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费用

2025-01-21

公共费用(精选3篇)

公共费用 篇1

自年初以来, 从沸沸扬扬的中铁建8.37亿元天价招待费事件, 到上市公司招待费、会务费排行榜单发布, 再到葛兰素史克千万公关经费事件, 后又继续曝出中国人寿14.18亿元巨额招待费, 又至进口奶企渠道费用黑幕等各式各样的事件让如今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我们还是感觉有些瞠目结舌, 以此为引, 和大家简单探讨一下企业可控费用的管理问题。

一、主要可控费用的范围及概念

所谓企业的主要可控费用主要是指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和运输费等。其中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 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 包括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差旅费, 是指出差期间因办理公务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公杂费等各项费用;会议费是因为召开会议所发生的一切合理费用, 包括租用会议场所费用、会议资料费、交通费、茶水费、餐费、住宿费等;办公费是指企业购置办公用品及办公活动发生的费用;运输费是指企业因运输活动发生的费用。

二、加强主要可控费用的重要意义

1. 从公众舆论角度

每年中央各级机关的“三公经费”支出的公布都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探讨和评价, 所谓“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 (境) 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放之到企业, 也基本就是本文主要可控费用的范畴。现在从中央到地方, 再到企业, 都在大力倡导“改变工作作风, 反对铺张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 当前做好主要可控费用的管控工作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2. 从纳税管理及筹划角度

在每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动员会上, 地方国税局的领导同志总会提到, 即使企业其他什么项目都不用调整, 至少有一个项目必须进行纳税调节, 这个项目就是-“业务招待费”。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 收入的5‰。《企业所得税法》作为涉税领域少有的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的税种之一, 以单独的条例对业务招待费的纳税处理进行专门规定, 由此可见, 该费用在企业运营中的特殊位置。另在, 在税务稽查工作中, 该项费用也是作为重点检查对象进行处理。从降低企业涉税风险, 统筹纳税筹划, 维护企业合法利益角度, 也应加强对上述重点可控费用的管理。

3. 从会计实务角度

在会计实务工作中, 对于主要可控费用的账务处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同一费用项目存在多形式发票, 基于业务人员在各地区拓展业务的实际情况, 区域间发票管理的相关规定也不尽相同, 存在例如同一时间点沿海地区全面开具机打发票、内陆地区仍主要开具定额发票或者机打发票及定额发票同时存在的情形, 对财务人员关于发票真伪的鉴定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二是取得票据不规范, 由于业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规定的不熟悉, 导致发票抬头单位名称不全、不开具单位名称、发票内容开具不规范、票面污损严重等较多不合规现象;三是以上费用项目之间存在部分交叉之处, 如差旅费用与部分会议费中单开的住宿费用、举行会议采购消耗的部分消耗品与办公费、业务招待费用、由于政府部门管理职能的重叠造成为专项项目发生的相关费用与日常的相关费用难以区分;四是由于存在部分增值税涉税项目, 由于经办人员缺乏对增值税相关规定的了解, 出现应开未开增值税发票, 或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是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等情形, 造成纳税损失。

4. 从企业管理角度

企业的主要可控费用, 顾名思义, 就是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加以管控的费用项目, 人的因素或者人为的因素在上述费用管控过程中的费用得以凸显。在实际工作中, 存在一是接待风气不佳, 浪费较普遍, “餐桌文化”、“烟酒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公务接待文化中, “无烟不成礼, 无酒不成席”宴席档次代表接待级别高低, 已成为企业日常接待的主流;二是混淆账目, 随意变通, 将应列入“业务招待费”明细科目的费用列入其他科目, 部分单位为减少报表上反映的招待费支出, 将一部分招待费用列入其他科目, 还存在以购买办公用品等发票代替业务招待费支出发票, 以达到减少招待费用的支出目的等不规范行为, 导致了单位的发票不实, 各项费用反映不准确;三是监督环节薄弱, 纠正难及时, 接待标准模糊, 缺乏衡量依据, 监督难以开展, 当事人不愿被监督, 公务招待场所往往选择比较隐蔽的地方, 难以被公众发现, 监督难以及时, 监督力量有限, 仅凭企业纪检监察机关的力量, 监督难以全面深入;四是责任追究不到位, 对责任人难以形成震慑, 由于缺失严格的责任追究办法, 一些单位超出限额预算, 只处罚到单位, 没有追责到人, 即使是处罚单位, 也由于种种原因而难以执行到位, 不了了之。

三、加强可控费用管控的建议

1. 自觉接受监督, 加强制度管理

企业要提高认识,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可控费用管理反映出的是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干部作风, 要把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 聚焦“四风”, 深入查找问题, 立行立改, 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逐步从体制机制制度上推进人财物等重大决策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 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 要不失声、不缺位,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认真学习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等中央一系列转作风、抑消费、求转变的文件等相关规定精神, 积极践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暂行规定》、《贯彻落实十项断然措施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 深刻总结各项经验教训, 积极吸纳职工意见, 制定或修订《经费管理办法》、《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见》等规定, 进一步明确了分工, 加强和规范了费用审批、发生、列支的流程控制, 将之纳入到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上来。

2. 积极将全面预算管理、一支笔制度、财务总监联签制度“签字背书”方法与可控费用管理有机结合

细化费用支出, 将可控费用划分到各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严格按规定指标控制各项费用, 并及时统计各支出明细, 定期进行分析考核。突出全面预算管理, 对于非安全生产费用进行严格审核, 对于无预算、超标准、不合理的费用严禁报销;严控公务消费, 降低各项接待标准, 切实压缩各类公务接待支出;严控公共费用申请, 未经主要领导批准, 各类公共支出不予发生;规范费用审批、报销各环节审查权限, 加强对所附票据的检查检验, 突出强调单位负责人与财务总监联签制度等, 经过以上努力, 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3. 强化监督检查, 狠抓责任落实

企业纪检监察机关和财务部门要要认真查找和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以“自揭家丑、刮骨疗伤”的勇气, 加强检查整改, 坚决消除滋生腐败的病灶, 协同有关单位认真组织规范公务招待的督查工作。督查工作要坚持“四查四看”的原则, 即:查定点饭店, 看是否由公开招标确定;查原始票据, 看审批程序是否规范;查入账明细, 看招待费标准执行和单列情况;查政务公开内容, 看招待费是否定期公布。各部门应每半年向同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一次此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对公款吃喝之风屡禁不止的地区、部门和单位, 要严肃追究当事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接受超标接待者, 一经查实, 要向其个人追缴超出的费用, 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对违反审批程序或定点制度, 擅自安排招待并报销费用的, 违反规定在下属单位和企业报销招待费用开支的, 以其他名义和方式转嫁或变相开支招待费的, 除向报销人追缴所报费用外, 经办财务人员和分管领导必须写出书面检查, 情节严重又拒不纠正的,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实行责任追究。

4. 认真学习已曝光企业的整改措施, 积极吸收自用

被曝光企业在社会公众、新闻监督、主管机构督办等一系列压力下, 必将集思广益, 对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提出改善措施, 对于同类型或者其他领域企业来说具备较强的借鉴意义。以中铁建“天价招待费”整改事件为例, 该事件引起王岐山书记的高度重视并专门下达指示, 在国资委的检查情况通报会上指出, 中国铁建组织1170多名业务人员对全部36家二级公司的4250个核算单位业务招待费进行了检查, 经查, 中国铁建业务招待费支出总体上是符合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的, 但也确实存在发票开具不规范、报销程序不严格、会计科目使用不当以及少数人违纪违法等问题, 中国铁建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均进行了处理和问责, 通报批评57人, 党纪政纪处分8人, 移送司法机关1人, 并依纪依法作出追缴和退赔处理, 同时, 对有关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 对于下一步工作则拟定了《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明确了发票背面必须注明多少个人吃、请谁吃、证明人是谁、陪吃人是谁, 发票金额不能超过1张5000元, 桑拿娱乐会所的发票一律不给报销, 强化考核监督。企业应借鉴该事件曝光、调查、整改、处置的过程、结果及措施, 并结合自身实际, 汲取已发生费用的检查、违规费用的处理、完善发票信息、严格报销范围等方面的有益措施, 提高自身管控水平。

企业主要可控费用的管控, 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财务管控能力、内控系统完善程度、监督检查体制质量的一个综合评价。企业可控费用管理最终是要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企业抓好主要可控费用的管理, 必将会对企业工作作风的转变、良好风气的形成、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支持。

摘要:随着一系列“天价招待费”“天价公关费”等事件的曝光以及从中央到地方大气力的改进作风建设、压缩“三公经费”, 以业务招待费为代表的可控费用的管控问题再次凝聚了大家的关注, 本文结合一般企业在可控费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可控费用的管控流程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公共事件,可控费用,管理

参考文献

[1]贺南轩.成本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刘万蓉.浅谈集团总部管理费用中可控费用控制[J].现代商业, 2013, (18) :179-180

[3]张林宝.工业企业成本费用中可控性费用控制分析[J].现代工贸商业, 2010, (3) :40-41.

公共费用 篇2

2007-06-16 15:45一般公共设施维护费 一般公共设施维护费的构成是:

1)、人员费用,分为管理人员、技师、技工等,包括工资、福利、津贴、保险和服装费用等;F1(元/月)2)、公共照明系统费用,包括大厅、门厅走廊、路灯、装饰灯(含节日装点灯)。这项费用又分为:

(1)、电费(W1×T1+W2×T2+„)×30×P电F2(元/月)其中,W1表示每天开启时间为T1(小时)的照明电器的总功率(千瓦/小时);T1表示每日开启的时间(小时);30表示每月天数;P电表示电费单价(元/度)。(2)、维修费,这是一个估算的经验值;F3(元/月)3)、抽送风费用,包括:

(1)、电费=W×24×a×30×P电F4(元/月)其中,W表示抽送风电机的功率;a表示使用系数,使用系数=平均每天开启时间/24;P电表示电费单价(元/度)。

(2)、维修费,这也是一个估算的经验值;F5(元/月)4)、给排水费用,包括:

(1)、电费=W×24×a×30×P电F6(元/月)其中,W表示抽送水电机的功率;a表示使用系数,使用系数=平均每天开启时间/24;P电表示电费单价(元/度)。

(2)、维修费,这是一个估算的经验值;F7(元/月)5)、供配电、发电系统设备维修费;F8(元/月)6)、消防系统维修费;F9(元/月)7)、公共建筑、道路维修费;F10(元/月)8)、以上2~7项的不可预见费,按10%计;F11(元/月)由上述这11项费用,可按公式(2-1)计算出一般公共设施维护费: P2=∑11i=1Fi/S(元/月•m2)其中,P2表示一般公共设施维护费,Fi表示上述所列F1至F11代表的费用;S表示所管物业的总面积。

由这个计算公式可见,管理面积S越大,则每单位面积所分摊的一般公共设施维护费P2也越低。

9)、更新储备金:

P’2={∑(Mi+Ii)÷Yi}/(12×S)其中,P’2表示一般公共设施的更新储备金,Mi表示各一般公共设施的购置费,包括照明系统、抽送风系统、配电发电系统、消防系统等;Ii表示各一般公共设施的安装费用;Yi表示各一般公共设施的正常、安全使用年限;S表示所管物业的总面积。

3、电梯费

电梯费的构成是:

1)、电费=n×W×24×a×30×P电F1(元/月)其中n表示电梯数(4部电梯n就为4);W表示电梯功率;a表示电梯使用系数,由于写字楼、商厦、公寓的电梯使用时间和频率不同,会有差别,它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进行估算,a大致在03~06这样的范围之间;P电表示电费单价(元/度)。2)、维修费,包括材料和专门人工费;F2(元/月)3)、以上1~2项的不可预见费,按10%计;F3(元/月)由上述这3项费用,可按公式(6-1)计算出电梯费: P3=∑3i=1Fi/S梯(元/月•m2)其中,P3表示电梯费;Fi表示上述所例F1至F3代表的费用;S梯表示带电梯的物业面积。4)更新储备金:

P’3=[∑(M 梯+I梯)÷Y]/(12×S梯)

其中P’3表示电梯的更新储备金;M梯表示电梯的购置费;I梯表示电梯的安装费用;Y表示电梯的正常、安全使用年限;S梯表示带电梯的物业面积。

4、空调费

空调费的构成是:

1)、电费。中央空调的公共用电有主机和辅机(水泵、冷却塔等)两部分,所以:

电费={n主×W主×b主+(n泵×W泵+n塔×W塔)×b辅}×T×30×P电F1(元/月)其中,n主表示主机台数;W主表示主机功率;b主表示主机负荷系数;n泵表示水泵台数;W泵表示水泵功率;n塔表示冷却塔电机台数;W塔表示冷却塔电机功率;b辅表示辅机负荷系数;T表示每天空调工作时间;P电表示电费单价(元/度); 2)、水费:F2(元/月)3)、维修费(仅指公共部分,各业主户内风机由业主负责费用),包括材料和人工费用;F3(元/月)4)、以上1~3项不可预见费用,按10%计;F4(元/月)由上述这4项费用,可按公式(2-1)计算出空调费: P4=∑4i=1Fi/S空调(元/月•m2)其中,P4表示空调费;Fi表示上述所列F1至F4代表的费用;S空调表示使用中央空调的物业面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办公室、商场的人流量是不同的,所以,它们的制冷量在设计时也不一样。在提出上述P4之后,各类型物业要根据其设计数据调整费用。比如商场制冷量一般是写字间的2倍,所以对于商场空调费的分摊就应是2×P4(元/月•m2)。5)、更新储备金:

P’4=[(M空调+I空调÷Y)/(12×S空调)其中,P’4表示空调设备的更新储备金;M空调表示空调设备购置费;I空调表示空调设备安装费;Y表示空调安全使用年限;S空调表示使用中央空调的物业面积。

5、环卫清洁费

环卫清洁费的构成是:

1)、人工费,包括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工资、福利、津贴、奖金、保险、服装费用等;F1(元/月)

2)、清洁机械材料费,其中大型清洁机械,如大楼幕墙清洁设备、打蜡抛光等,按价值和使用年限折算出每月的价值;日常易耗品及工具,每月作预算;F2(元/月)3)、垃圾桶购置费;F3(元/月)4)、垃圾清倒费;F4(元/月)5)、化粪池清理费;F5(元/月)6)、水池清洁费;F6(元/月)7)、清洁环卫所需的其他费用;F7(元/月)由上述这7项费用,可按公式(2-1)计算出环卫清洁费: P5=∑7i=1Fi/S环卫(元/月•m2)其中,P5表示环卫清洁费;Fi表示上述所列F1至F7代表的费用;S环卫表示上述费用所涉及的清洁区域面积。

6、绿化费

绿化费的构成是:

1)、人员费用,包括管理人员、技师、工人等;F1(元/月)2)、绿化工具、材料(如化肥、除草剂等)费;F2(元/月)3)、绿化用水费;F3(元/月)4)、园林景观再造费用;F4(元/月)由上述这4项费用,可按公式(2-1)计算出绿化费: P6=∑4i=1Fi/S绿化(元/月•m2)其中,P6表示绿化费,Fi表示上述所列F1至F4代表的费用;S绿化表示绿化的面积。

7、保安费

保安费的构成是:

1)、人员费用,包括工资、福利、津贴、保险、服装费用等;F1(元/月)2)、保卫系统设备,包括:(1)、电费;F2(元/月)(2)、维修费;F3(元/月)3)、日常保卫器材费(如警棍、电池等);F4(元/月)由上述这4项费用,可按公式(6-1)计算出保安费: P7=∑4i=1Fi/S(元/月•m2)其中,P7表示保安费;Fi表示上述所列F1至F4代表的费用;S表示所管物业的总面积。4)、更新储备金:

P’7=[(M保+I保)÷Y]/(12×S)

其中P’7表示保安系统的更新储备金;M保表示保安系统购置费;I保表示保安系统安装费;Y表示保安系统正常使用年限;S表示所管物业的总面积。

8、电视系统费用(非有限电视公司提供)电视系统费用的构成是:

1)、电费:W×30×P电F1(元/月)其中,W表示电视系统的功率;P电表示电费单价(元/度)。2)、维修费;F2(元/月)3)、节目租用费;F3(元/月)由上述这3项费用,可按公式(2-1)计算出电视系统费用: P8=∑3i=1Fi/S(元/月•m2)其中,P8表示电视系统费用;Fi表示上述所列F1至F3代表的费用;S表示所管物业的总面积。

4)更新储备金;

P’8=[(M视+I视)÷Y]/(12×S)其中,P’8表示电视系统的更新储备金;M视表示电视系统购置费;I视表示电视系统安全费;Y表示电视系统正常使用年限;S表示所管物业的总面积。

9、保险费

及时投购保险是物业管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切不可怠慢或存侥幸心理,一旦由于某种灾难造成了物业总体的破坏,而无资金及时修复,那将是物业管理公司的严重失职,它会因此而丧失管理资格,而业主所蒙受的损失更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必须加倍重视保险。1)、险种选择;

险种的选择是根据所管物业的类型和使用性质来决定的,同时要考虑业主的意愿和承受能力。业主如有异议,则必须经过业主委员会或业主大会讨论决定,并形成法律文件。2)、保险费分摊; P9=MX/S 其中,P9表示保险费用;M表示投保总金额;X表示保险费率;S表示保险受惠物业的总面积。

10、更新储备金

物 业的配套设备都有一定的安全使用寿命,到时候就得更换(否则可能会酿成灾害)。一下子向业主筹集这笔费用,业主往往难以承担,所以物业管理公司有责任从物 业投入使用开始就逐年积存这部分费用,以备不时之需,这是物业管理重要的构成部分。从所有权关系上讲,这笔款项是业主的共有财产,所以要在银行单独立帐,由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共同管理。当物业管理公司更换时,此笔款项必须移交给新的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使用这笔款项,必须经过业主委员会的审 批。

由前面已计算出的更新储备金,可计算总的更新储备金: P10=P’2+P’3+P’4+P’7+P’8

11、管理者酬金P11 前 述10项费用都是物业管理所需的实际支出,对物业管理公司来说是没有利润的。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要有合理的利润,否则将失去经营的动力。管理 者酬金的比率可根据管理的水平、管理成效,由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商定,一般服务性行业的利润率在8%~15%之间,管理者酬金就是以前述10项费用 之和为基数,乘上这个利润率即得。

12、税收P12 这是一个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前述P1~P10项费用是物业管理的实际支出费用,对物 业管理公司无利润可言。水费、电费、收视费等仅仅是由物业管理公司代收、代缴,对这部分往来收入,似乎不应该向物业管理公司征税,否则就出现了重复征税的 问题。但目前税务部门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全部收入计征税收,这一方面增加了业主(或用户)的费用负担,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这一问题有待在物业管理的 立法中予以明确。物业管理公司应尽早认识并尽可能妥善处理好这一矛盾。

在对上述12项费用标准核算之后,就可得到物业管理费的总单价: P总=∑12i=1Pi(元/月•m2)(2-2)在作每户的管理费计费时,只需用每户面积乘以单价,即可得每户的管理费数额: F总=P总×S户(元/月)(2-3)人工费的预算

人工费预算基本上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计划期内不同性质、类型、对象的物业所需要聘用的日常管理人员数和维修工人数;另一个是计划期内所聘用的日常管理人员和维修工人的人均工资额。人工费预算定额的测算公式可表达为: Pi=Σ(Ni×Wi)(i=1,„„n)Pi——计划期日常综合管理费中人工费的预算额;

Ni——计划期需聘用的第i类日常管理人员和维修工人数; Wi——计划期第i类人员的人均工资额。

如表1-23所示,某物业管理企业要完成所接管的“名雅苑”多层住宅的日常管理任务,需聘用4人管理人员,每人每月工资600元;20个楼管员,每人每月工资350元;1个日常水电维修工,每人每月工资500元,则每月共需开支的人工费为: Pi=4×600+20×350+1×500=9 900(元)

2、行政办公费预算

行政办公费预算可通过预测全年费用支出,折合每月费用计算得到。对已有管理经历的物业管理企业,可根据上年企业会计报表和年终决算,得到报告期全年行政办公费支出数,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和应该减少的不合理支出,就可得到计划期全年行政办公费预算。用公式可表达为:

P2=F。(1+i%)-F。

P2——计划期行政办公费预算额; F。——基期行政办公费实际支出; i——通货膨胀率;

F′。——基期行政办公费中的不合理开支。

没有管理经验的物业管理企业可用下列公式测算行政办公费支出预算: P2=ΣFi(i=1,……n)

Fi——指第i项行政办公费开支预测额。

3、劳动保护防护费预算

劳动保护费预算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计划期内物业管理企业所需聘用的职工人数;二是计划期内人均的劳动保护防护费。用公式可表达为: P3=N×β

P3——计划期内劳动保护防护费预算额; N——计划期内聘用的职工人数;

β——计划期内人均劳动保护防护费。

式中计划期内人均劳动保护防护费,可根据报告期合计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加以测算分析得到。

4、公用水电费预算

公用水电费预算主要取决于不同物业的公共设备设施装置和用水用电量及水电费的单价。用公式可表示为:

P4=ΣQ电i×P电+ΣQ水i×P水(i=1,„„n)P4——表示计划期内公用设备设施用水用电费支出; Q电i——表示第i项公用设备设施用电量; Q水i——表示第i项公用设备设施用水量; P电——表示电费单价; P水——表示水量单价。

公共设备设施一般主要包括公共照明设备系统、抽水送风机、给排水设备系统、电梯、中央空调,其用电量的计算,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测算。但有经验的物业管理企业可以根据报告期的用水用电情况和计划期要求节约降低的用量指标,测算得到。它们的具体计算如下:(1)、公共照明设备系统用电量的计算 Q电1=(W1×T1+W2×T2+„„)×30 Q电1——公共照明设备系统用电量;

W1——每次开启时间为T1(小时)的照明电器总功率(千瓦/小时); T1——每天开启时间(小时); 30——每月天数。

(2)、抽水送风机的用电量 Q电2=W×24×α×30 Q电2——抽水送风机的用电量;

W——抽水送风机的功率(千瓦/小时);

a——表示使用系数a=平均每天开启时间/24小时。(3)、给排水设备系统用电量 Q电3=W×24×a×30 Q电3——表示给排水设备系统的用电量; W——给排水设备的功率。a——给排水设备的使用系数。(4)、电梯用电量

Q电4=n×W×24×a×30 Q电4——电梯用电量;

n——电梯数量;W——电梯功率

a——电梯使用系数。由于写字楼、商厦、住宅和公寓的电梯使用时间和频率不同,因此a会有差异。通过统计方法进行估算,a大约在03~06之间。(5)、中央空调用电量

Q电5=n主×W主×b主+(n泵×W泵+n塔×W塔)×b辅}×T×30 Q电5——表示中央空调用电量; n主——主机台数;

b主——主机的负荷系数; W主——主机的功率; n泵——水泵台数; W泵——水泵的功率;

n塔——冷却塔电机的台数; W塔——冷却塔电机的功率; b辅——辅机的负荷系数; T——每天空调工作时间; 30——每月天数。

5、保安服务费预算

保安服务费由保安人员人工费、保安设备系统维护费和日常保安工器具费构成,应分别计算出这些费用预算,加总后即得出保安服务费预算额。用公式可表示如下: P5=Σ3i=1Fi=F1+F2+F3

P5——表示保安服务费预算额;

Fi——表示第i项保安服务费预算额; F1——表示保安人员人工费; F2——表示保安设备系统维护费; F3——表示日常保安工器具费。

其中,F1=保安人员聘用数×(人均工资奖金等+人均服装费+人均保险费); F2=保安设备系统用电量×电费单价+日常维修养护费; F3=日常保安用警棍、电池和电筒等购置费。

物业管理企业若将物业的保安服务任务交给专业保安公司承包完成,则保安服务费预算额即为将支付给专业保安公司的费用。

6、环卫清洁费预算

测算环卫清洁费预算可先将构成环卫清洁费的各项费用支出预算测算出来,然后加总。用公式可表示为: P6=ΣFi(i=1,……n)

P6——环卫清洁费预算额;

Fi——第i项环卫清洁费支出预算。

若物业管理企业将物业环境清洁卫生任务,交给专业环卫部门承包完成,则环卫清洁费预算为支付给专业环卫公司的费用。

7、绿化养护费预算

绿化养护费预算的测定,也是先将构成绿化养护费的各项费用支出测算出来,然后加总。用公式可表示为: P7=ΣFi(i=1,……n)

P7——绿化养护费预算额;

Fi——第i项绿化养护费的支出预算。

8、保险费预算

物业管理企业在确定物业保险费预算时,首先要选择好险种,险种的选择是由所接管物业的类型、使用性质决定的,同时也要考虑业主的意愿和承受能力。业主如有异议,则必须经过业主管理委员会或业主大会讨论决定,并形成法律文件。

(1)、一般对于公寓、别墅小区,只对配套的水电设施投保,以便万一受到地震、台风、火灾等破坏时能及时修复。

(2)、对于高层写字楼、商厦、酒店等,则必须投购大厦财产保险,包括土建、装修和设备。一般是按楼宇的总造价来投保。对于商厦、酒店,还要投购公共责任险。(3)、对一些特殊设备(如高层公寓的电梯、酒店的中央空调等)进行投保。

总之,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地区特点、业主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审慎地选择投保是做好保险费预算的前提,也是搞好物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保险费预算确定的公式如下: P8=∑(MiXi)(i=1,„„n)P8——保险费预算额;

Mi——投保的物业价值第i种保险种类; Xi——第i种保险种类的保险费费率。

9、公共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费预算 公共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费预算,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物业的历史资料和经验数据测算取得。如一般一台水泵的月养护费为100元,一部电梯的月养护费为1000元。

公共费用 篇3

科斯 (1937) 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明确指出企业存在的理由在于市场的交易费用不为零。[1]企业和市场作为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手段, 二者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组织管理成本间的均衡。当企业内部进行资源配置的生产、合同和行政成本合计低于通过市场上买卖时, 企业就会产生, 而且企业的规模会扩张至企业的内部管理组织成本与外部交易成本的均衡点。因此, 在科斯看来, 企业的边界在于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之间的比较, 企业作为有限理性的行动主体, 其行动逻辑在于比较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大小从而作出以何种手段配置资源的决策。

沿着这一思路, 本文主要关注村庄的性质。村庄作为一个生产组织, 其性质或组织边界与企业相类似吗?作为村庄行动主体的村民, 其行动逻辑又是基于何种因素的考虑?在封闭的村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是否存在村庄边界?科斯对企业性质的分析方法与逻辑也同样适用于村庄的性质分析吗?在现有的文献中, 关于村庄性质的讨论鲜少有文献从经济学或管理学视角出发去讨论, 对村庄性质的研究多见诸于社会学、政治学或法学等学科领域, 如贺雪峰以社区记忆和村庄精英二维因素为主线, 建构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分析框架。[2]吕德文从村庄传统的视角切入考察村庄社会性质, 展现出4种村庄类型:老传统主导的村庄类型、新传统主导的村庄类型、新老传统相结合的村庄类型以及没有传统 (村落传统遭遇瓦解) 的村庄类型。[3]本文的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及公共选择理论, 以村庄“交易”为分析的基本单位, 结合行动单位 (个体、家庭或宗族) 的集体行动逻辑讨论中国的村庄性质。

二、一般性分析:国家背景下的村庄特征

在封闭的村庄环境下, 各种生产要素以及农产品不能在村庄内外进行自由流动。就农业生产而言, 村庄在国家背景下表现出以下特征:

1.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农耕社会, 城市的发育非常滞后。城乡长期二元分割的经济结构下造成农业生产的效率低下,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条件下, 单个农户的个体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这就需要形成生产组织来进行团队合作。这里产生的一个问题是, 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 哪一种生产组织是相对有效率的。对中国农村社会影响最大的合作组织形式当属人民公社。在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 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被实践证明是相对有效率的。但是, 单个家庭的生产经营带有小农经济的特征。因此, 在小规模家庭经营难以产生分工经济的情况下, 原有的家庭成员就希望将团队合作的秩序得到扩展, 即需要与村里其它的家庭或生产团队进行联合生产, 从而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 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动的成本, 促使规模经济的产生。而这种联合的行动逻辑在于, 基于乡村传统关系内的血缘、亲缘、地缘和业缘的存在, 行动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 往往会优先考虑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成员, 其次是亲缘关系, 再依次将合作的范围扩展到地缘或业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也就是费孝通先生 (1985) 所指的“差序格局”, 在农村, 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以“差序格局”为表现形式, 家庭、家族、亲属等初级关系作用明显, 而以职业、共同兴趣和其他共同经历为基础建立的次级关系在人们生活中表现出的作用次之。[4]

2.村庄缺乏法制保护, 特别是缺乏国家产权的保护。在生产资料缺乏国家正式制度的保护下, 村民们只能对其实施个体保护, 在农村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家族进行产权保护。但是, 单个家族的产权保护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既不能拥有分工经济, 又不能产生规模经济。与之引发的问题是, 我们认为农业是具有外部性的行业, 农业作为“没有围墙的工厂”。这意味着农业经营中的搭便车等败德行为极易发生, 因而产权保护费用十分高昂。这些特性要求农业经营组织必须具有良好的约束机制和合作机制, 要求在产权界定和实施上具有更为显著的集体行动激励机制。为了降低产权保护费用, 单个家族就产生了寻求合作伙伴来共同保护的需要。这也就是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之一。村民寻求合作伙伴来联合保护产权的行动也体现出“差序格局”的特征, 最后形成的保护团体优先考虑以血缘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 再依次扩展到亲缘、地缘和业缘。如历史上的部落产权制度。可见, 人际关系有时具有极大的生产性, 能够帮助特定的个体获取他所急需的稀缺资源, 并影响着历史进程中产权规则的形成。

3.中国农村人地矛盾严酷, 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下降, 土地价值上升。在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的情况下, 发生在农村地区家族内成员为争夺土地的产权而发生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究其根本原因, 中国农耕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无力投资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村民在市场上的预期失业率大于零, 故在村庄的土地产权就变成是村民的“就业保障”, 土地变成农民的“命根子”, 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 为什么中国农村的田地实行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 而不是实行长子继承制。因此, 土地均分的制度安排是基于降低交易费用和产权保护费用的有效选择。

以上3个方面反映了国家背景下村庄的一些基本特征, 其中第一个方面是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 指出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合作的特性, 村庄是一个合作组织;第二和第三个方面从产权保护和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出发, 指出村庄内的产权保护具有排他性的特征。

三、村庄的性质: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交易费用”的重要概念, 认为市场运行中存在着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范畴的引入, 进一步拓展了经济学分析的领域和视野。在科斯看来, 交易费用至少包括两项内容:①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 即在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这是交易准备阶段发生的费用。②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费用。这是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此外, 科斯认为, 交易费用还包括由未来不确定性风险而引致的费用, 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下文分析中所指的交易费用主要是搜寻合作伙伴的信息费用、惩罚机会主义行为者的制裁费用等。

1.村庄合作关系形成中的交易费用。

在经济、管理学家看来, 合作是一种多面的现象, 企业间合作是合作方为了获得满意的收益 (共同的或独自的) 所采取的协同行动。[5]本文认为, 村庄内合作需要的产生在于单个村民或家族的能力有限, 从资源依赖/基础观的视角可以较好地来解释村庄内合作行为的本质特征:即单个村民或家族可以控制的资源有限, 他们必须与其他行动主体进行合作来实现对资源的交换、分享和聚集。合作关系的发生, 村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利益的获得, 也需要同时估计相对付出的费用。资源依赖的家族间要形成合作关系可能会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合作过程中交易费用的形成与以下原因有关:第一是因为信息的搜集需要费用;第二是因为人的有限理性以及天然的机会主义倾向。因此, 如果没有制度保证村民可以低成本的搜寻信息和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合作中过高的交易费用可能会超过合作收益而使参与方得不偿失, 合作关系就可能难以形成。反过来, 交易费用 (成本) 的降低对合作有促进的作用。

本文用图1来表示交易成本的降低对合作形成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交易成本降低使得原来参与合作的人能获得更多的合作净剩余, 社会财富增加了。合作净剩余是合作收益的主观估价与交易成本的差额, 在主观估价不变的情况下, 交易成本降低必然增加合作净剩余。如图1所示P1CEP2部分的面积, 它指的是交易成本由P1降低到P2后原来参与合作的合作方所获得的新增净剩余。二是交易成本降低, 使得原来由于交易成本高而不能参与合作的人现在也可以进行合作了, 并且能从合作中获得一定的净剩余, 图中三角形CEF部分的面积就代表新增合作者所获得的合作净剩余。

2.村庄环境下传统社会关系对合作中交易费用的节约。

在传统的农民社会或有时所称的民俗社会中, 是小型的、封闭的, 其成员具有强烈的群体同聚意识 (Redfield, 1967, 1986) 。为了分析的简化, 本文假定, 村庄是一个封闭的环境, 生产要素和商品不能自由流动, 所有潜在合作对象局限在本村范围之内。这也是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们有合作的需要, 在一起住, 合作起来方便。在这种社会环境中, 群体紧密, 人们的交往密切而频繁, 合作伙伴只需要在本村内就可找到, 这降低了对外搜寻合作伙伴的信息搜寻费用。每个人与有着亲缘、地缘关系的其他个体都有着某种固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并不会伴随着一次经济合作行为的结束而终结。村庄传统社会关系这种非正式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合作中的交易费用:首先, 它提供潜在合作对手的信息。在较小的封闭团体中, 信息的传递便捷, 信息是流动而公开的, 这就降低了信息搜寻费用。其次, 村庄内的传统社会关系能有效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在封闭社会, 自然人这一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个人从社区内“退出”是不可能的或代价极高, 这意味着关系中断对背叛者可以形成足够大的惩罚, 而对背叛者制裁的执行——断绝日后合作的机会——并不需要耗费很高的成本。因此, 在传统社会关系的作用下, 村庄构成了一个合作组织, 也是一个集体行动的机制。前者降低了对外的交易费用, 后者降低了内部的交易费用。

四、村庄的性质: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

在公共选择的分析中, 核心的问题是要阐明把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决策的机制或程序的选择。[6]这些机制或程序, 通过直接方式或者指定代表的间接方式, 显示公民对广义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偏好。于是, 在公民和国家之间必须插入一个媒介——选举制度。在实践中, 这种制度有多种具体形式, 所采取的规则不同, 有关行为的成本——收益模式也不同, 因而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结构。

公共选择体现了国家 (或政府) 对村庄制度设计与村民偏好之间的选择。通过对国家背景下的村庄特征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 国家对村庄缺乏产权保护, 单个村民或家族只能实施自我保护, 但是自我保护不能产生分工经济, 也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于是产生了合作的需要, 并希望将团队合作的秩序扩展。因此, 从整个村庄来看, 国家对村庄缺乏产权保护的制度引发了村庄合作秩序的扩展和分工的演进, 村民在国家的制度背景下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决策的机制。可见, 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的方式和程度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产权制度,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或引起经济衰落。在国家权力背景下, 村庄可认为是产权的保护装置, 这种产权制度是有效的, 也是排他的。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沿袭了科斯的分析逻辑, 以“交易”为分析单位, 在国家背景下通过深入分析村庄的特征, 基于交易费用和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村庄的性质, 研究发现:

1.村庄是一个产权的保护机制。在生产资料缺乏国家正式制度的保护下, 村民们只能对其实施个体保护, 在农村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家族进行产权保护。但是, 单个家族的产权保护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既不能拥有分工经济, 又不能产生规模经济, 因此希望合作的秩序得到扩展。集体产权保护由于对外排他性 (与私有产权保护相似) , 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 集体成员共同承担决策风险和后果, 所以村庄作为一个产权保护机制是可以有效排他的。

2.村庄是一个合作组织, 一个集体行动的机制。前者降低了对外的交易费用, 后者降低了内部的交易费用。在封闭的村庄环境中, 村民的合作对象限制在本地企业范围中。由于自然人不能够自由流动, 人们往往只是和同居一地、与有着血缘、亲缘、地缘或业缘关系的人发生交往, 人们的交往重复而频繁, 而退出成本极大。在这种约束条件下, 传统社会关系是一种低成本的信息搜寻方式, 同时它还可以提供一种低成本惩罚机会主义行为的手段。因此, 在假定合作收益一定的情况下, 村庄中形成的传统社会关系可以从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促进村民合作行为的发生。

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 本文的分析假设村庄是一个封闭的环境, 生产要素和商品不能自由流动。如果放松约束条件, 当村庄环境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时, 传统社会关系这种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它还可以通过降低合作中的交易费用而促进村庄内合作关系的形成吗?村庄的性质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从产权的角度来说, 会不会出现外来第三方的权力介入产权安排的方式呢?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讨论, 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村庄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2]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J].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4) .

[3]吕德文.村庄传统: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一个视角[J].人文杂志, 2008, (01) .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

[5]Anderson J.C.and J.A.Narus.A Model of Distributor Firm and Manufacturer Firm Working Partnership[J].Jounal of Marketing, 1990, (54) .

上一篇:虚拟研发下一篇:探索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