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精选4篇)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篇1
在幼儿教育中, 舞蹈有着天然的优势, 一方面与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切合, 对其行为举止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 且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一方面幼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 既能够锻炼身体、增添想象力, 还能以更传神的形象表现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其积极、开朗的性格, 为其健康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
1. 舞蹈教育有助于幼儿形体美的塑造
舞蹈不仅仅具有很强的美感, 而且对于幼儿的身体塑造也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一定的舞蹈训练, 能够对幼儿的骨骼、肌肉等进行很好地塑造, 使其形体更加优美, 同时还可以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 有的孩子由于不良的动作习惯, 导致内八字脚形、小腿内侧弯曲、凹胸、端肩、轻微驼背等不良形态。这些问题都能通过一定的舞蹈训练来进行纠正, 从而改善幼儿的体质, 提高其形体的柔韧性, 增强其身体素质。
2. 舞蹈教育有助于幼儿德行发展的培养
教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 一般地说科学的教育活动分别为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和审美结构, 认知结构倡导的是“真”的精神内核, 伦理结构倡导的是“善”的人文底蕴, 审美结构倡导的是“勇”和“美”的价值取向。为此, 应该选择那些符合少儿的认知、精神、个性的舞蹈, 这样才能使其在舞蹈的过程中受到的启迪。
3. 舞蹈教育有助于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的培养
在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表演机会, 在具体的舞蹈表现中, 学生能够克服自己腼腆的性格, 在欢乐、愉快的舞蹈氛围中得到别人的掌声, 从而培养起自己的自信心。在不断展示的过程中, 表演逐渐成为其发自内心的需求, 这样就产生了强烈的表现欲望, 而这种欲望是推动其进步的推动力。
4. 舞蹈教育有助于幼儿审美观的培养
一个好的舞蹈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 其不但要有优美的舞姿, 还需要有饱满的情绪和动人的表情, 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动观众。舞蹈与伴奏音乐及舞美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通过与这些艺术的融合, 舞蹈表现出优美的画面感和韵律感。人们常说舞蹈就像是看得见的音乐, 会常常使人感觉到诗情画意。而少儿舞蹈则充分体现了童趣, 天真、活泼的舞蹈表现形式, 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这种美感更让人陶醉。少儿和成人的心理是不同的, 其认识事物往往是根据事物的形态和表象, 而其天性又十分活泼、好动, 优秀的幼儿舞蹈会将这些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环境中也就培养了幼儿一定的审美观。
5. 舞蹈教育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 形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正确的动作往往需要对幼儿进行多次的纠正、演练, 这样才能使其真正掌握。教师先要对幼儿示范这些具体的舞蹈动作, 在演示完之后, 要使学生回答出这些动作的要领, 这样就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其舞蹈学习的能力。只有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才能加强其感知的范围, 掌握动作要领, 才能更好地完成相关动作的学习。舞蹈训练往往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领, 除了要掌握好自己的动作, 还需要及时配合音乐的节奏。对于幼儿来说, 掌握一套动作往往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当其完成了这样的一个训练的周期之后, 注意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舞蹈教育中培养幼儿能力应选择和坚持的方法
1. 引导幼儿参与教育活动是其创造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对于幼儿舞蹈教学来讲,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比单纯的教授舞蹈动作更重要。如果教师一味的要求孩子们动作整齐划一, 就会抹杀了他们创造动作的能力而成为复制动作的机器。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力, 尽情舞蹈。比如在教学律动“猴耍”中, 我们做过这样的实验, 教师放一段欢快的音乐, 要求孩子们边听边想音乐中所表现的猴子是什么样子的?是怎样玩耍的?这时候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脸上露出各种充满生趣的神情, 孩子们将活泼、明快的旋律转化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猴子玩耍的情景表象画面。有的孩子还做出各种模仿猴子的动作来。教师及时进行引导, 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语言来描述猴子的形态, 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 自然能够积极参与互动, 有学猴子瘙痒的, 有蹦跳前进的, 还有利用桌椅作为道具, 或蹲坐, 或跃动……就是这样的一个引导, 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舞蹈教学中来。在让同学们自我表现了一番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模拟化的肢体语言, 来编排有着幼儿“个性”的舞蹈片段, 这样就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舞蹈就在生活中, 就在他们的身边, 不仅充分发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舞蹈兴趣。
2. 集体舞是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科学方法
集体舞是幼儿舞蹈教育的必修课。这些舞蹈的学习与排练往往需要幼儿之间的沟通和配合, 只有加强配合才能发挥更好地教学效果, 提升幼儿的舞蹈能力。游戏舞蹈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舞蹈形式, 其动作相对而言要简单, 还可以有轻松活泼的氛围, 对于幼儿来说最适合不过, 将童趣与舞蹈相结合。如“开火车”、“猜拳”、“老鹰捉小鸡”等, 幼儿参与到这种积极、愉快的体验之中, 就能更加自发地与同伴进行探讨, 也使自己的舞蹈动作更加完美。这样对于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起到了很好地提升作用。
3. 选取经典故事是培养幼儿道德认知能力的方法
儿童舞蹈《三个和尚》, 以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喝到后来寺庙失火, 三个和尚终于排除成见, 齐心协力扑灭大火, 保护自己家园这一故事为题材, 通过舞蹈的编排演出, 使得幼儿对这些生活中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使其从形象可感的舞蹈中学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养成爱劳动、能吃苦等美德。实际上不同的舞蹈艺术对幼儿有着不同的教育意义。舞蹈的方位、动作的变化、组合则提升了幼儿的协调能力、表演意识及表现欲望。而舒缓、雄壮、轻快、激荡等不同情绪的伴奏, 使幼儿对音乐节奏及音乐情绪有了初步的认识。汉族的灵活矫健, 蒙族的豪迈剽悍, 维族的热情诙谐, 使得其在感知能力、形象能力上较有提高。
三、幼儿舞蹈艺术教育中问题的解决与教学效果评价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 教师只对那些舞蹈能力较强的幼儿比较注重培养, 而对其他的幼儿则比较冷漠, 这样对那些不受重视的孩子来讲, 失去了学习兴趣及肢体动作的训练机会。因此, 首先舞蹈教师要有确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观念。要知道不仅所有的儿童都有权利学习舞蹈艺术, 而且所有儿童也都能学会这门艺术。其次, 每位幼儿舞蹈教师要积极探索在过程中进行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发展性评价与检测主要是课堂观察、课余访谈、作品分析、完成某个任务的表现性评价、幼儿成长记录等。教师的评价必须关注有舞蹈动作掌握、关注幼儿情感的表达, 关注思维发展。具体的方法是:引导幼儿自评、互评和他评, 倡导教师、幼儿、家长的参与和合作。因为就舞蹈而言, 无论是形体教育, 还是节目编排, 所有的儿童都既是表演者, 又是欣赏者, 他们参与评价, 不仅会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而且会引起和激发更大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曾大地.幼儿舞蹈教育及意义浅析[J].大舞台, 2010, 1.
[2]王晓曦.幼儿舞蹈教育浅谈[J].新课程 (教研) , 2010, 3.
[3]王丽娟.谈舞蹈的美育功能——对幼儿舞蹈教育的几点认识[J].鲁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篇2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及现今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材的需要,所以国家提出了“创新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主课,与母语、英语一同构成学生将来参加工作或继续深造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当今,有关创新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多,开展数学研究的也不少,但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相关研究却微乎其微。为此,我们在幼儿园进行数学教育研究时,突出了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期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幼儿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爱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积累有关观察周围事物的数、量、形及其相互关系的经验,帮助幼儿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操作和探索的技能,尝试和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实验中,我们将改革重点放在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找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再创造,展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背景,注意让幼儿从熟悉的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实际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初浅的数学概念和规律,使数学活动真正促进思维,让幼儿体会到活的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我们积累了这样一些经验与体会:
1、合理的内容安排与把握是创新的基石。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幼儿舞蹈 身心素质 作用和影响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1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烟台市东华幼儿园30名幼儿(3—5岁)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搜集有关幼儿舞蹈教育和幼儿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培养等书籍、资料和期刊,参考并借鉴国内外关于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综合能力培养的相关评论和研究。
1.2.2数据统计法
在幼儿园挑选同等年龄的并且之前没有接触过幼儿舞蹈学习的孩子进行舞蹈教育,在经过八周的舞蹈学习以后,通过对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指标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
1.2.3对比分析法
通过幼儿学习舞蹈前后身心素质指标的前后对比,分析得出幼儿舞蹈学习对幼儿身心产生的影响。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身心素质的定义与概念
身体素质通常指人体完成某个动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是构成体能的一个因素,是体能的外在表现,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先天素质为基础,通过后天环境、教育和主体的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心素质水平。
2.1.1幼儿期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幼儿期是人体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的时期,身体机能发展迅速但很脆弱,该时期幼儿骨骼细小,骨骼中含有的有机物较多,而无机物较少,骨骼硬度差,但弹性较好,所以易发生弯折变形;肌肉体积小,肌纤维细薄,收缩能力弱;心脏腔室小,心肌薄且收缩力小,心跳较快;肺组织中的弹性纤维少,呼吸肌不发达,肺活量小,呼吸较弱;神经系统比较容易兴奋,但持续时间较短,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持续较短。因此,幼儿时期不宜进行长时间、重复性的练习,也不能进行超过幼儿承受能力的强度和负重练习,以上可以看出,幼儿时期幼儿的身体活动具有特殊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并且要严格遵循这一规律和原则,应采用科学适当的方法对该时期的幼儿进行舞蹈教育。
根据人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可以看出,幼儿期属于人一生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幼儿能够进行一些简单且具体的形象思维,但是思维能力比较弱,思维特别浅。由于幼儿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因此他们的感知、想象、思维、记忆以及注意力和言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兴趣爱好具有暂时性,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力不够坚定,情绪、个性、性格都属于形成前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
2.1.2幼兒的肢体柔韧性
舞蹈动作对身体的柔韧性有较高的要求,柔韧性是学习舞蹈动作的基础,动作主要是指手臂和躯干的动作。手臂的柔韧性主要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等部位的柔韧性,躯干部位的柔韧性主要包括胸腹部、背部、腰部以及躯干两侧的柔韧性。这里以腰部柔韧性训练为例,腰部处在人体的中段,是人体核心区域的一部分。我们在训练腰部柔韧时,首先,要遵循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的规律,根据孩子们的身体条件和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不要盲目或不切实际。要遵循柔韧性练习的方法和手段与舞蹈动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使柔韧性练习更加有导向性和针对性。并且要由简单到复杂,有小幅度到大幅度,逐步发展,逐渐提高,让孩子们的身体逐渐熟悉并适应这种训练方式。
2.2幼儿舞蹈的定义和概念
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经过对生活的提炼、组织、美化通过人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艺术,反应某一个主题、人们的思想情感或事件、背景。幼儿舞蹈,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现孩子们的可爱、天真,表达孩子们童真和童趣的舞蹈。其特点是形象直观、动作简单、力度适中,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2.3对济宁市东华幼儿园舞蹈学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济宁市东华幼儿园没有接触过舞蹈学习的30名3-5岁的幼儿进行为期8周的舞蹈学习,运用生理指标每周一次对孩子们进行测试,观察记录8周的变化;通过观察和询问幼儿舞蹈教师以及孩子家长得知他们这8周心理上的变化,例如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形象思维能力等产生了那些变化,通过记录整理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2.3.1幼儿参加舞蹈学习前后的对比分析
经研究可以看出幼儿舞蹈可以促进幼儿肢体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的发展。舞蹈动作一般复杂多变,需要包括上下肢和躯干以及头部等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全身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需要手、眼、身、法、步的共同协调,幼儿通过练习舞蹈动作,身体更加灵活,更加柔软,动作更加协调,舞步更加轻盈,身体姿态也更加优美。幼儿舞蹈有利于促进幼儿优美体态的形成通过舞蹈学习,能使幼儿的腰背挺拔,形体更加优美,纠正了一些弯腰、勾头、端肩、驼背等不良体态和习惯,为孩子今后优美形体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论与建议
学习幼儿舞蹈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优美体态的形成,促进幼儿肢体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发展;学习幼儿舞蹈对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静,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体现[J]. 文教料,2010,11
[2]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
[3]王雁,浅谈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2005(9)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篇4
一、家庭氛围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
对孩子来说,家庭就是他们的世界。在这个家庭里,孩子可以通过家长的语言、行为、表情等,去体验家庭氛围带给他们的感受,也许是安全温暖的,也许是焦虑不安的。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会传染的。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每一位父母的职责所在。
(一)紧张、不安的家庭氛围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之间关系存在问题,会给孩子心理上和身体上造成巨大的影响,而父母经常会忽略这些,直到孩子长大,才从孩子身上逐步反映出来。在此,我以两种类型的父母关系来浅谈紧张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1.易怒型父母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易怒型父母总是把不当的解决行为作为沟通的方式,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看到了爸爸妈妈妈激烈的争吵,以及更加不堪的画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他们是多么的害怕与无助,他们会越来越害怕,担心失去父母的爱。孩子还会产生自责、内疚等情绪,有时孩子会不理解父母因为什么而吵架,他们往往会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反复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犯错惹爸爸妈妈生气了?同时,孩子还会缺乏正常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易怒型的父母,他们遇到问题,往往是通过争吵来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会受其影响。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处于这样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不善于与人沟通,缺乏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会用冲突的方式解决,无法正常处理问题,越是这样,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会越大,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2.冷漠型父母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这类父母呢,他们本身就不善于表达,无法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一个专家调查,他认为很多心理产生问题的孩子,出自冷漠型父母关系的家庭。这是因为,父母的冷漠,制造了孤独的气氛,这让孩子无法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会和父母一样冷漠不讲话,也许会用出格的表现来获取他人的注意和同情。
(二)健康、和睦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良好的家庭氛围包括民主、自由的风气,亲情浓厚的气息。具有民主、自由风气的家庭,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能和父母融洽、友好地交流相处,敢于辩论。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给予了孩子很好的榜样,也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虽然爸爸妈妈和孩子是长辈和小辈的关系,但我更希望是朋友的关系,可以心与心交流,可以互相帮助,可以互相鼓励,可以互相关心,互相探讨,让孩子听爸妈的话的同时,不妨让父母也蹲下身子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听听他们的想法,多多鼓励和引导他们,让孩子勇于探索,增强自信。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
最近流行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它展现了两种教育方式:严厉、要求高的虎妈,温柔、有些许溺爱的猫爸。这两种形象,何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现,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溺爱
溺爱便是,孩子就是上帝,什么都得听他的,他说什么做什么,过于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惯着孩子。溺爱主要有几种表现:特殊待遇、轻易满足、包办代替、大惊小怪等,通常这样的溺爱方式会对幼儿造成不良的后果,比如不理解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进入社会后常常四处碰壁而导致心理压力大。溺爱,这个词语中虽然有一个爱字,但是这样爱人的方式,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错误爱人的方式,等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会用同样的方式去爱别人,以为这样的“爱”便是正确的,人家就会接受,可是事实却是吃亏。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2.棍棒教育
这类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听从大人的话,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只要孩子不听父母的话,闯了祸,就会“棍棒伺候”。而事实上,这样的棍棒教育往往事与愿违,经常挨打的幼儿在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损害。首先,孩子正在发育阶段,经常打孩子会影响孩子体格的正常发育。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棍棒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影响,他们会出现遗弃感、恐惧感,是不是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自暴自弃,遇事冷淡,行事胆怯,有时会模仿家长的行为,经常打别人,更可怕的是仇恨心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三、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但让孩子学会了相互帮助的协作精神,懂得了理解他人的重要性,让孩子的思维意识和相关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相反,如果一个家庭总是充满了争吵、冷漠、紧张,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永久的伤害,甚至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健全,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充满爱的地方,一定是温暖、和谐的,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的建立,让家庭的美德去教育孩子,是最形象生动、直接客观的方法。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规范、和睦的家庭氛围、民主平等的相处方式,孩子良好心理素质才能形成。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推荐阅读:
幼儿舞蹈的作用与影响08-01
呼吸对舞蹈动作的影响09-14
广场舞对舞蹈教学的影响论文05-22
幼儿的舞蹈教育07-23
浅谈幼儿游戏开展对孩子成长影响论文08-12
谈幼儿舞蹈的创编08-14
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07-06
幼儿少儿舞蹈07-30
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10-13
幼儿舞蹈美感培养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