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等级划分

2025-01-07

客户等级划分(精选11篇)

客户等级划分 篇1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 是紧跟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大潮传入中国的, 其主旨是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机制。CRM的宗旨是以客户为核心, 以客户关怀为中心思想。外贸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 大都以远程交易为主, 与客户进行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很少。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客户关怀, 为客户提供主动、超值的服务成为外贸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 建立一个针对外贸企业的客户等级划分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 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对外贸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 建立了一个针对外贸企业的多层次、多指标的客户等级划分评价体系, 以帮助外贸企业客观、准确地确定客户的重要程度,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客户进行关怀, 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利润。

一、层次分析法理论概述

层次分析法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 是指用目标、准则和方案等层次归类决策的相关要素, 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 是一种简易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AHP大体分为以下4个步骤:

1.对决策问题的相关要素建立递阶的层次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决策问题, 将决策的相关要素按照其属性不同划分到不同层次, 比如方案层、指标层、目标层等, 并以结构图的形式说明各层次的递阶结构及相关要素的从属关系。

2.建立判断矩阵。以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 对下一级同一层上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 按照评价尺度确认其相对重要程度, 进而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可以反映各种相关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 能够给人们以直观的感受。常用的标度方法是1:9及其倒数, 如表1所示。

3.权重的计算。根据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的指标对于上一级要素的相对权重。

(1) 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W, 即BW=λmaxW, 其中W的分量 (W1, W2, …, Wn) 就是n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将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undefined, 完成归一化后, 再按行求和:undefined, 归一化向量undefined, 得到可近似作为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W=[W1, W2, …, Wn]T, 计算其最大特征根:undefined是指向量AW的第i个分量。

(2) 计算出各个要素的权重后, 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为:undefined, 计算一致性比例undefined, 其中RI为不同阶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 < 0.1时, 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即计算出来的权值是被认可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规定如表2所示。

4.计算出各个指标对于决策问题的综合权重, 按照权重大小对各个要素进行优先排序, 从而选择决策问题的最优方案, 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基于AHP的外贸企业客户等级划分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分析

(一) 建立外贸企业客户等级划分评价体系

此客户等级划分评价体系是外贸企业对客户重要程度进行评估和等级划分的依据, 因此, 本体系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和全面。通过研究学习相关资料以及对外贸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研, 笔者认为影响外贸企业客户等级划分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客户情况:本体系用于划分客户等级, 因此客户自身的情况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客户忠诚度是指客户对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有好感, 形成“依附性”偏好, 从而形成重复购买的趋向。客户的忠诚度最直观的表现是多次购买以及表示在未来也会继续消费。客户忠诚的小幅度增加就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利润, 因此对于忠诚度高的客户企业必然要给予一定的关怀以稳固客户, 以期进行长期合作。客户的规模直接决定了其购买力, 规模越大就越具有购买力。客户规模应该考虑客户的员工人数、资产总额和企业性质等。对于外贸企业来讲, 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 大部分客户都在国外, 如果交易过程中出现纠纷, 就要跨国进行协商过程比较复杂且成本过大。因此, 客户的信誉问题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外贸企业应该从以往的交易情况来评估客户的资信情况, 比如有没有拖欠货款或有没有出现过欺骗行为等。

2.交易情况:对客户进行等级划分是为了更加完善客户关系管理, 而客户关系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客户, 从而促成交易, 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所以, 也必须考虑企业与各个客户的交易情况。对于外贸企业而言, 在达成交易之前, 会有询盘、回盘和样品的邮寄等成本支出, 如果某个客户的成交比率过低, 显然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成本压力, 因此成交比率是需要考虑的要素。而客户的交易金额、交易次数和交易数量则直接关系着该客户的重要程度, 因此也是必不可少的考虑指标。

因此, 本文建立了基于AHP的外贸企业客户等级划分评价体系, 如图1所示。

(二) 各个指标权重的计算

企业的业务人员直接跟客户接触, 对客户的情况比较了解, 因此对外贸企业的销售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上述体系中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并以此为依据运用1-9标度法确定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 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结果, 如表3~6所示。

其中λmax=2, RI=0, CI=0, CR=0<0.1:表示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各个指标的权重是合理的。

其中λmax=4.13, RI=0.9, CI=0.04, CR=0.04<0.1:表示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各个指标的权重是合理的。

其中λmax=3.04, RI=0.58, CI=0.02, CR=0.035<0.1:表示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各个指标的权重是合理的。

(三) 结果分析

由表6可知, 七种指标按照权重的优先排序为:C6>C7>C5=C2>C1>C4>C3, 即影响外贸企业客户等级划分的七个关键因素中, 客户信誉的比重是44%, 客户规模的比重是19%, 客户忠诚度和交易金额的比重是12%, 成交比率、交易数量和交易次数所占的比重比较低。由此可见, 外贸企业对客户进行等级划分时要着重考虑客户的信誉, 其次要对规模比较大的客户多加关注, 另外还要把客户的忠诚度和交易金额作为关键因素进行考量, 从而确定企业的VIP及重量级客户, 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工作,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三、结论

本文以AHP为技术依托构建了针对外贸企业的客户等级划分评价体系, 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此体系, 得到了影响外贸企业客户等级划分的关键指标, 以期为外贸企业管理人员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从而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周赵宏, 陈娟.零售行业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客户价值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 2010 (24) .

[2]李小圣.客户关系管理一本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钱育蓉, 张振宇.层次分析法在CRM中的应用[J].微机发展, 2005, 15 (11) .

客户等级划分 篇2

《期货公司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指引》自 2009年 12月 22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和规范期货公司的反洗钱工作,提高期货公司防范洗钱风险的能力,明确对期货公司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的要求,根据《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期货公司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反洗钱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国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有关自律规则的规定,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全面考虑客户地域、身份、业务、行业、资金规模、交易行为等可能对客户风险等级产生影响的因素,划分客户风险等级,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客户风险等级。

第三条 期货公司应按规定妥善保管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相关资料。

期货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客户风险等级及相关信息予以保密,除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或客户同意外,不得将以上信息对外披露。

第四条 期货公司在与客户初次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将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与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同时进行。

第二章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第五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客户洗钱行为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采取客观标准与主观判断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各项风险因素,至少将客户划分为高风险等级客户、中风险等级客户及低风险等级客户,对不同风险等级客户应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第六条 客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高风险等级客户:

(一)被列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与洗钱及恐怖活动相关的黑名单的;

(二)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期货公司协助调查或予以关注的;

(三)在日常交易监控中被报送可疑交易的;

(四)媒体披露存在洗钱行为或与其关联的个人或机构存在洗钱行为的;

(五)其他有理由怀疑其交易行为与洗钱或其他犯罪行为有关,需要列入高风险等级的。

第七条 客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中风险等级客户:

(一)在客户开户或身份重新识别过程中,身份证件信息存在不对应、不完整、不规范、虚假、失效等情形的;

(二)客户在日常交易监控中被发现存在类似可疑交易特征,经核查为正常的;

(三)客户实际控制多个账户,但无合理解释的;

(四)客户显示出缺乏对风险、盈亏、佣金及其他交易成本的关注的;

(五)资产或交易行为与客户的身份、财务状况、经营业务等明显不符的;

(六)其他有理由怀疑客户交易行为与洗钱或其他犯罪行为有关,需要列入中风险等级的。

第八条 除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情形之外,期货公司的其他客户为低风险等级客户。

第三章风险等级的审核与调整

第九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风险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和管理,各风险等级的客户档案应当能够实现便利的查询和审核。

第十条 期货公司应当根据客户风险等级,定期审核本公司保存的客户基本信息,对风险等级较高客户的审核应当严格于对风险等级较低客户的审核。风险等级最高的客户应当至少每半年复核一次。

第十一条 期货公司应当加强对高、中风险等级客户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对于较高风险等级客户,期货公司应当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加强对其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第十二条 期货公司在对风险客户持续关注的基础上,有足够条件证明该客户风险降低时,可适时调低客户风险等级,客户风险提高时,可相应调高客户风险等级。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三条 期货公司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应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并报协会备案。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本指引由协会负责解释。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篇3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这里选取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类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某项(或几项)社会功能。如:社交焦虑症(又名社交恐惧)患者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症患者不敢使用刀、剪。

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测验

脱鞋方式见人心

人们都习惯下班回家后,在门口脱下了鞋子,从脱下鞋子的摆放形式,可以反映出你性格的中心部分来。现在来测一下,你是什么样的性格。

A.鞋尖朝入口处排好。

B.鞋尖朝进去的方向排好。

C.就是脱掉的样子。

D.由同住在一起的人帮你排好。

测试结果

A型:这是所谓的“先苦后乐型”。凡事都要准备得万全,是追求完美的人。你会压抑感情,喜怒不形于色,遵守社会规范而行动。就精神分析学来看,你的道德心和伦理感相当强烈。最好稍微卸下肩膀上的负担。

B型:会适当地考虑方式方法,能够取得社会平衡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办事周到的人。就精神分析学来说,是“自我、超我和本我都取得平衡、调整得很好的人”。总能够予人以成熟的感觉。

C型:完全不考虑社会体制和规则的类型,以追求自我欲望为中心。较冲动,喜欢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就精神分析学上来说,是“本我”较强烈的人。如果往好的方向发展,当然很好;但是,如果往坏的方向发展,就会变成“任性”。

客户等级划分 篇4

一、基本情况

自2009年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新余市中心支行辖内银行、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相继启动了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 银行业、证券业的金融机构对新老客户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已基本完毕, 保险业金融机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进展缓慢。

二、存在问题

(一) 金融机构工作主动性不强。

金融机构尤其是部分保险业金融机构对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工作主动性、自觉性不够。

(二) 金融机构划分标准不尽科学。

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分别制定了不同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银行业的划分标准内容充实, 参考因素多, 可操作性强;证券业金融机构划分也比较具体;保险业金融机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较为简单, 内容稍显单薄, 对于持续的监控和管理则缺乏详细的操作。如中国人寿只是依据是否被洗钱风险客户资料抽取程序抽取、是否发生了可疑交易及交易金额来划分为5级风险客户, 对客户风险等级调整和采取的措施也没有具体的规定。

(三) 划分工作缺乏信息和技术支持。

各家金融机构均制定了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但金融机构在划分过程中缺乏技术和信息支持, 手段相对落后, 容易造成划分工作流于形式。如建设银行高风险客户标准其中有一条:交易性质不明确的, 但目前国内金融机构还没有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客户”, 只进行“表面性审核”, 如对自然人客户, 只核查客户身份证明文件的真实性, 对其职业、收入、资金来源等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没有对客户的真实背景进行审核的要求和程序, 缺乏技术和信息支持, 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准确性堪疑。

三、外资银行值得借鉴的做法

汇丰银行把高风险客户分为3类:一是特类客户, 包括政治人物、出任高级公共职务的个人及其亲属和关联企业, 从事洗钱风险较高行业的企业, 如兑换、赌博、军用品等;二是较高风险国家客户, 汇丰集团定期参考各种数据, 将关注和较高风险国家列入较高风险国家 (CRRT) 表;三是其他高风险类别, 包括具有进行投资诈骗特征的企业、设于反洗钱制度不完善的国家的特殊目的的公司等。同时, 根据客户的风险情况, 对风险高的客户作深入了解, 包括客户的背景、开户目的和资金来源;了解客户的个人信息, 如职业、收入状况等;了解企业客户的业务性质、交易对象资金往来对象等;掌握客户开户的用途等。每季度对高风险客户所开立的账户的交易活动进行一次分析回顾。

四、相关建议

(一) 督促金融机构尽快落实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

人民银行要加大检查力度, 使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督促金融机构完成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 切实履行好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二) 建议出台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指引。

相关监管部门分不同行业出台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指引, 指导金融机构更好地完成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

(三) 加强协作, 实现数据共享。

伤残鉴定等级划分 篇5

4.10.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b.外伤性癫痫,药物能够控制,但遗留脑电图中度以上改变;

c.轻度失语或构音障碍;

d.单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

e.轻度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

f.斜视、复视、视错觉、眼球震颤等视觉障碍;

g.半身或偏身型浅感觉分离性缺失;

h.一肢体完全性感觉缺失

i.节段性完全性感觉缺失;

j.影响阴-茎勃起功能,伤残鉴定等级划分。

4.10.2 头面部损伤致:

a.一眼低视力1级;

b.一侧眼睑下垂或畸形;

c.一眼视野中度缺损(直径小于60°);

d.泪小管损伤,遗留溢泪症状;

e.眼内异物存留;

f.外伤性白内障;

g.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h.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4枚以上;

i.口腔损伤,牙齿脱落8枚以上;

j.口腔或颞下颌关节损伤,轻度张口受限;

k.舌尖部分缺失(或畸形);

l.一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或双耳中度听觉障碍;

m.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10%以上;

n.鼻尖缺失(或畸形);

o.面部瘢痕形成,面积6cm2以上;或面部线条状瘢痕10cm以上;

p.面部细小疲痕(或色素明显改变)面积15cm2以上;

q.头皮无毛发40cm2以上;

r.颅骨缺损4cm2以上,遗留神经系统轻度症状和体征;或颅骨缺损6cm2以上,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s.颌面部骨及软组织缺损8立方厘米以上。

4.10.3 脊柱损伤致:

a.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台,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

b.胸椎畸形愈合,轻度影响呼吸功能;

c.胸椎或腰椎一椎体三分之一以上压缩性骨折,伤残鉴定《伤残鉴定等级划分》。

4.10.4 颈部损伤致:

a.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

b.轻度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c.颈前三角区瘢痕面积20cm2以上。

4.10.5 胸部损伤致:

a.女性一侧乳-房部分缺失(或畸形);

b.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

c.肺破裂修补;

d.胸膜粘连或胸廓畸形。

4.10.6 腹部损伤致:

a.胃、肠、消化腺等破裂修补;

b.胆囊破裂修补;

c.肠系膜损伤修补;

d.脾破裂修补;

e.肾破裂修补或肾功能轻度障碍;

f.膈肌破裂修补。

4.10.7 盆部损伤致:

a.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

b.骨盆畸形愈合;

c.一侧卵巢缺失或完全萎缩;

d.一侧输卵管缺失或闭锁;

e.子宫破裂修补;

f.一侧输尿管严重狭窄;

g.膀胱破裂修补;

h.尿道轻度狭窄;

i.直肠、肛-门损伤,瘢痕形成,排便功能障碍。

4.10.8 会阴-部损伤致:

a.阴-茎龟-头缺失(或畸形)25%以上;

b.阴-茎包皮损伤,瘢痕形成,影响功能;

c.一侧输精管缺失(或闭锁);

d.一侧睾-丸缺失或完全萎缩;

e.阴-囊损伤,瘢痕形成50%以上。

4.10.9 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狭窄,影响功能。

4.10.10 肢体损伤致:

a.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5%以上;

b.双手感觉缺失25%以上;

c.双上肢前臂旋转功能丧失50以上;

d.一足足弓结构破坏1/3以上;

e.双足十趾缺失(或丧失功能)20%以上;

f.双上肢长度相差4cm以上;

g.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

h.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线性骨折;

i.一肢丧失功能10%以上。

我国将通信预警划分为四等级 篇6

预案要求,在应对突发性通信、网络事件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在人员、交通、物资、电力能源、资金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并对应急征用中造成的损失进行适当补偿。

预案规定,按影响范围,我国将通信预警划分为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严重(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等级,依次标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其中,一级响应启动的条件包括:公众通信网省际骨干网络中断、全国重要通信枢纽楼遭到破坏等,造成2个以上省(区、市)通信大面积中断;发生其他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需要提供通信保障,但超出省级处置能力的。除此之外,发生特殊情况,可结合实际,适当调整预警相应级别。

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体系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部门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地方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以及通信企业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组成。其中,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要履行如下职责:

首先,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通信网络规划和建设中,要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各项工作要求,健全网络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网络的自愈和抗毁能力;强化对网络运行安全和网间互联互通安全的监测及风险隐患排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修订完善各级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加强网络运行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網络预警监测机制,加强电信网络运行监测。

此外,事件发生后,相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立即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事件信息;通信保障应急指挥机构接到事件信息报告后,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及时上报上级通信保障应急指挥机构。

安全等级划分方法研究综述 篇7

在一个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中, 对关注点 (比如安全策略、安全服务、信息资产、业务依赖等) 进行分级, 不管从技术上还是从管理上都是非常必要的。信息爆炸使得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来复杂, 因此安全等级的划分就成了安全体系结构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好的安全等级划分策略能够清晰地定义边界, 能够对安全威胁进行精确的评估, 这会给用户和信息资产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从安全工程师的角度看, 他们通常精通各种安全技术和攻防策略, 因此希望在安全服务上 (比如认证、保密、访问控制、防抵赖、信息流的安全路由等) 实施等级保护。而用户则更愿意从应用环境、信息资产等方面来关注安全威胁造成的后果。不同的视角造就了多种安全等级划分的策略。

从目前的研究看, 主要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有基于安全策略的安全等级划分 (TCSEC) 、基于安全强健性的安全等级划分 (IATF) 和基于安全服务的安全等级划分 (CDSA) 。

1 基于安全策略的安全等级划分

安全策略是指用于所有与安全活动相关的一组规则,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用一般术语对安全需求和安全属性进行描述, 而不涉及具体的实现过程。美国国防部1985年12月通过的可信计算机安全评价标准 (TCSEC, 又称橙皮书) 就是基于安全策略来分级的。TCSEC的安全等级划分指标包括安全策略 (Security Policy) 、责任 (Accountability) 、保证 (Assurance) 和文档 (Documentation) 4个方面, 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项, 其中的核心就是安全策略。

根据对上述各项指标的支持情况, TCSEC将系统划分为4类 (division) 7个等级, 依次是D;C (C1, C2) ;B (B1, B2, B3) ;A (A1) , 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D类为最小化保护, C类为自主保护, B类为强制保护, A类为可验证的保护。在TCSEC中建立的安全级别之间具有一种偏序向下兼容的关系, 即较高安全性级别提供的安全保护要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保护要求, 同时提供更多或更完善的保护能力。

基于安全策略的安全等级划分核心是访问控制。有DAC和MAC。DAC说明主体具有自主权, 能够向其他主体转让访问权限, 这通常会导致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特权用户可以改变主体的访问权限。主体的权限过大很容易导致机密信息的泄露。DAC一般是通过访问控制表 (ACL) 来实现的, 几乎就是一种静态表格形式, 一旦用户数量增多、用户数据增加, ACL就会变得非常庞大。ACL本身的维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用户的需要访问的资源各种各样, 而且用户的职责有时也会经常发生变化。MAC意味着如果用户没有按相应安全等级行事, 系统就不会让用户访问对象。这是一种被动的安全模型。系统使用灵敏度标记作为所有强制访问控制的基础, 灵敏度标记必须准确地表示其所联系的对象的安全级别。当系统管理员创建系统或者增加新的通信通道或I/O设备时, 管理员必须指定每个通信通道和I/O设备是单级还是多级, 并且管理员只能手工完成这些操作。单级设备并不保持传输信息的灵敏度级别, 所有直接面向用户位置的输出 (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物理的) 都必须产生标记来指示关于输出对象的灵敏度。显然这种管理不方便, 也容易出错。

DAC和MAC都没有考虑实际的应用环境, 授权访问基本上都是静态的, 一旦主体有某种权限, 它就永远拥有该权限。这种安全等级划分不具有动态性, 也不够精确, 很能适应企业规模越来越庞大, 需要更加清晰和精确的安全等级划分的现实。另外, TCSEC的分级具有纵向性, 即一级比一级强, 但级与级之间的边界却不是十分的清晰, 没有融入横向分级的策略。通常我们也需要横向的分级, 每个级别关注不同的安全问题, 这样就能各尽其责, 边界清晰。

2 基于安全强健性的安全等级划分

2.1 IATF的等级划分思想

美国国家安全局 (NSA) 制定的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 提出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纵深防御战略。所谓纵深防御战略就是采用一个多层次的、纵深的安全措施来保障用户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在纵深防御战略中, 人、技术和操作是三个主要核心因素, 要保障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安全, 三者缺一不可。在IATF中, 安全等级划分用强健性来衡量。强健性级别被定义为推荐的安全机制强度和保证测试级别, 它由信息价值和威胁环境来决定。IATF根据信息保护策略的违犯造成的危害程度将信息价值划分为V1-V5共5个级别。根据对手占有的资源和愿意冒的风险程度将环境威胁划分为T1-T7共7个级别。

当信息价值和威胁环境的级别确定后, ISSE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 可以在确定安全机制的强度和需要进行什么样的保险活动方面提供指导, 以获得推荐的机制强度级别SML (Strength Mechanism Level) 和保证测试级别EAL (Evaluation Assurance Level) 。对于某一威胁级别 (T1~T7) 和某一信息或系统的价值 (V1~V5) , IATF列出了推荐的最小SML级别和EAL级别。这里SML为机制强度级别, 表现为一系列技术性的安全服务机制, IATF列出了8大类安全机制, 每一类中都包含若干种安全服务。根据对各种安全服务的支持程度SML被划分为基本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3个级别。EAL为保证测试级别, 即为了使系统达到一定的安全性而需要进行的测试。根据测试的严格程度EAL被划分为功能测试、结构测试、顺序测试检查、顺序的设计测试和检查、半正式设计和测试、半正式认证设计和测试、正式认证设计和测试共7个等级。

2.2 IATF的主要问题

IATF的安全等级划分真正地把人 (即管理) 、技术、操作结合起来, 贯彻了纵深防御的战略。与TCSEC相比较,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IATF把安全等级划分因素归结为内部因素 (信息资产的价值) 和外部因素 (环境的威胁程度) , 根据这两个因素的强弱组合 (V, T) 来划分系统的安全等级 (SEL, EAL) 。这使得IATF的安全等级划分成为一个全面的多维的构造。与TCSEC相比, IATF中对V和T的分级提高了等级划分的精确性。

IATF的主要缺点是它的划分方法仍然是定性的, 并没有达到量化级别的精确度, 其强健性策略并没有提供更为详细的分析方法。它给出都是一些定性的指标, 其V、T、SEL和EAL分级的定义都是定性的, 策略自身并没有提供在特定的情况下选择安全机制的足够信息。IATF中的强健性策略也不见得就是完善的, 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 (比如部门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 , 也可能还有新的安全机制在表中没有列出。IATF的等级划分能够给信息系统工程师提供一个指导性的框架, 但它并没有提供一种精确的分析方法来确定信息资产的价值和环境的威胁程度。工程师在对V1-V5, T1-T7进行划分时, 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 可能一个工程认为是V3, 而另一个工程师则认为是V4。他们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听取专家的意见去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

3 基于安全服务的安全等级划分

公共数据安全体系结构CDSA由Intel体系结构实验室提出, 并得到了多家组织和厂商的支持。CDSA定义为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体系结构, 它包含一组层次化的安全服务和相关编程接口, 应用程序可以有选择地、动态地访问这些安全服务。

整个CDSA划分为4层, 即应用程序层、系统安全服务层、通用安全服务管理器 (CSSM) 层、安全插件模块层。这里安全插件模块层提供了5种核心的安全服务模块, 即密码服务CSP、信任策略服务TP、数字证书库服务CL、数据存储库服务DL、授权计算服务AC。这些安全服务由CSSM层来进行统一地集成和管理。CDSA将攻击分为3类, 其中I类外部攻击 (如黑客) ;II类为运行程序的攻击 (如病毒和木马) ;III类完全控制系统并利用分析工具进行的攻击。CDSA被设计成防范II类和III类攻击。

CDSA的优点就是通用, 这既包括技术上的通用, 也包括商业上的通用。技术上的通用包括跨平台、能够兼容各种现有技术协议、允许支持多种开发语言、灵活可扩展的接口、丰富的管理工具、开放的API标准等等;商业上的通用, CDSA则希望能应用到包括电子商务、教育、娱乐、信息、原材料等相关软件和服务中。但CDSA并不是一个全面的安全等级划分系统。CDSA认为I类攻击应该通过优秀的访问控制和系统管理机制来防范, 而不是使用安全软件。可见与IATF相比, CDSA并不是一个纵深的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方案。CDSA与TCSEC一样, 都没有考虑人的因素, 没有引入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CDSA还具有不可伸缩、接口复杂、系统资源消耗大等缺点。

4 结论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系统工程变得越来越复杂的现实, 安全等级划分成为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当前3种主流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事实上每一种安全等级模型都有很多变体, 这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宏观上看, 人和管理的因素, 与应用相结合的信息资产、工作流等都被纳入到安全等级划分的范畴。从微观上看, 划分粒度越来越精细, 对某一个技术性的安全范畴 (信息价值) 都会形成多层次的等级划分。总的来说, 安全等级划分研究的趋势是方法越来越精确、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全面、站的层次越来越高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 、划分越来越精细、由单维的构造向多维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 安全等级划分成为构建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安全体系结构通常会有不同的关注视角, 从而导致不同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本文对基于安全策略的TCSEC、基于安全强健性的IATF、基于安全服务的CDSA这3种主流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 总的来说, 划分的粒度变得越来越细, 划分方法也朝着形式化的方向发展。最后, 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作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安全等级划分,安全体系结构,安全策略,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US DoD 5200.28-STD. 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S].

[2]IATF Release 3.1.Information Assurance Technical Framework [S].

[3]赵战生.美国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简介[J].信息网络安全,2003 (4) :13-16.

[4]The Open Group. Common Security: CDSA and CSSM, Version 2.3 [EB/OL]. http://www.opengroup .org/publications/catalog/c914.htm, 2000,5.

[5]冯登国,孙锐,张阳.信息安全体系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工业设备地震破坏等级划分研究 篇8

工业设备作为工业企业生产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保证整个社会和经济正常稳步发展的基础。汶川地震中处于灾区的四川绵阳长虹集团由于地震的巨大破坏力, 彩电、空调、冰箱各类生产线遭到损坏, 特别是关键精密生产设备损坏严重, 生产设备、仪表损坏共计2113 台 ( 套) , 损失达1. 97 亿元, 由此可见, 工业设备对企业正常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工业设备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但是, 地震灾害往往给工业设备带来惨重打击, 阻碍企业及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分析和研究地震灾害下工业设备破坏程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工业企业而言, 地震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地震造成的厂房、办公楼等建筑物坍塌损坏, 以及室内外工业设备、存货移位或墙体砸塌等带来的损失。我国已颁布的《地震现场工作第四部分: 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 GB /T 18208. 4 - 2005) 中已针对建筑物、构筑物等给出明确的评估方法, 但对于工业企业, 特别是企业内工业设备损失值的判定则采取先由企业独自评定, 汇总后再由主管部门调查核实的方法来确定最终损失值, 这种方法容易导致上报数据偏大失真等问题[1]。因此, 建立一套同建筑物震害评估方法相似的工业设备震害分析方法, 特别是对工业设备进行合理科学的震害破坏等级划分, 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 本文将从工业设备自身特性以及震害损失特点入手, 结合建筑物震害等级划分方法, 提出工业设备的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方法。

1 工业设备震害破坏情况介绍

工业设备主要是指工业企业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设备[2]。根据我国《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 GB /T14885 - 1994) , 工业设备依据功能分类, 可分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等共六大类, 具体内容见表1[3]。

我国发生的几次大地震都对工业设备带来重大影响。唐山地震中, 以开滦煤矿、唐山钢铁公司等为代表的煤炭、冶炼以及电力类企业中的工业设备受到严重破坏。设备的损坏主要是被建筑物倒塌而砸坏的, 此类情况约占到工业设备破坏总数的64% , 多发生在Ⅸ度及Ⅸ度以上的地区。其次是由于地基沙土液化、地裂缝等引起的设备基础不均匀沉降、下陷和开裂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造成生产长时间停滞。

2008 年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省的制造业、轻工业、电子信息业、国防工业等行业的工业设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四川攀枝花钢铁 ( 集团) 公司、西南铝业、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等企业受损严重, 出现大量立式设备倒塌、移位和倾倒, 以及企业墙体倒塌砸坏设备等损毁现象。

2013 年芦山地震灾区工业经济受损十分严重, 受损企业近百家, 几乎全部停产, 主要涉及道路交通、通讯、电力、建材、纺织、旅游等行业[4]。四川省芦山湘邻纺织有限公司、四川帮源科技有限公司、芦山县特种合金冶炼有限公司等公司损失严重, 部分企业的工业设备损失约占全部设备总额的80% 左右, 成为企业恢复生产的障碍。

在这些历史震例中, 工业设备震害损失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 工业设备受损造成停产或减产

工业设备受破坏性地震影响后, 直接导致生产环节断裂, 企业生产停滞或者产量减少。特别是生产环节先后连接性较强的企业。当今, 随着电子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深入发展, 企业中采用整套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越来越多, 这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 也增加了企业面临地震等灾害影响的风险, 一旦破坏性地震发生, 很容易对整套生产流程产生巨大影响。

1. 2 工业设备修复成本因设备性质而不同

工业设备遭受地震等灾害破坏后, 因设备受损情况以及设备质量标准不同, 修复设备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带有很强的行业特性。例如电子信息行业对精密高速冲床、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等工业设备的精密程度要求较高, 一旦地震对设备的精密程度稍有影响, 就需要专业人员维修或者考虑购置替换, 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较高。而交通运输设备则受地震影响损失较小, 而且由于交通工具的生产多实行国内外统一的行业生产标准, 即便出现部分零部件损坏, 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找到替换品及时进行更换。

1. 3 工业设备受地震影响后易造成次生灾害

强烈地震作用下, 工业设备最易发生火灾、有害物质泄漏与污染等次生灾害, 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也对企业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特别是电气设备, 由于这类设备在强烈地震中, 有可能产生故障或发生电弧, 引起附近易燃物质燃烧, 产生火灾。在唐山地震中, 此类原因导致的火灾对企业的影响甚至超过地震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另外, 化学加工等特殊行业中由于加工处理的材料特殊, 在地震灾害的作用下, 工业设备受损坏, 从而导致有毒气体或液体泄漏的事件最近也屡见不鲜。唐山地震中, 汉沽某家化工厂设备损坏, 二氯化硅泄漏, 遇空气自燃产生火灾; 日本2011 年大地震中核工业因反应堆受损而出现泄漏辐射问题也是非常典型的设备受破坏而引发次生灾害的事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工业设备震害破坏等级划分研究成果较少, 主要是由于以往地震发生后, 政府以及科研部门普遍缺少对工业设备的关注, 科学考察调研中也只注重建 ( 构) 筑物相关数据的收集, 而忽略了工业设备。当前仅有的一部分关于设备震害损失特点分析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是依据设备的物理特性, 针对某一特定行业提出计算楼层上设备地震作用的方法以及地震后的电气设备破坏评估方法[5 - 6], 或是在汇总分析国内外工业设备震害现场调查数据基础上, 分析工业设备的震害破坏规律, 从而对工业设备未来发生的震害做出概率性预测[7 - 8]。

我国曾在1987 年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抗震办公室编写了一套《设备抗震学术会议报告汇编》, 整理归纳了石化类设备出现的震害破坏情况以及抗震性能分析等领域取得的先进成果, 后来政府部门又于1994 年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特殊行业情况颁布实施了《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 ( SH3050 - 94) , 将石化工业中所用的工业设备分为工艺设备、化纤机械、动力设备、仪器仪表自动化设备、管道以及通信设备等, 并规定上述工业设备的地震破坏等级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以及严重破坏四个等级。但是, 此标准对非石化行业不具有适用性, 只能为石化企业的工业设备破坏等级划分提供参考。

后来, 我国在2005 年颁发了《地震现场工作第四部分: 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但规范并未将工业设备单独区分出来, 而是将其并入“室内外财产”中, 提出在评估地震经济损失时, 选取典型房屋样本, 统计不同破坏等级下不同类型房屋室内财产损失值与房屋总建筑面积之间的比值, 得到不同类别房屋不同破坏等级的单位面积室内财产损失值, 据此进行灾损评估。也就是说, 将工业设备的破坏等级同房屋的破坏等级挂钩, 视为同样的受损状况来处理[9]。

3 工业设备破坏等级划分方法

为了更准确反映工业设备的受震害影响的情况, 在为每一类设备破坏情况进行等级划分之前, 需要先明确划分原则和依据。

3. 1 划分原则

1) 评估工业设备受损状况之前, 需要先按照国家规范, 对工业设备进行类别划分, 即划分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共六类。

2) 在确定设备的地震破坏程度时, 以地震灾害对设备主体以及主要零部件的破坏状况为主要依据。

3) 对工业设备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 还应考虑修复的经济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4) 设备破坏程度的判定, 应参照建筑物破坏等级国家规范, 适当量化。即“少量、少数、个别”是指小于10%; “部分”是指大于或等于10% , 小于50%; “大部分、大量、多数”代表大于或等于50% ;“完全”是指100% 。

5) 工业设备破坏等级的划分, 不应包括震前由其它原因导致的破坏。

3. 2 划分依据

1) 以工业设备在破坏后, 需要恢复到震前同等功能的经济成本为主要依据

设备在遭到破坏后, 可进行更换或者维修以恢复到震前正常的生产功能。更换费、维修费或检修费等都属于恢复成本, 如果恢复成本与设备的固定资产净值相比较高, 则意味着工业设备的破坏程度较为严重。例如汶川地震中四川什邡蓥华化工厂, 其位于穿心店的生产基地处于强震区, 办公房屋、生产厂房全部倒塌, 机器设备严重损毁, 大型制酸生产线设备几乎全部毁损, 修复的费用约等于或高于工业设备固定资产净值, 类似这种情况则应确认为较高破坏等级。

2) 工业设备被破坏后, 恢复到震前水平所需要的恢复时间

由于设备的专业性、精密性或安全性要求较高, 地震灾害的发生, 会导致工业设备倾覆、移位, 尽管设备本身恢复所花费的经济成本不高, 但企业内的很多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或者专业性强的设备, 需要专业维修人员长期维修工作才可恢复到震前水平, 恢复的时间成本较高, 这样的设备在划分破坏等级时, 也应归入到较高破坏等级中。

3) 造成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

地震灾害发生后会导致工业设备倾覆、移位, 部分设备由于其本身特性, 例如电气设备在受到外来冲击后, 很容易发生电路短路从而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 再比如汶川地震中分布在极重灾区成都、德阳、绵阳三地的化学药品制造行业损失惨重, 其原料和产品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 在地震发生后发生部分泄漏, 引发多次次生灾害。因此, 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值也应成为评定工业设备破坏程度的标准。

3. 3 划分标准

工业设备的震害破坏等级可参照建筑物震害破坏等级的划分方法, 划分为5 个等级。各等级如下:Ⅰ级: 基本完好; Ⅱ级: 轻微破坏; Ⅲ级: 中等破坏; Ⅳ级: 严重破坏; Ⅴ级: 毁坏。

3. 4 划分等级的宏观描述

基本完好: 工业设备主体及主要零部件无损坏, 个别零部件轻微损坏, 但恢复成本低, 几乎不影响正常使用, 或者稍加修理后便可继续使用。

轻微破坏: 设备的个别零部件或设备主体受到轻微损坏, 恢复成本较低, 一般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恢复。

中等破坏: 设备的主体遭到一定破坏, 部分零部件有明显破坏, 恢复成本较高, 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理才可恢复使用; 次生灾害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严重破坏: 设备的主体、大部分零部件有明显破坏, 需要较高的恢复成本, 修复时间长; 工业设备引发的次生灾害影响范围较广。

毁坏: 设备的主体、零部件有明显破坏, 需要高额的恢复成本, 恢复时间很长; 设备破坏导致了严重的次生灾害。

另外, 在评定破坏等级时, 如果某类设备已具有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或者安全性评价指标时, 可结合标准来综合评定最终破坏程度。例如针对油田行业的电力设备, 我国已从变电设备、电缆及电缆构筑物、架空送电线路、配电网、调度与数据传输系统等电网设备等方面逐项制定了安全可靠性评价方法[10], 当评定能源电力类工业企业中设备受地震损毁程度时可参照规范中相应内容进行。

最后, 考虑到工业设备按照6 类项目处理, 不便于地震发生后现场第一手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分析, 也可以根据工业设备的经济特性以及震害易损性, 将其粗略分为三类: 机械类、交通运输设备类、电子电气等易损类。按照这三类划分工业设备破坏等级, 其它划分原则和依据还遵循上述操作, 将会大大提升评估工作效率。

4 结论

以往地震资料显示, 工业设备在地震中受破坏情况严重, 但至今国内外对于工业设备震害损失等级划分的研究成果却还是很少, 主要原因在于工业设备性能差异较大, 受破坏程度的差别也比较大。本文在分析历史震害中工业设备受破坏特点基础上, 总结出适合工业设备的地震破坏等级划分原则和划分依据, 这是对现有工业设备震害破坏研究必要补充, 也对我国企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的尽早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我国工业企业地震灾害破坏等级规范中只有针对建筑物的震害破坏等级划分, 而对在地震灾害中同样受损严重的工业设备, 有关的国家规范以及研究成果却极少。分析了工业设备类型以及震害损失特点, 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基础上, 提出工业设备地震破坏等级划分原则和依据, 将工业设备震害破坏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以及毁坏五个等级, 并给出每个等级下的宏观描述。工业设备震害破坏等级划分是对我国地震现场工作规范的补充和完善, 对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业设备,地震,破坏,等级

参考文献

[1]GB/T 18208.4-2005, 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S].2005

[2]百度百科.工业设备[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72607.htm[2013-5-23]

[4]张艳蕊, 龚友国.地震波及周边近百家企业芦山工业损失约27亿元[EB/OL].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30423/003215239318.shtml[2013-6-1]

[5]苏经宇, 周锡元, 樊水荣, 等.计算楼层上设备地震作用的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0, 10 (2) :65-72SU Jing-yu, ZHOU Xi-yuan, FAN Yong-rong, et al.Practical calculating method for seismic force of floor-supported equipment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1990, 10 (2) :65-72

[6]宋伟, 王勇, 吴高林.地震后电气设备损坏及其诊断试验[J].电工技术2009, (2) :2-4SONG Wei, WANG Yong, WU Gao-lin.Electrical equipment damage after earthquake and it's diagnosis experiment[J].Electric Engineering, 2009, (2) :2-4

[7]杨维国, 徐国彬, 张文革.工业设备的震害预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0, 10 (5) :65-70YANG Wei-guo, XU Guo-bin, ZHANG Wen-ge.Study on the prediction of seismic hazard of industry equipment[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0, 10 (5) :65-70

[8]孙增寿, 李金修, 陈淮.工业设备震害的概率预测方法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 1994, (2) :45-50SUN Zeng-shou, LI Jin-xiu, CHEN Huai.A probabilistic method of predicting earthquake damage in industry equipment[J].World Information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94, (2) :45-50

[9]刘晓静, 王慧彦, 李志伟, 等.工业企业大震灾害下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基于财务会计资产项目[J].自然灾害学报, 2012, (4) :125-131LIU Xiao-jing, WANG Hui-yan, LI Zhi-wei, et al.Study on estimation of earthquake-disaster direct economic losses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s:based on financial accounting method[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 2012, (4) :125-131

客户等级划分 篇9

一、干旱指标

㈠农业干旱指标

农业干旱指标是表示特定地区特定对象的缺水程度的定量指标。指标方法以符合土壤水量平衡原理, 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主要作物水分供需关系, 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具有可比性, 符合通渭县特点和基本资料条件为原则。笔者选用农业干旱指标的土壤相对湿度、作为受旱百分比、成灾面积百分比、水浇地失灌率为研究对象。

㈡饮水困难指标

原水电部《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暂行规定》中规定, 取水单程距离超过1公里~2公里 (省规定2公里) 、高度超过100米, 省规定为150米为人畜饮水困难;用水量标准:人10千克/ (人·天) , 大牲畜20千克 (头·天) ~50千克/ (头·天) , 猪、羊5千克 (只·天) ~20千克/ (只·天) 。实际日用水量与标准日用水量比值0.71.1毫克/升为氟病水。根据通渭县人畜饮水现状, 笔者选用农村饮水困难为指标进行分析。

㈢城市干旱指标城

市用水包括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 各种行业用水指标差别很大, 情况十分复杂, 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目前还比较困难。城市生活用水定额为150升/ (人·天) , 比1980提高了28%。通渭县主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5%。

二、干旱指标分析

㈠农业干旱指标分析

1. 西北高寒林草区。

针对该区的气象、水文等特点, 采用气象干旱指标的连续无雨日数、降水距平或距平百分率、干燥程度三个气象指标进行分析。

2. 连续无雨日数。

连续无雨日数指作物在正常生长期间, 连续无有效降雨的天数。本指标主要指作物在水分临界期 (关键生长期) 的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

计算得出多年连续无雨日数达28天, 属于中度干旱 (见表1) 。

3. 降水距平或距平百分率。

距平指计算期内降雨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差值, 距平百分率指距平值与多年平均值的百分比值。单站连续三个月以上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5%~50%为一般干旱, 偏少50%~80%为重旱;连续两个月降水偏少50%~80%为一般干旱, 偏少80%以上为重旱 (见表2) 。

4. 干燥程度。

干燥程度是用大气单个要素或要素组合反映空气干燥程度和干旱状况。如温度与湿度的组合, 高温、低湿与强风的组合等, 可用湿润系数反映 (见表3) 。

根据湿润系数计算公式:

式中, ΣT为计算时段0℃以上活动积温 (℃·日) ;R为同期降水量 (毫米) 。

计算得湿润系数K1为0.72, 该区为中度干旱。

式中, E为小型蒸发皿的水面蒸发量 (毫米) ;R为同期降水量 (毫米) 。

计算得湿润K2为0.49, 该区为中度干旱。

㈡东北粮草水牧区

根据气象干旱指标的连续无雨日数、降水距平或距平百分率, 得出该区连续无雨日数为25天, 距平百分率-58%, 该区为中度干旱。

㈢东北农副业灌溉区

该区是通渭县主要灌溉区, 修建锦屏中型水库一座, 因此, 采用水文干旱指标来分析该区的干旱程度。笔者选取1999年为典型年, 锦屏水库实际需水20万立方米, 多年平均需水量58万立方米, 根据水库需水量距平百分率计算公式:

式中, S为当前水库蓄水量 (万立方米) ;S0为同期多年平均蓄水量 (万立方米) 。

计算得锦屏水库需水量距平百分率为-76%, 该区为严重干旱 (见表4) 。

水浇地失灌率:

式中, In为区域的不能正常灌溉的面积;Iα为区域正常有效灌溉面积。计算得水浇地失灌率为62%, 该区为严重干旱 (见表5) 。

㈣西南咸水水土保持区

1.作物受旱 (水田缺水) 面积百分比:

式中, S1为区域内作物受旱 (水田缺水) 面积 (公顷) ;A0为区域内作物种植 (水田) 总面积 (公顷) 。计算得作物受旱面积百分比为56%, 该区为严重干旱 (见表6) 。

2.成灾面积百分比:指成灾面积与受旱面积的比值。

式中, AC为因旱农作物产量减少3成以上面积 (公顷) ;A1为区域内作物受旱面积 (公顷) 。计算得作物成灾面积百分比为44%, 该区为严重干旱 (见表7) 。

三、干旱指标分析

㈠人畜饮水困难指标分析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标准:指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于1公里或垂直高差超过100米, 正常年份连续缺水70天~100天;人均日生活供水量正常年份为20升~35升, 干旱年份为12升~20升;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根据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指标公式:

式中, RK为因旱造成农村临时饮水困难人 (畜) 数, (万人、万头) ;RZ为农村受旱地区人 (畜) 总数, (万人、万头) 。

计算得通渭县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率为10.6%, 通渭县为轻度干旱 (见表8) 。

㈡城市干旱指标分析

根据通渭县实际情况选用城市可用缺水率分析, 根据可用缺水率:

式中, CX为城市正常日供水量 (万立方米) ;Cg为干旱时期城市实际日供水量 (万立方米) 。

计算得通渭县可用缺水率为8.2%, 通渭县城为轻度干旱 (见表9) 。

四、干旱等级划分

根据通渭县气象局1957年~2003年46年间实测降雨资料, 采用降雨距平百分率指标进行计算分析, 参照区域降水距平面分率 (%) 与相应的干旱等级, 对全县进行干旱等级划分。

㈠农业干旱等级划分

1. 轻度干旱。

涉及什川、李店、常河3个乡镇, 农田干旱面积为34666.67公顷, 成灾面积为4000公顷。

2. 中度干旱。

涉及什川、李店、常河、榜罗、义岗、寺子、陇川7个乡镇, 农田干旱面积为55333.33公顷, 成灾面积为12666.67公顷。

3. 严重干旱。

涉及什川、李店、常河、榜罗、义岗、寺子、陇川、北城、陇阳、第三铺、平襄、襄南、碧玉13个乡镇, 农田干旱面积90666.67公顷, 成灾面积45333.33公顷。

4. 特大干旱。

涉及什川等通渭县18个乡镇, 农田受干旱面积120000公顷, 成灾面积86000公顷。

㈡城市缺水等级

县城现状供水能力为4500立方米/天, 其中自来水公司供水能力3000立方米/天。根据城市干旱指标, 对县城供水能力进行计算分析, 按照城市干旱缺水程度进行缺水等级划分。

1.轻度缺水。

供水能力为4200立方米/天, 其中自来水公司供水能力3000立方米/天, 自备水井1200立方米/天。

2.中度缺水。

供水能力为3700立方米/天, 其中自来水公司供水能力2600立方米/天, 自备水井供水能力为1100立方米/天。

3.重度缺水。

客户等级划分 篇10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资料来源于青海省气象信息中心,利用青海省50 个国家站1961—2010 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资料,运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5]对1961—1990 年、1971—2000 年、1981—2010 年和1961—2010 年的平均雷暴日数进行统计。

2 统计分析

对青海省50 个站1961—2010 年雷暴日数分别按照1961—1990 年、1971—2000 年、1981—2010 年和1961—2010 年50 年平均值进行了统计,其结果见表1。

2.1 变化趋势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全省50 个气象台站中,1961—2010 年共50 年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1961—1990 年、1971—2000年、1981—2010 年30 年平均值分别为40.9、40.0、39.3 d,省内各站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呈现降低趋势。其中大通、湟中等34 个气象台站1961—1990 年、1971—2000 年、1981—2010年30 年平均雷暴日数呈连续降低趋势(图1);西宁、海晏等9 个站1961—1990 年、1971—2000 年、1981—2010 年的30年平均雷暴日数呈连续增加趋势(图2);都兰县1961—1990年、1971—2000 年、1981—2010 年的30 年平均雷暴日数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湟源、祁连等6 个站呈先增后减趋势(图3)。

2.2 雷暴区划分分析

根据《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6]中关于雷暴等级的划分方法,按照雷暴日数多少将各地区划分为少雷暴、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其具体划分标准如下。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在25 d及以下的地区;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5 d,不超过40 d的地区;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40 d,不超过90 d的地区;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90 d的地区。

按照上述划分方法,根据1961—1990 年、1971—2000年、1981—2010 年30 年年均雷日数,青海省内各县所属雷区等级见表2。

通过分区发现,自1961—2010 年间,省内包括西宁、大通等站在内共有39 个台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划分未发生变化;而湟中、湟源、共和等11 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划分发生了变化,其中湟中、湟源、共和、贵德、贵南、刚察、茶卡、天峻和伍道梁共9 个台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出现降低的趋势;而海晏和甘德2 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出现了提升的趋势。

2.3 年均雷暴日数变异分析

根据1961—2010 年各站30 年平均雷暴日数的均值及方差统计,各站雷暴日数的变异系数可按式(1)计算:

式(1)中,C.V为变异系数,SD为标准差,MN为平均值。

通过式(1)计算后各站雷暴日数变异系数见表3。

通过统计发现,省内有13 个站的雷暴日数自1961—2010 年间的变异系数超过10%,上述13 个站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7.3%;省内50 个台站1961—2010 年雷暴日数变异系数平均值为8.57%。而平安、海晏、甘德和乌兰2 站雷暴日数的变异系数均超过了20%, 海晏和乌兰站雷暴日数的变异系数超过了2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平安站雷暴日数自1989 年1 月起开始观测, 乌兰站雷暴日数自1980 年8月起开始观测;海晏站和甘德站1962—1975 年无雷暴日数观测资料。由于观测时限不同,从而造成了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显著差异。剔除上述4 个雷暴日数资料不完整的站外,其余站的雷暴日数变异系数平均值为6.94%。

2.4 雷暴日数对防雷等级划分的影响分析

雷暴日数是建(构)筑物防雷等级划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值在选取直接影响着建(构)筑物的年预计雷暴次数,而年预计雷击次数是防雷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根据最新《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的规定,在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中其雷击大地密度是建(构)筑物所在地雷暴日数的0.1 倍。根据1961—2010 年雷暴日数的变异系统可确定相同规模和相同使用性质的建(构)筑物的年预计雷击次数的变化范围(表4)。

根据统计,30 年平均雷暴日数的变化,会导致年预计雷击次数的变化,省内各站的变化率为0.11%~7.60%,平均变化率为0.98%。

2.5 雷暴日数突变检验

利用气候统计学方法中的Mann-Kendall检验方法进行雷暴日数突变检验。该方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不需要样本遵从一定的分布规律,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其计算模型为式(2):

式中,Sk为第i时刻数值大于等于j时刻数值个数的累计数(1≤j<i);UF1=0;E(Sk)为累计数Sk的均值,Var(Sk)为累计数Sk的方差。

按照式(2)计算出UFk后,若|UFk|>Ua(Ua为显著性水平为a时的正态分布概率),则表明序列存在明显的增加(减少)趋势。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同样可能计算出雷暴日数序列的逆序列的UBk,分析绘制出的UFK和UBk曲线,若UFK的值大于0 则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小于0 则表明呈下降趋势。当它们超过临界直线(Ua)时,表明上升或下降趋势显著。超过临界线的范围确定为出现突变的时间区域。如果UFK和UBk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在临界线之间,那么交点对应的时间便是突变开始的时间。各站雷暴日数突变开始时间、时间区域见表5。

通过Mann-Kendall方法检验后,发现全省50 个站中除格尔木、冷湖、小灶火3 个台站外,其余各站的雷暴日数均出现了突变。且贵南、都兰和沱沱河等站突变次数超过1 次。

3 防雷工作中应选取的雷暴日数建议值

雷暴日数是防雷工作中确定被服务对象防雷等级、雷电灾害风险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取得直接影响到建(构)物防雷分类的划分、防雷措施的设计、雷电灾害风险等。从而对建(构)物使用单位采取的防雷措施的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等产生间接影响。目前在防雷工程设计、风险评估等业务中选取雷暴日数时,一般均选取的是近30 年平均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而在防雷工作中应采用风险最大化原则确保防雷安全,因此在防雷工作中需要对所选取的雷暴日数进行重新统计和计算。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防雷工作所需雷暴日数应选取近30 年最大雷暴日数与平均雷暴日数之间的值。

通过对全省50 个台站雷暴日数的统计分析,建议采用近30 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平均值(M)与标准差(s)之和作为防雷工作雷暴日数,以确定建(构)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防雷等级划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省内各站近30 年(1981—2010 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推荐值见表6。

4 结论

(1) 青海省雷暴日数1961 — 1990 年、1971 — 2000 年、1981—2010 年30 年平均值分别为40.9、40.0、39.3 d,省内各站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呈现降低趋势。34 个站1961—1990年、1971—2000 年、1981—2010 年30 年平均雷暴日数呈连续降低趋势。

(2)1961—2010 年期间,共有39 个台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划分未发生变化;有11 站雷暴日数等级划分发生了变化,其中有9 个台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出现降低趋势;有2 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出现了上升趋势。

(3)有13 个站的雷暴日数自1961—2010 年间的变异系数超过10%,50 个台站1961—2010 年雷暴日数变异系数平均值为8.57%。海晏和乌兰站雷暴日数的变异系数超过了2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观测时限不同,从而造成了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显著差异。

(4)30 年平均雷暴日数的变化,会导致年预计雷击次数的变化,省内各站的变化率为0.11%~7.60%,平均变化率为0.98%;50 个站中除格尔木、冷湖、小灶火3 个台站外,其余各站的雷暴日数均出现了突变,且贵南、都兰和沱沱河等站突变次数超过1 次。

(5)建议采用近30 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作为防雷工作雷暴日数,以确保建(构)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防雷等级划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利用青海省50个国家站1961—2010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资料,运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雷暴日数对防雷等级划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0年共有39个台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划分未发生变化,有9个台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出现降低趋势,有2个站的雷暴日数等级出现了上升趋势;50个台站1961—2010年雷暴日数变异系数平均值为8.57%,有13个站雷暴日数1961—2010年间的变异系数超过10%,海晏和乌兰2站雷暴日数的变异系数超过了25%;50个站中除格尔木、冷湖、小灶火3个台站外,其余各站的雷暴日数均出现了突变;建议采用近30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作为防雷工作雷暴日数,以确保建(构)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防雷等级划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等级划分,雷暴日数,建议,青海省

参考文献

[1]邹忠旺,刘玉英.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349-350.

[2]罗生洲,汪青春,戴升.青海省气象灾害的若干气候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12,34(6):1380-1387.

[3]赵年武,郭连云,颜亮东.近50年青海海南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4,4(2):20-24.

[4]黎峰,马海玲,黄志凤.青海省东北部一次雷电天气过程分析[J].青海气象,2014(4):41-45.

[5]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50.

客户等级划分 篇11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地区设在重庆市版图中心的丰都县,东经107°28'03"/~108°12'37",北纬29°33'18"~30°16'25",海拔175~2000 m (图1)。重庆市丰都县共有耕地资源面积79232.80 hm2,其中旱地48141.25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0.76%,水田31091.5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24%。丰都县耕地共有4个土类,5个亚类,16个土属,集聚了三峡库区大部分土壤类型。

2 研究方法

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1]和《重庆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细则》的要求,参考丰都县土壤图,确定耕地质量调查采样点。遵循均匀布点原则,综合考虑土壤类型、作物布局,以第2次土壤普查农化样点为必采点,兼顾到每种土属进行大面积采样,平均每个采样单元面积为(50~100)×667 m2。

本研究涉及的土壤农化指标主要有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全钾,测定方法按《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对土壤进行分析。

地力等级评价以《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2]为依据,应用ARCGIS等软件对空间数据进行整理规范,应用数据库软件和EXCEL表格对属性数据进行编码规范,采用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系统为工作平台,进行地力评价。采用累计曲线分级法将全县耕地划分为5个地力等级。然后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3]的分级标准,将丰都县的一、二等地划归全国耕地的五等地力水平,三、四等地划归全国耕地的六等地力水平,五等地划归全国耕地的七等地力水平。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等级

参照全国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方法,结合丰都县实际情况,采用上限排外法、以地力综合指数和粮食产量为主要划分依据,将丰都县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表1)。

根据表1的耕地地力等级标准,丰都县的耕地地力现状如下(表2、图2):—至五等地面积分别为8455.77 hm2、17773.90 hm2、23853.76 hm2、19430.25 hm2和9719.12 hm2,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0.67%、22.43%、30.11%、24.52%和12.27%。海拔从一等地至五等地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一至五等地海拔分别集中分布在200~500 m、300~800 m、500~1000 m、800~1200 m和900~1400 m,一等地、二等地和四等地主要成土母质均为沙溪庙组页岩泥岩,三等地主要为沙溪庙组和遂宁组母质,五等地主要是二叠系、志留系、寒武系、奥陶系和震旦系母质。一至五等地灌溉能力依次减弱,其中71%的一等地可达充分满足,53%的二等地可达充分满足,三等地和四等地多为基本满足和一般满足,五等地灌溉能力最差,62%的耕地无灌溉能力。土层厚度依次减小,一至五等地土层厚度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70~110 cm、60~100 cm、50~80 cm、40~60 cm和30~50 cm。一、二等地质地中壤为主,三等地多为轻壤和重壤,四等地多为重壤和砂壤,五等地质地以轻粘为主。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以一等地为最高,一等至五等地各养分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3.2 产业发展分区

根据耕地各等级的属性及空间分布状况,结合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4],初步提出了农业产业区域发展的方向,就是以方斗山为界将丰都县耕地分成了三大产业区七大产业亚区(如表3)。北部丘陵产业区,包括许明、董家粮油果产业区,社坛、三元粮菜果产业区,十直、树人菜粮麻产业区,高镇、三合粮菜(蔬菜)产业区四个亚区;南部低山产业区,包括江池、龙河粮油辣椒产业区,栗子、三建粮油花椒产业区两个亚区;南部中山产业区只有南部中山粮薯烤烟中药材产业区一个亚区。

3.3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产业发展

充分运用耕地地力等级的评价成果,指导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区域种植、适地适栽、集中成片、规模经营、基础设施配套、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把种植基地重点布局在生态环境适宜区。为把规划落在实处,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应采取与之相应的行政手段加以引导和监督,在国家项目资金投入、检查验收等方面,对照总体规划予以严格审查、核实。用现代农业生产理念指导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开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打捆投入。对照总体规划逐村、逐乡整体推进,集中成片,规模发展。同时强化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发挥产业化在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中的示范作用。只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才能把握发展大局,明确发展方向,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2)合理改良土壤,为产业发展搭建基础平台

对结构差、质地粗、养分状况缺乏的土壤可采取工程、生物和化学等综合措施进行改良。其中工程措施包括:一是客土改良。将泥土掺入沙土,逐步改良沙地土壤质地,改良土体结构,减少渗漏,增强保水保肥能力。二是聚土垄作,增厚土层。以提高抗旱能力,增强土壤养分保蓄功能。三是开沟排水。抓好开沟排水,防止水土流失。搞好沉沙凼(坑)等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坡改梯。对地处坡上部的耕地实行坡改梯,降低土壤坡度,减少水、土、肥流失。五是实行横坡耕作,多年来,由于农民多采取顺坡耕作,造成大量表层土壤和耕层养分流入长江,造成环境污染。根据多年试验研究证明,推广横坡耕作可以大大减少水土肥量流失,改良沙土应大力推广失横坡耕作。生物措施包括:一是大力发展抗旱养地作物;二是推广免耕和秸秆覆盖栽培,实施该模式使土壤有机质增加,结构改善。化学措施包括:一是增施有机质肥料。四、五级耕地有机质含量低,要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土),逐步改良土壤结构。二是改变施肥方法。等级越低,耕地保肥能力越差,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杜绝一炮轰(一道清)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减少肥料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对土壤进行合理地改良利用,为产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基础平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耕地的目的。

(3)城乡统筹,抓住产业发展机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发展环境,为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吸引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农业领域,加入农业产业发展行列,逐步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统筹城乡发展,彻底打通各类资源流入农村的渠道,改变目前农村资金、技术、人才匮乏的状态,有利于各种要素向农业产业化聚集,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带动产业发展质的飞跃;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有利于拓展支持农业的渠道和途径,增强产业化的发展能力。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推进,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

(4)顺应市场,提高产业发展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初级农产品的需求将逐步从数量向对质量转变。为顺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就必须走农业产业发展之道,就必须面向市场,实施以质取胜、多元化发展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能力,才能立足于国内市场,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才能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和主导产品,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才能通过资源优势的利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才能有效地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

4 结论

本研究基于实地调查资料、运用累计曲线分级法、结合GIS对丰都县耕地地力现状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丰都县耕地的地力较低;将全县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总体表现为丘陵和低山区耕地的地力较高,而中山区和高山区耕地的地力相对较低,较高的主要乡镇有高镇、三合、树人、十直、社坛、董家等,江池、龙河、栗子、三建等乡镇次之,都督、太平坝等乡镇地力水平相对较低。结合耕地地力特征和各乡镇实际情况,丰都县的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行重点突出、分区实施,即北部丘陵产业区适宜发展粮菜产业、粮菜麻产业、粮菜果产业、粮油果产业,南部低山区适宜发展粮油花椒产业、粮油辣椒产业,南部中高山区适宜发展粮薯烤烟中药材产业。

尽管本研究基于丰都县耕地地力特征,对全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建议,但在各区的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更多更细的调查和指导,并及时跟踪市场信息以调整发展思路和产业。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Z].北京,2006,5.

[2]农业部.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Z].北京,2002,7.

[3]农业部.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1996,12.

上一篇:情感障碍下一篇:冬春早熟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