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机站的发展之路

2024-09-20

乡镇农机站的发展之路(共9篇)

乡镇农机站的发展之路 篇1

近几年, 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化推进步伐加快。尤其是国家连续出台了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补贴的惠农政策, 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农机推广工作。但是, 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建立一整套保证农机推广工作的有效机制, 仍然存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不到位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 表现为传统推广理念不适应现代农业对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 传统推广手段与机制不适应现代农业对保障公共服务高效履行的要求, 传统推广服务内容不适应现代农业对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等。需要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逐步加以解决。

1 乡镇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农机推广工作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不稳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土地被农户承包, 基层政府对农业的管理和引导作用减弱, 其工作重心大都转向以发展工业、经济产业和处理乡镇日程事务为主。而作为农业中的一部分, 农机推广工作自然不受重视。农机站被合并以后, 原有的农机资源 (包括示范基地、办公场所、农业机械等) 被挤占或卖掉。过去, 农机部门召开先进农机具现场会时, 当地政府非常重视, 并拨发一定的推广资金, 而现在, 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同时, 不少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农机化的重要性, 个别领导甚至对农机化在农业现代化范畴中该是个什么样的角色还不很清楚。

1.2 原有的推广机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1.2.1 推广方法单一

很多地方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技术”的方式, 推广工作主要靠开会、印发材料等传统手段。

1.2.2 运行机制僵化

推广机构的运行机制不活, 行政化倾向严重, 难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化技术服务的需要。

1.2.3 管理体制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农、科、教脱节, 不同所有制、推广组织之间缺少联系。对农机部门的依赖性较大, 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推广工作没有随着农业产业调整而调整, 推广观念没有完全转变, 改变现有推广机制势在必行。

1.3 忽视了农民在技术推广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既是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最终使用者, 也是农机推广者;既是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受体, 也是使用主体。而一些农机推广工作人员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在农机技术推广实践中, 往往推广初期, 农民抱着怀疑态度, 当农民亲眼看到新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时, 他们才会自觉使用并宣传新技术、新机具。而且, 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的认可程度, 以及他们的宣传和影响, 往往决定了农机推广的成败。

1.4 农机与农艺结合不紧密

农机技术推广以推广应用新型农机具为主体, 但不能独立于农艺而存在。任何农机技术只有与农艺有机结合, 才能称得上实用, 才能显示其优越性。因此, 农机推广部门要与农业、土肥、植保等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相互配合, 同步推广农艺技术, 加强技术指导, 使农机与农艺衔接起来, 使农机化技术真正发挥高效增产的作用。以水稻种植为例, 在推广农机农艺高度结合的水稻机械化育秧及插秧新技术时, 对种子有一定的要求, 然而各种子销售点出售给农民的水稻种子品种繁杂多样, 给水稻机械化育秧带来极大不便, 这就需要农机技术推广干部亲自指导机插农户选种、育秧。另外, 由于农民用种不同, 导致水稻各田块成熟迥异, 制约了水稻连片机械联合收割的效率。

1.5 乡镇农机推广力量薄弱

基层机构改革以来, 一些农机站转制成企业性质, 另一些农机站合并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或推广中心) , 单独支撑农机推广的服务体系已不复存在。农机推广人员被纳入乡镇统一调配, 无法做到专职专用, 严重影响了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 知识断层、老化现象严重。

1.6 农机推广内容落后于新形势的要求

长期以来,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往往注重产前、产中或产后粗加工机械化, 而忽略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只重视粮食作物机械化, 而忽视经济作物机械化;只重视农田作业机械化, 而忽视农业工程等领域机械化, 使得农机推广产品与需求市场脱节, 造成推广部门想推的推不动, 农民想要的又没有。

2 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2.1 加大农机推广投入力度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机投入体系。在农机购置补贴、农用燃油补贴等方面对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给予更大支持。要努力争取各级农机购置补贴和项目资金, 增加农机总量,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要突出发展重点, 统筹发展规划, 集中使用补贴资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优先向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和专业户提供各种低息贷款;鼓励农机大户以及更多的农户购买先进农机具, 形成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机投入机制。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农机推广情况, 争取领导对农机事业的重视, 以解决农机化发展的实际困难。同时, 各级推广部门要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试验示范基地和为民服务的手段, 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技术推广的需要, 逐步达到推广技术规范化、示范带动基地化、项目实施程序化、推广手段现代化。

2.2 建立并完善各项机制

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机推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农机推广领导机构, 主要领导挂帅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在实际工作中, 要统筹安排, 制定规划, 保证经费。对在农机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一方面乡镇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应给予重奖, 并在生活待遇、干部提拔、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对农机推广方面的先进典型, 要及时给予精神鼓励和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 鼓舞和教育广大农机推广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县农机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业务职能, 制定和建立一套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务实高效的农机推广工作管理机制, 健全有关法规制度, 使农机推广工作在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的导向下有效运行。

2.3 推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机构改革是一门比较艰难的系统工程, 各级政府一定要提高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级有关文件精神, 真抓实干, 从各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 推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使基层乡镇尽快设立专门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 归县级主管部门管理。中央和地方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该统一制定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科研推广规划和推广目标, 用于指导基层工作。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贯彻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文件精神, 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 并将农机化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每年应从财政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推广专项经费, 以保证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

2.4 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

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 是当前农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备, 强化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要加大基层农机培训力度, 加强镇、村2级农机科技队伍的培训工作, 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新型农机知识, 熟悉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结构、原理和性能, 掌握试验、示范操作和维修保养等技能, 以便更好地教授农民、服务农民。加强对农机监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素质和监理水平, 管理到位, 在保证农业机械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 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2.5 建立乡镇农机中心站

农机推广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工作, 不是一两个推广人员就能完成好的。鉴于当前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奇缺, 可以按照区域布局, 整合原有资源, 合并建立乡镇农机中心站, 由乡镇政府负责人员管理, 由县级政府负责资金发放, 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农机推广力量, 而且解决了人员对工资发放的后顾之忧。同时要规范制度管理, 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6 大力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经济合作组织

对农机大户, 各级农机购机补贴资金要按照政策予以优先安排, 其他农机化推广项目也要尽可能安排在农机大户中实施, 以促进农机大户的发展。农机管理部门要在“民办、民用、民受益”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机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 引导他们走向市场, 提升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 不断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识和本领。

2.7 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通过政府引导, 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 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大力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加强农田规划, 建设适合机械作业的高标准农田, 搞好机耕道路配套工程, 便于机械化作业。要逐步引导农民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道路, 解决大机器与小田块的矛盾。同时, 要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与实施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农机和农艺的最佳结合方式, 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乡镇农机站的发展之路 篇2

平度市农机化学校始建于60年代初期,1996年在原农机化学校的基础上,由平度市政府和市农机服务中心共同投资1000余万元兴建成一所从事职业教育的正规学校。学校拥有农机培训和学历教育两大实体单位,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各项指标的完成,均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一、办学宗旨

自建校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农机为主体,做到长短结合,综合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塑造,始终不渝地将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服务功能作为工作中心,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以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教育目标,进一步强化依法培训,把培养机手的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注重培养农机手的就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提高机手整体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和就业安置工作的有机结合,学校现已发展为青岛市重点职业教育学校。

二、学校的基本情况

几年来,学校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五十五亩,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起点高,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食堂餐厅、运动操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其中实验楼就拥有高档微机室、电工、电子、焊工、拖修、语音等十几个实验室,总价值200余万元。

学校治学严谨,纪律严明,对学生实行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对教师实行动态量化管理,每月从工资中扣除180元,作为绩效工资,根据每名教师当月的量化积分进行发放,这样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已建成一支高素质、60多人的专业教师队伍,聘任的教师3名,其中,韩国籍韩国语教师2名,青岛海洋大学计算机教师1名。教师队伍中90%拥有大本学历;30%的教师拥有省市优秀教师、优秀专业人才、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创新和科研工作,共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三项,其中一项荣获全国职教重点科研成果一等奖。

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设置了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电气工程、韩国语、日本语、计算机、高考辅导七大专业,同时,又开设普通中专三种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焊接、机电一体化)。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十九个教学班,在校生近千名的规模。今年又与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实行了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学历文凭、技术等级、岗位培训三位一体,学历教育与技术培训并重的职业化教育模式,对于要求就业的学生则签订就业合同,推荐安置工作,对于立志高考的学生,针对3+2模式,对口高考辅导。每年就业安置率达95%以上,升学率100%。与青岛业务上级培训站即青岛新世纪科技学校联办成立了青岛新世纪科技学校平度分校,开展了社会成人职称计算机、英语培训和趣味数学的教育。

近年来,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我校与有关部门协商,将“平度市韩国经济人协会”迁入学校,并成立了“韩国企业员工岗前培训中心”,借助这个协会管理全市百余家韩资企业的优势,学校与企业签定用工协议。根据企业所需,有针对性地培养适用人材,先后为三莹、东荣、大贤、TDK等外资企业定向输送了600余名毕业生,其中有15%毕业生相继走上了企业管理岗位。为海尔、奥珂玛等全国大型企业输送人材500多名。与劳动局的劳务输出中心联合,培训出国人材300多名。

学校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严格的日常管理、规范了学生教育,良好的就业安置,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省内外学生,学校建校之初,招收学生仅200余人,而2001年和2002年,学校招收的学生分别达到了400名和500名,2003年招生600多名。仅东北、甘肃、河北、菏泽等外地的在校学生就200余名。根据现在的形势,职业教育前景不亦乐观,凭着我们学校优雅的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与省内各地、市农机校建立生员互通网络,拓宽办学路子,利用青岛沿海城市和大量韩资企业的用工需求,把他们安排就业,增加经济收入,我们相信,通过努力,会有更多的学子来我们学校深造,学校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农机教育培训情况

我们学校在进行以学历教育为主要目标的全日制教学活动外,还进行了以培养拖拉机手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农机教育培训是整个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近几年,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理清思路,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使农机培训工作一年迈出一大步。拖拉机驾驶员培训2000年达到4370名,2001年4421名,2002年4909名,2003年超过了5000名。2001、2002、2003年连续三年完成绿证培训6000余名。2002、2003年连续两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0多名,以上各指标均列全省县级农机校之首,先后获得市、省、部三级农机化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工作中,我们较好地坚持了以下几点:

一是把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科教兴市大战略。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机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民增收创新能力为目标,针对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农机化技术提出的新需求,结合当地农民急需的农机化技术和配套机具,利用农时季节,组织科技下乡活动,进行现场演示,扩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为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服务。通过组织农民群众赶科技大集、开展科技小分队进乡镇到地头进行服务,举办专项技术讲座、举办长短培训班等活动,为推动我市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做出新的贡献,据统计,全市每年受训人数达30万人次以上。

二是大力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行农机行业“一训三证”培训工作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需要,为了使农民掌握多种技能,我们对新训拖拉机驾驶员同时开展“拖训”、“绿训”和“职训”,实行“一训三证”,即:集中搞一次培训,为农民节省了时间,节省了费用,受到了农民的好评,“三证”即:通过“拖训”使农民机手掌握驾驶操作技能,获得《驾证》,通过“绿训”使其掌握配套农机具使用操作技能,获得《绿证》,通过“职训”使其掌握农机维修保养及故障排除,农机商品营销等技能,获得《职证》。使其掌握农机驾驶、操作、维修、农机商品营销等多方面的综合技能,实现多种技能储备,努力培养和造就适应农机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使其增强了就业能力及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加快了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全日制学生中,实行“多证”制,即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进行“职训”获得毕业证和“职业技术等级证”。

三是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目前,不管是开展农田服务业也好,搞科技示范园区也好,我们做到让有知识、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经过各种培训并取得了一定证书的农民优先上岗,做到农机的驾驶、操作人员必须到农机校“先培训,后上岗”,杜绝无证驾驶和操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四是强化内部管理。在教育培训中落实了严格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为了提高教学水平,2002年,我们参加了青岛市农机教师教学观摩竞赛活动,我校教师获得了青岛市第一名,并代表青岛市参加了全省的竞赛活动,也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通过这次活动,在全市农机教育系统掀起了一场提高培训服务质量,钻研业务知识、开展教学练兵活动的热潮,促进了农机教育培训质量的全面提高,树立了农机培训服务新形象。同时,教育培训与安全监理互相配合、协作,工作分工不分家,有力地促进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四、发展方向

乡镇农机站的发展之路 篇3

解放初期我国仅有二,三百台不同时期进口的拖拉机(最早的拖拉机是英国人于19世纪60年代制造的农用蒸汽拖拉机,19世纪90年代英国农民首先发明了第一台可连续工作50多个小时的汽油动力拖拉机),农机工业更是一穷二白,可以说彻底的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性实践。1953年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中国洛阳拖拉机制造厂,1959年4月毛泽东指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1966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农机化工作会议,并在会上确定了到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最终流产,但它必竟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制定了远大的目标。以后我们的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阶段(1949—2006年)

1.初级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

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第一台拖拉机下线,标志着我国的农业化的起步。1959年毛泽东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以后,政府就强制推行农业机械化。政府出钱购买农机,培训农机手,再分配给农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但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且物化劳动成本高于活劳动成本,即农业机械化的成本高于劳动力成本,挫伤了农民自愿购机的积极性,一但失去政府扶持,农业机械无生存空间。

2.停滞,倒退阶段(1979—1985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不再提“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国家财政也不再出錢购买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农民又刚刚分到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农业生产的规模还缺乏积蓄,无力购买农业机械,已有的农业机械由于生产成本过高,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造就以人力,畜力为主要耕作方式的农业生产形式,造就了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于1978年的水平。

3.小型农业机械迅猛发展的阶段(1986—1995年)

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有了一段时间,农民朋友有了一定的积蓄,购买小型农业机械有了其经济基础,加之沿海地区第二第三户业迅猛发展,外出打工青壮年增加,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为小型农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空间,于是产生了以小型农机具辅助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化。

4.良性发展阶段(1996—2006年)

市场经济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农民的积累不断增加,社会财富进一步扩张,国家财政支付能力进一步增强,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逐步进入了农业生产领域,使我国农业机械化产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中级阶段(2007——?)

中级阶段是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状,也是我国农机化发展中的一次历史性的跨越,也是我国农业装备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这一阶段我国将用15~20年的时间完成。

这一阶段指的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跨入40%跨入到70%(2007年41%,2010年52%,2015年目标跨越60%),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40%降到20%的发展阶段(2007年为37.4%,并注:农业劳动力不等于农业人口更不等于农民)。

2010年农机化发展的现状是: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2亿千瓦,比2005年增长34%,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384万台,是2005年的2.75倍,年均增长22%,水稻插秧机,玉米收割机分别达33万台,13万台,分别是2005年的4.2倍,14.5倍,年均增长分别达33%和171%。201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农业生产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时代,小麦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种植机械化达20%以上,水稻机收水平达60%以上,玉米机收水平达25%。另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高效植保机械等。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机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第三阶段:高级阶段

2020年左右,我国农业机械化将完成向高级阶段的转变,到那时,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农业装备的质量和结构将显著改善,农业的搞风险能力将大增强,农机将更好地融合于农艺的要求,粮食安全将得到可靠保障,农机工业将跻身世界前列。

二、现代农业装备

现代农业装备不仅指农业机械化还包括农业水利化,农业信息化。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农业机械化指耕,种,收的综合农业机械化。

农业水利化指配套农业灌溉的水平,包括水库,沟渠,水井,灌溉机械等。1949年我国的灌溉面积2.4亿亩,1978年达7.33亿亩,其中1965年至1978年是我国水平建设的高峰,建设各类水库8.6万座,确保了我国70年代到80年中期,粮食稳定增产。1978年至今,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滞后了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把水利建设提上了重点日程,未来若干年(10~20年)将是我国水利建设大发展时期。

农业信息化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及时畅通,农业信息的高度发达可以及时地调整我国农业的种植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现代农业装备就农机装备而言具有以下方面的结构特点:

1.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

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不仅仅是配套比较低,还因为配套农具的制造需要针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实际需要,与农艺要求的融合度较高,涉及到复杂的作业环境,技术难度较大,导致农具的品种质量跟不上。这方面的短板一方面限制了动力机械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抑制了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2.小型机具多,大中型机具少

就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改善作业环境而言,虽然我国2010年大中型拖拉机(384万台)及玉米必获机(13万台)的保有量达到了近400万台,但与9.2亿千瓦的全国农机总动力相比,大中型农机依然较少。因此2009的“中央1号”文件第13项提出“建立高能耕农业机械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

3.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

乡镇农机站的发展之路 篇4

一、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永和农机合作社成立后,充分利用合作社的农机技术力量,率先在本村通过举办示范演示会,举办技术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水稻机插秧育秧、插秧机和水稻联合收割机操作等农机技术培训活动,大力推广农机化技术。几年来,该合作社共举办示范演示会8次,技术讲座15期,接受培训的农民群众达2000多人次。通过示范带动和技术讲座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机户的技术水平,无机户应用农机的意识不断增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从2008年至今,石龙新村新增水稻插秧机200多台,水稻联合收割机20多台,成为桂平市有名的农机村。在新村的辐射和带动下,周边村应用农机技术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为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整合资源,提高农机具利用率

为了提高合作社农机具的利用率,让有限的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增加社员的经济收入,合作社把分散在各农机户的农机具集中起来,实行“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维修保养,统一联系业务、统一组织作业、统一收费标准。农机资源的整合,随之带来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克服了农机户购机单一难开展综合服务或重复购机造成浪费的问题;二是实现了多机种集团军式作业,有效地提高机具的工作效率;三是极大地提高了机具的利用率、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特别是在每年的春夏农机作业期间,集中机具,连片作业,整体推进,为赶农时、抢季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深受群众欢迎。

三、诚信经营,服务到位

近几年来,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引导下,大大拉动了农民对农机的投入,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快速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不断涌现,农机作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永和农机合作社仍能在本村及周边村镇占有较大的作业市场,并且机械作业面积连年增加,由2009年的年作业面积200hm2增加到目前的333.3hm2,这主要是该合作社始终坚持“诚实守信、服务周到”的理念。在农机作业过程中,一是注重作业质量。作业前维修、保养机具到位,作业中发现作业质量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机具的正常运行,为赶农时、抢季节赢得时间,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二是服务热情周到。对农户的机械化作业需求有求必应、随叫随到。三是保持作业收费稳定。合作社主要以扩大作业量,促进合作社滚动发展为主,不向农民乱收费,也不轻易将农机、油料价格上涨等成本因素转嫁给农民,对本村的困难户、五保户还提供无偿服务。由于信誉好,机具先进,种类齐全,作业质量高,该合作社在广大农民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周边村的农户纷纷向合作社要求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目前,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范围已辐射到周边3个乡镇20个村。

四、合作化经营,提高农机化社会服务水平

永和农机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合作经营服务,首先在屯内所种植的113.3hm2水稻中,实行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机插和机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在村内摸索出经验后,迅速向周边乡镇、村屯扩展,农机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五、发挥优势,推动农机化发展

在自身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作业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础上,永和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资金、技术、人才、装备优势,积极参与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进一步推动了本地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2011年,贵港市实施浔郁平原农业机械化推进行动,在农机部门的帮扶和指导下,合作社身先士卒,带领群众应用新机具新技术,并结合“春夏”农机化生产,在本村及周围村大力推广水稻耕种收的一条龙作业模式,经有关部门测产验收,每亩增产稻谷30kg以上,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12年,又承担了广西(贵港)十万亩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桂平市石龙镇示范点建设任务,完成机插秧面积173.3hm2。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极大地激发农民购买农机、应用农机的积极性,合作社所在的石龙镇新村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桂平市有名的农机致富村。

六、拓展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

随着合作社机械的不断增加,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永和农机合作社在做好水稻耕种收机械化作业的同时,把目光投向粮食储运、加工、谷物烘干、大米加工和销售等领域,努力打造集水稻耕种收、稻谷烘干、收购、大米加工和销售于一身的合作社。去年,合作社在原有的大米加工的基础上扩建厂房2500m2,引进日烘干稻谷120t、年加工大米1万t的生产线各一条。谷物烘干线的投入使用,可直接为种田大户和农户烘干稻谷,解决了合作社所在村以及周边村屯的种粮大户和农户稻谷烘干难题。合作社新建的大米加工生产线,工作效率高,加工大米质量好,加工大米的生产能力,由2010年的年加工8000t增加到目前的10000t,年销售额达3200万元,纯收入160万元。合作社打造的“永和牌”优质大米品牌,远销广东、河南、河北等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由于合作社服务项目的拓宽,在水稻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应用了机械化,极大地解决了本村和周边村农民在水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更重要的是种出来的粮食不愁销路,农民增产增收有保障,深受群众的信赖。

七、今后发展方向

乡镇农机站的发展之路 篇5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乡镇农机站是农机化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是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机技术宣传推广、修配服务、安全生产管理和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等工作的主力军。乡镇农机管理站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到全市农机化的发展。在2009年1月13日召开的政协第十一届烟台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莱阳市孙丽清委员提出了“理顺乡镇农机管理体制,减少农机安全隐患”的提案。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对全市150个乡镇农机站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一、乡镇农机站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2001年,全市县乡镇机构改革后,多数乡级农机站进行了调整或重组。目前,全市共有150个乡镇,都设立了农机管理人员。其中,牟平区、龙口市、栖霞市3市区设立了独立的乡镇农机站40个,占乡镇总数的27%。其它县(市、区)的乡镇110个乡级站实行农、林、牧、渔、水、机等多站合一,编制上设农机管理人员,兼职其他工作,占乡镇总数的73%。

(二)经费来源情况。全市乡镇农机站经费拨款形式主要是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两种,除栖霞市、海阳市的29个乡镇站实行差额拨款外,其余县市区121个乡镇站均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农机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基本有保障。

(三)人员结构情况。目前,全市乡镇农机站共有干部职工364人,其中干部297人,职工98人。

1.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全市乡镇农机站专业技术人员共有259人,占人员总数的76%。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8%,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5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0%,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06人,占79%。

2.乡镇农机人员学历结构。具有本科学历的88人,占总人数的24%,具有大专学历的149人,占总人数的41%,中专学历的43人,占总人数的12%,高中及以下学历的84人,占23%。

3.乡镇农机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12人,占3%;31-40岁的100人,占27%;41-50岁139人,占38%;51岁以上的113人,占31%。

(四)工资收入情况。月工资收入1000元以下的60人,主要是栖霞市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收入1000至1500元的68人,主要是栖霞、莱阳、海阳市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收入在1500元至2000元的63人,收入在2000元至2500元的132人,收入在2500元以上41人。总体上看,我市“五区”和龙口、莱州、招远、蓬莱4市的乡镇农机人员工资收入较高,人均2500元左右,而栖霞市、海阳市、莱阳市的乡镇农机人员工资收入较低,多数在1500元以下。

二、乡镇农机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政府领导重视不够。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市大多数县(市区)没有将农机化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的考核内容,难以引起乡镇领导的高度重视,无指标、无考核、无压力、无动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部分乡镇农机化工作流于形式或被动应付,缺乏加快农机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使农机化工作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二)农机人员编制不够合理。目前,全市150个乡镇仅有364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平均每个乡镇2.4人。只设1名兼职农机管理人员的73个,占49%;设2至3人的38个,占25%。兼职人员不仅要负责全乡镇的农机化工作,还要承担常年驻村包片、森林防火、乡村规划、计划生育等非农行政事业管理的其他工作。即使是农机专职人员,也经常被乡级政府临时抽调承担其他任务,难以集中精力从事农机管理业务工作,使上级业务部门安排部署的农机化工作在贯彻落实中出现“梗塞”,难以传达落实到农村、农民和机手,给全市的农机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只设立1名兼职农机管理人员的乡镇,其农机化工作的各项指标都严重滞后。

(三)农机化工作经费不足。目前,我市多数乡镇只拨付农机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基本福利。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需要推广经费的支持,只有通过组织召开现场演示会、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咨询、典型示范等活动,才能让群众认知、接受、使用,才能使新技术、新机具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近几年,由于乡镇财政资金比较紧张,且多数用于发展经济支柱型产业或改善民生,用于农机推广的经费严重较少甚至没有,由此严重制约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发展。如果没有乡镇财政经费的支持,仅靠市、县两级组织开展宣传推广普及活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难度较大。

(四)农机管理人员队伍不够稳定。全市除牟平区外,其他乡镇农机人员的编制隶属乡镇政府管理。通过调查,乡镇农机管理人员随意更换、调动频繁的问题比较突出,没有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充分考虑农机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新调任的农机管理人员由于不懂或不熟悉农机业务,大多数没有经过农机业务培训,对群众的咨询的问题,不能及时正确地解答或处理,影响了农机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现有的364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中,30岁以下的12人,占3%,31-40岁的100人,占27%,41-50岁139人,占38%,51岁以上的113人,占31%。福山区、芝罘区、开发区乡镇农机人员均40岁以上,莱州市、龙口市、福山区等7县市区无30岁以下人员,乡镇农机人员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六)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目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中,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06人,占总人数的57%;105人没有取得技术职称资格证书,占总人数的29%。85%以上的人员不是农机专业毕业生,参加过1个月以上农机业务培训的人员不足70%。招远、莱阳等市的乡镇农机人员中,农机专业毕业人员仅有1-2人。2002年以来,全市乡镇农机站没有进入农机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必将造成乡镇农机人才断档,直接影响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发展。业务素质较低,自律意识较差,执法行为不规范,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

(七)部分乡镇农机人员积极性不高。经济条件较差的县市,乡镇农机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难以保障,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栖霞市16个乡镇站共88人,只有各乡镇站站长和3个乡镇的26名农机工作人员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发满额工资,其余62人安排离岗,只发给360元生活费,条件较好的乡镇发500元。海阳市的乡镇农机人员,实行财政差额拨款,工资收入连续几年为年工资总额的70%左右,有2个乡镇没人负责农机管理业务。2001年,龙口市机构改革时,乡镇农机站被确定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3年后逐步实行”。目前,乡镇农机站职工的工资虽然仍按原渠道全额发放,但在职人员不安心工作,担心辛辛苦苦工作多年的岗位,却要变成“泥饭碗”,人员思想不够稳定,有的托关系找门路想跳出“农”门。

(八)部分乡镇站办公服务场所不健全。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成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实行合署办公,原乡镇农机站的办公场所和资产由政府实施统一管理,有的被拍卖,有的被房地产商开发,多数乡镇没有独立的农机服务场院,个别农机站甚至办公场所都不稳定,影响了农机管理服务工作。栖霞市75%的乡镇农机站无固定的办公场所。

三、加强农机乡镇站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截止2008年底,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25.8万台,配套机具31万部,联合收获机5003台。随着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逐年大幅增加,全市农机保有量快速增长,农机化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而我市拖拉机挂牌率、持证率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农机站建设,充分发挥乡镇站作用,进一步理顺乡镇农机站体制编制,增加乡镇农机工作力量,完善考核机制,促进我市农机化的科学发展。

(一)将农机化工作情况纳入对乡镇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扶持农业机械服务组织的发展,做好农业机械推广的服务工作”。这就规定了乡镇政府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职责:一方面要引导和扶持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好农业机械推广和服务工作。因此,建议各级将农机化综合水平、玉米机收率、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农机挂牌率、持证率、年检率等农机化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对县、乡镇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使各级政府思想上重视农机化工作,增加从事农机化力量。

(二)理顺乡镇农机站编制。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9]4号)指出:“乡镇事业站可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也可实行以上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或按区域设置机构的体制”。“综合设置乡镇站所,乡镇不再兴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建议市政府制定加强乡镇农机站建设的措施。一方面,合理设置乡镇农机站编制。结合我市各乡镇农业发展实际,按照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业机械保有量,设置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编制。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农业机械保有量较多的乡镇,应设立独立的农机管理服务站,人员编制5-7人;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少,拖拉机保有量较低的乡镇,设立1-2人的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纳入农业综合管理服务站。农机管理服务人员隶属乡镇政府管理,实行财政全额拨款,业务上接受县级农机部门指导,主要负责辖区内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技术培训、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农机维修及服务等工作,不再承担农机化工作之外的其他任务,以确保农机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开展农机业务,更好地搞好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加快农机化工作的网络建设。强化县级管理、加快乡级建设、发展村级组织,建立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农机化工作网络,夯实农机化工作的基础。

(三)增加工作经费支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性的基础性工作。农业机械化服务,从根本上说也带有公益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依照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业科技人员的稳定”。《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对政府设立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给予保证,并在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项目”。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既是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其他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因此,各级政府有应当采取措施,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农机化推广保障要求,改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工作经费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鼓励他们积极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四)完善农机管理服务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要的条件”。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乡镇一级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直接面对农民、面对千家成户,许多工作最终要由乡镇政府组织落实。特别是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如何组织农业机械抢收抢种,如何搞好机械的维修保障服务,事关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因此,乡镇政府应当做好组织协调,通过设立农机服务大院,配备农机管理服务车辆,完善教育培训和维修服务场所,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方便机手,减少农民支出。

(五)充实农机化工作力量。建议政府制定乡镇农机人才管理机制,引进农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改善乡镇农机人员知识结构,确保每个乡镇有1-2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促进乡镇农机队伍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建立良好的接续梯次。同时,通过“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实行绩效挂钩、评聘分开、评选优秀乡镇农机技术员等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乡镇农机队伍。

乡镇农机站的发展之路 篇6

一、目前农机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农业机械不断普及,乡镇农机化服务的重要性也由此体现出来。很多乡镇已经逐渐建立乡镇农机管理站,主要针对农机进行相应的管理,正常管理、安全监理、新农机的宣传普及、技术培训、操作与维修、零件配置等等,而且公益性强,比较适合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所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目前农机化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服务缺乏。

目前农机化的管理服务主要是采用乡镇农机管理站的模式,但是管理服务推行则相对迟滞,特别是目前现有的村级农机管理和服务组织已经被取代,而农机使用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维护和提升。修理机构的缺失,会导致服务环节出现脱节、空白等问题,而且目前很多乡镇农机服务存在单一性、狭隘性等很多问题。

2. 专业程度不高。

专业程度不高体现着农机服务方面,特别是很多服务管理者往往缺乏专业的服务技术,甚至导致服务出现主次不分的问题,更多管理者只与乡镇有联系,而很多县级的农机管理部门往往无法进行直接管理,他们中很多人还需要兼干乡镇中心的好多工作,所以农机管理难以落实下去。

3. 政府支持不足。

对于农机化服务往往还需要购置样机、进行实验以及普及宣传等等,而这些都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但是目前政府对农机化服务系统的建设和支持往往缺乏,特别是在对服务的资金投资以及保障制度的落实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度,从而导致农机发展迟缓。

三、乡镇农机化服务在农村经济的作用

1. 乡镇农机化服务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现代化的产生也让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对机械的利用率与依赖度越来越高。当前,应强化乡镇农机化服务的覆盖面,基于目前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度条件下,让具有农机的农民与土地拥有人之间密切合作,从而强化了土地的生产水平,也提升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随之也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2. 乡镇农机化服务对农业综合生产的促进作用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也是目前我国农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农村地区务农农民的年龄在逐步提升,很多农村地区已经不把农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而是发展出更多的拓展行业以及相应的副业。一般农业生产力的传统提升途径也受到更多的限制,如传统提升生产力的途径有:增强自然条件以及劳动力数量等方法。在目前多重压力条件下,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应当是强化农村农业生产力,而农机化服务的提升则应当要从土地、劳动力、资源、设施等方面入手,需要调整农业科技水平,推行农业集约性、规模性、专业性以及规则性等方面。

3. 乡镇农机化服务对农村经营体系的创新作用

我国农村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基于家庭承包开展,需要采用双层经营,这种经营方式有利于政府农村政策的有效发展。不过,现代农业具有规模大的特征,相对来说,家庭承包也许会出现经营主体以及生产效率差等问题。笔者认为,当前需要构建一类新型的农村农业生产体系。农机化服务虽然无法调整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现状,但是可以将农业机械、土地、人力、资本等生产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发展趋势,对于农村经营体系的创新也将带来巨大的作用。

4. 乡镇农机化服务对收入水平的影响

对于乡镇农机化服务可以将第二产业的农业机械产品,通过第三产业的方式向第一产业的农业进行推行。而且农业生产汇总农机化服务可以有效保障机械拥有人的经营收入进一步提升。根据乡镇农机化服务的特点,可以构建相关的机构,以适应不同的乡镇农机化服务的需求。如:很多新型农机服务的推行,往往需要推行配套培训服务,以帮助更多农民适应操作;另外可以建立农业机械合作组织进入到市场中,然后将分散的个体力量进行集中,以增强整体生产力。乡镇农机化服务能够大幅度提升农田作业的覆盖面,同时降低成本投资,以提升经营收益。综上所述,乡镇农机化服务可以将农机服务与农业传统产业进行联系,从而保证整个联系网中的参与者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收益。

乡镇农机站的发展之路 篇7

沂南县总面积1774平方公里, 平原、山区、丘陵各占1/3, 属全省农业大县。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 农民购机热情空前高涨, 新机具不断增加, 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截至目前, 全县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5家, 入社社员913人, 服务农户30余万户。合作社拥有机具数量2675台, 其中大中型2265台, 小麦联合收获机352台, 水稻插秧、收获机械5台, 玉米联合收割机53台, 资产总计6638万元, 机库房面积1.62万平方米。

合作社运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农机户带机入社, 单机核算;二是成员带机作价或带资入股, 社员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股份合作模式;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模式, 对周边大片土地进行承包, 发展机械化农场, 实行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办类型主要有:

1. 大户联合型。

主要由从事农机作业多年、懂农机使用、维修技术、有一定市场经营经验的农机专业大户联合, 形成规模优势。

2. 村干部、能人带动型。

一般由村委负责人领头组建, 统一联系有关作业任务, 在“三夏”、“三秋”中统一安排农机户进行作业, 实行“六统一”服务, 组织者收取少量费用。

3. 农机龙头企业创办型。

主要以农机生产、销售、维修等企业为龙头, 发挥其经营管理优势, 形成农机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农机作业服务一体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从调研情况来看, 农机大户联合型和能人带动型农机合作社占比例高且运行情况良好, 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经营活力。

二、发展成效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新生事物, 一开始就表现出较多优势:一是促进了农机结构优化组合, 提高了机械效益。通过合作社使拥有不同类型机械的农机户有机组合起来, 为农业、农民提供系列化的服务, 既提高了机械利用率, 又提高了农机户的作业量, 增加了收入。据测算, 机手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比单机分散经营机械利用率和纯收入可增加20%~30%。

二是提高了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依托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 将分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 共同进入市场, 开展社会化服务, 解决了有机户作业难, 无机户用机难的矛盾, 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对接。

三是促进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相对其它类型农机服务组织, 农机专业合作社具备比较完善的服务功能, 能够有组织地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 开展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 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 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创新, 加快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同时, 还有效地支持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四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了农民收益。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 特别是大部分青壮年农民, 通过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 不但增长了技能本领, 也增加了自身的收入。同时作业价格比单机分散作业每亩低5元左右, 农民也减少了费用支出。

三、存在问题

农机专业合作社总体上发展前景看好, 但在发展中亦不无隐忧:一是作业项目较少, 服务领域狭窄。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多数仅经营常规农业机械, 如拖拉机、旋耕机、深耕犁、联合收割机等, 主要从事机耕和机收作业, 机械利用率不高。并且合作社对新型农业机械信心不足, 投资怕担风险, 导致作业效益不够理想, 同时, 也影响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进程。

二是资金短缺, 农机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 农机合作社购买大中型机械逐渐增多, 现有场库棚建设不能适应机具增加的需要, 导致大量农机具露天存放, 增加了维修成本。而是由于绝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起步较晚, 经济基础薄弱, 靠省、市专项资金扶持的只有少数, 多数合作社因资金短缺, 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造成运转艰难, 难以形成应有的服务功能、设施配备和技术资源。

三是管理不够规范, 合作社运行质量不高。从调查情况看, 虽然大部分合作社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 (代表) 大会等必要机构, 但有些只是流于形式, 很少组织活动;入社农机户还是自己寻找业务, 自己算账, 与入社前变化不大, 没有形成真正合作的拳头;有的则执行章程不够严格, 在管理、生产、作业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 技术人员缺乏。农机合作社成员大多是农民, 文化技术不高, 对新机具、新技术了解不多, 在农机具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方面知识缺乏, 难以保证机械高效优质地发挥作用, 导致合作社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 合作社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差。

四、下步建议

一是加强指导, 创新服务模式。农机部门应积极引导合作社, 积极开展一条龙服务、土地托管服务、租赁服务、代耕代种等多种服务形式, 满足农机户和广大农民的需要, 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土地有偿转让, 实现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经营。鼓励农机合作社向农机维修、农机配件供应等领域拓宽, 为农机生产作业保驾护航。

二是积极争取和落实扶持政策。特别是农机具场库棚建设用地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进程, 农机具损失浪费现象严重。要积极争取上级及地方财政资金扶持, 重点扶持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合作社, 加强合作社场库棚建设, 不断提升合作社建设质量。积极协调土地、工商、金融等有关部门, 在资金、场地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 形成扶持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合力。

乡镇农机站的发展之路 篇8

近日, 本刊记者慕名走访了玉山县农机局局长周厚荣。

一、面对现状, 制定适应本地农民需求的农机推广计划

根据农机发展的现状, 玉山县农机局分区域制定农机推广计划, 大中型农业机械推广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两、三个乡镇, 鼓励个人或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耕作和收获机械, 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 充分展示农业机械威力, 刺激农民购机欲望, 引导他们以跨区作业来增加经济收入, 缩短资金回收周期, 他们当中一些人已成为农机专业户。对于大部分属丘陵地区的乡镇, 选择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计划, 这类农机具成本低、轻便, 适应丘陵山区, 方便农民代替传统的耕作及收获模式。这是玉山县农机推广的重点及难点, 大约占农机推广总量的80%, 耕作机械以耕整机、微耕机为主, 购机补贴资金使用量不大, 单机补贴额几百元, 工作效率不高, 却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在农村比较普及, 既方便自家农田耕作, 也能为附近农户代耕, 这类农机手把农机作为副业来经营。

二、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来扩大农机服务队伍

玉山县属血防区, 农机具购置补贴在耕作机械这一块提高了补贴资金额度, 实施了“以机代牛”项目, 各地相应出台血防区购机优惠政策, 政府引导农民使用农机作业来淘汰耕牛, 并提供资金扶持, 极大地刺激了血防区农民购机热情, 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程度, 让老百姓尝到甜头, 同时加快血防工作的进展, 为保障血防区农民的健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鼓励发展农机服务组织, 保障农机推广工作持续发展

壮大农机服务组织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是农机发展必由之路, 也是提高农机整体水平唯一出路。这几年, 随着园田化改造项目的实施, 农机作业环境得到改善, 有向大中型农业机械发展的趋势, 小型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在逐步下降, 针对这一现状, 玉山县农机局鼓励发展农机服务组织, 因为农机服务组织适应性广, 服务能力强, 更能适应市场发展, 也有利于农机专业化队伍的发展和新机具、新技术推广, 它将成为农机推广服务的主力军。玉山县农机局大力宣传国家发展农机服务组织相关政策, 协助农机户组建农机服务组织, 年初玉山县首家农机服务组织———玉山县永福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挂牌营业, 起到了很好带头示范作用。目前, 一些农机户利用自身条件优势, 积极申请注册, 将极大地推动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

四、拓宽服务领域, 为农机推广注入活力

玉山县近邻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 近几年, 县委、县政府提出把玉山县打造成全国旅游名城的目标, 围绕这个目标, 玉山县农机局跳出了单一农田作业机械的推广方式, 拓宽农机推广服务领域, 去年玉山县农机局将农机推广融入到休闲农业中去, 建设观光农业蔬菜大棚及喷滴灌技术的运用, 使农机推广的内含更丰富, 发挥作用更大。

一个乡镇农机站的变迁 篇9

20世纪70年代, 楼沟公社拖拉机站试行的农机安全生产保养规程, 即“睡热炕、戴帽帽、吃白面”的机务保养管理经验, 曾享誉三晋大地, 在全省推广。1973年在这里召开过全省农机安全生产经验现场会。自此, 在这片土地上开辟了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得到全行业的首肯。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与农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改革开放31年来, 这里的人们向土地要效益, 首先要干的是发展农机化。全县1.33万hm2机耕作业面积, 其中楼沟乡有0.14万hm2, 占到全乡面积的80%;全县1.27万hm2机耕作业面积, 楼沟乡占到0.3万hm2;全县2 40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 楼沟乡有500多台, 占1/5还多, 他们引领全县第一次实现机耕作业, 第一次实现机播作业, 第一次实现机械铺膜, 第一次实现保护性耕作……几个第一次, 囊括了全县所有的机械化项目, 都率先在这里实施。

31年, 弹指一挥间。当年志气风发的年轻驾驶员已白发苍苍, 如今新一代农机人正引领时代风骚, 朝着老一代农机人开创的事业大踏步向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山西省农机化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 农机化发展在这片热土上再掀高潮, 农民开始酝酿新的起点, 东寨村20户农民自发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 承担农机耕、种、收、加工等农机作业, 还延伸到对农业种子销售实行订单合同;杏埝村个户农民开始经营20 hm2家庭农场;楼沟村22户农民在上级农机部门的关怀指导下, 自愿入股44万元, 构建新的农机合作社, 取名为凯翔农机专业合作社, 寓意深刻, 意思是在过去农机站31年的辉煌业绩的基础上, 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向着更高的起点翱翔腾飞。

上一篇: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下一篇:公司组织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