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员工

2024-08-22

90年代员工(共9篇)

90年代员工 篇1

众所周知, 90年代青年已逐渐成为社会和企业的中坚力量, 他们不论是在学识、能力、性格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显现出不同于70、80人的特质, 作为企业用人指导如何帮助企业科学、有效的用好90年代员工, 通过选人、育人、用人以及留人等职业指导, 帮助企业与90年代员工实现共赢。

一、90年代员工的特质

企业HR都有一个共识, 近两三年无论是接收到的求职者资料, 还是企业用人方面, 90年代员工的人数在逐渐增多, 并有逐步取代70、80年代人员的趋势。这批人员有着自我价值观、能力学识、为人处世、工作态度和作风等鲜明显著的90年代标签特点。

90年代的人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 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 物质生活环境优于70、80年代的人, 大都是家里的独生子, 这些造就他们在同一种环境下的两种不同状态:一方面他们见识多广、多才多艺;另一方面无经济压力, 缺少激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方面他们个性突出, 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另一方面以自我感受为中心, 常常忽略团队, 集体意识淡薄;一方面他们做事灵活, 有策略和想法, 另一方面喜欢稳中求突破;一方面他们非常自信, 另一方面又非常敏感;一方面他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拥有难以理解的古怪爱好;一方面他们游弋于网络中的虚拟世界, 另一方面内心孤独, 强烈需要现实朋友;一方面他们追求高品质物质生活, 另一方面又喜欢“非主流”。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的90后员工的加入, 如何在招聘环节找到合适员工, 如何在用人过程中发挥个人优势, 知人善用, 如何避免培养后的员工流失, 是每一个企业急需面临的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的职业指导。

二、采取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应对90年代员工

1. 企业选人, 搭建吸引求职者的需求平台。

与互联网同时代的90年代人, 信息资源的共享让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已经学会武装自己, 擅长包装外在形象, 懂得面试应答中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同时, 90年代求职者不单纯为了工作而工作, 他们更看重企业和产品的发展前景, 自在的工作氛围, 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平台等。第一, 选人是企业和求职者双方选择的事情, 面试官的一双火眼金睛可以通过求职者资料, 测评工具, 面谈等方式选拔合适员工。同时企业必须搭建一个满足90年代求职者需求的平台。企业文化特色、产品市场前景以及企业发展短期内可实现目标来吸引90年代求职者的认同感。第二, 建立新的用人观念, 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人才需求, 建立实现求职者个人价值的岗位平台, 满足可见和不可见的价值需求, 即可见的岗位资源, 获得价值, 个人成长轨迹;不可见的个人能力提升, 能力价值认可和发挥。第三, 要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入职薪酬, 同时有明晰化的薪酬激励政策。

2. 企业育人, 培养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90年代的员工入职后一般有两类表现, 一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求稳;一是急于表现得到企业的认可。企业完善的培训体系针对性培养可用之才。第一, 了解个人兴趣和能力, 专项性培养人才。第二, 提供多接触社会机会, 与时共进, 吸收社会资源为企业所用。第三, 建设企业和团队学习氛围, 重点培养有意愿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员工。

3. 最佳用人模式是识人善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优势和不足, 现代企业管理最佳模式是识人、知人, 发挥所长, 创造价值。90年代员工是有想法, 有思想的一批人, 有效调动工作热情和动力, 匹配的激励机制, 发挥个人所长。第一, 岗位设置和职责设定要考虑宽度、广度和深度。第二, 不限制个人能力发挥, 多给尝试机会。第三, 多肯定员工的努力和付出, 不局限经验不足所产生的问题, 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第四, 制度灵活性与严谨性共存, 人本化和个性化管理共存。第五, 团队领导与时俱进学习现代管理、心理学等知识, 权威和专业并存。第六, 企业沟通平台顺畅, 保障员工说的权利和做的义务共存。

4. 保障“人才一个都不少”。

即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达成。人力战略保障是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达成的首要素, 企业人才留用是企业人力战略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企业通过选拔、培养人才后人才流失, 不仅增加人力成本, 而且还会对其他员工造成负面影响。第一, 分阶段制订员工的职业规划, 积极实现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理论的不同目标。第二, 认可员工成长和付出, 建立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期权或股权激励机制, 增强归属感。第三, 制订可执行性和实操性奖励惩罚体制。第四, 接纳不同员工个性与共性的有效统一。

三、结语

企业面对90年代的新生员工, 除了在原有企业管理基础上, 不但要学习在工作中实践现代管理的灵活性与原则性共存的理念, 而且还要学习了解90年代员工的心理特点, 知人善用, 扬长避短, 发挥个人能力, 同时还要搭建个人与团队共同发展的平台, 满足个人个性化和团队共性化有效统一的需求, 让90年代员工在企业战略发展中发挥其独特的才智, 实现企业和员工共赢的目标。

90年代员工 篇2

幽灵先生住在一个古镇的破楼里,这里阴森森的,堆满杂物,天花板和墙壁上布满蜘蛛网。每天晚上都有人慕名而来,试试自己的胆量。幽灵先生最喜欢的是每天下午躲在窗户后面看着窗外的夕阳,因为太阳落山之后,他就能愉快地变换模样吓人了。

幽灵先生简直是个天才,拥有几百年吓人经验的他,足足掌握了一千八百五十九种吓人的方法,整个镇上的人都非常怕他。每天晚上,幽灵先生都会去镇上转悠一圈,他时常会听到一些妈妈故意用可怕的声音对孩子说:“再不乖的话,可怕的幽灵就会把你抓走!”孩子们通常都会安静下来,不哭也不闹了。这时,幽灵先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有一天,天刚黑,又有几个想挑战自己的孩子来到破楼里,幽灵先生轻易就把他们吓得哇哇大哭。他得意极了,对这几个孩子说:“这个镇上没有人不怕我!”

“那可不一定。”其中一个孩子用发抖的声音说,“最近我们镇上新搬来了一户人家,他们可能就不怕你。”

“你说什么?”幽灵先生大叫起来,脸也变得更加狰狞,那些孩子连滚带爬地逃跑了。

幽灵先生找到了新搬来的人家,轻松穿墙进入他们家里。已经是夜里九点多钟,他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坐在书桌前翻看一本厚厚的书。幽灵先生飘到他身后,从自己会变换的两千三百五十二种可怕的脸里,变出了最可怕的一张脸。然后,他拍了拍男孩的肩膀,男孩转过脸来,目光呆滞地看着幽灵先生。

“三,二,一,这个小鬼马上就要叫出来了!”幽灵先生得意地想。

十秒钟过去了,孩子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妈妈,是你吗?”他问。

幽灵先生看了看孩子的眼睛,又瞅了瞅他看的书,明白了一切:原来孩子的眼睛看不见。没关系,幽灵先生还会发出一千九百二十一种可怕的声音,总有一种声音能吓住他。

“不是你妈妈,你猜猜我是谁?”幽灵先生自己都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

孩子愣了愣,迟疑地问:“你是小偷吗?”

“我不是小偷,我是幽灵!”

男孩笑了起来,提高声音说:“我才不相信你呢。你再不走,我就要叫妈妈报警啦!”

幽灵先生敏捷地从窗户飞了出去,不过他并不气馁。第二天晚上,他又来到男孩家里,用一种更可怕的声音对男孩说:“我又来了,猜猜我是谁?”

“昨天晚上的小偷吗?你逃跑的速度可真快。”孩子合上书,脸上甚至带着笑,一点儿也不害怕,这让幽灵先生非常火大。

“我可是幽灵,你怎么能这么平静!”

“因为你是我来到这个小镇以后,第一个和我说话的人……不,是第一个和我说话的朋友。”

“我可不认为你是我的朋友,我只是想吓唬你。全镇所有人都害怕我,谁也不能例外!”

“那你就想办法吓唬我吧,我等着。”

没想到会遇上这样难缠的一个对手。此后,每天晚上,幽灵先生都会飘到男孩身边,使出浑身解数想要让这个孩子感到害怕,不过一切都是徒劳,男孩越来越不害怕他,甚至有一天还问幽灵先生:“你变成幽灵之前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忘记了。”幽灵先生说,但他马上想到不应该和人类谈论自己的事情,于是赶紧补充说,“不要随便打听幽灵的事,小心倒霉哟。”

后来有一天,夜里十二点,幽灵先生又来到男孩家,发现他床上空荡荡的,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幽灵先生忽然觉得心里像是少了一块重要的东西,有些沮丧。他穿过小镇的大街小巷寻找那个孩子。天快亮时,终于在医院里找到了那个孩子。原来他生病了。

“现在他身体虚弱,正是吓唬他的最好时机。”幽灵先生想。

他来到男孩面前,正准备用最可怕的声音对男孩说那句“猜猜我是谁”,不过话到嘴边时停住了,他看见孩子的脸色非常苍白,他不忍心。

“幽灵先生,是你吗?”男孩睁开眼睛。

幽灵先生用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温柔的声音答道:“是我。”

男孩笑了起来,说:“你不准备吓唬我了吗?”

“你生病了。”幽灵先生说。幽灵是不应该有同情心的,幽灵先生觉得自己才病得不轻。

“其实第一次你对我说话时,我就被吓住了。不过我喜欢有人和我说话,希望你天天能来,所以才故意装作一点儿都不害怕的样子。”男孩轻轻地说。

“好吧,我得说你现在也是我的朋友了。”幽灵先生把冰冷的手轻轻放在男孩的手上。

扯扯90年代四大中锋 篇3

鲨鱼还在路易斯安那州大时,球探把他跟尤因、上将之类比。后来比尔沃顿来了。毕竟是真·专家,只看了鲨鱼大屁股一眼就说:“这不典型一大号巴克利吗?”直接抓住了问题本质。

大梦在自传中说,他刚从足球和手球改学打篮球时,身高大概203公分,还不怎么能扣篮,就是一盖帽狂,有次打比赛,被个196公分的对手用无数假动作骗得满天乱跳,随意羞辱。所以后来他进了NBA就有点心理变态,见谁晃谁。很好的心理学范本。

还是关于四大中锋垄断度:

鲨鱼新秀季24+14+3的数据,常规赛MVP选票第七,可是没混进前三阵容。理由,那年MVP选票,大梦第二,尤因第四,上将第六。三位把前三阵容的中锋填满了。

鲨鱼第二年29+13+3的数据,常规赛MVP选票第四,只混了第三阵容。理由那年MVP选票,第一大梦,第二上将,第五是尤困,第三夹了个皮蓬。顺便:这年得分榜前五里,他们也占了四个(还有一个是“人类电影精华”)

类似苦命,只有1975年兰尼尔MVP选票第三,没进前二阵容。理由:MVP选票前两名都是中锋,硬把他挤出去了。

大梦第一次见尤因是在录象上。休斯敦大学教练说:“乔治城这家伙是今年最强大一生。”大梦一看:这家伙怎么什么都会啊,他真是大一吗?看那脸老得。

他们俩真认识是在一个巡回赛间隙。大梦宾馆房间里放雷鬼乐,门口进来条大汉:“好听。”大梦一看真高。然后就猜出这厮是谁了。那时他们当然不知道:一起听音乐的这位要在1994年NCAA全美决赛相遇,1994年NBA总决赛再决生死。生死冤家,从雷鬼乐开始。

海军上将到马刺第一天,跟主教练打赌:我能表演了个两手撑地倒立着,从球场这端走到那端。结果他付诸实际。教练直接看得心理崩溃,当天休训。

尤因入行第一次遇上摩西·马龙,被马龙打了35分13个篮板。马龙说:“年轻人,欢迎来NBA。”

鲨鱼入行第一次打尤因,被史密斯,奥卡利他们围死了。可是数据还略高尤因一点儿。赛后他们都说了点场面话,但鲨鱼的话不大好听,末尾捎了句“单对单,我没输给他。”

自此之后,他们俩之间就没什么好话了。

鲨鱼和尤因,上将,莫宁都不对脾气,但和大梦很好。他对莫宁倒没什么实在的恶感,纯粹是大学时每天听人吹

“乔治城的莫宁如何如何好,跟你比怎么样呀”给气烦了。当初巴克利对奥斯卡-施密特也没什么,纯粹是被媒体问烦了的火儿。鲨鱼新秀季时威风八面,回头一看居然是莫宁上了《Sl》封面,心里更憋火了。

鲨鱼不喜欢莫宁还有个理由。1994年

“他不爱笑。你看我可爱笑了,看我的牙齿(龇牙)。”

尤因和莫宁虽是师兄弟,性格不同。莫宁铁面火神狠在脸上,但大体一根筋光明磊落。尤困在纽约其实很苦,曝光率高,压力也大,纽约人挑剔,拿他编各种歌和笑话很流行。大个子本来就性格偏孤僻,尤因长期被这么闹腾,导致经常半压抑的邪恶微笑。所以1998年往后几次系列赛,尤困对莫宁心理战都很有效。但莫宁肾坏了时,尤因第一个要出来捐。兄弟之情大致类此。

鲨鱼爱玩爱闹,灌唱片拍电影第一年就被投票选进全明星,一开始就是娱乐明星流。尤因和莫宁师兄弟是端庄派,上将喜欢琢磨他的萨克斯风钢琴曲和祈祷,跟鲨鱼一比有点学术派撞上娱乐圈、60后遇到70后的代沟,所以镝上了。纽约媒体1993年因为鲨鱼压了尤因成了全明星首发争风吃醋,首起挑事,再未休止。

鲨鱼高中后几年在圣安东尼奥读的,基本打遍天下无敌手。进NBA后跟马刺打前四场全败。1994年被上将抢了得分王,1995年被上将抢了MVP。至于跟邓肯、罗宾逊纠缠则是后话了。他跟这城市注定宿怨。

1995年3月,罗宾逊坐镇马刺主场打魔术。魔术派格兰特去防罗宾逊,使得上将24投7中。最后马刺靠一记抓前场篮板后点进绝杀魔术。当时绝杀魔术的马刺球员是:

道格·里弗斯。

—今年就成鲨鱼教练了。命也夫。

大梦1996年33岁上娶了新太太达利亚·阿撒菲。那姑娘那年18岁。然后他俩就开始飕飕生孩子,然后大梦就开始下滑了。色乃刮骨钢刀,是之谓也。

鲨鱼和上将、尤困,莫宁不对付,但和大梦则惺惺相惜。1995年前每逢他俩要拍照,鲨鱼都死抱着大梦跟抢个压寨夫人似的,大梦一张高颧骨脸则满脸甜蜜状。因为,全世界中锋都在贬鲨鱼时,就大梦一直在念叨:

“鲨鱼是当下最好的。我很庆幸1994年就夺了冠拿了MVP,因为以后都是他的,我没份啦。”

1995年春天,鲨鱼对大梦的态度:

“他是最好的。别拿我跟除了他之外的任何人比。”然后圣安东尼奥记者问:“大梦是最好的,上将呢?”鲨鱼就板脸:“老子又不负责给球员评等级!”

1995年某周日。上将八点起床,带两岁孩子去看《狮子王》。晚上,常规赛,马刺124比103赢了火箭。上将31分11篮板,大梦25分6篮板。罗德曼抢镜,抓了27个篮板。大梦被问起“你和上将哪个强”时回答:

“直到打完一个七场系列赛后,你才能知道答案。”

1995年西部决赛,大梦带领火箭大破马剌,彻底羞辱了上将。寻根问梢,就在这里。

方今世界,很能让你生出点“不知今夕何夕”的感慨,涉及敏感词的那一部分不好多说,即便是稍微单纯一点的篮球世界,它也像一只放在桌边的鸡蛋一样,充满了不安定的因子。大卫·斯特恩最新一季的主题曲是《三分之一的理想》,上周斯特恩表示,夏天进行的劳资协议谈判基本上没有进展,联盟将坚持削减三分之一的球员工资开支。如果日后斯特恩的传记片由杜琪峰来拍摄的话,那么这一幕中的斯特恩会倒上一杯红酒,点上一根雪茄,他没有龙头棍,但是这些年来江湖大佬乾纲独断的威猛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个会在央视大楼寒风中伫立多时,对狗眼看人低的门卫轻松微笑的老头子,绝对是马龙·白兰度版教父之后最有大佬范儿的明星,托尼·瑟普拉诺和任初九都远远不及。

时隔23年之后,著名商战电影《华尔街》续集上演,但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没能胜过《社交网络》。戏外的世界也是一样的,金融危机寒潮来袭之际,传统经济类型频频遭遇尴尬,但新型网络经济体却逆风飞扬。社交网络Facebook拥有4亿活跃用户,这几乎就是中国,印度之后的第三大国,23岁的国王马克·扎克伯格也成为福布斯富豪榜上最年轻的亿万富豪。老一辈的富豪多

半出身律师,他们的标准形象详见《赫德萨克的代理人》和《颠倒乾坤》,或者《华尔街》系列,众所周知,NBA四代大总管斯特恩在上任之前就是一位律师。实际上包括杰里·巴斯等人在内,NBA很多老板也跟他一样属于老派富翁。而新一代富翁形象接近《生活大爆炸》中的主角们,他们发财之道五花八门,财大气粗,看起来不像是老谋深算的老板,比如靠卖网站起家的马克·库班。在金融危机的袭击的大背景下,那些传统富翁财政状况捉襟见肘的情况就愈加明显了。即便是NBA这样景气的联盟,经济形势也不乐观,联盟已经告知各位老板,上赛季亏损额预计达到了3.4到3.5亿。

正是这样的形势逼得斯特恩不得不痛定思痛。以前拉里·米勒和比尔·戴维森等人只能看着库班,保罗·阿伦这些新贵暴发户一般使钱,随意搅动自由市场,而在这些汽车大亨玻璃大亨故去之后,后人们终于可以团结在同一条战线里,枪口一致对外。

奇才新老板莱昂西斯和中国颇有渊源,之前和陆川电影《南京!南京j》打擂台的《南京》正是他投资拍摄的。在张纯如所著书籍的感动下,他投拍了这部电影,在2007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他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新的头衔——电影慈善家。这位莱昂西斯可以算是复合型的老板,身上兼有米勒和库班的两种特质,他是美国在线公司的退休副主席,但正是他让美国在线变成在顶峰时拥有超过3亿个用户的国际网络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被称为新媒体的大亨。当然莱昂西斯的主业不是拍电影,除了奇才,他手中还拥有一支NHL球队,所以他对于硬工资帽比较熟悉,按捺不住在媒体上公开建言的他,为此还遭受了联盟的罚款处理。

老教父斯特恩并非不同意使用强硬手段。联盟副总裁亚当席尔瓦透露,联盟上个赛季花在球员工资和福利上的钱达到了21亿,而斯特恩希望将这一数字下降7.5到8亿。斯大叔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胃药,不能药到病除,他甚至发出了警告:停摆并非不可能发生。

斯特恩刮起了十号风球,新的续约合同就像收到台风警告的渔船一样龟缩在港口。老鹰的二号得分手贾马尔·克劳福德一直在要求合同,但是球队就是置若罔闻,从季前赛的表现来看,老鹰队大概想用乔丹·克劳福德取而代之,这名新秀正是在詹姆斯上扣篮被耐克封杀的那位,除了在雅虎ESPN的比赛技术统计上容易混淆视线之外,这位新版克劳福德还有一个用途,那就是用来激怒詹姆斯,他就像是放在陷阱上的烤肉一样。可笑的是,老鹰根本不在热火的视线范围之内,看起来这位乔丹更应该去到魔术或者凯尔特人。

老鹰喜新厌旧一点道理都没有,但悲剧主角不止克劳福德一人。2006届新秀只有六名首轮球员顺利拿到续约合同,很多人大概以为这是最悲剧的一眉,但没有想到的是,大杀器杜兰特代表的2007届新秀创下了更低的纪录。2007届新秀续约截止日为今年的11月1日,截止到目前为止只有杜兰特和乔金·诺阿得到了球队的续约合同,如果不是因为卡梅隆·安东尼的交易风波,后者有可能还没这么快拿到续约合同。目前来看,艾尔·霍福德和杰夫-格林有可能会被续约,太阳队的达德利也是其中一员。6号秀易建联一度传出续约流言,但是最后消息称双方都无意在短时间里达成续约合同。

出走未遂的卡梅罗·安东尼自称无惧2011年夏天可能发生的变故,但其他人没有他这种自信,或者不愿意像他这样自欺欺人。年薪900万的拉简朗多就表示他要今年攒下一大笔钱来度过寒冬,克里斯·卡曼也这样说。这就像是地球停转之日的前夕,每个人都在攒钱准备买一张直达安全星球的船票。

90年代以来萧红研究述评 篇4

关键词:90年代以来,萧红研究,述评

萧红, 这个集天才与努力于一身的现代女作家, 在人间仅走过了31个春秋, 她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 而在她去世以后, 却形成了几次研究高潮。其病逝香港后茅盾对之寂寞情调的论说与之前鲁迅、胡风的评说形成了对萧红的经典性评价。及至1957年萧红归葬广州银河公墓, 再次形成追悼、怀念萧红人生、品性的高潮。而到了新时期更是形成了她同时代作家身后无法比拟的“萧红热”, 仅传记达十部之多。综合90年代之前的研究, 要么拘囿于鲁迅、胡风、茅盾的评价范围, 要么从文学的外部着手研究生平经历甚至沉浸于其生活情感的琐事中, 研究视角单一, 走不出政治、伦理评判的窠臼, 真正对其作品有创见性的研究不多。而90年代以后的研究则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超越, 同时也存在缺失。

一、走向多元的萧红研究

90年代以来人们对萧红作品的认识更多了种冷静的审美, 不再像之前那样多从宏大叙事的角度来苛责其个性化的创作, 再加上西方多种研究方法的介入, 不仅乡土文学及艺术评判角度的研究得以深入, 而且还开始尝试从比较文学、女性文学、叙述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意义等不同的角度来全面审视萧红的创作, 从而使得90年代以来的萧红研究走向多元。不仅《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等经典性的作品得到再度阐释, 《后花园》、《牛车上》、《桥》等短篇以及她与萧军共同创作的《跋涉》, 及其散文、诗歌、话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1. 从乡土文学及其相关角度进行拓展研究

此阶段的一些研究不仅看到了萧红作品取材故土人民生死的描写价值, 且看到她对鲁迅国民性批判的继承, 不仅写出了民众在土地上的挣扎状况, 而且探究了民族生命力萎缩的病根, 从而超越了同时代“左翼”文学狂呼集体意识的“反帝反封”创作。如陈洁仪认为萧红以其幽默与讽刺对落后的国民性的批判消解了抗战作品中的盲目乐观。[1]

与之乡土文学评价相关的是, 一些研究者从萧红对故土的矛盾心理来探究她乡土创作中的复杂心绪。秦林芳[2]、单元[3]等从萧红的恋家情节与无家可归的矛盾, “离”与“归”之间的两难, 忆旧与忧郁的交错等方面来看待她乡土文学创作的丰富内涵;同时萧红作品中的悲剧意识、民俗意识也得到阐发。

2.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随着比较文学学科的日渐成熟, 一些研究者将萧红放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进行对比研究, 不仅与同时代的乡土作家 (如鲁迅、沈从文、师陀) 、左翼作家 (如柔石) 、东北作家群的同乡 (如骆宾基) 、现代女性作家 (如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 等进行对比, 还有与当代作家迟子建、台湾作家三毛, 以及国外的屠格涅夫、伍尔芙等的对比研究。不仅有内容的对比, 亦有人物形象、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语言等艺术方面的比较研究。

3. 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看萧红对女性的书写

一些研究者从萧红对女性的怀孕生育的痛苦、动物般无目的地生存真相的描述中看到了中国女性的悲剧。并从这些惨痛的书写中看到萧红对女性悲剧根源的揭示, 即:这不仅是贫困、阶级压迫、外敌入侵、自然灾害造成女性的肉体生命被大量虐杀, 关键是女性在精神上被传统道德毒化。其中黄晓娟对萧红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深层探究, 指出女性在“思想意识没有充分觉醒”[4] (P544) 的情况下, “是无法获得政治经济上的完全解放的”。[5] (P544—555)

4. 从萧红创作的艺术手法、文体特色等角度进行研究

在艺术创作方法方面, 有从修辞学角度研究其创作中的象征、讽刺、幽默, 也有从语言角度, 研究其语言的本真色彩, 还有从景物描写角度分析写景特色及其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文章的抒情风格;从文体的角度研究, 萧红小说所具有的散文化特色得到再度阐发;艾晓明则另辟角度, 认为“萧红小说风格最重要的特质, 远非所谓热情的、感情细腻的, 而是在于戏剧性的讽刺。适应这种想象方式, 萧红创作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 发展了一系列反讽手段”。[6](P46)

5. 从叙事学角度研究萧红的叙事视角

许多研究者正是从萧红的文本中发现儿童视角的运用与其自然天性的浑然天成, 其亲切质朴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儿童视角的成功运用。此外, 还有从叙述人称、成年视角对其文本进行解读的。翟慧清则从萧红叙述人称的变化来探讨她背后复杂的思想。[7]

6. 从创作所受的文化及文本风格的影响来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四”文学传统、传统文化、国外作家的影响方面。陈国恩、任秀霞认为萧红把“五四”传统中个性解放的主题与改造国民性及左翼革命叙事结合起来, 从而超越了同时代人的创作[8]。而黄晓娟在对萧红进行系统研究的博士论文中, 认为萧红的创作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 古典散文的文字及其诗情画意和对意境的追求潜在地渗透到萧红清新自然的创作中, 而佛教思想中的苦难意识及其对生死的参悟影响了萧红对生活的言说;同时论者认为萧红深受辛克莱和屠格涅夫的影响, 辛克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影响了萧红对社会生活表达的热情尤其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的书写, 而屠格涅夫对大自然的倾心及其清新的文字及作品风格对萧红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强烈的影响[9]。江少英则把萧红小说对东北人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的描述归为“原型循环的时间观”, 认为“萧红对生命的感受的是道家思想的影响。”[10] (p304)

7. 从哲学意义的角度进行研究

一些研究者认为萧红的作品超越了一般的价值言说, 具有超越国界与时代的哲学意义。崔云伟认为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位存在主义作家, 她透析了人类生存的困境, 呼兰河是整个人类生存的隐喻;[11]陆新则认为时间在萧红文本中无具体所指, 而是一种恒定性的存在, 它可以指向任何时代, 从而萧红也用这种时间观念将人类的生存困境指向永远。[12]

此外, 还有从从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深度挖掘的研究, 同时散文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进展。张鹏振发现萧红这样经营她的散文创作, 与她追求表述方式的充分自由密切相关;[13]吕若涵从萧红的散文创作来探究其思想、心态的变化, 这是萧红散文研究中的一个突破。[14]

二、研究反思

综观90年代以来萧红的研究状况, 由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使得萧红研究逐渐走向多元,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文学的审美着手, 摆脱政治伦理评价的束缚, 开始对文本进行细致地解读, 这样使得萧红的不同体裁创作都得到了一定的研究, 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不仅从艺术研究的角度对萧红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修辞手法、写景抒情特色等不同方面进行了考察, 还从女性文学、叙事学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萧红的忧郁情调、忆旧情结、乡土特色、悲剧氛围、恋家情结、寂寞感、生命意识、人为关怀等文本内涵, 挖掘出其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对人类生存观照等文本意义, 并从萧红创作的艺术渊源来对其进行细致的解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前人的研究。但在此阶段的萧红研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外部研究重于内部研究, 造成研究中的本末倒置。

尤其是90年代初的一些研究还没有走出80年代研究的窠臼, 其中的一些研究还局限于对萧红情感纠葛的追问, 以对其曲折情感的考订来代替对作品的解读, 以其生活经历来牵强附会作品。这样就抹杀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界限, 对作品价值的认识也只能浅尝辄止, 甚至误入歧途。文本的外部研究, 如对作者家庭生活、教育背景、个性爱好以及时代背景的考察都是必要的, 这样有助于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 有利于对作品内容的挖掘;相反, 完全割裂作家的传记研究与作品研究的关系, 也就断绝了一条进入作品的重要途径。但是对文本外部因素的考察是为了更好地解读作品, 不能以外部的研究来代替对作品内容的研读。不能把生活等同于艺术, 何况一些对萧红经历的考订也陷入了流俗, 有猎奇心理的作怪, 陷入对其生活细节琐碎的盘查。

其次, 萧红故土的研究多于异地的研究, 其故土同乡的研究由于多了乡情的亲和, 而异地的一些研究又由于对萧红寂寞人生的无限同情, 这使得其中的一些研究不能走向理性的审视, 不能对其作品做出客观冷静的评价。

不可否认的是萧红故乡的研究者对其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尤其是以《北方论丛》、《呼兰师专学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为中心发表了许多研究性的论文, 并且他们在萧红资料的整理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本来立足地域文化的视角和氛围来解析作家作品, 更应该有新的发现, 但是东北萧红故土的研究情感诱导多于理性的评判, 近些年的萧红研究成果, 回忆、记悼性文字、生平史料、作品评点、描述式评价占着不小的比例。而一些异地的研究者同其故土的人们一样, 走不出萧红不幸的生活, 以对其寂寞、孤单人生的同情来夸大作品的内涵。这样就与80年代以左翼文学的政治化标准来贬低萧红独特的个性化书写一样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我们应该同情萧红的不幸, 但不能以对作家情感的倾斜来加重对文本的过度阐释。

再次, 整体研究不够, 重复研究太多。

对其作品的解读多集中于小说部分, 散文、诗歌、话剧部分虽均有涉猎, 但研究明显不够。且在其小说的研究中对其前期作品的研究多于后期作品的研究, 很多的研究集中在《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等经典文本。而萧红后期在香港的创作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有通过对她不同体裁、不同时期的所有作品进行全面的解读, 才能够对萧红及其作品有整体、深入的认识, 不然很容易走向片面的了解。

论90年代的“新现实主义”小说 篇5

新现实主义小说是二十世纪末转型时期出现的产物, 进入新世纪以来, 作为现实主义的审美形态, 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 它揭示了极“左”路线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伤害, 同时也反映了党和人民与“四人帮”进行的殊死斗争。从人性的角度来看, 我关注的是人们的悲惨遭遇和内心极大的创伤, 批评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路线对人们内心带来的极大伤害, 是人们的精神变异, 性格扭曲, 使人成为非人的社会现实。它的意义还在于它是中断了多年的现实主义又重新恢复了起来。反思文学是对伤痕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他不仅指出了伤害, 而且还说出了造成这种伤害的原因和渊源, 人们重新重视这段历史, 以免这种社会现实在重演, 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思想意义。但是, 这两种文学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 主题比较单一, 他们的审美类型侧重于暴露和批判, 情感充满了愤慨和反思。

“改革时期”出现的文学小说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从现实生活来看, 党和国家把工作放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高潮阶段。从文学方面来看, 变化的社会为作家提供了一个创作的空间, 他们响应时代的号召, 把审美的标准从批判社会转向了改革变化的现实中来。他们反映时代的特点和人民的愿望, 反映新时代的风貌。比如《乔厂长上岗记》中, 它开辟了改革创新文学的长河, 其中的主人公描述, 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革者的优秀品质和刚毅性格。他们勇于创新, 积极进取, 在艰难的改革道路上奋力拼搏, 组成了人人称赞的“开拓家族”, 因为他们代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们的热情和渴望改革的愿望, 反映了社会前进的总趋势。他为现实主义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值得人人夸奖。

新现实主义小说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 客观地反映社会现状, 塑造生活中的普通人。“新现实主义”是对“改革文学”的超越和创新, 它不是从人的角度反映社会现实, 而是从人的社会关系反映现实冲突, 以前的文学反映的是封建古老思想和官僚主义与创新和进去的两相对垒, 并且有一定的习惯、规则和心态浑然天成的某种生活方式。偏重于人的观念关系。而在当前的新现实主义文学中, 重视的不是观念关系, 而是利害关系。如关仁山的《太极地》中, 乡镇政府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再是进步与落后的关系, 而是利害关系, 是明显的官场斗争。忠厚老实的何乡长最终因为都不过诡计多端的范书记而被排挤出官场, 政绩平平的郑团书记因为他的舅舅是县委组织部长而在大选中胜出。

建造北方大港也曾经是孙中山先生的愿望, 他亲手绘制了北方大港的方位图, 他认为建设这样的港口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但是当时社会的黑暗, 他的这些创想只能是一纸空文, 无从实施。但是在当今社会, 他的创想成为了现实, 并得到了很好的实施。这个事实就证明,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今天才能变为现实。这种历史和现实的紧密结合, 使我们感受到人民孜孜不倦的前进力量。

二、90年“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新现实主义的文学活动, 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审美角度, 而是一种特别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实践活动。当代中国的作家时刻关注着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现实情况。积极地投入到人民创造历史的浪潮中去, 从中吸取精华, 创造出反应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的文学作品。

新现实主义虽然是一个历史的运动概念, 但是新现实主义也有其稳定的美学品质, 它尊重文学艺术特有的伟大传统, 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第一, 现实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对社会的分析, 研究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 以及社会历史本身的结构。在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中, 一般的艺术所特有的认识功能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社会分析并没有取消对心理的分析, 社会分析就把展现人的内心心理世界及客观世界列入自身之内的。第二, 它与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密不可分, 典型化的原则是创作的本质和关键。第三, 现实主义创造了审美现实, 审美现实和生活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们之间存在了一种辩证关系, 现实主义有助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三、90年代“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存在的缺点

先现实主义小说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点。首先, 它具有雷同化倾向, 这一时期的所有文学改革者虽然性格不同, 但是都如同克隆的“乔厂长”一样有着乔光仆的基因, 一样的说到做到的铁手腕, 一样的一去不复返的信心, 一样的刚强坚毅的男子汉的气魄。这就形成了不变的套路和模式, 也就是“青天”意识。因为过分的强调和渲染改革者的这些能耐和本事, 因而在这些人生上笼罩着一层神圣不可侵犯的光环, 透漏着一种“青天”意识和救世主的思想。

小说中的人物似乎就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侠客、贤臣。有些评论家也指出:这些时代的改革者, 有意无意地宣传了一种“封建奴隶主的思想, 给旧的时代思想罩上了一种美丽的面纱。”它的目的就是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而没有真正的从政治到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们需要的是民主化, 但不是人格化。不少反映改革的作品, 把人们的性格和品质过分的描述, 认为社会上出现更多的“铁手腕”, 社会改革就会顺利的发展和进行, 形成了单一的审美标准, 从而让读者产生误解。这种创作目源于作家们巨大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新现实主义批判综述,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01期

90年代员工 篇6

女性话语下的身体意象

什么是女性话语呢?笔者认为女性话语就是指以女性自己的立场关注女性的存在和发展的话语。

中国女性作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情景下, 从陈染、林白的私人化书写到卫慧、棉棉的享受身体现象的出现, 再到目前木子美、竹影清瞳等通过网络媒体将其游戏一样的展示, 她们分别将为身体意象同精神, 欲望, 消费, 物质联系在了一起。

1.陈染、林白的“灵与肉”的融合

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的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私人写作”, 从深度上和规模上都比80年代前进了一步, 她们开始把男性在创作的文本中放逐到女性意识所支配下, 只写女性个人经验生活以及个人相关的身体、欲望, 力图通过女人自己的目光, 自己认识自己的躯体, 将身体, 性, 女性体验, 自我经历坦诚的放在阅读的文本中。陈染、林白的私人写作是精神的自由表达, 体现了“灵与肉”的融合。作者并不把身体展示当作目的而是把身体描写当作反抗男权文化的一种意识手段, 精神仍是她们创作的主题。

陈染的作品常选用“镜子”来使女性自己认知自己, 来逃离男性的视角。《无处告别》中, 男性眼里, 瘦骨伶仃的黛二小姐, 则在镜前看到了美:“她把手在自己弱不禁风的躯体上抚摸一下, 一根根肋骨犹如绷紧的琴弦, 身上除了骨架上一层很薄的脂肪……然后一双饱满的乳房却在黛二小姐瘦骨伶仃的胸前绽开。”这种带有诗意化的描述, 从而也使读者感觉到了女性身体那种独特的美, 更凸显出了对男权文化的反叛。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 讲述了一个女人的内心生活, 多米是一个逃避生活的女人, 但又同时挚爱生活。多米从五岁开始就是一个专注于自己身体、靠对身体的自我抚摸来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的存在。到了30岁时, 多米本想在男性中确证自我, 但这仅成为了一种幻想, 因为她把自ㄢ己N的身体当作了男性的物。这个女人在镜子里看到自己, 既充满自恋的爱意, 又怀有隐隐的自虐之心。在镜子中, 多米看到了自己嫁给自己的可能, 也看到重新回到自己 (筃身体的可能。林白以一种积极的方式, 自由的心态, 同性间以审美的目光, 去观照性爱, 身体摆脱了任何文化和现实, 成为了通向心灵的一条道路, 并且是必经之路。

陈染、林白的进步意义就在于她们通过对身体和私隐体验的描写, 不但对男权文化起到了反抗的作用, 而且同女性精神上的救赎联系在了一起, 达到了“灵与肉”的融合。

2.卫慧、棉棉在欲望中挣扎

90年代中期, 被人们称作“宝贝作家”的卫慧、棉棉, 在其文本中以一种前所未有, 无所顾忌的书写方式, 完全敞开了身体的大门, 叙事完全围绕身体展开。她们作品中充满了摇滚、做爱、尖叫、生理周期等关键词。如果说陈染、林白用身体写作只是一种策略, 那么她们则是全面接受男性, 身体就是身体, 一切欲望都被赋予了存在的意义, 她们更坦诚地褪掉了含情脉脉的面纱, 以完全直观的笔法来描写性爱, 她们跳过了精神, 彰显物质, 用身体写作把爱与性完全分开, 只有一种自身的欲望。作品中女主人公们用对欲望的狂热追求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她们有着灵与肉分裂的苦恼, 都是精神上的苦行僧。

卫慧、棉棉作品中出现的一群迷茫、敏感、歇斯底里、又十分自恋的另类女孩, 她们有着不同的经历, 厌烦平庸的生活, 用放纵自己的身体来思考“生与死, 灵与肉”的问题, 她们纵任自己在肉欲的狂欢中不断地消沉和毁灭, 并在这种毁灭中找到快感。

棉棉《糖》中的红同一个陌生人在酒吧相识后, 便与他发生了关系, 但“我感觉着我严重受伤的器官, 我看见倾斜的镜子里有一张极丑陋的脸, 我从没像现在这般自卑。”在这里既找不到纯粹的身体享受, 也找不到精神上的自我, 是身体与心灵的双重伤害。

3.木子美、竹影清瞳物质中的堕落

在我个人认为不能被称为“作家”的木子美、竹影青瞳的“创作”, 只是在带有商业炒作下将自己的真实的性体验更加大胆的、露骨的表现与文本中。她们以性暴露为最大的快乐, 充满了不堪入目的色情描写, 却没有丝毫的羞耻感。她们所追求的仅是一种彻底拒绝灵魂和情感介入的肉体行为, 是一种游戏化的“身体叙事”。这种毫无遮羞的赤裸裸的描写, 我认为不能被称之为文学, 她们颠覆了一切社会上的规范、伦理、道德, 毫无一个人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可取, 仅是一种艺术低劣的精神卖淫。

藏于身体之后的反思

纵观女性文学的“身体写作”, 其挑战男权文化和反抗传统男权文化下的限制与压抑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和进步意义, 但她们作品中那种自我摧残的身体放纵和赤裸裸的性爱交欢, 这并非都是女性个性独立, 精神追求的高贵方式, 更与女性主义倡导的身体写作的颠覆男权功能无关。主观上的反叛和客观上对身体与性的暴露性描写, “其实是在‘被看’改成‘自我书写’后, 依然没有改变‘被看’的事实, 作品中时常以男性的兴趣和欲望为旨归。在女性身体叙事的作品中, 人们大多忘却了真正的爱情, 即便有或多或少的爱情故事也是病态的, 缺少男女完美爱情的, 是一种诗性的缺失。笔者认为“文学创作应当给人们创造一个精神家园, 使其成为陶醉人的灵魂, 美化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天空, 把人从日常生活带入精神诗意的境界。而这些作品中却有大量的粗陋的文本与文学创作的本质是不相符的。

总之, 女性通过自己的身体, 让愿望在话语世界中飞翔, 但不应重蹈男权文化的覆辙, 使自己的身体成为卖点, 成为缺少诗意性的赤裸裸的简单性叙述。

摘要: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的“身体叙事”文学现象为对象, 从女性藏于身体之后的反思来对身体叙事中的身体意象进行探讨, 揭示其各自的思想文化内涵, 以促进对中国现阶段文化现象的认识。

关键词:女性,身体叙事,身体意象

参考文献

[1]汪民安.身体的文化政治学[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215.

[2]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201.

90年代员工 篇7

中国伦理片常常以政治伦理化的方式, 将国家和时代变化的历史主题和道德主题合为一体, 针砭时弊, 以家论国, 透过家庭人际冲突和情感矛盾, 折射巨大的社会政治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90年代的影像表述中, 出现了新的情感诉求。

1、以家论国的历史体验

田壮壮的《蓝风筝》是第一部直视并书写“文革”的影片, 影片中小主角的母亲陈淑娟的三次婚姻, 正是遭遇了此生中的三次政治运动:反右扩大化、大跃进和“文革”。“蓝风筝”几次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 暗指那个时代百姓起浮不定的命运。在时代无情碾过而留下的岁月灼痛之中, “蓝风筝”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 美好自由梦境的幻灭并且被完全弃置, 梦魇接踵而至, 宛如挂在树上的蓝风筝破败不起。与诗意化的《蓝风筝》相比, 张艺谋的影片《活着》就要惨烈得多。电影削弱了小说“一个人坚韧的承受”的“活着”主题, 更突出体现的是时代悲剧造成了个人悲剧, 个人在历史的演绎中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

相较于以上家国一体的影像书写, 文化传承中浓郁的思乡情结也唱出了奏鸣曲。台湾虽然从地理上、政治上说已经彻底没有了恋母情节, 但它毕竟是中国的一部分, 文化的脐带终究无法割断。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表现的是国民政府在1949年避走台湾后, 台湾与中国大陆政权相割裂的“他者”形象。而到了《台湾往事》中, 两岸人民对于统一的期盼, 不仅来自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和两岸人民骨肉相连的历史和现实, 更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

2、无国无家的漂泊意识

对香港人来说, 香港“九七回归”不异于一次新的“震惊体验” (本雅明语) , 由长期殖民统治积淀下来的身份危机、文化危机、认同危机将由于历史的突变而浮出水面, 并扩散为香港人的集体焦虑。电影作为反映时代的有力媒介, 无可避免地要反映这种心态。

(1) 迷离的寻根之旅

王家卫的电影中, 似乎每个人都在漂泊, 居无定所, 他们是不愿落地的空姐, 夜夜笙歌的舞女, 心不在焉的店员, 表情冷漠的杀手, 街上闲逛的警察, 无所事事的阿飞, 远走他乡的同性恋者, 但似乎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可看出对当时香港人的心态的比喻。1997年前被殖民统治, 处在东西文化的夹缝中身份无法定位, 九七后, 又不知将来的生活何去何从。从《阿飞正传》、《重庆森林》、《春光乍泄》到《花样年华》, 都隐晦地反映了他自己对香港身份的认同和执着。

(2) 焦虑的身份危机

“探索电影和历史的关系, 也就是探索我们自身在文化中的位置和命运。 (张颐武语) ”。陈果的电影《榴莲飘飘》和《香港有个好莱坞》是“后九七”时代港人文化忧虑的言说, 是关于回归初期香港与大陆文化关系的隐喻表达, 陈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来书写香港, 诠释出香港在“九七”期间欲拒还迎的殖民情结、漂浮无着的民族情绪、焦虑茫然的回归心态。

历史的发展淹不没文化的传统, 家国的变迁磨不灭思乡的念想。90年代以来的中国伦理电影对于家与国处在历史的羁绊中不能和谐共鸣的状态做出了深刻冷静的表现。家国一体的影像书写, 文化传承中浓郁的思乡情结, 迷离的寻根之旅, 还有焦虑的身份危机——无不以个体在家国分立中的思绪和体悟再次演绎了儒家文化关于“家国同构”的神话。

第二节家庭的变奏

传统的家庭伦理片往往融合主流意识形态, 强调伦理本位文化和电影的教化功能, 比如蔡楚生《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在90年代以后的家庭伦理片中却出现了新的价值取向。

1、夫与妻

在传统的家庭伦理电影中, 总是要塑造一个贤良忠贞、外柔内刚的女性主人公形象来寄托儒家的人文理想, 弘扬为家庭和爱情献身的女性的坚忍品格。但是, 在90年代以来,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价值多元化, 道德伦理危机重重, 人们普遍对生活、对家庭产生一种不稳定感, 造成了婚姻中夫妻情感的危机。《谁说我不在乎》、《一声叹息》就是反映这种心态的十分典型的后现代电影。对于夫妻之间关系的另外一种阐释, 是独立于婚姻之外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如侯咏的《茉莉花开》、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父与子

从较早表现父子伦理的影片《孤儿救祖记》开始, 理想的父性形象就已经开始失落, 在相当大部分的影像中一直表现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形象的萎缩, 传达的都是对于理想父性的渴望。90年代以来, 出现了一些影片, 有被称为中国版“父子情深”的《背起爸爸上学》、《和你在一起》, 还有在电影圈内引起广泛关注的“《暖春》现象”的《暖春》等等, 都回归了传统的父子伦理——“父慈子孝”, 表达了对于长期以来缺席的“理想之父”的寻塑, 而且在上述这几部影片里,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为父亲正名这个意图。

于此同时, 与理想之父的重塑、父慈子孝情怀的关注相映成趣的是对于父子冲突的多样化展示。从第五代导演开始, “父亲”就开始被钉在“暴君”的耻辱架上。“父亲”总是和这样一些词语联系在一起:强大, 专制, 粗暴, 不通人情, 漠视生命, 他是子一代脱颖而出最大的绊脚石, 也是加在子一代身上挥之不去的诅咒, 因而“父亲”形象总是以一种咬牙切齿的方式被呈现出来。王小帅的《青红》、顾长卫的《孔雀》同时选择了这样的叙事。而张扬执导的《向日葵》、徐静蕾的电影处女作《我和爸爸》, 则高度概括了中父子之间或父女之间从矛盾、对抗到和解的故事。

站在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上, 导演李安的创作为中国伦理电影带来新的文化蕴涵和发展前景。从《推手》、《喜宴》到《饮食男女》“父亲三部曲”, 都是以一个家庭的解体过程为背景切入, 通过讲述中国传统的“家”在现代生存背景下的重塑而产生的挣扎与抗争, 痛苦与失落, 来展现中西文化在空间的骤然转换和时间的悄然变迁中所产生的冲突、摩擦和碰撞。这一系列影片的创作在父子冲突、和解之外隐喻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和解, 迈向了本土与世界的对话之路。

3、长与幼

传统的伦理道德规定长幼之间应当遵循兄友弟恭、兄良弟悌的训诫, 这就是“长幼有序”。到了华裔女导演胡安拍摄的《美人依旧》, 类型化的兄弟/姐妹关系才出现了一些变化, 由“兄友弟恭”变成了姐妹之间默默的较量。同样是两姐妹, 许鞍华电影《半生缘》中曼璐和曼桢之间的关系显然要比樱子和小菲之间的关系更为让人惊心动魄。

由家庭中“妻”的变化表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由婚姻中夫妻之间情感的危机折射人们在价值失范的年代里不稳定的心态;由父与子、长与幼之间冲突抑或和谐去表现个体对于传统伦理以及传统文化的态度, 并且呼唤对于个体的尊重。家庭的奏鸣曲超越了“孝悌”伦理的指挥, 奏出了鲜活生动的多样化乐章。

第三节人性与人情的反思

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 关注的不是独立个体的人, 而是依照人伦关系网组织起来的人类群体。进入改革开放以后, 经济变革的大潮裹挟着西方的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 尤其是西方的个体本位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群体本位伦理, 在伦理关切和道德审视的视野里, 文学开始出现了对于人性和人情的反思。在中国的伦理影片中, 也开始了对人性、人情反思的探索与思考。

1、人性的异化与扭曲

张艺谋的《菊豆》在“弑父”与“乱伦”的故事中讲述了人性从被压抑到扭曲的全过程, 将中国历史及其封建伦理置于彻底解构的境地。如果说《菊豆》中的主人公扭曲的人性当中还有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的话, 那么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 人性的沉沦就更为彻底。这部影片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 作家苏童以丰富的想像力描写了封建大家庭内部女性之间的明争暗斗, 写出了处于悲剧境遇下的女性对封建权力与等级规范的自觉认同, 她们相互倾轧与迫害, 其间透露出一种深入骨髓的人性冷漠、自私与残酷。张艺谋在创作《大红灯笼高高挂》时, 对原作进行的另一个重大改编:颂莲由主动退出权力之争改为为了争宠而假装怀孕, 最后事情败露, 她在陈府彻底失去了地位。影片的这一改编更有利于表现传统文化对个体的控制, 人性的扭曲与病态, 显得更具有震撼性, 不仅批判了悲剧所产生的社会与思想根源, 并且点明了“悲剧也产生于人物自我”的实质。

不同于张艺谋民俗化的影像书写, 陈凯歌电影《霸王别姬》是高度寓言式的。影片中, 化身为京戏的权力残忍地解构了程蝶衣的男性意识, 更为残忍的是, 程蝶衣对自己“虞姬”身份的认同其实是对化身为京戏的权力的认同。恩威并重的权力话语就这样穿透了程蝶衣, 自然合理的人性被扭曲。为了从日本人手里救出段小楼, 程蝶衣为日本人唱起昆曲《牡丹亭》, 镜头横移, 窗户上观众的剪影与窗户外日本兵形成鲜明的对照, 暴力之下柔弱的民族文化呈现出凄楚的无奈, 历史的悲情令人愁肠百结;同样, “文革”时期的一个批斗会场景, “打倒程蝶衣!”“打倒段小楼!”的口号声不绝于耳, 在暴力面前, 段小楼终于违背良心, “揭发”了程蝶衣和菊仙。“革命”不仅使施暴者的行为合法化, 而且使暴力的对象成为新的暴力之源——紧接着的就是程蝶衣对段小楼的一番“揭发”。人性、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异化处境, 在《霸王别姬》里得到空前冷峻的表达。

2、人情的冷漠与隔阂

在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背景中, 珠江电影制片厂推出了一部讲述现代都市中老年人与长大成人的儿子、媳妇和保姆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影片《安居》。影片中把两代人之间极力希望沟通, 却因生存状态的差异而导致冲突和无奈描写得淋漓尽致。阿东和阿芳大量的行动和拌嘴争吵, 都是在闹市、楼群和行驶在高速公路的汽车上, 尤其突出的是儿子阿东常常是在奔波的途中, 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安慰旧居中的母亲。母亲盼望儿子归来, 儿子却总是在为生计奔波的矛盾冲突, 导致了母子之间情感的隔阂。现代城市空间成为生存困境、超级焦虑和情感隔阂的强度能指, 成为了跟传统伦理尖锐对峙的情感符号, 水泥森林和钢铁庙宇的冷漠威逼被表现到了极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伴随着思想启蒙话语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 中国伦理影片形成了非常重要的结构特征——悲剧性的历史话语跟反思性的伦理情感相结合。在谢晋的一系列影片中都表现出这种模式, 在历史的操纵下, 在政治的压力下, 人性的反思开始浮现。进入90年代以后, 中国伦理影片加深了对人性的异化与扭曲的文化批判力度;人情的反思也不再拘泥于历史和政治的羁绊, 而是更多地着眼于日常生活情境。人性、人情的反思在传统的视野之外展示了形式和风格上的丰富多样, 有了新的内涵。

摘要: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 经济的发展、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激荡, 从基础上解构着以家庭伦理为本位的道德观念, 虽然在基本的叙事模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伦理片已经负载了远远超越传统伦理电影的更多更丰富的内涵。而探讨90年代以后伦理影片的发展和变化可以深层地理解众多影片所建构的影像文化传统, 为中国电影在新的百年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90年代员工 篇8

关键词:政府失灵,私有化,市场失灵

1 俄罗斯私有化背景简述

二十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 私有化盛极一时。作为里根在美国、撒切尔在英国推行的重要改革措施, 私有化成功回魂, 并有力推动欧美国家走出经济停滞的泥淖。一向擅长于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全世界的美国人, 怀着一颗全球美化的心把私有化写进了“华盛顿共识”, 并以此作为其他各国申请接受世行、世贸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前提条件。

而私有化确有普世之功而放之四海皆准吗?

俄罗斯推行私有化的政策与理论一般有以下几点: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取消国家的直接经济职能, 把权力交给企业;改革所有制政策的理论基础, 是建立在国家所有制绝对没有效率这个总体想法的基础上的;私有化是市场化的必由之路;把小型企业, 特别是商业、服务行业、饮食业等, 通过转让、出售等途径变为私有;实行私有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不论何种所有制形式, 都必须实行自由经营;不再坚持以公有经济为主体。

俄罗斯想通过私有化达到的目标是:使所有制结构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企业不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使国家摆脱亏损国有企业的包袱, 减少财政补贴, 回收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为整个经济注入活力;建立起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

1991年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任命了盖达尔和丘拜斯领导国家改革, 开展了一场疾风骤雨般的私有化运动。前苏联时期花费了巨大的成本建起的规模庞大且数量众多的国有企业一锤定音之间易手。凭证式私有化过程由于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分得债权的民众根本不知其为何物, 从而滋生了大批的剥夺民富的巧取交易者。在这一场暴风雨、急行军式的私有化过程中, 信息不对称和内幕交易催生了大批金融寡头, 社会情况急剧分化。几个昼夜间, 俄罗斯就为世界富豪俱乐部增添了多名新贵, 而民众一无所得。延续数年的通货膨胀使居民存款和养老金化为乌有, 卢布贬值的速度和俄罗斯国力下降的速度相得益彰。诚如当年评价道:“除了核武器方面, 俄罗斯在其他各个指标上均迅速接近一个二流或三流国家。”

这种对私有化的信仰近乎疯狂, 这份执迷又让人们异常冷静地看清了一个事实:私有化并非万能灵药。甚至在更广的范围内, 包括中东欧、亚、非、拉美私有化的效率改进并不像预期那么显著, 贪腐也没有消失, 而是相伴随行, 再分配的政策效应也远不如计划般完成。

2 私有化败因简析———以俄罗斯为例

2.1 私有化改进效率的条件极为苛刻

简单直接的经济理论暗示, 私有制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 私有制毕竟俱足激励, 而公有制却做不到。这种单纯的信仰成为私有化改进的直接动机, 也是说服民众的有利借口和说辞。可是经济理论也显示, 满足私有化的假象状态是极其脆弱的, 或者说就根本就不存在。诚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推测, 其正确性可以得到证实, 而满足其成立的条件却极其苛刻, 即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假设。

(1) 信息不对称难以克服。只要信息或市场是不完备的, 市场通常不会趋近于帕累托最优。以股市行为作例, 根据斯蒂格利茨的研究, 当市场不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序列证券时, 不同的证券所有者就会要求企业追逐不同的目标, 即股东最大化行为。在俄罗斯改革期间, 也因为民众与寡头信息的巨大不对称, 导致天平倾斜。

(2) 私有化能够成功, 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竞争的较充分实现。然而, 尚不能有证据表明, 私有业主比其他人更偏好于他人竞争而不是垄断。私有制同样偏好于垄断行业资源和市场, 只不过没有披上政府的外衣。尤其在垄断国企被私有化后, 尽其所能地维护其垄断地位才最符合垄断者的利益, 甚至会投资于贪腐行为。私有化的成功更大地依赖于客观而不是私有化本身。

由此可见, 确保私有化卓有成效的实现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的条件与市场趋于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完全相同。

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指出, 要区分假定的市场和真实的市场之间的区别, 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纯粹市场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式的说辞, 不仅从未存在, 也不会被允许存在。资本家是最不喜欢自由市场的人, 在自由市场上竞争会使利润接近于零, 使资本积累变得不可能。资本积累只能通过垄断实现, 虽然纯粹意义上的垄断也难以建立, 但寡头垄断或准垄断的格局是可以实现的。

2.2 私有制俱足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一

然而, 此种构想仅适合于中小型企业。多年前, 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就提出:大型现代企业都不是由所有者来管理的, 即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如果现代大型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被证明是有效的, 那么, 私有制就不再具备独特的激励机制, 这与政府激励受托经营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所面临的委托代理问题并无二致。

2.3 私有化并没有比国有制更不利于腐败生长, 相反, 私有化为腐败行为提供了巨大的诱惑

为了胜出, 潜在的买主经常在拍卖过程中贿赂官员, 而官员也意识到, 他们正在面临着运用腐败而实现暴富的机会, 这种机会此后绝无仅有。然而, 更为严重的是, 腐败并没有仅止步于拍卖阶段, 他还继续为私有化的企业获取垄断地位“大开绿灯”。事实表明, 私有部门比政府更擅长玩弄垄断权势, 也丝毫不比政府更生疏于腐败行为。

2.4 对公共基础设施并未展现出推广效应, 恰恰相反, 再分配效应反而展现出累退性

以墨西哥电信部门的私有化为例, 由于设计粗糙, 其电信垄断企业在私有化过程后, 除了使世界富豪群体增加了一名新贵外, 同时电信价格居高不下, 是印度的若干倍。同样, 在几内亚, 国家供水公司租赁给了私人经营, 用户数量增加了一倍, 水的质量也大为改善, 尽管这一切成绩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水价比租赁前上涨了40多倍, 达到0.83美元。供水规模在更高的层次上实行了大规模扩张, 但舍弃了更多的平民群体和消费者剩余。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营供水公司, 却只对那些有能力支付高额水费的群体供水。

2.5 私有制能否比国企更好地推进社会目标依然模糊

在经济职能外, 国企还承担了分配职能, 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和交叉补贴来修缮社会目标。尽管有时这一职能被腐败和低效诟病, 但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私有化就会提高效率以更高地推动社会目标。对于私有化而言, 效率的提升是以降低质量和放弃其他有价值的社会目标为代价的, 甚至会刺激政府的内部的腐败行为。

国企有其弊端, 但私有化也并不是完美无缺。政府失灵问题由来已久, 这是私有化浪潮迭起的缘由, 可私有化又引发了市场失灵问题。头脑单纯的意识形态是推动私有化的缘由之一, 但这既无根据, 亦无论证。

真正要做的是, 冷静看待, 头脑发热的意识形态流从来不会带来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徐吉军.俄罗斯私有化运动之悲剧史诗[J].环球财经, 2011.

[2]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周新城.评俄罗斯七年经济改革 (一) [J].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9.

[4]斯蒂格利茨.私有化:成功与失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5]张树华.私有化是祸?是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90年代员工 篇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中等教育改革主要以1988年《教育改革法》为纲要,围绕着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主要在课程、教育多样化、特色学校等方面对中等教育进行了改革。1997年新工党执政后继承了保守党的基本改革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进入21世纪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政策。

一、中等教育课程改革

(一)背景

长期以来,英国的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要求,除了宗教是法律规定必须开设的课程之外,其他课程基本上由地方教育局和校长及教师决定。虽然由各个校外考试委员会组织的证书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一课程的作用,但是这些考试机构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也不尽一致。中等教育中存在着过早专业化、选择的自由度较大、偏科现象严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低等问题。此外,在教师专业主义与专业自治传统的影响下,教师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大,教学质量缺乏监督和指导。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使得英国基础教育在欧盟的PISA测试中的排名逐年下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便成为当务之急。英国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础教育的薄弱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一直处于自由状态、没有统一课程标准的基础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二)国家课程的实施

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的实施提高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质量。有关国家课程的规定构成该法案最为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中小学教育的衔接和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国家课程将5~16岁中小学课程看作一个整体来设计,体现出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规定在5~16岁期间分为四个关键学段:5~7岁、7~11岁、11~14岁和14~16岁。

本着共同性、宽广性和平衡性的原则,此次改革提出了一个三维结构课程体系:在学科维度上,提出了5~16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10门必修课,其中核心学科3门(包括数学、英语和综合科学),基础学科7门(包括历史、地理、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及外语)。其中,现代外语从中学阶段开始开设;在交叉学科经验领域维度上,提出了对于家政、古典学习、个性与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与指导、经济与技术等的学习,以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多元文化、语言发展、数学应用、身体发展、社会政治知识和精神道德;在课程目标维度上,提出了每门课程、每一学段在知识、概念、能力和态度方面的成绩目标。每一门学科都包括若干成绩目标,也就是指在每一学段结束时不同能力的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理解力。每一成绩目标又分为10个水平,成绩目标的水平与年级相对应。这种三维结构的宗旨是为了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宽广性、平衡性和相关性。

与国家课程紧密相关的是国家成绩评定与考试制度的确立。根据各门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10个水平的成绩目标,对学生在5~7岁、7~11岁、11~14岁和14~16岁四个关键阶段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包括外部的全国统一考试和学校内部的教师评定。

国家课程的颁行在英国具有里程碑意义。英国政府在《选择与多样化———学校的新框架》(1992)教育白皮书中指出,“国家课程在历史上首次对课程的全部核心科目提出了挑战性的全国性目标,这些目标反映了广泛的磋商和国家课程委员会的指导,这已在国家课程的所有科目中得到体现。这些目标是所有学校在教育学生时的共同目标,它给所有学生一个共同的权利,要求学校在教学中达到这些目标,家长有权坚持这些目标”。[1]

(三)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国家课程的实施使英国中等教育质量显著改善,教育水准大大提高,11、14、16和19岁学生的成绩达到或已经接近历史最好水平,薄弱和失败学校的数量大大减少,更多的青年能够上大学。但是,国家课程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特别是在中等教育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频繁的考试主宰了学校的教学活动,统一考

试和成绩排行榜的公布给学生、家长和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整个评定体制中,全国统一考试占主导地位,教师的记录与评定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 一部分学生对学校和学习厌倦,许多家长对

国家课程和国家考试持反对态度。调查表明,有60%的家长要求精简课程内容,增加选择性;70%的家长要求改革或停止举行国家考试。[2]

3. 高度细化的国家课程与改革的其他方面不

相适应,不能适应强调多样化、选择性、灵活性和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教育改革总体思路。

4. 削弱了教师的专业性,对教师的不信任氛围

使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与灵活性,引起了教师的巨大反感。最极端的行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两次国家考试受到教师的联合抵制。

(四)对国家课程的调整与改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999年1月,英国工党政府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改革与调整,改革的焦点放在14~16岁这一学段,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课程的灵活性,给予学校与教师更大的空间。特别是适应学校多样化、特色学校的改革,使学校得以发展自己的特色,给14岁以后的学生更多的选择路径,提升对教师的信任和专业性的尊重。

改革的具体措施是把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的年龄从5~16岁减为5~14岁;14岁后学生的课程主要由学校参照国家课程自行安排,音乐、美术与设计两科学校可以不开,历史、地理可由学校任选一科;因缺乏外语师资,降低了11~16岁学生必修现代外语的要求;把自然科学的教学时间由原来的占教学总时数的25%降至20%。学校对课程的控制重新获得了一些空间。[3]同时,改革还取消了关键学段3(11~14岁)的考试。

第六学级课程狭窄和过早专业化的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1997年12月,根据迪林爵士(Sir R.Dearing)提出的《16岁至19岁资格回顾》报告,政府意识到英格兰的16岁后教育,尤其是第六学级阶段的课程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几门学科上,课程过于狭窄且不够灵活,学生局限于选择那些有助于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课程,因此“课程2000”重组了A水平课程。在新的A水平课程体系中,辅助高级水平(Advanced Subsidiary)课程取代了原来的补充高级水平课程(Advanced Supplementary)。两者的区别在于,一门A水平的课程分为AS+A2两个阶段,降低AS课程的难度。所有学习A水平课程的学生第一年都要从学习AS课程开始。与以前只选修3门课程所不同的是,现在要求学生必须选修4门以上的课程,促使学生选择更广的内容,以巩固中等教育普通证书阶段(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GCSE)的学习成果,减少在A水平学习期间学业失败的学生人数。[4]

2005年3月,资格和课程委员会(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简称QCA)对中学课程进行审查,其目的是:(1)增加课程的灵活性,使学校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人需求;(2)增强课程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保证学生能顺利地从第二学段(Key Stage 2,简称KS2)进入第三、四学段;(3)提高第三阶段基础课程(foundation curriculum)中教师评价的专业性。[5]2007年7月,QCA公布了新的国家课程。

此次国家课程的调整之处有:第三学段的12门核心和基础课程的大纲都得到了修订。这12门课程分别是艺术与设计、公民、设计和技术、英语、地理、历史、信息与交流技术、数学、音乐、体育、科学和现代外语。此外,原来的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课程拆分成个人幸福(Personal Wellbeing,简称PW)、经济福利与理财能力(Economic Wellbeing and Financial Capability)这两门课,第四阶段的英语、公民、信息交流与技术、数学、体育及宗教、个人幸福、经济福利的课程大纲也得到了修订与开发。[6]

2008年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特点:(1)课程目标更为明确,更加突出学习者能力的发展;(2)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了共同的基准,但同时鼓励学校基于自身的优势,根据本校学生的特定需要、能力及学习愿望,围绕课程目标,创新性地开发和建立自己的课程;[7](3)国家课程的协调性或整体性得到加强;(4)更加强调“个性化”,新课程促使教师致力于课程的“个性化”,专门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特定的支持或者提出更大的挑战,设计满足个体学习需要和促进全员参与的课程,保证所有学习者都有取得进步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师将会有更大的自由运用专业性的判断来决定如何评价学习者。

二、教育多样化与特色学校建设

(一)英国中等教育学校类型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类型一直是影响英国中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历次教育改革的焦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强调要给每个儿童以适合其年龄、能力和性别的教育。因此,1944年《教育法》确立了公立中等教育的三轨制:即以学术性、以升学为目的的文法中学;以培养熟练工行业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为就业做准备的技术中学;以一般性的全科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满足国家未来劳动力综合性需要的全面教育的现代中学。

但是,三类学校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三类学校意味着不同类型的学校提供不同性质的中等教育,导致了不同类型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和升学机会上的不平等。为此,20世纪60年代后期,英国中等教育结构开始由三轨制向综合化迈进。整个20世纪70年代,综合中学运动如火如荼,到80年代初,综合中学改组基本完成。目前,虽然文法中学、现代中学、技术中学等学校类型并没有完全消失,选拔性考试也没有彻底废除,私立学校仍有其特殊的地位,但综合中学已成为英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

(二)以学校多样化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末期,撒切尔政府将基础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归咎于课程和教学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归咎于中等学校类型的单一,认为以综合中学为主的学校类型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另一项改革就是针对学校多样化和家长择校问题,以此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学校类型多样化成为保守党政府和后来的工党政府改革的焦点。正如布莱尔所指出的“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进入后综合学校时代,也就是学校保持机会平等的综合性原则,但是将教育体制向新的不同的教育途径开放,这些新的和不同的教育途径是围绕个体学生的需求建立的”。[8]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等学校设置了以下新类型:

直接拨款学校:鼓励学校脱离地方教育局的管理,成为直接拨款学校。这类学校直接接受来自中央的拨款,并获得额外资金来增加教职员,提高教师待遇和改进教学设施。直接拨款学校的自主权扩大,校长和董事会在招生、教职员聘用、房屋所有权等方面享有自主权。

发展城市技术学院:在以工人、平民等下层阶级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中心建立城市技术学院,使中心城区的学校达到较高的成绩水平,促进内城区学生机会平等,扩大家长选择学校的范围。这些学校在招生、特殊教育需求和教学方面必须遵守与公立学校一样的政策,在课程设置遵循国家课程的规定和要求。但是,城市技术学院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侧重于技术、科学、计算机、商业及其他应用性学科的教育。学校与工商界保持密切合作,政府鼓励企业参与这类学校的创立,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中央给予周期性拨款,从而使之成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纽带。这类学校在管理上独立于地方教育当局,学校董事会拥有较大自主权。由于企业的参与,这类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上有明显的优势,并与就业市场密切相关,因此,受到许多家长和学生的青睐。

(三)建立特色学校

英国在中等学校多样化方面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实施“特色学校”计划,鼓励学校在保持综合学校原则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成为“特色学校”(specialist school)。在梅杰时代,保守党制定了包括技术学院和语言学院在内的“特色学校”计划;新工党执政后,于1997年提出了《卓越学校》(Excellence in Schools)白皮书,鼓励建立更多的特色(专门)学校,即任何中学都可以申请在数学与计算、科学、工程、艺术、体育、语言、商业与娱乐、技术、人文、音乐这10个专业领域中的某一个领域成为“专门学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2002年提出了将特色学校的数量从1997年5月的181所增加到2005年的1,500所的方案。

工党政府执政后,“特色学校”计划还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即与地方学校分享优秀实践,使特色学校和其他学校及地方社区分享教育资源。1997年政府制定“教育行动区”(Education Action Zones)计划,将表现不佳的学校和处境不利的地区纳入计划之中,从而帮助薄弱学校摆脱困境。每个教育行动区内至少应有一所特色学校,由它们来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申请特色学校地位的学校,必须拟定一份为期三年的发展计划,其中应包括提高教学标准及其如何与地方社区互惠互利的规划。

大卫·杰森(David Jesson)关于对特色学校表现的评估研究报告显示,在GCSE考试中,特色学校的学生要优于非特色学校的学生。杰森的研究还表明,特色学校对社会存在的严重的两极分化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因为许多特色学校地处城市中心地带或不发达地区,这些特色学校的成功鼓励了同一地区其他的学校,并为它们提供了希望。[9]

为了推动特色学校,2003年教育与技能部颁布实施了《改革中等教育:一个新的特色体系》,这一政策文件旨在在整个中等教育阶段建立特色学校体系。“我们旨在提高全国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学生的成绩并使低水平学生群体的成绩提高到平均水平以上;使所有学生在一个安全、利于学习、乐于受教、高教学质量的环境中学习。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创建一个连续性的、具有高期望、每所学校都具有多样化特色的中等教育体系。我们希望所有学校都能取得成功,这样家长和学生就能选择本地的优秀学校”。[10]该文件的目标是:(1)创立一个高期望的中等教育体系,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精神特质,并且学校之间为创造学习氛围而共同合作;(2)创建一个强有力的、注重学校发展的领导团队;(3)支持建立课堂之外的学习伙伴关系;(4)调整学校的人力资源,支持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总结特色学校的经验,2004年春夏学年期间,华威大学教育学院受英国教育与技能部的委托对优秀的特色学校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发现促使特色学校成功的原因,并树立良好实践的典型。这次小型研究最终形成题为《特色学校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特色学校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有:(1)特色学校身份给学校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风貌;(2)特色学校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专业性;(3)特色学校成为社区的“卓越中心”;(4)特色学校加强了社区间的合作。[11]

本文责编:周钧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6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79.

[2]Parent Want Slimmer Curriculum.The Times,1993-06-18.

[3]祝怀新.英国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62.

[4][5][6]QCA(2008).Secondary Curriculum ReviewStatu-tory Consultation Report.

[7]What Has Changed and Why[EB/OL].http://curriculum.qca.org.uk/key-stages-3-and-4/developing-your.

[8]John Beck&MaryEarl.KeyIssues in SecondaryEducation.London:Continuum,2003.26.

[9]Stephen Gorard&Chris Taylor.The Composition of Spe-cialist Schools in England:Track Record and Future Pro-spect.School Leadership&Management,2001.21(4):367.

[10]DFES.A New Specialist System:Transforming SecondaryEducation,2003.

上一篇:生态文化建设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