因势利导, 以写促读, 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把从课本中学到的语言、章法、技巧自觉地应用到作文中去,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 只要有“样”可依, 有“章”可循, 绝大多数学生写出了高质量的文章。
【感悟 积累 运用】推荐阅读:
读中感悟说中积累演中迁移的教学教案09-29
积累运用10-12
《积累?运用八》07-05
阅读积累运用06-27
春语言积累与运用10-15
《积累与运用》教案设计10-18
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10-10
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精05-17
《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06-04
积累与运用二教案设计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