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生理盐水

2024-11-29

温生理盐水(共4篇)

温生理盐水 篇1

摘要:[目的]为了促使压疮的早期愈合,增强病人的舒适感。[方法]将60例压疮病人在入院时按住院尾数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冷生理盐水冲洗换药。实验组采用37℃生理盐水冲洗换药。[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压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温生理盐水换药可缩短压疮的愈合时间,局部护理时病人舒适感好。

关键词:温生理盐水,冷生理盐水,压疮,愈合时间,舒适感

压疮是机体某部位因长期过度受压,由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溃破所致的溃疡,压疮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的发生不仅会加重病情,延长疗程,严重时会发生败血症危及生命。所以,研究压疮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对60例院外带来的压疮病人在局部护理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压疮愈合时间及病人舒适的程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病例为2006年9月—2007年10月院外带入Ⅰ期~Ⅲ期压疮病人60例,压疮共65处;男28例,女32例;病人按住院号末尾数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5周后实验组病人死亡1例。实验组男13例,女17例;30岁~40岁2例,41岁~50岁8例,51岁~60岁8例,61岁~70岁7例,71岁~88岁5例;Ⅰ期压疮5例,Ⅱ期压疮21例,Ⅲ期压疮4例,Ⅳ期压疮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30岁~40岁3例,41岁~50岁6例,51岁~60岁9例,61岁~70岁10例,71岁~80岁2例;Ⅰ期压疮9例,Ⅱ期压疮15例,Ⅲ期压疮6例,Ⅳ期压疮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入院时压疮分期以及全身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压疮的诊断标准[1]。压疮分为4期:Ⅰ期为局部皮肤发红,但皮肤完整;Ⅱ期为组织进一步恶化形成皮下水疱;Ⅲ期溃烂达深层组织,常呈灰白黄色;Ⅳ期溃烂广泛,深达肌层组织,气味难闻[2]。排除标准:入选病例排除糖尿病、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肝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病人。

1.2 方法

1.2.1 压疮评估与换药方法

病人入院时详细填写压疮评估表(包括病人的压疮临床分期、病人基本信息及病人全身情况),病人全身情况采用Norton评分标准评估。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24 h内到病房查看压疮病人,确认压疮分期,评价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可行性,并对病人住院过程进行动态追踪。实验组在病人压疮局部处置时全程采用37 ℃生理盐水冲洗换药。对照组采用冷生理盐水冲洗换药。专职人员每周对病人进行回访评估统计。

1.2.2 观察指标

压疮愈合时间以病人入院到压疮局部上皮组织爬行并覆盖创面时间的天数计算;舒适程度以病人在换药过程中的主诉舒适或不舒适为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不同时间段压疮愈合情况(见表1)

例(%)

2.2 两组病人舒适程度比较

在换药护理中实验组有28例病人主诉舒适,对照组15例病人主诉舒适。

3 讨论

本组病人需要长期护理,易发生压疮,压疮一旦发生,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使病人院外带来的压疮尽快愈合,减少并发症。压疮创面愈合时间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病人的全身情况、局部创面情况等,其中局部的处理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温生理盐水冲洗压疮创面,冲洗可以减少伤口的感染。实验组和对照组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压疮,结果显示,实验组病人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温生理盐水使局部皮肤接近生理环境的愈合环境,从而加快压疮的愈合,在不同时段可以看到伤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的情况,周边上皮化进展明显,热的作用增加血液供应,改善局部血液供应状态,加速创面愈合。

传统的护理是冷的生理盐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再用碘酒、乙醇消毒皮肤。实验组改用接近体温的生理盐水冲洗压疮创面后不再用碘酒、乙醇消毒创面,经比较效果优于传统方法的效果。一方面冷的刺激使局部温度降低,不利于伤口组织的分裂与增生,不利于改善局部皮内和皮下组织的血液供应。本组实验显示,温的接近身体温度的盐水处理创面,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肉芽增生快。有研究表明,伤口局部温度下降2 ℃~3 ℃,常需要3 h~4 h才能恢复到37 ℃。另外,乙醇挥发可带走热量,同时造成皮肤干燥,从而降低局部皮肤的抵抗力[2] ,而其具有细胞毒作用。

部分病人的压疮愈合缓慢或不愈是不可避免的。压疮愈合是多方面的,由于病人年龄偏大、病情危重、复杂,不允许翻身,强迫体位,否则有生命危险,导致护理措施难以实施[3]。由于观察时间有限,与病人压疮起始的大小、深度有关。结果实验组1例,对照组5例病人没有完全愈合。

参考文献

[1]谢小燕,刘学琴.两种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手术病人中信度和效度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9-361.

[2]余淑莲,王云青.手术中压疮的预防[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0,17(2):67.

[3]晋翠琴.护理质控对实施预防压疮报表的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36-37.

寒冷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复温治疗 篇2

1 寒冷损伤的病理生理

当人体接触到冻结点以下的温度时, 血管强烈收缩, 较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时, 细胞外液甚至细胞内液都会形成冰晶, 后者直接破坏细胞组织结构,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造成细胞组织坏死、炎症递质释放、血栓形成, 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 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出现深度损伤, 各个系统也会表现出相应的损伤变化。

1.1 细胞损伤及凋亡

细胞在低温状态下出现的损伤是从细胞膜开始的。在化学或者物理损伤作用下, 细胞膜的形态以及结构会出现变化, 还会导致细胞膜出现生理功能障碍。通过形态学观察可发现, 在低温状态下, 细胞膜脂质双层会出现开张孔道, 这就导致膜蛋白以及膜蛋白结构出现相应的改变, 减弱膜蛋白的跨膜移动和侧向运动, 最终使得膜表面出现蛋白脱落。有相关研究表明, 细胞膜骨架的解聚反应远高于聚合反应, 这可以从膜棘突萎缩或者膜棘突肿胀发现, 其次也可表现为线粒体嵴排列的紊乱。此外, 低温能够对膜泵的活性、离子通道活性以及膜蛋白的代谢产生直接和/或间接的影响而使其内环境的稳态发生改变, 进而将酶原激活, 使细胞自我损伤的机制被有效启动, 进而形成冻伤[1]。冷损伤会对早基因的表达产生诱导作用, 促进细胞凋亡, 而在整个损伤过程中均存在细胞的凋亡情况[2]。c-fos、c-jun在早基因中所占地位非常重要, 其所产生蛋白质可作为评断大脑损伤的标志物, 通过大鼠实验可发现, 在受到冷应激之后的2~6h, 其下丘脑室旁核、孤束核以及脑干蓝斑中可发现c-fos表达[3], 通过对其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视前区内侧核检查亦可发现强烈的c-fos表达[4]。

冷损伤所引起的脑损伤有可能会导致神经元凋亡, 而重要的诱导因素则为脂质过氧化以及Ca2+超载[5], 在低温环境下, 细胞外的Ca2+会出现相应的内流现象, 这可以对线粒体的功能起到抑制作用, 使得膜磷脂的降解过程加速, 增加中性蛋白酶的活性病理, 进而损害神经元骨架, 导致神经元死亡[6]。相关研究表明, 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冷应激强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受到冷应激后, 心肌细胞内活性氧 (ROS) 含量明显升高, 其主要作用于核小体之间的组蛋白, 从而导致DNA降解、细胞凋亡。

1.2 微循环受损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在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可以对正常的血管以及血液循环起到维持功能, 冻伤时微循环受损主要体现在内皮细胞损伤。受损的内皮细胞其结构及功能均发生改变。首先表现在血管基底膜的暴露及通透性的改变、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红细胞外渗、组织水肿[7]。同时内皮细胞也会发生功能改变的情况, 内皮细胞功能之一就是防止血小板聚集, 在生理情况下内皮细胞能够合成以及分泌前列环素 (PGI2) , 后者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舒张血管的作用, 与血栓素处于动态平衡中。当内皮细胞受损时, PGI2释放减少, 加快血栓的形成[8]。杨慧彬等[9]观察了大鼠后肢冻伤后0、4、24及72h时微血管系统的超微结构的改变, 其结果发现, 在大鼠冻后0h, 其皮下微血管系统和小动静脉内皮细胞发生变性, 部分内皮细胞坏死;在冻后的4h, 内皮细胞的坏死脱落增多, 同时可观察到RBC漏出血管外;在冻后的24h, 其皮下和深层微血管内皮细胞均出现坏死情况, 而多数的内皮细胞出现脱落现象, 少数的小静脉内皮细胞呈完全脱落, 血小板直接贴附于基底膜上, 形成血栓;在冻伤的72h, 组织的坏死情况进一步发生, 皮下间质胶原纤维变性及格兰阴性杆菌侵入。

1.3 组织代谢的改变

冻伤组织对氧的利用率下降, 肌肉琥珀酸脱氢酶 (SDH) 是三羧酸循环中的重要氧化酶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有氧代谢的情况, 冻伤组织的SDH活性明显降低, 且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有氧呼吸的主要代谢产物, 冻伤后组织的ATP和ADP含量明显增高, AMP的含量明显增高。肌糖原含量较正常降低, 且与冷冻损伤的程度呈现直线回归关系;除此之外, 结缔组织亦受到明显影响, 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 在组织受到冷冻损伤后, 尿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增加, 且与冷冻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同时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减少[10]。

1.4 人体主要系统的变化

1.4.1 防御抵抗机制发生改变

当机体刚处于寒冷环境中时, 血管肌膜被寒冷直接作用, 或者通过温度感受器产生刺激, 间接影响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进而对运动中枢血管产生影响, 皮肤血管受到刺激而收缩, 防止出现更多的机体热量散失。随着低温接触时间的增加, 机体会相应出现温度性调节肌紧张以及寒颤情况, 这种情况与体温的降低存在着有较大的联系。当直肠的温度在36℃时, 机体会出现寒颤, 且程度较为强烈;当机体温度下降到34~35℃时, 寒颤值表现为高峰, 这时候可以将热能提高至1倍;当温度继续持下降状态时, 肌紧张与寒颤逐渐减弱直至停止[10]。

1.4.2 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心血管系统发生的具体变化与体温有密切关系, 寒冷低温环境早期起到正性作用, 随着接触低温的时间延长, 体温下降, 此时发生负性作用。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基本上与体温呈现正相关, 即体温越低, 心律失常越严重:当体温低于33℃时, ECG开始出现异常;当体温在30℃以下时, 心房纤颤发生, 当温度在25℃以下时, 心室纤颤发生, 当温度在24℃以下时则表现为心搏骤停。血流动力学亦发生变化:血液黏度增加, 血流减慢, 血液停滞, 微循环障碍, 血栓形成使组织缺血坏死。

1.4.3 血液系统的改变

冻伤后血液系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血液凝固性增强。在冻伤后的72h, 血液中的清蛋白、红细胞、血球容积以及淋巴细胞会出现减少现象, 但是纤维蛋白原、白细胞、抗凝血酶Ⅲ以及血小板则会出现升高现象, 活化部分的凝血酶时间也会得到相应的延长, 而血浆凝血酶原的时间则会相应的缩短, 使得凝血因子Ⅶ、Ⅷ、Ⅸ、Ⅹ等水平得到提高, 血小板的聚集性变得更强。同时, 其还会对钙离子的浓度、纤维蛋白的含量产生影响 (增加) ,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有所缩短, 血栓素 (TXA2) 含量、T/P比值升高, 血液凝集性增强, 处于高凝状态, 导致冻伤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坏死。

1.4.4 运动系统的改变

机体初步接触寒冷环境时, 骨骼肌的代谢功能会有所增强。存在于机体快肌纤维和辅酶Ⅰ、琥珀酸脱氢酶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均会明显升高, 这表明骨骼肌发生的有氧氧化反应以及能量代谢速度有所加快。当机体骨骼肌协调能力发生降低以及关节灵活性减低时, 机体容易发生运动性损伤。

1.4.5 呼吸系统的改变

呼吸系统在寒冷环境中的变化非常明显, 最主要的表现是不能自主的过渡通气, 肺通气量提高8倍, 但肺内氧弥散量和氧合效果都明显下降。呼吸道分泌物的量及黏性提高, 纤毛运动减弱。氧离曲线早期左移之后由于代谢产物的积聚而右移。随着温度的降低, 肺通气量下降, 直至呼吸停止。

1.4.6 消化系统的改变

冻伤后肝脏的丙二醛 (MDA) 、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乳酸脱氢酶 (LDH) 含量明显升高。胆管、肝实质、门静脉分支的管壁会表现出凝固性坏死症状, 部分肝小叶出现萎缩情况, 许多肝细胞出现空泡样变、嗜酸性变、核固缩, 部分毛细血管内有胆栓形成,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AST、ALT在冻伤后升高, 清蛋白下降。肝门胆管系统出现严重损伤, 常表现为进行性胆管坏死、化脓性胆管炎等, 胆汁会因受到胆管系统的损伤影响而出现逆流入血情况, 进而损伤肝细胞, 引起胆红素以及血清转氨酶升高。

1.4.7 泌尿系统的改变

体温下降早期, 周围血管会出现收缩情况, 增加了中心血容量, 从而抑制了血管升压素、降低肾小管功能, 利尿作用增强。当体温继续下降时, 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也相应减少, 严重者出现急性肾衰竭。

1.4.8神经系统的改变

中枢神经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低温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以及后来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极易发生脑水肿、继发性损伤及细胞凋亡。临床ECG可见, 首先是波幅降低, 随后出现α、β波消失, θ波及δ也相继消失。瞳孔对光反射先消失, 人逐渐昏迷, 继之各种反射消失。动物实验表明在大脑温度降低时期下丘脑的温度感觉神经元脉冲频率会明显减少。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 发生脑水肿。外周神经在短时间受到寒冷刺激时其兴奋性增加, 当接触时间较长时, 其兴奋性下降, 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并可由于继发性损伤而发生不可逆损害。

2 复温治疗及再灌注损伤

2.1 复温治疗

冻伤的治疗关键是快速复温, 可根据直肠温度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复温方法:当直肠温度≥35℃时, 多采用盖厚被和热水等;当直肠温度31~35℃时, 一般用热水浸泡, 红外线照射等措施;当直肠温度≤31℃时, 多采用透析疗法, 近年来心肺旁路循环法有较好的效果。

2.2 复温再灌注损伤

复温治疗会导致再灌注损伤。在冷冻后的复温过程中, c-fos表达较为理想, 由此可推断在冷冻损伤恢复过程中存在着缺血-再灌注损伤。

摘要: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寒冷损伤的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的改进, 重点讨论寒冷损伤发生过程中细胞的损伤变化、微循环系统的损伤及其功能的改变, 复温后再灌注损伤及复温治疗疗法。

关键词:冻伤,治疗,再灌注损伤

参考文献

[1] Hochachka PW.Defense strategies against hypoxia and hypothermia[J].Science, 1986, 231 (4735) :234.

[2] Moseley PL.Exercise, stress and the immune conversation[J].Exerc Sport Sci Rev, 2000, 28 (3) :128.

[3] Liu X, Kventnansky R, Serova L, et al.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transcriptional changes with novel stressor in adrenal medulla of rats exposed to prolonged cold stress[J].Brain Res Mol Brain Res Molbrain res, 2005 (141) :19.

[4] Baffi JS, Palkovits M.Fine topography of brain areas activated by cold stress.A fos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in Rats[J].Neuroendocrinoloby, 2000 (72) :102.

[5] Murakami K, Kondo T, Yang G, et al.Cold injury in mice:a model to study mechanisms of brain edema and neuronal apotosis[J].Prog Neurobiol, 1999 (57) :289.

[6] Semenza GL, Wang GL.A nuclear factor induces by hypoxia via de novo protein synthesis binds to the human erythropoietin gene enhancer at a site required for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J].Mol Cell Biol, 1992 (12) :5447.

[7] 李凤芝, 张是敬.冻伤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军事预防医学杂志, 1995 (5) :416-418.

[8] 王宁, 曹军英, 张筠.冻伤或低温条件对机体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 4 (7) :1035-1037.

[9] 杨慧彬, 李凤芝, 王之贤, 等.大鼠实验性冻结性冻伤微血管系统超微结构的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5, 13 (1) :15-18.

温生理盐水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接受冠脉支架术后治疗病人80例,随机分为芪红组40例、常规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民族、身高、体重、腰围、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史、合并疾病史、家族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并成功行冠脉介入治疗者;2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主证:胸闷痛,舌质暗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细;次证:心悸、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3年龄<75岁;4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大于正常值或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大于正常上限2倍];重度心力衰竭[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Ⅳ级和/或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左室射血分数≤30%]者;合并肺部严重感染及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合并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病病人等;判断病人依从性差、不能配合、资料不全等。

1.4 治疗方法

芪红组:心脏康复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中药服用芪红胶囊)+基础治疗;常规组:心脏康复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中药服用芪红胶囊模拟剂)+基础治疗。

1.4.1 基础治疗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及美国心脏学会(ACC/AHA)冠脉介入术后治疗指南制定治疗方案,包括常规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应用硝酸甘油片。

1.4.2 心脏康复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指导:采用健康状况调查填写西雅图SF-36生活量表(quality of life,QOL),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克服焦虑、急躁、悲观等不良情绪,保持平静心态。2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戒烟、戒酒,保持休息环境安静,睡眠充足(每天8h~12h),饮食原则为清淡,不饱食或暴食,给予膳食指导。3运动训练处方:根据病人病情分3阶段进行康复运动训练。

1.4.3 中药治疗

芪红组给予芪红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常规组给予芪红胶囊模拟剂,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用药方法: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即开始服用中药,每日3次口服;由自治区中医院药剂科提供。

1.5 观察指标

于用药前、用药后1个月及3个月后采用西雅图SF-36生活量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进行评价。

1.6 疗效评价标准

1.6.1 SF-36生活量表评价

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比较病人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西雅图SF-36生活量表分值变化进行统计分析。

1.6.2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比较病人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的分值变化进行统计分析。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采用双侧t检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西雅图SF-36生活量表比较

芪红组、常规组在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情感职能(RE)、精力(VT)及精神健康(MH)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及健康变化(HT)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芪红组病人在心理感受优于常规组。详见表1。

2.2 两组西雅图SAQ生活量表评分比较

芪红组、常规组在心绞痛发作情况(AF)、心绞痛稳定状态(AS)及治疗满意程度(TS)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及疾病认知程度(DS)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说明芪红组病人PL及DS方面优于常规组。详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浊多见。益气温通法代表方芪红胶囊(黄芪、红景天、桂枝、丹参、葶苈子、泽泻)由王晓峰教授依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集具有益气活血,温阳化痰利水功效的中药组方而成,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病人。芪红胶囊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以黄芪为君药,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之功效,为补气利水之要药;红景天,为民族特色药材,具有扶正固本,调和阴阳作用;红花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作用;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养心通脉之功效。诸药配伍,以补气治其本,以通瘀化痰、行气利水治其标,补中有通、通中有补、通补并用,标本兼治,共奏益气活血,温阳化痰利水的功效。

有研究表明,方中益气活血药物可增加冠脉血流,调整心肌代谢,降低氧耗,机体耐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和病人左室功能,具有与毛花苷C(西地兰)类似的正性肌力作用;而活血化瘀药多具有扩血管作用,同时还可改善血液流变;利水渗湿药则类似西药利尿剂等。全方药物相互配伍,作用协同,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全身循环,利尿等,以期达到心衰康复的外周效应(即外周循环系统和肌肉系统效应)和中心效应(即心脏直接效应)目的[1,2]。

综上所述,应用益气温通法(芪红胶囊)联合基础及心脏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气虚血瘀型心衰病人临床症状、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及健康变化,病人躯体活动受限。

摘要:目的 评价益气温通法(芪红胶囊)对冠脉支架术后病人心理、生理的影响。方法 80例冠脉支架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芪红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芪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温通功效的中药汤剂芪红胶囊。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SF-36量表评分,芪红组病人在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及健康变化(HT)方面积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芪红组病人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及疾病认知程度(DS)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益气温通法可改善冠脉支架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改善病人心理状态,促进术后病人康复。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益气温通法,芪红胶囊,冠脉支架术后,心理感受,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世良,刘纪清,陈玉珍,等.老年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76.

温生理盐水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 我科共收治婴幼儿肠套叠195例, 其中男130例, 女65例, 平均年龄 (7.0±4.5) 个月, 年龄3~5个月17例, ~7个月79例, ~8个月81例, ~12月11例, ~2岁5例, ~3岁2例。病程0.5~3h者13例, ~6h者68例, ~9h 65例, ~12h 43例, ~18h者5例, ~24h者1例, 平均病程 (9.5±3.5) h。临床表现阵发性哭吵147例, 反应淡漠48例, 呕吐162例, 果酱样血便105例, 体检时腹部可触及包块129例。随机将19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98例, 对照组97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B超下温盐水灌肠复位, 对照组采用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两组患儿肌肉注射地西泮0.3mg/kg镇静后经肛门插入Foley管并将气囊充气20~40mL。B超下温盐水灌肠复位:将“T”型管一端接Foley管, 侧管接血压计监测注水压力, 另一端注入温度为37~40℃, 注水量为300~700mL生理盐水, 匀速推入肠内。在B超荧光屏上可见同心圆影逐渐向回盲部收缩, 逐渐变小, 最后消失, 复位成功。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将“T”型管一端接Foley管, 侧管接血压计监测空气压力, 另一端注入空气匀速推入肠内到达套入部顶端, 配合手法按摩, 即手指并拢不断向相反方向轻推套入部, 放气, 休息片刻后, 重复以上操作, 不断升高注气压力, 当局部加压到50~90mmHg, 大量空气进入小肠, 复位成功。观察复位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 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压力50~90mm Hg, 平均 (75.61±8.51) mm Hg。B超复位压力50~100mm Hg, 平均 (79.61±11.54) mm Hg。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组97中95例复位成功, 复位成功率97.9% (95/97) , 2例失败, 手术证实1例空-回型, 1例回回结型。B超下温盐水灌肠复位98例中95例复位成功, 3例失败, 复位成功率96.9% (95/98) 手术证实1例回-回型, 2例回回结型。两组复位成功率相当, 经统计学处理, P>0.05, 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肠穿孔。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回盲部系膜过长、松弛或缺乏固定致回盲部游离度过大, 90%婴儿的回盲瓣呈唇样凸入盲肠, 长1cm以上, 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 受炎性反应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2], 在肠道局部病变存在的基础上, 也可能由饮食性质和规律的改变、肠道炎性病变、腺病毒感染等诱发[3], 肠管的蠕动机能发生紊乱, 失去正常节律性, 肠环肌发生持续性的痉挛, 其近端则有亢进的肠蠕动逐渐将痉挛段推入邻近的远端肠腔内, 形成肠套叠。其中, 婴儿肠套叠中回盲型约占95%[2], 几乎均为原发性[4], 随着对本病病因学、病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临床治疗方法不断改进, 本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病死率显著降低, 目前我国大宗病例报道总病死率为0.1%左右[1]。早期婴儿肠套叠多采用非手术治疗, 本文98例采用B超下温盐水灌肠复位, 与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97例比较, 两组复位成功率分别为94.9%和95.9%, 成功率相当, 无显著性差异。但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操作时间长, 患儿及医师均受到X线的损伤, 可能会造成白细胞减少, 尤其对婴幼儿的生殖腺更为敏感。B超下温盐水复位避免了X线照射对患儿及医务人员的损伤, 复位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患儿及医师均易于接受, 是一种治疗小儿肠套叠安全有效的非手术复位方法。

肠穿孔是灌肠复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容易出现的并发症, 一般认为控制气灌肠压力是减少穿孔的重要因素 (气液灌肠压力应控制在90mmHg之内) , 防止肠穿孔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灌肠的时机, 对于发病超过48h或全身情况较差, 有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明显腹胀疑为肠管血运障碍的应放弃灌肠复位治疗, 及时手术复位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B超下温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肠套叠195例, 随机将19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98例, 对照组97例, 观察组采用B超下温盐水灌肠复位, 对照组采用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观察复位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压力5090mmHg, 平均 (75.61±8.51) mmHg;B超复位压力50100mmHg, 平均 (79.61±11.54) mmHg。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组复位成功率为97.9%, B超下温盐水灌肠复位成功率为96.9%, 两组复位成功率相当, 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肠穿孔。结论 B超下温盐水复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高, 安全, 并发症少, 患儿及医师均易于接受。

关键词:B超,温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

参考文献

[1]刘贵麟.我国婴幼儿肠套叠的治疗现状[J].临床外科杂志, 2006, 14 (5) :275-276.

[2]王维林.小儿便血与急性肠套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 24 (23) :1863.

[3]潘娇芬.小儿早期肠套叠的诊治体会 (附42例报告) [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 7 (2) :75.

上一篇:自我调控学习理论下一篇:与人为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