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临床治疗新进展(共9篇)
弱视临床治疗新进展 篇1
世界上胃癌的发病率日本排第一位, 中国排第二位, 它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位于第一位, 在全身恶性肿瘤中位于第三位。在胃癌的治疗方法中, 化疗是研究最早且范围最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大多数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化疗方案中都包括5 ̄氟尿嘧啶或其衍生物, 近年来胃癌治疗新药替吉奥胶囊作为5 ̄氟尿嘧啶、替加氟及优福定的换代产品研究颇丰, 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三者, 在日本已将替吉奥胶囊作为一线化疗药物, 用于治疗胃癌、头颈部癌及多种晚期转移癌, 并取得很好的疗效。2009年5月替吉奥在中国获准上市, 国内仅批准治疗胃癌一项适应症, 国产现有三个厂家:鲁南制药、恒瑞制药、齐鲁制药, 近年国内对此药的临床研究也逐渐增多。
药物疗效方面, 替吉奥在早、中期胃癌术后辅助性化疗、晚期胃癌化疗、新辅助化疗等方面均有很好疗效。
1 替吉奥在Ⅱ、Ⅲ期胃癌术后辅助性化疗中的相关研究
2007年胃肠肿瘤研讨会上首次公开研究结果的一项代号为ACTS ̄GC的临床试验, ACTS ̄GC研究在100多个临床中心进行, 此大型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试验对1059例Ⅱ、Ⅲ期胃癌D2手术切除痊愈的患者进行术后使用S ̄1辅助化疗 (术后45d内开始并以连续服药4w、而后停药2w为一疗程重复治疗, 用药剂量则依个体体表面积在80~120mg/d) 与单纯手术的生存率 (术后3年) 、3年内无复发生存率、死亡率、复发率进行比较:术后S ̄1辅助化疗组生存率为80.5%, 单纯手术组生存率为70.1%;术后S ̄1辅助化疗组3年内无复发生存率为72.2%, 单纯手术组3年内无复发生存率为60.1%;术后S ̄1辅助化疗组死亡率比纯手术组死亡率低32%, 术后S ̄1辅助化疗组复发率比单纯手术组复发率低38%。邢汉飞、韩超[1]也对国内50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进行相关试验, 单纯手术组 (25例) , 试验组 (25例, 术后1个月起口服替吉奥80mg/ (m2·d) , 每日早晚餐后分2次口服, 连用14d, 间隔7d, 21d为1周期, 共用3个周期) 对比术后2年生存率为:单纯手术组为68%, 试验组为84%。由此可以看出替吉奥在Ⅱ、Ⅲ期胃癌术后辅助性化疗中疗效确切, 比单纯手术好, 可以作为胃癌术后的标准治疗。
2 替吉奥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疗效更为明显
夏炎春[2]对39例老年晚期期胃癌患者, 口服替吉奥胶囊 (根据体表面积给予口服替吉奥40~60mg/次, 2/d, 连续服用4w, 休息2w, 6w为1个周期) , 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全组39例客观疗效为:CR 1例, PR12例、SD 11例、PD 15例, 有效率 (CR+PR) 为33.3%, 肿瘤控制率为 (CR+PR+SD) 61.5%。唐金钱[3]对3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口服替吉奥 (体表面积<1.25m2, 基准量40mg/次;<1.5m2体表面积>1.25m2, 50mg/次;体表面积>1.5m2, 基准量60mg/次。连服28d, 停药14d, 42d为1个周期, 共用2个周期) , 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38例患者中, CR 5例, PR12例, SD 9例, PD 12例, 有效率达44.74%。得出结论: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 不良反应小, 适用于晚期患者和不宜联合化疗及静脉给药的患者。
3 使用替吉奥对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分期, 提高手术切除率
陈颖[4]将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 (25例) 行替吉奥单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 (25例) 直接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术后病理分期与术前临床分期差异, 观察以替吉奥单药方案对进展期胃癌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作用。结果:观察组中22例完成根治性切除, 对照组中19例完成根治性切除;观察组中8例术后病理分期低于术前临床分期, 对照组中1例术后病理分期低于术前临床分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显示替吉奥单药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方便, 毒副反应低, 可降低进展期胃癌的病理分期, 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 未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替吉奥对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术后分期。
3.1给药方式采用单药和联合用药均对胃癌的疗效均显著, 联合用药更佳
3.1.1 S ̄1单药治疗有效
因为胃癌早诊率较低, 大多数病人确诊时已为晚期, 失去手术机会或只能进行姑息性手术, 因此化疗成了主要治疗方法, 日本有两项II期后期研究, 包括101例进行性胃癌患者接受标准剂量的替吉奥口服治疗实验数据结果显示:总响应率为44.6%, 中数存活期是224d, 1年存活率为37%。替吉奥在国内上市后, 国内学者也针对替吉奥对晚期胃癌的化疗疗效做了一些研究, 毕延智等[5]对35例晚期胃癌初治患者23例, 复治患者12例, 用单药替吉奥治疗, 其中初治者有效率为43.5% (10/23) 。复治者有效率为16.7% (2/12) 。证明替吉奥治疗胃癌有效且疗效明显。
3.1.2 S ̄1联合给药的研究较为丰富
研究证明S ̄1三药联合治疗胃癌的有效率大于S ̄1双药联合更优于S ̄1单药治疗。
2007年6月召开的美国临床肿瘤学学会 (ASCO) 第43届年会上予于首次公布。SPIRITS研究共包括305例无化疗史且已不能切除的复发性或进展期胃癌患者, 给药方案分别为:S ̄1 40~60mg/m2, bid×4w, q6w;S ̄1+DDP组为:S ̄1 40~60mg/m2, bid×3w;DDP 60mg/m2, d8, q5w。2年随访结果显现, S ̄1组与S ̄1+DDP组的RR分别为31.1%和54%, S ̄1+DDP组有效率较高。国内进行的RCT (Ⅲ) SC ̄101研究, 比较了S ̄1单药与S ̄1+P方案以及FP方案的疗效, S ̄1+P组的疗效显著优于FP组优于S ̄1单药。2010年日本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报告显示,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总有效率达46.3%, 随访3年, 中位PFS为6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为14.3个月。更有韩国方面研究紫杉醇、替吉奥、顺铂三药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Ⅱ期临床试验报告总有效率为59.1%, 中位PFS为9.4个月, 总生存时间11.2个月。国内刘海燕、丁慧鑫[6]对20例入组的晚期胃癌病人, 给予替吉奥胶囊80mg/m2每日分两次口服, 连服2w休1w, 奥沙利铂125mg/m2, 第1d, 每3w重复。每2个周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监测, 评价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总有效率 (CR+PR) 为50.0%, 疾病控制率为 (CR+PR+SD) 80%, 达到了极好的效果,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大多1~2度, 占87.26%, 3~4度占9.74%, 病人耐受良好。以上研究证明S ̄1联合用药大大提高了胃癌的化疗的有效率, 可以作为一线用药的选用对象。
3.1.3不良反应
有研究证明[7]替吉奥钾毒性仅为5 ̄FU的1/4~1/7, 其成分之一Oxo口服给药后主要对消化道内分布的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 (ORPT) 有选择性拮抗作用, 抑制5 ̄FU磷酸化转变为5 ̄FUMP, 减少5 ̄Fu对消化道粘膜的损害等副作用可达80%, 进而降低5 ̄Fu消化道毒性。2007年胃肠肿瘤研讨会上公开代号为ACTS ̄GC的临床试验研究中统计奥钾治疗最常见的3~4级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缺乏和血液学症状, 然它们的发生率均≤6%, 国内刘鹏[8]单药S ̄1治疗胃癌患者47例, 总结出不良反应:恶心呕吐 (27.66%) 、腹泻 (21.28%) 、口腔炎 (12.77%) ;其中Ⅲ或Ⅳ度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为2.13%, 腹泻为10.64%, 口腔炎为4.26%。血液学不良反应中, Ⅲ或IV度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分别为14.89%、6.38%和2.13%, 但毒性均可以耐受。
4 总结
替吉奥作为替加氟的一种增效减毒性改良制剂, 治疗胃癌的新药, 它对胃癌尤其是进展期、晚期胃癌的疗效明显, 联合用药疗效更好, 副反应较小, 作为治疗胃癌的新药, 它的优越性已趋凸现, 经过不断的研究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一线用药的良好选择。
参考文献
[1]邢汉飞, 韩超.替吉奥联合手术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8 (8) :1312.
[2]夏炎春, 赵瑜, 王俊丽.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6) :36-37.
[3]唐金钱替吉奥治疗38例晚期胃癌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3) :485.
[4]陈颖, 杨大明, 邵俊, 等.替吉奥单药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 (1) :43-44.
[5]毕延智, 曾冬香, 宋红蕾.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J].江苏医药, 2012, 38 (7) :845-846.
[6]刘海燕, 丁慧鑫, 王淑英, 等.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18 (3) :146-147.
[7]邹卉瑜.替吉奥胶囊 (S-1) 在中国癌症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 26 (5) :349-352.
[8]刘鹏, 张弘纲, 秦燕.抗代谢类新药替吉奥片治疗复发的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2, 20 (3) :342-343.
丹参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篇2
丹参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药用部分为唇形科丹参的根。其主要化学成分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素、硒、维生素E等。其味苦、性寒,有活血祛瘀、消肿、养血安神等功能,常用于头痛、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丹参注射液能降低血压,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缩短实验性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安定作用。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治疗效果,能降低兔血糖。对晚期肝炎及血吸虫病的肝、脾肿大,有促进肝脏生理机能好转,并使肿大的肝、脾缩小变软的作用。丹参含有碘的成分,故对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有一定疗效。
近几年来对丹参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
丹参临床应用新进展
丹参可加强心肌收缩力:丹参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扩张冠脉作用,从而影响血流动力学;丹参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微循环。临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抢救。
丹参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丹参有效成分之一的丹参酮ⅡA黄酸钠对血小板肌动蛋白的Mg-ATP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从而使血小板收缩蛋白质活性降低,颗粒内容物不易释放,血浆内血栓素A2水平降低。从而减轻水肿及尿蛋白,降低动脉血压,对妊高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丹参治疗消化性溃疡:丹参所含的丹参素具有清除溃疡部位坏死组织的作用,对巨噬细胞功能有活跃作用,能促进细胞再生,因而对溃疡有促进愈合的作用;丹参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丹参还有镇静、安定作用。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入,每日2次,3~4周为1个疗程。丹参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近期溃疡愈合好;②症状消失比较快;③不良反应少;④更适用于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缺血性心脏病等。
丹参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且无洋地黄毒性反应发生。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因为氧自由基参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而丹参能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及消除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膜损伤,故对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丹参具有扩张血管,减少周围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及轻度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降压效果可靠。
丹参注射液治疗重型肝炎:丹参对干细胞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丹参治疗重肝是抑制了补体系统活化的旁路途径,从而使补体活化水平降低。
近几年临床实践证明,丹参在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及其他疾病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其临床应用前景可观。
临床应用荟萃
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2周后,痊愈2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3.34%。
治疗银屑病:复方丹参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治疗15~60天。治疗40例银屑病患者,痊愈4例,好转6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5%。
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肾炎24例,轻症2ml肌注,每日2次;较重者2~3ml/(岁·日),加入10%葡萄糖200~300ml中静滴。治愈22例,平均住院9.5天,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
治疗瘢痕疙瘩: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局部封闭法和涂擦法治疗各种原因形成的瘢痕疙瘩12例,痊愈6例,显效3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1.7%。
治疗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每日静脉滴注1次,10天为1个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4天,同时常规口服地巴唑、芦丁、维生素C、ATP,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结果治愈43只眼,显效2只眼,好转1只眼。1个疗程治愈12只眼,2个疗程治愈23只眼,平均治愈时间为1个疗程。随访2年,7个月复发1例,1年后复发2例,复发率7%。
治疗肝纤维化: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16例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肝纤维化的病人。患者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下(禁用其他抗纤维药物),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8~1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支链氨基酸250ml每日1次,静滴1~2个月。结果63例患者治疗3~5天症状即改善,静滴2~3个月后改为口服复方丹参片。随访10个月,有2例发生肝硬化轻度腹水,作者认为复方丹参注射液是防治肝纤维化形成的理想药物。
治疗黄疸高位结合胆红素症: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55例,取得满意疗效,治组痊愈时间为3.9天,而对照组4.7天,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治疗肾病综合征: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黄芪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同时给予晨顿服强的松1mg/kg,潘生丁75mg/日分3次口服,对照组不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2例,用药2周后,有效地增加血浆蛋白并减少尿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P<0.01,同时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P<0.05,并可减轻水肿等症状,防治多种并发症。
治疗过敏性紫癜: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10例。方法:40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愈8例,好转2例。
治疗重症胰腺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28例。患者手术后,每天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1个疗程7~14天,结果死亡率3.6%;对照组不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死亡率30.8%。
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15例。方法:用本品关节囊内注射,每次1ml,每隔7天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
弱视临床治疗新进展 篇3
1 针法
1.1 毫针刺法
张氏[2]采用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52例, 针刺患侧太阳、四白、睛明, 同时配以攒竹、合谷等穴, 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 总有效率达97.9%。陶氏等[3]将129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组后进行疗效观察, 分为常规刺法组、透刺组和戴镜组3组;结果显示经疗程治疗后常规组和透刺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均较前提高, 且透刺组疗效优于常规组, 而戴镜组的患者视力改善不是很明显;从以上3组可以得出:采用针刺治疗法对于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是肯定的, 并且根据以上数据显示透刺法的效果是优于常规刺法的。疗效与患者的年龄、近视程度具有相关性。陶氏等[4]收集227例青少年近视患者, 随机分为毫针组 (取穴为四白、太阳穴、攒竹、鱼腰、丝竹空) 、耳穴贴压组 (选穴为神门、肝、脾、枕、眼、肾、目1) 以及戴镜组 (白昼戴镜) , 每组观察120只眼, 对比各组治疗前后对患者裸眼远视力变化差值的影响;结果发现, 三个实验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差值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且毫针组患者年龄因素与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差值密切相关。郑氏[5]对42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针刺双侧承泣、太阳、风池治疗, 治愈率19.5%, 显效率37.8%, 有效率40.2%, 无效率2.4%, 总有效率达97.6%。邓氏等[6]将104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 为体针组 (针刺睛明、四白等穴) 与耳针组 (针刺耳穴眼、目1等穴) , 疗效观察后得出结论:两组治疗后视力均有提高, 体针组疗效优于耳针组。
1.2 梅花针法
张氏等[7]对105例近视眼患者进行干预治疗2疗程, 观察疗效。结果梅花针结合经络捏脊对青少年近视总有效率达84.31%, 年龄越小、近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结论梅花针结合经络捏脊可有效矫正青少年屈光度, 临床操作简便, 安全有效。李氏等[8]将160例屈光度<-3.00的轻度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电梅花针组 (80例) 与药物组 (80例) , 梅花针组选用针灸按摩仪电梅花针模式叩击睛明、承泣、太阳、内关4穴治疗, 药物组则采用双星明滴眼液局部点眼治疗。观察发现, 电梅花针组 (有效率为80.0%) 与药物组 (有效率为58.1%) 比较, 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电梅花针降低近视眼调节状态下晶状体和睫状体的厚度、解除痉挛的作用明显优于药物组。郑氏[9]通过观察、对比电针晴明透攒竹、瞳子ā透承泣、梅花针轻叩印堂、大椎及双侧鱼腰等 (治疗组) , 与连续波电针睛明透攒竹、鱼腰透丝竹空、承泣透瞳子ā (对照组) 的疗效差异, 电针治疗1个疗程为10d, 一般治疗观察5~6个疗程。配合加减驻景丸方药治疗, 一剂/天。发现治疗组与各对照组比较痊愈率、显效率均有极显著差异。张氏等[10]对电梅花针治疗 (治疗组, 119例) 与双星明滴眼液局部点眼治疗 (对照组, 118例) 青少年近视患者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近视患者视力均显著提高,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种疗法均还能明显降低屈光度 (散瞳前) , 但降低程度无显著差异。
1.3 耳针疗法
刘氏等[11]对比耳穴按摩及压豆 (治疗组, 30例患者) 与西安华亚SZS-23x近视治疗仪 (对照组, 30例患者) 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差异, 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 (有效率88.8%) 明显优于对照组 (有效率70.0%) 。彭氏等[12]采用耳针治疗青少年近视1050例, 总有效率达86.67%, 且发病时间越短疗效越好。赵氏[13]采用耳针疗法对69例儿童近视眼进行研究,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选用眼、目1、肝、肾等) 治疗共六十天,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视力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疗效 (总有效率86.15%) 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60.61%) 。张氏等[14]选取主配穴同时进行耳穴压豆治疗青少年近视。得出结论:耳穴压豆效果满意, 但疗效随着病程延长而降低;13~18岁年龄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常氏[15]将217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单侧耳穴贴压组 (实验组) 与双侧耳穴贴压组 (对照组) , 观察发现实验组有效率为65.84%, 对照组有效率为77.05%, 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1.4 腹针疗法
王氏等[16]将30例小儿近视患者均以腹针配合梅花针治疗, 选取中脘, 下脘, 水分等穴位, 梅花针从攒竹扣向丝竹空, 每周1次, 5次为1个疗程, 结果发现, 治疗前后患儿视力呈上升趋势。
1.5 眼针疗法
高氏[17]观察眼针治疗120例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 眼区穴位选取眼眶周围的双上焦、双肝区, 并根据患者的近视程度酌情配用双睛明穴、球后穴, 每隔一天治疗一次, 7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7例, 显效85例, 有效18例, 总有效率达100%。朱氏[18]通过眼针一区 (肺、大肠) 、二区 (肾、膀胱) 、三区 (上焦) 以及四区 (肝、胆) , 配合体针、配镜对109例青少年屈光不正近视患者矫正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总有效率高达100%。李氏等[19]观察眼区穴位注射疗法治疗1328例近视, 结果:有效率为89.42%, 治愈率为47.85%, 远期疗效稳定率达56.75%。
2 灸法
2.1 艾灸法
林氏[20]采用灸法治疗100例近视患者, , 令患者闭目进行不同方向悬着灸, 治疗结果显示:显效85只眼, 有效99只眼, 无效11只眼, 总有效率达94.4%。杜氏[21]通过观察药艾灸眼周穴位 (攒竹、鱼腰等) (治疗组) 与每日睡前选用复方托品酞胺眼水点眼 (对照组) 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1%, 明显高于对照组 (61.35%) ;其中轻度、中度近视疗效 (总有效率分别为97.83%、89.62%) 较好, 高度近视疗效 (总有效率仅为53.49%) 较差。
2.2 雷火灸法
陈氏等[22]选用赵氏雷火灸对98例小学生 (196只轻、中度屈光不正眼) 进行治疗后, 总有效率为90%。具体操作方法为:采用旋转灸法用于闭目灸、睁眼灸及灸耳郭。同时使用啄式灸法用于点穴:睛明、攒竹、鱼腰、瞳子髎等, 每日1次, 每次20~30min, 6d为1个疗程。经治3~5个疗程, 多数患者眼部症状得到一定改善。临床研究表明, “雷火灸”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轻中度近视远期疗效显著[23]。
3 小结
现代医学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主要为近视眼的病因。遗传因素与近视眼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相关报道称高度的近视眼是由其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所致;一般的近视眼分为多因子遗传 (既为服从遗传规律, 当然也不能排除其环境因素的参与) ;同时也包括其不良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如近距离的工作、不正确的阅读姿势等) 都会导致因眼的过度调节而近视。其因眼是的过度调节所导致的近视其为假性近视;然而长期的过度调节则会使假性近视逐渐转变为真性近视。中医病机对近视的认识主要责之为先天肾精不足和后天肝失濡养。肾精不足, 则肝失濡养, 目失所养或后天肝失疏泄, 则肝血不足, 肝血不足则难以濡养双目, 治疗以补肾滋肝疏肝为主。针灸治疗小儿近视眼从多层次、多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经临床验证对小儿近视眼的恢复确有疗效。薄智云教授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创立了腹针这一新疗法, 是以神阙布气说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微针系统,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方面不仅有广泛的适应症, 而且也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王丽平等应用腹针疗法治疗小儿近视眼, 经过临床观察30例, 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众多临床报道亦存在不足之处, 如病例较少, 疗效观察多停留在临床疗效的统计, 大多数未设立对照组, 使资料缺乏对比性, 影响了治疗结果的可靠性。故应以针灸治疗为平台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 在提高治疗的疗效, 以获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视眼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随着科技的普及, 用眼增多导致用眼过度、用眼不当, 近视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所以做好本病防治工作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 近视眼治疗在国外主要以光学矫正, 手术治疗为主, 国内除以光学矫正, 手术治疗为主以外, 针灸疗法依据辨证施治治疗本病, 方法多样, 有较好的疗效, 且无副作用, 发挥了针灸的巨大优势。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治疗肌萎缩取得新进展 篇4
高素质队伍保证了科研高水平
疑难病的攻关,必须造就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科研队伍。肌萎缩治疗中心从创办开始,就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十余年来,在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吴以岭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形成了一个针对肌萎缩联合攻关的中医药科研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专家群体。目前,治疗中心临床科研专家达40多人,其中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13名、博士2名、硕士7名,由中心自己培养的在读研究生达15名。
专家群体的优势,使他们在对运动神经原病、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外伤性肌萎缩、脊髓空洞症等神经肌肉类疾病的科研临床中,能够分专人按病种进行长年的专题性深入研究,科研不断取得突破,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他们以治疗中心主任陈金亮、周顺林主任医师为主,取得了多项科研课题成果,其中《治疗运动神经原病中药新药——肌萎灵注射液的开发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重肌灵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实验研究》、《五联疗法治疗脊髓病变》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市重大科研攻关课题。
创新技术保证了医疗屡有突破
医学领域疑难病的攻克,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治疗中心始终把技术的创新放在首位,首创从“奇经”论治肌萎缩的新观点,研制的肌萎灵系列药物对免疫损伤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原具有改善和保护作用,该研究曾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关于重肌灵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证实,重肌灵可有效改善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的临床症状,提高肌力,缓解肌肉在连续低频电刺激下的衰减,抑制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机制的作用,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国内中西医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正在按国家新药标准,将此成果开发成我国第一个专门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新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实验研究》在国内首先发现MM亚型在肌营养不良症发病中的重要意义,经河北科技厅主持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肌萎缩的同时,他们瞄准世界医学前沿,开展运用生物技术治疗肌萎缩的研究,由留日归国博士和美籍华人博士主持建立了生物工程中心,创造性地将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为运动神经原病症患者施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并辅以该院研制所取得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成果——“肌萎灵注射液”调治,结果采用这种两结合方法治疗后仅仅一周,患者肢体力量就开始增加,肌肉跳动开始减少,下肢蹲起较以前有力,并日渐好转,且没有发现有任何毒副反应。来自辽宁的运动神经原病患者阎某,于几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伴有肌肉跳动,以后逐渐出现肌肉萎缩,被某大医院诊断患者有运动神经原病,虽一直坚持用西药治疗,但却越治越重,去年12月初到河北以岭医院就诊时,四肢肌肉已严重萎缩,上肢已无力举起,下肢蹲起更是困难,即使用尽全身力气也只能步行几十米远,经河北以岭医院采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新技术和中医药结合治疗后仅仅一周,患者肢体力量就开始增加,肌肉跳动开始减少,下肢蹲起较以前有力,治疗半月后,患者已能单腿跳起,已能走上三四百米,手已能举过肩头;到目前患者病情正逐渐好转,且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这种新疗法有三大优点:一是由于所移植的骨髓干细胞是从患者自身抽取的,没有排异反应,既容易成活,又避免了为抑制排异反应大量使用有关药物而导致的各种毒副反应,从而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二是由于这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只需抽取少量患者骨骼干细胞,从而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三是由于移植的自体骨髓干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对患者的神经组织直接产生营养支持作用,所以与单纯用中医药治疗相比,见效快,效果好。
河北省肌萎缩治疗中心创办十余年来,始终坚持把医疗精品奉献给患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汇聚中西医高层次的神经肌肉疾病专家群体,设立神经肌肉病症检测中心,购置先进的螺旋CT、肌电图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跟踪国外最先进的医药技术,把传统中医药治疗肌萎缩的有效方法和先进的生物技术有机结合,把国内外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运用到肌萎缩这种世界疑难病的攻关中,在狠抓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把爱心奉献给患者。
依靠医疗服务的细致周到、医疗技术的精湛,他们先后诊治了国内各省市及美国、法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名患者,成为国内治疗肌萎缩病人最多、最具特色的医疗机构之一。
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治疗中心,在创新中不断发展,靠营造医疗精品不断赢得患者的信赖。
咨询电话:0311—3834408、3997324
地址:石家庄市新石北路385号
邮编:050091
乘车路线:在石家庄火车站乘22路车到以岭医院站下车即是
网址:http//www.chinajws.com
弱视临床治疗新进展 篇5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进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老龄化, 生活方式的改变,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据WHO估计, 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的糖尿病患者, 我国估计现有糖尿病患者3千万人, 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第一位, 美国第二位) 。糖尿病现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
我国卫生部于1995年制定了《国家糖尿病防治纲要》, 以指导全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 并于2003年启动了《中国糖尿病指南》的推广工作。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 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的涌现。2007年11月于杭州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上, 很多学者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 (CSI I、即胰岛素泵) 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交流和评价, 现综述如下。
因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充分明了, 在现已诊断的糖尿病中, 2型糖尿病 (T2DM) 占绝大多数 (95%左右) , 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人的T2DM相连锁的1号染色体1q36.33-1q36.23区城内的基因与T2DM有相关性, 发现rs161810多态性与T2DM相关[2]。还有学者研究发现在新诊2型糖尿病中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与LDL颗粒直径下降密切关联, 提示小而密的LDL颗粒可能参与了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受损[3]。目前认为T2DM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故若能早期减少胰岛素抵抗或削弱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因素, 有可能使糖尿病得以缓解。
一直以来强调对糖尿病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等5个方面的综合治疗措施。而对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可减少微血管病变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故糖尿病人控制血糖非常重要, 不但要控制空腹血糖, 还要注意使餐后血糖达标。
目前临床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4类:即促进胰岛素分泌剂 (如磺脲类、非磺脲类) 、双胍类 (如二甲双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如阿卡波糖) 、及胰岛素增敏剂。但每种药物都有其局限性及副作用, 临床应用时需严密监测血糖。
胰岛素治疗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针对1型糖尿病或有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以及其他因素导致T2DM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的患者才能使用。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对初诊的T2DM患者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 I) 即胰岛素泵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在临床上很多学者在偿试这种治疗方法及评价其给患者带来的好处。并把CSI 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MSI I) 及口服降糖药的效果进行比较。王立冬[4]等观察了37例初诊的T2DM患者, 通过分组行CSI I和MSI I强化治疗2周进行对比, 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以及治疗时血糖控制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剂量与产生长期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2周的CSI I治疗显示了快速、稳定的降糖效果, 随访时有26例可以通过饮食加运动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且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较短。丁娟[5]等采用类似的方法观察了38例随机血糖≥20.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 CSI I组血糖控制达标的天数明显少于MSI I组和口服药物组, 而且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MSI I组, 且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 并能满意地控制黎明现象。苗桂珍[6]等观察了6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的治疗疗效, 结果表明无论CSI I组或MSI I组,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随访达1.5年的19例患者中12例未使用降糖药, 而CSI I组与MSI I组比较虽然治疗前后血糖、血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MSI I组由于难以在体内模拟出正常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故导致体内胰岛素波动幅度过大, 而且胰岛素用量大, 低血糖发生率高, 所以MSI I的安全性远不如CSI I。李佳芮[7]等的观察、张英[8]等的观察、郑曙琴[9]等的观察结果与丁娟、苗桂珍等相同。朱宇[10]等总结分析了106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 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8天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在5~6天得以纠正。
综上所述, 现有很多的临床研究者通过对CSI I疗效的观察及与MSI I的比较证明CSI I对初诊的T2DM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推测可能是通过外源性输注胰岛素, 模拟出体内正常的胰鸟素分泌时相, 使部分受损但并未完全丧失分泌功能的B细胞得以恢复并重新开始工作;也有学者认为CSI I使血糖尽快平稳达标, 减少了高糖的毒性, 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胰岛B细胞的功能, 减轻了胰岛素抵抗。还有学者研究提示短期CSI I强化治疗对初发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1]。
房颤器械治疗新进展 篇6
1 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
Shlomo等发明的CARTOTM系统(即“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房颤导管消融的临床实践,其工作原理为:通过CARTO信号处理单元收集超低磁场的强度、频率和时相的数据,然后通过软件分析导管顶端的位置和方向。
其中,图1-1:CARTO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全球定位系统(GPS)。a表示磁定位导管(NaviStarTM专用导管)的结构,可见导管顶端内置磁感受器;b表示CARTO磁定位器内置的三个超低磁场发生器,导管顶端内置的磁感受器(图中以s表示)可探测到磁场中随导管位置而变的磁场强弱和方向变化,三个磁场的伞形空间交点即为理论上导管顶端的位置;c表示系统可显示导管顶端的空间三维方向;d以飞机的旋转、倾斜和偏移变化表示导管顶端的相似变化也可显示出来。
图1-2:在患者身下有内置三个超低磁场发生器的磁定位器,患者背部皮肤上贴有定位参考电极,顶端植入磁感受器的NaviStarTM专用导管通过静脉系统送入心腔中,并由此产生导管顶端在心腔中的三维位置和方向[1]。
CARTO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三维标测系统之一,常用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三维解剖定位:能提供心脏解剖结构以及标测、消融位点的精确三维坐标,准确、实时地显示导管的位置和方向。(2)激动顺序标测:将心脏局部位点的三维空间位置及其相应心内电图整合在一起,创建心腔内电激动在三维方向上的传导电图,为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帮助。(3)电压标测:可以提供心脏各三维空间位点的电压图,并以此推测心律失常发生和维持的可能机制。(4)其他:特殊应用如标测碎裂电位等。
目前国内外房颤电生理中心多采用CARTO系统进行房颤导管消融,其特征性的CartoMerge技术可以将三维CT、MR影像等与CARTO虚拟图象结合,新型CARTO操作系统还支持心腔内超声影像的显示,使心脏解剖构形更为直观、准确,从而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经验较少的术者更可增加其对局部解剖特征的理解。
除CARTO系统外,非接触性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3000,Endocardial Solutions,St.Paul,Minn)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非持续性心动过速具有很大优势。该系统在感兴趣心腔内放置EnSite Array球囊,通过常规导管在心腔内膜下做清扫操作以采集信号,该信号通过特殊计算机软件处理后构建虚拟的心内膜边界。EnSite 3000系统运用边界元素法对Laplace等式进行逆解析,增强和辨识球囊电极探测到的电信号,由此计算机系统将重建出心腔3360个位点的心内膜电图,这些电图可以单极形式显示在心内导联上。
EnSite3000系统特别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标测和消融。因为该系统具有一次心跳即可记录心内膜下激动传导的优势,因此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对标测的影响较小。Schilling等[2]报道24例室速患者应用EnSite3000系统进行左室标测,其中21例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共诱发出81种起源于左室的室速,随访1年,14例(64%)患者术后未再出现任何类型的室速。Strickberger等[3]运用EnSite 3000系统对15例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患者进行标测,其中13例有心肌梗死病史,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该系统标测到全部19种室速的出口和独立的舒张期电位以及1种室速的完整折返环。Kriebel T等[4]报道了运用EnSite3000系统对Fallot四联症外科矫治术后快速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的成功消融。
2 新型导管导航技术
通常房颤的导管消融系统是通过介入术者操控消融导管在心腔内标测靶点进行消融治疗,由于心腔内解剖结构复杂,因此对消融术者的导管操控技术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曲线较长。新型的磁导航系统通过磁场来调节消融导管的运行方向,完全改变了以往的导管操作模式,不仅减少了放射线暴露时间,而且大大缩短培训者的学习曲线。
磁导航系统由安置在患者身体两侧的半球形磁体组成,每个磁体又由200余个小磁体构成;通过两侧磁体旋转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进而引导磁性消融导管按系统设定的方向在心腔内运行,并在既定的消融靶点自动精确定位。磁导航系统另一项显著的优势在于,其磁性导管的操作可由遥控操纵手柄控制,整个手术过程可在控制室内遥控完成,极大地减少了术中X线的暴露时间。
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的研究显示磁导航系统对心律失常消融的疗效与传统操作系统相似,并有减少消融放电次数、明显减少术中X线暴露的优势。文献报道显示,运用磁导航系统进行房室旁路消融、房室结慢径消融以及局灶性房速消融均取得了成功,而且对于复杂性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速的消融也取得可喜的疗效。2006年Pappone等[5]报告采用磁导航系统进行房颤导管消融的研究,该研究共入选40例房颤患者(其中慢性房颤占37.5%),平均标测、消融时间为152.5min,即刻消融成功率为95%,无并发症发生;通过对12例患者的消融操作,术者即可通过学习曲线,较之常规消融操作系统,磁导航系统学习曲线明显缩短。而克利夫兰心脏中心的研究[6]显示采用磁导航操作系统消融房颤,消融过程中导管头部碳化焦痂的发生率达33%,尽管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报告,但非盐水灌注磁导航消融导管的安全性值得关注。目前磁导航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已相继被欧盟和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磁导航消融导管的安全性。
目前有关磁导航的临床研究显示,其在电生理消融的效率性方面与传统操作系统疗效相当,但通过遥控心导管技术可克服因复杂的心脏解剖结构带来的标测、消融困难,使导管易于达到消融靶点,明显缩短学习曲线,同时减少X线暴露,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Sensei机器手导管操纵系统(SenseiTM Robotic Catheter Control System)由Hansen Medical公司开发,2007年5月已在欧洲上市销售。该系统是一种精度极高的力反馈设备,使用其重力补偿、实时速度监控等功能后可以极好地实现微小的控制,结合三维影像系统后可以可视化地在心腔内精微操纵其专用导管[3]。手术过程中,医生可在导管室外的操作间移动手柄控制机械手臂,使其通过穿刺静脉插入导管直至患者心脏,同时,通过三维系统(如已与EnSite系统结合)的实时导航与显示系统,可以随时通过显示屏清楚地看到患者心脏内部的情况。导管尖端到达患处后,通过射频电流消融靶点心肌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Natale等报道对40例房颤患者应用机器手导管操纵系统进行消融,术中全部实现肺静脉隔离,1年随访86%患者无房颤复发。
3 新型导管
房颤消融采用传统消融导管需要对环肺静脉的各靶点逐点消融,对术者的操作要求很高,而且消融时间较长。如采用可调节周径的环状消融电极进行房颤消融,不仅可提高消融的疗效,更可大大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Ablation Frontier公司研制的Frontier环状标测消融导管,远端为周径25mm的十极环状电极,通过操控消融导管内置的0.032-inch导引导丝,可以将其准确置入各肺静脉分支内;通过尾部手柄的操作可以调控远端电极的弯曲度,并可调整环状电极周径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肺静脉,从而实现与肺静脉心肌的良好贴靠。Frontier环状标测消融导管不仅能够实现环肺静脉电位的记录,而且可以实现单极、双极放电消融。相关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采用Frontier环状标测消融导管进行房颤环肺静脉消融,平均手术时间(81±165)min,透视时间(18±49)min;成功率达81.4%。与传统消融导管相比,手术时间大大减少,而且具有环状电极的功能,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新型导管、导航系统等器械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房颤消融疗效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对房颤机制的深入研究,利于早日攻克房颤这一顽疾。
参考文献
[1]Schmitt C,Deisenhofer I,Zrenner B.Catheter Ablation of Cardiac Arrhythmias:A Practical Approach[M].München:Steinkopff Verlag Darmstadt.2006:55-76.
[2]Schilling RJ,Davies DW,Peters NS.Characteristics of sinus rhythm electrograms at sites of abla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relative to all other sites:a noncontact mapping study of the entire left ventricle[J].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1998(9):921-933.
[3]Strickberger SA,Knight BP,Michaud GF,et al.Mapping and abla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guided by virtual electrograms using a noncontact,computerized mapping system[J].Am Coll Cardiol,2000(35):414-421.
[4]Kriebel T,Saul JP,Schneider H,et al.Noncontact mapping an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fast and hemodynamically unstable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fter surgical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J].Am Coll Cardiol,2007(50):2162-2168.
[5]Pappone C,Vicedomini G,Manguso F,et al.Robotic magnetic navig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J].Am Coll Cardiol,2006(47):1390-1400.
痛风药物治疗新进展研究 篇7
关键词:痛风,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患者体内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 肾脏排泄功能异常, 使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 从而导致软组织内尿酸盐结晶沉积诱发炎性反应[1]。疾病发作时强烈疼痛通常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痛风药物治疗不断进展, 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痛风发病机制与分期
痛风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风主要是由于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生成增多所导致。而继发性痛风则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外在因素使尿酸排泄减少, 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 引发的痛风。痛风临床分期常分为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以及慢性关节炎期[2]。
痛风药物治疗新进展
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 (1)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其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而阻断次黄嘌呤的转化, 从而降低血尿酸浓度, 并减少尿酸盐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沉积, 从而治疗痛风。别嘌呤醇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主要药物, 许多学者通过研究也表明该药物对高尿酸血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别嘌呤醇的毒性较大, 对患者的肾脏损伤较大, 因此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非布索坦是一种新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可有效减少尿酸的生成, 从而降低血清中尿酸浓度, 因此对痛风的治疗效果较好, 且不良反应较少, 在治疗痛风中有较大的发展前景[3]。 (2)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治疗痛风除了抑制尿酸生成, 还需要促进尿酸排泄。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可通过抑制肾小管中尿酸的重吸收以达到增加尿酸排出的目的, 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水平。临床中常用的药物为丙磺舒、苯溴马龙等。其中苯溴马龙虽可有效排除患者体内的尿酸, 降低血浆中尿酸浓度, 但该药物会使尿酸盐晶体在患者尿路中沉积, 从而引发肾绞痛、肾结石, 对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临床中患者心理压力较大, 用药依从性不高。学者对氯沙坦进行研究发现, 氯沙坦可作用于肾近曲小管上尿酸盐转运体抑制尿酸重吸收, 从而促进尿酸排泄, 且临床中将其与别嘌呤醇、苯溴马龙等联合使用, 可使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痛风不同分期药物治疗新进展: (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患者体内血尿酸浓度>416μmol/L时, 尿酸盐结晶析出, 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并可导致多种促炎性反应分子参与炎性反应链, 导致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指南提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最好在发病24 h内接受治疗[4]。此外, 还需结合冷敷、避免活动等促进恢复。a.传统药物治疗:传统治疗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以及糖皮质激素等。其中秋水仙碱是从秋水仙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 曾是治疗痛风的首选药物, 其可阻止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与趋化因子的释放。但由于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 采用重复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不足50%时便会出现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 临床使用危险性较高, 现已较少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由于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显著优点被作为首选药物。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COX-1, 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出血、肾脏损伤等不良反应。而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选择性抑制COX-2, 因此胃肠道以及肾脏等不良反应大大降低, 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若患者对秋水仙碱与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耐受或禁用, 则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全身给药效果较好, 但仍然易对患者肾脏、胃肠道等造成损伤, 因此长期用药安全性不高。b.新型药物治疗:尿酸钠诱导关节组织内巨噬细胞分泌, 产生白细胞介素, 诱导其他巨噬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使中粒细胞进入关节部位, 因此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与受体拮抗剂对痛风的治疗效果较好, 是治疗痛风的新型药物[5]。对于传统药物不耐受的患者, 使用该类抗炎药物效果更好。但此类药物治疗成本较高, 且给药方式局限性较大, 可行性较低。因此医学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 以保证在减少医疗成本的同时使治疗效果得到保证。 (2) 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处理:该阶段临床治疗以维持尿酸水平为目的。治疗初期需要避免血尿酸急剧下降, 因此可采用秋水仙碱治疗, 0.5 mg/次, 2次/d, 若无不良反应则继续治疗, 确保治疗时间在半年以上。若患者对秋水仙碱不耐受, 则考虑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 但治疗时间不宜超过两周。若患者对以上两种药物均不耐受, 则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该阶段不管采用何种药物治疗, 均从小剂量开始, 随着治疗进展, 逐渐增加剂量, 从而达到维持血尿酸水平的目的。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变化, 痛风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且趋于年轻化, 痛风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较大联系, 因此临床中需要重视对痛风的治疗。随着医疗研究的深入, 对痛风发病机制的揭示、新靶点的发现, 临床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更新、发展, 低成本、高疗效、低不良反应是今后治疗痛风药物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照伟, 傅继华.痛风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安徽医药, 2011, 15 (4) :408-410.
[2]承良凤, 陆进明.痛风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5, 20 (9) :1066-1071.
[3]袁立, 胡咏华.痛风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南药学, 2012, 10 (10) :764-767.
[4]李悦森.痛风药物治疗新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 2014, 12 (11) :9-10.
肠益生菌临床应用新进展 篇8
1 国内益生菌临床应用探索
1.1 对幽门螺杆菌的确切疗效
幽门螺杆菌己被确认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仍是抗感染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细菌抗药性的出现,以及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近年提出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些新方法,国内外多篇文献探讨益生菌在根除率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优势。近年研究发现益生菌具有广谱抗菌的活性,不仅可以提高消化道内其他有益菌的数量和活性,而且也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上皮的定植和生长,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炎症和免疫反应[1]。
1.2 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改善
有人研究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同时补充肠腔内益生菌,恢复肠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构成内源性免疫性防御屏障、拮抗致病菌达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目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5-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实验组加服双岐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实验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益生菌可作为IBS治疗有效手段[2]。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结肠代谢产物、肠腔内环境和结肠动力等来改善IBS的症状。可能的病因包括动力和心理紊乱、病生理改变以及结肠发酵不良。临床应用微生态制剂如丽珠肠乐 (双歧杆菌 )治疗IBS的肠症状有明显改善[3]。
一项对 360 例 IBS 患者的研究中,采用婴儿双歧杆菌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症状和总体评价均有改善。治疗组相对于安慰剂组改善更为明显,超过安慰剂组 20%[4]。有研究表明在双歧杆菌组和热处理的乳酪组,3周后和 6 周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 P < 0.001),但前者更明显(62.5%比 47.7%, P < 0. 005)[5]。IBS患者存在肠菌群失调,表现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减少,大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增加,发病与肠菌群紊乱和结肠发酵异常相关,研究表明益生菌能调节免疫功能和肠动力,改善肠内环境,有效改善IBS的临床症状。
1.3 对肠炎性疾病的影响
有试验将 40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0例。试验组给予中药汤剂联合整肠生 (500 mg, 3次/d )治疗 8周;对照组只给予中药汤剂,治疗 8周,观察中药联合整肠生 (有效成分为地衣芽孢杆菌 )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结果发现:整肠生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够更快地控制临床症状,且明显减少复发率。治疗 2周时,在临床主要症状记分上,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2例复发,而对照组8例复发[6]。
还有实验选择58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组应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4周,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肠镜和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联合应用美沙拉嗪和益生菌比单用美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更佳[7]。
1.4 对抗生素致小儿相关性腹泻的疗效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可以引起腹泻,特别是针对厌氧菌的药物,有资料表明用益生菌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由对照组46. 6%降至11.3%,且腹泻程度亦较对照组轻[8]。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同时服用双歧杆菌三联制剂能有效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由此表明益生菌制剂有维护和加强肠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真菌感染的发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增加早产儿的病死率。有研究发现口服益生菌后可有效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选择住院的早产儿,应用抗生素时间均长达7 d以上,随机分成 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益生菌。结果表明两组新生儿在应用抗生素后 7 d发生真菌感染无统计学意义,但在 14 d、21 d、28 d后发生真菌感染有显著差异 (P<0.05),且 体重<1500 g的新生儿在相同体重下口服益生菌后,可降低真菌感染发病率(P<0.05)。结果表明益生菌能有效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9]。
新近研究发现正常肠菌群具有重要的全身免疫效应, 正常肠菌群的存在能显著减少肠及其他黏膜表面病原的数量。而在感染过程中,无论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正常肠菌群中的主要优势菌如双歧杆菌都在减少或消失, 特别是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者更为严重,造成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而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基于这些研究, 在研究抗生素致小儿腹泻的抗感染治疗过程中, 同时加用益生菌制剂治疗, 尽量保持患儿体内的微生态平衡, 最大限度地减轻由于微生态失衡所带来的局部及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将可能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目的,目前已成为小儿肠疾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之一[10]。
还有报道, 1~6岁小儿服用加有乳酸杆菌的牛奶7个月,可减少消化道感染及合并症的发生,并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11]。
1.5 对肝脏疾病的研究
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治疗肝硬化高血氨,主要利用吸收肠内含氮有害物质抑制产氨的腐败菌,减少内毒素来源和对肝脏的损害,并降低肠内酸度,而达到降低血氨保护肝脏的功能。有实验探讨益生菌制剂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对肝硬化高血氨 (肝性脑病 )的疗效中,给予实验组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2包,口服 3次/d。对照组常规护肝、抗纤维化,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血氨显著降低。有研究发现严重肝硬化病人,每日口服120 g含双歧杆菌的牛奶,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也有人认为服用双歧杆菌对治疗肝硬化病人的内毒素血症,具有较好的疗效[12]。此外,双歧杆菌还对静脉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慢性肝炎肝硬化发生时,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细菌药物的应用,引起肠微生态失衡,导致菌群紊乱及移位,成为血氨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等有益菌繁殖从而抑制蛋白分解菌的生长,使结肠内酸化并且氨的产生和吸收减少,从而达到治疗肝性脑病的目的[13]。
1.6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改善肠功能的研究
用双歧联活菌,内含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粪肠球菌的益生菌制剂,联合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元及合生元),通过观察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SAP大鼠的主要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作用,结果表明:益生菌联合EN可保护SAP大鼠肠屏障及吸收功能,益生菌不仅能有效地改善肠内微环境, 减少有害微生物和细菌内毒素的释放,而且也显著改善了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还具有保护肠屏障功能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机体的全身状况[14]。益生菌除可以阻止潜在致病菌的入侵、生长以及分泌抗微生物素外,还可能与抑制核转录因子 (NF-κB)的通路有关。NF-κB为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物质,活化后启动细胞核内相应的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启动子,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及炎性反应,在SAP的发生、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SIRS中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15]。
2 国外益生菌临床应用的探索
2.1 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
一项系统性回顾报道13组临床试验,其中 6组(180例)单独应用益生菌, 有 5组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明显减少或清除;另7组(682例) 研究采用益生菌制剂加入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的联合方案,有2组例显示根除率增加且腹泻、味觉障碍等不良反应减少,有4组显示效果优于单用益生菌组[16]。研究认为益生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平衡胃肠正常菌群,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维持胃肠微生态的稳定,减轻黏膜炎症反应等多种作用。
对60例无症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在用克拉霉素、替硝唑和雷贝拉唑治疗1周的同时,随机使用乳酸杆菌或安慰剂治疗两周并随访3周,结果显示乳酸杆菌能明显减轻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17]。
一项关于益生元、益生菌辅助治疗的实验, 发现治疗后症状均改善明显。而随后其又进行了为期1年的实验,研究证实该项辅助治疗不仅适用于短期,也适用于长期治疗来改善IBS[18]。
实验组在对360例IBS患者的研究中,采用婴儿双歧杆菌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症状和总体评价均有改善,治疗组相对于安慰剂组改善更为明显,超过安慰剂组20 % [19]。
2.2 对口腔微生态的影响
通过代谢组学研究证明,益生菌能够通过改变口腔唾液膜的蛋白组分,影响口腔微生态,从而防止链球菌的黏附,以阻止蛀牙和牙龈疾病的发生[20]。动物实验发现,去除猎犬牙齿根冠表面的菌斑,再使用有益菌的混合物,清理实验犬牙周时, 可使引起牙龈病的细菌的增殖受到抑制,从而降低炎症发生率。因此该实验组报道首次不使用抗生素,而以细菌疗法治疗细菌性牙周疾病的理念[21]。
2.3 对脂肪降解的探讨
有报道益生菌NCC-461,可通过影响小鼠自主神经活动,增强脂解作用, 减轻腹部脂肪,减弱高脂肪饮食引起小鼠肥胖,以起到减肥的效果[22]。另有研究表明,服用益生菌,对胆汁酸在肠中对脂肪的降解有影响,有助脂肪的吸收[23]。
2.4 对免疫激活的探讨
研究发现益生菌对艾滋病病感染儿童有免疫激活作用。在实验组摄入含有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配方的益生菌制剂后,受试者CD+4细胞计数增加,起到了改善免疫机能的作用[24]。
肿瘤放射治疗物理技术新进展 篇9
【关键词】肿瘤;放射治疗;物理技术;新进展
肿瘤放射放疗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肿瘤治疗技术,所包括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三部分,即放射物理技术、放射生物技术以及放疗临床研究。其中肿瘤放射物理治疗技术是放射肿瘤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实施时将放射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技术都引进到了放射肿瘤学中,从根本上提高了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水平,促进了我国肿瘤放射放疗技术的发展。下面从多个方面对肿瘤放射治疗物理技术在近几年内所取得的新进展进行分析。
1.立体定向治疗技术的实现
随着医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也越来越高,其在医学研究业界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另伴随着双螺旋CT以及高清晰MRT技术的出现,肿瘤放射物理学治疗中的立体定向治疗技术也应运而生,并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现阶段,国内肿瘤放射治疗研究业界中所使用的γ-刀技术,其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关于治疗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去,实施时通过聚焦的方式来完成中心照准工作,实现短时间内单次或多次的对肿瘤进行超长规致死治疗去,最终达到杀害和摧毁肿瘤细胞的目的。
γ-刀技术利用约30~200个钴源,在等中心条件下,从立体不同方向位置,在短距离内对细小肿瘤(或良性肿瘤,先天畸形等病灶,一般约1~2cmΦ)进行一次或多次照射,给予总剂量超过肿瘤及正常组织耐受量,用准确聚焦的办法使多个60Co源的剂量集中在靶区,分射束聚焦使周围正常组织受量仍在可能的耐受量中,由于采用电脑、CT,以及准确的立体设计定位,因而射野边界锐利可达±2mm以下,确保了非瘤区正常组织安全。应用于脑部的良性小肿瘤和先天性畸形效果尤佳,应用于脑干等生命禁区也取得了效果。但目前许多单位滥用,不严格控制适应症,因此造成了许多后遗症和并发症,使γ-刀的应用与初始设计原意偏离了轨道。
立体定向放疗也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 surgery, SRS)”,在应用时候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具体的定位,其工作原理基本上与聚焦技术相似。另外,立体定向技术除了可以应用于头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外,还可应用于人体的胸、腹盆等身体部位的肿瘤治疗中。它的应用范围比γ-刀广,应用效率较γ-刀要好。但立体照射(γ,X刀)技术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放射生物学中的远期并发症,肿瘤的局部控制问题,远处转移仍未得到解决,因此想单一利用这种机器是不能完全解决放射治疗的所有问题的。
2.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诞生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英文简称3-DCRT,该技术在应用时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与上段中所提到的γ-刀技术有所类似。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是在平面二维定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实际研发时所强调的内容并不是平面二维定位,而是立体三维定位,并且能够在应用过程中随着射野的变化而不断发生适形变化,达到适应肿瘤形状并随其结构变形而不断变动的目的。在最近几年时间内,相关研究人员在原有的立体定向γ-刀治疗技术以及计算机芯片的设计程序中,开发了利用芯片对叶光栏进行控制的功能,实现了计算机芯片对叶光栏适形变化的同步控制,从而使得3-DCRT治疗技术正式进行实用阶段。3-DCRT治疗技术在应用时可对肿瘤或肿瘤细胞进行分割、超分割以及加速超分割等多种方式,代替原有的常规治疗放疗机器,达到所下达的严格的肿瘤治疗任务。3值得一提的是,基于3-DCRT治疗技术下的治疗效果,分割精确度等否明显优于原来的常规放疗机,能够保持射影的形状和肿瘤病变靶区的投影的一致性。
3.调强适形放疗技术
调强适形放疗技术,英文简称3-DCRT,目前仍未应用于临床,但国内外同行评价这种技术为21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三维适形治疗(3-DCRT)所采用的同步可控多叶光栅,三维适形定位这种技术在IMRT中已成为基础技术。但其不同之处在于采用:
(1)逆向算法设计这是IMRT除三维适形之外,为更精确起见所插入的必要步骤,它不仅正面方向的精确剂量计算,而且从逆方向算法来进行验证和审核,使用的高能X线,电子束、质子束等放射源,其射野绕人体用连续或固定集束,在旋转照射方向上达到更精确边界,因而它可以提高强度,达到适应肿瘤形状高输出剂量,三维数字图象重建(3DRR-3Dimension Reckon-Picture Reconstruction)功能,使三维图象中靶区等重要器官与图象吻合,剂量分布合适与否一目了然。
(2)有冠状、矢状、横断面的图象及剂量分布,还要能给出任意斜切面的图形及剂量分布,并随时可以显示给治疗人员,设计人员以及医生,它使视野方向的观视和医生反方向的观视都成一致。
(3)模拟选择——在安排和设计射野时必须具有模拟类似常规模拟定位机射野的选择功能,包括准直器种类,(独立式、对称式)和多叶准直器即多叶光栅(LMC-Multiple leaves collimator),大小,放置射野档块和楔形滤过板等。
(4)治疗方案确定后,将各项条件输入CT模拟治疗(CT-Simulator),CT的模拟机应能接受上述条件。
(5)验证,择优方案选择后将信息转至治疗机电脑按上述条件运转,将各种附加条件如机架,准直器,床移动范围,射野大小,多叶光栅叶片运动及调整机匹配,这样整个过程就完成了。所谓调强适形放射技术就是从固定视野上的物理条件出发,把其准确性调至最高,将平面二维准确调至三维更准确方向,在三维补偿照准方面调至最精确,给到最大足量。从诊断、设计实施和多种补偿手段,各种运动射束的调强,使射野边界锐利,界限明确,达到最高限度的准确定位,最高准确剂量达到靶,高准确度执行预定计划,从而可以超过SRT及SRS的准确治疗方式,又可克服SRT及SRS的明显缺陷。目前在美国已有部分样机试用。它应该是代表明天放射治疗机的方向。也是3-DCRT的发展。
4.结束语
事实上,伴随着我国医学事业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研究业关于肿瘤放射放疗的技术水平也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提高。本篇文中所分析的仅仅只是肿瘤放射放疗技术中的其中一种,即近几年类放射治疗物理技术的新进展,对生物学以及临床研究学两方面的新进展并没有作具体研究,在这里也暂且对其忽略不计。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肿瘤放射放疗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诊治和消除肿瘤,避免肿瘤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保护患者生命。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把握好实际情况,全面提升肿瘤的整体治疗效果才是放射放疗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首要问题。 [科]
【参考文献】
[1]高东,牟妍舒,何方琪.30例恶性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21).
[2]周凌宏,金浩宇,陈超敏.Monte Carlo方法在放射治疗计划剂量计算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
[3]马驰,张沂,张丹枫.放射治疗工作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辐射卫生,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