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的阐释

2024-09-09

教学理念的阐释(共8篇)

教学理念的阐释 篇1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六个基本理念之一。

要理解这一理念, 需对现代的教学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学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个性化创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 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这就是现代的教学观。

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理念, 一是阐明了教学活动建立的基础, 即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其中也涵盖了学生的身体心理特征。二是阐明了教师的作用, 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给学生创设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的具体生动的现实情境;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三是阐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身份和地位, 即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再也不能以绝对权威的身份去以教定学, 而是在组织引导的同时, 和学生一样做一个参与者、合作者。这就需要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做保障, 让教服从于学,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即以学定教。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讲, 传统教学认为二者是彼此分离的, 而新课标理念却创造性地把二者整合成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和整体发展的有机整体。教师再也不是既定课程的执行者、传递者, 而是把课程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去做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这对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开发教材提出了要求。从教与学的关系上讲, 传统教学是师讲生听、师写生抄, 师问生答, 是传与受的关系。教具有绝对权威, 学必须服从于教。而新课标理念却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从结论与过程的角度看, 新课程这一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 重教轻学的现象。提倡不仅重结论, 更要重过程。特别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明确地提出来。这是新课程教学观的一大特点, 更是一大亮点。因为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教学不再只是注重教师如何把课讲得更精彩, 把知识点讲得更透。而是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比如我们在教学统计的有关内容时, 我们要选择来自儿童生活、儿童世界的素材, 把统计设计成一种活动, 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 去感受统计的用途和必要性。这一部分教学的重点不是统计的知识点和技能, 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经历收集、处理数据、信息的过程上, 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上。

要正确把握这一理念, 需进一步强调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教学活动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规律。

2.教学活动要尊重儿童文化, 鼓励学生个性理解和个性化学习,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解放教师和学生, 开放课堂、开放内容, 鼓励创造性教学。

4.提倡两个创新, 即“从教材到教案的创新”和“从教案到教材的创新。教案再也不能写成“台词”、“对话”, 如师某:生某:要理解教学的生成性, 并非完全预设。

5.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把教材当成教学资源, 搞好课程开发。

【责任编辑姜华】

教学理念的阐释 篇2

不正之风不染

不义之财不取

不法之事不为

不实之名不图

具体内涵是:

不正之风不染。以诚实守信为立身根本,常修做人之德,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表里如一,有诺必践。待人光明磊落,处事客观公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

不义之财不取。以清正廉洁为基本守则,坚持廉荣贪耻的价值取向,常敲警示钟,常打免疫针,常思贪欲之害,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坚持诚信经营、诚信竞争、诚信求利,在各种诱惑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拿原则作交易,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

不法之事不为。以法规制度为行为准则,时刻以党纪国法警示自己,以规章制度约束自己,做到有章必循,令行禁止,保证政令畅通。常怀律己之心,慎微、慎初、慎独,不

1论在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严格道德自律,自觉遵纪守法,不以恶小而为之。

创意文化经济理念阐释 篇3

现代文化产业是一个由创意理念为支撑的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实践和创意文化的理念支持。创意理念是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和源头, 它以全新的思维方式, 以创意为产品内容, 利用符号意义创造产品价值, 受知识产权的保障, 以一种集约增长的发展新理念, 完成品牌提炼、形象塑造、内涵发掘、亮点展示等一系列创意活动, 为下一步的具体策划、设计、生产提供依据, 为体现文化产品的唯一性、独特性和新颖性提供文化条件。

1. 创意文化经济理念集中体现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

创意文化经济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 当创意形成产业时, 就能够有效克服城市土地、资源的瓶颈约束而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因此, 要推动创意产业向传统制造业进行渗透, 使传统制造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向高增值行业迈进。

创意文化经济集中体现了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内在发展规律。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中, 出现了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所谓经济的文化化是指在现代经济发展中, 文化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化的经济化是指文化越来越具有经济价值, 文化开始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所谓文化政治经济一体化, 是指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结合自己的国情实际,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解放思想, 使中国从革命走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体现出中国执政者的执政理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 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中, 已经印证了创意文化对其产业的重要作用。尤其在金融危机时期, 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创意、知识、精神和道德的力量, 创意与知识不仅是一种精神需求, 使人愉悦心情、提升品质, 更可以激发人们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文化理念, 甚至可以革新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 甚至还可以获得某种"后发优势", 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 创意理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性思考的意念。

创意就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立性思考的意念, 是一切创新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它比一般宽泛意义上的创新更深一层, 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创新或理念创新。从更深层次上讲, 创意能力, 就是特指一个民族的整体智力水平。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性思考意念的形成, 也意味着整个民智的创造性理念的形成。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性思考就是原创性思维和理性思考。张光鉴在《相似论》中指出:“创造性思维就是综合运用正确的概念或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 在解决理论、实践、生活问题时在人们大脑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价值的新思想。”

创意文化经济的实质, 就是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立性思考在产业运行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支持、相互融合、有机产生作用的动态运用过程, 其实质是以人的脑力劳动为增值手段, 去挖掘财富增长的空间。2001年, 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定义:“创意经济是植根于个人创造性、技巧和才能之中, 而当利用这些因素对知识财富进行挖掘和发挥时, 就可呈现出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潜力”。联合国南南合作特设局局长周一平认为, 创意经济是以传统和现代文化为基础, 通过现代通讯工具为手段, 在知识产权体系保护下的各个行业充分参与, 个人和群体充分发挥创造力, 不仅创造经济财富, 还创造社会财富的新兴经济。企业要发挥创意文化的优势, 必须投入大量的文化资源, 包括文化的创意、知识、信息等, 用心设计, 让消费者接受创意文化并在体验中为之付费, 因为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 创意将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文化服务有机融合, 赋予了商品文化要素, 为消费者创造出来的高品位文化体验是令人难忘的。

3. 各国政府注重对原创性和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创意文化经济与创意产业的成功案例说明, 只有政府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创意文化经济, 制定适宜的创意文化经济及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创意文化经济及其产业才能够发展壮大。

要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使中国文化产业在未来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与市场竞争相关的体制、资金、资源、人力等一切因素必须具备之外, 加大国家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和制定有关扶植政策, 是一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固本之策。创意文化经济发展理念的推出, 创意文化产业在全球的蜂起, 创意文化阶层的茁壮崛起, 对于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发展的中国来说, 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我国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 具有核心技术的产业较少的发展中大国, 资源消耗大, 生态平衡破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这就为我国未来从制造到创造的历史性飞跃和战略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山西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省, 在文化强省建设中, 以《华夏文明看山西》为主题, 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连续成功举办, 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成为山西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山西的一个重要平台。以晋商为主题的一批影视、舞台作品, 唤起人们对山西这个曾经“海内首富”省份的记忆, 也带动了山西文艺精品创作的新一轮高潮。

二、创意文化经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创意文化经济这一新概念, 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体现着以创意为基本动力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组织, 具有极强的相关的产业关联性。创意文化经济就是以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性思考的意念及创意投入和创意资本化为主导的文化经济行为, 囊括所有创意经济和文化经济创意化的经济活动, 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动态过程, 最富有现代意义。

1. 创意文化经济的本质。

从普遍意义上讲, 在创意文化经济理论的建构中, 要自觉增强学术创新的实用性与普适性, 必须把广大的社会人群和生活空间纳入自己的学术创新视野。创意文化经济的真实本质, 就是通过创意去捕捉满意和幸福, 创造“关爱链”,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和价值观念, 以促进人类发展从单纯追求以物为本的GDP (国内生产总值) 、GNP (国民生产总值) 向“以人为本”的GN H (国民幸福总值:是指人们对社会提供的物质和文化条件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程度而表达出的主观评价或心理感受, 一般分为微观日常生活满意度和宏观社会环境满意度两个层面) 转变。在研究和探索创意文化经济中, 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提高国民幸福指数作为最高的理想境界, 才是学术创新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创意的最大特点, 就是能够捕捉潜在的市场文化消费需求, 不断的长期的为人们配置各种文化资源,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潜在的各种文化消费需求。在这个创意为王的时代, 在文化成为经济的时代, 文化消费成为了真正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如果能牢牢抓住市场消费的时代特征, 谁就能掌握创意文化经济的主动权。

2. 创意文化经济是一种综合的经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

创意文化经济的发展, 是人类的一种主观能动的经济社会综合文化实践活动, 在具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中, 经过创意者独立性的思考和原创性思维, 对创意文化经济的特点、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探索。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 创意文化经济更加凸显出它的优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的物质文化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 创意文化消费成为了人们的普遍需求。随着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服务, 已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重大课题, 也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创意的最大功能和作用还在于能够根据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层次和价值认同差异, 有针对性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创意文化产品和服务, 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 同时还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为更多的新创意提供持续的动力。

创意文化经济是人类在文化经济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更加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化生产力, 更简单地说就是一种能够独立存在并持续创新的新的文化生产力。

3. 想象力是创意的核心元素。

创意文化经济发展中, 更加强调创意者的想象力。“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 ”想象, 或想象力, 也像思维一样, 属于高级认识过程, 其中明显地表露出人所特有的活动性质。如果没有想象出劳动的已成结果, 就不能着手进行工作。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助想象力产生预期结果的表象。任何劳动过程必然包括想象。它更是艺术、设计、科学、文学、音乐以及任何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要方面。“ ([苏]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想象在艺术构思活动中之所以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是因为想象具有在原来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文化实践, 永远保持精神独立性。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意者的想象力是决定能否创意出更加有价值的创意文化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向来认为艺术想象力是文化生产转换为物质生产的惟一途径, 是创意文化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生命力。在创意文化经济发展中, 创意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综合创意能力是创意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古今中外的文化生产和文学创作中, 都体现着创意者的非凡想象力, 在各种文化生产和文学创作中强调和培养创意者的想象力和综合创造能力是创意文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创意文化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并非易事, 将创意转化成为精品力作更是不易。创意可以说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 因为它具有了太多的维度, 它无处不在, 比如, 文化的, 艺术的, 历史的, 社会的, 科技的, 经济的, 管理的, 乃至个性的等等……

可以这样说, 任何一件精品中不仅承载着创意者非凡的想象力, 还承载着一种创意文化精神、理念和真善美。

三、创意文化经济是以智力为依托的经济形式

创意与智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创意应包括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因素。从历史发展看, 人类的生产活动, 是人借助生产资料和工具, 借助一定的技术和思维能力, 在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中进行的。没有生产力的生产是不存在的, 而生产力必须是经过有创意的融入, 才称其为生产力。

1. 创意文化经济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创意文化经济作为一种高度人性化的经济, 迫切需要在创新开发中增加对文化的大力投入。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企业, 在面对知识经济挑战层面上, 都迫切需要大量的文化投入,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 注重“以人为本”的竞争理念、高度重视员工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活力已成为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文化共识。注重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创造力等于提升企业的基本资源。创意文化经济概念中涵盖着“以人为本”的文化内蕴。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作用。人的创意能力永远是创意文化经济发展中的主语。创新文化经济这一新模式, 把文化和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创意性阶层的文化主体地位是实现创意文化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立足于创意人才培育, 壮大创意阶层。创意人才是创意经济的第一生产力, 把壮大创意阶层作为政策鼓励的方向, 是创意文化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为, 人是创意文化生产力的主体论断, 揭示了创意文化只有转化为生产力, 人的文化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表现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使用者和消费者。

实践证明, 创意人才是创意文化经济的第一生产力。把壮大创意经济阶层作为政策鼓励的方向, 一定会为创意文化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更加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开发。大量的历史文物资源中蕴含着丰厚的文化价值, 通过创意发掘和创造出新文化价值才是创意的本质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范式的转换是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等客观条件与观念更新、理论创新等主观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 是党和国家倡导和实践推动与民间自发自觉力量相互作用、相互调适的结果。中国社会价值观的这种变化, 已经不是价值观的简单变化, 不是价值观中的某些观念的变化, 不是价值观的量变, 而是价值观的质变、价值观范型的转换。这种转换, 是从人的价值主体地位的失却到人的价值主体地位确立的转换;是从以伦理道德及其理想化人格为中心到以人及其生存发展和幸福为中心的转换;是从以伦理道德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换。它的致思方向、价值诉求是人更好的生存、发展, 是人的幸福, 它的终极指向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很显然, 这种变化、转换, 较之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秩序, 是一种颠覆和重构, 是一种建立在对旧的价值秩序扬弃基础上的新的价值秩序的生成。

一个民族, 有没有决心和能力进入创意文化经济, 不仅关系自身的生死存亡, 也是一个民族的基本觉悟, 是一个民族自觉减轻地球负担从而减轻人类负担的大德之行。长期以来, 人类社会是以牺牲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来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可以说, 人类社会走向创意文化经济的过程, 就是走向自身解放的过程, 就是真正从自在走向自为, 由必然走向自由, 由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状态的过程。

2. 创意文化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资源。

随着现代生产力由传统的“物质要素主导型”转向“智力要素主导型”, 凝聚在物质生产力中的知识、科技、管理等文化因素, 也由辅助地位上升到主导地位。从其种意义上说, 现代生产力更是一种创意文化力。创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实体和智力资源。创意文化经济有两个根本前提: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二是文化 (特别是原创性文化) 的发展水平。

创意文化经济是一个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变量, 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产生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主要以人的智力资源和现代科技为主要依托的注重文化经济相互交融并凸显出更大效应的一个新的文化经济形式。在这里要更加强调的是在创意文化经济发展中, 人的智力资源是主要资源, 当然其它要素也决不可或缺, 比如说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与技术和各种要素的组合, 它是一个包括了更高层次上的哲学人文社会等科学的所谓的各种软硬件。如治国方略、施政纲领、管理模式、政策原则等这些软件, 如果缺少了这些发展要素, 就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发展体系。

3. 创意人才培养和创意阶层的崛起。

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创意文化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教育高度发达基础之上的, 创意文化经济的发展依托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国民创造力的发扬, 人力资本“创意阶层”是创意文化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目前我国创意文化经纪人力资本还相对缺乏, 创意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要求。重视和发展创意文化经纪人力资本, 促进创意文化经济人力资本的开发, 已成为社会和业界关注的热点。现阶段创意文化人力资本是否能够切实支撑创意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何优化创意文化人力资本的配置已成为创意文化经济发展的关键。创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专业内容创意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复合型经纪人才都必不可少。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创意文化人才高等院校最有优势。高等院校输送的人才具有知识水平高, 学习能力强, 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特征, 是创意人才群体的主要支柱。

原创、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应当是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与构成最关键的产业链, 应当培养一大批真正能够打通这三个环节的高素质的专业文化创意人才。只要有了人才, 才能真正的创造出优秀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创意不同于创新, 就在于它强调了人的创造力、人的技能、人的天赋对文化艺术和其它知识产品、智能产品的一种智慧运用。创意的来源更依赖于创意者对文化资源的理解与把握, 艺术形象的定位更取决于创意者对受众文

大力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摘要:文章从切实履行政府的财政责任。教育主管部门转变思路, 积极调整对策;扶薄扩优, 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等几个方面对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10) 09-061-01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国家为了均衡地发展优质教育, 采取了若干重大措施, 然而现实告诉人们, 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现象依然突出。比如说:教育资源的分布相当不平衡, 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于少数重点学校或名校, 致使各学校之间存在着过于明显和悬殊的等级差距。重点学校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 享有较高的声望, 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 而普通学校无论是在教育质量上, 还是在办学声誉上, 抑或在办学设施、经费数额、师资素质方面, 均无法与重点学校相比。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学校的差别有加大的趋势等等。如任这种非均衡发展持续下去, 势必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加剧, 引发择校的狂潮。这样, 有权阶层与富裕阶层可以通过权利、地位、金钱为子女选择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 而大量的弱势人群无力通过金钱、权力和社会关系来选择理想的学校,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均等受教育的权利, 无形中给家长和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己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境地。

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切实履行政府的财政责任

依法增加教育投入,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 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 确保2010年达到4%以上的水平线。严格各级政府基础教育责任的监督制度, 深入改革城乡学校教育经费拨款方式, 均衡拨付城乡义务教育生的经费, 促进办学条件的均衡化。把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来着力解决。在扶教兴学的过程中, 保证学校占地和其它硬件设施的均衡投入。

二、教育主管部门转变思路, 积极调整对策

在肯定重点学校办学成绩的同时, 每年集中财力、人力重点扶持几个普通学校, 通过提升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综合素质来吸引一部分学生就近入学, 以缓解一定的入学压力。与此同时, 加强师资建设, 促进师资优质均衡, 这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本质。

首先,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名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的评选办法及师训考核评估标准。组建名师工作室, 安排专项经费, 选拔一批知名教师作为工作室导师,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引领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推动优质师资均衡。

化心理和文化市场的深入研究。

开发创意智力和培养人才是头等大事。创意教育必须教会人怎样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再分类, 怎样判断它的真实性, 怎样改变其类别, 如何从具体到抽象, 再从抽象到具体, 如何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如何去教育自己。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或怎样创意的人。学习如何学习是通向所有具体内容学习的桥梁。若学会了如何学习, 那就可以在任何事物上运用这个原则。

●郭丽媛

其次, 教师奖金实行同城同酬, 一定程度上打消教师往好的学校调动的念头, 做到在任何一所学校, 只要满工作量及好好工作, 待遇都一样。

第三, 实行教师柔性流动制度, 每年安排20%左右的骨干教师实施跨校柔性流动, 要求教师在受助学校上好示范课、作好专题讲座、带好一个教研组、带优一个徒弟。作为补偿机制, 推出骨干教师流动“转会制”, 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以利于流出学校培养新的优秀教师。这样有利于改善一些薄弱学校的教学情况, 更重要的是使教师队伍做到相对均衡化。

第四, 在坚持统一分配的基础上, 注重选拔优秀毕业生到相对薄弱学校去任教。在申报高级职称的时候, 可以要求教师有在相对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三、扶薄扩优, 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首先, 充分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 以一所名校和若干所薄弱学校或新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 以名校为龙头, 嫁接办学, 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其次, 办特色学校, 靠人无我有、互补共赢的优势, 积淀内涵、提炼特色, 提升学校自己品牌。注重帮扶规范, 解决民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处境艰难的不利局面。

第三, 推动学校领导轮换制, 校长三年一届, 原则上担任两届以后需要流动, 特别是优质重点学校的领导, 以期来推动优秀办学经验的共享。

四、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 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 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 合理调整农村教师编制。提高偏僻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的津贴系数, 鼓励教师安心从事教育工作。

其次, 实行对口援建, 优质重点学校要选派一名副校长或中层干部挂职任对口支援学校副校长1~2年, 参与实质性领导和管理。挂职干部要用较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教育教学模式对农村学校进行管理, 努力争取使农村学校面貌在任期内有较大改观, 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有明显提高。

第三, 加强对农村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和交流的工作力度, 对口援建学校要选派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有培养指导能力的骨干教师, 采取结对带徒、示范交流、听课学习等形式, 将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信息、教学手段传递到农村学校的教师之中, 大力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设施优势, 进一步增强农村学校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管理的能力, 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重要的是建立起城乡学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帮扶关系, 共同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太原市委讲师团山西太原030081)

(责编:郑钊)

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 创意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是使受教育者为进入现实社会作应有的能力准备, 使他们在由工业社会向创意文化知识社会转变的社会过程中, 既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又有渊博的科学、社会和交流技巧等知识, 对政治和社会有理解力和具有独创精神的思想者, 能应付挑战、胜任及整合创意文化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复杂工作。创意文化教育对学校目前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也是一个挑战。学校教育的理想目的应该是逐渐培养学习的综合能力与

教学理念的阐释 篇4

关键词:真善美,当代设计,阐释和演绎

“真善美”一直是学者和大众讨论的热门话题, 不断变化又万古常新, 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赋予了这个课题新的内容。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所说:“世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写出一本完美的书。”这说明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 是为了创造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设计是人类历史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当代设计中, 同样离不开对真善美的追求, 真审美三位一体的思想是人们评价设计的最高境界。

一、真善美的涵义

真善美是人类活动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目标, 也是人类发展的三个不同向度的价值追求。[1]总体上说, “真”主要反映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 体现着合规律性的认识世界的目标;“善”主要反映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 体现着合目的性的改造世界的目标;“美”主要反映人与世界的情感关系, 体现着合感受性的创设世界的目标。

按《辞海》的解释, “真”是指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还有与伪、假相对的真实、真诚等涵义。从字面上理解, 《淮南子·真训》注“真, 实也”;荀子《劝学》注“真, 识也”;淮南《本经》注“真, 不变也”。从哲学角度来讲, “真”是指主体在思想和行动上充分接近和适合于客观必然性的状态。“善”是使人们的行为与主体的利益相符合, 是一种价值, 是实现主体必然性的境界;美能使人产生愉悦的体验,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词也做了诸多诠释, 涉及的领域较多。

二、当代设计追求真善美理念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现代设计创造的成果最终是与社会化工业生产联姻, 形成普遍介入社会生活的产品。当代社会, 国家整体设计水平的高低与其综合竞争力息息相关, 设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但在当代设计中, 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例如一篇报道曾披露, 目前我国50%以上的商品都存在过度包装问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属于包装垃圾。在价值最大化的观念的指导下, 非善意的设计经常出现, 不是片面强调某种极端就是图有其表而不涉及功能核心, 在设计中出现的山寨、假冒伪劣产品, 更是屡见不鲜。

正是由于在设计中缺少必要的道德意识约束, 当代设计中出现了真与假的并存和混淆, 善与恶的颠倒和抉择, 美与丑的模糊与扭曲。真善美是人类精神的永恒追求, 同样在当代设计中追求真善美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三、真善美理念在当代设计中的演绎

在设计创造中, 真善美构成了设计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 也是设计理论批评的标准。在设计中也出现了很多将真善美用不同表达方式演绎的优秀设计。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也非常认同真善美理念, 曾提出建立“真、善、美”CI的主张。“真”是基础, 是“善”和“美”的前提;“善”与“美”相结合并借助一定的形态为依托便产生了“美”。

1. 真——设计之本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同样, 设计创作的素材也来源于生活。事物都具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 拥有其自身所固有的一种特质。然而, 现在的许多设计产品却背离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真的标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真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塑料在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产生之初, 因其自身材质的优越性, 得到了设计师们的喜爱, 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可见塑料的身影。但如今, 由于塑料自身的不可降解性, 塑料制品产生的垃圾难以处理, 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避免地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环保、绿色的材料随之产生, 这种材料在短时间之内被分解, 而由这种环保材料制成的产品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自然的关怀, 符合客观发展规律。

2. 善——设计之核心

设计创作中的“善”分为“行为之善”和“理念之善”。在当代设计中, 一些山寨、假冒伪劣的产品琳琅满目。理念之善表现为“人文关怀”“人性本善”。设计师在设计时将人机工程学原理运用到产品设计中, 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近年来兴起的“通用设计”, 就是对能力有差异的人一视同仁, 例如城市里的无障碍通道设计, 体现出人性中的善和人文关怀。对个体的关怀, 善意的设计更关注情感需求的释放和表达。在包装设计中, 设计师采用环保绿色的材料, 不过度包装, 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体现为善。

3. 美——设计之升华

设计具备了真与善, 并不意味着美。美的设计能够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体验和满足。一个设计, 在具备了实用价值之后, 之所以讲究色彩、形式、材质及与人的交互体验, 就是为了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只有当设计师通过自己的设计实践, 认识与把握了产品材料与功能的规律性, 并将此用具体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时, “真”才具有了美的属性与价值。[2]“美”不仅是形态美, 而且要具有思想内容之美, 真正的美是外在与内在的统一。“真”与“善”体现在具体的产品形态设计上, 就产生了美, 这种美的产生不能违背真与善的本意。

4. 真善美的统一

“真善美”是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不是追求“真”“善”“美”的独立个体, 而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在追求真善美统一的过程中, “真”是设计的基础, 是善和美的前提;在真的基础上体现人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关怀, 即达到了善。[3]真, 善、美是具体形态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绝大部分人生存的特殊性质和能力。而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统一。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则体现在人性化的设计之中, 人性化、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四、结语

当代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代设计也不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实践活动, 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促进人类进步的强大武器。在当代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真善美的引领, 有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设计美才能成为设计的灵魂而无处不在, 这也是设计师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志山.真善美的哲学与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8.

[2]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教学理念的阐释 篇5

泥土用以承载耕耘,更用以承载生灵。自古就有女娲提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泥土又是创造万物最有灵气的原始材质,它是孕育生命的胚胎和具有明确的文化指向。中华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营造出了无与伦比的中国传统陶艺的经典瑰宝。而当今中国陶艺的革命则把陶艺这种特殊原始媒材推向了人类时代精神的最前沿,使泥土的芳香和粗犷培烧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当代视觉文化。

1 全新的诠释和期待

陶艺本身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表现。中国当代陶艺立足于本土文化层面上,对横向的世界文化进行了革命性的挑战。力图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材料媒介中,用全新的视觉框架和文化理念去创造当代陶艺模式,将中国陶艺推向更为纯粹的语言和境界。其本身散发出纯情的初衷和原始的特质,给人以遥远的故土呼唤,它营建了一种久远的氛围和姿肆的仪态,其实质是一种对人类文化本体思考的潜在意念和对新生活空间的扩展。架构出新的文化特质和创造超越陶艺本身的意象世界。它体现出当代艺术家与社会和文化的对话及与历史的对话,其中蕴含着艺术家在与材料的不断地接触和对视觉造型的不断改变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思想与行为的冲突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将其对于现实的人文思考与批判,凝固为一种异样的视觉空间和切入当下中国的生存现实。由此,中国当代陶艺不仅超越了艺术对现实的一般再现,进入一个以艺术媒体抒发情感和表达观念的当代艺术的视野。

中国当代陶艺注入的文化品质和人文启蒙的承载力量与现代是一致的,其发展所伴随的“激进思想”的根土并没有越轨,它的实践把远离我们自身文化的思考以直接的现实体验,使这种不可转化的距离感从生命和行为模式中关联起来,并且强化了它的价值批判和突显了背景意义上的思考。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形式可以超越历史价值而建构一种观念,它有明确文化架构根基和强烈的文化指向。从传统陶艺的自身发展的观念来看,它的产生起源于原始状态和其所负荷承载时代的精神品质,以及顽强地待续一种人文热情,与当代文化是共同而相联系的。这种历史的惯性同样作用于现代陶艺家的生活状态和信仰,就是由客观而理性地去思考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而必然产生的一种信念。我们关注它的发展,只有具备这样的文化性质和历史位置,当代陶艺的开拓才能有再生的基石。

2 形态的架构和特质

艺术是创造一种全新的视野,其表现人们感觉中的内在意象认知和创造虚拟性的新理性概念辐射,重建内在的结体和克服现实难数及表现自觉的总体意识和视觉效应,从而表达那种潜在的观念意识和表现出某种精神的感召。中国当代陶艺语言的建构模式,避开了那种人们普遍认知的心理,在一定意义上进行了视野掩蔽,而是试图通过观者之间的精神渠道来认同。所表现的是内在的高度和一种超越物外的升华,而是引人思维了许多,而非让人们去区别物质的概念。中国当代陶艺所内含的意象,强调超越时空限制的表现,这个境界所表现的不是对“占地空间”三维体的表白,而应结归于思维和创造一种陶艺的“心理空间”,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效应和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心理态势。陶艺本体和制作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观念艺术的载体,它全然以物化的语言去直接诠释概念,成为一种与时代同步的发展状态和媒介状态。我们的努力去征服火焰和去完成泥性的极致,其创造的目的是达到一种思想形态的转变,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当代陶艺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也更具有挑战性,而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性的努力。这种文化形态的建构将作用时下的生活状态和演绎出当今视觉语言当代形态的建立,而转化其成为一种历史状态和人类精神。

中国当代陶艺家面对当下的存在状态和文化现象,以不同的审美形态和观念来建构自身的作品世界,其当代文化模式的特点往往是以不同的潜在意念,流露出一种特殊的模糊性和神秘的意味,以其矛盾和怪诞给人以巨大的陌生化效果和暗示的旋转内视的多维空间,给人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推理、理解和想象的空间余地,暗示出不可知而又难以言传的事物本身,似乎制作了一种客观世界与人之间的对立及呈现出的自相矛盾的悖理性,并蕴含着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个性,然而这些又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中国当代陶艺的文化视觉现象包含着多重的意念,但又是可以理喻的,是靠借助人类的悟性之光把这思想理清楚,从而参与了艺术本体观念意识上的再创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当代陶艺超越了材料与形式进入文化和历史的思考,这正是当代陶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及文化责任。中国当代陶艺所面临的问题是:为艺术史提供和具备了什么?这样才能超越陶艺这特定界域和狭义的空间,才能真正回到强势的主流文化的对话,对处于边缘状态的当代陶艺来讲,参与这个世界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处于现代艺术思潮中,中国当代陶艺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表现冲动和对现代文化概念的疏理意识,再现其对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之间的真挚对话和沟通,从而肯定理想和直觉的意义,使陶艺成为肯定生命、走向人类心灵底层的艺术,而使它置身于一个新的时代文化空间和视觉模式。

3 深层的思考和承诺

作为现代主义思想和新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陶艺,从经验和现实中观察,它特具的一贯性“革命”状态,有包含文化的各种可能。由现代主义的实验模式作为观念,作用于意义后所产生的后现代倾向的当代陶艺,在从经验主义的“实践地为无可代替性”的操纵中,提解到现实性及身份性所形成的互动,从而构架出新的行为模式。从经验主义可以观察到,作为陶艺本身和制作本身是具有一种强烈有力的“观念艺术”的载体,并非物质化的观念,它全然以物化的语言去直接诠释概念,成为一种与时代同步的概念和媒介状态。它以其独具的生机感和文化挑衅性尖锐地碰触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特征,把艺术观念与整个中国当代文化的特征的普遍事物联系起来和对社会批判精神的启迪。中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和文化领域新理念及全球文化及信息革命的到来,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以往“现代文化理念”的重新理喻,从而也给中国当代陶艺重新审视自己的语言,提供了一种批判的场所和广阔的对话余地,成为了当今现代文化主流部分。

当代艺术的潮流和冲刷,我们面临着当今艺术的这种变革,只有最大限度地主宰其文化视觉的碰撞和意识形态的架构,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和视觉冲击中,为人们提供意味的形式和可供思考的观察角度,造就出所谓言为心声当代的艺术潮流。在这种交错无序的视野中,潜藏着无限玄机和显现出的幻梦,而最终成为一种理想和不再有任何“形式包装”的成份。中国当代陶艺发生其实质也是一个一直保持这一特征发生和发展的,并由此引起语言方式和结构化,使其选择的意义有着极强的现实感和成为了精神的元素,从而实现自身文化建构和使中国当代陶艺切合了当代艺术本质,成为一种含量极强的“当代性观念”的可能。

4 结语

中国当代陶艺是否将自身摆在了既定程式与当代体验的矛盾中去实现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性?必由一种更大的文化现象的理念流程的预期方可来兼容,产生一种新的观念机能去作用当代艺术的发展,陶艺这种当代自律方式的破坏性产生的文化意义伴随着内在“机智”是显而易见的。着力于实践本身和文化的平行关系,而把视觉经验上的当代物化结构提升到了新的批判场所,这种新的方法无论是经验还是正在发生的,极具一种新倾向的视野和特殊的当代意义。而对现代陶艺发展里程还能有多少积极的现实操作意义,以及呼之欲出的新的状态长久相待和去力求完备的价值判断,这也正是当代艺术共同发展的独特态势。这种情结作用下的新经验主义把这种思想状态转化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体验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其意义在于当代陶艺的现代文化架构设定在一种可行的、可持续的时代关系和有针对性的现实效应上,使其的发展与当下文化有发生情景和意义的对话,真正在本质上从传统经验文化和媒材的形态中疏理和解构出来,使中国当代陶艺的文化性质具有新的发展倾向和特殊的当代意义。

摘要:中国当代陶艺更多地涉及及当代人类思想感情,是借陶艺的原始媒材重新阐释人类风雨兼程的时代精神,反映了陶艺本身那种原创的生命力。在当代文化艺术背景下,它由传统的根土意识的视觉形象模式,转化为表现当下人类生存状态与诠释思想嬗变的精神文化现象,它并切合了中国当代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念,激活了当代陶艺的现代话语对文化历史的思考产生了积极意义。

关键词:媒材形态,文化指向,观念架构,视觉理念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西安:陕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

[2]顾丞峰.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杭间.在现实和内心之间.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美学阐释 篇6

然而,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一直采用单一的方式, 即教师放音, 学生做练习, 最后教师讲评。课堂上经常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 学生感到听力课单调乏味, 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我们知道听力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 如何输入语言信息以及输入怎样的语言信息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更好地接收信息, 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语言是个信息系统

神经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 语言是个信息系统, 是大脑神经关系网络中的信息系统。这个在神经网络中的关系信息系统是一个认知系统, 它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下, 以一定的目的进行操作。

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语言信息是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的生成和理解过程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要生成和理解寄载于语音或文字中的语言信息, 人的大脑也必须有相应的信息。例如, 我们听到“哈尔滨冬天很冷”这样的句子, 我们能够理解它的意思。我们如果不懂英语, 就不可能听懂 It is very cold in New York. 我们能听懂“哈尔滨冬天很冷”, 就是该语串在我们的大脑中能激活相应的概念;我们听不懂It is very cold in New York, 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 这一语串无法激活相应的概念。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大脑中有一种可以连接语音和概念的信息系统。我们掌握了一种语言就是在大脑中形成了该语言的信息系统, 理解一种语言就是在大脑语言信息系统中加工语言信息输入的过程。

二、听力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

语言学习中听和读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 口语表达是语言的输出, 是建立在语言输入基础之上的。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问题是二语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Krashen提出第二语言监控模式, 此模式建立在输入假设、习得与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及情感过滤假设之上。输入假设是指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这是监控模式的核心, Krashen的监控模式强调最大限度地扩大对学生的语言理解性输入。可理解性输入的提出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英语听力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英语听力训练中, 必须十分重视语言材料的输入, 听力输入应该遵循可理解输入的条件和原则: (1) 学习者应具有自信心, 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 以消除焦虑情感; (2) 学习者须获得难易程度适中的语言输入; (3) 学习者要经常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

三、英语听力教学中的美学因素

英语教学与美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英语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发掘英语教学中的美学因素, 对一切教学活动作全方位、深层次的美学思考和审美检视, 按照美育的规律组织英语教学, 那么不仅可以创造英语教学美, 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听力教学也要遵循美的规律, 贯彻美的原则, 如果我们能够把教学活动变为师生双方共同的美的享受, 使师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教和学, 我们的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英语听力教学, 教材的声音或文字材料可以用生动的情景展现出来, 还伴随着英语语音语调的流畅美、语言的节奏美,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情境之中, 也可以使他们在美的享受和愉悦的情绪之中去学习, 培养自己的言语能力和交际能力。

英语语言本身也蕴涵着诸多或隐或现的审美因素。英语语言信息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 英语漂亮的语音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 给人的听觉, 乃至心灵以舒服、自然、 愉快的感觉。英语是一种以重读为特点的语言, 每个句子都有重读和非重读音节, 节奏感强, 语音语调抑扬顿挫, 富有音律美, 给人以美妙的感官刺激, 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英语词汇丰富, 表现事物细腻而生动, 常常启发人的睿智;英语句子结构有序、平衡、对称, 具有形式美;英语的语篇多使用聚焦法, 重点突出, 谋篇美。

在听力课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英语之美, 意识到听力教学是在美的环境下进行的, 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

四、在听力教学中实施审美化的途径

审美化教学作为最高级的教学艺术, 是使教学的各种因素达到有机统一, 并使师生产生美感, 从而产生巨大教学动力和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是完整意义上的全面和谐教学, 完整意义上的有机系统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 审美化的要素很多,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审美化教学。

1.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 创造和谐、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VCD、DVD等教学光盘和CAI 课件, 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听力材料内容, 调动学生的兴趣, 诱发他们的求知欲。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自然纯正的语言环境更能进一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和个性心理,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从而提高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和表达能力。

另外, 我们应该创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 把握好节奏。当师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自由的和轻松交流的关系时, 学生才能消除焦虑, 才能克服怕出错和怕出丑的心理, 建立信心, 提高兴趣, 主动大胆地参与每一项教学活动。英语听力课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诸方面科学地运用“动静相生”、“张弛有度”、“快慢适宜”等节奏艺术和节奏规律, 讲究节奏的灵活性, 将课堂教学节奏的各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 使整个课堂教学洋溢着节奏美的愉悦。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 听说教程每一单元由Lead-in, Listening, Speaking 和 Further Listening and Speaking等几部分组成。教师上听力课时, 不同的教学环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节奏。在Lead-in这一环节中, 我们可以在节奏明快而轻松的讨论活动中使学生熟悉一个单元的话题, 开阔他们的思路, 使他们进入积极的语言学习状态。 在Listening教学环节中, 我们放慢节奏, 实施精听, 引导学生掌握听力技巧, 听懂形式多样, 与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 在语言实验室上课, 教师要把声音调得适中, 以免听起来刺耳, 要使声音柔和, 柔和中又不失力度。说话时语速比平常稍慢, 但慢中又不失节奏感, 从而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

2.输入地道优美的音像材料

首先, 应该选择好听的音像材料, 可以找一些原版的非常清晰的配录音, 例如《走遍美国》、《新概念英语》等教材录音供学生欣赏。其次, 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听, 如何标重音、区分意群、画升降符号, 如何揣摩纯正优美的语调中那种特有的韵味, 从而对此进行模仿。此外, 教师应该让学生听英文歌曲和音乐。歌曲和音乐中美的旋律和意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被动听转为主动听, 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接触不同语言环境中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不同口音, 从而真实体会西方文化, 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英文歌曲赏析还为学生提供很好地领会和掌握听觉感知的机会, 必然会提高学生的语言听觉感知能力, 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听力学习方面树立自信心。

3.鼓励学生创造美, 注重语言输出训练, 听说紧密结合

教学美是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产生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塑造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学。

在通常的英语听力课上, 教师常常忽略了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一味地让学生长时间单调地去听, 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思维疲劳, 兴趣锐减, 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听力课本质上是一门听说课, 听和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果采用师生互动听说教学, 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听、说同步提高。

教师在听力训练过程中, 应该根据听力内容适当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语言活动任务 (如讨论、对话、扮演角色等) , 要求学生模仿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交际, 让他们充分展示其听力理解能力;也可要求学生在听力材料的基础上, 进行创造性的加工, 以展示其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 让他们体验成功与创造的快乐, 从而达到一种愉快的教学效果, 促使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运用各种电教媒体, 营造出美观、和谐的语言环境, 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理想场景, 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到英语语言的各种美,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紧张和轻松交错, 注意力集中而不感到疲劳乏味。教师要努力使教学审美化、艺术化, 克服教学中的沉闷感, 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振奋,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听力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材料的输入, 选择难易适中, 语言地道、优美, 色彩、图画鲜明的教材, 营造美观、和谐的语言环境,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其听觉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该审美化, 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师生双方共同体验美的过程, 师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去教和学, 这样必定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学,英语听力教学,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参考文献

[1]Lamb, S.Pathways of the Brain:The Neurocognitive Ba-sis of Language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Co.1999.

[2]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 1985.

[4]蒋柏明.美学与英语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111-113.

[5]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赵伶俐, 杨旬, 齐颖华.审美化教学原理与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7]郑树棠, 王大伟.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8]魏丽杰, 魏丽华.教师言语艺术[M].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3.

[9]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心中有学生的语文教学观阐释 篇7

一、心中有学生的课堂教学应侧重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往往学生初读感知尚未完成, 教师就介入学生与课文之间加以讲析.这样给予学生揣摩、讨论的时间短, 结论得出的太快.出现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以为学生掌握了结论就学到了知识”的错误认识.殊不知由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 其间的思维过程、情感体验、知识的运用与吸收的过程却是无法替代的.省略了这一过程不仅学生的思维训练无从谈起, 而且容易助长学生的消极依赖心理, 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 教师不仅应避免越俎代庖, 而且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到结论形成之前的过程上来, 放在提出问题、激发问题、耐心引导、相机点拨上来.引导的关键点在于“以问带学”, 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语感品味、思维训练、情感激发、审美能力的培养来设置问题, 当然这就要求教师有更大范围的目标视野和更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方案, 老师在备课时实实在在的备学生, 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 设置问题有梯度, 引导他们达成目标.如教授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时, 我没有常规的梳理全篇, 而是学生通读全篇后, 选取了一个容易切入的点入手分析, 提出了全篇写了哪些景物, 景物有何特点, 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运用何种手法来分析文章的第五段, 然后以此为把手, 分析全篇其他的写作特色, 然后解剖麻雀学习全文就比较容易了.

2. 在学生寻求结论的过程中激励他们提出问题

因为形成提出问题的过程恰恰是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知识和切身生活体验介入课文来理解品味吸收的过程, 是学生积极主动介入学习的重要时机.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达此境界,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 尤其是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以此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例如关注古代作家的作品, 我们会发现这些作家有相似的遭遇, 他们的自身都经历着生活的沧桑, 苏轼、柳宗元、欧阳修, 范仲淹等, 学生很容易提出是不是非得经历挫折才能写出好的作品的疑问.要让他们联系现在的生活感受谈自己的见解, 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引导, 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几位作家, 他们的境况与面对生活的得失, 态度也是不同的.

二、心中有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课文教学尤其是文学篇目的教学中, 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 由于担心学生经历少、艺术修养不足、思想认识肤浅, 对作品的把握不如成人的深刻.教师总是越俎代庖, 用自己或教参的较深刻的认识去代替学生的认识.殊不知这样做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对个性的养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审美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导致学生读懂了《项链》的意义, 却无法独立完成对《羊脂球》或其他类似作品的解读.因而, 从学生利益的角度来说, 他的认识虽不深刻但却是自己的认识, 要比深刻但却是别人的认识更有价值.因此, 学生对作品有不同理解, 只要不是牵强附会或于情于理不通, 就应该肯定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这样做不仅符合文学欣赏的审美规律, 也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

一位美国学者说过:“对人的创造力来说, 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一个是他要知道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比他能够记忆多的多的知识, 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 (钱梦龙语) 因此, 课堂教学做到心中有学生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 改变教师过去一贯痴迷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 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 师生共挖课文中的情趣点.

例如, 《“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对于“哈尔威船长死得值不值?”的讨论, 甲生会说“哈尔威船长死得值.作为船长, 船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连船都没有了, 我想他一定认为活着也毫无意义了……”;乙生会说“哈尔威船长死得不值.他完全可以逃生.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的说法.教师对学生“各执一词”一一肯定, 盲目的迁就、无原则的默认, 或者说不批评、只表扬, 学生就会弄不清自己的表述究竟是对还是错, 心中无数, 产生迷惑, 也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 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人生观的问题, 我们要有明确的态度, 让学生改正不足.对于“哈尔威船长死得值不值?”的讨论, 教师尽管不给学生结论, 却至少要提醒学生这样几点: (1) 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区域文化, 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 (2) 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牵引力; (3) 我们对生命的意义要有符合自己个性追求的理解, 也更要有顺应当今时代和民族大业需要的理解.课堂上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做法, 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 不应该只是以简单的“不错”、“真棒”一味“叫好”, 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 激励学生.

三、心中有学生的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内容包罗万象, 纵横古今中外, 所以语文课应该是最有情趣、最有活力、最具表现情态的课.但在实际教学中, 语文课并不风光.虽说“文无定法”, 教学方法却似同出一门, 多是“字词—段意—中心”.到头来,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 最让他们头疼的就是语文, 最不怕耽误的也是语文.很多教师也抱怨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 越来越不知该怎么教了.我认为, 应该打破传统的灌输和接受模式, 把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 “教”为“学”服务,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参与, 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语文课才会有新的起色.“以学生为主体”中的“学生”其内涵应该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和意识性兼备的、具有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的人”, 其外延涵盖着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呢?就是做到心中有学生.

1. 讨论式课堂教学

讨论式课堂形式所创设和激发的民主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例如, 在讲《“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时, 我故意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文中的哈尔威船长毫无表情地随着船一同下沉时, 他此时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呢?”同学们立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有的说他在想“牺牲我一人, 挽救了大家, 值!”;有的则认为, 船长他很想活下去, 但当觉得无力挽救自己时, 他也要让自己用最完美的英雄形象完美的铭记在人们的心间;还有的则说:“哈尔威船长在想念他的家人, 为自己的亲人作最后一次祷告.”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船长在想什么并不是最重要, 重要的是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 没有任何负担地参与到了问题的探讨中来, 迸发出各种不同的思维火花.当然真正达到教学感化, 教育者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营造和谐的课堂对话氛围, 让有个性的课堂对话成为一门不可忽略的教学艺术.

2. 留足思维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问后切不可急于求取答案或是告知因果, 而应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使他们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可能会一时答不上来, 此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这样, 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咀嚼、品味, 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 发挥了内在的创造力.

3. 组织小组讨论

在教学中,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可以激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不循常规, 寻求变异, 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解放学生的个性, 使他们超常思考, 大胆质疑, 以标新立异为自豪.这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适应社会的需求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讨论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形式.它既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又能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集思广益, 便于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 自我解惑, 自我提高.目前, 我们一般采用的是前后4~6六人为一组, 小组里必须上游生可以得到发展, 中游生可以得到锻炼, 下游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的教师以“问题包”的形式叫各小组认领, 这确实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4. 多一些直观展示与接触

由于语文课本所选篇目, 汇集了大量感性材料, 其中有一些学生不熟悉, 如课文《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奇妙的克隆》等, 介绍高科技的说明篇目, 虽然文字已力求浅显易懂, 但由于涉及内容生疏, 学生易失去兴趣.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给予学生声音、画面等直观、立体接触, 那么学生对课文兴趣会大大提高, 学习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强.又如, 有的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像学习新闻的特点与写作, 如果只局限在教材内学习, 则无异于纸上谈兵, 只有联系现实生活去剪报、读报、办报或模拟新闻采访、校报编辑等, 积累感性认识, 才可能对新闻文体的特点及写作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

我们衡量一节课效率的高低, 不能只看教师讲解了多少内容, 学生记了多少笔记, 做了多少练习, 而要看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多少.“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 终生受用不尽.”这句话道出了语文素质教育的真谛.它启迪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加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 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 养成教育所希望的品质.”

教学理念的阐释 篇8

一、诗词教学的两种倾向

目前的诗词教学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注重阐释。从作品的背景,到诗词的内容,诗词的主旨以及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另一种注重诵读。讲前读,讲时读,讲后读,个别读,集体读,自由读, 限时读,男生读,女生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达到对诗词的领悟。第一种倾向实际上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中小学的诗词教学不能等同于大学中文系的教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第一位的。第二种倾向注意到了吟咏的重要性,然而真正通过诵读把诗词的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是一个难度相当高的要求,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好。而巧妙地寻求两者的结合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诗歌的意境中神游是诗歌教学的永远追求。

二、结合两种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这两种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具体设想是:

(一)阐释中铺路

先让学生自己诵读,然后纠正读音,再让学生提出自己在诵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解答。有些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通过一些必要的启发或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来解决。有些学生自己无力解决或比较重要的问题,则进行师生间的互动探讨,并且补充一些写作的背景,对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欣赏。

(二)诵读中加固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三)比较中升华

在学生具备了相当的诗歌阅读能力后,可以选择同题材的诗词进行比较。通过必要的阐释来准确把握深刻的“理”,通过诵读来把握不同的“情”,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对比中学习诗词赏析, 对诗词的主题、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理解、欣赏将更上一层楼。长此以往必定能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为高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在上七年级上册的《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朗读,然后自由提问。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说王建是怎样一个诗人,有的问“秋思”是什么意思,有的说《水调歌头》的上阕前后矛盾,到底是想乘风归去还是想留在人间,还有的说“思念” 是无形的,怎么会是圆的。可以说这些问题涉及了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有一些可以通过自学注释来解决,比如说王建的情况。有一些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譬如《水调歌头》的上阕是否存在矛盾, 如何理解作者这种矛盾的心情,从而引出写作的背景和苏轼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以及这种观念对于其词风的影响。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产生新的疑问,正是我们主张探究所想取得的效果。学生正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新的问题再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提高的。

在此节课的多媒体运用中,我只选择了一张《唐诗欣赏》的配乐CD,其中有孙道临先生朗诵的《十五夜望月》和简要赏析。学生在CD示范朗诵的帮助下反复吟诵,朗读效果明显好于初读,而简要赏析代替教师小结,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笔者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三首诗词的字词疏通、内容解析,第二课时用来进行比较阅读。结合课后“探究练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首诗词,并且说明原因。学生发言很积极,有的说喜欢《十五夜望月》,因为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涵盖了中秋望月者所有的思想感情;有的说前两句写景精妙,写出了中秋夜的特点。 有的喜欢《水调歌头》,说上阕的想象极富浪漫色彩,下阕的抒情极富人生哲理,而且立意高远,超越了一般中秋诗词思乡、思亲的藩篱俗套。也有的喜欢《我的思念是圆的》,爱这首诗巧妙地将无形的思念物化成有形的意象,而且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主题让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也有学生三首诗词都喜欢,因为它们各有千秋,是历代中秋咏月诗词中的佳作。一节课几乎每个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虽显得稚嫩,但独立思考的可贵还是让人欣慰不已。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在无形中从思想主题、艺术表现技巧的高度掌握了三首诗词,达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

以上只是笔者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是有效果的,首先激发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继而活跃了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掌握了诗词的主题、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诗词对于学生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为最精炼的文学样式,学好诗词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断探索诗词教学的实用方法也将任重道远。

摘要:从目前初中语文课诗词教学中常见的两种倾向入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阐释与诵读的有机结合;多媒体的适时、适度利用。

上一篇:污染成因分析下一篇:羽毛球选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