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税评估

2024-07-28

计税评估(精选10篇)

计税评估 篇1

物业税征收的基础是房地产价值评估, 而房地产估价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三种方法是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 文章在介绍三种基本评估方法在房地产评税中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评税的特点, 并针对这些特点详细研究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房地产计税价值评估方法。

一、绪论

物业税的概念自从进入国人的视野, 多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所谓物业税, 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 要求其所有者或承租人每年都缴付一定税款, 税额随房产的升值而提高。物业税是一种房地产在保有期间征收的税种, 征税的基础是房地产在评税时点的价值。因此, 房地产评估值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物业税征收的准确性。虽然物业税的开征比较复杂, 2011年我国选择上海、重庆作为试点城市, 暂时进行房产税改革, 采用市场价格作为税基, 不过对物业税计税价值评估值的采用是其发展的必然。

从一般的房地产评估角度来讲, 进行房地产个案评税能够尽可能的准确评估待估对象的价值。但是物业税征收对象数目庞大, 评税时间以及资金有限, 使得房地产评估必须兼顾准确与快速高效两个原则。在这种情况之下, 国家地税总局提出实行批量评税的思路。试点评税证实这种思路是完全可行的。物业税的评估工作试点城市中有像北京、上海、重庆这样的大型城市, 也有像焦作、马鞍山等偏小型城市。由于城市间的发展程度不同, 评税采取的房地产价值评估方案也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将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房地产评税价值评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房地产计税价值评估基本方法

无论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如何, 房地产估价经常采用的方法不外乎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在房地产模拟评税中, 同样主要应用这三种方法进行房地产价值评估。从本质上来讲, 模拟评税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普通房地产价值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一致。由于考虑到评税快速高效以及实际可行性的要求, 模拟评税的实际工作中采用批量评税的方法。采取批量评税的关键步骤是分区和求取基准价格。

(一) 成本法是求取估价对象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重新构建价格, 扣除折旧, 以此估算估价对象房地产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通过分别评估房产价值和地产价值, 以二者之和作为房地产整体价值。其中房产价值评估采用重置成本法, 地产价值评估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土地分区即为城市土地分等分级。成本法可适用居住、商业、综合、工业四类房地产的房地产税计税价值评估情形, 综合、工业类房地产评估首选成本法进行。

(二) 市场比较法是在待估房地产所在的评估分区范围内按房地产的细类划分设定有代表性的样本房地产, 通过大量 (三个以上) 同一分区的相同细类可比实例评估样本房地产的价值, 进而由样本房地产价值修正待估房地产价值的方法。市场法评估的基准价格为标准样本房地产市场单价。另外为计税的方便性和易操作性起见, 市场法评估分区是在房地产价格聚类的基础上, 又综合考虑行政区位和土地级别的影响因素得到的。市场法可适用居住、商业、工业、综合四个大类房地产的房地产税计税价值评估情形, 在居住类房地产和商业房地产中应用广泛。

(三) 收益法适用商业类房地产的计税价值评估情形, 是一种依据商业用房的经营纯收益反算其市场价值的方法。在待评税房地产所在的评税商业分区范围内, 按要求设定在区域内同类房地产中具有代表性, 能集中反映分区内同类房地产典型特征的商业样本房地产, 作为原始样本商业用房。然后收集与原始样本商业用房类似的商用房地产的租金及售价价格案例测算原始基准价格。在此基础上通过因素修正确定待评税房地产的评估值。收益法的分区的依据有:商业房地产租金收益数据或经营收益数据, 城区商业用地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体系, 城市行政区域。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计税价值评估特点

经济欠发达地区, 主要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总体表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房地产评估市场化程度较差。以下是笔者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评估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总结出的房地产评税价值评估特点。

(一) 房地产交易市场不成熟, 安置房以及早期企业福利分房占居住类房地产比重相对较大

一个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是否成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化程度。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房地产开发相对落后, 新开发的房地产比重小。在房地产市场化前大量的企业内部分房以及拆迁类的安置房等如今进入房地产交易市场, 占据了交易市场的一席之地, 影响了房地产的正常交易, 并使得在房地产价值评估测算过程中出现多种评估方法结论不一致的现象。

(二) 一定时期内房地产市场中发生的正常交易案例相对较少, 交易成交价参差不齐

应用市场法和收益法进行房地产价值评估时, 房地产市场越繁荣、原始数据越多越广泛, 越能够提高评估的准确度。如果评税基础数据太少则会使得评估结果不能很好的表达房地产的实际价值。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某些特定评估分区中, 往往合适的数据量相对偏少, 这给评估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例如, 利用市场法对某市经济开发区居住类房地产进行价值评估, 该市有关部门提供的交易案例共5宗, 其中一宗案例年代较为久远, 另外四宗案例则出自同一个小区A, 并且四宗案例中的一宗成交价格远低于其他三宗。这种情况下得到的样本房地产价值显然只能够用于修正A小区的房地产价值。

(三) 商业房地产发展落后, 商业物业分布不集中, 商业形态样本量少, 同一区域内相同商业细类房地产经营情况差异较大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城市, 商业房地产发展相对落后, 商业类型少。较为繁华的商业街只有一两条, 其余的商业物业多呈点状分布, 较为成熟的商圈相对较少, 这样的布局显然不利于评估分区的划分。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某类商业形态样本量太少 (比如商场类物业) , 使得评估结论说服力不强。另外, 尽管是在同一评估分区内的同种商业类型, 也存在租金程度和收益水平差别较大的情况, 给原始样本商业用房的选取带来了困难。

四、经济欠发达地区计税价值评估方法探究

经济欠发达地区房地产评税价值评估最突出的特点是房地产市场化程度较低, 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建设和交易不活跃, 房地产交易中福利性住房比例偏高。这给房地产评税价值评估工作中分区和确定基准价值带来了难度。鉴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房地产评税价值评估方面的这些特点, 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就要求参与人员在利用三种常用房地产评估方法时根据地区的特点制定适合该地区的评估方案。

(一) 基础数据是房地产价值评估的基本条件, 要尽量获得更多的有效数据

一般来讲, 大型城市房地产评税价值评估基础数据量大, 价格聚类性明显, 价格变化层次性好, 分区数量要多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在选取可比实例时要合理选择适当的可比实例, 特别是针对某一特定的样本房地产、估价目的和估价时点来说, 有些交易实例并不适用。在评税过程中, 三种基本的评税方法都需要相应的基础数据。有效数据是房地产评估准确与否的基础条件, 必须做好数据的搜集工作。这就要求委托方尽可能地提供条件, 使得评估人员能够获取更多的有效数据。

(二) 收益类房地产评估中应适当确定原始样本商业用房的设定标准

评估分区原始样本商业用房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能够较好的表达该地区的商业细类发展水平。在聚类明显的商业区内选取原始样本商业用房较为容易。但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 其商业物业分布不集中多呈点状分布, 这无疑加大了样本房的选取难度。因此, 在设定不同商业类型原始样本商业用房时, 要在分析该地区客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 参考土地分级, 合理确定原始样本商业用房, 同时也要对部分修正因素进行调整。特殊情况下, 可对具体对象进行个案评税。

(三) 评税地区局部出现住宅类物业基础数据量不足的可以考虑采用成本法替代市场法进行评估

上文提到某市开发区居住类用房的评估案例, 由于可比实例不合理, 不能应用市场法进行评估的, 可以应用成本法代替市场法进行评估, 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考虑个案评估。一般来讲, 每个评估分区内都能找到三个以上的可比实例, 但是无疑可比实例数量越多房地产评估的结果越接近真实价值。当住宅类房地产基础数据量较少或不足时, 可以考虑参考成本法评估待估房地产价值。

(四) 利用成本法和市场法评估结论存在差异性的探究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不同方法评估同一宗房地产结果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基础数据的缺乏导致评估结果偏离实际价值, 解决的办法在上文中已经分析过了;第二种情况是针对安置房和福利性分房比重较大的地区出现的大量居住类物业成本法评估价值高于市场法评估值的现象, 应尊重市场法的评估结果。

从房地产评估原理上讲, 市场法的理论依据是替代原理;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可分为从卖方的角度和买方的角度来看。从卖方角度来看, 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费用价值论, 是基于房地产的“生产费用”, 重在过去的投入, 即卖方愿意接受的价格, 不能低于他为开发或建造该房地产已花费的代价。从买方角度来看, 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替代原理。即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不能高于他所预计的重新开发或建造该房地产所需花费的代价。可见, 如果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大量卖方房源来自于企业福利分房, 这些房地产并不符合严格的生产费用价值论, 因为这种获取方式不同于重新构建一宗房地产的获得方式, 卖方获得该类房地产所付出的直接投资远低于开发或建造该房地产花费的代价。而市场法的评估很好的遵循了替代原理, 因此选用市场法的评估结果更具科学性。

五、小结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评税工作, 一方面要求评估人员认真、负责的进行工作, 另一方面也需要委托方尽可能的配合评估人员做好评说工作, 提供足量的评税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 重要的还是要在三种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评税特点, 制定可操作的针对性强的评估方案。

计税评估 篇2

|2017-12-19

你是不是经常听到以下这些“熟悉的陌生词”?

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计税方法、所得税征收方法代理记账、规范的会计制度...是不是仿佛理解一点,却又不甚了了?

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一个东西: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企业规范的会计制度

法规规定:会计核准水平良好的企业应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设立会计账簿,包括: 总帐一本现金日记帐一本银行存款日记帐一本销售明细帐一本其他明细帐一本 而且企业要有专业的财会人员。

达到以上要求的企业便是下文中的“会计核算水平高”,反之则是下文中的“会计核算水平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针对增值税而言的,企业所得税无此区分。

年应税销售额低于500万的(或新成立的)企业可以没有规范的会计制度,此时默认为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有规范的会计制度,此时即使低于500万也可以去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年销售额超过500万的企业必须要有规范的会计制度,也必须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而且是立马申请,什么意思呢?

例如,你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总销售额为490万,但你今年(2017年)11月的销售额有200万,导致从2016年11月-2017年11你的总销售额超过了500万。那么你今年12月就必须立即去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不能拖着。诶,这个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

你本来是小规模,一直采用简易计税,现在突然被税局要求立即变更为一般纳税人,这就相当于要求你马上要采用一般计税方法。而“有头发谁愿意当秃子”啊,这临时临脚的突然要规范企业的会计制度,难度可想而知。但上命难违,如何是好呢?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代理记账产品,你可以从中选择一家专业的机构做代理记账,等你会计水平提高了,再把账目接回去。

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增值税有2种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

例外情况:一般纳税人发生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时,也可以选择简易计税(例如建筑工程老项目),只需填写一个《一般纳税人简易征收申请表》向税局申请即可,但一经选择,短期内(3年内)就不得再变更回去了。当然,这种“特定应税行为”只有极少数企业满足条件。会计核准水平高就可以准确的核算出每一期的进项和销项,因此一般计税方法公式如下: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销项-进项)*17%-进项税额抵扣。

会计核准水平低就无法核算每一次销项和进项,但总能笼统计算出当期销售额,因此简易计税方法公式如下: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销售收入*3%。二者孰优孰劣?

虽然看起来简易计税方法的3%税率要比一般计税方法的17%低好多,但简易计税其实是笔“糊涂账”,一般计税才是精确到每一笔交易。

小快打比方:一般计税方法就像是中国考试的打分制,你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不多给,也不少给;而简易计税方法就像美国学校考试的“分级制”ABCD,A是要比B好,但同是A的人难道分都是一样的?别人考了80是A,你考了90还是A,是不是“糊涂账”。

而且一般计税方法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进项税额抵扣。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做进项税额抵扣(也就是少纳税)。

一般纳税人可以对外开专票也可以用专票抵扣税额;

而小规模纳税人不能用专票抵扣税额,对外开专票也需要税局代开。

小快小贴士:小规模纳税人在购买农产品时可以用专票按11%的税率做进项税额抵扣。

显然,大概率讲,一般计税方法反而比简易计税方法税负更低,更重要的是一般计税方法交的税不会“不明不白”。

看到这,你是不是也想把税交得“明明白白”?但短期内又很难规范会计制度?可以暂选“代理记账”哦。

以上都是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对征收增值税的影响,此外,会计核算水平高低还对征收企业所得税造成了影响。

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倒不分什么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但其征收方式的区分与增值税如出一辙,还是看你企业的会计水平。

若企业会计水平高,不但可以核定收入,还能核准成本、费用,那就采用查账征收,反之则采用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公式如下:

企业所得税税额=(收入-成本-费用-其他)*25% 核定征收又分为定额征收和定率征收。

2、定额征收与定率征收

若企业会计水平低,只能核定收入,无法核准成本、费用,那就采用核定征收。定率征收公式如下:

企业所得税税额=(销售收入*应税所得率)*25%。应税所得率为税局通过一定标准和方法帮企业核定的毛利率。定额征收:

税局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给企业设定一个税额值,企业连销售收入都不用计算,直接交钱就是。

你看,区分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本质和区分增值税征收方式几乎一样,几乎可以说: 小规模纳税人采用核定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一般纳税人采用查账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

为什么说几乎?因为也会有例外,如“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那一段所述,年销售额低于500万的企业和新建立的企业即使有规范的会计制度也可以不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即:一部分的小规模纳税人也能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

说一千道一万,不管是从增值税还是企业所得税,之所以这么多弯弯绕绕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会计核准水平有高有低。

但总的来说,会计水平高的企业更节税,不光节约增值税,还节约所得税。

因此,如果你想节税,就要尽快规范你的会计制度,当然,别忘了,提高会计水平还有一个方法:代理记账。

若有不当之处,欢迎留言指正!若觉得还不错,别忘了点赞转发哦!本文系由快法务撰写!

资产计税基础深度剖析 篇3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准确判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为此,重点对资产计税基础进行深度剖析和评价,希望能以新的视角来理解资产的计税基础,以新的思路深度把握其内涵。

关键词: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46

2006年2月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规定,企业采用新的方法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确认递延所得税项目,并计算确定本期的企业所得税费用。而递延所得税项目核算的重点是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下面将从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发,进一步深入剖析和评价资产的计税基础。

1对资产计税基础的理解

企业会计准则中给予的资产计税基础的概念,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要想能准确地计量每一项资产的计税基础,必须对其含义进行深度剖析,准确把握其实质内容,否则在实务中将很难对资产负债表的各类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做出正确的判断,也难以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熟练地处理递延所得税问题。

2如何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2.1首先从资产概念来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资产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目前由企业控制或拥有的、未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一项资源。从资产的概念可以看出准则中的解释涵盖了三个不同的时间点——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产生经济交易,现在拥有经济资源,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对于资产的运用及其相关理解更多地侧重于过去和现在两个时点,对于未来时点的运用很少涉及,但是笔者坚持认为对于所得税会计这个知识点来讲,大家的思考视角应该做出适当地转移,站在未来时点来理解今天的资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呢?站在未来的角度,资产更注重强调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且资产在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同时,可能伴随着一系列成本费用的发生。当然将来与成本费用相关的资产并非指资产负债表中所有的资产,仅仅指那些应税资产,所谓应税资产就是指在未来期间资产的价值不断减少时,需要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的那类资产,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以我们今天探讨的资产范围大大减少了,已经剔除掉了那些非应税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即资产价值减少时不需要计入损益的资产,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放在应税资产上。

2.2站在未来时点的角度定义资产的账面价值

站在未来时点来看,资产是指在未来期间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同时,将会有多少数量的资源计入成本费用,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影响企业税前利润的金额。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可以界定为未来期间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以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即资产的账面价值从数量上来看应该等于初始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已经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

2.3站在未来时点的角度定义资产的计税基础

首先,计税基础是一个税法的概念,需要站在税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的资产。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按照税收法规编制的话,那么,任何一项资产的计税基础就可直接从报表中获取。但是我们企业所有的财务报告都是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来编制,因此,要想准确地获取资产的计税基础,只能转换思考角度,以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为起点,站在税收的角度来理解和领悟资产,从而计算确定出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可以转换思维视角来理解,同样道理,资产的计税基础亦是如此,也需要站在未来时点分析和判断,这样资产的计税基础可以定义为一项资产在将来期间依据税收相关法规规定允许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即将来计算确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抵扣的金额。

因此理解资产的账面价值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深刻把握,第一,站在企业会计准则的角度,按照准则相关法规计算账面价值;第二,需要站在未来的时点看待资产的价值是多少;第三,需要从影响损益的视角来分析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样,资产的计税基础也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判断,第一,站在税收法规的角度;第二需要站在未来的时点看待企业资产的价值;第三,需要从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视角来分析资产的计税基础。

3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计算公式对比分析

从资产概念的新视角出发,资产账面价值从数量上等于初始取得成本扣除以前期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之后的金额;从税法的角度来看,资产计税基础的计算公式与其基本相似,即初始取得成本减去将来按照税收相关法规规定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因此笔者根据概念可以得出一系列应税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公式,同时任何一项资产的计量,均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下面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为例,分别从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计算确定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3.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

在初始计量时,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即为初始取得成本,且该价值基本上也是税法所认可的,因此,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一账面价值一取得成本;后续计量时,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差异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使得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在金额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一初始取得成本一过去期间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金额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并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一初始取得成本——过去期间依据税收相关法规规定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金额。

3.2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

初始计量时,绝大部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会存在差异,也就是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而对于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强调为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发生的研发费用,对于费用化进入当期损益的部分,税法上规定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50%当期扣除,对于资本化形成资产的部分,税法上规定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50%分期摊销,因此,从数量上来看,资产的计税基础恰好是其账面价值的150%。

后续计量时,由于摊销期限的差异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使得无形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累计摊销金额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累计摊销金额存在差异,因此,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一初始取得成本一过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已经计算出的累计摊销金额和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相应地,无形资产计税基础一初始取得成本——过去期间依据税法相关规定已经计算出的累计摊销金额。

3.3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确定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依据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资产主要体现在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上,这些资产的共性是其账面价值会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而税法上对公允价值的波动不允许做任何的调整,因此,当公允价值上升时,该类资产的账面价值随着公允价值的增加而增加,会出现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情况;当公允价值下降时,该类资产的账面价值随着公允价值的减少而减少,会出现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情况。

对于此类资产在初始计量时,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并无差异,会计与税法对初始取得成本的认定是一致的,因此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即为初始取得成本;而后续计量时,该类资产的账面价值是一个变化的数,它会随着市场上公允价值的波动而做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账面价值从数值上等于公允价值,而该类资产的计税基础则不会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做出相应调整,因此计税基础始终是一个固定的金额,也就是初始取得成本。

3.4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

计税评估 篇4

1.1 房地产保有环节征税的长期探索

从2003年起,我国借鉴国外运行良好的财产税制度,探索财产税在我国的适用性。于是,先后在北京、辽宁等6个省市进行物业税改革和“模拟评税”试点工作,后又扩大到10个省市的32个县、市、区,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房地产的计税价格进行有益探索。但是,“模拟评税”实际上是没有执行征税的“空转”,并没有涉及征纳双方的实际利益,自然没有涉及太多评估争议问题。2011年1月在上海和重庆个人住房开启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但是两市的试点方案中主要针对新增住房和高档住房进行征税,涉及面小,较少涉及计税价格评估的问题,因此也没有出现太多评估争议问题。

1.2 房地产交易环节征税的评估争议处理

在探索财产税制在我国运用的同一时期,纳税人利用“阴阳合同”逃避房地产交易环节中的税收,严重影响了税收的严肃性,也大大降低了国家利用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力度。因此,在保有环节的财产税尚未大规模铺开试点前,交易环节的税收管理和计税价格评估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进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财税〔2010〕105号)要求,各地应于2011年7月1日后,逐步推广应用房地产估价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目前,从各地已公布的配套方案看,各地都开始探索并实施了与当地相适应的房地产交易环节的计税价格评估工作,其中,评估争议处理也成为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国际上以财产税征收为目的的计税价格评估争议处理经验

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拥有较长时间的财产税(主要是房产税)征收历史。以从价税为目的的计税价格评估主要采用以批量评估为主,个案评估为辅的评估系统。其中,批量评估主要针对辖区内异质性较弱的房地产进行模型化评估,个案评估主要针对辖区内异质性较强的房地产进行人工手动评估。批量评估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公平客观等优点,因此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征收财产税的过程中得到大规模推广。但是,批量评估的结果仍有可能因物业的特殊性造成的评估偏差,或者由于纳税人对批量评估系统的不了解、不信任,从而引起对批量评估结果的争议,所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设有解决争议的机构,备有专业的评估人员或第三方争议委员会进行争议处理,形成了一套成熟有序的争议解决机制。国内已有学者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成熟的计税价格评估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朱聪、郑婕,2007 ;傅传锐、杨倩倩,2007)。国际估税官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ssessing Officers,IAAO)是一个主要从事财产税计税价格评估的教育培训、评估准则制定、评估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国际性组织。目前,该协会已制定了15个与财产税计税价格评估相关的技术准则,并且在1981年制定了《计税价格评估争议处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Standard on Assessment Appeal),最新版本已于2013年1月通过。

虽然准则在其适用范围中强调,本准则旨在提供一个框架性指导意见,不提出单一具体的争议处理程序,但是从已经建立争议处理机制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IAAO给出的争议处理框架具有较强的普适性。鉴于IAAO在国际财产税计税价格评估中的地位,在此以准则为例,介绍在国际财产税计税价格评估争议处理中较为通行的做法。

IAAO在建议中将评估争议处理先按评估财产的类型大体分为两类:地方性财产(Locally Assessed Properties)和中央财产(Centrally Assessed Properties)。其中,中央财产是指铁路、电信、公共设施等财产,评估工作由中央的评估机构完成。在两类财产中又将争议问题进一步分为事实问题(Matters of Fact)和法律问题(Matters of Law)。事实问题主要是有关评估值和影响评估值的相关因素的问题,应该在行政管理的范围内处理,最高处理机构是州或省的财产税法庭。法律问题主要涉及一些法律规章和程序问题的解释、权利豁免、争议处理委员会和特别法庭的司法权等问题。处理地方性财产的评估争议可以依次通过四个层次:与评估机构的非正式交流、独立的争议处理委员会复核、州或省的财产税法庭、法庭。中央财产与地方性财产的评估争议处理机构不同,但是处理争议的结构框架相似。在中央财产评估的争议处理中,事实问题、分类、一致性等问题的解决主要通过纳税人和评估机构之间的非正式的会议交流,尽量减少更高层次的行政处理和诉讼要求;法律问题的解决多借助州或地方的争议委员会或税务法庭等机构。与地方性财产的评估争议处理不同的是,在法庭最终解决争议之前,设置一个中央评估争议委员会做好进一步的争议处理。最后,对中央评估争议委员会或听证会仍旧无法解决的法律问题或法律与事实相混合的问题,根据当地情况由不同级别的法庭做出最终判决。

另外,IAAO建议争议处理的过程中,争议处理程序要为纳税人的争议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但是纳税人不能不合理地要求延迟缴纳税款。因此,对于特别复杂的财产评估出现争议时,征税机关往往要求纳税人在得出争议处理结果前先缴纳相关税款。这点与我国征管法对税收纠纷争议处理规定也基本一致。因此,在处理计税价格评估争议时,有些情况也可以参照税收纠纷争议处理的规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计税价格评估的争议都可以简单套用税收纠纷争议处理的规定,因在这中间还涉及与评估有关的专业问题。

3 国内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争议处理的做法

根据财税〔2010〕105号文的要求,国内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相应出台适合本地的评估争议处理办法,在此进行概括梳理。

3.1 在规定的受理时间内提交书面申请

若纳税人对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最低计税价格存在争议,在规定的受理时间内,均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异议申请。例如,浙江金华市规定纳税人对计税价格有异议的,应在20个工作日之内以书面形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浙江台州温岭市、临海市、玉环县、仙居县要求纳税人在10个工作日之内以书面形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江苏省规定纳税人应当在收到核定计税价格相关文书之日起7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广东茂名市要求有异议的纳税人在7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云南玉溪市规定对计税价格有异议的纳税人应在收到评估结果通知书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湖南省规定有异议的纳税人须在30日内填写并提交《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异议处理申请表》;珠海市规定纳税人对计税价格有异议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由买、卖双方向受理交易申报的税务机关提出争议申请等。

3.2 解决争议的复核机构

通过对各地的争议做法总结来看,处理评估争议的权利机构主要是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纳税人如果对计税价格有异议,可以与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解决,如湖南省要求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应该明确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异议受理窗口,及时沟通化解异议。进一步,纳税人需要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交书面申请,若税务机关不能解决争议,纳税人可以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提起行政复议,若争议仍不能解决,纳税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考虑到税务机关人员数量相对不足、评估专业知识背景缺乏,税务机关需要利用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出具专业意见,协助其确定并解决争议。有的地区规定纳税人提交申请时或申请后提交拥有较高资质的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供税务部门做出判断,如浙江台州市、广东茂名市;有的地区规定税务机关在收到纳税人书面申请后,由税务机关委托当地较高资质的评估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委托当地价格认证中心,如江苏、浙江金华市、云南玉溪市、安徽滁州市等。也有地区规定若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复核仍有异议,可以进一步提请第三方独立的组织。如武汉市规定若纳税人对重新估算的结果仍有异议,可以提请武汉市房地产估价师协会专家委员会进行技术鉴定。

3.3 争议费用的处理

在各地的评估争议处理的文件中,较少明确提及费用负担的问题,大体遵循“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有的地方要求纳税人自行委托评估机构,承担评估费用,如湖南省规定纳税人对主管地税机关调查核实后认定的计税价格仍有异议的,可委托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参照评估机构或者涉税财物价格认定机构进行评估,评估费用由委托方承担;江西上饶市横峰县规定若纳税人对主管税务机关最终确定的计税价格仍有异议的,可委托房地产评估机构进行重新评估,评估费用由纳税人自行承担;珠海市规定纳税人提出税务机关认定的正当理由才允许提出复议,某些正当理由的提出时必须委托随机抽取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相关费用由申请人承担。有的地方要求税务主管部门委托评估机构,参考专业意见,并承担评估费用,如南昌市规定若纳税人对征收机关复审结果仍有异议,可以提出个案评估书面申请,由地税局公开招标采购评估机构,并承担评估费用;江苏省规定在纳税人提交书面异议申请后,主管税务机关可以选择委托较高资质等级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承担相关评估费用。有的地方“谁过失,谁承担”的原则确定,如武汉市规定纳税人可申请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若人工评估价格高于或等于系统评估价格的,其费用由申请人承担;若人工评估价格低于系统评估价格的,其评估费用由主管税务机关承担;同样,深圳的做法是若评估机构经复查认定评估结果有误、行政复议或经仲裁或法院裁定评估结果不合理,需对其进行修改的,争议处理费用由评估机构承担;若评估机构、行政复议或经仲裁或法院裁定评估结果是合理反映房地产税税基的,则争议处理费用应由纳税人承担。

4 对房地产计税价格评估争议处理机制建设的建议

4.1 认清存量房交易评估争议处理与存量房评估争议处理的区别

我国的存量房交易评估在国际涉税评估领域属于比较“特有”的现象,除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存在这种评估活动之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存量房评估是为征收财产税作为计税依据而出现的。由于法律体制较为完善,人们纳税意识较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存量房交易不存在“阴阳合同”的现象,因此存量房评估争议出现在财产税等保有环节的税收征管方面。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与国际上的存量房计税价格评估具有明显的区别,区别体现在进行交易的存量房与存量房数量的差别、计税价格评估的法律依据的差别、计税价格评估费用等。所以,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计税价格评估争议处理的经验中,应首先明确我国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争议的特殊性,探索针对此类计税价格评估的争议解决方式,为未来可能要开征的房产税计税价格评估争议处理积累经验。在我国台湾地区、泰国等国家地区同样存在存量房交易低报成交价格的现象,因此可以学习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及评估争议处理中的经验。

4.2 坚持“评征分离”的原则

在境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设有专门的房地产计税价格评估的专业机构,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市政评估公司(Municipal Property Assessment Corporation)。即使在个别的国家,如德国和新加坡,评估工作是由税务局负责完成,但是其评估部门不仅相对独立,而且主要是聘用外部评估专业人员来具体负责评估工作的。

从国内各地进行房地产计税价格评估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国内大部分地区的计税价格评估工作主要是由当地的地税部门完成的。正因如此,在评估争议产生后,解决争议的主要机构也是当地的地税部门。计税价格评估机构可以选择采用政府、准政府、中介机构三种形式。国内大部分的地区采用的是政府的形式,即由地税部门承担主要的计税价格评估工作。也有部分地区采用准政府的形式,如深圳的计税价格评估工作由深圳市房地产评估发展中心承担,其性质属于事业法人。也有部分地区采用政府采购的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为税务部门提供计税价格评估,如青岛。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我国的地税部门中具有评估专业背景的人才稀少,本身较难成为独立的评估主体,客观上要求“评征分离”。而且,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比一般评估工作更加强调独立性,以保证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客观,“评征分离”能有效保证计税价格评估的独立性,可以避免税务机关既当“守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最后,在出现评估争议时,“评征分离”能极大减轻税务部门的工作量,减缓征税压力。因此,在我国房地产计税价格评估和评估争议处理中要坚持“评征分离”的原则。

4.3 在计税价格评估发展初期的争议费用由征收机关承担

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计税价格评估争议较多,评估官员在评估完之后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解决纳税人提出的异议。而我国目前各地计税价格评估争议出现不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进行交易的存量房数量远小于存量房的数量,因此,可以预见,倘若未来对存量房的保有进行征税,评估争议数量会明显增多,若不能很好地处理争议,将成为开征保有环节税收的一大阻碍。因此,在我国房地产计税价格评估发展的初期阶段,应该鼓励纳税人积极参与计税价格评估的系统工程的制度建设。这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完善房地产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因为纳税人对其拥有的房产信息最为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房地产计税价格评估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纳税人更多了解房地产计税价格评估的相关政策和有关知识,从而使当事人在争议解决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计税价格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公平性,有利于计税价格评估工作的推广和深入。因此,在计税价格评估发展的初期阶段,争议处理费用可暂先由征收机关承担,作为征收成本的一部分。待计税价格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估技术较为成熟,大多数纳税人普遍能接受房地产税计税价格评估的时候,再按“谁过失,谁承担”的原则确定负担人。

摘要:我国各地已陆续开展存量房交易的计税价格评估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计税价格评估争议处理办法。介绍国际估税官协会在《计税价格评估争议处理准则》中的争议处理规定,梳理总结国内各地已试行的争议处理办法,对存量房交易评估争议和存量房评估争议进行区分,在评估争议处理原则、争议费用承担等方面提出建议。

年终奖计税方法 篇5

1、月工资超过35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所对应的税率,然后用奖金全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就是最终需要缴纳的税款额。

2、个人月工资不足3500元,这时需要将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相加后,减去3500元,得出的数额,再除以12个月,找出对应的税率,然后用这一数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得出需要缴纳的税款额。

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以及级次级距发生改变,所以今年计算年终奖需要缴纳的税额,与去年相比,所对应的税率会有所改变,尤其是适应第一级低档税率的工薪阶层,年终奖也将减税。比如,年终奖10000元,应纳税额=10000×3%-0=300元,而去年相同的10000元年终奖,应纳税额=10000×10%-25=975元,减税675元。

税率的临界点导致“多给少拿”

据了解,由于不同的税率对应不同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刚刚超过两个税率的临界点就会发生“多给少拿”的情况。而年终奖18000元刚好是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一级税率的临界点,也就是说,超过18000元就要按照第二级税率10%计税。

比如A获得的年终奖为18000元,B年终奖为18001元(假设两者的月工资都高于3500元)。A的应纳个税计算方法是:18000/12=1500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应纳税额=18000×3%-0=540元,税后所得17460元。再看B,因为 18001/12已经大于1500元,所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10%、105,应纳税额=18001×10%-105=1695.1元,税后所得 16305.9元,反而比A少收入1154.1元。

而最极端的情况,是年终奖960000元和960001元的情况,由于960001元意味着将对应最高级也就是45%的税率,960000元对应税率则是35%,结果,1元之差税后所得反而减少87999.45元。

避开“缩水区”18001元到19283.33元

经计算,从18001元到19283.33元,都是年终奖缩水区域,因为多发的奖金小于或等于因此而增加的税额。而像这样的缩水区域还不只一个,据了解,共有六个这样的区间:

[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计税评估 篇6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 或者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 (简称复合计税) 的方法计算应纳税额。关于复合计税法下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 经历了不含从量定额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部分包含从量定额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 (进口卷烟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计算) 和目前已经实施的包含从量定额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三个发展阶段。

按照现行《消费税暂行条例》, 以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为例, 复合计税法下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 (1-比例税率) , 即: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 (1-消费税税率) (公式 (1) ) 。

有学者提出质疑:在公式 (1) 中, 由于从量税是除以一个小数之后才计入组成计税价格中的, 它实际上被重复征税了!并据此提出建议, 应将从量计征的消费税直接计入组成计税价格, 即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 / (1-消费税税率) +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公式 (2) ) , 并认为只有公式 (2) 才既符合组成计税价格的实质, 又避免了重复计税的问题。

董志芸 (2012) 指出, 公式 (2) 是符合数学逻辑和组成计税价格的实质的, 两个公式的区别在于:公式 (1) 中要用“从量计征的消费税”除以“1-消费税税率”后并入从价税的税基再加上从量税才构成组成计税价格, 而公式 (2) 从量计算出的税额是直接加入到组成计税价格中的, 显然公式 (1) 比公式 (2) 的税负要重, 存在着对从量税额重复计税的嫌疑, 这与税法制定过程中一直强调的不重复计税原则完全不符。

并且该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某酒厂将自产的3吨白酒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 没有同类白酒的市场销售价格, 该批白酒的成本为10万元。已知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20%, 单位税额为0.5元/斤。试计算该酒厂应纳消费税。

按照公式 (1) 计算如下: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 (1-消费税税率) = (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 (1-消费税税率) = (10+10×10%+3×0.2×0.5) / (1-20%) =14.125 (万元) , 应纳消费税=14.125×20%+3×0.2×0.5=3.125 (万元) 。

按照公式 (2) 计算如下: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 / (1-消费税税率) +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成本+利润) / (1-消费税税率) +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10+10×10%) / (1-20%) +3×0.2×0.5=14.05 (万元) , 应纳消费税=14.05×20%+3×0.2×0.5=3.11 (万元) 。

最后董志芸 (2012) 得出:按公式 (1) 计算出的结果比按公式 (2) 计算出的结果多了150元 (31 250-31 100) , 就属于重复计税这一结论。

二、对问题的分析

笔者认为, 这一结论是不成立的, 理由如下:

1. 公式 (2) 不符合数学逻辑。

公式 (1) 按照“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消费税=成本+利润+从价计征的消费税+从量计征的消费税=成本+利润+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从量计征的消费税”整理推导可得现行的复合计税法下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 即: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 (1-消费税税率) , 其推导过程是符合数学逻辑的, 也是可验证的。

即: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消费税=10+10×10%+3.125=14.125 (万元) , 与按“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 (1-消费税税率) ”计算的结果一致。

但是, 按照“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消费税=成本+利润+从价计征的消费税+从量计征的消费税=成本+利润+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从量计征的消费税”的数学逻辑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出公式 (2) 。而且公式 (2) 也是得不到验证, 即: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消费税=10+10×10%+3.11=14.11 (万元) ≠14.05 (万元) , 计算结果不一致, 总不能把“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消费税”这个公式也推翻吧?

2. 公式 (2) 有违组成计税价格的实质。

复合计税法下, 调整前的组成计税价格中只包含了从价定率征收的消费税, 这正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为此才不断进行调整完善。虽然从量计征的定额消费税计算基础与价格无关, 但消费税作为价内税, 不论从价计征的消费税还是从量计征的消费税均应考虑在内。因此, 在复合计税方式下, 组成计税价格作为消费税计税价格的一种特殊价格形式, 理应包含征收的全部消费税税额。即从量计征的定额消费税同样也应包含在组成计税价格这一特殊的价格形式之中的。

也就是说, 在复合计税方式下以“组成计税价格”来从价计征的消费税必然要受从量计征的消费税的影响, 换句话说, 从价计征的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本身是应该包含从量计征的消费税部分的。然而公式 (2) 表面上看似合理, 好像组成计税价格也包含了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但它的问题所在恰恰是使得应该包含的从量计征的消费税游离在从价计征的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之外。

3. 曲解了重复征税的涵义。

税收原理告诉我们, 所谓重复征税是指国家对同一征税对象征收多种税或多次征税。具体地说, 是指同一征税主体或不同征税主体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征税行为, 一般情况下是两次重复征税, 即双重征税。重复征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对同一商品流转额课征多种税收; (2) 一种税收在商品流转的各个环节上多次课征; (3) 在工业生产中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厂成品分别征税; (4) 对涉及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同一征税对象, 两个国家都进行征税, 即国际双重课税。我国建国初期的工商税制采取多种税、多次征的复税制, 主要表现为按当时的税收制度, 同一产品的流转额要缴纳货物税、工商税、印花税等, 而且同一产品每进行一次销售, 都要缴纳营业税和印花税。重复征税不能体现税收的合理负担原则, 不利于经济发展。

而质疑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存在重复征税问题的学者所指的重复征税恰是特指消费税税基中有被重复计算的部分, 即公式 (1) 中, 由于从量税是除以一个小数之后才计入组成计税价格中, 因此它实际上被重复征税了, 重复的比例是[1/ (1-消费税税率) -1], 也就是说, 纳税人多缴了“从量计征的消费税×[1/ (1-消费税税率) -1]×消费税税率”的消费税。很显然,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曲解了重复征税的涵义。退一步说, 就算“从量税除以一个小数之后计入组成计税价格”不仅合理, 但这也只是一个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的方法问题, 并不属于“重复征税”应有之义。倘若我们把从量计征的消费税计入作为从价计征的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也称之为“重复征税”的话, 那么我们对于把消费税税额计入作为消费税税基的销售价格 (或组成计税价格) , 是否也要同样地质疑为重复征税呢?

参考文献

[1] .董志芸.关于复合计税法下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的思考.商业会计, 2012;2

计税评估 篇7

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的规定,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和进口应税消费品, 这三种应税消费品在没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时, 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虽然在2009年的修订中, 将从量税计入了组成计税价格, 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消费税作为价内税而税基中又未包含从量税的矛盾, 完善了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 但由于该价格确定的主观性, 理论界对于公式的构成部分及每部分的位置等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笔者亦有一些质疑。

质疑一:关于重复征税

重复征税有多种形式, 此处特指消费税税基中有被重复计算的部分。消费税的税基是销售额, 组成计税价格作为销售额的替代, 其组成内容应该与销售额是一致的。销售价格通常包括“本利税”三部分, 其中“本”是纳税人所要弥补的成本, “利”是纳税人要赚取的利润, “税”是国家对其商品征收的价内税。所以, 复合计税法下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消费税=成本+利润+从价计征的消费税+从量计征的消费税=成本+利润+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对上式进行整理可得: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 (1-消费税税率) (公式 (1) )

显然, 以上推导过程是严格按照数学逻辑进行的。但问题是, 在公式 (1) 中, 由于从量税是除以一个小数之后才被计入组成计税价格中的, 它实际上被重复征税了, 重复的比例是[1/ (1-消费税税率) -1], 也就是说, 纳税人多缴税为{从量计征的消费税×[1/ (1-消费税税率) -1]×消费税税率}。如果将从量税直接计入组成计税价格, 即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 ÷ (1-消费税税率) +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公式 (2) ) , 则既符合组成计税价格的实质, 又克服了重复计税的问题。

质疑二:关于税负公平

按照“本利税”的思路,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也应包括三部分, 其中“本”为材料成本及加工费, “利”为受托方要赚取的利润, “税”为国家对移送的委托加工产品所征收的价内税 (只考虑消费税) , 所以, 复合计税法下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 (材料成本+加工费+利润+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 (1-消费税税率) 。但《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 (材料成本+加工费+从量计征的消费税) ÷ (1-消费税税率) 。显然上述条例未将利润考虑在内, 实际上只得到了“组成计税成本”, 直接造成比市场价格计算的同类产品税基要窄, 税负要轻。

根据规定,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受托方在交货时已代收代缴消费税, 委托方收回后直接销售的, 不再征收消费税”, 由于销售环节不再交税, 委托方收回产品时支付的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实际上就是该公司全额应缴的消费税, 税基为不含利润的“组成计税成本”;自行加工时, 税基为含利润的产品销售价格, 只要完全采取委托加工方式, 委托方对外售价高于收回价的部分就不用纳税, 形成了自己生产不如委外加工的怪圈, 严重挫伤了委托方企业进一步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积极性, 不利于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质疑三:关于应纳税额的计算

早在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对烟酒实行复合计税时, 就由于未对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做出明确规定, 引发了“从量税究竟该不该计入组成计税价格以及如何计入”的争论, 给税收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直到2009年修订时才在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中为从量税正式“安家”, 虽然位置可能不是很合适 (见质疑一) 。至于如何在复合计税法下用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应纳税额, 条例中仍没有明确规定, 而实际工作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公式: (1)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2)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采用公式一的人认为, 组成计税价格仅是销售额的替代, 应纳税额的计算仍应严格按照复合计税的计算思路进行, 即应纳税额=从价税+从量税;采用公式二的人认为, 既然组成计税价格作为税基的一部分已经把从量税考虑在内了, 就不需要再在应纳税额中加上从量税了, 否则有重复纳税的嫌疑。

针对以上质疑, 笔者建议首先应明确复合计税法下采用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其次, 复合计税法下组成计税价格公式应为: (1)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 ÷ (1-消费税税率) +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2)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 (材料成本+加工费+利润) ÷ (1-消费税税率) +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3)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 (1-消费税比例税率) +进口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

对“计税基础”的辨析 篇8

一、关于计税基础的含义

付文提出:“计税基础是税法确定的计算所得税的金额,可能是收入的金额,也可能是成本、费用的金额。”根据上述观点,付文得出“资产计税基础就是税法确定的计算所得税时资产的金额;负债计税基础就是税法确定的计算所得税时负债的金额;相对于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普遍存在而言,负债的计税基础则是部分存在”的观点。笔者认为,计税基础是一个伴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CAS 18)的发布而出现的概念。CAS 18与原所得税准则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确认从收入、费用和利润转移到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因此CAS 18第四条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企业取得资产、负债时就要考虑计税基础,而不是在计算所得税时才需要考虑计税基础。如果将计税基础理解为税法确定的计算所得税的金额,就可能导致会计人员以为计税基础只是在计算所得税时才需要确定的概念,从而使得有些会计现象无法得到理解和解释。如:因承担担保责任而应付未付的款项300万元,会计上在确认营业外支出的同时,又确认了预计负债,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该负债不得税前抵扣。如果认为负债计税基础就是税法确定的计算所得税时负债的金额,那么该负债的计税基础应该为零。但实际上该负债的计税基础为300万元。又如:其他应收款——押金100万元,该资产余额与所得税计算无关,但是它的计税基础不是零,而是100万元。因此笔者认为,将计税基础理解为税法确定的计算所得税的金额,这种观点并不恰当。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取得资产、负债时就应确定其计税基础,目的在于正确反映企业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对未来期间所得税的影响,使得相关各方对企业未来应纳所得税额的变化有清晰的认识,而不是将计税基础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付文提出:“相对于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普遍存在而言,负债的计税基础则是部分存在。”笔者认为,CAS 18第四条已经指出,不管是资产还是负债,取得时就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因此计税基础无论对于资产还是负债而言都是普遍存在的,在特殊情况下,即使会计上没有资产和负债,税法上也可能存在计税基础。例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化妆品、医药、饮料三类企业的扣除标准为30%,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宣传费不得扣除)。”

假定某公司2015年度收入总额为5000万元,支付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1000万元。按照税法的规定,该公司2015年度能够税前抵扣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只有750万元,剩余部分250万元留待以后年度抵扣。在本例中,会计上相关资产已经转为费用,资产账面价值为零,但是税法上仍然有250万元的资产留待以后年度转为费用进行税前扣除,因此计税基础为250万元。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该资产或负债不影响利润,也存在相应的计税基础。《2015年度会计职称考试教材——中级财务会计》第306页指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的计税基础就是其账面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只要会计上有负债,则必定有相应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普遍存在的。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计税基础呢?笔者认为,企业本应按照税法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规定编制相应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作为税务部门征管所得税、增值税时的依据。考虑到税法和会计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的规定基本上相同,本着减轻纳税人工作量的考虑,不再按照税法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规定编制相应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是通过编制纳税调整表的方式,反映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核定上的差异,作为税务部门征管所得税的依据。在现实工作中,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相关的资产、负债的余额即为其账面价值。如果企业根据相关税法的规定编制资产负债表,那么相关资产、负债的余额就称之为计税基础。因此,计税基础不是税法确定的计算所得税的金额,而是指企业以税法为依据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所确认的相关资产、负债的金额,简单地说,计税基础就是税法角度上资产、负债的价值。付文对计税基础的解释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计税基础就是计算所得税时能够抵扣的金额,而且概念的外延也比较狭窄,难以对众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作出合理分析和判断。本文给出的计税基础的解释,外延相对较广,便于会计工作者对众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作出合理分析和判断。如应付未付的违法经营罚款,虽然在申报所得税时并不能抵扣,但是在编制以税法为依据的资产负债表时,我们仍应进行确认,因此该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同。对于根据销售收入计提的产品保修费用,虽然在会计上计入“预计负债”,但是税法对于费用的确认必须遵循实际发生原则,不允许根据预计数入账,因此编制以税法为依据的资产负债表时,上述预计负债不予确认,故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

二、关于资产计税基础

付文提出:“资产计税基础的实质是,站在当前时点上,该资产在未来按所得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现行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和中级职称考试教材都将资产计税基础解释为“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值得商榷。对于企业而言,有的资产未来收回时将影响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如固定资产、存货、金融资产等;有的资产未来收回时很可能并不影响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如应收账款,如果没有发生坏账,则未来期间收回款项时并不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将资产计税基础的含义表达为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那么债权类、货币资金类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无法确定,因此不能将资产计税基础解释为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笔者认为,资产计税基础应该解释为税法角度的相关资产价值。

付文提出:“一般情况下,资产计税基础不会高于其初始入账成本,但也有例外。”付文以符合“三新”标准且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为例进行佐证。笔者认为,资产计税基础高于其初始入账成本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计税基础即为购买价款,但是会计准则规定,投资资产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其初始成本并不包括购买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自建取得的固定资产,其资本化的截止时间为达到可使用状态,而税法规定资本化的截止时间为竣工结算;自建取得的固定资产如果领用产成品,会计上按成本结转,而税法上按视同销售处理;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时,会计上按未来应付款的现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而税法则以不考虑现值的未来应付款作为固定资产价值。

三、关于负债计税基础

付文提出:“一般情况下,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不会影响企业未来期间的损益,也就不会影响其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相应的也就不存在计税基础。”笔者认为,付文提出上述观点的理论根据是将负债的计税基础定义为税法确定的计算所得税时负债的金额。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利润表债务法引申出来的一种理念。而现行的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只要会计上有资产负债,则必定有相应的计税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各类会计考试教材都将负债的计税基础解释为“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扣除的金额”,而不是税法角度上的负债金额。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负债的确认上,会计与税法主要差异的一个体现就是会计对负债的确认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因此,企业要对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及时进行记录和反映,而税法对负债的确认遵循实际发生原则,对或有事项不予核算和反映,只有等到未来期间实际发生时,税法上才予以确认和计量,并在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抵扣。由此可知,会计上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就在于未来期间很可能发生的预计负债,从计算角度上看,负债计税基础就是会计上的负债账面价值扣除预计负债部分,即扣除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扣除的金额。至此笔者认为,现行各类教材对计税基础仅仅是从计算的角度进行解释,并没有对负债计税基础的本质作出准确的表达。

那么负债计税基础的本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其本质就是本期税法确认的负债金额,也就是税法角度的相关负债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本期税法确认的负债与本期税法允许税前抵扣的负债并不是相同的概念,税法确认的负债并不等于税法允许税前抵扣的负债,税法确认的负债能否税前抵扣,仍然需要财务人员进行仔细甄别。例如因偷漏税被税务罚款200万元,但尚未支付形成了负债,对于这个负债形成的费用,显然税务部门不允许税前扣除,但是如果编制以税法为依据的资产负债表,税务部门显然也必须认可这部分负债,因此该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都是200万元。

会计与税法在负债确认和计量上的另一个差异是对收入的影响,有些业务在会计上作负债处理,但在税法上直接作为收入,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六条规定,企业通过正式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或《房地产预售合同》所取得的收入,应确认为当期销售收入。因此,房地产企业通过签订《房地产预售合同》所取得的收入,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看,不再存在“预收账款”的概念,只要签订了《房地产销售合同》或《房地产预售合同》并收取款项,不管产品是否完工,都应全额确认为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负有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对于房开公司而言,由于其仍然需要继续对房屋进行施工,仍然对已售出的房屋实施有效的控制,尚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应将客户所缴的房款作为“预收账款”处理。但是税法上将上述房款作为收入处理,因此该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

四、关于现行准则不采用利润表债务法的原因

付文提出:“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现行准则放弃采用利润表债务法的原因是:收入、费用为发生额,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必须逐笔进行,工作量比较大,且容易遗漏;相反,资产、负债是余额,通过计算年初、年末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比较容易得出本年税会差异的净增减额,在不会遗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笔者认为,现行准则放弃采用利润表债务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利润表债务法不能完整反映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众所周知,利润表债务法通过确认本期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之间的时间性差异,反映双方由于收入和费用入账时间不同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有些交易或事项对当期会计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并没有影响,但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却有影响,这种影响是时间性差异无法反映的,从而使得利润表债务法无法完整反映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对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利于会计参与企业的决策。例如固定资产存在弃置费用,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上要按现行利率对弃置费用进行折现,并将折现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但是从税法角度看,固定资产的成本不包括弃置费用的折现值,因此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使得企业在未来期间需要多缴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这种多缴税的义务通过“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在报表中予以体现。但是在利润表债务法下,由于弃置费用入账当期对会计利润和税法利润都没有影响,因此不确认弃置费用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额。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反映了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全部差异,而利润表债务法只反映了影响当期损益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对不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有影响的差异无法进行记录和反映,从而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不完整,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而且包含这种差异类型的业务还有很多,如免税合并等,涉及的金额往往比较大。因此,在交易事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利润表债务法的缺陷将越来越明显,取消利润表债务法也就成了会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五、关于预付费用的会计处理

付文提出:“已经支付的广告费、开办费等支出将使企业在今后的若干期间获得收益,因此它们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资产,其计税基础应当参照资产的计税基础确定。”笔者认为,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稳健性的要求以及资产负债观的要求,资产的确认前提是必须能够给企业带来可以计量的经济利益,否则不能作为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这种要求的具体表现就是取消了原来的“待摊费用”科目、将开办费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对于其他预付费用,除了可以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事项,其他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资产”的说法。因此,除了可以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事项,其他预付费用和开办费的账面价值都为零。

那么税法怎么规定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从上述两项规定可以发现,如果企业选择一次性摊销,而且开办费中包含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则开办当年开办费计税基础为零;如果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则开办当年开办费的计税基础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如果企业选择分期摊销,则开办当年开办费的计税基础为开办费尚未摊销的部分,并形成了企业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参考文献

也谈年终奖计税方法 篇9

(一)

谢文指出, 当前年终奖计税方法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不符合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工资、薪金超额累进税率计税的规定;一是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附近, 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所得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针对以上两种情况, 谢文给出了计税方法调整方案, 该方案与原计税方法最大的差别有二:一是将各月工资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全部补齐, 而不是只弥补年终奖发放月的工资差额;一是先计算年终奖月应纳税额, 再计算年终奖应纳税额, 相当于扣除12个速算扣除数而不是只扣除1个速算扣除数。该调整方案虽解决了所得额在级距临界点附近税负增加过大的缺点, 但隐含着漏交税款的新问题。现以谢文中的例2来做以下说明:

例:杨柳2011年月平均工资薪金为5 000元 (假设发放年终奖之月的工资薪金也为5 000元) , 2011年年终奖为120 000元, 在不考虑其他税前扣除项目的情况下, 计算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下面通过比较四种计税方法, 探讨年终奖计税方法的合理性。

方法一:谢文提出的优化计税法。

月平均奖金=120 000÷12=10 000 (元)

月应纳税所得额=10 000 (元)

月应纳税额=10 000×25%-1 005=1 495 (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1 495×12=17 940 (元)

全年工资应纳税额= (5 000-3 500) ×3%×12=540 (元)

全年共计应交税款=17 940+540=18 480 (元)

方法二:将年终奖平均到各月和工资合并计税。

月应纳税额= (120 000÷12+5 000-3 500) ×25%-1 005=1 870 (元)

全年共计应交税款=1 870×12=22 440 (元)

比较以上两种方法, 我们会发现, 方法一 (谢文) 竟然比奖金平均发放的方法二还少交3 960元 (22 440-18 480) 。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是因为谢文中的办法让杨柳享受了两次3%的低税率的原因所致, 并且平时工资越高, 享受低税率的部分越大, 这不符合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宗旨, 也减少了国家税收收入。

另外, 以上谢文中的新方案要求弥补所有月份的差额也缺乏可操作性。职工每月工资都是不同的, 单位职工又多, 如果要根据每个职工每个月的工资情况来计算需要很大工作量。

方法三:按现有年终奖计税办法。

年终奖应纳税额=120 000×25%-1 005=28 995 (元)

全年工资应纳税额= (5 000-3 500) ×3%×12=540 (元)

全年共计应交税款=28 995+540=29 535 (元)

方法四:将年终奖作为发放当月工资的一部分, 完全按工资薪金超额累进税率计税。

1~11月共计交税= (5 000-3 500) ×3%×11=495 (元)

12月交税= (125 000-3 500) ×45%-13 505=41 170 (元)

全年共计应交税款=41 170+495=41 665 (元)

通过比较方法三和方法四可以看出, 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年终奖计税办法已经大大减轻了个人所得税税负。税法虽然强调公平性原则, 但是也有一定的强制性, 所以我们不能以级距临界点的合理性问题再要求国家做出类似方法一的调整方案。即使存在级距临界点问题, 企业也完全有办法规避由此引起的多交税情况的发生, 如个人年终奖超过级距临界点不多时, 完全可以舍去超过部分不再发放, 既增加了个人税后所得, 也减轻了企业负担。

(二)

对现行年终奖计税办法的两点改进意见:

1.笔者认为年终奖计税办法中不应扣除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只是为方便计税工作而使用的计算方法, 年终奖计税办法不是完全使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法, 只是根据所在级距确定适用税率, 所以减去速算扣除数没有任何依据, 倒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再说, 如果年终奖已经到了高一级的税率范围, 相对于应交税款, 速算扣除数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即使不扣除也不会明显加重纳税人的纳税负担。为了便于理解和执行, 笔者建议在计算年终奖应纳税额时不扣除速算扣除数。

2. 如果确实因级距临界点问题年终奖计税办法需做出

个人所得税代付税款计税方法分析 篇10

一、不含税工资、薪金收入代付税款计算

不含税的工资、薪金收入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推导公式如下:

不含税收入额=含税收入额-税额

不含税收入额= (应纳税所得额+3500)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3500-速算扣除数) / (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上公式中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是指不含税所得按税率表 (见表1) 中“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级距”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例1】某中方人员月工资、薪金收入10000元, 雇主负担其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款, 计算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按3500元/月扣除标准) 。

【解析】该雇主为雇员代付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不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0-3500=6500, 查税率表1, 适用第3级, 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555。

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3500-速算扣除数) / (1-税率) = (10000-3500-555) / (1-20%) =7431.25 (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7431.25×20%-555=931.25

该雇主为雇员代付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931.25元。

验证:该雇员月含税工资薪金收入总额:10000+931.25=10931.25 (元) 月含税应纳税所得额=10931.25-3500=7431.25, 与上面计算结果相符, 且在级距4500~9000范围之内, 则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10931.25-3500) ×20%-555=931.25 (元) , 该验算结果与以上计算结果相同, 说明计算出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正确。故该雇主应负担雇员个人所得税931.25元。

二、不含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代付税税款计算

不含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推导公式如下:

全年不含税收入额=全年含税收入额-应纳税额

全年不含税收入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42000)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全年不含税收入额-42000-速算扣除数) ÷ (1-税率)

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上公式中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是指不含税所得按税率表 (见表2) 中“不含税应纳税所得额级距”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例2】个体户王某取得对某集体企业的全年税后承租所得88000元, 按协议规定, 王某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由企业承担, 求该企业为王某代付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解析】该企业为王某代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全年不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88000-42000=46000 (元) , 适用第3级, 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3750。

全年含税应纳税所得额= (88000-42000-3750) ÷ (1-20%) =52812.5 (元)

应纳税额=52812.5×20%-3750=6812.5 (元)

验证:王某全年含税收入总额:88000+6812.5=94812.5 (元) , 年含税应纳税所得额=94812.5-42000=52812.5, 与上面计算结果相符, 且在级距30000~60000范围之内, 则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52812.5×20%-3750=6812.5 (元) , 该验算结果与以上计算结果相同。故该企业应负担王某个人所得税6812.5元。

三、不含税劳动报酬收入代付税款计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国税发[1994]089号) 第十四条的规定,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的, 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为了规范此类情况下应纳税款的计算方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计算公式的通知》 (国税发[1996]161号)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 不含税劳动报酬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 (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元) 的, 减除费用800元。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推导公式:

不含税收入额=含税收入额-应纳税额

不含税收入额= (应纳税所得额+800)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800) ÷ (1-税率)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第二, 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 (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上) 的, 减除20%的费用。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推导公式为:

不含税收入额=含税收入额-应纳税额

不含税收入额=应纳税所得额÷ (1-20%)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 × (1-20%) ]÷[1-税率× (1-20%) ]或=[ (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 × (1-20%) ]÷当级换算系数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三, 不含税劳动报酬收入适用税率套算表6。

根据劳动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和上述两种情况中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公式换算不含税劳动报酬收入适用税率表 (见表3) 。

【例3】某高级工程师李某为荣华公司进行一项设备安装, 按照规定, 公司支付李某的劳务报酬3000元;为圆梦广告公司进行制图, 按照规定, 公司支付李某的劳动报酬10000元, 为广远公司进行一项工程设计, 按照规定, 公司应支付李某的劳务报酬48000元, 为上邦公司提供技术服务, 取得劳动报酬60000元, 与其劳动报酬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由公司支付。不考虑其它税收的情况下, 各公司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多少。

【解析】荣华公司代付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适用第1级, 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0) :

代付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3000-800) ÷ (1-20%) =2750 (元) ;

代付个人所得税税额=2750×20%=550 (元)

验证:应首先计算李某含税劳动报酬总额:3000+550=3550 (元) , 含税应纳税所得额=3550-800=2750, 与上面计算结果相符, 且在级距不超过4000元的范围之内, 则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2750×20%=550 (元) , 该验算结果与以上计算结果相同, 说明计算出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正确。故荣华公司应负担李某个人所得税550元。

圆梦广告公司代付个人所得税额的计算 (适用第2级, 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0) :

代付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10000-0) × (1-20%) ]÷84%=9523.81 (元)

应代付个人所得税税额=9523.81×20%-0=1904.76 (元)

验证:应首先计算李某含税劳动报酬总额:10000+1904.76=11904.76 (元) , 含税应纳税所得额=11904.76× (1-20%) =9523.81, 与上面计算结果相符, 且在级距超过4000至20000元的范围之内, 则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9523.81×20%-0=1904.76 (元) , 该验算结果与以上计算结果相同, 说明计算出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正确。故圆梦公司应负担李某个人所得税1904.76元。

广远公司代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适用第3级, 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2000) :

代付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48000-2000) × (1-20%) ]÷76%=48421.05 (元)

应代付个人所得税税额=48421.05×30%-2000=12526.32 (元)

验证:李某含税劳动报酬总额:48000+12526.32=60526.32 (元) , 含税应纳税所得额=60526.32× (1-20%) =48421.05, 与上面计算结果相符, 且在级距不超过20000至50000元的范围之内, 则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48421.05×30%-2000=12526.32 (元) , 该验算结果与以上计算结果相同, 说明计算出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正确。故广远公司应负担李某个人所得税550元。

上邦公司代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适用第4级, 税率为40%, 速算扣除数7000)

代付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60000-7000) × (1-20%) ]÷68%=62352.94 (元)

应代付个人所得税税额=62352.94×40%-7000=17941.18 (元)

验证:应首先计算李某含税劳动报酬总额:60000+17941.18=77941.18 (元) , 含税应纳税所得额=77941.18× (1-20%) =62352.94, 与上面计算结果相符, 且在级距不超过50000元的范围之内, 则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62352.94×40%-7000=17941.18 (元) , 该验算结果与以上计算结果相同, 说明计算出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正确。故上邦公司应负担李某个人所得税17941.18元。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班幼儿色彩教学下一篇:改革高考招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