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新闻(共12篇)
写活新闻 篇1
写好社会经济新闻浅议滕雪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永远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和重点工作。作为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 自然其报道中心和重点也离不开经济新闻这个主旋律。但是, 看经济新闻, 不如看社会新闻, 这是现在一些读者的心理。造成这种认知偏差, 主要是经济新闻过硬、没看头, 新闻性弱, 政策、法规、制度, 这些东西吸引不了读者的目光。固然, 经济新闻有它的特殊性, 报道本身专业性太强, 可能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
创新写作手法“硬新闻”变“软新闻”
现在, 我们大量的经济报道, 还处于介绍生产单位的日常工作经验、完成任务情况等等肤浅层面, 常常是只见机器、数字, 不见思想、精神, 只见浮表不见内涵, 这种程式化的传统写法, 除报道单位、经济数字不一样, 其余基本大同小异。对这类一个模子下来的重复性经济报道, 别说读者看多了会腻, 就是记者本身也会产生厌烦感觉。所以写经济新闻要在写作方法上创新、使文章社会化有新意。综观双鸭山日报近一时期的报道, 笔者感受到它更加多的报道了一些关注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经济新闻, 比如“双鸭山旅游春意盎然”、“更新消费理念消费马车奋蹄”、“春节经济火爆行业”、“黄金受青睐买金掀高潮”、“对开门大冰箱走进家庭”、“年夜饭预订火爆年中饭受人青睐”等等, 这些体现民生的社会经济新闻穿破了“硬度”, 变的更软、更柔, 深受读者喜欢。
选择独特视角“旧思维”变“新思维”
地方新闻传媒的经济宣传报道, 其任务是围绕党委、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阶段性重点工作, 从客观部署到具体运作、去报道, 这是无庸置疑的。一方面要体现经济报道的导向性、全局性, 一方面有要让普通读者接受, 处理好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我们写作者和办报人。改变这种局面, 除了要更新关于经济新闻的认识外, 重要的是要转变经济新闻只写给干部看的老思维, 要要从平民的角度去写经济、写商品、写行情报告, 从消费者受益的角度写成就。多些信息, 多些生活特色, 多些服务内容的经济报道肯定会受到读者群的欢迎。读者最关心的就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 我们的经济报道必须带着读者的问题, 用百姓的视角, 去反映读者想知道、想了解的东西, 这也是增强经济报道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提高可读性:“干巴巴”变“水灵灵”
如何让经济新闻“社会化”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以社会新闻的笔法写经济新闻。由人们身边的社会新闻入手, 揭示深藏其后的经济规律, 其对新闻事件的解释也更为到位, 更加深刻。我们知道社会新闻的写作一般要有情节、有细节、有场面。如果以此入题来写新闻就可改变“经济报道”容易给人干巴巴、硬梆梆的感觉。社会经济新闻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经济改革、社会生活中复杂矛盾、重大经济事件的演变、发展、趋势, 有着丰富的报道题材, 我们要抓经济生活中的事件, 一般正常经济活动社会性不强, 而有些经济事件本身就会成为社会事件, 用社会新闻的笔触, 既讲明其在经济领域里的重大影响, 又加强了可读性和感染力。
增强深度性:“浅层次”变成“深层次”
我们的记者, 要多学习, 多了解经济知识, 明白经济规律, 懂得经济学, 并能够客观、冷静观察分析问题, 进而全面、正确报道经济新闻, 而不是充当个别企业的代言人。采访中, 要有敏锐的目光、思考的头脑去发现问题、探询问题、研究问题;能够抓住当前的经济热点, 把诸多经济信息重新进行加工、整合, 用新闻的手法进行处理, 既反映了人们关心的问题, 又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和知识, 对于相对枯燥的经济报道来说, 你突出了鲜明的新闻性, 此类的经济报道写出来我想一定会受到读者的关注。与社会新闻相比, 社会经济新闻更有深度、有思想。与经济新闻相比, 社会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贴近性更强。如今, 社会经济新闻在经济报道中越来越强烈地显示出其特有的功能和魅力, 所以在采写经济报道中, 我们的记者要学会换思路, 换角度, 换写法, 写活、写深、写精, 使经济新闻变成大众爱看的社会经济新闻。■
写活新闻 篇2
湖北省长阳县高家堰中心学校李艳萍
教学目标:
一﹑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和以及它的作用;
二﹑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三﹑灵活运用所学方法准确生动地描写某一场面。
教学重点: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方法准确生动地描写某一场面。教学过程:
一、视屏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播放视频,学生抢答:
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特定的场面?(2012年我校秋季运动会师生篮球友谊赛)
2.在银屏上、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耳闻目睹过很多类似这样精彩的场面,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参加过或者看到过哪些记忆犹新的场面呢?(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画面拓展思维,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画面内容)
3.这么多精彩的画面,我们除了用摄像机把他拍下来以外,在今天的课堂上最好用什么方式留住精彩呢?
4.展示课题及目标:
二、懂得你的人是我——场面描写
1.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 ——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所构成的充满感染力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要传达出一种特定的气
氛。(如激烈紧张、欢呼雀跃等)它就具备了描写中的三要素:场面中的人、场面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情节的展开。
2.场面描写作用是什么?
精彩的场面描写不仅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衬托或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三、心有灵犀一点通——探究方法
(一)快速阅读,比较阅读例文一
1.下面三个段落,哪段写得好?围绕一个怎样的主题截取场面,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吱”地一声,车门打开了,早已等候多时的人们迫不及待地向车门涌去。刹那间,空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手:青筋暴露的——老人的手;纤细嫩滑的——少女的手;宽厚有力的——壮汉的手„„这些手无不方向一致地伸向车门,企图抓着它。地上,解放鞋踩在白球鞋上,黑皮鞋垫在高跟鞋下,你踩我,我踏你,一片叫喊,挤成一团。
②“独眼龙”也许是久经“沙场”,一马当先。就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只见他右手一把抓住门上的扶手,身子向上一跃,人已经站在车门踏板上,左手猛力将车上欲下不得的人群拔开,右脚向后一蹬,迅速向上提起左脚,在身后人群的推拥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钻进了车。
③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小分头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他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他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周围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求的战斗呀!
2.学生回答:(第三段写得好,围绕一个“挤”截取场面。第三段中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还可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等等多种方法创造出场景的气氛,才能感染读者,突出文章中心。整个场面的全景是“面”,场中的主要人物是“点”,写作时要做到面点结合。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即略面,又要选好角度,分清主次,有选择地具体地描写主要人物的活动,即详点。对人物进行了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3.教师点拨:点面结合正侧补,分清主次层次明,多种手法显性格。
(二)聆听朗读,欣赏精彩例文二:
1.用一个短语概括总体感受;这个场面可分为几个部分;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对人物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节选自刘成章《安塞腰鼓》)
2.学生回答:(气势磅礴这个场面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表演前后生们安静祥和的状态,为第二部分中宏大的腰鼓表演作铺垫和衬托;第一部分重点描写人物的动态。整段运用了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作者前后使用了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首先将后生比喻成高粱,突出他们的朴实;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表现了西北人民积极乐观、豪迈奔放的情怀。继而描写了他们的神情、动作。)
3.教师点拨:运用修辞添秀色,动静相衬动为主
(三).观看一段视频,思考写作方法三:
1.你觉得该场面所要描写的氛围与前几个有什么区别,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描写?
2.出示片段,学生回答,看看和你的构思有什么异同?(哀悼、悲痛气氛。整个场面中,既有环境的描摩,又有情节的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动,点面结合、富有层次。为全文的了很好的铺垫.这段场面描写中,“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是对面的描写,是总的交待。而对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的描写,则是“点”的突出。)
3.教师点拨:营造氛围凸主题
四、妙笔生花谁赢我——描写场面
请同学们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个记忆犹新或感触深刻的场面来描写一下,要求: 1.既要点面结合,又要兼顾氛围的营造和主题的表达。
2.运用多种手法凸显人物特点。
3.200字左右。
五、佳作亮相展风采——分享精彩
学生展示,紧扣本节课要点进行生生互评。(教师回放要点)
六、教师寄语浮暗香——精彩不断
精选语言 写活人物 篇3
读一读
A.20世纪50年代,掏粪是纯体力活。背在肩上那半人多高的粪桶有10多公斤重,装满了粪便就是50多公斤。时传祥每天掏完了再背。一天的总重量得有五吨。解放后,他掏了十七八年粪,基本上没休过节假日,右肩磨出了巴掌大一块又黑又硬的老茧!他觉得这没什么:“不干好,人家不方便。”
B.1958年,运粪车改用汽车了。时传祥说:“咱要人不等车、车不等人、加快周转、分秒必争。”在他的带动下,原来每人每天平均背粪50桶,一下子增加到93桶。刮风下雨也一样。
C.1972年10月26日,一直半昏迷的时传祥竞变得很激动。他让老伴把院门、屋门都插上,又让做几样“好菜”,翻箱倒柜找出半瓶薯干酒。他要敬十三年前这一天握过他的手的刘主席一杯:“就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也不信他是个坏人!’”
赏一赏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作者精选时传祥的经典话语,使得人物的个性跃然纸上,展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风貌。时传祥的这三段话,虽平实质朴,却掷地有声。这些语言不仅涵盖了时传祥光辉的一生,还浓缩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每一句都折射出人物最耀眼的亮点。A句凸显了人物舍己为人、尤私奉献的个性:B句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爱岗敬业、惜时如金、拼命工作的实干精神;C句传神地表现了人物心地善良、正直朴实的崇高灵魂。每一句质朴的话语,都展示一种个性,都体现一种精神。由此可见,我们要想写活人物,不妨精选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使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
读一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风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赏一赏
在这段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中,王熙风表现得栩栩如生。其伶牙俐齿让人叹为观止。前面的话赞美黛玉,是为了讨好贾母,后面的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又是在讨好贾母,同时也显露当家主妇的身份,读者透过这些言语,可以窥出其独特的个性:她在贾家是一个可以“呼风唤雨”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心计、八面玲珑之人。
佳作示例
1.伴着一阵轻快的音乐声,语文老师大步流星地登上讲台,头一句话,便“之乎者也”地质问道:“同学们。成绩无恙耶?心情无恙耶?身体无恙耶?”大家都笑问:“何必先问成绩而后身体?岂先贱而后尊贵乎?”老师笑日:“苟无好成绩,何以有好心情?苟无好心情,何以有好身体……”全班哄堂大笑。很显然,今天又是一堂诵读课。
2.化学老师天生一副搞笑的样子,再加上她一口“五音不奎”的普通话,更是制造出了一些经典搞笑言行,在同学们中广为流传。“某某,上荷板。”化学老师冷不丁一声。弄得我们云里雾里。“荷板还是案板?”有人发问。“据我多年的经验,应该是上黑板。”有人回答。此人为高级黑客,不然解码功底怎会如此深厚?于是,每到化学课前,同学们总会模仿化学老师点学生演练,嘴边挂着那句经典:“某某,上荷板!”化学老师性子急,经常做出一些让人笑破肚皮的事。如:将酒精灯帽盖在细口瓶上,还嘟哝酒精灯怎么不熄火:将“炒菜的锅”说成“炒锅的菜”等等。我们便引用她的话:“不要急动(不要激动)!”吓!都运用自如了。
用散文之笔写活时政新闻 篇4
事后思考, 主要得益于三点:一是开明的领导催生开明的新闻报道, 二是避不开的人情激发创新火花, 三是多用心善学习是干事立业之本。
首先是第一点, 开明的领导为什么能催生开明的新闻呢?2008年3月上旬, 我跟随市委领导到商水县调研林业建设。此前, 市委主要领导曾含蓄地批评我们的时政报道太长、不活、无趣。赴商水的路上, 中巴车内气氛活跃, 市委秘书长开玩笑说:“明天的报纸上, 李建成又该说春意盎然啦。”巧的是, 似乎市委书记也对报纸时政报道的陈词滥调有所感触, 一路上并没有一是二是三是地讲些套话, 逼着我开始思考此行的任务如何完成, 一边思考一边用心品味着春天的气息, 田野里果然是春风吹拂、春意盎然。显然, 如果“春意盎然”再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是记者的自尊心所不能容忍的, 尽管秘书长只是一句玩笑话。后来, 我出于对散文写作的爱好, 就把散文的“浪漫”笔法引入新闻写作中, 几经修改, 以《看田野:苗木唱春舞翩跹——市委书记毛超峰到商水县调研林业生态建设》为题, 写成以下一篇短文:
指着路两边列队沐春的771棵树苗, 商水县邓城镇江庄村农民陈二林的心里乐开了花。他高兴地拿出自己与村委会签订的合同书, 给在场的市领导看。
这一天是3月8日, 市委书记毛超峰、市委副书记余学友、副市长史根治等, 得知邓城镇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后, 专程来这里调研。
风柔日丽春气足, 麦子比着长, 绿油油的感觉铺天盖地。地边路畔, 沟渠四通八达, 新栽的树苗恨不得马上发芽、出枝、吐绿。一株小杨树苗听到了市委书记与承包农民的亲密对话——
“这种方式你乐意吗?”
“一包12年, 树有主, 利有头, 中着哩。”
“算好账了吗?能挣多少?”
“呵呵, 签合同时我先交了1万多块钱押金, 到时候, 护林员、地头户, 还有村集体, 按各自投入和承包责任, 都有份, 余下都归我……”
毛超峰高兴地握住陈二林的手说:“祝你发财, 发树财!”
前行, 春风中似有轻快的旋律, 小河吟唱, 苗木伸展欲舞。看到一位农民身后留下数十个树坑, 大家感叹:“好办法能见好效果, 农民的干劲真足啊!”
希望的田野如一部铺开的巨著, 读来却是“春天属于劳动者”。
全文460余字, 见报后, 市直机关不少朋友打来电话。有的问, 市委书记的调研消息, 写得这么短, 你不怕挨批评?有的说, 这篇文章我剪下压在玻璃板下了, 写得很有感觉。总之, 说法很多, 更多的是担忧。其实, 我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既希望有来自上级的鼓励, 又抱着挨批的准备。出乎意料的是, 过了几天, 既没有等来批评也没有接到表扬。我暗自决定, 看一看下次领导调研时的情况, 再决定下一步的写法。
周五接到通知, 市委书记要考察中心城区学校改造工程。似乎在鼓励记者的探索, 一路看了五六个学校, 领导还是没有长篇大论地讲套话。我暗自高兴, 决定依然如故地写一篇有趣味的时政新闻。一篇题为《盼校园:日新风香花更妍——毛超峰考察“一建五扩”校建工程》的时政新闻于次日见报, 全文500余字。三天后, 笔者一鼓作气, 再次见报一篇题为《谋河运:通江达海润百姓——毛超峰沿河问计系民生》的时政新闻。
此三篇时政新闻, 字数均在500字左右, 虽各自成篇, 但由于写作时早有意图且精心谋划, 使标题之间相互呼应, 构成一次独具特色的时政新闻运作。
第二点, 人情不可避免, 人情稿也不见得都不是好事儿。2007年11月, 朋友请我为某楼盘写一篇稿子。这让我颇伤脑筋, 不但情面上推不得, 而且有广告嫌疑难发表。这人情逼着我创新写法。到现场仔细地看了看, 我灵机一动, 将散文式笔法引入新闻写作中, 编辑很乐意地把这篇新闻刊发在次日的头版重要位置, 题为《打造周口商住“制高点”》的文章。
风瘦, 树抖, 人颤栗;吊起, 臂摆, 车轰鸣。
前两天, 寒流突袭, 记者按报料索骥, 在滨江·国际星城看到如此景象。站在正在施工中的一号商住楼前, 正鑫置业总经理郭献仁用带有浓重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明年此时, 你再来看, 这一片工地就会变成周口最美的风景线。”
一号楼高11层, 在规划设计的28幢楼里, 是最矮的一幢。往北, 傍河, 西北向转角处的七号楼, 是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23层综合公寓楼。其间的二、三、五、六号楼, 刚打完桩, 工人们正在密密麻麻的钢筋网上忙碌。从种种迹象看, 这里是当之无愧的周口商住“制高点”。这个“制高点”的创造者, 是来自福建的达利集团。
达利的到来, 是市规划局和市纪委牵的线, 是正在变得越来越美的沙颍河最骄傲的成果之一。今年4月, 市委、市政府领导在这里参加奠基, 发出了春天的动员令, 市民的高层生活时代即将到来。在实施追赶跨越式发展的周口, 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中心城区, 在人们对自然、舒适、生态的追求越来越呼之欲出的今天, 正鑫置业掀开了这样一幅画卷:水气, 在满园绿色中扑面而来;洋气, 在欧式风格中飞扬心情;大气, 在鳞次栉比中自然催生。
5亿元的总投资, 是不是能在这里砸出一个“金窝窝”?
就在上周四, 拟拆迁的周口职专与达利集团谈妥具体事宜。郭先生说, 效率永远是他们最迫切的追求。他感慨:“周口的投资环境相当好, 达利集团愿意把最先进的商住理念引进来, 我们只希望再快一点。”
这样一篇稿子发表后, 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仅各方满意, 一些看到此稿的熟人也认为写得有味儿。
第三点, 时政新闻的写作成功与否, 与个人是不是用心、是不是善于学习有很大关系。做事就会遇到难题, 而用心做事总是能克服难题。
不少同行都知道, 会议新闻的采访通常是很无聊的, 但是作为记者又难以避开。在尽最大努力把会议新闻写短写精写出主题的同时, 我发现还可以运用多种新闻手法, 把会议新闻报道得更准确更能体现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2008年下半年, 我有一段时间连续采访了几个会议, 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无论哪一次会议, 参会领导总要语重心长地算一笔事关百姓生计的经济账。如果用消息报道一下, 可能引不起读者的关注, 并且达不到记者所要表达的意图。于是我想, 新闻评论也是时政新闻的一种表达方式, 何不试试呢?很快, 一篇题为《逢会必算民生账》的新闻评论见报。这篇新闻评论不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而且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中引起热议,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一度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奉行的工作理念。
记叙文如何写活人物 篇5
写记叙文,离不开刻画人物,要想把人物写活,写得有血有肉,离不开描写。有人就叙述和描写的作用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用珍珠制成的一串闪闪发光的项链,那么,串连珍珠的链条就是叙述,而一颗颗珍珠就是一个个形象鲜明的描写。
怎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呢?这就离不开多种描写手法。
一、肖像描写特征化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表情、体态、服饰等。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1.写肖像,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王熙凤)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鲁迅对祥林嫂的眼睛三处集中刻画,从而揭示其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的变化。
初到鲁镇: 年纪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二到鲁镇: 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三到鲁镇: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弱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三次描写,都反映了人物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得很对。
2.几种肖像描写技法
a.白描法——粗笔勾勒、平实朴素
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 1 bìxié
两颊却还是红的。……——《祝福》
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鲁迅《药》)。
几笔勾勒出一个混混样的刽子手形象,尤其以玄色醒目,满身杀气。
b.工笔——精雕细刻、详实华丽
工笔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它常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讲究铺陈渲染,语言精巧细腻,富于色彩。阿累的《一面》写鲁迅:
‚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初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红楼梦》
c.漫画法——数语传神、幽默诙谐
指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对人物外貌中最具特色的部位进行描绘的一种写法。它的特点在于从“点”上用力。通常用在作者需要加以鞭挞、批评的喜剧性人物身上。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着黑眼镜,穿着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装在套子里的人》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王润滋《卖蟹》)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3.肖像描写注意点:
(1)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圆圆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不管男女老少都一样。世界上没有两个外貌相同的人,“这一个”之所以不同于“那一个”,往往只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特征中,所以,写人外貌时,一定要围绕文章主题的需要,抓住主要特征。
(2)忌面面俱到,浮于表面。
如“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反复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用以塑造
刘和珍美丽的形象,更为了戳穿段政府的无耻谰言。lán
二、动作描写细节化
动作描写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表现人物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因此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描写。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在这个片断中“震动”“吮”这样的动作揭示了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胜过千言万语。
‚一面忿忿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幅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杨二嫂)
三、语言描写个性化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
1.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
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乖。”
2.抓典型化的语言
孔乙已:“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迂腐)
别里科夫:‚千万别出什么乱子‛。(保守)
曹操:“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奸诈)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笔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通过写陈涉和佣者的对话,寥寥几笔,就把他的“鸿鹄之志”表达出来了。
另外,在语言描写中,有三种引用的形式,不可总是“某某说”、“某某说”地一说到底。
a、小战士批评似地说:‚这可不行,这样毒的太阳,你光着膀子一会就晒爆皮了。‛ b、‚这可不行。‛小战士批评似地说:‚这样毒的太阳,你光着膀子一会就晒爆皮了。‛
c、‚这可不行,这样毒的太阳,你光着膀子一会儿就晒爆皮了。‛小战士批评似地说。
学会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灵活说话。
四、心理描写真实化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
大致有以下几种:
a、直接描写心理。往往表现为“××想”“他觉得„„”。
b、内心独白写心理。‚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c、动作表情写心理。如他“拖着铅一般重的腿。”
d、环境写心理。如‚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他脸上,这使他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e、幻觉、梦境写心理。
写人物的幻觉或梦境,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
‚她又擦亮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光来了……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铺着精致的盘碗,还有填满了梅子和苹果的、冒着香气的烤鹅。‛
没有幸福和温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充满对温饱、幸福的向往和渴望。
《祝福》结尾: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的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一般用第一人称写文章,较多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鲁迅《一件小事》,当“我”看到车夫带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按正常的视觉应是越远越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刚好相反,是“愈走愈大”,这就写出了“我”的内心震撼,自渐形秽。五、正面侧面两烘托
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有时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
还没回来。
以景写人,衬托水生嫂勤劳、能干的美好形象。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诗《陌上桑》)
贴着人物,写活故事 篇6
【关 键 词】 初中作文;简单;丰满;深刻
侯德云的《苦秋》讲述的是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支书和村长在路上边走边谈论秋收和税收的事,最后以唱歌结束。这情境和学生们在路上边走边聊天的日常生活很相似,而且全文只有730字,和中考作文要求的字数相当,因此,通过它来揣摩中考作文尤其是写人叙事类文章的写作密码颇具实效。
一、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物虚浮
很多学生为了迎合考场作文的特殊要求,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有“范文”的样子,在塑造人物时,硬贴“高尚”标签,强凑华丽赞美,故作深沉感慨,强迫自己迸发正能量,但没有真情实感投注的人物再伟大,也无法打动读者。另一些学生则习惯打“悲情牌”,动辄就是“绝症”“绝交”“车祸”“生离死别”之类的事情,而且只有结局没有细节,最终没让读者涕泪交加,反而会觉得别有用心。
还有些学生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关注琐碎,把零散的生活碎片当作凸显人物的救命稻草,内容臃肿,剪裁粗糙,既不刻画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神态,也不揣摩内在的心理,更不会通过景语来渲染气氛,导致人物形象千篇一律,无层次不立体,毫无感染力。
(二)故事干瘪
一个精彩的故事,除了需要个性鲜明的人物主体外,还需要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再点缀些许引人入胜的场景,才能让读者的心灵紧跟着作者笔端的文字游走。
而学生笔下的故事大多乏善可陈:选材老套、构思平板、矛盾冲突单一、逻辑性差以及段落安排极度不合理。如写“初中那些事”,学生的内容几乎都是绕着“同学相处”“师生关系”“亲人付出”等角度展开,叙事方式也仅仅是起因、经过、结果三部曲,大段落呈现故事的写作习惯更是淹没了本就单薄的精彩细节,让整个故事毫无生气,干瘪枯燥,不忍卒读。
二、从情节简单到内容丰满
当然,六七百字的文章容量决定了它承载的故事无法太复杂,不过情节简单并不意味着内容苍白和立意浅薄,怎样才能从情节简单升格到内容丰满呢?
(一)写出动作的画面感
“两个人,时而一前一后,时而一左一右,交错着,沿沟膛子走。”这是文章第一段,是典型的动作描写。“一前一后”是纵向姿态,“一左一右”是横向状态,纵横行走的方式具有很强的时空感;“交错走”则充满了动感,暗示了两个人的行走速度不一致,还隐藏着边走边看收成的信息;“沟膛子”交代了行走的地域空间,因而支书和村长的行走细节非常明朗,充满了画面感。
学生写这个动作,一般会简化为:“两个人,沿沟膛子走。”或者“两个人并排走。”或者“两个人一起走。”可见要让故事丰满,除了要有“走”这类概括性的动词做支撑,还要多设计几个细节的连续性的动态动作,动态动作越细腻越深刻,简单故事就越丰满。
(二)写出对话的层次感
《苦秋》的亮点之一是对话描写,全文20段,其中11段有对话,分别是4~5、6~7、10、11~12、13、14、15~16段。核心话题是七成年收成和十成年税收之间的矛盾,但每一组对话其实都是一个小话题。
学生的对话描写要么是三言两语,要么把对话集中放在某一段中,如此一来,对话的精彩便淹没在了冗长的文字排列中,无法凸显,而本文则是以小段落的方式呈现对话,一句一段,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丰满。
(三)写出场景的镜头感
人物活动都要依托一定的场景,本文的第2段“夏深秋浅,天还热”的场景描写,舍弃常规的“夏末秋初”,“深”与“浅”遣词陌生化,新颖有趣。
而场景描写最精妙的当属8、9段:“破天荒一年好雨水,田野里润了个透。大庄稼一片浓翠,齐整整拔起了个头。果树也枝繁叶茂,示威似的涌着墨绿。沟膛子里嗡嗡地起了声,是各种各样的虫们在联欢。听着噪。”首先“好雨水”点出了时间背景,“田野”为这个场景提供了一个广袤的空间,富有时空感;其次“润”字相比于普通的“湿”,多了一种浸透感,暗示“好雨水”是“连阴雨”而不是透雨,田野是被一点一点浸透的而不是一下子浇湿的,而且,“润”字还折射出一种光泽感;“浓翠”和“墨绿”则极具色彩感,“拔起了个头”和“枝繁叶茂”写出了庄稼和果树的长势;接着,用“嗡嗡”这个拟声词和“联欢”这个拟人来写虫的多与欢喜,暗示雨水虽好,庄稼收成可能一般,也照应了前文的“七成年”;最后,一个“躁”字从声音的角度对视觉场景进行了收束,虫躁其实是心躁,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而顺势引出下文的“嗓门粗了一下”的情绪变化,构思奇巧。
当场景描写有时空、光泽、色彩、长势以及声音时,文字便超越了本身的晦涩和视觉的单一,从而转换成了电影镜头,使人身临其境,因此充满镜头感的场景描写能润色情节、丰满内容。
(四)小结
可见,情节简单固然直观,内容丰满更有底蕴。总的来说,对话、动作、神态都是刻画人物的,所以一个内容丰满的故事首先要贴着人物写,写出人物动作的画面感,写出对话的层次感,写出神态的细腻感,写出场景的镜头感。
三、从内容丰满到立意深刻
内容丰满的故事品起来意味无穷,如果丰满的内容还能碰撞出深刻的立意,那就更完美了,而故事立意的关键点之一就是矛盾冲突的选择和呈现。
(一)选择矛盾冲突有高度
《苦秋》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况,类似的立意虽然离学生较远,但可以打开他们的视野,因为学生的作文中,也会出现矛盾冲突,但大多离不开亲人、朋友、学习等范围,关注问题的出发点更多的是自己。这些以“自己”为思考中心的立意,倘若能够以小见大,那也深刻。
可见,选择矛盾冲突时如果能在以小见大的同时立足时代、关注历史、揭露社会问题、反映大众生活,矛盾冲突的高度会更不一般。因此,立意深刻第一招——选择矛盾冲突有高度。
(二)呈现矛盾冲突有波澜
《苦秋》的矛盾冲突基本集中在对话中,而且一组对话一个层次,矛盾冲突在层层铺垫中自然彰显,不断深化。
4~5段“多说”一词暗示了矛盾冲突;6~7段两个“唉”初显矛盾冲突;10段“乡里说是十成年哩”和前文的“多说,七成年”对比,直接展现矛盾冲突;11~12段“可乡里要按十成年收税征公粮哩”明示另一层矛盾冲突;13段“年年”一词从时间上深化了矛盾冲突;14段“乡里也没法子不是?说是县里压得紧呢。”从本质上深化了矛盾冲突;15~16段最终解决了矛盾冲突,而“但愿明年能弄个大秋”的“但愿”又隐藏着下一年的新矛盾。暗示—初显—展现—明示—深化—解决—又隐藏的呈现过程让矛盾冲突层层推进,波澜起伏。
(三)解决矛盾冲突有余音
一般来说,解决了矛盾冲突,文章便结束了,但是《苦秋》没有,17段之后它还写了唱歌。唱是解决矛盾冲突后心情的释放,但是翻来覆去的唱词“锄田郎,锄田郎,你一天锄头落几行?”中似乎有浓浓的苦味儿,谁苦?农民苦,支书苦,村长苦,最终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老百姓生活苦。最后一段“苍老嘶哑的嗓音,粗犷哀怨的旋律,起起伏伏地向四周激荡,把初秋的田野,震得乱颤。”更是用声音渲染场景,扣住“苦”和“秋”,浓厚了秋之悲,震慑心灵,深化主题,引发深思。因此立意深刻第三招——解决矛盾冲突有余音。
四、总结
其实,故事的矛盾冲突在题目《苦秋》中就展现出来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原本是快乐的,却叫《苦秋》,这就是矛盾冲突,题目先声夺人,故事诠释内涵。所以,纵观《苦秋》全文,还能总结出一个非常实在的作文结构:
一篇简单丰满深刻的中考作文=构思一个简单故事+写活一至两个人物(几个动作、几句对话、几个神态、几个场景)+呈现一个波澜起伏的矛盾冲突。当一篇文章具备了这些要素,就和中考作文一类卷“思想深刻”“层次清晰”“生动优美”的要求不谋而合了。
总之,让学生从“贴着人物,写活故事”的角度来构思写人叙事类作文,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能拓展他们的写作视野,打磨他们的写作思维,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从而让作品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董正春.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4(8).
[2] 张金川. 初中作文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语文教学通讯,2014(11).
[3] 陈志星.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选材[J]. 中文教育,2011(4).
写活新闻 篇7
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 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 弄不懂, 缺乏应有的深度, 其传播效果甚微。究其原因, 主要有:其一, 新闻为求短而不加背景材料;其二, 以为自己清楚, 别人也一定清楚;其三, 以为从前的报道中已交代过背景而不必再交代;其四, 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相互依赖, 都不主动加背景, 其五, 一时情况不明, 难度大, 找不到有关的背景材料。
鲁迅先生曾说:“删夷枝叶的人, 决定得不到花果。”花儿失去提供营养的枝叶, 必定是要枯萎的, 没有绿叶扶持、映衬的花儿也谈不上艳丽。新闻报道也是如此。任何一条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因此, 新闻报道要正确反映新闻事实, 常常就需要介绍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背景。新闻背景也是一种事实, 它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 却是可以用来说明、映衬新闻事实的。
背景在新闻中的作用,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下述6个方面:
一是补充说明, 分析解释, 使新闻包含的内涵更加显豁和客观。高明的记者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直接发表评论和议论, 但自己的观点又必须表明, 因为新闻作品都无法回避倾向性。那么如何做到既是客观手法, 又能体现记者的判断和倾向呢?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 巧用背景是一种极好的方法。背景材料本身也是一种新闻事实, 通过背景中的新闻事实表达记者的立场和观点, 是无可厚非的。中外记者都在不断地利用背景的这种作用, 通过选择、组合、强调、分析、解释等方式, 将观点“藏”在背景之中。以首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读者你猜:他的职称……》一稿为例, 这篇消息使用背景材料进行补充说明、分析解释是很成功的。如文中写的:
现年46岁的梁昆浩, 小学毕业后便随父当“泥水仔”。在实践中长期坚持自学, 使他的建筑设计走向世界。在南粤大地, 一座座格调新颖的建筑记录着他闪光的轨迹。
——他参与设计的“顺德旅游贸易中心”, 吸取香港“新世界”的格局和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内庭特色。设计得气魄宏伟, 外国游客见了连声称赞“不可思议”。
——采用并列式庭园组合处理, 体现岭南庭园艺术风格的珠海宾馆, 曾获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他是该工程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集城郭之雄、园林之美于一体。成为珠海游览一景的“九州城”, 他也是主要设计者之一。
由他主持设计的顺峰山仙泉宾馆、海南琼苑宾馆等, 都以其诗情画意和非凡气派, 令人赞叹不已!
可是谁会想到, 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梁昆浩, 至今仍是一个助理建筑师。
通过上述背景材料, 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 记者对梁昆浩没有评上高级建筑师, 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同情, 对评职称中重学历、轻水平, 重论文、轻能力的唯学历论, 唯论文论者, 给予了有力的嘲讽。上述背景材料的运用, 使消息的主题思想更加显豁和客观, 对增强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都起到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二是提供根由, 充实内容, 使新闻的价值更加突出。新闻的基本要素是事实, 但这个“事实”并不仅仅指“五个W”的齐备。通过交代背景材料, 揭示新闻事实的原因、实质、影响及发展方向, 可以使新闻增色添彩, 内容厚实, 加强深度和分量, 使新闻的价值更加突出, 从而达到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目的。
以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作品《王封矿四千余职工实现“整体转移”》一稿为例, 文中在交代新闻背景时写道:
“77岁高龄的王封矿”, “1919年建, 我省最老的煤矿。解放47年, 出煤4500万吨, 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1990年, 王封掀去了它辉煌的最后一页, 被核准为‘无能力矿井’。报废在即, 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封井后4200名在册矿工怎么办?”“煤矿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不论盈亏, 全由国家包起来”, “曾经培育了全国劳模丁百元的王封矿, 现已改名为焦作王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通过上述背景材料的交代, 受众对王封矿的历史及曾对国家做过的贡献, 后来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与发展方向等, 都有了清晰的了解。可见背景材料对充实内容, 提供根由, 深化新闻主题, 增强新闻的价值, 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烘托帮衬, 相互比较, 阐明新闻事实之间的有机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万事万物间总是存在着客观而普遍的联系;系统论强调任何事物总是某一系统中的一点。新闻尽管首先关注的是最新的变动, 而且就某一具体时刻而言, 也许只是就事论事, 与其他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把各种各样的新闻看成一个整体, 那么事物间的联系就一目了然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受众都能自觉地分析与整合各类新闻事物, 尤其很难把那些在时间与空间上相隔较远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记者们树立宏观的新闻意识, 善于从前后左右的资料中找出有意义的新闻背景, 以此烘托帮衬, 相互比较, 帮助受众清晰地看到事物背后的有机联系。新闻背景这方面的作用在报道纷纭复杂的突发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有些工作, 只就活动报活动, 报道思想就显得肤浅。如果恰当地运用有关的背景材料加以烘托, 不仅使报道这项工作的意义鲜明起来, 报道的主题也能深化一步。
以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蒲城农民申志诚投资百万兴水利》一稿为例, 农民个人投资兴办水利, 是水利基础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标志。农民申志诚开民办水利的先河, 无疑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这篇新闻的成功之处, 在于其运用了新闻背景材料烘托帮衬, 阐明新闻事实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文中写的:
“龙山马湖, 渴死寡妇”, 是人们对这方土地的真实写照。多少年来, 这儿的群众想方设法, 力求改变这里的面貌, 但都未能如愿,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里迅速建起了万亩果园, 但是每当灌溉季节, 果农们起早摸黑, 开着车到六七公里远的地方拉水, 吃尽苦头。仅距5公里的韩河引水工程虽举目可望, 但只能“望水兴叹”。
通过这段背景材料的交代, 帮助读者深层次地认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使读者深刻了解农民申志诚投资百万办水利的重要意义, 从而有力地增强了报道的影响力。
四是由此及彼, 承上启下, 使新闻事实流畅地衔接起来。新闻报道在结构的过渡与内容的衔接上, 可以有多种方式:加小标题、加提示符号、自然过渡等。此外, 适当地穿插新背景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它由历史讲到现在, 由远处讲到眼前, 而核心还是新闻事实本身。这宜于读者的思路随着记者的笔顺势而下, 因此不会使人感到唐突。
以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上海家化公司好气魄, 1200万元买回美加净》一稿为例, 消息在第一自然段的开头用背景材料写道:
“曾经是中国化妆品第一品牌的‘美加净’化妆品牌号, 4年前曾‘卖’给一家著名合资企业经营, 现在又被原主——上海家化联合公司以每年支付1200万元人民币的代价‘买’了回来。”
这一“卖”一“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消息在第四、五自然段写道:
“美加净”曾是中国销售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化妆品品牌, 在20世纪80年代曾创下国内化妆品的许多项第一:第一支摩丝, 第一管二合一洗发香波, 第一款混合型香水, 第一种磨面膏、护手霜等……1990年销售额达3亿元, 占当时全国化妆品市场总销售额的十分之一强。
20世纪90年代初, 为了让国产名牌在产品开发、管理和营销等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上海家化以三分之二以上的资产与一家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合资, “美加净”随之移师“洋师傅”麾下, 上海家化因此每年获得1200万元的转让费, 期限为30年。
上海家化这次又为何不惜放弃几乎稳赚的数亿元净利, 把“嫁出去的女儿”又重新迎回了“娘家”呢?原来公司领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深体会到:名牌是企业的灵魂。
上述背景材料的运用, 就起到了承上启下, 由此及彼, 使新闻的事实自然、流畅地衔接起来, 从而达到增强新闻可读性的目的。
五是温故知新, 借题发挥, 增强新闻的厚度和深度。有些新闻在报道成就或新事物时, 引用往事来对比, 起到从“旧”中见“新”, 或以“新”带旧, 使主题思想更加鲜明。例如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一稿, 在交代新闻背景时写道:
30年前的国庆节, 北京建成了从苹果园到北京站全长23.6公里的地铁一号线, 结束了中国无地铁的历史。
15年前的国庆节前夕, 北京又开通运营了16.1公里的地铁第二期环线。
早在5年前, 北京地铁的年客运量就已突破5亿, 而现在, 平均每天乘坐地铁的旅客已达140万。
北京地铁虽然在当今世界43个国家117个有地铁的城市中, 开通年代和运营里程均排在30位以后, 但却创下了满载率和单车运营公里两项“世界之最”。
投资75.7亿元人民币的地铁“复八段”的今日开通, 使北京地铁通车总里程由原来的41.6公里增加到55.1公里, 超过了香港的43.2公里, 成为中国6个城市地铁之最。同时也使中国城市地铁的总里程逼近150公里。
……
自1863年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到136年后的今天, 全世界的地铁长度已接近6000公里。
这篇消息的作者, 在文中占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和文字来作背景。但由于借题发挥, 运用得巧妙和恰到好处, 读起来并不感到累赘和多余, 反而觉得信息量大, 内容丰富、有深度, 增加了报道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这对突出新闻主题、提示新闻事实的意义、增加新闻的客观性, 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六是传播知识, 渲染气氛, 增添新闻的情趣和美感。“文似看山不喜平。”看消息既要获得信息, 又要增长知识, 这是许多读者的企盼。如能在新闻报道中用诗文、引语、典故等背景材料恰当地荡开一笔、另起话头, 或者自然地指导这些背景与正文糅合在一起, 给读者补充一些知识和养分, 激荡起某些美好的联想, 这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 都能增加阅读的兴趣, 开阔读者的视野, 丰富读者的知识, 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以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今天火车登陆海南》一稿为例, 文中的背景材料写道:
自古以来, 天涯路短, 思念情长。苏东坡被贬海南时, 这里的路只有1195里;洪武元年, 官道仅2230里。苏东坡、海瑞一批千古功臣, 均无力将孤悬海外的海南与祖国拉近。
张之洞曾提出“筑铁路至海南腹地”的设想, 孙中山勾画了火车轮渡琼州海峡的蓝图。然而这些宏愿终被大海吞没。
1942年, 日本侵略者为掠夺财富, 在八所一带用4万中国人的生命筑起200公里的铁路。解放后, 虽经改建, 但作为“孤立的存在”几乎被人遗忘。
交通不畅, 物流不旺, 经济难上。
……
铁路使海南的交通能力提升一倍, 运价降低2/3。仅瓜果菜出岛, 一年将多收入50亿元。
上述背景材料, 既增加了与消息相关的新闻信息量, 使报道具有历史纵深感, 又同时使新闻更具知识性、情趣性和美感, 从而使这篇消息在有150多家、200多名记者同时采写的报道中, 一枝独秀地成为新闻精品。
新闻背景的类型
注意运用背景材料已成为世界新闻写作发展的趋势。有经验的记者总是极为重视新闻背景的写作, 他们把新闻背景与新闻主题的关系比作绿叶与红花, 红花虽好, 还要绿叶映衬。《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的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不使用背景材料, 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因此, 有经验的记者, 在新闻写作中, 总是精修绿叶扶红花, 用心写好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从内容上看, 常见的有以下7种主要类型:
第一, 历史背景。这类背景主要是点出报道事实的历史由来, 或者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有助于阐明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具有延续性。当新闻事件的价值与历史状况联系在一起, 在历史的比较中才能阐明新闻的意义时, 这就需要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历史背景指事物发展的历史以及它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例如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新华社三峡工地1997年11月8日电) 一稿, 其历史背景是:
中国人民的三峡梦却持续近一个世纪。
长江洪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早在本世纪初, 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三峡工程设想。新中国成立后, 三峡工程又凝聚了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心血。
1994年开工建设的三峡工程预计总投资2000多亿元, 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继万里长城之后最宏伟的工程。
以上历史背景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 有力地凸显了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新闻价值。
第二, 地理背景。这类背景是对报道中生僻的地点、地区、地形、地貌或地方特色等情况进行必要的介绍, 便于受众知道所报道事实的地理环境, 又可增强新闻价值。
以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请过路吧, 亲爱的藏羚羊》一稿为例, 文中有这样的地理背景材料:
“每年6至8月, 藏羚羊集结成群, 长途跋涉, 前往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太阳湖一带产崽, 去完成一年一度的延续种群的历史使命。小羔羊满月后, 再由母羊呵护返回原栖息地。”“1994年, 保护区工委书记索南达杰, 为保护藏羚羊, 在太阳湖与18名偷猎者搏斗中壮烈牺牲。”“这块拥有野生动物230多种, 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动物有20多种的土地, 正在恢复野生动物天堂的动人景象。”
上述背景材料既有助于解释报道的主体, 又能增加受众的知识面。这类背景往往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第三, 知识背景。这是指对消息中涉及专业性较强的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
以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我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胚胎化石》一稿为例, 这篇消息报道了我国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汪筱林和周忠与两位研究员在我国辽西发现世界上首枚翼龙胚胎化石, 并证明翼龙与其他爬行动物和鸟类一样是卵生的。这是2004年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最具轰动效应的重大成果之一。文中所写的“翼龙”为何物、这一发现有何意义, 大多数受众是不清楚的。为此, 消息在文中通过背景材料交代道:
翼龙是恐龙的近亲, 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 是第一个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 因此也被称为“会飞的恐龙”。翼龙起源于约2.15亿年前的晚三迭世, 灭绝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这次发现的翼龙胚胎化石发现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地区, 化石保存在一灰黑色页岩中, 距今约1.21亿年。
迄今为止, 翼龙蛋化石却一直也没有确切的报道, 更不用说胚胎化石了。在1860年和1871年, 曾经有报道在英格兰的中侏罗世地层中发现了可能属于翼龙的蛋化石, 但是后来都被否定。1989年, 也曾报道在美国德州晚白垩世的沉积中发现可能是翼龙蛋壳的碎片, 因为在发现蛋壳的地点曾经发现过大型翼龙——披羽蛇翼龙化石, 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这些蛋壳碎片就是翼龙蛋化石。
上述背景材料, 既向受众传播了相关知识, 又增强了新闻的价值和传播效果。
第四, 人物背景。当新闻事实与人物密切相关时, 就要提供相关人物材料。对受众有所了解的新闻人物, 背景要简明扼要地点明人物的特色;对受众不熟悉的人物, 要介绍人物的概况。有关人物的出身经历、身份特点、社会关系的背景材料, 对说明新闻事实很有作用。
以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昔日伐木建功, 今朝栽树“还债”》一稿为例, 文中的人物背景材料写道:
一位82岁高龄的离休工人, 在大半辈子的伐木生涯中, 为国家采伐原木3.6万多棵, 成为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 14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接见。离休后, 他带领全家历经20多个春秋的风风雨雨, 又在荒坡上种下了3万多棵树木, 了却了多年的夙愿, 还上了一笔他心中的“欠债”。他, 就是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林业局的老工人马永顺。
……
马永顺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林业工人, 曾靠弯把子锯在一个冬天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 1人完成6人的工作量, 创下全国手工伐木产量的最高记录。时至今日, 马永顺还忘不了1959年全国群英会上周总理对他说的一番话:“林业工人不但要多生产木材, 还要多栽树。”总理的教诲印在了他的心底。从那时起, 栽“还债”树成了他念念不忘的心事。离休后, 马永顺开始实施他的“还债”计划, 带领全家人抓荒坡踏荒岗, 栽下一棵棵幼树苗, 年年不间断, 整整22个年头, 共栽下3万多棵树, 还完了全部“欠债”。
通过上述背景材料的交代, 受众对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马永顺的感人事迹, 便有了深刻的了解, 从而增加了报道的信息量、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五, 事件背景。这类背景可以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尤其有的事件是由于传言、误解或歪曲而造成的, 就需要在消息中交代有关事件的背景, 方能说清事件发生的起因。
以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天体大十字”预言宣告破产》一稿为例, 众所周知, 在社会上曾经流行过这样一种传言, 即20世纪末的1999年8月18日, “天体大十字”会给地球带来劫难。这类“末世论”最具蛊惑性, 流传也很广, 曾蒙蔽了一些缺乏科学知识的人。这篇稿件, 正是为了驳斥这些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的谬论而组织采写的。为了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起因, 文中用背景材料交代写道:
400多年前, 法国的诺查丹玛斯写了一本名叫《大预言》的书, 其中提到1999年地球将出现大劫难。到了本世纪70年代, 日本人五岛勉对这本书进行了解释, 说在1999年8月18日这一天, 太阳、月亮和九大行星将组成一个十字架的形状, 并称这种“恐怖大十字”将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灾难。
这段背景材料, 加上之后记者所写的对国内外许多专家的访谈, 让专家说话, 让事实说话, 使谎言不攻自破, 从而使这篇消息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鲜明的引导舆论的作用。
第六, 政治背景。报道一些重大的政治性事件, 如不交代必要的政治背景, 不足以提示它的政治意义, 会使报道缺乏一定的深度。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 在新闻中写出其政治背景尤为重要。
以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明传人民币贬值, 实为投机谋暴利》一稿为例, 文中用政治背景材料写道:
“尽管中国政府多次强调有信心保持人民币的稳定, 但近期人民币贬值的谣言在日元不断走低的背景下甚嚣尘上。黑市投机者更是煽风点火, 散播谣言, 牟取暴利。”“他们为了使大众相信谣言, 不惜夸大亚洲金融风暴和日元贬值的影响。他们更预测中国刺激国内需求的政策不能奏效, 经济增长百分之八的目标无法实现。”
上述背景材料的交代, 对新闻主体把矛头直指国际炒家在香港的投机活动, 第一次指出国际基金造谣人民币贬值, 意在打击港币, 揭露了他们趁香港股市出现“过山车”般波动之际获取不义之财的阴谋, 有力地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
第七, 原委背景。这类背景是交代新闻中一些新事件、新成就、新问题、新经验或新举措的原委, 帮助受众了解这一事物或成就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由于新发生的一些事情既不是独立的, 也不是偶然出现的, 它具有一定的原由。因此, 在一些新闻中写出这类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夏收何必搞形式小麦未熟遭“剃头”》 (新华社西安1997年5月30日电) 一稿的原委背景是:
农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这儿的小麦还要三四天才能完全成熟, 现在收割有点可惜。省农机局5月26日就派人来打前站, 为了应付这个命令, 我们场140多名干部职工整整准备了3天, 兄弟农场支援了5台收割机, 向外单位借了6位礼仪小姐。从早晨7点钟, 我们等了3个多小时。”
这段背景, 让受众了解“开机仪式”前所做的准备工作, 从而阐明了新闻事实的原委, 有力地深化了新闻的主题。
写活新闻背景的有效方法
第一, 天女散花法。不少人写消息常把背景放在第二段或第三段, 黑压压一片, 读来让人头疼。总结获奖消息的成功经验, 其中有一条是最好把背景材料打散了用, 或分为几个自然段, 穿插于其他材料之中, 即所谓的“天女散花”法。
以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一稿为例, 全文共17个自然段, 新闻主体事实用了10个自然段, 其余7个自然段都是背景, 背景材料很好地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这7个方面的背景分别是: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去年“世界艾滋病日”与三位北京艾滋病患者握手。 (第六自然段)
艾滋病曾经是中国官员们的一个“禁忌”话题。但在温总理去年12月与艾滋病人握手后,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开始高度重视艾滋病预防以及艾滋病患者的福利问题。
中央财政对艾滋病防治的拨款已由2001年的150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去年的3.9亿元。新增的资金为一系列新出台的措施提供了实施保障, 这些措施包括为公民提供免费的艾滋病毒检测, 为贫困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医疗, 为吸毒人员提供清洁针具和毒品替代品等。
在河南这个20世纪90年代由于非法卖血导致大批村民感染艾滋病的中原省份, 从去年起一批省政府官员开始进驻所谓的“艾滋病村”, 帮助染病村民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救助。 (第九、十、十一自然段)
28岁的北京艾滋病感染者李想亲身感受到, 过去一年来“公众对艾滋病的歧视减少了, 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环境有了改善”。 (第十三自然段)
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 中国目前大约有84万名已知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 (第十五自然段)
如此丰富的背景材料, 作者将7个自然段穿插写入主体新闻的10个自然段中, 近景与远景辉映, 观点与材料统一, 逶迤蛇行, 引人入胜, 使受众感受到胡锦涛主席作为最高国家领导人与艾滋病人握手, 表明中国政府在艾滋病这一过去高度“敏感”的问题上有了历史性的态度转变。报道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直面解决艾滋病的严肃态度和决心, 并形象地表现出中国领导人以人为本, 反对歧视艾滋病人的思想境界和务实、亲民、忘我的工作作风, 意义十分重大和深远。
第二, 开门见山法。这种办法就是在新闻的导语中介绍背景。例如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鄱阳湖回复到原面积》一稿, 在消息的开头写道:
历时4年的“平垸行洪、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工作, 使我省鄱阳湖湖区面积已由原先的3900平方公里扩大到5100平方公里, 基本恢复到1954年的水平。
这几句简练的背景叙述之后, 才写“今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2003年联合国人居论坛’上, 我省将就鄱阳湖的移民建镇工作做经验交流。”一下子将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展现在读者面前, 很能引起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第三, 画龙点睛法。这种方法是用精练的语言, 对背景材料作画龙点睛的交代, 从而阐明新闻事实的意义或表明作者的态度。以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一稿为例, 消息在开头写道:“洞庭湖变大了!”接着又写:经过3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 洞庭湖的面积扩大了1/5。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 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
用一句赞叹起首, 画龙点睛地来写背景, 真让人不可不读, 读后必有收获。当然, 在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时, 务要准确, 千万不可危言耸听, 以免影响消息的可信度。
第四, 问答法。在背景材料中提出疑问, 引起读者的思索, 吸引读者去仔细阅读内容, 寻求答案。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浚县少年怀揣“两证”出学堂》一稿的背景, 就是采用“问答”法写的。如文中写道:
果树结果不多怎么办?猪养不肥怎么办?这些在外行人看来很难办的问题到了浚县少年手里就不算什么了——少年技校的课堂上早就讲过其中的奥秘。在河南省浚县, 有80%以上的中小学校同时也是少年技校, 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到了一些劳动技能, 大部分学生在走上社会时都拿到了技校合格证和学历毕业证。
上述背景材料的交代, 由于采用了“问答”法, 读来就不觉得干巴、枯燥, 从而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第五, 描述法。在对现场场景的描述中交代消息的背景, 既可增强现场感, 又可让人明白道理, 往往会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以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别了, “不列颠尼亚”》一稿为例, 文中的背景材料是这样交代的:
在蒙蒙细雨中, 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家庭。根据传统, 每一位港督离任时, 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 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 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又从海上去。
上述背景用简洁的笔法, 为读者勾勒出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 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 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 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 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 令人回味无穷, 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第六, 对比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今与古、美与丑、善与恶、优与劣、上与下、左与右、纵与横的对比, 可将背景材料巧妙地融合在新闻事实中, 形成强烈反差, 更鲜明地显现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以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一稿为例, 文中用对比法交代背景写道:
据历史记录, 60年前的1931年, 江汉关水位在26.94米时, 汉口溃堤。眼下, 武汉三镇308公里的沿江大堤牢牢护卫着面临长江大汛的这座城市。
汉口滨江公园雄伟的武汉防汛纪念碑巍然矗立。暴雨将碑上镌刻的毛泽东同志题词冲刷得更加铮亮: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l954年的洪水, 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经过42年的投资建设, 目前武汉长江大堤的总长度比1949年增长近两倍, 标高较1954年29.73米的最高水位高出2.72米。“七五”期间开始, 国家又投资将武汉市区的部分土堤改建成钢筋混凝土防水墙。
汉口龙王庙水位观测点的钢筋混凝土防水墙上, 分别镶嵌着显示这里1931年、1954年、1983年的最高水位标志牌。一位家住大夹街姓费的“老武汉”在黑色大理石标志牌前, 向人们讲述民国20年 (1931年) “逃水荒”的情景。他说只有共产党建造的长江大堤, 才能使武汉人在大汛面前安居乐业。
上述背景材料, 通过前与后、今与昔的对比, 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融为一体, 鲜明地揭示出“只有共产党建造的长江大堤, 才能使武汉人民在大汛面前安居乐业”的深刻主题, 收到了出神入化、高屋建瓴的传播效果。
第七, 戛然而止法。就是把消息的背景材料浓缩成一两句话, 搁在这则消息的最后, 成为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写完背景, 消息也就到此刹住。以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我舰载机首次夜间行进间着舰成功》一稿为例, 这是一篇反映我军现代化建设取得进步的新闻报道,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鼓舞的成果, 消息在结尾处用背景材料写道:
为了完成夜间行进间着舰训练, 部队多次在陌生海域进行了舰机协同训练、夜间超低空飞行和夜间静止间着舰训练。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 他们周密制订方案, 从而确保此次飞行训练取得成功。
背景一结束, 消息戛然而止, 干净利索, 简短有力, 主题突出, 富有战斗性和说服力,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戛然而止法的魅力所在。
新闻背景写作上应掌握的原则
要将背景材料使用得恰到好处, 从获奖消息的成功经验来看, 在写作上需要掌握以下3个原则:
一是受众原则。新闻界常讲的一句话, 就是“不要认为自己明白的东西别人都明白, 不要以为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别人也不明白”。前一句话是指该用背景材料而不用, 后一句话是指不该用背景材料而滥用。原因就在于对受众不了解, 可以说是缺乏“受众意识”。不同类型的稿件应区别对待, 有的新闻一看就明白, 就不必加背景;有的新闻篇幅虽然较短, 但由于在新闻发表的日子, 单独配发了有关资料, 也不需要在新闻中写进背景材料。还要因时因地因受众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面向全国的报纸和通讯社发的新闻, 与省、地 (市) 、县发的新闻, 在使用背景材料上应有所不同。本县、本地 (市) 报纸上刊登的本地新闻, 在面向全国报刊上发表时, 就应交代必要的背景。同样, 在国内报道中不必交代的背景, 到对外报道时, 就要有所交代。在专业报上不必写的背景, 到综合性报纸上发表时就要交代。总之, 要看受众对象, 要考虑到受众是否能看懂。
二是精练原则。“嫩绿枝头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背景材料在消息中毕竟不是主体, 背景运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要选择最能说明主题的材料, 要紧紧为衬托新闻主题服务, 不能游离于新闻主题之外。背景材料终究是新闻的从属部分, 背景材料写多写少, 唯一的标准是以能否说明新闻事实为限, 有的新闻, 背景材料只需一句话, 甚至几个字即可, 有的则需要写得较多一点。一般说来, 对于那些需要报道得完整和透彻一些的新闻, 使用背景材料就要多一些。非事件性新闻的背景交代, 相对来说要比事件新闻多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 使用背景材料就更多些。
三是客观真实原则。使用新闻背景常见的问题是牵强附会, 硬贴标签。有的报道为了突出先进人物, 就贬低周围的群众, 为了突出现在, 就把过去说得一团糟, 这就违背了新闻客观真实的原则。目前不少新闻采编人员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只作直观性报道的现象仍很突出, 着意和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的意识不强, 不是运用背景材料来说明问题, 而是通过大量的充满主观色彩的用语来解释新闻内容, 这必然使新闻的客观性大为逊色。新闻中所运用的背景应是对事实的叙述, 不掺杂主观性推测和看法。
背景材料从哪里来
背景材料从哪里来?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 背景材料主要来自下述4个方面:
一是来自采访的现场和报道的对象。这是掌握背景材料的现实源头。记者和通讯员在采访时, 根据消息写作的需要, 或通过询问, 或通过观察, 直接从现场或采访对象口中取得可用的第一手背景材料。但应克服单打一的采访做法, 力求多从纵的深度或横的方面深究, 切不可浅尝辄止。
二是来自采访单位或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这样的背景材料如用到新闻写作中, 涉及一个新闻真实性的过滤问题。也就是说, 对这样的书面材料需要严格核实、查对, 确保材料的真实和准确方可使用。在这方面, 不少记者都有过经验和教训, 对采访单位或当事人提供的书面背景材料, 没有认真核实, 有时会产生以讹传讹的后果, 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是来自图书馆或资料室。这个源头虽然不如自己积累的资料那样得心应手, 如有这样的客观条件或便于查找, 有时也能为新闻找到有用的背景材料。
抓住细节, 把人物写活 篇8
在一篇小学生作文《妈妈》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一天吃过晚饭, 妈妈去洗碗了, 我正想写作业, 突然感到头晕, 呕吐了起来, 妈妈听见声音急忙跑过来, 轻轻地拍着我的后背, 焦急地问:“怎么了?哪儿不舒服?”见我不吐了, 妈妈扶着我坐下, 摸了摸我的额头, 心疼地说:“怎么这么烫!”赶紧找来了体温计, 然后坐下把我搂在怀里, 把体温计放在我腋下。妈妈紧紧地搂着我, 握着我的手, 温柔地安慰我说:“别害怕, 有妈妈在呢, 一会儿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 我立刻感到轻松了很多。在这段话中, 妈妈的动作“跑、拍、扶、摸、搂、握”都饱含着对孩子的爱, 妈妈的话“别害怕, 有妈妈在呢, 一会儿就好了”让读者体会到了妈妈的爱给孩子带来的温暖和勇气。可见, 细节是撞击人心灵的最好的钥匙, 要想把人物写活, 感动读者, 就要让人物丰满起来。
那么小学生如何抓住细节描写, 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细致地观察, 随时积累素材
没有两个人的外貌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 外貌是一个人独有的特征, 性格亦如此, 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在传递着人物不同的思想与性格, 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 就要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 然后把它积累下来, 使其成为写作的素材。积累得多了, 写作时就会信手拈来, 为我们的作文增加动人的细节, 使我们不再为无素材发愁。
二、多种方法结合, 抓住特征, 细致描写
(一) 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是为表现人物特点服务的, 抓住外貌 (包括人物的容貌、衣服、神情、体型、姿态) 特点, 才能表现其与众不同的个性, 从而表达作者的爱憎, 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如:我上下打量着这位小强哥, 他身材矮胖, 比我矮了半头。黑黑的脸上长着一双小眯缝眼, 呆头呆脑。妈妈问他话时, 他还红了脸, 显得土里土气的, 因此, 我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他。这段话把一个其貌不扬的乡下孩子形象展现出来, 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感情——瞧不起。
(二) 语言描写
人物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份, 小孩和成人、乡下人和城里人、有学问的人和没学问的人, 他们说出话来是不一样的, 在作文中一定要表现出他们各自的语言特点, 才能把他们写活。
如这段话:玲玲要参加学校的“小百灵”合唱团, 爸爸怕耽误她的学习, 就对她说:“什么小百灵大百灵的, 只要把学习搞好了, 什么都灵了。”这句话非常符合家长的身份, 生动地再现了以学习为重的家长的心理特点。
再如这段话:小明吃饭时掉在桌上很多米粒, 9岁的哥哥对他说:“米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 不能浪费, 拣起来吃掉!”这句话完全是一副成人教育孩子的口吻, 不符合小孩的身份, 从一个9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 让人感觉很不真实。
(三) 动作描写
人由于需要或在不同心理的支配下, 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各种动作, 这种动作恰恰表现了他们真实的内心。把人物动作细致地描写出来, 就会把人物写活。所以恰当的动作描写, 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老师叫到了我的名字, 我猛一哆嗦, 赶紧站起来, 心咚咚地狂跳, 腿不由地抖了起来, 手紧紧地捏着衣角, 低着头, 盯着自己的书桌, 嘴动了几下, 说的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这段话抓住了一个学生的动作特点, 生动细致地描写了被老师叫到名字后的紧张心理。
(四) 心理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直接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让读者对人物有更深透的了解。
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不停地问自己:怎么办?不及格怎么办?回到家里怎么向妈妈交代?紧接着, 我就又不停地后悔:真不该上课时总是搞小动作不专心听课, 真不该总是看电视不认真写作业, 真不该考前还想着打乒乓球, 真不该……以后我保证再也不这样了, 一定要好好学习, 老天保佑我一定要及格呀!”“老师在一张一张地发试卷, 李敏95分, 张小燕96分, 赵震84分……领到试卷的同学有的欢天喜地, 有的垂头丧气。我的心咚咚地狂跳着, 祈盼着自己能得高分, 又仿佛看到了老师在生气地瞪着我, 妈妈正向我举起了小棍, 我猛地一哆嗦, 手不知何时已紧握成了拳头。”
这两段话都是考试后发试卷前的心理活动描写, 让读者更深入地体会到了作者此时的紧张。
当然, 这些描写并不是独立的, 需要结合起来, 再加上精美的语句, 一定能让人物变得生动起来。
三、描写真实才能动人
一篇文章如果是虚构的, 所要表达的感情自然也是虚假的, 怎么能让自己感动呢?连自己都感动不了, 又如何去感动别人?所以, 要想写出真实动人的情感, 就必须是真实的描写, 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而真实, 必须是生活中切实出现的, 这样的文章才不乏情趣, 才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 一个二年级小学生在妈妈出差一个月之后, 想念妈妈, 在作文中写到:“妈妈在的时候, 爸爸每天下班都早早回家, 一家三口说说笑笑的, 每天都能吃到妈妈做的好吃的饭菜, 每天写作业都有妈妈陪着, 可温暖了。可是, 妈妈出差一个多月了, 没有了好吃的饭菜, 没有人陪着我写作业, 连爸爸的笑声也少了, 家里冷冰冰的, 妈妈, 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你呀!想你想到一回到家就想哭。”
这段话虽然字数不多, 但真实的描写让人能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爱以及小作者对妈妈的思念, 尤其是结尾充满童真的心里话, 是小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 让读者感动。
抓住细微场景写活人物形象 篇9
“这个字的笔画写得不规范,重写!”我每次写作业都会听见老妈的命令。我不敢多想,只好重新写一个。
“这个字不对!”
“我重写……”还没等我说完,作业纸就被老妈撕去了。
我不得不从头再来……
我就是在这种被监视的情况下完成每一次家庭作业的。老妈就是悬在我头顶上的“剑”,我有一点点的失误,“剑”就会无情地刺下来……刺得我心惊肉跳。
【病因分析】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场面:一边是老妈雷厉风行的监管,一边是“我”的心惊胆战。这样的情景在大家的记忆里,不会陌生吧!
这么熟悉而有趣的情景没有写出趣味来,主要是因为:
1.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这个特点包括说话时的表情、动作以及心理活动。
2.描写的场面不细致,就是没有抓住细微的情节来刻画。如妈妈说话时是什么样的?声音大不大?吓不吓人?我的心情如何?是害怕还是反感?这些都要好好描写。
3.修辞方法过于单调。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是使习作丰富有趣不可缺少的技巧。这里可以运用夸张的方法来表现妈妈说话的声音大,可以用比喻手法写出“我”的心理活动。
【病文出院】
“这个字的笔画写得不规范,重写!”我每次写作业都会听见老妈的命令在我耳边响起。这不是什么好事情,很可能是电闪雷鸣的前奏。我不敢多想,只好重新写一个!
其实,我的手常常被妈妈的女高音吓得不听大脑指挥。这不,又写错了一个!唉!越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还没有等我用橡皮擦去,就被老妈的火眼金睛看到了。
“这个字不对!”这次声音提高到了200分贝。
“我重写……”没等我说完,刺啦一声,作业纸就被老妈撕去了。
我不得不从头再来……
我就是在这种被监视的情况下完成每一次家庭作业的。老妈就是悬在我头顶上的“剑”,我有一点点的失误,“剑”就会无情地刺下来……刺得我心惊肉跳。
不要以为老妈一直如此这般严厉。其实,我的老妈是“百变星君”。这不,被批评之后,我的作业就漂漂亮亮地完成了。于是,我得到了老妈一番由衷的表扬,还有一杯热腾腾的鲜奶的奖励。
【经验总结】
中学生怎样把作文写活 篇10
中学生的作文, 从形式的要求来说, 首先要“通”, 就是说要准确、合理、通顺。在这个基础上逐步要求写得“好”, 就是说要鲜明、生动、活泼。
一篇好的作文, 不仅要言之有序, 还要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 “好”就是要把文章写得活起来, 如果仅仅做到了语句通顺, 是远远不够的。不信, 我们来看看一位同学写的题为《牛斗》的作文。
“星期天早晨, 我骑在牛背上来到一块绿油油的草地里放牛。
这时, 邻居小军家的大公牛和我家的大公牛打架, 我好奇地看起来。只见两头大公牛头对头, 正斗得起劲。我家的大公牛使了个绝招, 一下子把小军家的大公牛撞倒了。我立即把大公牛牵走了。”
这篇作文读起来还比较通顺, 也有一定的层次, 但作文的重点即两头大公牛是怎么斗的显然描写得不具体, 因此, 也就不会活起来。那么,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活起来, 写得有声有色呢?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这位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改写的作文:
“星期天早晨, 我骑上牛背, 哼着歌儿, 来到一块绿油油的草地上。牛一见到青草, 便立即伸下脖子, 舌头像把镰刀似的一卷一收, 大把大把的青草便进入它的嘴里。它不时地抬起头来四下张望, 见周围没有动静, 又低下头大口大口地吃草。
太阳渐渐升高,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我坐在树荫底下看书。正看得入神, 突然听见‘哞哞’的叫声。我站起来一看, 是邻居小军家的大公牛。它低着头, 侧着锋利的角, 尾巴紧贴着屁股横冲过来, 要和我家的大公牛打架。我家的大公牛看来更威风, 抬起尖尖的禾叉角, 眼睛骨碌碌地直瞪着对方, 板着脸孔直冲了过去。‘哒!哒’一场牛斗开始了。
只见两头牛, 头对头, 弓着腰, 后腿陷入草地, 眼珠红得像荔枝, 鼻子发出‘呼噜噜’的声音, 嘴里都冒出了白沫, 我看呆了。我家的大公牛使出了最后的绝招, 突然退了两步, 出奇不意地又向对方撞了过去, ‘咚’, 声音沉闷, 却能振动空气, 小军家的公牛四脚朝天, 哞哞吼叫。我赶紧飞出一颗石子, 我的大公牛心领神会, 立即停止了战斗。它摇了两下头, 甩着尾巴, 好不神气。”
与第一篇的作文比较, 显然第二篇真实、具体, 绘声绘色, 生动有趣。究其原因,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留心观察。作文要写得活, 观察是基础。回忆是关键。鲁迅先生说过:“留心各种事物, 多看看, 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这就是说, 观察要仔细, 不能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俗话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只要留心观察, 就能看得全, 看得细, 看得深, 就能写出“人人心中皆有, 人人笔下俱无”的新东西来。比如, 同样是看“牛斗”, 前一个作者只顾看热闹, 仅仅是饱了眼福, 而后一个则不但饱了眼福, 还把牛是怎么斗的写得活灵活现, 就好像是我们亲眼所见似的, 这正是留心观察的结果。
二是细致描写。就是要把一些细节描写清楚。要做到这一点, 多问“怎么样”是关键。比如写《牛斗》时就要问问:大公牛在斗架之前是怎样的?斗架时的样子、动作是怎样的?“我”的大公牛是怎样把小军家的公牛斗败的?然后通过回忆, 照提出的问题一点点写出就具体、生动了。
把动作展开 把人物写活 篇11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这样一段动作描写: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是作者描写父亲爬上车站月台时的动作过程。如果是一个写作不入门的作者,很可能会用"父亲爬上月台"这样一句话一笔带过,用一个"爬"字概括整个动作过程。但作者却把"爬"这个动作展开了,细致入微地写出了"爬"的过程。"攀着"、"向上缩",是"爬"的具体动作;身子"微倾"、"努力的样子",是伴随"爬"这个动作产生的肢体动作和表现出来的情态。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细微的动作过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同时也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怀想,抒发了浓烈的父子感情。如果仅用一个"爬"字概括整个动作过程,就会显得空泛干巴,失去应有的感染力。
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一段动作描写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这段描写主要写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字的动作过程先是"转身",再是"拿起",然后是"写"。"写"这个动作的状态是"使出全身的力量",动作连贯有力,很好地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愤怒、痛苦、激动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等复杂的感情。这种复杂的感情完全靠一个动作过程来表现,很生动,很有感染力。如果作者仅交代"写"这个动作,省略了产生这个动作的过程和动作的情态,是不会出现这样的表达效果的。
这是鲁迅先生《故乡》一文中的一段动作描写: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少年刺猹的描写,主要写人怎样"刺","猹"如何逃,现场感很强。"捏"这个动作表现了少年刺猹的具体样子,"尽力"一词表现了少年动作的形态,"一扭"这个动作表现了猹动作的灵敏。这一串动作把少年的英气和猹的狡猾都表现得活灵活现。特别是猹"将身一扭"这个动作,非常清晰地呈现出了猹"逃"的过程,生动可感。
总之,在描写人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写出"怎样做",也就是要写出其动作过程,把动作展开。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人哪怕完成一个非常细小的动作,也常常会有一个过程,或者表现出某种情态。当然,描写人物的动作,要有一定的目的,不能盲目地为写动作而写动作。否则,描写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细腻就成了啰嗦。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翻翻课文,欣赏一下那些精彩的动作描写,体会作者在描写中是怎样展开动作过程的。也可翻翻自己的作文本,看哪些动作描写还能进一步"展开",一是纵向展开,把一个概括性的动作展开成一串前后连贯的动作;二是横向展开,写出伴随主要动作产生的其他肢体动作或神态。或者来一个片段练习,写一个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动作过程。
[木蕾插话]
写活新闻 篇12
一、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
写人的记叙文离不开人物的外貌描写, 因为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身份、爱好。如何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呢?下面的几种方法是平时较常见的。
(一) 对人物进行全面描写, 给读者一个整体形象。全面描写, 就是把人物的整体外貌通过对头部、眼睛、嘴巴、高矮、胖瘦等做一个整体描绘, 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的轮廓。
(二) 对人物的某个部位进行描写。这样的描写方法是对人物外貌描写用得最多的方法。它通过人物的某一突出的外貌特征, 来暗示人物的身份、揭示人物的性格。这样的刻画, 可以着重描写人物的眼睛、头发或者穿着。
(三) 另外, 描写人物外貌, 还可以写出作者的主观 感受, 侧面突出人物的形象。
二、写好人物的动作
如实地写好一个人做事情的动作, 才能够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在教学中, 怎样才能指导学生写好人物的动作呢?我认为要做到两点。
(一) 写出一个人连续的动作。一个人每做一件事都是由很多个动作连接起来才能完成的。如何写出这一连串的动作并且把它写具体呢?指导学生时要引导他们抓住一个最典型的动作, 把这些动作组合起来进行叙述, 叙述的过程中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词, 或者其他能把动作按先后顺序连贯起来的词, 能够做到这点, 这个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就好像电影一样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的脑海中了。
(二) 用词要准确。这在写作中很关键, 能否准确运 用动词关系到人物的描写是否生动。教师在教学中多 指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积累、训练, 并且学以致用。动词用得准确, 才能把人物写得更具体生动。
三、进行人物的语言描写
怎样进行语言描写才能使人物形象生动呢?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人物的语言要选与中心有关的来写, 不要面面俱到。那些能够体现人物心情的语言就应写出来。
第二, 所写的语言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人物的年龄不同, 所处的环境不同, 说出的话自然也不一样。一个八岁小孩不可能说出八十岁老人的话, 八岁小孩说的话要体现天真活泼的特点。因此, 写人物的对话时一定要揣摩思考再下笔。
第三, 人物的语言离不开事情的发生, 人物的语言应放到具体的事件中去写。这样的语言显得真实可信, 有时还能反映事情的起因或内容。《羚羊木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篇文章的开头通过“我”与妈妈、爸爸的对话引出了事情的起因, 并且制造了一个悬念。这样的写法值得借鉴。
四、进行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如能准确运用, 人物的形象就能跃然纸上。对人物心理描写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 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这是学生最常用的方 法, 也是最简单的。这样的心理描写往往用上这样的 词:我想、我心里想、他 (她) 想、我琢磨着……
(二) 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 能够剖析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例如都德《最后一课》, 当小弗朗士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以后再也不能上法语课时, 他的那段内心独白就真切地表现了小弗朗士对自己平时不认真读书, 而以后再也不能学习法语的懊悔心理, 也表达了他对韩麦尔先生的不舍心情和自己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描写方法比上述的描写方法更有深度。
(三) 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心情。如鲁迅《社戏》中“我”和伙伴们撑船去赵庄看戏的一段文字, 作者用沿途景物和船行的速度烘托了自己终于得去看戏的愉快心情和想要尽快看到社戏的迫切心理。
【写活新闻】推荐阅读:
新闻新闻播音10-27
新闻专业新闻传播09-06
新闻制作新闻传播09-12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06-18
新闻周刊热点新闻摘抄06-17
佛山新闻头条新闻车祸08-13
新闻培训新闻稿11-10
假新闻-新闻策划的异化05-31
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总结12-10
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