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影响(精选7篇)
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篇1
一、引言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发生的体验。情绪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一种反映。
同时,情绪对幼儿行为动机、心理活动组织、个性形成和生长发育都有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对幼儿情绪进行合理的调动与梳理,有利于引导幼儿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论“物”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以期能够从新的角度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使幼儿的情绪得到正向引导,帮助幼儿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二、“物”与幼儿情绪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而言,“物”是客观存在的代表,而情绪则是人类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则反作用于物质。
因此,“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的情绪,是物质决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幼儿看到可怕的动物时会升起恐惧的情绪,看到美丽的事物时会产生向往之情等等。
反之,幼儿的情绪又反作用于“物”。具体地说,幼儿情绪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看待“物”的看法与观点,影响到幼儿的认知,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将对“物”造成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力。
由此可以看出“,物”与幼儿情绪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理应受到教师的认真对待,促使教师通过“物”来引导幼儿情绪的发展。
三、“物”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
(一)“物”对幼儿情绪发展的正面影响
“物”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主要分为正反两个方面,正面的影响能够引导幼儿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被教师应用于幼儿教育中。具体地说,当幼儿面对美好的事物时,幼儿的情绪将会变得振奋、激昂,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
更进一步说,在美好事物的影响下,幼儿的情绪始终是积极向上的,能够帮助幼儿更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物”的形态一般指事物的颜色、形状、亮度、声音等特性。幼儿已经具备对事物初步区分的能力。幼儿通常将“好看的”“美丽的”“有趣的”等语言与所接触的玩具、衣服、书画、花草等事物或现象结合在一起,并表示出喜悦的、愉快的状态。由此可见,美的“物”丰富着幼儿的生活,引起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使幼儿精神丰满,心情舒畅,消除疲劳,促进健康。
(二)“物”对幼儿情绪发展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物”对幼儿情绪的发展存在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与美好事物相对的是丑陋的事物,是无法带给幼儿美好感触,会让幼儿产生负面抵触情绪。在接触这类事物的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将变得低落、消沉,通常会表现为不愉快、烦躁等现象。
例如,幼儿在面对杂乱无章的教室、不干净的地面、散落一地的玩具时,其情绪容易失控,会表现得较为敏感,甚至直接哭出声来。当幼儿面对丑陋的事物时,其往往会产生不高兴的情绪,在幼儿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一旦面对丑陋的事物,幼儿通常会表现出不耐烦、失去兴趣等神态。
由此可以看出,不美好的事物将会对幼儿情绪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容易让幼儿产生负面意识和心理,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看到“物”对于幼儿情绪发展的正面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物”对于幼儿情绪发展的负面作用,只有立足于此,才能够发挥“物”对幼儿情绪发展的作用,引导幼儿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四、如何利用“物”对幼儿情绪进行正面引导
(一)尽力给幼儿展示美好的事物
教师要利用“物”对幼儿的情绪发展进行正面的引导,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力给幼儿展示美好的事物。具体地说,教师需要让幼儿面对美好的事物,从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质等不同的方面感受到事物的美好,并由此产生正面的情绪。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幼儿准备美好的事物,要尽量让幼儿不去接触丑陋的事物。例如,在每天的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室进行清洁,保证桌椅、玩教具等道具和工具的整洁与干净。在这种背景下,幼儿在进入教室后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就能够在正面情绪的引导下进行更主动积极的学习。
(二)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意识到,幼儿在看待事物时,不仅仅是看待事物的表面,同时也会对事物进行分析与思考。因此,较为复杂,超出幼儿认知能力的事物将会被幼儿划分为不美好的事物,将会对幼儿的情绪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例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这就极大的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使得幼儿无法获得正确认知,也就会让幼儿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资料和事物,并引起幼儿的主动探究,否则将使幼儿丧失探究的主动性。
换言之,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能力,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人生经历给幼儿准备事物,使幼儿能够在观察与接触事物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收获,使幼儿产生美好的感触,进而对幼儿的情绪进行积极的推动。
总的来说,“物”与幼儿的情绪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物”决定了幼儿的情绪,而幼儿的情绪也反过来作用于“物”。根据分析,“物”对幼儿情绪的发展有正反两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物”去推动幼儿情绪的发展,进而引导幼儿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展,完善相关的教学方法,发挥“物”对幼儿情绪发展的正面导向作用,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摘要:情绪是人类意识的有力表现形式之一,情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判断与思考。在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众多专家及学者已经意识到要引导幼儿健康的成长就必须重视对幼儿情绪的培养。通过对“物”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推动幼儿教学的发展,引导幼儿更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物,幼儿,情绪发展,影响
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篇2
【摘 要】父母对幼儿的成长抱有高期望值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将从父母高期望值的影响及原因作以分析,提出父母改变教育观念,政府与幼儿园要高度重视父母教育,尽可能避免父母高期望值对幼儿成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幼儿的正常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儿童教育;父母;高期望值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由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幼儿教育盲目攀比,导致父母对幼儿高期望值的现象愈演愈烈,这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极为发展不利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高期望值对幼儿的影响
1.过早抑制儿童的天性
儿童时期正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期。德国教育家卡尔维特告诉我们:“给孩子游戏和成长的空间,游戏是在一定阶段中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可是,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我们却过早地灌输知识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做法不仅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起不到多大的帮助,反而让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和兴趣,抑制了儿童的天性。
2.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总有或高或低的期望,大多数父母都将自己曾经的满腔热情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试图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样会导致在强大的思想压力前,孩子会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使得最终影响其学习。 父母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的压力太大,通常会引发一些情绪或情感问题,而这些情绪或情感问题可以成为孩子学习上进的动力,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从而阻碍学习。
3.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早期教育应该是轻松自然地教育。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不少父母不惜代价,急于求成,丝毫不考虑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和幼儿此年龄阶段对学习的承受能力,给孩子报繁多的辅导班。这些拔苗助长的做法本末倒置,严重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本应该拥有快乐童年的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奴”。
4.对幼儿后续发展造成隐患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做出的揠苗助长式的错误选择。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以考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会有创新能力呢。由于幼儿教师缺乏小学专业知识的素养,在教授小学课程时难免有失偏颇。幼儿接受到了错误的信息后就很难改过来,同时,到了小学阶段更容易凭借在幼儿园学到的错误信息先入为主,严重影响了对小学课程的学习。
二、父母期望值过高的原因
1.社会竞争加剧结果
在社会变革大背景下,不完善的人才观念和竞争机制,使学历与职称、工资、升迁机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键性的联系。当社会判定人才的标准定格于学历时,负责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必然重视学历。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培养子女简单地理解为学习好,其学习行为日趋实用化。使的父母在对幼儿关键阶段的教育引导中,欠缺于结合幼儿个体发展的实际而盲目制定目标,从而步入教育误区。
2.应试教育现实影响
应试教育的那种考试模式却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其实很早就让孩子承担太多学习压力,于是又害怕自己的孩子起步晚,将来在考场上输分数。为此,“赢在起跑线上”早已成为父母们培养孩子的共同理念。可想而知,只要现行的应试教育存在,就无法让孩子享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3.父母攀比心理作祟
现在小孩子的入园年龄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了。有些父母把自己小孩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作为自己社会地位的一个象征,孩子的“聪明”与否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声誉。于是不少的父母有了跟风的心理。看到别的父母报有什么特长班也马上就自作主张的给小孩报了一个,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愿意。父母这样自作主张,只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助长孩子的叛逆心理。
三、相应对策
1.改善幼儿的家庭教育
利用社会渠道进行正确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发挥社区作用,向父母宣传学前教育法规的精神,使父母正确的理解学前教育。充分发挥幼儿园的职责,如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父母会议、幼儿园长开放日、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家庭访问、发放家园联系册等,让父母掌握更多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帮助父母解决面临的疑难杂症,向父母传递育儿妙招,协助父母一起制定适宜的家庭教育方案,从而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同向,同步教育。
父母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珍视和正确对待早期教育。父母要通过各种方式,结合家庭教育实践的需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做到充分认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成长适当的年龄阶段,设定适当的期望。
2.改革应试教育现状
“尊重孩子天性的自然,让每个孩子自由”。只有初步淡化中考、高考中书本知识的考察,渐渐改变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引入多样的考试方式和择才方式,把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公益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察也纳入到升学的参考依据和人才选拔依据中来,才能彻底把孩子们从繁重、过早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没有把“学科知识”作为升学考试的唯一内容甚至是决定性方面时父母们才能做到对孩子“放手”,把精力放在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上来。
3.建立健全有关教育法规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五条明文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基本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法规来杜绝,用严厉的惩罚性条款,对违背教育宗旨、摧残幼儿天性的办学者给予严惩。纠正任何一个不良社会之风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用制度的约束来匡正歪风。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扭转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陈立人,史春宜.儿童教育中父母高期望值论析[J].教育探索,2007(11).
[2]左宏,习居哲.父母对幼儿行为问题反应偏向的原因及影响分析[J].家庭与社区教育,2007(04).
[3]陈欣.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的调查研究[J].新校园当代教育研究,2008(5).
[4]颜真译.赫·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5]赵芳,赵烨烨.父母的过高期望与中学生的压力关系的研究[J].2005(8).
作者简介:
王帅(1992~ ),男,汉族,系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12级学前教育本科2班学生;
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篇3
舍勒认为, 爱在人的存在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是人类认识世界并做出意识行动的前提。对某事物感兴趣和对某某的爱是为一切其他行动奠基的最基本、最为首要的行动, 我们的精神在这类行动中才能把握某种“可能的”对象。
爱并不是一种目的性行为, 而是运动本身。在爱的展开过程中, 新的更高的价值被不断地构造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爱常常被当做一种手段, 其实质就是对幼儿的情感进行控制。根据爱的发起者及主要目的, 可以将爱的“暴力”分为两种:
(一) 为权利所服务的教师之爱。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 爱孩子是最基本的要求。幼儿教师每天的保教工作, 无时无刻不秉承着爱的原则。然而, 并非所有的爱都是真正为了幼儿着想。在现实生活中, 爱孩子几乎成了教师惩罚幼儿的合法借口, 成为一种心理性、道德性的控制力。“全纳教育”是近年来幼儿园关注的热点, 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的需要, 以幼儿为中心, 这些都是幼儿园进行日常活动的基本原则。然而, 在爱的口号下, 教师占有幼儿、控制幼儿, 这似乎成了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幼儿眼中, 教师是权威者, 无论在客观身体条件还是文化方面, 教师都处于高位。因此, 幼儿教师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进行专断。
(二) 为长辈面子所服务的血缘之爱。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 很多父母的生活甚至是以孩子为中心而展开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 为了增强自家孩子在集体中的竞争优势, 因此, 擅作主张为孩子报了许多兴趣班。在“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挡箭牌下, 家长的意愿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孩子的需要。一些父母把孩子当作是个人的附属品, 认为既然父母赋予幼儿生命, 那么父母就有权利规划孩子的未来, 甚至可以掌握孩子的命运。幼儿需要爱, 没有教师的教导, 没有家长的关怀与陪伴, 幼儿不会有安全感, 也不会幸福。可是现实就是, 教师和家长给予幼儿的爱并非全部都是幼儿想要的。教师和家长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 他们仅仅把自己的思想当作是孩子想要的。
此类种种以爱为名的温和暴力, 体现了教师、家长与幼儿关系的不平等性, 是以成人的需要为主导的专断性行为。
二、爱的“暴力”如何影响幼儿的情绪疏导
爱是实行情感控制的有效手段, 这对于父母、教师来说的确可以让幼儿服从于指令。可是当幼儿产生负面情绪时, 加之幼儿由于对社会的认识及适应程度均尚浅, 因此爱的“暴力”并不能够产生真正的疏导作用, 就算负面情绪暂时削弱了, 幼儿仍然没有学会怎样去排解消极情绪。
(一) 使幼儿产生挫败感, 降低自信心。幼儿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 肢体协调性不佳, 因此往往会出现磕磕绊绊的情况。身体的疼痛使得幼儿产生伤心、委屈等负面情绪, 此时就需要成人对其进行正确的情绪疏导。一些家长为了培养幼儿坚强勇敢的品质, 故意对幼儿进行责骂。其实, 这根本不能消除幼儿的不良情绪, 有时甚至会增强其挫败感, 导致幼儿自信心的降低。
(二) 影响幼儿自我觉错能力的培养。成人对幼儿的爱有时以严厉为特点, 有时却像浸在蜜缸中一样, 溺爱至极。为了让幼儿了解家长是疼爱他们的, 也为了更好地行使成人的权利, 有的家长不愿意看到幼儿受一丁点委屈。长此以往, 孩子变得越来越自我中心, 自我觉错能力也因此被削弱。
(三) 削弱幼儿的归属感。产生负面情绪的情况有很多, 倘若观察到幼儿已产生或将要产生负面情绪, 却用不当的方式“火上浇油”, 那么可能会产生新的消极情绪。如:《看上去很美》中方枪枪在脱衣服时遇到困难, 心里又急又难堪。老师为了培养他的自理能力, 没有给予任何帮助。所有的人都看着方枪枪艰难地拽衣服, 迫于教师的权威, 没有人敢上前帮助, 最后导致方枪枪当众小便。爱的“暴力”削弱了方枪枪的归属感, 在原本焦虑的消极情绪上又增添了羞耻的情绪。
三、疏导幼儿情绪应注意的要点
(一) 设置“冲突”情境, 鼓励幼儿自我发现。情绪疏导是成人辅助幼儿成长的重要一课。由于成人无法直接排解幼儿的负面情绪, 因此成人在这堂课中扮演的是一种较为隐性的角色。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多种多样, 成人有时无法正确把握, 所以幼儿情绪疏导的重中之重还是让幼儿自我发现, 自己认识缘由。成人将负面情绪的处理方式直接灌输给幼儿, 这未必能让幼儿真正理解, 只有经过探索及思考, 才能将外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 设置“冲突”情境很重要。
(二) 充分理解孩子, 注重宣泄方式。当幼儿产生负面情绪时, 我们不能一味地责骂, 也不能毫无缘由地将责任推给他人。很多时候, 成人的想法并不是幼儿所想的。多与幼儿沟通, 充分理解幼儿。站在幼儿的立场上想想问题, 也许我们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幼儿由于认识能力及经验的不足, 他们往往无法正确地处理负面情绪。成人就如同一条船, 帮助他们正确的对待自己的情绪, 通向健康的彼岸。告诉孩子如果心里不舒服时, 可以玩玩具来转移注意力, 可以大声地唱歌, 也可以向老师及家长诉说。成人在倾听幼儿的宣泄时, 要尊重他们, 认真对待。
(三) 转移不良情绪, 引导积极情绪。积极健康的情绪能够增强幼儿更有自信, 使幼儿与他人更好地相处。为了疏导不良情绪, 我们可以采取以积极取代消极的策略, 多鼓励幼儿, 多赞美他们。例如:可以在幼儿哭泣的时候, 我们可以对他们说:“你笑起来最好看。”用这种正面的力量去引导幼儿, 激发积极情绪的产生, 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 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成人用爱筑起的堡垒中, 成人将自己的想法理所当然地当作是幼儿的想法, 因此幼儿逐渐被控制。幼儿的情绪疏导需要的是尊重与理解。多和幼儿沟通交流, 听听他们稚嫩的声音, 你会发觉其实他们想要得到的爱并不是成人所设想的。
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篇4
[关键词]幼儿教师不良情绪影响因素调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1-0042-02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情绪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外界压力和内在心理素质双方面的问题,造成大多数幼儿教师经常处于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的不良情绪状态中。这样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对教师自身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会直接影响其教育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缓解和调适幼儿教师的情绪,使他们能在愉悦、轻松的状态下投入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着手,做好他们的心理保健工作,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二、幼儿教师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
(一)职业压力
首先,压力来自于幼儿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他们担负着培养下一代,使其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的任务,责任重大。其次,不断提高的教育教学要求。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和教材,更多的是教师根据《纲要》的要求和对幼儿的了解,自主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设计教育过程,在拥有教学自主权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有效性的压力。此外,观念不断更新的评估体系也带给幼儿教师种种有形与无形的压力。再次,幼儿教师每天和几十个孩子在一起,喧闹的环境、纷繁的工作内容使他们要倾注更多的心血,消耗更大的体力和精力。工作的快节奏、细致繁琐且高规范,提高了幼儿教师工作强度,焦虑、疲劳在他们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一切都会使幼儿教师产生不良情绪,既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又影响工作成效。
(二)个人生理状况和个性特征
一些教师由于个人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原因,她们的情绪更易处于不良状态之中。如神经系统属弱型的人,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比神经系统属强型的人更易产生焦虑和挫败感。一些遗传性生理特征(如身材矮小、相貌平平等),一定程度上也会使他们处于自卑和颓废的情绪之中。更多的是由于长期身心劳累导致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使得教师易出现不良情绪。
同时,有一些幼儿教师过于争强好胜,期望值过高,对经济待遇、职称评定、学习进修机会以及上级组织的各项教育活动和竞赛活动等过于关注,易产生愤懑或悲观失望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情绪。而一些意志薄弱、性格内向的教师,往往因为不善表达和自我调节,遇到挫折会自艾自怜或自暴自弃。
三、幼儿教师不良情绪的调适对策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间,我园依据心理学有关理论,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情况,针对影响教师情绪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讨了调适教师不良情绪的有关对策。
(一)帮助教师学会正确剖析自我,调适不良情绪
1学会悦纳自己
首先是愉快地接受自己。一方面,我们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帮助教师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另一方面,通过“你行,我也行”的相互评价活动,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并学会对自己的不足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克服,对自己付出努力但未能达到目标时能泰然处之。此外,通过每周记录的“我的进步”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在成功的体验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尊、自强、自信、自爱的信念,并学会确立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
其次是悦纳自己的教师身份,培养身为人师的自豪感。我们注重对一些年轻的教师、一些刚分配来的教师加强热爱幼教事业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幼教事业的重要性,增强专业自豪感。我们开展了“我是一片绿叶”的演讲活动,学习本园和外园同行的先进事迹活动,引导大家树立奉献的意识,平心静气的对待自己的得失。帮助年轻教师调整心态,尽快地适应本幼儿园的环境,包括客观条件、人际关系、管理模式等。我们开展“学会比”的讨论,引导教师们善于将机遇与差的比,干劲与足的比,待遇与低的比,生活与过去比等。通过积极的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教师职业,学会面对现实,克服对幼儿园认识的理想化倾向。
2多角度看待问题
情绪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因此,我们引导教师学会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调整自己对事件的认识态度,如:情绪不佳时,做自我分析。步骤是:找出使自己情绪不佳的诱发事件→分析自己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通过调整自己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情绪。我们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理性地、辩证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3学会驾驭情绪
在工作中我们引导教师关心和注重自己的情绪,逐步学会调适不良情绪的技巧,我们把技巧列入表格中发给每个教师,以便随时提醒自己。今天你的情绪怎样?如果不愉快,请试一试:
现在你的情绪好了吗?请笑一笑、乐一乐!你的力量就会增强,成功向你走来。
4不断学习,增长才干
能力的提高会促进自信的增强,有利于产生愉悦的心情。我们积极提倡和鼓励教师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文化水平、业务理论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生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通过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更强的自信、充实的准备面对工作和生活。
(二)积极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引导教师正确释放自己
1创设以情感为纽带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有利于教师个人的自我实现,并对幼儿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工作中,我们不仅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更注重处理好园内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竞争协作互助的群体。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中互相支持,让大家在和睦的大家庭中轻松愉快地工作。
2建立轻松平等的管理风格
良好的管理风格有利于促进教师心情舒畅、工作愉快。我园的管理人员严以律己,努力做到:
第一,平易近人,不拿架子,经常深入第一线,需要时伸手帮一把,动手做一做,不断与教师接近和交流,使上下人员融为一体。
第二,用笑容和信赖的目光,主动热情的态度与教师接触和交流,不摆政治面孔,不冷面对人,消除教师压抑和紧张的情绪。
第三,当教师工作出错或不到位时,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而是先分析原因,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中找出教师的困难及能为他们提供的帮助措施。
第四,客观地分析每位教师的特点,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进每位教师积极向上的愿望,使他们在工作中积极努力,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干。
3开展轻松愉快的娱乐生活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园发挥工会和团支部的力量,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调节、放松紧张的情绪。如:春季踏青、夏季嬉水、秋季赏叶、冬季跳绳以及外出看电影、参观等,让教师在文体活动中动起来、乐起来,以便有更大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4建立调适情绪的心理辅导室
我园建立了“星星点灯”心理辅导室,给教师提供了休息、阅览、欣赏音乐及相互交流沟通的场所,为疏导、调控情绪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室内我们贴上“我成功了”“日有所进”“笑对人生”等标语,室内有镜子、床、桌椅、心理书籍、幽默书刊、音响录像等,有情绪发泄替代物——稻草人、塑料人,我们还推选了大家信赖的、作风正派、善于诱导的教师作为心理疏导教师,便于大家沟通和倾诉。
四、启示
教师的情绪如何,对其教育工作及日常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快乐,有一个良好的心境面对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和生活情绪化。教师只有自己先接受“愉快教育”,能愉快地工作、生活,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愉快地学习、愉快地生活,使他们愉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8,(1)
[2]苏碧洋,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初探[J],早期教育,2003,(9)
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篇5
关键词:活动室环境,2-3岁幼儿情绪
衡量孩子成长健康的标准, 不仅仅是孩子要聪明伶俐、活泼乖巧, 更重要的是孩子开心快乐。与开心快乐直接有关的就是孩子的积极情绪, 甚至在研究日益深入的状态下衍生出情绪教育, 可见情绪在孩子的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 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治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幼儿早期情绪的良好发展对孩子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但是想要让幼儿获得积极健康的情绪, 需要成人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多方面的, 本文仅从2—3岁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接触得最多的活动室环境中初步探索环境对2-3岁幼儿情绪的影响以及在环境布置中的对策。
一、活动室环境对2-3岁幼儿情绪的影响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而幼儿园的环境中较多也较容易把握的就是物质环境, 当然在幼儿园众多的环境影响中的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活动得最多的场所, 活动室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感受最直接的内容, 所以这些环境也最容易影响幼儿的情绪。那么情绪是什么呢?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 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研究表明, 1个月大的婴儿就出现社会性微笑, 2—3岁的幼儿就已经出现喜怒哀乐等各种基本情绪, 与成人相差无几。可见, 情绪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而2—3岁的幼儿的情绪不稳定, 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他们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能力十分薄弱。因此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刺激时, 幼儿更容易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变化。下面我提供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一) 添添的个案:
早上部分幼儿入园后, 老师取出了桌面玩具给幼儿玩耍。这时, 所有的幼儿 (包括添添) 都坐在桌面上自己摆弄着玩具。不久后, 欢快的音乐响起, 声音也随着音乐的起伏越来越大。添添有点兴奋了起来, 和旁边的几个男孩子拿着玩具当枪, 玩起了打打杀杀的游戏, 嘴里还不停地大声叫喊。老师停止了添添的游戏, 并告诉添添:“这样的游戏不适合现在玩”。添添有所收敛自己的行为。但是音乐声并没有停止, 没过多久添添和几个男孩子又玩了起来, 甚至拿着玩具绕着活动室满场跑着, 连老师的制止声也充耳不闻。最后, 在场的所有孩子都跟着一起跑, 直到音乐结束。第二天早上, 老师请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工作, 并播放轻缓的音乐。当添添听到要做工作后, 就端出自己选择好要做的工作, 在轻缓的音乐声中安静地做了起来, 一做就是十多分钟。有时遇到一些困难, 添添会轻声地请老师帮助。
分析:
添添本身就是活泼好动的孩子, 相对来说也就更容易兴奋。在欢快明朗的音乐激发了添添的好动性, 3岁左右的孩子本身就能跟随节奏而不由自主地摆动, 而添添的“摆动”却更多的用他喜欢的打打杀杀的游戏方式表现出来。虽然老师的提醒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停止了他不良的表现方式, 但是音乐并没有停止, 这也意味着对添添的情绪刺激没有停止, 结果就越开心越和同伴游戏, 越游戏就越开心。相反, 在第二天进行区域活动时, 在轻柔舒缓的音乐的暗示下, 添添平静了, 没有了兴奋的刺激, 添添也能安静下来。
(二) 不同活动室的差别:
我观察托班有15个幼儿, 有两个活动室, 分别是活动室和区域活动室, 在环境的布置上, 两个活动室差别比较大。活动室因为集体教学的需要和教具的限制, 在教室的中央有较大的一块活动空间, 平时的集体教学、吃饭等活动都在这个活动室里进行, 主题墙经常更换的需要, 教室的布置会显得比较丰富、活跃, 颜色也多以鲜艳、明亮的色彩为主。由于孩子进行自主性活动的场地和时间都十分有限, 所以孩子们与环境的互动性不够。而区域活动室的布置中, 不但有占1/3面积的娃娃家, 还有很多用区角柜划分开的区域, 主要是用于幼儿自主性活动, 由于区域活动室里有很多细小的物件, 在这间活动室的布置上显得简单、明了, 颜色也比较单一。
分析:
活动室环境的隐形暗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发展, 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发现, 明亮、鲜艳的色彩和内容丰富的墙面布置只能在视觉上引起孩子的兴奋, 而这样的兴奋又不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得到释放, 所以当孩子在活动室活动时, 孩子很容易激动, 情绪变化大, 不同个性的孩子情绪体验丰富, 相对而言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当孩子进入区域活动室时, 简单、颜色单一的墙面布置就直接提示了孩子应该安静一些, 由于区域活动室的自主性活动较多, 孩子能够将兴奋转换为与环境的互动, 所以孩子们在区域活动室里更容易安静下来, 情绪平稳, 相对而言能较好控制自己的情绪, 更能够将对区角工作的好奇而转化对工作的自主探索。
二、布置适合2——3岁幼儿的活动室环境的对策
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不同于居室环境, 更加与少年宫、游乐场所不同, 活动室是注重与幼儿身心发展同步的, 适宜于幼儿心里发展特点的, 幼儿化、教育化、艺术化、绿化的环境特点。所以在活动室的环境布置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特征适时改变, 上文也指出了2——3岁孩子的情绪表现明显, 情绪控制能力弱, 因此在环境的布置上需要注意:
(一) 活动室的音乐选择适宜幼儿
研究表明, 在婴幼儿时期听合适的音乐, 不仅能让幼儿增加乐感, 更能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但是这并不是说, 每天都要给与幼儿强烈的音乐刺激。对于行为控制能力还不够好的低龄幼儿来说, 音乐对他们的暗示作用是比较大的。所以当幼儿在音乐的环境中做出一些偏离常规要求的事时, 首先应该检查给予孩子的音乐是不是符合要求, 比如在活动室里就要尽量避免让孩子听节奏过快的音乐, 2-3岁的孩子听到类似的音乐时, 除了手舞足蹈地“疯狂”, 也实在找不出什么方式能表达高兴的情绪。如果在一定的条件下, 需要孩子听一些欢快的音乐, 那么在听这样的音乐之前, 可以告诉孩子, 很高兴了可以怎么表达, 比如:跟着音乐很快地拍手、跟着音乐转圈, 用嘴巴说出来等等方式, 这些方式不但避免了安全隐患, 还能让幼儿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最主要的是, 在尽量保证自己的安全环境下, 也同时为别人提供了安全的环境, 学会关怀别人的人文素养。而对于其他如:愤怒、伤心等强烈的情绪体验则尽量让2——3岁的幼儿少体验, 可以在年长一些的合适时间来体验,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情绪低落。当然, 在活动室里应该降低对孩子的兴奋刺激时间长度, 在日常情况下孩子还是应该多一些平静, 而其他的情绪体验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体验的效果。
(二) 活动室的物品摆放排列有序, 准备充足
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 很多一线的教师在环境的布置上已经能够注意到物品的摆放要有序, 准备充分, 但是如何有序?怎样才是充分的准备?这都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的, 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往往会让人无从下手。其实, 蒙台梭利的环境布置和教具摆放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蒙台梭利根据操作教具所能达到的目的而将教具分为不同的区域, 在每个区域里, 教具都是有自己的摆放方式的, 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 强调将教具按照原来的方式放回原位, 这样的操作让幼儿心中有数, 内心平静, 不会因为教具的不确定因素而不安。
活动室可以说是幼儿呆的时间较长的地方, 所以活动室的陈设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将众多的东西排列整齐是环境布置的一个基础, 试想一个堆砌、陈列大量装饰品的活动室如何能让幼儿获得平静的情绪体验, 即使勉强进入这样的环境, 过不了多久就能发现孩子容易出现烦躁的情绪。2——3岁的幼儿的精细动作还不够好, 但是独立意识较强, 所以在物品的摆放上, 要考虑方便幼儿, 比如:纸巾、毛巾的位置就需要根据幼儿的身高、方便性而放置, 而不是根据成人的习惯或是美观的需要来摆放。这一时期的幼儿虽然是独立的活动, 但模仿能力较强, 所以在区域活动的操作材料需要准备类似的材料, 这样每个幼儿都有自己要操作的材料, 才能尽可能地避免等待中的不良情绪。
(三) 活动室的色彩搭配温馨、舒适、协调
每一个存在的事物都是有自己的颜色的, 而活动室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也有属于自己的颜色。蒙台梭利的理念认为活动室的环境布置应该有家的感觉, 特别是2-3岁的孩子是刚刚进入幼儿园, 在活动的布置上给予家的感觉就能减轻幼儿的害怕情绪, 为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打好基础。看看一些优秀的家庭装修就能明白, 家里的颜色不是简单的颜色堆积, 家庭装修所用的颜色讲究的是协调、美观。虽然幼儿的玩具、用品会有一些鲜艳的色彩, 但总体来说, 在家中幼儿接触的大环境还是以庄重、简洁的大众色为主, 如:白色系、黑色系等。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虽然不能完全照搬家的摆设, 但至少家的核心情感:温馨、协调、美观是不能缺失的。而这就需要教师在色彩的搭配上多加注意, 从美学角度来说, 大块连续的色彩叠加只会增加幼儿的视觉疲劳, 让幼儿对环境产生恐惧感, 缺乏安全感。活动室的色彩应该以简单、明了的单一色 (最好是浅色) 为主, 在活动室尽量只选择一个色系的主色调, 尽量避免用补色装饰大块面积的墙面, 这样就不会显得杂乱无章。但是幼儿对色彩也是十分敏感的, 所以可以在细小的物件或区域工作上用多彩的正色加以辅助, 这样既能增加活动室的丰富性, 让孩子尽可能地与环境互动, 又不至于影响孩子的情绪, 让孩子在环境中发泄情绪, 学习情绪的自我控制。
(四) 活动室的布置可以多选择绿色植物
看见过很多的环境布置都非常漂亮, 装饰用的花、纱、纸等都制作得很精致, 色彩的搭配运用很自然, 在幼儿动手操作的墙面环境上, 也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 但是这样的环境总是缺少了一点生气, 人工雕琢的痕迹过于严重。就好比是动物园里的各个区域, 虽然很逼真, 但始终都是人为的氛围。而要打破这种人为因素, 简单而实用的选择就是用绿色植物来装饰活动室环境。选择绿色植物是因为, 较之于动物来说, 绿色植物的生存能力强, 适应能力快。而且适用于室内养殖的绿色植物非常多, 这些绿色植物不仅有净化空气、吸收废弃等作用。更重要的是, 绿色植物是活动室里除了人之外活的东西, 换而言之, 绿色植物是有生命的。这就意味着, 幼儿在与绿色植物相处的过程中, 需要幼儿付出情感去照顾绿色植物, 幼儿对任何事物都是看作有生命的, 也就是说, 幼儿会将自己的情绪体验迁移到植物的身上, 在遇到不良情绪体验时, 可以尝试让孩子与植物“对话”, 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从另一方面来说, 绿色植物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能保障幼儿的呼吸到足量的氧气, 使幼儿保持舒畅、愉悦的情绪, 而在所有颜色的波长中, 绿色是处于中间的位置, 也就是说, 绿色植物从视觉上能暗示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 避免幼儿过于兴奋。所以,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尝试在活动室里多摆放几盆绿色植物。
参考文献
[1]展宁宁.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 2005年第7-8期.
[2]吴凡.值得关注的幼儿情绪[J].安徽文学, 2007年第6期
[3]周微微.《纲要》理念引领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校长阅刊, 2007年第7-8期
[4]王春燕.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墙面布置的问题[J].教育导刊, 2004年下半月2、3月号
[5]张莉萍.幼儿良好情绪的养成[J].教育导刊.2005年下半月2月号
[6]王子健.环境也创造人——谈幼儿园的环境布置[J].幼儿教育, 1991年11期
[7]张昭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与绿化[J].幼儿教育, 1988年01期
[8]袁爱玲.浅谈活动室物质环境的创设[J].早期教育, 1993年01期
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篇6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在离异家庭, 或者正在经历着父母闹离婚的“家庭地震”之中, 这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时的“阵痛”, 更是长期的“隐伤”。特别是对于学前期的儿童来说, 如果生活在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之中, 享受不到正常孩子所能享受的完整的父母之爱, 他们的身心发展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一、父母离异对幼儿的短期影响
父母离异对幼儿的短期影响是指父母离婚前后一段时间内对其幼儿的影响。对于幼儿来说父母离婚不是一个孤立、单独的事件, 它意味着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被自己至亲至爱的人抛弃、成为父母的累赘或出气筒等。这些影响就像是埋在儿童身边的定时炸弹, 随时会将儿童的情绪逼向奔溃的边缘。面对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或冷战, 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 他们的通常反应是害怕、恐惧和不知所措。这是由于他们的年纪很小, 认知上的不成熟使他们无法理解父母离婚的背后原因。他们天真地认为:是不是自己淘气不听话、自己顽皮捣蛋使爸爸 (妈妈) 经常不回家。他们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而表现出强烈的分离焦虑。
在学校同伴关系中, 由于父母离异, 孩子沉浸在失去家庭温暖的悲痛中, 不愿与人交往, 精神恍惚, 不愿主动向别人提及父母, 如果再加上老师或者同学的批评和嘲笑, 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攻击性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同伴关系会更加趋于恶化, 导致被整个班集体排斥, 最终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孩子强烈的模仿天性使其耳濡目染到大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二、父母离异对子女的长期影响
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据有关资料表明:离异家庭子女中有37%的孩子, 在父母离异5年后, 心灵上依然创伤未愈;另有29%的孩子正处在勉强对付, 努力熬过艰难的时期。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痛苦的经历, 父母离异后, 孩子可能一生都生活在单亲家庭, 也可能生活在有继父或继母的重组家庭。但无论哪一种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陌生和不完善的, 需要他们花时间去适应和磨合。据相关研究发现, 离婚对儿童的问题行为和亲子关系的影响是长期存在;并在认知发展上表现出“延搁效应”。
(一) 父母离异对子女认知发展的长期影响
有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完整家庭子女。首先表现在智力发展上。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 而且这种落后状况在7-13岁各个年龄阶段中都能显示出来。其次表现在学习成绩上。调查显示, 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显著地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之所以在认知发展上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 既同他们不良的学习行为分不开, 也与他们学习中不正确的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但父母离异是造成他们认知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同时, 父母离异时大多激烈争吵, 互相进行语言攻击, 这对其子女的语言发展也是不利的。由于缺少父母管教, 离异家庭子女更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游戏, 再加上缺少学习上的指导, 这些孩子的学习差也就不难想象了。
(二) 父母离异对子女行为发展的长期影响
父母离婚前后, 关系一般极为紧张, 伴随而来的, 必然是与之相应的情绪反应。调查发现, 离异家庭的家长有的怒形于色、有的冷淡发呆、有的抽烟酗酒、有的寂寞失眠。这些情绪, 通过表情、语言和行为反应出来, 致使家庭气氛压抑, 家庭成员的精神负担加重。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儿童, 耳濡目染、小小心灵染上一层消极色彩。久而久之, 这种消极情绪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直接影响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单亲家庭的子女通常都有害怕、恐惧、愤怒、焦虑、没有安全感等不良情绪体验, 叛逆、孤僻、自卑或冷漠、胆小或内心脆弱等性格特征。具体表现在: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缺失父爱或者母爱, 当看见其他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容易产生羡慕、嫉妒或自卑, 感觉低人一等, 进而怨恨自己的父母, 甚至怨恨报复整个社会,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另外据一些中学教师反映离异家庭的子女早恋的几率大于完整家庭子女, 这可能是他们在寻找被爱的安全感, 而这些子女以后的婚姻生活也不顺利、离婚率也会很高;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缺少父亲的权威或者母亲的温柔, 其子女会表现出性别角色混乱, 比如女孩子表现出更多的男性气质, 而男孩子却表现出更多的女性气质。
(三) 父母离异对子女社会交往能力的长期影响
据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不管是在家庭关系中, 还是同伴关系中, 单亲家庭的孩子都处于被动状态。在家里, 由于父母离异, 其他的家庭成员以及取得监护权的父亲或者母亲会出于可怜和同情给予子女更多的溺爱,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缺少主动与人交流的需要。同时这些家长大多只能照顾孩子的物质需要, 而不能很好地照顾其感情需要, 这使得亲子关系异常紧张。据调查, 完整家庭子女只有不到10%恨自己父母;而离异家庭中, 40.16%的孩子痛恨父母。因为遭到社会上的一些人不加分析的指责、嘲笑, 使家庭的地位和威信下降, 给儿童带来较大压力。于是, 很容易在纪律、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 从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白眼, 增加了心理负担, 进而产生自卑或逆反心理而一撅不振, 使其更不愿意进行社会交往。
三、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
(一) 家长要格外细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离异后, 取得孩子监护权的一方, 要挑起教育孩子的大任, 早日从离异的阴影中走出来, 理性地对待自己婚姻的失败。双方不能因为离婚而冷落、忽略孩子的感受, 更不能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离异后, 家长还应该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 拜托老师更加留心孩子在校生活、学习和情绪上的变化, 及早预防孩子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二) 学校要特别关心
学校的老师在获知学生父母离异后, 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随时留心孩子的情绪、行为和学习上的变化, 并及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 与家长一起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爱的教育。老师要细心、耐心地对待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 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班级的温暖, 让孩子除了家庭还有一个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港湾。教师要处处留心观察、了解儿童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反应, 采取相应措施。要帮助儿童解决思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在思想上, 要帮助他们正视父母离婚的现实, 辩证地看待父母的离婚问题。在生活上, 要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克服依赖性, 学做生活的小主人, 以应付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学习上, 要帮助他们学会学习, 善于利用时间。对智力落后的学生, 要找出学习的障碍, 给予个别补课。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 要及时提醒或暗示,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自信教育。学校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 并给予积极的鼓励, 帮助他们在其特长领域不断地取得进步和成功。比如这个孩子在美术或者音乐方面有所天赋, 老师可以在学校或班级里组织美术、音乐比赛, 让这些孩子有更多的成功经验, 重拾自尊自信、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团结教育。学校老师可以利用离异家庭子女不在的时候, 对班上的其他学生进行团结教育, 即不要嘲笑、孤立、作弄离异家庭的学生, 而应该理解、帮助、团结他们。因为他们的自卑心理和其他方面的不良情绪会阻碍他们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如果这时其他的同学能主动地关心、理解他们, 可以使其同伴关系获得良好的发展, 以此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同时, 老师也应该积极地鼓励这些孩子参与集体活动。
(三) 社会要充满爱心
离异家庭子女经受了父母离异的全过程, 心理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创伤。他们不仅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而且有破坏社会秩序的危险。因此, 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单亲家庭子女, 重视他们的教育问题, 并给予必要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
转变社会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偏见。社会上有的人认为, 单亲家庭的子女生长在破碎的家庭中很难长成好孩子。原因之一是父母离异, 父母本身就不好, 还能教出好孩子?原因之二是父母离异是父母长期冲突的结果, 在打骂中成长的孩子, 也不会长成好孩子, 单亲家庭的子女长期与持有这样见解的人相处, 悲观、孤独、失落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会油然而生。对此我们要加强社会宣传来转变人们对来自离异家庭子女的偏见。
来自离异家庭的子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特殊关注, 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要格外细心、特别关心、充满爱心,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点滴小事做起, 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 让他们像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样, 在校能开心学习, 在家享受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 在社会能获得同样的尊重、关爱和发展。
摘要: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些消极影响影响孩子的一生, 若是没有正确处理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给予足够的关怀, 孩子便不能健康地成长。因此学校、社会、尤其是家庭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 帮助和促进离异家庭子女成长成才。
关键词:离异家庭,幼儿,消极影响,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方富熹, 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4) .
[2]王金云.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变化及其心理维护[J].天中学刊, 1998 (3) .
[3]夏勇.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长期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1 (2) .
[4]戴斌荣.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缺陷与教育[J].天津师大学报, 2000 (1) .
[5]王瑛.离异家庭儿童情绪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1990 (1) .
[6]王瑛.离异家庭儿童情绪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1990 (1) .
[7]王瑛.离异家庭儿童情绪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1990 (1) .
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首次接受静脉输液且在我院门诊进行输液年龄0~5岁的92例婴幼儿的陪护父母。婴幼儿所患疾病为常见病, 均急性发病, 但病情相对稳定。婴幼陪护父母年龄21~43岁, 均能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陪护为父亲的20名。母亲45名, 父母共同陪护的27名;小学12名, 初中36名, 大专以上34名。
1.2 研究方法
1.2.1 首次静脉输液患儿的陪护父母焦虑情况评定[2]。
于患儿在输液室等候输液时和实施护理干预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对陪护父母进行测查。均由专程护士指导陪人填写。无焦虑症状为7分, 症状轻8~21分, 症状中22~29分, 症状重29分。
1.2.2 干预方法
(1) 输液室保持空气清新, 温度适宜, 卫生洁净, 标识醒目, 陈设规范, 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 人性化的就诊环境; (2) 要求护士仪表端庄, 行为规范, 工作服统一, 整洁, 不化妆, 不戴首饰, 站姿, 行姿, 坐姿标准规范, 塑造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 给患难与共者以尊重, 信任, 安全和美好的感觉; (3) 热情接待患儿和陪护父母, 安排他们在输液室等候输液, 告知门诊服务流程及输液的安全性, 让患儿的陪护父母放心接受输液, 并在各输液室间安装隔帘, 避免相互干扰, 病室中专用拖布、抹布清洁。每日开窗通风定期消毒, 为患者24 h提供开水; (4) 准确及时地为配好药物为患儿进行输液, 进行输液前指导父母如何配合护士进行静脉穿刺, 固定好患儿, 以免患儿躁动影响穿刺的成功。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对静脉穿刺有困难的患儿, 仔细选择血管, 不管什么原因使静脉穿刺不成功, 均向患儿家属道歉, 以取得患儿家属的谅解; (5) 输液过程中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 详细询问病情, 查看门诊病历记录和各项检查报告单, 告知患儿的病情、检查结果, 诊疗方案, 给予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同时摆放随手可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手册, 使患儿家属获得及时的健康知识。详细了解患儿陪护父母的心理和特殊要求, 解释输液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耐心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并尽量予以满足。消除患儿与陪同父母的一切顾虑, 保持其良好心态; (6) 输液过程中多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 耐心关心安抚患儿和家属, 做到忙而不乱、紧张而有序, 让患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完成输液治疗。
2 结果
干预前患儿的陪护父母有焦虑症状62例, 其中症状轻38例、中16例、重8例。干预后有焦虑症状25例, 其中症状轻18例、中例6例、重1例。干预前后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子女是家庭的核心, 子女患病后家属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家属是患儿的主要支持系统, 他们的心理一定程度影响着患儿的心理。特别是稍大的患儿情绪很容易受到其父母表情、情绪的影响而哭闹不安、不合作, 使护士静脉穿刺的困难, 同时也使患儿家属更加焦虑。护理目的是满足患者的需求, 及时、准确地了解患儿家属的护理需求并协助满足其需求, 可使患儿亲属身心健康, 积极应对, 给患儿很好的支持, 配合治疗, 对患儿恢复有益, 也避免护陪间产生矛盾, 因此, 有必要对患儿的陪护父母进行心理干预。首次静脉输液的陪护父母无陪护经验, 心理更易紧张不安而产生焦虑, 我们要重视做好首次静脉输液的陪护父母的管理和心理干预。
对首次静脉输液患儿陪护父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可大大减少其紧张、焦虑情绪, 与此同时, 也为护士提供了健康教育学习的机会, 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 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和对护理工作的信心, 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增强了护士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婴幼儿首次静脉滴注时陪护父母的焦虑状况及原因分析.护理学报, 2009, 16 (1B) :70-71.
【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影响】推荐阅读:
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10-22
父母素养对孩子的影响09-04
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教育心得07-23
幼儿父母09-12
父母给幼儿园孩子的一封信09-01
父母新年寄语幼儿园10-25
幼儿教育~父母要适当“偷懒”05-15
幼儿园教师感恩父母随笔08-10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08-04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管理情绪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