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理解教育

2024-08-30

跨文化理解教育(精选12篇)

跨文化理解教育 篇1

无论是传统, 还是文化, 都是一个歧义众多的概念, 很难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定义。比如, 关于“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鲁伯 (Alfred·Kroeber) 和克莱德·克拉克洪 (Clyde·Kluckhohn) 在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一书中, 就列举了164条不同的定义。这两个歧义众多的词语, 构成了“传统文化”这个合成词, 其内涵和外延也就更加复杂, 难以定义。正因为如此, 近二十多年来, 传统文化教育单就名称而论, 就有“儿童读经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国学育德工程”“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儿童国学经典导读”“儿童经典育读工程”“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等不同称谓。

概念和名称的歧义, 归根到底, 是由于传统文化内容的繁复多样造成的。因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从中撷取其一并冠以一个相对恰切的名号, 进而开展一种教育活动也是可行的。我们关注的问题是, 从教育的角度, 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角度看, 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最好是什么样的?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如何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有不同的方法。比如, 有学者将传统文化分为规范性文化、非规范性文化、半规范性文化。所谓的规范性文化, 是以儒家经典为经, 以历代官修史志为纬, 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广泛吸收了道、法、玄、佛诸家学说而形成的经史文化, 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性文化;而普遍存在于一般民众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信仰追求、日常心理、风俗习惯等, 则是非规范性文化;介于两者之间、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 如“四大名著”, 对经史文化呈半游离状态的各种文化教育、宗教娱乐活动等, 则是半规范性文化。也有的学者, 将传统文化分为正统的儒家文化和世俗的民间文化。显然, 这两种分类, 都是从社会层级上分的。从教育的角度看, 也有人将传统文化分为国学经典教育、礼仪修身教育、文学艺术教育、节庆民俗教育、传统技艺教育, 等等。分类要坚持的起码逻辑, 一是要标准前后一致, 首尾一贯, 不能一事一议, 不能中道改易;二是要包举齐全, 不能有逸出这个分类体系之外的内容。根据这样的原则, 作为教育内容的传统文化, 我们认为可以分为经典文本、文化知识、技艺技能三大类。

中国传统文化之经典文本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所在, 魂魄所系, 它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守护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 一个民族的活力与资源、常理与常道、未来与希望都蕴藏其中。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国学经典, 就是我们祖宗中那些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的书, 是我们先民中那些智慧头脑的结晶, 是指我们民族历史上那些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是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奠基性的著作, 是塑造我们民族的性格和气质的著作, 是对我们民族语言和思想具有示以准绳、匡其趋向意义的著作, 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其有效性不限于一时一地、历久弥新、具有超越时代生命力的著作。

接受经典教育的过程, 是一个与人类历史上伟大心灵沟通的过程, 是和人类历史上最智慧的头脑对话的过程, 也是一个接受一个心灵启示、感受其襟怀、浸濡其思想、分享其智慧的过程。通过阅读经典, 我们就能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之中, 都遭遇了怎样的挑战, 面临了怎样的难题, 我们又是凭借什么资源, 根据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 成功地应对了这种挑战, 化解了这样的难题, 取得了怎样的成果。经典教育在功利泛滥的时代, 致力于培养高贵的气质, 呼唤摆脱实用主义的桎梏, 冲破名利场的喧嚣、浮躁和表浅, 追求那些深邃的、最基本的、永恒的价值。显然, 只有这样的教育, 才能唤起人类自身的优异和卓越感。

什么是国学经典?是狭义的儒家经典?是所有重要的古典文本?还是一切历史文献?是一个富有包容性的体系?还是一个独占性、排他性的体系?也就是说, 几乎没有人不认可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而且是核心内容。其实, 经典不应该定格过高, 不能由“四书五经”所独占, 更不是只有那些自命为“经”的著作才是。它应该是一个包容、发展的体系, 举凡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的历史文本, 都可以看作是国学经典。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国学经典, 都可以作为普通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内容, 更不意味着这些经典可以在各个学段学习。在内容的选择上, 既要考虑教育的传统, 也要照顾现今的需要;既要考虑这些经典内在的逻辑, 更要照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具体来说, 在小学阶段, 应该以传统启蒙教材和古典诗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小学低年级 , 可以以《弟 子规》《小儿语》《朱子治家格言》等为主, 以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在小学高年级, 则以《千字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为主, 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优雅和精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在初中学段, 可以选读四书和诸子, 让学生体味经典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从而热爱经典, 热爱经典诵读。在高中学段, 可以选读五经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感悟并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 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增进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通过国学经典教育, 可以走进我们的历史, 体认我们的传统, 亲近我们的祖先。接受经典教育的过程, 就是感受、体味、掌握并逐渐能灵活应用优雅和精致的祖国语言的过程, 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根须, 扎植于传统文化丰厚土壤的过程, 是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 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过程。说到底, 经典是我们和自己传统之间的一座桥梁, 是我们和自己悠远历史之间的一根纽带。缺乏经典教育, 我们就无法找到回归自己精神家园的路, 只能是一个文化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经典教育当然会产生现实的功效, 而且种种功效可以说不胜枚举。比如, 诵读国学经典, 不仅能掌握并自由应用汉语这种优雅、精致的语言, 而且在高声朗读或密咏恬吟中, 能感受经典中的气势和气韵, 体味经典中独特的节奏, 这本质上是一个养气的过程。在养成了“浩然之气”后, 作文就会字字千钧, 气势磅礴, 笔下风雷, 气韵生动。同时, 国学经典往往具有厚重的伦理色彩, 关系世道人心, 阐明性学治法。接受国学经典教育, 长期受其熏染, 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 增进道德信念, 升华道德情操, 优化道德行为, 而且还能由此及彼, 由远及近, 一定程度地改良社会风气, 阻止社会道德的滑坡, 疗治社会失序的乱象。

现代社会高度分化, 离心力很强。由众多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职业、不同年龄的男男女女组成的国家或民族, 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 这个社会或国家就没有粘合剂, 没有凝聚力, 没有共同的立足之基。国学经典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要让生活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个共同体中的人, 不仅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 而且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稍纵即逝的现在, 不过是历史发展链条中的一环, 是历史的现实性呈现。我们与其说是生活在现在, 不如说是生活在不断行进的历史过程之中。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历史和过去, 那么这个共同体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接受国学经典教育的过程, 就是一个人自觉走进“文化”的过程, 通过经典文本的阅读和古典文化的熏染, 改变性格和气质, 最终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之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我们的先民在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大到各种社会政治制度, 小到一个概念, 都属于文化知识的范畴。前者如科举制度、封建制度、三省六部制等, 后者如华夏、九州、中国、炎黄子孙等。过去人们的日常生活, 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各种问题, 也是文化知识的重要内容。物质层面的如衣食住行, 精神层面的如人伦关系、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生老病死, 等等。

有关文化知识的分类, 更是大相径庭。王力先生主编过一部流传很广、影响极大的《古代汉语》, 在每个单元都有“古汉语通论”。第三册的“古汉语通论”的四个单元, 都是“古代文化常识”。其中包括天文、历法、乐律, 地理、职官、科举, 姓名、礼俗、宗法, 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14个方面。台湾学者王尔敏先生, 致力于民间传统世俗文化生活的研究, 他的《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一书, 依次介绍了民间多神信仰、日常生活节奏、饮食医药与养生益寿法、日常礼仪规矩、应世规矩与关禁契约、玄理术数之信从、游乐才艺和风月调教8个方面的内容。

实际上, 这些内容, 在传统的教育中也普遍存在。著名的启蒙教材《幼学琼林》, 就设置有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武职、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妇女、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服、人事、饮食、公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丧、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等32个类目, 这可以说是古代读书人知识结构的一个缩影, 传统的知识类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有一部名叫《万宝全书》的书, 是明清时期庶民日常用书, 虽然不是高文典册, 但重在实用, 深受缺知识、少文化大众的喜爱, 所以流行于民间, 自明代以来, 各种版本不下60种。清嘉庆十三年的刊本《增补万宝全书》中, 就分为天文、地理、人纪、养生、诸夷、民用、诗对、种子、杂览、侑觞、相法、农桑、八谱、仙术、笑谈、武备、数命、琴学、宅经、书柬、算法、堪舆、清律、爵禄、劝谕、祛病、时令、画谱、字法、牛马、状法、解梦32类。明清时期平民的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他们的知识世界如何, 他们关注什么, 他们受到什么知识的影响, 这类日用类书提供了最直接的答案。

这些文化知识对于生活在传统社会的人来说, 往往是生活之所必需, 是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 或者是通过进学读书, 或者是通过他人耳提面命, 或者是在生活实践中耳濡目染, 必然要学会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 这些传统知识中的很多内容, 已经不再成为中国人必备的知识了, 成为了只有在历史文献中才能看到的内容, 在历史博物馆中才能目睹的情景。但要了解我们先民的生活, 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了解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那么想、那么做, 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人际关系、情感世界和崇奉信仰, 一句话, 必须了解他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传统当然不是凝固的, 所以人类历史上有众多破除旧的传统、同时建构一种更加适宜、更富有想象力的新传统的努力。但是, 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 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在《论传统》的作者希尔斯看来, 至少要持续三代人才能成为传统。传统文化知识也是如此, 虽然古人对天地、四时和人事的认识, 一部分已经成为陈迹, 但也有不少内容至今仍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并且为中国人所特有。比如关于中国、华夏、九州、炎黄子孙等的称谓, 民间日用的知识如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六十甲子、传统节日, 等等, 这些内容既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的模式, 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如果说, 学习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见踪影的文化知识, 主要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祖先的话, 那么, 学习这些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定影响的知识, 则是为了认清我们自己。通过检视我们身上的文化基因, 可以看清我们的知识结构和精神世界, 受到了传统怎样的影响, 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先民怎样的血液, 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此外, 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还有一个直接的功效, 这就是能够了解历史文献中的专有名词和典章制度, 对于我们读懂古文、理解作者的意思会有极大的帮助。如果我们对这些茫然不知, 我们面对古文献就会如同天书一样。传统文化知识不仅对我们读懂古文、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有帮助, 而且对于我们搞清楚今天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来龙去脉也大有裨益。特别是这一部分内容中, 有很多地方与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 十分切近, 学习这些知识, 会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之技艺技能

技艺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手艺、工艺或艺术等, 而技能则可以看作是拥有特定技艺的能力或才能。就是说, 技艺特指某种技巧, 而技能是通过长时间反复演练后习得和掌握该技巧的能力。二者既有联系, 也有区别。比如, 剪纸、抖空竹、下围棋、说相声是一门技艺, 而擅长剪纸、能抖空竹、会下围棋、能说相声则是技能。

传统的技艺和技能, 至为繁多, 难以一一举列。如果以从事的主体而论, 就有儿童和成人的区别, 男人和女人的不同, 庶民和士人的差异。以宗旨目的而论, 有的在于表现技巧, 满足心性, 纯为娱乐;有的制陶纺织、印染刺绣、冶炼铸造、炮制中药, 纯为实用。儿童的技艺技能主要是户外空旷处的娱乐游戏, 如抓子儿、抽陀螺、打蝶螺、放空钟、踢毽子、跳百索、摸瞎鱼、撇泥钱、风鸢戏;成人的技艺技能则偏向于室内的博弈竞技和斗智游戏, 包括围棋、象棋、弹棋、骨牌、马吊牌、麻将牌、掷钱等。男人的技艺技能多表现在龙舟竞赛、蹴鞠、骑马射箭、舞刀弄枪、徒手对搏等方面, 女士则集中在绣荷包、荡秋千、猜枚儿、抓 (石) 子儿、弹珠儿、跳绳儿、捉迷藏等上面。

在传统社会, 除了书法、绘画、围棋之外的其他技艺技能, 要么被认为是玩物丧志, 要么被视为奇技淫巧, 从来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些技艺技能的学习, 主要是在社会上, 也有的是在家庭中, 通过民间娱乐的形式你我传习, 或者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

传统技艺技能极富中国特色, 体现了中国的智慧, 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情趣。比如, 围棋就是一种智慧的游戏:松下林间, 庭前室内, 两人一壶清茶, 对弈纹坪, 眼前只有一盘棋, 一切纷争, 种种烦恼, 都被抛却在脑后。正如叶朗、朱良志在他们合著的《中国文化读本》中所说的:“围棋不是确立一个对手, 而是请来一位同好。围棋的‘好局’是与对方一道完成的, 一递一着的落子, 与其说是在竞争, 倒不如说在共同修建一座美妙的大厦。……围棋是与一位‘同好’来交流心灵, 来共同创造一个‘好局’, 最终共同生存, 达到心灵愉悦。这是中国人的围棋之道, 也是中国人的竞争之道。”通过传统技能技艺的学习, 不仅能够娱乐心性、激发兴趣、宣泄情感、强壮筋骨, 不仅能使广大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 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 而且能切实理解先民的用心, 感受古人的情志, 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

有必要指出的是, 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教育, 主要不是传统文化的问题, 而归根到底是教育的问题。传统文化本身虽然是古代社会、传统时代的文化, 但是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当代社会的教育, 是当代中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教育本质上是为了让生活在当代的青少年, 能够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进而在文化上找到归属, 在精神上变得丰富, 在思想上获得一种根基。这也就是说,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来自过去, 但对象却在当代, 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青少年, 从所要实现的目标来说, 则更是要面向未来。所以, 与传统文化是在过去形成、经由现在、而通向未来正好相反, 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将未来作为出发点和根本, 经由现在的选择和过滤而指向过去的。

这样看来,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以诵读古代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习传统的技艺技能为主要内容, 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复古主义”, 不一定只有通过私塾和书院才能传承, 更不一定要穿着古人的装束、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才能习得。在当代社会, 学校教育始终是最重要的、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途径。学校教育的正规性、系统性和高效性, 也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要健康、有效、可持续地开展, 也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个途径。当代的学校教育体系, 尤其是基础教育部分, 也有必要充分接纳传统文化的内容, 通过在当代的教育中增加或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 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跨文化理解教育 篇2

1三等老板学习学问,学习结论的人就是学问,二等老板学文化,一等老板学智慧。学习前人的结论是三流老板。文化怎么理解,有本事把各种纹理和现象化成理论思想,用来指导当下未来,这就是文化。举例 古人看到水的形状,化成了一个水字,于是创造了水这个字。认识这个字是水,不叫文化,叫学问,看到水流的形式,能把这些状态总结成一个水字,学会这个本事的人叫有文化。国外来中国,不是学你们的中国文化,学习祖先怎么创造文明,而不是文明的结论。不是学汉字,是学怎么把纹理变为汉字,是学这个思维模式。一个老板看他有没有本事,有没有文化,是看老板在看到社会各种纹理形式规律运转,然后把它化成一套企业指导思想,理念纲领用来操作。

2会学的人越学越简单,他会学会这个过程,这个过程胜过一切结论。有本事把产业社会人心人性全球走向 人类走向等化成企业的战略方向制度思想等。真正的企业文化是老板和全体员工有一种本事,有本事把社会上各种纹理和痕迹幻化成公司下一步要使用的策略方针方案原则等,这个就是强大的企业文化。

4怎么使用呢老板和全体员工有本事把红尘中一切 化成为公司使用的素材,就是要跟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老板就是总是站在前言,把前沿还没有成形的东西结论,化成成形,这个就是文化。什么叫智慧,就是有本事把纹理痕迹化成结论文化,智慧就是再能把有形的制度还原回到一种纹理,再把纹理化没,所以智慧就是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用心经的话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老板能在色空之间转换的时候就是获得了智慧。5 大师和老师能做的一件事 就是让你进入这个门里面看到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在里面你会获得自我解脱,第一。第二然后让你会寻找各种法门,第三,能让你触摸法门的同时随时随地的驾驭这个法门,通过自我影响,然后影响其他人。把企业文化这种思想如何深入组织全员,任何组织强大必须全员有本事从纹理化成结论制度,如老板最要做的是让员工学会老板如何白手起家变成亿万家产,这个过程,这种文化。老板不是把老板白手起家的结论告诉员工,而是要他学会这个白手起家的过程。学习前人的结论都是参照,学会过程才是文化。要交给孩子的是 不是给孩子留下家产,也不是交给孩子成功结论,是让孩子学会老板白手起家的精神和智慧。如何操作,前提示必须让员工强大,谁依赖外界谁就会走向毁灭。老板就是那瓢水,把你内心的清泉源源不断引出来。核心是由强大的将领和个人中级将领,老板很优秀,但是公司一直不突破发展,就是员工不强大,只有老板优秀。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 帮助上层变的强大,事实是不管宰相多强大,必须听皇帝的,这样的结果是造成江山不断纷争。那上层怎么变强大,核心是帮助高层建立原则,有几个公司敢于和老板不断争论。第二,帮中层建立强大自我,核心是让中层有强烈的欲望,中层欲望小,那他的张力就会减弱。第一 基层,帮基层建立强大自我核心是带领基层走向尊严,三千人群策群力。说到这三个核心点就谈到一个事情,老板怎么去和上中下三层对应的事情,就是老板自己开始白手起家的时候,老板感觉有尊严。

国际教育交流开启文化理解之窗 篇3

关键词:教育国际测评;教育改革趋势;教育国际化;中法教育交流

一、应将精神文化教育纳入国际测评体系

《世界教育信息》:您好,格鲁教授,非常荣幸有机会采访您!您是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并对教育国际测试,如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有深入研究,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目前风靡全球的PISA的?

多米尼克·格鲁: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得出关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数据,这种量化的研究非常重要。我认为,由上百名专家参与设计的PISA提供了一份全球性的标准化数据,但它描绘的只是局部的、暂时性的“画面”。人们应该继续对PISA进行改进和发展。PISA所涵盖的内容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数学和阅读,还应该提供更多其他方面的测试,这样才能为教育系统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

在当今的知识社会,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儿童应该具备基础的学术技能,比如数学、阅读等,进而使社会整体达到更高的文化水平。但是,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去研究教育领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教育不公平问题,包括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公平、穷人和富人之间的不公平、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不公平等。为了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我们不应该仅仅从教科文组织的视角来规定所谓的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其进行“尊重教育”,即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女性、尊重老年人等;教会他们包容不同的种族、宗教和文化,接受他人的“不同之处”。

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需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公民在三个方面的态度,即对待女性的态度、对待语言的态度和对待死亡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三个方面,那么对这个国家教育的了解程度肯定比简单了解该国学生的PISA成绩更深刻一些。因此,我对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希冀是,在未来研制出一种能在不同国家或文化圈考量儿童的文化教育和精神教育的测评项目,比如如何看待女性、如何看待衰老和死亡、如何看待人生等。

二、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改造

《世界教育信息》:中国上海在几次PISA中都有比较好的表现,并吸引了英国教育大臣来上海学习,汲取教学经验。请问,您对各国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相互借鉴是怎么看的?

多米尼克·格鲁:事实上,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芬兰,各国的教育部部长都去芬兰取经,都想知道为什么芬兰学生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也做了很多相关的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芬兰的教育成就得益于其持续性的教育改革。芬兰几乎所有的教育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等都参与到了教育改革当中。在我看来,上海的成功跟芬兰差不多,其关键都是教育改革的持续性。同时,相较于中国其他地区,上海拥有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我很欣赏上海学生在PISA中的优秀表现。我认为,进行教育国际比较的目的是借助他者的经验来改善自身。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哪些经验能够移植和借鉴。但是,在不同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下,我们不能直接复制他国经验。因此,最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对成功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比如,在法国,教育政策会随着政府的换届而不断变化,可能无法保证教育改革的可持续性,若直接把上海的经验搬到法国,肯定会“水土不服”。再比如,备受推崇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中国。因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协会,而职业协会对本行业具有保护作用,即使是低门槛职业,也需获得协会认可的人才能胜任。比如,不是谁掌握了修锁这门技术就能成为一名修锁匠,他还需要获得修锁行业协会的认可。比较而言,法国颁发职业资格证的教育模式也许更适合中国。法国很好地解决了职业教育、职业教师教育,及其与劳动力市场结合的问题。在职业教师教育方面,法国在餐饮、美容美发、奢侈品管理等领域已经有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培训模式。

另外,我认为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相互借鉴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益途径。以德国为例,德国共有16个联邦州,每个联邦州都有1位教育部长,这16位部长会定期举行研讨会,分享经验。经合组织教育专家施莱歇尔是PISA的创始人之一。他表示,目前PISA也在进行改革,不再强调对国家之间的差异,因为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现在,经合组织正在研发“PISA校际测试”(PISA for School)项目,将更关注学校之间的差异。另外,施莱歇尔认为,“教与学国际调查”(TALIS)的改革也需同步进行。教师的发展需要得到关注,毕竟哪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离不开教师。

三、经合组织国家教育改革呈现四大趋势

《世界教育信息》:您在欧洲多个国家从事过教育研究,请问,经合组织国家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哪些趋势?

多米尼克·格鲁:根据我的研究经验,经合组织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可以简要归纳出以下四点共同趋势。

第一,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特别是保证小学教育质量。法国的一项调查发现,法国小学毕业生的阅读能力和数学基础都比较差,有的学生只会认读文字而无法理解内容,这将给他们的后续学习带来很多困难。因此,保证小学教育质量,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很重要。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包括缩小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差距、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的差距、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距等。

第三,加强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授课,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

第四,积极应对教育全球化,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教育交流。提升文化开放度,加强语言教育,提升学生外语能力。

四、教育国际化是人文交流的助推器

《世界教育信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前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请问法国是否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了政策来适应教育国际化进程?

多米尼克·格鲁:从政府层面来说,法国是最早推进博洛尼亚进程的4个国家之一。博洛尼亚进程是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教育体制。在博洛尼亚进程正式启动之前,欧洲部分国家的教育部门已经为欧洲教育一体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协定是《索邦宣言》。1998年5月,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教育部部长率先在法国索邦大学聚会,研究如何加速推动高等教育人员流动和资历互认工作。会议举办期间,四国教育部部长共同签订了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相互协调的协议,即《索邦宣言》。

此外,法国还参与了很多教育国际流动计划,比如伊拉斯谟计划。伊拉斯谟计划始创于1987年,因16世纪欧洲著名学者、教育家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而得名。这位享誉欧洲的哲人曾在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和比利时学习和教书,并花费毕生精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欧盟推出的伊拉斯谟计划,正是其教育精神的延续。

2004年起,欧盟将伊拉斯谟项目提升为“伊拉斯谟世界”(Erasmus Mundus)项目,以支持欧洲国家同世界其他各国的学生交流,并加大对欧盟以外的国际学生的支持,其推广的研究生奖学金项目旨在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学者到欧盟国家学习和交流,提高欧洲大学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从而打开认识欧洲,了解欧洲科技、文化、风俗的窗口。

留学意味着离开家乡、亲人和朋友,去另一个地方发现与体验新的生活。这时候,人们往往会面临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年轻人都很愿意去体验异国文化。虽然刚开始,其在心理上可能会有很大的不适应,会做很多挣扎,但是大多数人渐渐地都会适应,很少有人会后悔选择出国留学。我还做过一项研究,对象是在埃及开罗上大学的美国学生。他们初到开罗的大学就接受了关于文化差异的辅导,校长亲自告诉美国学生埃及特有的文化现象,比如着装、饮食、宗教等。刚开始,很多美国学生不适应当地的饮食,还是习惯去麦当劳吃汉堡,但逐渐适应了开罗的生活之后,很多人都不愿意离开了。还有个关于我朋友的小故事。她是法国人,10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北京时被“吓蒙”了,连电话号码都想不起来。要知道此前,她已经学习了十几年的中文,普通话说得特别好。初到中国时,她的感受是突然闯入一个新的世界,一时之间接受不了。后来,她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环境,还成为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小有名气的主持人。

五、中法教育合作源景广阔

《世界教育信息》:现在,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与法国高校开展教育合作的中国高校也越来越多。请问,您对中法教育合作与交流是怎么看的?

多米尼克·格鲁:事实上,中法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中国的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有在法国留学的经历。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身份的西方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法国就开始接收中国学生。这些留法学生是两国关系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促进了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同时,中法两国间的文学、艺术交流也由来已久。早在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就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热”,并把“中国风”吹向整个欧洲。现在,法国也有很多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法国的文学、艺术、绘画、哲学、美学、建筑等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法国正积极与中国在各个方面进行合作,特别是在培养高精尖人才方面。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有中法工程师培养体系,华东师范大学有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此外,中法两国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比如基础教育督导制度和职业教育模式。

教育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加强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去年,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启动,推动了中法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人文交流是中法两国人民增进了解、深化友谊的重要桥梁,也是中法两国人民汇聚共识、厚植友谊的重要途径。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启动将使中法两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跨文化理解教育 篇4

关键词:英语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文化教学,措施策略

目前的高中英语教育仍然存在着传统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方法和长期封闭状态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 只注重语言系统知识的培养, 而忽视了学生运用英语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英语教育的教育价值, 结果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牵强附会, 背离交际文化环境, 达不到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

其实, 英语不仅仅是一个被当做交际工具的符号体系, 更是一种文化, 是思维和社会活动的产物。它的使用与使用者的思维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高中英语教育决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英语这个异族的符号体系的层面上, 更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国外英语教学的成功在于它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属性和文化属性。不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律, 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交际;同样道理, 没有文化内容, 也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际。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的知识与能力层次处于基础地位, 文化与方法层次处于核心地位, 而社会价值层次处于方向地位。其中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有利于学生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因而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在国际理解教育中起的影响最大, 也是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育最容易忽视的方面。可以说, 当前我国的高中英语教育注重眼前利益, 缺乏终极关怀。因此,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更要以文化教学为载体促进国际理解教育。

一、有机渗透知识文化教学

对于不直接影响交际效果的知识文化部分, 教师可在上阅读课前对有关话题的文化背景知识作简要介绍。比如在学习The Neckla c e之前, 教师需要对其作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简要介绍,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主人翁虽爱慕虚荣, 但又不失诚实和勤劳的优良品质, 从而更好地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心理及其本质特征。

教师可在课前通过上网等手段查询相关资料、图片、影视, 并制作成简单的课件, 播放给学生欣赏, 既增强了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 加深了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教师还可利用研究课或兴趣课播放英文原版电影、精彩对白或介绍西方文化的专题片。例如, 在学习完Humor一单元后, 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影片《雨人》, 引导学生去欣赏西方的幽默文化, 体会、对比东西方幽默的差异。

分组合作也是学生获取丰富文化背景知识的一个好方法。由于教师个人搜集到的信息是有限的, 因此可发动学生, 将其分为几个大组, 指定负责人, 给每一小组分配一个具体任务, 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搜集资料, 最后由负责人整理, 交给教师汇总。然后对搜集到的信息趁热打铁, 及时反馈给学生。也可在墙报或校报上刊出, 做到资源共享。在分配小组任务时, 注意任务不能过重, 也不要超出学生的能力, 而且次数不能过多。对完成得好的小组应给予表扬或适当的物质奖励, 以示对其工作表示肯定, 使其以后对分配的任务继续保持热情。如在学习Festival单元时, 我把学生分为六个小组, 给其一周的时间, 分别去收集4~6个大家熟知的节日的有关信息, 然后在班上展出, 让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分组、合作, 学生了解到了大量关于西方节日的文化知识。

对于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正式文化还可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补充。阅读是获取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是学习语言所要求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我国英语考试卷中占比分最大。因而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 阅读事实上贯穿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在布置阅读练习时可结合本单元的题材, 将所搜寻到的有关文化知识印发给学生, 有意识地指导其阅读。在节假日、寒暑假, 应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合适的英文简易小说、英文报刊或专门的跨文化书籍, 如《21世纪英语报》《疯狂英语》《英语通》等, 以扩充其知识信息, 包括蕴藏在其中的文化知识,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扩大其词汇量。

二、运用案例分析法开展文化教学

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假设交际”, 指在课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操练, 包括机械操练和教师讲解等;“教学交际”, 指课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 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 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性交际”, 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 作出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 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 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 言语符合语用及文化规范。

根据克鲁姆的理论, 可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交际文化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的方法, 帮助学生恰当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如表达请求的句式:“Would you mind my d oing…?”的肯定和否定回答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在学习时首先给出几个正确和错误的案例, 让学生讨论、作出判断, 然后由教师评定, 并与学生一同改正。最后就其肯定和否定形式各设计一个情境, 包括正确和错误的交际,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以加深印象, 巩固其用法。这样学生更易掌握这个表达法的语用知识, 知道在什么场景, 怎么使用它。

三、运用对比分析法开展文化教学

对比法是跨文化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对比学习, 学生对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更容易认识、理解, 且不易忘记。

由于生活的地理位置、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不一致, 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思维方式就大相径庭。因此,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例如, 词语的意义有两种:即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概念意义是对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具有客观性。文化意义是指隐含于词汇中的文化观念, 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等, 具有主观性。不同的语言中, 词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 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例如, 英语单词“magpie”与汉语“喜鹊”同指一种鸟, 它们的概念意义是相同的, 但是文化意义却不同。“喜鹊”在汉语中是与欢乐、好运、吉利相联系的, 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一种喜悦的心情。如“喜鹊报喜”“屋前喜鹊叫, 必有喜事到”。通过对比, 将词汇融入到其相关的文化故事中教学, 学生的兴趣更浓, 印象更深刻, 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语言的差异一方面是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 另一方面的差异则是思维方式的差异。高中生学英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汉语式的英语。例如, “I very like English”“On the desk have a book”“He is in home”。这几句话正确的说法是“I like Eng lis h ve ry muc h”“The re is a b ook on the d e s k”“He is a t home”。这些典型的语言错误的根源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篇章结构的对比分析, 帮助学生认识到东西方语言文化思维的差异:英语通常用一个段落表达一个意思, 段落中心意思往往由作者直接说出来, 称为作者责任型;而汉语段落中心一般要靠读者自己去归纳, 称读者责任型。有语言专家曾指出, 英语的语篇思维模式为线条式, 而东方的语篇思维模式为迂回式。西方思维重理性, 习惯于用事实说话, 而情感性的汉语思维习惯于陈述观点和看法。因此在教阅读课文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尽快找到整篇文章的主题句和每一段落的中心句, 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力的好方法, 也有助于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下面所列的是我们学生在写作和翻译中的一些带有明显汉语思维痕迹的错误句子:

1. My body is very healthy. (我身体很健康)

2. I went to see my illness yesterday. (我昨天去看病)

3. He's reading a book. (他在看书)

4. Birds are singing on a tree. (鸟儿在树上唱歌)

5. On the table have a piece of bread. (桌子上面有一个面包)

第一句的错误是学生把汉语句子直译成英语, 而英语习惯是用“I’m fine”或者“I feel very well”来表示身体健康状况很好, 无须使用“body”一词。

第二句“看病”英语的习惯表达是“see a doctor”, 而不能说成“see illness”。

第三句学生按汉语习惯把看书翻译成“read a book”, 在英语中则是犯了重复多余的错误, 因为“read”已经含有看书的意义。

第四句没有注意两种文化的差异, 以汉语思维取代英语思维。在英语中, “在树上”的表达是有区别的:长在树上的果实是用“on the tree”, 树上的人或动物而是用“in the tree”。

第五句错误的根源同样是由于汉语思维的干扰: (1) 在表达“某地有某物”时, 汉语习惯于先说地点, 而英语则相反。 (2) 在汉语中, “拥有”与“存在有”是没有区别的, 都可以用一个“有”字来表达, 但是在英语中, “拥有”通常用“have”表示, “某地有某物”的习惯表达结构是“There is (are) 十某物十地点”。

以上例句的错误既不是词语的拼写, 也不是语法, 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运用英语时仍然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由于语言学习者不可能一下子摆脱自己的文化而轻而易举地获得另一种文化, 因此由于文化定式而产生的文化冲突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英语文化理解水平越低, 这种影响就越明显。

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检测学生语用知识的题目或自己编写题目, 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或测试, 这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某个话题的语用知识, 从而达到文化教学的目的。

总之, 高中英语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是对特定文化的超越, 绝非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和从属。中国人学外语有三种境界:依靠本族语帮助为第一境界, 通过英语学英语为第二境界, 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自如地来回转换, 建立两种语言系统间的普遍联系为第三境界, 也是最高境界。只有通晓两种以上语言之后, 才能更好地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对高中生来说, 既要具有对英语本族语者文化的敏感性, 也要具有对非英语本族语者文化的敏感性;既能多视角认识母语文化和英语使用者的文化, 也是对两者的超越;既有现代化中国建设者的使命感, 也有21世纪世界公民的责任感。这正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只局限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统高中英语教育显然难以完成这个任务。高中英语课程进行国际理解教育, 既由语言的本质内涵所决定的, 也符合语言为交际服务的思想, 符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因而,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更要以文化教学为载体促进国际理解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 2004 (2) .

企业文化个人理解 篇5

企业使命:以人为本,致力于员工共同成长,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

核心价值:专业领先诚信共赢感恩回馈

经营理念:诚信奋进求实创新追求卓越

质量方针: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持续改进顾客满意

环境方针:遵守环保法规持续降耗减废生产绿色产品共建和谐环境

简述题:

一、您是如何理解“成为电子封装领域世界一流服务商”?您认为通过哪些努力才能成为世界一流服务

答: 1.全球化的视野、理念、发展战略

以生产管理的角度出发在公司全面和谐管理的高度合理安排封接生产部及与其它部门协作的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不断学习生产、调度、绩效、人员等方面的管理理念并加入到生产实践活动当中。树立更高的产出率、一次交验合格率、计划达成率等目标,并主导各项指标实际达成。

2.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

对于现行生产流程进行梳理,在通过多方讨论的前提下,将封接生产部内部生产流程与制度进行优化更新,以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运转。

3.世界一流的品牌建设和维护能力。

通过教育与培训,树立“下一道工序即为您的客户”的思想,逐点逐工序严控产品品质,保证产品在后工序及客户处获得较高的评价,建立一流的口碑。

4.结构合理的产业布局。

在生产管理中合理安排人、机、料、法、环,将等待、窝工、品质异常、设备异常、人员异常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理管理现象降到最低点。

5.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能力。

对生产部内部人员、设备、物资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在保证生产正常的前提下,竭力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6.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全身心投入对生产技术的学习当中,不断努力并设定目标,争取各方面的帮助,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创新技能。对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树立为一段时间内的课题,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理解,更好地去思考问题或者创新的解决方案。愿意承担风险去提升能力,增强创新才能和发展未来可用的技能,从而建立自信激发自身创造力。克服阻碍创新的消极态度及失败的恐惧,认识到大多数问题都有多个解决方案。每周安排一些时间进行激发新思路的头脑风暴,集中花在某些类型的创意项目上。

7.优秀的资本运作能力。

8.有效的风险控制能力。

班组、车间是企业管理的执行控制层,是生产和现场管理的前沿,担负生产过程控制和直接管理的重要职责。以提升班组、车间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为核心,通过补强管理基础、增强管理力量、创新考核机制,对激活班组自主管理、做强车间进行系列有益探索和实践,为提升品质与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9.国际化的运营网络。

10.国际化的人才队伍。

通过柔性管理方式,强化轮岗、一专多能、梯队建设等加强人员单兵能力与各级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以适应快速的生产变换模式。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整体员工技术水平。

二、您是如何理解“以人为本、致力于员工共同成长,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的?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与员工共同成长的?您为客户提供了哪些超值服务?

1、以人为本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说,以人为本是指生产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员工的聪明才智是企业重要的知识资源,它的开发程度决定着企业能否持续发展。

主要做法是:

a.重视员工的需要;

b.鼓励培养员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c.生产管理以人为中心,致力于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吻合。

d.知人善用:知人: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怀人、激励人。

善用: 提高用人的合理性,用其所长、用其所思、用其所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

2、与员工共成长

人才是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公司发展历程中最为珍贵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生产管理中充分尊重员工、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充分发展员工的自主性,鼓励员工在岗位中积极工作、长期发展。科学、合理的管理与用人机制,保证团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实现与员工的共同提高与发展。注重营造有利于员工发挥潜能的环境,并努力协助员工实现个人有利建议。向员工提供自我发展的外部空间和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使个人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最终实现与公司的同步发展,达到公司与个人的双赢。

3.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

超值服务:所提供的服务除了满足顾客的正常需要外,还有部分超出了正常需求以外的服务让客户感动惊喜,从而使服务质量超出了顾客的正常预期水平。

主要做法是

a、站在客户立场上,给客户提供品质更加优质的过程与产品;

b、客户投诉生产问题迅速分析原因并执行相关整改;

c、在客户未反馈品质异常时定期主动向客户询问品质相关信息并对客户处反馈的稍

有抬头的问题点提前进行改善;

d、实实在在地替客户做一些延伸服务,使客户不由自主地时体会到所接受服务的“超值”。如客户要求某项品质控制在1%,实际做到5‰;

e、所有客户都按照统一标准生产,不因某些客户要求的宽泛而放松自身品质。

三、您是如何理解“专业领先 诚信共赢感恩回馈”的?在您的工作中哪些做到了专业领先?

企业要想立足必须做到专业领先,争做行业第一人。与原材料供应商及客户诚信相处共创辉煌。客户的支持才能成就公司的发展。对于客户,我们一直要心存感恩。

作为一个新人,在所作领域暂未做到专业领先且对专业知识有一定欠缺,还需继续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四、您是如何理解“诚信奋进求实创新追求卓越”?请您阐述一下创新在工作中的意义。

1.诚信奋进

“诚信”是立业之本,是一种“形象”、“品牌”和“信誉”。“诚信”精神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每一位员工都要重信守诺,诚信为人。

“奋进”着眼于未来发展。寄托着企业对未来发展的热切期盼。“奋进”精神体现了一个企业昂然竞进的身姿,员工不懈进取、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雄心壮志,表现员工强烈的后发崛起的信心和勇气,具有鲜明的前瞻意识。

2.求实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把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理论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入职一个月来,生产部在拓宽创新思路和推进创新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管理思想上,牢固树立创新的理念:包括技术创新、方式创新、流程创新。

树立突破也是创新的观念。创新是对现有理论和实践的适度超越,也是对现有格局与模式的突破。树立借鉴也是创新的观念。坚持把其它部门的创新成果加以消化、吸收并不断改进提高。树立完善也是创新的观念。主要是对流程、方式、方法和制度等不断加以完善,并通过实践取得新的效果。最终做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五、请您解读品质方针“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精髓是什么?

1.以人为本

合理使用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让员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企业找到归属感产生责任感,达到全员品质管理。充分发挥团队协作效应,上下拧成一股绳,人人参与品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2.科学管理 建立质量目标的测量方法。应用测量方式,确定当前每一过程的有效规划。确定防止不合格和消除其原因的措施。寻找和改进效率的机会。明确指出最佳效果,并对改进的效果测良。对目标与成果进行评价。评定改进活动,以确定、适宜的后续措施。

3.持续改进

不满足现状,将品质做得更好、更精。不断战胜自我,打破现有平衡,设立新的目标并去实现。

4.顾客满意

企业依存于顾客。一切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做出他们的需求与期望,并致力于使顾客完全满意。

六、“遵守环保法规持续降耗减废生产绿色产品共建和谐环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跨文化理解教育 篇6

【关键词】文化再现 理解教育 德昂族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基于文化再现理论的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研究——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编号:EMA10045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35-01

再现指一组建构与沟通意义的实践。人透过再现而让他们的世界有意义,并在社会世界里有所定位。文化再现指出“文化”作为物质与意识再现的对象,反映再现的隐喻和演变。理解教育简单的说就是为促进理解而进行的教育,笔者认为理解教育可以概括为各民族“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尊重彼此”的过程,也是民族团结、稳定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再现主体

云南省临沧市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汇聚区。除汉族外,还有23种少数民族,其中有彝族、佤族、傣族、德昂族等11种世居少数民族。德昂族、彝族(俐侎人)一般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地区,傣族、佤族和少量汉族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各少数民族垂直立体分布的状态也使得他们处于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之中。

二、德昂族文化再现的象征符号

德昂族居住在边远落后的山区,生态环境相对独立封闭,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往往聚族而居,以村寨为单位居住。独特的环境形成了有特色的德昂族文化象征符号。

1.色林的表意方式是:由坚硬木材雕刻而成的木桩安置在半径约为5米的围栏正中。祭祀时,女性只能在围栏外跪拜祷告,男性则拥有脱鞋进围栏对心中的神灵近距离跪拜的权利。祭祀过程中举行念诵经文、祭祀跪拜、跳摆等仪式。核心意义是心灵寄托、祈福平安。

2.缅寺的表意方式是: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等重大节日都要到缅寺去朝拜。核心意义是祝福、祈祷、团结。

3.妇女服饰中上衣的“红色条带”和腰箍的表意方式是:德昂妇女是虎精变化而来,因老虎吃血,故服饰上衣有两条红色条带,成为辨认德昂族的标识。佩戴的腰箍越多越精细,说明妇女越聪明、越勤劳。核心意义是老虎代表勇敢、自信;腰箍代表聪明、勤劳。

4.泼水节的表意方式是:节前所有信徒要准备丰富赕品,做糯米糖粑粑,制造旋转喷水筒、赶制新服饰等。第一日,做好泼水节的各项工作。第二日,采花。第三日,泼水。 第四日,堆沙。第五日,祭寨门。核心意义是纯洁、善良、勤劳、纯朴的民族品质。

5.开门节的表意方式是:农历九月十四日前,信徒要准备纸花、小幡旗、食物等供品。核心意义是团结、活泼;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6.关门节的表意方式是:农历六月十四、十五,全寨长老和年满40岁以上老人携带佛礼赕品前往寺院供佛三日,由家属送饭。核心意义是相互尊重、平等、友善。

三、主体民族文化的冲击

首先,汉族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传入德昂族村寨,同时德昂族的房屋建筑仿照汉族式样;此外,由于轻便、耐用、美观等特点,汉族服饰受到德昂族的欢迎。其次,傣族的宗教文化对德昂族的影响十分深远。他们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缅寺开展滴水、浴佛、念经等活动;都庆祝相同的节日:泼水节(堆沙节)、开门节、关门节。此外,临沧地区部分德昂族村民能说傣语,能与傣族进行民族语言的交流。

四、德昂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云南临沧地区的德昂族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较弱的世居少数民族。笔者调查发现,德昂族很少有意识的对下一代进行族源、族称和族谱的教育,仅有极少数宗教人士和民族精英知晓。此外,德昂族对自身的民居建筑、服饰、饮食和宗教信仰等缺乏民族符号的识别,迫切需要通过口口相传、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不断的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同时也需要加强外界对德昂族的理解和认同。

五、德昂族理解教育的途径

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理解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帮助每一个人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和他人,增进各个民族间的理解与宽恕,并懂得尊重其他人及其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民族历史和精神价值等,在达成理解与共识的基础上平等而主动地与他人交往、交流与合作,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世界彼此相互依存性的客观存在与合理存在,最终实现学会共存、共赢。

1.家庭理解教育。首先,父母通过带领孩子参加生产劳动获得生产知识;其次,生活经验、人生哲理的教育和传承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以及一些谚语或家训获得;此外,道德规律和行为准则的教育与宗教的教规教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家庭理解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对祖先的历史和文化等内容的传授主要由年老的长者以口传的方式完成,成为家族团结和内聚的源泉。

2.社区理解教育。(1)政府投资建立社区的活动中心。作者调查发现,德昂族大部分的宗教活动和节事活动都集中在缅寺,而村子里的缅寺却是一间简陋和粗糙的砖瓦房;(2)保障社区节事活动的原生态性;(3)合理开发社区教育项目。例如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内容包括有民族政策、民族精神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普及等。

3.学校理解教育。(1)学校显性课程的设置,包括双语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少数民族村落,让学生以新颖的方式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觉自愿的学习本民族文化。(2)积极开设特色学生第二课堂,例如举办校园民族艺术节,或是兴趣小组(民歌合唱班、民族舞蹈班、民族武术班等),既增强了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和歌舞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让德昂族学生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自觉地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3)理解教育手册(读本)的开发。

云南临沧地区的德昂族是一个纯洁、善良、勤劳、纯朴的边疆少数民族,受到地域文化和主体民族文化的冲击,德昂族自身的民族认同感薄弱,民族文化的标识趋于消亡。在挖掘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强德昂族自身的理解和认同,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外界对德昂族民族文化的理解。学校、社区和家庭是最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和理解的途径。

参考文献:

[1]Barnes, Trevor J. and James S. Duncan (eds.). (1992). Writing Worlds: Discourses, Text and Metaphor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 London: Routledge.

[2]Anderson, Kay and Fay Gale. (eds.). (1999). Cultural Geographies (2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

[3]赵世林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6.

[4]许烺光主编《宗族·神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60-62.

[5]临沧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临沧地区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86-97.

[6]俞茹著.德昂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86-197

作者简介:

王婷(1982-),女,云南蒙自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陈亚颦(1965-),通讯作者,女,云南昆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

李倩(1980-),云南建水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

跨文化理解教育 篇7

其实,语文同样也是一门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中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既是语文课程自身目标与任务之一,也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作为一项与时代同步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根植传统,建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对不同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任务。而这种理解的前提与基础,则是来自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接受。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璀璨夺目、源远流长的文明史,有着全人类唯一未曾中断、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可以说,中华文化已经如同血脉一般,深深滋养着每一个炎黄子孙,与黄皮肤、黑眼睛一样,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值得骄傲与自豪的印记。这样的文化同样也印刻在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之中。《三顾茅庐》中,刘备所代表的尊重贤才、求贤若渴的传统美德; 《公仪休拒收礼物》中,公仪休所彰显的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少年王冕》中,王冕所展示的以孝为先、甘于清贫的君子风范……无不体现了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渠道,同样也是学生学习、认识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滋养、浸润的主阵地。教学中,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就能逐步建立起孩子对本民族文化深刻的认同感、自豪感。

以《黄鹤楼送别》一文为例。这是一篇洋溢着中国风的课文,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读后如同品茶,余香不绝。特别是课文中的“送别”文化,更是长久以来为文人墨客反复吟唱的经典内容。教学中,我紧扣“送别”,从知识普及,了解“离别”对古人生活的实际影响,到情感铺垫,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悉心品读,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直到最后文化点题,补充不同诗人词家笔下的送别词句,掀起了教学的小高潮。学生对“送别”之于中国人而言的特殊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古人于平常的“送别”中创造的灿烂文化,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深认同。

二、挖掘文本,认识异国文化的多样性

提及“国际理解教育”,提到学习他国文化,很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样把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与阅读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似乎所谓“国际理解教育”与阅读教学是天然的两项内容。有些教师也比较注重异国文化的学习与认识,想方设法把这些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之中:课堂上“旁征博引”,声光电影,样样登场,结果只是在课堂热闹一下,课后便抛之脑后。有没有更好方法呢?其实,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样,异国文化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灿烂辉煌。在语文课堂上要有效落实这项教学内容,我以为,与其绞尽脑汁“渗透”,不如用心解读教材,充分挖掘资源。因为在教材、文本中,散落着许多异国文化的点,只要我们用心解读,一定能挖掘出更加适切的异国文化教育的元素。

比如,在《沙漠中的绿洲》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阿联酋人民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意识;在《鞋匠的儿子》一文中,我们也能充分体会到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平等、自由;在《普罗米修斯盗火》中,我们同样可以学习多姿多彩、与众不同的古希腊神话。抓住这些文本中本来就有的文化元素展开教学,把阅读与国际理解教育,把文本理解、语言品悟与多样异国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教学的效果就能大大提升。

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展开了这样一次讨论。

师: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哈尔威船长却下令让妇女和儿童先走,这不是耽误救命的时间吗?用心品读课文中“自救”的内容,记下你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师:说说你们的理解。

生:哈尔威船长的做法并没有耽误时间,课文中说他们最后都上了救生艇。

生:我觉得船长的做法是对的。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没有人为妇女和儿童说话,也许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生:我觉得越是在危难的时刻,妇女和儿童就越是要保护的对象,因为他们是弱小的,是比不过那些强壮的男人的。只有对妇女儿童的保护,才是对生命的真正的尊重。所以,我支持船长的做法!

师:看来你是哈尔威船长的知音。其实,对女性的尊重不仅体现在危难时刻,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平时是怎么做的,你知道吗?

生:我们平时常常说“女士优先”。

生:在英语演讲或致辞的开头总是先说“女士”,再说“先生”。

师:本来,对妇女的尊重只是西方骑士的风度标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做法得到了广泛认同,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本就是文化的载体,其中既包括中华文化,也包括西方文化,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元素可谓是俯拾即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要注意的就是要充分发掘、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文化内容,让异国文化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能像呼吸一样自然。

三、合作学习,培养国际文化的实践力

“理解、和平、合作、尊重”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四大关键词。与“理解”“尊重”等素养不同,“合作”的品质指向的是群体,指向的是实际操作,因为只有在实实在在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培养起合作的能力。无独有偶,新课程改革中,也特别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也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阅读教学的合作学习,我们走过一些弯路,甚至有时会传来摈弃合作的声音。作为一项未来人才的重要能力,作为国际文化的主要内涵,同样也是传统文化相对薄弱的内容之一,一旦错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与训练,合作的能力与品质便难以提高。许多教学案例表明,只要组织得力、操作得法,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孩子学会合作、乐于分享的素养。我校一位教师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就通过合作,有效地组织了一段教学。

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师:这句话中的“扶老携幼”这个词老师不理解,哪个小组能帮助教师,用你们的表演帮我来理解这个词。

(小组练习,再指小组表演)

师:你们是怎么分配的?

生:我们演的是中年人,他们两个分别演的是老年人和小孩子。

师: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演?

生:“扶老携幼”就是扶着老人、带着小孩子。

师:没想到表演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学语文真有意思!

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帮”老师来理解词语。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强调由组长协调,安排本周的任务和角色,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合作、表演,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热闹、好玩的层面上,而是在学生表演后,巧妙地问“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演”,以引导学生读懂词语。这样的学习,教的是语文,孩子习得的却远在语文之上,那便是合作的素养,是组织、领导、分享、交流的能力,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四、榜样引领,注入现代文化的正能量

谈“国际理解教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和现实就是,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难以理解、无法沟通的问题。文化的命题是深刻的,文化的命题也是极其复杂的。不谈人类发展史上无数文化以胜利者的姿态去强占、侵蚀,甚至消灭另一种文化,就说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些政客为一己私利,无视历史,让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也难以理解与沟通。比如不得不提及的中日关系。本来,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是最有可能互相理解与沟通的;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两国民众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难。受到影视作品、新闻舆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会有过激的言谈。“国际理解”与“民族主义”的相遇,为国际理解教育、也为阅读教学出了不小的难题。

教材的编者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特别在教材中加入了相应的文本。《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真切而又生动地记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将其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文中交待,聂将军在送回孤女的同时,还给日军官兵写了一封信:“中国人民决不与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可以说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教学中,我以这段文字为抓手,把阅读的触角伸及全文每一个细节。通过阅读,学生慢慢走进聂荣臻将军的内心,不仅读出了他那抗战到底、赢得最终胜利的决心,同时也品悟到了将军胸襟宽广、仁爱正义的品格。特别是“中国人民决不与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一句,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孩子。于是,我趁热打铁,给学生推荐鲁迅的《藤野先生》进行课外阅读,让这些榜样人物为有着复杂心理的孩子注入现代文化的正能量,从而正确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理解与尊重、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文化的主旋律。

跨文化理解教育 篇8

早在1986年, 中央民族大学的陈永龄教授就提出了“跨界民族”的概念, 但迄今为止, 学界对“跨界民族”的内涵仍未达成一致意见。跨界民族的界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缘政治和人文环境, 这一地区的跨界民族应该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原生态民族, 其本来所拥有的相对集中的传统聚居地被现代政治疆界分割而居于毗邻国家的民族。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族属于典型的跨界民族, 他们处于新疆的边缘地带, 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 与这三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是典型的同源跨界关系”[1]。

当前, “一带一路”战略迅速推进,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必将进一步走出封闭, 在向西推进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新疆的跨界民族由于与周边国家的同源民族有着地缘、人缘和文缘方面的优势,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中发挥着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跨界民族的大学生, 作为该民族的精英群体, 视野开阔, 知识面广, 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生力军, 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响应者。但是,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新疆跨界民族也有负面影响。因为跨界民族跨国界而居, 而哈萨克族、吉尔吉斯 (柯尔克孜) 族和塔吉克族在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占据主体地位, 他们在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政治认同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错位”。“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必将进一步加大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与周边国家同源民族的文化交流, 周边国家较为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也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当然, 新疆跨界民族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不能过分担忧“一带一路”战略对其国家认同的消极影响, 但这并不意味着认同问题不存在。事实上, 有一部分跨界民族大学生在不正确的舆论导向下, 还存在“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看法, 有些新疆籍的哈萨克族 (包括大学生) 很向往哈萨克斯坦, 而移往邻国后, 实际情况令其失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民族分裂分子利用跨界民族, 误导认同问题, 使新疆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处于“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状态。

二、“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必要性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旨在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理解”, 从而化解各种矛盾, 增进社会和谐。二战以后, 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大量移民涌入, 使得国内的文化群体更加多元化, 他们为此曾采取过“同化”政策, 但都以失败告终。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总结“同化论”的教训, 逐步探索出一条促进不同文化群体和谐相处的路径, 即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各种多元文化主义思潮陆续传入我国, 并进行了本土化的艰难历程。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新疆跨界民族的双语教育, 旨在通过语言文化的沟通, 来促进不同民族群体的相互理解, 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 “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离不开) 和“四个认同” (即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的教育, 在新疆一直是常抓不懈。但是, 由于新疆跨界民族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 本民族又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 其开放心态和公民意识还远远不适应“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要求。所以, 我们还要重视对跨界民族这个群体特别是大学生这一生力军进行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使他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将“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2]的理念内化到他们高尚的公民人格中去, 促使他们以“和而不同”的心态来积极同国内外各民族进行交流。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强化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在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中有效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当然需要有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 虽然新疆特别是边境地带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局势, 但我国的民族政策为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个前提下, 需要对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 强化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

“公民身份是指个人同国家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 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3]就目前而言, 应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 培育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意识, 使这些年轻的文化群体切身感受到“中国公民”的尊严, 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温暖。同时, 还要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法制教育。权利不可能脱离法律而独立存在, 因为权利“是已载入法律而且供所有公民行使的普遍的权利”[4]。新疆跨界民族的大学生, 当然也要遵守我国的宪法和法律, 这样他们的权利才有保障。

(二) 加强“大国学”教育, 在双语教育中强化文化要素。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 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5]不仅汉文版的“四书五经”是“国学”, 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等民族的英雄史诗也称得上是“国学”。通过这种“大国学”的教育, 可以使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 使他们体验到本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独特一景的自豪感, 从而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精神动力。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 对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而言, 语言不只是一种交际工具, 它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凸显。目前, 有些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的大学生认为, 中小学阶段的双语教育片面关注了“语言翻译”,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因此,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 必须增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理念, 将现代文化要素深入到双语教育的实践中去, 这也有利于开拓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现代思维。

(三) 以儒学和伊斯兰两大文化体系中的和谐思想为视角, 开拓国际视野。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伊斯兰文化对新疆的几个典型跨界民族影响深远, 这两种文化中都有着丰富而深邃的和谐理念。比如, 儒家文化中特别强调“忠”与“恕”, 前者主要强调一个人要对他人负责, 忠诚于他人, 主张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这与我们今天强调的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意识高度契合;后者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理念一致, 其内涵与西方社会普遍推崇的道德“黄金律”有深度的相通之处。伊斯兰文化也特别强调对人要宽容, 穆罕默德就强调:“你自己所讨厌的, 不要施与别人;你自己所喜欢的, 施及于他人。”[6]伊斯兰文化在“一带一路”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加强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 发现两者的相通之处, 有利于开拓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 非常有必要加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以强化他们的国家认同。为此, 必须强化公民意识, 改善双语教育, 开拓国际视野。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界民族,理解教育

参考文献

[1]安晓平, 高汝东.公民意识视角下新疆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培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2]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 2003, 3

同感理解与跨文化交际 篇9

一、影响同感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在跨文化交流中, 当双方对对方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了解时, 是双方交流难易程度变量的最容易一端;当对双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了解时, 是交流难易程度变量最难的一端, 也是最容易使交流破裂的一端。

宗教对一种文化的世界观发生着重大的影响。西方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 而中国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最深。因此在西方文化, 人们对自然持征服态度, 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 要驾驭和征服大自然,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而中国文化里, 人们对自然持和谐的态度, 认为人与大自然是好朋友, 人应该与自然合作, 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2.语言。语言作为一个整体与文化发生着关系。无论是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还是语言对文化的承载, 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发生在语音, 语义, 词汇, 语法, 语用, 文字等几个方面。在跨文化交际中, 词汇和语用是造成误解和交流失败可能性最大的两个方面。

3.非语言行为。最后一项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 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 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 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 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 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 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的因素。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 有的时候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二、影响同感理解的心理因素

1.文化优越感。文化常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的倾向。对各个民族来讲, 常有把自己文化置于被尊重程度的中心位置。这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常常是无意识的。虽然人们有能力冲破自己单一文化的樊篱, 以多种文化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 但是实际上多数人很难做到这点。这种民族文化优越感, 只要它表现出来并为对方察觉, 就会妨碍跨文化交往中的同感理解。

2.定型观念和偏见。社会学家认为定型观念是社会化的结果, 来源于社会传统和规范。社会化中形成的定型观念出了会导致文化优越感外, 还会导致过分简单化, 偏见和歧视, 如性别偏见, 年龄偏见, 民族和种族偏见。这些定型观念和偏见会影响跨文化交流, 使交流双方很难做到同感理解。

3.中立。影响跨文化交流的另一因素就是“中立”。“中立”是一种同感缺失状态。它是从局外人的角度和立场出发看待对方和自己, 既没有参与其中的动机, 也没有表示对对方的关切之情。交往中持有中立态度的人不仅会使人感到冷漠和疏远, 而且会使对方产生不愉快或抵触情绪。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 很多人会犯这样的错误。由于我们对外国人交际方式的略微了解和我们小心翼翼的交流态度, 使我们心里自动出现了一道屏障, 阻碍我们与外国人推心置腹的交谈。诚然, 西方人大多不愿别人谈论自己的隐私,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西方人是没有感情的。随着交谈的加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肯定, 也希望自己可以交到知心朋友,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生意场。我想这是人类的共性。因此, “中立”无疑在自己和对方之间设了一道隔阂, 一道阻碍双方交流理解的隔阂。

三、交际者素质和交流技巧

在了解了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 克服了影响跨文化交流同感理解的心理因素之后, 就要训练和培养自己具备一些个体素质和条件, 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真正达到同感理解。掌握了一定的交际技巧, 具备了一定的交际素质, 我们就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缩小差距, 达成共识。当然除了差异还有人性共同之处, 这也是达到同感理解必要的一点, 不要认为外国人或者异族人就是一切都和我们存在差异, 如果一切都从差异出发, 这样会突出差异, 有时会适得其反, 让外国人惊讶 (而你本是好意) , 从而同感理解的初衷走向了误解。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大课题, 更是一门艺术。每一次交流都是抱着理解的态度和共识的目的。尽可能多的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克服跨文化交流的心理障碍, 培养自己交流的素质和技巧, 就可以在跨文化交流中做到同感理解, 而跨文化交际也不会再成为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剖析理解企业文化 篇10

创造与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不少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只有建立自己健康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企业长盛不衰。尤其是那些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辉煌,但运作效率、经济效益和发展规划难以恒定保持的企业,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显得更为迫切。因此,有必要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企业文化的内涵等做认真探讨。鉴于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文化进行简单的剖析和理解。

1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科学,它是美国学者20世纪70年代末在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遭遇到日本企业迅猛发展的冲击,总结日美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所创立的一门新学说。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特殊存在的样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企业文化具体表现为企业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等表现出来,它是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2 企业文化的形成

企业文化没有公式可套用,它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积累,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规范习俗的积淀。企业文化在形成之初,没有带着文化的目的,它是企业领导者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设计、制订、执行和推广的能代表公司共同利益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这些方式和方法也必须经历排斥、斗争、沟通、提炼、完善、浓缩、强化等一系列过程。这是一个从简单、试行到深化、成熟的演变过程。

从理论上看,企业文化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深入探讨其规律,企业文化贵在合理科学,难在持之以恒。从海尔的“OEC管理法”与“星级服务”和华为的“不让雷锋、焦裕禄吃亏”,到美国IBM的“必须尊重每个人”,都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小事”,但他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实践,同时加以深化扩展,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3 企业文化融入思想与行为的“原理”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面临着国内、国外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国内一些企业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的文化工作就是喊几条响亮的口号,或者提炼一些高深的企业理念、信条。很多企业以为将体现文化的口号贴在墙上,企业就真正拥有了企业文化,事实上,除非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否则企业文化都只会停留在口号阶段。

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行为体现。要想将文化扎根在企业,就必须将其融入思想和行为,即先找一个切入点,经过不断强化和坚持,扩散到每个部门中及每项功能中。一家公司如果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就应先找到一个切入点,如要让餐厅干净,地面就要先干净,洗手间更要先干净;洗手间要先干净,就要从第一个小便斗、第一个抽水马桶开始。只要能找准切入点,就能“四两拨千斤”。

4 企业文化与产业特性

我们在谈企业文化时,往往疏忽了文化分为外层的周边文化与内层的核心文化。许多企业只看到了文化的外层,却很少注意它的内层。

周边文化又叫一般文化,位于文化的外层。企业讲的服务、竞争、诚信、人本等都是周边文化。换句话说,凡是体现行业的一般要求,不具有企业个性特征的文化,叫做“一般文化”,也就是大家都在讲的文化。

核心文化又叫主力文化,是特定的。这种特定的文化,一定要与企业自身的产品和行业特性直接联系,它能充分体现企业的特殊性。例如广告公司的员工一定要有创意,没有创意的人设计不出好的广告,也拍不出好的广告片,所以创意应当是广告公司的核心文化。

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现实状况、历史环境、产品风格不尽相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企业文化必须是从自身特有的产业或产品的实际中概括提炼而来,它既体现企业文化的共性,又体现企业鲜明的个性特点,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体现企业自身的魅力。

5 企业文化的核心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领导人所展示的文化,是企业领导人的哲学态度、价值观、做事风格以及个人喜好的最佳体现。领导人的哲学态度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文化。

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

领导人重视什么,部属就会注意什么;领导人不重视什么,部属就对什么无所谓,这种观念就叫做领导人的哲学态度,也叫做领导人的价值观。领导人的思想、价值观会影响整个企业的观念和价值观,领导班子的价值观或想法对企业文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领导人的“领导人文化”抓起。

6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科学而执着的精神,盲目、刻意、断章取义地去追求,只能事与愿违。只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价值所在,全身心地打造它,才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充满生机,持续发展。

摘要:简要分析了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形成,指出企业文化应涵盖外层的周边文化与内层的核心文化。提出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领导人文化”抓起,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强化,企业文化才能最终融入员工的思想与行为。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从文化角度理解中东变局 篇11

我始终认为,中东不管怎么变,始终是四大主体民族——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犹太人之间在寻求新的力量平衡。这四大民族在历史上都曾在中东建立霸权国。可以说,中东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称霸中东四百年之久的奥斯曼帝国解体的遗留问题。奥斯曼帝国解体,一国分裂为多国,国际法上的国际人格者继承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完全解决,如巴勒斯坦建国问题。

那么,现在这四大民族在追求什么新的平衡呢?通过这次阿拉伯大变局,我们又看出什么样的文明冲突?在大变局中,人民都是反独裁、争民主,为什么海合会帮着巴林政权镇压,而却要求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下台呢?归根结底,其中有一股力量:不管阿拉伯人做什么,就是绝对不会给波斯人、绝对不会给什叶派翻天制造机会。大家都知道叙利亚“牽一发动全身”,在战略上非常重要,那么现在阿盟在叙利亚想干什么,它的最低目标是什么?实际上,阿盟的最低要求也就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什叶派放权。换句话说,它们主张阿拉伯国家就应该由逊尼派掌权,什叶派就是另类,就是波斯人的第五纵队。如果巴沙尔足够聪明,通过改组复兴党上层、选出逊尼派主导的领导层,我想阿盟会接受它的。

此外,阿盟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防止土耳其南下。近来土耳其在中东非常活跃,口口声声讲的都是“自由”和“民主”,但埃及穆斯林兄弟会说得非常清楚:“突厥人别想趁火打劫,染指阿拉伯事务!”实际上,阿拉伯人对土耳其向前奥斯曼帝国领地的渗透,是非常敏感的。有一种看法认为,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这么积极,是在为北约打前哨。其实,土耳其没有那么傻,把北约引来干什么?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人控制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时候,正是现在北约的主力——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攻打了奥斯曼帝国,理由是他们对基督徒不公。因此,以法国为代表的北约对叙利亚的觊觎,和土耳其对叙利亚的觊觎绝对是互不相干的,两股力量可能会合到一块儿,但是绝对不存在土耳其为北约打前站的可能。

再看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表现,它出动了航母去塔尔图斯港为叙利亚撑腰,是来捍卫巴沙尔政权吗?俄罗斯是希望叙利亚政权稳定,如果真是逊尼派在叙利亚上台掌权,也一样会和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的。普京说过一句话——“叙利亚离我们很近”,这永远是对的。那俄罗斯舰艇到底来干什么?仔细想想,更多的是因为土耳其。

目前,东地中海地区从塞浦路斯东南方向起,到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北部直到加沙,发现了一连串的万亿立方米级别的天然气田。以色列很聪明,和塞浦路斯划好海上边界,帮助塞浦路斯开采。俄罗斯也很聪明,迅速将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押到塞浦路斯。为什么?土耳其想控制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想在自己这里安一个总阀门,甚至想制造巨大的液化储藏设施,控制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而俄罗斯也一直想控制亚欧天然气管道,所以俄罗斯一定要打破土耳其对欧洲天然气管道的垄断。于是,俄罗斯舰队一定会出现在塞浦路斯海域,土耳其舰队已经去过了,以色列的飞机和舰队也去过了。这里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热点,这次是中东的人开始老老实实地争点现实的东西了。此外,东地中海天然气的发现对于以色列来说,绝对还有另一个利好的方面。最近常有人说,穆斯林兄弟会掌权了,以色列对埃及天然气的依赖怎么办?我认为,忍两年,埃及就得作揖请天然气输出国以色列不要中断购买埃及天然气。

对于中国来说,要意识到这一点:中东所有的乱,都是四大主体民族以及他们所归属的一神教各派之间的冲突。环地中海事务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一直由欧洲主导,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只是短暂的冷战让美国在这里硬撑了半个世纪。目前中东正在寻求新的力量平衡:土耳其要扩张,波斯人想恢复大国地位,以色列人想自保,阿拉伯人要奋起直追。

跨文化理解教育 篇12

一、足够认识英语文化学习的意义是加强语言文化教学的前提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说, 在我们众多教师中对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认识是存有一定问题的。首先对需要方面的认识比较模糊, 不少的教师误以为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无所谓去进行英语文化的渗透, 因为现在的学生其关键是要打好语言方面的基础,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或者是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后, 对英语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有学者还做过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中还有人这样认为:文化只不过是由语言传递的信息, 并不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因此, 对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显得无关紧要。其次是对英语文化学习的方式或者说是时段认识比较模糊, 不少教师总以为语言与文化是割裂的, 教学语言是无需再去进行所谓的文化渗透的, 一般意义上讲只要我们对语言教学踏实而又认真地抓好了, 那么也可以去促进英语语言文化的提高。应当说诸如此类的认识都是我们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上的绊脚石。如果我们不去搬掉这块绊脚石是根本也谈不上加强语言文化教学的, 所以我们必须去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认识, 应当充分地意识到在我们国家学生中也已存在的严重问题是, 学生们英语语言知识水平是高的, 但其英语文化水平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发展之需求的, 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文化水平也是比较低下。这就严重制约学生交际能力的发挥, 也就完全影响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应当说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 学生英语文化水平和能力还是亟待提升的, 其提升的途径应当说还是要靠平时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 当然也就需求我们去充分而又循序渐进地渗透英语国家文化。

二、充分理清英语文化学习的关系是加强语言文化学习的基础

虽然说英语文化是由英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不是英语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但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思维, 文化不是与语言相脱离的。英语国家文化所包含的诸多传统, 比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 应当都蕴含在英语文本的字里行间, 不同阶段的教材有着不同英语文化的高度而又集中的体现。因此, 我们必须力求去做到的是首先要理清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与英语文化渗透的关系, 窃以为教师应当是学生接受英语文化熏陶感染的引路人, 而要做到正确引路, 教师对英语文化一定要有比较强烈的敏感性, 这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讲, 当我们初中英语老师有了这方面的敏感性, 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的接受度肯定就能逐步提升。所以, 我们要做有心人和热心人, 把搜集英语文化资源或者说挖掘英语课程文化资源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和自觉行为。其次要理清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与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 应当说目前学生接受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是广泛的, 英语国家文化对我们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也是多元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国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也会存有精华和糟粕的差异, 可以武断地说就是所有的文化都利于我们学生去健康成长的。再加之英语文化作为一种民族之文化也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的, 而我们的学生在这简短的学习时段内也是完全没有可能去接受众多文化的。所以, 作为我们教师必须去努力做到的是自己要有解读英语文化的硬功夫, 针对新的课程标准中所描述的初中学生必须形成的相关文化意识的具体级别目标去思考学生文化内容的选择甚至于统整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初中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基础才能奠基得牢牢实实的。

三、努力发展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是加强语言文化学习的提升

学者张红玲对跨文化外语教学曾这样说过:“不成体系、肤浅片面的文化教学活动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为它很容易导致对文化狭隘、僵化的理解。”这样的论述可以引起我们不尽的思考, 学生英语文化学习我们必须去做些深层次的思考, 要力求使学生去活泼、广泛而又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 真正获取这样的效果还不是我们就这样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 窃以为我们要去以发展我们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为主要努力方向。实际上英语文化学习有着与语言学习的相同点, 需要学生去主动探究, 当然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能力肯定也是行不通的。学生探究英语文化能力理应通过英语学习的诸多活动去获取, 那么我们就必须紧密结合英语语言教育教学的实践去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学生探究英语文化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必须去力求做到的是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 应当说当今的学生其有利的条件还是充足的, 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譬如平时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群体优势通过英语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 帮助所有学生去拓展视野。学生们则可以去通过广泛的阅读更多地了解到英语国家的诸多习俗, 饮食习俗、人际交往习俗等;学生们则可以去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以及主要的节假日特别是一些庆祝的方式等;学生们则可以去通过广泛的阅读去比较准确地掌握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历史等。这些方面的理解和掌握其获取的途径都是学生自主、独立或者说是合作的基础上去予以完成的, 也一定要是学生颇具英语文化学习能力的, 也一定能在这样的前提下使学生的英语文化学习能力得以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沈姗姗.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沉浸.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0 (3)

上一篇:城镇规划专业下一篇:农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