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附分子

2024-10-23

黏附分子(通用7篇)

黏附分子 篇1

糖尿病血管病变最基本的病理改变就是动脉硬化,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是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 动脉硬化是一种炎症疾病。 糖尿病患者呈低度炎症状态,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及一些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 研究表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及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过度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发生和发展[1]。 本研究主要观察三黄片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6周龄, 雄性清洁级SD大鼠40只, 平均体重(220±20)g, 购于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合格证号:1405034)。 链脲佐菌素(STZ)、柠檬酸钠:美国Sigma公司; 内皮素-1 (ET-1) 及一氧化氮(NO) 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兔抗鼠多克隆ICAM-1(货号:PB0054)及VCAM-1抗体(货号:BA3840): 武汉博士德公司;血糖仪(罗康全活力型):德国罗氏公司;日立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多功能真彩色细胞图像分析管理:美国Media Cybernetics公司。

1.2方法

1.2.1动物模型建立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抽取30只按文献[2,3]方法略作改进, 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60 mg/kg,72 h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 16.7 mmol/L, 血糖平稳1周后,确定为糖尿病大鼠。 剩余10只大鼠设为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

1.2.2分组与给药糖尿病大鼠随机抽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及三黄片组(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 10只,其余弃去不用。 实验期间大鼠自由进食水,喂食标准饲料,每天更换垫料。 三黄片组给予生药10 g/kg体重灌胃,三黄片每天临时配制,其余两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

1.2.3采血与血管免疫组化持续给药8周后,隔夜禁食12 h,不禁水。 以3%戊巴比妥(80 mg/kg)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脂、NO及ET-1。同时留取胸主动脉,制备病理切片,SP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ICAM-1及VCAM-1阳性表达。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自身前后对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s 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模型对照组1只死于继发性腹部感染(可能为腹部注射STZ导致),三黄片组死亡1只,死因不详。

2.1三组给药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三组给药前后血糖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模型对照组及三黄片组给药前、给药后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组(P < 0.05﹚,但模型对照组与三黄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注:与正常组比较,*P < 0.05

2.2三组血脂水平比较

三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模型对照组及三黄片组三酰甘油高于正常组(P < 0.05),但模型对照组与三黄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注:与正常组比较,*P < 0.05

2.3三组ET-1及NO水平比较

模型对照组及三黄片组ET-1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 < 0.05),三黄片组ET-1水平较模型对照组下降(P < 0.05);模型对照组及三黄片组NO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 < 0.05),三黄片组NO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升高(P < 0.05)。 见表3。

注:与正常组比较,*P < 0.05;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 < 0.05;ET-1:内皮素-1;NO:一氧化氮

2.4三组ICAM-1及VCAM-1比较

模型对照组及三黄片组ICAM-1及VCAM-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1),三黄片组ICAM-1及VCAM-1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 < 0.01)。 见表4。 正常组可见少量ICAM-1(棕黄色颗粒样)表达(图1A),模型对照组及三黄片组可见大量的ICAM-1表达(图1B、1C);正常组可见少量VCAM-1 (棕黄色颗粒样)表达(图2A),模型对照组及三黄片组可见大量的VCAM-1表达(图2B、2C)。

注:与正常组比较,*P <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 < 0.01;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A:正常组(微弱表达);B:模型对照组(强表达);C:三黄片组(中等表达)

A:正常组(微弱表达);B:模型对照组(强表达);C:三黄片组(中等表达)

3讨论

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早期特征即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动脉硬化是糖尿病大多数慢性并发症的共同病理基础,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受损是动脉硬化的启动因素。 高血糖导致氧化应激的增加及一些炎性因子的过度激活,使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导致ET-1分泌增加及NO分泌减少,进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血流动力学失衡又会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其损伤是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共同病理表现及重要原因[4,5]。 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进展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6]多种炎性因子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等介导的炎性反应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密切,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量证据显示,炎症导致细胞黏附分子异常、白细胞附壁等,最终引发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甚至凋亡。 ICAM-1及V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 VCAM-1可引起表面效应细胞活化,免疫反应被启动,介导淋巴细胞等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功能障碍[7]。 研究表明,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VCAM-1等黏附因子的过度表达相关[8]郑永强等[9]研究表明,抑制ICAM-1及VCAM-1的表达,可以防治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

三黄片的主要成分为大黄、黄芩、盐酸小檗碱,有较多研究表明, 其组分具有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 研究表明,大黄具有降低大鼠ET-1及升高NO的作用, 能够保护糖尿病大鼠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且能抑制ICAM-1及VCAM-1的表达,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10]。 小檗碱能降低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并能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病过程中的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损伤[11];小檗碱可减少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的分泌, 减轻内脂素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12];陶婷婷等[13]研究表明,在高胰岛素条件下,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2(PGI2) 减少、ET-1增多;0.50、5.00 g/m L的小檗碱可提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PGI2的分泌水平,减少ET-1的分泌,呈反向调节作用;朱凌波等[14]研究表明,小檗碱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兔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 升高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 可显著改善动脉硬化病变程度及稳定斑块,其机制可能与小檗碱能显著降低血清各项炎症标志物水平等作用有关。 李淼等[15]发现,三黄方及方中大黄、黄芩、黄柏在浓度范围100~1.5625 mg/L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无显著毒性,三黄方通过抑制细胞因子NO、白细胞介素-1β、前列腺素E2、 肿瘤坏死因子-1α 释放发挥其抗炎作用。

卢聪等[16]研究表明,大黄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大黄酸能改善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促进其增殖,抑制其凋亡,提升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7]; 大黄酸能抑制白细胞介素-6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的促增殖作用和表型转换, 可能与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18]。 景浩然等[19]研究表明,大黄酚可以在不影响小胶质细胞的细胞活性情况下,显著抑制内毒素(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NO、肿瘤坏死因子-α 的表达。 李岩等[20]研究表明,黄芩苷能减少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的过度表达,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芩苷抑制LPS引起的巨噬细胞CD36表达有关,从抗炎角度初步探讨了黄芩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黄芩苷还可能部分通过上调NOS活性,增加NO含量, 从而实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21]。

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方清热类中药三黄片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无影响。 三黄片具有明显抑制ET-1升高、抑制NO降低的作用,但不能到达正常水平,推断其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ICAM-1及VCAM-1表达上调,表明其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而三黄片可以明显抑制血管ICAM-1及VCAM-1的表达。 本研究发现,三黄片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抑制糖尿病大鼠早期ICAM-1及VCAM-1的过度表达,具有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

综上所述,三黄片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没有影响,其对糖尿病血管的保护作用不是通过降低血糖实现,可能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实现。

黏附分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取我院2008—01~2008—10消化内科住院病人,其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硬化患者54例,其中男44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94±11.28)岁。采用child-pugh分级(A级≤6分,B级7~9分,C级≥10分),A级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平均年龄(54.83±10.95)岁;B级19例,其中男16例,女3例,平均年龄(60.21±11.48)岁;C级17例,其中男14例,女3例,平均年龄(61.88±10.76)岁。正常对照组21例,选自门诊体检健康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6.86±10.18)岁。所有入选者均无肿瘤、无自身免疫疾病史,近期无重大外伤史,手术史。

1.2 检测方法

肝硬化患者于入院第二天晨起空腹采血,门诊体检者在门诊采血。离心取血清,血清标本保存于-30℃冰箱待测。sVCAM-1、sICAM-1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TNF-α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购自哈尔滨博远分子生物仪器有限公司,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进行正态性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血清sVCAM-1、sICAM-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不同肝功能组血清sVCAM-1、sICAM-1、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示不同肝功能组血清sVCAM-1、sICAM-1、 TNF-α水平随肝功能减退而明显升高。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2.2 两因素相关性分析

血清TNF-α与血清sVCAM-1呈正相关(r=0.398,P<0.01);血清TNF-α与血清sICAM-1呈正相关(r=0.436,P<0.01)。

3 讨论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均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sVCAM-1、sICAM-1分别是VCAM-1及ICAM-1的可溶形式,二者共同参与白细胞或淋巴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引导白细胞或淋巴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发挥炎症性损伤作用。在炎症状态下,VCAM-1及ICAM-1参与白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的黏附,完成其跨膜迁移、黏附并损伤肝细胞等病理生理过程,随着肝细胞炎症活动的发展,肝纤维化程度也进行性提高。研究发现,前炎症细胞因子及内毒素可诱导培养正常肝细胞表达sVCAM-1、sICAM-1增加,进而促进单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浸入到肝脏实质,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及细胞免疫密切相关。肝硬化患者sVCAM-1、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肝功能障碍的加重而逐渐升高,这均说明血清sVCAM-1、sICAM-1的升高与肝细胞损伤、肝功能障碍关系密切,其水平的高低可反映肝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血清sVCAM-1、sICAM-1水平与Child分级亦相关。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帮助,血清sVCAM-1、sICAM-1水平监测可作为临床观察肝硬化患者病变活动的重要免疫学指标[1,2,3]。

TNF-α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产生,在炎症反应、细胞免疫应答、肿瘤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复合物等因素可导致枯否细胞大量释放TNF-α参与肝损伤过程,是介导肝损伤的主要和终末介质。TNF-α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参与肝脏的损伤-修复循环,最终引起肝脏大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沉积,从而导致肝纤维化或肝硬化。Aslanidis等[4]认为TNF-α似乎通过刺激凋亡途径来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肝组织内TNF-α和阳性细胞数越多,而正常肝组织中则无或仅有少量。

本研究表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sVCAM-1、sICAM-1、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在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由sVCAM-1 、sICAM-1、TNF-α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另外血清sVCAM-1、sICAM-1、TNF-α水平与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变化呈正相关,即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增加,sVCAM-1、sICAM-1、TNF-α水平逐渐增高,在肝功能分组中呈现Child C组>Child B组>Child A组。提示了肝功能越差,sVCAM-1、sICAM-1、TNF-α水平升高越明显,sVCAM-1、sICAM-1、TNF-α水平能较好反映肝功能状况,同时sVCAM-1与TNF-α呈正相关,sICAM-1与TNF-α呈正相关,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TNF-α可能使血管内皮细胞sVCAM-1、sICAM-1表达上调,其诱导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增强。sVCAM-1、sICAM-1、TNF-α在肝硬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病理生理和生化的研究进展,更重视减少肝硬化患者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减少间质的炎性反应和肝纤维化,进而可能延缓肝硬化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若伦,晓光.重组生长激素与人血清白蛋白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比较[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1,29(3):10-11

[2]庄明明,问奕欣,洪晓鹏,等.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5,29(3):118-120

[3]王丽莉,孙晓辉,王德荣.肝硬化病人血清sVCAM-1检测的临床意义[J].世界感染杂志,2004,4(5):478-479

黏附分子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为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老年科住院患者,共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60~76岁,平均(65±6.8)岁。经相关检查排外存在冠心病、高血压、感染病史。正常对照组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40~65岁,平均(50±9.6)岁,无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近期感染等病史。

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人淋巴细胞分离液、胎牛血清、M199培养液、二甲基亚砜(DMSO)、sCD44s的ELISA试剂盒、人纤维连接蛋白等有云南省肿瘤研究所提供;DiI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Ⅰ(FITC-UEA-Ⅰ)购自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EPCs分离

取外周血10mL,肝素抗凝,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单个核细胞接种在24孔板。M199培养基(含20%胎牛血清)培养4d,用PBS液洗掉非贴壁细胞,换培养液继续培养至7d,PBS液洗掉非贴壁细胞,贴壁细胞进行细胞鉴定。

1.3.2 EPCs细胞鉴定

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按2~3×106/mL接种在纤连蛋白包被24孔板及6孔板(内置细胞爬片),细胞爬片于培养第4天取出,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血素Ⅰ(FITC-UEA-Ⅰ)和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双阳性细胞为正常分化的EPCs。

1.3.3 EPCs黏附能力检测

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收集贴壁细胞,悬浮在500μL培养液并计数,然后将同等数目的EPCs铺在24孔板,在37℃5%CO2孵箱培养1h后,计数贴壁细胞。计数15个随机200倍视野中贴壁细胞。

1.3.4

采用定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sCD44s的含量。sCD44s的ELISA试剂盒由云南省肿瘤研究所提供,操作方法严格按所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软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按血糖分组)与正常对照组EPCs黏附能力与sCD44s结果对比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EPCs黏附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糖尿病患者随血糖升高,黏附细胞数逐渐降低,两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外周血sCD44s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糖尿病患者随血糖升高,sCD44s逐渐升高,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糖尿病患者(按糖化血红蛋白分组)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EPCs黏附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糖尿病患者随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黏附细胞数逐渐降低,两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外周血sCD44s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糖尿病患者随糖化血红蛋白升高,sCD44s逐渐升高,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与对照组EPCs黏附能力与sCD44s结果对比

2.3 糖尿病患者EPCs黏附能力与sCD44s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患者EPCs黏附能力与sCD44s二者间相关系数r=0.361,P>0.05。二者间无相关性。

3 讨论

目前研究发现,糖尿病(DM)患者,特别在并发大血管病和微血管病时,体内循环内皮细胞(CECs)、内皮祖细胞(EPCs)和循环祖细胞(CPCs)均发生数量和功能的变化。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与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大量研究显示黏附分子、细胞因子、糖基化终末产物、脂类代谢紊乱等在分子水平上参与DM新生血管的形成,其中与上述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的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循环祖细胞的研究正成为热点[1,2,3,4,5,6,7]。

近年来,黏附分子CD44与肿瘤是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推测CD44与肿瘤的转移、侵袭有一定关系,但在糖尿病中的相关研究较少。鉴于内皮细胞和黏附分子都参与DM新生血管的形成,故本研究试图发现二者间有无联系。

本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外周血EPCs黏附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并且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黏附细胞数逐渐降低,两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说明EPCs参与DM新生血管的形成,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与相关报道一致。糖尿病患者外周血sCD44s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糖尿病患者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sCD44s逐渐升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是否提示其在糖尿病血管病变过程中作用不大,目前未见报道。通过糖尿病患者EPCs黏附能力与sCD44s二者相关性比较,发现两者无相关性。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EPCs细胞黏附能力主要代表其发育过程中自身变化,而sCD44s主要是有相对成熟的内皮细胞生成,二者间关系可能不够紧密;二是血糖变化对二者影响存在差异,影响主要机制不一;三是EPCs细胞黏附能力变化是糖尿病早期病理变化,而sCD44s在糖尿病中多以病程中晚期改变为主;四是当然不排外本身实验的误差等。

总之,糖尿病血管病变涉及因素较多,EPCs与sCD44s在体内关系的阐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黏附功能和sCD44s变化,探讨二者在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T2DM患者20例和正常对照1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培养板内,培养7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测定。流式细胞仪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血素Ⅰ(FITC-UEA-I)和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双阳性细胞为正常分化的EPCs。胰蛋白酶消化后计数贴壁细胞观察EPCs黏附能力。采用定量ELISA法测定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中sCD44s的含量。结果 ①T2DM患者外周血EPCs黏附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T2DM患者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EPCs黏附细胞数逐渐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T2DM患者外周血sCD44s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T2DM患者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sCD44s逐渐升高,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T2DM患者EPCs黏附能力与sCD44s二者间相关系数r=0.361(P>0.05),二者间无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外周血EPCs的黏附能力明显受损,但与血清中sCD44s的升高无相关性,EPCs的生物学功能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T2DM,内皮祖细胞,黏附功能,sCD44s

参考文献

[1]Makino H,Okada S,Nagumo A,et al.Decreased circulating CD34+cells a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 Med,2009,26(2):171-173.

[2]Lee IG,Chae SL,Kim JC.Involvement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and vasculogenic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J].Eye,2007,21(6):838-839.

[3]Dome B,Dobos J,Tovari J,et al.Circulating bone marrow-deriv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haracterization,mobilization,and therapeutic considerations in malignant disease[J].Cytometry A,2008,73(3):186-193.

[4]Brunner S,Schernthaner GH,Satler M,et al.Correlation of different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to stage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first in vivo data[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9,50(1):392-398.

[5]Asai J,Takenaka H,Kusano KF,et al.Topical sonic hedgehog gene therapy accelerates wound healing in diabetes by enhanc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mediated microvascular remodeling[J].Circulation,2006,113(20):2413-2424.

[6]Avogaro A,Fadini GP,Gallo A,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06,16(1):39-45.

黏附分子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 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31~36周的胎膜早破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 (PPROM组) , 年龄25.25±4.21岁, 孕周34.63±3.24周;随机抽取同期36例胎膜完整的自发早产孕妇为PTL组, 年龄26.35±4.43岁, 孕周35.45±3.12周。两组孕妇年龄和孕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均为单胎、未临产、初产妇, 无其他妊娠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 (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炎、肾炎、肿瘤等病史) , PPROM组终止妊娠时间为破膜72小时内, 且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剖宫产终止妊娠。

1.2 胎膜早破的诊断标准[1]

孕妇诉有多量阴道流液, 用窥阴器查见阴道后穹隆有积液或见羊水自宫颈口流出;石蕊试纸测试羊水偏碱性;或阴道液干燥片检查见有羊齿状结晶。

1.3 胎膜标本采集及处理

所有产妇在胎盘胎膜娩出后立即剪取距胎膜破口处>2cm 的全层胎膜组织, 2 cm×2 cm大小, 0.9%氯化钠液冲净血迹和羊水, 固定, 脱水, 石蜡包理, 均作4 μm厚连续切片, 分别行HE染色和测定ICAM-1表达。

1.4 ICAM-1的测定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鼠抗人细胞黏附分子单克隆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1∶20的工作浓度, 按其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结果判断

1.5.1 ICAM-1阳性综合评分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2]如下, ICAM-1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膜, 根据阳性细胞数占绒毛膜细胞及羊膜细胞总数的百分率分为4个等级:无阳性细胞为0分;阳性细胞数<30%为1分;30%~70%为2分;>70%为3分。按染色强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无阳性细胞为0分;阳性细胞染色呈浅黄色为1分;阳性细胞染色呈黄色为2分;阳性细胞染色呈棕黄色为3分。阳性细胞数评分与染色强度评分相加得出综合评分, 综合评分为1~2分者为弱阳性“+”;3~4分者为阳性“++”;5~6分者为强阳性“+++”。

1.5.2 绒毛膜羊膜炎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在绒毛膜及羊膜组织中, 中性粒细胞每高倍视野5~10个为轻度;11~30个为中度;>30个为重度[3]。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运用Ridit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HE染色结果

PPROM组的胎膜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 羊膜层和绒毛膜层分离现象多见, 羊膜上皮细胞层的连续性中断, 细胞外基质各层排列紊乱并减少。在PPROM组中, 55.26% (21/38) 存在绒毛膜羊膜炎, PTL组中为36.11% (13/36) 。两组的Ridit分析表明:以两组合并作为标准组, 按“轻→重”顺序规定绒毛膜羊膜炎层次进行Ridit分析 (见表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35, P<0.05) , 且PPROM组中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R=0.5819, 在0.5之上, PTL组中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R=0.3678, 所以PPROM组绒毛膜羊膜炎症重于PTL组。

2.2 ICAM-1在两组中的阳性表达

两组胎膜组织中均有ICAM-1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羊膜细胞及绒毛膜细胞的细胞膜上, 细胞浆中也有部份表达, PPROM组中ICAM-1的阳性表达例数为21例 (21/38, 占55.26%) , PTL对照组中ICAM-1的阳性表达例数为11例 (11/36, 占30.55%) , 两组ICAM-1的阳性表达例数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PROM组病理检查为绒毛膜羊膜炎病例 (21例) 中有ICAM-1的阳性表达 (19例) , 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系数r=0.90, PTL组病理检查为绒毛膜羊膜炎病例 (13例) 中有ICAM-1的表达 (10例) , 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系数r=0.72, 病理结果中炎症越重的患者, 其胎膜上ICAM-1的阳性表达越明显。见表2。以PPROM组和PTL组中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病例进行Ridit分析表明:以两组合并作为标准组, 按“- →+++”顺序规定ICAM-1的表达层次进行Ridit分析,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01, P<0.05) , 且PPROM组中ICAM-1表达阳性的R=0.5595, PTL组中ICAM-1表达阳性的R=0.4038, PPROM组ICAM-1的阳性表达多于PTL组。

3 讨 论

胎膜早破 (PPROM) 是指妊娠37周内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破裂。孕妇中的PPROM发生率约为1%~2%[3]。长期以来, PPROM的处理是产科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其中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一个重要病因, 羊膜感染时可促使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又可导致上行感染, 因此两者互为因果[4], 病原体可经宫颈口感染胎膜, 也可经血行播散至子宫、胎盘, 发生羊膜炎、绒毛膜羊膜炎[5]。细菌感染后可产生多种酶类及内毒素, 感染的胎膜可激活细胞因子, 升高的细胞因子可刺激羊膜蜕膜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 (PGE2) , 导致胎膜破裂。我们的结果亦证实:感染或炎症在PPROM的发生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PPROM组中发生绒毛膜羊膜炎为55.26%, 多于PTL组中的36.11%, 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少于李玮等[4]、Polzin等[6]研究结果:PPROM中有70%存在绒毛膜羊膜炎的组织学证据。

ICAM-1是含有505个氨基酸, 由5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的细胞外区, 疏水的跨膜区和较短的胞质内区组成。ICAM-1广泛分布于造血和非造血细胞, 其配体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LFA-1) 和巨噬细胞抗原复合体 (Mac-1) , 主要表达于淋巴细胞, 同时也存在于体内其他组织细胞上。ICAM-1能通过与其配体的结合而促进T细胞活化及白细胞从血管内向炎症部位浸润, 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ICAM-1的生理作用不仅是调节细胞、细胞间以及细胞和基质间的黏附作用, 而且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免疫炎性反应等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ICAM-1在正常人生理状态下呈低水平表达, 当由于胎膜、胎盘的局部感染使ICAM-1合成、表达增多到一定程度时会从细胞表面脱落, 成为血液中sICAM-1, 在PPROM中sICAM-1的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有助于中性粒细胞的激活, 且可能与ICAM-1在胎膜上的表达有关。Steinborn等[7]研究与分娩相关的ICAM-1在胎盘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发现, 在不可控制的早产患者胎儿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明显增多。

本研究检测了38例PPROM及36例PTL患者胎膜组织中ICAM-1的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在PPROM组中ICAM-1在羊膜及绒毛膜细胞膜、细胞浆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 较PTL组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病理学上为正常胎膜组织中ICAM-1无或有弱的表达。从临床病理关系的相关性分析来看, PPROM组存在感染的病例数及感染程度较PTL组要高。本研究证实其表达与感染相关, 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胎膜组织中的ICAM-1随感染程度加重而显著表达。Winkler[8] 研究证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 子宫下段IL-6、IL-8、IL-1 β显著升高。提示在羊膜腔感染后细胞因子IL-1、IL-6、TNF-α等诱导ICAM-1的产生并使其表达增加, 如果ICAM-1的表达被上调和 (或) 细胞因子诱导ICAM-1的表达被发展, 那么炎症反应也将加强。ICAM-1表达的增加, 促进细胞黏附和外渗;同时促进成胶原细胞释放胶原酶和弹性酶, 减少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的合成。从而降解妊娠组织的胶原及细胞外基质, 子宫下段组织变薄, 引起胎膜早破、早产不可避免。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6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45-146.

[2]宋兰英, 闫文生, 张进华.黏附分子CD54、CD446V在肺癌中的作用[J].实用癌症杂志, 2003, 18 (1) :54-55.

[3]陈忠年, 杜心谷, 刘伯宁.妇产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314-315.

[4]李玮, 漆洪波.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研究进展[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5, 8 (1) :57-59.

[5]戴钟英.胎膜早破的病因和发病机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 17 (1) :3-5.

[6]Polzin WJ, Brady K.The etiology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J].Clin Obstet Gynecol, 1998, 41 (4) :810-816.

[7]Steinborn A, Niederhut A, Solbach C, et al.Cytokine releasefromplacental endothelial cells, a process associated with pretermlabour in the absence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J].Cytokine, 1999, 11 (1) :66-73.

黏附分子 篇5

1 ICAM-1的结构与表达

ICAM-1 (又称CD-54) , 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 其配体是整合素家族β2组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lymphocyte function-related antigen-1, LFA-1) 和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 (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1, MAC-1) ;LFA-1与ICAM-1近N端的Ig样结构1区结合, MAC-1与Ig样结构3区结合。LFA-1是ICAM-1的主要受体, MAC-1与ICAM-1的亲和力较低, 且在激活的白细胞上只有小部分Mac-1 (约10%) 可介导ICAM-1黏附。LFA-1表达在中性粒细胞和除红细胞以外的所有造血细胞, 而MAC-1表达局限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上。

ICAM-1广泛分布在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的表面, 其中以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最强, 外周血白细胞, 间质中的巨噬细胞等表面亦有表达。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中的ICAM-1表达很低, 在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情况下, 大量炎性递质、细胞因子等能诱导ICAM-1蛋白及mRNA的表达, 参与T细胞反应、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ICAM-1可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脱落, 成为可溶性ICAM-1 (sICAM-1) [2], sICAM-1的水平可反映细胞表面表达ICAM-1的程度[3], 而sICAM-1与ICAM-1都要与LFA等结合才能发挥作用[4]。

2 ICAM-1与AS的关系

在AS初始形成过程中, 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后, ICAM-1表达增加, 调节白细胞的黏附及穿越内皮的游移 (以单核细胞为主) , 单核细胞到血管内皮下, 摄取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 , 变为激活的巨噬细胞, 最终成为充满脂质的泡沫细胞。ICAM-1在活性内皮细胞上的表达是循环白细胞聚集浸润引起一定部位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关键, 许多试验已证实正常动脉内皮细胞和内膜平滑肌细胞表达ICAM-1极少或不表达, 而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均出现大量而持久的ICAM-1表达[5]。

高脂血症也可促进ICAM-1表达增加, 血脂升高能促进超氧阴离子产生, 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 ox-LDL可以上调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 诱导单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的浸润, 在小鼠高胆固醇血症4周后, ICAM-1的表达明显上调, 而且主要表达在“有损伤倾向”的区域, 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和细胞边缘, 这种上调总是与单核细胞的黏附和迁徙同时出现, 表明ICAM-1对单核细胞聚集于内皮细胞具有一定作用[6]。Iiyama 等[7]用免疫组化和Northernblot方法分析了高胆固醇饮食对LDL R-/-和apoE-/-小鼠及新西兰白兔的主动脉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结果显示高胆固醇兔和小鼠的主动脉ICAM-1表达明显上调。ox-LDL既能上调ICAM-1的表达, 促进单核细胞的黏附和浸润, 单核细胞又吞噬ox-LDL变成活化的巨噬细胞,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最终形成AS。

在AS斑块形成后, ICAM-1表达阳性的内皮细胞常与内皮下浸润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相邻, 在AS斑块处不仅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明显上升, 而且在AS发生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 也有ICAM-1的表达, 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用抗ICAM-1和抗细胞特异抗体处理后, 可观察到正常情况下不表达ICAM-1的VSMC在AS损伤后均有ICAM-1的表达[8]。冯青俐等[9]研究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ICAM-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 提示ICAM-1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有关。ICAM-1可以介导淋巴细胞聚集在损害部位, 共同促进AS的慢性炎症过程。激活的白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能够通过一系列机制促进内皮损伤, 血管功能障碍, 使ICAM-1表达进一步增加, 进而又吸引大量的白细胞, 形成自我增殖的恶性循环。

ICAM-1不仅有助于斑块的形成, 而且同斑块的稳定性有关[10]。ICAM-1介导白细胞的黏附增加促进斑块的不稳定性, 削弱了斑块处的纤维帽, 加快了斑块破裂、血栓的形成, 可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11,12]。

3 中医药防治AS

在对AS形成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的过程中, 对AS的防治也成为临床的一大热点。抗黏附治疗已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之一, 大量动物实验表明, 以单抗、反义核酸或其他拮抗剂阻断内皮黏附分子的表达功能, 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3]。中医学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中医学中素无“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病名, 根据AS的临床表现, 以瘀、痰两种证候多见, 多涉及“胸痹”“中风”“真心痛”“眩晕”“头痛”“健忘”“痴呆”“脱疽”等病证范畴。

针对AS的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祛痰除湿的方法, 但在不同的阶段侧重点不同。于俊生等[14]提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 以高脂血症为主者, 多辨证为“痰中夹瘀”, 治疗以化痰为主, 辅以活血化瘀, 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 表现为管腔狭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时, 则多以瘀为主, 在治疗上强调活血化瘀, 辅以化痰。

丁奇峰等[15]通过对模型大鼠的研究得出高脂饮食能使ICAM-1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 而姜黄素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下调血管壁内黏附分子ICAM-1mRNA的表达, 而且姜黄素高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能起到更好的抑制ICAM-1的表达, 抑制单核细胞黏附和浸润, 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张梅等[16]研究表明丹参注射液有降低大鼠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作用, 同时可抑制ICAM-1的表达。韩跃刚等[17]在研究血栓心脉宁对高脂血症患者表达黏附分子时发现, 血栓心脉宁可降低ICAM-1的水平, 使内皮细胞活化减轻,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张路等[18]构建试验性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观察纯中药制剂通心络对ICAM-1在粥样斑块中表达的影响, 表明正常家兔主动脉未见明确ICAM-1表达, 粥样斑块内则呈现强表达, 通心络可一定程度降低ICAM-1在家兔主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金惠民等[19]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制造低氧和LDL内皮损伤模型, 结果显示缺氧或者LDL内皮损伤的状态下, ICAM-1表达显著增加, 而救心胶囊可以明显抑制内皮ICAM-1的表达, 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王宗仁等[20]通过构建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CAM-1的表达, 结果显示高脂饮食能使血管壁内ICAM-1的表达明显增加, 而芪丹通脉片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下调血管壁内ICAM-1的表达, 而且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能起到更好的抑制ICAM-1表达, 抑制单核细胞的浸润和免疫黏附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殷惠军等[21]研究证实蒺藜总皂苷能明显降低家兔ICAM-1浓度, 从而起到拮抗AS的发生发展。

4 展 望

黏附分子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健康Wistar大鼠60只, 雌雄各半, 6~8周龄, 体重 (200±20) g, 由青岛药检所提供, 动物合格证号SCXK (鲁) 2008-0010。

1.2 药品与试剂

和肾络颗粒 (由当归、川芎、赤芍、白术、制大黄、土茯苓等组成) :由本院制剂室制备, 批号:090831;福辛普利片: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0901023, 研磨后用蒸馏水配成0.18mg·ml-1。即用型SABC (过氧化物酶) 试剂盒和ICAM-1试剂盒:由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3 实验分组

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 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福辛普利组、和肾络低剂量组、和肾络中剂量组、和肾络高剂量组, 每组10只。

1.4 模型制备与给药方法

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余5组均采用5/6肾大部切除法制作慢性肾衰模型。和肾络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予和肾络1.35、2.7、5.4g/kg·d-1, 福辛普利组予福辛普利0.9mg/kg·d-1, 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于实验造模第5周开始药物干预, 连续8周。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5.1 血肌酐、尿素氮测定

于灌药8周末, 水合氯醛麻醉后, 沿大鼠腹腔正中线剪开, 经心脏插管采血, 提取血清, -20℃保存。酶速率法测定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值。

1.5.2 肾小球硬化指数测定

打开腹腔摘取残肾, 放入10%福尔马林中固定, 送病理科制成蜡块, 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改变, 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 (glomerulosclerosisindex, GSI) 。

1.5.3 肾组织ICAM-1表达的测定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采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数码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肾小球ICAM-1表达以每个肾小球横截面的阳性细胞数表示, 最后每张切片取10个肾小球的平均值;肾小管间质ICAM-1表达每张切片以5个肾小管间质的阳性细胞总数表示。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样本脱落情况

实验大鼠60只, 其中模型组、西药组造模术后各死亡2只, 中药各组均死亡1只;灌胃期间, 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均死亡1只。

2.2 和肾络颗粒对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见表1。

与正常组比较*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与西药组比较●P<0.05, ●●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P<0.05, ◆◆P<0.01 (下同)

2.3 和肾络颗粒对CRF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的影响

见表2。

2.4 和肾络颗粒对CRF大鼠肾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

见表3。

3 讨论

和肾络由当归芍药散加海藻、淫羊藿等组成。方中当归补血活血, 芍药补血养阴, 川芎行气活血化瘀, 共奏养血补血、化瘀行血功用;淫羊藿温肾化湿, 海藻化痰利湿, 土茯苓健脾渗湿,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 共奏补脾气、温肾阳、祛水湿之功用。以达标本兼治、脾肾同补、瘀浊同治的目的。笔者用该方治疗慢性肾衰竭,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延缓肾衰竭之进程。实验研究也证实该方能够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TGF-β1的表达, 从而减少ECM主要成分的合成[1]。

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所有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通路。目前认为, 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肾间质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浸润活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尤其间质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转化后的肌成纤维细胞持续增殖聚集, 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 以及细胞外基质产生与降解失衡密切相关。研究表明, 细胞黏附分子及其黏附机制可能是介导和参与肾炎时细胞浸润、细胞外基质扩张乃至肾小球硬化的分子基础[2]。本实验研究显示, ICAM-1在模型组肾脏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 (P<0.01) , 灌服和肾络颗粒后, ICAM-1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 (P<0.01) , 提示和肾络颗粒可抑制ICAM-1在肾组织内的过度表达, 延缓肾脏的纤维化进程。

摘要:目的:观察和肾络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ICAM-1) 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对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6肾切除模型,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福辛普利组、和肾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 给药处理8周, 检测血尿素氮 (BUN) 、血肌酐 (SCr) 水平, 取残肾组织行HE染色, 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ICAM-1的变化。结果:中药组与福辛普利组BUN、SCr明显低于模型组;ICAM-1在模型大鼠残肾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各用药组ICAM-1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和肾络颗粒可抑制ICAM-1在肾组织内的过度表达, 延缓肾脏的纤维化进程。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医药疗法,@和肾络颗粒/治疗应用,当归芍药散,大鼠

参考文献

[1]于俊生, 刘丙欣.和络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中医药学刊, 2006, 24 (7) :1220.

黏附分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肿瘤科纳入的胃癌患者86例, 年龄25~80岁, 平均56岁, 选取不同病理类型和TNM分期的肿瘤组织, 与86例正常黏膜组织相对照。收集患者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TNM分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情况。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纳入标准

胃癌患者纳入标准: (1) 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胃癌者; (2) 知情同意自愿入组者。对照组患者纳入标准: (1) 无任何肿瘤部位; (2) 年龄相差±5岁; (3) 知情同意自愿入组者。

1.3 主要试剂

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甲基化检测试剂盒购自Chemicom公司。合成引物及聚合酶链式反应试剂盒购自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热启动Taq酶购自MBI生物工程公司。

1.4 实验方法

1.4.1 基因组DNA提取

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提取基因组DNA,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其浓度和纯度, 并对模板DNA进行修饰。

1.4.2 引物设计与合成

检索文献, 获取引物序列, 与基因库中CDH1基因启动子相互配对, 引物序列及扩增片段如表1所示。

1.4.3 PCR扩增

在0.5ml Eppendoff管中加入试剂, 放入热循环仪, 反应体系见表2。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3min, 35个循环后, 94℃变性2min, 58℃退火1min, 72℃延伸1min, 最后72℃延伸10min, 扩增的片段长度为139bp。

1.5 电泳

取6μl扩增产物, 采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扩增条带在紫外灯下拍照。基因甲基化确认:每份标本重复4次, 出现2次以上即为阳性, PCR确认结果。

1.6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 (mean±SD)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CR法检测胃癌细胞中CDH1基因甲基化程度

胃癌组患者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61例, 阳性率为70.9%。对照组患者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11例, 阳性率12.8%,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见表3。

2.2 胃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程度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性别比较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无显著性差异 (P>0.05) 。T1及T2期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29例, 阴性20例, T3及T4期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27例, 阴性10例, 浸润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高-中分化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5例, 阴性15例, 低-未分化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39例, 阴性27例,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幽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者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42例, 阴性26例, 幽门螺旋菌感染阴性者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8例, 阴性11例。由此可见, 胃癌组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瘤分化程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而与性别、浸润程度相关性小, 见表4。

3 讨论

胃癌发病因素众多,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在慢性胃炎逐步发展为胃癌的漫长过程中, 多种致病因子发挥不同作用[4]。Hp属于革兰氏阴性螺旋杆菌, 多呈S状, 处于胃黏膜表面和黏膜层间, 微需氧。经研究证实, Hp通过分泌尿素酶损害胃黏膜屏障。另外, Hp可产生脂多糖类物质, 能够抑制层粘蛋白与受体结合, 损伤胃黏膜。Hp的空泡毒素基因还可造成胃黏膜糜烂或溃疡[5]。近年来, 研究报道称, Hp感染导致胃癌发生的机制主要包括: (1) 细菌毒性因子作用, 包括上皮结肠诱导蛋白等位基因 (ice A) 、cag致病岛 (cag A) 基因、血型抗原黏附 (bab A) 基因和特异性空泡毒素A (vac A) 基因型等具有致病意义的Hp毒力基因。Cag A基因可损害胃黏膜, 加速更新胃黏膜上皮细胞, 从而增加DNA损伤导致细胞突变最终形成癌细胞。 (2) Hp感染导致炎症发生, 之后氧自由基长期慢性刺激胃黏膜, 逐步导致细胞异常性增殖。 (3) Hp属于硝酸盐还原剂, 其催化亚硝化的作用发挥致癌作用。 (4) Hp感染引起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异常, 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导致已发生突变的细胞继续生长进而导致癌变发生[6,7]。

CDH1基因编码的E-钙黏蛋白与肿瘤浸润、转移负相关, 在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 甲基化是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8,9]。国内外针对肿瘤组织中CDH1基因甲基化与年龄、性别、烟酒史及肿瘤家族史等因素的关系报道结论不一[10]。本研究结果显示, 女性男性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31例, 阴性19例, 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T1及T2期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29例, 阴性20例, T3及T4期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27例, 阴性10例, 浸润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高-中分化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5例, 阴性15例, 低-未分化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39例, 阴性27例,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幽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者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42例, 阴性26例, 幽门螺旋菌感染阴性者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8例, 阴性11例。由此可见, 胃癌组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而与性别、浸润程度相关性小。与肿瘤相关的甲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 即A型 (年龄相关的甲基化) 和C型 (癌相关的甲基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 胃癌中CDH1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概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结果显示, 胃癌组患者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61例, 阳性率为70.9%。对照组患者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11例, 阳性率12.8%,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综上所述, 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胃癌中钙黏附分子启动子甲基化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 Hp感染可能参与了抑癌基因甲基化失活及肿瘤演变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 夏研, 徐红, 孙岩, 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中CDK1表达的关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2 (3) :266~267

[2] 欧阳红娟, 姜浩, 黄卫国, 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MMP-1及MMP-10蛋白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20 (1) :22~26

[3] 朱宝, 袁航, 奚惠芳, 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Cag A表达与其培养液中IL-6、IL-8及CRP水平的变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1 (2) :236~239

[4] 张炜炜, 阿布力克木·毛拉尤甫, 阿仙姑·哈斯木, 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侵袭转移及血浆核黄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 2013;卷3:153~156李永丽, 张立玮, 丁国瑾.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CDH1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5] [J].实用医学杂志, 2011;27 (24) :4411~4413李永丽, 张立玮.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CDH1基因甲基化研究

[6] [J].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 (9) :1006~1009郭艳丽, 郭炜, 杨植彬, 等.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

[7] 与β-catenin异质表达的相关性[J].中国肿瘤临床, 2011;38 (1) :5~9李红平, 赵逵, 狄连君, 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胃黏膜TGF-β1表达与细胞

[8] 增殖活性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21 (10) :1135~1139汤庆丰, 刘宣, 葛艳, 等.左金丸醇提物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胃癌细胞增

[9] 殖及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 2012;41 (15) :1462~1464谢国强, 邵耀明, 马坚, 等.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

上一篇:大数据应用的交通管理下一篇:植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