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级预警制度

2024-10-13

降级预警制度(共4篇)

降级预警制度 篇1

建立与完善财务预警制度是集团企业预防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通过财务预警, 集团企业能够事先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 并能通过分析及时发现造成集团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 使得集团经营者在危机到来之前就能迅速果断地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发生。

一、集团企业财务预警的内涵

集团企业财务预警是指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采用专门的方法来检测和分析集团的理财环境与经济活动, 预测集团现在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发展情况, 并对可能出现的重大财务问题进行预先警示, 它是整个集团企业经济预警系统的核心。集团企业的财务预警活动一般是由集团的财务管理部门来组织, 预警机构通常设在母公司 (必要时也可设在子公司) , 对集团企业董事会负责。它具体承担对集团企业相关经济活动的观察、信息收集和危机预警等任务。

二、集团企业财务预警的特殊性

(一) 内部关系的特殊性

集团企业都是多级结构的统一体, 母公司和其下属子公司之间是控制和被控制的投资关系, 子公司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母公司仅从整体上控制着子公司, 集团企业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其财务预警与一般企业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 决定了集团企业的财务预警必须要从整个集团企业的角度来考虑, 必须要形成多层次的财务预警体系, 处理好集团母公司和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关系———统一和灵活, 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对集团企业而言, 保持一定的集权和统一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集团企业一般下设了多个子公司, 采用适当的分权又有利于集团企业的灵活性。在集团企业内部, 子公司是受集团企业所控制的, 集团企业对其下属子公司具有实质上和绝对的控制权;各子公司要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战略方案, 必须要经过集团企业董事会的审查批准才可以执行。

(二) 财务控制上的特殊性

1. 针对关系集团整体利益的财务决策方面要实行集中管理。

在集团企业内部推行财务集中管理可以将各下属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快速及时地集中到集团企业总部, 以便集团可以及时了解到各下属子公司的组织生产和经营情况以及它们落实集团政策的效果及其计划完成的程度, 另外还有利于集团企业对各子公司的资金成本实行更加有效的控制, 确保和促使子公司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能为整个集团企业的利益服务。集团企业的财务预警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其财务控制上的这种特殊性, 只有这样才能让预警确实发挥实效, 而并非形同虚设。

2. 由于集团企业的规模一般都很大, 集团企业要实

现对集团财务的整体控制, 必须要采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运筹学、管理科学等各种优化技术, 以便更好地为集团领导者制定理财与经营决策服务。通常情况下, 业务上的不良预兆一般要早于财务, 故集团企业财务预警必须要运用高尖端的先进信息技术, 以确保有能力实现其财务预警和业务预警的协调一致, 以便及早发现财务与业务上的风险予以预防。

(三) 组织和流程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 集团企业内部关系和财务控制上的特殊性也或多或少要影响到其财务预警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流程。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一般采用“集团企业财务经营部———子公司财务经营部———孙公司财务经营部”的机构形式, 故集团企业财务预警的组织结构也要相应符合此模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集团母公司可以实时监测到各下属子公司的财务运行情况, 这也就使集团母公司将各子公司纳入其预警系统成为可能。

三、集团企业财务预警组织体系

(一) 组织方式

集团企业应建立健全其财务预警组织体系。该组织机构的成员一般是由集团企业经营者以及集团内部熟悉管理业务且具有相关经营管理知识与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 此外, 还要聘请一定数量的外部管理咨询专家。该组织机构如同内部的审计机构一样, 要相对独立于集团企业的组织体系, 可以独立开展工作, 但一般不直接干涉集团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 它只对集团的最高管理层负责, 其所提供的财务预警分析资料被集团管理层用来作为进行决策的依据。集团企业的预警管理部门是预警职能发挥的指挥机构, 它负责研究集团财务预警方案和制定预警目标, 然后再交由相关预警部门负责具体的财务危机监测工作, 并通过采用不同的考核工具定期对从集团收集来的信息与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 从中分析出集团企业最近的经营概况, 并尽可能预测集团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 内部控制

财务预警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集团企业的内控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集团的会计制度如果没有内控功能, 或者其内控制度得不到贯彻实施, 那么集团内部人员就能够很容易的越权交易和挪用公款, 特别是在当前电脑操作普及的今天, 审计等软件设计的不够严谨、正确等隐患, 都会造成集团企业的预警系统形同虚设。

(三) 内部审计

集团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有效执行需要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支持, 而健全的内控制度的前提又需要集团企业具有高质量的内部审计。集团企业的内部审计是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控制的第二道防线。集团企业控制的第一道防线是集团的制度控制、预算控制、财务激励控制以及财务流程控制等, 而集团的内部审计却可以对第一道防线的控制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价, 并能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反馈给集团控制者, 故可以说内部审计是集团企业控制的第二道防线。

集团企业的审计部门设在董事会之下。如果集团下属子公司的规模不是很大时, 则只需在母公司下设立审计部门, 而子公司不无需再设立;反之, 集团的母、子公司均要设立审计部门。

四、集团企业财务预警制度的运作流程

(一) 收集信息

集团企业实施财务预警首先要设置和考核相关的财务指标, 因此集团企业可以先设置出各类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指标的选用可以按照不同行业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用。集团的财务指标一般选用能够反映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的现金流指标体系, 其具体又可以划分为获现能力分析指标及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等。此外, 集团母、子公司的指标选择要分别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 切忌直接套用相同模式。例如, 如果整个集团企业承担的负债的额度与期限持续性地不能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 则很可能会造成集团的还债负担加重, 于是集团母公司财务预警指标就应当选用偿债能力分析指标;而针对各子公司应当具体分析究竟是哪些方面影响了负债的合理性, 如果是由于获现能力不足, 则应当将获现能力分析指标设置为子公司的财务预警指标。

(二) 预警分析

对集团企业已经设置的各类预警指标进行分类赋值, 从盈利能力、变现能力、运营能力及偿债能力四个方面来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 并分别设置其单项功效系数, 采用功效系数法来进行警情预报, 以此来诊断集团企业是否存在危机。其中, 单项功效系数的确定可以根据各单项评价指标的特点, 并参照以下规则:

1. 指标数值越小越好的, 定义为极小型变量;

2. 指标数值 (实际值) 越大越好的, 定义为极大型变量, 比如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等;

3. 指标数值处于某一区间内最好, 定义为区间型变量, 如资产负债率等;

4. 指标数值在某一点最好的, 定义为稳定型变量, 如流动比率等。

之后再根据所求出的实际综合功效系数的大小来划分警戒值, 并将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警戒值相比较, 对识别出的风险要及时发出预警。

(三) 危机处理

1. 战略调整。

首先要对集团企业的经营方向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其次要对集团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再次要对集团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进行调整。造成集团企业危机的主要原因一般是由于集团管理的不善, 故集团企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根据市场和集团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此外, 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定位于大笔现金流量的匹配, 定位于整个集团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2. 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 拟定财务危机应对计划书。

危机管理部, 是集团企业在遭受重大打击时而设立的临时性部门。当集团遭受危机时, 集团企业的战略管理部与执行管理部的功能已多数陷入了不可靠的状态, 此时, 预警部前期制定的危机管理计划就很可能会发挥特别的功效。因此, 每一个集团企业都应当制定比较明确实用的集团财务危机应对计划, 以避免危机时手忙脚乱的情况。通常来说, 财务危机应对计划书应当包括处置危机的目标和原则;应急资金的来源;内外部咨询专家以及授权与决策的程序等事项。

3. 塑造卓越的集团形象, 形成良好的信誉。

集团企业应当让债权人充分了解自己的诚信和竞争力, 与债权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信誉关系, 以便日后共同迎接集团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故集团企业与银行保持良好的信誉关系是非常明智的。

五、结束语

无论是从宏观经济上, 还是从集团企业的发展上, 集团企业的财务预警制度都是确保我国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以及企业状况良性循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 集团企业必须通过完善和科学的预测方法, 建立和完善其财务预警机制, 以确保财务预警制度确实发挥实效, 不断满足集团企业利益相关者日益迫切的需要, 促进集团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抒, 罗成德.集团公司财务预警制度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 (中) , 2009 (5)

[2]张青丽.如何有效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制度[J].魅力中国, 2009 (1)

降级预警制度 篇2

Memo

致 To : ************************** 日期 Date : 由 From : 页数 Page(s): 4 文档编号 Ref :

主题 Subject : 关于员工转正、晋升降职管理制度的通知 抄送 : 内容 Content:

一、目的

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及技能,选拔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明确公司全体员工转正、晋升相关操作要求,保证员工转正、晋升相关管理流程的顺畅,特制定本办法。

二、编制、审批和适用范围

本文件由人事部编制、总裁签批,适用于*******集团及有部门。

三、职责

1.部门负责人

(1)按要求、按时呈报各类审批表,审核表格填写内容及完整性,并在各类审批表对应栏填写评语,向人事部建议转正工资及转正日期;(2)转正表经总裁签批后组织与员工面谈。2.人事部

(1)负责相关流程及表格的制订与把控;

(2)每月1日将满足转正条件的员工名单送至各部门;

(3)按要求及时审核用人部门上报的各类审批表,并在各类审批表对应栏填写评语,建议转正工资及转正日期,呈报总裁签批。/ 4

四、材料要求

员工转正、工资晋/降级所需材料包括审批表、述职报告;(1)审批表:按表格内容手写,相关领导进行审批;

(2)述职报告内容: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员工在该岗位突出业绩、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五、转正

1.新员工试用期满,由员工本人至人事部员工关系处申领《员工转正申请表》,填写并附述职报告,正式向部门负责人提出转正申请;

2.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考核评估,考核通过后在《员工转正申请表》上填写评语,报人事部审批; 3.人事部将《员工转正申请表》报总裁签批,并将签批结果传达至相应部门; 4.转正员工直属领导组织与该员工进行转正面谈;

5.员工试用期满,经部门考核不能完全胜任现岗位需延长试用者,须在《员工转正申请表》中填写延长试用期的原因及延长时间。延长试用的情况,需由部门负责人与员工本人面谈,告知延长试用的原因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当员工可转正时,将《员工转正申请表》送至人事部,进入转正流程。

六、晋升

1.晋升是指公司对符合晋升条件的员工给予工资的晋级或职务的升迁;

2.公司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员工的岗位或职位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公司职位空缺的情况下,员工也可以根据本人的意愿进行申请。

(一)工资晋级

(1)员工自荐或部门提名。员工本人填写《员工晋升审批表》并准备相关材料(专长资料、岗位/ 4

自述、工作计划等),报部门负责人审核;

(2)部门负责人审核提交材料,同时结合员工工作状态、工作表现、考核情况等,确定员工是否可以晋级及晋级范围,将材料及考核结果(标注在评语中)交到人事部;

(3)人事部将相关材料提报总裁签批,签批后正式给予晋级,并发布晋级通知;(4)部门负责人接到晋级通知后,组织晋级面谈。

(二)职位晋升

(1)晋升流程与工资晋级流程相同;

(2)职位晋升须在晋升岗位试用三个月,工资标准为晋升岗位试用期标准,试用期满进入转正流程;

(3)若晋升人员调整部门,须在指定时间内办妥交接手续,就任新职。

(三)其他

每年根据考核结果,满足条件的员工,工资或职位将获得晋升。详见《千德集团绩效考核办法。

七、降职

1.降职是指公司对犯错误较为严重的员工给予工资或职务的降低。2.以下任意情况之一,均予以降职:

(1)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并造成一定后果但仍可留用的;

(2)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差,不能胜任原岗位工作的;

(3)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公司利益受到一定损失且作处罚但仍可留用的;

(4)利用职权对员工打击报复或包庇员工违法乱纪行为的;

(5)工作推诿、懈怠,导致员工强烈不满且影响员工工作热情的。/ 4

3.已确定降职的员工,由其直属领导负责面谈,人事部发布降职通知。

八、其他

1.因部门负责人原因造成所属员工转正、晋升工作造成延误,将承担相关责任;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3.本制度内容由集团人事部负责最终解释。

集团人事部

2018年1月18日

高校学业预警制度设计初探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学业预警制度

一、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概念及国内高校开展情况简述

学业预警理念是从学籍预警逐步演变而来,是学校学籍管理由事后告知向事前警示转变的产物。教育部在《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对“学业预警”一词这样解释:一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出自江西理工大学实施的“学业预警”制度,分为期初预警、期中预警和期末预警三个阶段。学校主要是通过在学习进度推进的不同阶段,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对缺课达到一定数目的学生采取提醒、教育等预先警示方式予以指出并责令改正。学业预警制度是目前比较新的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它主要对高校中的学生学习成绩、日常考勤、学籍等进行管理,其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学校、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写作、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潜在的或现实的问题,并及时向学生本人和家长告知、警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形成合力,来预防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业轨道。

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在2007年也开始着手建立相对完整的学业预警体系。从目前网络调研的结果来看,浙江省的高校正在逐步倡导在全省较大范围内建立和推行相应的制度。浙江省这一举措正是肇始于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执行的“三色预警”制度,实际上应该看做是个案在成功实践基础上推而广之的结果。这为学院层面的学业预警制度的探索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而国内更多的高校,在学业预警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方面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甚至更多的高校还没有意识到在国内目前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起该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学业预警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必要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需要

一方面,随着外部诱惑的增多,大学生很难再安于学校单纯甚至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再加之刚刚从高考的高压环境下“解脱”,不少学生面对全新的环境和诱惑都无法自控地放松了要求,“逃课”“补考”“重修”等字眼甚至成了大学生口中的家常便饭。另一方面,从高校内部来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高校课堂教学原本就存在的问题被放大,由于当前实行不完全的学分制导致学生课程可选择的范围较少,部分课程往往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学生相对集中,客观上造成课堂管理难度大,再加上讲授方式、考核方式等比较单一陈旧,单位教学投入减少,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在下降,教师疲于应付,学生热情不再。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质量很难完全保障,迫切需要通过相应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

(二)迫切性:国内学业预警制度建设和实施已经滞后

根据网络调研结果初步显示,国内仅有极少数高等院校在真正着手学业预警的相关制度设计和实施。诸如江西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这样在校级层面实施学业预警制度的学校确实凤毛麟角,与之对应的学业预警的实效性研究自然也无从谈起。撇开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不谈,就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制度并不非常完善,举措也多有不够成熟之处。今年以来,仅有浙江一省的高校逐步倡导在全省较大范围内建立和推行相应的制度。浙江省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的意见》,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意见》,浙江高校应建立健全学业预警和退学制度,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按分工主动关心学生学业修习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和提示。但这也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执行细节还需要该省内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三、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设计

(一)新生预警:以新生专业教育为契机,做好新生学业预警

从学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生教育中,学业预警应成为新生教育的题中之义。首先,详细解读培养方案。对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结构、层次、衔接、主次等要素给予充分交代,着重介绍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学习方法、意义和难度等。结合学校的相关要求,对毕业所需达到的学分绩点水平、等级考试、职业认证等条件进行告知,以及明确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包括留降级、试读、退学等相关标准。其次,结合学院学业预警制度,就具体的措施、标准、方法、相关制度等予以详细说明。再者,将历年历届毕业生和在读学生的学业指标进行分享和分析,比如结合学院各个专业总体的毕业率、授位率、就业率等数据,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等呈现方式,对学院各个专业的难度系数和风险系数进行评估。甚至还可以通过深入分析未成功毕业、授位、就业的个案,追究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引起新生的警觉和深思。课程方面,也可以结合各个专业历年的主干核心课程的补考率和重修率等数据,评估课程的风险系数和难度系数。此外,还应充分利用优秀朋辈资源,积极发挥明星学长的正向引导作用,在优秀学长交流活动、明星学生事迹报告会等活动中,以“过来人”的身份适当增加学业预警相关内容。

(二)课程预警:学院学业预警制度的基石

任课教师在每月末根据学生的出勤表现、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填写课程学业表现登记卡,并标定预警等级。通过学院教学系统、学工系统和行政系统的紧密配合,加强课堂管理和课后督导,达到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出勤表现、作业表现、课堂表现(如果操作难度较大可以视情况执行)填写反馈表,并根据情况标示出预警五个等级。学工系统和行政系统可以4次课程教学为单位进行集中反馈。针对有学习风险的学生进行记录,并转交学工系统和行政系统及时跟踪处理,避免学业问题的扩大化。在这一部分的预警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分寸,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具体的尺度和侧重点应该略有差别。大一、大二阶段是大学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学业预警相对容易产生刺激效果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对微小问题的预警,例如就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针对某些微小失范行为的管理等,力争做到防微杜渐。

(三)毕业授位要素预警:对直接影响毕业和授位的相关学业指标预警

毕业授位要素主要包括:绩点水平、通过学分和积欠学分情况、和毕业证学位证直接相关的相关等级考试或职业认证的情况。另外还包括针对大四阶段的选课预警和毕业设计(论文)预警等等。上述情况可以学期为单位,在每学期开学之初进行统计和送达,能够更好地起到事前警示的效果,并通过学生本人、学院、家长三方努力共同改进相关指标。在大三阶段,学困生已经相对易于识别,这一阶段就可以结合绩点水平、平均分水平、学分水平等因素,对学困生主动识别和分类教育。在大四阶段要特别注意如等级考试、选课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等直接关系到毕业和授位问题要素的预警。特别是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避免出现因为工作或者升学问题的干扰影响毕业和授位的现象。

(四)分类预警: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

有学者将学困生分为愿学、在学、厌学、弃学等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曾就学业困难归因问题对8名辅导员进行访谈调研,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大致分类情况如下。

第一类,厌学、弃学(未能充分认识专业前景和价值,或对专业缺乏兴趣的)。

第二类,愿学、在学(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心态、方法、能力)。

第三类,浪子回头但无从下手。

第四类,其他非学习因素干扰到正常学习(适应问题家庭、情感、疯狂兼职、盲目创业等)。

接受访谈的对象无一例外地将第一类列为最常见的类型。首先要注意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和谈话技巧,家校联系则需要视情况而定。辅导员谈心和家校联系都应该有规范的工作记录以便查阅和作为佐证材料。其次,给教育对象的转变留有充裕的时间,纵向比较个体学业指标,留心进步之处并给予更多鼓励,助其尽早走出误区。最后,还应该对个别学生在学业表现上的“突变”和“剧变”,及早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五)学业帮扶配套制度:应该包含学业预警制度框架之内

要真正实现其成功转化,则需依靠相关的帮扶措施、管理手段和人性化的教育关怀。根据对学业困难对象的分类,有部分属于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能力不足,或者“浪子回头”但已经毫无头绪等,这样一些情况,仅仅靠谈话疏导或管理督促,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面对上述情况,健全有效的学业帮扶体系必不可少。针对上述几种情况,可以从制订和执行个人学习计划入手。学院层面可以依靠充分调动班导师和优秀朋辈资源来实现。首先班导师作为各个班级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指导学困生方面具备专业优势,通过对接其指导班级的学困生,在了解学习进度后制订较为详尽的个人学习计划,由优秀朋辈队伍配合完成学业计划。其次还应该充分依靠优秀朋辈资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优秀朋辈导师选拔和聘任制度,严格执行相关的培训和淘汰机制。

在学院学生工作系统、教学系统和行政系统配合下开展,上述的学业预警方法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学校层面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学业预警体系的情况下,由学工系统牵头,学院层面的实践成效是很关键的。但从更长的时间范围来看,需要学校各个系统和层面达成共识,由校院系三个层次形成合力建立起完整的高校学业预警系统。如果仅仅靠学院,在资源、资本、政策、技术、人员、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会显得捉襟见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学校、学生和家长也应该坦承部分专业存在一定淘汰率的事实,在这样的前提下,学校和学院层面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转换平台,进而才是考虑如何在提升预警对象转化成功率上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迟振国.论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的生成、发展与完善[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2]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教育科普,2007,(3).

[3]上海水产大学推出“学业预警”机制[EB/OL].[2005-06-21].http://edu.people.com.cn/GB/44083/3484177.html.

[4]浙江高校推“学业预警”模式退学人数下降50%[EB/OL].[2014-06-12].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4/06-12/6274334.shtml.

[5]高明生.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高中数学成绩预警制度的探讨 篇4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必须清醒认识到, 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内容方法比较陈旧,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 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 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在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 尤其是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部分的学习。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 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 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在学习这部分后深有体会, 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对建立高中数学成绩预警制度进行了探讨。

成绩预警是高校学生成绩的一种管理方式。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情况, 及时提示、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后果,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预警制度。当前提倡和谐校园、以人为本的社会形势下, 成绩预警制度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内各个高校, 并取得非常的好的效果。那么这种先进的管理制度是否可以应用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呢?本文将在高中数学方面进行尝试。

在高校有些学生不太关心自己的成绩, 对不及格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受到降级、退学等学籍处理。如果提前对学生进行成绩预警, 使学生认识到不及格成绩情况, 从而认真对待补考, 避免受到学籍处理, 变以往的事后处理为事前预警。类似的情况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也会发生, 只不过就是后果将最后的成绩体现在高考成绩上, 阶段的预警将没有高校的那么明确, 但是阶段的预警成效最后也将体现在学生的高考成绩上。因此, 对高中数学成绩进行成绩预警也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因此提出这方面的尝试, 首先将高中阶段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适应阶段, 初中升高中后的, 学生带着初中养成的学习习惯进入高中, 面对着能否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 能否马上习惯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等一系列问题, 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 将对该阶段进行预警。目的是评估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情况, 具体评估指标分为三个部分:数学成绩、高中数学思维的适应度、高中数学学习习惯形成度。具体评估办法:通过期末考试测试出数学成绩, 通过期末学生座谈评价自己对高中数学思维认识、看法, 教师再通过总结给出班级学生对高中数学思维的适应度, 最后通过整个学年的汇总得出本届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 再分别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 得出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状态。最后得出整个学年的学生的综合指标, 对高中适应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得出总结, 针对需要改进的工作在下一学期进行改进。在适应阶段不合格的学生将给出预警通知, 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学习状态, 在下一学期有针对性的改进。适应阶段的预警工作时间将在高一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末全部结束, 改进工作在高一第二学期进行。

第二个阶段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学习阶段, 着一阶段是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阶段, 主要的高中数学知识都将在这一阶段完成, 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很大, 这一阶段的预警目标相对简单, 主要是评估学生的数学成绩。具体评估办法:通过高二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测试出学生的数学成绩, 最后统计出整个学年的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排名, 对本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得出总结, 针对需要改进的工作在下一学期进行改进。在本阶段不合格的学生将给出预警通知, 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学习状态, 在下一学期有针对性的改进。本适应阶段的预警工作时间将在高二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末全部结束。

第三个阶段是高考阶段, 这一阶段是高中生最重要的阶段, 相对的考试也非常多, 但是只看重考试, 不进行总体的比较和总结, 学习将是非常盲目的。针对高考的紧张性, 将对该阶段学生的成绩排名进行预警。目的是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具体评估指标为数学成绩、数学应试技巧。具体评估办法:通过阶段考试测试出学生的实时数学成绩, 及时总结试题的结构和出错的类型, 归纳出各种类型的犯错率。最后通过整个学年的汇总得出本届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各种类型的错误率, 再分别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得出学生数学高考成绩预测, 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将给出预警通知, 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学习状态, 在高考冲刺阶段有针对性的改进。本阶段的预警工作时间将在高三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末全部结束, 改进工作在高三学年的第二个学期进行。

以上是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结合学生成绩预警制度, 做出的高中阶段数学成绩预警的思考内容, 当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将在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改进, 进而按着《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 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 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摘要:成绩预警制度在高校被广泛的应用, 是一种及时提示、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学生学习成绩的情况的管理方式, 本文将探讨预警制度在高中数学成绩统计的应用, 提出合适高中数学成绩预警制度。

关键词:高中数学,成绩预警,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 (1949~1999)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5.

上一篇:轨道交通枢纽下一篇:汽车发动机转速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