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生态林

2024-10-07

重点生态林(通用10篇)

重点生态林 篇1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最主要功能是提供稳定持续的生态产品,国家对其实施限制性开发,生态资源是支撑生态区农户生存发展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法理基础和物质保障。作为生态产品供给重要主体,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既是维护生态服务功能的最基础单位,又是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产权主体和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受益主体,生态财产权是农户积极生态响应的基本前提。区分各利益相关者的环境保护责任,确定生态补偿的 对象、范围、成本、补偿标准等均涉及产权问题,明晰的产权和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是建立农户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石。目前,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财产权缺位,缺乏激励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机制,导致政府的投入难以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市场机制不能发挥调节作用,是造成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低效率的重要根源。

一、农户生态财产权与农户生态补偿的内涵特征

生态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关键是明晰生态资源产权,并通过合理定价反映生态资源的真实成本,实现资源的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在我国,农户财产权以土地为核心,由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构成。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相对于所有权的一种独立财产权。农户传统生态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空间的耕地、林地、草地、水资源等。农户生态财产权基本上由以上自然生态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抵押、担保等权能构成。由于自然资源外部效益的提供依附土地而存在,与土地使用权密不可分,生态财产权也就建立在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之上,农户在拥有土地使用权 (即农户的承包经营权的同时也就拥有了产生于土地使用权之上的生态财产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同样应归属于农民,并与其它财产权一样,应该具有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和可操作性,即农民可以依法占有、使用、获得收益并可以自主处置这些权利。明确这一产权关系是构建农户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

生态补偿是对生态价值的补偿,生态产权价值决定补偿价值。产权不清、权利义务失衡、产权交易困难等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的极大障碍。对农户的生态补偿就是对农户的土地使用权与产生于土地使用权的生态财产权产生价值的补偿。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对当地的生态资源形成了事实上的占有关系,享有资源的使用权、受益权和环境遭到破坏的补偿请求权。因此,生态财产权与土地使用权两种产权应当赋予同一个主体,以保证土地使用权的完整性和效率。也即赋予土地使用权人对土地外部生态效益的财产权,使农户既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内自然空间的重要产权主体,又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受益主体,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生态资源外部效益内部化,解决“公地悲剧”和生态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激励机制,实现生态资本保值增值和资源环境持续利用。

因此,包括自然生态恢复补偿、生态保护性投入补偿和为保护生态环境失去发展机会的补偿等的政府足额补偿,以及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作用等,都应建立在承认农户生态财产权并根据其生态产权价值决定补偿金额的基础上。通过明晰生态财产权实现对生态产品的合理定价,并通过定价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正确认识农户生态财产权与农户生态补偿的本质和内涵,是政策创新、健全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建立基于农户生态财产权基础上的生态补偿制度,将土地产生的生态外部效益财产权赋予农户,使农户对其经营的土地行使完整物权,就是要对农户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支付的额外成本和所丧失的发展机会进行足额和持续补偿,从而激励农户作为生态投资经营者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追求土地利用的利润最大化,建立国家作为补偿主体的、市场机制激励与农户等利益相关体积极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

二、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原则

1.生态效益政策能有效率地执行的公平原则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限制性开发,是国家基于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效益,迫使农户让渡土地使用权和发展权、使农户不能自主地基于自身利益进行生产决策,实质是农户为供给生态环境外部效益支出的成本。另一方面,农户在创造外部效益的同时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而具有经济价值的外部效益又因缺乏生态财产权保护难以量化并反映到生态产品价格上,致使农户在提供生态产品的同时,无法获得由此带来的收益甚至不能收回成本。

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国家公平补偿农户土地使用权受限的不公平。政府按照公平原则,通过产权制度的激励机制调整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将土地产生的生态外部效益财产权赋予农户,使公共产品的生产能够得到合理经济回报,建立起对农户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支付的额外成本和所丧失的发展机会予以足额和持续性补偿的、激励生态保护行为的机制,促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的生产决策能充分考虑外部生态效益,消除和减少生态环境的“公地悲剧”和“搭便车”现象,使生态效益政策能有效率地执行。〔1〕

2.清晰产权基础上的足额补偿原则

产权是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地位、责任与行为的规范,是生态补偿的依据和基础。产权交换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产权价值决定生态补偿金额。但由于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在不承认农户生态财产权的制度背景下,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农户没有明确的生态财产权。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的补偿本应为国家对农户土地使用权的一种购买,却变成了政府不以均衡损益为目的的对农户生态贡献的“补助”,远不足以支持实现生态外部效益的内部化,实际上是把农户凭借土地使用权提供的外部效益产权,以生态环境的无偿使用赋予给了社会大众,从而是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限制和收益权的侵犯。〔2〕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土地使用权与由土地派生的外部生态效益财产权两种产权的分割,导致土地使用权与生态财产权发生冲突,是生态区农户得到的补偿大大低于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价值、无法弥补生态补偿成本和发展成本的根源。德姆塞茨指出:“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的内在化的激励”。〔3〕健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必须赋予土地使用权主体对土地外部生态效益的财产权,积极寻求综合解决自然资源产权与生态补偿之间的协调机制,以保证土地使用权的完整性和效率,使农户基于土地使用权之上的生态财产权得到保护和申张,避免农户因单纯追求土地的农用效益而影响生态目标的实现。为此,对农户的足额补偿,包括对农户土地使用权经营约束 的补偿、对附着于土地上的自然资源生态效益价值的补偿,还有对农户让渡土地经营权、或农户依 法继承、出租、入股、抵押经营权和收益权的补偿等,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提供者获得与其创造的生态外部效益基本相等的个人收益,是提高生态效益的重要经济激励手段。

3.损益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学收益成本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首要理性原则和行为的基本出发点是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生态保护和建设属于经济活动范畴,生态产权交易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且生态产权价值的变化决定生态补偿多少的变化。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以提供生态产品为第一要务,生产资料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更加重要,具备准公共产品特性。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应让位于生态效益。同时,农户既是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也是生态投资的经营者,追求土地利用的利润最大化,必然要比较生态保护的成本与收益。〔4〕因此,健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应充分考虑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及补偿行为本身的效率,对产权主体因以生态效益为主减少的直接经济价值,应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由政府和市场机制给予合理的补偿,促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在追求生态环境资源配置最优化同时,根据收益成本的效率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保证激励机制的高效率和长效性,实现损益均衡。

4.相关利益方充分参与原则

农户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参与主体,充分尊重其利益所在是保证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前提。我国将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供给,实施的相关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均以政府为主体。由于政策制定者对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农户的生态财产权认识不足,在缺乏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的情况下,补偿方案对农户的均衡损益和地区差异问题考虑不足,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对象有偏差、补偿期限太短。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水平低,对生态环境依存度高,导致贫穷与生态恶化恶性循环。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实质是一项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及利益关系的改革。农户作为拥有生态财产权的利益主体,是直接利益相关者,也是参与生态补偿制度安排的重要主体。政府要立足于农户的生态财产权,尊重农户意愿并均衡多方利益,在制定和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过程中要以产权价值为基础,与农户一同协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测算和生态价值计量方法,再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和财政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决定区域补偿强度,把生态保护与农民的长远生计及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确定补偿标准、年限和方式,使对农户的生态补偿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选择

1.建立明确稳定的产权关系和清晰健康的产权制度

(1)以土地使用权界定生态财产权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质是调节生态保护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关系。财产制度是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的前提是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白生态效益的提供者和受益者,明晰生态资源产权价值及产权权利主体,并明确生态财产权收益归产权所有者所有,只能实行等价交换。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对自然生态资源形成了事实上的占有关系,享有资源的使用权、受益权和受补偿权。在对农户土地使用权确权认定基础上,应对土地外部生态效益的财产权予以明晰界定,将土地使用权与生态财产权赋予同一个主体,明确农户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具有占有、使用、转让、收益等权益,以土地使用权界定生态财产权,建构一套实现生态财产权补偿的激励机制。

(2)建立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价格制度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价格制度是开展生态市场交易、实现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使用权让渡、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供补偿并促使生态补偿长期良性发展的关键。目前,作为“生态资本”的大多数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或因其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特性而没有价格,或因价格偏低或价格不能实现而普遍被无偿使用,生态价值及其包含的机会成本和外部成本等不能通过价格得以体现,导致生态补偿没有基础、市场机制失灵。以农户生态财产权为基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明确界定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财产权并建立了产权制度后,有明确产权主体的生态资源在市场上等价交换,生态资源资产化就有了前提和基础。在我国,林权是农户生态财产权的核心。因此,应以林地资源为突破口,对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进行定价,建立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的价格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进而建立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在最优配置生态资源的同时实现对生态保护者的补偿。

(3)创新生态资源土地产权流转制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限制性开发并具有特殊功能,应该成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先行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的情况下,在承包权中将土地使用权 (经营权)分离出来 并转移给 农户,核发产权证、明确土地产权,通过价格机制和市场化运作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及外部生态资源的市场交易制度,使农户根据成本效益核算明确收益预期,改善经营行为,优化生态结构。同时,农民还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置换进入城镇就业和生活,政府以国家城镇建设资金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给予足额的经济补偿,并允许农户自带退宅还耕指标等生态财产权到城镇购房、就业。通过土地等 生态资产的流转,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态移民及人口城镇化的生态资本问题,实现人地关系重组和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进一步措施是实现城乡土地的 “同权、同地、同价”和统一产权结构,在妥善安置生态移民的同时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2.实行 “国家-市场- 自力”的多元化补偿模式

目前,生态补偿的资金短缺问题极大地制约着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与建设。破解难题的根本手段是将国家购买的一元补偿模式,转变为“国家-市场-自力”的多元化补偿模式,即国家作为生态效益主要购买者的同时,使市场机制在生态补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生态建设成为农户的自主行为。

(1)国家投入为主的补偿。生态资源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性,是国家补偿的根据。国家补偿主要有政府对生态建设的初始投入、收购生态产品等形式的政府直接购买、利用制度和政策资源的间接购买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形式。目前,财政转移支付是重点生态功能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财政转移支付上,国家通过征收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生态补偿税费,通过用于公共服务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和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实现对生态区农户的补偿。作为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大政府投资,构建环境保护财政预算支出保障机制,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经常性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科目,在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相关地方政府应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并确保其用于生态补偿,是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因素。应基于农户生态财产权的足额补偿和地方政府实际减收增支情况、发展机会成本,确定功能区转移支付基数,以国家生态保障建设专项资金形式明确资金的用途。同时,在整合多项相关财力性转移支付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并探索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特殊的财政支持政策,实现政府的间接购买,如适度调高财政留存比例、投资基础设施、实行差别化税收政策、在环境保护税中增设水电、矿产、生态旅游开发等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税目,以及信贷优惠等项目融资支持、政府调节性采购政策、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对农户的智力、技术投入等,引导和支持对农户生态建设投入的补偿。

(2)市场补偿发挥重要作用。国家作为生态效益主要购买者的同时,快速有效地使生态保护者得到经济补偿需要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在宏观上创造生态产权清晰、流转方便的制度环境,在微观上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是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有效运转的关键。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将市场机制引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吸引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并开发森林碳汇,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探索生态旅游、土地租赁、信用额度交易等多种形式的市场补偿机制;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 复,谁受益、谁补 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基本原则,使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享受了资源环境外溢收益的地区、企业和民众,通过交纳环境资源税、直接经济补偿、援建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态合作,以区际间和流域间横向转移支付,建立生态保护共建共享机制等等,都是通过市场补偿促进生态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方面。

(3)农户自力做补充。重点生态功能区多为生态脆弱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叠加区,因此,一是实施生态锁定与生态补偿相结合机制;二是完善生态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三是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

摘要: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财产权缺位,缺乏激励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机制,是造成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低效率的重要根源。本文基于生态财产权角度,立足农户生态补偿的本质内涵,明确提出,对农户的生态补偿是对农户的土地使用权与产生于土地使用权的生态财产权价值的补偿,应遵循公平、足额、效率和尊重利益主体意愿的原则,建立明确稳定的产权关系和清晰健康的产权制度,按照国家、市场和农户自力的多元模式,建立生态资源持续开发的配套制度,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关键词: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财产权,生态补偿机制

重点生态林 篇2

2、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湿度、温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的相关生物等。

3、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其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4、阿利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当种群密度(数量)处于适度的情况时,种群的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种群的增长起限制作用。

5、生态系统服务:又称生态系统公益,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6、生态入侵:某种外来生物进入新分布区成功定居,并得到迅速扩展蔓延的现象。

7、生态足迹:是指对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产能力的地域空间的占用。

8、生物活化作用:是指毒物在有机体内积累,经过转化,形成更高浓度的有害物质的现象。

9、生态修复:包括生态恢复、重建和改建,其内涵可以理解为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或改建,即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完整性进行修复,最终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10、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1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2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3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分析4生态规划的指标体系及目标5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及土地利用6人口容量规划7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规划8生态绿地系统规划9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规划。

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 1生态风险评估2适度干扰与恢复重建3清洁生产4废物资源化管理与5R法(Resist Reduce Remedy Recycle Respond)5生态工业园区(EIP)6实施标准化环境管理系列标准7加强自然保护的管理和研究8推广3S技术9应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1、人口规模大,资源相对短缺;2环境和生态条件变化态势日趋严峻;

3、不均衡的矛盾凸现;4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压力的增加。1结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2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

重点生态林 篇3

1.监测体系概况

2006年建立监测体系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为179067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11300亩,其他灌木林地面积49600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752亩,无立木林地面积752亩,其他宜林地面积752亩,林辅用地面积11282亩,水域面积752亩,未利用地面积3008亩,建设用地面积752亩。由于国家又规定只限于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四个地类进行补助,监测范围进行了调整。除非补助地类调整掉和工程项目占用外,又扩大了监测范围,为此本次监测范围为富锦市林业局所属林场截止2012年末调整确认后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地,監测面积216070亩,其中复查面积137600亩,扩范面积78500亩。

2.监测内容及方法

土地利用与覆盖:包括土地类型(地类)、植被类型面积及分布。

森林资源:调查森林、林木和林地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森林起源、权属、龄组、林种、树种统计面积和蓄积,计算分析生长量和消耗量及其动态变化。利用统计学系统抽样原理,在监测总体范围内,根据森林蓄积90%精度要求,按照500米×1000米的点间距,等距布设监测有效样地289个,样地为圆形,样地面积0.06公顷,半径长13.82米。对布设有效样地内的相关属性因子进行数据采集,根据各地类样地成数计算出各地类面积,利用样木材积推算监测总体蓄积,从而对总体各类森林资源数据进行统计,实现对林地面积、森林蓄积、生长量、消耗量等内容的监测。

3.监测结果

(1)各类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172686亩,占林地面积79.9%;其他灌木林地42636亩,占林地面积19.7%;未成林封育地748亩,占林地面积0.4%。人工林面积44108亩,占有林地面积的26%;人工林蓄积301510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22.5%。

(2)各类林木蓄积:活立木总蓄积1343489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1330892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8%;散生木蓄积为12597立方米,占总蓄积的0.9%。天然林面积128578亩,占有林地面积的74.5%;天然林蓄积1029376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78%。

(3)按优势树种分布:优势树种有11个。柞树为最多,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29.4%,蓄积占有林地蓄积的31.9%;其次是阔叶混交林,面积有林地面积的26.9%,蓄积占有林地蓄积的28.0%;其他优势树种各有不同分布。

(4)复查范围内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各类林地面积变化在复查面积中,间隔期内各类林地变化面积为2242亩,有林地增加了1495亩,占变化地类面积对66.7%;灌木林地增加747亩,占变化地类面积对33.3%。未成林造林地减少748亩,占变化地类面积对33.3%;沼泽地和林辅地减少了1494亩,占变化地类面积对66.7%。 各类蓄积变化在复查面积中,间隔期内活立木蓄积增加了209699立方米,年净增量29957立方米,年净增率4.1%。有林地蓄积增加223920立方米,年净增量31989立方米,年净增率4.38%;散生木蓄积减少14160立方米;四旁树蓄积减少了60立方米。

4.存在问题

(1)范围界线问题:由于先后几次对重点生态公益林进行了调整,重点生态公益林范围发生了变化,造成重点生态公益林界线不稳定,影响了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对重点生态公益林效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2)管护不到位问题:一是个别存在盗伐问题,新设样地没过多长时间,样地内的树木就出现盗伐现象;二是个别存在林内放牧问题,许多幼树的树叶被家畜啃食掉。特别注意的是,放牧人为了让家畜吃到树叶,有意将树木伐掉,对林木的生长危害极大;三是在项目占地中,项目占地范围外的林木因项目占地有损坏问题;四是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内有加工木耳菌的作坊,对林木存在潜在破坏隐患。

(3)违章占用问题: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存在违章占用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地进行采石和开垦耕地问题。

(4)森林培育问题: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不仅仅是封山育林,不能一封了之,还要进行科学经营和培育。区域内的重点生态公益林林层结构单一,没有复层林,混交林面积小,完整群落结构的乔木林比例低,不合理的森林类型削弱了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

5.建议

(1)加强领导,落实管护责任,加大管理和检查力度: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现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措施,及时调整纠正,并定期通报检查结果,对优秀的予以通报表彰奖励,对不合格的单位领导追究责任,停发管护人的管护费,后果严重者,追究行政责任,以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将林地管护、森林防火、资源监测、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落实到各级领导头上,落实到人头地块,确保管护任务、管护人落实到位。对重点生态公益林资料,要常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修改完善。

(2)稳定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线:对现已划定和实施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界线范围,应保持长期稳定。要遏制随意窜动重点生态公益林小班问题,特别是窜动蓄积量大、出材率高的小班,防止出现为了采伐而窜动小班的现象。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管护人员的认识,提高其素质。同时要做好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实现由部门管理林业向社会管理林业的转变,增强全社会每个公民保护林地、优化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重点及对策 篇4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重点,对策

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 以自然景观为主体, 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 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 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 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 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 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据预测, 以走向保护区, 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现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时, 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因此, 必须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 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森林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 并使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学校。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 其发展应与自然和谐, 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 并且在森林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 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森林生态旅游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光、度假的空间外, 其实也是一个环保教育“大课堂”。旅游者通过观赏森林生态系统奇特的物种形态、群落结构, 呼吸清新空气、饮用洁净的泉水, 从而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程与循环, 认识森林中的每棵树、每只动物、每条小溪, 都是极具雄辩力的环保“活”教材。

一、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旅游业迅速崛起, 森林生态旅游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它的兴起和发展对旅游业、林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又是世界上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广袤的林区里, 蕴藏着十分丰富、独具特色、风光旖旎的森林风景资源, 林业部门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现已初具规模, 并呈现出强劲发展的良好势态。特别是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六大重点林业工程后, 进一步加强了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的建设。截至目前, 全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1476处;建立自然保护区1757处。张家界、黄龙、泰山、武夷山、庐山等多处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遗产。有2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时, 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为依托的森林旅游产业体系也日趋完善, 已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发展的旅游服务体系。例如2004年, 我国仅湖南省就接待游客650万人次, 经营收入6亿元, 创社会产值34亿元。

多项调查表明, 以森林旅游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最具朝气和发展前景的事业。目前, 我国开发利用森林风景资源, 发展森林旅游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狩猎场及在自然保护区开辟旅游小区。截至1998年底, 全国各类森林公园总经营面积为720多万公顷, 此外, 全国各地已建森林旅行社 (旅游公司) 40多家, 旅游从业人员6万多人。近两年, 森林公园每年接待游客都在6000万人次左右。张家界、千岛湖、琅琊山等一大批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我国新兴的旅游胜地。

二、森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盲目开发, 也会带来环境的灾难。因此, 在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同时, 要注意不要将传统旅游的发展经验生搬硬套。因为森林生态旅游从目标、受益者、管理方式、效果等方面都不一样, 森林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为主, 并非追求最大利润;森林生态旅游的受益者除游客和经营者外, 还有当地居民、当地经济, 以及未来居民、未来经济;环保是森林生态旅游的核心, 只能有选择地满足游客需要;传统旅游不同程度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而森林生态旅游则以改良生态与发展旅游经济紧密结合。

森林生态旅游的成功有赖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并非是一次性买卖, 不可过分索取。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要正确处理资源与客源的关系。如中山的槟榔山, 在资源上不占优势。但每个周末都有很多人到那烧烤游玩, 这些客源也启动了当地浅层资源的开发。而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如果没有修好进山公路, 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 单凭固有的景色资源, 也难发展起来。因此, 客源加资源才能成为市场。

纵观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 结合我国自身特点, 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森林旅游开发中发展重点和对策

发展森林旅游业对保护森林资源, 帮助贫困林场脱贫致富, 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可以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此针对存在问题, 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提高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的环保意识

森林旅游是以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宗旨, 森林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 在全国大部分地方仍以大众旅游为主, 没有发挥唤醒民众、激发游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生态旅游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进行生态旅游的同时没有看到保护环境对于发展森林旅游的重要性。目前, 许多森林旅游风景区, 包括自然保护区, 除少数技术人员明白本区的环境演变历史、生态旅游意义、作用及功能外, 大多从业人员对旅游的认识仍局限于“不丢树木不着火, 热情服务多创收”上, 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的岗位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教育宣传作用。比如, 除应该讲解为什么不能采花, 为什么不能乱扔垃圾等常识问题, 还要将森林是如何保护土壤、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的讲述给游客。让游客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森林旅游发展得较早、较好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究其成功的原因就是他们十分重视环境的保护, 并且他们的许多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只有我们有了环保的意识和坚持到底的决心, 我国的森林旅游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二) 树立市场意识, 开发旅游产品, 把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业推向市场

由于我国的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的开展属初级阶段, 经营者的市场观念还不是很强, 因此, 每个经营者从一开始就应该重视市场、研究市场,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分布特点来开发旅游产品, 根据资源特色、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等编排旅游线路, 并加大宣传力度, 推销自己。此外, 还要重视研究相关部门的性质和职能, 如宾馆饭店、交通、商店、金融、保险、安全、通讯、旅行社等, 以实现其有机配合, 发挥最佳作用。

(三) 开发森林风景资源

发展森林旅游业必须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其价值大小, 实事求是地制定可操作性的森林旅游总体发展规划, 并以市场为导向, 制定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战略, 利用已有的交通条件和客源市场, 本着布局合理、方便游客、特色突出、功能齐全的要求, 设计出项目丰富多彩、内容千变万化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森林风景资源要坚持重点开发, 分步实施, 在资金投入问题上, 一方面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筹集资金, 本着“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走“滚动发展”的路子;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森林风景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

(四) 尽快出台《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完善规章制度, 以使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管理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新西兰的《保护法》明确规定, 必须提供与保护有关的资料为游客服务。为完成这个任务, 新西兰保护局特别重视游客中心、信息中心及国家公园内标示牌、解说牌的建设, 并大量出版相关的宣传资料, 提供服务信息。每一处旅馆的大堂均有当地国家公园免费的宣传品。同时国家公园在组织旅游活动时, 鼓励游人参与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 并不搞什么贵族式的“豪华游”。

(五) 加快相关人才培养, 适应森林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要建设高品位、高档次的森林公园, 发展森林旅游, 实行优质服务, 提高经济效益, 就必须培养大批的建设、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技术骨干。尤其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建设、文物、地理、历史、文学等多门学科, 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人才, 并为这些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和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方式, 认真抓好职工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 要重视建立森林旅游信息网络, 使我国的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事业发展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David Weaver.生态旅游[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毛概考试重点_十八大生态文明 篇5

中央在这时及时地提出这个鲜明的概念,正是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

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从政治上来说: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在更广泛领域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从经济上来说: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是生态环境最易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每年都在加大,但成效不显著,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健康,而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作为一项政策搬到台面上。

而且,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密不可分。因为:(1)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2)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3)生态文明为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

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简称为“三生”共赢。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最终归宿,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先决条件。胡锦涛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迸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为应对生态与经济基本矛盾,我们党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并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李克强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这些论述深刻表明,要解决生态与经济矛盾,必须从经济方面人手,使经济发展建设在良好生态基础上。只有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因此,经济与生态协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建设“两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党中央十分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十七大以来不仅发展了相关思想,而且更将“两型社会”理念推向了社会实践。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江泽民时期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需求,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问。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一项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形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由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是环境与经济矛盾转化而来,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重要背景。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

和谐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社会建设,导致我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引起了党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奋斗目标,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与最终归宿。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不仅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为本,也要以人的生态需要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必须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民生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统筹发展,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东部轻中西部的情况,我们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其重要任务,其中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2011年,“两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篇章。绿色发展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绿色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绿色化,是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等措施,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强化背景下,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与生态的尖锐冲突,党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及其思想。2002年,江泽民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我们党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催生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

四、总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生存在这里,就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作为人类中小小的一份子,我们个人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1)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保、资源意识;3)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木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要创新机制 篇6

我国目前正处在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较长时期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生态的破坏,以及人口众多的国情等都对我国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保护环境,重点是创新机制。

首先,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与市场引导的合理机制。应当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调控机制,扩大市场引导的作用领域和范围。在政府调控方面,要在已经基本建立的环境监控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积极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在市场引导方面,应当逐步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研究探索由资源税费、环境税费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和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

第二,要扩大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形成有效的环境保护社会调控制度和机制。应当把引导和扩大公众参与,逐步建立合乎我国现实的社会调控制度和机制,作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应当积极努力,为社会调控机制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要逐步完善有关公民环境权的法律规定,保障公民能够有效行使健康权、知情权、检举权、参与权等各种权利;进一步公开环境状况和环境决策信息,完善公众参与各种环境决策的制度和程序,完善相关民事、行政诉讼和民事、行政赔偿的制度和程序;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合法地开展各种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和公益活动;进一步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

第三,建立环境治理中的激励和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体的保护环境机制,将保护环境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一种在利益驱动和法律约束下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真正使治理污染成为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的行动。经济激励机制包括税收调控、污染治理收费、污染治理企业化、市场化。要健全法规标准,强化监督管理。制定和完善标准,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新建项目,要从能源、水资源消耗以及土地、环保等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加快制定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

第四,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倾斜政策机制。针对我国环境压力日趋增大的状况,应制定和完善必要的倾斜政策,调动各方力量及其积极性,充分发挥民间及其他渠道投资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这些政策应包括自然资源及已遭破坏的生态区治理的权属政策,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等。

第五,创建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制与机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涉及多领域和多学科的技术交叉与应用。应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方针和总体部署,充分考虑环境科技工作的特点,积极推进与环境相关的科研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适应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与治理要求的,新兴、高效和强有力的科研与技术创新开发体系,力争短期内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实现突破。

重点生态林 篇7

生态林业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森林对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效应和互补作用;保护资源永续健康的动态平衡;提高系统各资源单位面积产量, 缩短生产周期;形成商品生产能力, 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种、养、加工业, 实现多次增值;以生态功能发挥为中心, 维护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性。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 又是黑龙江、嫩江两大流域的发源地, 其调节降水、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十分重要。大兴安岭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森林资源和生物基因库。在这片昔日的高寒禁区、广袤的森林绿海, 它的历史和未来与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密不可分、与生态林业建设要求和建设状况的息息相关。鉴于大兴安岭特殊的生态区位和生态作用,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 树立生态林业理念

当前我们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基础, 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而发展林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作为林业工作者, 我们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深感责任重大和任务艰巨。今后, 我们要以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为主题, 以林业树生态、林业促民生、林业富兴安为突破口, 不断发挥林业事业惠及民生、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等应有的功效。

3 我区生态林业建设的重点项目及初步效果

近年, 我区营林战线每年承担地区重点工作十余项, 包括中央投资森林培育工程项目、林木种苗基地建设、碳汇造林、规程修订、政策争取等多个领域和方面。针对这一实际, 我区制定了目标分解表, 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制定了保证措施, 实施督办落实。

营林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加大投入, 不断加强保障性苗圃建设, 保证了我区造林绿化苗木需求。全区共产苗1.4亿株, 采收并验收入库林木种子10043公斤。根据《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推进方案》等有关要求, 把苗木产业发展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基础保障和产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摆上重要日程, 认真编制了《苗木产业发展推进方案》, 成立了推进组, 积极抓好组织实施和绩效考核工作。

科技支撑水平全面提升。随着天保工程二期的全面启动, 根据国家林业局新制定的规程标准, 及时全面完成了新时期更新造林、森林经营、林木种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6项技术标准、16项作业技术规程、13项检查验收办法的修订工作并全部通过了专家评审, 编制完成了《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森林抚育管理办法》、《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办法》, 科技对营林生产管理的支撑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 塔河县 (局) 生态林业建设特色项目

在林业生态建设秩序稳步的发展中, 我县近几年来发展蓝莓产业、实施森林健康、加强中心苗圃建设等工作成绩突出。

4.1 蓝莓繁育

2008年起, 塔河营林管理处苗圃聘请省农大、省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及地区农林科学院的专家, 培训蓝莓产业管理、技术人员, 并同瑞典专家开展了蓝莓生产技术交流, 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并加大投资力度, 扩大种植面积, 提高技术水平。目前建立野生蓝莓管护开发利用科技示范基地两处, 面积3500亩;扩大原有蓝莓繁育基地规模, 在原有设施设备基础上, 新建阳光温室一座1400平方米, 组织培养实验室一处450平米。增添所需相应设备设施, 使基地由现有年产蓝莓苗木10万株能力, 增加到年产50万株蓝莓优质苗木的规模化繁育基地。新建野生蓝莓驯化种植面积200亩, 在瑞典从事蓝莓种植的专家来到基地给予技术上的指导传授种植经验, 基地技术人员从中吸取了大量经验。基地技术人员经过不懈努力已成功繁育适合高寒地区种植的美登品种优质苗木10万余株。2012年繁育了优质蓝莓壮苗200万株。今后将不断扩大规模, 满足塔河发展壮大蓝莓产业的需要, 将塔河中心苗圃精心打造成为大兴安岭蓝莓繁育中心、蓝莓之乡。

4.2 森林健康经营

国家林业局于在大兴安岭塔河启动了森林健康试验示范项目建设。项目区位于塔丰经营所13支线1至9、21至28林班, 设计面积6406公顷。在项目区内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生物多样性的监测。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 设立监测点7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 每年3000至6000公顷, 每年设置昆虫诱捕器750余套。悬挂鸟巢600个, 监测覆盖率91.74%。强化生物防治工作。加强森林保护, 有效防控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突出抓好森林防火, 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重点抓好责任落实、宣传教育、火源管理, 落实好跟班作业、靠前布防等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 强化森林防火队伍装备、基础设施系统建设, 切实杜绝人为火灾、火警的发生, 确保森林资源健康、安全。

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 设置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5处, 确定实施多样性保护措施:通过培训、广泛宣传, 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严禁乱采乱挖等人为破坏;建设小型蓄水池, 为林火扑救提供充足的水源, 同时为动物在旱季饮水提供了场所, 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

4.3 中心苗圃基地建设

加快中心苗圃基地建设, 2010年计划育苗面积135亩, 实际完成229.48亩, 完成任务的169%。完成换床10万株 (落叶松) 、新播23亩 (造林苗5亩、绿化苗18亩) 、完成容器杯苗30万株 (落叶松10万、樟子松20万) 。对中心苗圃进行结构调整和改制, 建成了蓝莓、经果林、北药种植和珍贵树种驯化培育四大科技示范基地。同时, 依托苗圃开展生态林业建设宣传, 使苗圃成为人们普及生态林业知识的课堂, 成为暖春踏青、盛夏避暑、金秋品果、隆冬踏雪的好去处。

此外, 还规划或建设了云杉良种基地、樟子松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绿色长廊、乡村绿化、城区绿岛、扎林库尔省级森林公园等项目。

“把山河装成锦绣, 将国土绘成丹青”, 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林业势在必行!生态林业建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保证。作为21世纪的林业工作者, 要把生态理念贯穿于林业工作全过程, 大胆实践、积极探索, 为建设生态林业、实现山川秀美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对大兴安岭建设生态林区的重要性和初步效果进行阐述。对塔河县 (局) 生态林业建设特色项目进行介绍。并针对开展森林科学经营、实现营林产业发展, 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林业理念做出探讨。

关键词:营林重点,理念,维护生态

参考文献

[1]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森林抚育管理办法.

重点生态林 篇8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在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属于水源涵养型, 规划重点是禁止非保护性采伐, 保护和恢复植被, 涵养水源, 保护珍稀动物。

1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成效显著

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 保障国家重要区域生态安全,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对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来说, 目前建设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初步形成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框架

一是完善补偿机制依据。2013年9月, 四省区经过多轮磋商, 广泛讨论和协调, 最终共同签署了《推进粤赣湘桂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备忘录》, 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二是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近年来, 国家对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越来越重视, 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目前, 南岭生态功能区内共有20个县有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其中涉及郴州的宜章、临武、桂东、嘉禾4个县。三是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主要是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 如公益林划界办法、生态补偿办法、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等。四省区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和条例。四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相关制度, 如环境保护测评制度、生态恢复责任制度、生态监测制度等。五是探索建立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2013年5月, 东江湖被正式纳入国家重点流域和水资源生态补偿试点, 为东江湖的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1.2 生态补偿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据不完全统计, 近10年来, 由于四省区的共同努力, 南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资金累计约211亿元。并先后启动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比如: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有害生物防治、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河道两岸及道路绿化、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森林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与恢复以及通过采取水保造林、水保种草、封禁治理、坡改梯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等工程, 为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3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生态补偿实践

为探索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办法, 四省区积极协调配合,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工作。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 办法规定从2012年起, 每年由省财政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中所涉及的县 (市) 给予补偿和激励。湖南省积极探索湘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试点, 建设并投入使用湘江流域跨市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13个, 初步建立起生态环保投入机制, 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 确保了资金的落实。江西省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奖励制度, 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 用于奖励保护生态环境有功者。广西省重点开展西江上游等源头区和饮用水水源地等水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的试点, 逐步建立了水生态补偿机制, 主要也是由省级财政负担。

2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呈现出了一些不足, 主要体现在生态补偿力度不大、权利义务落实不到位、配套制度建设不完善、政策法规滞后等方面, 具体体现在:

2.1 生态补偿力度不大

一是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目前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主要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方式相对单一, 没有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 以及社会、个人大量闲置资金, 尚未形成多元化方式。除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外, 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挤占、挪用资金等现象, 这就更加造成了资金的严重不足。二是补偿标准相对偏低。针对经济林来说, 不管是集体所有, 还是个人所有, 公益林的补偿标准都低, 远远不能弥补生态保护者所遭受的损失, 大大影响了生态保护者的积极性。三是补偿范围相对偏小。目前主要集中在森林、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 其他的如耕地、土壤、流域、湿地等基本还只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四是补偿方式单一。主要体现在缺乏横向补偿机制, 如开发地区、受益地区和保护地区之间, 上游地区、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之间, 缺乏一定的协调平台, 同时很多税种尚处在研究论证过程中, 大大影响了资金来源, 从而影响了生态补偿效果。

2.2 权利义务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是生态保护者的补偿不到位。生态保护者为了保护所在地区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当地创造了美好的环境, 但得到的补偿却往往偏低, 甚至经常出现拨付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 大大影响了保护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生态受益者义务履行不到位。生态受益者大部分都缺乏生态补偿意识, 存在免费消费心理, 认为公共产品都是免费的,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即使付费, 也是由政府财政负担的, 只管享受就可以了, 没必要履行补偿义务。特别是一些开发者, 只管开发, 企业受益, 不管生态破坏, 视环保部门、监管部门为儿戏, 连起码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都不缴纳, 更有甚者, 还暴力抗法。

2.3 配套制度建设不完善

一是产权制度不健全。产权制度是基础性制度, 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制度的建设, 最终影响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南岭地区由于地形复杂, 地况多样, 涉及地区较多, 草地权属不明晰, 草原与林地权属存在较多争议,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二是体系建设不完善。虽然出台了一些制度、办法, 但体系不完善, 如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体系、生态服务核算体系、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体系、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等建设滞后, 南岭地区由于范围相对较广, 缺乏环境监测评估力量, 特别是重点生态领域。三是跨省协调机制不健全。南岭生态功能区位于湘、粤、桂、赣四省区交界处, 缺乏统一的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领导小组, 经常出现推诿现象, 缺乏相互合作机制, 合作步伐相对落后。

2.4 政策法规建设滞后

一方面, 近年来, 在生态补偿方面, 虽然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和部门规章, 但缺乏顶层设计, 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 约束力不强, 基本上也是各自为政。另一方面, 缺乏专门的生态补偿方面的法律。目前凡是涉及到生态补偿方面的内容, 均只是分散在相关的多部法律中, 重点不突出, 可操作性不强, 执行起来力度不够, 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由于法律意识相对淡薄, 有时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从而影响了生态补偿的落实。

3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由此可见, 国家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视,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 为推动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的改善, 必须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3.1 切实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一方面, 开源节流。中央财政在转移支付中, 应考虑不同区域间的差异, 区别对待, 加大对南岭山地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转移支付力度, 并适当扩大补偿范围, 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扩大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广泛吸纳社会闲置资金, 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 加强管理。确保补偿资金及时到位, 制定管理办法, 完善分配方案, 进一步规范补偿专项资金, 坚决杜绝挤占、挪用补偿资金, 如有发生, 严惩不贷。同时, 创新补偿方式, 积极开展补偿方式多元化探索, 加强区域间的沟通与协调, 建立合作机制, 共同参与区域内、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治理。在生态脆弱区和矿业资源依赖严重的区域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工作。推进煤炭等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适时开征环境税。对于南岭地区和流域上下游之间受益关系明确的限制开发区 (如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34个县) 和重点开发区 (珠三角地区和四省区省会) , 可借鉴德国以“州际财政平衡基金”模式实现横向转移的方法, 在同级政府间建立区域生态转移支付资金, 通过政府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生态补偿, 从而保证的落实。

3.2 明确受益者和保护者的权责

一方面, 生态保护者在补偿资金按规定要求到位的情况下, 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 不能光拿钱不做事, 应诚信为本, 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 作为生态补偿支付主体的生态受益者应履行应尽义务, 目前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应确保补偿资金的及时足额落实到位。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受益者是上级政府 (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 和重点开发区的同级政府, 补偿方式应包括纵向 (上级政府) 和横向 (同级政府) 的财政转移支付, 应将生态补偿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并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等各类生态受益主体履行生态补偿义务。同时, 成立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协调工作组, 加强对生态补偿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从而保证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到位。

3.3 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完善, 严重影响了南岭生态功能区的补偿进程, 因此, 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是大势所趋, 并已迫在眉睫, 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 需明确界定草原与林地之间的权属界线问题, 逐步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相关体系, 如环境测评制度、生态补偿标准制度、生态监测制度等, 特别是要把加强珠江和长江防护林、退耕 (牧) 还林 (草) 、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恢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重要内容, 优先安排并逐步增加补偿资金。

3.4 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法规

尽快出台生态补偿方面的专门法律,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全国一盘棋, 以免各自为政。同时, 加快对主体功能区的立法, 明确其在国家规划体系、区域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改变当前水资源管理中的“条块冲突”的现象。对于南岭生态功能区来说, 所涉及到的四省区须加强协作, 共同研究制定本区域的生态补偿条例, 同时鼓励各地出台适合当地的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于区域交易、区域援助等补偿安排, 可以先局部试点, 积极探索各种方式, 逐步积累经验, 而后通过“行政规范—管理条例—法规”的流程, 不断推进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从而尽快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法规。

3.5 提升全民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特别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公众的广泛参与。一方面,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新闻媒体要从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让生态文明意识真正深入人心。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做好顶层设计, 使生态保护者和生态受益者权责分明, 履行各自应尽的义务, 同时引导全社会树立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思想, 使广大公众真正做到从我做起, 从小做起, 从小事做起。真正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营造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 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呐洋.加快研究起草生态补偿条例[N].法制日报, 2013-04-25.

[2]徐光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4-05-07.

重点生态林 篇9

当前, 对各个行业而言, 发展和环保的矛盾都是日益尖锐。在畜牧行业, 畜禽养殖污染更是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那么破解粪污综合利用问题迫在眉睫。拆迁、限养都是手段。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达到环境和发展关系的和谐, 那么“生态”养殖自然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等饲养方式也使得生态养殖将成为养猪业的重点发展对象。

而生态养殖户也有着一定的政策支撑。国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 对可持续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扶持力度很大, 尤其是生态养殖的补贴力度较大。除了有直接补贴外, 还可在用地、用水等资源方面享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 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户饲养成本上的压力。

重点生态林 篇10

2008年是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开局之年,为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2007]81号)要求,掌握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生态工程和产业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监测、评价各建设工程营造林实绩、成效与质量。为各级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及决策提供依据。按照《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检查验收办法》等的规定,河南省林业厅组织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在各省辖市,县(市、区)林业局自查、复查的基础上,对全省159个县(市、区)营造林实绩,开展全面省级核查工作。

1.1 年度目标任务

2008年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完成造林任务33.89万hm2,其中,生态工程29.58万hm2,产业工程4.32万hm2;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10.67万hm2。在造林任务中,国家林业局安排14.34万hm2。省安排19.55万hm2。按工程类型分: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12.19万hm2、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6.08万hm2、防沙治沙工程1.56万hm2、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3.67万hm2、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工程1.23万hm2、村镇绿化工程4.85万hm2、林业产业工程4.32万hm2、中幼林抚育工程7.33万hm2、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3.34万hm2。其中4.32万hm2林业产业工程造林面积中,省级只核查有国家、省级投资的0.92万hm2外资造林项目,其余3.40万hm2造林,由省辖市检查,报省厅备案。以下核查数据不含3.40万hm2造林面积。

1.2 各建设工程实施范围

2008年度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涉及全省18个省辖市158个县(市、区)。各建设工程实施范围见表1。

1.3 各建设工程上报完成任务情况

全省共上报完成营造林任务49.54万hm2,是目标任务40.88万hm2的121.20%。其中,全省上报完成造林任务38.38万hm2,是计划任务30.20万hm2的127.06%。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11.16万hm2,是计划任务10.67万hm2的104.66%。各建设工程上报完成任务情况分别是: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14.16万hm2、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7.65万hm2、防沙治沙工程2.77万hm2、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5.19万hm2、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工程1.57万hm2、村镇绿化工程6.14万hm2、林业产业工程(外资造林)0.90万hm2、中幼林抚育工程7.85万hm2、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3.31万hm2。

1.4 各建设工程省级核查样本及面积抽取

按照《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检查验收办法》要求,核查样本由省林业厅组织,以县(市、区)为单位,分建设项目(工程)统一抽取。抽查面积不少于各建设项目(工程)上报面积的15%;5个以下的乡(镇)全部抽取;15个乡(镇)以内的抽取不少于5个乡(镇);大于15个乡(镇)的抽取不少于乡镇数的三分之一。超工程、超规划项目全部检查。

2008年度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省级核查,共抽取核查面积10.31万hm2,占上报面积49.54万hm2的20.81%;抽查小班30 021个。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168个县(市、区、场)的984个工程项目,其中计划项目924个,超工程、超规划项目60个。共抽查3 674个乡(镇)次,9 440个行政村次。各建设工成省级核查面积抽取见表2。

2 核查结果及评价分析

2.1 任务完成率高,但任务完成情况并不平衡

经核查,全省完成合格营造林面积46.79万hm2。上报目标任务完成率和合格目标任务完成率分别达到121.20%、114.47%。其中,生态造林任务完成率为118.52%,森林抚育和改造任务完成率为103.00%。总体超额完成了2008年度营造林计划任务。但是,具体到各省辖市、各建设工程之间,任务完成情况并不平衡。如防沙治沙工程完成率全省平均高达169.94%,完成率最高的省辖市达到660.81%,但是亦有部分省辖市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另外,全省林业产业工程(外资造林部分)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任务完成率分别为83.19%、98.06%,也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建设工程上报、合格目标任务完成率情况见表3。

2.2 面积核实率较高、但也存在面积不实、虚报、重报现象

全省上报完成营造林面积49.54万hm2,经核查,核实营造林面积48.64万hm2,面积核实率98.18%。其中,林业产业工程(外资造林部分)面积核实率最高为100%;而面积核实率最低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其面积核实率也达到95.78%。说明各建设单位上报的营造林面积较真实、可靠。但部分县(市、区)的部分工程项目也存在上报面积不实、虚报、重报现象。如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部分省辖市的核实率只有80%多,个别省辖市的核实率仅为70.49%等。各建设工程面积核实率见表5。

2.3 面积合格率较高,个别项目的造林合格率很低

全省在核实的48.64万hm2营造林面积中,合格面积46.79万hm2,上报面积合格率为94.45%,核实面积合格率为96.20%,说明全省营造林质量总体较高。但部分省辖市的个别工程项目营造林合格率低,工程实施质量不高,成效不理想。如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中,个别省辖市的营造林合格率只有79.17%,其中市级项目的合格率仅为31.97%;有的省辖市虽然营造林合格率分别达到93.89%(上报)和96.54%(核实),但是个别项目的合格率只有70.15%。再如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全省合格率分别为89.77%(上报)和93.73%(核实),而部分省辖市的造林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七、八十,个别省辖市的合格率为61.09%;另外,部分省辖市个别项目的造林合格率仅为50%多。各建设工程上报、核实面积合格率见表3。

3 存在问题及原因

由以上分析评价看出,总体上,2008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各建设工程上报的营造林面积较真实、可靠;营造林质量稳步提升。但是,也发现诸多问题和不足。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作业设计质量不高;营造林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自查验收工作不认真等。

3.1 作业设计质量不高

在省级核查中,发现部分县(市、区)作业设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作业设计基础工作不扎实,编制作业设计前,未进行认真的外业调查;将造林小班(地块)设计在有林地或灌木林地等地类中;中幼林抚育、低改等小班设计不符合抚育、低改条件;设计的小班(地块)存在争议,无法落实、实施等。二是内业设计时,作业设计图上小班位置与现地位置不符,发生位移、错位。三是小班界勾绘不准或错误。四是对设计的营造林小班中的裸岩、侵蚀沟、耕地等非宜林面积未扣除或扣除比例不够。五是作业设计思想理念不能满足《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要求,特别是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建设工程和村镇绿化工程作业设计与《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要求差距甚大。六是一个营造林小班(地块),设计多个项目或年度,导致项目或年度重复。

导致作业设计质量不高或失误,即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存在主观方面的原因,具体是:一是作业设计任务重。全省18个省辖市158个县(市、区),平均每个县(市、区)实施6个森林资源培育项目。项目既有国家重点工程,亦有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既有造林项目,亦有森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年度作业设计需根据各项目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编制,任务相当繁重。二是时间紧。各项重点生态工程为当年任务,当年实施,年度任务下达时间较晚,作业设计时间严重不足。三是县(市、区)技术人员少、技术水平低,有编制作业设计资质的单位少。四是作业设计没有专项编制经费。编制各项目作业设计大致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设计、文件编制、评审报批等五个阶段。每个环节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又无专项编制经费。五是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缺少奖惩机制,在任务分配、树种选择等方面易受领导左右。六是作业设计审核意见落实不到位。

3.2 营造林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核查中发现,部分营造林小班(地块)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从而导致作业设计与施工不一致。主要表现为:设计树种与实际造林树种不一致,如将设计的生物质能源林树种改为其他树种,将生态林树种改为经济林树种,将阔叶树种改为针叶树种等;造林密度与设计不一致,如一个小班内易施工的地段按设计密度造林或高于设计密度,施工困难的地段降低初植密度,甚至不造林;设计的混交林,施工时改变为纯林;造林方式将设计的植苗造林改为直播;整地、栽植不按设计要求进行,影响造林质量;种苗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设计的Ⅰ、Ⅱ级种苗,施工时改为Ⅲ级,甚至等外级;造林地块与设计地块不一致,核查时往往发现图上设计的小班,现地找不到,现地造林的地块,又没有设计。导致部分营造林小班(地块)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的原因:一是作业设计质量不高,深度不够。设计前未进行认真的外业调查,营造林地块、树种选择未能做到适地适树或所选树种群众不接受;二是先造林、后设计,或边施工、边设计等原因,引起的造林密度、混交林比例、造林方式、整地栽植等问题;三是工作量大,县(市、区)技术指导人员不能及时到位监督指导;四是缺少专业施工队伍,群众性的大轰大嗡造林,造成的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

3.3 自查验收工作不认真

在抽取省级核查样本时和外业核查中,发现县(市、区)上报自查验收材料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县(市、区)自查验收工作不认真。表现为:一是自查验收未严格按照省有关规定,按时上报自查验收材料;二是上报的自查验收材料不规范,各级汇总数据未经严格审查,存在数据相互矛盾,汇总与分项不符,统计表、调查表、自查报告不符;三是个别县(市、区)直接使用作业设计图改名后作为自查验收图,致使编制作业设计时所出现的问题不能通过自查验收予以纠正;四是省级核查中发现营造林地点不符时,往往推托是作业设计变更或要求变更作业设计。

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个别地方领导对自查验收工作重视不够;二是自查验收内、外业工作量大,专业技术人员少,经费不足;三是自查验收时间紧,因为县级自查结束后,还要进行市级复查,再迎接省级核查时间比较紧张;四是自查验收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等。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为确保《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全面落实,应加强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一要强化职业道教育,培养其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二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三要强化管理,对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水平低的技术人员,不得参与作业设计、营造林施工、自查验收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各环节工作。并记入个人业务技术档案,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依据之一。

4.2 完善作业设计编制、审查制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作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营造林质量,完善作业设计编制、审查制度,提高作业设计编制质量至关重要。因此,一要逐步规范作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完善作业设计责任制度,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内业设计文件编制,杜绝“闭门造车、长官意思”,严格执行“谁设计、谁负责”;二要严格执行《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年度作业设计审核办法(试行)》的要求,明确审核审批责任,落实审核审批意见;三要加强作业设计变更管理,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建设单位必须提前提出申请,由原设计人员或单位修改后,再报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四要配套必要的工作经费。

4.3 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办法,进一步规范县级自查验收工作

为确保县级自查验收工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严肃性,在加强省级核查、稽查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县级自查验收工作。一要加强加强县级技术人员培训,特别是《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等标准、办法的培训,同时,加大对县级自查验收工作的督查、指导力度;二要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办法,规范县级自查验收工作,自查验收成果材料须经检查人员签名认定,单位审核;三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逐步推行营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

摘要:2008年度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核查结果表明,各建设工程任务完成率高,面积核实率、面积合格率较高。但也存在部别项目上报面积不实和虚报、重报现象。作业设计质量不高,营造林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自查验收工作不认真等问题较为普遍。提出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完善作业设计编制、审查制度,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办法,规范县级自查验收等建议对策。

关键词: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营造林质量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林业厅.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7.

[2]河南省林业厅.2008年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意见.2008.

[3]河南省林业厅.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检查验收办法.2008.

上一篇:企业市场地位下一篇:优化媒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