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促发展(共12篇)
节能降耗促发展 篇1
摘要:水暖工程是给排水工程、采暖与通风工程的习惯称呼。通过其名称, 我们就可以知道, 水暖工程包含的系统比较多, 情况复杂, 而且多数的管道都隐蔽在管井、墙壁、吊顶内,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不善, 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水暖施工管理的过程中, 严格要求, 节能降耗, 对施工进行全程的、闭合的监控。
关键词:水暖工程,节能降耗,施工
水暖工程是给排水工程、采暖与通风工程的习惯称呼。通过其名称, 我们就可以知道, 水暖工程包含的系统比较多, 情况复杂, 而且多数的管道都隐蔽在管井、墙壁、吊顶内,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不善, 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水暖施工管理的过程中, 严格要求, 对施工进行全程的、闭合的监控。下面就本人在施工中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1 事前控制——预防为主, 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都做好应急对策。这样, 问题就可以得到控制, 至少可以降低其所带来的损失。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认认真真学习图纸。
这里之所以用到学习二字, 主要是我们不是简单的看图纸, 而是要通过对图纸的熟悉, 了解设计的意图, 同时熟悉图纸中所用到的规范、材料设备。对于图纸中的问题, 在设计交底的时候及时提出, 对于图纸设计不适宜施工的, 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使这些问题能够在开始施工之前得到解决, 使其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避免误工、返工。
1.2 学习必要的知识, 充实自己。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新型的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变化万千, 作为施工管理人员, 就要不断的学习和了解行业的发展及一些前沿的东西。对于一个工程来说, 我们肯定会遇到新东西, 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地,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 在施工之前对其尽可能学习和收集相关资料, 为以后施工做好准备。
1.3 材料、进度、人员的计划安排。
根据施工图纸, 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根据定额结合自己的经验, 做好进度和人员的安排。什么时候进什么材料, 进多少材料, 需要多少工人, 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了人员和材料进场早造成资金、场地和人员的浪费;进场晚又耽误工期的事情发生。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编制材料进场计划表、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人员需用计划表等。
1.4 施工队伍的选择。
人是施工中非常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 工人素质的好坏, 直接决定了这个工程能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本的高低。一个熟练的工人能够充分理解工长的意思和思路, 能够熟练的将各部分施工到位, 能够自觉选用最优化的施工方法, 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质量。所以, 在选择过程中, 尽量选用知名企业的, 或者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队伍。这里我们可以引入招投标制度, 择优录取, 也可以使我们的成本随之降低。
1.5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通病有所预测。
这就要求我们施工员有着丰富的经验, 结合以前工程, 对准备施工的工程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有充分的考虑, 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 降低或者消灭问题的发生。
2 事中控制——抓好施工中的质量、进度、成本控制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施工成本的控制, 也是我们施工人员重发挥管理才能的时候, 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我们作为管理人员, 本身要有很高的管理素质。安装工程系统复杂, 材料品种繁多, 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 针对具体的施工情况, 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 每一分项 (部) 工程, 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 (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 各气候等自然条件, 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 从大入小, 由面及点, 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洞悉具体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 了然于心, 做好各方面突发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 以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 技术交底, 可以使施工技术工人, 工长熟悉新的施工工艺, 新的材料特性, 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 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再者, 从技术角度出发, 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 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 针对每一工序、每一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质量验收标准, 以确保工程质量。要求我们管理人员要经常对现场巡视, 了解第一手资料, 并严格按图纸和规范法规施工, 严禁偷工减料。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 即自检、专检、联检, 通过层层的检查, 验收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 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2.2 对施工工人的要求。
人员管理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出来的。只有拥有纪律严明、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首先, 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 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 让所有的工人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一些, 就需要我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对工人要奖罚分明, 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 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 培养凝聚力。其次, 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 各岗位职责, 权利明确, 做到令出必行。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 面对工期紧逼, 技术复杂的工程, 只有坚决服从指挥, 才能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再者, 针对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经济杠杆的手段, 对人员管理必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节能降耗促发展 篇2
一、加强领导,确保节能工作的组织保障。
2010年初,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我局成立了局长亲自挂帅,并明确了一名分管领导(副局长向军)和一名节能工作专干(张茂芝)及办公室、财务室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张茂芝同志负责节能日常工作,同时制定并逐步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
二、加强宣传,形成节能工作良好氛围。
全年来,局党组及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在单位醒目位置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并要求全局上下干部职工形成节能意识。及单位能耗就象节及各自家庭能耗一样。
三、工作措施得力,确保节能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是严格使用空调、电脑、电烤箱、电风扇等能耗办公设备。局节能领导小组规定,全年将能耗股室及领导办公室实行用电度数包干制度。费用超了自负,多余归己,室温高于8℃,低于26℃,严禁使用空调。工作之余,除特殊情况,原则上不能在各自股室使用能耗设备。并做到人走灯灭,同时单位还在财务吃紧的情况下安排资金6000余元将单位门面用电租赁户主的电表从单位总电表分离,实行单位独
交费,从源头上堵止了乱搭电、乱用电行为。
二是严格单位与共用水制度。为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局派单位
职工郑全专门监督落实,杜绝和明灯,长流水现象。做到了尽量少用
水,提倡循环用水,水笼头要随手关闭。
三是严格使用单位公务车辆。全年来,同单位干部杨国平同志专
门负责管理车辆。用车必须事先报告单位分管领导并实行单位车辆专
车专卡(油卡)制度。提倡能步行办公则步行办公,能使用公共交通
工具办公则使用交通工具办公。特殊情况外,严禁私人用车,人情用
车。
四是工能效果明显,确保将单位有限资金更好地发展体育事业。、2010年,由于节能措施得力,单位能耗人别为:水元、电、元、燃油费(小车修理)元。较
2009年相比分别节约元,元,元,(共计元,);能耗同比下降%。
2010年我局在节能降耗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些距离,更重要的是将此项工作要长期坚持下
去。2011年我单位将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单位实际,更进一步制定
和完善节能工作措施,力争2011年将单位能耗降到最低,以便更好
发展体育事业。
沅陵县体育局
节能降耗促发展 篇3
标准化是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一些具有重复性事物进行标准统一化管理,以便使其达到最佳的社会秩序和效益。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并经由主管机构批准,来定制相关准则和依据。道路运输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已经逐渐成为能源消耗型发展行业,迫切需要建立道路运输节能标准体系来促进道路运输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道路運输节能标准现状
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很多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节能降耗问题非常重要。道路运输中的能源消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没有完整的道路运输节能体系。道路运输节能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其与人、车、路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系统化、标准化能够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目前运输行业中,很多方面还处在空白的状态,管理、装备、维护、评价等方面,都没有完善的运输节能标准,导致道路运输中能源的消耗较大,对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没有完成能源消耗的源头标准。道路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标准化,主要可分为车辆技术、运用技术以及公路设施配套等方面,这三项由于本身性质,决定了它们是节能工作的源头。在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现阶段状况来看,车辆技术方面并没有建立严格的燃油消耗标准,导致能源利用率低下,进而导致能源的浪费。在公路的设施及配套方面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导致一些不合理现象的发生,给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造成了阻碍。
车辆运用方面节能标准不完善。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通过了较多控制车辆运用技术的节能减排标准,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人为的因素影响节能减排工作的正常实施。如:驾驶员的操作方法、操作过程规范等,这些都会影响原料的消耗量。据不完全统计,驾驶员的操作方法对燃料消耗量的影响会出现接近10%的偏差。因此,耗能设备节能操作规范需要进行标准化。
制定完善的节能标准体系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燃料标准的建立和完善。面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要给予极大重视。目前,集装箱汽车运输、厢式汽车运输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大力的支持和发展。因此,我国中央部门必须要针对这样的模式,出台相关燃料标准化制度,如:建立《集装箱汽车燃料耗能限值》、《厢式汽车燃料耗能限值》等制度,不断完善车辆耗能的标准化制度。
此外,还要加快科研步伐。在我国发展节能减排新形势的要求下,必须要加强战略性、全面性以及规律性的研究。落实“科技强交”的战略,推进我国创新能力的建设,加大力度进行科技的研发,不断将道路运输节能标准体系优化。并注重前沿技术的开发和吸收,加强道路运输的基础性建设,以便解决制约道路运输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切实提高道路运输技能降耗的整体情况。
能源消耗源头的标准化。能耗源头是影响道路运输节能降耗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实现道路运输行业节能降耗的目的,必须要从控制车辆燃料消耗量入手,限制高耗能的车辆进入道路运输行业。并在我国发布的《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不断优化,一方面要适应我国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要保证优化后的制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此外,也要注重公路配套及设施方面的建设和完善。最主要的是公路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公路建设的节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能够响应节能降耗的号召,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公路建设项目节能标准,如《公路建设项目节能设计规范》、《公路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到则》等,通过这些制度规范的颁发来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节能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公路建设项目的结构、层次以及要求等符合节能降耗理念。
车辆驾驶节能操作规范的标准化。倡导绿色驾驶,提升驾驶员的专业技能。为了响应节能降耗的理念,可以通过推行绿色驾驶来进行相关工作的炸开。如:举办节能驾驶竞赛活动,在活动中逐渐筛选优秀的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训练驾驶员的综合能力;举办汽车节能驾驶技术体验活动,组织汽车驾驶员进行相关技术的体验,不断提高其节能降耗的标准化发展程度;将节能驾驶纳入驾驶培训行业管理中,并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展开驾驶培训。
此外,还要注重相关从业人员的节能降耗意识培养。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很多方面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道路运输驾驶员教育制度,推广先进的节能驾驶方法,将相关知识普及,逐渐增强驾驶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节能降耗意谀。大力开展道路运输业的节能宣传活动,做好相关部署工作。不断激励贡献突出的员工个人,增强其行业意识,为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节能减排促纺织业可持续发展 篇4
1 我国纺织行业能耗的现状
我国纺织行业的年总耗为6867万T标准煤, 由于高温排液大, 热能利用率只有35%, 年耗水量达95.48亿T, 新鲜水取用量居各行业第二位。而废水排放量居全国第六位, 其中印染废水则占排放量的80%[2]。印染企业的单位产品耗水量一般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 能耗是国外的3~5倍, 而水的重复使用率却落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仅为7%, 国外水的重复回用到80%左右。另外, 纺织行业还存在电力消耗高的问题, 如纺织机械、化纤机械都是高能耗机械。据调查, 每百米布用电量约为18kw/h, 并且随着每年年产量也大幅增加, 我国纺织行业整体多用的电机驱动系统运行效率比国外低近20%, 电力消耗十分突出。纺织行业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 多数产品缺乏高科技含量, 附加值较低, 仍以量取胜。
2 纺织行业推行节能减排相关措施
2.1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国际竞争更趋激烈, 国内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 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日渐突出, 面对国内外新挑战和现行行业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性, 当前必须大力推进纺织结构调整, 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首先应加快技术结构调整, 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原料结构调整, 实现原料的多元化;加快重点行业的调整, 提高纺织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结构优化;以环保和节能为切入点, 提升行业运行质量。由市场机制整合产能, 培育优势纺织企业;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创建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包括:提高资源利用率, 推进纺织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由此可见, 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是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根本, 而节能减排的目标与根本途径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2 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 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改进生产工艺, 使用高效助剂, 缩短工艺流程, 采用低能耗, 低污染排放工艺, 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3]。当前, 国际纺织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以生产生态纺织品和绿色制造技术为引导, 从工艺、助剂、设备等多渠道着手, 抓住源头, 注重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生态问题, 努力优化纺织工艺, 减少化学药剂、水、能源的消耗, 以达到高效、高速、环保的目的。
2.2.1 无水等离子体前处理技术[4]
织物等离子前处理技术, 在不需要水和化学药剂的条件下, 利用电压压差改善织物表面特性。其效果有:提高织物表面亲水性能, 提高织物涂层、浸渍、胶合、凝结的粘合力, 提高纤维的染色得色量、色牢度和印花的质量。
2.2.2 超声波前处理技术[5]
在退浆、煮练过程中, 超声波能使浆料杂质大分子产生分离, 促进浆料、杂质与纤维的粘着变松, 而超声波的乳化作用可以提高浆料和杂质的溶解性。由于超声波的放热效应, 可以为反应提供能量。用超声波进行前处理具有节水、节能、节时等优点。
2.2.3 无水染色———超临界CO2介质的染色技术[6]
该技术上染速度快, 染色过程短, 非水染色, 染后不必水洗和烘干、无废水产生, 避免了大量废水对环保带来严重污染问题[7]。保护了水资源, 降低了能源消耗, 且染色过程无有害气体排放, 另外, 残余染料可循环使用, 提高了染料利用率。
2.2.4 数码喷射印花技术[6]
纺织品喷墨印花又叫数字喷墨印花, 与传统的筛网印花迥然不同, 它是通过各种输入手段 (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把所需的图案输入计算机, 经电脑分色描稿系统 (CAD) 编辑处理后, 再由电脑控制喷墨机构直接将墨水喷射到织物上进行印花。它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印染新机械共同发展的结果, 是适应纺织印花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的发展趋势而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是印花工业的一场革命。
2.3 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通过各工艺之间的物料能量循环, 减少物料能量的使用, 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目标[8]。清洁生产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 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以下几种技术有效减少了高温污水产生量和污染排放量, 实现纺织印染业污染防治以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 促进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2.3.1 活性染色湿短蒸染色技术[9]
利用安装在反应蒸箱内入口处的远红外线辐射器, 将经过染色液浸渍的湿织物预热, 使织物迅速升温, 经反应箱内少量蒸汽和干热空气的混合体而受热2~3min达到固色, 使活性染料的得色率提高, 并充分渗透、色泽匀称。据测定, 活性染料常规焙烘工艺得色率为常规汽蒸工艺的70%, 而短湿蒸工艺的得色率又比常规汽蒸固色工艺高10%~20%。常规应用这种工艺最大特点是流程短, 固色率高, 节能和减少化学药品消耗, 可以不用尿素, 减少污染, 匀染和透染性也好。
2.3.2 微悬浮染色技术
微悬浮染色新技术是我国的原创技术, 该技术从染料分子在染缸中的聚集状态, 到染料对纤维表面吸附模式以及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固着, 均与常规染色有着本质的不同, 为典型清洁生产工艺, 该工艺上染率可达到95%以上。缩短了染色流程, 节省染料并明显减少染色废水处理量, 染色时间及能源减少了1/3,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能耗。已经成功运用于羊毛、羊绒、蚕丝、大豆蛋白和牦牛绒纤维的染色, 今后将重点研究对纤维素纤维 (棉、麻等) 、再生纤维 (粘胶纤维等) 织物的开发应用。
2.3.3 小浴比染色新技术
在印染工艺中采用小浴比染色, 不仅可以加快上染速率,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固色率, 因此可以大大减少盐用量, 进行低盐染色, 并可以提高染料和碱剂的利用率。一般来说小浴比染色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降低盐和碱剂用量;减少染料用量;有利于改善染色重现性。
2.3.4 生物酶前处理技术
生物酶主要用于退浆、酶洗、抛光和羊毛的防毡缩处理。目前生物酶退浆技术已经成熟, 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退浆废水污染问题, 但生物酶煮练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酶技术染整设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物酶技术的应用从源头上减少和解决了纺织废水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2.3.5 微胶囊染色技术
该项技术是涤纶染色清洁工艺, 是将染料包含在微胶囊中, 利用其缓释性能和隔离性能, 在常规染色条件下, 使水深入微胶囊中, 溶解染料, 使染料向外扩散进入染缸, 呈单分子向纤维内部扩散, 由于染料溶解度小, 染液中残留染料少, 排放的废水可回用于前处理工艺。该技术可节约用水50%以上, 节能430kg标准煤/吨织物, 从而大大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节约用水, 节能效果明显。
2.4 注重循环利用
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和废弃物排放等问题正严重制约着中国印染业的发展, 注重循环利用, 走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对于纺织行业来说,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印染厂大量使用染料助剂、化学药品, 很多可以综合利用, 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又降低了污染。
2.4.1 淡碱回收———丝光淡碱循环利用
纯棉、涤棉织物在用浓碱丝光过程中, 产生大量50g/L左右的淡碱, 通过淡碱回收装置, 可将淡碱蒸发浓缩后重新利用, 百米碱耗明显下降。
2.4.2 浆料回收利用
随着合成浆料使用的增加, 化学浆料PVA、CMC等, 一般微生物难以降解, 在废水中给末端处理污水带来困难。采用化学法和超滤法回收PVA浆料, 可用作重新上浆的浆料, 亦可用作浆糊的原料。
2.5 实现绿色管理
强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管理就是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 各个领域, 各个方面, 以实现企业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绿色管理顺应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也适应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相关法律法规愈加严格的要求, 满足了人们追求绿色消费的潮流, 因此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重视。具体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2.5.1 优化能源管理, 制定节能降耗奖罚制度
优化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管理, 进行能源审计, 设立节能减排办公室。采用既严格又先进的管理制度, 加强员工节能降耗意识的培养, 全员参与, 节约原材料、辅料的使用量, 同时减少污染排放量。每天进行水、电、蒸汽能耗的计量考核, 考核结果与车间、机台的产量、成本、员工的薪酬挂钩。如绍兴百利恒印染有限公司通过实行水、电、汽三级计量管理, 合理改进工艺和设备, 并制定相关的考核奖惩制度,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使企业水、电、汽单位成本下降幅度均达20%。
2.5.2 积极获取绿色签证
国际标准化组织顺应世界保护环境的潮流, 对环境管理制定了一套国际标准, 即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 达到节省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ISO 14000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新环境管理体系, 它是一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取得ISO 14000认证, 即意味着企业的绿色管理质量得到外部的认可, 就等于取得了一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不受任何绿色贸易壁垒的拦截。
2.5.3 努力实现绿色制造
倡导绿色纺织理念, 纺织企业应努力推行管理信息化, 利用ERP、MES, 以及纺织企业生产自动监测和管理系统, 服装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系统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等绿色技术, 对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实行控制、监控和优化, 最终实现绿色制造的目标。通过使用和推广绿色纺织品, 达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目的, 实现纺织工业的绿色转身。
3 结语
节能、环保、高效是21世纪纺织行业发展的方向, 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不断恶化, 能源消费加快, 人均占有量低, 我国经济社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唯一出路是推行节能减排的方针。节能减排是当今纺织行业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改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战略途径, 是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根据纺织行业能耗的现状, 重点提出纺织行业推行节能减排的相关措施, 最后总结出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只有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才有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技术
参考文献
[1]韩珺.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3) :173-176.
[2]张鑫瀛.工艺设备改造是纺织业节能减排的关键[N].中国电子报, 2009-3-26.
[3]王建庆, 李桂生, 李戎.节能减排与我国印染行业的技术进步[J].染整技术, 2008, (6) :26-30.
[4]当前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现状[EB/OL].中国纺织助剂网, 2008-05-16.
[5]蒲宗耀, 陆松.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纺织科技进展, 2007, (6) :1-4.
[6]沈安京.明天的染整技术——印染四大高新技术[Z].全国印染科技信息中心.
[7]宋心远、沈煜如.21世纪染整技术展望[J].染整工业, 2000, (1) :1-14.
[8]郑俊林.化纤行业如何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EB/OL].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网站, 2008-06-04.
节能降耗促发展 篇5
山东聊城鲁西国家粮食储备库
近年来,鲁西国家粮食储备库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强化工作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和创新仓储管理的新模式,查漏补缺,精益求精,实现“流程细、操作精、指标细、控制精”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在巩固规范化管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积极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优化仓储作业流程,对仓储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和控制,扎实推精细化管理工作,在仓储管理的基础上狠下功夫,以实施全员百分考核管理制度为起点,从健全完善各项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入手,形成了发展有规划,行事有制度,岗位有职责,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仓储管理和科学储粮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连年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1完善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落实制度促进工作精细化
我库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认真研究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对库区管理、仓房管理、出入库管理、粮食日常管理、质量管理、粮食机械与器材管理、储粮药剂管理、日常行为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体系,将44项规章制度、35项岗位职责、11项操作流程7项技术规范汇编成册,并将相关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悬挂上墙,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员职责和各项技术规范,落实了管理责任,加大了管理力度,做到更精、更细、更具体,各科室认真对照检查,定方案,提措施、抓落实,使每位员工都熟知涉及自身岗位的规章制度及标准化体系并且严格执行。
1.1 专门成立了以分管主任带头的督查小组,对各
部门、岗位的制度落实和履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各项工作一抓到底,一是抓不落实的事:每项工作要定出完成标准和时限。对不能按要求落实的事
制定处理措施,严格执行;二是要抓不落实的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奖励措施,对责任人的奖惩落到实处。每月出一次简报,把本月各项制度落实和检查情况如实公布。真正把各项制度贯彻到日常行为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1.2 对办公区、生活区卫生分区划片、责任到人,并挂牌明示,对库区的设置的安全储粮标牌、禁烟、防火等标志进行了重新刷漆、整修,切实做到内容准确、形式美观、张挂统一,环境整洁。
2加大仓储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创造良好储粮条件
我库的仓房始建于1995年,受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资金制约,仓房都没有配备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设备,竣工时也没有进行气密性测试,仓房的气密条件普遍较差,为提高仓房的储粮性能,近年来我库结合储备粮轮换工作对仓房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自行设计安装了机械通风和环流熏蒸系统,轮换一仓改造一仓、将三项储粮新技术(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电子测温)利用率提高到100%;与此同时还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努力改造路面、围墙、防汛、消防等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条件;对机械设备随时进行维修保养,闲置期保养后及时入器材库,努力降低维护费用,保证进出粮和安全保粮的需要。
2.1仓房设施维修改利用储备粮轮换,对腾空的仓房进行维修改造,对全部仓房的屋面防水进行了更新,对落水口、女儿墙压顶及天沟用SBS进行了防水处理,解决了多年存在的仓房渗漏问题。部分仓房的气密性进行了维修改造,通过敷设新型内墙气密防潮材料,更换门窗密封管槽等措施,仓房的气密性能有了很大改善,全部达到了环流熏蒸技术条件要求,所有储粮仓房切实做到了 “上不漏、下不潮、密闭严”,有效地保证了储粮安全。
2.2基础设施和电器线路的升级改造从去年春
季开始,对影响安全生产的老化电器线路、负载不
足的动力电缆;破损严重的库区主干路面、影响汛期排水安全的泄流管道、仓房散水进行了重新修整,新建排水主管道400余米、翻修库区主干路面300米、仓房散水1600米。对消防和排水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贯通管线系统,疏浚排水主管道500余米。对消防器材全部进行了保养,灭火器全部送检罐装,达到了消防规定要求,消防器材设置专门场所存放,专人管理,消防系统运转良好。
2.3投资四十多万元对计算机粮情检测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全部更换为数字式无线遥控测温系统,系统操作简便,测温数值精确,性能稳定,功能齐全,为今后的粮情检查、分析与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可靠依据。
2.4对器材库进行了实行规范管理,机械设备和器材实行货架式管理,集中存放,登记造册、摆放整齐,并统一粘贴分类标签;机械设备随时进行维修保养,闲置期对所有粮仓机械进行全面维修保养后及时入器材库,确保工况良好。
2.5对化学药品实行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帐
记载,建立了药品的入库专帐和领用分帐,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和其他有关储粮专用化学药剂管理的规定收发、储存和使用。药品库单独设置,确保与办公、生活区的安全距离;安装防盗门,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地面防潮和屋面防水都可满足化学药品的储存要求,并将药品存放于加高60cm的台面上,用塑料薄膜做好铺垫和苫盖。精细仓储管理方法,确保储粮安全
我库根据各个岗位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各项
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和个人。严格执行粮情检查、分析、报告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一符、三专、四落实”的要求,落实安全储粮责任制,确保储粮安全,自建库以来保持“四无”粮仓合格率100%,从未发生过储粮责任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
3.1 落实储粮保管责任制,实行“三定四包”责
任制,进一步强化保管员的责任心,真正做到谁管理谁负责,将责任细化到人,出入仓、倒仓的现场监管等工作都做到责任明确、易于管理。每位保管员能主动掌握责任仓的粮情,围绕自己的责任仓,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各项仓储工作。仓内“两卡三簿”悬挂规范,内容齐全,记载准确,规范有序。
3.2严格查仓制度,坚持“一、三、七”查仓制度,及时掌握粮情状况,认真填写查仓记录,正确分析粮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科长负责周查,分管主任负责月查。雨前、中、后三检查,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立足“早”字,突出“防”字,狠抓“制”字,仓外卫生天天扫、仓内卫生及时扫、现场作业当天扫,仓内储粮做到粮面平,薄膜净,手摸无灰,口吹无尘,“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确保储粮安全。
3.3严把粮食入库质量关。质量是仓储管理的基
础,在粮食入库时,我们认真执行空仓消毒、车辆复检制度,每车至少三次现场复检、对不合格粮食坚决清退,入库粮食全部经过筛清理,提高了入库粮食质量。历年的检查抽查检验合格率和宜存率均保持100%,为安全储存打下良好基础。3.4建立健全仓储档案管理体系,专门建立了仓储档案室,将出入库数据、质量信息、仓储工作日志、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分析、科学保粮、仓房维修、学习与测试、三温曲线、百分考核、设备总帐、设备维修、制度汇编等资料进行系统立卷、归档,做到各种数据记录准确、清晰,归档合理,便于查阅。
3.5严格工作考核,狠抓制度落实,在完善制度,责任分解到人之后,关键在落实,为此专门成立了由分管主任、科室负责人、保管、化验、计量组长组成的考核小组,定期进行考核、评比与检查活动,通过打分考核评比,既肯定成绩、又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通过检查、评比与考核工作,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期限,增强了岗位责任人落实制度的责任心和改进工作的紧迫感,为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科技创新带动节能降耗、节支增效
近年来,我们在确保储粮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实践应用各种储粮科学新技术新方法,先后在通风降温降水、环流熏蒸机械设备改造双低、粮食流通“四散化”、三低储粮及无药保粮绿色储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试验和革新改造,较好地达到了提高劳动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增加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同时还实现了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1 菱镁复合板吊顶隔热控温试验 为解决未夏季
高温时段仓顶吸收和积累大量热量、导致仓内粮堆
上层温度升高影响粮食储存品质的问题,我们用菱镁复合保温板对仓房进行了仓内吊顶、墙壁隔热控
温试验,经过改造结合低温时段排除仓顶积热,仓温与对照仓相比下降了4.6℃,上层粮温下降3.5℃,全仓平均粮温下降2.1℃,经化验粮食品质,与对照仓相比各项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通过这项试验,为今后的低温、低药和绿色储粮积累了宝贵经验
4.2高水分玉米就仓通风干燥降水试验 为解决
轮换收购的高水分玉米整晒劳动强度大,费用高、易受天气影响等缺点,我们从2005年开始,探索利用大功率离心风机就仓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水试验,通过反复探索试验、调整各项通风参数,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机械通风降水方法,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作量,避免了天气变化对传统整晒方式的不利影响和可能带来的粮食损失,保障了粮食储存期间的安全,降水综合费用也有明显降低,由原来的18.5元/t下降到现在的4.6元/t,以每口仓储存2400t计算,单仓降水费用可节省近3万元。4.3通风降温方式改进,改变以大功率离心风机降温的通风方式,探索试验用小功率轴流风机和混流风机进行降温降水,不仅达到相同的降温效果,能量消耗大幅下降,仅为原来的25%-40%,平均每仓通风降温一次可节省电能1500kw-2000kw,在减少能量消耗的同时,因通风造成的粮食水分损失也减少了0.5%-0.8%,以每年平均轮换出库25000吨计算,可减少由此产生的保管损耗130-200吨,间接经济效益30万元左右。
4.4加快“四散”作业能力的改造,根据近年来粮食运输工具的大型化、散装化发展趋势,我们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原来以包装为主的作业机械和流程进行改造与重新整合,形成了完善的粮食“四散”作业流程,“四散化”作业程度得到了快速提高,今年四散化作业率达98%以上,基本取消了包装粮食的装卸运输和储存方式,人均装卸效率由以前的20t/人·日提高到现在的80t/人·日,最高装卸能力也从600t/日提高到现在的2000t/日,装卸综合费用与包装作业相比可节省3.5元/t,以年平均轮换出入作业量50000t计算,每年可节约装卸费用支
出17.5万元。
4.5环流熏蒸方式的改进,为改善部分单向环流
熏蒸系统PH3气体环流时间长、分布均匀性差、杀虫效果不理想的缺点,经过对环流管路精心研究设计,将原来的单向环流改造成可自主调节气体环流方向的双向环流熏蒸系统,不仅缩短了气体在仓内环流时间,气体分布的均匀性也得以有效改善,杀虫效果也有很大提高,熏蒸后仓内无虫间隔期明显延长。
4.6积极应用“双低”、“三低”等绿色储粮技术,减少熏蒸次数,库存粮食年熏蒸次数控制在1次以
内,有6口储粮仓在上一熏蒸杀虫后通过冬季通风保持低温,结合清洁卫生防治,实现了次年免熏蒸无药保粮,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用药量。吨粮磷化铝药剂使用量连续三年保持了7%以上的下降幅度,不仅降低了熏蒸药剂在粮食中的残留,也了减轻药剂生产、使用过程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储粮方式和方法,在科学储粮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仅上述几项革新改进和改造每年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近50万元。
节能降耗促发展 篇6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 专业化 多样化
一、概念界定
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便利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活动。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就业领域所经历的一系列岗位、工作或职业,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过程。“职业发展教育”即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对职业发展将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有清晰的认识,当面临职业选择困惑的时候能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弹性分析。
二、当前中国职业发展教育现状
(一)职业发展教育的实施机构、人员及其职能
1. 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
各学校的招生就业办公室或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担负着就业指导工作之外,一些高校开办学校特色的职业发展项目作为平台,如就业指导工作坊、在线职业测评(如北京大学)、个性职业咨询服务、创办职业生涯刊物(如复旦生涯报)、校友风采、网络讲堂(如,复旦大学的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创业和专利板块(如上海财经大学等)。
2. 人文社科部
人文社科部或基础教学部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针对全校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
3. 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老师间接充当了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由于职业发展教育缺失,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遇到大学生活不适应、厌学等问题时,心理咨询为其提供帮助。
4. 学生事务管理部门
随着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关注度的提升,职业发展规划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队伍成为学生就业的任务的主力军。
(二)职业发展教育的开展形式
1. 课程建设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开始,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程,有的学校自编教材开设选修课程,如《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毕业生就业指导》等课程。
2. 网络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已有100多个高校开设了网络课程,一些高校通过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来推动网络课程的发展,有的学校建立了大学生生涯规划在线自动服务,如上海交通大学(包括:《职业风》、沃尔特在线生涯图书馆、郎途职业规划测评、求职职业讲座、就业指导专题等)。
3. 咨询机构的建设
各大学校还在就业服务中心或招生就业办公室设立了相应的咨询机构,如北京大学等,咨询机构分为实体咨询和网络咨询两种,涉及的咨询服务包括:就业政策、职业生涯、出国考研、求职、选调生公务员、自主创业等。
三、我国职业发展教育遇到的问题
(一)资源分布和开展情况参差不齐
重点高校都在职业发展教育中积极探索,均从考虑学校就业率问题走向学生整体职业发展领域。然而,非重点学校则稍逊一筹,其职业发展教育还大多仅关注就业率,对学生的求职面试等技巧指导成效不显著。
(二)课程建设不到位
职业发展教育以选修课、必修课、讲座等形式开展,然而任课教师并没有把课程与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区分开,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解读、讲授就业技巧、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服务为主,而对于大学生人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发展教育很少涉及。
(三)师资力量不足
担任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辅导员、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管理部门的老师,他们兼职对学生开设课程。辅导员群体作为职业发展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由于专业知识匮乏、缺少行业从业经验、无资格证书、兼职工作等原因,导致无法做到备课中的“备学生”“备专业”“备职业发展”。
四、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建设
(一)专业化
我国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经常与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夹杂在一起,职业发展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就业率,更关心学生职业的整体发展。职业咨询人员具备的能力应该包括:职业发展理论、个人与团体咨询技巧和测评技巧、提供信息和资源的能力、为多元对象服务的能力、熟悉职业伦理和法律法规等等。
(二)以学生为主体
职业发展的对象和主动执行者均是学生,因此学生应由被动就业变为主动就业,并能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客观理性地分析社会行业需求,关注自我优势与不足,自觉主动地对大学生活与学习进行合理规划,弥补自己知识、能力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
(三)多样化
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年龄结构、家庭背景、性格、兴趣、知识基础和人生经历等)决定了职业发展教育在课程设置安排、社会实践等活动、师资配备、咨询服务开展等环节中遵循学生群体多样化的特征,既能解决学生眼前的学习及发展困难,又能给学生以长远发展的指导。
(四)全程化
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不再仅满足就业率的提升,更从终身教育角度出发,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大学毕业止,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特点,提供相对应的教育服务,同时,高校应形成毕业生随访调查,对接受的职业发展教育影响做跟踪评价,用以改进职业发展教育质量。
(五)网络化
以科学电价管理促节能降耗 篇7
一、加大政策力度, 促进用电企业节能降耗
电力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多方统筹协调、共同推动, 特别是如果缺乏市场推动力和企业主动性, 将难以继续深化。因此总体看, 当前我国电力节能降耗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使节能降耗持续有效工作的长效机制。最近, 国家发展改革委、电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坚决贯彻执行差别电价政策、禁止自行出台优惠电价的通知》。通知指出, 各地对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工作进展不平衡。截至目前, 15个省份贯彻执行情况较好, 但仍有14个省份自行出台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措施。通知要求, 各地要坚决落实国家关于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的价格措施, 要开展自查自纠, 立即停止执行自行出台的优惠电价措施;凡是未按规定的范围和加价标准对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的, 必须于2007年4月底前贯彻落实到位;凡是未经批准自行实施大用户直购电的, 要立即停止执行;电网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 每月初报告各地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和纠正优惠电价措施的情况。据国家电监会统计, 2007年全国共有2204家高耗能企业执行差别电价。其中, 淘汰类1769家, 限制类435家:征收差别电价的电量为93.57亿kWh。其中, 淘汰类41.56亿kWh, 限制类52.01亿kWh;共收取差别电价加价电费6.52亿元。其中, 淘汰类5.55亿元, 限制类0.97亿元。差别电价政策自2004年实行以来, 全国先后已有2000家左右的高耗能企业关停或转产。
二、进行技术升级, 促进发电企业节能降耗
发电企业本身就是高耗能企业, 为了促进发电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 必须进行技术升级, 改良现有的发电技术工艺和设备。
一是为鼓励保护环境, 对安装并运行脱硫设施电厂经验收合格后, 对脱硫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加价1.5分, 鼓励电力企业加快脱硫步伐。至2008年6月底, 我省安装脱硫设备的火电机组585万千瓦, 占现有燃煤机组的54%, 每年减少SO2排放33.2万吨:至2008年底安装脱硫设备的火电机组将达796万千瓦, 每年将减少SO2排放47.6万吨。
二是实行“以大代小、电量置换”, 鼓励降低煤耗和污染, 提高能效。主要是优先安排大容量、低煤耗的发电机组发电, 鼓励高效节能、环保的大机组多发、满发, 尽量不安排煤耗高、污染重的老机组开机, 其发电量指标由煤耗低的大合理容量机组完成, 达到降耗减排、提高能效的目的。
三是推广应用新型发电技术。目前垃圾填埋生产沼气的发电、芦苇发电等新型发电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可大大节约煤炭的耗用, 减少SO2的排放。
三、完善峰谷分时和丰枯季节电价政策, 促进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电力即发、即供、即用, 不能储存, 发电供电环节要求均衡发供电。提高机组和电网利用效率, 而用电环节受居民照明、商业服务、路灯照明等影响, 每天都存在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时段。由于水电的丰水期和枯水期供电能力不一, 加上夏天制冷、冬天取暖的用电需求与春秋气侯宜人季节的用电需求有很大的差别。发、供、用电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电力供需矛盾的多元化。为充分利用现有电力资源, 减少夏季在高峰时段的最高负荷的用电需求, 节约装机容量和电网投资。在保持电费收支基本平衡的基础上, 根据电网峰谷负荷的情况,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在用电高峰时段加价, 在用电低谷时段即通常说的零点班实行减价, 鼓励企业削峰填谷。同时按照丰枯季节电力供求情况, 实行丰枯季节电价, 丰水期降价, 枯水时加价, 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电力资源。
四、利用价格杠杆,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近年来, 由于中小工商业及其它用户广泛大量使用新型工业生产用电设备、办公自动化设施和现代家用电器, 致使其平均自然功率因数普遍呈现明显降低。据初步现场抽查测试, 现在中小型工商业及其它用户的平均自然功率因数已经降低到0.6以下。在这样低功率因数情况下, 配电线路中的无功电流远大于有功电流造成的有功电能损失。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 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 能够显著降低配电线路的电能损失率。如果能将上述中小型工商业及其它用户全部纳入《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实施范围也是节能降耗的重要举措。
五、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做到奖罚分明
对差别电价政策的贯彻落实, 要建立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各地应加强目标管, 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 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机制.层层分解责任目标.并作为年度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在全省范围内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面督查.公开通报各地落实情况, 对不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责令关停、整改直至追究当地政府及相关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对已实行脱硫加价的电厂、不运行脱硫装置的, 其加价金额由物价部门收缴, 并相应降低其上网电价。收缴的的资金专项用于污染治理。同时, 由监察部门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电监会研究室课题组.2007年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况报告.2007
以节能降耗促河北沿海强省建设 篇8
河北是高能耗省份。2005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1.96吨标煤,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中居第八位,能耗指标远远高于全国1.22吨标煤/万元的平均水平,节能降耗工作对于河北来讲更是至关重要。
为了把节能工作落到实处,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河北省“十一五”规划也将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节能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河北省地处东部沿海,环绕京津,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该省的区位优势发挥得并不充分,发展水平与沿海省份并不相符。2005年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14 782万元,在11个沿海省(市)中名列第9位,略高于全国人均生产总值14 040万元的水平。为改变河北省“东部区位、中部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06年11月召开的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奋斗目标,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而沿海强省的建设需要超常规发展,笔者就河北省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节能目标是否矛盾,如何以节能降耗促河北沿海强省建设作以论述。
一、河北省“十一五”经济增长和节能目标的实现
按照河北省沿海强省目标,到2010年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而要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就要既保证全省生产总值11%的年均增速,又要五年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节能指标。
以河北省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十一五”全省生产总值11%的增速和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目标的实现并不困难。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超过预期速度2个百分点,发展势头良好;真正需要担心的是20%的节能约束性指标能否实现。
河北省11个设区市中10个市在“十一五”规划中均确定了20%的降耗指标,秦皇岛市更确定了25%的节能目标。如果11个设区市均能完成各自确定的降耗指标,以“十一五”末各个设区市生产总值为权重计算的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为1.55吨标煤/万元,可以完成既定的1.57吨标煤/万元的能源消耗降低指标。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河北省各设区市若能如期完成各自“十一五”确定的能耗降低指标,河北省可以顺利实现“十一五”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
二、制约河北省“十一五”节能目标实现的因素
(一)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与“十一五”节能20%目标的矛盾
能源消耗水平同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高能源消耗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速度和粗放往往相伴而行,人为地降低能耗水平毫无疑问会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河北省要实现“十一五”节能20%的目标,年均能耗需下降4.4%。2006年河北省也仅仅是扭转了“十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上升趋势,远远没有完成4.4%的年均节能指标。而要如期完成4.4%的年均节能指标,同样需要牺牲发展速度来实现。
按照建设沿海强省的目标,到2010年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既要保证全省生产总值11%的年均增速,又要五年完成20%的节能指标。一方面要求经济高速增长,即全省要以高于全国年均增速(7.5%)近50%的速度来支撑“十一五”经济总量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又要年均能耗降低4.4%,显而易见存在着矛盾,而这种矛盾并不是轻而易举能够解决的。
(二)地区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与“十一五”节能20%目标的矛盾
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大的地区,尤其是重工业比重大的地区,能源消耗指标就高;与此相对应,第三产业比重大,能源消耗相对就低。
河北省的能耗指标与第二产业比重密切相关。11个设区市中,唐山市第二产业比重居首位,达57%,其能耗指标也最高,达2.95吨标煤/万元;邢台、承德、邯郸也均属于第二产业比重和能耗指标双高市。秦皇岛市第三产业比重占51%,居全省首位,能耗指标为1.47吨标煤/万元,远低于全省1.96吨的平均水平。
目前河北省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各市“十五”期间第二产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十一五”规划中除石家庄市第三产业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外,其余各市均不同程度地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给节能降耗指标的完成将带来不利影响。
(三)沿海隆起带的超常规发展与“十一五”节能20%目标的矛盾
按照沿海强省目标,河北省将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将环渤海的唐山、沧州和秦皇岛作为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重要增长极。
从产业结构上看,唐山市是以钢铁、化工等高能耗产业为主导的重化工城市,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的建设、南堡油田的开发,将更加强化唐山重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在给唐山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给唐山节能目标的实现带来不利的影响。唐山作为全省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在全省建设沿海强省的大背景下,势必迎来超常规的发展,超常规发展的结果是高能耗产业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给唐山市乃至全省节能目标的实现带来难度。
沧州是以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黄骅港的开发,临港化工园区、渤海新区的规划建设,将使化工产业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化工这一高能耗产业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同样会给当地节能降耗带来不利影响。2005年沧州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1.06吨标煤,在全省仅高于廊坊市,节能空间较小。沿海隆起带的超常规发展,化工城的建设,将给当地的节能降耗工作带来困难。
三、节能和经济增长并举的对策、建议
(一)确保各设区市“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
河北省11个设区市均在“十一五”规划中设定了节能的约束性指标,除秦皇岛市为25%外其余各市均为20%,按此目标计算2010年河北省能耗指标为1.55吨标煤,可以完成1.57吨标煤的国家分解指标,但是余量不大。因此,必须确保各市节能目标的实现,才能保证全省节能达标。
河北省政府已同市政府、市级政府又和县政府的“一把手”签订了节能减排“军令状”,为节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此外,政府还应尽快研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将节能、减排、耕地保有量等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约束性指标的实现作为考核和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
1. 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比重尚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第二产业支撑着本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产业结构不利于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按照有关部门测算,如果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地降低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1个百分点。因此,应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在工业聚集区,积极发展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从提高社会效率角度来节能降耗;在省会等大中城市,积极发展生活服务业;同时利用本省区位及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面向全国和面向世界的现代物流体系。
2. 加大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
河北省经济发展依赖工业的局面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因此,必须在现有经济格局基础上,挖掘节能潜力,实现增长与节能并举。一是发挥产业聚集和循环经济优势。产业聚集可以形成竞争优势,产业集群规模越大,配套产业体系越完善,竞争力就越强,资源越能够做到循环、综合利用;二是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规模不但可以出经济效益,还可以产生节能效果。唐山市万元产值能耗指标在全省最高,但其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却相对较低,远低于张家口和邯郸,居第3位。因此,要下大力气淘汰小型、落后的生产能力,以利于节能目标的实现;三是发展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使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3.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由于技术含量高,能耗指标普遍较低。从2005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看,邯郸市占1.3%,在全省比重最低,其万元产值能耗为2.58吨标煤,仅低于唐山市,居全省第二位。廊坊市高新产业增加值比重占全省第三位,万元产值能耗指标在全省最低,仅0.97吨标煤。因此,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越大,该地区整体能耗指标就越低,越有利于整个地区的节能降耗。因此,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加其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
4. 积极推动建筑节能。
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420亿m2,并将继续快速增加,这些建筑用能占全国能源总消费比例已超过27.5%,据预测将快速上升到1/3以上,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2005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50%的节能目标(以20世纪80年代初公共建筑作为比较能耗基础),河北省以节能65%为目标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于2008年1月1日在全省施行。节能标准的发布实施为建筑节能提供了依据,积极推行建筑节能为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通过加强管理节能
能源开发利用涉及现在与未来消费的选择,节能意味着为未来利益牺牲当前消费。节能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项工作需要由政府来组织、推动和实施,也只有政府可担当起此重任。
1. 充分重视区域发展规划工作。
规划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做好规划工作对一个地区发展来讲至关重要。大到一个区域的生产力布局,小到一个产业聚集园区的发展,都需要做好规划工作。在进行规划时,要将整个区域或者园区作为有机整体进行考察,将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研究。
河北省在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的地区规划了不同性质的产业园区,将以产业聚集优势提升竞争力。园区在进行规划时,应对进园企业的用能方式、公用工程的配备形式、上下游企业间资源的综合利用等进行统筹考虑,切忌为了片面追求发展而单独运作项目,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规划完成后,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节能评估,凡未通过节能评估的规划不予批准和实施。规划一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动。
2. 严把新上项目节能关。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家发改委和河北省发改委分别发出通知, 要求咨询评估单位针对不同情况对上报发改部门的审批、核准、备案项目进行节能评估,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 综合性咨询评估机构在节能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第一, 项目评估过程中, 要将节能评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严格把关, 高能耗项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工艺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第二, 按照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结合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 帮助企业完善节能措施, 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 促进企业节能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 由政府部门授权, 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确保节能措施和能效指标的落实。
3. 尽快建立完善自下而上的能耗指标统计体系。
由于许多企业尚未建立能耗统计制度,导致一些企业能耗底数不清,给企业节能措施的制定和政府的节能监控工作带来了难度。因此,政府应尽快建立一套自下而上、涵盖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能耗指标统计体系和节能降耗指标体系,确定科学的能耗统计方法和节能降耗统计方法,使得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节能指标考核有科学依据可循。另外,完善的企业能耗统计制度,还将为实施能源价格差别制度提供科学的企业能耗依据。
4. 积极探索节能新机制。
积极探索节能自愿协议、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等节能新机制的运用与落实,促进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
5. 政府部门统筹协调抓落实。
政府在节能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一是出政策, 二是抓落实。后者是根本是落脚点。建议河北省成立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节能领导小组, 制定与节能有关的政策措施, 全面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 解决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监督检查各项节能措施的落实。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节能降耗, 这两个目标从短期来看是相互制约的, 但从长远看, 又相互促进。节能目标的逐步实现, 可以从产业结构、地区生产力布局、管理水平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2006年, 全国虽然没有完成4%的节能目标, 但扭转了“十五”期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上升的局面, 河北省情况也是如此。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预见, “十一五”后几年如果措施得力, 节能降耗的速度会逐步加快。国家并不要求“十一五”期间匀速实现节能目标, 而要在“十一五”末看总结果也是这个道理。
在河北省“十一五”规划中, 11%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预期性目标, 而五年节能20%是约束性指标, 是必须完成的指标, 要不折不扣地实现。“十一五”是河北省发展的一个阵痛期, 需要下大力气, 在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 把能耗指标降下来, 更深一步说把污染物排放指标降下来。也就是说, 处理好增长和发展的关系, 既要实现经济的增长, 又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帆, 李东.《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辅导教材》[M].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5.
使用清洁燃料促节能减排 篇9
我国石油能源相对紧缺, 随着汽车数量的持续增加, 车用能源安全供应压力剧增, 环境空气质量恶化日趋严重, 节能减排成为本世纪汽车工业的主要议题之一。大力发展替代燃料, 实现车用燃料的多元化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途径。我国天然气储量相对石油比较丰富, 同时天然气的全球资源储量远高于石油, 天然气在全球能源供应中正逐步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天然气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目前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压缩天然气 (CNG) , 随着天然气合成液体燃料 (LPG) 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发展, (LPG) 燃料开始批量供应, 一种新的利用方式正在兴起, 这为我国能源多元化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从节能减排的角度, 利用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价的方法, 在汽车试验结果的基础上, 对包括这一路径在内的天然气车用燃料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石油燃料路径进行了比较。
1 燃用压缩天然气 (CNG) 与燃用汽油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 节约燃料费用, 降低运输成本。
1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1.1~1.3升汽油。
1.2 比燃油安全性高。
CNG自燃温度为732℃, 汽油自燃温度为232~482℃。同时天然气相对空气的比重仅为0.6~0.7。一旦泄漏, 可在空气中迅速扩散, 不易在户外聚集达到爆炸极限。同时CNG是非致癌、无毒、无腐蚀性的。未发生过重大燃烧和爆炸事故。从国内使用十多年CNG的经验来看, 天然气汽车比燃油汽车更安全。
1.3 CNG燃料抗暴性能好。
CNG的抗暴性相当于汽油的辛烷值在130左右, 而目前使用的汽油辛烷值最高仅在96左右, 所以CNG作为汽车燃料不需添加剂。
1.4 CNG汽车具有很好的环保效果。
使用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可使CO排放量减少97%, CH化合物减少72%, NO化合物减少39%, CO2减少24%, SO2减少90%, 噪音减少40%。而且CNG不含铅、苯等制癌的有毒物质。所有CNG是汽车运输行业解决环保问题的首选燃料。
1.5 燃用CNG可延长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周期。
汽车发动机以CNG为燃料, 发动机运行平稳, 噪音低。无重烃可减少积碳, 可延长汽车大修理时间20%以上, 润滑油更换周期延长到1.5万Km。提高了发动机寿命, 维修费用降低, 比使用常规燃料节约50%左右的维修费用。
2 天然气 (CNG) 与液化石油气 (LPG) 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经济性
这里的经济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燃料本身的价格或生产成本;二是将其应用于汽车时所需设备的附加成本。从生产成本上看, CNG最经济, LPG次之。从燃料的应用性看, 由于LPG在低压常温下就可液化, 其运输、存储携带方便, CNG液化极为困难, 不可能象汽油或LPG那样大量携带, 在这方面的附加成本非常之高。因而LPG经济性最好。
2.2 排污性
从汽车尾气排放来看, 氢气燃烧后生成水, 是最清洁的燃料。CNG由于其化学成份及纯度高于LPG, 所以CNG汽车排放略优于LPG汽车排放。
2.3 安全性
燃烧的安全性有几方面考虑:一是本身有无毒性;二是能否容易形成可燃混合气;三是可燃混合气的界限大小。LPG密度比空气大, 易沉积, 不易逸走, 因此在操作上应尽量在通风处或地面以上;CNG为无毒气体, 密度较空气轻, 但与空气的可燃混合气界限可迅速形成, 因此, 在较为封闭的空间内, 一旦气体泄漏, 容易产生爆燃现象。
3 与汽油和压缩天然气 (CNG) 相比, LPG作为汽车燃料的优点:
3.1 大幅度减少废气的排放, 有利于环境保护。
LPG和CNG是比汽油更“清洁”的燃料, 但天然气中未燃烧的甲烷等成分对大气温室效应影响较大, 需在内燃机缸内烧掉或选用新的催化剂加以处理。而LPG的蒸发温度低, 雾化性能好, 更易于与空气混合, 且LPG的燃烧速度比汽油快8%~21%, 即LPG能在与汽油相同的燃烧时间内燃烧得更充分, 因此LPG汽车排气中的有害成分大为减少, 没有黑烟和积炭。
3.2 改善汽车性能, 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LPG辛烷值高达100~110, 比优质汽油高8%~16%, 故抗爆性能好, LPG进入空气混合器之前为气态, 与空气混合均匀, 燃烧充分, 由于LPG的辛烷值高, 所以可适当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 这对提高发动机的效率有明显作用;而且LPG汽车发动机运转平稳、低速性能比汽油车好, 尤其适用于车辆拥挤、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使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的研究法辛烷值为130, 具有高的抗震性能, 两者均优于汽油的抗爆性, 可用于高压缩比的发动机, 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3.3 低温启动性好。
实验证明, 在环境温度-30℃时, LPG汽车无须采取特别措施仍可顺利启动。
3.4 缓解我国汽车燃料短缺的供需矛盾。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交通运输事业迅猛发展, 汽车数量以100万辆/年的速度递增, 对汽油资源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以石化生产过程中副产品LPG作为汽车动力燃料调整了动力燃料能源结构, 既缓解了汽油供应紧张的问题又满足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
3.5 易于压缩, 携带方便。
压缩天然气CNG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其储存容器的绝热性 (甲烷易蒸发, 沸点-162℃) 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LPG可以液态携带, 较为方便。LPG尽管在资源上不如天然气丰富, 安全性也稍逊于天然气, 但由于它易于携带, 与传统的液体燃料汽车更相通, 而且将来随着燃油税的出台, 零售汽油的“含税价”比举例高出很多, 因而在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 LPG汽车将得到率先发展。
4 建设加气站及汽车改造投资回收估算
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偿还总投资所需的时间, 一般以年为单位, 开始年数从投资年算起。投资回收期是反映项目财务上偿还总投资的能力和资金周转速度的综合性指标。一般情况下, 这一指标愈短愈好。当项目投资回收期Pt不大于部门或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Pc, 就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我国目前尚未规定部门和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 但有历史统计数据可参考, 汽车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4年。LPG为汽车燃料, 每辆车年节约2万~4万元左右, 改装费用可以在1年内收回, 因此, LPG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在全生命周期内, 与传统汽油路径相比, 两种天然气燃料路径的CO和THC排放物都有所降低, 具有减排的能力。
5.2 将减少石油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效果进行综合考虑, CNG路径的节能减排效果更加突出。LPG作为汽车燃料在技术上已日趋成熟, 且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但在燃料标准、安全法规、燃料系统改造等方面还需要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 建议政府应尽快推出相应的优惠政策 (包括在LPG的价格、税收等方面) , 鼓励人们使用绿色燃料, 加快LPG的推广和应用, 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
摘要:液化石油气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简称LPG) 是以三个或四个碳原子的烃类 (如丙烷、丙烯、丁烷、丁烯) 为主的混合物, 常温常压下是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 具有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热值高、储运压力低等优点,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汽车代用燃料。CNG是指压缩天然气 (Compressed Natural Gas, 简称CNG) 是天然气加压 (超过3, 600磅/平方英寸) 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它与管道天然气的组分相同。CNG可作为车辆燃料利用。分析了两种天然气 (LPG和CNG) 与传统汽油相比的石油节约和排放降低效果。分析结果表明, 天然气的利用可以大幅度降低石油燃料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使用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可使CO排放量减少97%, CH化合物减少72%, NO化合物减少39%, CO2减少24%, SO2减少90%, 噪音减少40%。而且 (CNG) 、 (LPG) 不含铅、苯等制癌的有毒物质。所有 (CNG) 、 (LPG) 是汽车运输行业解决环保问题的首选燃料。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技术经济,清洁燃料,汽车尾气,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黄承林.节能减排:汽车工业责无旁贷的使命[J].商用汽车, 2007 (9) :9.[1]黄承林.节能减排:汽车工业责无旁贷的使命[J].商用汽车, 2007 (9) :9.
[2]黄志甲, 张旭.汽车替代燃料发展战略的探讨[J].中国能源, 2001 (8) :30-33.[2]黄志甲, 张旭.汽车替代燃料发展战略的探讨[J].中国能源, 2001 (8) :30-33.
[3]张抗.中国天然气发展的战略观[J].天然气工业, 2002, 22 (4) :1-4.[3]张抗.中国天然气发展的战略观[J].天然气工业, 2002, 22 (4) :1-4.
利用空调系统促建筑节能 篇10
朴营国指出, 建筑节能包含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供暖与制冷。据统计, 空调系统的能耗占建筑物总能耗的50%~70%, 个别写字楼由于气候、功能、特性等原因, 这个比例甚至高达9 0%。最近发布的《节能法》配套国家标准, 将空调能效准入门槛从原来的5级能效水平提高到3级, 到2011年, 4级、5级能效水平的空调都将被淘汰。不论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是民用住宅, 对空调节能效率的考核都进入了量化考核阶段。
“部分负荷能效比”这个指数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央空调运行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国家一级标准为3.60, 国家唯一指定的节能认证实验室——合肥通用产品检测所公布的最高纪录是4.55, 该纪录由三星DVM PLUS III系列创造。据了解, 三星商用空调的奥秘在于其采用的核心技术, 融合了尖端的数码控制技术和涡旋压缩机技术, 可以实现一个非常平滑的无极调节, 从而极大地提高系统能效。
以开发促发展 以管理促活力 篇11
开发水平不断提升科学化进程明显加快
推进新井开发。在抓好资源勘探的同时,靖边采油厂先后在小河、乔沟湾、天賜湾、杨米涧、东坑、梁镇、中山涧等区域共开发投产采油井620口,新井日产液量1137方,日产原油510吨,平均单井日产液量1.83方,日产油0.82吨,全年新井完成产量14.8万吨。
注重技措挖潜。全年共实施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常规挖潜措施技改井180井次,共计增油10043吨。
加强注水开发。编制完成了三胜一郝渠则区域、曹崾岘区域、大阳湾区域等6个区块的简易注水方案。全年投注注水井80口、转注井40口,实施注水项目测试790井次,增加注水波及面积34平方公里,共注入水339.3万方,累计增油4.01万吨。
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地面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靖边采油厂马宁联合站、墩洼联合站地面建设工程完成项目可研、评审等工作;横山白狼城一小河集输站管输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70%;张家沟联合站已投入运行;厂区配套建设、区队建设都按计划投入使用;大台集注工程和沙沟38164小型集注站具备投产条件;沙沟38161撬装注水站竣工投运;建成清洁文明井场119处、固化泥浆池288个。
强化油区道路建设。建成油区柏油路通车里程15.06公里,新增西部50.72公里柏油路完成基础碾压,油区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改善。
电力保障进一步加强。羊羔山35KV输变电工程完成前期科研和踏勘工作;小河集输站-前树塔10KV线路完成延伸架设10公里和单回线路11.5公里;油区10KV线路延伸架设单回线路90.73公里;10KV配电变压器安装107台;卧牛城-小河集输站-8号联合站10KV专线已完成双回线路8.04公里。油区电网建设进一步完善,保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新建采油大队大队部2处、采油队队部3处、采油班班部30处,逐步改善基层生产生活条件。
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狠抓单井计量,规范油井管理。制订出台了《油井计量管理办法》,组织55名业务人员进行了单井计量专门培训。健全了计量管理组织机构,设立了采油大队化验室7个,统一了计量化验器具、计量时间、次数和标准。建立了单井计量台账,规范了报表格式,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
开展四级核算,降低成本费用。一是坚持各项指标任务一分到底;二是实施计划部门与生产单位双向控制、双向考核,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监督监管作用;三是对生产单位成本管理实行“三不放过”;四是结算费用实行“四级把关”;五是监察、分析、考核、兑现、通报实行“五个一”。通过实行“12345”管理工程,采油成本同比下降17.4%。
重组机关职能,狠抓人才管理。规范整合机关科室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全年培训新上岗职工375人,1754名职工分期分批脱产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万人岗位技能培训。
安全环保常抓不懈节能减排深入推进
强化安全生产,确保万无一失。靖边采油厂积极开展“安全文化月”、“安全活动月”等活动,强化安全措施,为各项生产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注重环境保护,打造绿色油田。加大减排力度,采取集中回注、车辆倒运等办法,污水回收利用率达到98%以上。全年投资550万元,改造旧井场90处、维护旧井场250处;投资150万元,植树3.5万株、种草30亩、绿化井场474处、绿化班部84处、绿化油区道路143公里。在全国劳模牛玉琴植树造林基地营造灌木林1000亩、常绿林1000亩,并配套了浇灌设施,提高了林木成活率,实现了油田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抓能源计量管理标准促节能减排 篇12
一、能源计量发展趋势分析
(1) 计量方式向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计量方式发展。
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能源计量已逐步向在线、实时、智能靠近, 同时依靠网络技术实现远程化通讯、控制和管理, 如SCADA系统的应用和智能涡轮流量计智能系统。
(2) 检定方式、量值溯源从静态单参数向动态多参数溯源发展。
过去流量计检定方式通常采用检定静态单参数方法, 如标准孔板依靠几何检定法检定孔板的8个几何静态单参数来保证流量计的准确。随着国内国外实流检定技术的成熟, 流量量值溯源正逐步向实流检定方向发展, 在接近实际现场工况等条件下对流量的分参数如压力、温度、组分和流量总量进行动态量值溯源。
(3) 仪表选型从单一仪表向多元化仪表发展。
过去流量仪表选型比较单一, 近几年随着对流量计的研究和开发, 不同的流量计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流量仪表选型由此呈现从单一仪表向多元化仪表方向发展。
(4) 计量标准由单一标准向多重标准发展。
例如我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 结合国外标准后我国流量计量标准已基本构成完整的体系, 正逐步由单一标准向多重标准发展。
(5) 计量方式从体积计量向能量计量发展。
例如我国天然气贸易计量方法是在法定的质量指标下按体积计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WTO的即将加入, 要求我国天然气贸易计量方法尽快与国际接轨。有关能量计量成为发展趋势, 我国正在加快进程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
(6) 单一数据管理向计量系统管理方向发展。
单一数据管理具有诸多缺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天然气计量系统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天然气计量管理从影响测量结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的、科学管理。
(7) 计量管理从事后计量纠纷解释向事前过程管理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能源计量, 特别是贸易计量。因此, 人们对计量在管理观念上正发生根本性转变, 不仅对现场计量器具的使用及相应人员进行管理, 并从事后计量纠纷解释向加强事前仪表采购选型、安装使用、过程控制、质量监督、数据管理、实流检定的管理转变和发展。
二、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对能源计量的重要性认识仍不足
采油厂内部能源计量重要程度认识不足, 特别是天然气计量仪表的配备率达不到要求。比如生产现场存在共用计量仪表的现象。在用计量器具存在超检定周期使用、老化、损坏后不及时更新数据延用的现象, 认为只要有仪表计量就可以, 至于有没有进行检定, 有没有超检定周期, 计量准不准并不去探究, 造成部分企业内部能源计量管理缺失。
(2) 能源计量人员的管理经验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采油厂部分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能源计量法律、法规的认识仍不足、更加缺乏系统的能源计量知识和专业的管理经验。
三、采油厂能源计量管理的建议
(1)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开展能源计量工作的首要条件
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能源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 因此, 企业应该把能源计量管理作为节能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要顺利地开展能源计量工作就必须有各项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作为指导, 比如制定计量管理奖惩条例、计量器具流转制度、计量人员管理办法、计量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计量仪器仪表选型管理办法等。其中, 计量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对相关部门职责计量器具体计划、检定、管理、采购入库、报废, 计量人员, 计量检查与奖惩计量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便于计量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实际操作。
(2) 基础资料的建立是开展能源计量工作的基础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油田分公司对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结合采油厂实际建立计量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 计量管理机构由技术质量安全监督中心承担, 采油厂及各三级单位配备了专、兼职能源计量管理员, 形成了有效的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台账, 并按现场生产情况的变化及时完善和更改按月制定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 按照检定情况制定了油气水电计量器具检测月报, 每月对油区内油气水电计量器具的使用, 检定情况进行监督, 将监督情况向采油厂领导进行汇报, 并在技术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网站上公布, 绘制能源计量仪表分布网络图, 建立量值溯源图, 明确了管理方位和溯源方向。
(3) 计量监督检查是促进能源计量工作上水平的有效手段
将计量检查情况在采油厂旬度生产会上通报, 每月进行汇总, 形成油气水电计量器具检测月报在技术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网站上公布, 督促相关单位对存在的计量问题及时整改, 对不按要求整改的单位, 按照计量工作实施办法进行罚款和通报批评每年印发计量检查公报期, 做到奖罚分明, 不但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而且可以提高职工的计量意识。高度重视能源计量员培训工作, 不断增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 使他们能够根据企业用能品种和方式、生产规模和经营管理方式、生产工艺特点对计量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准确的收集储存、处理、传输、反馈、控制, 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注重计量检测能力的提高是能源计量数据准确可靠的有力保障
采油厂的技术检测机构应该由技术质量安全监督中心承担, 及时更新压力、电学计量标准, 建立水流量、施工仪计量检定标准装置, 不断提升计量检测能力。计量标准器应由专人负责, 按要求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送检。部分计量仪表存在受连续生产的影响拆卸难度大周期检定受影响的情况在线检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计量的最终目的是为原油生产、生产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因此建议在采油厂生产中大规模推广油井数据监控系统, 自动采集压力、电压、电流、载荷、电能、位移等油井生产计量参数, 实现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控和生产数据的网上共享, 采油厂领导及机关部门通过网络随时了解每口油井的生产动态, 实现自动化监控与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