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过度教育

2024-07-16

研究生过度教育(共12篇)

研究生过度教育 篇1

一过度教育内涵及表现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政策以来, 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得到迅速扩展, 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总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但是却出现了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工资水平下滑、专业不对口等现象,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度教育现象。

过度教育即过分扩张教育, 中等、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开始超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 受教育的劳动力面临着知识失业, 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 结果导致收入下降, 教育资源浪费等现象。

我国的过度教育的形成可以说是直接受到我国高等教育扩展的影响, 同时过度教育又伴随着知识失业而出现。所以在我国过度教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 大学生就业难。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展, 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市场, 新增的就业岗位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同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很大压力。首先, 高校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育成本, 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预期。由于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 巨大的经济投入迫使大学生和其家长把毕业后的经济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就业预期的提高, 无疑带来了就业的压力。其次, 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容纳能力角度看, 普通高等教育过快增长造成大学生贬值现象;再次, 高校扩招导致教学班级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等,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等等。这些因素, 无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第二, 人才学历高消费现象严重。在雇佣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社会企业的用人部门更倾向于雇佣高学历的员工, 这样一来就使得本来一个专科生就可以胜任的职位却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来完成, 人才不能才尽其用, 大材小用盛行。第三, 学历结构与需求不对称。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主要任务, 但是由于学校对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市场需求技能要求等相关信息的了解相对来说比较滞后, 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以及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轨。学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矛盾突出, 表现为劳动市场中大量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市场又找不到所需毕业生等现象。因为不同区域、行业和体制对学历与性别的要求各有不同, 所以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的差异。在现实社会中, 一些高校盲目的扩招和设置专业也是当前市场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对高校过度教育的反思

高等学校过度教育问题不仅不容忽视, 反而应该引起我们对当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反思。首先, 我们应该思考我国高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是否合格。近年来, 许多大学为了增加学校的生源, 盲目地开设新兴、热门专业, 可谓是“哪个赚钱就开哪个”。一时间, 原本专业较为单一的师范类学校, 由于增加了相当数量的专业, 便一跃成为综合大学, 招生数量扩大了, 学校经济实力也上来了。但是, 盲目扩张的背后并没有雄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支撑。不少新兴专业的教师都是临时拼凑, 或是从其他相关专业借调的, 专业程度不得而知。由于没有专门的研究经费支持, 教学资源往往是缺斤少两, 学生更是抱怨不断。高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连合格的标准都达不到, 培育的学生又怎能合格?其次, 目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培养学生的思路是“多而全”, 即使该门课程与此专业相关性不大, 也要开设, 以备万一。原则上说, 开设繁多的科目, 对学生的视野有益, 但应该侧重于引导, 而不是强制学习。否则, 学生在增加考试压力的同时, 也影响了对自己真正专业科目的深层次探究。再者, 学与实践是否真正结合。学要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然而, 反观现在的大学, 学生进了学校如同进了加工厂, 成了既定教学流水线的“活物”, 机械学习代替了独立思考和实战演练, 导致许多大学生实践能力差, 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差。

三改善过度教育的策略

过度教育现象的产生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结果, 要扭转这一现象, 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要大力发展经济外, 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应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经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从近几年来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客观原因来看, 可以归于我国一些传统经济部门的接纳能力弱, 一些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基本饱和, 而高新产业的岗位有限也容纳人数较少。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过度现象, 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实现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这样就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以更好地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过度教育的问题;其次, 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 拓宽专业口径。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市场人才需求出现严重失调, 这是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的直接原因。所以, 当下高等教育对学科专业结构的综合改革迫在眉睫, 要根据市场的人才要求对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进行调整, 进而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之间的差距, 使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需求相适应。再次, 个人应调整就业心态, 理性地进行教育投资。过度教育产生的影响, 可能会使教育的投资与收益出现较大差距, 会导致高等教育收益率降低, 人们很难获得相应的教育收益, 而且教育投入产出周期越长, 风险就会越大。因此, 个人在追求高学历时, 要理性地分析自身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正确选择专业, 使所学的专业与社会近期或未来的发展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房间森.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2]胡守忠, 等.高校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3

[3]马扬, 陈茵.过度教育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SI) :283—286

[4]张军利.“过度教育”:劳动市场视角下的中国高等教育[J].上海教育研究, 2010 (09) :81—84

[5]陈敬良.高等教育成本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

研究生过度教育 篇2

《新时期,我该怎样做母亲》一文中母亲所遇到的烦恼和困惑可能是许多家长都曾经历过的。烦恼和困惑之一就是孩子极度厌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文章内容来看,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写作大量的文章,就阅读了包括《茶花女》、《红楼梦》等在内的大部头文学名著200多本。我们不禁要问:孩子除了上学外,还有没有时间玩耍?还有没有时间看电视?还有没有时间在父母面前撒娇?孩子长大后的极度厌学会不会是对做母亲的“教育过度”的一种逆反?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规律、“教育过度”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过重的压力、过高的期望值、过早的定向,往往使孩子们疲于应付,身心俱累,有时不但不能成就孩子,反而还会毁掉孩子。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使用5至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的人。

报载,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在《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小威廉的父亲相当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从威廉幼儿起便让他整天苦读。孩子也果然不负所望,3岁能用本国语自由阅读书写,4岁时发表3篇300字左右的文章,6岁生日晚会上宣读一篇解剖学论文,11岁进哈佛大学。但令人瞠目的成绩并没有把小威廉引上大学问家的道路。来自家庭的压力使他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出院后,他极渴望过普通人的生活,便在一家商店当店员,一生无所作为。

和小威廉相比,《新时期,我该怎样做母亲》一文中的孩子还算幸运,只是厌学而已。在此,我要告诉那位母亲:“把孩子当作孩子来看待吧,把属于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吧,让孩子像野花一样成长吧!”

谁推动了“过度教育” 篇3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近年来中国家长的集体口号,虽屡遭反思,可从未被颠覆。按吴建民的说法,总的趋势是“起跑线”越来越提前。

不少幼儿园把小学内容提前教了,各地学前班非常活跃,不少年轻母亲刚怀上孩子几个月,就开始上各种学习班,听音乐,读诗,朗诵莎士比亚剧作,认为不进行“胎教”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基础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度”究竟如何把握?近日,众多教育界专家聚集在国务院参事室举办的“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论坛上,分析“过度教育”现状、成因和负面作用。

幼儿园隐性“小学化”不易被发现

“每个儿童的起跑线是不同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告诉本刊记者,教育如果超越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不仅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反而可能会阻碍其成长。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在论坛上用“播种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期望,收获的是‘伤在起跑线上’的苦果”来概括过度教育的困境。

过度教育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幼儿园教室里没有玩具和其他教育材料,所教内容却有大量的识字、计算、拼写等,不仅有书面教材,有的幼儿园还配备了作业本,老师不采用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而是采用了讲授式教学,幼儿端坐静听,课上课下还要进行识字、拼写等训练。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告诉《望东方周刊》,显性的“小学化”在我国当前部分地区存在着,尤其是在一些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更为严重,而隐性的“小学化”则不易被发现。

隐性“小学化”使幼儿失去了幼儿应有的自由,教育过程失去了趣味和快乐。这种隐性的“小学化”现象存在于各地幼儿园,一些拥有闪亮光环的大城市知名幼儿园也难免会有这种现象存在。

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小学化”,对幼儿而言无疑增添了没有必要的负担。为防止“小学化”倾向,教育部将成立“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旨在加强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咨询和指导,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多个地方政府近两年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来约束“小学化”倾向。广东省于2011年下发了《关于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的通知》,出台了不准搬用小学教材、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和考试等五大严防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禁令。

江苏省于2011年公布的《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草案)》中明确强调,“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学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等违背学龄前儿童成长规律的教学行为。”

而教育主管部门良好的“官方意图”要落到实处却并不容易,其中的一大阻碍来自父母家长的认识。

辽宁省东辽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10年开展了对当地17个乡镇的中心幼儿园、32个民办幼儿园的调查,调查显示有65. 49%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在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或加强拼音识字写字算题教学很有必要,可以减轻孩子上小学的负担”。幼儿教育机构正是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而扩大了“小学化”的市场。

上海最近取消少儿英语星级考试引发的舆论争议,也是类似官方减负与民间诉求之间的博弈。

教辅这个产业链损害教学秩序

双语教育对儿童思维发育是否有利无害?小学二年级之前是否应当学数学?当这些基础教育领域的问题在正规教育体系内尚且缺乏科学结论时,市场化教育机构的大幅广告则给出了斩钉截铁的肯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长期关注基础教育,在他看来,当下许多过度教育观念的流行都是源于现实压力。“虽然讲义务教育,可是城乡中小学教育条件有天壤之别,同样在城市,学校所享有的教育资源也相差悬殊。这种差别是教育资源严重不均造成的。”温儒敏说,正是这种不均,让家长们迷信各种提前教育、过度教育,“近年来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强,办学硬件改善了不少,但软件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温儒敏说,一些原在西部或相对落后省市工作的优秀教师,纷纷被“挖”到京、沪、粤等省市,同一地区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也集中到重点学校。农村情况则更严重,乡镇普通中学基本消失,一个县的重点中学,往往囊括了全县半数以上教学资源。“最近十多年,虽然出台一些措施抑制教育资源的失衡,但情况似乎没有彻底好转。”

“一边是学校本身的两极分化,是教学资源的愈加畸形的分配,一边讲让家长们放心让孩子就近上学。凡是有点条件的人,都想把孩子送到资源优厚的重点中小学上学,这个‘起跑线’一开始就不是同一条线,社会怎么能不紧张?”温儒敏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告诉《望东方周刊》,“起跑线”口号的背后已形成错综复杂的价值链和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学校搞课改,提倡减轻孩子学业负担,可是一些商家与学校某些环节结合,又要孩子上各种班。“政府部门想实施有效的课改,就必须对这种损害教学秩序的商业行为有切实的抑制措施。关键则是切断既得利益者形成的阻力。”朱高峰说。

“教辅的利益链涉及学校、教师、教材编撰者、出版机构、教学机构经营者、各种中介组织等,其中有些是公开的活动,有些则是若明若暗的,并且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机构、活动混杂在一起,真假难辨。”朱高峰说,“广大学生和家长是直接受害者。问题在于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使得家长和学生们更多时候自觉自愿,甚至是抢着来受害,实际上他们是被绑架了。”

淡化竞争性的教育政策

针对过度教育问题,参加上述论坛的多位专家都把矛头指向了“教育产业化”弊端。

朱高峰指出,基础教育中利益集团的存在是办教育以营利为目的的必然产物。教育行政部门不仅需要否认教育产业化,还需要对教育产业化的种种表现及其后果进行研究和清理,以遏制教育产业化的不良表现。

“国家投入不够,学校就要自己去赚钱。赚了一些钱,可风气坏了,一些人的心野了,一些老师没心思了。市场化对基础教育的伤害是致命的。”温儒敏认为,现在需要有更强硬的措施摒除产业化对过度教育的不良影响。

“单纯就利益链本身来解决过度教育问题也是不可能的。”朱高峰说,还要从社会需求、基本制度等方面来澄清问题、提出办法。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论坛发言说:“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原则上大家都同意,但付诸行动,还会有困惑:校长也不愿教师和学生压力太大,但升学率降低怎么办?教师也不愿让学生太苦,但学生成绩下降怎么办?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太累,但将来上不了好学校怎么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巡视员朱慕菊告诉《望东方周刊》,过度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而言,可以说是教育体制竞争性的负面影响。“升学率成为教育领域的GDP,这一竞争性不可避免地传导到政府部门对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要扭转不良的竞争,政府需要系统地介入和解决,淡化竞争性的教育政策。”

研究生过度教育 篇4

关键词:教育过度,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人才高消费

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及时地进行了高等教育的改革, 大幅度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有效增加了人才的供给。但是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 出现了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研究生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了不均衡, 我国硕士研究生出现了教育过度现象。

一、教育过度的理解

教育过度 (Over-education) 又称过度教育、教育过量或过量教育。 (1) 其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由美国人Freeman提出。Freeman在1976年针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教育的空前蓬勃发展与大量高学历毕业生失业并存的“反常现象”写了一本《过度教育的美国人》 (The Overedueared Ameriean) , 书中提出“过度教育”一词。从此“教育过度”逐渐被教育学界所接受并广为使用。

所谓教育过度, 从宏观上讲是指教育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需要的一种相对过剩状态, 其本质上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一种非均衡状态;微观上是就个人拥有的教育年限与他从事的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年限比较而言, 前者大于后者的状态。因此这种状态下, 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超过了其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 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劳动者从事着低学历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根据1985年教育经济学家亨利·莱文 (Henry M.Levin) 等人的研究, 认为教育过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而言, 受过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二是指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指工人拥有比他的工作要求更高的技能, 这些技能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学者王效仿等指出如果出现高等教育过度, 至少在以下四方面表现出来: (1) 会出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的公开失业状况; (2) 当年的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 (3) 部分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提高学历层次, 即教育深化现象; (4) 在职者拥有超过其岗位所需的更高的教育技能。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过度的表现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教育过度现象, 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已经出现了过度教育的问题。其特征为:

(一) 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下降

近几年, 研究生就业形势成为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存在于研究生的就业过程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研究生就业率在逐年下降。教育部学生管理司刘大为司长在《2006年直属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研究生的就业率, 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也略有下降, 2005年是部分省市研究生就业率下降, 2006年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总体水平下降, 尤其是部分重点高校, 教育部直属学校也在下降。在今后的几年内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依然要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2007年《大众日报》曾报道山东省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据统计, 2006年山东全省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比上年下降了0.48个百分点;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0.78个百分点。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例, 硕士毕业生3039人, 截至2007年9月1日, 一次就业率为82.46%。一些大学甚至出现了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情况。据调查, 2007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 截至2006年12月10日, 广东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37%,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25%, 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57%。可见,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 硕士研究生起薪下降

近十年来,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 研究生招生规模年递增的速度是平均26.9%。按照此发展势头, 今后只会有增无减。随着人数的增加, 在市场提供岗位变化不大的前提下, 硕士研究生的起薪逐渐降低。在一些竞争较激烈的专业, 研究生的月薪甚至已经跌破了2000元大关。目前, 广东一些单位压价严重, 研究生月薪仅千元。这对很多苦读三年的研究生来说心理上都很难承受, 以致感叹读研白白浪费了三年的时间。上海大学进行的调查显示, 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预期月收入在3000元—5000元之间。而这仅仅是预期, 事实上, 有很多研究生的起薪已经滑到了3000元以下。

(三) 硕士研究生人才高消费现象

人才高消费这一特征最能体现教育过度本身概念蕴含的意义, 即高学历劳动力不得不从事低学历者就可完成的工作, 就是所谓的“大材小用”。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 毕业硕士研究生的稀缺性正逐渐下降, 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要求便水涨船高, 研究生服务范围的约束效果正在弱化, 高校研究生就业失衡现象日益突出, 研究生中人才偏聘、低聘的现象也十分突出, 许多研究生不得不俯身低就, 做一些与本身能力不适应的工作。另外现在出现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抢饭碗”, 许多研究生从事本科生就能做的工作, 就业市场上出现“学历倒挂”现象, 全国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已经不容乐观。据山东某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性质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硕士研究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的数额明显减少。据了解, 山东省某市社会招考中学教师5名, 竟有200多名硕士生应聘, 这还不算前往的本科毕业生。北京某高校某学院招聘辅导员, 竟有200多名研究生求职, 其中有60多名著名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可见研究生人才高消费现象非常严重, 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过度的影响

我国出现的研究生教育过度问题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对社会、高校、研究生个人三方面。

(一) 对社会的影响

1. 影响经济发展

一方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硕士研究生教育过度出现的高能低就、人才高消费现象, 集中反映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扰乱了市场自由竞争的正常秩序, 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 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 大部分研究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初衷是希望以后留在大城市就业, 不愿意去农村发展, 因此农村人才奇缺, 经济得不到发展;即使找到了不是很理想的工作, 由于缺乏积极的事业激情和工作热情, 个人生产力也会降低, 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

2. 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及配置不当

教育过度现状导致受过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劳动者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 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 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使得社会教育成本总量增大, 而教育过度使研究生教育占用的大量社会资源不能通过充分就业创造价值, 回收成本。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 研究生教育占用过多的社会资源, 必然导致其他层次的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占用的社会资源减少, 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

(二) 对高校的影响

高校的主要使命和价值功能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种门类的高级专门人才, 以适应和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如果高校培养的研究生相当大一部分不能就业或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就等于为社会培养出了许多次品、废品、多余品。他们不但会给社会、家庭增加沉重的负担, 而且由于资源浪费使国家本来就十分有限的高教资源更加雪上加霜。更有甚者, 人们容易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作用产生怀疑, 轻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从而影响高等教育价值功能的发挥。

(三) 对个体的影响

1. 个体收入

教育过度的表现之一, 就是接受过同等教育的人, 现今的实际收入比以前下降。换句话说, 正是由于教育过度的存在, 现今的硕士毕业生的实际收入比早先的相同学历者下降了。这种教育收益率下降的现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发生过。

2. 个体满足感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工作挑战性和自主性与职业的满足感呈正相关;当工人的技能超出其职业需要时, 就可能对工作产生不满足感;工作场所越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期望, 他们的不满情绪也就越大。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 得不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 意味着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 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 就会使他们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 丧失工作的热情, 有的甚至会从此一蹶不振。

3. 个体健康

工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 当工人对其工作很有兴趣, 认为很有价值, 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 取得成就和自尊时, 他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状况就会很好, 相反, 对职业岗位不满的压力就可能导致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或恶化。因此, 一个受过过度教育的研究生或是由于其技能未得到充分利用, 或是由于其期望值未能得到实现, 或是由于其职业极不稳定等, 往往比常人承受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更大, 从而损害其健康。

参考文献

[1]胥秋.从过度教育现象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 (1) :10.

[2]仲泠然.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的理论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36.

[3]梁丽君.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 (7) :120.

[4]贾春水, 熊忠东.研究生就业形势及策略[J].特区经济, 2008:210.

[5]郭学庆, 于晶.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16) :56.

[6]曹麒麟, 吴宇.研究生就业的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 :145.

[7]杨明东.研究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08, (7) :179.

[8]周美丽.研究生就业, 春天在哪里[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24.

[9]靳宏.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过度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探索, 2008, (10) :131.

[10]陈方红.论我国教育过度的成因及社会影响[J].现代科学教育, 2006, (2) :59.

过度期望:教育孩子的最大误区 篇5

当前的家教存在着许多误区,例如:认为孩子还小,还不应立即着手教育,家庭应给孩子以温暖,不能像幼儿园、学校那么“严”,以及重智轻德等。但最大的误区却是过度期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过度保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百般侍候,围着孩子团团转。父母双方的长辈也不甘落后,更是捧星星、捧月亮,形成了“四二一”家庭模式。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也不用做。孩子想干什么,也要由大人陪着。过多、过分的保护,使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保护墙,使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社会,长大以后就难以适应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使孩子到了该长大的年龄却总是让人觉得他长不大,单向的爱使他们的行为能力都退化了。

第二是过度干涉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儿童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步。儿童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如果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处处担心孩子出乱子,这是父母懦弱胆怯的表现,它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为孩子所继承,所仿效。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是很难立足的。过度干涉会培养出一个性格暴烈和软弱混合为一体的孩子,这种孩子在社会上别人骑在他头上,也会一声不吭、忍气吞声;可是在家里却称王称霸,拿父母当出气筒。

第三是过度教育

不少父母对目前流行甚热的“早期教育”有误解。早期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教”而不是“塞”,不是“灌”,这样才不致抹煞儿童的个性差异,或阻碍儿童创造性的`发展。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小小年纪又要学外语,又要学打字,学绘画,还要背诵唐诗,学弹钢琴、弹吉他等等,还美其名曰“早期教育”,造成许多孩子还未上学就对学校充满了恐惧。早期开发的应是能力,而不是“硬塞”给知识。

第四是过度营养

幼儿厌食,又名“恶食”。引起幼儿厌食的原因很多,凡能够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的因素,均可导致厌食。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不良饮食习惯。娇惯使得孩子变成了家中的“小太阳”,过分溺爱,偏食、挑食严重,饮食缺乏规律性,进食不定时,不能一日3餐正常进食,饥饱无度,爱吃零食。夏季吃冷饮过多,喜食甜食或长期以甜食为主,平时不吃或少吃蔬菜,喜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如巧克力、奶糖、奶油蛋糕。不吃或少吃荤菜,喜食酱菜、榨菜等。这些都造成幼儿消化功能紊乱,也影响了儿童发育所需营养的摄入。

第五是过度进补

当今,各种滋补药品如雨后春笋争相上市,其“服务”对象除老年人外,还祸及儿童,已有“儿童专用滋补品”。不少家长爱子心切,也给年幼孩子服用,许多孩子服后食欲增加、生长加速,家长误以为这是滋补的“神奇功效”,以致长期大量给孩子服用。然而,好景不常,有的孩子乳房增大,女孩发生阴道出血。已观察到,不少小儿眼蜂王浆、花粉、鸡胚、蚕蛹等补品后导致性早熟,这种情况且有日益增长趋势。这主要是摄入较多外源性雌激素所致。作为家长,切不可好心办坏事,花钱替孩子买罪受。所谓“补”,有缺才有补,孩子不缺,补又从何说起?

第六是过度施爱

浅析职校过度教育的危害及其对策 篇6

【关键词】班主任 过度教育 危害 对策

过度教育是指施教者所实施的教育超过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教育内容、形式、方法等超出了社会对同龄人的普遍要求,超出了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及现有的知识经验水平。职校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达到一定的成熟期,有自我主见、自我行为,对于这样的群体,中职教育应注意教育手段,尽量避免过度教育的发生。本文试图对过度教育的危害及其对策作探讨。

一、 过度教育的危害

目前大多数职校学生期盼的是一种适当、适宜、适时、适量的教育内容、策略和行为,他们希望得到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教育,让自己在新的环境中接受各种教育,包括专业知识、处世为人、社会公德、良好习惯、就业观等各方面的教育。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班级组成特点,因材施教、恰到好处,让学生各得其所。然而,一些职校有部分教师采用“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丧失了进步的信心。这种过度教育带给学生的伤害很大。

(一)导致学生自我放弃

过度教育极易导致学生自我放弃。自我放弃的特点是缺乏学习的追求目标,放弃具体的学习行为。由于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少数学生常出现迟到、旷课、扰乱课堂秩序、打架闹事、放弃学习、拒绝思想教育等严重破坏班风校风的行为,或常出现整天无所事事、无心学习、不思上进、精神萎靡不振、不接受思想帮助等放弃自我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二)造成逆反心理

在过度教育下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以消极、冷漠乃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即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心理状态。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和学习,他们过多地把眼光投向社会的阴暗面、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产生抵触、对抗的心理。

(三)出现厌学情绪

过度教育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我国中职院校许多中职生文化基础比较差,有的连小学、初中的知识还没掌握;平时散漫,荣誉感缺失,思想复杂,有少数还有破坏的倾向。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学习要求过高会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倦,导致厌恶学校,最后走向辍学之路。

(四)怀疑自身能力,丧失自信

“寸有所短,尺有所长”,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长处,班主任如果一味以高标准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努力之下仍难以达到老师的要求,他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自信,继而导致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五)产生自卑心理

所谓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念。而严重缺乏自信的学生常常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或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常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具体体现在: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办起事来爱前思后想,缺乏毅力;遇到困难畏缩不前。因此,一个人如果被自卑心理所笼罩,其身心发展及交往能力将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发挥。自卑心理不是天生的,过度教育就是造成其原因之一。

(六)抗挫折能力差

中职生的挫折是各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而面对挫折,中职生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反应和积极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为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 避免过度教育的对策

过度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往往较严重,且形成的不良心理一但稳固化,再想实施“治疗”,收效甚微,并产生各种排斥行为。因此,作为班级最主要的管理者——班主任,应制定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方法,而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不顾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味“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那么,怎么避免过度教育的发生?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尊重学生各个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

不同时期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应因人、因时而加以选择。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适当方式,把握教育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学海无涯,而人的精力有限,学生不可能在学生时代掌握所需的一切知识。因此,教师应不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以后一辈子要用的东西。超负荷或超阶段的教育不仅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更有损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恶,以致事与愿违。

(二)要有“大爱胸怀”

爱与责任是教师之魂。教育中每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作为班主任,要力求公平爱护、关心每个学生,有教无类。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关爱和公平,他才会从心里接受教育,用心纠正自己。

(三)挖掘差生的闪光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即使是差生也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只是由于他们平时的表现比较差,一些教师往往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偏见,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闪光的地方。差生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帮助他们改短扬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心理上的一种解放过程。在实际教育中如果只看见差生的缺点而忽视其优点,会使他们更加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因此,应根据不同差生的心理特点对差生立足于争,着眼于救,着手于拉,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的长处有用武之地,激发他们的信心,把他们拉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四)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树立快乐学习观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总体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也应得到相应改善。学习从来都不是目的,而应成为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手段。职校的大部分学生天性好动,情感丰富,好奇心、求知欲强,兴趣广,只是由于在随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牵制,导致兴趣贫乏、知识面狭窄、社会生活技能短缺等问题。教育如果能顺其天性,因势利导,就不仅不会有过度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还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不只解放学生的眼、耳、手,还应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激发其好奇心,拓宽其兴趣。学生有了自由空间,才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才会快乐地学习,愉快地接受教育。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首先是体现在人格上的平等,其次是在学问上的平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的教育氛围。青少年虽然年龄小、阅历少,但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独立个体,也应受到尊重,也有自我发展的自由。教师应了解受教育者的兴趣、志向,与他们平等地交流和沟通,使他们敞开心扉,表露自己的闪光点。

综上所述,不切实际、不科学、不全面的过度教育给学生造成的危害是较为严重的,避免过度教育并不等于放弃教育,而是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一步关心和爱护他们。社会需要配置的人才是多方面的,而作为职校的教育目标是使之成为合格的职校毕业生,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技术型人才。

【作者简介】黄开阳(1969-),男,广西武宣人,广西武宣县职业技术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生过度教育 篇7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问题。教育部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下滑趋势,从1999年的83%下滑到2009年的70%。大学生就业率下降的原因很多,如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制度缺陷、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高校扩招等[1][2]。但是,就高等教育体制本身而言,大学生就业难存在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即“过度教育”问题。过度教育使高等教育出现结构性失调,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状况不匹配[3]。

本文拟借鉴国外有关教育过度问题的研究结论,探讨高校过度教育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中国高校过度教育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过度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毕业后难就业,成为“毕业漂族”;二是大学生为了就业不得不“高知低就”;三是大学生选择非相关专业就业,导致了“学非所用”。这三种现象形成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高等教育的结构性失衡,其后果是高等教育的效率低下,社会的人力资源浪费严重[4]。造成上述三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教育,具体表现在:

(一)高等教育的超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高校毕业生1998年为108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5年达338万人,而到了2008年毕业生人数高达559万人,十年之内增长了517%。然而,中国的GDP从1998年到2008年的增幅仅为308%,这就导致社会对大学生的总需求增长速度远远小于毕业生增长速度。高校的过度教育造成社会总需求与毕业生总数量不匹配,这是中国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二)高等教育的知识降格。

原本受过中级教育或上岗培训的雇员就能胜任的工作,一度要求雇用大学毕业生,甚至在这种岗位被具有大学文凭的雇员占据之后,又开始要求雇用具有更高学历的人,最终造成了人才依次降格使用。如果高文凭高学历者不肯接受低级工作,就会造成知识失业,即使接受那种无需更高的教育就能完成的工作,也会感到事业受挫,影响其工作积极性,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三)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性失衡。

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着不同处境,由于社会需求变化加剧导致的预测困难、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缓慢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使得有些学科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有些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却供大于求。所以,高校对某些专业的过度教育使这些专业的教育水平超过了社会需要,从而导致这些专业的学生很难就业。

三、毕业生过度教育的形成机理分析

(一)市场分割理论分析。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现实中统一的人力资本市场是不存在的,它是由许多割裂开来的市场组成。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间的壁垒,人力资本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成本很高。传统经济学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次级劳动力市场由于薪酬、管理、培训、晋升等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对高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他们力求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合适的工作;而当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机会与劳动力供给人数出现缺口时,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如果不愿选择失业,就必须接受低于其所受教育水平的工作,直接导致过度教育的产生。

(二)逆向选择理论分析。

主要劳动力市场是竞争力强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公司制度完善,有健全的培训体系,劳动者收入高,升迁机会较多。而次级劳动力市场多是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弱的小公司或行业,公司管理缺乏规范的行政制度,工作条件差且不稳定,劳动者工资低,很少有升迁机会。所以,劳动者都会努力追求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职位。目前我国的教育收费采取的是公共部门投资与个人收费相结合的方式。由于私人与公共部门在投资收益上的不对称,导致个人出现对待受教育机会的逆向选择,预期通过更高的教育水平获得未来更大的收益。在逆向选择的作用下,即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不理想,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并没有减少。实际上,人们普遍认为接受更高的教育是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手段,很多学生从入学起就已经准备接受低于学历要求的工作岗位。

(三)博弈分析。

在大学生就业时,雇主根据雇员的教育水平向雇员提供合同。而每个雇员的能力是有差别的,高能力雇员与低能力雇员相比,接受教育的成本更低。而由于这种差别,通过教育就可以把不同能力的人区分出来,低能力的人的教育成本较高,这一点使得分离均衡成为一种可能。低能力的人也可以和高能力的人一样选择接受更多的教育,但是这会使他得不偿失,他为接受同样的教育付出的成本远远高于他从中得到的收益。对此,本文建立一个最简单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其利益矩阵如图1所示。

图1中的参数为假定系数,因为更高水平的教育所需要的成本更高,只有高能力的人才能负担得起,并能得到一个差额作为回报。所以,高能力者选择接受更高的教育水平,其以前的位置让给了后来的低能力者,结果是双方都选择追加教育投资。追加教育投资后,高能力者的收益是2.5,低能力者的收益是0.5。追加教育都是他们各自的最优选择,而追加教育的程度超过了市场需求,导致了过度教育。

四、政策建议

(一)政府的调控。

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者,应当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作用来对人力资本投资和配置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和纠正,以保证经济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要和合理利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准确预测市场对人才数量和结构的需求状况,认真研究人口因素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为办学规模合理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为了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应当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促进高等教育的适度发展。对一些政府该做却力不从心的教育领域,可以采取委托授权的方式给第三部门或民营机构来做。

(二)高校的措施。

作为大学毕业生的培养机构,高校是解决过度教育问题直接实施部门。首先,各高校要做好人才需求预测,消除人才培养的时滞性的影响,灵活的做好专业设置;其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以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最后,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及早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能力,以增强应对劳动力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过度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国当前存在过度教育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二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问题,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教育;三是过度教育问题是市场分割问题,也是劳动者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时也是低能者和高能者关于教育投资博弈的结果;四是解决当前日益突出的过度教育而使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高校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87~88

[2].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34~37

[3].刘志业,栾开政,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5~29

研究生过度教育 篇8

1 过度教育、教育不足、需求教育

1981年, Duncan和Hoffman比较个人所受教育水平和工作所要求的教育水平的基础上, 基于“需求教育” (required education) 提出了“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概念。“过度教育”是指超过需求的教育。“不足教育”是指没有达到需求的教育[1]。

与现在所处的工作相比较, 如果个人实际所受教育年限高于工作所需教育年限, 那么称其处于过度教育状态;如果个人实际所受教育年限低于工作所需教育年限, 那么称其处于教育不足状态;如果个人所受教育年限恰好等于工作所需教育年限, 则称其处于教育适度状态 (也就是获得了需求教育) 。在劳动力市场上, 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 并且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和收入分配。

2 过度教育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教育经济主义思潮当中, 过度教育的产生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经济思潮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可以对过度教育的产生做出解释。

2.1 人力资本理论的劳动力市场分析

人力资本理论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假设, 当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供给增加, 劳动力的工资就会降低, 企业会适当增加更多的劳动力整顿生产;当然, 个人也会适当调整对于教育投资的计划, 推迟或减少高等教育年限。通过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 可以得出劳动力在长期内将会得以充分利用, 个人所受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将实现匹配, 过度教育只是暂时的个别现象。

2.2 筛选理论

筛选理论认为, 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并不十分了解, 很难从面试中深入了解其技术和能力。受教育状况是一个人基本信息的外在体现, 可以发挥筛选器的作用, 帮助用人单位在求职者之间进行选择, 更加快捷地选择所需的人才。因此, 为了获取更多优势, 求职者会增加自身的教育投资, 期望有优于其他人的方面。拥有高学历、多证书就成为求职者的选择。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高学历持有者越来越多, 而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提供有限, 供大于求, 这就使得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学历者教育水平与工作职位不相等的现象就在所难免, 过度教育随之出现[2]。

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环境待遇好, 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环境待遇较差。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学历的毕业生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减少, 他们不愿意委屈自己到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就业, 致使失业人数的增加;另外, 对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者来说, 提高了教育水平也不能使收入增加, 并且加大了知识的贬值, 造成过度教育的产生。Mincerian收入原理认为, 个人收入与其教育年限有关, 即:个人受教育年限越长, 个人的投资成本越大, 获得的教育收益也会随之增加。因此, 即使所获收益与实际期望值相比有所贬值, 人们还是愿意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弗雷克斯·巴切尔 (Felix Buehel) 和马里特·汉 (Maarten Van Ham) 的实证分析也表明:工作机会的空间分布和个体空间流动性是影响过度教育的重要原因。市场越小, 流动性越弱, 过度教育的可能就越大[3]。

3 测量问题

不同的测度方法对工作所需教育的确定是不同的, 因而根据不同的测度方法所得出的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发生率一般来说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有关“过度教育”和“不足教育”的文献中可以发现, 以下三种方法是测量“需求教育”的主要方法。

3.1 工作分析法

工作分析法 (JA:job analysis) , 这种方法通过工作分析专家来进行。基于工作分析的方法是有吸引力的, 因为他们是基于工作的技术。缺点是更新不及时, 并且代价很高, 所以可靠性和有效性很受质疑。

3.2 工人自我评估法

工人自我评估法 (WA:worker self-assessment) , 通过工人详细地描述其所处的工作所需要的教育而进行。工人们自我评估他们工作所需的学校教育程度, 是通过主观来定义的。根据受访者可能倾向于夸大自己的工作要求, 以此来抬高他们的工作地位。相同工作的人的这种趋势可能不同, 甚至这种系统性的差异受工资、性别和所受的学习教育年限的综合影响。

3.3 认识到的匹配法

认识到的匹配法 (RM:realized matches) , 通过分析工人所获得的工作或职业进行。通常被认为, 意识匹配不如其他两个方法, 如果只使用不包含其他方法之一的数据。意识匹配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力量的结果, 不仅仅反映了需求。此外, 就像基于工作分析的方法, 它忽略了在职业工作上变化的需求教育。

很明显, 以上三种测量方法均属“职业分析法”。JA法要分析工作, WA法要分析工人所从事的工作, RM法也是分析工作, 只是分析的主体 (职业分析专家、工人) 不同而已。

过度教育的工人可能有较低的技能水平, 因此过度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拥有过多技能。Chevalier把大学生区分为两个能力水平 (聪明和低成就的) 和三个工作水平 (毕业生工作, 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和升级的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 。聪明的工人可以在毕业生工作或在一个升级的工作。在一个毕业生的工作, 他们的匹配是完美的, 在一个升级的工作他们真正是过度教育。没有成就的人可以在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中完成一个升级的工作。在升级的工作是表面上的过度教育, 在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真正是过度教育。

毕业生工作在一个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 如果他们不满意这个匹配被认为是真正过多教学, 否则, 他们被认为是表面上的过度教学。使用1985年或1990年在英国毕业于高等教育机构的近5000人的样本发现, 10%的这些人是表面上的过度教育和6%是真正过度教育。事实上, 表面上的过度教育的工人比真正过度教育的人更加相信, 找一个有趣的工作会远远超过他们的贡献程度。Chevalier认为真正过度教育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跳到一个更高水平的工作, 而表面上过度教育的工人不太可能这么做。这与观测一致, 相当大的一部分过度教育的工人永久地在这个状态。有人定义有过多技能的人, 即如果他/她不同意地声明目前的工作提供了机会来使用他/她的知识和技能, 或当被申请人表示在目前的工作中很少利用过去的经验、技能和能力[4]。

4 过度教育研究分析

4.1 国家

过度教育的平均份额中, 美国和加拿比其他国家大, 而教育不足的份额欧洲国家在研究上的处理平均比其他国家在研究上的处理要更大。这有悖于经济先知先觉, 可以说在欧洲更完美, 因为其有更多的教育补贴和劳动力市场。欧洲与美国相比, 这两个因素将导致更高水平的教育不足。

4.2 性别

没有系统性报告男性和女性过度/教育不足份额的不同。奇怪的是, 研究报告结果为男性和女性在一起, 往往会找到更大的过度/教育不足工人的份额。弗兰克 (1978) 一直在解决性别之间过度教育妇女的高发生率问题。他的解释是, 当男人是家庭的主要收入, 当位置的选择决定于人的劳动力市场前景, 女性必然是更多的限制, 这可能转变为更加可能的过度教育。

4.3 年龄

与他们年轻的同事相比, 年龄高的员工不太可能被过度教育。劳动力市场奖励工人额外的人力资本教育, 可以弥补缺乏的经验。观察到的年龄效应也符合教育需求的逐步升级。

4.4 种族划分

种族的数量研究的种族之间的关系与过度教育是有限的 (Green et al (2007) 和Battu et al (2004) 是例外) 。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原产国的教育和在居住的国家教育兼容性问题。当少数民族没有在其他国家受过教育, 过度教育在少数民族的高发生率原因和性别、年龄因素相类似。他们可能在地域上更受到限制或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教育来弥补其他人力资本的短缺, 比如精通当地语言。当然, 少数民族更高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也反映了普通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4.5 能力

能力的另一个因素是过度教育可能是一个较低水平的能力。获得能力措施的研究发现能力和过度教育 (考虑到实际教育水平) 确实是负相关[5]。

5 结论

本文从过度教育的经济学文献中研究过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不匹配的问题。对已有的过度教育的经济学文献的观点进行分析整合, 以期得出解决过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不匹配的问题, 或者探寻一条解决的路径, 但是, 现有的经济学文献当中, 并没有完全理想地解决这些问题, 还存在诸多问题滞待解决, 概念上过度教育的测量尚未解决, 遗漏变量偏差和测量误差太严重而不能忽略, 而实质性的经济问题没有经过严谨的解决。实际受教育年限是被分解成过度教育年限、需求教育年限和教育不足年限。额外评估, 这种取决于学校投资角度的规范性生产, 不管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总体上看, 都不是很有效。最好是单独地评估对教育投资的风险信息。只有准确地评估教育投资收益率和回报率, 才能更好地搭建与劳动力市场的桥梁, 实现人才的高匹配率输送, 减少社会对于教育投资过度的担忧。

摘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大量高学历者涌入劳动力市场, 致使人才市场供需失衡, 过度教育现象随之发生。本文通过对过度教育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平衡教育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促进教育大众化的平稳进行。

关键词:过度教育,劳动力市场,经济学分析

参考文献

[1]刘育锋.论“不足教育”与“过度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0 (19) .

[2]吴松, 周晓美.过度教育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 2010 (6) .

[3]杨文奇.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过度教育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8) .

[4]Edwin Leuven, Hessel Oosterbeek.Overeducation and Mismatch in the Labor Market[J].IZA Discussion Paper, 2011 (2) .

研究生过度教育 篇9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1020) 》中, 强调当前要“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可见, 我国目前的教育质量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从总体上看,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不高, 并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一) 盲目的规模扩张是教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 就当时教育环境而言, 进行大规模扩招是不合时宜的。其时我国中等教育仍停留在为高考进行准备的应试教育阶段, 教育和教学质量远未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的大规模扩招, 直接导致高校生源质量的下降。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

伴随着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高校办学的软件和硬件的发展跟不上扩张速度。马丁·特罗指出, 美国是先准备好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和结构框架, 再接受众多学生的注册入学, 而我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就导致当大批量的学生涌入高校时, 高校感到应接不暇。同时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这种先天不足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从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

(二)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 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被引入学校教育中, 但这些新的教育技术并没有促进教育质量的明显提高, 教学质量反而下降了。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变化, 教学内容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教学仍然是传统的理论灌输, 实践性教学被弃之角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相当严重。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对过度教育的影响

(一)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使“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更加凸显

“失业现象严重”是过度教育最明显的表现特征之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 并愈演愈烈。为何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 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增长得如此之快?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进入高校的“门槛”降低, 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激增, “穷国办大教育”逐渐变成现实。教育大众化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但另一方面也使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愈发引人关注。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办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能否胜任相应的工作?现实给了我们最直接、最真实的回答:自高校扩招至今, 或多或少地存在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高校培养出的部分毕业生配不上“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称呼,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引发了社会尤其是招聘单位的不信任, 因此, 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二)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使“人才高消费”现象更为突出

筛选假设理论让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筛选作用, 也就是教育的信号作用。在当代社会, 教育的信号作用表现为通过教育所取得的文凭。市场中信息沟通的不顺畅, 招聘单位与应聘者的交流短暂而浅层次, 并不能在面试的过程中得到关于应聘者更多的信息, 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而产生的不信任感, 致使招聘单位出于企业整体利益的考虑, 被迫以应聘者的学历和文凭作为其潜在发展能力的一个直观衡量标准。而招聘单位的要求作为就业者的一个指向标, 他们的这一招聘标准, 无疑会指引着就业者们盲目、片面地追求高学历, 以满足招聘单位的“隐要求”, 从而在就业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为应聘的成功增加筹码。“考研热”就是这一思想在现实中活生生的体现。

(三)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造成了局部过度教育假象

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 反映在工作上是指工作能力的下降。传统的“高文凭意味着高能力”在现今情况下已不再适用。尤其在高校扩招这一形势下, 鱼目混珠之辈大有人在。在大学期间真正认真学习、注重锻炼自身素质的毕业生, 毕业后是可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 而那些在毕业后没有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甚至是失业的毕业生, 他们虽然也取得了大学文凭, 但是他们是否真的具有大学毕业生的水平, 或者他们的能力是否真的与所取得的学位相称, 这些是无法确定的。对于这一类毕业生, 我们是无法认为他们是过度教育了的, 实际上, 这是一种过度教育假象。

另外, 所谓的能力, 是内容多样化的一个概念。判断一个毕业生是否有能力, 不能单单从学业成绩上加以判断, 还要从其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加以认知。我国高校对于学生是否符合毕业条件的标准一般都是在政治思想、外语水平达标以及学校安排的科目达标上有所要求, 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要求虽然有“明文规定”,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则是得过且过。这些能力的缺失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 导致了无论是个人还是毕业生总体在整体能力上的不足, 以致无法胜任某些工作的需求, 这一类现象也属于过度教育假象。

三提高教育质量, 缓解过度教育

(一) 稳定高等教育规模, 促进大学生就业

我国局部性过度教育的出现, 首要原因在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毕业数量跳跃式增长, 市场的吸纳能力增幅有限, 待就业人数增多, 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恶化。大学生就业难作为过度教育的最明显特征之一, 它的恶化意味着过度教育的恶化, 因此, 要缓解过度教育问题, 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高等教育的盲目扩招, 稳定高等教育规模。2009年,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就在会议中指出:“2009年将继续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稳定高等教育规模不是一时之举, 而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的教育政策。

(二)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消除过度教育假象

大学生能否走过通往就业的“桥”, 关键在于自身的过桥本领。如果过桥人的能力不足, 那就不能保证顺利通过。提高过桥本领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工作岗位需要工作者具有全面的、全方位的能力。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还需要具有应变能力, 创新能力等等。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将使大学生的文凭名符其实, 在应对工作时得心印手、游刃有余, 避免因大学生能力不足而无法从事的工作, 消除过度教育假象。

(三)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有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供不应求;而有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很少, 大量剩余。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就必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避免在某些社会需求较低的学科专业出现人才“扎堆”。高校要有战略性、全局性的眼光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见性、前瞻性的能力, 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专业设置的变动性和稳定性。保证培养出的高级专门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 消除“人才高消费”, 缓解过度教育。

总之, 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对过度教育的各方面影响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过度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之一。只有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才能解决社会普遍追求高学历的现象, 才能理解过度教育的假象, 才能缓解弥补型过度教育的现象, 最终才有可能为过度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份力量。为此,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完善体系, 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联合政府、社会、教育机构、个人等各方面力量, 共同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献策献计, 从而有利于过度教育问题的缓解直至解决。

参考文献

[1]宁光杰.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信号功能及其失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2]J·毕晓普.教育经济学国际大百科[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386.

[3]范皑皑.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 2011-09-12.

[4]李志仁.关注教育过度[J].高教探索, 2000 (4) :68-69.

[5]刘志业, 栾开政, 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4) .

[6]夏在兴.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6) .

[7]唐建兵.对我国高等教育中“过度教育”现象的理性思考——从高校扩招和人才市场约束谈起[J].继续教育研究, 2003 (6) :97-100.

[8]彭勃, 吴治兵.高等教育过度化的文化解析与重构[J].煤炭高等教育, 2006 (5) :46-48.

[9]李明忠.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过度教育产生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4) :95-98.

[10]张军利“.过度教育”:劳动力市场视角下的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 2010 (9) :81-84.

[11]孔钢城, 雷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问题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4) :107-113.

透视我国高等教育的过度教育 篇10

一.过度教育的内涵及其表现

1.过度教育的内涵

“过度教育”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美国教育学家弗里曼 (Freeman.R) 于1976年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一书中指出, 美国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在于教育的供给超过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即过度教育[1]。随后, 曾满超和莱文 (Tsang&Levin) 提出了教育过度概念的三个外延, 他们认为只要符合以下三者其一, 就属于过度教育: (1) 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而言, 其经济地位或收入比以前下降; (2) 受教育者没有完全达到他们职业目标的期望; (3) 劳动者掌握的技能远超过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需要[2]。有国内学者认为, 与以往接受教育较高者比较, 目前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过度增加和经济地位明显下降, 与其事业成就期望存在明显差距, 导致高能低就, 当劳动者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时, 就称为过度教育[3]。

2.过度教育的表现

一是高校毕业生多, 就业压力大。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 十年来, 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由2004年的280万猛增到2014的727万, 据预测, 2015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50万。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首位, 但GDP的增幅远落后于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劳动力市场无法吸纳众多劳动力, 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高校毕业生实际需要不相匹配, 导致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其中更伴随着大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 工资起薪下降甚至“零起薪求工作”等反常现象。

二是知识性失业。是指接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并具备相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1.具备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没有工作机会, 属于显性失业;2.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从事大多数普通人都能胜任的基本工作, 即人才高消费, 属于隐性失业。2012年各大媒体曾争相报道“哈尔滨三千大学生争当清洁工:为了编制宁扫大街”, 万人报名者中有近3000人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 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 一边是“体制内”稳定、前景好的诱惑, 于是本科生、研究生争抢清洁工职位的现象, 也就不难理解。除了此类自愿低就业群体, 还有相当非自愿低就业群体出于家庭或个人的考虑, 不得已从事一些较低层的工作。

三是被迫继续深造。随着我国高校扩招, 近十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均在百万以上, 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176万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 本科毕业生具备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足以胜任绝大多数工作, 相当一部分考生考研并非出于对学术的追求, 而是想通过读研暂时缓解就业压力, 未来获得理想工作, 因为劳动力需求方会对拥有高层次文凭者支付较高的报酬, 这种报酬或者表现为较高的起薪, 或者表现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较高的工资收人净贴现值。

二.过度教育成因分析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 教育结构均衡性失调导致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现象同时存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了二者的矛盾。结合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以下主要原因导致过度教育的形成。

1.劳动力市场吸纳知识能力有限

人力资本的潜能发挥取决于劳动力和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程度, 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 产业结构上必将长期以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为主, 并且制造业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 因此对于一般劳动力需求量较大, 对于掌握高新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少。新结构主义科学家皮奥里 (Michaeil.Piore) 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具有待遇高、工作条件好、升迁机会大等优越性, 二级市场则反之。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级市场的工作岗位有限, 对于无法被一级市场接纳转而到二级市场就业的高学历者, 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报酬上的收益, 而是造成了知识贬值与人才浪费。

2.经济结构快速调整以致教育结构性失衡

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 但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对高等教育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 教育结构性失衡是教育产品供给偏离社会经济发展直接需求导致的结构性矛盾[4]。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结构失衡, 部分高校学科和专业设置较为传统和单一, 不能随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距, 有的专业毕业生闲置, 有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调。二是人才层次结构失衡。从供需关系来看, 市场对各级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 社会在需要掌握高深知识和新型技术人才的同时, 更需要普通工人和技术人员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产品和生产力, 因此, 专科、本科、研究生培养规模应达到合理比例。由于盲目追求高学历以及社会供需关系需要, 导致人才过剩, 许多研究生不得不从事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 本科生从事专科生能胜任的工作, 劳动者实际能力远高于工作需。三是区域结构失衡。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吸引着大量人才, 同时偏远地区和农村则因人才稀缺而发展缓慢, 城乡二元差异以及劳动力的流动趋向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压力大、人才供给过剩、被迫升学等过度教育现象。

3.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 个人对教育的盲目投资

21世纪出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 高校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不断递增。随着高校入学门槛降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在物质充足的情况下, 人们逐步转向对精神的追求, 更多家庭和个人对教育进行大量投资, 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扩大。大众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一级市场就业机会的观念直接推动高等教育被动扩张, 扩张速度远大于劳动力市场对高级人才需求量增加的速度, 造成教育产出与市场需求极不匹配。

三.过度教育的影响

过度教育对经济社会正、负面影响兼有, 相比而言, 负面影响更大。正面影响主要有:1.提升了追求高学历者的知识文化水平;2.在特定时期可以适当缓解就业压力;3.拉动教育需求消费。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过度教育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国家与个人投入大量教育资金培养出的高学历劳动者从事着低学历者足以胜任的工作, 是对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2) 过度教育降低了劳动者的实际收益。接受过同等教育的人, 现今的实际收入比以前拥有相同学历者有所下降, 个人付出时间、金钱、精力获得高学历后的收益与投入不成正比。 (3) 过度教育影响劳动生产效率。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只有当劳动者的实际能力与岗位需求的能力相匹配时, 最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发挥, 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劳动者职业特征包括两个方面;职业的物质属性和职业的社会属性。研究显示, 在职业的物质属性同等的情况下, 处于过度教育背景下的劳动者会因为工作需要达不到达到自己的预期标准, 无法发挥个人能力而降低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容易造成情绪波动、积极性降低、一心想寻求其他工作等不良影响, 职业的社会属性得不到保障必然造成劳动生产效率的降低。

四.针对过度教育问题的建议

“过度教育”问题复杂而且系统, 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这一问题, 因此需要国家、高校、社会、及个人的力量共同配合才能更好解决。

1.国家加强调控

作为市场需求与教育供给的调控者, 国家对人力资本市场的供需具有导向作用。首先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 合理扩大或缩小高校招生规模, 以保证人才输出与需求吻合。其次要注重经济发展, 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吸纳劳动者, 保证各层次的劳动者均有用武之地。再次, 加大去对偏远地区的高校和就业劳动力的财力与政策支持, 调整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 控制毕业生合理流动。最后, 国家有必要建立过度教育的预警机制[5], 宏观调控劳动力接受教育的程度, 降低“大材小用”、个人对教育盲目投资等现象。

2.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 应当科学地预测人力资本市场, 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人才。一是要调整专业及课程, 缩减市场接近饱和的专业,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逐步增加新兴的专业以迎合市场需求。二是要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这不仅是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 本科阶段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更快适应工作。三是要做好专业选择指导工作, 给学生一定时间了解并适应所选的专业, 并出台相应转专业的政策, 防止学生几年来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不愿意从事相关职业, 白白占用教育资源。

3.用人单位更新观念。

筛选理论认为, 求职时, 雇主在对雇员能力不了解的情况下, 偏向通过教育背景来判断其能力高低, 进行筛选。因此一些能力突出但学历不高的劳动者往往被拒之门外, 用人单位应转变以“学历论英雄”的观点过度追求高学历人才, 要平衡文凭与能力, 适才而用, 避免人才浪费。同时, 对于操作性要求高的企业, 应加强校企合作, 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强化职业能力, 这样不仅方便学生就业, 也为企业节约成本。

4.个人合理选择就业或升学

首先, 大学生要选适合自己的专业, 在大学期间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培养动手能力, 随时准备好应对劳动力市场的风险。其次, 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面对就业难的压力, 及时调整好心态, 遇到适合的工作, 合理就业, 先就业、再择业。最后, 避免跟风考研, 要认真分析自己是否是出于对更高层次的知识追求而选择深造, 可以先工作一段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还存在哪方面知识的不足, 再选择返校深造, 积累的实践经验能为将来的课题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Richard B.Freeman.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M].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6.

[2]Tsang M.C.Levin H.M..The Economics of over-education[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85, (4) :93一104.

[3]刘志业.栾敬开.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4) :25.

[4]王华春.赵蕊.杨丙见.浅议局部“过度教育”的成因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10, (2) :10

研究生过度教育 篇11

【关键词】 过度保护 保守教学 小学体育教育 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34-01

0

近年来,一些小学体育教育中安全事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小学体育教育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学校一方面考虑学生的安全,一方面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带来的舆论压力,使小学的体育教育趋于保守化,这种“过度保护”的体育教学十分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保守教学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推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一、简述体育教育中的“过渡保护”现象

随着素质教育这一方针的实施,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不论是从体育教学理念,还是从体育教学器材设施来讲均大幅度提高。健康体育已经成为了体育教学的主要观念,虽然我国小学体育的教育工作已经取得很多成果,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也紧紧贯彻到体育课堂之中,但是我国小学体育的教学工作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长久以来,我国小学体育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近些年各地小学发生的安全事故给师生和广大家长以沉重打击,加上媒体舆论的巨大压力,使很多小学的体育教育变得越来越保守,而且这种“过度保护”的体育教育现状愈发严重。

其实对这些体育教育的伤亡事件进行分析,我们能发现在事故偶然发生的背后,还存在着必然性。事件的发生其实是由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组成的,这里的因素可能指教学环境、学生活动心理以及教师管理等。然而社会各界都认为是体育教育难度过大以及教学管理缺乏有效的力度才导致事故的发生。这种看法使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教师在授课时往往走个形式,对学习体育技能的训练活动不重视,使学会在体育课上不仅不能学习到有用的体育知识,更不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锻炼。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劳逸结合,使很多小学生的身体状况呈现下降趋势,十分不利学生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针对“过渡保护”的解决对策

(一)风险回避

近年来,小学体育安全事故频发,对小学体育教育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十分必要,进而为小学体育教育的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小学生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这些伤亡事故的原因进行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很多相似点。找到事故发生风险的原因,就可以找出相对的风险回避措施,就可以使小学体育摆脱保守教育的束缚。

一般小学体育的安全是指学生体育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包括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心理安全。风险回避主要对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进行预测,教师将拒绝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教学方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相应降低,也就能相应的减少活动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例如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教师就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场地,对于身体状况不佳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少参加或者不参加体育活动。只有让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降低,才能让学生敢于参加体育活动,才能让学生家长放心,才能让教师根据新课标的教学标准对学生传授适当的体育知识。

(二)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理念

小学体育教育中“过渡保护”现象是十分不可取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理念,才能让教师有正确的教育行为。因此,要想使我国小学体育教育质量得到保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十分必要。首先,学校领导要对小学体育教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能认为体育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附属品,也不能认为体育教育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所以就弱化教师的教学职能。其次,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宣传工作,帮助师生以及广大家长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明白体育教育中的安全事故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才能让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最后,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体育教育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学校还应该对收集学生家长的意见,再结合学校的教学状况总结出一条具有本校教育特色的体育教育之路,以便体育教育可以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

(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体育教育事业的主导力量,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小学是健全学生人格、积累知识以及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这就使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艰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校方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且针对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校方还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或者拓宽晋升空间来吸引更多的体育教师前往本校任教,进而保证教师资源充足。另一方面,教师本人要有自我学习意识,在任教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对体育教学的方法加以创新,激发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三、结语

小学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就目前我国体育教育面临的“过度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提升师生、家长对体育教育的认知,对小学体育教育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对所有体育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改变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过度保护”现状。

[ 参 考 文 献 ]

[1]杨兢兢.小学体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才智,2014,27:131.

[2]黄全林.浅谈如何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4,36:119+121.

研究生过度教育 篇12

关键词:过度教育,教育不足,相对性,解决途径

过度教育问题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弗里曼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一书中描述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的教育蓬勃发展和大量高学历人才失业的现象, 并首度提出过度教育理论 (Freeman, 1976) 。随后, 过度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过度教育被介绍到我国后, 我国学者也从多种角度对过度教育进行相关研究并试图解释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研究概述及现状

西方学者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定义过度教育。从宏观上来说, 过度教育是指一个社会的教育供给超过了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也就是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在总量和水平上超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微观上来说, 过度教育是指个人所拥有的教育超过了实际工作所需的人力资本, 这一定义以达肯 (Duncan) 和霍夫曼 (Hoffman) 提出的相关理论为代表。达肯和霍夫曼把教育划分为所受教育和所需教育, 所受教育指个体实际接受的教育水平, 所需教育指从事某种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 他们认为, 当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时, 就称为“过度教育”, 反之, 则是“不足教育”。近年来,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越发严峻, 甚至出现高校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面试清洁工岗位和女硕士研究生隐证以本科学历求职的极端现象。2013年, 教育部公布全国高校毕业生增至699万, 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 同时, 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进行统计, 得出2013年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 因而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每年就业市场上都有部分高学历人才失业, 学非所用, 同一教育水平的劳动者较以往收入降低等现象, 一种观点认为, 过度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并指出我国存在结构性过度教育现象。另一种观点认为, 我国不存在过度教育问题, 上述种种问题更多来源于教育不足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失衡, 教育输出人才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不匹配, 导致人才被“剩下”, 说明我国教育存在严重不足。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同时存在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 这两种现象不利于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 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同时存在, 并呈相对性特点。

二、我国教育存在相对性过度和不足

我国既存在过度教育现象, 也存在教育不足现象, 两者是并存的。以高等教育为例, 我国高等教育就存在相对的过度教育。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当适龄青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小于15%时, 为“精英教育阶段”;大于15%时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时为“普及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起,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 迅速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从精英化阶段到大众化阶段, 意味着更多的人拥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宗旨体现, 同时, 对个体发展而言, 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是个体提升整体素质, 实现自我需求、自我满足的最佳方式和途径。然而, 教育发展除了自身逻辑规律推动外, 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现实推动或制约, 造成过度教育或教育不足。我国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相对存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教育结构的相对过度和不足

我国教育结构存在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现象, 其中包括学科专业结构、教育层次结构以及区域人才结构的相对过度和不足。

1、学科专业结构的相对过度和不足

在劳动力市场上, 有些学科和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供不应求;有些学科和专业人才需求已饱和, 供大于求。一份2006年北京市企业调查的数据表明, 在专业类型上, 科学和工程类专业毕业生比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领域毕业生发生过度教育的比例要小, 并明显低于他们发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1]也就是说, 非技术类人才容易发生过度教育, 而技术类人才社会需求更多。这种情况下, 学校教育的滞后性导致学科专业结构没有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某些热门学科和专业报考人数过多, 造成了高校人才在这些热门学科和专业的供给超出了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数量, 产生过度教育现象。相对而言, 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则存在紧缺现象, 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一方面不能满足某些用人单位的要求, 另一方面导致某些学科专业人才过剩, 使这些专业学科的人才不能充分发挥或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 造成人才资源浪费。这就是结构性失业, 也就在人才市场上出现了职位空缺与大量失业现象并存的怪圈现象。[2]

2、教育层次结构的相对过度和不足

我国教育体系由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部分组成, 社会对各级人才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型, 即从事高深学问研究和创造发明的高端学术性人才位于金字塔顶端, 而位于金字塔中低端的是从事把现有科技转化为产品和现实生产力的大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 社会岗位对这一类人才需求更多。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家梅志罡说:“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只是少量的, 更需要的是基础人才。”[3]但随着高校扩招以来, 我国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数量直线上升, 而高职等职业技术教育被认为是“次等教育”而成为备用选择, 使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不均衡。高等教育输出高学历人才增多, 与社会需要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岗位不匹配, 产生人才过剩和“大材小用”现象。我国过分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高, 各高校也竞相提高办学层次, 往研究型大学靠拢, 导致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和不足。

3、区域人才结构的相对过度和不足

我国东部地区和大城市高校分布密集, 西部地区高校相对较少, 国内一流大学多数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教育资源占绝对优势地位, 东西部教育差距不断扩大。一方面, 东西部地区人才供给水平差异较大;另一方面, 人才流向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具有吸引力, 人才流入量较大, 而西部等落后地区经济对人才吸引力较弱, 人才流出量较大。也就是说, 人们在考虑工作因素时, 往往更先考虑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 因此, 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成为劳动者首选的工作区域, 大量人才聚集在经济发达区域, 从而导致这些地区的就业竞争压力增加, 出现人才供给过剩、过度竞争的状态。反之, 人们往往对中西部等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和基层表现冷淡, 不愿意选择工作环境较差、待遇较低的职业, 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出现人才短缺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区域之间人才结构的不平衡, 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二) 教育过程要素的相对过度和不足

教育过程要素的不均衡现象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 教育内容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 重理论轻实践, 课堂教育大部分还以教师对学生单线传递知识的方法为主, 很少或不重视启发式教学, 导致高校毕业生学历与能力不匹配, 造成人才市场上的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现象。

1、教育内容的相对过度和不足

从教育内容角度看, 现实教育中存在着对课本理论知识过度强调, 而忽视对素质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基础教育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 包括中考、高考制度, 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让人们容易产生以分数和文凭定未来的不正确认知, 这几乎成为全社会的刻板观念, 也就导致学校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包括现如今社会上各种教育培训机构, 如公务员考试培训、雅思培训的兴起, 就是一种迅速有效的突击训练应试模式的体现。现实教育往往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而在大学校园这座“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往往缺乏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

一段时间以来, 随着复旦投毒案的曝光, 校园犯罪屡屡被提及, 清华朱令事件、马加爵事件等再次被回顾和反思, 美国《大西洋》月刊文章针对我国校园投毒案指出:“国家发起的教育不能向学生们灌输道德正义, 缺乏强有力的民间社会和包容性信仰习题会导致学生道德教育出现缺口。”[4]一味地教授课本知识, 而严重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等, 这几乎是学校教育的“通病”, 极不利于学生个体思维发散、道德品质以及人格形成的培养, 无形中使得教育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大打折扣, 教育质量和教育输出的人才令人担忧。

2、教育方法的相对过度和不足

从教学方法来看, 学校课堂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 教师往往采用注入式教学方式, 即教师从主观意愿出发, 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吸收知识。而且, 教师在教授知识时, 往往全盘托出, 传授大量的固有的结论性知识, 而不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得出见解和观点, 甚至有些教师压制或直接否定学习者的自主观点, 限制学习者的想象空间和表达空间。这是一种高频低效的教育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只起到了信息的传递作用, 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储存者。这种教育方法, 过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 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 既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 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抱着被动的心态学习。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也是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 缺乏质疑和思考。高校学生广泛存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平时没有系统的、规律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以致于需要考前突击, 通宵达旦地复习。另外, 部分学生对于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于实践, 甚至存在“考完即忘”现象, 这些无不是学习方法不当引起的。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当以及缺乏对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得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效果不佳, 大大降低了学生各种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培养质量。

三、解决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途径

我国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是相对的, 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 一方面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了教育过度与不足;另一方面, 教育系统的内部发展存在相对的过度和不足问题。要解决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 就要从教育和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与经济的发展规律着手。

(一) 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并对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产生影响。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能有效提高生产率, 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教育与经济要协调一致, 才能互相进步和发展, 如果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 出现教育滞后和不足现象, 教育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果经济发展落后于教育发展, 则严重制约教育发展, 并出现畸形的教育过度现象, 同样给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因此, 教育与经济要相互适应, 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 实现“双赢”局面。

1、树立正确的教育先行观

教育具有长效性, 其投资回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而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可能完全同步, 教育投资回报的滞后性决定了教育发展必须适当超前。这就要求我们树立适当的教育先行观, 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 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性投入, 确保教育能够稳定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一般是4~5年时间, 因此, 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兼顾社会近期与长期目标, 高瞻远瞩, 把学科专业自身发展逻辑与社会经济发展岗位需求相结合, 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 避免某些学科专业重复低效率办学。在教育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上, 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合理安排各层次人才比例, 调整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尤其是要在中西部地区树立正确的教育先行观, 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根据现实状况, 国家政策适当向边远落后地区倾斜和支持, 促进当地教育发展, 缓解人才流失现象。“树立正确的教育先行观, 可以有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 促进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5]

2、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需求岗位

我国高等教育过度教育现象逐渐明显, 一方面是高校输出高学历人才增多, 供大于求, 造成过度教育;另一方面, 在过度教育情况下, 能力低的劳动者由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又被迫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 从而产生挤兑效应, 造成过度教育的恶性循环。解决过度教育问题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当高等教育输出的人才结构适应经济产业结构时, 教育就能够促进经济快速科学地发展;当人才结构不适应产业结构时, 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效率降低, 从而延缓经济发展的速度。现阶段我国就业结构水平高于产业结构水平, 高学历人才过剩, 可供就业的岗位数量不足。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 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要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 从“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型, 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这也是经济发展中社会分工、技术进步、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的必然结果。如此一来, 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更多的就业环节, 提高就业层次和就业水平, 使得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相应地需要更多创新型、研究型人才, 大量的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也就不至于无“用武之地”了。

(二) 改善人才培养, 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自身发展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过度和不足, 从而导致高校输出人才质量下降, 学历与能力不相匹配, 造成就业市场上人才过剩。

相关研究认为, 高校毕业生质量的下降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固化是导致毕业生供求不对称的主要原因。[6]这说明, 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 还存在很大缺陷。高校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每况愈下, 被动性和功利性的学习导致其内在主体性抽空, 如此就不具备社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术能力, 只能无奈成为“剩余人才”。因此, 学校教育应当科学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改善和调整人才培养机制,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尤其注重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使人力资本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避免知识闲置现象的产生。

文凭理论认为, 教育在就业市场上具有信号功能, 能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 将他们安排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文凭或学历是用人单位招聘参考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 在现实教育中, 就业者的文凭和能力不一定相匹配。事实上, 随着高校扩招, 高学历人才数量不断增加, 质量却有下降的趋势, 文凭“含金量”已经在减少。文凭原则上是大学颁发的证明学生能力的重要证明, 正如布尔迪厄所说:“证书是对持有者的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担保和认证的‘社会委任书’, 是对发证机构的集体信仰为基础的‘荣誉称号’。”[7]因此, 学校教育要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 尤其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改进,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让文凭和学历真正与能力相匹配, 提高教育投资收益回报, 让文凭成为精准的市场筛选信号。

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问题既要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宏观角度把握, 又要注意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 避免过于追求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导致教育质量下滑。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宏观把握和调控、学校管理和实践以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用人观。

参考文献

[1]范皑皑.大学生人力资本的过度与不足——基于弥补型过度教育视角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4) .

[2]项光勤.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5 (6) .

[3]女硕士生为找工作冒充本科生引热议专家建议不要盲目考研[N/OL].中国教育之声网, 2013-01-05[2013-06-30].http://www.cedcm.com.cn/html/2013/news_0105/7030.html

[4]美刊.校园投毒惨案凸显道德教育缺口[N/OL].新华网, 2013-04-26.

[5]弓顺芳.中外过度教育问题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05) .

[6]张晓蓓, 亓朋.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研究——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17) .

上一篇: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下一篇: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