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定位

2024-10-28

知识定位(通用8篇)

知识定位 篇1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车辆标志定位方法, 利用成熟的车牌定位技术和车标相对车牌的固定位置的先验知识, 对车标进行定位。由于这种方法避免了多尺度、全方位的搜索, 所以适用于实时系统。

关键词:先验知识,车标定位,Canny算法

本文的设计思路是将车标定位分为车标粗定位和精确定位两个步骤, 先利用成熟的车牌定位技术确定车牌的位置, 再推算出车牌与车标相对位置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从而实现粗定位;再对粗定位图像进行处理, 利用边缘检测得到车标边缘轮廓图;最后利用数学形态学知识的二值闭运算对图像做更深一步处理, 最终精确定位车标。

1 车标粗定位

先利用车牌的先验知识, 进行车标粗定位。利用目前成熟的车牌定位算法, 先定位车牌的精确位置。研究表明, 大部分车辆的车标都位于车牌的垂直正上方, 高度位置与车牌宽度有着一定联系。通过分析图像中的车牌的相对位置关系, 解决图像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尺寸缩放问题。Gp1、Gp2表示车牌在图像中的高度位置, Sp1、Sp2表示车牌水平位置, 实验证明车标与车牌存在以下关系:

Gb1、Gb2表示车标矩形的高度位置, Kp表示车牌宽度, Sb1、Sb2表示车标矩形的水平位置, n、m代表调节参数。

一般车标的图像大小均不超过车牌宽度的1.5倍, 根据车标位置的不同, 我们可以对n、m进行调节。

2 车标矩形预处理与车标边缘检测

2.1 图像预处理

获取车标粗定位矩阵后, 需在此基础上, 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通过灰度化、直方图均衡化、图像平滑去噪等方式对该矩阵进行预处理, 为精确定位打好基础。

常用的灰度化方法是使用加权平均值的方法, RGB图像转化灰度图像的公式为:

式中, R、G、B分别表示该图三个颜色的分量值。再利用模板大小为 (4×4) 的邻域平均法进行图像平滑。

2.2 边缘检测

通过边缘检测算子对车标矩形图像进行边缘检测。研究发现最优算子法的边缘检测是精度比较高的方法。采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 虽能较精确检测出车标边缘, 但同时检测出了车标背景的排气散热片边缘, 因此不可行。研究发现大部分车标散热片的水平或垂直边缘性非常强, 因此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边缘检测, 以获取车标的边缘轮廓。我们利用Sobel边缘检测算子对车标矩形分别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边缘检测, 将结果进行相与运算。实验表明, 水平纹理和垂直纹理的散热片背景都能得到较好抑制, 车标边缘轮廓特征也很清晰。

3 车标精确定位

粗定位后车标区域矩形已经明确, 但该区域相对于车标而言比较模糊, 我们需要利用该矩形区域和数学形态学中的运算来精确定位车标。

3.1 数学形态学

我们运用数学形态学简化图像数据, 保持其基本形状特性并消除无关的结构。该算法能使处理算法和形态学分析并行化, 极大提升处理图像速度。

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利用结构元素作为“探针”在图像中不断移动, 在过程中收集图像的信息并分析图像每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此了解图像的结构特征。其运算主要有:膨胀、腐蚀、开、闭。本文采用闭运算进行车标精确定位, 所谓闭运算即弥合孔洞和裂缝, 连接邻近的物体, 令不明显的物体边界变得平滑。

3.2 车标精确定位

要实现车标精确定位的算法, 就要正确选择结构元素。研究证明这里运用矩形的机构最为恰当, 所以选择大小为14×40的矩形结构元素并进行闭运算, 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白色区域即为车标精确位置。至此我们只需扫描并处理车标精确定位后的二值化图像, 根据记录下的白色区域坐标, 在原始图像中进行剪裁。为弥补边缘检测过程中可能丢失的部分边缘信息, 我们在每个方向各增加3个像素, 得到车标的最终图像。经过车标提取算法后的从原始图像中裁剪出来的车标定位最终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4 结语

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车标定位算法。利用了成熟的车牌定位技术, 对粗定位的车标矩形图像进行灰度化、平滑去噪等预处理;通过Sobel的垂直、水平两个方向的边缘检测算子对粗定位的矩形图像加以边缘检测以得到车标的边缘轮廓图;最后结合矩形结构元素, 利用形态学闭运算对车辆标志进行精确定位, 最终准确提取车标。大量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实际运用时, 能有效、准确、快速地定位车辆标志, 平均完成一次准确定位需时约为0.6s, 实时性强。该算法的实现也为车辆标志自动识别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定位 篇2

[摘 要]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 “知识共享”的新教学模式正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种新教学模式下,教师虽然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角色将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多种角色:学生课程学习的规划者、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导者、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生活及学习的激励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和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关键词]知识共享;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18-02

一、引言

当前,快速发展的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正在积极的影响着高等教育,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已建设了一大批的网络共享课程。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数据,截止2015年3月,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本科)14348门,共享教学视频资源34560个。同时,受新技术和新教育理论的影响,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翻转课堂”、“微课”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慕课)”等。尤其是MOOC,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关于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对MOOC也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自2013年以来,除有高校开始加入国外的MOOC教学平台外,也有部分高校开始开发自己的MOOC教学平台,如清华大学开发的“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好大学在线”等。通过上述现象不难发现,在现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背景下,大学课程知识更容易实现共享,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也在积极的探讨如何利用“知识共享”。总之,借助于 “知识共享”的新教学模式正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 “知识传递”仍是我国高校现有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学生聆听、获得。在“知识共享”的教学模式下,我们需要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二、高校教师角色定位现状分析

目前来说,虽然有一部分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只是作为一名“知识传递者”。在一项关于武汉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的调查中,73.8%的教师仍采用课堂讲授(或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有50%的教师承认由于其精力投入不足导致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率低。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就在于大多数教师觉得知识需要由自己讲给学生,让其花费精力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是在浪费时间,所以仍然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而在另一项针对高校教师对于网络教学平台使用行为的调查中,大多数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通知,上传资料,只有30%左右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互讨论,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多数教师仍然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知识仍然是由教师到学生进行单向传递。

在“知识传递”的教学模式下,知识通过教师传递给学生,教师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占有主动权,学生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性、个性等被忽视。在“知识共享”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对于某个具体的知识点,学生不一定必须经由课堂讲授才能掌握,如果高校教师仍然定位于知识讲授者,很明显其授课效率会比较低。当然,也不是说学生就不需要老师。学生学习知识,犹如在知识的丛林中行走,容易迷路,容易放弃,也有人会掉队,在获取知识的路上,需要有人来引导、指点、鼓励、答疑和评价等,这些都需要老师来完成。

三、基于“知识共享”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角色

在“知识共享”的背景下,知识的传递途径越来越灵活,传递的效率越来越高,对高校学生来说,其获取知识的自主性越来越强,对高校教师来说,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弱化,相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将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传统模式下,教师主要只是知识传递者,而在“知识共享”条件下的教学,教师需要扮演多重角色。

(一)学生课程学习的规划者

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作用和要求是不同的,对学生来说,最难的是不知道要学哪些知识点,以及学到什么程度,这需要教师做学生课程学习的规划者,帮助学生规划好课程的学习大纲。需要强调的是,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从教师角度出发的,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比如有的学生计划毕业后搞科研,有的计划创业,有的计划做工程技术应用等等,不同的就业方向对于知识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统一的,不能实现这种差异化的教学,但在“知识共享”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是个性化的,因此可以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做好这个角色,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将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可以制订不同类的学习大纲供学生参考。另外,这个学习大纲在满足相关部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应该是开放式的,即在满足基本要求的条件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确定每个学生的学习大纲。也许有人担心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标准,但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兴趣也是不尽相同的,应该允许学生在专业知识的范围内有所选择,有所侧重,那种要求学生每门功课都得满分的想法是没必要的,是典型的贪大求全。

(二)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导者

“知识共享”背景下,关于课程某个知识点的资料显得过多,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走弯路。在这点上,教师专业经验丰富,而且是先行者,能够遴选出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来说,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导者,教师需要和学生积极进行交流互动,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其寻找合适的辅助资料,对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需要明确的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料,可以是教师自身的成果,也可以是其他人(已公开的)的成果。比如某个教学视频,可以是课程教师自己录制的,也可以推荐其他教师制作的,总之,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知识共享”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这种活动的组织者。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或重点讲解,或分析案例,或进行答疑,或组织小组讨论,或进行情景模拟,或组织调查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合适的组织活动,有效的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灵活,知识掌握更加牢固,知识理解更加透彻。

(四)学生生活、学习的激励者

当前,高校学生生活放任、学习懈怠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方面源于部分学生进取心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得到的关心、鼓励不够。“知识共享”时代下,教师可以从传统的课堂教授角色中解放出来,投入一部分精力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关心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热情,激励其不断进取。这将极大的改善高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五)学习的评价者

传统角色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内容,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主要通过期末考试进行终结性评价,这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唯成绩论”,另一方面也造成学生平时放任,考前突击的现象。基于“知识共享”的新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此时,一方面需要利用评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督促,另一方面也需利用评价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让学生总结得失,及时改进。这要求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评价者,不只是终结性的考核评价,更需进行过程性、阶段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态度进行评价,目的旨在督促学生,帮助学生发现进步和不足,促其更进一步,而不是仅仅辨别优劣。

(六)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高校教师大都是非师范类或非教育学专业毕业,传统模式下主要进行知识的讲解。基于“知识共享”的新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组织、激励和评价,需要与学生进行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这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掌握,离不开教师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和利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高校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育理论,掌握先进教学理念和工具,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

四、结语

在基于“知识共享”的新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但需要肩负更多的角色任务。高校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更需要对学生进行课程规划、指导、激励、评价,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需要不断研究教学规律。只有这样,高校教师才能胜任新时代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晓锋,王忠华.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2):67-70.

[2] 周华丽,焦婧,韩忠强.高校教师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体验行为的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4):57-61.

[3] 王志军,陈丽.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J].开发教育研究,2014(5):11-28.

[4] 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42-50.

[5] 李晓明.MOOC:是橱窗,还是店堂[J].中国大学教学,2014(5):15-18.

[6] 李晓明.是“小慕课”,还是“大慕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17-19.

[7] 路丽娜.“翻转课堂”:传统课堂面临的挑战及变革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4(6):66-70.

[8] 王洪才.何谓“学生中心主义”[J].大学教育科学,2014(6):62-66.

知识定位 篇3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甚至有发展成一种“时尚”的趋势,深受众多的部门和机构推崇,仿佛从中可以挖掘无限的功能和价值。但关注带来的效果,依然是“心动”多于“行动”,渲染多于实效;这种状况,就很让人担忧了。

应当有所为

从目前我国各地的举措来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可以粗略地归结为三种模式:一是社会商业主体自发形成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责权利体系,可被称之为市场主导型体系;二是政府有关部门或政府委托机构充当着实质性的重要角色、社会商业主体被动参与其中所形成的权责体系,可被称为政府主导型体系;三是中间道路,既不能成为市场主导型体系,又不愿成为政府主导型体系,希望走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融资的有效手段,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商业银行和其它商业借贷者也将其作为一项基本业务。但是,尽管近年来国内政府部门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但我国更多的商业银行却不愿轻易涉足。

究其原因:一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本高、风险大、利润低,且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质押物的实际价值难以评估,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二是知识产权质押涉及的行业领域广、专业性强,对商业银行从业者素质要求较高,无形中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三是国内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短缺,在借贷变现、资信状况以及还款能力等方面相对处于弱势,易造成不良贷款;四是整个社会的知识产权商用化意识比较薄弱,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规则不够健全,无形资产投融资体系仍需完善。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体系中,借款人、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和商业银行是主要组成部分,其参与目的均源于各自的利益需求。虽然这种逐利性一方面可以产生规模效应,自发地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盲动而造成整个市场运行体系的无序和紊乱。

在一个仍在探索尚不成熟的工作模式中,银行的过度忧虑会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发展,政府的过度热情会导致盲目追求“数字”政绩的做法,企业的过度渴望又易于产生挫折感。因此,政府部门应整合各方利益需求,一方面适度介入市场行为,帮助社会构筑流畅的知识产权质押工作体系,降低各方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需适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监督管理职能,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应当适度作为

西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商用化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社会商业主体基于自身的需求而认识到知识产权可以作为一种融资工具,继而凭借其丰厚的“资产”为保证,自谋出路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融资体系。随着知识产权融资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问题、争端的不断出现,政府部门才出面行使其监督管理职能规范市场行为,并通过适用已有法规或通过新立法来完善这种职能,其工作着力点在于“疏堵纠偏”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其间,政府的被动作为似乎多于主动作为。

在发展中国家,对于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举措,政府部门更愿意承担号召和引领的社会角色,更愿采取积极主动的作为方式,以实现追赶的目标和责任,“非自然”就成为一个重要特色。在我国,目前基于建立创新型国家以及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政府则先于国内社会商业主体认识到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融资功能。为了实现国家目标和跨越式发展战略,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不高的背景下,各地政府部门借鉴西方经验,大刀阔斧地推出各种激励政策,力争于短期内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发展,其着力点在于开拓创新,引领发展。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三种模式,主要是看谁更符合当地当时的发展实际。但有一点则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社会角色与使命不同,与之相伴的有关政府部门工作着力点或行为方式也会不同。

作为政策的制订者,我们应当首先了解政策“生长”的土壤和环境。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中,作为政府部门不应简单地将自己定位在“推动者”的角色上,也应当充分借鉴西方政府在“监管者”这个角色上的作用。推动更显粗放式开始的特点,重在敏锐;监管则更具有精细化雕琢的意义,重在毅力。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知识定位 篇4

关键词:知识主管,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在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日益突出,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许多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如何对知识进行更好地管理, 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的需要已经成为企业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作为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CKO应运而生。

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简称CKO, 有人也译作企业知识执行长、首席知识官员、知识总监或智力资本主管等。是指在一个公司或企业内部专门负责知识管理的行政官员, 是近年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而在企业内部出现的一个新的高级职位, 专门负责公司的知识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知识主管职位的设立, 意味着知识管理已正式成为公司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 将为公司知识管理战略的实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1.CKO的角色定位

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Tom Daveport认为, 由于CKO还是一个不太为人熟悉的概念, 其角色是比较复杂的, 他列出了这一职位的四个可能方面:

1.1 CKO必须是组织知识和学习的鼓动者或传道者

这里的知识是指组织所知道或能够知道的具有附加价值的信息, 它包括员工的技能和经验、图书馆和文件柜中的文献、与其他能够产生知识的企业和个体的联系以及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资料。由于知识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需要对与知识相关的组织文化和个体行为进行长期的变革;

1.2 CKO是组织知识基础设施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监督者

组织知识基础设施包括组织的图书馆、知识库、人力资源 (HR) 、计算机知识网络、研究中心和学术联系;

1.3 CKO将是外部信息和知识提供者之间的主要联络员

这是许多企业的一项主要开支, 因此需要有效的管理。CKO对企业内业已存在的知识创建和使用过程 (如产品开发) 提供关键性的输入;

1.4 CKO在企业知识结构的设计和实施中发挥领导的角色

有些知识主管从自身实践的角度, 对知识主管的角色进行了探讨。如John Peetz从1995年起就担任纽约Ernst & Young LLP的知识主管, 他认为知识主管的一个主要角色就是影响者。他说, “他们是一些能够与人友好相处的人, 能够忍受模棱两可的人, 能够通过说服影响他人的人。”Peetz强调说, 即使像他这样拥有广泛的资源, 他也无权决定其他部门如何去做, 他是依靠自己的交流技能来说服那些比较勉强的员工和主管的。

2.CKO的主要职责

2.1制定知识政策

设立CKO之前, 组织通常设有信息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开发和维护组织的信息系统。而知识管理的大部分职能是由各个部门分别执行的, 如知识的收集加工、存储、使用与创造等。这时的知识管理是分散的、隔离的, 组织很难对其全部知识进行整合, 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政策来约束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 使组织的知识流有序地流动, 这些工作就是由知识主管来组织的。

CKO的一个重要角色是充当组织的“设计师”。他们通常是知识目录、知识基础设施、知识密集型业务与管理程序、知识交流机制、知识共享空间和知识保护政策的“设计者”。CKO的大部分设计开始的时候都是概念性的。通常他们先说服那些热衷于参与知识管理的员工 (拥护者) 接受一个设想, 然后从不断深入的知识管理实践中获取经验、注入新思想, 在动态中调整计划, 并从相关协作者处获取必要的帮助。这时CKO事实上是提供咨询服务。

2.2提供决策支持

一般组织人员的职责始终是向上的, 而知识主管不是组织的直线人员, 其职责是双向甚至多向的。知识主管的工作主要是支持性工作。CKO要与组织内四种人打交道:首先是知识管理的拥护者, 这些人对特定的知识管理概念或者计划感兴趣, 已经认同知识管理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 并愿意接受新观念, 尝试新事物, 他们是知识管理的群众基础。其次是知识管理的支持者, 这些人只能在公司高层管理者中寻找, 他们必须热衷于知识管理, 认同知识管理的理念, 关键时刻他们能够用实际行动支持甚至投身于知识管理活动, 他们是知识管理的中坚力量。再次是知识管理的协作者, CKO发起的任何一项知识管理活动, 都不是独立能够完成的, 必须与公司其他高层人员合作, 如人力资源专家、CIO等。他们是知识管理实施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最后是知识管理的怀疑者, 对知识管理活动他们或者反对或者消极对待。

3.知识主管的能力要求

3.1 CKO必须是咨询者、整合者

要能够引发企业员工的创意、倾听创意并予以响应, 在激发创意与符合企业需求之间取得平衡, 同时也要让新的创意为企业所接受, 并对改变感到感激, 也因此CKO必须要深知企业文化, 了解企业对改变的接受度, 了解哪些是对企业有价值的改变, 以求企业在改变过程中能够更平顺, 以达到增进企业的竞争力的最终目标。

3.2 CKO是技术专家

CKO必须了解哪些技术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储存、利用和共享。早期CKO工作研究表明, CKO的第一步工作通常都是以IT为基础的, 例如创建知识目录、发展知识共享组件、建设公司内部网络等等。而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与业务流程通常也需要开发知识共享信息应用系统, 如记录经验和观点的组件、同步自动更新的数据库。CKO还经常是公司IT项目的实际负责人, 即使不是如此, 他们一般也要经常与CIO或者IS经理合作共事。因此CKO必须对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有足够的了解, 与相关人员有充分的沟通, 他们必须能够理解知识管理对技术的要求, 能够判断哪些技术是有效的;他们必须能够识别采用新技术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以及清楚该在何时采用新技术。

3.3 CKO是战略专家

要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仅仅拥有合适的软硬件系统是不够的。它要求公司管理层把集体知识开发、共享和创新作为竞争优势的支柱, 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知识资源进行综合决策, 实施全面管理。由于CKO的工作对象都不直属于CKO, 因此CKO实际上是在一张平行的工作网上开展知识管理工作。CKO只能以他们的影响力、说服力和演示证明等手段取得他人的信任。他们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逐一说服公司管理层, 使之相信个人或者某些地方可能存在的知识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危险和机会, 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定知识管理计划。

3.4 CKO是创新专家

CKO大都富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他们对促进业务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感到兴奋, CKO会认识到担任一个全新职位存在的个人风险, 但是他们似乎更喜欢冒险事业, 不少CKO都把自己视为开创一种新活动和培养一种新能力的建设者。总之, 成为CKO需要多方面的能力, 必须拥有跨领域的丰富经验, 作为支持公司中所有的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者, 他必须是一个通才。

4.CKO知识管理的内容

4.1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

知识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新的课题, 而CKO们则乐于将自己的角色戏称为“设计师”, 他们需要就知识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 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和防止外溢等问题, 从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4.2 CKO站位于企业战略高度, 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规划

知识资源是企业里最重要的无形资源之一, 它是知识管理的对象。国内许多企业往往重在思考建立管理知识的手段和工具, 但是对于需要管理的对象—知识资源的分析并不到位。所以CKO首先要进行知识的规划。哪些领域的知识对于企业当前影响度最大?哪些领域的知识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影响度最大?这些领域的知识与同行业标杆相比是强是弱?企业对这些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这些领域知识的编码程度如何?这些领域知识的扩散程度如何?等等问题, 都需要分析清楚, 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企业特点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案和活动。

4.3 CKO要对知识管理进行规划, 领契企业管理好知识资源

知识规划完成后, CKO需要通盘考虑如何通过组织、流程、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保障, 使人与知识紧密结合, 让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和应用、知识创新这个“知识之轮”转动起来, 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 为企业创造价值, 赢得竞争优势。

具体而言, 这个阶段CKO要做如下的工作:结合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 率领企业找到知识管理的愿景和目标;正确定义好企业的知识体系并进行系统地表达;推动建立合适的IT系统工具以保障“知识之轮”的运转;将知识管理的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融合为一体;建立合适的知识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营造适合知识管理的信任、共享、创新的文化氛围。

4.4 CKO要负责整个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工作

怎样让企业里的每位员工将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和应用、知识创新融入自己日常的工作中, 这其实是一件旷日持久的拉锯工作。当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用知识创造价值, 怡然享受这一过程的快乐, 且浑然不觉他做的事情上面挂着的“知识管理”帽子, 这往往是最完美的境界。如何改变组织的行为, 形成一种不断学习、推崇共享、持续改进的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 更是CKO殚精竭虑, 花费更多的心血去努力完成的宏伟事业。

这一阶段CKO要做的工作有: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逐渐改变大家的观念;建立正式的、虚拟的团队, 在各部门和业务环节推行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理机制, 保障知识管理方面的制度得以贯彻和执行;对知识进行质量、数量、安全等方面的审计;基于知识管理, 不断优化和完善业务流程;持续改善, 建立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张福学.知识主管论.现代情报, 2002, (1) .

[2]吴庆海.中国CKO之道.http://cio.it168.com/e/2007.06.05.

知识定位 篇5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女性图书馆员

在新世纪到来之时,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急剧变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冲击与震撼。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地位更加重要,对图书馆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女性图书馆员比男性多是不争的事实,以我馆为例90%是女性馆员,图书馆由于其职业特点:待遇稳定、没有风险、工作环境幽雅、劳动强度不大,信息来源广泛成为女性就业较多的一种职业,图书馆现今的发展趋势也显示了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并且可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图书馆的职业女性,担负着大量的日常工作,担负着图书馆发展的大任,如何更好的提高自身素质、业务素质、发展自己的才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适应未来图书馆的需要,成为当今女性图书馆员的重要任务。

1、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与作用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为基础,以人的智力为资源的经济,他要求人要有高科技的知识,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结构,要求人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人们加快学习、不断学习、学会学习,要求人们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个时代的人们必然把渴求知识、智慧和信息的目光,更加集中地投向作为社会知识信息枢纽之一的图书馆,同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已明显提高。

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其天职,图书馆的价值是通过服务所体现的,在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的主流,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社会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知识总量的不断增大,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展,用户自身结构也随之变化,从整体上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用户的信息需求不断增加,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图书馆无论在信息资源采集、组织加工信息服务,管理模式诸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其服务职能已不仅仅局限于文献的借阅,而是在充分享受现代技术所带来的各种资源方便,图书馆现在已成为一个全新概念的、多功能的现代化信息中心,提供着联合化的信息服务,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加敏感,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网络化浪潮的兴起,一个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光纤技术、数字卫星技术为主要信息传输载体的社会基础设施的信息环境在我国形成。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成为国家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依靠基地的作用。

图书馆还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图书馆以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服务于社会,每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平等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终身学习,图书馆通过自己的工作能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以实际的帮助,可以为就业者做就业前的辅导,为失业者提供自学辅导,为受害者提供法律帮助,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人生知识,为创业者提供宝贵的创业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不仅仅是“大学的心脏”,也是全社会的“社会心脏”,必将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 知识经济时代女性图书馆员的地位与作用

21世纪是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人机结合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是,如今进入图书馆的女性,绝大部分是学有所长的本、专科毕业生,而她们在现代化图书馆中所呈现的自身优势,也是男性无法望其项背的,这表现在下面几点:

2.1 耐心细致

图书馆的图书分类、编目、加工是专业化很强的工作,标准要求高,但同时又是一项单调、重复、繁琐的工作,作为女性馆员不仅具有感觉敏锐、观察力强、认真细致等特点,而且大多是有高度责任心,能坐得住,静得下,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做好工作。

2.2 较好的稳定性

默默无闻、无名无利是图书馆的特点,女性馆员大多专心致志、勤勤恳恳,这对保持图书馆工作的稳定性,实现其自身价值有很大的益处。

2.3 较好的审美力

女性善于追求美、发现美,更愿意美化自己的环境,创造赏心悦目的工作场所,优美的图书馆环境吸引着读者,陶冶着他们的情操,散发着奋发向上的气氛,更益于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2.4 较强的宽容性

女性大多富于同情心,能设身处地的体察他人,善用礼貌语言,热情地接待读者,面对工作中不愉快的突发事件,有较强的自制力,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保证图书馆的良好声誉。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需要跨学科和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员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不太高的图书管理员,而是要让自己担当起信息专家、信息向导、信息管理者、信息顾问、系统专家等角色。因此,要求占绝对多数、绝对优势的女性图书馆员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以赢得未来竞争的优势,确定自己的价值定向。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依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传统的图书馆正在被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代替。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中,对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员的服务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借借还还,服务工作已由单一、被动转向了开放、多方位和主动,她们既是图书馆员,又是知识经济的参与者,这就需要女性图书馆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现代化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创造力、灵敏的思维和强烈的事业投入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尽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由地使用任何资源,才能替读者作出决策,充分发挥本职业的巨大潜能,成为图书馆兼知识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女性图书馆员应该使自己从“图书管理员”变成“信息领航员”和“信息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曹冰雪.新世纪的图书馆和女馆员[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s1).

[2]秦俭.论跨世纪中国女图书馆员的形象塑造[J].图书馆界.1999,(1).

[3]丁玲.二十一世纪女图书馆员的素质和形象[J].图书与情报.2002,(4).

[4]但碧霞.21世纪女性馆员的职业前景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3,(2).

[5]黄小华.论21世纪的女性馆员[J].图书馆论坛.2003,(4).

[6]孙涌涛.试论新时期女性图书馆员的素质[J].图书馆论坛.2004,(5).

[7]吕改凤.论女图书馆员的特质与成才[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8).

知识定位 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馆员,角色定位,素养

1 引言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知识信息的建造者、维护者和发掘者, 同时又是知识信息资源和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因此, 根据时代要求, 重新定位图书馆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图书馆员的角色, 提高图书馆员的素养, 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2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积累已不再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知识的转化和创新最能体现知识的价值和最终目的。因此, 作为知识信息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重要基地的图书馆, 其功能和发展必将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1) 图书馆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工具。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和文明的宝库, 一直对社会及科学文化进步起着具大的推动作用。尽管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 其服务已不仅仅局限于文献借阅和封闭在馆藏书楼内, 而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 图书馆员利用计算机网络把文献资料知识和信息资源组织起来, 进行加工、整序, 实现资源共享, 加速了知识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储存和流动, 成为知识和信息共享的工具, 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2) 图书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已有知识的利用, 离不开信息资源。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搜集、整理、存贮和传播的专门机构, 是知识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首先, 图书馆保存着人类丰富的知识成果, 是巨大的知识储存宝库, 是从事知识创新的源泉。从而成为推动知识创新的前提。其次, 图书馆直接参与科研过程, 其业务工作是知识创新的组成部分。最后, 图书馆关注知识的扩散和转移, 是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3) 图书馆是进行继续教育的阵地。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 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成为世界趋势。图书馆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能贴切群众、服务社会, 每个公民都可以自由平等地进行终身学习。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 图书馆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事业单位, 而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获取知识、加工知识、配置知识资源的基础产业, 肩负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任。所以, 图书馆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力资源的培养。

3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

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与其专业素质亦即信息素养密不可分。其专业素质决定了相应的角色定位。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员, 其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正在被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代替。当然, 其扮演的角色内涵也更加丰富, 如果说传统的图书馆员是“知识保管员”, 则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员更是“知识创造者”、“信息馆员”。

(1) 信息过滤器。

网络中的信息纷繁复杂, 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 给用户检索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图书馆员做好信息的检索、整理和加工工作, 把大量随机的、无序的、分散的信息转变为规则的、有序的、集中的信息。因此, 图书馆员要及时将信息资源中的冗余删除, 清除虚假、有害的垃圾信息及病毒, 把有用的信息针对性地提供给读者。

(2) 信息管理者。

数字化、网络化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使传统的图书馆工作将逐渐萎缩。图书馆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 负责本馆馆藏信息资源的管理, 建立科学而便利的信息资源揭示系统, 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3) 资源协调者。

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应成为众多用户的连接纽带, 负责协调本馆资源与外部网络之间的关系, 为二者之间的互相利用架构畅通的交流途径。因此, 图书馆员要担当起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网络之间、网络与网络之间联系与协调的任务, 满足用户需求, 发挥其在资源共享中应有的作用。

(4) 信息教育者。

在知识经济时代, 图书馆员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着教师的角色。无论是对传统图书馆的利用指导, 书目指导, 向用户传授并与用户分享数据库技巧与经验, 还是图书馆员参与研究计划的制定, 解释和说明复杂的书目检索方法, 帮助用户建立数据库的检索策略, 充分说明了图书馆教育职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4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素养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依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传统图书馆正在被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代替, 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中, 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 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创造力, 灵敏的思维和强烈的事业心, 以充分发挥本职业的巨大潜能, 成为图书馆兼知识经济的主要参与者。

(1) 人文素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 新知识、新信息迅速涌现, 知识更新率、老化率都在提高。图书馆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补充学术养料, 拓展业务范围, 努力使自己有崭新的科学内涵和崭新的人文素质, 而人文素养的提升, 人文品格的建立, 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2) 道德素养。

这是图书馆员最基本的素养, 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图书馆员将馆中零散的文献资料信息, 经过整理后传递给读者, 是文献信息与生产者之间的“二传手”。因而, 图书馆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热爱图书馆事业,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亲和力、意志力和诚实等良好品质, 主动和读者用户构通, 从而使图书馆的知识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3) 知识素养。

①专业知识素养。掌握好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是做好一个图书馆员的立足之本。图书馆员应该有较深厚的图书馆理论功底, 并不断汲取新知识, 以便对读者开展导读工作, 满足高层次读者的需要。②基础科学知识。图书馆是一个多学科的信息源, 图书馆员要懂得信息学、传播学、管理学、市场学、系统论、控制论等科学理论知识, 具备信息反映、搜集、存贮、检索、推销能力, 从而更好地开展图书馆信息资源。③现代科技知识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缩微技术, 录像、照像技术、视听设备以及视听资料的使用和保护技术等都将在图书馆中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要求图书馆员必须熟悉现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4) 信息素养。

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 也是一种基础素质, 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所需要的现代图书馆员必备的素养之一。系指图书馆员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能力。现代图书馆依靠网络化, 实现全球资源共享, 要求图书馆员能从瞬息万变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提取有用信息、摄取别人未预见的信息, 并对其进行深加工, 开展多角度、深层次的创新工作, 提升信息价值, 开发具有特色的馆藏, 提供网上资源共享, 及时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信息, 为用户提供服务。

(5) 创新素养。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馆藏是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虚拟文献并存且无形资源占主要地位的“混合型”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都带有探索性, 所以要求图书馆员要有创新和超前意识, 加强知识和管理,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开发数据库产品, 以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产品服务读者用户。

(6) 心理素质。

图书馆员工作的价值是通过给读者提供各种服务实现的, 同时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沟通的过程。因此, 图书馆员不仅要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更要有乐观、公正、相容的心理品质, 尽量与读者保持零距离, 了解不同读者的需求与期望, 为他们提供准确、新颖、专深的情报信息。

参考文献

[1]刘炜数字时代图书馆引论[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20-23.

[2]陈秀卫.浅谈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J].图书馆界, 2001, (2) :1-2.

[3]王槐深.21世纪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与培训[J].

知识定位 篇7

一、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的角色定位

(一) 档案馆是政府知识管理的中坚力量。政府文档是政务活动的体现者, 是政府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知识的主要来源。优质高效的政府管理离不开政府文档的支持。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政府管理模式发生改变, 政府管理者逐渐意识到对知识的支配能力和驾驭能力已成为衡量组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应用到政府管理就成为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必然选择。而这在政府内部的机关档案室是无法实现的, 机关档案室的过渡性质导致它所保管的档案在数量和内容上都具有局限性, 无法满足信息的全面性、整体性二次开发的要求。因此, 政府文档信息唯有在政府文档的最终保管地———档案馆才能进行。基于此, 档案馆便成为政府知识管理的中坚力量, 为政府知识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

(二) 档案馆是经济建设的资料中心。在知识经济社会中, 知识、信息就和能源、材料等资源一样, 是一种资本, 一种确切的生产要素, 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就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物质资产的投入,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 这种高投入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浪费。而档案馆本身就是知识资本的集散地, 在档案馆中, 收藏了大量的文献资本, 这种资本包含了社会所需要的全部科学知识和技术, 特别是科技档案记载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 涵盖了从自然资源、生产手段到生产过程以及计划管理和生产技术等全方位的信息。利用档案馆的信息集成处理系统完全可以为多家企业提供知识产品, 既为社会节省了资源, 也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未来, 档案馆必定以资料中心的形象, 为知识经济建设提供资本支持。

(三) 档案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为目标, 更加注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档案馆是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也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 加强档案馆建设本身就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是社会文化发展历程的结晶, 从一定意义上说, 它是最有感染力、最生动的史书, 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生动素材。档案生动而翔实地记录了人类创造历史的曲折历程和奋战的足迹, 其中既有进步力量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 又有反动派的残暴劣行。通过档案, 人们可以既领略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重温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曲折历程, 无形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还可以认清国情, 增强忧患和奋进意识。因此, 在新时期条件下, 档案馆要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文明建设。

(四) 档案馆是社会信息传播中心。档案开放概念的提出揭开了档案馆神秘的面纱, 使档案馆摆脱了统治者的囊中物形象, 档案馆得以走出城市的角落, 进入大众的视野。开放档案, 为社会公众提供历史信息既是众望所归, 也是档案馆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民主政治引发了公民获取知情权的呼声, 政务公开、“阳光政府”成为民主政治的产物、标志与追求。在知识经济时代, 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为档案馆信息传播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现实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馆际之间的资源共享, 使档案馆馆藏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得以实现, 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网络的建设将打破了原有档案信息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档案馆将以此为契机, 突破固有的范围, 不断拓宽、创新网络档案信息服务的内容范围和方式, 使档案馆能够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

(五) 档案馆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知识经济时代, 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在知识管理的三要素:人、信息资源、技术手段中, 人又处于核心地位, 在以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档案馆应该成为也有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作为国家的一项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档案馆必须肩负起教育和培养未来一代的责任和义务。档案是社会历史文化的载体, 有了档案, 人类文明史才得以传承延续。作为知识信息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主要基地的档案馆, 历来都是科学研究的基地, 它为历史研究提供原始资料, 为经济建设提供统计数据, 为管理活动提供重要依据。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体制, 不仅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更要求有与之相关的全方面的知识素养, 这就使以专业教育为依托的高等学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显得力不从心。而档案馆因其馆藏内容的原始性、完整性、权威性特点, 在培养人才、传递知识的社会基础工程建设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的发展策略

(一) 提高认识, 保持理性, 坚持复合型档案馆主体形态。保持理性是制定和实施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档案馆发展战略的前提。档案以原始形态的形式记录着历史, 而这种原始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 更突出地反映在档案的载体上, 这也是档案不同于图书、资料、情报的原因。实体档案馆所收藏档案的载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而载体的不同形态同样表现出某种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 传统实体档案馆不仅要长期存在下去, 而且仍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然而, 数字档案馆不过是一个信息空间, 它的管理方式是网络化的, 它所提供的档案是数字的、虚拟的, 但是它的馆藏大部分还是来自于传统档案馆的,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仍不得不依赖传统实体档案馆。因此, 数字档案馆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实体档案馆,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只是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提供方式。但数字档案馆仍然是档案馆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因为经济时代对信息的需求数量更大、质量更高、速度更快, 数字档案馆的新型服务模式正好弥补了传统实体档案馆在信息处理能力和服务方式上的不足。因此, 实体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共存互补、有机结合的复合型档案馆是档案馆未来发展的主要形态。

(二) 转变理念, 强化改革, 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 但是面对海量的信息堆积, 人们却难以辨别。为此, 人们渴望从档案馆能够获得一种经过加工的、富有逻辑的以及具有现成使用价值的信息。而以往档案馆的主体业务一直是档案整理, 档案提供也主要是以原件为主, 这种仅仅对信息的罗列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长此以往, 将导致档案馆失去公众的信服力, 因此进行档案馆管理模式的变革已是迫在眉睫。档案馆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传统的档案整理转向知识生产, 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利用档案管理人员的智力因素和创新意识, 将档案中大量固化信息进行重新组合, 为用户提供综述、统计、报告等知识产品, 这不仅使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也是档案馆适应时代要求, 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三) 优化馆藏、深化开放, 提高档案馆的服务能力。知识经济时代, 档案馆要提高档案信息的提供服务利用能力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档案开放。从档案馆的性质上说, 它是社会的一项公共事业, 具有公共、公开、共享的性质。然而档案馆开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它需要协调政策、法规、制度、业务工作基础等多方面因素, 又需要在开放数量、开放范围和开放方式等方面相互配合, 更为重要的档案工作者要有观念上的突破。二是加强馆藏建设。知识经济时代, 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已不再是国家、组织和少数人的需求, 而是全体社会公众的追求。故档案馆馆藏范围应覆盖全体人民群众;档案馆馆藏内容应涵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能满足人们的科研、学习、经济、休闲等需求;档案馆的馆藏结构应严格控制公务档案进馆比例, 提倡企业、团体以及个人档案适当进馆, 并着重进行地方性特色档案的建设。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档案馆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改变, 它成为政府知识管理的中坚力量、经济建设的资料中心、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社会信息传播中心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档案馆也必须加快制定未来的发展策略以适应这种变化, 而提高信息生产能力和提供服务利用能力仍然是档案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知识经济,档案馆,角色定位,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尚仁.论政府管理重点向知识管理的转移[J].云南大学学报, 1999.3

[2] .李凤楼.张恩庆.韩玉梅.黄坤坊.世界档案史简编[M].北京:档案出版社, 1983

[3] .张长海.论二十一世纪中国档案馆角色定位[J].陕西档案, 2000.4

[4] .冯惠玲.开放:公共档案馆的发展之路[J].档案学通讯, 2004.4

[5] .王恩汉.未来档案馆的主体形态仍然是复合型而不是数字的[J].档案学研究, 2007.2

知识定位 篇8

1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短缺根源在于我国物流教育体系的相对滞后:一方面,高等院校的物流教学大多沿用过去仓储、运输等专业的课程体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传授与物流实务联系并不紧密;另一方面,中介机构举办的各种物流培训班,多数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仅仅起到了物流理念的传播作用,并不能够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虽然企业也在从事多方面的物流培训,但培训内容仅局限在本企业所涉及的具体业务层次上。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其涉及领域十分广阔。在物流运作链上,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贯穿其中,物流管理和营运工作需要各种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此外,随着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转口贸易业务的快速发展,物流国际化也是必然趋势,物流管理人才除了熟悉现代物流理念和现代物流管理外,还需要精通物流国际惯例与规则,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国际商务能力。

因此,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较高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具备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基于此,结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特点,本文首先对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进行合理的能力定位,之后对其知识结构进行刻画,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更好地开展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定位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特点对物流管理岗位的复合化和专门化提出了新要求。物流管理岗位的复合化是指物流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化,要求物流人才首先接受“宽带式”培养,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应变能力强,可以胜任多个物流岗位。物流管理岗位的专门化是指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由低至高有不同层次的专门化,即物流人才经过“订单式”、“定向式”等多渠道培养,构建起从一线物流操作到物流运营、高级物流管理及物流决策,以及同时精通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运作的各个层面的合理能力结构。综合来看,要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要求,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2.1 基本能力结构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道德素养。

②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与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适应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与习惯,形成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语书刊及文件,并具有较高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④精通物流国际惯例与规则、具有良好的跨文化商务交际及国际商务谈判能力。

2.2 专业能力结构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因此,其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物流管理运作能力: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理论,能根据物流的规律,应用相关知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②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在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深化专业物流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方法、手段等的创造性应用,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国内外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思路等,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③物流系统分析能力:物流系统及相关信息技术已受到物流企业的广泛重视,并被应用在订单处理、仓库管理、货物跟踪等各个环节。作为一个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状况,能够综合使用这一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具有独立分析、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在使用的过程提出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④物流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物流业务操作技能,擅长物流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运作的思维能力,具备较强地解决国内外物流管理与运作、物流业务操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综合能力结构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物流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服务,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保证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送到指运地,过程的设计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规合法的。一体化物流过程中存在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轻则可能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导致物流服务中断,造成客户更大的损失,引起法律纠纷和大数额的索赔。所以在这个链状的服务中,物流管理人员在设计物流方案的时候,不仅要有全面的综合性知识,而且要有一个严谨的思维模式。

②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物流作业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一种网状结构,在这个网中存在着多条线,每条线上又存在着多个作业点,任何一个作业点出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造成网络的瘫痪。所以物流管理人员应具备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奉献精神,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为周边相关岗位多想一点和多做一点,使上下游协调一致。

③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现代企业的竞争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具体的就表现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要有良好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执行管理理念的能力。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目前物流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物流管理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和人力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

④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在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市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物流企业作为供需双方的服务提供者,对信息的采集又有相对的滞后性,同时物流作业环节多、程序杂、缺乏行业标准,异常事故时有发生。在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常规作业的执行,又能从容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突如其来的附加任务的执行,就需要物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异常事故处理能力、具备随时准备应急作业的意识以及对资源、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充分使用的能力。

3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结构体系的支撑,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满足其各方面能力培养的要求。针对上述能力定位,本文提出建立如下的知识结构体系。

①通识教育模块:包括英语、体育、哲学、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课程。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在这个模块,还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听力(初、中级)、英语口语(初、中级)等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②学科基础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微、宏观)、运筹学、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跨文化商务交际与谈判、商务形象礼仪,经济法,合同法,国际商法与海事法等。

③学科专业模块又可细分为三个方面的课程。

物流管理运作能力: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知识,能根据物流的规律,应用相关知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相关课程包括:物流管理概论,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物流运营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在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深化专业物流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课程包括生产运作管理,电子商务概论,客户关系管理,国际采购管理,国际货运代理与海上运输,物流标准与法规,集装箱与多式联运,第三方物流,报关实务,物流专业英语等。

物流系统分析能力:具有系统观,在掌握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独立分析、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相关课程有:管理信息系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物流系统分析,企业资源规划,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物流管理前沿与热点问题讲座。

④教学实践模块:掌握物流设备设施的使用技能,物流现场的实际运作,理论与实践结合,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关课程与教学环节有:物流技术装备与作业仿真实验,物流管理流程模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实验,ERP系统模拟实习,物流沙盘演练,物流管理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4 结束语

具有较为广博知识面、较高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具备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需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新目标。高等院校应顺应物流产业发展新需求,逐步转变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模式,找准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定位,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这类人才的培养新途径,从而有效解决这一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摘要: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文中结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特点,首先对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进行了合理的能力定位,之后对其知识结构进行了刻画,对加快我国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能力定位,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谢如鹤,刘广海,王满四等.基于创业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7):142-145.

[2]彭玉兰.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7):146-148.

[3]黄先军,汪时珍.物流管理专业“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物流科技,2012,35,(1):28-31.

[4]李勇,余冰,秦仲篪等.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34-136.

上一篇:语文的课外活动下一篇:新技术园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