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文化

2024-10-07

自我文化(精选12篇)

自我文化 篇1

布鲁纳是一位真正将目光投向教育学的杰出心理学家。他一生写作不辍, 著作丰富, 有两本特别重要, 一本是早年的《教育过程》, 一本是晚年的《教育文化》, 这两本书代表了布鲁纳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认知主义与文化主义。《布鲁纳教育文化观》是这两部著作的汇编。

认知主义教育观

认知主义的教育观重认知、轻文化。本身就存在着缺陷, 但是, 认知主义教育观的内在的动机理论也有可取之处。

1957年, 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使得美国朝野大为震惊, 认为美国的教育存在问题, 未能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于是, 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在美国自上而下开始启动, 《教育过程》这本名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认知表征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学与教的原则和发现学习4个板块。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关于教与学的4个基本原则:

知识的结构性。学习任何学科, 务必使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 掌握事物的结构, 就是理解它与其他事物之间有意义的联系。知识结构指的是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 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 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学习的准备性。布鲁纳强调任何学科最基本的观念都是既简单又强有力的。在教学过程中, 应反复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上。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整的体系为止。

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分析思维以前进的阶梯为特征, 步骤是明显的。而直觉思维则不同, 它总是以熟悉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基础, 使思维者可能实现思维的跃进、越级。布鲁纳认为,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是相互补充的, 直觉思维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

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布鲁纳强调, 内在的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布鲁纳主张围绕兴趣组织儿童学习。认为最好的学习刺激是对所学对象的兴趣。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 会使学生有新的发现的感觉。

认知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与反思

认知主义教育观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但是, 认知主义的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教育过程》发表后, 一场声势浩大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改革在美国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并逐渐席卷全球。形成了一场全球性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热潮。

然而, 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人们逐渐发现, 自从改革后, 美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下降了。原因何在?一方面, 认知主义的教育观重认知、轻文化。本身就存在着缺陷;另一方面。认知主义的教学思想对教师要求过高、多数学生跟不上、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1996年。布鲁纳自己从根本上颠覆了当年提出的认知主义教育观, 以维果茨基的社会历史心理学为基础, 重新建立文化主义的教育观, 并通过《教育文化》这本书, 开启了第二次认知革命。

文化主义教育观

布鲁纳的文化主义教育观以3个重要的概念为基础。分别是:文化、心灵、教育, 它们构成了教育的支柱。

文化、心灵、教育是布鲁纳文化主义教育观3个重要的概念。

教育和心理学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特别是当我们越来越关心“人的发展”的时候, 教育常常需要通过心理学来界定自己的教育主体。但仅仅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教育, 有一个很大的缺陷, 就是将孩子看成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不去关注孩子所处的文化环境。布鲁纳认为, 既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 也不存在超脱于一切文化背景的个人。认知主义的教育观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在于它没有意识到学校仅是教育的多种存在方式之一, 往往是就学校研究学校, 从而将学校变成了一座孤岛。它脱离了文化背景, 抽象地、孤立地考虑教育。将教育化简为学校, 再将学校化简为课程。接着将课程化简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 最后将一切化简为教学的技术细节。依照这种简化的教育观,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教学标准、测试考核等技术细节。教育是社会体制, 是文化的自我摸索和自我生产。心灵如果不存在于文化的环境中, 根本不可能生存下来。没有一个人能不在文化符号系统的辅助之下来执行意义的追求。文化提供了工具, 使我们得以以可沟通的方式来组织和了解我们的世界。学习与思考永远都置身在文化情境里, 并且永远都需依赖文化资源。

对教育来讲, 最重要的不是抽象、演绎出学科的基本结构, 而是形成一个互助型的学习共同体, 只有在这样的共同体之中, 人们才能回归到他原本所属的历史文化之中。人的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布鲁纳对当今有关心灵和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 认为大体上可以归结为4种基本的模型:

模仿学习。布鲁纳认为技能不熟的一方, 可以通过展示而学会技能, 而且他们也有能力通过模仿而学习。

直接教育。学生该学的东西都已经放在教师的“心里”或相关作品里, 学生只要查询或者收听就可以得到, 而学生的心灵就是一块白板。

交互主体。儿童和成人一样各有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 可以使得双方都能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和感觉什么, 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新的认识, 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个体的知识和传承的知识。知识有两类, 一类是个人知识, 是通过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而获得的;另一类是在文化中“认定为已知的知识”, 也就是我们传承下来的那些东西。教学过程要抓住上述两类知识的区分, 理解其存在的基础, 并设法在两类知识之间建立起关联的桥梁。

4种不同的模型可以在两维坐标上找到它们的具体位置。第一维是内在和外在, 外在论强调成人怎样从外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 内在论则关注儿童本身可以做什么;第二维是主体和客体, 客观理论看待儿童就如同昆虫学者看待一窝蚂蚁, 主张主体理论的专家则把他们用在研究对象上的理论也用在自己身上。这4种模型好像是一个广袤大陆上的几个板块, 都是从一个局部来理解人类的心灵和教育问题的。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全面认识这一广袤的大陆。理解上述模型都是大陆的组成部分之一。

布鲁纳还提醒我们, 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发生在以叙事的规则和设计而建构的世界中。但我们在教育上, 花费最多的时间是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叙事很少被看重。这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自我文化 篇2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种言论形式,对于纠正、提醒言行不当,具有关键时刻醍醐灌顶的神奇作用。好人主义者不会这样做,一味表扬或沉默,让错误如野草疯长,还让当事人觉得这是秋收丰年的节奏。在这里,好人主义者就是温水,让错误横行霸道如青蛙,最终毁掉的是青蛙。好人主义者,不会说忠言,只有蜜语或谗言或无言,结果让大局成为乱局、败局。

民主集中制是一个伟大的制度,将人类社会最崇尚的民主与集权统一,各自得到体现。许多宏伟大业成于民主集中制,远的有大唐时代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纳谏之民主之集中。近的有我党从1921年到1949年之间300万名共产党员用无畏牺牲换来的革命胜利和共和国政权,之所以能如此,民主集中制凝聚了党心民意。好人主义者不发挥民主之作用,也不做实集中之实,而让民主不充分,让集中不科学,使民主集中制走了形式,搞了过场。

好人主义的本质是利己、害己。这种利己是短期利己、长远害己。好人主义者内心都有以自己利益为核心的小算盘,都有以不得罪人为基本出发点的处事哲学,在他们眼里人际关系的利我大于一切,什么组织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统统不值一提。其实,好人主义者是猢逊,而组织、国家、民族利益是大树。大树未倾,猢逊可得短时安宁,一旦倾倒,猢逊只能“鸟兽散”。说到底,好人主义就是私与公关系的利私选边站队。在好人主义者内心深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只是被暂时性、表面性的做派掩盖了。每个好人主义者都是个人利益唯我独尊的虔诚信徒。

好人主义既然如此多的坏处,何以被许多人深信笃行?这是因为,好人主义能够不得罪人,能够不树敌,能够规避矛盾锋芒,坐收“鹬蚌相争,黄雀在后”之利。此利在好人主义者看来,是民心所赐,而此民心是好人主义的实践结果。其实,此民心是好人主义庇护的小集体民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流民心。欲以好人主义得民心,实属不掘井引泉止渴而迷恋饮鸩止渴之举,非也,悲也。

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好人主义”不仅是一种重私情、轻道义的庸俗哲学,更是不讲党性、不讲原则的严重问题。自己做了好人,但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什么位置上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如果一个地方腐败问题严重,有关责任人装糊涂、当好人,那就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人!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党章第42条明确规定:“党组织如果在维护党的纪律方面失职,必须受到追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而深化为全面从严治党,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这个责任不能光说不练,要体现在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要体现在决不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对错误思想和不良作风敢于批评、敢于斗争,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自我文化 篇3

关键词:自我展露 沟通 文化

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 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信息。

研究表明,人们的自我展露倾向受文化的影响很大。美国及西方文化倾向于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展示自我,西方的价值观认为,良好的社会表达是一个人能力和自信心的体现;而来自集体主义的中国人和日本人自我展露的范围则非常有限,特别是当我们面临一个不同的文化环境时。而且在东方文化中,人们对那些主动表达个人观点的人并不认同。

一、欧美两种价值观和文化的碰撞例举

几年前李伟从国内的商学院毕业加入公司,他喜欢表达、提问,开大会时坐前排,不管面对的是部门经理、中国总裁还是美国的CEO。在跨国公司中国工作的人大都知道,开大会时中国员工一般喜欢坐后面,前面的座位经常空很多,而外籍员工恰恰相反,都喜欢往前坐。

李伟的喜欢表达还体现在团队开会时、和美国同事讨论项目时,他通常是中国同事中率先发言的。久而久之,李伟得到了很多美国同事的认可,认为他工作态度主动积极,愿意分享信息。相反,很多中国同事不喜欢李伟,说他爱表现、好出风头,说得多做得少。因此在年底绩效评估收集内部同事反馈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后来,有一个外派美国工作两年的机会,中国区同时推荐了李伟和另外一个叫张军的经理,张军的特点是市场实战经验丰富,很有想法,平常话不多,工作踏实,很受本地员工认可。结果李伟得到了这个外派机会,尽管中国区积极推荐张军,但美国同事的评价是:他很静,看上去没有自信,我们看不到他领导力的体现。

这个例子虽然是个案,但在跨国文化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公司有众多的张军也有少数李伟,一土一洋。李伟的沟通方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下饱受诟病, 张军的做法也很难在美国文化下生存,他们的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到了高层还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中国高管担任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高管职位的比例远低于中国业务在全球业务贡献的比重,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经理人在跨文化沟通方面的瓶颈。

二、如何实现跨文化沟通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有影响,跨文化团队合作、交流越来越多,中国的管理者要领导、合作的不只是中国人,可能是亚太、美洲、欧洲、非洲等各种文化背景的同事。这就要具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效沟通、发挥自己的价值的能力。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有以下体会。

1.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规则, 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

从自我展露的角度来说,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崇尚直接、主动沟通,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为之自豪。同时,良好的表达、展露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表达可以促进对自己想法的提炼和积极思考,还能激励对方多交流,有利于信息的共享和融合。

2.帮助西方管理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精髓

全球化中的美国化趋势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很多层面,让我们很难忽视。但适应不同文化不是一味迎合、全盘接收。否则,就得不到国人的认同,最终不被自己的文化所接纳。

中国文化沟通中三思而行的方式可以避免轻率的做法和没有意义的讨论。作为管理者,有责任让西方管理者了解这种沟通方式的价值,让中国文化的精髓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接纳。

说到国际外派,通常我们想到的多是派中国员工到欧美工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深入浸润到西方的文化和沟通环境中去。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中的影响不断扩大,也许我们该多考虑反向国际外派,让欧美的员工通过外派中国来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文化和价值观,让整个组织对中国环境有深入的了解。

3.建立融合的多元企业文化

没有一种沟通方式适合不同国家文化,成功的经理人需要很好地融合母国和其所在地的文化, 做到全球化和本地化的融合。

杰克·韦尔奇在离开通用前说:“未来的杰克·韦尔奇不会再像我一样。我将我的毕生事业花在了美国。下一届通用电气的领导将会把时间花在孟买、香港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反观我们国内的企业同样如此。过去,领导人可能把很多时间花在中国,现在和将来我们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纽约、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孟买、里约热内卢、莫斯科等。

参考文献:

[1]Ignatius,Emmi;Marja Kokkonen(2007)."Factors contributing to verbal self-disclosure".Nordic Psychology 59(4).

教育与文化的自我创生 篇4

我们借助文化而拥有语言、拥有自我;文化借助我们而得以延续,并获得创生、更新。教育的过程也是文化“选编”的过程。一种适合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梳理自身的文化,对文化进行辨别、抉择,把文化中的创造部分和开放包容部分传授给下一代,让文化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让文化借助他们而得以更新并重新显现上述的这些根本精神。

好的教育应该有文化的自觉与自我省察。教育的真谛乃是文化的自我创生。新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自觉地把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我们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推动文化的自我创生,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重新显现并焕发青春。作为教师,我们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成为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这样的文化重建者,但我们应该努力做到,通过我们每一个新教育者的文化自觉,通过我们自己这个湍急的隘口,让中国文化这条河流奔涌前行。

传承经典文化,提高自我修养 篇5

——开展经典诵读比赛

藕塘中学 闵国清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得到中国传统诗文的熏陶,进一步提高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全面打造书香校园,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12月20日下午,藕塘中学初

一、初二部分学生聚集在录播室,开展了“迎元旦,诵经典——经典诵读比赛”。这次活动是由 “荷风社”(藕塘中学经典诵读兴趣小组)主办。

中国经典诗文是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一枝奇葩。青少年学生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时代。为了让学生多积累一些文化知识,全面提高学习经典,感悟经典,欣赏经典,实践经典的能力,语文组的老师们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组织学生精心准备。

比赛中,参赛选手们以饱满的精神风貌,丰富的肢体语言,高涨的热烈情怀诠释了经典诗文的独特魅力。你瞧!在悠扬乐曲声中,选手们一会儿凝神吟诵,一会儿激扬高呼,一会儿翩翩起舞,一会儿又引吭高歌;有的还富有创意,把不同时代的诗文串联起来,让人完全陶醉在中国经典诗文那“梦游”般的神奇幻觉中;他们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化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一曲曲悠扬的歌,一幕幕感人的景。同学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在场师生不断的热烈掌声。

再造自我的跨文化管理之道 篇6

这本她与美籍同事合著的新书——《东方遇到西方》,的确引发了乔健的很多感悟。作为联想创业的元老,过去的10年对于她而言,基本上像是重生的10年。

给自己突破极限的机会

学日语出身,到美国收购IBM的PC业务时,乔健最多只会100个英语单词,别说和同事开会讨论,生活都举步维艰。她数次想要放弃,也曾感觉自己撑不下去,特别是举目无亲而又困难重重之际,她还在做自己以前不熟悉的人力资源工作。这一切都让她感觉挑战巨大。

而她最关键的职场导师,也是联想现任总裁杨元庆,给她的回复很坚决:适应半年,不要给总部提意见,不要联系他这个老总。他就想看看乔健是否能够闯过这一关,这似乎真有点把乔健逼到绝境的意味。

乔健并没有因此而被压力打倒,她选择了再造自己,她去学英语,去考驾照,去和外国同事积极沟通。她不再扮演会议室里的聋哑人,而是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同时,她也从更加开放和坦诚的视角来理解美国文化和美国式管理。

所幸,她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异国同事的认可,也对联想的国际化进程贡献良多。此书的另外一名作者——康友兰,也有着基本类似的经历。作为联想全球职能部门人力资源副总裁以及联想首席多元化官,这位来自美国本土的非洲裔女性高管,曾经在戴尔工作多年。和乔健一样,业务能力优秀的同时,也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加入联想之后,她所肩负使命就是要完成文化融合,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工作经历的同事们真正汇聚在一起。首当其冲,她自己也来到中国生活,语言习惯的改变甚至如何与同事交流这些事,在一开始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

美国式的管理模式和流程,放在中国来看,也许就是咄咄逼人和过于强势。康友兰的出场让很多联想的管理者并不适应甚至非常担心:这样的文化整合是否可行?很快,康友兰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她主动找到联想的资深高管——当然也包括乔健,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得知自己的风格被误认为太过强势之后,康友兰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态度和管理模式,收效自然不错。

融合才能消除对立

无论是改变自我,还是接受新的环境和新的管理风格,在全球化的路径中,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心态的彻底改变。从中国到全球市场,从东方文化到西方文化,冲突在所难免,而拥有开放和善于调试的心态,才能笑到最后。

在《东方遇到西方》的发布会上,还有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很早就拿到书稿的资深媒体人李鸿谷细读后发现了一个关键点。原来在乔健和康友兰的小时候,以及在求学的过程中,因为家庭搬迁和生活环境改变的问题。这两位女士都遭遇过所谓的文化冲突和“被歧视”,甚至都曾被边缘化。正因为此,她们在此后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怀着一种同情包容以及理解的心态来看待所谓的不同和对立。李鸿谷认为,这种创痛已经变成一种宝贵的财富,让这两位写作者从很早就开始感受文化差异对人带来的深刻影响。

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联想作为探路者,谈及成败也许还太早,但这10年的历程中,还是有很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总结——从产品到文化,从业务到战略,国际化之路正在不断深化,在乔健和康友兰眼中,更特别的未来正在展开。管理

责任编辑:朱丽

《我坚信》

奥普拉·温弗瑞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奥普拉·温弗瑞,黑人女子,美国脱口秀主持人,世界级名嘴。她主持的脱口秀节目在100多个国家播出,并且连续16年稳坐美国日间电视谈话节目榜首。除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还是娱乐界明星、商场女强人、慈善活动家、亿万富婆。从身无分文、穷困甚至堕落的黑人孩子到坐拥亿万财富的世界名流,她的人生经历感动和激励着无数人,甚至成为美国精神与创业成功的典范。本书中,她直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回忆往事的波澜涌动,也回望生活的那些细腻的幸福瞬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她一生奋斗经验的总结。

《化战略为执行》

克里斯·奥拉姆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市面上许多关于战略的图书都将重点放在如何制定、开发一套制胜的战略,但往往忽视了战略的执行。《化战略为执行》这本书将会告诉你,如何做才能让战略不再是纸上谈兵。《化战略为执行》的写作过程得到了来自全球100多位高管的帮助,集中回答了三个问题:为什么如今制定战略如此困难?你如何用战略来激励员工?你如何有效地领导和管理战略?《化战略为执行》书中包含大量提示、清单和应该注意的误区的提醒,并给出了立即可行的建议,对所有关心商业战略话题者来说都是必读书。

《商界裸奔》

理查德·布兰森 著 中信出版社

英国传奇CEO理查德·布兰森以4英镑起家,创造了破百亿规模的维珍帝国。“人们听维珍唱片,喝维珍可乐,乘坐维珍航班旅行,用维珍移动打电话,在维珍银行储蓄,享受维珍太空旅行”是布兰森的商业构想。他40余年精彩而冒险的商界之旅,成功地将维珍打造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而不仅仅是一家企业。在《商界裸奔》中,理查德·布兰森分享了维珍集团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这也是一切生意成功的共同秘密。他针对人才、品牌价值、创新、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话题,给出了超乎常规但精彩绝伦的答案。这位嬉皮士企业家,深谙互联网的生意之道,《商界裸奔》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聆听内心,理解他人,同时还能做到对环境和组织的

在“文化认同”中实现自我成长 篇7

一、充满人文理解的宽松环境下的个性创造

语文教学曾经在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摇摆不定,导致语文教师无所适从,既不想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又不想一味解剖文本割裂美感。正是由于语文内涵的丰富、承载内容的繁杂才导致语文教学的困境,也才有了让语文回归“本真”的呼吁。且不论文本形式和语言特点的不同,人文性在语文中表现得确实最明显。既然如此,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充分研读这些人文精神,从而将自我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联系在一起。

首先,将人文理解迁移到对学生的学习中。只有充分理解学生的苦恼,才会产生改变自我的真正内在需求,这也正是教师专业成长最关键、最具决定性作用的驱动力。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比较深厚,人文理想、人文关怀可以更好地支持自己的专业生长。

其次,实现在宽松环境下的个性创造。在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专家学者呼吁学校应该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再加以行政手段来有效促进教师成长。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教师才能达成思维的自由,才能发挥想象,实现新的飞跃。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在具体实践中转变理念,改变方式。由于语文承载丰富的内涵,不可能如工具性特别强的科目那样要求逻辑思维强,因此可以生发的内容较多,教师就可以在一个比较宽松的展示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突出培养自己的特长。有的教师情感丰富并能外显、朗读出色,那么在课堂中就能引领学生共同领略文字的魅力,感受文本中丰富的情韵;有的教师擅长理性思维,不妨成为一个涵养丰厚的学者;有的教师性格活泼、语言生动,那么幽默则可以成为他课堂的特色……语文课堂的丰富正是教师在自己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特色,将这种特色加以完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体现与有效支持。

二、将学校文化同构于专业成长中

学校文化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作风的总和。它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行为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全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一个发展成熟的学校必有其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是由学校优秀人才倡导并实践而形成的,也可以是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财富。不论何种,都能反映并影响一所学校的外部表现形态。在感受学校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语文教师在被其影响同化时也可以将其同构于自己的专业成长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发与学校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

由于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师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文化积累比较扎实,在推进人文素养和文化传承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开发与文学和文化相关的课程相对容易。不仅如此,在研发和推进校本课程时,实际操作会对教师提出很多挑战,在细致解决过程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在不断提升。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紧邻常州历史古巷——青果巷,所以开设过的校本课程就有“青果文学社”“常州名人考”等,都由语文教师担任辅导员。前者既涉及地域文化,又要培训作文技巧,教师很自然地会将它同化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中,从而提升专业水准。后者与常州本地名人有关,并从中会带动对常州历史文化的探寻,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教师必须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顺利开发这门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校文化的积极因素加以提炼和延伸,也将自我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加以提升和拓展,将学校文化同构于专业成长中,自然而不牵强。

三、用广阔动态的文化网络充实自我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经常提到的就是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感”,从外部与内部都提出了一系列激励策略,其中有一条“精神放松,丰富文化生活”就是将教师的视野拓宽到广阔的生活中,所以,现在有些学校只鼓励教师阅读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著作,而对阅读其他文学作品并不重视,对此笔者并不认同。一个身心愉悦的人才能愉悦地投入自己的工作,才能将自己的快乐传达给他人,也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充满创造力。特别就语文教师而言,长期接触“语文”,明确语言文字有无穷的魅力,了解到只有学生感受到这种魅力才能实现自我的语言传达与语言创新,因此始终离文学最近,也最容易亲近文学。只有广泛阅读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才能真正体悟语文的魅力。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能够使语文教学适应“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的新形势。传统文学中确实有很多经典,但是如果不能将现代文化纳入自己的视野,怎么谈得上“开放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同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陶冶性情,怡情养性,这也更能使教师“精神放松”,从而在“倦怠”中发现点新意,看到些乐趣。

不仅文学作品可以提供语文教师职业成长的动力与营养,广阔的文化网络同样可以提供教师多种选择、多彩丰富的信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任何文化样式都能给“语文”提供新的视野,比如电影、音乐、美术等,可以用精彩的语言来评论,也可以从中看到、感觉到什么是美。这些都是语文的范畴,是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到语文课堂中的素材。

自我文化 篇8

一、“我”的教育成长历练

(一)小学和初中阶段——书香熏陶者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紧靠县城的“小山村”,说这座山小,是因为它的海拔仅有100米,地理学意义上仅算土丘,连丘陵都不是,但它是方圆近百里唯一的一座高山,每逢重大节日,周围几个乡镇都愿意到这地方来“登高”———图个吉利。我小学、中学时的学校就坐落在它的周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的外祖爷爷就是这座山上有名的石匠,小时候我和外祖爷爷生活,农村人都想干点活,而我又没有专人照看,在这种情况下,每天外祖爷爷路过的山村小学就是我最好的“幼儿园”,所以5岁我就上了小学,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小学生活。

现在想来,我是在懵懵懂懂中考试,从没有把考试当回事,所以乡里乡亲都认为我“聪明”。现在反思起来,书香环境对我影响很重要,我家的左邻右舍,一个是教我初中语文的叔辈老师、一个是教我初中几何的兄辈哥哥,尽管他们都是代课教师,是他们精心培育了我,我心中一直感恩他们对我的启蒙教育。

(二)高中阶段——教育拼搏者

在上述良好的环境下,我又在异常激烈的中考中顺利考入了高中(当时升学比例是3∶42)。进入高中才发现,我的基础是这么的薄弱,主要是理科,原先教我的都是代课教师,教学知识比较浅。所以,我在文科语政史地学科上铆足了劲,每天班级基本上都是班上最早到教室看书的,这种状况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有的同学戏称我为“拼命三郎”,然而,由于我的底子终究有些薄弱,高考分数只能上一所专科学校。这样,我被师范统招提前录取,进入了师范学校。

现在反思高中阶段的收获:自觉磨练自己,在自设或自创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从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选择,不同程度地磨炼自己的学习毅力。自己当初偏于文科,理科又薄弱,最终与心中的师范高校失之交臂,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不感到后悔,因为我选择的是我感兴趣的科目———文科。

(三)大学阶段——教育信徒者

因为自己是接近最高分的成绩进入师范的,所以进入学校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做师范生的排头兵,坚信“自己为教育而生”,引领全班积极阅读教育家的书籍,积极锻炼教师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料,组建读书社,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被同学称为教育的信徒者。因为我想,既然选择了做教师,我就应该把教师当作自己的职业生命,把它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

反思大学阶段的收获:拥有收集学习资料、文献资料意识,建立了自己的资料库。因为我在学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的时间最长,能看到各个大学的学报以及人大复印报刊,我坚持深读、积累教育书籍,深刻认识到教育旨趣、教育家看问题的角度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

(四)教师工作阶段——实践追求者

我满怀激情地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一直研究名师、发展自己,养成了琢磨课堂、研究课堂的习惯。以读书为伴,我多次问自己,“我为什么做教师?”名师于漪指出,“选择教师,就选择了高尚”;朱永新教授告诉我,教师的职业本质是人类精神能量的互动,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转化和形成新的精神能量的过程。教师只有心灵充实,追求教学的真正灵魂,才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高贵,一种卓越的成绩,也就确保了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魅力,这是金钱和物质无法比拟的。

我在近20年的工作中不断反思,“我是谁,我是如何成为我自己的?”个人科研要有个性,科研能力的关键是具有自我提炼能力。因为教育体现的不仅仅是育人,还应该育我,彰显自我的成长;教学提炼能力来源于个人所有的生活经历和生命历程,来源于使“我”成其为“我”的所有内力与外力的合力,是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中达成“科研自觉”。教师不仅是欣赏者身份的观战,更是发现者,才能体验到自身教育的成功。

二、“我”的教科研内驱力——内心会看到美好的一切

(一)教科研是有高度的自我教育

教学科研有助于教师明确学校办学思想和教育追求,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方向问题。方向对了,路再远,也会有抵达目的的那一天。

教育追求只能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精神修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指出:“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科研人是有追求的,从个人情感出发,通过自己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标准,评价自己生活各方面所拥有的情感体验,这主要集中于身份认同、教育信念等主观方面。

给生命一种向上的力量。让生命的崇高回归自己的情感世界。时刻怀有教育梦想,它就是一扇门,构成我生命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它为我定向,赋予每日的琐碎生活以整体感和意义感。我奉信:宁可劳而无获,不可不劳而获,力争让自己做理想主义教师。因为有梦想的指引,就会将每一项跟教育工作相关的科研做得尽可能好,这不仅是一种工作伦理,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面对科研要暗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在进行教育科研革新时,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得很好,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困难时,要暗示自己能够战胜它们并顺利完成任务,而对责难和科研的困境时,要暗示自己这些只是暂时的,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好。

拥有信念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投入。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会产生自我满足感和愉悦感,决定着对待工作的情绪、投入程度及工作的意义,这些能使教师从外在的“敬业”转变为发自内心的“乐业”,从谋生的“职业”转变为用生命托付的“事业”。在此基础上,通过科研可以为学校的形象与荣誉全力以赴,表现出较高的忠诚,从而为超越生命寻找永恒的冲动与努力。积极的教育信仰,才是有意义的生活,才能追求实现自我价值。

(二)教科研是对人的成全

科研给予了教师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有助于明确教师的工作动机与前进方向,从而让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人生有三个层次:为生存而劳作;受欲望的驱使,处心积虑计较和经营;为自我实现而不懈努力追求。科研对人的成全主要是第三层次,指人的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不以自己主观意志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是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

我很赞同教育不应只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教育需求。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感的教育是轻薄的。

真正的科研是人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科研需要刻苦,更是一种快乐,是用努力酿造的快乐,是用文字酿就的酒,去领略“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趣,这是何等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柏拉图的“洞喻”表明:亮光在你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对科研的蓦然回首。

(三)教科研让我在阳光中成长

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感受到自我成长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教育科研给了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使我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并热爱自己当下的生活。

回顾“师陶杯”我两次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对贯穿其间的“遇见”之“点”,深感庆幸,心怀感恩。我工作的学校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校,校际活动频繁,交流机会较多,名师多。能主笔国家级重大招标课题结题,是学校的科研氛围提升了我的教育科研能力。

因为科研,在对外影响上,两次对全市333名骨干教师开设生态课堂公开课,获得听课教师好评;负责近三年省苏教国际试卷的命题,两次负责全市统考试卷的命题、审核,被评为“市统稿、命题专家”。在科研上,获得了市“十一五”优秀论文成果奖、“五四杯”论文一等奖,两次获省“师陶杯”一等奖,被市教育局评为“杰出水手”称号、市521培养对象、市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科研成果获2013年省教育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因为科研,积极为学校发展出力,在学校校长室、后勤中心领导指导下,2012年,我经过半年多时间精心申报材料,我校顺利通过省节水型校园验收,并获得省水利厅10万元财政补助。走在教科研道路上,或许有压力,但有压力的日子是充实的;走在教科研道路上,或许会寂寞,但寂寞的日子是珍贵的;或许很忙碌,但很忙碌的日子是快乐的,因为从喜欢学生到被学生喜欢,从对幸福的展望到收获幸福。有了教学,我的生活是充实的;有了科研,我的生活是有品质的。感谢科研,能让我做一粒健康的种子!

三、“我”的教育成长启示

(一)强化生命自觉历练——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出发点

人生丰富的经历以及在社会风云中留下的深浅足迹,会显出一种沧桑风味,像情节曲折的故事,像峰回路转的奇景,让人咀嚼回味。做有价值的事,只有对懂得它价值的人才有意义。因此,需要反思自己的职业动机和工作满意度,明确自己人生的目标,激励自己。

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只有在为社会的服务中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誉,只有为社会谋求幸福,才是最高的教育信念。教师教学自觉体验往往表现为教育教学的胜任感、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和教学研究中的新鲜感等。

(二)注重教学自我积累——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维持点

注重积累能让一位教师的个人水平升值,越是有丰富的积累,越是容易促发研究与写作的思路,就教师而言,积累决定底蕴。一个人有了毅力,就能勤奋,就能坚强。作为教师愿意为教育的形象与荣誉全力以赴,表现出较高的忠诚。只有超越生命才会寻找永恒的冲动与努力,自塑教育美德,才体现有意义的教育价值。

教育信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知识的积蓄、个体的反复实践,更需教师具有远大理想、情感激发和意志的维持。教育是一项光辉而崇高的事业,只有在这样的积极理想中,教师看到自身发展的实存状态与可能达到的完美状态的差距,才会鞭策自己,战胜困难,迎接胜利。

(三)学会科研自主提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关注点

当我们的提炼上升到发现规律层次时,教学方面才会有深刻的洞察力。提炼是在摘抄、摘录、摘记基础上的分类研究,因此,文献资料积累就是教师科研的隐形翅膀。教育科研提炼能力的养成要还原到教学具体情境之中,要求教师教学富有个性,追求个性创新主要体现在选题的角度和难度上。

自我文化 篇9

由于大多数的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差, 再加上社会上某些不正确的观念, 导致文化课的学习不受中职生的重视。二十一世纪, 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然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而基层的高素质劳动者也仍是紧缺。这正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近几年来, 受应届初中毕业生总数减少和人们对中职的偏见等的影响, 笔者所在的省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压力越来越大, 致使中职学校已经敞开大门, 出现了“只要你愿来, 我就愿收”的局面。很多家长在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后大失所望, 对他们进入职中后, 只期望他 (她) 在学校里养养大、不犯错就行, 学得到还是学不到无所谓。家长的过低期望及社会上对中职生的“刮目相看”, 导致有的中职生感到非常自卑, 学生的自我期望值降到了低谷, 甚至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认为“自己反正是没什么出息了,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到职业中学就读只不过混混日子罢了, 成绩的好坏对结果无多大区别”。有了这样的想法, 怎么可能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只能是越来越差, 而日益下滑的成绩又更加促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 更不愿意学习……如此恶性循环, 厌学情绪越积越深, 自我期望越降越低。这样的环境, 导致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中职生不重视文化课, 文化基础知识总体越来越弱。

笔者认为:中职生的文化课成绩不尽人意, 虽然有一部分是受智力因素和原有基础的影响, 但主要还是由于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在中职班的文化课教学过程中, 除了教师要想尽办法来提高文化课自身的吸引力外, 还要从学生的思想方面入手, 激发、提高学生的自我期望值, 对文化课产生“我要学”的动机和愿望, 从而增强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

二、增强中职生的自我期望, 提高对文化课学习动力的对策

(一) 明确学习目标。

据笔者的一次随机问卷调查, 发现一个班上有71.2%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到学校来学习, 没有学习目标。他们每天来学校的原因, 有的是因为父母不准他们逃课, 有的是因为来学校有玩伴, 还有很多学生连来上学的原因都没有考虑过, 浑浑噩噩, 过一天是一天。这些学生自我期望低,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没有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遇上挫折就意志消沉想放弃。作为学生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都做不到。要改变这种状态, 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来学校, 为什么学习, 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 提出对自我的期望,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感受到文化课的重要性, 并认真学习它。“知是行之始”, 作为中职的教育工作者,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潜移默化地培养中职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确立学习目标, 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在确立学习目标时, 首先要明确文化课学习目标是基本目标, 也是重点目标。

(二) 使用发展性评价。

在教学中, 教师总是就某门功课给学生作出评价, 有书面评价, 也有口头评价。教师的评价中常包含了对学生能力的判断, 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效能, 消极的评价会贬低自我效能。同时, 评价中带有教师的个人主观判断, 但是教师要明确的是评价不是目的, 要把它作为促进中职生学习文化课的手段, 评价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而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改进, 促进其发展。评价不能限于眼前, 而是要看其发展性。大多中职生在小学、初中有学习失败的经历。他们在老师那儿得到的也大多是负面的评价。正确客观的评价, 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赞扬, 强调努力和有效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使学生提高自我期望, 勤奋学习, 勇于克服困难, 争取学业上的进步。

(三) 正确社会定位。

老师和学生要同时正确定位才能事半功倍, 就像导航仪一样, 有了定位系统, 才能快捷、安全的到达指定位置。由于社会上有些人不了解中职的实际情况, 认为中职教育并非正规教育, 进中职的学生都是双差生, 让中职生产生了自卑感, 导致他们自我定位不准确, 自我期望值太低。所以要让中职生正确定位中职教育。中职生在求学的道路中, 正确的定位, 全面的认识能使学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中职教育的发展, 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中职生的地位不比普高学生低, 只要努力, 在任何领域都能有一番作为。以笔者所任教的动漫专业为例:动漫产业是张家港的新兴产业和重点扶持产业。目前, 软件园一期工程已启动建设, 至今已引进了10多家动漫公司。随着各公司的发展, 用工需求不断加大, 特别缺少大量的原动画制作人才, 对张家港本土动漫制作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之势, 用工需求缺口大且十分急切。笔者所在学校已和多家动漫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组建了动漫实习工作室。从上面可以看出, 中职生是受到社会欢迎的, 有大好的发展前途的。甚至有些中职毕业的学生比大学生还要受企业欢迎。所以教师应正面积极引导, 帮助其增强自我期望, 让其明确定位, 意识到职业学校同样可以出人才。

(四) 明确升学前景。

很多中职班的学生学习上提不起劲, 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不能参加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 没有升学的“压力”, 或者说是没有升学的“动力”。在很多人的认识中, 中职毕业了就是参加工作, 没有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 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并不是升学的唯一途径, 现在社会提供给他们的升学途径有很多。例如:中职班的学生高二结束后的10月份就可以参加全国的成人高考, 获取同等学历。也可以参加每年举办两次的自学考试, 根据自己情况每次选考一门或多门学科。今年对中职学生又新开辟了一条通道——注册入学, 同样可进入高职学习。在这个需要终身学习的年代, 除了这些途径外, 中职生可以参加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文化课底子, 所以不能因为不需要参加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而轻视、忽略文化课的学习。机会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 现在认真学习, 以后才不会“用时方恨少”。所以, 通过让学生一进校门就明确升学前景, 提高自我意识, 进而提高自我期望值, 重视文化课的学习。

中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 与同龄人相比, 很多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因为文化课成绩差才进职校学习, 所以对文化课或是“望洋兴叹”, 或是“不以为意”, 或是“嗤之以鼻”。作为一名中职教师, 不应把目光仅仅放在所授学科上, 而是要通过帮助学生进校后认清自己的专业前景, 明确自己的升学前景, 明确中职生涯中的学习目标, 负责任地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正确使用评价方法来促进其文化课的学习。中职生更不要因为进了职校就觉得低人一等, 不要因为曾经的失败就觉得自己不行, 不要贪图一时的惬意而丢失了未来的美好,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 让学生提高自我期望, 重视自我发展, 找到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促进他们最优化发展。学好文化课是基础, 如同那离弦的箭, 只有底子好才能射得远。

摘要:由于大多数的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差, 再加上社会上某些不正确的观念, 导致文化课的学习不受中职生重视, 文化基础知识总体越来越弱。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中职生的文化课学习问题应该加强, 不是可有可无。学校和教师要从学生的思想方面入手, 激发、提高学生的自我期望值, 对文化课产生“我要学”的动机和愿望, 从而增强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

自我文化 篇10

1. 现象

广东省作为唯一一个可以在本省广播电视中使用方言的省份, 一直都对本地方言以及粤文化充满热爱和自我认同, 因此, 在国家三番五次的推普政策实行中, 在广东广州、深圳等地会出现“保护粤语”运动, 轰轰烈烈, 声势浩大。

再反观江西省安远县, 此地属于典型的客家方言区, 可方言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单纯的和本地人交流的工具, 甚至很多人连自己说的是哪种方言都不知道, 更无从谈起文化。对于国家的政策, 民众们都能无条件接受。

广州市是全国一线城市, 经济发达, 人口众多, 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厚。本地人以及一般公共场所皆用粤语普通话双语沟通, 且粤语优先。粤语文艺作品也同样繁荣昌盛, 有香港文化的强劲辐射, 各种粤语流行歌曲、粤语书籍、粤剧艺术等很好地延续了粤语以及粤文化的生命力;而且本地人才济济, 不需要去外地打拼也可以展露才华, 于是就有了自产自销的过程, 形成粤语文化圈内部良好的自循环。

同时, 本地人的普通话学习状况相比其他地区却要落后许多, 大多数广东人都无法正确分清卷舌音与平舌音, 并且具有尾音拉长, 音调改变等特点。也就是俗称的“港腔”。而且他们也并没有要学好普通话的强烈意识。甚至有所排斥。普通话推广遇到严重阻力, 在城市周边乡镇的中下阶层民众里不会说普通话的也大有人在。

安远县位处江西省南部, 属于山区, 交通不便, 较为闭塞。从古至今都是以农耕文化为主流的地区。经济落后, 人口稀少, 人才外流严重。方言交流只在民间作为一种便利的沟通工具使用。远远未提升到文化层面, 以客家话创作的大众歌曲文艺作品等少之又少, 只是近年来政府推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才塑造了一些所谓的客家文化品牌诸如“东江源”、“采茶戏”等等, 但这只是政治经济操控下的“客家文化”, 与原本的客家文化相去甚远。本地居民甚至不知道客家文化的存在。这种现象在同为客家文化区的广东省梅县可能会好一些, 但同样不容乐观。

说到学习普通话, 作为一个身处偏远山区的小县城, 这里无论妇孺老幼, 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 居然都能讲一定程度的普通话;在学生中普通话的普及率甚至是百分之百, 并且较少出现带有方言腔的现象, 因此也没有什么“客家腔”的说法, 顶多会被说有南方口音, 但具体也分不清是什么口音。在年轻一代中, 还出现了“无方言”的现象, 也就是说普通话就是他们的母语。许多学生之间日常交流也使用普通话, 在这里, 讲普通话和穿一身名牌一样, 成了时髦的象征, 前卫的父母都只教给孩子普通话, 尽量不说方言。普通话推广自然也就十分顺利。

2. 原因

广州经济繁荣, 又向来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 可谓是祖国的窗口, 本地人自然会养成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说一句“我来自广州”也会掷地有声。这种经济上的优越感就催生了文化的优越感, 进而养成了说粤语的自豪感, 甚至是过分的自豪感。对于自己的家乡, 有情感上的依恋是正常的, 但对于广州市这样的城市而言, 居住其中的本地人除了依恋, 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种自豪感令他们产生了自给自足的心态, 也不大愿意出省打拼。自然也就不需要说好普通话了。即便出去打拼, 很多人考虑的地方也许是香港或者国外, 广东以北的地区对他们来说似乎显得十分陌生。普通话的推广困难重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经济活跃的城市, 其地方文化的建设也往往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由此又很自然地激活了人们爱家乡、恋方言的情结。这又是一个良性循环。如此一来, 由地方经济和方言文化为底蕴而生成的方言的心理、情感和观念, 对这种语言选择所带来的正、负效应便是十分明显而且十分自然的了。于是, 方言的使用便不再单单只是亲切、便利抑或归属感的事了, 而是从此派生出了许多超方言的意味来, 最典型的大概就是方言自豪感和大方言主义。因为广东所拥有的窗口地位、经济速度和风靡的港派歌曲, 它被荣幸地贴上了舶来、富有和摩登的标签, 进而形成了一个与普通话相抗衡的向心方言。它还曾大举北伐, 一度成了歌迷和发烧友们崇拜与模仿的热点, 不少青年因此还放弃普通话去追逐粤方言, 有人甚至试图从理论上进一步证明“粤语是汉语族群中的独立语言”。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客家方言区来说, 本地几乎是文化沙漠, 客家文化本身也是一个崇尚开拓的文化, 男儿志在四方。首先, 本地人对于自身文化认同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无根之感, 他们认为自己是没有文化底蕴浸染的一群人。所以要好好学习普通话;第二, 他们强烈地想要出去看看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也促使他们把普通话当成必备工具。

落后地区, 因为其经济和文化的滞后, 人们在进行异方言交际时往往有一种言语上的自惭意识;而且, 这些方言的特异性很强、辐射区域很分散、很小, 有的小到仅一个自然村中同时并存几种方言。用于交流, 它们是极易造成言语障碍的。这种言语弱势所带来的生存的危机感和耻辱感, 很能刺激这些方言区里的人们知耻而后勇, 产生言语变革、寻求普通话文化的强烈愿望和驱动力。因而, 他们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要高于其他那些方言文化发达的地区。穷则思变啊!

3. 影响及对策

像广州这样的城市, 对国家强推普通话的政策有相对比较大的情绪反弹。保护本土文化意识甚强。甚至形成与北方文化分庭抗礼之势。在这样的地区, 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并不会太多地抑制本土文化的发展。某些“保护粤语”的活动不禁显得过于夸张了。

而更多被遗忘的偏远山区, 弱势文化的所在, 他们本地的文化可能还未被发现就已被以普通话为载体的主流文化所代替。造成一代代以普通话为母语的“无方言儿”, 客家话已经一再地退化, 不断地丢失原有的词音词形。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在这些地区,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对于其本土文化的保护。比如组织学者修订客家方言词典、创作客家歌曲、文艺作品, 在本地设立专门的客家方言频道等等。

作为汉语七大语系之一的客家话, 居然沦落到如今的弱势地位, 实在不是一个民主繁荣的国家应该发生的, 客家文化源自中原, 堪称最纯正的汉文化的后继, 其本身倡导勤劳开拓, 追根念祖等等许多优秀的精神内核也值得我们将其传承下去。

在这一点, 台湾的做法也能给我们些启发;国民政府在台湾垦殖期间大力推行国语, 打压本土土语、客家话等, 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 乃至80年代末, 台湾民主进程取得重大突破, 与之相伴的是“还我母语”等客家文化复兴运动, 效果如何且不提, 至少这种行动增进了本地人对自身的认同感, 这样才更有利于融入主流文化。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 推广普通话与弘扬本土文化并不矛盾, 反而应是相辅相成的。推普是出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考量, 而弘扬本土文化, 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故乡的情感诉求, 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我们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人们有了归属感, 才能健康地融入祖国大家庭。对于强势地方文化而言, 不能因为对于本地文化的过分爱护而对国家出于国计民生考虑而制定的合理推普政策产生过大反弹。学好普通话毕竟是中国融入国际舞台的大势所趋;同时对于弱势的地方文化, 也不能因为太想融入主流文化而漠视了祖先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 从而造成自己人格上的缺失, 归属感的缺失。这对一个个体来说看似无所谓, 但对于整个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延续来说, 损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参考文献

[1]周一农, 《方言文化与“推普”效益》, 浙江社会科学, 1999年第2期。[1]周一农, 《方言文化与“推普”效益》, 浙江社会科学, 1999年第2期。

自我文化 篇11

【关键词】跨文化建构 瞿秋白 自我形象 赤都心史

五四运动后,瞿秋白作为特约通讯员被派往莫斯科采访,在俄国将近两年的社会生活里,瞿秋白深入了解了十月革命后的赤都莫斯科新的生机与旧的残羹。他身上带着古美的东方传统文化,穿梭在被西欧文化浸染过的俄罗斯文化中,以当时中国先进分子的心态审视十月革命后被社会主义救活的赤都社会。《赤都心史》即是在他访问莫斯科期间所记的见闻轶事,既是对当时莫斯科政治、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他在此期间的心路发展历程。

他声称自己是“东方稚儿”1,“‘我不是旧时代之孝子顺孙,而是新时代的活泼稚儿”2。作为一个站在时代革命潮流前列的先进知识分子,作为一个“世界的文化运动先锋”3,瞿秋白身上浸染了相互激荡的东西方文化。赤都的革命与南国的觉醒、俄国的农家与中国的乡村、俄国的信仰与中国的宗教……他在种种的对话与实践中看到了两国社会生活的差异,窥见了蕴含其中深层的不同的文化结构。他清楚地看见了西方文化里的热烈与激进、东方文化里的古老与中庸。更为甚者,他一针见血地意识到两种文化的病态──西方文化里的“资产阶级的市侩主义”4和东方文化里死一般的寂静。

“东方稚儿”是他对自己身份的确认,对跨文化结构中的“自我形象”的首要归属。

而“东方稚儿”虽是一名“无足重轻的小卒”,却始终是“积极的奋斗者”,以光复四千年余年文物灿烂的中国文化” 的重大历史使命,担负着“开全人类文化的新道路。瞿秋白清楚地意识到在浩荡文化之中,在复杂社会进程之中,人作为个体所负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价值。他果断地指出,“我”的意义即是为社会、为民族、為世界。个人的“我”相对于社会来说,犹如民族相比于世界,即个性与集体的对立。在《心灵之感受》中,一位参加过欧战、见证过革命前后社会生活变化的俄国军人在自述战争的苦难时,舒坦地表露在自己最险恶的人生困厄里,使出仅有的力量帮助别人倒能驱逐自己的烦闷。为别人服务,反倒忘了自己的痛苦。瞿秋白即是在与这样的人交流中,点滴构建自己心中的苏俄形象,进而感化“自我形象”。

对瞿秋白影响最大的文人要数俄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访俄期间,瞿秋白参观了托尔斯泰的纪念馆与其故居,在仰望伟人的革命功绩与审读其文学作品中,他深深地受到了托尔斯泰在革命与文学方面的影响。托氏主义,是一种“宗教的真诚”,透露着 “俄罗斯民族的伟大、宽宏、克己、牺牲的精神”5。在拜访托尔斯泰故居时,瞿秋白借助贵族遗裔、苏维埃学校的大学生、俄国农家三个不同阶层的人物视野,展示了托尔斯泰“忏悔贵族”式的革命坚持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秋白对托尔斯泰的社会贡献的敬仰与倾心。也正是在托尔斯泰的高尚智慧的思想灵魂冲击下,在其“忏悔贵族”的绅士意识影响下,秋白更加从容地坚定了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当他在他乡倍受肺病的折磨时,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还我的个性,还我为社会服务的精力来!”6。异国他乡的梦境中,尽是南国的梦影。

站在刚被革命的血液冲刷过的俄国土地上,秋白想着南方国家里革命动荡的现实,内心对理想的浪漫追求与不可否认的现实的对比:“内的不协调”、“现实与浪漫相敌”,他认为自己是“欧华文化的牺牲者”,是“多余的人”7,每每受疾病折磨时,身在异国的他想着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亦不禁痛苦悲鸣,忏悔忧伤。秋白极力强调现实的生活的重要性,“流动者都现实,现实者都流动”8。

回到当时中国社会知识分子的救亡图存,应该是站在现实的脚步里,做一个积极的奋斗者,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探索出正确的救国道路。这是秋白对“自我形象”的审视中积极的自我归纳,亦是对现实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寄予的希望。

两年的俄国考察,秋白考究的不仅是俄国的社会革命,更深究蕴含其中的文化背景。他不仅在建构笔下的苏俄形象,也是在审视“自我形象”。东西方文化的冲荡,异国革命的热情与南国的社会转型,个体的个性主义与国家民族的集体主义,秋白在这种种冲突中不断自我反省、审视,在一次又一次的心灵独白中,“自我形象”在跨文化的构架里得以塑造。自喻是“东方稚儿”,肩负着发挥人类文化光辉的重任,在异国的土地里做一个积极的奋斗儿,以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姿态,致力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革命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瞿秋白纪念馆编.瞿秋白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2]韩斌生.文人瞿秋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3]侯桂新.文坛生态的演变与现代文学的转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皮野.梦境旅途中的驿站——当代语境下瞿秋白之《赤都心史》[J].俄罗斯文艺,2007,(第3期).

自我文化 篇12

关键词: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交际能力,翻译

一、高语境、低语境文化定义

霍尔 (Hall, 1959) 指出文化具有语境性, 根据信息由语境或编码表达的程度, 将文化分为两种类型: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并提出两种交际类型: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不同文化对交际环境有着不同的依赖程度, 高语境的交际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有形的语境中, 或内化在个人身上, 极少存在于被编码的、清晰的被传递的信息中, (Hall, 1976:79) 。低语境交际刚好相反, 是大量的信息蕴含在清晰的编码中。霍尔将语境定义为: “包围在事件之外的信息”, 这些信息和事件意义纷繁复杂的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 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 仅有微小部分存在于传递的信息中。低语境恰好相反, 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 以便弥补语境中丢失的部分 (Hall, 1988:96) 。”换言之, 低语境编码信息主要体现在言语中, 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低, 一切需要通过精确无误的言语表达;而高语境编码对语境的依赖程度高, 许多意思都包括在语境之中, 不言而喻, 无需点明。

二、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在自我经历中的分析:

1.直接明晰和间接委婉的表达方法。高低语境文化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表达方式。属于高语境文化国家的人重视集体, 且由于历史传统等原因, 社会变化速度缓慢, 人际网络呈现单一化。人们的交往通常基于相同的社会背景, 人口同质性较高, 所以表达方式往往以含蓄表达为主, 常常会有肢体语言。而属于低语境文化国家的人恰恰相反, 人际关系相对独立, 人口同质性较低, 因此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 就要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背景。举一个自己参加此次南亚博览会的经历为例:在今年的南亚博览会中, 我为一位美国商人做翻译。由于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劳动, 在工作的最后两天有些体力不支, 因此, 想向老板说明放弃这份工作。由于深受高语境文化的影响, 就寻理由, 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的申请理由是身体不舒服。当老板得知我不舒服, 非常惶恐, 竟然拿药给我, 以至于自己的真实想法根本没有可表达的机会, 所以, 此次交流以失败告终。

同样是告假, 在同是高语境文化的两个人交流就相对容易很多。一次, 学院召开学术会议, 恰逢有事, 不得不向导师请假。刚刚向老师询问这次会议重要与否, 老师马上回答:“有事是吧?有事就去忙吧, 没关系。”不费吹灰之力, 还没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次请假成功。

由于我和老师都属于高语境文化的中国人, 熟悉这种为了避免尴尬, 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蔽迂回, 隐晦表达的交际方式, 即使没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也明白。而南博会的老板属于低语境文化的人, 自己没有直截了当的把真实想法告诉他, 所以造成沟通困难。

2.人际关系的侧重点。属于高语境文化的中国文化在交际过程中非常重视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差序格局的伦理规范, 而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国文化则重视个体的表现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由于这种不同的群己关系, 中国文化中的交际是以他人为取向, 而美国文化里的交际是以自主为取向的。由于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 价值观就决定了人们如何进行交际;这一点首先体现在两种文化对待人际关系侧重点的不同上。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和朋友一行到一相对高档的餐馆吃饭, 服务员对我们的服务态度不冷不淡, 但是, 对邻桌的客人却十分热情。从邻桌客人的着装来看, 像是经商的老板, 而我们的穿着打扮学生气十足。服务员根据服务对方的身份、地位采取相应的交际策略, 甚至改变服务态度。在高语境文化的中国, 这种行为称之为“看人下菜碟”。

而一个在美国读书的朋友告诉我, 在美国即使是校长也要和他们一起排队, 首先因为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里, 人际关系不具有特殊性。其次, 如果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就会违背公平、平等的个人价值观。

而且, 他还在排队时, 通过随意的交谈认识了一些朋友。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里。这是由于高语境文化交际中对待交际群体内与群体外成员之间常有明显的区别, 这种差别在低语境文化中却不太明显。在高语境文化的国家里, 人际关系内外有别, 常常听到周围的人说到, “某某是我们这一圈的人”, “我们几个玩得好”, 诸如此类的话。这体现了成员内部的某种亲密程度, 对“圈”外的人会相对冷淡。

提到朋友, 我又发现, 现在许多的朋友都是“朋友的朋友”发展而来的, 换旧话说, 就是一个朋友为中介, 他或是她把本属于他们群体内的人介绍给自己。由于中介都属于双方群体内的成员, 大家彼此熟悉了解, 双方自然不会拒绝中介的介绍, 因此新的关系就可以建立。再举一个现如今比较流行的例子:“相亲”, 其形式就像刚才所说的朋友中介一样, 只是将要建立关系的双方交友的目的不同。不得不承认的是, 在当今经济文化发展迅猛的时代, 相亲越来越成为青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的有效模式。而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里, 虽然他们也会有这种“中介”模式, 但由于价值观的不同, 低语境文化交际者只用职业性中介人来处理特定的问题, 在欧美电影中最常见的“中介”便是律师、法官等等这些属于调节当事双方, 不带有主观色彩的第三者, 他们视交流双方为平等, 独立的个体。这是与高语境文化国家本质上的不同点。

3.对于规则的依赖程度。从这一点来看, 高语境文化国家的人与低语境文化国家的人对于规则的依赖度也不同, 比方说, 基于对朋友的信任和面子问题, 朋友借钱, 高语境文化交际者很少有写借条的习惯, 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双方的关系。而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里, 有许多准们的法律用语、合同用语, 凡事都要按照合同依法办理, 即使是朋友间也要写欠条。从这一侧面也可以看出, 他们对规则的依赖程度要明显高于高语境文化国家

三、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在翻译中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文化的产生又和人们的思维模式密不可分, 所以从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天人合一”, 在思维认知上强调整体把握和领悟的精神, 这种精神影响着汉语的语言结构, 所以虽然汉语句型结构流散, 需要借助一定的上下文, 在整个语境中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意思, 才不会产生歧义。相反, 西方传统文化中逻辑学发达, 重视分析。所以英语语言结构聚合严谨, 句和词, 句和句环环相扣。所以在做翻译练习时, 我们往往会感觉, 汉译英要比英译汉麻烦的多, 做英译汉练习时, 只要读懂原文, 一般就可以掌握文章大意, 翻译的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而做汉译英练习时, 由于高语境文化的影响, 文章表达的比较隐晦, 这时, 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原文, 试图理解作者想表达的真实的意图。

举一些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活到老, 学到老”就会不假思索的套用“live and learn”。后来经过查字典发现, 中文中的“学”字强调的是动作本身, 这就话的含义旨在勉励人们不断学习。而英语谚语中的“learn”属于结果动词, 他强调的含义为“学到”, 那么翻译过来的意思就变成“one can learn something new as long as one lives” (一个人不管年纪多大都可以学到新的知识) 。这样一来, 就与原文的意义相差甚远。后来通过查阅一些参考书目, 这句话如果译为“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或是“one has to study aslong as one lives”则比较恰当。

四、结语

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中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增强了我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不仅更好的促进对异文化的了解, 促进跨文化交流, 而且可以运用对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帮助我们在翻译实践中找到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许力生.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2]陈建平.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与学下一篇:语音交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