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成熟度模型

2024-10-18

采购成熟度模型(共4篇)

采购成熟度模型 篇1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 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同时需要给自己的能力进行定位, 并对本企业的项目管理进行改进, 因此需要有一个测定和改进能力的标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即是这样的一个标尺。它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成熟度等级来表征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水平, 用以衡量组织按照预定目标和现有的条件成功地、可靠地实施项目的能力。

成熟度模型研究的关键点在于对模型功能、结构以及评价系统的研究。不同研究者对于模型三方面问题的不同理解, 形成了多种成熟度模型。本文将对典型的成熟度模型做一个系统的介绍, 作为各企业进行成熟度测评和持续改进的参考。

1 典型的成熟度模型

1.1 CMM模型

C M M专注于评估软件过程成熟度。它首先提出了成熟度模型最为重要的两个应用领域:能力评级、帮助组织完成持续改进;考虑了两种运用方式由于动机、目的、输出和结果的所有权上存在的差异对于最终测评结果可能存在的影响。

C M M模型建立的是矩阵模型结构。一个维度为过程维, 另一个维度为成熟度等级维, 。在模型两个维度的结合下, CMM构建起了拥有五个成熟度等级, 共计18个关键过程域 (K叮Processes Area, KRA) , 52个目标, 374个关键实践 (Key Practice, KP) 的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下, 如果某组织达到了某一成熟度等级中规定的所有关键过程域, 则表明达到了这个成熟度级别。

C M M模型评价系统由三部分内容构成:成熟度测评方法 (主要包含在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介绍中) , 成熟度提问单 (主要作为成熟度评估时的诊断工具) , 能力成熟度关键实践 (详细描述了CMM模型的主体—关键过程区域) 。

CMM的缺点在于:忽视了超出软件过程范围之外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知识管理等其它方面;只是“描述在每个成熟度等级上的组织的特性, 并不规定达到成熟度等级的具体方法”, 不能告诉组织如何改进。

1.2 OGC模型

OGC成熟度模型将评估对象由软件过程转移到了项目管理领域, 但仍深受C M M模型的影响。该模型专注于成熟度水平的评估, 功能定位十分明确。

OGC模型有两个分支:P 3 M 3和P2MM。P3M3采用描述式阶段性模型, 在进行能力评级的同时, 通过对于各成熟度等级的描述, 为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提高指出方向;P2MM则去除了关于K P A基本属性描述的部分, 使之成为一个纯粹的等级评定模型。P3M3拥有五个成熟度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 包含共计32个关键过程域 (Key Processes Area, KPA) 。P2MM模型则拥有共计17个关键过程域 (Key processes Area, KPA) , 97个关键实践 (Key Practice, KP) 。如果该组织达到了某一成熟度等级中规定的所有关键过程域, 则表明达到了这个成熟度级别。

OGC成熟度模型评价系统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成熟度模型手册 (详细描述了作为模型主体的关键过程) , 测试提问单 (作为成熟度评估时的诊断工具) 。

1.3 OPM3模型

OPM3专注于帮助组织完成项目管理能力的持续改进。它同时兼顾了项目、项目群、投资组合等三方面的范畴, 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连续式的模型结构, 通过一组有联系的最佳实践构成一条完成持续改进的道路, 真正实现了由CMM所提出的帮助组织完成持续改进的设想。

OPM3模型增加了代表模型范畴的维度, 从而形成了一个由模型范畴、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过程以及过程改进四阶段组成的三维度体系。在之后的改进中, OPM3还将人员、文化、知识管理等非过程控制因素提高到与过程控制同等重要的高度。

OPM3的评价步骤和流程分为三步:第一, 获取组织项目管理实践的认识, 把握成功项目管理的要素;第二, 评估组织现有项目管理的成熟度;第三, 立足于组织项目管理的现有成熟度, 并根据所掌握的项目管理实践经验, 为组织改进提高指明改进的方向和路径。

但是, OPM3的连续式模型结构过分关注于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持续改进, 在成熟度等级评定方面适应性不高。OPM3复杂的结果输出使其很难用于同类型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横向比较。

1.4 CMMI模型

CMMI增加了对组织文化、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团队协作等因素的考虑, 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阶段式和连续式两种表现形式并存的模型结构形式:阶段式表现形式主要用于组织成熟度能力等级的评定;连续式表现形式通过对过程的分类, 帮助组织识别当前每一类能力的现状, 并据此进行持续改进。CMMI模型是第一个真正能同时满足等级评定和持续改进两种模型应用需求的成熟度模型。

CMMI采用矩阵模型结构。一个维度为过程维, 拥有过程管理类、项目管理类、工程类以及支持类等四大类共25个关键过程域 (Key Processes Area, KPA) ;另一个维度为成熟度等级维, 分为1~5共五个成熟度等级。CMMI模型通过将组成过程的特殊实践进一步分为基本和高级, 并在其间建立逻辑关系, 建立起了近似连续式的模型指标体系。

C M M I模型评价系统同C M M模型一样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但针对不同的测评目的, CMMI所使用的测评方法略有不同:对于期望获得持续改进的被测评者, 模型采用了一种较为开放的测评环境, 测评是以一种类似研讨的方式由测评者和被测评者共同完;对于期望进行成熟度等级评定的被测评者, 模型则采用了一种较为封闭的测评环境, 测评几乎由测评者独立完成。

其缺点在于:对于过程的关注始终是CMMI模型的重点, 因此C M M I模型并未像OPM3模型一样采用将组织人员、文化、知识管理等非过程控制因素提高到与过程控制同等重要的两部分的模型结构。

2 结语

不同行业、企业的自身状况不同, 企业进行成熟度评价时, 应从本行业、本企业的自身状况出发, 选取与本企业状况、评价目的相适应的成熟度评价模型, 或请专家构建适用于本企业的成熟度评价模型, 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进行自我分析和持续改进。

摘要: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通过成熟度等级来表征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水平, 并为企业项目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是帮助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本文将对典型的成熟度模型做一个系统的介绍, 作为各企业进行成熟度测评和持续改进的参考。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熟度

参考文献

[1]陈云川.小议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运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1) :266~267.

[2]李卫平.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在物业服务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青年科学, 2009 (10) :140.

采购成熟度模型 篇2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慢慢被体现出来。而提高项目造价管理的方法是什么,如何才能最大化的提高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又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作为项目管理范围中一个火热的研究话题,本文将分析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本构成,以及内部流程。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

引言

从这几年的建筑业的发展来看,企业愈加重视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成熟度模型能够通过业主方的造价管理成熟度的分析,精确的计算出业主方的造价管理能力,然后进一步分析出工作方面的缺陷,然后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进而提高其造价管理能力。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优化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我们需要对其基本结构,内部流程进行详细的剖析。

一、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组成

1.工程管理的成熟度等级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等级效仿了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模型同样分为五个等级:(1)第1级。项目工程企业单位开始意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决定接触有关造价管理的一些基础理念,但是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无论是体制、经验、投资计划上都有很大的随意性。(2)第2级。企业在有一定的造价管理的基础理念之上意识到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规范整改,并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开始广泛接受并采用。(3)第3级。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对工程造价管理建立一个严格规范的组织体系,从而使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即让造价管理系统的整体变得有制度有体系。(4)第4级。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细分工行层的管理体系,即把每个工程分项目按照国家制定的计算方式以及数据在根据创新技术结合市场形势,对工程成本以及;量进行计算。争取使得对分项目进行严格的规划。同时,在这个阶段,工程企业还要考虑两个方面的成本:一个是建设所需要的成本;另一个是实际运营和维护中需要的成本。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考虑,才可以更加合理的对建筑材料进行设计和选择。按照国家制定的建筑造价标准,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节约造价成本。(5)第5级。前面四个等级的基础之上,继续将工程造价的每一个子项目、子环节进行内外全方位的改进,争取使造价管理达到最优秀的状态,建筑企业在以获得的优势基础上一步一步的完成对项目的每一个内容关键点进行优化与该撒喊你,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2.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域每一个工程造价管理都需要有一个数据域作为理论指导,它会被分解成为意义具体的关键组件,这些关键的组件用来对对成熟度和开展计划进行,即数据域将收奶整理每一个成熟阶段的每一个造价成本。着需要数据域将国家制定的金额标准、企业单位的具体情况、设计方案的选择、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把所有的造价控制在合理的空间内。

3.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域过程域指的是业主为了使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可以符合各个等级的标准而安排的优化领域。过程域分为五个部分,其关系为:对投资进行估算,判断其是否符合启动的要求,当项目启符合启动要求时,要对设计的预算进行评估,评估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为依据,一个是施工图概况,一个是施工预算,最后再对工程管理的收尾阶段进行评估。

4.目标目标指的是在过程域中运用数据域的相关知识,判断每一个环节的目标实现程度。主要作用在于以工程的质量为前提,将项目的整体造价控制在制定的目标周围。

5.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实践指的是实现过程域的各个部分,实践具体来说分为五个阶段:决策阶段,决策意味着工程将要启动,将要开始一系列的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单位在决策前认真勘察场地、评估方案、确定项目的可实施性,最后在合理可接受的情况下对项目进行决策;设计阶段,设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成本、质量、收益,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在保证设计理念合理规范的情况下,做到工程设计的经济化,即不吝啬每一分钱,但也不浪费每一分钱,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的设计经验,依据市场情况设计一个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施工的招标阶段要严格选择施工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相应的责任合同,检查招标文件,对每一个细节的价格都逐一审查;施工阶段,严格把控材料的购价、施工的成本、施工人员的调度等;竣工阶段,认真核对清单,把控好验收的每一个环节,争取使所花费的成本都能够查到去向。

6.工程造价管理的保障指的是确保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活动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体制对其施工人员、投入的资金、素质水平、数据信息进行保障,保障每一个细节得到支持与制约,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7.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步骤主要步骤指的是所有的工程项目都会实施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投资规划:判断有意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并对值得投资的项目的成本进行一定的评估。(2)施工:在投资规划阶段对每一个施工阶段预计花费的范围下进行实际的施工,尽量使施工花费的费用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3)资金把控:即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资金进行相应的调整。(4)评价:即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设计方案的实施性、施工的整体性、验收的质量、工程的结算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所获利润。

二、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总体流程

成熟度模型的具体流程如下:(1)以过程域为保障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2)将目标付诸于实践。(3)有了过程域、合理的目标将实践进行具体的实施(4)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不能盲目的实施。(5)控制下的操作将会循序渐进,有计划的进行。

三、结束语

本文具体介绍了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内部结构,以及实施流程,希望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并且基于此不断完善与优化,从而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进而更好的推动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慧,王建国.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102-106.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 篇3

目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国内外对智能制造的概念和内涵还未有统一认识,尤其是对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还未明确,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战略时如何确定最终目标和如何整体策划分布实施还缺乏有效的指引。本文通过分析智能制造的核心和内涵,借鉴能力成熟度的思想,提出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明确智能制造发展路径以及不同等级成熟度的关键特征和要素,从而为各类制造业企业发展自身智能制造能力指明方向,为各级主管部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抓手。

2 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

科技部《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定义:智能制造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等。

工信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中定义:智能制造是指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本文认为,智能制造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应用于设计、生产、物流和服务等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核心制造过程以及支持制造的资源和关键保障,实现信息驱动、执行管控以及决策优化的闭环,最终达到绿色节约、模式创新、持续发展的制造产业新状态。

以下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生产为核心,延伸包括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在内的制造核心过程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生产线、车间、工厂级的支持要素,不涉及财务等企业级管理过程。

3 相关理论基础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主要参考国家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与国内外成熟度的理论与思想。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在研究各类智能制造应用系统的基础上,提取其共性抽象特征,构建由生命周期、系统层级、智能功能组成的三维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从而界定了智能制造标准化的内涵和外延。并在深入分析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将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的生命周期维度和系统层级维度组成的平面自上而下依次映射到智能功能维度的五个层级,形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主要解决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和框架的建模研究问题。本文智能制造核心要素的选取参考了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的产品制造生命周期维度与智能功能维度。

成熟度模型能够精炼地描述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通常将其描述为若干个有限的成熟级别。每个级别都有明确的定义,并设定一定的标准,其实现包含了若干个必要条件;从第一级发展到最高级,各级别之间具有顺序性,每个级别都是前一个级别的进一步完善,并形成向下一个级别前进的基础。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CMMI)是一种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标准,主要用于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和进行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估。在CMMI分级描述模型中,具体分为5个等级,从第1级到第5级分别为: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定量管理级和持续优化级。初始级是最低的等级,基本上缺乏健全的软件工程管理制度,过程缺乏定义、混乱无序;在已管理级,建立了基本的软件工程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管理类似的软件开发;在已定义级,已将软件过程文档化、标准化,可按需要改进开发过程;到定量管理级时,可针对制定质量、效率目标,并收集、测量相应指标,达到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有定量的理解和控制;而在最高级持续优化级,可基于统计质量和过程控制工具,持续、稳定地改进软件过程。本文提出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等级划分参考了CMMI的理念。

4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描述了企业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特征以及水平演进的路径,为企业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供方法,为第三方评价智能制造水平等级提供工具。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核心要素从制造工程、制造保障以及智能提升三个维度考虑。其中,制造工程是核心,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活动集合,包括了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制造保障是制造工程得以实现的基础配备,包括战略与组织、雇员等人文要素,设备等基础设施,能源、安全环保等保障要素;智能提升是由自动化、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包括互联互通、系统集成、信息融合等。新兴业态是制造工程、制造保障以及智能提升三个维度综合作用的理想状态,是智能制造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能力成熟度的三个维度关系如图1所示。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可分为整体成熟度模型与单项能力模型,整体成熟度用于评价企业整体制造智能化水平,强调综合性;而单项能力模型是对制造工程的某一些环节的智能制造水平进行评价,强调专业性。两种模型所涉及的关键域的要求是一致的。

(1)整体成熟度模型

把企业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划分为5个等级——第1到第5级。数字越大,成熟度等级越高。每个成熟度等级下都包含若干代表该级别主要特征的关键域集合,而高成熟度等级包含了低成熟度等级下的关键域。这5个成熟度等级分别是:

第1级已规划级:企业已有部分信息化基础,有智能制造的想法,有参与智能制造的愿景。

第2级规范级:企业能够实现生产等重要环节的流程、标准、要求等的规范化和数字化。

第3级集成级:企业产品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的管理更深、更细,关键环节系统间可集成,实现上下游联动。

第4级优化级:能够实现知识库或优化模型等的应用,可体现制造各过程的协同与闭环控制。

第5级引领级:能够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数据分析及决策,实现预测、预警、自适应等功能,体现人工智能,不断优化制造过程。

5个成熟度等级及其关键域如图2所示。其中,第1、2级要实现的关键域是共用的,包括制造工程和制造保障所涉及的关键域,而随着等级的提升,这些域要满足的要求也在提高;从第3级开始增加了智能提升的关键域,第3级增加了互联互通、系统集成的要求,第4级增加了信息融合的要求,第5级增加了新兴业态的要求。

(2)单项能力模型

将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制造工程的重要环节进行单独分级,来评价企业某一单项的智能化水平。每个单项能力可以分为已规划级、规范级、集成级、优化级、引领级5个级别。单项能力成熟度模型如图3所示:

以“生产”这一关键域为例介绍不同级别下的特征。

已规划级:初步实现生产现场的闭环管理,建立了围绕以生产任务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管理仅限于关键性资源。

规范级:生产车间的各项核心资源都覆盖了信息化管理,使车间作业中的各项要素得以有效的配合与管理。

集成级:生产车间的主要资源均纳入信息化系统管理之中,主要资源及实现精细化管理,并能根据现有资源情况,初步进行优化。

优化级:生产车间实现各项资源的集中管控、协同优化及利用,优化的结果能够有效指导现场生产作业。

引领级:生产车间实现了设备层、控制层、执行层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融合,实现了从生产计划的下达、排产、生产加工、完工反馈等过程的自感知、自学习、自适应的动态优化及调整。

5 结语

本文明确了智能制造成熟度的研究范围,从制造资源、制造保障与智能提升三个维度分析了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从而提出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模型建立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的递进框架、各级之间的关系以及每级的智能制造水平的表现特征,为企业建立一个描述其智能制造综合水平的模型,以及评价不同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提供了依据。

下一步的工作将从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出发,一是充分调研不同行业对成熟度模型的要求差异,优化通用的关键域和模型,并进一步开展成熟度评价的相关研究,围绕成熟度模型,建立具体、可用于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为企业评价自身的智能制造水平提供参考;二是结合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工作,开展成熟度模型标准的试验验证工作,通过企业应用成熟度模型来验证其科学性、合理性;三是致力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的应用推广,广泛地在制造业企业中开展评价活动,积累基础数据,总结分析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和改进点,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璧.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分析[J].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2009(01):36-41.

[2]战德臣,程臻,赵曦滨,等.制造服务及其成熟度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18(07):1584-1594.

[3]马慧,杨一平.企业信息化能力成熟度关键模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1):73-78.

[4]杨全义,符志民.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价[J].项目管理技术,2011(03):34-38.

采购成熟度模型 篇4

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可靠性技术也涉及到可靠性管理.本文从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系统工程概念出发,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武器装备可靠性系统工程能力的概念,并从需求管理、分析设计、试验评价、信息管理四个方面对此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作 者:王靖 康锐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刊 名:航空维修与工程  PKU英文刊名:AVIATION MAINTENANCE & ENGINEERING 年,卷(期): “”(3) 分类号:V2 关键词: 

上一篇:梯度结构下一篇:插画在平面设计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