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定位

2024-09-24

环境定位(精选12篇)

环境定位 篇1

近年来, 为加快全县生态乡镇建设步伐, 宿迁市沭阳县坚持高点定位, 大力开展了以“四化” (街巷硬化、村镇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 、“四改” (改水、改厕、改厨、改圈) 和“四清” (清理乱堆、乱建、乱摆、乱画) 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有效改善了镇村环境。

一是突出重点。沭阳县以京沪高速出口周边地区为重点整治区域, 以新245省道、新205国道为重点整治线路, 以道路沿线庄台为村庄整治重点, 对照《重点道路沿线环境整治标准》, 大力推进整治, 有效提升重点道路沿线的环境卫生水平。

二是打造亮点。沭阳县住建局以星级“康居乡村”创建工作为抓手, 打造环境整治新亮点, 实行挂钩包保制度, 指导乡镇制定完善整治方案、督促乡镇按照规划进度推进整治, 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是突破难点。针对群众最关注的农村沟渠塘污染严重问题, 制定落实“沟渠塘长”管理责任制度。由县村整办牵头, 多方筹措资金, 结合水利部门农村河道疏浚开展专项整治。

截至2014年6月底, 沭阳县先后完成了以省级康居示范村、主要干道沿线为重点的786个村庄整治任务, 创建一星级康居乡村30个、二星级康居乡村1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4个, 悦来镇悦来村等11个村荣获“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全县镇村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图片新闻: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环境定位 篇2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同时结合我国

环境保护在法律法规、公众参与、技术革新等三方面采取的措施,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对其定位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中国定位

引言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世界上较早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之一。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在中国环境保护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治理老污染源与控制新污染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自1969年诞生以来,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英国学者Munn认为,广义的环境影响评价是识别和预测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立法提案、政策、规划、项目以及执行程序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并且就有关影响的信息进行说明与交流(1979年)[1]。1991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做了一个简洁精练的定义:对规划活动(或者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评价。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人类的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2]。

总而言之,环境影响评价是分析预测人为活动造成环境质量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3],其实质是预测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环境后果的一个系统的过程。与其他环保机制相比,环境影响评价更强调以预防为主,以弥补规划活动通常所缺乏的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多学科交叉性。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大气、土壤以及水环境的严重污染。20世纪后,化学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一些国家先后采取立法措施,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制度应运而生。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于1969年在美国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案》首次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此后,通过各种形式在其他国家不断推广和发展。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最初是较为发达的国家,加拿大于1973年确立环评制度,澳大利亚于1974年形成环评体系,德国和法国的环评制度分别于1975年和1976年初步形成。我国则是在1979年通过临时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引入了环境影响评价,并于1989年被修正。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以强制性的制度、法案或者指令等形式存在,有的则只是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在过去的40多年中,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内涵也在不断深化: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发展到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评价;由最初单纯的工程建设项目发展到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评价;不仅考虑环境污染,还注重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其技术方法和程序也在发展中不断得以完善。近十多年来,各国还逐步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和区域建设项目的累积性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也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兴趣,并逐步推广的大的建设项目中。

1.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经历了从引入、规范到强化、提高再到拓展五个阶段。

①引入和确立阶段(1972年-1979年)

1972年是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初期阶段,初步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区域或流域的环境污染调查及评价的基础上,各地对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逐步开始单项治理,并取得了初步成效。1979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②规范和建设阶段(1979年-1989年)

这十年间,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我国相继颁布了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规范。同时,逐步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范围和程序,技术和方法也不断完善。

③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年-1998年)

从1989年12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环境保护法》到1998年11月国务院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和完善的阶段。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地普遍按规定对新建项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避免新环境问题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合作与交流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环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真正成为我国现阶段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④提高阶段(1999年-2002年)

1998年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第一个行政法规。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仅得以确立和发展,更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在经济合理布局、区域开发、合理确定环保对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⑤拓展阶段(2003年至今)

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评从项目环评步入规划环评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了新发展。2004年2月,又在全国环评行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对环评技术以及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主要法律条文有《中华人民共和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行政法规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标准与技术规范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以及各个环境要素所对应的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此外,依据以上法规,各级、各地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

与此同时,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从单因子的单项污染指数评价到多因子的综合指数评价,从依据现状监测数据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到依据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等理论分析方法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从完全依赖于已知信息的统计分析到结合模糊数学、灰色理论建立的模糊评价、灰色评价,以及依据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大气扩散理论、水力学理论等进行的优化污染物监测布点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为上述一系列《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制定与发布以及对已有法律法规的重新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的环境保护

2.1 概述

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保护的措施也随着世界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变革。中国在进行工业化的道路上,面临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可能会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30多年来不断发展、不断提升: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首次提出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那一年也被认为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元年;1983年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的第三次会议,提出“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口号;1996年的第四次会议,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思想;2002年的第五次会议,要求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到同发展生产力同样重要的位置;2006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核心是实现环境保护的“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2.2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

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①政策支持,立法保护

我国已形成以“强化环境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 为主体的环境政策体系。同时,确立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八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

此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9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15部。1996年以来,国家制定或修订了包括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放射性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法律,以及水、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农业、草原和畜牧等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法律;国务院制定或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50余项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职权,为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和颁布了规章和地方法规660余件。

中国已建立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及其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同时,中国不断加强环境执法检查和行政执法。近年来,国家连续对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等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动重点地区污染治理,还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依法处理多起违法行为。

②鼓励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监督

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此后与环境资源有关的许多法律法规和文件如《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中国21世纪议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对公众参与都有相应的规定。

我国的公众参与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多为政府主导下的“自上而下”的形式,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而且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很大程度上受主管的行政部门态度的影响[5]。第二,我国公众参与的领域有失平衡,目前主要集中在环评方面。2006年3月18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对环评中的公众参与作了详细规定。第三,我国现行立法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基本上是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生之后的参与(即末端参与),事前的参与程度不够。第四,从公众参与的组织方式看,社会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作为整体的民间环保组织的规模、资金、号召力、组织能力以及对环境决策的影响力等受到很大制约,而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第五,公众普遍的环境素养和法治意识不高,参与效果不理想,对政府有很强的依赖性,环境保护参与的总体水平偏低。

③环境保护技术不断革新

我国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多数为引进技术,发达国家各流派的先进技术在我国都有应用。经过20多年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态势,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在逐步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从浓度控制向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从点源治理向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以及从简单的企业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目前,我国重视并不断提高科技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科学的研究,推动环境保护的产业化进程,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理污染控制技术以及环境监测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部分实现了产业化的应用。

“十五”以来,我国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开展了湖泊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新型废水处理等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研发与示范,为我国水污染防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与配套技术体系。开展了机动车排气净化、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固体废弃物处理、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4],[7] [6][4]

新技术与设备。在环境保护战略和技术政策、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业技术、化学品控制技术、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

同时,还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实行清洁生产,在企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更是强调,要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方面践行环保理念对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有重大贡献。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方面,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及旱作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控制水土流失。此外,开发与推广农村新能源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推行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积极推广使用太阳灶、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在农业环保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定位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技术,也是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使之符合国家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强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都有重要作用。

对于建设项目而言,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所在地区的整体出发,考察建设项目的不同选址和布局对区域整体的不同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取舍,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对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言,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通过对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状况,从而对该地区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做出科学的决策和规划,指导区域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是对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环境质量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它是根据一个地区的环境、社会、资源的综合能力,将人类活动不利于环境的影响限制到最小程度,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总之,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有效管理工具,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①环境影响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体现,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约束开发者行为,能够保障我国各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贯彻落实。

各项环保政策、法律法规若非落到实处,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开发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同时以水体、大气、土壤等各项要素的标准限值进行约束,最终得出较为合理的生产布局,预测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推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执行,保证了这些法律条文的有效实施性。

②环境影响评价对开发或规划活动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是保护环境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手段和技术方法。

一般来说,开发建设活动和生产活动,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都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与破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具体的开发建设活动或生产活动,综合考虑开发东特征和环境特征,通过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论证,可以得到相对最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把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③环境影响评价是联系环境保护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桥梁。

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项目的综合分析中,可以真正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可行性的决策作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能够保证在不干涉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下,达到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防止生态退化的目的。对国家政策、计划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目的是把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使环境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一起,在规划形成的早期阶段得到重视[9]。

④环境影响评价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内容,其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环境保护的水平。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保护民众的环境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充分[8][2]

体现了公正、公开、科学、民主的精神,为保障公民知情权、让公众参与决策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是尊重公民权利的一种体现。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有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⑤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技术的革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各项环保技术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必然推动配套环保技术的不断革新;在环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应用更为合理的预测模型,能快速获取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从而促使评价结果更加精准科学。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制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改革,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最终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尖锐对立的局面。它是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过程,有助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手段,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切实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以新带老、区域削减等原则,有效地控制了新建项目污染排放总量,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确保了中国环境质量问题没有恶化,局部地区还有所改善。

然而,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仍有一些方面亟待完善,如:公众参与程度比较薄弱;政府在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在资金和技术方面还非常落后;另外在替补方案方面还很欠缺,通常没有替补方案等。

环境影响评价的步骤和程序贯穿于各项建设项目和区域规划的各个阶段,从而保证了计划管理、经济管理、建设管理等各项活动都包含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纳入到国民经济计划轨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是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积极措施,推行这一制度、强化这一技术方法,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John Glasson,Riki Therivel,Andrew Chadwick.环境影响评价导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2] 何德文,李铌,柴立元.环境影响评价[M].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3] 王威,葛再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发展[J].生态与环境.[4] 中国环境保护(1996-2005).[5] 陈润羊,花明.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广州环境科学.第21卷第3期,2006年9月.[6] 秦洪良.国外公众参与环保的主要做法[N].大众科技报.2006年12月3日.[7] 易斌,刘媛,冯群英.我国环境保护技术评述[J].化工环保,2007年第27卷第1期

[8] 张惠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探讨[J].环境保护.2005年第2期

[9] 孙艳军等.规划环评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环境保护.2005年第8期

环境定位 篇3

我国酒店行业发展的现状

酒店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其市场已涵盖了高、中、低各个档次,从超豪华的星级酒店到大众化的快捷酒店,以及旅游度假型的民宿酒店,行业服务覆盖了各个消费层面。尤其最近十年,国际品牌酒店的大量引入,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品牌酒店都已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甚至是三线城市开业。这些国际品牌酒店均以装饰豪华、功能齐备、价格昂贵占领高端消费市场。但随着近两年中国整体经济转型的常态化,从政府到企业的高端消费需求在不断减少,高端品牌酒店正面临着客源的大量递减,有些甚至陷入了经营困境的危机。在高端酒店迅猛发展、扩张的同时期,中国的快捷酒店也在加速品牌的版图化扩张,以期占领低端消费市场。许多连锁品牌的快捷酒店,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在有些城市,数百米的范围内,可以看到不同品牌的快捷酒店相邻而设。但是,快捷酒店只能满足客人最简单的住宿要求,客人无法感受到舒适的服务和品质感,快捷酒店市场发展至今已趋于饱和。这些现状,给精品酒店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良机。

精品酒店的功能定位

目前,酒店业市场消费人群以度假及商务活动为主体。大部分客人并不需要消费品牌酒店的宴会厅及大型餐饮配套,同时,他们又不希望入住没有品质体验感的快捷酒店。因此,精品酒店可依据所在区域的特点来定位酒店的特色功能,无需追求品牌大酒店的齐全功能,确立自身的品质体验感。由此,精品酒店将有望发展为数量庞大的酒店业的中间阶层。

本文试图通过新近设计的几例精品酒店,从专业的角度,就精品酒店的功能及环境定位进行探讨,并对精品酒店的设计如何跟随现代市场的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梳理和总结。

1.酒店综合功能设置

功能设置是一个酒店最基本的要素。传统意义上的豪华星级酒店具有大而全,且品牌服务越来越相近的趋势。如以前国内五星级酒店评定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化功能设置必须有豪华大堂、大堂吧、自助餐厅、宴会厅及会议厅等,甚至要有商业购物。但是,现在大型商务会议市场份额越来越萎缩,并且大部分酒店住客的餐饮活动更喜欢选择到具有当地特色的餐厅进行消费。大量豪华星级酒店的餐饮及商业消费顾客人群正日趋减少,而酒店这一部分的功能设置,消耗了酒店的大量人力、投资及维护成本。因此,在精品酒店设计当中,我们往往会依据市场需求,仅保留必备的功能,并将功能进行多元化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将酒店客房打造成具有不亚于豪华星级酒店的品质体验感,同时,其自身特色进一步强化。

2.酒店客房功能设置

客房可同时设置从传统三星级到五星级的客房空间规模,如从20-30平米的客房到60-70平米的客房,客房空间由于面积大小而产生的价格差异,可较大范围地覆盖各个消费人群。客房的设计的第一个重点是提供给客人优质、舒适的睡眠,以床为中心,不仅是床本身的舒适性,设计更关注色彩、灯光及背景音乐等细节。第二个重点是卫生间的设计,以宽敞洁净为要点,对卫生洁具使用的舒适便利进行重点设计,并以开放式的卫生间为主要形式,除了必要的区域封闭外,洗漱、浴缸、洗手盆等完全开放,成为客房开敞空间的一部分。同时,还将互联网加的概念融入到客房设计中,注重客房的电视、电脑、手机wifi功能的设置及网络平台的打造。针对即将成为酒店主流消费人群的80后90后,让他们在入住客房时,能感受到酒店使用功能方面的便捷性。不象传统豪华星级酒店,设计只注重硬件的奢华及细节。精品酒店更注重强调客人自主的体验感。在客房风格方面,无论色彩还是主题,每间酒店都会有三到五种,面向不同人群,结合当地地域特色风格的客房设计,让首次入住或多次入住的客人都能享有全新的体验感。

3.酒店公共区域设置

豪华星级酒店的公共区域设置更多是大而全的大堂、大堂吧、中西餐厅、宴会厅及SPA、游泳池,甚至是购物精品店等,这些设置不仅需要大量地资金投入,而且每个功能都是独立的,不具有兼容性,增加了酒店运营成本。作为精品酒店,设计更多地保留必备的及符合当地特色的公共区域,如大堂、自助餐厅,兼具大堂吧的功能,甚至兼具酒吧的功能,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设计更强调它的开放性,以开敞、开放的大空间,让大堂、自助餐厅、大堂吧通过连续开放的空间使原来局促的空间变得宽敞、流畅,客人可身心放松地在不同区域使用不同功能。同时,将互联网加的概念融入各个开放空间,增强手机、电脑的沟通交流功能,使客人犹如在一个party中互动,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酒店消费行为。

根据酒店所处的地域及市场需要,我们有选择地保留一到两个配套功能,如一个特色餐厅、茶室或者是小型健身设施,基本取消宴会厅、SPA、泳池等高能耗、高维护费的功能。每个酒店的功能设计都建立在必备的舒适性及较低的成本维护基础上,保证酒店入住客人的基本的舒适体验感。

精品酒店的环境定位

精品酒店的服务性,要求其要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消费者消费层次及品质的不断提升,客人对于酒店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精品酒店环境的定位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1.精品酒店设计风格的选择

大多数商务型豪华星级酒店都会统一风格,统一品质感,甚至强调对细节奢华感的追求。虽有奢华的体验感,却带来很大的前期投入。精品酒店设计往往以其特色,通过设计的把握成为独特的体验空间,并不注重其风格的一致性或细节的奢华感。设计往往以三两个不同的主题,定位不同的人群,如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客房设计多采用炫酷色彩及对比,更强调张扬、特立独行的年轻风格;另一部分客房设计更着重强调家的氛围,体现宾至如归的感觉,但又没有奢华酒店过于严谨而强调放松及家的随意性;还有一部分客房设计重点面向商务人群,着重于洽谈、办公区域,并设独立酒吧,使商务人群在普通客房也可享受到商务套房的功能,风格上更强调商务特征及品质感。

2.精品酒店对于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贯彻

绿色环保在设计中不仅仅是口号,而是落在设计的各个区域和细节上。尽可能在客房取消一次性的洗漱用品,而改为可重复使用的固定洗浴液,纸巾也采用再生的纸张。卫生间采用节水系统。空调也采用节能模式。自助餐厅餐饮的消费可提倡客人进行“光盘行动“,设置提示标识,避免食物的浪费。酒店所有的设施及用品均采用节能环保绿色的标准,既保证一个健康无污染的酒店环境,又最大化地解决资源浪费,同时,节约酒店营运成本。

通过引入酒店业的中间阶层的理念,精品酒店的设计追求在兼有舒适而不奢华浪费,简洁却不简陋的前提下,同时强调享受多次体验而不仅仅是装饰的华丽。在客人住宿及消费的过程中,有独特的品质感体验和随意性,引入互联网加的概念,使酒店不仅仅是单纯的住宿平台,更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从而使精品酒店在奢华酒店及快捷酒店林立的市场中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品质及价值。

环境会计:学科定位与会计要素 篇4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微观基础的环境会计,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独立的会计学分支而出现,并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对于环境会计研究而言,其学科定位以及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应当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环保局从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区分了环境会计概念,但严格意义上环境会计指的是微观层面上的概念(葛建新、房巧玲,2008)。基于微观层面的含义,诸多学者将传统会计学的理论范式应用于环境会计,讨论了包含环境会计目标、假设、要素、报告等基本理论问题,从而建立了一套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许家林,2004;袁广达,2010;肖序和郑玲,2011)。

(一)环境会计目标与假设

关于环境会计目标,学术界主要形成了“一元论”与“二元论”两种观点。二元论认为环境会计既是为企业管理控制提供环境会计信息,以提高其经营效率的工具,同时也重视生态效率与社会效益(李宏英,1999;肖维平,1999;王辛平、韩军,2000)。环境会计目标的一元论认为环境会计只是为企业环境管理控制服务的信息系统(张以宽,2002),或者认为环境会计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庆钊,1999)。关于环境会计假设,多数学者认为环境会计假设在遵循传统会计学的一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之外,应考虑到环境资源的特殊性而适当放宽其各自假设的外延(许家林等,2004)。

(二)关于环境会计要素的观点总结

当前,学术界主要形成了“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与“六要素论”四种观点。例如,李心合(2002)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也有学者认为三要素是环境资产、环境效益和环境费用(刘永祥,2001)。朱学义(1999)认为环境会计包括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四个要素。持五要素论的学者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成本、损失、收益五类,其中,环境资源包含在这五类要素中。“六要素论”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或会计报告研究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肖序(2003)提出在企业年报中补充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损益表等附表,以提高披露信息质量,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阐释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功能定位与治理机制,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框架结构以及编制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及对策。干胜道和钟朝宏(2004)则对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原则、形式、指标等内容作了系统介绍。此外,一些学者进一步分析了企业的披露动机,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环境信息审计问题(李明辉等,2011)。

从学术界对环境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争论中不难发现,诸多学者将传统会计学概念应用在了环境会计之上,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环境会计的基本概念,虽然没有明确给予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学并列的学科地位,但形成了同样的实质效果。这种研究范式会带来两方面的不足:首先,姑且不论在实质上所形成的环境会计学科定位本身的合理性,在没有明确指明环境会计学科定位的前提下,直接讨论环境会计目标、假设与要素等基本问题,会导致其答案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学术界在环境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上的分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漠视了环境会计的学科定位。其次,由于学科定位模糊所导致的环境会计要素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环境会计研究没有明确的核心问题与研究方向。基于以上两点不足可以看出,在环境会计研究中首要的问题是在合理界定环境会计学科定位的基础上,回答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尤其是厘清环境会计要素,进而明确环境会计的核心问题,提高环境会计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环境会计学科定位

为了明确环境会计的学科定位,应深刻理解环境会计产生的内在机理,从根本上把握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关系,为合理界定环境会计的学科定位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环境会计产生的内在机理

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在环境会计研究之初,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便是传统会计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不足之处。然而,在更准确的意义上,环境会计产生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完善。在这一点上,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并无二致。制度要建立、市场要运行、企业要经营,都离不开与决策相关的经济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成本信息与财务信息(葛家澍,2006)。成本与财务信息作为价格机制下的产物,其运行的前提是产权制度的完善,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种货币信息,其根源在于产权制度的完善。

在私有产权制度下,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制度基础得以建立,这也是科斯定理的要义所在。换言之,私有产权制度下,市价成为了约束竞争的方式。在市价作为约束竞争或区分胜负的准则下,经营有效性必定以价格为衡量标准,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获得有效的价格信息以指导自身的经营活动。但杂乱无序的市价信息并不能有效满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需求。为了提高价格信息的有用性,企业必须生产符合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需求的价格信息,当企业以此为目的搜集整理价格信息时,会计信息系统便产生了。

虽然环境会计产生的内在原因遵循与传统会计相同的逻辑,但长期以来环境资源并无稀缺性可言,从而导致在环境资源的利用方面没有竞争性行为,也就没有环保制度的产生,因而没有环境会计的诞生。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污染与破坏程度日益严重,环境资源日益稀缺,在环境资源利用方面产生了竞争性行为与相应的环保制度。对于私有产权可以清晰界定的环境资源(如碳排放权),其市场交易使其自然可以进入企业的总资产之中,环境会计并不需要建立独立的会计体系。传统的会计框架足以解决环境资源的所有问题,其特殊之处无非体现在具体的计量问题上,这自然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难点在于诸多环境资源的私有产权难以界定,从而导致环境会计问题的复杂化。对于私有产权无法界定的环境资源,取而代之的是政府作为全体公民的代理人行使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具体表现为政府颁布环保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资源利用行为加以约束。环保制度的约束下,环境资源不再是免费使用的资源,也就意味着环境成本与费用的发生。对于追求经营效率的企业而言,企业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控制成本与费用。在市场机制的大环境中,环境成本与费用最终必然以货币信息为衡量标准。为了控制成本与费用,企业必须搜集整理环境成本与费用的货币信息,环境会计应运而生。概言之,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催生了日益完善的环保制度,这给企业带来了相应的成本与费用,出于控制环境成本与费用的需要,环境会计开始出现。

(二)环境会计:环境资源的会计处理

从环境会计产生的内在机理可以看出,环境会计产生的内在动因与传统会计是一致的。具体而言,当环境资源稀缺性程度提高,环境资源失去了与其他资源的特殊性,因而成为了企业的一种资产或成本,最终由于控制环境成本与费用的需要产生了相应的会计诉求,环境会计开始出现。环境会计这一特殊的物理属性在导致环境会计诞生时间较晚以及核算的复杂之外,并不会导致环境会计产生与传统会计相比的实质性区别。可以将环境会计定义为传统会计核算中对环境资源的会计处理,而不需要独立地建立一套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具体而言,有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将环境会计视为传统会计核算中对环境资源的会计处理,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一方面,如果环境资源的私有产权可以明确界定,此种环境资源就具备了进入市场交易之中的制度基础。从企业的视角看,通过市场购买某种环境资源之后,此种环境资源自然成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资产通过转化为成本而实现周转,同时,企业需要对这一系列过程进行确认、记录、计量与报告。在此情况下,并没有所谓的环境会计出现,环境资产与其他资产一样,在企业统一的框架体系中得到了核算。另一方面,虽然环境资源私有产权难以界定——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立环境会计独立的体系似乎有了合理之处——但如前所述,环保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下,企业需要付出环境资源的成本与费用,环境成本与费用的发生则可以直接计入成本与费用要素之中,而不需要对传统会计学框架作出实质性调整。因此,仍然可以在不改变传统会计学框架的基础上,将环境会计视为传统会计中对环境资源的会计处理。

第二,将环境会计视为传统会计核算中对环境资源的会计处理,也是审视环境会计必要的视角。首先,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看,如果将环境会计视为独立的会计学科,那么企业将会出现两套财务报表。一个是企业传统的财务报表体系,另一个则是环境财务报表体系。理论上,环境会计也可以形成包含环境资产负债表与环境利润表等在内的财务报告体系。然而,对于外部需求者而言,重要的是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企业所有者以及潜在投资者,并不会真正关心企业对某些个别生产资产的经营效率。其次,从管理会计的视角看,企业内部管理者追求的也是企业总体经营效率的最大化,管理控制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也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因此,只有完全融入了整体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之中,环境会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环境会计要素

界定环境会计学科定位对于明确环境会计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环境会计只是传统会计框架下环境资源的会计处理,这一学科定位意味着环境会计属于传统会计的一部分,因此没有必要去讨论环境会计的目标、假设、报告等,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学是一致的。相反,可以且应该以传统的会计框架为基准纳入环境资源,然后以此为基础明确环境资源会计的核心问题或特殊之处。

因此,可以从多种角度将环境资源纳入传统会计学框架中,但作为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与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以传统的会计要素为框架纳入环境资源,明确环境会计要素,可以更有效地突出环境会计领域真正应该被关注的问题。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界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以这六大要素为基准比照环境资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环境会计包含环境资产要素

资产(capital)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前所言,当企业在市场上购买了环境资源之后,环境资源便成为了由企业控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一项资产。企业需要对环境资产经营活动进行会计核算,以此来提供环境资产的货币信息,以满足企业管理活动的需求。环境资产会计处理要点包括:(1)由于环境资产的特殊性,应在财务会计准则中增设环境资产科目;(2)由于环境资产与其他资产一样,都是企业通过市场交易或其他方式获得的经济流入,企业应以货币为单位计量环境资产,必要时可以采取非货币计量属性,但在市场机制下,任何计量属性最终都将转化为货币信息。

(二)环境会计包含环境费用要素

费用(expense)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环境费用形成的方式有二。一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环境资产转化而来;二是来源于企业受到的环境罚款或相关费用。前者的会计处理相对容易理解,只是在环境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后者则可以视为企业利用环境资源而付出的代价,其实质也是企业购买的环境资产,只是由资产瞬间转化为了企业的费用,因此企业可以将其直接计入环境费用要素之中。与环境资产的会计处理一致,应该在费用要素下单独设置环境费用科目,以核算相应的环境费用或成本。关于计量属性,环境成本应与环境资产一致,都以货币计量为主。

(三)环境会计不包含环境负债与环境所有者权益要素

首先,环境资产要么以负债的形式,要么以所有者权益的形式进入企业的总资产或费用之中,而现行的会计科目完全可以核算环境资产与环境费用的这两种来源形式。其次,企业建立环境负债与环境所有者权益两类科目也没有实质意义。从一般意义上看,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具体科目的设置,与企业资产类别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企业资产或费用来源的产权性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要素应该从产权性质的维度区分出各种具体的科目,而不是以某种资产类别为定语而加以界定。一个现实的例子是,虽然企业之间的资产类别千差万别,但所有的企业都遵循着相同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科目。如果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内部的科目需要重新调整或设计,那么其根源必然在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科目设置本身的某种原因,而不在于企业是否增加了某种资产或费用。

(四)环境会计也不包含环境收入与环境利润两类要素

一般而言,收入的获得并不是某个单独资产的市场交易结果,而是诸多资产经过生产组合并在市场上出售之后的经济流入,即收入是一个总和意义上的概念,不需要也不可能以独立的资产来界定收入的性质。事实上,需要以资产类别进行分别核算的是与收入相配比的费用,而不是收入本身。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环境会计也不包含环境利润要素。

综上所述,环境会计包含且仅包含两个会计要素——环境资产与环境费用,因而环境会计研究应以环境资产与环境费用为核心。

四、结语

环境会计产生的内在机理与传统会计并无二致,都是源自产权制度的完善。在环保制度的作用下,环境资源不再是免费使用的资源,因而环境资源成为了企业的一项资产或直接成为一种费用。环境资源的资产化或费用化,除了给传统会计框架增添了一种新的资产或费用之外,并没有给传统会计基础理论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冲击。无论从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视角,独立地建立环境会计框架都不具备足够的现实意义。应将环境会计视为传统会计中环境资源的会计处理,环境会计目标、假设等基本范畴应与传统会计保持一致。鉴于此,研究环境会计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在传统的会计框架下纳入环境资源,并由此明确环境资源所涉及到的会计学问题。以六大会计要素为基准,纳入环境资源之后可以得出环境会计的两大要素——环境资产与环境费用。

基于环境会计的两大要素,可以进一步地认识到环境成本的重要性。首先,环境成本是环境会计的重点所在。从企业内部角度看,更多的情形下,环境资产以成本的形式进行周转,环境费用也以环境成本为主要内容;从对外披露角度看,环境信息披露无非是在某个时点上对资产状况,以及纳入环境成本之后的经营成果等财务信息的总结与报告。其次,环境成本也是环境会计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一是由于环境资源特殊的物理属性,导致其在归集分配中涉及到更多与其他资源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二是由于不同的环境资源对应着不同的环保法律法规,因而不同环境资源的成本核算也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简言之,如果环境成本得以有效核算,环境会计最重要的问题便得到了解决。关于环境成本核算,国内外主要形成了物质流成本会计、生命周期成本会计、完全成本会计等方法(肖序、熊菲,2015;Nicole,2008;Burnett and Hansen,2008;Guenther et al,2012)。然而,环境成本会计研究尚没有形成完善的核算方法,远没有形成完善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体系,学术界应给予这一研究方向更多的关注,以推动其取得实质性进展。

摘要:合理界定环境会计的学科定位与会计要素,对于明确环境会计研究方向至关重要。在论证环境会计产生机制的基础之上,可明确环境会计的学科定位——环境资源的会计处理,进而得出环境会计研究的基本思路,即以传统的会计框架为基准纳入环境资源,而不是以环境资源为基准构建另一个会计框架。据此,以六大会计要素为框架纳入环境资源,可推出环境会计的两大要素与研究核心——环境资产与环境费用。

环境定位 篇5

月 工 作 小 结

作为一个刚入职的党建工作指导员,许多东西我还在探索、学习当中。幸好新入职的还有另一个同事,我们能互相扶持帮助,给予对方信心和支持。因为我们是刚入职的,主任也没有立刻安排某项具体工作给我们,而是叫我们多听多看多问,用最短的时间熟悉办公环境和工作内容。主任给我们介绍了政工办的大概工作内容,有三块:创文、宣传和组织。创文和白云机场第三跑道的征地拆迁工作是目前政工办的主要工作,所以从入职以来,我们这两位新人的主要工作也是围绕着这两点转。录入资料、编辑文档、复印、装袋……这是我们日常主要的工作内容。当然,还有其他的,例如向前来咨询如何把党组织关系转回村党支部的同志解释清楚具体的操作流程,遇到开展今年积极分子培训班我们就打电话通知各党(总)支部组织委员让他们安排好参加培训的人员,因此我们也熟悉了开展一个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具体操作过程。除了以上内容,我还学会了如何开车单、订会议室、写简讯等,虽然工作很琐碎、繁琐,但我深知这是体现一个人能力的细节,应该予以重视,不要因事小而不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听从领导的指示,做好本职工作。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的新定位 篇6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编辑;新定位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电视编辑是电视节目的重点工作内容,可以说电视编辑是电视节目的顶梁柱。只有优秀的电视编辑才能够创造出较为优秀的电视节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已经进入到新媒体时代,这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境之下,电视编辑必须立足社会的发展背景,分析广大民众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采取一定的措施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从而推动传统媒体的变革。对电视编辑来说,在新环境下一定要注重观众的感受,加强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

一、电视编辑的定位转型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遭遇巨大的挑战,电视编辑的角色定位也有一定的调整。影响电视编辑定位转换的要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工作内容的增多,电视编辑人员的工作范围扩大,角色由单一、专门化向全能型转变。比如,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中电视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是相互分离的,但是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合新媒体对电视媒介的要求,如果保持现状电视节目之多将会遭遇很多的瓶颈。如电视节目的效率、质量、敏感度等等。电视编辑工作与记者相互分离使得双方必然会经过很多的交流才能够完成,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及时信息的产生以及传递非快速,电视编辑和记者分离制显然毫无竞争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向着多元化以及全能化的方向发展,电视编辑的工作除了文字编辑以及图像制作外,还需要负责节目的编排以及制作,有时还需要充任记者的工作。

二是媒介环境的变化。新时期电视编辑的环境以及理念变化很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视编辑角色定位的转换。电视编辑理念以及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理念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新媒体时代对电视编辑工作的帮助还是很大的,甚至推动电视编辑工作发动一场新的变革。例如,电视编辑面临角色定位、工作内容的调整、与目标群众之间的交流等问题。其中电视编辑人员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电视编辑人员需要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真正的打造能够吸引民众视线,丰富民众生活的电视节目。这一点与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三是观众需求的变化。新时期观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等等,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使得媒体与民众之间已经处于劣势地位。观众的关注度决定媒体的发展前景,因此,电视编辑需要重视观众需求走向。当前,观众期望加强与电视节目的交流,渴望参与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观众的精神诉求也在不断的提升。电视编辑需要转变传统的传播信息的服务方式,需要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为观众提供互动渠道,比如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加强观众与电视节目之间的联系。

二、电视编辑功能拓展

(一)编辑内容

电视编辑内容主要包括电视节目、栏目、频道以及媒体等层次,电视节目是电视编辑工作的基本工作。新媒体环境下,工作的层次以及地位发生明显变化,媒体编辑成为电视编辑的主要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信息的传递范围,提升节目的知名度以及浏览量。更重要的是增加目标受众群体数量,只有拥有较大的观众群体才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新媒体与电视媒体之间是竞争的关系,同时也是合作的关系,在新时期发展电视媒体不应当含有敌视的态度,应当正视新媒体的优点,充分挖掘新媒体的优势,供电视媒体使用,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所决定的。

(二)编辑平台

电视编辑的内容对电视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影响较弱,编辑平台是影响传统媒体发展的真正因素。传统电视媒体,目标观众一般只能够通过电视获得信息,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用品,移动互联网更是为人们提供网络交流的便利,互联网电视平台、移动电视平台等等已经逐渐侵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正是这些平台的大众化使得传统电视平台的观众数量剧减。所以电视编辑人员需要重视自身平台与其他平台之间的交流,加强平台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平台的使用要有针对性。

(三)编辑话语

话语是编辑中最不容易掌控的事物,是电视编辑人员必须使用的一种语言。新媒体的语境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信息量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波动较大。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递者可能是广大民众,微信的转发都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法不责众,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合法性就难以保证。而电视编辑属于一个工作团队,由法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信息的筛选当中,需要耗费时间以及经历确定信息的真实性,而后才会将信息传递出去。当电视编辑工作向新媒体靠拢时,语言的选择以及框架结构也要随之变化。

三、电视编辑新定位发展方向

传统电视编辑定位于策划方面,优秀的电视编辑人员具有较好的策划能力,能够从节目整体角度把握节目的发展方向。在主题选取、脉络规划、舞台设置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选取水平。新媒体环境中,电视编辑的定位不再局限于策划工作,还需要对节目的受众需求、经营规划等方面进行规划。在激烈的外界竞争环境下,电视编辑需要将营销理念融入到节目的制作中,调查观众的观看需求,这样才能够在观众占据主导地位的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使节目获得更多的市场。

加强电视编辑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使电视编辑的角色定位更加准确。电视编辑加深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交流,能够促使电视编辑快速的把握观众的需求,提升产品的核心价值。受到新媒体电视平台的影响,观众比较喜欢与节目进行互动,这为传统电视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方向。因此,电视编辑在制作电视节目时可以加上与观众互动的环节,让观众参与到节目制作中,使编辑能够了解到观众的需求,更准确的把握自身角色的定位方向。

提高电视编辑的受众意识。当前,受众观看需求是电视编辑工作的最大影响要素,顾客是推动电视节目发展的原始动力。新媒体的环境下,观众的个人需求以及情感的满足得到很大的满足,这是传统电视难以竞争的劣势。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传媒平台的新发展都将改变传统媒体对信息传递的绝对优势地位,电视编辑向新媒体靠拢时树立“受众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电视编辑需要从受众的需求角度出发,掌握需求的集中点,只有把握观众的看点与需求才能够在竞争中把握先机。

四、结语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新媒体对电视节目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观众观看电视的方式。观众收看电视不再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但是不论是电视编辑角色定位的变化、外界环境的变化还是观众需求的变化,这些都无一例外的推动电视编辑改变原始定位,建立新定位。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的新定位是有固定目标的,例如满足目标受众的观看需求,加强电视媒介与观众之间的交流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小丹.电视台编辑角色的定位及转变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04-241.

环境定位 篇7

当代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随之也导致了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 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随着绿色运动的不断深入和环境法律方面的压力逐渐增强, 企业作为环境质量恶化最大的肇事者, 出于预防环境风险和自身利益的考虑, 必须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而实施环境管理的情况和业绩等信息又需要环境审计予以监督、鉴证和评价。

环境审计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内部, 在国外有了较快的发展。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目前世界各国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主要是由拥有土木工程学、自然资源保护学、生物科学以及法律领域知识的专家来实施, 而会计人员并没有像他们应当地那样充分参与其中。于是, 我们自然要问:在蓬勃发展的环境审计领域, 会计人员如何为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如何能在这一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来推动其发展?本文重点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环境审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并指出会计人员在环境审计实施中所占的优势, 最后就会计职业界如何能在未来的环境审计中扮演重要角色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会计人员目前在环境审计中从事的业务

环境审计被界定在环境管理的范畴之内, 会计人员,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还是外部的, 都可能在他们原有的职责范围内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或者, 他们可能通过在新的领域内施展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参与进来, 但是, 事实上,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会计人员对环境审计的参与程度却很低。2003年Tozer和M a t h e w s合作在新西兰的调查以及Mathews, Tozer和Mathews先后于2004年在澳大利亚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环境审计业务都是由拥有土木工程学、企业管理学和生物化学工程等领域知识的专家来实施, 其它涉及到的知识包括:生态学、自然资源保护学、资源/废弃物的管理学以及法律知识。没有任何一个调查对象去聘请内部会计人员进行环境审计。

欧洲联盟和英国的研究表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会计人员很少参与环境立法的提案;澳大利亚的一项关于会计人员参与本企业环境活动的调查也表明了会计人员基本上不参与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实施。总之, 在环境审计领域会计人员很少参与其中, 而会计职业团体在环境审计人员资格鉴定法案的完善以及环境审核标准的设计中也都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 澳大利亚唯一一部环境审计人员资格鉴定法案是由政府和商业组织制定的。)

三、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环境审计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在环境审计实施中所占的优势

1、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环境审计的相关性分析

会计人员并没有如其可能的那样, 广泛地介入到不断改变的环境议题之中。更令人担忧的是, 人们普遍认为, 会计人员的传统方法无法适应环境的变革;同时有案例表明, 在环境领域, 会计人员仍然很少将其转化为实践。在环境审计这个日益重要的领域中, 会计职业界要做的努力就是要树立一个可供选择的目标为其自身定位。问题的争议是会计人员是否对环境审计有所帮助, 环境管理研究所列举了主要争议, 诸如环境管理技能的不足, 本职工作能力的不足。

目前尚缺乏关于对环境审计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 所以需要环境审计服务的客户只有从那些声称自己有此方面专业技能的组织中泛泛选择了。令人欣慰的是, ISO14012《环境审计准则——环境审计人员资格认定标准》指出, 环境审计人员应该具备适当的工作经验并且接受过以下正规培训:环境自然科学与技术;有关环境设施的工艺操作;相关环境法规;审计人员应该遵守的环境管理标准;审计程序、步骤和方法。这些准则在强调环境审计是一门多种知识相交叉的学科的同时, 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哪一个职业最具备这种能力能够进行行之有效的环境审计呢?

在澳大利亚的一份专业期刊中, Wilmshurst和Frost曾指出:尽管会计人员的知识层面不足以去实施环境审计, 但是作为审计团队的一部分, 他们仍起着关键的作用。会计人员能够为环境信息提供关于财务数据、成本收益和合规性的分析。环境审计中涉及到系统评价、证据评价和客观因素评价等, 是为了评价管理当局是否遵守了环境法律法规, 这些需求与财务审计是相似的, 其约定的审计服务范围包括:运用审计基本技能进行系统检查;管理当局的受托情况是否违背了原则;出具独立公正的审计报告, 并向报告使用者保证其客观性。

因而, 会计人员指出, 财务审计和环境审计在原则上有共性, 即能把财务审计的专业技能运用到环境审计的实施中。在ISO14012和其他一些环境审计人员资格鉴定的文件中指出:会计人员在“审计程序、步骤和方法”上有其他职业团体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总之, 国际会计职业界声称, 会计人员能够在环境审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相关性是基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审计程序、步骤和方法) 能够运用到各类评价中, 包括环境审计在内。

2、会计人员在环境审计实施中所占的优势

仅凭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环境审计具有相关性这一点, 还不足以证明其能在环境审计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 政府陆续制定和颁布了新的环境法律, 同时对企业违反环境法的行为加大了惩罚力度, 因而, 环境管理成为很多组织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了对这一需求做出响应, 很多企业采用了环境管理手段, 包括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和废弃物的综合管理系统。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 (CICA) 指出:所有的环境审计 (尤其是环境质量体系审核) 都要涉及到审计程序、步骤和方法的知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同样指出, 对环境质量体系审核的人员需要“审核和鉴证”方面的技能。

任何一种审计类型中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基础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 审计步骤和程序方面的知识能够确保高质量环境审计的实施。毋庸质疑, 当会计人员具备了对管理与控制系统进行评价的丰富知识和经验的时候, 相对于其他环境审计的参与者具备的知识来说, 他们“独有的专业技能”更适合进行环境审计。另外, 财务审计人员在聘用非会计专家对审计实施提供技能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并且建立了全面的指导方针对外界专家进行统一管理。会计人员吸收了财务审计的经验, 试图聘请其他领域的专家, 把其具备的知识融入到环境审计的实施中。

四、会计职业界如何在环境审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了在欣欣向荣的环境审计领域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会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会计技能与环境审计基本知识要求之间建立相关性;把会计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定位在环境审计技能的最高层。

1、确立相关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作为环境审计标准体系的领导组织, 已经明确指出, 环境审计人员必须掌握“审计程序、步骤和方法”的知识。然而, ISO并没有具体阐明采用哪些审计程序去实施正确有效的环境审计。会计职业团体在自身领域中已经确立了财务审计与环境审计之间的很多相似处, 但是, 会计界有必要把精力集中在研究究竟财务审计理论和方法中的哪些组成部分可以被运用在环境审计中, 这是我们会计界应该努力的方向。

2、确立优势

Power指出, 确立会计人员知识优势这一措施已经成为与其他职业团队竞争的重中之重, 因而, 会计人员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 就应该做到:

(1) 目前环境审计人员存在“审计理论空白”的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而, 会计界应当为之充当辩护者的角色。这就要求会计界向其他职业团体游说, 例如:地方性和国际性环境立法者;环境保护组织;使用环境审计报告的团体以及为环境审计人员提供培训的组织。

(2) 目前大多数的环境审计培训都由具备资格的商业性组织提供, 所以会计界应当主动寻求与这些组织合作的机会, 以保证其课程设置以核心审计理论为基础。另外, 会计专业院校应该与工程学和自然科学院校共同设置课程, 把审计理论内容融入其中。

摘要:目前在新经济环境下世界各国的会计人员没有广泛参与到环境审计中, 针对这一现状, 文章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环境审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并指出会计人员在环境审计实施中所占的优势, 最后就会计职业界如何能在环境审计中扮演重要角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人员,环境审计,相关性,优势,角色

参考文献

[1]、Rob Gray, Jan Bebbington .王立彦, 耿建新主译.环境会计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Mathews, C, Tozer, L. and Mathews, M.Environmental audit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ccounting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2006

环境定位 篇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Web为代表的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使图书馆的内外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用户信息搜索和使用信息的习惯,他们通过Google和百度等常用的大量搜索引擎即可轻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作为信息保存与传递机构的图书馆的地位俨然已受到威胁与挑战,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环境的变化促使图书馆的角色必然发生转换。互联网的出现及网络服务的应用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信息生产、传播和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图书馆更要思考在整个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1]。因此,图书馆需要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再认识,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也必须随着时代的风潮而改变。

2 图书馆功能定位的演变

图书馆功能,也称图书馆职能。两者含义是一样的,就是图书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能产生的有益作用或推动作用。1975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一致认为,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有四种,即:(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情报;(4)开发智力资源。1978年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中,“图书馆”词条绪论指出:“图书馆出现以来,经历了许多世纪,一直担负着三项主要职能:收集、保存和提供资料。图书馆是使书籍及其前身发挥固有潜力的重要工具。”

图书馆的功能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通过人的设计由社会赋予的,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2]。从古代的藏书楼到近现代图书馆,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古代藏书楼以保存书籍为主要职能,重藏轻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近现代图书馆已不仅局限于保存文献的功能,开始强调以“用”为主、藏用结合、以用促藏。人们希望能根据自己的各种需要,方便自由地利用图书馆。图书馆功能也在逐步扩大,以丰富的、多样化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和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物质基础,知识门类兼及古今、囊括中外、广博精深。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查阅到与本学科相关的文献,而且也可以接触到其他学科的各种资源,图书馆俨然已成为知识的宝库。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声像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服务手段、服务方发生了很大变化,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和变革,其结果丰富了图书馆的内涵,扩张了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此时已成为文献情报信息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已经进入了以知识的生产、利用为基础的新时代,图书馆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文献传递,而是需要图书馆能直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供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服务。作为知识集散地的图书馆,其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因此,以知识信息的选取与存储、知识重组与再生产、知识配送与输出为内容的知识服务功能进一步彰显。随着Web的出现,信息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学习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学术活动与社会工作、社群生活交织在一起。用户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这样一种空间,由资深图书馆员和技术人员维护和支持的,为其研究和学习检索信息、传递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创造合作机会、支持交叉研究的空间。此时的图书馆已演变为学习、研究、社交的场所,知识交流、传播、创新的场所。

图书馆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定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就其基本功能而言,毫无疑问,网络时代的图书馆致力于人类知识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服务的本质应该是不变的,我们要做的是:既要“守望”传统,又要拓展服务理念,成功实现功能转型。

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功能定位的变革

3.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功能定位的适变战略

(1)要在服务理念上进行变革,努力建立面向用户的数字信息服务模式,如数字参考协作服务、学科门户集成、信息主动推送。另外,要改变唯有拥有才是馆藏的资源建设观,树立能够获取就是资源的观念,重视资源的共享。(2)做好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包括加强数字信息资源的组织、整合和共享,重视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3)图书馆馆藏将继续存在,但存在的方式不同,重新思考空间的利用,物理馆藏将变为多功能的空间。知识管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图书馆将向服务和支撑角色作根本性转变。(4)图书馆要打造知识平台,进行知识服务的提供和学习环境的构建。(5)网络时代,图书馆更不应该固步自封,要走出去,开展社会服务。(6)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并随时随地得到图书馆员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学会如何把信息转化成知识,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图书馆还要担当起情报咨询和信息知识教育的历史使命。

3.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具体功能定位的重构

面对信息基础环境的改变,图书馆必须重新检视其定位与角色。数字时代图书馆既综合了早期的保存和传递文化的角色与功能,发展为学习中心和知识中心的角色与功能,又充分运用了现代技术与新环境的优势,发展成信息教育中心与休闲中心的角色与功能。

3.2.1 学习资源中心

由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等因素,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需求转变,由静态的阅读趋向动态的信息寻求,需要结合新的信息环境和用户变化了的需求,建构动与静的空间,改革和创新图书馆物理空间的功能。图书馆角色定位应由传统的“藏书楼”或“信息中心”转型为所谓的“学习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IC是一个可以提高信息素养和推动研究与学习的动态的服务模式,它以用户为中心,把空间、信息技术、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和服务等众多因素整合在一个相对无缝的环境中,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它既是学习中心,也是交流的场所。为了满足新时代读者的多样化学习与研究需求,信息共享空间通常都会配置参考咨询馆员和技术支持人员。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最主要的是根据用户的学习与研究方式的不同,以及交流的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满足其需求的学习与交流的物理和虚拟空间。物理空间主要有参考咨询服务区、小组讨论区、写作辅导区、文献资源区、个人学习区、多功能区、休闲区。虚拟空间构建了各种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网络课程和计算机软件。提供经整合的数据库、数字图书馆资源、开放存取的网络资源,从而保证用户一站式获取各种资源。

信息共享空间应更进一步结合学习层面的元素,提供更多面向学习的服务,例如在线随选教材、随选数字内容、在线咨询专家等数字学习服务,形成“数字学习共享空间”(E-learning Commons)[3]。无论是转型为信息共享空间或数字学习共享空间,都是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必须扮演的重要角色。

IC“共享、共用、合作”的理念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和人性化服务的新思维,是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建立IC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更方便快捷的学习研究环境,有效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拓展了图书馆作为学习和交流共享空间的功能,成为读者心目中理想的学习资源中心。

3.2.2 知识服务中心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一方面,用户获取的网络资源中常常篇幅多、资源庞杂、质量良莠不齐,使得希望获取的知识难以发现和利用。正如美国作家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趋势》一书中曾指出的那样:“我们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但是却渴求所需的知识。”而另外一方面,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中介的图书馆,提供的只是简单的浅层次的信息服务而不是知识服务,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提到[4],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面临新的冲击与挑战,作为知识中介的图书馆,其传统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不了用户深层次的知识需求,所以要研究新的信息环境下信息生产与服务的特点,明确用户在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中对知识需求的特征,开展网络专题知识组织与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的开发研究,满足用户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需求。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知识服务功能,就必须实现从文献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转变。图书馆工作的对象不仅是文献,更主体的是知识,尤其是数字化的知识。此时图书馆的核心定位也必须顺应时代发生根本的转变,由“文献中心”演变成“知识服务中心”。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只有朝这个方向去转型,才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也才能完成其从旧使命到新使命的变革。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取、挖掘、利用和传播知识,为读者提供获取知识的入口,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学习主要是促进学习,增长知识。因此,有必要构建专门进行知识的分享、交流、讨论的活动范围。知识空间的构建无疑是知识学习的良好平台。在知识空间里,问题的提出、分析、解答、协作创作、开展辩论、形成竞争,进行一系列的学习、知识创新活动。支持知识空间的应用主要有资源分享区、精华列表、FAQ等。在知识空间里,知识以更方便编码、存储、归类、检索的词条方式来组织与展示,以问题互动的方式进行知识交互[5]。

知识服务帮助读者在大量无序的知识海洋中,通过导航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知识服务是一种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它以信息知识的搜集、挖掘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的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而是经过加工创造实现知识增值的新知识,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知识服务的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取舍、整合、创新,成为可直接应用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帮助用户实现知识创新。知识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用户需求是受环境影响而不断变化的,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馆员要自始至终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与用户的交流互动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3.2.3 教育中心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为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深化和拓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拓展教育职能所具备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丰富的馆藏资源。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社会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信息过剩的局面,这给用户获取有效信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图书馆由于自身专业的优势,对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有重点地采集、整合、开发和知识重组,通过网络向分布广泛的用户提供具有全面准确、完整可靠、系统化需求、高质量的综合知识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图书馆经过长期的搜集、整理,形成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体系,它不仅积累了大量的专业文献,还购买了众多电子资源,同时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云计算等先进科技的发展,图书馆之间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快捷地共享数据和信息资源,从而扩大整个社会获取知识及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读者接受教育的需求。

其次,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全面应用,尤其是联机远程服务手段的逐步完善使得多个图书馆或信息资源集合可资源共享。网络的出现、E-mail、文件传输等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地域和时间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不仅延长了为用户服务的时间,还能为用户提供各种远程教育,实现了教育方式的自主性、教育空间的无限性、教育手段的灵活性和效益性,成为信息网络时代最为便捷、最有成效的教育方式。

再则,图书馆拥有完善的网络系统、先进的视听、复制、传递等设备,以及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育设施,为远程教育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

构建远程教育共享平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注重开发网络信息服务新模式,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为读者构建个人网上空间或专题文献虚拟参考服务平台。设立专门的远程教育服务部门,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与专业化指导。借助信息化、网络技术学习课程为读者提供无限共享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体系,开展知识导航,加强网络资源的可链接性和交互性,注重与远程教育站点、远程教育中心及出版商的协作交流,拓展远程教育内容。积极发挥图书馆信息组织与管理的作用,充分利用各区域的经济、地理、文化等优势,将分散在不同区域、不同系统的独立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建立图书馆区域共享联盟,为自主式学习提供优秀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环境。通过远程在线学习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虚拟教学,使图书馆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馆内读者,而是扩充到整个社会范围。

开展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要求人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倡导终身学习。信息的及时更新决定着一个人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而具有传播文化、开展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方式,使受教育者可以长期地利用图书馆接受教育,实现自我提高,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和终身化。此外,图书馆不受年龄、性别、职业、地域和阶层的限制,平等接纳,使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出入图书馆,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完成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继续教育的任务。

开展素质教育。由于馆藏范围的延伸,图书馆将兼有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功能。但与这些机构不同的是,图书馆除了保存功能外,更加重视藏品的利用。人们可以将其中的一些艺术复制品像图书一样,借回去欣赏一段时间,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还将成为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心。

3.2.4 文化休闲中心

现在的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型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为读者提供各种文献资源借阅服务的机构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城市或社区的文化活动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地或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图书馆搞各种专题展览:书法展、摄影展、画展、成果展等,举办各种知识讲座、视听欣赏、电子阅览、多媒体娱乐等等。实际上,这不是对图书馆功能的削弱,而是对图书馆职能的拓展。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该关注自身的文化休闲功能的发挥。作为一种内在精神需求,休闲服务同样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但是需要正确定位,必须注意和谐有序地发挥图书馆整体文化功能,妥善处理发挥文化休闲功能与履行其他职能的关系[6]。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毕竟不同于其他行业或组织,有其自身的特点,所开展的休闲服务也必须符合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公共图书馆的休闲活动只能是一种文化休闲活动,满足公众对文化休闲生活的需要,所开展的休闲服务也只能是一种文化休闲服务。这是对图书馆休闲服务的基本定位[7]。

以上关于图书馆各种功能的定位,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文化教育功能,而是在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构建一种持久的文化形态,实现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形成的是一种文化场所与文化环境。读者在其中不仅可以学习与进步,还能进行文化休闲与娱乐才是新时期下图书馆的职责所在,也是竞争力和魅力所在[8]。

3.3 网络时代图书馆角色与功能的多样化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图书馆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中心,而且将成为真正的知识教育中心。图书馆不仅藏有丰富的信息和知识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途径获取并传播人们所需要的各种馆内和馆外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从而成为各种年龄和知识层次的人学习和研究的最佳场所;不仅为馆内读者服务,而且还可利用现代化手段,在网上开设远程教育课程,提供远程教学服务,从而成为人们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中心。

图书馆是社会机体的重要一部分。图书馆要拓展自身的社会功能,就必须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扮演更加积极、更加具有创造性、更加有贡献度的角色。图书馆日益嵌入社会,逐渐成为读者中心,实现数字化获取、资源整合、馆际联盟、权威服务,回归其教育和文化价值。图书馆融入社会不仅要将自己的信息服务嵌入到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规划中,而且要以人为本,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融合。图书馆应成为社会信息环境的一部分,应积极利用以Google为代表的其他机构技术和市场优势,将之纳入到图书馆环境中。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角色与功能定位已不单纯是在传统的某一方面,而是呈现出多角色和多功能的发展趋势。OCLC2005年11月出版的年度趋势报告《图书馆和信息资源观察》,分析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者的角色区分,认为在信息使用者看来,图书馆仍然是重要的学习场所,也拥有服务免费、场地舒适及提供信息内容可靠的优势。2007年4月16日,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2007年《美国图书馆状况》报告,用一系列统计数据证明图书馆依然重要。2007年5月6日,OCLC负责人在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年中会上[9],报告了最新对全球数以千计用户所进行的图书馆利用专门调查,也证明图书馆仍是广大市民学习休闲的场所。可见,尽管新的角色与功能在不断增加,但原有的角色与功能仍然存在。

4 结束语

图书馆应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功能定位,只有定位正确才能彰显自身的价值。面向未来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社会的变化,学习型社会、信息化社会和数字化社会决定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定位。一方面,图书馆要在未来社会与相关机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必须保持其功能特色;另一方面,为适应复杂的社会必须重视功能的变化与新功能的产生,多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面临新的信息环境,图书馆要积极行动起来,深入研究信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并投入到实践当中来,化“危机”为“转机”。图书馆要走向新技术,积极与其他社会信息机构合作。它们之间也并不完全处于一种对抗状态,更多的时候,将互补互足,共同营造美好的未来。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超乎寻常,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图书馆急需在新的形势下找准自己的位置。本文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功能定位的适变战略,重点指出图书馆应定位成学习资源中心,知识中心,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中心,文化休闲中心。数字时代图书馆角色与功能定位呈现出多角色和多功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1]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四):图书馆管理、人员发展及结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04):3-8.

[2]黄宗忠.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J].图书馆论坛,2011,31(06):14-22.

[3]林光美.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挑战与方向[EB/OL].http://www.publiclib.org.cn/library/periodical_show/1012.html,2012-05-29.

[4]杨薇薇.近十年来国内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9,29(08):221-225.

[5]徐长柱.信息困境与知识服务探究——基于情报视角的知识专题服务[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06):32-34.

[6]徐丽琴.论图书馆文化休闲功能的开发与利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8(03):107-109,116.

[7]苏静芹,李正祥.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休闲服务及其实践[J].图书与情报,2011,(05):105-109.

[8]孙情情,魏闻潇,贾朝霞.我国图书馆定位研究综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04):29-34.

环境定位 篇9

1 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转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逐渐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起来,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1.1 教学模式的转变

课堂讲授式向探究式、协同式和研究性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决定了师生之间的知识传承主要采取课堂讲授法。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而信息技术不受时空的限制,可让远距离的师生或学习时间分散的学生“共处于”一个虚拟空间中,通过共同参与,协同操作能力,完成某些项目的设计或训练。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固定时空的交流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可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问题,寻求辅导和答疑,教师亦可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探究学习能力。

1.2 组织形式的转变

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传统的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有形的教室中,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扩展。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课程表做出安排,实施柔性的教学计划,不再按传统的知识组织与结构的观念来制订教学计划,学校的教育内容正变成一些单元的体系。这些单元是可以进行随机通达教学,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专业基础、研究方向和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使因材施教进入一个新阶段。

1.3 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承式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传承式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和已经确立的原则、方法,以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经验和原则、方法去解决将会重复出现的问题。信息技术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共享网上提供的教育资源,可以相互交流信息,为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扩展的视域内,教师不再是求知的惟一源泉,在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前,学生的个性得以觉醒,批判态度显现,主体创新精神得以彰显。

1.4 教师权威的转换

传统教师权威是建立在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性占有和社会赋予教师角色的特定责任的基础上。伴随信息技术教育现代化所带来的教育民主化、社会化、个性化趋势,教师的“传统权威”逐渐消融;随着教师独占知识局面的瓦解,教师的“专业权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师需要用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谦逊宽容的品质所闪现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崇与敬爱;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智慧、知识、道义的力量。与学生心灵沟通,思想碰撞,教育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升华。面对丰富的网络文化,教师应与多元信息文化和谐相融,同时,突出职业角色独特的存在价值,教师才能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真正的权威。

1.5 教师功能的转换

丰富的网络资源尽管可以提供浩瀚的教育信息,但由于学生的不成熟,他们对教学目标和过程的认识是有限的,尚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和组织学习的全过程及有关具体环节。因此,教师要引导。帮助他们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去获取知识,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探求知识,引导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探索和更高阶段的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教师培养学习者的过程。

1.6 师生关系的转换

信息技术具有无限延伸扩展的特质,其交往方式的广延性和多样性促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学生在网上与教师探讨问题,提出质疑,形成以网络人际互动为主的“非群体化”活动。教师在启发、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同样可以获得新信息,得到新启发,提高教学素质。这种新型的“合作者”关系,使教学相长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师生之间追求知识的过程也是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他们彼此相互理解和认同,相互接受和汲取,创设着民主、平等与开放的教育氛围,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创造,相互证实自己的存在。

1.7 教育使命的转化

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教育以培养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信息技术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得渠道,人们在开阔的视野里不仅享受着优越的生活质量,如何在现代化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让学生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成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教育信息化给教师的从业素质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也给教师的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师只有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应答其挑战,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才能成为现代社会中合格的新型教师。

2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定位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都处于一个信息来源极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环境中,两者获得信息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教师已不再像从前那样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渠道。这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有专家曾提出过一位优秀教师应能扮演好八种角色,即知识传播者、团体领导人、模范公民、心理医生、知心朋友、错误承担者、代理家长和纪律执行者。在以下内容中对这八种教师角色进行初步的论述:

2.1 教学知识的设计者、开发者和提供者

开展教学,除了象传统课堂教学那样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为重要的应是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传授。高校学生,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主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真正地提高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高校教师应对教学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与开发,学会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传递教学内容,充分地认识各种信息技术媒体的特点与不足,灵活多样地在教学中使用他们,发挥出信息技术手段的效能。

微软公司中国部总裁杜家滨先生曾说:“我可能在100次中有99次是从因特网上拿东西,只有一次是把我的东西放上去。如果全世界很多人都有这个1%,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这个简单的道理在信息传播中的体现是再清楚不过了。高校教师既然是信息资源的利用者,在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同时,重视掌握必要的教学资源制作开发技术,成为教学信息的提供者。

2.2 学习团体的领导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不容忽略。教学资源极为丰富,为了避免学生迷向,减少他们自由探索网络所需要的时间,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信息辨识能力与获取能力,以辅导者、帮助者和领航员的身份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信息,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

2.3 治疗学家

信息技术缩短人们时空距离的同时,也拉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灵距离,孤独、忧郁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流行病。高校学生虽然通过键盘能与网上其他伙伴进行快速的交流与联系,却往往不善于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结果是心理问题在高校中呈上升趋势。作为高校教师,在充分发挥其传统教育职能的基础上,还应担当起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治疗师等职责,帮助学生在心智方面健康发展。

2.4 学生的人格榜样

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最具教育意义的,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教师自身,是教师的人格,只有具有和谐人格的教师才能造就一代人才。教师宁静的沉恩,潜心的创造,爱心的奉献,执著的追求,从容的表达,启迪智慧,张扬道义和公正,成为学生的人格榜样。

2.5 朋友和知己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照,目的在于培育出“真正的人”。在信息社会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一方面又加重了人的精神困惑,对生存意义的理解无法取代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教师应成为对学生传递情感关怀的使者,用自己的美好心灵、丰富阅历经验等文明成果浸润学生,使学生学会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学生的人生价值中包含着教师的价值。

时时参与到学生当中,以一颗“童心”,一种“童趣”,与学生一起去讨论,去争辩得面红耳赤,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会放得开,感受到老师就是自己的知心朋友,而教师正可以藉此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求证态度的暗示性教育熏陶,成为师生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2.6 纪律执行者

凡是要求学生遵守的校纪班规,教师则能够带头遵守,同时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班级教学秩序,一旦有违纪现象发生,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加以纠正。教师应跟踪学生的情况,以便随时掌握学生的活动。要求教师在作为教学参与者的同时,又是纪律观察者和执行者,在观察过程中不断反思,并且不受主观态度的干扰。

2.7 错误承担者

教师能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行为勇于承担责任,在批评或指正学生的错误之前,先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学生的错误是因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教师应先做自我批评。

2.8 代理家长

是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能像家长一样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尽应尽的义务。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应注意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高校教师角色特征不断地进行分析研究,才能使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 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基础和前提。该文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转变的特征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傅德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内容与意义[J].教育技术研究, 2000 (4) :5.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259-260.

[3]柳栋等.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1) :13.

[4]张倩苇.现代教育新技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电化教育, 1999 (6) :6-7.

[5]吴岚.知识经济时代与教师的信息素质[J].电化教育研究, 2001 (1) :16.

环境定位 篇10

Gnutella网络目前被广泛的用来实现文件,特别是视频及音频文件的共享,作为无中心非结构化的P2P网络,其资源定位的查找效率及网络可扩展性问题一直是针对Gnutella网络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节点在定位资源时仅使用Gnutella网络的部分通路,把该机制简称为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

1 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

1.1 基本概念与节点的数据结构

在Gnutella网络中一个节点的“度”是指到达这个节点的边的个数,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需要在Gnutella网络上建立一层逻辑结构,把度的概念引入此逻辑结构,节点在此逻辑结构上的“度”称为逻辑度。为了说明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给出以下定义:

定义1:度节点与反度节点

对于一个要加入Gnutella网络的节点,选出逻辑度较大的几个邻居节点,这些邻居节点的逻辑度之和刚好大于等于一个设定的值Degreesum,把这些邻居节点称为加入节点的度节点。把加入节点称为这些邻居节点的反度节点。

定义2:度链接

度节点与反度节点间建立的逻辑链接称为度链接。

定义3:度生成网络

Gnutella网络中所有的度链接形成一个网络,把该网络称为度生成网络。度生成网络是Gnutella网络中所有通路的子集所形成的网络。图1(b)、(c)中的双向箭头链接所形成的结构就是度生成网络。

定义4:逻辑度(Logical Degree)

在度生成网络上与一个节点相连的度链接的个数就是上面所说的逻辑度。例如,在图1(b)中,节点P1、P2加入前,P4的逻辑度为1,P5的逻辑度为2。实际上,逻辑度就是节点在度生成网络上的度。

例如,假设Degreesum=2,从图1(a)可知,在P1和P2未加入之前,加入节点P1有2个邻居节点P3、P4,从图1(b)可知,P3、P4的逻辑度均为1,这样在P加入之后,P3、P4成为P1的度节点,P1成为P3、P4的反度节点,在P1与P3间建立的逻辑链接称为度链接。P2加入时,因邻居接点P1、P4和P5的逻辑度均为2,所以仅需选择通讯延迟较小的P5建立一条度链接。

定义5:度广播搜索

把在度生成网络上进行的广播搜索称为度广播搜索。在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中,规定查询消息只能在建立了度链接的通路上传输,在其他通路上不能传输。

在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中,一个节点上要维护两类信息:第一类信息记录度节点的地址,第二类信息记录反度节点的地址,如图2所示。

1.2 相关操作的过程

(1)节点加入

节点加入Gnutella网络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1)节点通过TTL值为1的传统广播,选出逻辑度较大的几个邻居节点作为度节点,这些邻居节点的逻辑度之和刚好大于等于一个设定的值Degreesum。如果因为邻居节点太少或度太小,所有邻居节点的逻辑度之和小于Degreesum,就要选出所有邻居节点。(2)建立加入节点的度节点信息,同时度节点把加入节点加为反度节点。

(2)定位资源

假设TTL=H。节点使用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定位资源时,只需进行跳数为H的度广播搜索。如果一个节点收到UID相同的Query消息,就把Query消息丢弃,不再转发;如果一个节点存有所求的资源内容,就停止Query消息的转发,响应到达的Query请求,回复QueryHit消息,通知请求节点所求资源已经找到,建立HTTP连接进行文件传输。

(3)节点离开

当一个节点Pleave要离开Gnutella网络时,在真正切断它之前,要通知与其联系的节点,以便这些节点可对Pleave的离开做出相应处理。Pleave的度节点收到Pleave的离开通知时,把Pleave从其反度节点表中删除。Pleave的反度节点收到Pleave的离开通知时,把Pleave从其度节点表中删除,然后执行加入操作。

(4)维护

执行维护操作时,各节点需要检查其度节点和反度节点的活性,并删除或更换无效的信息。在具体实现维护操作时,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借助Gnutella协议的消息传播规则:QueryHit消息总是沿着Query消息转发的路径逆向传输。遵循此规则,节点P对与自己建立联系的每个节点Pi发出Query消息,在Pi不失效的情况下,P将收到Pi发回来的QueryHit消息。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未收到来自Pi的回复消息,就可以认为节点Pi已经失效,就要删除或更换有关Pi的信息。

2 仿真及其结果分析

2.1 仿真设置及性能指标

在Red Hat9.0下运用Gnutella仿真软件Packet-level Gnutellasim进行实验。仿真时节点数目在1000到3000之间变化。仿真中产生10000个文件作为网络内容,根据记录文件“ClarkNet-HTTP”把它们分到不同节点上,各节点也根据此记录文件发起资源查询请求,查询请求的个数设为2000。TTL值设为6,邻居节点的逻辑度之和要达到的值Degreesum设为2。每个网络大小使用三个不同的由GT-ITM产生的网络拓扑模拟三次,所列仿真结果是重复实验后计算的平均值。

一般使用以下指标来评估资源定位方法的性能:

(1)询问消息数:用来定位网络中资源的询问消息个数。这里用两种方式统计这个量:(1)只统计一次资源搜索过程所引起的询问消息个数;(2)统计所有节点进行资源定位及维护操作所引起的总询问消息个数。

(2)范围:一次搜索过程所访问的节点个数。

在相同搜索范围下,访问消息少的资源定位方法较好,或者说产生相同询问消息数时,搜索范围大的资源定位方法较好。

2.2 对比结果

2.2.1 询问消息数

从图3可以看出,完成一次资源搜索平均所引起的消息个数有如下特点:(1)使用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一次资源搜索过程所引起的消息个数远小于使用传统广播搜索法所引起的消息个数;(2)当节点个数增加时,两种方法所引起的消息个数都增加。

每个节点要定期检查与其建立联系的节点是否存在,每100个节点加入网络后要利用维护消息更新路由信息。从图4可以看出,在节点进行资源定位及维护操作时,使用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所引起的通讯负载远小于使用传统广播搜索法所引起的通讯负载;并且当节点个数增加时,两种方法所引起的通讯负载都增加。

2.2.2 范围

从图5可以看出,使用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时查询请求的平均搜索范围低于使用传统广播搜索法时查询请求的平均搜索范围。

3 结论

为了减少Gnutella网络中资源定位时的冗余消息,提高Gnutella网络的可扩展性,本文提出了基于部分通路的资源定位方法。运用此方法所构建的逻辑结构不但使网络的“幂规律”特征更加突出,而且还减少了网络中的回路。仿真实验的结果显示出,在相同搜索范围下,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所引起的通讯负载小于传统广播搜索法所引起的通讯负载,这些对于未来智能网络打印机的研发具有深远意义。

摘要: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间部分通路的资源定位方法,加入节点基于邻居节点的逻辑度选择要建立链接的节点,请求节点通过所构建的逻辑结构来定位资源。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与传统广播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降低Gnutella网络的通讯负载,减少冗余消息,提高Gnutella网络的可扩展性,这些对于未来智能网络打印机的研发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Gnutella网络,幂规律,资源定位,基于部分通路的方法

参考文献

[1]The Gnutella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0.4.http://www9.limewire.com/developer/gnutella-protocol-0.4.pdf.

[2]Faloutsos M,Faloutsos P,Faloutsos C.On power-law relationships of the internet topology[J].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1999.

[3]黄道颖,刘刚,张尧.利用Gnutella网络的拓扑特性改进其可扩展性[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

[4]ClarkNet-HTTP.http://ita.ee.lbl.gov/html/contrib/ClarkNet-HTTP.html.

环境定位 篇11

世界水准的环境建设

大国首都的环境建设

社会主义大国首都的环境建设

大历史尺度的环境建设

大格局综合的环境建设

2009年12月24日至26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全会号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以更高标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会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

一、世界城市的主要特点

从国际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看,世界城市至少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港口依托,舟楫之利。纵观全球,当今世界上的国际性都市90%以上位于海岸线和大河河口的三角洲上,以港兴城、港兴城荣成了近百年来国际性都市发展的共同走势。世界的国际贸易海港现有2000余个。其中吞吐量不足百万吨的占3/4,吞吐量超过千万吨的有100多个,5000万吨以上的有20多个,1亿吨以上的只有9个。目前,世界上吞吐量在千万吨以上的大港有80%以上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以港口集聚经济实力,扩散经济能量,从而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世界城市就是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国家所拥有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

其次,温带传递,区位优势。从世界经济中心运行的轨迹讲,至今充当经济中心的国家都是位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大都位于北纬20度到50度之间,可以说温带地区成了经济中心活动的舞台。这一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1822年至1831年写的《历史哲学》中就有系统的表达:历史的真正舞台所以便是温带,当然是北温带,因为地球在那儿形成一个大陆,正如希腊人所说,有着一个广阔的胸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讲:“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源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

第三,制度创新,活力之源。现代化国际都市发展的一个总趋势就是产业呈现制度密集型的特点。我们知道,产业一般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在这三种产业之外正在形成第四种产业即制度密集型产业。所谓制度密集型产业就是主要依赖良好的制度法规和有效的政策支持而发展的产业,如生产性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是如此,文化创意产业更是这样。概括地讲,制度密集型产业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依赖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合理的制度安排,依靠良好的制度设计来推动产业的发展。(2)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打通不同产业之间的界限,形成新的产业机会。

第四,人才汇聚,总部云集。世界城市一般是“移民城市”,其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低于30%,而且这些人口都是有创造力的人口。这些人口实际上都聚集在两个方面:(1)经济总部中。美国学者科恩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美国城市发展时,曾经提出判断“世界级城市”的两个基本标准:跨国公司总部的数量和跨国银行总部的数量。资料显示,1997年名列“世界级城市”前四位的东京、纽约、伦敦、巴黎,其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数量分别是:66家、69家、50家、29家。最为关键的是这些跨国公司和银行的总部大部分是一级总部,是全球性总部,即其地位是全球性的。(2)国际组织中。一个城市拥有国际政府组织机构、国际民间组织机构的数量与作用是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是“世界级城市”的重要标准。现在世界上有大大小小国际组织4万多个,拥有国际组织总部最多的四个城市是:巴黎208个,布鲁塞尔60个,纽约21个,东京16个。

二、首都环境建设的基本定位

首都环境建设应当着眼于世界城市发展的水准,着眼于国家的战略发展,着眼于首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进行高起点的规划和实施。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首都环境建设进行科学定位。

第一,首都环境建设是世界水准的环境建设

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理所当然,环境建设也应该是具有世界水平的环境建设。什么是世界水平的环境建设?世界水平从表象上讲,就是像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所共同具有的普遍水准;从本质上讲,这些水准可以概括为:先进、适用、可持续。

“先进”意味着环境建设理念的先进、规划的先进。世界水准的环境建设一般都要有这样的理念:环境建设能够比较宽裕地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是紧缺型地满足;环境建设既要满足各个阶层基本的普遍的公共环境需求,又要满足各个阶层多样化的需求;环境建设能够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等。规划的先进则是要求:城市环境建设要有整体的规划,规划要有前瞻性和长远性,规划要把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等。

“适用”意味着环境建设的制度体系的适用、法律手段的适用、技术手段的适用。制度体系的适用强调环境建设要有权威高效的管理体制与机制,要有综合各种力量的协调机制;法律手段的适用强调环境建设要逐步在制度的基础上法治化,要建立起推动环境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手段的适用强调环境建设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成果,建立起科技成果向环境建设领域转化的平台。

“可持续”意味着环境建设要有长远发展的目标及动力。环境建设的可持续要求:把环境建设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年度规划和五年规划之中,纳入政府工作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中;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使环境建设有可靠的投入保障;建立职业化的环境建设队伍,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业务素质。

第二,首都环境建设是大国首都的环境建设

大国首都意味着北京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首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国的首都。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首都,北京的环境建设肩负着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为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在北京的工作与生活创造公平均等的环境机会。这就需要统筹兼顾地处理好本地市民与流动人口的环境需求,平衡好环境需求的同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公平性与效率性的关系等。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国的首都,北京的环境建设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环境容量还需要大幅度扩大,我们国家人均GDP2009年只有4000美元、北京市人均GDP2009年为12000美元左右,与发达国家人均GDP35000美元差距还非常大,与纽约这些世界城市人均GDP50000美元的差距更大。随着人均GDP更大程度的提高,带来的环境建设的需求也会大量增长,首都环境建设要适应这种增长,扩大环境建设的容量。二是环境建设要为北京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地位提供基础和保障。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北京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北京已经开始成为国际政治中心城市之一,现在各种国际性会议和世界性的论坛已经纷纷到中国来召开。如新中国60周年庆典刚结束,在北京2009年10月9日召开了全球媒体峰会、10月10日召开了中日韩三国首脑峰会、10月24日召开了世界设计大会,这都传达着一种信息,北京将来是世界政治的中心城市之一。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城市,环境建设必须是高水平的。

第三,首都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大国首都的环境建设

苏联著名作家雷巴科夫在1987年发表了《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一书。书中描写了1934年苏共党的十七大讨论莫斯科改建总体规划会议的情况。会上,斯大林提出了五个观点,他认为:(1)莫斯科应以一个耸入云霄的城市的姿态出现在后代面前。高层建筑与古典处理相结合——这就是莫斯科未来的风格。苏维埃宫将是它的第一座高楼。(2)旧莫斯科的木建筑,它的狭街小巷,偏窄闭塞的小胡同,它紊乱的布局,简陋的房屋和阴暗的工人宿舍,还有它原始落后的交通工具,无论如何已不能满足莫斯科劳动人民的需要。(3)实现莫斯科的总体规划,应该反对两种倾向:一方面要反对使莫斯科依然是个“大村庄”,另一方面也要反对过分城市化。不应该盲目模仿西方的模式。(4)莫斯科的定位,它是个社会主义的城市,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这一点应该决定它的面貌。它不是那种富人住宫殿,工人住贫民区的城市,这个城市应该为工人创造最好的和最高级的生活福利条件。规划中的第一项任务是使城市成为一个生活上方便的城市,第二项任务是使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成为一个漂亮的城市。应该利用好古典遗产,应当在古典形式中注入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5)莫斯科的发展方向。莫斯科应该昂然向上。昂然向上的莫斯科与古典的,但具有社会主义意识的设计处理相结合——这就是未来莫斯科的面貌。

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应该“昂然向上”,首都的环境建设也应该体现这一点。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首都,环境建设应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向善的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蓬勃向上的社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首都的环境建设要把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体现出来,要把高品质的文化内涵融合起来。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首都,环境建设应当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我们现在在环境建设过程中强调志愿精神,这是正确的。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更崇高的精神被遗忘了,这就是星期六义务劳动制度体现出来的精神。列宁把这一制度看得非常高。1919年6月28日,列宁发表过《伟大的创举》的文章,12月20日在俄共(布)莫斯科代表会议又专门做了一个报告。列宁认为,星期六义务劳动向我们表明了工人自觉自愿提高劳动生产率、过渡到新的劳动纪律、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首创精神。这就告诉我们,首都环境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精气神,有自己的灵魂,这种精气神既来自于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志愿精神、社团精神,也来自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的星期六义务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因此,首都环境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进一步创造出类似“门前三包”、排队日这样的活动载体。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首都,环境建设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西方人很注意在环境建设中体现其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使之具象化,法国人雕刻了“自由女神”像并送给了美国人,在伦敦皮卡迪利广场,有“博爱天使”。他长着一双飞翔的翅膀。手里拿着一支弓箭,射出了一支博爱之箭。这种放置在街头的城市家具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其核心价值观。我们的环境建设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

第四,首都环境建设是大历史尺度的环境建设

有些同志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特别是在2009年新中国60周年庆典完满落幕后,对首都环境建设的目标看不清楚了,似乎没有方向感了。这就需要用大历史尺度来看待今后首都环境建设的目标与方向。这些大尺度对首都环境建设提出的要求比奥运标准、60周年庆典的标准更高,更激动人心。什么样的历史大尺度呢?江泽民同志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告诉我们大历史尺度就是三个一百年。

第一个大历史尺度就是用10年的时间尺度来衡量首都的环境建设。首都的环境建设首先要面向2020年这个时间尺度,这是一个大历史的尺度:2020年我们国家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北京的发展而言,2020年也是一个极重要的时间节点:2020年要实现《2004—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建成“三个北京”。这样一个时间的节点要求我们的首都环境建设通过努力,能够达到一个与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相适应的水平。而且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只有短短的10年,需要我们只争朝夕。

第二个大历史尺度就是用40年的时间尺度来衡量首都的环境建设。首都的环境建设要面向2049年这个时间尺度,这是一个大历史尺度:2049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2050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都的环境建设应该以高标准的要求奉献给中华民族百年这伟大复兴的时刻。

第三个大历史尺度就是用21世纪100年的时间尺度来衡量首都环境建设。这个尺度要求我们在环境建设过程中要脱离急功近利的观念,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可观的环境建设遗产。着眼于百年大计,19世纪中期巴黎城市建设的功臣奥斯曼和贝尔格朗在设计巴黎主要街道的同时,大规模地修建了下水道。到了1878年,巴黎弧形封闭式下水道已建成600公里(到2007年已有2100公里)。天才的设计者当初就考虑到它将来的用途,人类后来100多年间发明的各种新东西,自来水、电缆电线、煤气、电话和网络线等等如今都塞进了这个巨大的下水道。着眼于百年发展,日本东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修建“共同沟”,就是在城市主干道的底下挖掘一条隧道,将煤气管道、电话线、自来水管道以及电缆等居民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全部集中在一起。100年的大历史尺度不仅给我们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给我们的子孙预留下环境建设的现实空间。

第五、首都环境建设是大格局综合的环境建设

首都环境建设是一种统筹兼顾的综合和大力度的协调。其协调要有大格局和大视野。这体现在:

一是首都环境建设要形成党委总揽、政府主抓、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主体体系。在首都环境建设中,党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决策、组织动员、宣传引导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党委的大政方针一旦确定,政府部门就要全力以赴抓落实,同时要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制度架构和社会参与的体制架构。

二是首都环境建设要形成评估、投入与监督一体化的机制。所谓评估就是要建立首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评估机制,也就是说要在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除了提交环保局的环评和交通委的交通影响评价外,逐步实施城市管理问题的评价制度。有了评估机制,可以清晰地预计重大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管理影响,提供出比较可靠的投入测算标准,就可以建立客观的城市环境建设投入机制。评估和投入机制的建设,都需要进行监督,要建立以首都环境建设办为核心的监督机制,对相关的评估和投入进行监督。

三是首都环境建设要形成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机制。首都环境建设首先是一个实践活动,同时又是一个理论活动。要在首都环境建设中重视理论建设工作,要把首都环境建设作为一门综合的学科来看待。例如,首都环境建设中如何平衡市民的利益就涉及到社会学的问题,当前垃圾焚烧过程中出现的邻避效应(邻避效应就是“不要放在我家后院”的意思,源自英文:not in my backyard,第一个单词组成NIMBY,音译为“邻避”,正好表达了不受欢迎的意思)与迎臂效应(迎臂效应则是欢迎的意思,英文为:yes,in my backyard,第一个单词组合成YIMBY,音译为“迎臂”,中文表达了欢迎的意思)的关系如何处理?首都环境建设中现实与长远的关系如何处理则涉及到未来学和规划学的思想。要加强首都环境建设中的学术研究,使学术研究能够及时转化为实践成果。

环境定位 篇12

虽然各家媒体将真实发行量看作是核心机密, 不愿意示人。但报纸的纸张用量却是瞒不住的秘密。据2014年中国报业物资供应年会披露的信息显示:2014年全国报业用纸量为276万吨, 比2013年减少31万吨, 下降幅度为10.1%。但实际上, 这种下降速度呈几何级数在增长, 甚至有专家断言, 也许很快就会有传统纸媒经受不住新媒体的冲击走上死亡之路。这种预言不幸成为现实, 就在今年7月12日已创办逾半世纪的香港《新报》停刊, 不到一周时间, 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 创刊76年的《成报》也宣布暂停出报。两份报纸的停刊显示新媒体和互联网新闻的冲击, 已改变了读者的读报习惯, 传统收费报章经营困难, 有些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

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唯有走融合发展之路。2014年8月18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整合新闻媒体资源,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融合发展, 使我们的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 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 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媒体融合发展, 对于处在新闻源头从事新闻采访的记者意味着什么呢?

一、要跟上时代步伐, 当好全媒体记者

传统媒体里, 集聚了大量的新闻人才, 他们受过专业新闻训练, 熟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有着强烈的新闻意识, 对传统媒体报道驾轻就熟, 但在新媒体发展环境中显示出劣势来。

新媒体和全媒体代表的是同一个概念。因为在新媒体中, 融合了全媒体的概念, 不再像报纸的新闻, 只刊发纯粹文字的内容, 可以配合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图表等, 形成报道。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所说, 在媒体融合时代, 非常需要这种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 这无疑是数字时代“时势”造出来的职业。可以说, 在新媒体的报道环境中, 只要有利于新闻传播的手段可以全部使用上, 目的是扩大报道的阅读吸引力, 让更多的读者点击, 力求最大的传播效果。

因此,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 如果在以往的报社, 也许只需要文字写作能力强, 能够将采访到的素材加工成报道稿件即可。但在全媒体环境下, 记者就不仅要通过自己的采访, 通过文字能够表达, 还需要掌握摄影、摄像、录音等技能, 力求全方位给读者现场情况。

以某报社派赴某位记者参加某个重要活动采访为例。作为一家媒体, 一项采访活动不可能派出多位记者采访, 那么, 对于这位记者来说, 就需要掌握摄像、摄影、录音等多项技能, 才能完成全媒体报道的任务。有时, 记者在现场, 未必需要配备专业的摄像、摄影、录音等设备, 仅仅靠着手机即可完成这些任务。一图胜千言万语, 一段小视频就能吸引来更多的读者点击。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 虽然未必增加很多报道成本, 但的确通过记者能力的提升, 增强了报道效果。

除了采访本身应该具备的能力以外, 作为一个全媒体记者, 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移动网络使用能力, 即可以迅速地将自己拍摄的视频、图片等, 通过手机传输到后方, 方便后方编辑加工使用。

在实践中, 有些记者现场拍摄了资料, 但由于网络技术掌握不够熟练, 现场网络条件不好等, 影响了新闻的播发时效, 导致在和其他同行的竞争中被动。现在, 记者是否熟练掌握各种上网技能, 俨然成为记者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技能。尤其在时常派出记者赴国外参加各种重要活动采访, 在相对于中国的不同的网络环境中, 甚至手机通信等不如中国发达的国家中, 如何实现采访信息的及时快捷传输, 才是真正对全媒体记者基本功的考验。

不仅是采访技术的运用, 还在于稿件写作文风的改变。“全媒体新闻报道相较于传统媒体, 新闻内容更为短小精悍, 便于快速报道;视角更趋于平民化, 以便与受众充分互动;采写发布更为迅速, 以此将全媒体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1]这就对记者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为传统纸媒等写作了传统的稿件, 还要转换视角, 将同一题材压缩或修改为适合新媒体传播的稿件, 就在这一修改转换过程中, 记者能够体会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求的不同。

二、学会整合各种资源,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采访报道线索的能力

互联网使得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 实现了全球的信息共享与交互, 它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现代通信和传播技术,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由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手段形成了微波、光纤通信网络, 克服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 将世界更进一步地联结为一体。但与之俱来的问题和“副作用”是:汹涌而来的信息有时使人无所适从, 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 变得非常困难。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爆炸”、“信息泛滥”。

“媒体的融合, 要求记者在新媒体时代,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 能进行有效地筛选、探寻, 鉴别出真正有价值的重要信息, 并将这些散乱的信息深刻地、立体地、逻辑地呈现出来, 使其转化为知识。”[2]对于媒体记者, 如何在各种眼花缭乱的信息的海洋里, 遴选到适合自己的报道选题、报道线索、参考数据等, 是记者的基本功。

传统媒体往往设置了报料电话, 了解信息的群众将线索反馈到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派出记者赴现场采访, 完成了这一报道过程。但在新媒体环境下, “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 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的发布者, 原来的报料者可能本身就变成了记者。而专业记者, 需要通过朋友圈、微博、微信等及时获取这些信息, 以自己作为专业记者的能力, 做出更加深入完整准确的报道, 在新闻大战中取得优势。

许多全媒体记者还通过猫扑、凯迪社区、本地论坛等获取采访线索。而检索功能和云数据的使用等, 能够通过提供类似事件、相关链接等, 扩大了参照系和阅读视野, 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说服力和理性色彩。

一个在全媒体时代的记者, 必须是一位“富记者”, 这个“富”, 不是“富裕”, 而是“丰富”。他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 手中掌握丰富的采访线索, 联系大量的专家, 获得多方面的资源和信息, 让报道信息量更大, 更加吸引读者。

三、提高互联网思维, 作自媒体的实践者

当新媒体、自媒体眼花缭乱地发展的时候, 渐渐地, 脱颖而出的, 仍旧是那些专业媒体记者所做的自媒体。因为他们能够掌握最权威的信息, 熟悉公众的心理, 能够利用专业优势, 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但一个记者尝试自媒体的过程, 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提升。从以往完成媒体单位所制定的工作量, 获得好新闻奖励等实现人生的价值, 过渡到关注自媒体发布的新闻中读者的点击量、与读者的互动, 以及分析读者的地域分布、年龄层次、职业类别等, 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一个提升和激励。一位记者曾深有感触地说, 我从事了几十年摄影, 但却只有在自媒体环境中,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读者对我的期待, 对我的褒扬, 我必须继续拿起相机, 做好我分内的工作。因为, 在传统媒体中, 一个记者完成了稿件无论刊登在报纸上还是广播电视中, 几乎很难得到读者的反馈和补充, 很难了解到具体的读者信息, 对自己的工作有益的启示往往来自同行或前辈的教诲, 却缺失了最关键的读者这一环的信息。但自媒体却真正弥补了这个环节。

许多专业媒体记者加入到自媒体行列中, 一方面, 是因为传统媒体刊登信息容量有限, 自己在采访中获得的大量的音视频信息无法全部展示, 可以借助自媒体的补充, 扩大信息的发布;另一方面, 是经营自媒体所获得的成就感。在这里, 可以得到读者的鼓励, 甚至启发。自己给自己当总编, 则更能够检验自己的新闻处理能力。越是经历广的老记者, 越积极开辟自媒体, 因为手中有着丰富的资源, 可以通过读者的检验, 以及阅读量的多少, 知道新闻的价值。日积月累, 也成为自己出书的资本。

四、不忘肩负的责任, 当好“桅杆上的瞭望者”

约瑟夫·普利策曾说:“如果一个国家是一条在大海上航行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这艘船桅杆上的瞭望者。面对汪洋海面一切不可预知的情况, 要做出最细致地观察, 对或将触礁的危险发出及时的警告。”这句话提醒了记者的神圣使命感, 一直成为媒体人引以为自豪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媒体中, 神圣的职业荣誉感也代表了一种职业情怀。“勿忘人民”, 这是著名记者穆青生前的肺腑之言, 也是对所有入职记者的告诫和提醒。新闻记者都会依赖于某个媒体生存, 而这个媒体在社会环境中拥有的较高的社会地位, 以及获得的各种采访资源, 保障了记者的归属感、使命感。

在新媒体环境中, 记者的自我个性更加张扬, 但这种职业荣誉感应该更加强烈。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 要自觉当好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 无论在传统媒体的角色定位里, 还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媒体传播环境中, 都能够牢记自己作为职业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写出无愧于自己和时代的作品。

一位意大利哲学家曾说, 20世纪是权利的时代, 而21世纪将是责任的时代。德国哲学家汉斯·乔纳斯也表示, 随着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增加, 责任的自然生态也产生了变化。他由此提出了普遍责任的概念:首先, 你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负责。第二, 更大权力, 更多知识, 更多责任。第三, 除非我们协作之后仍无法改善状况, 否则我们就不能说我们无力改变。[3]

责任, 让我们在新媒体发展的大潮面前保持自己的优势, 也真正体现出一个媒体人的专业品质。

“以往的职业原则要求记者在新闻中尽量弱化自身的存在感, 突出新闻事实。但是新旧媒体融合要求记者更多地理解和运用新媒体, 新媒体平台是身份更是平等的平台, 除了代表媒体的官方账号外, 记者等媒体工作者的新媒体身份也成为受众关注的重点, 他们通过这一途径和记者交流, 为记者提供信息和反馈, 一定程度上也通过这一途径监督媒体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所任职的媒体。”[4]每一位记者属于所在的媒体, 因此才有了记者身份。强化这种监督和责任, 可以让媒体的报道更加具有感召力, 让记者也更加有责任感。

无论你喜欢与否, 新媒体的到来不可抗拒。媒体融合, 将是媒体发展的趋势, 也将会成为许多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媒体记者, 要抓住这一机遇, 紧跟时代潮流, 重新定位自己, 才能实现自我的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林, 刘一伟.全媒体记者能力的培养与管理机制的探讨[J].大家, 2012 (20) .

[2]魏国荣.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记者转型探析[J].军事记者, 2015 (2) .

[3]曲折.21世纪是责任的世纪[J].中国慈善家, 2013 (4) .

上一篇:云龙湖区域经济与商法下一篇:实时动态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