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发展

2024-08-06

化妆品行业发展(通用12篇)

化妆品行业发展 篇1

摘要: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的脱颖而出, 美丽皮肤的同时也为爱美人士带来巨大的伤害, 所以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标准焏待出台。为产品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尺, 达到扶优治劣的目的, 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特殊功效成分,化妆品,标准

1 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的危害及来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化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化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脱的脱颖而出, 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更加吸引爱美消费者, 不少厂家在化妆品中肆无忌惮地加入一些特殊成分, 比如速效美白、治敏、祛斑、除皱等, 因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它在美丽皮肤的同时也为部分爱美人士带来一定的伤害, 有些伤害甚至是致命的。因为化妆品毕竟是化学合成品, 成分复杂, 功能多样, 但必须都得在一定的限量标准和一定时间的皮肤试验后方才可投放市场。世界上大约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作为化妆品的原料, 按不同的比例配合成各种各样的化妆品。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化妆品就基本包括了油脂、表面活性剂 (也叫乳化剂) 、防腐杀菌剂、抗氧化剂、色素、香料等。某些特殊功用的化妆品还必须添加保湿剂、增粘剂、收敛剂、抗氧化助剂、漂白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而这些原料大都是化学物质, 有些能对人体产生急、慢性危害。而且即使是天然化妆品, 使用了天然植物, 也还是要添加一些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来保质的。况且, 天然植物同样可能引起过敏。在不良化妆品中最常见的化学毒物为铅、汞、砷、甲醇及雌激素。而引起皮肤功能障碍的原料中最危险的是香料, 其次为色素和防腐杀菌剂。研究已知道, 化妆品中铅、汞、砷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汞会对皮肤造成刺激, 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 出现记忆力衰退、失眠等症状。而铅则会导致神经衰弱加重, 影响消化系统。砷能引起皮肤色素沉着, 也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

2 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的行业状况

2.1 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的类型

在塑造美丽神话的同时, 保湿、美白、防晒、祛痘和抗衰老等特殊功效成分是最有诱惑力的。但这些功能的作用都因添加化学物质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所以规范添加剂的使用对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 保湿是护肤化妆品最基本的功能。但对于保湿类化妆品, 绝大多数消费者缺少足够的认识。当今保湿化妆品的成分主要有水、保湿剂、油分。其它还有表面活性剂 (即乳化剂) 、增稠剂、防腐剂、药剂、香料等。

(1) 水是最重要的成分, 一般采用去离子水, 在膏霜中约占30%-50%, 在乳液中约占50%~80%。

(2) 保湿剂多为一些醇类化合物, 如甘油、丁二醇、二丙二醇、麦芽醇、聚乙二醇, 现代新开发的一些高效保湿剂较典型的有透明质酸、甲壳素等。有些化妆品公司还在保湿类化妆品中加入能起到自然润泽因子 (NMF) 作用的成分。自然润泽因子 (NMF) 能够维持住角质层内水分恒定, 使其渗透进皮肤。因为皮肤是一个生物体, 需要代谢, 也需要活动。水是皮肤表皮角质层重要的塑性物质之一, 角质层中水分含量约10%~15%。为了维持这一比值的相对恒定, 主要依靠皮肤角质层中存在的自然润泽因子 (NMF) , 包括尿素、有机酸、氨基酸等成分的作用。另外, 有些化妆品公司根据天然保湿因子的组成特点, 将吡咯烷酮羧酸钠作为保湿成分加入到化妆品里。这类保湿剂不仅能保持角质层的水分, 而且能防止骨胶氧化物的形成, 预防皮肤硬化, 因而大受推崇。

美白类化妆品最突出的特点是改善肤色, 但在均匀肤色的同时, 也具有淡化色斑的作用。好的美白护肤品可以由皮肤表面进入到基底层中, 抑制酪氨酸酵素的活跃程度, 阻止黑色素产生, 因为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形成的关键酶, 其活性程度对色素的沉积起主要作用, 所以, 茶多酚、金银花提取物和葡萄籽提取物等均可达到效果。好的美白护肤品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最终使皮肤的颜色逐渐变得干净白皙。现代生物技术产品中含有许多护肤养颜和保健增白的物质, 例如超氧化物岐化酶, 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维生素E、生物有机锗、曲酸、熊果苷、人参皂苷、桑树提取物、内皮素拮抗剂等, 它们都能消除皮肤细胞中的自由基, 可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从而能够防治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着, 减少皮肤老化, 使皮肤自然增白。而像果酸等各种酸性美白成分作用机理就是把皮肤表层的老死皮肤除去, 第二层皮肤自然光洁白嫩, 但长期对皮肤进行刺激, 反而会引起黑色素的反跳, 到了中老年, 皮肤就会粗糙有斑点。使用维生素C类的美白产品, 虽然维生素C能抗氧化, 但其本身有还原性, 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 被破坏。为了防止这点, 现在往往采用维生素C的化合物, 虽不容易被氧化, 但美白效果没有维生素C好。

防晒类化妆品中则加入了防晒剂。而防晒剂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化学性紫外线吸收剂, 另一类是物理性紫外线屏蔽剂, 它们都是利用减小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达到防晒效果。一般用于防晒功效的添加剂有二苯酮类、邻氨基苯甲酸酯类、滑石粉和陶土粉等。除了化学制剂, 还有一些从芦荟等植物中获得的天然提取物。

抗衰老类功效添加剂也是根据对皮肤的作用机理来添加。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就是清除导致皮肤老化的因子, 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金属蛋白酶, 能清除皮肤表面的氧自由基, 防止皮肤老化。在这类化妆品里常常使用的就是雌性激素、卵胞荷尔蒙、雌二醇, 雌醇重金属汞、铅, 中药中的冰片、酒精等。因此, 应该少用或者不用这种生理作用非常强的物质。

总的来说纷繁的功能性元素虽然颇有效果, 不过在用量上依然还是应该有个科学的界限。其中氢醌、苯酚、熊果苷、维甲酸、曲酸等是祛斑类化妆品中可能用到的功效成分, 但这些物质均具有一定的毒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病变, 《化妆品卫生规范》 (2002年版 ) 中规定在祛斑类产品中氢醌、苯酚、维甲酸为禁用物质, 但“规范”中只列出了氢醌、苯酚的测定, 所以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标准焏待出台。

2.2 行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到目前还没有产品标准, 无法对此类化妆品形成有效的监督, 造成了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假冒、伪劣产品流行, 不仅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而且欺骗了消费者, 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3 出台标准的意义

标准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支撑, 通过出台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标准, 能够起到以下积极的作用。

3.1 提供技术支持, 为行业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标准是政府部门对行业实施监管的基础, 只有标准完善, 行业监管才有据可循, 才能依据标准制定抽查细则等, 进而实施行业监管。

3.2 统一检验方法,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由于现在无统一检验方法, 各检验机构只能依据自己制定的实验室方法进行检验, 造成同一产品在不同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使消费者无法甄别产品质量的优劣。通过产品标准的制定, 可为产品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尺, 达到扶优治劣的目的, 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3.3 提高产品质量,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通过标准的出台, 给企业施加一定的压力, 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 从而达到提高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使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真正能够改善人们的皮肤。

综上所述, 只有国家将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标准尽早出台, 并通过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扶持引导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我国的化妆品质量整体水平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也使特殊功效成分类化妆品的质量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化妆品卫生规范, 2002.

[2]程艳, 董益阳, 王超, 等美白化妆品卫生安全及功效评价[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6 (6) .

[3]我国推出熊果苷祛斑化妆品[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1998 (21) .

化妆品行业发展 篇2

一、中国美容行业发展历史

80年代初,我国化妆品消费是人均1元,90年代初上升到人均5元钱,到2000年底已达到人均25元,可以说我国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是很快的。广东、上海和北京三个地区人均消费水平达到80~100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为35~70美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化妆品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从化妆品的分类看,护肤类的占35%,护发类的占28%,美容类的占24%,香水类的占8%,护肤类的产品仍然是化妆品消费的主流。从近几年的动向看,美容类的产品上升很快,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美容类的产品要占到35~40%,列第一位。

我国化妆品的销售额1982年为2亿元,1985年为10亿元,1990年为40亿元,1995年为190亿元,2000元为335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6.6%。前十五年化妆品的销售额平均以23.8%的速度递增,最高年份达到41%,从1998年起,增长率有减缓趋势。关于美容行业,2002年也有人估计销售额在1000亿元。

二、我国美容行业的发展特点及现状

(一)从行业宏观来看

1、从消费者角度看,美容消费正越来越理性

同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一样,美容行业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从盲目消费逐步到理智消费的过程。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情况,美容行业的先行者利用消费者的美容知识缺乏,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在很多情况下误导消费者,并在此过程中谋取暴利。数据证明:65%的顾客是通过自己的详细了解来接受新产品,30%的是通过美容师推荐,27%的是通过朋友介绍,28%的人是通过广告产生购买;从中可以看出,现在的顾客在经过一次次尝试后越来越相信自己

2、从国家监控力度看,正在不断加强

我国政府对化妆品行业的管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加大力度的并走向规范。1987年,我国颁发了《中国化妆品生产管理条例》,这是我国关于化妆品的第一部法规。条例对化妆品的定义、分类、生产要求、管理部门等都做出了规定。同年,还颁布了《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

1989年颁发了《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对化妆品的生产及检验提出了具体要求。此法规首次提出了特殊化妆品概念,目前,我国获准生产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有1000多种。1995年颁布了《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该标准首次提出了新创化妆品这一专业术语。

从1995年后,由于美容行业的异军突起,美容消费的大量增加,行业投诉大幅上升,这其中由医疗美容引起的投诉占到80%以上。因此,国家组织了多次专项检查,针对美容行业产品生产严重不符规定、卫生超标的情况进行全国性的检查,清查处罚了一批公司,包括本行业的一些知名公司。2000年六月,国家召开了由卫生部、技术监督局、经贸部等参加的会议,决定对美容企业的申报加强控制(包括美容院和销售生产型公司),对各地参展企业加强证件、产品卫生检查。从去年开始,国家明文规定医疗美容的从事资格。众所周知的一件事实是,今年国家对于羊胎素产品的规定。2002御芝堂事件。兴发大检查

2003年2月,广州成立美容化妆品行业管理中心,有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局等单位联合执法对行业进行管理。

根据报道,广州从2004年年底将对化妆品制造行业实行强制标签管理,标签上所标明的产品成分必须是真实的,并且要按所添加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列,因此将极大程度上杜绝美容行业杜撰成分、编造成分技术卖点的情况

从上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化妆品行业的控制正在不断加强。

3、从竞争角度看,仍处于比较盲目的低水平竞争状态

首先,体现在美容行业大多是OEM加工,缺乏技术支持,缺乏科研能力,产品同质化现象空前严重,其次,行业内的公司、美容院、代理商的营销能力比较低下,产品的开发随意性很大,营销政策变动性也大

4、从营销角度看,经历了产品销售、概念营销阶段后,正逐渐向整合营销转变。

5、行业进入门槛在逐步提高,但规模仍然偏小;行业利润由暴利或高利润向合理利润转变

6、WTO对我国美容行业的影响

随着香港的零关税的实施,香港已经在国内六大城市建立香港零关税商城,其中以美容化妆品为主要商品,因此,或多或少对国内有一定冲击,但真正的威胁,应该在两年之后。

(二)从原料的变化看

原料的不断发展是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我国的化妆品发展从八十年代至今已经出现过两次快速发展期,每一次都与原料有很大的关系。当市面出现一种极大范围推广的原料引起消费的热情时就表现出快速的特点。最为明显的是,九十年代初,祛斑原料“汞”的应用,对于国内如饥似渴的众多女性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结果不少女性都不同程度的出现汞中毒,在脸上留下难以磨灭的斑记。后来,果酸的应用也同样如此。但随着国家监控力度的加强和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原料在这些年由化工原料逐渐向生物提取原料转变。这几年流行SPA和芳香精油,正是迎合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从长远看,中药、植物萃取等植物类会在化妆品原料中占据重要席位,还有海洋生物类,基因类

(三)从消费对象看

从消费对象的范围看,美容人群正从城市走向乡镇。

从消费对象的年龄看,美容人群开始向低龄和高龄人群延伸

从消费对象的性别看,男士美容正在悄然兴起

(四)从渠道看

目前美容行业除了传统的代理方式外,还并存着办事处、分公司等分销渠道。

传统的代理渠道现在竞争非常激烈,代理公司不断涌现,但多数网络状况和经营管理能力都存在问题,同时,美容公司也在急剧增加,导致对代理渠道的资源竞争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绝大多数公司不存在对代理商的考察,只要有钱就放代理。这种短视的行为直接导致众多公司始终濒临死亡边缘,更谈不上发展。这种渠道方式的特点:节省公司投入;拓展网络快;资金回收较快;环节较多,很多公司对终端的把握主要依靠代理商的执行能力和合作态度;对市场反应周期较长。

办事处:现在有四种办事处形式。

一种是实质上的代理商因为资金等原因,以公司办事处的名义运作;

一种是公司直接设立办事处,所属权归公司,办事处人员由公司委派,下属人员在当地招聘;一种是和代理相结合,由代理商掏钱进货,公司派人承担市场运作,双方按比例分成一种是代理商掏钱进货,公司委派多人设立办事处协助运作,但不参与分成,费用双方承担

分公司:这种方式目前操作的不多。主要原因是按传统操作方式单品牌的利润难以支撑市场费用,同时难以对人员实施有效监控;

但是,随着公司营销能力的加强,管理能力的提升,网络的逐步完善,采用分公司运作的公司将越来越多。原因:直接掌握网络;利润空间大幅提升,赢利能力增强;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五)从产品消费档次看:高档消费有所增加,表现在做高档产品的公司比以往增多;产品的包装有明显改善;产品类别增加,最突出的就是美容保健品的曾经风靡一时;

(六)从产品和服务类别看:21%的人最喜欢祛斑护理,30%的人最喜欢美白护理;39%的人能接受50~100元/次的护理,32%的人能接受50元/次以下的护理。

三、美容行业的发展趋势

1、行业的规范程度在加强

2、生产企业极端化

生产企业随着竞争的加剧将出现两极分化

A.大型企业:一般为综合型,产品系列齐全,最少100个以上。网络覆盖面广,公司资金实力相对较强,部分公司从产品质量和成本出发将建立自己的加工厂

B.小型企业:一般为专业型,主要以祛斑美白、祛痘、减肥等功效型产品为主,也有部分公司以某一个护理项目产品为主。他们通常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但通过对市场的细分和在某个专业项目上的产品优势凸显自己的存在价值。通常这些企业的领导人都是在市场摸爬滚打出来的,有着灵活的营销操作策略和较强的市场操作能力。当然,随着资金的积累,有一部分企业也会向综合型公司转化

3、美容院出现分化

美容院也会出现分化,但却是多极分化

A.大型美容院:未来几年内,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真正意义上的大型综合型美容院,面积一般在500平米以上,多的可达1000~2000平米。他们通常以中高档产品为主,服务项目齐全,在产品选择上看重品牌,顾客档次高,单次消费能力强。美容院本身也注重文化和品牌建设,强调服务。当然随着区域和城市的不同,对大型美容院的定位和划分也有区别。

B.小型美容院:现在有很多的家庭美容院,通常只有2~3张床,以社区服务为主,主要靠走量来获取利润,顾客单次消费能力较弱,在产品选择上注重成本和质量。

C.专业型美容院:随着市场的细分,专业型美容院将越来越多,现在比较有名的有章飞一绝祛斑,但通常大多是医疗美容院。将来可能会出现任何一种项目的专业型美容院。他们通过在某个领域树立专业形象来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4、市场服务导向化

随着竞争加剧,渠道中各个环节的公司绝对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减小,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必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将成为行业人才的发展要求。

5、顾客需求越来越注重深层次需求

如今的顾客除了注重产品的功效外,更加看中生理心理的附加需求,更加受品牌形象的影响

6、渠道经营导向化

同样,对于代理商和美容院来说,都更加追求长久平稳的持续发展,更加注意客户的需求,利润反而成为次要的。而且,将会有更多的代理商和美容院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内部文化

7、厂家与代理商的纵向结合如今已经有部分代理商开始自己组建公司,自己出产品,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是网络优势,其次是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但是,他们自身的经验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会成为阻碍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8、生产工艺的走向:将与医药工艺的联系更紧密

9、专业线与日化线的融合现在专业线产品已经走向日化渠道的有赛莱拉、慧妮的艾丽素

化妆品行业大考 篇3

电商大考。三大优势导致网络销售渠道的投入已是大势所趋,但是从目前来看,化妆品的网络销售市场在发展中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要实现化妆品网购市场的良性发展,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予以重点解决:一是供货渠道。很多厂商尤其是知名品牌在挑选电商作为合作对象时显得非常谨慎,很多电商在货源方面遇到不小的问题,电商应与厂商展开积极的对话,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厂商对网络销售更多的重视和投入。二是产品品质。电商必须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可行的措施,使得消费者在对网购商品的品质存有疑虑时能快速地识别真伪。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网商与厂商之间展开积极的合作,利用技术手段采用便捷的方式,让消费者的验货请求得以满足。三是物流配送。网购商品的物流配送问题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电商企业应当与物流商积极协商,使得本企业所售商品在物流配送方面更有保障,以增加顾客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实体店大考。化妆品网购市场的确在蓬勃发展之中,不过很明显这一过程将会是长期的。从目前来看,实体店销售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在产品销售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伴随着发展的良机,广大的实体店销售商应该把握好这一机遇,在各方面多加努力,以便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一是体验式营销。实体店更容易拉近与客户的距离,赢得顾客的青睐。实体店还可以通过发展会员,定期举办讲座和其他各种活动,向会员派送各种优惠等方式增加客户的归宿感,培养自己的忠实客户群。二是供应链管理。压缩分销商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对于一些小的实体销售商而言,可以通过加盟连锁机构和组织地区协会的方式,向厂商或者大的经销商统一订货,提高供应链效率,压缩成本,以便在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三是良好的售后。良好的售后服务无疑是提高顾客忠诚度的有效手段,囿于空间的限制,网络销售商在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方面与实体店销售相比并不占优,实体店在这一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提供产品使用回访,为顾客在选用新品和使用过程中提供更为专业的意见,在商品的退换方面提供更为灵活和宽松的政策,赢得客户的认可。

化妆品市场,一方面整体的市场规模在逐渐扩大,另一方面网购市场也在蓬勃发展。电商和实体店,两者注定将会在竞争中共存。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网络销售商和实体销售商不得不仔细思考的问题。

(编辑:周春燕 zhoucy@vip.sina.com)

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报告 篇4

(1) 中国化妆品市场概述

中国日化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平均增长幅度为23.8%, 最快的年份甚至达到42%。2010年中国日化市场的销售额达到2068.17亿元人民币, 增长10.9%!

2009年中国国内化妆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400亿, 继美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 相比2008年增长达到16.9%。

2010年, 化妆品在日化行业占据的市场份额逾50%, 从化妆品分支来看, 护肤品加彩妆的市场比例占据半壁江山。

中国化妆品行业在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在人均100元的消费额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消费100美元的水平, 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正以平均每年23.8%-41%的速度快速增长。

(2) 消费者需求动向

2010年, 消费者对于护肤及彩妆的关注度不断升温, 根据百度数据显示, 消费者在美容护肤方面的关注内容更偏重于“护肤方法”和“产品效果”, 分别达到23.5%、18.06%。

同样, 一份针对10万消费者的网络调查显示:76.5%的调查者会因为场合、打扮的不同而变化妆容。彩妆消费人群的低龄化逐渐明显, 22岁以下开始化妆的比率占到75.36%, 其中18岁以下占到23.54%, 23-30岁之间为24.64%。

未来化妆品市场面对的消费群需求动向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消费者对使用效果的注重程度日益见高, 购买前渴望更真实的认知了解产品, 化妆品行业必须更深层的改善消费者体验。

2) 消费者对护肤方法的关注度逐渐攀升, 化妆品行业必须依靠服务的多元化和专业性取胜, 满足消费者对于资讯类内容的关注。

3) 消费者的化妆需求持续提升, 并且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 这是行业发展到较成熟阶段的表现方式, 未来化妆品行业必然将以丰富多彩的妆容取悦消费者。

2. 同类品牌分析

国内化妆品市场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品牌无数, 竞争势态异常激烈。但就国内自主品牌而言,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经营品牌, 大部分都处于价格打压、渠道混战的状态, 鲜有能鹤立鸡群、执行业牛耳的领导品牌出现。

立足单品牌专卖的主要品牌有以下几个:

佰草集:佰草集是上海家化旗下重磅打造的高端化妆品品牌。1998年上市之初, 佰草集确立“中草药个人护理专家”的个性品牌形象。2006年得益于系列中草药产品线的日益丰富、专卖店数量及质量的不断提升, 品牌溢价能力实现蓬勃而出, 由此驶入了品牌的高速成长期。2007年, 佰草集专卖店已达500家专柜及店面, 销售收入接近4亿元。

DHC: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 号称日本第一大通信品牌, 在日本主要通过电话、目录、网络进行销售, 进入中国后利用试用装体验迅速打开市场, 最后改变其日本的销售方式, 主要以专卖店方式发展, 目前在国内有近1000家店面或者销售网点。

MISSHA: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 在韩国是最早运作化妆品专卖店的企业, 在韩国有400家专卖店, 在国内有200多家店面, 但是公司的市场扶持能力较弱, 基本处于自然销售状态。

大众化妆品牌受到网民重点关注

数据统计发现, 2011年第二季度大众化妆品牌关注度占比48.05%;高档化妆品关注度占比27.98%, 排名第二;活性化妆品关注度占比为16.78%, 排名第三。

化妆品牌等级情况

大众化妆品牌篇

大众化妆品排名:巴黎欧莱雅第一, 玉兰油和兰芝分列二、三。

2011年Q2大众类化妆品品牌排名中, 巴黎欧莱雅关注度优势明显, 以12.09%的关注度排名第一;玉兰油和兰芝分别以4.94%、3.72%的关注度排名第二、三;与上季度相比兰芝排名上升一个位次;而美宝莲纽约则从第二位降至第四位, 下降近1.2个百分点, 姬芮也从第四位降至第八位。

【局势解读】

毫无疑问, 欧莱雅再次稳坐冠军宝座, 并且依旧比第二名高出一倍多, 这自然是与欧莱雅庞大的行销和不断推新的产品密切相关的。

而Q1的第二名美宝莲纽约则跌至第四名, 使得欧莱雅集团风光略失,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美宝莲纽约在Q2并无新品推出, 而依旧依靠去年的BB霜撑门面, 下降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玉兰油成功上位至第二名, 同样归功于其成功的行销。从Q2伊始, 玉兰油积极梳理旗下各大产品线, 区分产品等级, 将“玉兰油”、“OLAY”、“PROX”等系列明确概念, 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推广, 自然提高了其形象地位和搜索热度。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堂”这一国产品牌, 在Q2上升一个位置。早在Q1时代开始, 我们就发现自我包装较早的自然堂带给了国产品牌无限的希望, 而Q2立刻就有新的国产品牌出现, 实在是值得欣慰。

高档化妆品牌篇

高档化妆品排名:雅诗兰黛第一, 兰蔻和倩碧排名第二、第三。

2011年Q2, 高档化妆品牌中雅诗兰黛以12.30%的关注度排名第一, 兰蔻和倩碧的关注度分别为12.01%和8.95%。

【局势解读】

兰蔻在Q1优势领先的风光不再, 跌至第二, 除了广告曝光量减少之外, 新品较少也是导致搜索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雅诗兰黛则推出了褪黑眼霜笔, 引领各大品牌Q2按摩眼霜风潮, 自然关注度大大提升。看来对于这些知名的大牌来说, 搜索谁已经不是重点, 谁家有新品, 才是王道。

天然/活性化妆品牌

天然活性化妆品排名:相宜本草第一, 雅漾和佰草集分列二、三名。

数据发现, 天然活性化妆品关注方面, 2011年Q2前三名与Q1保持一致, 相宜本草排名第一, 关注度占比21.60%, 比Q1上涨六个百分点;雅漾排名第二, 关注度为14.92%;佰草集排名第三, 关注度为12.76%。

【局势解读】

化妆品行业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 篇5

很多行业都有它非常大的市场适应性。只要稍微转变一下经营方式,就会在另一种市场也得到非常大的成功,像化妆品行业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行业。我们今天就要来谈谈化妆品行业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

首先,二三线城市市场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它们一般都处于市场的过渡性。有一部分购买力强、消费观先进的消费群体;同样也有着一批购买力不是特别强,消费能力相对力较小。所以经营的时候,要瞄准你的市场情况,把握准确市场定位。

那么化妆品要怎么适应二三线的市场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元定位、丰富的产品。争取不放过任何一个目标消费者。

例如做成一家多品牌的化妆品店。但是同样有一个麻烦,那就是进货。如果你在经营多品牌,那么进货就会有非常大的麻烦。因为每次进货你不但要找到很多条的供货渠道,而且还会有非常多的假货充斥市场,你要辨识这些产品。没有一定的市场经验和专业知识,那么进货会遇到非常大的隐患。

那么最佳的办法就是做一家多品牌化妆品加盟连锁店,这样不但有加盟连锁机构为你提供固定货源,而且还会有加盟连锁机构为你提供专业的化妆品销售指导。像四叶城就是这样的一家专门的多品牌化妆品加盟连锁机构。提供的产品从头到脚包括彩妆、妆具、洗护用品和香水在内的一千多种的单品。几十个品牌的渠道,让你轻松交叉覆盖了消费群。

另外,目前的四叶城采取的还是零加盟费的加盟模式,让你经营业没有任何的资金压力。最低1.8万的货款就可以轻松加盟。

化妆品行业进入“他时代” 篇6

近年,随着“花美男”、“小正太”逐渐受到女性的青睐,社会对传统男性审美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充满自信”、“活力充沛”已成为新时代都市男性魅力的标志。男性化妆品隆重步入聚光灯下,化妆品行业进入“他时代”。

不断扩大的广告市场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公布的化妆品行业销售数据显示,2002~201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长率高达15.8%。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7%,仅次于美国、日本,排名第三。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大知名品牌的传播密不可分,从2006~201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及个人卫生用品行业(以下简称化妆品行业)的广告花费从710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其中,2009年是一个明显分界点,2009年以前年平均增幅不到10%,2009年后平均年增幅将近20%,总体增幅达到70%(图1)。

截止到2013年10月,化品行业位列各行业广告(刊例)花费排名榜首,和2012年全年持平。从媒体格局上看,化妆品企业仍然青睐电视媒体,作为化妆品广告的主要传播平台,电视媒体占据超过95%的市场份额(图2)。随着2012年全球经济放缓,化妆品行业中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广告传播力度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其中,彩妆等美容化妆产品广告投放相对放缓,而一些基础个人卫生产品及基础美发产品的宣传力度仍保持一贯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男性护肤品同比增长19%,表现尤其突出(图3)。

蓬勃发展的男性护肤品市场

根据英国某市场调查公司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男性护肤品销量在全球排名第二,市场销售额约为5.4亿美元,而排名第一的韩国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占据全球男性护肤品排行第一的位置,销售量高达5.56亿美元。据尼尔森网联AIS广告监测数据显示,近年男性护肤品的广告花费也呈现持续增高的态势,2013年1月~10月,男性护肤品广告(刊例)花费为42亿人民币,是2006年同品类广告花费的19倍。

当下,中国已经进入一个长期的城镇化发展进程, 低城市级别市场已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在大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迫切希望打开广阔的细分市场,而化妆品作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须品,也当仁不让地看准了这块市场。男性化妆品主要市场是从一二级城市向下推进。根据尼尔森零售研究统计,现代商超已经成为男性化妆品最主要的购买渠道。如巴黎欧莱雅、妮维雅、曼秀雷敦这样的主流品牌要想提高产品渗透率与市场占有率,都须将低城市级别的现代商超渠道作为主战场予以重点投入。

从男性护肤品在四级城市市场上的广告投放可以看到,化妆品企业的营销策略向低级别市场倾斜的趋势明显(图4)。从2006年到今天,化妆品企业对可覆盖全国的中央级媒体的广告投放力度放缓,反而更加关注地区性市场的投入。8年来,地方级媒体的发展,拉升了低端市场消费能力,也推动了化妆品企业的营销策略下沉。截至2013年,超过56%的品牌广告(刊例)花费投放在城市级媒体,而覆盖全国及卫视的广告份额仅占不到20%。

外资品牌之争

与女性护肤品相比,男性护肤市场上的品牌竞争主要集中在少数外资化妆品企业之间,其中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其市场份额将近50%,这和欧莱雅的产品定位、细分市场品牌宣传都有至关重要的联系。纵观中国10年来男性护肤品市场的发展,2007年以前的市场处于松散状态,男性护肤品还未形成规模,单一品牌影响力差,导致市场份额难以做大。在这种环境下,欧莱雅秉承低价格、强品宣、快速渗透的策略,邀请吴彦祖等明星作代言,强力切入男性化妆品市场,这一举措对于当时处于懵懂期的中国男性化妆品行业来说是一个亮点。欧莱雅男性护肤品广告不仅得到目标受众的广泛关注,而且还获得骄人的营销战绩,上市首阶段就令销量超越原预计的两倍。男性护肤品市场“外资品牌之争”见图5。

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判断及细分产品线的营销策略一直是欧莱雅(中国)品牌的制胜法宝。截止到2012年,男性护肤品的销售额已经占据欧莱雅(中国)化妆品业务的25%以上,其旗下品牌卡尼尔、碧欧泉、欧莱雅、乔治·阿玛尼(化妆品)每年投入的广告宣传花费(刊例)更超过25亿元,占整个男性护肤品广告市场份额的60%(图6)。相对于欧莱雅的强势出击,其他品牌在传播力度上相对较弱,其中妮维雅年广告花费(刊例)约15亿元人民币,占男性护肤品品类整体花费33%,曼秀雷敦占5%。

“明星当道”的市场

在男性护肤品品牌广告传播中,请明星代言的方式获得目标受众的关注、实现品牌沟通已经成为极普遍的现象。男性护肤品品牌代言人多以影视明星为主,企业在不断寻求更阳光帅气的代言人的同时,力求激发消费者的需求共鸣。在“欧莱雅男士劲能醒肤露”广告中,吴彦祖塑造的是一个努力工作,又懂得享受生活的都市男性形象。对于大多数男性护肤品的购买者——女性而言,吴彦祖的男性魅力不仅加深了她们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更激发了她们的购买欲。与此同时,吴彦祖演绎出欧莱雅品牌的精髓,成为男性健康积极向上的代表,大大提升了男性使用者对品牌的认可和忠诚度。

彩妆不再是女人的专利

目前,中国男性护肤产品仍以“清洁”、“润肤”、“保湿”及“头发护理”等功效为主。据统计,护肤功能产品约占男性化妆品整体的40%,男性洗护发产品约占30%,男性头发造型产品约占15%,男性香氛产品约占13%,而其他男性彩妆产品仅占2%,产品功能相对较集中单一。同样亚洲市场的韩国2007年前化妆品市场也只有男性化妆水,但随着男性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皮肤,希望自己像影视明星一样年轻时尚,各大品牌陆续推出男性专用BB霜、CC霜以对抗男性各种皮肤问题,并受到韩国男性的推崇。与此同时,2010年国际品牌Jean Paul Gaultier也推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男性粉底,紧接着MAC、Bobbi Brown,Dior等女性传统彩妆品牌也开始纷纷推出男性彩妆产品。这类产品的面世不仅推动了男性彩妆市场的发展,而且打破了彩妆仅仅属于女人的专利。

在中国,男性彩妆产品还处于尝试性阶段,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图7),而中国消费者向来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化妆品品牌必须适应本土消费者,用更为本土的方式与中国消费者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

多元化传播是趋势

迄今为止,中国男性护肤产品仍然以电视广告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但男性化妆品市场已经告别“介绍期”迈入“成长期”,单调的“广播式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品牌成长的需要。随着日新月异的互动化技术的加入,更大的传播平台展现在企业的面前,更多样化的传播内容、更标新立异的传播方式、更突出品牌精髓的创意策划都将是男性护肤品成长的推动力。引领男性时尚的“他时代”已经拉开序幕。(数据来源于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有限公司)

液体化妆品包装专利技术发展 篇7

由于化妆品都具有一定的粘度,这个特性决定它不具有水一样的流动性,流动性的减弱使得重力的影响不足以使乳液自由流动,同时也就要求设计师针对其流动性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使用方式。目前常用的化妆品包装容器在使用方面通常会存在以下问题:

(1)立式包装:将乳液装入普通的瓶体容器或管状容器中,瓶口开在上方,使用时倒置容器,需要使用一定的力量按压包装体,挤出乳液。立式包装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缺点是无法很好的控制出料量,甚至在乳液快用完时,使用者要花费很大的努力才能挤出乳液。

(2)倒置式:开口倒置过来,放在容器的下方,这种使用方式可以解决乳液快用完时难以取出的问题,但在装满乳液情况下很容易一次挤出大量乳液,而且在使用了一定量的乳液之后,由于容器内部不能和外界空气联通,从而产生负压,容易导致容器变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观与使用感受。

(3)泵式:泵式的原理是利用泵体内外压力差迫使乳液流动,从而达到分配容器中的乳液的目的。在不同类型的泵之间有着不同的运作方式,例如活塞式、隔膜式、增压式等,其具体原理各不相同。由于吸管和瓶底之间必然存在空隙,泵式的浪费问题也一直难以解决。

(4)其他使用中的问题:在使用化妆品时一般需要两手操作,一手压手动泵或挤压包装体,一手接住化妆品,如果使用者是伤残人士就不够方便,会给使用者在使用时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便。

包装设计的需求驱动着商家不断发展创新,并且风行于全世界。化妆品包装企业特别是高端化妆品在许多方面如系列包装设计进行的努力和探索,这也正是包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国内化妆品包装的发展

在化妆品及其包装这个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的领域,国内外的创新一直都没有停止,对于更加功能化、人性化的包装的追求也没有停止过。

国内目前从事化妆品和化妆品包装的企业很多,在包装的改进和研发方面不仅有市场需求的刺激,国际化大公司的竞争,也有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的鼓励,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如图1所示。

图2所示为国内个人、公司、高校申请人的分布图,其中公司申请居多,而其中国外公司的申请量占了75%左右,这一数据说明在化妆品包装领域中国虽然目前已经有自主研发的品牌,但是在对包装的重视和研发力度上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的;另一方面图中显示高校申请量不到1%,故公司借助高效的研发实力开展化妆品包装领域技术革新,以人性化在包装结合高质量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是可行的。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专利文献进行统计,所示发现在化妆品包装的改进方面密封效果的改进占了近三分之一,为保证化妆品的质量,良好的密封效果是化妆品包装必须具备的;其次是定量分配,防止浪费,毕竟多数化妆品价格不菲;然后是卫生性,防止液体残留,造成内容物的污染,该性能同样是为了保证化妆品的质量。

在化妆品的包装形式方面,一般有涂抹、喷雾、泡沫、滴留等方式,以滴留方式居多,涂抹方式次之,即多为传统的方式。

虽然国内化妆品的发展起步晚,近年来大众才意识到化妆品包装在销售以及化妆品质量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同时,中国的化妆品包装发展也十分迅速。目前的专利研究主要存在于定量配送(例如CN103662358A)、密封性能(例如CN102862733A)、防止内容物污染(例如CN102219092A)、完全分配(例如CN103072746A)、重复装料(例如CN102190127A)等方面。

3 国外化妆品包装的技术发展

如今,化妆品越来越精细、新颖的同时,其包装也开始兼具保护性、功能性和美观性。由于人们对化妆品的品质及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世界上各个国家在化妆品包装功能性、舒适性、人性化、轻量化方面的改进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图3为2000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专利申请量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除了以香水著称的法国等国家,中国在化妆品包装方面的专利申请量也与主要化妆品生产国基本持平。

化妆品如今已成为大众消费品及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在制造、销售的过程中能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增长。法国拥有众多知名化妆品品牌,在化妆品包装领域中欧莱雅、阿普塔尔等也拥有大量的专利申请,另外美国的香奈儿、日本的株式会社衍宇等在化妆品包装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国外申请人的发明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化妆品包装便利性的充分发掘;(2)人性化、舒适性;(3)小型化、轻量化;(4)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

4结束语

当前,在“低碳风暴”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已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一项实际行动。越来越多的知名化妆品生产商相继发布了各自的可持续性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其中就涉及到化妆品包装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如可再生或可回收再利用原材料的使用、包装减量化的实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等。因而在全球呼吁可持续发展的氛围下,化妆品包装的设计不仅要在技术上改革创新,环保也是设计理念中的重要一环。

摘要:在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的当今社会,化妆品包装对营销的影响及包装的人性化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在传统包装方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情况下,国内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竞相在包装形式、质量保障、使用舒适度、轻量环保方面进行创新。

化妆品行业发展 篇8

首先,根据历年经验来看,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零售额增速自2007年以来除2010年以外始终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就是说,在不出现异常因素的情况下,2013年虽然预计我国消费品市场将略有回落,但化妆品市场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仍将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

其次,2013年化妆品市场日益细分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对带动整个化妆品市场增长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预计2013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零售额增速将与2012年基本持平。

二、国产品牌高端化发展压力较大

近年来,不少老牌国货护肤品开始陆续推出一些高端产品,旨在打破传统低价形象,求得市场发展,但在当下消费已经十分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如果这些品牌失去了最主要的价格优势,而在市场细分和自身定位方面不能取得相应的质的突破的话,其高价产品就会面临不被消费者认可和买单的风险,因此将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

三、口服美容产品进一步升温

从日本、台湾等市场经验来看,口服美容产品在化妆品店的陈列占比非常大,销售比重也很高,我国化妆品市场潜在容量大,再加上近几年受日本、台湾等地美容娱乐节目影响很深,随着各品牌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对市场的宣传推广,口服美容产品市场将会在近年迅速培养起来,发展速度和市场份额必将不可小觑。预计2013年伴随着各大化妆品集团的发力和产品口碑的普及,口服美容产品消费将会明显升温。

四、面膜行业拥有较大增长潜力

首先,随着我国女性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护肤理念的转变,对面膜的消费观念迅速转变,使用面膜的消费频率快速提高。

其次,相对于其他护肤产品,面膜更多强调美白、补水保湿、祛斑等密集护理功能,环境恶化现象日益突出下,面膜这种具备密集护理作用的产品受到欢迎。

第三,相比较于其他护肤产品,目前面膜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较低,面膜利润更为可观,这也对该产品今后几年快速发展起到一个催化作用。可以预计,未来面膜将逐渐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护肤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五、将有更多品牌跨越专业、日化双线发展

近几年,日化线与专业线的混搭现象在化妆品行业突出,个别企业开始尝试脚踏两线,如通过前店销售产品、后院提供售后美容服务模式将产品横跨日化线与专业线,改变了两线并行不交叉的局面,并逐渐获得了市场一定认可。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同时跨越专业线和日化线的现象将会得到市场的检验,一些有效结合各线优势的好的模式将被消费者认可得以普及,日化线和专业线的界限将会趋于模糊。

六、百货商场增速放缓倒逼化妆品多渠道发展

随着经营成本不断上升,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心理的改变,以百货商场为代表的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由于商业模式自身的局限性,如联营,收取进场费模式、功能异化放弃对商品所有权,价格定价权、引导消费、创新消费能力弱化等,在这种情况下,近几年呈现出对经济低速发展的不适应性,零售额增速明显放缓,且从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发展经验来看,百货业都是经历一段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活力减弱,竞争力下降。

国内外化妆品GMP发展现状 篇9

1 GMP涵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益处

GMP标准虽然不适用于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成品销售环节, 但覆盖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其他所有因素。GMP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 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法规要求, 为制造商提供了生产、控制、贮存等方面的操作指南。化妆品生产企业从原物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装运、质量控制等方面按照GMP标准有效运行, 可确保生产的产品达到相关国家法规对化妆品的卫生质量要求, 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以改善。

化妆品企业有效运行GMP带来的益处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确保产品安全; (2) 提高产品质量; (3) 降低产品召回的风险; (4) 确保产品可追溯; (5) 降低产品对消费者造成伤害或死亡的风险; (6) 符合法规和贸易准则; (7) 获得国际认可; (8) 获得消费者信任; (9) 增强产品竞争力。

2 化妆品GMP在各国和各经济区域的发展

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需求, 是建立在足够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所以, 化妆品GMP在各国和各经济区域发展的速度与其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与药品GMP起源一样, 最早的化妆品GMP来自于发达国家。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 化妆品在双边和多边交易中迅猛发展, 化妆品GMP也开始在发展中国家盛行, 并在全球逐渐趋同发展。

2.1 化妆品GMP在欧盟的发展

欧盟成员国包括英国等引领欧洲工业革命的国家, 欧盟不论工业发展还是工业产品相关的科学研究总是走在世界前列。欧盟在化妆品领域的质量安全研究和政府监管同样是全球要求最早、最全和最严格的。全球最早的化妆品GMP,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欧盟发布。

2.1.1 欧共体化妆品指令76/768/EEC确定了化妆品GMP法规地位

1976年7月, 欧共体理事会发布了化妆品指令76/768/EEC, 该指令的条款7a要求:产品制造商、代理商或销售商应确保主管机构可以根据 (化妆品) 标签上标注的地址, 随时索取到产品安全信息的资料, 包括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应符合欧盟法律或成员国法律规定的良好生产规范 (GMP) 的要求。该指令确定了化妆品GMP的法规地位。

2.1.2 全球最早的化妆品GMP标准在欧盟产生

1993年, 76/768/EEC的第6次修正案———理事会指令93/35/EEC发布, 该指令要求:产品安全信息中需包括符合已被欧共体法律规定下来的良好生产规范 (GMP) 要求的生产方法, 或者未被共同体法律规定下来, 而被成员国法律规定下来的GMP要求的生产方法。1994年, 欧洲化妆品洗涤用品及香水协会 (COLIPA) 发布了行业协会的化妆品GMP指南: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 (Cosmetic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紧接着的1995年, 欧盟理事会也发布了化妆品GMP指南:化妆品的良好生产规范应用指南 (Guidelines for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of Cosmetic Products (GMPC) ) 。这两个化妆品GMP指南是全球最早的化妆品GMP标准, 其作为欧盟化妆品指令的有效组成部分, 被欧盟及其成员国官方一直沿用至2013年7月10日。在欧盟市场销售产品的化妆品生产企业, 为了满足欧盟化妆品指令要求, 通常会寻求第三方机构的认证审核, 获得有效运行欧盟GMP指南的证明文件, 作为提交给欧盟官方产品信息的组成资料之一。

2.1.3 欧盟指定ISO 22716为官方要求的化妆品GMP标准

2011年4月23日, 欧盟官方公报指定EN ISO22716:2007 (等同于ISO 22716:2007) 为其化妆品新法规 (EC) 1223/2009的协调标准。化妆品新法规自2013年7月11日实施, ISO 22716:2007在欧盟已经成为官方唯一认可的化妆品GMP指南, 欧盟官方要求所有在欧盟境内的化妆品制造商, 或者产品将出口到欧盟的其他区域的化妆品制造商必须运行ISO 22716。化妆品制造商通常以通过第三方机构的ISO 22716认证审核、获得证明性文件的方式, 作为提交给欧盟官方产品信息的组成资料之一, 以确保满足欧盟新法规 (EC) 1223/2009第11条所规定“产品信息”的完整性。

2.2 化妆品GMP在美国的发展

2.2.1 美国FDA发布的化妆品GMP

1997年2月,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 (FDA) 发布了化妆品GMP指南:良好生产规范 (GMP) 指南/检查表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 Guidelines/Inspection Checklist) , 并于2008年4月进行了修订。这份指南的前面部分包含了FDA对掺杂化妆品和贴假标签化妆品的定义, 并强调“如果工厂严格地根据良好的操作规范 (GMP) 要求生产, 将最低限度地减少掺杂的或贴假标签的情况”, 指南后面部分的8、9、10条款包括了《联邦法典》 (CFR) 的内容, 所以, 美国FDA的这份化妆品GMP指南具有很强的法规约束力。化妆品生产企业在向美国FDA注册前, 通常也会先通过第三方的美国GMP指南认证审核, 获得符合性证明文件, 证明已经达到了美国GMP要求。

2.2.2 美国基于ISO 22716标准修订化妆品GMP

2013年6月至今,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 (FDA) 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化妆品GMP指南最新修订稿, 收集各方的反馈意见。修订稿主体虽然基于FDA最早发布的化妆品GMP指南, 但美国FDA强调, 作为国际化妆品法规合作组织 (ICCR) 成员之一, 美国FDA在起草修订稿时充分整合了ISO 22716指南的要求。

2.3 化妆品GMP在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的发展

2.3.1 日本2009年确认将采纳ISO 22716指南

在日本, 一部分比较近似我国的“特殊用途化妆品” (包括药皂、去屑洗发水、药用牙膏、染发剂、烫发剂、生发剂等) 被称作“医药部外品”, 按厚生劳动省要求需遵循GMP要求 (关于化妆品的制造及品质管理自主基准) 制造, 不符合基准的不能从事化妆品的制造、销售等活动;另一部分化妆品虽未实施强制性GMP标准, 但其化妆品工业联合会 (JCIA) 参照GMP规定了制造化妆品等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管理事项。

作为国际化妆品法规合作组织 (ICCR) 成员之一, 日本在2009年的ICCR会议上确认, 将采纳ISO 22716指南。

2.3.2 韩国2011年发布化妆品GMP

作为化妆品生产大国之一, 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2010年11月30日发布了“化妆品-生产管理规范 (GMP) ”法规草案。

2.3.3 台湾地区立法通过化妆品GMP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8年通过立法, 确定在欧盟GMP基础上制定出台湾GMP标准, 并逐步强制要求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运行GMP。

2.4 化妆品GMP在东盟的发展

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组成的东盟, 在2003年9月签署了《东盟化妆品统一监管计划协定》 (Agreement On The ASEAN Harmonized Cosmetic Regulatory Scheme) , 发布了东盟化妆品GMP (ASEAN Guidelines For Cosmetic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 以统一监管要求确保对消费者的保护, 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贸易壁垒, 促进化妆品在东盟国家间的自由贸易。

2.5 化妆品GMP在金砖五国、中东和其他非洲国家的发展

金砖五国中如印度、巴西、南非以及非洲国家中的尼日尼亚等国, 虽然没有发布自己的化妆品GMP, 但其国家药品控制总署或海关要求办理化妆品进口许可时提供GMP认证审核证明文件。

中东地区的伊朗卫生部规定, 凡是进口伊朗的化妆品, 生产企业需要运行欧盟和美国官方认同的任何一个化妆品GMP指南, 并必须通过指定的第三方机构 (如:SGS) 的认证审核, 由第三方机构出具符合性证明文件, 化妆品进口商才可以获取进口许可权。

2.6 发达国家主要经济合作体认定ISO 22716为化妆品GMP标准

由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欧盟欧洲委员会企业总局和加拿大卫生部在2007年组成的国际化妆品法规合作组织 (ICCR) , 是国际上最权威的化妆品官方法规合作组织。ICCR的成立, 意在保护全球消费者的利益, 使化妆品国际贸易壁垒最小化, 同时寻求四方成员国的化妆品监管工作趋于一致。ICCR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其会议纪要决定了四方成员化妆品官方监管的方向, 也成为了全球化妆品行业法规发展的风向标。自2007年以来, ICCR前三年的会议均就采用通用的GMP指南———ISO 22716作为会议讨论的主题之一。通过2007~2009三年的议程, 从选定ISO 22716作为GMP参考蓝本、四方成员达成协议采纳ISO 22716到确认将在各自管辖的国家和区域执行ISO 22716, ISO22716已经成为国际化妆品法规合作组织 (ICCR) 认定的化妆品GMP指南。

ISO 22716是怎样一部化妆品GMP指南呢?

2007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发布了ISO22716:2007《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 (Cosmetics—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 —Guidelines on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该指南由ISO组织中的化妆品技术委员会ISO/TC 217起草, 由至少75%的ISO成员投票通过。ISO 22716就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管理提供了组织的和实用的建议, 基于合理的科学判定和风险管理, 将质量保证的理念, 贯穿于工厂所有活动的描述中。ISO 22716自2007年发布之初就得到ICCR的高度关注和推崇, 目前已逐步被国际主要的经济体官方等同采纳或参考采纳。

3 我国基于ISO 22716起草了GMP

截止2010年8月,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化妆品消费市场, 化妆品行业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同时,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已经成为众多世界著名化妆品公司最佳的OEM、ODM基地。中国化妆品生产企业面临国外品牌公司 (如宝洁、雅诗兰黛、丝芙兰等) 对代工厂硬件、设施、环境卫生、人员和管理系统的严格要求, 必须建立并有效运行GMP方可确保贸易顺利进行。特别是目前在化妆品行业, GMP指南已被发达国家或国际主要的经济共同体官方所要求, 成为化妆品法规的有效组成部分, 化妆品生产企业被法规要求运行GMP已成为国际惯例。因此, 在我国推行实施化妆品GMP规范管理势在必行。推行我国的GMP, 其目的不仅是确保中国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和健康, 而且是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 同国际接轨的需要, 可使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贸易发展更加和谐顺畅。

面对化妆品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化妆品需求量的与日俱增, 化妆品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化妆品行业国内外发展形势的要求, 促使我们要加快自已的GMP编制和实施。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化监管司已委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了《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的起草工作, 并于2014年4月21至23日在深圳组织召开了《规范》 (讨论稿) 研讨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化监管司在会议中指出, 《规范》的起草要结合我国化妆品产业发展和监管现状以及当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机构改革情况, 科学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通过制定实施《规范》提升监管部门监管水平, 促进我国化妆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

《规范》 (讨论稿) 在充分考虑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的基础上, 全面采纳了ISO 22716:2007条款的内容, 并充分借鉴吸纳了欧盟、美国、东盟的化妆品GMP成果。《规范》在可预期时间内的正式发布版, 将是我国官方发布的第一份化妆品GMP指南, 也将对全球化妆品生产企业运行GMP这一国际惯例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 也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加强和规范起到正面引导及促进作用, 使之在生产中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4 结束语

化妆品行业发展 篇10

1 化妆品网络营销基本概况

1.1 化妆品网络营销的涵义

化妆品网络营销是指化妆品产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传播、互动、评价, 促进传播行为的影响力达成, 最终推动产品数量与销售规模的增长, 与传统的化妆品营销“只关注过程, 不关注效果;只注意信息传达, 不重视信息反馈”有着根本的不同。化妆品实行网络营销, 则不仅可以增加直销产品的比重, 减少销售中介和促销费用, 而且可以扩大市场覆盖面, 提高运营效率, 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1.2 化妆品网络营销的优势

化妆品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 可以与顾客充分互动。通过数据库, 了解并储存顾客的行为和态度等信息从中选择合适的顾客 (目标市场成员) , 顾客也可以在任何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面前, 即可咨询, 实现互动沟通, 在线完成销售交易;其次, 没有分销环节, 降低营销活动的费用。在网络营销的环境里, 没有中间环节, 能减少销售成本;最后, 网络营销还可以通过顾客反应对市场策略, 产品质量和价格进行测试和调整, 用以改善产品和服务, 在传统的介绍化妆品的方法中, 仅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几种方式, 由于不同媒介存在的各种缺陷, 使消费者无法全面的了解化妆品。

1.3 我国化妆品网络营销现状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大幅度超过美国, 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从电子商务来看, 网络购物已成为网络的主流应用, 网络购物率达到25%。对比美国的66%, 韩国的50%, 中国的网购大幕刚刚开启。如今, 化妆品已经成为在互联网上销售收入排名第三的行业, 越来越多的网购消费者们正在或知名或无名的购物网站上搜索着、对比着、消费他们的产品,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品牌厂商试水网销, 正说明了化妆品网上销售的前景和巨大潜力得到了众多品牌的肯定。化妆品行业在网购市场的消费群无疑是最庞大的, 由此不难推断其网销前景可观。

2 我国化妆品行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2.1 网络营销认识不足

首先, 化妆品“先体验, 后购买”的消费习惯已延续百年、根深蒂固, 这是化妆品采取网络销售渠道时首先要克服的“体验”难关。逛街是女人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同时网上销售化妆品缺少了在店面销售时的面对面的服务附加值;其次, 营销理念有待深化。网络营销不同于电子交易, 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交易过程, 仅仅是促进交易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接受这种新的营销模式, 发挥其在产品推广和销售过程的积极作用。

2.2 化妆品网络营销环境差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由于网络销售渠道使得生产者尽可能绕过中间渠道成员, 剥夺了传统销售渠道的利益分配, 排挤了传统分销商的生存空间;同时传统销售渠道部分客户资源的流失, 目标的不一致与对现实理解的偏差等因素造成我国化妆品行业网络营销环境较差。虽然, 近年来, 我国互联网的硬件设施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互联网的软环境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有待于进一步丰富互联网服务业务。同时, 我国互联网接入服务的费用相对于人们的收入水平来说过高,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用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另外网络营销法制有待健全, 存在技术、支付安全隐患等等。

2.3 网站建设存在很大问题

我国化妆品网站信息服务质量不高, 主要是因为其网站的建设还停留在信息传授的层面上, 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网站模式单一, 多以国外成功网站的模板, 无新意没有竞争力; (2) 网站收益不高, 难以有效掌握应用效果; (3) 在推广和宣传网站时, 其力度不够, 这主要是由于推广工具、网络营销资源及经验等都没有与之合适; (4) 由于网站的更新速度慢; (5) 不能全面地选购化妆品应用软件等。

2.4 营销策略不明确

化妆品网路营销策略水平不高, 效益不佳。多数化妆品企业对网络营销这种特殊营销方式缺乏系统研究, 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 没有形成一套适合市场营销的网络营销策略;营销策略仍然以产品为中心, 没有及时地调整到以消费者为中心, 营销活动的重点应该在于企业与消费之间的交互活动, 而目前大部分化妆品企业的网络营销只是将企业基本信息发布到网上而已, 更缺少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活动。同时, 电子商务活动是一系列业务的组合, 包括信息搜索、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物流配送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都可能导致交易活动无法实现。网络营销更注重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企业通过其良好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因此, 网络营销策略需要改进和创新。

3 我国化妆品行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策

3.1 树立正确营销观念

网络营销的基本目的虽然是为了促进销售, 可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拓展对外信息发布的渠道、改善顾客服务等等。网络营销不只是商业交易的一种手段, 还是一门科学。因此, 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学习和了解网络营销的知识, 形成科学的网络意识, 树立借助国际互联网改善经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网络营销观念。企业要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造, 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业务流程, 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抓住有利时机开展网络营销。

3.2 完善化妆品网络营销环境

问题是企业和消费者在网络市场营销中最担心的问题。网上销售可以说是一个虚拟柜台因此买卖双方的信誉度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因此, 要发展网络市场营销必须加速培育网络市场创造比较成熟和规范的信用环境, 这就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认证制度。例如, 对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问题网上交易的经济纠纷问题, 计算机犯罪等问题都需要具体化、规范化、法制化等等。建立合理的法律法规为其发展需要保驾护航。

3.3 加强网站建设

化妆品企业网站的建设是有效开展网络营销的基础, 因此要加强网站建设, 并利用好网站进行网络营销。首先要求从网络营销整体需要的高度来看待企业网站, 将企业网站真正作为网络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网站建设与网络营销的真正需求结合在一起;其次, 要重视网站的改版升级工作。逐渐增加更多电子商务功能, 如在线采购、在线顾客服务、网上销售等;再次, 网站上消费者应可以亲身体验产品, 会享受到直接的、个性化的建议, 加强相互的沟通, 为消费者提供一切服务等等。

3.4 明确化妆品网络营销策略

首先, 要有明确的品牌策略。化妆品企业可以通过自建网站、网络广告以及个性化营销等网络营销方式来推广自己的品牌, 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其次, 合理的价格策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对于没有竞争力和处于推广期的产品应制定低价, 甚至是免费的策略, 来培养顾客群, 扩大其销售市场;再次, 要有一定的促销策略。化妆品企业可以通过广告促销和电子邮件促销等方式开展网络促销活动, 也可以采用多种促销策略的组合;最后, 要有优秀的服务策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会员网络或者通过电子商务中介平台来实现企业的服务策略。

4 结语

网络营销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革命, 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观念上的革命。同时, 化妆品的特性决定了其有利于开展网络营销业务, 因此化妆品行业应该抓住网络经济冲击带来的营销方式转变的契机, 发展网络营销, 树立企业的品牌, 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购物市场的快速成长, 很多化妆品企业纷纷尝试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给化妆品企业带来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目前, 我国化妆品行业网络营销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 在化妆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我国化妆品行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化妆品行业,网络营销,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梁业章.化妆品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1, (10) :46-47.

[2]庄雅妙.化妆品:网络购物引风潮渠道共赢是关键[J].电子商务, 2008, (9) :21-24.

[3]甘伟, 张建贵.我国化妆品网络营销策略分析[J].经济师, 2006, (9) :241-243.

化妆品复合软管发展新趋势 篇11

铝塑与全塑复合软管

铝塑与全塑复合软管是当今研发的重点,将最有可能替代目前的塑料共挤出软管。塑料共挤出软管与铝塑及全塑复合软管的优缺点对比如表1所示。

1.铝塑复合软管

铝塑复合软管是以铝箔、塑料薄膜经共挤复合工艺加工成片材,再经专门的制管机加工成管状的包装容器,主要用于卫生性、阻隔性能要求较高的化妆品包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铝塑复合软管中铝箔阻隔层的厚度已由原来的40μm降至12μm,甚至9μm。

铝塑复合软管具有以下优点:

(1)高阻隔性。铝箔具有出色的阻光性、阻氧性及阻水性等阻隔性能,一方面能够阻止外界物质侵入化妆品内部而使化妆品发生氧化变质,另一方面能阻止化妆品内的水分或甘油等成分透过软管扩散到外界,从而有效保证化妆品的品质。

(2)低成本。要达到相同的阻隔性等物理性能,铝塑复合软管要比全塑复合软管和塑料共挤出软管所用的材料少、成本低,因此经济性更优。

(3)通过结构和工艺的调整,可以达到高亮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管中管领域。

2.全塑复合软管

全塑复合软管的材料全部为塑料成分,分为全塑无阻隔复合软管和全塑阻隔复合软管两种。全塑无阻隔复合软管一般用于低档快速消耗化妆品包装;全塑阻隔复合软管通常用于中高档化妆品包装,其阻隔层可以为含EVOH、PVDC、具有氧化物镀层的PET等多层复合材料。全塑复合软管具有环保性能佳、颜色多样化、挤出后回弹性好等优点。

全塑复合软管具有和塑料共挤出软管最相似的结构,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类复合软管。但是和塑料共挤出软管相比,焊接边缝外观差是其最大的缺点,这需要从制管工艺上加以解决。如图1所示,传统制管工艺的边缝焊接为搭接方式,全塑复合软管需要采用对接方式的特殊制管工艺才能满足高端化妆品复合软管的要求。

新型片材在高端化妆品复合软管上的应用

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要求的日益提高,市场上陆续出现了新型的高端化妆品包装。高端化妆品复合软管需要采用新的材料、工艺和结构,下面介绍几种新型片材在高档化妆品复合软管中的应用。

1.镭射片材

镭射包装材料作为一种新颖环保的包装材料,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与目前包装印刷行业常用的其他包装材料相比,镭射包装材料不但具有新颖、亮丽的外观效果,还具有高技术防伪功能,被称为世界包装印刷工业中最前沿的技术之一。镭射包装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食品、药品、日化用品等领域。据报道,国外部分包装材料生产厂商已经开始将镭射膜用作化妆品复合软管片材的外膜,一方面可以使化妆品复合软管的整体效果看上去更绚丽,另一方面在高端化妆品领域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伪功效。

2.高亮片材

近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由高亮片材制成的化妆品复合软管,其外表面具有极强的金属感,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强烈的眼球刺激。据悉,某些国内知名品牌化妆品已经开始尝试使用这种包装。

众所周知,铝箔是一种阻隔性材料,具有防潮、气密、遮光、耐腐蚀、保香、无毒无味等优点,尤其以优雅的银白色金属光泽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复合包装材料中。但铝箔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不耐折,铝箔一旦经过弯折,就会降低其本身固有的阻隔性。另外,铝箔用在包装材料中的成本也偏高。因此,一些包装材料供应商开始使用真空镀铝薄膜(如MPET、MPE等)来代替铝箔。用于包装材料的真空镀铝薄膜具有以下特点:

(1)和铝箔相比,真空镀铝薄膜大大减少了铝的用量,节省了能源和材料,降低了成本。复合用铝箔的厚度多为9~20μm,而真空镀铝薄膜的镀铝层厚度约为0.04μm,其耗铝量仅为铝箔的1/200,且生产速度更快。

(2)真空镀铝薄膜具有优良的耐折性和良好的韧性,很少像铝箔那样出现针孔和裂口,无揉曲龟裂现象,对气体、水蒸气、气味、光线等的阻隔性更高。

(3)真空镀铝薄膜具有极佳的金属光泽,光反射率可达92%,使其整体的光泽效果大大优于铝箔。

(4)可采用屏蔽或洗脱工艺进行局部镀铝,以获得具有任意图案或透明窗口的真空镀铝薄膜,用这种真空镀铝薄膜制成的包装能够让消费者清晰地看到内容物。

高亮片材已经成为高端化妆品复合软管的一个卖点,使用真空镀铝薄膜替代传统铝箔也将是化妆品复合软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今后其在化妆品复合软管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3.应用烫印工艺的复合片材

将电化铝烫印工艺应用于复合片材,也能够使加工后的化妆品复合软管具有亮丽的外观效果。应用烫印工艺的复合片材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冷烫或热烫工艺,使复合片材表面呈现超亮的光泽,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2)价格昂贵,一般用在高档化妆品复合软管中。

(3)烫印箔在复合片材表面的附着力不高,容易脱落,因此对烫印工艺的要求很高。

产品安全将受到重视

化妆品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其包装材料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如何保证包装原料中的一些添加剂与化妆品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或不对化妆品本身产生副作用,成为我们要面对的一大首要问题。国外对此尤为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产品安全法规,比如欧盟(EU)的法规以及美国(FDA)的法规;但在国内,相关法规标准还处于不断的完善中,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虽然列出了900多种物质,但是和欧盟的3000多种物质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新版的GB9685正在研讨中,将会对包装材料中使用的添加剂有更加严格的规定。

我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关注包装材料中潜在的有害物质对包装内容物的影响,并且付诸于实际行动保证包装材料安全的企业之一。对于化妆品复合软管片材来说,其主要材质还是聚乙烯、聚丙烯以及铝箔等,如果片材或软管涉及出口,其欧盟法规的符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比如,聚乙烯材料的生产中会加入抗氧剂、开口剂、爽滑剂等化学物质,而这些物质在化妆品的作用下(化妆品是一种很好的萃取物质),会从薄膜中迁移至化妆品中,可能会引起化妆品性能的变化。欧盟关于食品接触材料法规(EU)10/2011中对于抗氧剂、开口剂等的迁移量有着严格的规定,总迁移量(OML)不能超过60mg/kg,这对于包装材料生产商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我公司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保证使用的原材料符合欧盟EU、美国FDA以及国标的相关规定。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和使用独立的片材生产车间,确保产品不受到其他杂质的污染。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我公司生产的片材在各项化学物质的检测中都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而且产品符合欧美地区的法规认证,因此得以远销欧洲以及美国等地区和国家。

随着国内产品安全意识的逐步提高,以及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相信化妆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将是化妆品生产企业选择包装供应商时的首要考察项目。

结语

化妆品行业发展 篇12

一、当前校企合作中的突出问题

从现有合作实践来看, 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途径的重要性, 且在推进校企合作中, 对于企业人才成长需求的分析, 关系到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度与成效。由于缺乏相关配套体系的支撑, 学校与企业在深化专业建设, 增强学生职业技能过程中, 仅止于双方的各自需求, 而未能从长远规划与设施、政策、资金等配套上给予衔接, 制约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同时, 在合作模式上, 高职院校过于强调就业率, 特别是对于办学方向的评价, 多从相关的企业合作协议上来探索, 缺乏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关注, 使得合作仅停留在就业层面。缺乏对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企业和学校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协同机制, 忽视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宗旨, 导致人才培养缺乏持续性, 也未能与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相协同, 导致合作持久性不长。

二、美容化妆行业“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实践体系

近年来, 我国美容美发机构、化妆品企业以及相关培训机构增长迅速, 市场人才缺口较大, 高职院校在学科设置及专业教育上, 更应该从行业发展实际及人才需求上来优化教育布局,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据统计, 全国美容化妆品行业从业人数达到2000 万人, 高中、中专学历约占50% 以上, 而大专学历不足20%。可见, 高职院校在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方向上, 要从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及服务能力上, 积极开拓与相关产业、企业的深度融合, 拉近校企合作, 深化人才战略。

1、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及方向

美容化妆品行业保持在35%以上的增长率, 从业人员素质及专业技能普遍较低, 人才培养缺口大。高职院校在适应产业升级及发展需求上, 首先需要从人才目标定位上, 确立技能型高端服务型人才方向, 如美容养生高端技术;美容店店长管理;美容师服务高端客户能力, 美容化妆品生产企业员工队伍等。从学科专业特点来看, 美容化妆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强调“内外兼修, 身心合一”, 不仅要具有相关的美化能力, 还要从自我管理、自我团队管理上来美化自己。对于一般的培训机构, 其人才目标锁定为从业人员, 而无法实现内外的统一。因此, 高职院校要从课程上将美容、保健、养生、会所管理等知识、技能进行统合, 满足毕业生具有顾客管理、美容师管理、化妆品项目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能力。

2、明确各岗位职业需求及对应素质

从美容化妆品行业人才需求来看, 在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上, 要从就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培养上, 明确人才定位, 优化实践技能及管理课程。如参照当前美容化妆品行业协会对人才的调研需求, 对于美容会所人才的就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划分为四点。一是店长管理岗位, 其职业能力需要具有美容、养生、保健、营养、会所管理等行业知识及技能, 具体来讲, 在课程上应该设置连锁店经营管理知识, 对美容会所进行开发、设计、运营、管理, 相关商品的采购、配送;制定美容店人才招聘及岗位分析, 人才培训及薪酬管理、设计客户服务项目, 制定销售服务模式;强调语言沟通与表达力训练, 掌握礼仪技巧及服务能力。二是具有美容化妆品企业岗位工作能力, 主要从美容化妆品企业实际入手, 从不同岗位职业能力上来满足人才需求。如市场营销岗位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化妆品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物流管理能力等。三是具有相关岗位执业资格的美容美体师能力, 如基本的皮肤诊断及护理能力、美体保健能力、中医美容知识能力、亚健康调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四是自主创业岗位能力, 能够从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掌握美容化妆品行业管理知识与能力, 如实体店人、财、物管理, 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美容化妆品商贸管理能力等。

3、“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在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上, 首先从合作企业选择上, 围绕合作模式来达成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 如校企共建“校工厂”, 校企共派管理层、培训师资参与组织、运营、教学和管理。如学校提供50% 的学费, 满足校企管理日常运营, 企业派驻实习岗位并负责薪资及奖助学金。从美容化妆品行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构成上, 围绕“高素质”+“强技能”要求, 着力从学生、教师、领导三者关系上,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双重身份, 既是学生, 又是学徒, 让教师明白, 既是教师又是美容师或管理顾问, 让领导明白, 既是企业负责人, 又是学院管理者。在课程设置及实施上, 结合专业围绕行业发展走、课程围绕企业服务管理走、教学围绕岗位技能走、教材围绕项目实施走,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中, 企业、学校的各自优势和资源, 保障学生在学习、实习中完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如在课程体系组织上, 从核心课程设置、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课程教学标准制定、专业技能实训与考核、师资队伍合作培养, 教学过程细化监督等方面, 从课程内容、职业标准、专业技能、岗位要求上实现对接, 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生产服务环境, 获得综合提升。

三、结语

通过构建“双主体”校企互动式合作培养模式, 将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进行对接,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以校企深度合作, 立足美容化妆品行业人才需求方向来组织课程教学, 特别是在校企协同上, 从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协同中, 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推进和优化教学, 促进高技能型人才的快速有效培养。

摘要:所谓“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要从学校、企业双方互动中来优化人才培养方向, 改革教学目标, 切实从校企合作中来解决人才培养难题。以美容化妆品行业为例来探讨“双主体”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容化妆,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惠坚, 李桂霞.对高职教育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 (01) .

[2]张勇, 张丽娜.基于美容行业校企协同合作平台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J].职业时空.2014 (11) .

[3]王艳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2 (01)

上一篇:血清白细胞介素6下一篇:卫生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