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政府(共9篇)
属地政府 篇1
0引言
重大危险源为应急救援工作的重点,一旦失控容易将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社会影响。如2013年“11. 1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燃爆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7. 5亿元,应急不力是这起事故暴露的突出问题之一。
由于目前的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应急预案缺乏有效的衔接与过渡,重大危险源事故时对事故风险研判错误,不能及时封路警戒,也不能及时通知疏散周边的群众,可能会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开展城市重大危险源企业与属地政府”一对一”应急预案( 以下简称”一对一”预案) 的编制研究,规范政府重大危险源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程序,明确有关部门职责,掌握相关社会应急资源,增强应对和防范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1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预案现状与政府应急中存在的问题
重大危险源企业及属地政府已经编制了各自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但政府与企业预案目前仍缺乏有效衔接与过渡。火灾、爆炸、泄漏等重特大工业事故,极易对周边产生严重影响,而企业的应急工作基本上只能局限在自己的企业内部,上级政府能开展针对企业周边的应急工作但缺乏对企业周边环境具体的动态掌握,基层属地政府可以在人员疏散和社会面控制等关键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但缺乏真正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方案和措施。故而城市重大危险源企业与属地政府”一对一”应急预案的编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2预案编制思路
“一对一”预案作为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属于政府突发事故总体预案的一部分,向下与企业应急预案相衔接,同时纵向与街乡镇的总体应急预案、人员疏散方案相衔接。
企业应急预案主要侧重于事故现场具体的、局部的处置,事故发生后企业在启动企业预案的同时将事故上报给地方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地方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及相应委办局按照“一对一”预案掌握和调配相关社会应急资源,增强应对重大危险源企业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一对一”应急预案主要侧重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进行救援时政府与事故企业的应急联动,特别是发挥属地街乡镇等基层政府在人员疏散、社会面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方便政府掌握企业周边环境情况及周边各应急资源调配,通过各委办局的应急联合响应强化政府的应急工作。编制时首先应通过定量风险计算确定企业事故风险,完成应急资源调查和应急能力评估,结合政府各级相关预案以及各企业的应急预案设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完成疏散责任片区划分,优选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并编制人员疏散、社会面控制等具体实施方案。
3预案基本框架与重点
“一对一”预案作为地方政府专项应急预案,其结构应符合政府应急预案的普遍要求,同时由于其特别针对重大危险源,因此与一般的政府预案相比, 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参考政府专项应急预案的一般结构,结合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救援的一般要求和关键内容,确定预案的总体框架结构如图1,包括总则( 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 、重大危险源企业概况、重大危险源企业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和职责,应急救援队伍编成与职责,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扩大应急,应急结束,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预案管理,名词解释,附件等内容。其中,重点是各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应急疏散、社会面控制、应急资源登记。
1) 危险性分析是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定量分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影响范围。应用相关模型对重大危险源的泄漏扩散、中毒、爆炸、火灾等典型事故进行模拟,并使用QRA方法评估重大危险源周边潜在的个人风险,综合确定需要进行人员紧急疏散的范围。
2) 应急疏散是指确定应急疏散小组组织结构、 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应急疏散程序,结合企业周边环境分析,预先规定切实可行的最优应急疏散路线、 疏散人员避难场所及安置场所。
3) 社会面控制重点是明确社会面控制力量及职责,避免事故周边可能发生的民事、刑事犯罪行为,消除事故次生、衍生灾害可能给周边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保障事故发生地交通顺畅、受灾群众情绪稳定、重点目标和重要设施安全。
4) 应急资源登记是指对属地内处置重大危险源事故须备有的应急储备物资、应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资源等进行调查并进行归类登记。同时与相邻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掌握相邻属地政府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医疗物资情况并备案。
5) 针对每个重大危险源各类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职责、程序、内容、衔接与配合及注意事项等;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上报与跟踪、专家咨询与决策、应急队伍和装备的准备与调动、现场救援与督导等。
4某厂液氨重大危险源概况及事故风险分析
本节应用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价软件 ( QRA) 针对某厂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模拟,重点分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影响距离,评估个人风险,确定需要进行人员紧急疏散的范围。
4.1某厂重大危险源及周边概况
本研究选取某厂作为研究对象,该厂两车车间共有1000kg液氯钢瓶72个,两个氨库共存液氨钢瓶30个,构成重大危险源。液氯钢瓶压力约为0. 7MPa,液氨钢瓶压力约为0. 5MPa,都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可能发生物理及化学性爆炸,因腐蚀、设备失效、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发生泄漏扩散中毒等事故,氨属易燃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导致次生衍生事故。
根据现场调查,整个厂区北侧为绿地和高速路, 外有地铁站; 东侧原为绿地,现为在建小区房屋; 西侧为高速公路; 南侧为街道,街对面是小区。厂区周围400m范围内包含7个住宅小区,6家生产经营单位,周围环境比较复杂,若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4.2模拟情景设定
1液氨、液氯钢瓶整体破裂,泄漏全风向扩散, 分别设定泄 漏场景为 风速为1. 2m/s、2. 2m/s, 4. 9m / s,静风,以及大气稳定度为C类、D类、E类。
2液氨、液氯钢瓶钢瓶物理爆炸。
4.3事故后果分析
事故后果分析能够定量地描述某事故情景所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本文采用液体泄漏速率模型、气体泄漏模型[3,4,5,6]、物理爆炸等事故后果模型,基于事故伤害模型和伤害准则,得出超压或毒物浓度等随距离变化的规律,从而预测事故的影响范围。静风时液氯泄漏中毒扩散影响见图2。部分具体危害距离参见表1。
说明: 图中绿色圈内为轻伤区,蓝色圈内为重伤区,红色圈内 。 模拟软件中加载的地图的比例尺为 100 : 1。
由模拟计算结果可知影响范围最大的是液氯整体泄漏。发生氯气泄漏,值班人员,管理人员,附近岗位工作人员,均有生命危险。厂区内的500名员工及厂区北侧道路、南侧小区、东侧单位及地铁站乘客可能受到不同程度伤害,需要安排疏散撤离。另外,如果液氨泄漏点不及时控制,氨遇火源还会导致爆炸,引起人员伤亡,造成机房建筑物、设备设施的破坏。由于氨罐顺序近距放置,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还可能导致相邻钢瓶爆炸,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4. 3个人风险分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对某重大 危险源进 行安全评 估,确定个人 风险值[7,8,9,10,11]。在事故情景概率分析、事故情景后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拟合计算,得到个人风险计算结果, 并生成个人风险等值线如图3所示。
根据个人风险计算结果,可以判断,该厂南侧部分居民楼超过居住类高密度场所的可容许风险标准要求,需要进行紧急疏散,减缓和降低风险。
4. 3人员疏散范围分析
综合考虑最严重的事故后果及个人风险计算结果,液氨、液氨发生泄漏后的约368m范围内的厂区员工、北侧地铁站及道路行人、东侧在建小区及南侧部分居民楼居民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伤害,事故初始需要将这些区域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撤离,按照其周边环境情况,当地街道办事处共划分6个疏散工作片区。如果现场有其他意外事件或还发生更严重的次生、衍生灾害,则疏散范围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4.5临时避难场所的选择
临时避难场所及安置场所按照可能撤离人数的两倍的原则来选择,并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的大型室内公共设施。设置优先应急备用场所,针对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重大危险源,在不同方向上分别设置安置场所互为备用,根据事故发生的现场气象条件,选择处于危险有毒泄漏点上风处临时避难安置场所。
4.6避灾路线的选择
疏散路线的选择,遵守如下原则: 不得顺风向撤离,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 禁止进入污染区,以免引起污染; 受到污染的人员要经过洗消后才能离开; 不得在低洼处滞留; 疏散时要考虑南北风向问题,因此避难路线为两定一备三条路线,公安和交警负责维持秩序并建立交通管制点。以B小区居民为例,小区居民可以沿着,小区西门→1号路( 向西) ,小区东门→2号路( 向南) ,→3号路( 向东) ,3条不同的路线进入临时避难场所,即某公园。
5结论与展望
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在事故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存在重要的人员逃生窗口期,而“邻里互助”式的企业与属地政府以及企业与周边的应急联动是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途径,“一对一”预案意在充分发挥街乡镇一级的基层属地政府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事故初期,上级政府及专业应急力量尚未到达现场之前,通过预案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引导周边人员疏散,并管控社会面。“一对一”预案的重点是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应急疏散、社会面控制、应急资源登记。综合基于QRA的事故后果计算以及个人风险计算,可以科学确定疏散范围,在此基础上预先规定切实可行的最优应急疏散路线、疏散人员避难场所及安置场所; 明确社会面控制力量及职责,保障事故发生地交通顺畅、受灾群众情绪稳定、重点目标和重要设施安全; 归类登记和科学调配应急资源。目前北京市已率先完成各区县属地政府与重大危险源企业“一对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并全部正式发布,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对一”预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与操作性,对于提高事故救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各城市应急工作中大力推广。
属地政府 篇2
第一、工伤保险基金的统筹实行的原则是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工伤认定申请的提出及工伤认定决定的作出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第三、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起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属地政府 篇3
华东治超统一行动
2012年3月28日8时至29日8时, 由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福建、上海6省市共同启动的华东片区公路超限集中整治行动全面展开, 在区域内形成了治超的高压态势。本次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是查处车货总重55吨以上的货运车辆以及运输不可解体物品的车辆, 同时对运输不可解体物品车辆的基础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统计, 为下一步华东片区统一办理超限运输网上审批工作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本次集中整治活动范围为省际接壤的道路, 在行动中, 各省市公路、运管等部门通力合作、联合治理, 取得了明显成效。
山西打击短途超载超限
为了打击短途非法超载超限, 山西各市县治超部门从近日起至8月10日, 展开短途非法超载超限专项整治行动, 各级治超办以及交通、交警、工商等部门将加大路面管控力度, 力争用100天的时间, 使短途非法超载超限得到有效根治。此次整治重点是要坚决取缔非法储售煤场以及非法改装车辆修理厂, 整治砂、石料场等非煤货源点的经营行为;坚决打击货运源头为车辆超标准装载、配载以及车辆二次驳载的行为;坚决打击无牌无照、大吨小标、非法改装车辆以及车厢加高马槽上路行驶的行为;坚决打击在建工程施工车辆非法超载超限行为。
交通运管部门将通过巡查和进驻的方式, 加强对政府公示的合法货运源头、源尾企业的有效监管, 确保非法超载车辆不出厂、不上路, 交警部门加大路面管控力度, 对非法超载超限车辆实施有效的堵截查扣, 对发现的非法改装车辆进行严格查处。对于专项行动中出现非法储售煤场取缔不彻底, 货运源头监管不力, 对治超举报案件不及时受理等问题, 要按照有关程序和标准进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 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川、青海开展省际联合治超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车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建立省际联合治超工作机制, 有效遏制跨省超限超载车辆违法行为, 去年12月, 青海省交通厅法规处副处长、路政执法总队总队长、副总队长一行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公路局进行了沟通会商, 双方就国道213线若尔盖境内与青海省海东地区省道阿赛线境内存在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 并形成两省关于国道213线跨四川、青海段开展省际间联合治超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 一致认为十分有必要通过加强省际间的配合, 通过加强源头治理与路面治理, 遏制“三无”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公路。
一是青海省海东地区按照治超职责将进一步加大省道阿赛线境内货运源头治理, 严格规范和引导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发展;二是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加强对“三无”车辆的车籍管理, 加强路面查处力度, 督促车辆和驾驶员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办理车辆号牌及驾驶证照, 拒不办理的加大治理力度;三是妥善处理好若尔盖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群众开展对物流运输的相关问题, 通过实施区域联动治超, 加大国省干线的保护力度, 促进两省边界地区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
广西将建“黑名单”治超
随着广西全区高速公路全面实施计重收费, 以及区内国省干线公路计重收费站开始逐步取消, 大量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改道行驶普通公路, 造成大量普通公路不堪重负而被损坏。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全区路政业务管理工作会议上, 为打击超限超载行为, 广西将推进“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超限超载治理长效机制, 并建立超限车辆黑名单, 从源头上控制车辆超限。
根据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部署, 广西公路局组织全区各级路政执法机构, 从今年3月26日起至3月31日, 对辖区公路、桥梁涉安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 检查中发现当前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十分突出。据国省干线公路计重收费站统计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通行数据显示, 2012年3月1日至31日, 通行广西国省干线公路40个计重收费站的货运车辆中, 超限超载车辆达33.54万辆, 超限率在30%以下的车辆共10.54万台/次, 占超限超载车辆的31.43%。大量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改道行驶普通公路, 造成大量普通公路路面病害迅速发展, 通行路况日益恶化。至2011年底, 全区专业公路养护总里程为19569公里, 优良路率仅为55%, 差路率达到7%以上。
而公路桥梁安全形势也异常严峻, 据有关数据分析推算, 车货总重大于55吨以上的严重超限超载车辆, 通行在国省干线公路 (不包括高速公路) 将达到180万台/次, 从超限超载车辆运输线路分析, G209、G323、G324、S211、S304等国省干线车辆恶性超限运输现象特别突出。这些严重超限超载车辆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 随时可能造成重特大交通事故。
广西公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公路管理部门将实行治超“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源头监控、联动处罚”的新型超限治理模式, 并加大打击“车托”纠集超限运输车辆集体通过收费站以逃避交纳通行费的行为。
黑龙江春融期治超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3月15日到6月5日, 黑龙江全面启动2012年春融期治超战役。近期,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按照“高速公路入口阻截劝返、普通公路站点执法监管、农村公路限宽限高保护”的总体要求, 严格执法, 进一步完善路面治超执法协作机制, 切实加大货车检测和执法检查工作力度, 春融期治超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果。
坚持卸载。治超检测站及流动治超检测站经过科学检测, 对非法超载车辆责令驾驶员对超载部分的货物实施卸载或采取强制卸载, 消除违法行为。坚持不卸载不放行, 不得以罚代卸。
上限重罚。春融期非法超限超载行为对公路危害加大, 治超专项行动期间, 控制自由裁量权, 统一上限处罚, 任何治超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处罚标准。
突出重点。以清理整顿公路沿线砂石、煤炭转运站点和打击车辆超限超载分合载行为等专项治理战役为突破口, 重点解决短途运输车辆超限严重、不覆盖、卸载难、非法转运、分载合载及车辆非法改装等问题。
部门联动。按照省政府全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部署, 建立交通、公安、工信、工商、质检、安监等部门协同配合机制, 形成源头监管点、治超检测站、治超卸货场、计重收费站、流动检测车“五位一体”的互联互动、相互补充、全方位、无盲区的治超网络体系。
辽宁路面执法与源头治超联动
为进一步加强辽宁省道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源头治理工作, 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道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的通知》 (交运发[2011]355号) 的有关规定, 自2011年9月份开始, 省厅运输管理局与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建立路面执法与源头治超联动机制, 将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路面执法查处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信息, 定期通报给车籍所在地市级运管机构, 并责成其严格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593号) 第六十六条的规定, 切实加大违法超限运输车辆、驾驶员和企业的跟踪处罚力度。
各市运管机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责成相关业务科室重点督办, 对省厅运管局通报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信息存档备查, 通过查阅运政网和管理档案, 逐一核实违法超限运输车辆、驾驶员及所属企业信息。对查实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和从业资格的违法超限运输企业、车辆和驾驶员, 违规次数超过法律规定的, 严格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违规次数暂不足法律规定的, 分别通过将违法超限行为记录在企业该年度的经营信誉考核中、对违规超限的经营者给予警告、责成经营者加强对所属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等方式进行处理, 同时, 以此项工作为契机, 向辖区内的道路货运经营者广泛宣传, 使货源企业、货运经营者及从业人员深刻理解《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的相关法律和政策, 充分认识超限超载的危害, 主动配合做好超限超载的治理工作。
辽宁省路面执法与源头治超联动机制已基本确立, 各相关单位执法信息共享互联工作配合顺畅, 下一步将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继续完善路面执法与源头治超联动工作机制, 密切配合、标本兼顾, 共同维护道路货物运输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齐齐哈尔“立体”治超
4月6日10时, 在哈大高速公路的齐齐哈尔路政处扎龙治超站, 执法人员正在认真核对每一辆过往车辆。这个治超站24小时有执法人员值班, 从3月25日到4月5日, 经过检查站的车辆有12000余台, 60台车辆超载超限。该站负责人刘敏说, 目前进入高速公路的超载车辆非常少, 即便有超载的, 也都超载一两吨, 没有大宗超载。
4月6日中午11时, 齐齐哈尔建华收费站。这里车流量比较大, 这个收费站连接齐齐哈尔市与齐甘、齐泰等高速公路。在入口处, 执法人员对载重车辆进行一一登记, 留下司机的联系电话、车号, 并让司机写下没有超载的承诺, 达到要求后放行。在收费站的另一个操作室内, 一台微机上正显示出口处一辆货车的各种数据:车轴、载重、实际荷载等。收费站站长于洪斌说, 这是今年齐北高等级公路管理处自主研发的一套治超电脑软件。这个软件一端链接着收费端口, 一端链接到电脑上, 在对车辆进行收费时, 电脑上就能显示出车辆的所有数据, 包括是否存在超载超限的行为。从3月25日到现在, 该收费站堵截了10台超限车辆, 1台超载车辆。
在嫩江大桥综合交通检测站, 由于高速路口严查超载超限, 各个检测站又24小时监控, 路政部门高密度的流动检查, 这种立体式的治超方式使每天经过这里的车辆虽在六七百台次左右, 但超载超限的车辆很少。从3月25日到现在, 超载超限车辆只有15台。
在齐富嫩江特大桥的入口处, 有多名执法人员在出入口检查车辆。齐齐哈尔路政人员说, 眼下, 行驶在特大桥上的车辆都没有超载。有超载超限的车辆在入口处就被截住了, 没有上桥的可能。
据齐齐哈尔公路路政管理处透露, 截至目前, 该处上路检查车辆5330台, 依法查扣超载超限车辆79台, 处罚50台, 卸货431.3吨, 其中7台严重超限车辆强制卸载超限货物, 并分别处以3万元的重罚。
郴州再掀“治超风暴”
3月27日召开的湖南省郴州市城区治超工作及治超站场建设协调会要求, 要继续掀起“治超风暴”, 严查严管严惩, 做到逢车必检、逢超必卸、逢超必罚, 坚持不懈防止超载现象反弹。
近日, 郴州市钢材车超载现象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并批示, 务必高度重视, 严防死守, 对于反弹地区严肃查办, 对内外勾结的严厉打击, 对超载源头严厉整治, 确保治超成果不因工作懈怠而毁于一旦。
目前郴州大道 (苏仙段) 王仙岭治超站, 有效控制了京港澳高速出口往东方向超限超载车辆, 受中间隔离带的影响, 无法控制对面方向自东向西上高速的双超车辆, 让这些上高速的双超车辆有空子可钻。要在S207线与郴州大道交汇处设立治超执勤点, 实行24小时值守, 控制上高速双超车辆。同时, G107绕城线杉山岭治超站和S322线马踏飞燕治超站建设要在8月底前完成。
为此, 郴州市将组建郴州大道治超流动稽查队, 实行24小时巡查, 严厉查处进入郴州大道的超限超载车辆。市有色金属工业园和市经济开发区要设置治超执勤点, 凡发现有超载、未盖篷布、未关水箱的违法车辆一律扣留, 从严处罚。
天津滨海新区治超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1年以来, 天津滨海新区投入2955万元治理超限超载车辆, 全年共查扣车辆20945辆次, 处罚15234辆次, 卸载9894辆次, 卸载量达212794吨,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目前, 新区政府已与各功能区管委会、天津港集团、滨海建投集团等单位签订治超责任书, 明确“第一责任人”, 各管委会与属地大中型物流企业签订责任书66份, 形成层层零距离对接的目标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凡属各自区域内治超责任, 必须由“第一责任人”主动承担妥善解决。各治超办已与大型物流、运输企业、建筑工地、码头、货场、搅拌站签订166份责任书。天津港增设了6处执勤点, 10处治超点, 形成了治超办与企业源头共治的联动机制。
今年新区还将加强对海河大桥、南京大桥、海滨大道等重点路桥治超监管, 以桥梁为咽喉重点, 确保不出事故;同时, 规划建设海滨大道治超检查站, 年内完成设计、征地、建设等环节, 在海滨大道海河大桥南段建设一处高规格、高标准的治超检查站。另外, 加大路面巡查力度, 实行倒查责任追究机制, 对超限超载车辆, 必须查出源头所在。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区将在年内筹建滨海新区数字化治超监控系统, 每一个监控点位都安装数字分析系统, 对超限超载车辆实行“精确制导”。同时, 规划建设永定新河收费站、中心渔港收费站卸载场, 对“双超”车辆进行截流, 使新区科技治超实现跨越式发展, 达到全市、全国领先水平。
浙江丽水“管家”贴身治超
浙江丽水的路政部门变成了企业的“管家”, 这一身份的转变, 正是330国道丽水超限运输检测站“走基层”服务企业工作的一项创新。今年开始, 该治超站根据辖区生产运输企业的不同特点, 以源头管控、规范物资运输为重点, 蹲点深入辖区企业, 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贴身“管家”式服务。辖区内拥有路政“管家”的企业, 目前已达25家。
据了解, 治超站“管家”入驻之前, 辖区不少企业木材原料运输普遍存在超高、超宽的违法行为, 且由于长期以来装载的不规范、不科学, 多次发生损坏隧道标志牌、公路路灯设施以及货物掉落等事件, 也给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治超站企业“管家”入驻以来, 帮助企业制定了原料物资的规范化装载方案, 将以往木材的横向装载逐步改为纵向装载、交叉式存放, 在车辆货物运量显著增加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货物的装载高度、缩小了宽度, 有效避免了各类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的发生。
属地管理经验 篇4
一、采油三区属地管理工作指导思想:
以“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尽职尽责,千方百计消除属地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属地管理目标,认真贯彻油田公司和作业区制定的属地管理制度和方针,坚决执行海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持全员、全过程抓风险管理的原则,认清阶段性、增强主动性、提高预见性、管理科学性;统筹考虑全局,结合动态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全员参与,标本兼治,力求属地综合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二、采油三区的属地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完善属地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岛内交通管理规定、施工风险告知制度、完善施工准入内容审核和人员信息登记备案办理(包括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危险作业审批手续等,实现了靠制度约束队伍,而不是靠领导权力约束队伍管理目标。而从属地应急管理的角度出发,为了更好的对属地内的承包商进行管理,我们建立了属地施工登记台账,对施工区域作业内容和人员居住地点、人数等均有所备案掌握,其次我们还与各单位签订了应急联动协议确保应急过程的统一调配,同时我区还组织开展属地单位入场教育考试工作,外部单位进入我区施工作业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考试,进一步提高我区属地单位人员的安全素养。
2、加强属地监管,推动全员参与。为实现属地各项生产建设施工全过程受控监督。“生产建设节奏可以加快,但是施工程序万不可逾越”,是采油三区时刻遵循的工作原则。属地管理的难点主要是油田内部其他二级单位和承包商,各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中无证上岗,违章施工、乱摆乱挖、无票证作业等时有发生,深知这些违章行为的背后是随时都是一颗定时炸弹,我区除了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现场全过程巡视监督外,也鼓励和推动在岛员工积极参与进来,以各员工小属地为单位,要求员工积极检查积极上报,且性质相对恶劣的问题,我区通过利用风险管控系统这一手段将属地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一一上报并督促解决。
3、“站好最后一班岗”,严格落实属地施工结束后的验收工作。切实转变各级安全监督人员监督模式,目前的各级属地监督员已经从思想上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正在从以前的单一“施工安全”监督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监督”逐步转变。施工作业结束后我区加强了对施工质量方面的检查,严格落实了工艺管线试压、设备试运等验收要求,提早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施工隐患,保证安全生产。其次针对施工现场,我区以“工完料净场地清”为要求,针对不合格的现场限期
我国应急属地管理原则探析 篇5
关键词:应急管理,属地管理,属地响应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少数国家之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急迫转型, 各种突发事件也显著增加。2003年非典后, 公共危机管理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案三制”的确立和完善, 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已经进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随着应急管理十余年的发展, 这些体制、法案在经历一次次突发事件的检验后, 也不断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属地管理原则便是其中值得商榷的一项。
1 我国应急属地管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 我国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属地管理作为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是指危机管理工作由事发地人民政府负主要责任, 按行政区划划分的各级党政机关的危机管理责任和权限, 确立危机管理的机构, 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本辖区、本单位、本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危机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1.1 追根溯源
“属地管理”原则被确立之前, 对于突发事件是以权属管理为主, 例如传染病归卫生防疫部门, 洪涝灾害归防汛指挥部, 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归抗震救灾指挥部、危害社会安全事件由公安部管理, 而像经济方面的突发事件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银行监管, 等等。随着权属管理暴露出的诸如部门利益保护倾向严重, 应对突发事件时势单力薄, 救援力量部门分割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多时, 便有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本地化防范”。
“本地化防范”强调对于平时事故的防范不仅仅需要某个行业、部门高度重视, 更需要当地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志愿者队伍等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进来, 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公众知情与公众参与, 形成强大的防范公共安全事故的社会联动力量。突发事故发生时, 就地处理, 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响应, 把事故危害控制在局部地区。从内容上可以看出, “本地化防范”的原则与今天“属地管理”的原则已十分近似, 都强调第一时间救援对于防止事件扩散及衍生新的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1.2“属地管理”原则确立原由
突发事件的紧迫性特征, 决定了“与时间赛跑”在事件应对中的重要性。突发事件发生地政府的迅速反应和正确、有效应对, 是有效遏止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大量突发事件统计表明, 80%死亡人员发生在事发最初2小时内, 地方政府能否在第一时间发现突发事件苗头、预防发生、实施有效救援, 防止扩散 (引发、衍生新的突发事件) 是突发事件应对的关键。因此, 必须赋予属地政府应急管理的第一职责, 授予其统一实施应急处置的权力。此外, 属地政府还拥有熟悉事发地情况和获取第一手信息的优势, 这两大优势有利于指挥者正确研判, 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当然, 属地管理为主并不排斥上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应对工作的指导, 以及其他部门和组织的协同应对。
通过比较可见, 在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中, 属地响应存在着绝对优势, 尤其是对于异地突发事件。
2 现有应急属地管理原则的主要弊端
通过以上比较发现, “属地管理”原则并非应对突发事件的万能钥匙 (这里仅从应急管理角度而言) , 也存在诸多弊端:
2.1 属地管理绝对化, 造成一些部门、行业“懒政”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强调“属地管理”, 从提出这一原则的初衷来看, 是希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 先有组织机构来承担救援任务, 让老百姓的事有人管, 不管是不是你的责任, 只要发生在本辖区内的一切事故, 不但要管, 还要全身心投入。但这一原则, 却让一些部门、行业钻空子、搭便车。本该部门、行业管的, 面对的棘手、复杂的问题, 为避免承担责任, 把一切问题推向“属地”。尤其是那些利润较大的行业, 为了巨额的经济利益, 铤而走险, 抱着侥幸心理, 不出事稳赚, 出了事还有政府承担。这既违背了“权、责、利”的平衡原则, 也有失公平, 同时还为疏于管理的行业、部门的“懒政”找到了借口。
2.2 属地管理权责不明, 造成“隔岸观火”、推诿、扯皮
权力、责任和利益是管理“三要素”, 缺一不可。没有责任就无所谓权利, 任何一种要素的缺失都会造成失衡。而现有的属地管理原则, 很难想象在达到属地政府承受力极限时, 政府不会出现从懈怠亦或是争功、漫天申报救援金的极端, 特别是对于一些跨区域的事件。比如水流域污染, 受污地不是实污地, 一边在拼命的治理污染, 而污染源头却得不到有效抑制, 钱花了, 事干了, 事情仍得不到解决。就受污地而言, 他们只有治理污染的属地职责, 对于辖区外的企业无权管理;对于水利监管部门而言, 责任更多的是受污地和排污地的属地职责;而对于排污地而言, 污染并不在本地, 更何况排污企业有可能还是当地的经济支柱、龙头企业, 这样模糊不清的“界面关系”, 恐怕哪一方都没有承担治污的积极性!
2.3 过重的财政负担, 影响当地应急工作的积极性
在我国, 从灾害的预防阶段到应急响应阶段, 再到灾害恢复、重建, 甚至还包括防不胜防的跨区域突发事件, 均由地方政府承担, 无疑这是一笔庞大的财政支出。3.1晋城特大交通事故,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承担这次事故响应任务的毫无疑问是晋城市政府, 但善后阶段主要赔偿任务既没有落在盈利的高速公路部门也没有落在监管不利的货车所属公司或是危化品运输监管部门, 却依旧落在了事发地政府。或许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政府在关键时刻承担一切责任, 但无疑重重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其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2.4 申请上级政府经济援助时, 存在道德风险
对于一力擎天而应急支出又捉襟见肘的政府, 面对财政保障的严重不足, 很难想象不会出现推诿、观望和坐等中央救济金的情况。根据“属地管理”原则, 中央希望地方政府自行解决, 而地方政府则预知中央不会对影响巨大的公共危机事件置若罔闻, 这时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就会因事件处置中所需救济金各自承担的比例展开博弈, 就会出现“不作为或少作为”等待中央财政支持, 而等待的过程恐造成危机事件事态升级。
一旦有机会申请中央财政援助时地方又不免会出现“无灾报有灾, 小灾报大灾”的现象。例如有媒体曾报道, 雅安三个重灾县公布的经济损失数值高达1693.58亿元, 而该值至少是其上年GDP总和的21倍。而对于汶川的灾后重建, 截至2010年底, 中央财政累计筹集3033亿元重建基金, 累计下拨2986.70亿元;2007年四川全省的财政收入也不过1300多亿。首先受灾的并不是四川全省, 而只是四川的一部分, 且还不是发达地区, 如若一些地方政府确存在虚报灾情“狮子大开口”套取重建资金的情况, 那就既浪费了公共资源, 又给腐败留下了隐患。
根据上图中数据可见, 中央救灾支出呈逐年增高趋势, 地方政府对于中央财政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加重了中央财政负担。
3 完善属地管理机制的有关对策
根据当前我国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原则存在的问题, 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的成熟经验, 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且更为合理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这对于今后应急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立属地响应的应急管理原则, 谁家的孩子谁抱走
突出属地响应, 确保第一时间紧急救援和一元化的决策、领导, 明确事故发生地政府在响应阶段的决策权和指挥权。而对于事后恢复、补偿等则应谁家孩子谁抱走、谁的责任谁领回, 尤其是事故类突发事件, 则应由归属地政府承担其善后等相关责任, 必要时事发地政府可以协助其完成善后工作。
3.2 建立合理的危机管理“成本共担”机制, 形成全社会参与危机管理的合力
当今政府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 本已不堪重负, 却仍旧在很多方面独力擎天。不但不符合经济新常态的需求, 也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就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应该融进更多共担主体, 摆脱对政府的多度依赖, 建立一种以政府承担为主、社会与民众广泛参与 (自愿与强制两者兼有) 大家认可的、公平的且可操作性强的“成本共担”机制。开辟多元化的融资、筹资渠道, 使个人、企业、社会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风险分散、责任分担”, 同时再辅之激励措施, 让保险资金、银行信贷以及社会捐赠连同财政资金等可用于救灾管理的资金协同搭配、相得益彰。
3.3 设立灾害准备金
将中央与地方财政救灾金比例制度化;并从当年财政预备金中固定一定比例的用于救灾的专项准备金, 实行滚动机制, 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灾害准备金的支出、结余情况, 待突发事件发生时, 用于应急响应和复建经费。
参考文献
[1]戚建刚.《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行政应急管理应急管理体制之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12) :12-15.
[2]辉.突发事故应急与本地化防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 .
[3]秦锐.财政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4]新观察.虚报灾情是“趁灾打劫”[OL].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c/sd/2013-05-16/103727140457.shtml.
推进护线属地化管理 篇6
(1) 加强护线员队伍建设。按属地管理要求配置电力线路护线员, 护线员由安保部与沿线路供电所选聘的技术水平较好、责任心较强、能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的员工担任。
(2) 建立护线组织体系。沿线路供电所成立护线小组。护线小组由本单位负责人、安全员、技术员和护线员等成员组成。护线小组应定期督促护线员做好线路巡视记录整理、报表工作, 定期召开属地护线专题会议, 总结前期护线工作, 解决存在的问题。
(3) 建立护线监督机制。安保部组织人员不定时对各单位护线质量进行抽查, 护线员若不能按时按质按量进行巡视, 将扣除护线费用的5%。若全年累计3次被罚, 取消护线员资格。
(4) 实施“1+1”电力设施防护网。各所要定期组织召开规划、国土、林业等管理成员参加的座谈会, 充分发挥防护网络作用, 实行电力设施保护超前防护。
(5) 实行护线责任追究制。护线员对巡视范围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正在新建或可能新建的建筑物、构筑物, 应及时发现、制止并上报。由于护线员巡视不到位, 导致线路缺陷不能及时消除, 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的, 将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经济责任, 直至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6) 落实护线奖励制度。公司对发现重大缺陷或及时阻止破坏、盗窃电力设施行为的有功人员, 积极主动联系、配合、协助有关部门处理线路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放炮采石、种植树竹、清除树障等工作的有关人员, 将根据其所做贡献的大小,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7) 分解护线协议责任制。实行逐级签订属地护线协议书制度, 协议按照定人员、定杆塔、定职责、定奖惩, 保安全的“四定一保”工作方针进行签订。
(8) 规范报表报送制度。每月25日前各护线员要将110 kV及以上线路缺陷报表报公司安保部, 对发现的线路紧急、重大缺陷, 护线员应按规定填写输电线路属地保护巡视记录, 按规定期限填报和反馈巡视信息, 及时反馈发现的重大和危及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安全隐患信息。
(9) 提高护线工作管理标准。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供电所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 作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一项内容定期自查和评价, 考核结果作为电力线路护线员年度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
实施HSE属地管理的措施方法 篇7
属地管理的范畴
(1)保障所辖区域内自身及在区域内活动的工作人员、承包商、访客的安全。
(2)通过制定岗位工作和发展计划,确保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3)通过危害识别和风险管理,实现无责任生产事故运行。
(4)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行为安全评价、安全分析等,实现事故零伤害。
(5)编写、审核签署安全工作许可证和高危作业许可证,确保管辖区域的各种非常规工作按照相关安全标准进行。
(6)对管辖区域的工艺设备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上报。
实施属地管理的必要性
(1)由于HSE工作的广泛性、繁重性、具体性,光靠各级领导的亲自参与和重视,远远不够,必须要把HSE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层层细分,划分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统一的细小属地,落实属地责任,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良好局面,才能确保HSE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2)由于企业长期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导致对隐患的产生过程和原因分析不深,致使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没有起到预防作用,使安全责任出现真空。此外,由于HSE审核的重点更多的是放在对安全结果和资料的审核,忽略了安全过程审核,从而导致了员工对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的不重视。
(3)HSE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或不对位。由于有些企业存在重利润、轻安全的思想,在进度、利润、安全发生相碰时,由于HSE责任不对位,往往牺牲安全的利益,过渡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HSE工作措施不落实或执行不到位,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实施HSE属地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
落实HSE属地管理共分7部分内容,即:明确属地管理的工作内容;制定岗位职责分工;进行岗位工作描述;建立岗位技能培训需求档案;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安全绩效考核。
1 明确属地管理的工作内容
划分属地时,要将工作内容按实施步骤细化。工作内容太粗,则划分的职责不清,岗位描述不具体;工作内容太细,造成与安全分析混淆,管理者认为已经明确了职责,但执行者茫然,造成属地管理者对自己具体负责的职责认识不清楚或理解不透,并与直线领导的认知有分歧,在职责描述中很难评价具体工作内容。因此,只有将属地管理范围内的工作内容划分到其一项工作只有属地管理者一人参与执行时即可,因为只有属地管理者本人执行或负责时,才会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在工作内容实施步骤细化过程中,要动员全员参与,这样就可避免工作内容的漏项,确保属地管理工作内容的齐全、明晰。
2 制定岗位职责分工
(1)制定岗位职责分工必须确定工作内容和决定事项,即:明确做什么?工作内容是否是可控制的?这样就提高了职责的有效性。在描述工作内容时还应注意:(1)避免简单的行为(如:参加会议);(2)用动词开头描述工作内容(如:评价、计划、书写、记录、决定、操作、检测、准备、更新、收集、批准、执行等);(3)要简单扼要;(4)指出一个判断或决定想要达到的结果。
(2)确定工作职责完成者,即工作由谁来做;参与者可以是个人、小组、部门或岗位,如有必要的话,参与者也可以是本部门或单位以外的部门或岗位。
(3)建立岗位职责分工表,即给每位参与者赋予一定的角色和责任。
(4)获得反馈和达成协议,即双方通过沟通认可。
(5)执行。在执行过程中:(1)将职责表最终稿分发给所有参与者;(2)制定执行职责表的起始时间;(3)周期性检查职责表的工作内容和参与者的职责使之可行有效;(4)按需要及时更新。需要注意的是,岗位职责分工表必须要有各部门的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在编制各岗位职责表时要邀请职责相关岗位的人员参加,这样执行起来才没有阻力。
3 进行岗位工作描述
岗位工作描述是岗位存在的主要基础文件,它解释一个岗位为什么存在,和期望它做什么,里面的信息不仅用于帮助清楚的理解设置岗位工作的目的和工作范围,也是作为工作评价(职务级别)的依据。岗位工作描述要求必须明确岗位管辖区域及属地安全责任;还必须明确规定岗位所需最低岗位资质、任职条件、培训项目、工作经验等内容,即完成岗位工作说明书的其他项目的填写。这样,就明确规定了安全培训的方向,故岗位工作描述也是岗位技能与培训需求矩阵以及安全绩效考核的依据。
4 建立岗位技能与培训需求档案
根据岗位职责描述表和实际工作要求,建立各属地管理者的详细岗位技能培训需求档案。此档案主要包括岗位、岗位所需培训项目等。并提出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
5 根据岗位技能档案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
(1)根据岗位技能培训需求档案,在和员工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建立个人培训需求计划和记录。获得技能和培训的方式有:(1)脱产理论培训;(2)实践;(3)在岗培训;(4)自学/互学。
(2)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根据被培训者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HSE培训避免形式化,重点推广案例教学、现场指导教学、体验培训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在创新培训方法的同时,也要遵循“培训要有目的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巩固性与反复性”等4项基本原则。如:案例教学就是在每次培训前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国内外发生的事故案例。
6 关键岗位人员变动的管理
为确保生产单位在组织机构和人员变更的情况下,关键岗位在工艺区域工作的操作人员、维护和技术人员能够保持相关知识、技能和特定经验的最低水平,从而为可能影响工艺安全的决策提供一个可靠的基础。保证工艺安全,必须对关键岗位人员变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1)关键人员变更的控制点包括:(1)为工艺操作、维修和管理人员维持最低的相关经验、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指导;(2)对变更人员进行工艺安全原则和要点、工艺安全信息、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3)评估调动员工在接受培训之后的熟练程度;(4)如被定为关键岗位员工的变动失去控制时,需提供额外的保护措施。
(2)制定关键岗位人员变动的限制条件,如:最少人数、经验水平、岗位替代、其他限制条件等。
7 制定可量化的安全绩效考核指标
安全绩效考核是安全属地管理的核心部分,因为它关系到属地管理的执行情况,只有将安全绩效考核从员工综合业绩考核中拿出,单独考核,才能充分调动各级属地管理者履行安全职责的积极性。属地管理才能真正的有效落实。安全绩效考核主要分为结果绩效考核、预防绩效考核和管理绩效考核。
(1)结果绩效考核。
结果绩效考核是安全考核中的被动绩效指标,即上级给下级设置的否定指标、结果指标、拟定事故及伤害级别的扣分标准。设置结果绩效考核指标一般占整个安全绩效考核的20%~30%,一旦发生严重的伤害事故,则采用否定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否定所有的安全绩效。
(2)预防绩效考核。
预防绩效考核也叫主动绩效考核指标,即拟定各项管理标准,根据拟定的标准及实际实施记录给予加减分的考核方式,如:紧急预案完整性及演练次数、隐患整改率、未遂事件上报数、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修订件数等。设置预防绩效考核一般占整个安全绩效考核的30%~40%。
(3)管理绩效考核。
管理绩效考核也是安全日常管理考核指标,即按照日常管理工作,拟定各细项考核标准,如:安全会议每月次数、审核每月次数、审核次数及质量、参与工艺安全分析与风险评估次数各种报表上报率及发现隐患次数等,给予加减分;在加减分时可根据纪录和安全审核发现均可执行。管理绩效考核一般占整个安全绩效考核的30%~40%。
结论
落实属地管理,就是要落实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各自承担工作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工作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落实各级领导对分管领域、业务、系统的安全环保负责,落实每一名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区域内的安全环保负责,包括对区域内设备、作业活动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的领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把岗位职责和属地责任融为一体,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良好局面。
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探讨 篇8
广义的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各种合作活动。核心内容就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在相关的人才培养、培训中进行合作,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之于实际工作当中,然后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并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如何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以及新的办学体制机制。
二、目前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的基本现状
(一)合作企业决定权过大,忽略行业的基本功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校企合作的新阶段,各地的校企合作风起云涌。但是,在这热闹的背后,却呈现出了校热企冷的局面。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学校处于被动的一方,有些学校为了保持与企业的合作关系,采取了迎合避让和容忍的方式,因此,企业拥有了比学校更大的决定权。学校的办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基本功,而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只是一种形式,它追求的更多是利益,而非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基本功,因此,为了让学生尽快上手并参与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从时间和成本这两个角度考虑,忽略一些行业必备的技能知识,使得学生在所掌握的技能方面就显得非常的局限,没有真正掌握全面的技能和基本功,走出了合作企业就很难就业。
(二)合作过程中忽略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是“2+1模式”,也就是说一年时间修公共课,一年时间修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操作技能课,第三年到企业上岗实习。显而易见,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学生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学习专业课,时间明显不够。在大三一年的时间里,校企合作双方注重操作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可是一旦遇到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支撑的项目,就会束手无策。
(三)只注重灌输企业文化,不重视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不断向学生灌输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对于学生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被忽略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一般是一个班与一家企业挂钩,学生在三年时间里只联系这家合作的企业,对外界其他企业的情况基本不了解,导致了学生的视野狭窄,思维僵化。
三、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及学生就业的模式分析
在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的过程中,校方与企业各自具备自身的优势。高职院校懂得办学规律,企业具备培训学生学习企业技能的硬件资源,校方往往因为办学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争取到更大的决定权。企业因为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及为了自身的利益,无法达到院校的教学要求,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职业教育,导致学生成为了企业逐利的工具。如何让高职院校与属地产业的合作发挥出最理想的效果,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课题。下面是当前流行的校企合作模式流程:
从图1模式可以看出,学生的社会实践仅限于与合作企业的接触及某些岗位,视野面小,无法真正做到与学生的就业对接。而图2所示就是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对比图1和图2可以得出,如果要使学生顺利就业,必须基础知识和企业技能双管齐下,把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学习企业的技能上;把基础知识和企业技能融会贯通,并且要加入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更宽一些,不局限于只掌握某个岗位的技能,不能因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而成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绊脚石。
四、关于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建议
(一)对校企合作要有清晰的理解
学校和企业都需要明白,校企合作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而不是在形式上走过场。只有学校和企业都理解了这种偏差,才会在合作过程中把握好校企合作的方向,在行动上避免出现偏差。
(二)院校应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在我国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掌握着相对较大的主动权,无法配合合作院校的办学规律及课程设置,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地位不平等的情况,即使院校意识到了这种情况,由于合作双方本身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加上合作院校不主动争取,致使这种不按规律办学的状况一直存在,建议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主动争取,确保合作双方有效地按办学规律办学。
(三)院校的办学理念与行业的标准要对接
校企合作的宗旨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双方应该按行业标准来设置课程,而不是单方面以院校或企业的标准来设置课程。在行业的标准基础上,可适当突出企业的技术与特点,但不能以企业的技术特点或标准来设置教学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才会使学生立足于行业的标准要求,并且遵守这个标准,真正做到院校的办学理念与行业的标准对接。
(四)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校企合作双方必须坚持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夯实其人文素质底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要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对接,在培养企业文化的同时,拓展培养人文素质,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面对社会与困难的能力和正确的心态,培养学生珍重并忠实于自己的职业,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顺利就业并且很好地适应社会。
(五)重视基础理论学习
目前,一些院校压缩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企业的技能及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了学生理论知识的不足。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很多刚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很快就被更新的技术淘汰,学生只有储备足够多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快速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前进的步伐并领导潮流。
(六)成立专门的就业部门对接学生就业
学生就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牵连着从学校到企业、社会等方方面面,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尤为重要。各院校就应当成立专门的就业部门,要针对学生就业的社会需求进行系统而又及时的分析研究。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教师应当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取得人才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分析研究社会需求的规律,并将每年的分析报告汇总,列出各项数据及分析意见,及时反馈到院校教学部门,由院校教学部门组织进行专门的评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并将之落实到校企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课程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就业,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对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就业工作脱节的问题,校企双方都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企业上,忽略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及学生就业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及行业技能。只有院校与企业双方都认识到此问题,才能使校企合作工作顺利地开展,有效地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无缝对接。
摘要: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是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不重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过于强调企业技能,对校企合作的理解不清晰,从而导致办学方向出现了偏差,及对学生就业工作力度的薄弱等。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如何完善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以及探索新的办学体制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翟志华.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05).
[2]冯建丽.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对接之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6(03).
浅议属地人文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 篇9
1 精心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是灵魂
俗话说:理念决定行动。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是指班级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指导下, 在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统揽全班师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确立具有属地人文精神的班级文化建设理念, 是指在班风班貌建设、教室环境设计、班级活动开展, 师生学习生活中将属地人文精神一以贯之, 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 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培养具有属地人文精神的人。木洞小学挖掘木洞山歌、诗词文化, 确立“歌韵润泽, 唱响人生”这一具有属地人文精神的办学理念, 其下三年级三班文化理念确立为“我快乐, 我成长, 我把童年唱响”;四年级三班文化理念为“山歌满满润心田, 书香飘飘伴成长”, 读来颇具特色。
2 细心做好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设计是关键
教室虽小, 但处处有宝, 关键还要看我们如何利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 “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 还是悬挂图片标语, 或是利用墙报, 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 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并最终连班级的墙壁也在说话”, 可见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设计十分重要。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设计是指班级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指导下, 对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目标、班级制度、班级名称、团队意识、班风班训班歌的创设、教室墙壁及环境的布置、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以及班级文化专题活动的策划等。班级文化设计的核心是班级精神的塑造、班训的创设、价值取向的导引和班级凝聚力的打造, 它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融入属地人文精神的班级文化建设概念设计, 就能让班级文化建设活起来, 动起来, 亮起来。比如, 班训的创设要避免千篇一律, 空洞乏味, 应在颇具属地人文特色的班级文化理念指导下, 创设新颖实在、亲切朴实的班训。木洞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融入山歌诗词文化精神后, 四年级三班的班训创设为“学诗明理, 知书达礼”, 令人耳目一新。
3 全心打造班级物化环境是重点
教室环境状况, 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及教育的效果。因此, 各班级应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指导下, 要充分利用好每一片空间、角落, 精心布置, 使其既温馨舒适, 又催人进取。在教室环境创设上, 包括名人名言、专栏板报、课桌的摆放乃至卫角的设置等等, 都应赋予其一定的和谐色彩和教育意识, 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高尚文化享受。为此, 我们应注意, 一是在布局上, 大型栏目学校统一:如班级牌、形象信息版、七彩空间版、校训班训位置等, 由学校统一划定位置空间及栏目主要内容, 具体内容由班级发挥拓展, 这样既大气、规范, 又别具一格, 特色突出。小型栏目专栏班级做主:如理想树、智慧栏、板报、图书角、班规守则、心理信箱等, 由班级创设, 确保班级创造力的发挥。二是在材质上, 大型栏目学校统一定做, 确保质量;小型栏目班级自主制作, 学校提供帮助, 经费上实行奖励补偿, 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在评价上, 注重内涵表现。根据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总体方案, 审视各班班级文化设计方案和意图进行评价和考评, 促进特色班级物化环境的成型。
4 倾心铸就班级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保障
班级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 既能反映班级文化层次的高低, 也能反映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文化素养与班级管理水平, 进而关系到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成败。具有属地人文精神的班级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 将升华班级文化建设品味, 使班级管理更切合师生实际, 更显示师生智慧, 因而更具约束力。我们在制定具有属地人文精神的班级制度文化时, 还要注意:一是在制定参与范围上, 让师生共同参与, 因而共同遵守;二是在制定方式上, 要广泛民主、反复修订;三是在表达方式上, 通俗易懂, 宜读易记;四是在贯彻执行上, 要公正公开奖罚分明。如木洞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制度是:穿整齐, 按时到, 师生见面互问好;铃声响, 快静息, 学习用品摆放好;课堂上, 勤思考, 师生互动秩序好;课间时, 不喧哗, 上下右行要走好;保洁净, 不乱抛, 室内室外维护好;讲文明, 有礼貌, 与人交往言行好;讲安全, 勤思量, 校内校外平安好。
通过新型班级制度的订立, 既体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 又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 人人参与, 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参与热情, 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观和主人翁精神, 从而在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中求得进步和发展, 形成具有稳定、持久和外显的班级行为文化。
5 悉心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是核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构建具有属地人文精神的班级精神文化, 能让班级精神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助力特色班级文化的打造。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爱心等具有“五心”特征的情商, 培养诚信待人, 感恩热忱, 自主探索, 具有合作创新精神的人。在营造具有属地人文精神的班级文化, 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时要注意:一是要榜样引领。如木洞小学以杨沧白、丁雪松等木洞名人轶事为载体, 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取得良好效果。二是要活动感悟。像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以及各种设计、表演、演讲大赛、辩论大赛, 卡OK比赛等活动, 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了桥梁, 又使学生心情愉悦, 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三是要实践磨砺。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 利用师生的亲近感, 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让学生在教师“言传”中学会关心他人。在学校“捐助”“关爱”和“社会实践”等身体力行的“身教”中体验情感和成功。四要“挫折”巩固。当今社会上许许多多弄虚作假的现象无不影响和残蚀着学生的心灵。如利用观看“天天630”栏目, 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效果甚好。
【属地政府】推荐阅读:
属地监管07-15
做好属地管理09-02
属地管理经验06-26
安全属地管理09-04
属地管理规定10-06
杜邦理念之属地管理07-30
设备工程师属地范围及安全职责08-21
推进“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理念加强HSE管理07-23
政府性质和政府权威10-22
镇政府向县政府打申请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