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

2024-07-28

警察与赞美诗(共10篇)

警察与赞美诗 篇1

欧·亨利的幽默被称为“含泪的微笑”。“笑”是其外表, “含泪”是其实质。19世纪末的欧·亨利已能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社会华美外表下蕴藏着丰富的眼泪, 这就是劳动人民心酸的生活, 他用自己的笔为这些生活套上笑的外衣, 从而使读者在笑的过程中看清笑的对象, 笑的实质。《警察与赞美诗》无疑是欧·亨利幽默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小说中, 他充分运用其神奇之笔, 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幽默图。

一.幽默的题目

题目《警察与赞美诗》, 乍看好像警察与赞美有关, 或者说警察就是赞美的对象, 然而看了文章才知, 课文虽然从头到尾都有警察, 但着警察并不是赞美的对象, 反而因为警察把苏比所有的希望搅黄而成为苏比自始至终诅咒的对象。之所以要把警察和赞美诗放在一起, 这正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警察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赞美诗 (宗教) 是麻痹人民群众的鸦片, 两者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但两者的功效却又有所不同。作者一方面极力渲染宗教的感化作用, 让苏比在赞美诗的熏陶下战胜自己, 成为一个要自力更生的人;另一方面却又让宗教在警察面前大大地碰了一次壁, 自新的苏比不得不进入监狱去改造他的生活。他以这样的幽默, 巧妙地向我们展示了宗教的感化力量, 在统治阶级面前是那么的软弱无力。由此可以看出题目《警察与赞美诗》所含的幽默讽刺力量。

二.幽默的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是信息的载体。作者的写作意图, 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示的。幽默是人生心境的状态, 是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作者自己曾经当过学徒, 牧过牛, 进过监狱, 对下层人民的生活非常了解, 但在如何表达这种对心酸生活的理解时, 作者运用了幽默。采取幽默的方法来对待自己不足的生活。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主要体现在主人公苏比身上。在苏比眼里, 霜冻是可爱的杰克·佛洛斯特老人;枯叶是老人的名片;广场是露天公寓;克来克岛是好客的, 因为那里总是照顾像苏比这样的客人;那只野鸭也险些落入苏比这样不体面的人的口而遭了被耻笑的命运。这些都是作者用近似调侃的口吻来表述的, 在这近似玩笑的语言间, 我们不仅看到了苏比这个流浪汉的落魄, 更看到了他辛酸而无可奈何的生活, 同时也能看出苏比面对这样艰辛的生活一点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说苏比这样的人生态度与作者自己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幽默的结构

结构, 简单的说是指情节的安排。《警察与赞美诗》中, 情节安排的显著特点是主人公希望的事与愿违。小说一共写了苏比的七次希望, 前六次目的相同, 只是手段不同, 也就是希望通过不同的手段能够进“好客的克来克岛监狱”。可是手拿警棍的家伙就是认为他是一个永远也不会犯罪的国王, 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落空。而最后一次是苏比在赞美诗的感化下希望自己做“一个显赫一时的人”, 可是这一次作者仍然有意让他的希望落空, 不但没有成为一个“显赫一时”的人, 反而被送进了克来克岛监狱, 无意中实现了思想转变前的愿望。想去去不成, 不想去却偏偏要他去, 作者用幽默的手法写出了苏比可笑的经历。但在这可笑的经历后面又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正是作者要启示我们去寻找的。

总之, “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 (余光中语) , 何谓荒谬,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偏偏发生了, 这就是荒谬。苏比一个正常人偏偏想要进监狱, 这就是荒谬;苏比想自力更生, 没有触及任何法律, 却被送进了监狱, 这也是荒谬。作者用委婉的幽默的手法, 接着荒谬的逻辑夸张下去, 使荒谬成为可能, 使人领悟到了荒谬的后果, 这正是作者清晰地认识社会之后开出的一剂幽默的解药。

欧·亨利利用幽默的笔调塑造了苏比这样一个近似于可笑的人物, 旨在通过他反映社会下层劳动人民辛酸而无可奈何的命运。但“幽默针对的不是荒谬的人, 而是荒谬本身, 高度的幽默往往源于高度的严肃”。 (余光中语) 在笑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到作者那个严肃的主题———即通过苏比反常的心态以及他特殊的经历来反映美国社会现实。最后让我用余光中的话来作结束:

“幽默是一个心冷手热的开刀医生, 他要杀的是病, 不是病人。”

警察与赞美诗 篇2

到监狱过冬的过程,他处心积虑六次犯事却没有如愿,当他十分沮丧夜深归途中,听到教堂

传出来炼净人心的赞美诗,内心澎湃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逮捕送进称为“冬宫”的布莱克威尔

岛关押三个月。

《警察和赞美诗》揭露并讽刺了虚伪的资本主义道德、反人道的法律等等,如同说曹雪

芹写作《红楼梦》的动机是揭露封建社会的没落一样。如果说这前半篇文章只合佳作之名,那后半篇戏剧性的转变就使文章有了奇妙的讽刺之意。趋近绝望的苏比在万般无奈之下迷迷

糊糊走近了一座老教堂。就像是闻道得悟一样,悠扬的音乐、圣洁的赞美诗使苏比清楚地认

识到自己之做为的可笑与可悲。唤醒了他早已潜藏的奋斗雄心。但是社会对他的转变做了什

么回应?你也许遇到很多东西,但你并不去留意,没有放在心上,当你真正想努力去做了,上帝偏偏又开始吝啬了,反悔了,赖皮了。“到岛上去关三个月。”第二天早晨警庭的长官说。这就是警察,这就是法治,当他颓败地想要混日子时将他拒之监狱门外,却在他决心改正,重拾雄心的时候无缘无故把他扔进其中。

珍惜周围的人或物,它们每天都在改变,只是我们太忙没有看见。机遇,就好比遇到的机会,是件好事。好好把握,将它的好处发挥到极致,则是一件美事。一个人的生命中会有

形形色色的状况,每一个状况的具体意义却截然不同,选择不同的状况,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变化。

所以,我们要看清机遇,只有这样才不会误入歧途。不过至少主人公领悟到了生命的价

值和自己的人生观,就算要去岛上3个月,就把它当成是人生阅历里一个锻炼的机会,只要

《警察与赞美诗》的幽默艺术 篇3

一.幽默的题目

题目《警察与赞美诗》,乍看好像警察与赞美有关,或者说警察就是赞美的对象,然而看了文章才知,课文虽然从头到尾都有警察,但这警察并不是赞美的对象,反而因为警察把苏比所有的希望搅黄而成为苏比自始至终诅咒的对象。之所以要把警察和赞美诗放在一起,着正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警察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赞美诗(宗教)是麻痹人民群众的鸦片,两者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两者的功效却又有所不同。作者一方面极力渲染宗教的感化作用,让苏比在赞美是的熏陶下战胜自己,成为一个要自力更生的人;另一方面却又让宗教在警察面前大大地碰了一次壁,自新的苏比不得不进入监狱去改造他的生活。他以这样的幽默,巧妙地向我们展示了宗教的感化力量在统治阶级的面前是那么的软弱无力。由此可以看出题《警察与赞美诗》所含的幽默讽刺的力量。

二.幽默的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息的载体。作者的协作意图,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也是作者对生活理解的样板。幽默是人生心境的状态,是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作者自己曾经当过学徒,牧过牛,进过监狱,对下层人民的生活非常了解,但在如何表达这种对心酸生活的理解时,作者运用了幽默。采取幽默的方法来对待自己不足的生活你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主人公苏比身上。在苏比眼里,霜冻时可爱的杰克·佛洛斯特老人;枯叶是老人的名片;广场是露天公寓;克来克岛是好客的,因为那里总是照顾像苏比这样的客人;那只野鸭也险些落入苏比这样不体面的人的口而遭了被耻笑的命运。这些都是作者用近似调侃的口吻来表述的,在这近似玩笑的语言间,我们不仅看到了苏比这个流浪汉的落魄,更看到了他辛酸而无可奈何的生活,同时也能看出苏比面对这样艰辛的生活一点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说苏比这样的人生态度与作者自己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幽默的结构

结构,简单的说是指情节的安排。《警察与赞美诗》中,情节安排的显著特点是主人公希望的事与愿违。小说一共写了苏比的七次希望,前六次目的相同,只是手段不同,也就是希望通过不同的手段能够进“好客的布莱客岛监狱”。可是手拿警棍的家伙就是认为他是一个永远也不会犯罪的国王,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落空。而最后一次是苏比在赞美诗的感化下希望自己做“一个显赫一时的人”,可是这一次作者仍然有意让他的希望落空,不但没有成为一个“显赫一时”的人,反而被送进了布莱客岛监狱,无意中实现了思想转变前的愿望。想去去不成,不想去却偏偏要他去,作者用幽默的手法写出了苏比可笑的经历。但在这可笑的经历后面又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现实,这正是作者要启示我们去寻找的。

总之,“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余光中语),何谓荒谬,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偏偏发生了,这就是荒谬,苏比一个正常人偏偏想要进监狱,这就是荒谬;苏比想自力更生,没有触及任何法律,却被送进了监狱,这也是荒谬。作者用委婉的幽默的手法,借着荒谬的逻辑夸张下去,使荒谬成为可能,使人领悟到了荒谬的后果,这正是作者清晰的认识社会之后开出的一剂幽默的解药。

欧·亨利利用幽默的笔调塑造了苏比这样一个近似于可笑的人物,旨在通过他反映社会下层劳动人民辛酸而无可奈何的命运。但“幽默针对的不是荒谬的人,而是荒谬本身,高度的幽默往往源于高度的严肃”(余光中语)在笑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到作者那个严肃的主题——即通过苏比反常的心态以及他特殊的家经历莱反映美国社会现实,末了我能仍然用余光中的话来结束:

“幽默使一个心冷手热的开刀医生,他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

《警察与赞美诗》的功能文体分析 篇4

功能文体学是在功能语言学, 主要是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帮助下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功能研究的结果对于揭示文学作品的文体与功能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为从功能的角度解释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是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

功能文体学是现代文体学的一个分支。从广义上讲, 它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来研究文体的理论;从狭义上讲, 它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文体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把语言看作具有意义潜式的系统, 功能语法主要研究言语的过程以语言选择带来的结果。

根据系统功能理论, “选择是具有意义的”[2], 尽管有些选择是无意识的, 但是它们一定是具有意义的。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看, 形式是意义的体现, 因此不同的形式一定体现不同的意义。

笔者根据小说中故事的发展进程将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到第六段为第一部分, 冬天就要来了, 苏比躺在长条凳上准备入狱;第七段到第三十九段为第二部分, 为了进监狱, 苏比在繁华的街道上惹是生非, 但却没有成功;第四十段到最后为第三部分, 在教堂, 赞美诗令他想洗心革面, 重新做人, 结果却被警察逮捕入狱。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 欧·亨利用入木三分的辛辣讽刺把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苏比的悲惨生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与残酷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本文将从下面三个方面结合系统功能理论和文体学理论对小说进行分析。

1 应用概念功能对小说分析

及物性系统包括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在概念功能方面, 笔者应用及物性理论对小说的第二部分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了苏比参与的过程 (表1) , 接着又分析了警察参与的过程 (表2) 。

通过上表不难发现, 及物性在分析主要人物性格和其复杂的内心情感状态中是一个极为有力的语言学工具。它也帮助作者起到了刻画人物的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 主人公苏比的描写主要是物质和行为过程, 分别占据了43%和31%。根据及物性理论, 物质过程是用来表明客观事物发生的一切, 而行为过程则表现心理的活动。关于警察的主要是心理过程, 这表明警察总是一个旁观者。他看到了苏比惹是生非, 却没有任何反应。从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比做了一系列惹是生非的事, 却不能如愿被捕入狱;警察也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及物性的分析也为欣赏小说提供了崭新的角度。

2 应用语篇功能对小说的分析

语篇功能是为组织语篇的功能。此功能由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信息系统协同完成。韩礼德认为[2], 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 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在主位—述位结构中, 主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分析复合句中的主位结构可以摸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脉络。

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开篇为:On his bench in Madison Square, Soapy moved uneasily.When wild geese honk high of nights, and when women without sealskin coats grow kind to their husbands, and when Soapy moves uneasily on his bench in the park, you may know that winter is near at hand.作者在文章的开篇就以标志性主位开头, 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开篇。随着情节的展开, 可以发现文章大部分的句子的主位都是“Soapy”或者“He”, 例如“Soapy moved uneasily...”“Soapy, having decided to...”“Soapy left his bench...”“he sat and consumed...”“He shook off his companion...”“he saw a well-dressed man...”。因为文章传递的信息大部分都是与主人公苏比有关的。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包含的情节是他来到餐馆吃免费大餐, 他调戏一名妇女, 他在街上大喊大叫, 他抢了一把雨伞, 这些都用苏比来做句子的主位, 使文章连贯, 增强了可读性。在文章的结尾, 也就是小说的高潮部分, 作者更是大量使用“Soapy”和“he”来做句子的主位, 前后呼应, 全面展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的悲惨命运。通过逐句的分析文章的主位结构, 读者可以对文章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清晰地看出小说是如何完美组织的。

3 应用篇章功能对小说的分析

人际功能是讲话者作为参与者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语气和情态系统上。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在叙述上使用的第三人称, 主要以陈述句做叙述, 起着客观展示主人公活动或内心活动的功能。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 出现了多次人物对话, 下面笔者将从人际功能, 应用语气和情态系统几方面对小说中的主要对话进行分析。

1) 苏比与警察

(1) 对话句子的数量: (苏比, 1句;警察, 1句) ;

(2) 对话中式完成句子的数量: (苏比, 1句;警察, 1句) ;

(3) 对话中陈述句的数量: (苏比, 0句;警察, 0句) ;

(4) 对话中疑问句的数量: (苏比, 1句;警察, 1句) 。

当警察问道“Where’s the man that done that?”的时候, 苏比作为回答方用的是指向自己的反问疑问句:“Don’t you figure out that I might have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it?”。他们的关系本是敌对的, 可“might”表明了苏比的服从与提供线索的意愿。幽默讽刺意味十足。

2) 苏比与餐厅服务员

(1) 对话句子的数量: (苏比, 2句;餐厅服务员, 2句) ;

(2) 对话中式完成句子的数量: (苏比, 2句;餐厅服务员, 2句) ; (3) 对话中陈述句的数量: (苏比, 2句;餐厅服务员, 2句) ; (4) 对话中疑问句的数量: (苏比, 0句;餐厅服务员, 0句) 。这组对话表明两人的关系本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结果却是变成了施暴者和被打方。

3) 苏比与拿雨伞的男人

(1) 对话句子的数量: (苏比, 7句;拿雨伞的男人, 6句) ;

(2) 对话中式完成句子的数量: (苏比, 7句;拿雨伞的男人, 2句) ;

(3) 对话中陈述句的数量: (苏比, 4句;拿雨伞的男人, 6句) ;

(4) 对话中疑问句的数量: (苏比, 3句;餐拿雨伞的男人, 0句) 。

这组对话表明两人的关系本是抢劫者和受害者, 结果却颠倒过来。从中可以看到苏比的语言充满了反问:“Oh, is it?”“Why don’t...?”而那个男人却处处停顿, 只说了完整了两句话, 充分说明了他的心虚与犹豫。

4) 苏比与街道上的一个女人

(1) 对话句子的数量: (苏比, 2句;女人, 2句) ;

(2) 对话中式完成句子的数量: (苏比, 2句;女人, 2句) ;

(3) 对话中陈述句的数量: (苏比, 1句;女人, 2句) ;

(4) 对话中疑问句的数量: (苏比, 1句;女人, 0句) 。

苏比和这个女人本来是陌生人, 苏比用了一个疑问句来挑逗这个陌生女人。可是这个女人竟然利用了苏比的计划, 使苏比的计划再次失败。

通过对以上四组对话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小说中对话虽然不多, 却表现出来当时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有悖常理, 黑白颠倒, 这也深刻反映了小说的部分主题:揭露美国社会的黑暗。

“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所设计内容的情态和意态做出的判断”[3]。在小说的结尾部分, 作者写道“he would pull himself out of the mire;he would make a man of himself again;he would conquer the evil that had taken possession of him...”, 作者反复使用情态动词“would”, 表达了此时主人公苏比的心理变化——在赞美诗的感召下决定洗心革面, 重新做人的愿望。然而这样强烈的愿望却因为警察的到来而落空了。这样强大的文学感染力是通过作者精心的选择用词来实现的。而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语气和情态的分析, 可以清楚地发现人物在话语中蕴含的潜台词。这样就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理解作者是如何向他的读者表达他的想法的。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可以成功并准确地对小说进行文体分析。在分析过程中, 所有的文体特征都恰如其分地为小说服务。本文提供了一个试验性的方法即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理解文学作品。该方法进一步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和文体学互相结合的确可以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新的工具, 也为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摘要:系统功能语法和文体学互相结合对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语言在这个框架下被看作具有意义潜式的系统, 对语言的分析也更加客观和宽泛。文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文体学相关理论分析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 解析语言学手段如何表达小说文学主题。文章利用及物性理论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其复杂的内心情感状态;利用语篇功能来分析小说的组织结构;最后应用语气和情态体系来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进一步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和文体学互相结合的确可以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新的工具, 也为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警察与赞美诗 分析 篇5

1)故事开端(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自有位识相的推事来料理),苏比为逃脱严冬的威胁,筹划着怎样才能被捕入狱。

2)故事发展(苏比离开长凳——而我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苏比屡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被捕入狱的目的。

3)故事高潮(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马路上——“那你跟我来。”警察说)。苏比伫立于教堂外良心发现,决心重新做人时,突然被捕。

4)故事结局(小说最后一自然段),苏比被判入狱三个月。

苏比在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后,做出了6次恶行,以求落入法网,每次的结果如何?

行为/打算/结果

1.走进豪华饭店/想白吃之后被关监狱/ 因裤子破被推到人行道上

2.用石头砸橱窗/想借此被捕/警察认为他不是肇事者

3.饱餐一顿不给钱 /想借此被捕 /侍者没喊警察把他推到人行道上。

4.扮演一个小流氓 /调戏年轻女子 /反被女子纠缠,他撒腿走开

5.在剧院门口大吵大闹 /想以“扰乱罪”被捕/警察没有理睬

警察与赞美诗 篇6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警察与赞美诗》;翻译

欧·亨利于1862年出生于美国,去世于1910年,是专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其所创作的小说作品基本上都是揭露社会现实的,《警察与赞美诗》就是他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欧·亨利的作品常常以出人意外的结局著称,篇章结构虽然短小精悍,但是文章的构思都非常的巧妙,语言也非常的有幽默感和讽刺感。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主人公过着流浪的生活,生活的凄凉感在欧·亨利幽默讽刺的语言衬托下显得更加的悲凉。而且从以现实批判主义写作风格著称的欧·亨利所写的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清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读懂小说背后隐藏的可怜、可悲、可叹之处,同时也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警察与赞美诗》这篇短篇的悲喜剧小说让欧·亨利一下子蜚声世界,许多国家都争相翻译出版欧·亨利的作品。我国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学习外国思想的浪潮中早就翻译出版了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这部短篇小说。改革开放之后《警察与赞美诗》再次被重新翻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功能对等理论,即美国尤金.A-奈达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对文本翻译有很大的影响,为文本翻译提供一个崭新的翻译视角,它与以往的翻译理论不同,它不要求逐字逐句的对原文进行翻译,而是强调只要原文和译文在主要意思上保持大致一致就行,即只要能够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即可,没有必要让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本文就将从功能对等论的视角对《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进行研究。

一、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词汇、句法翻译的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对文学翻译有很大的影响和功用,而且功能对等理论还提出了很多的翻译准则。其中第一个原则就是要求原文和译文在词汇和句法上保持相互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人尤金·A·奈达提出的,尤金·A·奈达一生都在从事翻译的工作,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对《圣经》进行翻译的时候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与以往的翻译理论不同,它不要求逐字逐句地对原文进行翻译,而是强调只要原文和译文在主要意思上保持大致一致就行,即只要能够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即可,没有必要让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在不逐字逐句翻译原文的前提下,让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还能够和阅读原著一样产生同样的情感。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第一个要遵循的翻译准则就是要求译文和原文在词汇和句法上要相互对等,这一点在《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首先,《警察与赞美诗》词汇翻译的对等。功能对等理论要求在翻译的时候不需要逐字逐句的对原文原封不动地翻译,即表示词汇上的对等不那么重要,只要能够翻译出原文的本来意思就行了。例如“A dead leaf fall in Soapy's lap ,thatwas Jack Frost's card.”在翻译这一句中的“card”的时候,有的版本就把“card”这个词汇按照原词汇的意思翻译成了“卡片”,而有的版本则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语境把这个词汇翻译成了“名片”。“名片”一词用得更加的贴切,译者用“名片”一词不仅将原文的意思准确地翻译了出來,而且“名片”还有“邀请”和“认识、介绍”的意思,更加符合上下文的意思。因为上文中的“Jack Frost”是“霜冻”的意思,即苏比接收到了“霜冻”的名片,得知冬天就要来临了,非常符合欧·亨利的讽刺幽默风格,讽刺韵味十足。而“卡片”一词虽然翻译出了原文的意思,但是不免有些生硬。

其次,《警察与赞美诗》翻译中句法的相互对等。英语和汉语的句子构成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调整句子的结构,否则按照英文句子结构原封不动地翻译出来的汉语句子会非常的难懂,读起来也非常的不通顺,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例如“The refined……encouragedhim to believe that he would soon feel the pleasant officialclutch upon his arm that would ensure his winter quarters of the right little.”在翻译这一句的时候有的人把它翻译成了“这足使他相信警察的手臂抓住他肩膀的滋昧该是多么愉快呀,在岛上的小安乐窝里度过这个冬季就有了保证”。这一句翻译读起来显得非常的艰涩,也不容易懂,读起来很难在脑海中想象出主人公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而有的人并没有完全按照英语的句法排列来翻译,而是对翻译的句子做了调整,把“警察的手”作为主语,将后面两个句子合并了起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内心渴望的同时也把句子的主谓宾进行了调整,这样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就非常清楚了,让人一目了然清楚了当时发生的情况。而且译者还缩短了句子,让读者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的渴望,起到了讽刺和诙谐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翻译《警察与赞美诗》的时候应该对句子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对词汇进行“异化”翻译,不再逐字逐句地翻译。这样的翻译可以让译文读起来更加的通顺、更加的符合原文的本意。

二、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翻译的篇章和文体风格对等

篇章和文体风格的对等也是功能对等理论所倡导的重要翻译原则之一,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所翻译出来的《警察与赞美诗》译文在篇章和文体风格上就应该是相互对等的。

在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四个准则中,第二个重要的翻译原则就是要保持文章篇章和文体风格的对等。在翻译的时候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会使译文篇章和文体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也就说在翻译的时候使用直译加意译的翻译手法和使用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手法所译出的篇章和文体风格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两种翻译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译文基本上和原文保持对等。例如“He hands his pasteboardto the North Wind,footman of the mansion of all outdoors.”在这一句的翻译中有的版本把”the mansion of all outdoors”一词用意译的方法婉转地翻译成了“露天公寓”,这样既翻译出了原文的意思,也幽默地凸显了主人公骄傲的和辛酸的一面,让文章更加地具有讽刺意味。而有的版本把“the mansion of alloutdoors”直译成了“户外大厦”,这两种翻译方法都把原文的意思清晰地翻译了出来,但是翻译出来的文体风格完全不同。前者更加的生动传神,抓住了欧·亨利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把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非常巧妙地再现了原著的风采;而后者的直译也与原文的意思相符,也比较直观清晰,也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只是稍显僵硬。

综上所述,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翻译《警察与赞美诗》的时候还应该注意篇章和文体风格的对等,要尽量的把译文翻译清楚,语句自然通顺,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叙事风格上与原文保持对等。

三、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翻译的审美、思维和眼界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的最后一个原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审美、思维和眼界上相互对等,因为译者的审美和译者在翻译文章时所站的高度才是译文完美再现原著风采的灵魂所在,这一点在《警察与赞美诗》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文体篇章的审美、思维、眼界和原文保持大致的相似性是功能对等理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是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原则的灵魂所在。尤金·A·奈达认为在翻译的时候翻译的意义对等大于翻译的形式对等,即不要求译文跟原文在词汇和句子上保持一致。

首先,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译文表达清晰度要非常的高。好译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表达要清晰,只有表达清晰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原著的风格,如果不能清晰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就有可能会对原文的理解产生偏差。例如在“You may know that winter is near at hand”这一句的翻译中,有的人把它翻译成了“你知道冬天就迫在眉睫了”,有的人把它翻译成了“人们就明白,冬天已经近在咫尺了”。但是不管是“人们”“迫在眉睫”还是“你”“近在咫尺”都清晰地表达出了主人公感觉到冬天已经来临的感觉。

其次,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译文的语言也要非常的清晰和流畅。语句的流畅比表达清楚更上了一个层次,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的原则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调整句子的结构,使句子读起来更加的通顺和流畅,使句子的翻译不再拘泥于语法的束缚,这样才能把译者的情感自然地融入到句子和文章中去。也就是说在翻译的时候既要将原文的内容清楚明了地传达出来,还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必要的渲染和勾勒,把译者的创作个性和主观思想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功能对等论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翻译视角,为文学翻译找到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在翻译《警察与赞美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原文和译文在词汇、句法、篇章风格和审美上保持相互对等。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对句子进行调整,对词汇进行“异化”翻译,不再逐字逐句地死板翻译,这样的翻译可以让译文读起来更加的通顺更加的符合原文的本意。而且在翻译的时候还要尽量把译文翻译清楚,语句调整得自然通顺,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叙事风格上和审美上与原文保持对等,因为这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和真正的灵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张丽梅.功能对等論视角下《警察与赞美诗》两汉译本的对比[J].语文建设,2015(21).

[2]刘春玲.功能对等论对比《警察与赞美诗》两汉译本[J].芒种,2015(18).

[3]邓伟英.解读《警察与赞美诗》[J].语文建设,2014(23).

[4]赵侠.《警察与赞美诗》两个中译本的历时语料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4(4).

[5]袁锦翔.紧跟原作意到神到——析王仲年译《警察与赞美诗》[J].中国翻译,1988(01).

[6]林雪燕.功能对等论视角下的英语幽默小说翻译——通过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两汉译本的对比评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15-12-23)

警察与赞美诗 篇7

一、作者

《孔乙己》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擅长写短篇小说, 他愿用“匕首”一样的短篇小说刺向敌人的心脏,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传世名篇很多, 如《阿Q正传》《祝福》《狂人日记》《药》等。鲁迅一生写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等多部作品集。在这些作品中, 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 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 其中有无情的揭露, 有愤怒的控诉, 有尖锐的批判, 有辛辣的讽刺, 有机智的幽默, 有细致的分析, 有果决的论断, 有激情的抒发, 有痛苦的呐喊, 有亲切的鼓励, 有热烈的赞颂, 笔锋驰骋纵横, 文采飞扬, 形式多样, 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再看欧·亨利, 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 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 风格独特, 擅长幽默式讽刺, 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 (即“欧·亨利式结尾”) 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 (又叫《贤人的礼物》) 《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 学生会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即这两篇小说都是出自文学巨匠之手, 都是不凡之作, 内容与讽刺和抨击会紧密联系。

二、时代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 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 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 虽然在1906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 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 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 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 懂得批判与取舍。这是继《狂人日记》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警察与赞美诗》写于十九世纪,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 造成大量中小企业破产, 广大劳动人民失业, 流离失所。垄断造就了一小撮亿万富翁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广大劳动人民。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反映了下层人民生活和精神的痛苦。两篇文章有着相似的时代背景:即社会导致了个人的命运悲剧。这样的介绍使学生明白课文内容中的情节和人物命运走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三、人物形象

文章的主人公孔乙己和苏贝有着诸多相似点, 如衣衫褴褛、

对于生物学来说, 实验是它的根本, 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念, 对实验的积极性以及对实验的态度, 是现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 能够培养学生实际才能。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1) 生物实验教学的概念没有完全普及, 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生学习生物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验, 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书中的概念, 加深对书本基础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但是大多数学校还只是将实验课当做理论知识的补充, 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 在某些方面来说实验课比基础理论课更加重要。而现在, 生物实验课的概念没有完全普及到各中学, 甚至有的学校生物实验的实验报告都是空白的, 实验教学观念的落后, 造成了对生物实验起步较晚, 造成了学生生物实验观念的薄弱, 对很多理论知识无法完全吃透, 对于生物教学是一大盲点。

(2) 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陈旧, 跟不上社会脚步的更新变化。因为教学中对于生物实验课教学方式的认识偏差, 造成了生物学科里所有实验的教学步骤都没有区别, 也就是说学生只是照着书上的步骤和老师黑板上所写的步骤来完成实验, 实验结束后由老师提出实验结果。学生们少了自己动脑筋的环节, 机械性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走, 没有自我的思考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失去了对于实验课的真正意义, 忽视了生物实验课操作过程的思考和创新, 将实验课变成了一种死板的教学。学生并不是从中得出理论而是顺着理论做, 不仅仅会对实验结果感到迷惑, 更重要的是, 当实验与定义产生相悖的情况后, 学生无法对正确的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3) 实验课的教学重点不合理, 没有统一的实验课教学方案。在上实验课的时候, 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就是在做实验时课堂上乱作一团, 大家手忙脚乱, 没有一个统一的步骤和规划。老师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介绍得相当详细, 对于定义和概念化的东西讲解到位, 可是却没有对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重要的实验步骤做单独强调, 导致做实验的时候学生不知从哪下手, 打乱步骤, 最终老师还是要重新讲解实验的重点。同学们不得要领, 很难从实验里得到他们想要的结论和答案, 实验课就等于在浪费课时。

二、开展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有效方案

在初中实验课的开展活动中, 必须有系统的一套可行的方案, 来帮助学生们在实验课里认识和了解所学的概念和定义, 让理论的知识能够和实验所得的结论相结合,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穷困潦倒、本性善良、尚存尊严等。具体的描写有孔乙己穿一件“似乎十几年没有洗也没有补的长衫”, 而苏贝亦是破旧的衣裤和鞋子, 孔乙己因受人嘲笑, 苏贝则是连大酒店的门都进不去;孔乙己得些钱便换酒喝, 毫无生计打算, 能偷便偷, 而苏贝也是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过一日算一日, 只有在天冷时才为生活做些谋划。尽管如此, 孔乙己却能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 而苏贝也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 可见他们生活穷困却为人善良。并且因为仅存的一点尊严, 让孔乙己和苏贝看来更可怜。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内容, 就会使课文的主题更容易显现。

四、文章主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造成两人的命运悲剧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贫富悬殊, 等级差距。如孔乙己在偷书后被书本知识, 巩固生物理念。所以制订一套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有效方案, 对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必须让学生了解学习目的, 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必须先让同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目的, 了解每一次实验课的内容和学习目的, 不要认为实验课好玩或者可以糊弄, 而是要培养学生用一种认真积极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实验课程, 让他们了解除了明确材料上面的实验目的之外, 还必须明确实验必须有认真的态度。在明确学习目标后, 应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试验方式, 合作或者个人实验, 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 帮助他们进行实验报告的总结, 以了解他们完成实验目的的情况和评分。

(2) 老师应该协助同学进行实验课的准备工作、监督督促学生们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 以及要将实验重点告知。往往在实验中, 学生们会过于在乎结果而忽略过程的重要性, 可以说, 实验的精髓在于过程, 只有有了完备的过程, 才有可能做出最符合逻辑和课本理论知识的结果。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 开发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既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能力。此外, 在实验结束以后, 老师应该督促学生养成对实验器材负责的态度, 实验课完成后, 整理、收拾好实验器材, 也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 要求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以及重点实验进行现场评分。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 上实验课并不只是玩一玩而已, 实验课的要求应该相应提高。简单说来就是, 老师对教材上要求同学们深入认识及重点的实验应该进行考核, 在此之前老师应该对所有同学讲解实验的难点及本章内容的重点, 在重点与难点相结合的情况下, 要求学生们自主分组实验, 可以以小组评分或者个人评分的方式来为实验课进行打分。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实验中, 以时间或者以观察的程度来进行评分表评分, 可以自己完成并且步骤没有明显错误的成绩为A, 而发生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改正并成功观察出结果的, 评分为B, 而与老师一起, 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完成实验的同学评为C, 并且以此成绩作为实验课的平时分, 在不断的竞争和学习之下,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总之, 初中生物课的实验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会在其中寻找答案, 并且懂得了用科学严谨的实验去证实自己的猜测与推理, 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概念的梳理和定义的巩固, 让初中生物学变得更加生动, 真正培养起学生的才能。

(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

丁举人吊着打, 打至腿折却无人关心, 并被人认为是“昏了头”去偷丁举人家的书, “他家的东西偷的吗”, 由此可见社会的黑暗, 民众的麻木。而苏贝的故事一样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现状。即苏贝在惹是生非时, 警察无所作为, 视而不见。在苏贝幡然醒悟, 梦想重新做人时却被判入狱, 实在可笑。但是无论怎样,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注定了他们两人的悲剧和结局, 而且还有无数的孔乙己和苏贝在重复着这样的故事。

警察与赞美诗 篇8

欧·亨利是20世纪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警察与赞美诗》

是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短篇小说。近年来,大量的研究都是从文学角度对《警察与赞美诗》这篇小说进行分析,但是从语篇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的较少,尤其是体裁分析的研究。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对其体裁结构进行分析,并进行词汇语法层面的研究。

1 理论框架

1.1 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是由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创立的。它以语义为语法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三个纯理功能构成的意义潜势系统构成的,而这三个纯理功能又受制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事实上,每一个语篇,乃至每一个小句,都同时呈现这三种意义。我们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语言形式的功能分析,以揭示文中的意义。例如,为了探究语篇中发生了什么(即概念意义),我们可以分析过程类型、参与者和作者所选择的环境。如果我们关注的作者是如何与读者互动的或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即人际意义),我们可以分析语言的语气、情态系统以及词汇的选择。如果我们对语篇是如何组织的感兴趣(即语篇意义),我们可以研究主/述位结构以及语篇的衔接,关注作者组织信息流并生成论点的方式。

此外,功能语法还认为,语篇赖以产生的情景语境有三个变项: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个变项制约了对语义系统的选择,又因而制约了对词汇语法系统及其子系统的选择,于是生成语篇,出现各种各样的语体。

1.2 体裁分析

随着语篇分析的发展,语言学家不再满足于对语言自身的分析,他们对体裁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裁分析就是从语篇的体裁角度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认知结构,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进行深层解释。其中最为显著的研究要数拉波夫的叙事结构分析模式。

1.3 拉波夫叙事结构

拉波夫把完整的叙事分成6个部分,叙述结构中的几个部分分别回答各自潜在的问题。

(一)点题(abstract)。叙述者在叙述故事之前对故事的简要概括部分成为点题。

(二)指向(orientation)。主要指对叙事结构环境背景的简单介绍,包括对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或环境的描述。

(三)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指故事本身的发生、事态的发展。

(四)评议(evaluation)。评议是指叙事者对故事发生的原因、故事的要点、叙事故事的目的评论;对动作、人物的评论;别人对故事中有关情况的评论等等。

(五)结尾(resolution)。指一系列事件的结束或故事的结果。

(六)回应(coda)。在叙事的结尾部分,通常用回应来接应主题,使读者对叙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把叙事者和听者从叙事中带出来。(黄国文,1988)

2 具体分析和意义

2.1 分析体裁结构

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度过冬天而千方百计地想要进入监狱,却没有达到目的。然而在赞美诗的感召下突然顿悟想要“改邪归正”,没想到却被警察送进了监狱。通过分析,发现这篇小说的结构由指向——进展——评议——结尾4个部分组成。

段落1-2为指向(Orientation)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有关情景,使读者意识到故事的发展是将是围绕Soapy这个流浪汉,路人和警察之间的关系发展的。

段落3-44是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部分,进展是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核心。该部分由一系列事件构成,包括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并采用过去式,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来完成对故事的整体叙述。详细地描述了主人公Soapy千方百计地试图进入监狱却并没有成功的过程和心理感受。文章中通过一些细致入微的描写,更加深刻地传递了社会目的。比如第9段中But as Soapy set foot inside the restaurant door the head waiter’s eye fell upon his frayed trousers and decadent shoes.这表明,侍者低眼看Soapy的这身打扮,就知道他想要吃霸王餐,从而没有允许他进入。主人公Soapy一共进行了6次尝试,试图打破商店玻璃,再一次吃霸王餐,调戏妇女,假装醉鬼,拿别人的雨伞,结果都没有成功。无一不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这篇小说中没有点题(abstract)和回应(Coda),小说的最后没有将读者刻意从故事中拉回现实。看似结构不完整,但正是这样的安排,才能使读者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并引人回味。

2.2 功能语言分析

这篇小说的语场(field)是冬天来临之前,Soapy想方设法地准备想要进入监狱过冬而不断尝试犯法的过程;语旨(tenor)是主人公Soapy与不同的人物如警察、妓女、侍者、绅士等之间普通路人的关系。语式(Mode)是书面语,其中包括大量的动作和对话,并伴随着心理描写,彼此之间并无冲突。这三个要素所对应的功能表现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中主要对概念功能进行分析。

该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本篇小说中共有157个句子。其中表示物质过程的句子共有83个,表示心理过程的句子共有9个,表示关系过程的句子共有24个,表示话语过程的句子有27个,表示行为过程的句子共有6个,表示存在过程的句子共有8个。

通过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中大部分的句子都是表示物质过程的,即表示做某事的过程,占了文中52.9%的比例。也就是说文中大量地运用了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用来准确地描述主人公的行为动作。文章中表示话语过程的句子占17.2%,话语过程同物质过程是本篇小说中比重最大的两个过程,二者均主要出现在进展这一核心部分,这就表明本篇小说通过大量的人物动作和对话,并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完成了对故事的整体叙述。故事中表示关系过程的句子占15.3%,占所有过程中的第三位,而文章中表示评议的句子大部分为关系过程,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评议在叙事结构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可能贯穿全文,也可能存在于某一部分,而通过评议,可以为故事制造悬念,产生共鸣。

3 结语

从对小说的分析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包含完整的拉波夫叙事结构,但进展、结尾和评议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组成一个完整语篇的重要成分。通过拉波夫模式分析小说,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语言,改变思维模式。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及物性,得出进展部分主要以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为主,评议部分主要以关系过程为主,为我们以后分析语篇结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梁文花.体裁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

[2]胡壮麟,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警察与赞美诗 篇9

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学生通过学习阅读、鉴赏小说, 可以激发内心情感, 培养审美情趣, 拓宽视野, 深化人们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 因此小说教学是职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职校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遍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不浓厚, 并且迷恋手机网络, 很少能安静地坐在书桌旁阅读文学作品。传统的职校语文小说教学方式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培养, 缺少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使得原本就缺乏学习兴趣的职校学生更加不愿参与课堂学习, 导致教师预设的教学、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映, 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外界知识的刺激影响下产生反映的结果。可见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 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时, 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知识学习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而达到使学生学习知识、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在进行小说教学时, 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情境创设, 如通过图文并用可以展示小说情节发展, 适当的配乐可以渲染作品的环境氛围, 诵读可以帮助学生体味人物个性化语言。但这些情境的创设活动依旧是以教师为主, 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并且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和想象力, 否则难以真正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因此要实现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小说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非易事。

田建国在《新课程中的语文情境教学研究》一文中指出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教材特点创设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①。

情境表演正是这样一种有效情景教学形式。职校学生正处于生机蓬勃的青春期, 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要求, 乐衷于集体活动。教师在小说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 展示完整或部分的故事情节, 使学生站在小说人物的立场深入课文, 从而由学生自己创设学习小说的情境, 激发学习热情, 更好地让领会到小说的主旨, 进而实现学习知识、获得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情境表演在职校语文小说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情境表演是辅助进行职校语文小说教学的有效方法,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误区。

首先, 偏重表演性。情境表演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进而对小说进行鉴赏但有些教师偏重于情境表演的观赏性, 注重“演员”的服饰道具, 这往往使得学生在观看时更多地关注“演员”的新奇服饰和道具, 忽视对于“演员”的“演技”的关注, 进而淡忘了对于小说本身的思考。其次, 角色分配定位不当。有的表演比较仓促, 课前缺乏充分准备, 在“角色”分配中, 以教师为主演, 这便偏离了情境表演的原始初衷;有的教师只选择擅长表演的学生进行情境表演, 这使得情境表演成了优秀学生的活动, 仍旧无法解决大部分学生不参与课堂学习的问题。

因此, 在将情境表演应用于职校语文小说教学时, 教师不应盲目实行, 而应协调好小说文本、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合理、适当地采用情境表演辅助教学。

三、运用情境表演进行职校语文小说教学的建议

开展情境表演进行小说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实践中需要做好课前的准备、考虑到影响因素和如何评估教学效果, 只有认真处理好这些环节, 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1.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情境表演的目的是让学生借助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等表现出小说的故事情境, 通过表演或观看体会揣摩小说文本。因此, 情境表演涉及团队组合、剧本写作、表演等诸多准备活动, 如果将情境表演应用于职校语文小说教学中, 教师就必须在前期对学生进行组织和指导。

以《警察与赞美诗》的课堂情境表演为例, 笔者在讲授小说情节之后, 便布置学生课后自行组织表演小组, 选择小说中的1-2个情节进行剧本写作、表演排练, 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小组成员名单和剧本通过QQ发送给笔者审核。笔者通过QQ提出修改意见和表演指导, 同时课余接受个别小组邀请观看排练, 并进行现场指导。如机械系某班一小组选择表演苏比去小饭铺白吃一顿以求被捕入狱的片段。在起初的表演中, 学生对于剧情的处理不够熟练, 安排了大量旁白, 使得演员的表演成了旁白的陪衬。笔者及时引导学生尝试取消旁白, 将旁白部分编写成演员的动作、表情和台词。学生通过现场修改并进行尝试, 前后对比, 对于剧本的写作有了更鲜明的认识。事后这个小组还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了其他组, 这充分体现了班级团队学习的优势。

2. 严格控制好影响小说情境教学的因素

情境表演虽然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教师在应用过程中要坚持原则, 尽可能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首先, 教师要坚持情境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近人物、体悟小说出发点, 而非专业性的表演。在进行《警察与赞美诗》的情境表演准备过程中, 曾有学生提出是否需要购买道具的问题, 对此笔者以京剧中的虚拟表演为例进行了解释, 在面积不大的京剧舞台上, 往往除了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之外, 再没有别的道具, 但演员可以通过虚拟性的表演, 在有限的时空里表现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件。由此笔者强调情境表演重在体会文本和把握人物, 通过神态、动作和台词, 展现人物和情节, 即使是必备的道具也可以自制或者使用替代品。在正式表演时, 苏比在小饭铺里的饭菜是一盒盒粉笔, 拿绸伞的人抽的雪茄是一个包着金纸的纸卷, 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成了橱窗玻璃。在表演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奇思妙想, 既解决了道具的问题, 又再次加深了对文本和人物的理解。

此外, 教师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同时, 也要做好引导和规范工作, 防止学生的创作力跑偏。例如有小组在表演苏比去小饭铺百吃一顿被扔出门外的场景时, 增加了苏比挨打的情节。对此, 笔者与学生进行了探讨, 小饭铺的侍者为什么没有报警也选择将苏比赶出门外了事?学生在再次阅读小说之后认为:侍者称警察为老爷, 说明他们不愿意招惹是非, 怕报警影响饭铺的生意。学生得出了结论:把苏比扔出门意味着小饭铺既憎恶苏比的行为, 又无可奈何, 只得自认倒霉。最后学生便意识到增加苏比挨打的情节虽然使剧情显得很热闹, 但是不符合小说的原始初衷。由此可见, 教师的适时规范、指导, 不仅保障了情境表演的有序有效进行, 更帮助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及时评估情境表演教学的效果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 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学评估的目的是检查教学效果, 从中发现其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找出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的差距, 并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情境表演而言,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因此, 教师在情境表演结束之后应该对照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总结, 确定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即通过多种途径的情境教学是否真正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发展了多方面的能力。但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点评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 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不到体现, 师生互动不足;如果单纯采用学生互相评价的方法, 则显得不够严谨。因此, 笔者在进行《警察与赞美诗》的教学评价过程中, 采用了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将每个小组的表演得分设置为100分, 其中70%由教师按照各个小组的分工合作情况、现场表现进行打分评价, 而另外的30%则采用学生互评的形式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评价除本组以外的1-2组, 通过发掘表演亮点或指出表演不当之处进行评价。教师的评分通过投影现场展示, 小组的互评采用代表发言的形式。实践证明, 这样师生合作的评价形式, 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评价中的地位, 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 笔者还发现学生在通过评价其他小组时不仅再次加深了对小说文本的理解, 而且提高了独立发表见解的能力和胆量。

在应用情境表演进行职校语文小说教学的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是编剧、导演、演员和评价者, 教师则是答疑解惑的指导者。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师生合作学习中, 学生通过编写剧本、扮演角色和观看、评价表演, 加深了对于小说的体悟, 掌握了鉴赏小说的方法, 锻炼了剧本写作、口语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教师在应用情境表演这一方法时, 要考虑到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指导从而提高职校语文小说教学质量。

摘要: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职校语文小说教学的立足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负的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责任。在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合理使用情境表演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情境表演,职校语文,小说教学

参考文献

警察与赞美诗 篇10

关键词:异叙修辞法,幽默

1 作者、作品介绍

欧·亨利 (O.Henry 1862-1910年) ,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 (William Sydney Porter) 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一生经历坎坷, 当过学徒、会计、银行出纳员、新闻记者。欧·亨利创作了381篇短篇小说。他的作品经常描写小人物的辛酸苦辣, 语言幽默诙谐、充满讽刺, 尤其是结尾常常出人意料。他的作品还被称为“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欧·亨利最出色的小说有《警察与赞美诗》 (The Cop and the Anthem) 、《贤人的礼物》 (The Gift of the Magi)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The Last Leaf) 、《爱的牺牲》 (A Service of Love) 等。

《警察与赞美诗》这部作品非常具有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故事中, 流浪汉苏比为了能在布莱克威尔岛的监狱里过一个冬天, 为了让警察逮捕他, 苏比“千方百计”地犯法, 他去饭馆混吃、砸玻璃、当小流氓, 可没想到警察对却他熟视无睹。苏比在教堂外面偶然听到了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 决心要洗心革面。这时苏比却出乎意料地被警察抓住了, 送进了监狱。

这部短篇小说, 是欧·亨利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被很多翻译大师翻译过。可见欧·亨利的语言魅力确实耐人寻味。本文选取的两个译本分别由王永年、李文俊两位大师翻译的。这两个译本都很有名。而且两位大师在翻译欧·亨利式幽默时, 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但每个译本都各有特色, 都试图将欧·亨利式的幽默最完美地呈现给读者。

2 译者、译本介绍

王永年 (1927-) , 笔名王仲年, 著名翻译家。王仲年先生精通多国文字。他翻译的欧·亨利小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出版过多个版本, 倍受英美文学研究者的好评。他也是将《十日谈》的从原文翻译成中文的第1人。

李文俊 (1930-) , 著名翻译家。李文俊先生以翻译美国作家福克纳闻名。他还参与撰写了《美国文学简史》、《大百科全书英美卷》作品。

本文用来比较的李文俊先生的译本是李先生在1978年翻译的,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下册,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这个译本还被选入1983年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级中学课本《语文》 (必修) ”第五册第19篇。而王永年先生的译本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是200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的。这篇小说的具体翻译翻译年份没有查到。但是李文俊先生在《纵浪大化集》中讲到他1978年翻译这篇小说的时候, 王先生已经翻译过了。

3 异叙修辞手法的在本篇小说中的运用

欧·亨利喜欢使用轭式修辞方法。轭式修辞法 (zeugma) 是用一个单词勉强支配或修饰多个词语, 这些搭配都是符合语言习惯的正常搭配。而异叙, 一语兼叙 (Syllepsis) 是轭式修辞法一种特殊形式 (Semantic Zeugma) , 也是一个词和其它两个词或者更多的词语进行搭配, 这些词语之间意思不一致, 通常是作者有意制造的一种文体, 以达到幽默的效果。例如:“Its crockery and atmosphere were thick;its soup and napery thin.”句中“thick”和“thin”就是使用了异叙修饰的修辞方法。但是“thick”用来形容“atmosphere”并不多见 (用“thick”修饰“atmosphere”用来指浓密的大气层) , “thin”也不常常用来修饰“napery”。

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修辞手法。语言的结构上看, 异叙修辞法用一个词将两个或者以上的词串联起来, 这样就可以省下至少一个词, 因此语言变得简洁含蓄, 而且使得句子结构变得平行, 有了排比的感觉, 使得文章有力了许多。在轭式修辞法中, 因为是由一个词是勉强支配或者搭配其他词语组成的, 因而能从一个奇特的角度表达内容, 启发读者的想象力, 常常使得文章更加更加生动、幽默。而这种幽默和生动也正是欧·亨利小说的特色和精髓所在。

4 译文评析

欧·亨利的小说之所以耐人寻味, 就是因为作者幽默的文字表达方式、深厚的语言功底、巧妙的构思。如何能让读者也体会到欧·亨利语言的精妙呢?如何能翻译出欧·亨利式的幽默?很多翻译大师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 但是要把这种修辞在语言形式上的精髓翻译出来, 而又翻译的准确又贴切却不是一件易事。下面作者将通过对比、评析李文俊和王永年两位大师的《警察与赞美诗》中文译本, 探讨异叙修辞法在欧·亨利中小说中的翻译方法。

4.1 译文评析例一

在去上一家餐厅被赶出来后, 苏比学聪明了。他选择了一家不怎么富丽堂皇的饭店, 这家餐厅:“Its crockery and atmosphere were thick;its soup and napery were thin.”欧·亨利用“thick”搭配“crockery”和“atmosphere”, 用“thin”搭配“soup”和“napery”。巧妙利用了“thick”与“thin”的多重含义。这句话的巧妙之处在于“thick”与“thin”的翻译。因为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 既要准确译出这两个词的意思, 又要有相反的概念。

前半句“Its crockery and atmosphere were thick”, 王永年先生的翻译是:“它的盘碟和气氛都很粗厚;但是在中文的习惯用法里可以用“粗厚”来形容瓷器, 衣物的质地。因此“粗厚”的盘碟是勉强可以搭配“盘碟”, 但是在中文里很少用“粗厚”来形容“氛围”。虽然王先生的译文形式与原文接近, 但是“thick”的搭配只能照顾到“crockery”而不能兼顾到“atmosphere”。

李文俊先生的翻译是:“它那儿的盘盏和气氛都粗里粗气”, 李先生在这句的翻译中使用了“归化” (domestication) 的方法中文中常用“里”这个字与其他词一起用, 如“妖里妖气”、“土里土气”、“糊里糊涂”“粗里粗气”等。在这些词里, “里”是语助词, 经常放在词尾。而“气”是一个后缀, 放在形容词后面相当于“样子” (《新华字典》) , 如“秀气”等。这种“A里A气”的结构经常用于我国北方方言中, 在这些词里, 其实就强调了“A”的意思, 如, “妖”、“土”、“糊涂”和“粗”, 并且带有贬义的含义。因此, 在李先生的译文里“粗里粗气”, 既可以用来形容盘盏的不精致、粗糙, 也可以用来形容氛围“不优雅”、“不精致”。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而这句的后半句“its soup and napery were thin”, 的翻译似乎更难。王先生的翻译是“它的汤和餐巾却很稀薄”;这个翻译比较简单, 但是用词不算非常地道。李先生翻译的是“它那儿的菜汤和餐巾都稀得透光”。“稀薄”和“稀得透光”似乎都只能用来描述“餐巾”的质量差, 但是用来描述“汤”似乎有些勉强。李先生的这个译本因为曾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 因此很多语文教师还以此例作为搭配不当的典型例句进行批判。但是作者却觉得这个“稀得透光”用的很好。因为汤太稀了, 因此都能够透过汤看到碗底。因此用“稀得透光”同时描述“汤”和“餐巾”是恰到好处的。并巧妙地译出了这家饭店的档次低、食物差。使得描写非常生动, 不能说是搭配不当。而作者的苦心也没有白费, 这篇译文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 课后还有根据这句译文出的习题:

4.2 译文评析例二

后来, 苏比又在寻找“作案机会”, 他又溜达到了一个地方:“…where by night are found the lightest streets, hearts, vows and librettos.”这句话很难翻译, 因为既要保持原文的结构, 又要译的准确生动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句中, 两位大师又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来翻译这四个“lightest”。王永年先生是这样翻译的:“……最明亮的街道, 最愉快的心情, 最轻率的盟誓和最轻松的歌声。”王先生用了意译的方法翻译出了“light”这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但是原文中文字使用上的巧妙和轻快的感觉却没有翻译出来。在各个译文中, “librettos”被译成了“歌声”, 也不太准确。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的解释是“the words of an opera or musical play”, 因此译成“歌剧”会更好一些。

5 总结

由上可见, 任何语言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语言表达的丰富、选词的别具匠心是欧·亨利小说的特色。欧·亨利小说虽然思想内涵并不深刻, 对社会的黑暗面批判的并不彻底, 但他的文字功底绝对一流。他能用很简单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含义, 喜欢利用修辞手法达到夸张、幽默的效果。

异叙修辞手法很难翻译了, 一般的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要能使用好这个修辞也不容易, 因为异叙修辞法本身就是作者使用的“狡猾又复杂”的文字游戏, 利用某些词搭配多个其他词语来制造令人新奇、幽默的效果。因此, 能将这种修辞手法翻译得好并不容易。两位大师的版本都非常好, 各有特色。他们的翻译方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The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2001.

[2]Venuti, Lawrence, ed al.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Lon-don:Routledge, 2000.

[3]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Herfordshire:Prentice Hall, 1988.

[4]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李德凤, 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7.

[5]金隄.等效翻译探索 (增订版) [M].台北:书林, 1998.

[6]李文俊.纵浪大化集[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1997.

上一篇:传统化疗下一篇:云南松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