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2024-10-27

养生保健(精选12篇)

养生保健 篇1

一、正确认识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先人不断积累的财富, 不仅能够治疗疾病, 同时中医理论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保健作用。中医养生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根据人类的生命规律、衰老机理等原则, 来达到生命养护与保健的知识体系。中医养生从两千年前就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 蕴藏了我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础理论, 体现了我国中医文化的精髓, 是我国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块瑰宝。中医养生保健文化发展至今, 它的日常应用价值日渐凸显, 现代人类越来越注重通过中医养生保健, 来达到疾病的预防、健康长寿的目的。《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具,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现代社会的中医养生保健应汲取古代养生理论的精华, 通过日常起居、饮食及药物的配合, 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充分调动自身体内的生命力, 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二、中医养生保健的实践应用

《黄帝内经》记载:“不治已病治未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正气是生命之根, 养生保健即通过扶正祛邪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中医养生讲究根据自然规律变化, 动静结合、形神兼备, 因为动者属阳、静者属阴, 动以养形、静以养阴, 只有阴阳协调了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 现代社会中医养生要注重阴阳平衡的理论, 根据以上观点, 对现代社会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分析如下。

(一)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 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可使大脑建立相对稳定的条件反射, 从而能够促进人体生理活动有规律地健康发展, 而且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记载:“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因此, 在中医养生保健中, 应根据四季不同安排顺应自然的作息规律, 做到适时起居、练形调神。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根据身体状况, 做适当的“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保健项目。“天人相应”, 避免外界对人体的不良刺激, 才能保持健康, 延年益寿。

(二) 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现代科学与中医理论认为, 合理应用具有调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 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有效方式。根据人身体质的不同, 养生保健中摄入的食物也不尽相同。阴虚体质的人应多吃绿豆、冬瓜等甘凉滋补的食物, 少吃羊肉、韭菜、辣椒等温燥烈的食物;阳虚体质的人应多吃牛肉、羊肉等温补的食物, 少吃梨、西瓜等凉性食物;气滞体虚的人应多吃黄豆、白扁豆、鸡肉等益气健脾的食物, 少吃空心菜、生萝卜等性滑的食物;湿热体质的人应多吃冬瓜、绿豆、薏米等具有清热利水功效的食物。另外, 不要听信电视、报纸等媒体对保健品的夸大宣传, 保健品虽有一定作用, 但是不能当药吃, 保健还要从日常的饮食做起。

(三)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21世纪是一个“情绪负重的时代”, 人们的压力无处释放, 情绪无法宣泄, 身体就会产生各种疾病。中医认为, 七情和五脏具有紧密的关系:肺主悲、忧, 过悲过忧则伤肺;心主喜, 过喜则伤心;肝主怒, 过怒则伤肝;脾主思, 过虑则伤脾;肾主惊, 受惊伤肾。最新的科学研究证实, 心态与健康两者有十分紧密的关联,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会使人长寿并且增强身体抵抗力, 如果情绪常年压抑、沮丧则会升高胆固醇和放大人的疼痛感。因此, 心态决定了一段时期的健康状态,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从容面对生活, 疾病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四) 劳逸结合,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现代都市人工作之余缓解疲劳的重要方式, 慢走、散步都是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孙思邈说:“养生之道, 常于小劳, 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古人养生之道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让你的心情变好, 还可以缓解压力。现代研究认为, 适量运动能够调节气血, 活络筋骨, 增强抵抗力, 对心血管、内分泌、神经和肌肉等有强化作用。因此, 适量运动, 做到劳逸结合, 动静搭配, 对日常中医养生保健是十分有利的。

三、结束语

总之, 现代人们受到内在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整体健康状况堪忧。传承古人留给我们的中医养生保健经验, 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搭配健康合理的饮食, 保持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情, 平时做适量运动来缓解压力, 从根本上远离疾病, 这样才能生活愉快, 家庭幸福, 享受天伦之乐。

参考文献

[1]王玉川.中医养生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2:10.

[2]黄民杰.中医养生学的特色与局限性[J].福建中医药, 1999, 30 (2) :20-21.

[3]黄怡然.现代社会中医养生保健初探[J].光明中医, 2004 (01) .

养生保健 篇2

浅析保健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要:

我国具有及其丰富的植物资源,许多植物中含有抗菌素和具抗病毒作用的化学物质,这些植物可以散发出很多气体,使植物中的化学物质通过这些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进而通过人的呼吸系统或皮肤毛孔进入人体,起到防病、强身、益寿的作用。

关键词:

保健植物 城市园林 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的绿化要求也不单纯以绿化率为标准,更强调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科学研究证明,许多植物中含有抗菌素和具抗病毒作用的化学物质,这些植物可以散发出很多气体,使植物中的化学物质通过这些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进而通过人的呼吸系统或皮肤毛孔进入人体,起到防病、强身、益寿的作用。这些植物通称为保健型植物。

保健型植物在园林绿化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方式。1杀菌、利于防病

空气中通常有近百种不同的细菌,大多是病原菌。有些植物能分泌挥发性物质,具有杀灭病菌和原生动物的作用。植物杀菌素是植物保护自身的天然免疫性因素之一。如悬铃木的叶子揉碎后,能在3min内杀死原生动物。

2净化空气 ,有两大作用:一是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二是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大部分植物都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例如:1公顷成林柳杉,每天能吸收60公斤二氧化硫,阔叶树中的臭椿、夹竹桃、悬铃木、杨柳类、广玉兰、银杏、槭树、柳树和加拿大杨等树种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还要大于针叶树,在城市绿化中经常采用的大叶黄杨、女贞和生长快速的泡桐、洋槐、桉树等具有较强的吸收氟的能力,城市绿化中常见的小乔木合欢和紫荆、木槿都有吸收氯气的能力,香樟树和悬铃木等都有较好的吸收臭氧的作用。还有些植物能分泌出程度和种类不同的杀菌素,成为大气中有些细菌的天敌。此外,园林植物还能够吸取大气中存在的一些放射性物质,而这些放射性物质也是有害于人类的。因此人们称绿色植物是一种廉价的、多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3嗅觉治疗

嗅觉治疗主要通过植物散发的气体,引起人们嗅觉的不同感受,从而对周围人群产生不同的功效。该类植物由于具有花香且有观赏价值,长期以来受广大人民喜欢,可针对其不同气体对人体产生的不同功效进行种植应用。如荷花香使人心情平和,可以在寺庙、医院内及公园的湖边角隅处种植,制造宁静休养的空间;玫瑰花香使人爽朗愉快,适合在公共场所种

;茉莉花、玉兰花香使人轻松舒适,桂花香沁人心脾、使人减轻疲劳,均适宜在小区、医院、学校、公园及小游园配植。

植物保健应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国古代民间端午节用苍术、艾叶、菖蒲、白芷、芸香熏燃后预防疾病,效果比紫外线好。华佗用绸布制成香囊,内装麝香、丁香、檀香挂在室内可治疗肺痨、吐泻。实验证明,这些香料有抑菌作用。

目前,俄罗斯、美国、日本已有香花医院。在香花医院里治疗不靠昂贵的设备和药物,靠的是四季开放的鲜花。医生让病人吸入一定剂量的花香气,以此作为治疗手段。日本东京开设的“原宿诊疗室”,这家诊疗室主要治疗因过度紧张引起的疾病。一间20m2的休息室阵阵花香袭人,令人舒畅,心情愉快,忘却烦恼。“香味”来自放置于角落的薰衣草。美国也有类似医院。芳香植物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日本心理学家的测试,将特定芳香气味导入工作场所,结果发现香味能消除人的疲劳紧张,减少操作失误。薰衣草香气中工作的电脑操作人员,击键差错可减少20%。茉莉花香的效果更好,可使失误降低1/3。效果最好的柠檬香气,能减少一半差错。

4体疗

积极地体育锻炼能促使和增强人类体质,从而防止各种疾病。这就是广义的体疗类保健生态群落形成的基础。清晨,面对绿色植物,自然清净、呼吸流畅,使许多练功打拳者逐步

而面对某些特定的植物进行呼吸,还有一定的医疗作用。练功时面对松树(罗汉松、雪松、马尾松、油松、云南松)呼吸,则有驱风湿、舒筋、通经等作用。对关节酸痛、转筋挛急、脚气瘘软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为什么松树对呼吸有这样的好处?因为松能挥发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含有a-莰烯(a-camphene)的油。人类练功三节活动,九窍俱开,十二经奇八脉,气血循行。吸入这些物质能疏通经络,增强器官的生化功能,从而起到医疗作用。面对樟树练功有通窍、止疼、避秽等疗效,特别时能刺激胃部,使胃部舒适温暖。因为樟树枝叶均有樟脑味,每当春季开花其香更甚,樟树挥发油类含有多种有机物,这些挥发性物质能祛风湿、暖肠胃。对一些气喘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则益在白果树前练功。白果是名贵药材,银杏叶含有双黄酮、山奈酚、芸香甙等成分。人类呼吸时会感到清香,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的作用。长期在银杏下锻炼对凶闷心痛、心悸怔仲、痰喘咳嗽均有疗效。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上出现了人类追求森林浴的热潮。美国、日本相继出出现森林医院。日本全国人口的60%的国民参加森林浴。他们研究了健康和森林的关系后,公认森林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三浴之一(海水、日光、森林)。德国提出了“森林对全民开放”,该国医疗界经过临床测试,得出森林浴,机能调整恢复。

5结语

在我国,保健型园林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全国各地正积极尝试、大胆探索,涌现出不少成功的范例。要使保健型植物在城市园林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要从园林绿化的角度出发,掌握其核心是“绿”的原则。(2)处理好植物间竞争、共生、循环的关系。(3)注意植物喜阴好阳的习性,尽量让其形成有规律、有功能、错落有致、美观得体的园林群落。既充分展现出植物绿化、美化的园艺效果,又让其发挥植物的药用保健作用。(4)保健植物的功效是缓慢的,因此,要想起到明显的效果,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5)每种保健植物的功效是不一样,所以不要混在一起种植,否则反而影响其功效。园林绿地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为城市发展和广大市民服务的。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着城市园林的功能不断拓宽。保健型园林既可改善城市环境,又可使人民群众在园林环境中获得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非常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措施缺乏和资金紧张等特殊国情。因此,广泛开展保健型园林建设将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 篇3

1.早起早睡。祖国医学主张秋季“早起早睡,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同时起床时不宜过急,适当赖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2.调理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早餐食粥法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于护肝益肺大有好处。

3.预防秋燥。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内的水分蒸发快,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

4.调达情志。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会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要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主。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5.预防气候突变。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患者猝死。此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病情恶化与死亡。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

6.增强抗病能力。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百病”。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做早操、慢跑、冷水浴等,可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秋季各种瓜果大量上市,人们适量食用瓜果,摄取多种维生素等,有利于秋季养生。如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钾,且有止泻作用,适用于心血管病患者与腹泻患者食用;香蕉含有多种维生素,可防衰老,且有止咳、润肠、降压作用。菠菜有利尿作用,对肾炎、高血压患者有益,对治疗支气管炎也有疗效。柑橘有镇咳、调胃、健胃的作用;梨可以润肺、清痰止咳、治疗便秘。葡萄有预防疲劳、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功效,常食使人健壮,但便秘者不宜多食;柿子性寒,体弱多病者不宜多吃。

浅谈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 篇4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及高科技的发展,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与劳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了劳动者从体力型转向智能型,节省了人类宝贵的时间与空间,但同时,人类的体质及人类生物性运作能力却日益衰退,使人类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日益尖锐。在社会高度文明的发展中,却隐藏着日益严重的健康危机,高血压、脑血栓、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肥胖、畸形、人体变异及因激烈社会竞争而导致的心理压抑与精神错乱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诸多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而导致的现代文明病日益侵蚀着人类的机体。这时体育就成了改善这一现状的最佳执行者。在我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养生保健的内容十分丰富,很多至今仍有很顽强的生命力,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 养生概述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因激烈的社会竞争和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现代“文明病”影响人类健康的今天,关注健康,关爱生命成为人类对自身的基本关怀。历史发展到21世纪,“健康,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已成为人类对未来的一大追求,在这种人类追求健康的热潮中,具有典型的东方传统体育特色的健身内容,如导引按摩术、健身气功等为人类的健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堪称几千年来独放异彩的一支奇葩。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中国文化的鼻祖,创立了以培养和塑造品行高尚、经世致用、素质全面的人才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同时,他在养生保健方面也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养生,古称“摄生”、“保生”、“卫生”、“道行”等,其含义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增强体质,防病祛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享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养生,以日常观念来看,主要指个人的养生术,即营养身心,一起健康长寿。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我国中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综合措施。以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寿命的目的。具体来说,主要有:情志养生,五谷为养,起居有常,顺应四时环境,重视存精保气。从历史来看, 中国人的养生文化内涵几乎涉及到中国儒、道等各家传统, 几乎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领域。他们没有把养生只视为一般的摄养祛病的简单方法, 而是把养生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到了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的高度。

养生还是人们面对天灾人祸和社会激烈竞争调整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对现代人进行自我审视与反思,树立健康的身心观有重要现实意义。

3 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

3.1 孔子“以仁为本”的养生之道

我们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儒学是以伦理道德为轴心而逐渐展开的,伦理观的核心是“仁”,其宗旨可概括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并分别从修身、养性、益寿、济世等四个方面体现出内外双修、知行合一的辩证思想。《论语·学而》曰:“泛爱众,而亲仁”。“仁”又称“仁学”,表现为对人的尊敬、爱护,推己及人,一视同仁,相互扶助。 “仁学”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也是一种较高的道德品质,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总之,本土的儒家仁学思想既是一种克己复礼、修齐治平的生活哲学,又是一门知天率性、天人合一的生命科学,博大精深、丰富有序。

孔子养生之道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养生同儒家的仁爱学说结合起来。孔子曾说:“知者乐,仁者寿”,他认为:“仁德润身”,人的品行道德是长寿的基础。这种以仁为本的养生之道,其实质就是以养心而养性,以养性而养生,所以孔子经常强调“仁者不忧”,“大德者必寿”。在孔子看来,品德高尚的人能够正确地对待一切人和事物,客观的对待自己,心神安定,光明磊落,会有助于健康长寿。相反,如果一个人心术不正,追名逐利,耗心伤神,必然有损健康,与长寿无缘。孔子还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礼记·中庸》),即以忠恕之道修身,以中和之德养生;强调怡情、养性、修德是养生长寿的根本。养生要从养德开始,发扬人的善性,清除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平衡,强调人的生理、心理及外界环境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与人为善,七情中和,心情愉悦利于养生;仁者追求高尚道德,淡泊明志,心态平和易于养生;仁者宽厚仁爱,忠恕为怀,胸襟坦荡适于养生;仁者克己制欲,不计得失。

在现代这个尔虞我诈、追名逐利的社会里,很多人为了名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实,孔子并不完全否定个人的名利欲望,但他主张要“取之有道”。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他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一次孔子让他的学生谈各自的志向,子路说自己的理想是治理千乘大国,冉求是想管理一方小国,公西华则想做宗庙的司仪。而曾皙却说自己想在暮春时节与几位游伴到沂水中游泳,在祭台上晒日光浴。孔子欣然赞同曾皙的想法,显然,在淡泊名利这方面,孔子和曾皙取得了共鸣。

3.2 孔子运动“中庸”的养生之道

温和中庸是孔子处理一切问题的准则,其体育活动也是这样的准则。他主张中庸柔和的体育形式,注重娱悦和陶冶人们的心性。(《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表明孔子所倡导的体育,形式轻柔,动作和缓,运动量较小。孔子还特别强调:’“仁者静,智者乐也,仁者寿”(《论语·雍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体育活动突出一个“静”字。对于射箭比赛,孔子说:“射不主皮,为力不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他认为在射箭比赛中,只要符合其他要求,是否穿射皮靶是无关紧要的。这是孔子在消弭人的争斗之心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提出的“力不同科、射不主皮”的竞赛原则,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竞技观。中国将体育竞赛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强调娱乐中实现道德教育和道德升华。

3.3 孔子的追求“身心并修”的思想

孔子追求身心并修,即德智体全面发展。他主张智、仁、勇齐备的全面教育,他认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将德育同体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孔子多次谈到勇,在他看来,勇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礼的勇,一种是无礼的勇。他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为了追求身心的并修,即德智体全面发展,孔子创立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指礼仪,“乐”指音乐,“射”指射箭,“御”指驾车,“书”指写字,“数”指计算。其中,“射”“御”属于体育的范畴,“礼”“乐”中有音乐、舞蹈的成分,可见他的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都很全面。另外,孔子还要求学生要有志于儒家的思想,要遵守道德,依附仁义,熟悉六艺。

3.4 孔子的卫生保健思想及饮食起居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指在青少年时代,身体发育尚未完好,不要过早结婚,以免耗伤经血;壮年时代,体魄健全,不要好胜喜斗,免得过于损伤气血;进入老年,气血衰减,不要贪得无厌,应怡情放怀。

在饮食方面,孔子讲究科学和卫生。他反对暴饮暴食,免得损伤肠胃,饭要吃到恰到好处才有利于消化,如他在《论语·学而》中指出:“食而求饱”。他说饮食要追求新鲜、卫生,如他在《论语·乡党》指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食脯,不食”。他认为粮食不嫌碾得细,鱼和肉不嫌切的细,鱼不鲜了,肉坏了,不要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不好,不吃。烹饪不得法,不吃。不新鲜的蔬菜或不到吃饭时间,不吃。肉的部位不好,不吃。佐料搭配不好,不吃。从市场上买来的酒和肉,不吃。另如他在《论语·乡党》中说:“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意思是说,他在公家去祭祀,分来的祭肉不过夜。所有的祭肉不出三天,出了三天就不吃了。孔子还强调吃饭时不要谈论问题,大声说话,应集中精力吃饭,细嚼慢咽,品尝味道,以便于消化吸收。否则会导致刺骨卡喉,饭粒呛入气管。这种观念在“食不语” (《论语·乡党》)可体现出来。

在起居方面,孔子认为居住不要太舒适、安逸,否则会使人变懒,体质下降,意志消沉。如他在《论语·学而》中说:“居无求安”。孔子曰:“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居处不理,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病共杀之… …”(《韩诗外传》)。这段话概括了起居劳逸养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孔子还十分注意居住环境和邻居的状况,他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说苑·集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有益健康,孔子还在《论语·乡党》中提出:“寝不尸,居不容”及“曲肱而枕”,他反对像僵尸一样仰卧而睡,指出正确的睡觉姿势是侧身而卧,柔和不疆,这样可使心、肺不受压迫。在《论语·乡党》中,孔子还指出:“寝不言”,指睡觉前不宜谈笑,因为过度兴奋易导致失眠。

4 结束语

研究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对现代人进行自我审视与反思,树立健康的身心观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孔子“以仁为本”的养生之道、孔子的活动“中庸”的养生之道、孔子的追求“身心并修”的思想、孔子的卫生保健思想及饮食起居四个方面对孔子的养生思想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其中有很多理论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在当今人类健康问题泛滥的时代,呼吁健康,呼吁保健,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云.孔子的体育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6):76.

[2]魏宏灿.孔子的体育保健理论[J].丽水学院学报,2005,27(3):101-102.

[3]张永军,等.东方传统体育健身使命新说[J].体育学刊,2004,11(4):59.

[4]陈忠.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5):43.

[5]韩尚洁,等.养生——中国人的休闲[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85-86.

[6]邰冬梅.儒家仁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93.

[7]陈永军.孔子和柏拉图体育思想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10-11.

[8]刘晓瑞.孔子与中国古代养生文化[J].南京示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1):94.

秋季养生保健 篇5

秋季养生保健

2009第三期

一、寒露时节寒意生,护肺保阴才养生

二、秋天吃辣最不好 太辣降低免疫力

三、秋季进补 四种素食效果更佳

四、日常体检的常识误区

五、保健品常识

(三)冬虫夏草

寒露时节寒意生,护肺保阴才养生

10月8日到22日属寒露节气,这个时节是我国许多地区天气由凉转寒的一个转折点。

寒露时节,万物随着寒气增长,逐渐萧条衰落。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也逐渐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盛。根据四时养生中强调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寒露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的阴气。

秋与肺相应。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适宜进食的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耦、银耳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中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天气渐泠,日照减少,秋风萧瑟急劲,往往使人情绪不大稳定,心情燥动,容易产生悲愁忧伤之感。

秋季寒凉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常言首:“寒露脚不露。”要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尤其不要赤脚,以防“寒从足生”。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徐州电信健康教育专题

秋季养生保健

2009第三期

秋天吃辣最不好 太辣降低免疫力

“酸甜苦辣咸”这五味中,没有一味能像辣这样,如此具有吸引力,让许多人欲罢不能。吃辣后在短时间内会大汗淋漓,有很舒服的感觉,因为辣味可刺激汗腺分泌,加速新陈代谢和气血运行,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吃辣要适量,辣吃多了也有副作用。不仅会让人便秘、上火,还易患上感冒或其他疾病,这往往是被大家忽视的。其原因主要是吃辣所导致的免疫力降低。

辣椒在中医里被称为“辛味食物”,具有很大的“发散”作用,过多食用,容易“耗气”,因此,辣的食物吃多了,反而会觉得浑身无力、容易疲倦。“气虚的人不能多吃辣。”这类人多表现为体弱、乏力、易出虚汗。而平时属于阴虚火旺者,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现象。

一般说来,辣味食物比较适合生长在四川等潮湿地区的人食用,北方干燥地区的人食用后,上火、气虚等症状会更严重。德国有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吃辣最好在中午,此时肠胃的消化能力最强,晚上吃辣则易导致胃溃疡等疾病。

此外,吃辣还要看季节。“最适合吃辣的是冬天,冬天寒冷而辣椒有助于升高体温。最不适合吃辣的季节,并不是炎热的夏季,而是秋季。”

徐州电信健康教育专题

秋季养生保健

2009第三期

秋季进补 四种素食效果更佳

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大多数人都喜食肉类食物以增加营养,滋补身体,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以抵抗将来的严冬的寒冷。这时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品,对于身体是大有好处的。

可是,经过一夏的折磨,有些人脾胃虚寒,消受不了大鱼大肉,是不是该选用些素食进补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下素食就是秋季进补的宝贝,它们价格虽然便宜,但在营养上却有许多独到之处,是不少动物性食品所无法比拟的。

芋头 芋头富含淀粉,营养丰富。每100克鲜品中含有热量91卡,蛋白质2.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0.5克,钙14毫克,磷43毫克,铁0.5毫克,维生素C10毫克,维生素B10.09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并含乳聚糖,质地软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别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红薯(特别是黄心的红薯)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红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

包心菜 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倍。包心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徐州电信健康教育专题

秋季养生保健

2009第三期

等活性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十分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其多量维生素C能增强肌体抗癌能力。

萝卜 萝卜含有较多的水分、维生素C,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质、铁及其它维生素,还含有木质素、胆碱、氧化酶素、甘酶、淀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可见萝卜对调理脾胃作用非小,所以有“秋后萝卜赛人参”之说,对秋季常见的消化不良、风热型感冒、扁桃体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日常体检的常识误区

误区一:关心“五脏”轻视“五官”

许多人在选择体检项目时,往往对五脏六腑很关心,认为这才是关乎性命的重点,对五官科检查等却不重视。一些五官科检查对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例如,眼底视网膜是全身唯一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末梢血管,其状况对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误区二:认为辐射有害拒绝透视

X射线透视和摄影所用剂量很小,仅限在安全剂量之内。尤其是偶然做一次胸部透视,做一次胃肠道检查,拍一张骨骼X射线片或做一次血管造影,都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徐州电信健康教育专题

秋季养生保健

2009第三期

误区三:吃过早餐再抽血不影响体检结果

作为体检的常规项目,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和胆囊检查等要求体检者必须空腹。因为人在空腹时处于相对的基础代谢状态,反映人体血液中的真实情况。

误区四:一次体检正常管十年

有的人认为,一次体检可以管十年或是更久。医生指出,身体状况随时都在改变,必须长期注意和保养。这次检查结果正常,说明目前可能体内尚无疾病,但也可能已有初起疾病,只因变化很轻微以致检测不出来。人体的健康会随着时间、年龄、生活习惯及工作压力而改变,所以仍需每年定期做健康检查,某些慢性病患者也最好半年参加一次该病的全面检查。

保健品常识

(三)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它药性温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有更广泛的药用价值。

冬虫夏草并非冬为“虫”夏为“草”,其实质是一种真菌--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现代科学发现了冬虫夏草越来越多的神奇功效。总体而言,冬虫夏草不但对人体各种脏器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还存在某些直接抗病功能。

一、调节造血功能

能增强骨髓生成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徐州电信健康教育专题

秋季养生保健

2009第三期 的能力。

二、调节肾脏功能

能减轻慢性病的肾脏病变,改善肾功能,减轻毒性物质对肾脏的损害。

三、调节心脏功能

可提高心脏耐缺氧能力,降低心脏对氧的消耗,抗心律失常。

四、调节血脂

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对人体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五、调节肝脏功能

可减轻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对抗肝纤维化的发生。此外,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对病毒性肝炎发挥有利作用。

六、调节呼吸系统功能

具有扩张支气管、平喘、祛痰、防止肺气肿的作用。

七、提高细胞能量、抗疲劳

能提高人体能量工厂--线粒体的能量,提高机体耐寒能力,减轻疲劳。

八、直接抗肿瘤作用

冬虫夏草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确的抑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冬虫夏草中含有虫草素,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

九、其他

养生保健话药枕 篇6

藥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可归属于“气味疗法”。它是将一些芬香宜人或性味寒温的中药,装入枕头中,利用睡眠时头部的温度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散发出来,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中医的脏腑学说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因此利用药枕芳香清透的气味或寒温之性,来达到清心、明目、健脑安神、调和阴阳的目的。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头晕耳鸣、鼻炎、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作用。药枕根据所装入药物的不同,可分为许多种,如清凉的薄荷枕、祛风湿的蚕砂枕、明目的桑萄枕、解暑的石膏枕等。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的《养生随笔》中,就记载了菊花枕、柳絮枕、藤枕、耳枕、磁石枕、瓷枕、竹枕、女廉药枕等。

在中国历史上,药枕不仅为医林人士所推崇。也为热心于养生的文人墨客们所珍视。宋代诗人陆放翁借助过药枕。“头风便菊枕”,说明他也用菊花枕就眠的。元代文学家、做过御史中丞的马祖常曾写诗赞美菊花枕:“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

药物学家日华子在《大明本草》中说道,用决明子作枕,“治头风明日,胜于。黑豆。”

“我无红袖堪娱夜,只要青奴一味凉。”诗中所说的“青奴”,指竹枕。《红楼梦》中将竹枕称之为“竹夫人”。竹杞宜用于三伏盛夏,因其性寒,而有庸凉解暑之效。

《养生随笔》中对“耳枕”十分欣赏,说:‘侧卧耳必着枕,老年气血易滞,甚上作痛。卧时加于枕,心耳纳入。耳,肾窍,枕此并杜绝耳鸣耳塞之患。’耳枕高不过寸,中开一圆孔。囊以毒种益聪宁神的中药,卧时枕之。精于此道的,莫过于深居乐寿堂的慈禧太后了。她不仅拥有数十种各式药枕,还有以各种香花制成的耳枕。此枕正中留有三个圆孔,卧时枕之,不仅有保健之功,还能听到极轻微的响声,起着“警枕”的作用。

《战国策》上有“高枕无忧”之说,用现代医学眼光看,这不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如果说“药枕无忧”,恐怕是恰如其分的。

春夏之交养生保健要“六防” 篇7

二防过敏春暖花开时节, 人们的室外活动也增加了, 此时最易诱发过敏性花粉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林主任指出, 防过敏的根本办法还是调理好体质, 推荐每天晒晒项背, 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三防疫病春夏之交气候温暖湿润, 蚊、蝇、细菌迅速繁殖生长, 易传播疾病。居家防蚊虫, 要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和杂物, 必要时可适当使用蚊香、药物、光源等来驱蚊杀蚊。每日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衣被尽可能置于阳光下暴晒, 定期洗晒日常用品、玩具等。

为防疫病, 室内可常熏艾, 也可用中药如苍术、艾叶、山柰、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肉豆蔻、藿香等自制香囊挂于床头或随身佩戴, 以起到芳香化湿、祛风驱瘟的作用。

四防伤脾现在空气湿度相对较大, 而脾为湿土之脏, 湿邪最易犯脾, 易引起出现食欲不佳、呕吐、腹胀、大便不成形或黏腻不爽等症状。林主任提醒, 在遵循“少酸多甘”的同时, 宜多食用健脾祛湿之品, 如山药、赤小豆、薏苡仁、扁豆等。不要迫不及待地喝冷饮, 以免损伤脾胃。推荐健脾茶:炒薏米、大麦茶一起用沸水冲泡, 泡淡为止, 能健脾祛湿。

五防肝亢自然界阳气骤升, 易引起肝阳上亢, 继而诱发春末常见的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牙痛、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 这就是所谓的“春火”, 老百姓俗称的“上火”。防肝亢, 除了避免熬夜, 还要注意调整情绪, 饮食上要定时定量。

养生保健的六个好习惯 篇8

我国大多数人没有定期到医院体检的习惯, 等到有明显发病症状以后, 才会到医院进行治疗, 往往使小病成了大病, 可治之病成了不治之病。因此, 为了确保身体健康, 我们要改变没有病就不去医院的习惯, 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不渴也要勤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占到人体重的70%以上, 对维持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有水喝, 不吃饭可以坚持1个月之久, 但是没水的话, 生命维持不了1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就成年人而言, 每天每人喝水应不少于3升。当然, 喝水也要讲究方法, 一次喝很多水也并不可取。

三、没有喜事也要快乐

有人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其实, 没有什么喜事也应该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当然, 生活中总会有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 会给人的情绪造成影响, 关键是如何尽快摆脱坏情绪的控制。人们常说, 生活像照镜子, 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 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还是那句老话, “笑一笑, 十年少;愁一愁, 早白头。”只有每天都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情, 自得其乐, 才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身心的健康状态。

四、不感到疲劳也要主动休息

大多数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 认为只有累了之后才需要休息。这样做往往会造成身体的“透支”, 导致身体过于疲劳而降低自身免疫力。因此, 无论工作学习都要有规律, 该休息就休息, 力求做到主动休息, 而不要等累了再去休息。

五、即使生活不富裕也要知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在提高, 但由于种种原因, 人们的生活质量会有所差异。对那些生活暂时还不富裕的人来说, 要保持心理平衡, 做到知足常乐, 要善于用家庭的和谐, 生活的品位, 精神的富有来弥补物质生活的某些不足。

六、工作再忙也不要忽视体育锻炼

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特点浅析 篇9

近来, 以讲解普及养生保健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十分红火, 备受欢迎, 据统计, 目前国内的养生保健类节目有几十档。上至中央台、下到各省级和地方电视台, 几乎都有一两档与养生保健有关的栏目, 播出时间涵盖了从早到晚的各个时段, 涉及饮食、运动、中医文化、营养保健、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特别是最近两三年, 一批以传播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做得风生水起, 贴近性强、实用性强, 包装也越来越时尚轻松而不失雅致, 有的养生保健类栏目取得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晚间黄金时段的电视剧, 让其他节目望尘莫及, 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健康一身轻》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的热播原因

1. 客观原因———受众需要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 有需求才有产品, 所以谈到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的热播原因, 受众需要是第一位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 竞争无处不在, 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这些都在不断地消耗并透支着人们的身体, 亚健康已不仅仅是城市人群的特有问题, 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却又常被忽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医院往往是人满为患, 求医难看病贵的现状, 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应该防病于未然, 只有注重日常保健养生, 才能让疾病远离、让生活更有质量, 有了这种认识就有了市场需求, 因此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开始出现并一路红火起来, 目前此类节目中, 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健康早班车》、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辽宁广播电视台的《健康一身轻》等都很有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不过, 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回避, 那就是, 是受众这种强大的市场需求才让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脱颖而出, 而不是这类节目都做得出类拔萃才让它红火得如此迅速。

2.根本原因———市场竞争

当前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 市场化趋势加剧, 如何敏锐把握市场需求, 创办既有影响力又有经济收益的节目是各大电视媒体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正如上文提到的, 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的热播有其自身的客观原因———即受众需要, 所以敏感的电视传媒界纷纷通过对养生保健类栏目的倾力打造迎合市场需求、捕捉强大商机, 进而聚集了人气、提高了收视率, 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因此, 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一路红火是市场竞争的产物。

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的特点

1. 收视人群稳定。

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的目标收视群体不仅仅局限于中老年人群, 更重要的是对健康知识、医药文化感兴趣的中青年群体, 正因为是兴趣所在, 所以观众群相对稳定、不易流失、忠诚度高。

2. 真实亲切、互动性强。

现在养生保健类节目大多会邀请现场观众直接与专家面对面, 有的节目观众还可以随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向专家请教, 传播方式轻松自然又不失亲切。

3. 富于文化内涵。

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等节目, 在讲解保健常识和医药知识的同时, 相关专家还会追溯相关方法和知识的源起, 将中国传统文化自自然然地融入其中, 令人茅塞顿开。

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的短板

1.电视台在节目嘉宾即所谓专家的选择上把关不严, 对观众负责的态度有待加强。一个好医生的一番话胜过一副好补药, 但诱人的名利也让不少伪专家打起了养生节目的主意, 因此电视台在选择专家时绝对不能只为收视率, 必须严格把关, 将真正的、真实的医疗专家推到台前, 选题必须科学, 不能哗众取宠, 只有对观众负责, 才能让节目办得健康长久。

2.节目主持人与栏目契合度不高, 感觉不够和谐。客观地说, 有些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缺少吸引力, 原因之一就是主持人知识储备不足, 与嘉宾配合缺少默契, 提问程序化, 缺少针对性和灵活性, 现场把控能力不足, 调动不起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除此之外, 主持人本身为了节目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有时会出现类似于软广告的宣传, 从而大大降低了节目的可信度, 使观众产生反感。

六味地黄丸的养生保健作用 篇10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保健作用

滋阴补肾为养生根本, 传统中医学自来即非常重视“补肾固精”, 上古时期的养生家往往视“精”为构成、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要素, 因此主张“固摄养精”, 保持阴精的盈满充盛, 以预防衰老、保持健康、延长生命。《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 骨为干, 脉为营, 筋为纲, 肉为墙, 皮肤坚, 而毛发长。”说明人的生成必从阴精开始, 由精而后形成五脏、骨、脉、皮肉等组织、器官和形体。

俗话说:“精由血生, 十滴血, 一滴精。”《内经》说:“人年至四十, 阴气自半而起居衰已。”又说“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 女子四十九岁而精断。夫以阴气之成, 止供给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 已先亏矣。”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由熟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丹皮三两组成。本方为滋阴补肾之著名方剂, 方中熟地能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为君;山茱萸可滋养肝肾而涩精, 山药则补益脾阴而固精, 共为臣药。三药合用, 共成滋补肾、肝、脾三脏 (合为三补之用) 。但以补肾阴为主, 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以泻肾利湿, 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 并制山茱萸之酸收;茯苓淡渗脾湿, 有助于山药之健运。以上三药具有三泻之功, 泻湿浊而平其偏胜, 足以治标, 均为佐药。全方虽说配合三补三泻, 其实仍以补肾为主, 而且是肾、肝、脾三阴并补, 通称为“补肾阴”。三者相辅相成, 成为通补开合之方。主要功用:滋补肝肾。原书主治:治肾怯失音, 小儿囟门不合, 神不定, 目中白睛多, 面色恍白等症。从《小儿药证直诀》开始, 六味地黄丸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从传统的儿科用药已经发展到如今的内、外、妇等科均可使用的药物。现代药理学技术的发展, 六味地黄丸的许多疗效得到了科学的验证, 随着药理研究的深入, 发现其许多原来不为人知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几乎对人体的所有系统均有较好的作用, 是目前不可多得的保健药品之一。

①延缓衰老:本方能明显改善老年小鼠的自由基代谢紊乱[1]。本方能明显增强超氧化歧化酶 (SOD) 的活性, 且能显著降低氧化脂质的含量, 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2]。②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方能使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恢复正常水平、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3]。③抗肿瘤的作用:六味地黄丸对环磷酰胺 (CPP) 诱发的MN有拮抗作用, 并认为具有抗突变作用;六味地黄丸可提高荷瘸小鼠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总数, 又可以改变高、低电泳率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4]。④调节泌尿系统功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滋阴补肾的六位地黄汤能改善肾功能, 促进肾脏对体内代谢产物尿素的排泄, 通过提供溶酶体的数量, 加快消化分解毒性物质的速度而保护肾脏[5]。⑤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研究发现加减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的症状及体征改善有明显作用, 同时具有一定降血糖、降血脂作用[6]。⑥对心血管的作用。研究表明, 六味地黄丸能延缓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7], 降低血浆粘度[8]、抗心律失常[9]。⑦对内分泌的作用。本方对大鼠的垂体、精囊有增重的作用, 能增加垂体LH细胞的数量, 并改变其形态结构[10]。⑧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六味地黄丸与雷公藤多苷联合应用, 卵泡数量增多, 卵泡成长过程活跃, 成熟卵泡多, 体积大, 颗粒细胞层次多, 卵泡液含量多, 黄体数量多, 发育良好, 卵母细胞透明带未见明显改变, 表明六味地黄丸可拮抗雷公藤致雌鼠生殖系统的毒副作用[11]。⑨保肝作用。本方能明显抑制SGPT活性升高而产生保肝作用[3]。⑩益智作用。方能调节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而发挥益智作用[12]。

茶与养生保健 篇11

有一天,神农在采药过程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

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就把它命名为“茶”。

唐代诗人元稹还有一首著名茶诗——《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的养生作用

提神解乏

茶叶含有3~5%的咖啡碱,咖啡碱是一种白色丝光针状的结晶体,被人体吸收之后,能起到加强大脑皮质感觉中枢活动、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更为敏锐、能使精神振奋的作用,在医学临床上,用它治疗伤风头痛,疗效显著,而且没有副作用。

西药中的阿司匹林等主治感冒头痛的药片,差不多都有咖啡碱的成份。另外,咖啡碱对心肌有直接增强收缩的作用,并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肾脏血管,还可作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一种辅助剂。

茶叶中的咖啡碱还不同于普通纯咖啡碱,它与茶汤里的其它物质中和,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在胃内酸性条件下,失去了纯咖啡碱的活性,和对胃的刺激性,当混合物进入小肠的非酸性环境中时,咖啡碱又能还原释放出来,被血液吸收,从而发挥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解除疲劳的作用。

除脂解腻促进消化

首先,咖啡碱能兴奋神经中枢系统,影响全身的生理机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其次,茶汤中的肌醇、叶酸、泛酸等维生素物质以及蛋氨酸、半腕氨酸、卵磷脂、胆碱等多种化合物,都有调节脂肪代谢的功能。此外茶汤中还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们能够溶解油脂,帮助消化肉类和油类等食物。

如“乌龙茶”,目前在东南亚和日本很受欢迎,被誉为“苗条茶”,“美貌和健康的妙药”。乌龙茶有很强的分解脂肪的功能,长期饮用不仅能降低胆固醇,而且能使人减肥健美。

预防龋齿去除口臭

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氟,龋齿的主要原因是牙齿的钙质较差,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它们结合之后,可以补充钙质,使抗龋齿能力明显增强。茶本身是一种碱性物质,因此能抑制钙质的减少,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利尿排毒

因为咖啡碱能阻抑肾小管对水份的吸收,同时,能扩张肾脏血管以畅通血液。所以有利于毒质顺尿流排出尿道。

预防辐射

据报道,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凡有长期饮茶习惯的人存活率高。因为茶叶中所含有的单宁物质和儿茶素,可以中和锶90等物质,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伤害。

由此看来,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不仅能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除腻、减肥健美,而且在医疗上也有它的作用。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饮茶的弊端,也要提醒人们注意。茶虽有利于身体健康,但绝不是饮用越多越好,茶越浓越好。 饮茶一定要适量。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茶,特别是绿茶,否则等于“雪上加霜”,越发引起肠胃不适:再如神经衰弱者和患失眠症的人,睡眠以前不宜饮茶,更不能饮浓茶,不然会加重失眠症;另外,一般不应该用茶水送药,以免降低药效。

养生茶

平时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喝茶。但除了品茶外,喝茶也能保健、养生、治病。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种养生茶:

玫瑰花茶干玫瑰花6~10片,放入茶杯中,冲入热水,即可饮用。

功效玫瑰花性温味甘,适合肝胃气痛、胸口腋下胀满疼痛、易怒者饮用。

荷楂菊茶以荷花(6克)、山楂(15克)、金银花(3克)、菊花(10克)组成。把这些材料加入500毫升的清水中,煮沸即可饮用。

功效荷花性甘平温,清肺热,祛湿消肿;山楂酸甘,行淤血;金银花甘寒,清热。

容易疲倦、溏便(中医指大便稀薄),脸色苍白者,不适合饮用。

杞菊药茶由枸杞子、白菊花、绿茶各10克组成。把这些材料用沸水泡浸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菊花味甘苦;枸杞甘平,滋阴润燥;视力不好、口干、头晕目眩者适合服用。

手足冰冷、脾虚、易腹泻者不适合饮用。

决明子茶(亦称决明茶)将30克决明子捣碎,煎煮成茶水。

功效散热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经常头晕烦躁、便秘,口干口苦的人。

腰酸尿频,肾阳虚弱者,不适合饮用。

品茶,品出您的健康

我们喝茶的时候,不仅仅只注重的茶的品种、年份,还要注重品茶是否能喝出健康。不同的人喝茶也有不同之处,那么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茶呢?听听茶艺师给出的建议:

经常用脑的上班族,或常熬夜苦读的人,可多喝茉莉花茶、绿茶。

经常运动,或是从事体力劳动量较大工作的人,适合喝乌龙茶及红茶。

整天坐着不动,很少做运动的人,可多喝绿茶、花茶。

体质虚寒,或是经常胃痛,胃酸过多的人,最好选择红茶。

抽烟一族,最好多喝喝绿茶。

不吃肉就会提不起精神的人,则应该喝喝乌龙茶。

每次上厕所都觉得是一件苦差,经常便秘的人,可尝试蜂蜜茶。

胆固醇过高的、血脂数量过高的人,可多喝普洱茶。

每天和电脑相亲相爱的现代人,适合喝有防止辐射伤害功效的绿茶。

孕妇和手术病人,最好先忍忍,别急着喝茶,

适合夏天饮用的茶

夏天到了,炎热的天气容易使身体不适。其实在众多的花草茶中,有一些具有清凉、降火功效的花草茶特别适合在夏天饮用。

金盏花茶清凉降火、促进消化。

胡椒薄荷茶发汗解热、杀菌消毒,化毒辟秽,夏天冰饮既清凉消暑,又增加食欲。

玫瑰花茶活血美肌、降火气,对内分泌失调和经常腰酸背痛的女性有好处。

薰衣草茶镇静、缓和焦虑。夏季人容易烦躁,饮用此茶可以缓解精神紧张。

百合花茶清凉润肺、去火安神。

洛神花茶利尿解渴、清热解暑。

小贴士

喝茶常见的误区

1、喜喝新茶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2、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3、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4、饭后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5、发烧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6、溃疡病人喝茶

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7、经期喝茶

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机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

8、一成不变

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

子宫脱垂的中医养生保健研究进展 篇12

1 中医养生保健原则

1.1 未病先防

子宫脱垂预防重于治疗[1], 子宫脱垂要早防, 关氏等[2]提出预防本病, 从儿童时期就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体育锻炼习惯, 以增强体质。根据子宫脱垂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重视治未病, 概括出以下中医养生保健原则:

1.1.1 起居有常, 劳逸结合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举痛论》曰:“劳则气耗”。因此, 从儿童时就养成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劳逸结合、不妄作劳的习惯, 增强体质, 强健体魄, 对预防子宫脱垂有重要意义。产后元气损伤, 绝经后精气匮乏, 尤易发生本病, 故在产后、绝经后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不可过劳。

1.1.2 饮食全面, 不可偏嗜

《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以传于肺, 五脏六腑, 皆以受气”。《灵枢·五味》曰:“故谷不入, 半日则气衰, 一日则气少矣”。《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和而服之, 以补益精气”。饮食为气血精津液之化源, 气血精津液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偏食、节食或饮食搭配不合理, 营养常常摄取不足或是不全面, 以致气血化生无源、脏腑功能虚衰。所以, 饮食要全面, 不可偏嗜, 特别要注意身体不可过瘦, 以免发生本病。

(1) 节制房事, 惜精保肾。房事不节、频繁流产, 易于损伤肾精肾气, 进而致胞络损伤, 子宫摄纳无力。因此要惜精保肾, 节制房事, 避免人工流产。

(2) 新法接生, 减少损伤。推广新法接生, 减少奇经损伤、带脉失约, 有损伤者应及时缝合。

(3) 产后避劳, 注意休息。加强产后调养, 注意休息, 避免过早参加体力劳动而耗伤脾气、肾精。

(4) 年老补肾, 强健身体。年老肾精易亏, 肾精亏损, 胞络损伤, 子宫摄纳无力, 易致本病。所以, 可通过药物、食疗药膳等补肾益精, 强健身体。

1.2 病后调养

(1) 安卧休息, 不可过劳。已得病患者要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超负荷地使腹压增加的体育运动[1]。

(2) 咳嗽便秘, 积极防治。得病的同时, 若有支气管炎咳嗽和习惯性便秘, 要积极治疗。

2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研究

2.1 生活起居的养生保健

(1) 生活要有规律。清·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起居有常, 养其神也……能调养其神气, 故能与形俱存, 而尽终其天年”。《内经》告诫人们, 如果“起居无节”, 便将“半百而衰也”。即在日常生活中, 若起居作息毫无规律, 以妄为常, 就会引起早衰以致损伤寿命。晋·葛洪《抱朴子·极言》指出:“定息失时, 伤也”。生活规律破坏, 起居失调, 则精神紊乱, 脏腑功能损坏, 身体各组织器官都可产生疾病。

妇女在生理上有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围绝经期, 由于月经期要行血、妊娠期要聚血养胎、产褥期气血有损伤、哺乳期乳汁由气血化生、围绝经期肾精匮乏, 因此在这些特殊的生理期更要注意起居作息规律, 调养神气, 使形神和谐, 正气强健, 少生疾病。当然, 已得病患者也要注意起居作息规律。如冯氏等[2]调查后认为:随着社会经济与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妇女五期保健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落实起来仍有不少困难, 尤其对月经期、孕产后期保健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忽视。推论这与目前老年妇女子宫脱垂发病率增高有一定关系。

(2) 要劳逸结合。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云:“养生之道, 常欲小劳, 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适度劳作, 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有利于活动筋骨, 通畅气血, 强健体魄, 增强体质。适当休息, 能够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和精力, 增强体质。《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劳所伤, 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指出过度劳倦与内伤密切相关。久卧、久坐过度安逸, 易致气机阻滞, 脾胃失和;而过多劳累, 又会伤筋伤骨, 耗伤气血。

关氏等[3]提出加强妇女劳动保护, 降低劳动强度, 对女工实行工间操制度。妇女“五期”尤其是产后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不可过劳。《千金要方·求子》指出:“妇人产讫, 五脏虚羸”。因此产后24h必须卧床休息, 以恢复分娩时的疲劳及盆底肌肉的张力, 不宜过早操劳负重, 避免发生子宫脱垂等病。但是静养绝非完全卧床, 除难产或手术产外, 一般顺产可在产后24h起床活动, 并且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以促进恶露畅流、子宫复元, 恢复肠蠕动、二便通畅。杨氏提出产后至少要有42天的休息时间, 最好长到60天, 千万不可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蹲着干活[4]。马氏[5]调查后认为不注意产褥期保健和因家务繁忙、劳动保护制度不完善以及个人重视不够等所致流产后得不到应有的休息, ……与子宫脱垂发病密切相关, 所以人工流产后, 尤其应该休息。

2.2 食疗药膳养生保健研究

(1) 日常饮食。宋·陈直《寿亲养老新书》曰:“主身者神, 养气者精, 益精者气, 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大, 活人之本也”。《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饮食为气血精津液之化源, 气血精津液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偏食、节食或饮食搭配不合理, 营养摄取不足或是不全面, 气血化生无源, 脏腑功能易于虚衰。而饮食不节, 肠胃、脾胃又易于损伤。所以, 日常饮食首先要全面, 营养要合理, 以保证人体生命活动与脏腑功能活动的需求, 特别注意不可偏食、节食, 致使身体过瘦, 引起子宫脱垂的发生。其次饮食不可偏嗜, 如过食肥甘厚味、少食蔬菜水果, 易于损伤脾胃, 久之或脏腑虚衰、正气不足, 或六腑不通、大便秘结, 正气不足则无力固摄脏腑, 大便秘结则怒挣使气机下陷, 与子宫脱垂的发生或加重皆有关联。徐氏等[6]认为生殖道脱垂与营养缺乏有关, 其原因是营养缺乏时体力衰弱、肌肉松弛及盆腔内筋膜萎缩。马氏[5]调查子宫脱垂患者36人, 其中消瘦者竟有19人, 占52.8%。另外, 诸多医家[1,2,3]也提出预防子宫脱垂要在产后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便秘。

(2) 食疗药膳。食疗药膳既可防病, 又可治病, 对子宫脱垂有一定作用。如王氏[7]、张氏[8]提出用人参粥 (人参或党参、生姜、粳米, 煮粥) 、黄芪粥 (生黄芪、陈皮、粳米, 煮粥) 补中升提, 以治中气下陷型子宫脱垂;升麻芝麻煲大肠 (猪大肠、黑芝麻、升麻, 煲汤) 、金樱子粥 (金樱子、粳米或糯米, 煮粥) 补肾固脱, 以治肾虚不固型子宫脱垂;糯米绿豆肠 (糯米、绿豆、猪大肠, 煲汤) 补脾固脱、清利湿热, 以治脾虚型兼有湿热的子宫脱垂。房氏等[9]取生猪大肠1段, 将党参灌于肠内, 两端以麻绳扎紧, 入锅内加水炖熟, 大肠连同党参, 早晚分服, 1剂/d, 治疗阴挺30例, 结果Ⅰ度者3~5剂即愈, Ⅱ度者10余剂可愈, Ⅲ度者数10剂便愈, 30例中有效28例、无效2例, 有效率93.3%。另外, 郑氏[10]提出老年妇女多食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品对预防子宫脱垂有一定作用, 如大豆及大豆制品、大麦、小麦、燕麦、大蒜、土豆及红薯等植物雌激素含量最高, 苹果、樱桃及石榴等水果也含有较丰富的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并非真正的雌激素, 而是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物质, 能与人体组织内的雌激素受体结合, 产生微弱的雌激素样生理效应, 对维持子宫支持组织的生理功能, 防止其萎缩及功能衰退有一定帮助。

2.3 房室养生保健研究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房室勿令竭乏, ……不遗形体有衰”。明·张介宾《类经·摄生类》曰:“善养生者, 必保其精, 精盈则气盛, 气盛则神全, 神全则身健, 身健则病少”。房事不节、频繁流产, 易于伤精伤肾, 进而致使胞络损伤, 子宫摄纳无力, 易于发生子宫脱垂。如胡氏[11]总结子宫脱垂的发病指出:“房劳多产, 胞络损伤, 子宫虚冷, 摄纳无力”。因此, 要预防本病需惜精保肾, 节制房事, 减少人流, 同时人流后必须注意休息。

2.4 药物养生保健研究

由于产妇“五脏虚羸” (《千金要方·求子》) , 而绝经期老年人“天癸竭, ……形坏” (《素问·上古天真论》) 。因此对于产妇若有脾虚气衰者可服补中益气汤、绝经期老年人若有肾虚精亏者可服六味地黄丸等调补脾肾, 以预防子宫脱垂。

3 结语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为降低本病的发病率与本病愈后复发率。应该针对本病研究关注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研究、制订一套防治途径合理、安全有效且易于在行业内推广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以指导临床治疗。

摘要:阐述养生保健在子宫脱垂中的治疗价值, 系统描述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如生活起居养生保健、食疗药膳养生保健、房室养生保健、药物养生保健等, 以期为康复医学、妇科病学和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子宫脱垂,阴挺,养生保健原则,养生保健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仁杰.子宫脱垂防重于治[J].药物与人, 2005 (6) :52.

[2]冯持真, 伍洁莹, 覃钰纯.江门市区妇女五期保健现况调查[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 11 (1) :91~92.

[3]关立华, 罗雪莹.子宫脱垂的防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6, 13 (2) :49-50.

[4]杨晶.产后当心子宫脱垂[J].婚育与健康, 2000 (6) :17.

[5]马士梅.子宫脱垂36例病因的调查分析[J].淮海医药, 2003, 21 (2) :140-141.

[6]徐宏里, 赵跃宏.子宫脱垂的病因及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2 (4) :196-197.

[7]王廷超.子宫脱垂的食疗药膳[J].食疗药膳, 2004 (9) :28.

[8]张艳.子宫脱垂饮食疗法[J].河北中医, 2006, 28 (1) :43.

[9]房爱民, 王明建, 高大硕.验方治阴挺30例[J].时珍国药研究, 1997, 8 (2) :180.

[10]郑惠方.子宫脱垂应早防[J].老年人, 2006 (5) :54

上一篇:居民家庭碳排放下一篇:实践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