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费用

2024-08-27

资金费用(共7篇)

资金费用 篇1

笔者常常听到有人询问:“到底什么是财务费用?怎样才能正确处理财务费用?”也常常困惑“为何国家有关规定出现互相矛盾”?例如, 对于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CAS17) 把它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CAS22) 则把它作为借款的初始金额确认处理。

什么是财务费用?应该正确地理解为“财务费用是为了完成财务活动而发生的期间费用”。而财务活动应该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投资等与资金运动有关的各个方面。然而, 不少会计理论教材鉴于有关会计制度对“财务费用”的规定存在差异, 为了避免种种矛盾, 基本上都笼统地将“财务费用”的概念界定为“是为筹集企业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甚至有不少教材包括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指导教材在对筹资业务的会计处理上绝口不再提财务费用, 真是令人费解。笔者想通过查阅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或是具有权威的理论教材以解决此种问题, 却一直未能如愿。鉴于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与上述相关的资金费用予以详解。

一、资金费用的理论界定

资金费用应是企业为筹集、使用、投资、分配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即所有与资金活动有关的费用都是资金费用, 也就是广义上的财务费用。但根据目前会计理论与企业业务的发展变化和分类具体核算的原则, 筹资与投资费用已经进行了单独核算, 所以作为狭义上的资金费用———期间费用之一的“财务费用”和进行单设账户核算的“财务费用”, 均是企业为筹集、使用、分配资金而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

二、资金费用的处理原则

原则是为了规范同类业务的处理、能够方便地把握或是针对新出现的业务和问题予以正确处理而提出的强制性标准。我国尚缺乏这样的原则, 以至于会计人员陷于无所适从的境地。比如, 以前我们对于银行借款发生的费用和通过发行债券筹资发生的费用都是毫不犹豫地将其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我们保持了这种一贯性, 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绝对正确的。但现行CAS22却作出了把筹资费用作为所筹资金的初始金额的规定, 让我们既费解财务费用的“正确处理方法”, 又质疑以往相关会计业务处理规定的权威性。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 还在于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没有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去研究、分析这些相互矛盾的问题, 没有针对其共性和差异提出指导性的处理原则。根据会计核算对象和目标, 为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同时为了便于人们的记忆和理解, 笔者认为资金费用的处理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1.“成本先于费用”原则。

出现自相矛盾的规定和缺乏有效遵循的指导原则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于成本和费用的区别缺乏认识, 虽然在理论上已把成本和费用的区别讲清楚了, 但并没有把这种区别运用到会计实践中去, 造成了无所适从的状况。

其实成本和费用是广义费用的两个方面, 之所以把两者分开, 主要是因为成本的核算对象独立并可确定, 同时在经营管理中还有独立核算、分析的需要。比如, 核算某一产品的成本, 是因为我们需要同该种产品的销售收入相配比并要分析该种产品成本的合理性及是否具有价值提升的空间。而费用的核算对象不确定, 它是为企业的整体经营服务的, 由于它的笼统性, 因此其只能和企业的整体经营效果相配比。

例如, 企业向银行借了100 000元的周转资金, 共发生手续费1 000元。此项业务的会计处理应为:

借:银行存款99 000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1 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100 000此笔借款作为借款成本, 一方面是因为借款已达成, 具有

明确的核算对象;另一方面是因为借款费用是为了整笔款项发生的, 理应在整个借款期间进行摊销, 在实际利率摊销法下, 该笔借款的实际利率确实大于合同利率, 本着“客观性的原则”更应该实事求是地在整个借款期间进行摊销。虽然都是作为财务费用进行处理的, 但是与以前直接作为财务费用相比, 有了直接和间接之分, 而且作为后者在各期的财务费用要明显大于前者的摊销数额。假如, 企业未借到100 000元, 而同样发生了资金费用1 000元的情况下 (当然, 这种业务在实践中很少, 但在以债券筹资的方式下未成功发行的资金费用却很多, 本例主要是为了便于和成本化的资金费用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而假定的) , 其会计处理应为:

借:财务费用1 000

贷:银行存款1 000

2.“独立核算”原则。

虽然在会计业务处理中我们未明确提出“独立核算”原则, 但在业务处理中我们一直遵循着这一原则;而且在我国的传统会计理论中, 我们也一直强调“收支两条线”, 在现金使用的管理办法中也一直强调“禁止坐支”。但不少人为了能够解决新问题或跨越障碍, 或是“病急乱投医”, 对于筹资的资金费用提出了由其利息收入或溢价直接抵扣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化了会计处理, 但支出却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 没有在账面上正确反映资金费用, 所以我们要强调“独立核算”原则, 同一笔业务产生的收入和费用要分别核算, 发生的资金费用要作为上述的“成本”或“财务费用”, 发生的资金收入要作为“财务收益”。

三、资金费用的会计处理

“资金费用”中的“资金”仅指货币资金, 而不包括实物资产;资金费用主要是指资金的筹集费用、使用费用、投出费用和分配费用四个方面。下面结合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 对资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些阐析。

1.“筹资费用”的会计处理。

筹资主要包括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 其资金费用主要包括筹资手续费、债券印刷费、债券发行费、佣金等。在筹资成功的情况下 (以下均假设所筹资金用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 , 所发生的资金费用应计入所筹资金的初始金额, 而在以后的借款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期计入各期的财务费用。例如, 宏远公司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拟发行1 000 000元的债券, 票面利率为6%, 还息日在每年的12月31日, 公司共收到券款1 100 000元, 为成功发行债券共发生债券印刷费和佣金567 300元, 券款已存入公司银行账户, 有关资金费用也已支付。通过计算公司发行债券的实际利率是5%, 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10 432 700

贷:应付债券———面值10 000 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432 700债券发行后第一年的12月31日 (假定在1月1日发行

全部债券) 的会计处理为:

借:财务费用521 63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78 365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60 000若存在债券未发行成功等状态下的资金费用, 则应将资

金费用直接计入财务费用。例如, 宏远公司的债券未发行成功, 但是根据协议需要支付给发行银行手续费和债券的印刷费共128 600元, 则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财务费用128 600

贷:银行存款128 600不管宏远公司发行债券是否成功, 只要发生的资金费用较小 (资金费用占所筹资金总额的1‰以下) , 为方便业务的处理, 就可以将其直接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2.“用资费用”和“分配资金费用”的会计处理。

“用资费用”包括资金的内部经营使用和往来单位的结转两个方面的费用。内部经营的资金使用主要是指为了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而进行的原材料、周转材料的购置和固定资产的购置等发生的交易费用, 这些交易费用的大部分需要计入所购置对象的成本 (如采购费用) , 一部分则计入管理费用 (如调研费用、差旅费用) 。企业与往来单位的结转费用和“分配资金费用”属于典型意义上的资金费用, 主要是指与金融机构的结转手续费, 应当计入企业当期的财务费用。例如, 宏远公司将到期的应付款项200 000元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划入供货单位的账户, 共发生手续费165元。则其会计处理为:

借:财务费用165

贷:银行存款165

3.“投资费用”的会计处理。

投资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将货币资金投入到债券、股票、期货等以取得间接收入而发生的委托买卖手续费、资金结算费和各种税金等。现在通行的处理方法是将其计入投资对象的成本或“投资收益”。笔者认为, 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 将投资费用计入投资对象的成本, 无形中夸大了其本身成本, 与其市场价格严重脱节, 这就背离了公允价值的设置初衷;而且只累计交易费用并没有配比其交易收入, 更是不可取的。将投资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处理方法看起来比较合理, 但这在无形中就认可了“以交易净额反映交易情况”的假定, 与复式记账法所倡导的“直接反映”、“独立核算”的精神大相径庭, 而且也不便于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因此应设立“投资费用”账户以专门核算投资所消耗的各种费用, 期末再和“投资收益”账户配比, 以确认本期的投资净收益。这样, 也便于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与管理。

四、资金收入的会计处理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资本金融业务的重视, 企业越来越重视货币资金的自身效益, 金融业务也会成为企业的常态业务, 企业的资金收入也会成为一种必要收入。现在对于带息票据的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收入、债券发行的溢价收入等资金收入的会计处理, 都是将之计入财务费用。虽然少量的资金收入不影响“财务费用”账户的性质, 但如果资金收入的数量过大, 经常使“财务费用”账户出现贷方余额, 那必然会扭曲“财务费用”账户。这与我们一贯遵循的“独立核算”和“收支两条线”原则是相违背的。为了厘清财务费用问题上的混乱, 笔者建议, 设置“财务收益”账户, 以专门核算企业所持有的货币资金因让渡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同时, 这也便于企业在期末将财务收益和财务费用相互配比, 以确定本期所获得的财务净收益, 方便企业的分析和管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资金费用 篇2

(2013年3月21日总经理办公会通过)

一、资金计划流程

1、公司资金计划编制原则是“实事求是、量入为出、综合平衡”。

2、各部门根据项目预算、业务合同等每周编制资金用款计划,列明款项用途、金额、付款时间、付款对象等,部门负责人、主管副总签字,于每周一上午书面报财务部汇总平衡,最后报总经理审批后,由财务部反馈给相关业务部门执行。

3、财务部根据资金用款计划,每周集中付款2次,其中每周四银行付款、每周六现金付款,特殊情况报经总经理批准。

二、费用报销流程

1、业务归口部门经办人填制费用报销审批单,审批单要求填写规范、字迹清楚、金额正确,合同、发票等附件完整,然后由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副总、总经理签字审批;

2、经财务总监审批后,经办人到会计处报销;

3、会计审核、编制付款凭证后交出纳;

4、出纳复核后付款,并在凭证上加盖付讫章;

5、经办人签字领款,付款凭证交回出纳保管;

6、出纳每周填制凭证汇总表,交会计登记账簿。

资金费用 篇3

第一条 为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主动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稳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可按照本办法规定,获得财政补贴资金支持。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3类农村金融机构。

本办法所称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是指由银监会统计和认定的西部偏远地区乡(镇),名单由财政部另行发布。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存(贷)款平均余额,是指金融机构(网点)在年度内每个月末的存(贷)款余额平均值,即每个月末的存(贷)款余额之和除以月数。如果金融机构(网点)为当年新设,则存(贷)款平均余额为自其开业之月(含)起的每个月末的存(贷)款余额平均值。

本办法所称月末贷款余额,是指金融机构在每个月末的各项贷款余额,不包括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以及自上年度开始以来从其他机构受让的信贷资产。具体统计口径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制度》及相关规定为准。

本办法所称年平均存贷比,是指金融机构当年的贷款平均余额与存款平均余额之比。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涉农贷款,是指符合《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银发〔2007〕246号)规定的涉农贷款,不包括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以及自上年度开始以来从其他机构受让的信贷资产。

本办法所称小微企业,是指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的小型、微型企业。

第六条 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工作,遵循政府扶持、商业运作、风险可控、管理到位的基本原则。

政府扶持,是指财政部建立定向费用补贴制度,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实现持续发展。

商业运作,是指金融机构按商业经营规律,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风险可控,是指金融机构在加大贷款投放的同时,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经营指标,控制相关风险。

管理到位,是指财政部门规范补贴资金管理,严格审核,及时拨付,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资金安全和政策实施效果。

第二章 补贴条件和标准

第七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财政部门按其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

(一)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

(二)村镇银行的年均存贷比高于50%(含);

(三)当年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余额占全部贷款平均余额的比例高于70%(含);

(四)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对西部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财政部门按其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重复享受补贴。

第八条 补贴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规定的比例分担。东、中、西部地区的中央地方分担比例分别为7∶3、8∶2、9∶1。

第九条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可享受补贴政策的期限,分别为自该机构开业当年(含)起的3、4、5年内。如果农村金融机构开业时间晚于当年的6月30日,享受补贴政策的期限从开业次年起开始计算。农村金融机构开业超过享受补贴政策的年数后,无论该机构是否曾经获得过补贴,都不再享受补贴。东、中、西部地区划分标准按照《关于明确东中西部地区划分的意见》(财办预〔2005〕5号)规定执行。

第十条 对以下几类贷款不予补贴。

(一)当年任一时点单户贷款余额超过500万元的贷款;

(二)注册地位于县级(含县、县级市、县级区,不含县级以上城市的中心区)以下区域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在注册地所属县级区域以外发放的贷款;

(三)注册地位于县级以上区域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网点在所处县级区域以外发放的贷款;

(四)西部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在其所在乡(镇)以外发放的贷款。

第十一条 补贴资金于下一年度拨付,纳入金融机构收入统一核算。

第三章 补贴资金预算管理

第十二条 财政部根据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当年贷款平均余额预测和规定的补贴标准,安排专项补贴资金,列入下一年度中央财政预算。补贴资金原则上在预算安排额度内据实列支。

第十三条 财政部每年向省级财政部门拨付补贴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规定转拨,由县级财政部门向金融机构拨付。

第十四条 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关于财政资金管理的规定,做好本级财政承担资金的预算安排工作,并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第十五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拨付补贴资金后,及时编制补贴资金的审核、拨付和使用报告,经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审核后,于财政部拨付补贴资金后3个月内报财政部备案。

第四章 补贴资金的申请、审核和拨付

第十六条 金融机构按年向县级财政部门申请补贴资金。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财政部规定的补贴比例,计算贷款平均余额和相应的补贴资金,向所在地县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在县域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以金融机构法人为单位申请;其他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以县级分支机构为单位汇总申请。

第十八条 补贴资金的申请、审核和拨付,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金融机构应当于下一年度2月20日前,向县级财政部门报送补贴资金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补贴资金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应当反映当年贷款发放额、当年存款和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幅、申请补贴资金金额、村镇银行年均存贷比等数据。

不符合补贴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向县级财政部门报送贷款情况表,包括但不限于当年存款和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幅等情况,作为今后财政部门审核拨付补贴资金的依据。

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金融机构的补贴资金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应当反映本机构在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各网点的当年贷款发放额、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幅、申请补贴资金金额等数据,并附银行业监管部门对该机构在当地设立网点的批复。

(二)县级财政部门收到金融机构的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

(三)县级财政部门向省级财政部门报送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包括金融机构的补贴资金申请书及相关材料、本县贷款发放和补贴资金情况表(见表2)和县级财政部门审核意见等。

(四)省级财政部门对补贴资金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后,送专员办审核。

(五)专员办收到省级财政部门的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后,在3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并送省级财政部门。

(六)省级财政部门在5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报送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包括本省和各县贷款发放和补贴情况表(见表1及表2),并附专员办审核意见。

(七)财政部审核后,据实向省级财政部门拨付补贴资金。

(八)省级财政部门收到财政部拨付的补贴资金后,在10个工作日内将中央补贴资金和本级承担的补贴资金逐级转拨。

(九)县级财政部门收到补贴资金后,在10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支付给金融机构。

(十)需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转拨补贴资金的地方财政部门,应当在报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5个工作日内转拨补贴资金。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金融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金融企业财务制度,认真如实统计和上报本机构贷款发放和余额情况。每季度终了后10个工作日内,金融机构应当向县级财政部门报送本机构该季度每月的贷款发放额和月末余额等数据,作为财政部门审核拨付补贴资金的依据。

第二十条 地方财政部门对行政区划内金融机构的补贴申请工作进行指导,做好补贴资金审核拨付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对补贴资金审核拨付工作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反映,保证财政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第二十一条 专员办对辖区内金融机构贷款和各项监管指标完成情况认真审核,出具意见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审核拨付补贴资金的依据。

专员办应当加强对补贴资金拨付和使用的监督检查,规范审核拨付程序,保证补贴资金专项使用。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不定期对补贴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对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作为调整政策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三条 金融机构虚报材料,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的,财政部门应当追回补贴资金,并按规定予以处罚。处罚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取消补贴资格、追回以往年度已拨补贴资金、通报当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等。

第二十四条 金融机构不执行国家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和不按时报送相关数据的,地方财政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暂不出具补贴资金审核意见,或取消其获得补贴的资格。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和专员办未认真履行审核职责,导致金融机构虚报材料骗取补贴资金,或者挪用补贴资金的,上级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追回已拨资金,并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地方财政部门不按规定安排和及时拨付补贴资金的,上级财政部门应当督促其限期整改。未能限期整改的,上级财政部门可暂停或取消该地区享受政策的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4年4月11日起施行,财政部2010年印发的《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10〕42号)同时废止。

附表:

1.省(区、市)金融机构贷款发放及补贴情况表(略)

资金费用 篇4

目前医院的住院病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医保病人, 另一部分是自费病人, 医保病人是指享受国家医疗保险制度, 并持有医保卡的病人, 在办理出院结账时只需按比例支付自费金额部分。自费病人是指出院结账时需要全额支付医疗费用的病人。对于医保住院病人在医院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各种费用都由医院先行垫付, 再由省市医疗保险中心按期拨付给医院, 由于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医院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了一方面医保资金无法按时收回, 另一方面造成了住院处发生了很多呆帐, 给医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自费病人来说, 由于医疗费用全额自付, 病人的负担较重, 由于住院处对自费病人费用的管理不善, 出现了很多病人在欠费的情况下就离开了医院, 使医院发生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1 医院目前住院病人情况及收费管理模式

医院目前住院病人根据和医院结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医保住院病人, 另一类是自费病人。这两类住院期间发生的费用, 在出院时的结算方式是不同的。

1.1 自费病人住院费用管理模式

自费病人住院, 首先由门诊医生开出住院通知单, 并由医生根据病情标明需要收取的住院押金, 住院处填写好病人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 开具押金收据并将基本信息录入医院HIS系统, 病人持单到病区住院治疗, 治疗费用由护理站录入, 结算手续由护理站办理, 每日固定费用计算机系统自动记账, 药费由护理站录入医嘱, 中心药房发药确认记账, 每日费用明白单由护理站打印发放, 出院到住院处办理手续。当住院押金不足时由护理站打印催款单催病人到住院处续交押金, 系统会自动提示病人费用超过预交押金, 但是可以强行记帐治疗。

1.2 医保病人住院费用管理方式

医保病人办理住院手续时, 首先要对医保本, 医保卡和患者本人进行核对, 严格执行医保政策, 确定是本人住院, 由于医保患者是压卡住院, 住院期间不需要再续交押金。药费记账方式和自费病人一样, 其他费用由住院处记账, 结算手续由住院处办理, 每日费用清单由住院处打印并送到护理站发放到患者手中, 办理出院手续时患者只需要交纳自费项目费用、自费自付段费用、及自付比例费用, 这仅是患者住院费用的一小部分, 约70%以上的费用由医院垫付, 相应的医保管理部门再和医院结算。这样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后再取走医保卡。

2 形成医院住院收入资金不能全部收回的原因

2.1 住院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住院处在办理手续时的资料填写不全, 工作中与临床科室协调不力, 等一系列的问题。

2.2 国家医保结算政策的存在问题

目前, 各地的医保政策基本实行医保费用每住院人次费用最高限额管理制度, 即每个患者住一次院最高花多少钱, 医保管理部门制定一个限额, 超出部分原则上不再给医院结算, 这样医院就要自己花钱给病人看病。同时还要制定多种考核系数和指标, 超出医保管理部门管理要求的比例系数费用也要由医院支付, 这虽然对医保部门来说是控制不合理费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但对于医院是不公平的, 医保部门将危重病人的高额费用风险转嫁给了医院,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对于危重病人不能不治不管。所以医院就要替医保部门给患者买单, 造成医院额外的经济负担。

2.3 社会不利因素造成的恶意欠费问题

患方对医院期望值过高, 无法理解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复杂性和治疗结果的不可预知性, 认为只要进了医院就一定能治好病;发生医疗纠纷后, 由于走完协商、调解、起诉或医疗事故鉴定等法律途径需要一段时间, 也需要花费一定费用, 部分患者为了方便刻意采取极端的暴力方式, 达到索取高额赔偿金的目的。

2.4 医生的利益驱动行为, 造成的不合理费用无法收回

院方也存在对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性估计不足、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不详细、开大处方、进行过度检查、乱收费等现象。有的医院医疗文书表达不严谨, 修改病历不按规定, 有的甚至使用未经注册的医生或进修医生直接从事一线医疗或急诊工作。

3 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3.1 加强住院处内部管理, 提高自身素质

强化培训, 提高服务技能, 加强科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学习, 做到服务从心里开始、从手上做起、笑容在脸上绽放。加强住院处全体人员对住院信息系统的培训, 使每个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各个模块的功能, 尽量做到少出错、不出错, 做到数据精确、服务到位。

3.2 加大考评力度, 提高工作质量把录入

病人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服务态度、病人满意度等作为住院处管理质量考评的重要内容。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做到及时沟通、纠正、解决, 形成良性循环。

3.3 注重相关科室的沟通, 提高协调能力

住院处的工作直接面对病人, 连接各个病房及相关各个科室, 有效、及时地沟通协调, 能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住院处的每位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尽可能地了解一些相关科室的工作状况, 掌握工作的主动性。对病房的需求要逐个进行记录, 及时讨论并做出决定, 并及时给予反馈, 设置“病区满意度调查表”, 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

3.4 完善医院制度建设, 建立责任制度

在医院的制度建设中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 合法, 完整。而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员在从事经济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的权限和承担的责任, 对各个岗位, 各项经济业务要进行经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 内部审计人员则通过内部常规稽核, 落实举报, 监督审查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防范和化解医院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5 建立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管理新体制

对于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可以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首先要制定医保患者的治疗方案, 然后根据治疗方案来测算患者的各种费用指标, 指标测算完成后按照因病施治, 合理检查, 合理用药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次要实时监控, 充分运用医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医保病人住院费用进行监控, 每天对各种指标进行统计, 定期分析。医保管理职能部门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与科主任和主治医师联系, 分析问题所在。在对病人合理施治的前提下进行费用的控制, 直至病人出院结算完毕。对每一位出院病人的住院费用, 要进行详细分析, 并将资料反馈给各个病区。另外要进行严格考核, 定期对各科室的各项医保指标进行全面考核, 对全院和各科室的各项医保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 提出改进措施。

3.6 合理利用医保政策, 争取政府支持减少医保资金损失风险

资金费用 篇5

拿到签证以后,便要为即将到来的留学行程作准备了。留学费和生活费一大笔钱如何带出国外?在国外银行开户要注意些什么?对此,广东启德教育交流服务有限公司李冬梅介绍了一些方法。

四种方式带资金

・ 日本留学招生计划 100%保证签证 ・ 出国留学第一论坛 ・ 专家在线留学咨询

方法一,银行转账。学生可以在离境前将学费直接转至学校的账户。这种方式付款比较快,直接到达账户。学生拿到签证后,有外汇的可去各大银行直接办理转账,没有外汇的可先去中国银行购买。外汇购买量分为学费和生活费两块,前者取决于录取通知书的要求,后者取决于学校出示的相关证明文件,一般一年生活费换等值2万美金的留学国家的货币。另外,家长也可以在学生抵英建立个人账户后,将学生个人的.生活费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转入其个人账户。

方法二,银行汇票。去银行以学生的名义开一张银行汇票及一些旅行支票,到了英国以后,尽快在所在地银行开立学生账户,然后将汇票存进去。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比较安全,由于汇票限定了收款人,必须收款人相符才能转账,所以即使丢失也不会造成损失。此外,办理汇票也比较经济,中国银行一张汇票的手续费只收50元人民币,有些银行收取0.1%,大致为50元到250元,旅行支票的手续费则为0.3%。

方法三,启德可为学生代办汇款或汇票,以人民币结算,手续费为2.5%。

方法四,另准备少量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如从机场搭乘大巴到目的地等。另外,由于在英国银行开户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学生一般需要准备一两个月的生活费,最好准备1000到英磅。

学生银行开户需提供证明

一般学生在英开账户遇到的问题是:因不住在校内,故无法开到在英期间英国地址的证明及国内家里地址的证明,而导致开账户困难重重。

资金费用 篇6

关键词:资金费用,控制系统,销售公司,财务一体化

1 业务财务一体化概念

业务财务一体化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张的重要发展趋势。实现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是企业资源计划 (ERP) 系统的引用, 将企业的资金费用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时以数据的形式得以反映, 三流合一的过程即是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过程。毫无疑问, 资金流是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链接企业业务与财务的重要途径。

2 资金费用控制系统内容

2.1 资金费用使用职责权限

现金费用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严格的职责权限是规避现金舞弊风险的基础。销售公司在设立资金费用人员的职责权限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操作者、审批者、保管者、记账者等人员之间的岗位严格分离。通过不相容岗位和定期轮岗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模式, 避免资金费用工作人员与企业的销售业务人员相互勾结额, 造成企业资源成本的浪费。

2.2 预算控制

销售企业的财务预算通常是参考上期的销售数据并结合对下期的销售数据的预测进行制定, 是销售业务量与资金费用的重要结合点。企业在编制下一年的预算时, 既要确保所花费的成本能够充分支持预计的销售数量, 还要注意节约成本, 避免过度浪费现象的频繁发生。在预算的实际执行中, 要不断的进行反馈和控制, 及时调整预算和费用的支出。

2.3 稽核与盘点控制

企业应该及时符合每一笔资金的收付, 对于数目重大的资金要进行多次符合, 确保每项资金费用金额的正确性、手续的完备性、内容的合规性。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资产盘点, 核查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与财务人员的财务数据是否一致, 确保帐实相符, 促进销售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过程。

3 销售公司财务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3.1 传统会计系统限制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尚处于由传统的手工做账模式向会计电算系统转变的过程。绝大多数的销售公司虽然已经全面引入电算化系统, 但是传统的会计处理思想仍然制约着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实现, 财务部仍然独立工作, 并未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之中。会计处理仅仅局限于会计处理本身, 不注重相关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的结合, 不利于从财务信息中发现销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解读信息的及时性不够, 容易错过制定决策的最佳时机, 制约了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

3.2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从本质上讲, 企业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就是实现信息流、业务流和物流的三流统一, 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达和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当前采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基本以部门为单位, 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不同的部门基于自身的管理目标, 较少的共享数据信息, 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随着销售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的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企业战略不断发展, 企业的业务逐渐向个性化、特殊化发展, 不再是依靠一套通用的模式走天下。不同部门发现的异常信息或者部门之间的信息关联将为企业制定个性化的销售策略提供依据。

3.3 资金费用浪费严重

销售公司的规模扩张需要合理的管理模式与之相匹配, 否则当快速的销售业务与滞后的管理模式相遇, 会暴露企业的众多管理漏洞, 一方面, 销售人员容易利用管理漏洞虚报销售业绩, 吞噬销售资金费用, 另一方面, 财务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不利于制定准确预算和考核指标, 从而造成企业的巨额亏损。资金浪费现象是企业实现扩张促进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 唯有企业及时做好资金费用系统控制, 并将其与销售业务完美结合, 才能够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4 促进销售公司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措施

4.1 强化企业人员培训

任何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都需要高素质的员工来实现。毫无疑问, 业务财务一体化是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新阶段, 需要企业的所有员工, 尤其是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员工具备综合的素质。财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成本费用控制、预算制定和考核等方面的知识, 还应该懂得必要的企业管理知识, 特别是成本费用与销售业务的勾稽关系。销售人员除了提升自身的销售技能之外, 还应该了解必要的财务信息, 并及时的向财务部门反馈销售部门的异常信息。销售公司的业务财务一体化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实现。

4.2 加强完善资金费用系统管理

鉴于资金费用控制在销售公司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销售公司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资金费用管理系统。第一, 明确规定资金费用使用的职责权限, 避免越权审批、虚假记账、签章混乱等现象。第二, 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资金成本的合理预算不仅能够合理控制企业的成本, 还能够成为销售人员业绩的考核标准。第三, 定期进行稽核盘点, 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的进行实物资产和货币现金的盘点, 确保企业销售业务与财务管理数据相互匹配。

4.3 全面引入ERP系统

现代ERP系统能够缓解销售公司各个部门的信息孤岛现象。随着企业管理人员的权限不断增加, 能够看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ERP系统的使用有利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全面的把握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 及时的分析市场变化并结合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 及时的制定和调整企业的策略, 有利于企业长期战略的实施, 促进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实现。

5 结语

销售公司若要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 需要企业促进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完善企业资金费用系统的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从人员管理、系统完善、ERP使用几个方面不断完善, 促进销售公司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集团化企业销售公司的财务控制分析[J].财经时代, 2010 (03) .

资金费用 篇7

一、做好资金全面预算工作,严格资金审核审批制度

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工作制度,综合考虑预算期内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编制年度全面预算。在年度全面预算审核通过后,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年度预算细化到季度、月度。企业应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管理,明确预算刚性,严格预算执行。企业应当科学确定投融资战略目标和规划,建立和完善资金授权、批准,审核等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资金的调度,强化资金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平衡,使资金的流入、流出、周转,在时间上,金额上的规划和安排协调一致,突出重点,使资金管理和使用相对集中,防止分散。每月平衡好生产经营性收入及生产经营性支出,摸清非生产经营性收入来源.严格控制非生产经营性支出,企业各部门每月申报资金计划,财务审核资金计划,对预算期间内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进行统计。结合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情况,由财务部门最终汇总,测算资金的盈余与缺口,并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以及向银行的融资工作。

二、加强现金管理,提高资金收益率

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等。现金是变现能力最强的非盈利性资产,现金管理的过程就是在现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权衡选择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现金需要的同时,降低企业闲置的现金数量,提高资金收益率。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目的而存在,企业同时要控制好持有的现金成本,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现金管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如何使用现金,企业应根据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原则,在不影响信誉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对在银行融资到的贷款资金与银行沟通协调好尽量在周一放贷,减少周六、周日两天贷款利息。在现金管理中,也要注意对账户的管理,对长期不用的账户要予以清理,防止账户"散、乱",致使资金分散,失控。另对一定时期的闲置现金可在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前提下,向银行询价,做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及委托银行放款,或利用节假日做7天通知存款及与银行通过协议做协定存款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闲置资产如:废旧设备、物资进行清理、变现,盘活资产,提高资金收益率。

三、压缩应收账款,降低坏账损失风险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而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企业在采取赊销方式促进销售,减少库存的同时,会因持有应收账款而付出一定的代价,主要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但同时也会因销售而产生一定的收益。应收账款越多,占用资金也越多,资金回笼率也越低,在目前社会信用体系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呆坏账发生几率还是较高的,企业应当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严格考核,实行奖惩。销售部门负责应收款项的催收,催收记录(包含往来函电)应妥善保存;财务部门负责办理资金结算并监督款项回收。企业要加强商业票据管理,明确商业票据的受理范围,严格审查商业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票据欺诈。企业同时应当加强对销售,发货,收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并应当指定专人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往来款项。通过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收账款收现率分析和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及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并通过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来减少呆坏账的发生率,降低坏账损失风险。

四、压缩库存,加速资金周转

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企业有充足的存货,不仅有利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节约采购费用与生产时间,而且能够迅速地满足客户各种订货的需求,从而为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提供较大的机动性,避免因存货不足带来的机会成本。然而,存货的增加必然会占用更多的资金,将使企业付出更大的持有成本,而且企业还必须承担必要的储存费用及承担可能的降价风险,因此压缩不合理库存资金占用为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企业要控制不合理的库存,努力降低库存成本,加速资金周转。

五、加强采购、生产流程中的资金管理

一般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占据生产经营性支出比例达30%—40%,因此,物资采购资金存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储备资金周转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在资金全面统筹下,应从抓储备资金入手严把采购关,要货比三家,要对合格供应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可以采取分期付款方式或利用销售货物接受的客户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给供应商,减少现款占用,对进口原料付汇资金可通过锁定远期汇率,进行套利品种结算,节约财务费用。其次,要考虑进货时间、进货量,按生产经营需求做好采购资金安排,通过ERP系统,实现采购计划,采购价格.供应商,采购数量等信息的授权公开,严把资金关。另外,做好生产流程过程中水电汽,工资等资金支付安排,按生产运转流程控制付款节奏,管理好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强化对内、对外投融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对内、对外投资以及融资担保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既要对长远的发展做好科学规划,同时又要始终建立安全防范意识,按"三重一大"要求,将资金的进出、调动、内部周转建立在严格的控制之下,建立对内,对外投融资管理制度、财务审核审批制度、研发费用管理制度、项目合同评审制度,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时监督每一笔资金流向,用制度来保证资金的安全使用。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是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基础。

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总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极努力做好一件事:提高企业运行质量,确保资金运行顺畅。在这一过程中,需集思广益,精打细算,运用多手段努力降低财务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让企业资金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状态。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资金费用】推荐阅读:

有效费用07-16

旅游费用05-10

费用控制06-02

诉讼费用06-04

费用支出06-04

电力费用06-05

病种费用06-08

信息费用06-08

年度费用06-08

政府费用06-21

上一篇:维稳安保下一篇:运用过程